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是指通过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方式建立的人工气道。在临床上,人工气道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呼吸道阻塞或气体交换障碍的问题,如重症监护、气管切开术后、气管插管等情况下需要建立。对于有人工气道的患者来说,湿化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维持气道通畅和保持正常呼吸功能。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就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重要性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是指通过向气道输送温暖湿润的气体或气溶胶来维持气道的湿润,以防止气道黏膜干燥和分泌物凝结,避免气道阻塞和感染的发生。对于有人工气道的患者来说,湿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呼吸,减少呼吸道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新进展一:利用高流量氧疗进行湿化

传统的气道湿化护理多采用湿化器或湿化瓶进行,但是这些传统的湿化设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需要定期更换水、维护成本高、携带和使用不方便等。近年来,随着高流量氧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开始将高流量氧疗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高流量氧疗是指通过专用的高流量氧供应装置,提供高流量的温暖湿润氧气,以充分湿化气道,减少气道阻力,改善氧合和CO2排出。与传统的湿化器相比,高流量氧疗具有湿化效果更好、更舒适、更便捷、更节约资源等优点。将高流量氧疗引入人工气道湿化护理领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和便利的湿化护理方式。

新进展二:应用新型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

除了高流量氧疗外,新型的湿化器设备也为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带来了新的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新型的气道湿化器设备相继问世,这些新型设备在湿化效果、便捷性、安全性等方面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一种名为“超声雾化器”的新型湿化器设备,采用超声波技术将液体药物分散成微小颗粒,通过雾化喷射到气道,形成可吸入的气溶胶,从而达到湿化气道和给药的目的。这种超声雾化器具有湿化效果好、使用方便、雾化颗粒均匀细小等优点,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新进展三:结合多学科合作进行个体化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需求的变化,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不再是单一的护理工作,而是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个体化护理。在进行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时,需要密切配合呼吸治

疗师、护士、呼吸科医生等多学科的专业团队,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湿化护理方案,并进行护理效果的监测和调整。

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实现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测和个体化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和专业的湿化护理服务。通过多学科合作和个体化护理,可以更好地

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湿化护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结语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在临床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气道湿润,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随着医

学技术不断进步,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便捷的

湿化护理方式。我们相信,通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道湿

化护理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使用逐渐增多,气道湿化护理成为了协助呼吸治疗的重要环节。气道进行湿化能够维持气道的正常湿度和温度,保证气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防御机制,同时有效预防和治疗人工气道相关的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唾液分泌减少等等。然而,传统的气道湿化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过度干燥、过度湿化、感染风险等等。因此,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新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气道湿化存在的问题 1.过度干燥。传统的人工气道湿化方式是通过简单的方法,比如喷雾、加热等,来提高气体湿度。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湿度控制难度大、时间不充分的问题,导致气道内空气过度干燥。 2.过度湿化。反之,有些患者在氧疗等治疗过程中遇到过度湿化的情况。过度湿化导致气道内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导致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等并发症。 3.感染风险。除此之外,传统的气道湿化护理存在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传统湿化方式很难完全避免气道感染的发生。 二、新进展 新近的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主要集中在技术手段的改进、口腔护理的强化、抗菌行为的加强等几个方面。 1.技术手段的改进。目前广泛应用的气道湿化技术是气体加温加湿,eFlow™系统和Aeroneb®唾液替代技术等是新兴的气道湿化技术。前者是一种可穿戴的神经电刺激系统,可以直接作用于支气管上皮,提高卵磷脂表达和唾液生成等机能。后者则是一种唾液替代技术,通过人工替代口腔中受损的唾液功能,维持口腔湿度,从而降低肺感染的发生风险。 2.口腔护理的强化。在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中,口腔护理是很重要的环节。留置人工气道后,口腔内的病原菌常常会跑入人工气道,引起肺感染等。因此,做好口腔护理非常必要。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些洗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如0.1%的氯己定,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存在可能刺激口腔黏膜的缺点。而最佳的口腔护理方法应该是采用利用口腔康复器械实现“拂拭-消毒-冲洗-去角质”四步骤,即利用麻醉钳对口腔进行拂拭,在口腔中使用100mg/L高渗氯genfil(口腔消毒用)消毒,再用含氯己定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最后使用丝羟基纤维素孕激素缩宫素去除口腔表面残留的细菌和坚硬的结石。 3.抗菌行为的加强。在气道湿化护理过程中,抗菌是非常重要的。在医疗装置和人体组织接触的过程中都存在细菌感染的危险。因此,加强抗菌行为,减少感染危险是值得推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方案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方案 一、目的:维持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病人 舒适。 二、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指征: 所有开放人工气道的病人(住院)都应按需进行气道湿化。 三、评估: 1、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内容。 若患者血氧饱和度≤95%,暂缓进行气道湿化。 2、患者痰液的性状; 3、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有无湿化禁忌证(如气道阻塞); 4、湿化需求,根据人工气道建立方式、治疗时间、病人病情需求,选择不 同的湿化方式。 四、用物选择及注意事项: 1、湿化设备的选择 (1)人工鼻(HME):见图1-3。 图1 完整包装图2 气切患者使用中图3 气管插管患者使用中HME的原理是模拟人体湿化系统机制,将呼出气体的热量和水分回收后对 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并充分滤过,维持气道纤毛系统功能,保持温度和湿度 恒定。 HME使用简便,将HME 置于人工气道口,常规每日更换一次,污染或堵 塞时随时更换更。 HME主要适合于病人的短期治疗(气管插管或塑料气切套管)。人工鼻的 禁忌证:有明显血性痰液,痰液过多、过黏,呼出潮气量低于吸入潮气量70%

的病人,小潮气量通气病人,体温低于32℃,自主通气量过高(>10 L/min),面罩漏气量过多的无创通气病人,以及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 注意事项: ①人工鼻一旦污染应及时更换; ②护士反复观察并调整人工鼻的位置,使其处于气管内管上方; ③应用人工鼻时,由于无效腔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的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通气不足。 (2)加热湿化器(HH):见图4。 主要用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通过加热湿化器 使湿化液以蒸汽的形式与吸入气体混合,使进入气道 内气体的温度达37℃左右,相对湿度达100%。 图4 加热湿化器 注意事项: ①不定时观察记录加热湿化器湿化液的水位,若水位过低,及时添加灭菌注射用水;湿化灌加水过多或呼吸机管路内冷凝水积聚过多,可导致气道灌洗或人机不协调以及呼吸机性能异常,应及时清除湿化罐内过多的灭菌注射用水或是管道内的冷凝水; ②注意观察呼吸机相关设置和参数(模式、温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气体的氧浓度、温湿度、吸呼比、气道阻力); ③加热湿化器设置或使用不当,可导致病人发热、气道灼伤; (3)气管切开面罩:见图5-8。 ①适用于长期带管(金属气切套管)患者。 ②由喉罩、连接管、药杯及氧气连接管四部分组成(见图6),使用前依次连接(见图7),接氧气后即可为患者使用(见图8)。 ③该装置即可进行氧气吸入,也可进行湿化或雾化吸入。氧气吸入时药杯里不加任何药液,湿化时药杯中加入湿化液即可,雾化吸入时遵医嘱加入雾化药。

人工气道的护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将导管直接放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不仅用于机械通气,也用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主要包括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置管。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1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 2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效率。 3便于应用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 4利于气道雾化湿化及气道内给药等。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2、气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3、存在上气道损伤、狭窄、气道食管瘘影响正常通气者; 4、因诊断或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痛苦,使操作方便,亦可事先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的方法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方法,原则上适应症相同,但如鼻腔有阻塞、感染或出血倾向,或鼻甲、鼻窦有骨折,则考虑经口插管。 经鼻与经口插管优缺点的比较 气管插管常见并发症 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的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大部分是相同的。 主要不同是: 经口插管――牙齿损伤,及因口腔护理不方便而产生溃疡、口腔感染等。 经鼻插管――鼻出血、骨折及鼻窦炎、中耳炎等。鼻出血的发生率高达50%。 因长期留置气管插管而产生的并发症有: 1单侧或双侧声带损伤; 2上呼吸道粘膜溃疡,喉或气管水肿; 3产生粘膜损伤后的气道狭窄; 4导管被分泌物或结痂堵塞,造成通气不畅或窒息; 5病原菌进入气道,感染。 气管插管的护理 1应彻底吸出气管内痰液,同时应吸净口鼻腔内分泌物,并做好口腔护理。吸痰不彻底及气管内湿化不够造成大量痰液结痂,完全阻塞气管导管,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死亡。 2必须有专人守护,密切观察呼吸活动的频率、幅度、方式、观察皮肤黏膜的颜色等,严格交接班。 3保持导管通畅,经口气管插管应避免在口腔舌根或咽夹部发生扭曲造成阻塞,用胶布固定好插管,防止烦躁患者将插管及牙垫拔出。插管时间为不超过72h为宜。 4气管导管口径要合适,导管过细时气道阻力大,二氧化碳容易蓄积,导管移动易引起喉水肿,导管过粗会压迫声带及气管壁黏膜,造成缺血损伤。 气管导管内痰痂的形成 1)常见于痰液粘稠量多的病人,而气管导管弯曲度大、管径较细时更易形成,如鼻插管、气管切开导管。 2)如病人的气道有出血,由于血液的凝固性,则更易在气管导管壁上形成血性痰痂。 3)对于一些每分通气量大、吸气流速快的病人,更需注意防止痰痂的形成,因为高流速和大的每分通气量常使呼吸机送出的干燥气体不能经湿化器的充分加温加湿,从而使痰液更为

人工气道湿化最新专家指南解读

人工气道湿化最新专家指南解读 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形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使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雾化吸入疗法(又称气溶胶吸入疗法)则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则应用特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器或吸器)将药物制成气溶胶微粒(平均直径通常为1∼5μm),吸入后沉降于下气道或肺泡,达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目的。在临床上有时也用雾化器来作湿化治疗。 尽管对于湿化已经有不少的研究,但对于哪些情况下需要对吸入气体进行湿化,如需湿化,应达到的最佳湿度标准为多少至今尚没有完全统一标准。临床上常需进行湿化疗法的情况有几种。 吸入气体过于干燥 在进行氧疗时,高压氧源或氧气简内的气体往往湿度很低。在吸人人体前常需进行湿化。又如我国北方冬季在室内烤火或暖气取暖,室内空气又热又干燥,如给予湿化,可使患者更舒适地呼吸,并保护鼻和气道黏膜,预防鼻出血和上气道炎症。 高热、脱水 同样的室温和湿度,体温越高,湿度缺就越大,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就越多。在患者脱水情况下,气道水分供应不足,对吸入气体的湿化将不能充分和正常地进行,呼吸道分泌物将变稠厚、结痂,难以排出。对这些患者一方面应补液,纠正体内水的失衡,另一方面同时

进行湿化疗法是必要的。 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 引起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的原因很多,常见病因有肺源性(如肺炎、肺纤维化、ARDS等)、心源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中毒性。除病理情况外,还有些生理性因素,如处于运动状态、应激状态等均可使呼吸加快、通气量增加,使气道丢失水分和热量增加。 痰液黏稠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囊性纤维化、肺炎等疾病时,由于分泌物化学成分的改变,痰液黏稠度可明显改变并且难以咳出,加强湿化有利于分泌物排出。 气管旁路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由于上呼吸道的湿化和温热功能完全丧失,进人的气体必须充分湿化和温热,尤其是经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更是湿化疗法的适应证。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气道使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气道湿化护理则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中,目的是维持呼吸道的湿润和温度。然而,其护理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护理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1. 电子气道湿化器的应用 传统的气道湿化器一般采用蒸汽加热的方法,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使得呼吸机管路内产生不必要的积水,并增加了呼吸机的故障率。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气道湿化器被广泛应用于气道湿化护理中。 电子气道湿化器主要是通过超声振动或热雾喷射技术将水滴变成微小颗粒,以提高湿化效果。此外,电子气道湿化器还具有一定的节能和自动化控制功能,大大提高了护理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2. 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人工气道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20%以上。其病因主要是因为气道湿化护理不当,导致呼吸机管路内细菌繁殖。因此,如何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成为了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中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多种方法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咽部抗菌喷雾、改善气道流动等。此外,一些新型的气道湿化器也具有抗菌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3.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个体化管理 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人工气道患者对气道湿化护理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的湿化护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临床上已经出现一些新型的湿化护理方案,如高温高湿空气湿化、持续湿化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气道湿化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个体化管理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病史等因素,并结合临床诊断手段进行精准护理。人工气道患者的湿化护理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过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工作。 综上所述,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新进展不仅包括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在对护理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改善。未来,随着临床工作的深入,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还将不断创新,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

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人工气道机械通 气护理新进展 摘要:在当前临床上,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医学领域对于呼吸衰竭的认知更加深刻,且计算机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探讨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护理工作的新进展。 关键词: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 气道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更是抢救和监护危重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受到了众多护理人员的共同关注。近些年来,医学对此开展了深入地研究和讨论,特别是气道管理方法中的吸痰管理与气囊管理,本文针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和问题进行论述。 一、呼吸机与患者连接 (一)气管插管的护理 与患者连接的气管插管,可以选用经口式或经鼻式。气管插管患者将头稍微向后仰,缓解插管给咽后壁造成的压迫,在1~2个小时内反复转动头部,以此来变换导管压迫点。气管插管需要固定好,防止导管随着呼吸上下滑动,给气管黏膜造成损伤,亦或在挪动患者和呼吸机时,导管脱出或一侧支气管滑出。合理选择牙垫,防止患者咬扁导管[1]。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标记,记录下气管插管的刻度,随时观察标记是否有变化,并保证班班交接。气管插管要与呼吸机相接,定时检查气管导管的深度,了解患者双肺的呼吸音情况。 (二)气管切开的护理 首先是气管套管的固定。为了避免气管套管脱落,需要使用砂带将患者的颈部固定住,当前新型气管套管固定带在临床上实现了广泛地应用,新型固定带具

有良好的弹性,且质地柔软,用来固定更加稳定和牢固,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的颈 部皮肤损伤。其次,气管切口的护理。气管套管周围的纱布垫要保证清洁和干燥,每日都要更换气管管垫,避免切口感染[2]。在传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多使用 自行剪裁纱布的方式保护切口,当前一次性医疗卫生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气 管套管垫的功能更加多样。标准的气管套管垫,不管是尺寸大小,还是薄厚都比 较适中,适合应用于不同直径,不同规格的气管套中。药物气管套管垫能够有效 抵抗感染,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手术切口,强化气管套管垫对皮肤的保护作用。最后,内套管的消毒方法。现阶段,气管套管的主要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硅胶、聚乙烯等,需要结合不同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医学专家指出,最佳消毒 方法就是应用同种型号的多内套管高压蒸汽灭菌法。比如,当前临床上应用的一 次性聚乙烯气管套管,由于这种套管无法承受高热,因此不能采用高压消毒法, 一般可以每6~8个小时进行煮沸消毒一次。还有专家指出,应用戊二醛浸泡五分 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要比开水煮沸的方式,消毒效果更好,且能够缩短消毒 时间。 二、气囊的管理 (一)气囊类型 根据气囊内压的大小进行区分,气囊可以分为低容积高压气囊、高容积低压 气囊与等压气囊。根据实验研究发现,低容高压气囊与高容低压气囊在气管壁上 呈现出的压力具有较大的差异,低容量气囊的压力非常高,通常能够达到 100mmHg=0.133kPa,高容量气囊将压力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大约为10~30mmHg,但是,如果气囊出现过度膨胀反应,压力就会大幅度升高,使用橡胶材料制作的 大多为低容积高压气囊。现阶段,临床上大多采用人工合成材料制作的高容积低 压气囊,气囊充满气体后会呈现出圆柱形,与气管壁的接触面积会明显扩大,对 气管壁的压力也会减小。待压气囊的囊内压力与大气压相等时,气囊口就会自动 打开,随着外界大气压力而自动充盈起来,并且可以按照导管和气管壁的间隙自 动调节气囊的充盈度,因此,它不会给气管壁造成明显的压迫与损伤。但是因为 经济原因,当前这种气囊在临床上还没有实现广泛地应用。 (二)气囊充气

论文人工气道护理研究进展

人工气道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急救医学研究的深入,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恢复有效通气以赢得宝贵抢救时间的观念已成共识。相应人工气道科学护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近年来国内外对人工气道护理的研究成果很多,现笔者将其综述如下。 【关键词】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 人工气道是指将气管导管经口或鼻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建立人工气道,及时准确地行机械通气,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增加氧饱合,减少呼吸功的消耗和缓解呼吸肌疲劳,是重要的抢救手段。人工气道的护理是保证其成功的关键,现就人工气道的护理论述如下。 1 人工气道套管位置与气囊的护理 1.1 人工气道套管位置的护理 1.1.1 气管插管的护理(1)插入深度:成人经口插管深度20~24cm,经鼻深度25~29cm,儿童/婴幼儿经口插管深度12+年龄/4cm,经鼻15+年龄/4cm。(2)固定:气管插管应妥善固定,以口插管固定胶布和盘带双道固定法固定。(3)病人体位:气管插管的病人头部稍后仰,减轻插管对咽后壁的压迫,并每1~2小时转动头部,以变换导管压迫点。(4)观察:做好标记并记录气管插管的刻度,随时观察标记是否改变,做到班班交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经常检查气管导管的深度,听诊双肺呼吸音情况。 1.1.2 气管切开的护理为防止气管套管脱落,用系带缚于患者颈部作固定,松紧以能插进一手指为宜,并随时调整。气管套管周围的纱布垫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更换气管套管垫1~2次,以防切口感染。 1.2 气囊的护理 1.2.1 气囊的类型依据气囊内压的大小可分为低容高压气囊、高容低压气囊及等压气囊。 1.2.2 气囊的充气气囊充气使套管与气管壁间密闭,有利于呼吸机人工正压通气,防止上呼吸道分泌物或胃返流物流入气道。目前认为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壁间隙的最小压力。科学检测气囊压力应用气囊测压表,可准确判断病人实际气囊压力,保证护理工作的准确无误。 1.2.3 气囊的放气传统护理常规要求4~6h对气囊放气1次,每次5~10min,以预防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黏膜引起溃疡坏死,新观点认为,现临床应用较多的气管套管属高容低压的,不需定时放气,但必须非常规性的放气或调整气囊压力。 2 人工气道的湿化 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功能丧失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其发病率达30%~66%,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要重视人工气道的加温及湿化。 2.1 湿化的前提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随病情不同而不同,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保持2500~3000ml。 2.2 湿化方法 2.2.1 电热恒温湿化器电热恒温湿化器可以加温湿化吸入管道的气体,预防气道水分丢失过多所至的分泌物黏稠和排出障碍。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 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选 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 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分别予以实施常规护理 和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和护 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气道湿化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 率(26.67%)(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 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气道患者中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 升气道湿化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能够提升护 理满意度,适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当中,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人工气道;气道湿化;精细化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ine nursing management on airway humid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Method selection in Dec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1, our hospital of 60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digital method of random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group (30 cases), respectively to implement routine nursing and nursing management refine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irway moist effect, complications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airway humidification in study group (93.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in study

气道湿化指南

气道湿化指南 上呼吸道所提供的水分量减去44mg/L。因此,湿化器需 要提供额外的水分来满足患者的需求。 对于有创通气患者,建议使用主动湿化来进行气道湿化。湿度水平应该控制在33~44mgH2O/L之间,Y型接头处气体 温度应该在34~41℃之间,相对湿度达到100%。对于被动湿化,建议热湿交换器提供的吸入气湿度至少达到30mgH2O/L。但是,不建议对无创通气患者进行被动湿化。 对于小潮气量患者,比如应用肺保护性策略时,不推荐使用热湿交换器进行气道湿化。因为这样会导致额外死腔的产生,增加通气需求及PaCO2.同时,也不建议应用热湿交换器以预 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有创通气时,湿化对于预防低体温、呼吸道上皮组织的破坏、支气管痉挛、肺不张以及气道阻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无创通气患者,虽然没有明确的必要性,但湿化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主动湿化和被动湿化是两种常用的湿化装置。

对于有创通气患者,建议使用主动湿化来进行气道湿化。对于小潮气量患者,不推荐使用热湿交换器进行气道湿化。无创通气患者不建议进行被动湿化。 44mg/L相当于33mg/L。正常呼吸时,气管内的湿度应该 在36mg/L到40mg/L之间,而气体到达隆突时的最佳湿度水 平是44mg/L(相对湿度100%,气体温度37℃)。对于有创 通气患者进行主动湿化时,湿化装置需要达到33mgH2O/L到 44mgH2O/L的湿度水平,气体温度在34℃到41℃之间,相对 湿度达到100%,以保证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有效排出。尽管 目前的主动湿化装置可以保证Y型管处的气体温度达到41℃,但我们建议Y型管处的最高气体温度是37℃,相对湿度是100%。ISO组织认为,传送的气体温度持续在41℃以上会对 患者带来潜在的热损伤,并将43℃作为热损伤的高温报警临 界点。如果吸入气体温度高于37℃,相对湿度100%,将会形 成冷凝水,使得黏液粘稠度降低并增加细胞周围的液体流动。过低的黏液粘稠度以及过多的细胞周围液体会导致纤毛与黏液无法进行充分接触,进而会造成黏液过多无法经过纤毛的正常运动将其顺利排出。因此,黏膜纤毛的转运速度将会降低。过多的冷凝水需要被黏膜细胞清除掉,同时过多的热量也会引起细胞的凋亡。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 房丽;臧明洁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7(033)0z1 【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id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during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nsure the quality of artificial airway nursing. From the way of humidification , the choice of humidification liquid, the volume of humidification liqui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humidification liquid and the evaluation of humidification effect to researc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umidification of artificial airway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ut forward best way of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nursing during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wetting by temperature humidity of the Breathing machin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the airway of humidification effect.%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质量,保证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从机械通气湿化器的湿化方式,湿化液选择、湿化液量的控制、湿化温度及湿化效果评定等方面对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湿化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最佳方式是呼吸机加温湿化器进行湿化,同时需加强对气道湿化效果的监测.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房丽;臧明洁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是指在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呼吸机使用等)的 护理过程中,对气道进行适当的湿化处理,以保持气道通畅、减少气道损伤、促进气体交换。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本文将介绍人工 气道湿化护理的新进展,包括湿化方法、技术进步和护理实践。 一、湿化方法 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气道湿化和呼吸气湿化两种。气道湿化是指通过气道内 的设备向气道内应用液体湿化剂,直接对气道结膜进行湿化。呼吸气湿化是通过呼吸机或 呼吸气路装置向患者的吸气气流中,添加一定量的水蒸气或液体湿化剂,使患者的吸入气 体含有适当的湿度。常见的湿化剂包括生理盐水、蒸馏水和药物溶液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湿化方法也在不断涌现。近年来兴起的超声雾化技术, 通过超声波振动将液体雾化成微小颗粒,使得湿化效果更加均匀细致,能够有效提高吸入 物质的沉积量,更符合个性化湿化护理的需求。也有一些新型的湿化设备,比如高效湿化器、喷雾器等,能够实现快速湿化,减少湿化效果不均匀的情况。 二、技术进步 在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方面,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湿化设备上。传统的湿化设备在湿化 效果和操作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湿化效果不均匀、操作复杂等。而随着技术的不断 进步,新型的湿化设备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湿化护理。 一方面,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使得湿化设备能够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智能控制,调 节湿化剂的释放量,使其更加符合患者的需求。微型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湿化设备更加便携、轻便,可以随身携带,方便患者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湿化护理。 湿化设备的清洁消毒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过去,湿化设备的清洁消毒存在 一些繁琐和不完善的情况,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现在,一些新型的湿化设备采用了自洁 技术或者一次性使用的设计,大大减少了清洁消毒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湿化设备的安 全性。 三、护理实践 随着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不断发展,护理实践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气道湿化护理主 要是针对重症患者进行的,而现在,随着湿化设备的普及和便携化,气道湿化护理已经不 再局限于重症监护室,而是可以延伸到更多的医疗场景中,包括普通病房、急诊科等。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评估和监测也变得更加全面和细致。以往,护理人员主要通过观 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来评估湿化效果,这种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

人工气道患者护理_新进展

人工气道患者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是导管经口或鼻插入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有能够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并能经行辅助性和控制性机械通气的特点,但是由于破坏了自然机械性防御机制,增加了肺部和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病率。常见的人工气道为: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现将一些国外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1.保持人工气道的通畅 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的自主加温、湿化、过滤和咳嗽功能减弱,防御能力减弱,造成气道干燥,易形成痰痂或血痂,导致气管堵塞、缺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对此类患者保证足够通气和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是合理的气道温湿化和有效吸痰。 1.1气道的温湿化。 1.1.1气道温湿化的意义 气道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的作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失去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造成下呼吸道失水、粘膜干燥、分泌物干燥、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易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加强气道的温化和湿化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1.2气道温湿化的方法 (1)蒸汽加温法: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与吸入气体混合可达到温化和湿化的双重作用。呼吸机上一般都有加温湿化装置,其湿化的效果受吸入气量、水温、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气流量越大、水温越高,水的蒸发就越快,一般吸入气体的温度在32~37℃之间为宜。加温加湿器的水不可太少或烧干,应经常添加无菌蒸馏水。加热后的蒸汽进入气道以前遇到较低的室温,

部分会凝集在管路中造成管路积水,应经常将管道积水和集水瓶的水排倒干净。 (2)雾化器雾化:现代呼吸机一般在吸气管路中接一雾化器,利用射液原理将药液撞击成微小的雾滴,悬浮在吸入气流中,随病人的呼吸进入呼吸道起到湿化的作用。雾化器主要用于间断的药物雾化治疗,用来稀释痰液,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α糜蛋白酶,沐舒坦、爱全乐、普米克令舒等。 (3)气道直接滴注:可采用间断或持续气管滴注法进行气道湿化,常用溶液为0.9%生理盐水、无菌注射用水或稀释后的碳酸氢钠溶液。间断注入就是每次吸痰前根据上次吸痰的粘稠程度判断是否进行湿化以及所需湿化液的量,一般每次量2~3ml如痰液粘稠可注入4~6ml。也可采用微量泵持续气管滴入,须严格无菌操作,湿化液所设置的量应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随时进行调节。 1.1.3 判断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1)根据痰液的粘稠度调整气道湿化,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过吸引管,导管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通畅。 (2)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又忽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 (3)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度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及气管痰鸣音多,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 1.2 有效吸痰 1.2.1吸痰的指征 当患者有明显气道分泌物潴留的表现时,才有抽吸指征:患者听诊闻及痰鸣音、对呼吸机有抵抗、呼吸道压力升高报警、病人咳嗽、PaO2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但抽吸痰液易造成病人不能耐受和对抗;同时因吸痰次数过多也带来不必要的气道粘膜损伤。听诊痰鸣音可及时发现气道痰液蓄积,及时清理效果良好,可作为最佳吸痰指征。尽量避免无效吸痰、反复插管刺激。吸痰可导致反射性迷走神经亢进,导致吸痰过程中易发生心跳骤停.

气道湿化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气道湿化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加湿的作用。吸入气体的温化、湿化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活动正常的重要条件。在呼吸困难、氧疗、机械通气等情况下,过度通气丢失大量水分或大量吸入湿化不足的气体,易引起气道黏膜损伤,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易导致排痰不畅,痰痂阻塞等。干燥的气体会损害呼吸道上皮,影响纤毛-黏液痰的清除力,使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1]。随着气道湿化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维护呼吸道的正常生理需求,保证分泌物引流通畅,近年来气道湿化方式在临床护理研究中有了很大的进展,并且在现存非完全客观指标的衡量下实现了临床应用。为了便于护理人员了解现代气道湿化的新进展和注意事项,现介绍如下。 1气道湿化的概念 气道湿化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以增加吸入气中的湿度,使呼吸道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2]。 2气道湿化的方法 2.1气泡式湿化器湿化是最常用的湿化装置,氧气从水下导管通过筛孔、多孔金属 或泡沫塑料形成细小气泡,增大氧气与水接触的面积,以达到湿化目的[3]。 2.2雾化吸入雾化器分为氧气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压缩雾化吸入器、手压式雾化器,适用于有自主呼吸的病人。 2.3气管内间断滴液此法适用于有创机械通气痰液黏稠适中、吸痰无阻力者。要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直接注入气管内,吸痰前后滴入湿化液3~5 mL,保留15 s吸出,或根据病情、痰液黏稠度每隔30~60 min 注入2~3 mL湿化液,每日注入总量为200~250 mL。 2.4气道内持续给液运用输液泵或微量注射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常规注射法抽取所需的湿化液,并连接好。把连接好的导管直接插入气管套管内并固定,将气道湿化液以4~6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气道,也可根据病室温湿度和病人气道分泌物的黏稠度及量进行调节,一般不超过10 mL/h,此法适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干燥、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 2.5气道冲洗气道冲洗的时机是在病人呼气末吸气初时沿导管管壁快速一次性注入冲洗液10~20 mL,使湿化液随病人吸气吸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内,使气道得到充分湿化,此法改变了传统的吸痰方法,充分利用病人自主呼吸咳嗽功能,变被动咳痰为主动咳痰,使吸痰在气管套管口进行,而不需要进入气管套管内,避免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通道,建立人工气 道后,上呼吸道生理功能有可能会部分丧失,如对吸入气体由呼吸道的加湿、加温过程及鼻 粘膜对外来细菌的防御作用丧失[1].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插管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并可损害粘膜的柱状上皮,使纤毛运动受阻。同时分泌物储留在支气管中,可 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而诱发肺部感染【2】。而湿化治疗是指通过 专门的设备将溶液或者水分散成极细微粒,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达到湿润气道粘膜、 稀释痰液、保持粘液纤毛正常运动和清理功能的一种物理方法【3】.当湿化充分时,即便没 有咳嗽反射的昏迷病人,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从而保证有效的呼吸道引流,确保 使用人工气道的病人气道通畅【4】.近年来,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 一些新的观点,先就建立人工气道湿化的问题作一综述。 1.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1.1气道内滴注湿化法 1.1.1间断湿化法:在每次吸痰前及吸痰过程中,用注射器抽吸0.45%盐水(0.9%N.S10ml+灭 菌用水10ml)5ml向气管插管内分次滴入,然后根据痰液粘稠度增加或者减少湿化液量及滴 入次数,注药时注意取下针头,防止发生意外。 1.1.2持续湿化法:指通过微量泵等仪器精确控制湿化液滴注速度和量的气道湿化方法。间 断湿化法由于一次性注入较大量的湿化液使气道湿化不均匀,易引起刺激性咳嗽,将部分滴 入的湿化液咳出,影响湿化效果。而持续湿化法可减少对气道的刺激,使气道处于近似生理 湿化状态,有利于痰液稀释排出,避免痰痂形成,保持气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雾化吸入:根据病人病情、痰量、颜色及药敏结果决定雾化次数,加入相应的药物进行雾化【5】,可用高流量雾化,超声雾化,面罩雾化等方式,每间隔4-6小时雾化一次,每次10- 15分钟.对于支气管痉挛的病人最好采用雾化吸入,避免水滴刺激加重病情。 1.1.4人工鼻:人工鼻是由数层吸水和亲水材料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使用时一端与人工气 道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管路连接。其原理是将呼出气体的水分和热量吸收,并用作吸入气 体的加热湿化,减少呼吸道水分的丢失,故也称作热湿交换滤器。人工鼻在临床上已经应用 多年,能保持体温,顺应性小,使用方便简单。但是对于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不宜使用, 否则容易形成痰痂,堵塞气道。 1.1.5机械加温加湿器:主要由湿化器、温度控制电路、储液罐和输氧管道等组成,通过调 节吸入管道气体温度和湿度来达到湿化效果,减轻干冷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更好地维持粘 液纤毛清理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好的改善氧合。使用时应注意调节合适的温度,防止温度过 高引起气道烫伤、呛咳等不适,目前国外厂家生产的机械加温加湿器可自动调节温度和控制 湿化液的量,同样适用于非机械通气时的人工气道湿化,在湿化效果、护理操作及感染控制 上更有优势。 2. 湿化液的选择 2.1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范几金【6】的研究比较了生理盐水与灭菌注射进行气道 湿化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表明灭菌注射用水要优于生理盐水,主要是因为灭菌注射水中无杂质,蒸发后不影响气道内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气道黏膜的完整性与防御功能。孙玉娇【7】等也做了同样的研究,取得了相同的结果,但是灭菌注射用水是低渗水,有渗透细胞和进入 细胞的特点,可以引起气道黏膜水肿,气道阻力增加,因此要特别控制湿化液的量【8】.推 荐用蒸馏水或者低渗盐水代替生理盐水做气道湿化,从痰栓形成来看蒸馏水或者低渗盐水明 显低于生理盐水【8】.

人工气道的温湿化管理

人工气道的温湿化管理 (1)温、湿化管理的主要目的: 正常人的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加湿作用。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上呼吸道的生理温、湿化功能,病人只能吸入干、冷的气体。结果必然会导致下呼吸道失水、粘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造成排痰不畅,导致气道阻塞,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温、湿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 (2)措施 ①环境要求:室温18~22℃,相对湿度50~70% ②病情允许应保证充足的液体量 ③加热湿化器,保证近端吸入气体32~37℃,相对湿度应达到100%。 ④雾化器:通过超声雾化器或呼吸机吸气管道中的射流雾化器,定期进行雾化吸入或持续雾化吸入。并可根据情况加入药物 ⑤气道内直接滴注加湿法。直接滴入的方式分为连续和间断两种,现建议采用间断滴入的方式。不同的疾病、不同通气模式、不同的人工气道连接方式,对呼吸道水分的消耗和需求也不尽相同,采用间断气管或人工气道内直接滴入法,能酌情掌握液体滴入的数量,不至于因液体滴入过多而影响 ⑥人工鼻: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HME)是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

构的装置,使用时一端与人工气道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管路连接。但不能额外增加水分 (3)湿化效果的判定 ·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痰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畅。 ·湿化过度:分泌物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 ·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等。对哮喘患者要注意,因患者呼吸快,出汗多,大量水分丢失,呼吸道干燥,痰液粘稠,会出现无痰的假象。加大气管滴液量后,会吸出大量粘稠痰液或痰痂。该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多见。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道梗阻,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但对于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就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功能。易使气管导管及呼吸道形成痰痂,引起气道堵塞,黏膜枯燥,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等。因此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尤为重要,气道湿化的方法也逐渐的增多,本文就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 1.1简易气道湿化方法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浸泡过的纱布将人工气道口直接覆盖,然后通过中心供氧连接气泡式的流量表湿化瓶,再用鼻导管与人工气道相连进行吸氧。 1.2间断推注湿化法间断推注湿化法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湿化液,取下针头,每1~2 h向气管内滴注3~5 mL湿化液。间断推注湿化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工气道的枯燥失水。但不能满足气道持续湿化的要求。由于刺激性的咳嗽把局部湿化液咳出,影响了湿化效果,使痰液变得黏稠甚至结痂,不易咳出,使吸痰次数增加,吸痰时间延长,容易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 1.3一次性输液器持续湿化法龚俊等【2】将一次性输液器按输液法排气,剪掉针头,在远端打一个结形成盲端,然后在盲端处用5号针头扎一个孔,将输液器盲端插入气管套管内壁5~8 cm处。调节滴速2~3滴/min,持续滴入湿化液。 1.4微量泵持续湿化法张洪霞【3】将装有湿化液的50 mL注射器、微量泵、一次性延长管、一次性头皮针。按常规静脉注射方法连接好,剪去头皮针的针头,将头皮针的细管置于气管套管内3~5 cm,24 h不间断地均匀地向气管套管内滴人湿化液。武淑萍等【4】将60例老年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最后通过连续观察后证实,试验组形成痰痂和发生刺激性咳嗽及气道出血的例数、次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 1.5氧气雾化湿化法林惠华等【5】将167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氧气雾化湿化组和超声雾化湿化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氧气雾化湿化组在减少日均痰吸出量及日均吸痰次数等方面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人组。氧气雾化比拟柔和持久,刺激性小,舒适度好,患者容易接受。 2持续被动湿化法 人工鼻湿化法:钟艳【6】通过对40例呼吸衰竭后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脱机锻炼的患者,进行常规气道湿化法和人工鼻气道湿化法,分组研究后得知:使用人工鼻气道湿化,气道湿化满意,能协助患者顺利进行脱机锻炼,使顺利拔管的人数明显增加。黎梅芳等【7】认为使用人工鼻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效能,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减少了相应的护理时数。患者需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的次数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就人工气道管理所承受的费用显著减少。因此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持续主动加温湿化法

人工气道的32个护理要点

人工气道的32个护理要点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①上呼吸道人工气道:口咽气道、鼻咽气道。 ②下呼吸道人工气道:气管插管(经口插管、经鼻插管)、气管切开。 ③其他方法:食管气管联合通气管、喉罩。 组织缺氧/低氧血症、肺不张、气管组织或支气管黏膜损伤、支气管收缩|支气管痉挛、增加下呼吸道微生物(细菌)的聚居、改变脑血流量和增加颅内压、高血压或低血压、心率失调。 低氧血症:因负压吸引常需停止供氧;在吸除痰液的同时,也带走了部分气道和肺泡内的气体。如果吸痰前、中、后未能及时、有效充分给氧,使用的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时间过长,吸痰过于频繁更容易发生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的预防应针对以上可能的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如吸痰前后均应给予100%氧气吸入,可由两人共同完成吸痰操作,对能配合的患者可指导其吸痰前深呼吸3-4次,吸痰时密切监测Sa02、脉搏及低氧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当Sa02低于90%时,提示低氧血症,应停止吸痰,并100%氧气吸入;应选择合适的吸痰管,以达到有效地吸引,不导致缺氧。

气道粘膜损伤:因气道粘膜脆弱,若吸痰管太粗,负压太高,吸痰在某个部位停留时间太长,吸痰时未能旋转吸痰管等易造成粘膜损伤出血。 继发感染:因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种物品消毒不严格等均可引起下呼吸道继发感染、支气管痉挛、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等。 0级:无痰; 1级:一次吸净; 2级:二次吸净; 3级:三次吸净; 4级:湿化效果监测 痰液的粘稠度程度反映不同的临床情况,在吸痰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痰液的形状,根据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形状和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可将痰液的粘度分为3度: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温、加湿、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呼吸道只有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粘度,才能保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温、加湿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除不畅。因此,做好气道湿化是所有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 ①电热恒温湿化器; ②气道内间断推注法(不常规推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