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省%、重庆市%、河南省%、湖

北省%、四川省%。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四川%,安徽%,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山东%,重庆%。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

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岁、岁、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岁。

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和%,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和%,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

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003年则达到%,比上年上升了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又比上年上升了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

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建制镇占到%,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的占到81%。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到北京的占%,到江苏的占%,到上海的占%,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004年,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2004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

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到%,在外就业的时间平均高达个月,其中半年以上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而10个月以上的常年性外出人数达到%。2004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到%,比上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有就业岗位但不稳定的比例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没有找到工作的占总数的%,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性有所增强

2004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亲友、熟人介绍外出的占%,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由市场中介组织外出的占%,比上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由用人单位直接招聘外出的占%,比上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靠自己碰运气外出打工的占%,比上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特别是一些地方,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实行订单培训,将培训与就业结合起来;一些地方还在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创立了“龙哥龙妹”、“重庆师傅”等劳务品牌。农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进一步减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

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以来,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

制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放慢。农民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不断减少,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出务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打工收入为元,占%,比上年增加元,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004年,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39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上年增加52元,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

调整了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

1978—200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份额从%下降到%,年均下降个百分点。特别是1998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非农就业比重迅速上升。1998—2003年,农业劳动力从32626万人减少到31260万人,减少1366万人,年均减少273万人。1978—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下降到%;在农村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由%下降到%,第二产业比重由%上升到%,第三产业比重由%上升到%。

推动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带动上述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由%

上升到%,城镇化率年均上升仅个百分点,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以后,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到2004年城镇化率上升到%以上,基本上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广大农民进厂、进城务工,不仅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2003年,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和%。

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弥补了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用工空白。目前,大中型城市苦、脏、累的工作基本都是由进城务工农民承担。如城市建筑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的90%以上都是农民工。进城农民不仅成为城市运转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还为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出现积极变化

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明显改变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由于城乡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对农民工进城缺少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管理和服务跟不

上,给铁路运输、城市管理、生活品供应和服务带来了压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农民工流动称之为“民工潮”,认为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是由进城务工农民造成的,称为“盲流”。随着我国城乡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民进城务工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步得到社会的承认,社会各方面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

国家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

过去较长时期内,对农民进城就业实行的是以堵为主的政策,制定了各种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措施。1989年3月,为了减轻“民工潮”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1990年4月提出:“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实行有效控制,严格管理。并建立临时务工许可证和就业登记制度。”1994年11月,劳动部对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实行“证卡”管理,以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200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十六字方针。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并提出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不断加强

近几年,农民工权益保障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2003年4月,国务院以375号令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条例首次将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2003年6月,国务院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的问题,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提出自2004年起,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国已偿还历年拖欠农民工工资331亿元,占各地上报拖欠总额的%,其中偿还2003年拖欠款%。

政府将提高农民工素质摆到重要位置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六部门制定的

《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同时,农业部等部门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4年中央财政拿出亿元资金,对2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非农技能培训给予补助。

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近几年,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加大了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力度,加强了对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而且也是事故多发的煤矿、建筑、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安全治理整顿,对农民工开展安全培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建立了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改善了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条件。用工企业也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及职业病防治措施。从事矿山、建筑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作业的农民工上岗前必须依法接受培训。

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服务得到提高

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一些输入地政府还将农民工管理经费纳入当地财政支出,统筹农民工管理和当地城镇居民管理,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宽松的环境。2001年3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提出,凡在小城

镇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2001年11月,国家计委、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清理整顿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除证书工本费外,暂住费、暂住人口管理费、计划生育管理费、城市增容费、劳动力调节费、外地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服务费、外地建筑企业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证书工本费收费标准每证最高不得超过5元。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农民工子女入公办学校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收取借读费、赞助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实行扶持政策,简易学校的办学标准和审批办法可适当放宽,但教师任职资格、卫生、安全等标准不能降低。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体系,统一管理,给予积极指导,帮助完善办学条件,逐步规范办学。流入地政府要专门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2004年3月,财政部决定,今后在城市中小学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

四、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把就业工作的中心放到城市,就业资源向城市居民配置,农民就业长期受到忽视,没有得到国家的扶持。国家对城市居民实行就业登记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城镇职工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游离于国家就业体制之外,不能分享国家就业资源和政策,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城乡二元就业体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上学、居住、就业、社保等社会功能,使国家不能将就业资源向农民配置,使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小学生的上学待遇,使农民在城市就业面临门槛高、工资低、受歧视等不公平待遇,不能享受同等的劳动保障权、医疗养老保障权、同工同酬权等合法权利。

政策落实不到位

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但是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如在对农民工的

证卡管理和收费上,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仍在实行证卡管理,搭车收费和变相收费,增加了农民工的负担。在农民工就业准入上,仍存在职业工种限制、总量限制、季节限制、性别限制、比例限制等。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一些输入地政府不能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系统,存在入学难、收费高等问题。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上,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总体看还比较差,农民工还不能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福利、社会保险等待遇。

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根本建立

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改,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机制还没有建立。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但是合同内容中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对用人单位规定的权利多、义务少,属于不平等合同。一些合同甚至是单向约束合同,即只约束农民工,对用人单位没有约束,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享受平等权利和承担同等义务的机制没有建立。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对农民工的保护在制度上还不完善。

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严重缺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到维护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是,政府的这种职能非常缺乏,还不能完全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技能特长、地域分布及转移就业的方向等。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比较低。

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统计监测表明,外出务工农民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2%左右,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重为14%。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目前已达到亿人,而且每年还以600万人的速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往往处于买方市场。在技能素质低和供应总量大的双重制约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餐饮等传统行业就业,从事着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技能低、素质差的农村劳动力充斥市场,不能适应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至于出现了“民工荒”。

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既然是全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将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一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长期规划,系统分析,统筹兼顾,作出全面安排。特别是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时,一定要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到规划之中去。输出地要对农村地区社会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把每年有多少农村劳动力流入本地、多少流向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等基本情况搞清楚。输入地要将本区域内就业的农民工的管理纳入到城市综合管理中,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不能向企业或个人乱收费。

逐步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基本思路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当前,要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试点,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为最终统一全国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从长期看,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准入、政府投入、劳动保护、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体制性障碍,探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

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国家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贯彻“合理引导,公平对待,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规定,严禁变相收费和搭车收费;建立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的长效机制,从根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建立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政策落实责任制,各级政府要把落实农民进城务工政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专人负责,加大督查力度。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的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为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阳光工程”的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建议中央3年内将“阳光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增加到10亿,地方也要增加扶持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总额要达到30亿。如果按照每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标准500元计算,每年培训人员可达600万人,基本可以对当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要探索培

训补贴机制,可采取培训券、直接补贴现金等多种方式对培训农民进行补贴,确保农民得到实惠。

搞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

一是要高度重视外出就业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城市管理,所需经费从财政列支。农民工子女就学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负担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凡是留守在输出地的农民工子女,因与其父母不在一起生活,输出地政府和农村组织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上学、生活等各项权利。二是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所有用人单位与进城务工农民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劳动合同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组织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工会,改善农民工的劳动环境,使其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待遇。三是要加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当前要抓紧建立外出务工农民的工伤、医疗保险。对于养老、失业保险,国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政策,各地可以积极探索。各地要对农民工建立个人社会保险账户,鼓励建立综合性保险。不能用农民工保险资金弥补城镇保险金的不足。

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管理机制

为了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建议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对进城务工农民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纳入输入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1

班级:09经济本(1)学号90412019 姓名:刘海金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 [ 摘要] 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何缓解我国巨大规模的就业压力,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当前就业压力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就业政策经济 一、我国劳动就业现状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规模逐年扩大,城乡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城镇失业率保持着较低水平,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以每年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1995年末达到8.3亿人。城镇新就业人员720万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18606万人,比上年增加426万人。1995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具体特点如下: 第一,就业结构逐步改善。一是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增加很快。1990年到1994年每年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约增加600万人。二是就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2.2%、23.0%、24.8%,与1994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比第二产业高出1.8个百分点。 第二,就业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城乡“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当前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值得注意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规模有所缩小,而由城镇转向乡村的劳动力反而有所增加。据测算,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目前已达1000万左右。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占8%左右。 第三,私营个体经济规模逐渐增大,其中兼职人员增多,人才群体呈年轻化,整体素质大为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995年全国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55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46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有2045万人,增长31.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1%,私营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增长迅速。 第四,政府不再扮演安置就业的主角,劳服企业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劳动就业单靠政府实施政策性安置,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只有把劳动力引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价值才能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者由从政府安置就业转到市场竞争就业,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力的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一条龙服务。职业介绍机构到1995年末达2.5万多家,其接纳劳动力供求登记1500多万人次,介绍就业1300多万人次,成功率达86%以上。在城镇新就业人员中,除部分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尚需统一分配外,绝大部分就业者都是通过市场体系实现就业的。 第五,对外承包劳务有强劲发展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的参与度也逐步增大。自1979年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开始,到1994年底,我国累计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劳务合同55610多份,合同额360多亿美元,营业额220多亿美元,创外汇15亿美元,外派劳务86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当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本文基于工业集聚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集聚 一、引言 工业集聚是指一系列相似的下业企业汇聚于同一个区域。这是一种在工业布局上相对集中的现象。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以及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随着各种下业产业的发展与个别产业规模扩大。为了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下业集聚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当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下业集聚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10年从农村转移㈩来的劳动力约有1.5亿人,占到了总流动人口的68.2%。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容小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原因 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一元是以下业化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另外一元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

在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下。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城乡生活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差距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1)经济因素。与农村相比,下业化集聚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奔赴工业聚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开始引进适量机器设备,提高了部分农业的作业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在下业集聚地下厂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又急需劳动力。那些被机器所淘汰的农民开始寻求新的下作。为了谋生他们向工业集聚地转移。 (3)生活质量因素。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一些农民工进城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去找一些辛苦脏乱的下作,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在挣到钱的同时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希望在城市立足,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工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耕地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35亩。并有666个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795亩,其中463个县低于国际公认危险线:0.5亩。工业

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技师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档案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特色学校的基础。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事件发生,而每件大也会有新的亮点,把这些事件的过程和亮点记载下来形成档案,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以下是广州白云技师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一、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档案是学校办学历史的重要见证 学校的档案是师生员工在从事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管理和开展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经过档案管理人员的收集、整理,形成对学校和社会有利用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记录材料。它们是有价值的材料,具有凭证和参考的作用,是反映学校办学历史的重要见证。 1、档案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这是由档案所形成的特点和档案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档案是自然形成的,这种形成的自然性,决定了档案记录历史情况的客观性,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从档案自身的物质体态上看,它保留了当事人的历史真迹,如亲笔手稿、印信、当事人的声音和形象等,这些原始的真迹,显示了它的权威性,反映了档案是确凿的真凭实据。 2、档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档案的参考作用,其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可靠性和广泛性。档案是原始记录,是第一手资料。历史学家称档案是“没有掺过水的史料”,它比其他资料来源可靠。其次,档案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档案是人类在活动中形成的,人类的活动是广泛的,因而,档案也是很广泛的。其内容也是丰富的,它是各单位和个人广泛利用的资料。革命先辈董必武同志的《咏档案》诗中云“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只字片言,亦所珍惜。……察往知来,视兹故帙”,对档案的宝贵和参考借鉴的重要作用作了高度的概括。 (二)档案是学校通过评估的重要依据 学校要上规模上档次,档案工作是重要的基础,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学校档案记载着学校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在档案管理中得到提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成果、师资队伍资料等各类信息在档案管理中得到汇总。这些档案材料反映了学校办学的成果,是评估专家组进行考察评判的重要依据。例如,我校通过省一类技校、省重点技校、国家级重点技校、技师学院的评估和复评,都是借助档案资料的查考,最终得到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部分管理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查档就行。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对规范学校管理,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二)档案历史遗留问题多,整理归档任务重 我校是民办学校,学校在办学初期,主要精力大多集中在招生、教学和学生的就业工作上,忽视了对档案的管理。由于收集不及时,出现了丢失现象,给学校造成了损失。目前仍有办学初期和中期的档案待整理、归档和立卷,由于欠债多,人员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三)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与弊 姓名 班级: 学号:

农村劳动力转移利于弊 摘要:“三农”问题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和背景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基本上可以看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的,农村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体质改革的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一方面随着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的完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各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各地区间的比例失调,农村劳动力的问题得以初步实现,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收入差异使得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乡镇及城市边缘转移。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由于沿海城市的发展城乡收入差异引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是沿海发达城市,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且待遇的提高也吸引着农村劳动力,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涌动,解决好剩余劳动力问题也成为关系到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 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的人口为劳动年龄。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4989万人,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为84313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71.2%,2010、2015年乡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将略有上升。

我国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就业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国的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我国目前就业的现状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就业;经济结构;宏观税负 我国社会就业压力一直比较大。改革开放之前,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强制束缚,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深层次看,中国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供给过剩。对于拥有众多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国来说,在向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发生失业现象是一种必然。首先,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经济主体对要素配置服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原则,凸显出劳动力的供给过剩。其次,结构性、周期性、摩擦性的失业的存在也会加重我国的失业问题。此外,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进入高峰期、国企经营机制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等原因,我国的失业人数在逐年增加。到了2010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908万人,登记失业率达到4.1%。考虑到隐性失业等各种因素,我国城市的实际失业情况其实更糟。 一、我国就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带动17万人就业,而第三产业可以带动85万人就业。根据2011年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统计年鉴,从1999年到2010,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了783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的50.1%下降到2010年的36.7%;第二产业净增542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的23%上升到2010年的28.7%,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没有太大变化;第三产业净增6512万人,从业人员由1999年的26.9%增长到2010年的34.6%,第三产业吸纳社会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持续增强。从2004年到2008年,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增加了近3218万人,约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86.645%。以上数据表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增强,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图1 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吸纳就业人员比例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统计年鉴。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这些政策主要表现为吸纳失业人员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如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稳定就业。以2008年9月底企业在册职工为基数,企业每新增加一名就业人员,就可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4800元的优惠;为了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规定对新成立的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可以申请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 研究 ——以城市农民工福利问题为例 作者:王晓红 专业名称:文秘 指导教师:浏讲师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农民工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当前农民工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与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治安问题、出租屋管理问题等,笔者则针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民工的涵义,对金牛区农民工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最后得出了笔者对完善农民工福利管理的粗浅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前言1 1、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2 1.1降低社会矛盾2 1.2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的科学管理2 2、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3 2.1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及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福利3 2.2子女上学福利不足带来的人口管理和公共生活服务压力大4 2.3社区福利较少,影响农民工的融入速度4 2.4排斥情绪导致的农民工自卑心理严重4 3、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6 3.1缺乏权威的福利管理机构,引发安全隐患6 3.2农民工总体参保率低6 3.3社会因素导致的歧视、排斥现象的产生7 4、加强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的建议8 4.1将农民工福利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8 4.1.1强化各组织间的相互配合8 4.1.2出台有关农民工管理的规性文件和规章8 4.2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8 4.3强化治安宣传工作,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3.1把握传媒宣扬的舆论导向9 4.3.2开展普法宣传,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9 .

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三篇

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三篇 篇一: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在市档案单位和市单位的精心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全面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确保档案管理晋升省一级”的工作目标,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档案管理升级活动,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有关情况向评审组专家和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 自建立档案室以来,我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档案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法规及文件要求,结合单位档案工作实际,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调整充实了档案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加强了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强化了档案工作的基本业务建设,同时,不断改善档案保管条件,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有力推动了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工作需要,在市质监单位和市档案单位的指导下,开展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晋升省一级工作,经过档案人员和全单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经对照《**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进行自查,我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基本达到省一级标准。目前,我单位现有专职档案员1名,兼职档案员4名,档案室总使用面积,其中:库房面积㎡,阅览室㎡。档案室现有设备:计算机、多功能打印机、空调机、除湿机、防磁柜,铁柜、密集架、温湿度、干粉灭火器等档案管理软件1套。现存室藏档案共余件(卷),其中:文书档案件(永久件、30年存档期限件,10年存档期

限件);照片档案册,共计张;实物档案件;电子档案盘;会计档案件;科技档案卷;专业档案卷。同时,建立人事档案个专档、资料汇编余册等,编有《大事记》、《全宗介绍》等参考资料。 二、多措并举,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档案管理网络。我单位一贯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纳入领导责任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检验检测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档案管理达标晋级工作,坚持亲自过问,多次听取档案工作汇报,经常现场办公,协调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今年我单位在工作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余万元投入档案管理工作,用于档案管理的设备及整理等费用,为档案规范管理和查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单位成立了档案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小组,负责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和鉴定工作。综合档案室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全单位文书、会计、声像、实物等各种档案的收集、管理、整理、保管、移交及开发利用,指导和监督各科室档案管理工作。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本科室档案管理第一责任人,安排一名同志担任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本科室已形成的文件材料,按规定时间向站档案室移交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协助综合档案室做好有关档案整理工作。 (二)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档案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程序的开展。在原有《规章制度汇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细化全单位档案管理的各项要求,规范、充实了《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加强了档案收集、整理、移交、鉴定、统计、保管等各个环

基层档案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基层档案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4T19:37:17.4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杨建冬 [导读] 天津市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211 所谓基层档案就是在基层单位的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并保存备查的各种文献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 一、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现状 基层单位档案工作是基层单位管理基础工作之一。基层单位档案记录基层单位信息,是整个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既有一般档案的共同属性,也有区别于其他类型档案的特殊属性。它是基层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活动和党的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基层单位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 我国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改革虽起步较晚,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基层单位档案工作与基层单位的整体改革融为一体,并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家逐步把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法律监控,弱化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直接行政干预,充分尊重基层单位的自主权和档案管理特点,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档案管理机制。当然,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我国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改革只是开始。 随着以办公自动化、社会信息化为核心的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模式的深入发展,档案在基层单位的生产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层单位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档案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综合建档、管理过程中,由单纯的存放走向综合管用的道路,使之更好地为生产服务,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的发展规划 基层单位档案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了达标升级工作。但达标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之后,就出现后力不足,没有长期性和连续性,造成了档案工作有领导、无计划;有任务、无落实;有形式、无效果,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2.档案工作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程序 当前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规范,有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档案收集考核不明确的现象。二是档案整理不规范,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立卷中有不规范的现象。三是档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主管领导一般都是兼任,基层档案人员也兼多项工作,很多企业自设资料库,给档案的综合管理造成困难。四是档案利用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借阅内松外紧,借出的档案没有按期归还。 3.缺乏运用办公自动化对进行档案管理 目前,一般档案管理都是采用一台微机一套软件的管理办法,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远远适应不了档案网络化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给档案工作发展带来影响,主要是落后的档案管理技术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造成档案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领导缺乏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财力投入少;二是一些单位虽然购买了不少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但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先进设备没有物尽其用。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虽有微机和档案网络,但档案并没有录入电脑,还按手工在进行工作。 二、解决基层单位档案工作问题的基本对策 档案资源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但它是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各种信息零散地储存在众多的个体中,只有根据需要,把相关信息系统地、规范地整理出来,通过加工整理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实现其价值。档案管理工作为基层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才能使之更好地为基层单位中心工作做好服务。 1.抓好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五个统一” 抓好组织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一是成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间的档案工作,为档案的综合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到基层单位办公室的议事日程,年初有部署,年底有总结,平时有检查指导,并接受上级和地方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三是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协调发展,档案部门做到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计划、统一检查指导和统一培训交流。 2.档案工作要有计划和目标 档案工作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增强档案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制定出有指导性的档案发展规则。为此,领导干部要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档案工作提上工作日程,研究及过问档案的具体工作,要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及网络发展的新趋势,加大技术投入,制定出既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又合乎实际的工作计划。 3.加强档案基础工作,按时完成上级部门的档案工作 在档案基础管理中,要坚持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基础工作,从领导机制到管理体系,从规章制度到具体工作,在组织上、制度上要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管理办法,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档案贵在利用,重在管理,对每年上级主管部门所规定的各项工作要严格执行,按时完成。 4.加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一是要明确档案管理负责人,专职、兼职档案员的岗位职责。在各部门选拔素质较高的人员为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形成覆盖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标准》的要求,依据《档案法》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各种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对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加强对归档范围、保存期限、保密文件管理等各个环节工作程序要做出明确规定。对档案设施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上墙,保证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使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技能,加大档案业务培训工作开展的力度是有效途径。一是要积极参加上级和地方档案管理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班,新人上岗要进行岗位培训。二是要派档案管理员到先进单位观摩学习,进一步完善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三是鼓励档案人员自学,钻研业务,要岗位成长。四是加大档案工作规范化力度,把档案管理纳入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范围进行考核,档案工作的成效要与档案人员的工资

浅谈农村转移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转移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区域,而在转移的过 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农村劳动力的各项保障政策都是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重要的民生 问题。本文将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对其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的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 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职业技能整体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农民工 总体受教育平均水平18.4%,很难适应市场用工需求。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 来越高,企业用工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趋势明显。虽然农民工工资报酬相对较低,但是 企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远远高于直接从人才市场中招收较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和 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本,农村劳动力就业缺技能的矛盾愈发突出。 2.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通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仅占总数的10%左右。90%的农民转移就 业除极少部分是职业学校推荐的外,大多数是自发的,靠的是兄弟姐妹亲戚互相带、老乡带 老乡带出去的。主渠道不畅,黑中介便有机可乘,非法招工诈骗农民工影响极坏。组织化程 度低,既不利于农民外出就业,也不利于其输入地对外来就业农民的管理,更不利于务工人 员合法权益的保护。 3.大部分农民工收入低,生活水平相对较差 农民工相对与城市居民的收入较低,尽管在城市务工比在农村务农的收入高,但是横向 比较城市居民的收入,农民工的收入较低。收入水平决定生活水平,由于收入较低,他们的 日常生活非常节俭,除了生活的必需品消费外,用于其他消费的费用非常少;住宿条件也较差,多在工棚或多人合租;另外,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单调,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身在大城 市而变得丰富多彩。 4.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没有切实落到实处 我国虽然提出了很多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农民工 工资以及个人保障问题都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出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农民工进入城 市受到歧视,以及农民工户籍问题等,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农 民工就业问题上,我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落实到实处,农民工的 切身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显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农民工占据了务工人员的大多数,也是我国居民劳动转移的多 数人群。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了地方没有切实落实农民工的现象,政策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 5.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 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 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制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案

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案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董事长在2012年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本着规范化、信息化、安全化的原则,完善集团及下属公司档案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特别是合同谈判的相关工作流程”。因此,档案管理工作是当前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改进办法整理如下。 一、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现状 1、行政档案由行政管理部整理、归档、保存 2、财务档案由财务部整理、归档、保存 3、人事档案由人力资源部整理、归档、保存 4、监审档案由监察审计法务部整理、归档、保存 5、项目资料(包括工程资料和营销资料)由项目部整理、保存 二、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分散,没有集中管理,不便查找。 2、部分档案归档不及时,造成档案遗失。 3、项目资料保存不完整,部分报批报建资料不齐全,部分批阅件原件查找困难。 4、档案密级的设定与保管未按照未《档案管理规定》执行,部分重要档案的保存不够安全(如财务凭证等)。 4、档案管理工作不够专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三、改进的办法 1、强化档案意识。档案意识是对档案的性质和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档案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包括各分子公司领导、各部室工作人员及档案管理员都要强化档案意识。作为档案员,无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都要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2、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档案工作。建议借3月份月度会议的契机,召集专题工作部署会议,安排部署集团档案管理工作。 四、工作部署方案 1、管理部门和岗位: 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由行政管理部负责,行政管理部增设档案管理员岗位(可招聘专职,也可内部兼职),设置专门的档案室,所有档案资料全部按年限归档。 2、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分工: ①行政档案、人事档案、监审档案、项目档案(包括工程资料和营销资料)由各分管部门整理,按流程登记审批后交档案室分类归档、保存; ②财务档案分别由人力资源部、财务总部整理,归类,存档案室保管。 3、归档流程: 各部门将需归档的资料及时整理,提交档案管理员处,填写《档案归档登记表》,经办人和档案管理员共同签字确认后归档。 4、归档材料要求: ①归档的文件材料应为原件。

关于档案工作人员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万州区档案局现有在职人员20人,去年新招考录用试用人员1人,共计21人。2005年4月,伴随重庆市万州区行政体制调整,龙宝、天城、五桥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归并到区级后,区编委下达给我局的控制编制数从29人逐步减少到20人为止。8年来,通过到龄退休,提拔任职,部门交流,因公死亡,截止到去年5月,已减至20人。在职在岗的档案人,传承并发扬“兰台精神”,坚持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为己任,爱岗敬业,奋力拼搏,耐寂寞,守清贫,默默无闻地开展“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这一光荣且平凡并传承着中华文明与历史守候的服务工作。现对在职人员的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档案队伍的基本现状 (一)总体情况:现有编制20名,实有21人,其中女性7人,占总数的33%,中共党员20人,占95%. (二)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仅1人,占4.8%;31-35岁2人,占9.5%;36-40岁1人,占4.8%;41-45岁4人,占19%;46-50岁7人,占33.3%;51-54岁2人,占9.5%;55岁以上4人,占19%,其中1名女性将在今年10月退休。 (三)从学历结构看:从最高学历看,研究生学历2人,占9.5%;大学本科学历10人,占47.6%;专科学历9人, 占42.8%。从全日制教育学历学位看,研究生学历的没有,大学本科学历4人,占19%,专科学历2人,占9.5%,中专学历6人,占28.6%,高中及以下学历9人,占42.9%。 (四)从所学专业看:学档案和历史专业的仅有3人,且年龄偏大。 (五)从职务结构看:正县处级职务1人, 占4.8%。副县处级职务5人,占23.8%,其中非领导职务2人,占9.5%。正乡科级职务14人,66.7%。其中非领导职务9人,占42.9%,无职务1人,占4.8%。 (六)从政治面貌结构看:中共党员20人,占95.2%;无党派人士1人,占4.8%。 二、现状分析 (一)结构比例的失衡性日益突出。受历史原因和相关规定的影响,我局人员结构比例呈现出“三少一多”现象。一是青年人偏少。《公务员法》实施后,严格遵守人员“进口”规定,现有队伍中青年人偏少。40岁以下的仅有4人,占19%。二是学档案专业的人员少。受大专院校档案专业偏少的影响,毕业生根本不可能到区县一级档案局馆工作,学档案专业的专科生1人,还是在职脱产2年到四川大学档案系学习毕业的,中专生1人,学历史专业的大学生1人。三是高学历人员偏少。仅有2人通过在职学习取得研究生学历。不能有效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四是中老年人员偏多。人员老化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老兵少帅”,中老年人员“扎堆”的现象,面临“扎堆”退休问题,给人员队伍的新老更替造成一定的压力,面临断层的问题。从2016年开始每年都有人员退休,2018年,将有4人退休,如不及时补充人员,日常工作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素质能力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现有人员主要是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以后,由原来的干部和以工代干通过考试过渡而来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部分人员的素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对市场经济不够适应。部分人员还没有完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习惯于等上级指示,要上级支持,按经验办事。少数人员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抓档案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二是对改革开放不够适应。少数人员思维上不能与时俱进,工作上不能开拓创新地主动工作,对改革开放引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不适应,对工作中新出现的一些矛盾、一些复杂问题感到束手无策。三是对工作方式转变不够适应。目前,没有完成靠行政推动到管理服务的转变,工作缺乏耐心,不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群众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思想作风的消极倾向客观存在。在人员队伍中,由于政治、经济激励机制滞后等原因,思想作风上仍然存在一些消极现象。一是熬班混工龄现象。少数人员缺乏进取心和工作热情,上下班虽能按时到岗,但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靠打发时间混日子。个别人员疏于业务,安于现状,对本职工作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只想熬到下班,熬出工龄涨工资。二是混班等退休现象。少数中老年人员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认为自己离退休时间越来越近,工作干好干坏无所谓,因而对自己要求不高,组织纪律松弛,不按时上下班。三是坐班等晋升现象。少数人员虽然遵纪守法,但工作缺乏创新,年年重复老一套,自认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坐等得分晋升副调研员。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来源渠道过窄。人员来源渠道过窄是队伍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入口”主要有考试录用、公开选拔、部分职位聘任等三种形式。其中考试录用和公开选拔由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作为区级部门需要新增参公人员一般只能上报区编委会同意后再上报市级编委会审批,由市级进行全市统一考录和选拔。而市级考录和选拔名额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近三年来,我们连年写请示,在去年才批准公开招考录用1名参公人员。 加之近年每年都有人员面临退休,在来源渠道过窄的情况下,我局工作人员将面临数量萎缩的局面。而聘任制是针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以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的通知”活动为契机,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和农民工

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县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00个行政村居,65万人口,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共有农业人口17.5万户,农业人口53.2万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35.3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4%。农村劳动力实际就业人数为34.72万人,就业率为98.3%,平均每个家庭有1.98个从业人员。 1、性别结构。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5.32万人,其中女性16.25万人。 2、年龄结构。按劳动力年龄看,16-25岁占27%,26-40岁占38%,41-50岁占22%,51-60岁占13%。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65%,41岁以上劳动力占35%。 3、文化结构。小学文化程度11.3万人,占32%;初中文化程度18万人,占51%;高中学历5.7万人,占16%;大专以上学历0.35万人,占1%。

4、产业和行业分布及从业状况。从事农林牧渔业14.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从事商贸物流运输业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从事农产品加工业2.55万人,占农村劳动总力数的7.2%;从事文化旅游服务业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从事建筑市政行业 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9.7%;从事制造加工业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6%;其他行业及未就业565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 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耕地对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过剩情况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据调查统计截至目前为16.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15%。。 1、性别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为16.65万人,其中女性7.42万人。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 摘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我国的残疾人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与改善。事实证明,残疾人——这个有史以来被世人标签化、特殊化的群体的就业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对于残疾人来说,只有通过良好的就业,才能获得经济收入,以此来维持其基本生活,进而融入社会、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实现好残疾人的就业,不仅能帮助残疾人解决切实问题,更能实现国家全体国民平等权利、维护国民利益,体现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人权意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残疾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或者身体结构上,组织或者功能的不健全或缺陷导致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丧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生活、活动的人。2006年进行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1-3]。残疾人的人口之多、比重之大,都显示出我国己是残疾人口大国,而作为残疾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就业,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论在政府、社会,还是学界,残疾人问题始终是个“少数人”的问题,残疾人的“弱势”和“边缘化”的程度在各类弱势群体中可能是最为严重的,残疾人作为相对的弱势本该享有政策上的相对优势,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倾斜。残疾人群体数量庞大,并且其天生或后天的身体残疾使其生活和生存状况异常难于常人,因此此群体理所当然的属于弱势群体。如此一个庞大且弱势的人口群体,理应受到社会和学术的关心和重视。在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下,残疾人就业也不由自主的步入到此机制环境之中,就业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但同时传统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措施也遇到了难题。虽然政府做出相应工作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但是在就业压力大、就业歧视为普遍现象的今天,残疾人的就业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残疾人就业难并不是单纯的由于就业人数增加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和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就业素质来决定的。用人单位作为残疾人劳动力的需求方,其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选取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了解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评价、态度与需求行为,有助于全面掌握残疾人的就业现状,以此为行动指导,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求职取向、调整政府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