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气道温湿化

人工气道温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的优点大家应该都知道的:它可以引流分泌物,可以利用纤支镜通过人工气道观察气道有没有病变,并且还可以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病人有效的通气。但是大家也要知道插了个管子后会给病人带来哪些坏处:破坏了我们正常的气道保护能力,声门的功能就要受到破坏,病人就容易出现误吸,咳嗽能力就会减弱,因为咳嗽的时候声门是无法关闭的,还有一个就是如果气道湿化没有做好,会影响病人气道纤毛的摆动,气道的自净能力就会下降。还有如果吸痰没有吸好,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多额外的污染。因此我们在知道建立人工气道会给病人带来好处外,还要知道会给病人带来很多的坏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规避这些坏处,才能帮助病人最终把管子拔掉,而让插的这根管子真正成为是救他命的管子,而不是害他的。所以人工气道管理看着是一个很简单的小事,但是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所以今天着重给大家讲的是:一个是做好气道的温化和湿化,因为从中心供氧系统出来的气体是又干又冷的气体,是不能吹到病人肺里去的,那样吹一定会出问题。另外,插了这根管子后也会给病人带来误吸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气囊管理好了,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我们大家都知道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气道的自净能力和保护能力的,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粘液-纤毛系统,具有正常的分泌、运动生理功能,以保证气道的廓清和

防御功能。呼吸道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保证纤毛的正常运动和适当的粘液分泌。下面这两张图就是终末气道在高倍电镜下的样子。接下来的两张图就是这些纤毛正常摆动的样子,通过纤毛摆动,将一些异物给排出去。那么怎么样来保证纤毛的正常摆动呢?我们的上呼吸道必须具备加温,加湿,过滤清洁和保水的功能。譬如说:室温是22℃,绝对湿度是10mg/L,相对湿度是50%,我们吸入这样的气体后通过鼻咽和口咽加温后温度是32℃,绝对湿度是31mg/L,相对湿度是90%,达到气管时温度是36℃,绝对湿度是42mg/L,相对湿度是100%,而达到隆突时温度是37℃,绝对湿度是44mg/L,相对湿度是100%.由此看出我们的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是很强大的。

建立人工气道后就破坏了我们上呼吸道正常的加温加湿功能。那么我们来看,如果湿化不足的话会带来哪些危害?大家看上面这张图片,正常的气道会通过纤毛摆动,带动上面的粘液毯将一些异物,分泌物排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个美国的麻醉师就发现了个问题,在做全麻手术时麻醉机里吹出来的气体是又干又冷的,几个小时后做完手术拔管,后来他就发现病人回去以后就老有肺炎发生,他就想究竟是为什么?然后他就去做动物试验,给动物吹24-48小时完全干燥的气体,然后把动物处死,然后把它的局部解剖下来在电镜下看就是第2张图片的样子,就好比是一片茂密的

森林,而下面这张图就是一把火把森林烧干了,而我们现在的空气质量这么糟糕,如果吸进来什么异物的话,就会掉在那里,不停地繁殖生长,你的感染怎么控制啊?我们用多少抗生素有用吗?所以我们是绝对不能给病人吸入又干又冷的气体的。另外国外还有个研究,就是手术麻醉超过3小时的患者,随机吸入不同温度和湿度的气体后,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并回收,在显微镜下观察回收液中上皮细胞的结构:细胞形态异常者。其中吸入干冷气体组有50%异常,吸入22~26 ℃,相对湿度60%的气体组有10%异常,而吸入37 ℃,相对湿度为100%的气体组则无异常。所以2012年美国AARC 最新的湿化指南上提出:1. 对于每一位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推荐使用湿化(1A)2. 为有创通气病人提供主动湿化时,建议湿化器能够提供湿度水平在33mg/L至44mg/L,Y 型件处气体温度在34℃-41℃,相对湿度100%(2B)3. 对于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提供被动湿化时,建议HME提供至少30mg/L湿度(2B)4. 当为低潮气量病人提供湿化,例如肺保护通气策略时,不推荐使用HME(2B)5. 建议HME不能用于作为VAP的防护策略(2B)。

那么我们临床工作中有哪些湿化装置和方法呢?主要是主动加热湿化器,热湿交换器(HME):人工鼻,雾化加湿,其他:气道内滴注。

我们先来看主动加热湿化器,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

无菌水加热,产生水蒸气,与吸入气体混合。它可以分为非伺服控制型:MR410,Drager伺服控制型:MR730,MR850。伺服与非伺服之间有什么不同?其实打比方就是空调和电风扇的差别。一个就是可以通过监测温度来进行自我调节,另外一个就是要你自己去拨那个档位。那么影响非伺服控制加热湿化器工作的有哪些因素呢?它和环境温度,周围通风条件,管路长度,气流速度,通气量,接触面积,湿化罐液面,滤纸和进出气口方向都有关。再来看伺服的,它通过不停地调节反馈,反馈调节来使气体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温湿度。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它有2个温度探头,一个是监测湿化罐的温度,一个是监测接近气道的温度。在进行有创通气的时候,监测接近气道温度的探头安装的位置必须正确,应该是安装在吸气支和Y形管的中间,而不是直接安在Y形管上。

除了这种主动的插电的湿化装置以外呢,我们还有另一种就是人工鼻。它是仿骆驼鼻子的原理来设计的,它的优点就是减少冷凝水的产生,过滤细菌,成本低。但它也有很多缺点:1.它是被动加温湿化器,所以对于一些发高烧的病人,低体温的病人,脱水的病人,统统都是不能用的,还有就是它有死腔,对于一些潮气量很小的病人,是绝对不能用的,尤其是小婴儿,他自己都只有几十毫升的通气量,你再给它额外50毫升的死腔,那他要怎么喘气呢?还有它有阻力,

所以对于一些撤机很困难,呼吸衰竭的病人也不能用。还有就是我们要经常去观察看人工鼻有没有被痰液堵塞,如果堵塞就必须更换,所以一些痰液很多的病人也不适合用人工鼻。

我们再来说说雾化吸入,有很多人可能说不清楚雾化和湿化的概念,不知道哪个叫雾化,哪个叫湿化,大家来看这个装置,叫喷射雾化器,以氧气来驱动里面的盐水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湿化,这个以前我们也一直是这么干的,但现在我要告诉大家这种不叫湿化,而且这种方式也不是很合适,为什么呢?因为它只能给病人一点点冷的盐水,并不能加温,对于一些有气道高反应的患者,你给了这个冷盐水,会激发他的气道高反应,还有你在进行雾化时会给病人额外带来病原微生物,为什么?因为雾化出来的气溶胶的直径你是看的见的,它的直径是很大的,1-40微米,如果用湿化的方法是看不见水分子的,它的直径是非常小的,小到只有0.0001微米,细菌和病毒肉眼是看不见的,它比细菌和病毒都要小,所以大家就能理解了,细菌和病毒是很容易被雾化出来的气溶胶携带的,因此我们不推荐用这种办法来给病人做湿化,我们只在需要给病人进行气道给药时才会给病人使用这种雾化器。

现在还有很多ICU在给病人进行湿化时选择给病人气道内滴盐水或者是泵盐水,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如果我一直往

气道里滴盐水,假设患者是坐位的状态,这样一直滴,盐水会滴到哪里去啊?多半会滴到病人的右肺,即使你是做了湿化,也仅仅是做了右肺的湿化,而且还是肺底部的一个湿化,如果是躺着的,那就全部滴到患者的背部去了,其他地方都是干燥的,所以这个不叫湿化,还有一个它会带来什么危险呢?就是气管插管上面有一层生物被膜,本来没事,结果你一滴就把生物被膜全都冲下去了,所以绝对不能这么做得。AARC推荐不应在吸痰前常规应用盐水。

那么脱机患者如何进行气道湿化呢?如果我们将未经湿化的氧气直接输入到患者,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插管里有一个很大的痰痂。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使用人工鼻或主动加热湿化器,我们是通过一个文丘里装置利用气切面罩或T管对病人气道进行加温加湿的。文丘里大家知道吗?它其实就是通过这个装置上的口径大小,卷吸空气来到达病人所需的流量和氧浓度的。

湿化又怎么来判断效果呢?临床判断:没有满意的客观指标。痰的性状:I,II,III度/thin, moderate, or thick 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

Ⅱ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Ⅲ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

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滞留有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

人工气道温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的优点大家应该都知道的:它可以引流分泌物,可以利用纤支镜通过人工气道观察气道有没有病变,并且还可以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病人有效的通气。但是大家也要知道插了个管子后会给病人带来哪些坏处:破坏了我们正常的气道保护能力,声门的功能就要受到破坏,病人就容易出现误吸,咳嗽能力就会减弱,因为咳嗽的时候声门是无法关闭的,还有一个就是如果气道湿化没有做好,会影响病人气道纤毛的摆动,气道的自净能力就会下降。还有如果吸痰没有吸好,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多额外的污染。因此我们在知道建立人工气道会给病人带来好处外,还要知道会给病人带来很多的坏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规避这些坏处,才能帮助病人最终把管子拔掉,而让插的这根管子真正成为是救他命的管子,而不是害他的。所以人工气道管理看着是一个很简单的小事,但是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所以今天着重给大家讲的是:一个是做好气道的温化和湿化,因为从中心供氧系统出来的气体是又干又冷的气体,是不能吹到病人肺里去的,那样吹一定会出问题。另外,插了这根管子后也会给病人带来误吸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气囊管理好了,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我们大家都知道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气道的自净能力和保护能力的,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粘液-纤毛系统,具有正常的分泌、运动生理功能,以保证气道的廓清和防御

功能。呼吸道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保证纤毛的正常运动和适当的粘液分泌。下面这两张图就是终末气道在高倍电镜下的样子。接下来的两张图就是这些纤毛正常摆动的样子,通过纤毛摆动,将一些异物给排出去。那么怎么样来保证纤毛的正常摆动呢?我们的上呼吸道必须具备加温,加湿,过滤清洁和保水的功能。譬如说:室温是22℃,绝对湿度是10mg/L,相对湿度是50%,我们吸入这样的气体后通过鼻咽和口咽加温后温度是32℃,绝对湿度是31mg/L,相对湿度是90%,达到气管时温度是36℃,绝对湿度是42mg/L,相对湿度是100%,而达到隆突时温度是37℃,绝对湿度是44mg/L,相对湿度是100%.由此看出我们的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是很强大的。 建立人工气道后就破坏了我们上呼吸道正常的加温加湿功能。那么我们来看,如果湿化不足的话会带来哪些危害?大家看上面这张图片,正常的气道会通过纤毛摆动,带动上面的粘液毯将一些异物,分泌物排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个美国的麻醉师就发现了个问题,在做全麻手术时麻醉机里吹出来的气体是又干又冷的,几个小时后做完手术拔管,后来他就发现病人回去以后就老有肺炎发生,他就想究竟是为什么?然后他就去做动物试验,给动物吹24-48小时完全干燥的气体,然后把动物处死,然后把它的局部解剖下来在电镜下看就是第2张图片的样子,就好比是一片茂密的

6大气道湿化方式

6大气道湿化方式 正常呼吸过程中,上呼吸道会将干燥、温度较低的空气,逐步转化为温暖湿润的气体后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一般空气温度为21 度,相当湿度为 50%,吸入的气体经过鼻腔、咽喉到达气管上段时,温度可达到 34 度,相对湿度为 100%,绝对湿度 36~40 mg/L;到达气管隆突时,温度约 37 度,相对湿度为 100%,绝对湿度约 43.9 mg/L。 一个正常成人经气道蒸发的水分约为 250 mL/ 天,当人们发热、过度通气或吸入干燥空气后水分会丢失更多,所以提供加温加湿的气体非常重要。 而目前临床上气道湿化的类别较多,虽然它们均是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但在使用方法和效果上仍有不同。 加温湿化器 以物理加热的办法为干燥气体提供恰当的温度和充分的湿度,能使湿化后的气体达到 100% 的湿度,属于主动湿化。湿化罐温度控制以人工气道处的气体温度达到 37 度为宜。多用于机械通气的患者,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临床上它用于无创通气患者和高流量湿化治疗的应用中,这时湿化罐的温度控制以 32~34 度为宜。优点是加温加湿效果好,易于控制;缺点是会产生冷凝水,如果不合适温度会带来不良影响。 温热交换器

也称人工鼻,主要是通过呼出气体中的热量和水份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加湿,属于被动湿化。优点是装置安装、使用简单,可避免如加温湿化器的多次加水;价格低廉、没有电和热的危险;保证管路干燥,减少细菌滋生,防止感染发生;相对的可避免湿化过度或不足情况。 缺点是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有湿化不充分的可能、呼吸道分泌物粘稠或血性的病人不适用,气道阻力高的病人不适用,不同的湿热交换器对呼吸道保水程度不同。 禁忌症有:1. 血性痰或浓稠痰液的患者;2. 呼出潮气量少于输送潮气量 75%(如气管胸膜瘘等);3. 低潮气量或自主分钟通气量>10L/ 分的病人;4. 体温<32 度的病人;5. 使用人工鼻时不能使用呼吸机上的雾化模式,进行雾化时必须取下人工鼻;6. 无创面罩通气漏气者禁用;7. 病人不能呼出足够的潮气量,以提供人工鼻储存热量和水分。 气泡式湿化 是临床上吸氧患者采用的湿化装置,氧气通过筛孔后形成小气泡,这样可增加氧气和水的接触面积,筛孔越多,接触面积越大,湿化效果越好。优点是使用简单,费用低;缺点是湿温化效果差。 雾化器 临床上有喷射式雾化器(氧气或压缩空气作为气源)和超声雾化器,通过雾化器将湿化液激发为微粒或雾粒,悬浮在吸入气流中一起进入气道而达到湿化气道目的。优点是雾滴均匀(5-10μm),并

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人工气道建立后,吸入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鼻腔和上呼吸道,必须全部由气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因此增加,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造成①粘液纤毛系统损伤,使其清除异物的能力大大减低;②引起呼吸道炎症,可使呼吸道粘膜糜烂、溃疡,导致细菌感染。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人工气道的湿化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气道充分有效湿化,可维持支气管粘膜细胞纤毛的正常功能,使支气管内分泌物向上移动,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对人工气道的湿化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就其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湿化的方法 人工气道的湿化包括机械通气时的湿化和非机械通气时的湿化。在这里主要介绍这两种情况下的具体湿化方法。 1.1 机械通气情况下的湿化 1.1.1 加热“主流式”湿化器:加热湿化器是以物理的方法对干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可以达到需要的温度(35~37℃)以及100%的湿化,所谓“主流式”是指患者吸入的全部气体都是通过湿化器湿化的,是呼吸机使用的主要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为较理想的湿化方法。加热湿化器分三类:①回流式;②阶式蒸发器式;③回流管芯式。三类装置均可提供加热的能互相接触的水-气界面。使用时应注意,湿化罐的水及时添加,但不宜超过标记平面,导致加温加湿不充分,每日用水约为750~1000ml(部分冷凝以及在呼气相丢失)。湿化水用输液器按输液的方法排好气,去掉针头部分,将其乳头部接到湿化罐的加水孔滴入。湿化罐1次/周更换。 1.1.2 人工鼻:人工鼻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的机制所制造的,患者呼气时,相当于体温和饱和湿度的气体进入人工鼻内侧面凝结,同时释放以蒸汽状态保存的热量;吸气时,外部干燥的气体进入人工鼻,在人工鼻内得到湿化和加温,然后进入肺内,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利用呼气中的热度和湿度来温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人工鼻的外口和内口(15/22mm)适合于连接通气机和管道。国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在机械通气时运用人工鼻,特别是对一些呼吸道粘膜条件好或有自主排痰能力的患者,对痰液的形成、粘稠度等有影响。而且它简单,安全(没有电和热的危险)、轻便,与标准加热型湿化器比较也廉价得多。但是因为人工鼻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气,因此对于那些原来就存在脱水、低温或肺疾患引起的分泌物滞留者,人工鼻并不是理想的湿化装置。禁忌证:①大量分泌物的患者;②非常小或非常大潮气量的患者;③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频率的患者,f≤4/min时,应慎用人工鼻;等等。 1.2 非机械通气情况下的湿化 1.2.1 间断推注法:临床上通常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3~5ml,脱去针头将湿化液直接注入气管内,但注入时机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病人吸气时沿导管壁滴入,能使病人将湿化液吸入气管深处,从而提高其稀释痰液,湿化气道的作用。虽然注射器间断注入湿化法是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湿化液方法,但大多数人认为此法由于一次气道滴药量大,易引起病人产生刺激性咳嗽,憋闷,心率增快,SPO2下降,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同时,由于刺激性咳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置人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 湿化液选择按照其作用可分为两类: 1 气道湿化液、痰液稀释用药 1.1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最为常见的气道湿化液之一。生理盐水可增加气道腔内水分稀释痰液,还可以保证冲洗液的高渗性能,对水肿的气道壁有一定的脱水收敛作用。0.9%生理盐水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小,对痰液的稀释能力比低渗液差一些,通常用于那些痰液较稀薄的病人。单纯用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可稀释痰液使之易于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因痰液淤积造成的肺部感染,避免因局部应用抗生素所致二重感染。0.9%生理盐水作湿化液,由于肺蒸发面大,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很快,盐分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而加重呼吸困难。因此,用0.9%生理盐水气管内滴药法常达不到理想的湿化效果,用0.45%盐水更符合生理要求。0.45%为低渗盐水,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要求,保持了纤毛运动活跃,不易行成痰痂,痰液稀薄,减少了气道黏膜的损伤,缩短了吸痰时间。 1.2碳酸氢钠碱性溶液中痰的吸附力降低,并可加强内源性蛋白酶的活性与纤毛运动。此外可取代黏蛋白的钙离子,促进黏蛋白降解。1.25%碳酸氢钠与传统生理盐水进行气道冲洗相比,其优点在于若气道内冲洗一次注入的湿化液量较大,刺激病人的咳嗽反射,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其碱性具有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变稀薄,其湿化效果也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此外,真菌在碱性环境中不宜生存,故碳酸氢钠还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 1.3蒸馏水蒸馏水属低渗液体,对痰液的稀释能力较强,但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大一些,用于痰液黏稠且多的病人。蒸馏水因其不含杂质,被广泛应用于呼吸机常规气道湿化。但由于呼吸机的加温加湿器很难设定湿度,不易判断吸入气体湿度,很难把握气道内气体是否达到所需标准。若湿化器温度过高,可以引起气道黏膜温度过高或烧伤,导致肺水肿和气道狭窄。此外,蒸馏水应用于长期雾化吸入,若过度湿化,使细小支气管黏膜表面黏液超过气管、肺对液体的清除能力,阻碍气体于呼吸膜的接触可导致氧分压降低。 2 抗炎抑菌药物 2.1抗生素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株)对本品敏感;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庆大霉素应用治疗气管切开、气管套管内点药性能稳定,方法简单。 2.2地塞米松在疾病或病理过程中,特别是COPD病人,气道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和黏膜下腺体增生,黏液量和性状发生明显改变。地塞米松与胞质内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移位到胞核,或直接与胞核内受体结合,作用于特定的DNA序列,调节其表达,从而减少了呼吸道内炎性因子的产生,也就抑制了其对黏蛋白合成分泌的刺激作用;并能与转录因子结合,使之失活,从而抑制其对炎性基因表达的激活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 气道湿化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黏膜损伤

人工气道湿化最新专家指南解读

人工气道湿化最新专家指南解读 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形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使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雾化吸入疗法(又称气溶胶吸入疗法)则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则应用特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器或吸器)将药物制成气溶胶微粒(平均直径通常为1∼5μm),吸入后沉降于下气道或肺泡,达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目的。在临床上有时也用雾化器来作湿化治疗。 尽管对于湿化已经有不少的研究,但对于哪些情况下需要对吸入气体进行湿化,如需湿化,应达到的最佳湿度标准为多少至今尚没有完全统一标准。临床上常需进行湿化疗法的情况有几种。 吸入气体过于干燥 在进行氧疗时,高压氧源或氧气简内的气体往往湿度很低。在吸人人体前常需进行湿化。又如我国北方冬季在室内烤火或暖气取暖,室内空气又热又干燥,如给予湿化,可使患者更舒适地呼吸,并保护鼻和气道黏膜,预防鼻出血和上气道炎症。 高热、脱水 同样的室温和湿度,体温越高,湿度缺就越大,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就越多。在患者脱水情况下,气道水分供应不足,对吸入气体的湿化将不能充分和正常地进行,呼吸道分泌物将变稠厚、结痂,难以排出。对这些患者一方面应补液,纠正体内水的失衡,另一方面同时

进行湿化疗法是必要的。 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 引起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的原因很多,常见病因有肺源性(如肺炎、肺纤维化、ARDS等)、心源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中毒性。除病理情况外,还有些生理性因素,如处于运动状态、应激状态等均可使呼吸加快、通气量增加,使气道丢失水分和热量增加。 痰液黏稠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囊性纤维化、肺炎等疾病时,由于分泌物化学成分的改变,痰液黏稠度可明显改变并且难以咳出,加强湿化有利于分泌物排出。 气管旁路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由于上呼吸道的湿化和温热功能完全丧失,进人的气体必须充分湿化和温热,尤其是经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更是湿化疗法的适应证。

人工气道湿化治疗

人工气道湿化治疗浅析 南阳市二院急诊科范筱 气道管理是危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内容,包括建立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气道湿化和痰液引流等内容,是一系列治疗过程而非简单的操作。其中气道湿化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气道管理问题。人工气道湿化(Artificial airways humidification)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形式),以增加吸入气中的湿度,使气道和肺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本文结合近年来气道湿化的一些新认识,从临床实用角度浅析人工气道湿化的几个问题。 一、为何要气道湿化? 正常人体的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湿化和温化作用,这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部分。生理性的加温加湿主要在鼻咽腔内完成,气体到达咽后部时的温度约为30℃,相对湿度约95%,绝对湿度约30mg/L,其余在声门以下完成,最终进入肺泡的气体为体温条件下的饱和湿度,即37℃,相对湿度100%,绝对湿度43.9mg/L。通常将气体达到体温条件下饱和湿度的部位为等温饱和区(Isothermic saturation boundary,ISB),正常时ISB位于支气管隆嵴至第4~5级支气管亚段之间,接受氧疗或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上呼吸道的这种加温加湿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吸入气的加温和加湿功能主要由气管-支气管树黏膜来完成,也即ISB下移,易引起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甚至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下呼吸道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研究显示,当吸入气体的湿度下降到70%以下时,下呼吸道纤毛将停止摆动。生理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亦为体温条件下饱和湿度,以自然吸入空气为22℃(相对湿度50%,绝对湿度10mg/L)为例,呼出气37℃(相对湿度100%,绝对湿度43.9mg/L),以静息下每分钟通气量是6~8L计算,可以推算体重60kg的患者每日气道失水量(43.9-10)×6×60×24mg,为300~400ml。可见吸入气越干燥,气道失水越多,分钟通气量越大,气道失水越多,体温越高,气道失水越多。因此,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在保持气道黏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减少气道失水、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述情况应进行气道湿化治疗:①未建立人工气道而使用干燥的医疗性气体者(医用吸入气体相对湿度0%),尤其是流量>4L/min者;②建立人工气道者;③高热、脱水(体温越高,气道失水越多);④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分钟通气量越大,气道失水越多);⑤痰液黏稠或咳痰困难;⑥气道高反应(吸入干冷空气时可诱发气道痉挛);⑦低体温。 二、什么是理想的气道湿化? 生理情况下等温饱和区在气管隆突以下,对吸氧、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而言,理想的湿化是在同样的位置重新建立等温饱和区,而使进入下呼吸道的气体能保持体温下的饱和湿度。而实际很难达到并持续维持这一理想情况。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加温加湿标准。关于湿度的要求,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规定,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所有湿化器的输出功率至少需达到30mg/L的绝对湿度,认为这是防止分泌物结痂和避免黏膜损伤的最低湿度要求。至于温度的要求,普遍认为提供温度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气道使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气道湿化护理则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中,目的是维持呼吸道的湿润和温度。然而,其护理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护理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1. 电子气道湿化器的应用 传统的气道湿化器一般采用蒸汽加热的方法,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使得呼吸机管路内产生不必要的积水,并增加了呼吸机的故障率。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气道湿化器被广泛应用于气道湿化护理中。 电子气道湿化器主要是通过超声振动或热雾喷射技术将水滴变成微小颗粒,以提高湿化效果。此外,电子气道湿化器还具有一定的节能和自动化控制功能,大大提高了护理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2. 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人工气道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20%以上。其病因主要是因为气道湿化护理不当,导致呼吸机管路内细菌繁殖。因此,如何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成为了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中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多种方法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咽部抗菌喷雾、改善气道流动等。此外,一些新型的气道湿化器也具有抗菌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3.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个体化管理 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人工气道患者对气道湿化护理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的湿化护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临床上已经出现一些新型的湿化护理方案,如高温高湿空气湿化、持续湿化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气道湿化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个体化管理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病史等因素,并结合临床诊断手段进行精准护理。人工气道患者的湿化护理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过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工作。 综上所述,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新进展不仅包括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在对护理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改善。未来,随着临床工作的深入,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还将不断创新,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道梗阻,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但对于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就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功能。易使气管导管及呼吸道形成痰痂,引起气道堵塞,黏膜枯燥,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等。因此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尤为重要,气道湿化的方法也逐渐的增多,本文就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 1.1简易气道湿化方法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浸泡过的纱布将人工气道口直接覆盖,然后通过中心供氧连接气泡式的流量表湿化瓶,再用鼻导管与人工气道相连进行吸氧。 1.2间断推注湿化法间断推注湿化法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湿化液,取下针头,每1~2 h向气管内滴注3~5 mL湿化液。间断推注湿化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工气道的枯燥失水。但不能满足气道持续湿化的要求。由于刺激性的咳嗽把局部湿化液咳出,影响了湿化效果,使痰液变得黏稠甚至结痂,不易咳出,使吸痰次数增加,吸痰时间延长,容易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 1.3一次性输液器持续湿化法龚俊等【2】将一次性输液器按输液法排气,剪掉针头,在远端打一个结形成盲端,然后在盲端处用5号针头扎一个孔,将输液器盲端插入气管套管内壁5~8 cm处。调节滴速2~3滴/min,持续滴入湿化液。 1.4微量泵持续湿化法张洪霞【3】将装有湿化液的50 mL注射器、微量泵、一次性延长管、一次性头皮针。按常规静脉注射方法连接好,剪去头皮针的针头,将头皮针的细管置于气管套管内3~5 cm,24 h不间断地均匀地向气管套管内滴人湿化液。武淑萍等【4】将60例老年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最后通过连续观察后证实,试验组形成痰痂和发生刺激性咳嗽及气道出血的例数、次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 1.5氧气雾化湿化法林惠华等【5】将167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氧气雾化湿化组和超声雾化湿化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氧气雾化湿化组在减少日均痰吸出量及日均吸痰次数等方面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人组。氧气雾化比拟柔和持久,刺激性小,舒适度好,患者容易接受。 2持续被动湿化法 人工鼻湿化法:钟艳【6】通过对40例呼吸衰竭后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脱机锻炼的患者,进行常规气道湿化法和人工鼻气道湿化法,分组研究后得知:使用人工鼻气道湿化,气道湿化满意,能协助患者顺利进行脱机锻炼,使顺利拔管的人数明显增加。黎梅芳等【7】认为使用人工鼻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效能,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减少了相应的护理时数。患者需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的次数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就人工气道管理所承受的费用显著减少。因此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持续主动加温湿化法

有创人工气道的温湿化技术解读

有创人工气道得温湿化技术解读 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与复苏得环节里,保证气道通畅就是最重要最基本得。 气道湿化技术就是指在一定温度控制下,应用湿化器将水分散成极细得微粒,以水蒸气得形式增加吸入呼吸道得气体中得湿度,达到湿润气道粘膜、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粘膜纤毛系统得正常运动与廓清功能得一种物理疗法,就是人工气道管理得一个标准过程[1]。 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与复苏得环节里,保证气道通畅就是最重要最基本得,其中,人工气道就是保证气道通畅得有效手段,但当我们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由于上呼吸道气管黏膜被绕开,丧失了正常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得加温加湿功能,所以重症患者,如果没有充分得气道温湿化,就会出现气管内黏膜底层得结缔组织发生结构性变化,黏液-纤毛转运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无法通过发挥气道纤毛上皮细胞得摆动功能清除痰液,再加上自身免疫系统等因素,会导致分泌物黏稠,引起排痰不畅等情况[2],易导致痰栓堵塞气道,出现氧合下降,有效通气不佳,肺部感染,增加了VAP等并发症得发生率[3]。 三、理想得温湿化要求就是多少?

Williams等进行得一项Meta分析评价了吸入气体得温度与湿度对于气道黏膜功能得影响[4]。她们提出了一个模型:高于或低于理想温度与湿度条件下,气道黏膜功能均会受损,湿化液温度过低,低于30℃可导致纤毛运动减弱;Oostdam等得研究显示,吸入干燥空气得动物气道得疏松结缔组织血管外水显著减少,气道对组胺得反应性增高[5]。继发于黏稠或干燥分泌物得堵塞与湿化不佳显著相关[6]。湿化液温度过高,高于40℃也可导致纤毛运动减弱,气道灼伤、体温增加。 所以,充分得黏液、纤毛功能就是理想湿化得标志。理想情况下,正常人生理性得肺泡温饱与界面(ISB)得温度为37ºC,相对湿度为100%,绝对湿度为44mg/L,吸入气体得理想温度应接近正常患者气道开口得温度,吸人气体得温度应在37℃[7]。一旦选择了加湿装置,因为湿化装置与临床湿化方法得不同,确定最佳得热度与湿度就是困难得,根据AARC推荐:使吸入气体得绝对湿度至少达到30mgH2O/L或相对湿度达到100%,输送气体温度在30℃[7],加热湿化器能够使输送气体达到接近37℃得体温,并使相对湿度达到 100%。 湿化装置得目得就是湿化气道,将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及加湿,使吸入气体温湿度达到肺泡所需要得等温饱与界面。 最常用得湿化装置有主动加温湿化器与被动加温湿化器(如热湿交换器(HME))。

气道湿化的常用温度

气道湿化的常用温度 引言: 气道湿化是指通过给予患者湿化空气来维持呼吸道内适宜的湿度,以 防止黏液的过度粘稠和黏稠物堵塞气道。在气道管理中,不同的条件 和疾病需要不同的湿化方法和温度。本文将介绍气道湿化的常用温度 及其适用场景。 一、常用温度范围: 1. 37摄氏度:37摄氏度是人体正常体温,与人体内部环境相适应,因 此在很多情况下,湿化空气的温度会设定在37摄氏度左右。 2. 34-35摄氏度:这一温度范围适用于非刺激性气体湿化,如二氧化碳、氧气等。较低的温度可以有效湿化透明管道,同时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二、常用温度的应用场景: 1. 人工气道管理:对于需要气管插管或其他人工气道管理措施的患者,湿化空气的温度通常会设置在37摄氏度左右。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黏 液的正常黏稠度,减少黏液的形成并促进黏液的排出。 2. 机械通气: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湿化空气的温度也常常设定 在37摄氏度。机械通气过程中,湿化空气的温度可以模拟人体自然呼吸,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并帮助患者更好地耐受机械通气。 3. 高流量氧疗:高流量氧疗是一种通过高流量氧气给予患者较高浓度 氧气的治疗方法。在高流量氧疗中,湿化空气的温度通常会设定在34-35摄氏度左右,以避免对呼吸道的过度刺激。

三、湿化温度的重要性: 1. 减少黏液黏稠度:通过设定合适的湿化温度,可以防止黏液的过度黏稠,减少黏液在呼吸道中的积聚和堵塞。这对于防止呼吸道感染和促进黏液排出非常重要。 2. 提高患者舒适度:不适当的湿化温度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不适,如干燥、刺激等。设定适宜的湿化温度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不适症状。 3.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当的湿化温度可以减少呼吸道刺激,降低气道痉挛的发生率,并减少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结论: 在气道湿化中,选择合适的温度对于维持呼吸道内适宜的湿度至关重要。通过设定37摄氏度或34-35摄氏度的湿化温度,可以有效防止黏液黏稠、提高患者舒适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气道管理中,必须根据患者需要和治疗目的选择适当的湿化温度,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道健康。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方案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方案 一、目的:维持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病人舒适。 二、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指征:所有开放人工气道的病人(住院)都应按需 进行气道湿化。 三、评估: 1、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内容。 若患者血氧饱和度≤ 95%,暂缓进行气道湿化。 2、患者痰液的性状; 3、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有无湿化禁忌证(如气道阻塞); 4、湿化需求,根据人工气道建立方式、治疗时间、病人病情需求,选择不同的湿化方式。 四、用物选择及注意事项: 1、湿化设备的选择 (1)人工鼻(HME ):见图1-3。 HME 的原理是模拟人体湿化系统机制,将呼出气体的热量和水分回收后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并充分滤过,维持气道纤毛系统功能,保持温度和湿度恒定。 HME 使用简便,将HME 置于人工气道口,常规每日更换一次,污染或堵图1 完整包图2 气切患者使用图3 气管插管患者使

塞时随时更换更。 HME 主要适合于病人的短期治疗(气管插管或塑料气切套管)。人工鼻的禁忌证:有明显血性痰液,痰液过多、过黏,呼出潮气量低于吸入潮气量 70%

的病人,小潮气量通气病人,体温低于32℃,自主通气量过高(>10 L /min),面罩漏气量过多的无创通气病人,以及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 注意事项: ①人工鼻一旦污染应及时更换; ②护士反复观察并调整人工鼻的位置,使其处于气管内管上方; ③应用人工鼻时,由于无效腔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的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通气不足。 2)加热湿化器(HH ):见图4 主要用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通过加热湿化器使湿化液以蒸汽的形式与吸入气体混合,使进入气道内气体的温 度达37℃左右,相对湿度达100%。 图4 加热湿化器 注意事项: ①不定时观察记录加热湿化器湿化液的水位,若水位过低,及时添加灭菌注射用水;湿化灌加水过多或呼吸机管路内冷凝水积聚过多,可导致气道灌洗或人机不协调以及呼吸机性能异常,应及时清除湿化罐内过多的灭菌注射用水或是管道内的冷凝水; ②注意观察呼吸机相关设置和参数(模式、温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气体的氧浓度、温湿度、吸呼比、气道阻力); ③加热湿化器设置或使用不当,可导致病人发热、气道灼伤; (3)气管切开面罩:见图5-8。 ①适用于长期带管(金属气切套管)患者。 ②由喉罩、连接管、药杯及氧气连接管四部分组成(见图6 ),使用前依次连接(见图7),接氧气后即可为患者使用(见图8)。 ③该装置即可进行氧气吸入,也可进行湿化或雾化吸入。氧气吸入时药杯里不加任何药液,湿化时药杯中加入湿化液即可,雾化吸入时遵医嘱加入

人工气道湿化与吸痰

人工气道湿化与吸痰 1、纠正缺氧 2、改善通气 3、清除气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人工气道 1、口咽气道 2、鼻咽气道 下呼吸道人工气道 1、气管插管:①经口插管②经鼻插管 2、气管切开 喉罩是介于气管导管与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操作简便,不易损伤咽喉组织 环甲软骨切开术:最快的方法—环甲膜穿刺 1、目的 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湿加温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因此,做好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 2、条件

(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空气温湿度相对稳定。室温20~22度左右为宜,湿度60%~70%以上。 (2)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保持在 2500~3000ml/d。 3、湿化液的选择 (1)间断湿化法 临床上常使用注射器抽取湿化液脱下针头后注入人工气道的方法对气道进行湿化,湿化液的量和间隔时间根据患者痰液性状调整。可在患者吸气时沿导管管壁给药,将湿化液吸入气管深处,使稀释痰液和湿化气道的作用增强,利于痰液吸出。 大多数人认为一次气道滴药量大,可刺激患者引起咳嗽、憋闷、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因此严重缺氧、心率失常患者不宜应用。 (2)持续气管内湿化法 持续气管内湿化法是指气管内持续滴入湿化液湿化气道的方法,现临床上广泛应用输液泵进行持续气管内滴药。 方法一:在输液器末端结一次性头皮针并将针头剪掉,然后将头皮针软管插入人工气道内3~5厘米,固定软管,以0.2~0.4ml/min(每分钟3~4滴)的速度持续滴注。24小时滴入250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