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提纲 (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提纲】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 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

【Key words】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of employment Present situation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7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3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3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2002年提高1.79%。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2002~2007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

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7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

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

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

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7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7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亿元(至2007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7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

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

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

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

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

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毕业论文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7

[2]中国经济网[EB/OL]https://www.doczj.com/doc/333805462.html,,2007-10-20

[3]中国统计年鉴2007

[4]袁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5]杨云彦、王桂新、段成荣、桂世勋、李若建、刘传江:《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1

班级:09经济本(1)学号90412019 姓名:刘海金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 [ 摘要] 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何缓解我国巨大规模的就业压力,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当前就业压力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就业政策经济 一、我国劳动就业现状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规模逐年扩大,城乡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城镇失业率保持着较低水平,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以每年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1995年末达到8.3亿人。城镇新就业人员720万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18606万人,比上年增加426万人。1995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具体特点如下: 第一,就业结构逐步改善。一是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增加很快。1990年到1994年每年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约增加600万人。二是就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2.2%、23.0%、24.8%,与1994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比第二产业高出1.8个百分点。 第二,就业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城乡“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当前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值得注意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规模有所缩小,而由城镇转向乡村的劳动力反而有所增加。据测算,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目前已达1000万左右。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占8%左右。 第三,私营个体经济规模逐渐增大,其中兼职人员增多,人才群体呈年轻化,整体素质大为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995年全国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55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46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有2045万人,增长31.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1%,私营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增长迅速。 第四,政府不再扮演安置就业的主角,劳服企业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劳动就业单靠政府实施政策性安置,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只有把劳动力引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价值才能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者由从政府安置就业转到市场竞争就业,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力的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一条龙服务。职业介绍机构到1995年末达2.5万多家,其接纳劳动力供求登记1500多万人次,介绍就业1300多万人次,成功率达86%以上。在城镇新就业人员中,除部分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尚需统一分配外,绝大部分就业者都是通过市场体系实现就业的。 第五,对外承包劳务有强劲发展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的参与度也逐步增大。自1979年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开始,到1994年底,我国累计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劳务合同55610多份,合同额360多亿美元,营业额220多亿美元,创外汇15亿美元,外派劳务86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当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本文基于工业集聚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集聚 一、引言 工业集聚是指一系列相似的下业企业汇聚于同一个区域。这是一种在工业布局上相对集中的现象。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以及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随着各种下业产业的发展与个别产业规模扩大。为了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下业集聚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当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下业集聚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10年从农村转移㈩来的劳动力约有1.5亿人,占到了总流动人口的68.2%。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容小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原因 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一元是以下业化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另外一元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

在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下。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城乡生活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差距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1)经济因素。与农村相比,下业化集聚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奔赴工业聚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开始引进适量机器设备,提高了部分农业的作业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在下业集聚地下厂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又急需劳动力。那些被机器所淘汰的农民开始寻求新的下作。为了谋生他们向工业集聚地转移。 (3)生活质量因素。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一些农民工进城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去找一些辛苦脏乱的下作,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在挣到钱的同时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希望在城市立足,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工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耕地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35亩。并有666个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795亩,其中463个县低于国际公认危险线:0.5亩。工业

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技师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档案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特色学校的基础。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事件发生,而每件大也会有新的亮点,把这些事件的过程和亮点记载下来形成档案,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以下是广州白云技师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一、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档案是学校办学历史的重要见证 学校的档案是师生员工在从事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管理和开展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经过档案管理人员的收集、整理,形成对学校和社会有利用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记录材料。它们是有价值的材料,具有凭证和参考的作用,是反映学校办学历史的重要见证。 1、档案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这是由档案所形成的特点和档案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档案是自然形成的,这种形成的自然性,决定了档案记录历史情况的客观性,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从档案自身的物质体态上看,它保留了当事人的历史真迹,如亲笔手稿、印信、当事人的声音和形象等,这些原始的真迹,显示了它的权威性,反映了档案是确凿的真凭实据。 2、档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档案的参考作用,其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可靠性和广泛性。档案是原始记录,是第一手资料。历史学家称档案是“没有掺过水的史料”,它比其他资料来源可靠。其次,档案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档案是人类在活动中形成的,人类的活动是广泛的,因而,档案也是很广泛的。其内容也是丰富的,它是各单位和个人广泛利用的资料。革命先辈董必武同志的《咏档案》诗中云“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只字片言,亦所珍惜。……察往知来,视兹故帙”,对档案的宝贵和参考借鉴的重要作用作了高度的概括。 (二)档案是学校通过评估的重要依据 学校要上规模上档次,档案工作是重要的基础,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学校档案记载着学校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在档案管理中得到提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成果、师资队伍资料等各类信息在档案管理中得到汇总。这些档案材料反映了学校办学的成果,是评估专家组进行考察评判的重要依据。例如,我校通过省一类技校、省重点技校、国家级重点技校、技师学院的评估和复评,都是借助档案资料的查考,最终得到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部分管理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查档就行。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对规范学校管理,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二)档案历史遗留问题多,整理归档任务重 我校是民办学校,学校在办学初期,主要精力大多集中在招生、教学和学生的就业工作上,忽视了对档案的管理。由于收集不及时,出现了丢失现象,给学校造成了损失。目前仍有办学初期和中期的档案待整理、归档和立卷,由于欠债多,人员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三)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与弊 姓名 班级: 学号:

农村劳动力转移利于弊 摘要:“三农”问题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和背景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基本上可以看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的,农村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体质改革的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一方面随着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的完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各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各地区间的比例失调,农村劳动力的问题得以初步实现,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收入差异使得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乡镇及城市边缘转移。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由于沿海城市的发展城乡收入差异引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是沿海发达城市,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且待遇的提高也吸引着农村劳动力,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涌动,解决好剩余劳动力问题也成为关系到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 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的人口为劳动年龄。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4989万人,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为84313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71.2%,2010、2015年乡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将略有上升。

我国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就业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国的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我国目前就业的现状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就业;经济结构;宏观税负 我国社会就业压力一直比较大。改革开放之前,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强制束缚,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深层次看,中国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供给过剩。对于拥有众多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国来说,在向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发生失业现象是一种必然。首先,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经济主体对要素配置服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原则,凸显出劳动力的供给过剩。其次,结构性、周期性、摩擦性的失业的存在也会加重我国的失业问题。此外,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进入高峰期、国企经营机制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等原因,我国的失业人数在逐年增加。到了2010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908万人,登记失业率达到4.1%。考虑到隐性失业等各种因素,我国城市的实际失业情况其实更糟。 一、我国就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带动17万人就业,而第三产业可以带动85万人就业。根据2011年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统计年鉴,从1999年到2010,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了783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的50.1%下降到2010年的36.7%;第二产业净增542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的23%上升到2010年的28.7%,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没有太大变化;第三产业净增6512万人,从业人员由1999年的26.9%增长到2010年的34.6%,第三产业吸纳社会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持续增强。从2004年到2008年,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增加了近3218万人,约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86.645%。以上数据表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增强,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图1 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吸纳就业人员比例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统计年鉴。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这些政策主要表现为吸纳失业人员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如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稳定就业。以2008年9月底企业在册职工为基数,企业每新增加一名就业人员,就可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4800元的优惠;为了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规定对新成立的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可以申请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 研究 ——以城市农民工福利问题为例 作者:王晓红 专业名称:文秘 指导教师:浏讲师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农民工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当前农民工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与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治安问题、出租屋管理问题等,笔者则针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民工的涵义,对金牛区农民工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最后得出了笔者对完善农民工福利管理的粗浅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前言1 1、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2 1.1降低社会矛盾2 1.2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的科学管理2 2、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3 2.1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及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福利3 2.2子女上学福利不足带来的人口管理和公共生活服务压力大4 2.3社区福利较少,影响农民工的融入速度4 2.4排斥情绪导致的农民工自卑心理严重4 3、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6 3.1缺乏权威的福利管理机构,引发安全隐患6 3.2农民工总体参保率低6 3.3社会因素导致的歧视、排斥现象的产生7 4、加强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的建议8 4.1将农民工福利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8 4.1.1强化各组织间的相互配合8 4.1.2出台有关农民工管理的规性文件和规章8 4.2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8 4.3强化治安宣传工作,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3.1把握传媒宣扬的舆论导向9 4.3.2开展普法宣传,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9 .

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三篇

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三篇 篇一: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在市档案单位和市单位的精心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全面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确保档案管理晋升省一级”的工作目标,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档案管理升级活动,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有关情况向评审组专家和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 自建立档案室以来,我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档案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法规及文件要求,结合单位档案工作实际,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调整充实了档案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加强了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强化了档案工作的基本业务建设,同时,不断改善档案保管条件,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有力推动了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工作需要,在市质监单位和市档案单位的指导下,开展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晋升省一级工作,经过档案人员和全单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经对照《**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进行自查,我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基本达到省一级标准。目前,我单位现有专职档案员1名,兼职档案员4名,档案室总使用面积,其中:库房面积㎡,阅览室㎡。档案室现有设备:计算机、多功能打印机、空调机、除湿机、防磁柜,铁柜、密集架、温湿度、干粉灭火器等档案管理软件1套。现存室藏档案共余件(卷),其中:文书档案件(永久件、30年存档期限件,10年存档期

限件);照片档案册,共计张;实物档案件;电子档案盘;会计档案件;科技档案卷;专业档案卷。同时,建立人事档案个专档、资料汇编余册等,编有《大事记》、《全宗介绍》等参考资料。 二、多措并举,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档案管理网络。我单位一贯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纳入领导责任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检验检测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档案管理达标晋级工作,坚持亲自过问,多次听取档案工作汇报,经常现场办公,协调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今年我单位在工作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余万元投入档案管理工作,用于档案管理的设备及整理等费用,为档案规范管理和查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单位成立了档案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小组,负责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和鉴定工作。综合档案室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全单位文书、会计、声像、实物等各种档案的收集、管理、整理、保管、移交及开发利用,指导和监督各科室档案管理工作。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本科室档案管理第一责任人,安排一名同志担任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本科室已形成的文件材料,按规定时间向站档案室移交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协助综合档案室做好有关档案整理工作。 (二)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档案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程序的开展。在原有《规章制度汇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细化全单位档案管理的各项要求,规范、充实了《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加强了档案收集、整理、移交、鉴定、统计、保管等各个环

基层档案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基层档案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4T19:37:17.4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杨建冬 [导读] 天津市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211 所谓基层档案就是在基层单位的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并保存备查的各种文献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 一、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现状 基层单位档案工作是基层单位管理基础工作之一。基层单位档案记录基层单位信息,是整个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既有一般档案的共同属性,也有区别于其他类型档案的特殊属性。它是基层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活动和党的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基层单位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 我国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改革虽起步较晚,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基层单位档案工作与基层单位的整体改革融为一体,并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家逐步把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法律监控,弱化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直接行政干预,充分尊重基层单位的自主权和档案管理特点,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档案管理机制。当然,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我国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改革只是开始。 随着以办公自动化、社会信息化为核心的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模式的深入发展,档案在基层单位的生产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层单位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档案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综合建档、管理过程中,由单纯的存放走向综合管用的道路,使之更好地为生产服务,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的发展规划 基层单位档案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了达标升级工作。但达标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之后,就出现后力不足,没有长期性和连续性,造成了档案工作有领导、无计划;有任务、无落实;有形式、无效果,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2.档案工作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程序 当前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规范,有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档案收集考核不明确的现象。二是档案整理不规范,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立卷中有不规范的现象。三是档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主管领导一般都是兼任,基层档案人员也兼多项工作,很多企业自设资料库,给档案的综合管理造成困难。四是档案利用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借阅内松外紧,借出的档案没有按期归还。 3.缺乏运用办公自动化对进行档案管理 目前,一般档案管理都是采用一台微机一套软件的管理办法,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远远适应不了档案网络化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给档案工作发展带来影响,主要是落后的档案管理技术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造成档案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领导缺乏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财力投入少;二是一些单位虽然购买了不少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但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先进设备没有物尽其用。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虽有微机和档案网络,但档案并没有录入电脑,还按手工在进行工作。 二、解决基层单位档案工作问题的基本对策 档案资源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但它是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各种信息零散地储存在众多的个体中,只有根据需要,把相关信息系统地、规范地整理出来,通过加工整理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实现其价值。档案管理工作为基层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才能使之更好地为基层单位中心工作做好服务。 1.抓好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五个统一” 抓好组织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一是成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间的档案工作,为档案的综合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到基层单位办公室的议事日程,年初有部署,年底有总结,平时有检查指导,并接受上级和地方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三是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协调发展,档案部门做到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计划、统一检查指导和统一培训交流。 2.档案工作要有计划和目标 档案工作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增强档案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制定出有指导性的档案发展规则。为此,领导干部要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档案工作提上工作日程,研究及过问档案的具体工作,要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及网络发展的新趋势,加大技术投入,制定出既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又合乎实际的工作计划。 3.加强档案基础工作,按时完成上级部门的档案工作 在档案基础管理中,要坚持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基础工作,从领导机制到管理体系,从规章制度到具体工作,在组织上、制度上要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管理办法,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档案贵在利用,重在管理,对每年上级主管部门所规定的各项工作要严格执行,按时完成。 4.加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一是要明确档案管理负责人,专职、兼职档案员的岗位职责。在各部门选拔素质较高的人员为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形成覆盖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标准》的要求,依据《档案法》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各种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对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加强对归档范围、保存期限、保密文件管理等各个环节工作程序要做出明确规定。对档案设施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上墙,保证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使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技能,加大档案业务培训工作开展的力度是有效途径。一是要积极参加上级和地方档案管理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班,新人上岗要进行岗位培训。二是要派档案管理员到先进单位观摩学习,进一步完善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三是鼓励档案人员自学,钻研业务,要岗位成长。四是加大档案工作规范化力度,把档案管理纳入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范围进行考核,档案工作的成效要与档案人员的工资

浅谈农村转移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转移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区域,而在转移的过 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农村劳动力的各项保障政策都是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重要的民生 问题。本文将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对其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的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 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职业技能整体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农民工 总体受教育平均水平18.4%,很难适应市场用工需求。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 来越高,企业用工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趋势明显。虽然农民工工资报酬相对较低,但是 企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远远高于直接从人才市场中招收较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和 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本,农村劳动力就业缺技能的矛盾愈发突出。 2.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通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仅占总数的10%左右。90%的农民转移就 业除极少部分是职业学校推荐的外,大多数是自发的,靠的是兄弟姐妹亲戚互相带、老乡带 老乡带出去的。主渠道不畅,黑中介便有机可乘,非法招工诈骗农民工影响极坏。组织化程 度低,既不利于农民外出就业,也不利于其输入地对外来就业农民的管理,更不利于务工人 员合法权益的保护。 3.大部分农民工收入低,生活水平相对较差 农民工相对与城市居民的收入较低,尽管在城市务工比在农村务农的收入高,但是横向 比较城市居民的收入,农民工的收入较低。收入水平决定生活水平,由于收入较低,他们的 日常生活非常节俭,除了生活的必需品消费外,用于其他消费的费用非常少;住宿条件也较差,多在工棚或多人合租;另外,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单调,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身在大城 市而变得丰富多彩。 4.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没有切实落到实处 我国虽然提出了很多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农民工 工资以及个人保障问题都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出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农民工进入城 市受到歧视,以及农民工户籍问题等,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农 民工就业问题上,我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落实到实处,农民工的 切身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显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农民工占据了务工人员的大多数,也是我国居民劳动转移的多 数人群。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了地方没有切实落实农民工的现象,政策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 5.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 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 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制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案

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案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董事长在2012年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本着规范化、信息化、安全化的原则,完善集团及下属公司档案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特别是合同谈判的相关工作流程”。因此,档案管理工作是当前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改进办法整理如下。 一、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现状 1、行政档案由行政管理部整理、归档、保存 2、财务档案由财务部整理、归档、保存 3、人事档案由人力资源部整理、归档、保存 4、监审档案由监察审计法务部整理、归档、保存 5、项目资料(包括工程资料和营销资料)由项目部整理、保存 二、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分散,没有集中管理,不便查找。 2、部分档案归档不及时,造成档案遗失。 3、项目资料保存不完整,部分报批报建资料不齐全,部分批阅件原件查找困难。 4、档案密级的设定与保管未按照未《档案管理规定》执行,部分重要档案的保存不够安全(如财务凭证等)。 4、档案管理工作不够专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三、改进的办法 1、强化档案意识。档案意识是对档案的性质和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档案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包括各分子公司领导、各部室工作人员及档案管理员都要强化档案意识。作为档案员,无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都要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2、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档案工作。建议借3月份月度会议的契机,召集专题工作部署会议,安排部署集团档案管理工作。 四、工作部署方案 1、管理部门和岗位: 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由行政管理部负责,行政管理部增设档案管理员岗位(可招聘专职,也可内部兼职),设置专门的档案室,所有档案资料全部按年限归档。 2、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分工: ①行政档案、人事档案、监审档案、项目档案(包括工程资料和营销资料)由各分管部门整理,按流程登记审批后交档案室分类归档、保存; ②财务档案分别由人力资源部、财务总部整理,归类,存档案室保管。 3、归档流程: 各部门将需归档的资料及时整理,提交档案管理员处,填写《档案归档登记表》,经办人和档案管理员共同签字确认后归档。 4、归档材料要求: ①归档的文件材料应为原件。

关于档案工作人员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万州区档案局现有在职人员20人,去年新招考录用试用人员1人,共计21人。2005年4月,伴随重庆市万州区行政体制调整,龙宝、天城、五桥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归并到区级后,区编委下达给我局的控制编制数从29人逐步减少到20人为止。8年来,通过到龄退休,提拔任职,部门交流,因公死亡,截止到去年5月,已减至20人。在职在岗的档案人,传承并发扬“兰台精神”,坚持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为己任,爱岗敬业,奋力拼搏,耐寂寞,守清贫,默默无闻地开展“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这一光荣且平凡并传承着中华文明与历史守候的服务工作。现对在职人员的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档案队伍的基本现状 (一)总体情况:现有编制20名,实有21人,其中女性7人,占总数的33%,中共党员20人,占95%. (二)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仅1人,占4.8%;31-35岁2人,占9.5%;36-40岁1人,占4.8%;41-45岁4人,占19%;46-50岁7人,占33.3%;51-54岁2人,占9.5%;55岁以上4人,占19%,其中1名女性将在今年10月退休。 (三)从学历结构看:从最高学历看,研究生学历2人,占9.5%;大学本科学历10人,占47.6%;专科学历9人, 占42.8%。从全日制教育学历学位看,研究生学历的没有,大学本科学历4人,占19%,专科学历2人,占9.5%,中专学历6人,占28.6%,高中及以下学历9人,占42.9%。 (四)从所学专业看:学档案和历史专业的仅有3人,且年龄偏大。 (五)从职务结构看:正县处级职务1人, 占4.8%。副县处级职务5人,占23.8%,其中非领导职务2人,占9.5%。正乡科级职务14人,66.7%。其中非领导职务9人,占42.9%,无职务1人,占4.8%。 (六)从政治面貌结构看:中共党员20人,占95.2%;无党派人士1人,占4.8%。 二、现状分析 (一)结构比例的失衡性日益突出。受历史原因和相关规定的影响,我局人员结构比例呈现出“三少一多”现象。一是青年人偏少。《公务员法》实施后,严格遵守人员“进口”规定,现有队伍中青年人偏少。40岁以下的仅有4人,占19%。二是学档案专业的人员少。受大专院校档案专业偏少的影响,毕业生根本不可能到区县一级档案局馆工作,学档案专业的专科生1人,还是在职脱产2年到四川大学档案系学习毕业的,中专生1人,学历史专业的大学生1人。三是高学历人员偏少。仅有2人通过在职学习取得研究生学历。不能有效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四是中老年人员偏多。人员老化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老兵少帅”,中老年人员“扎堆”的现象,面临“扎堆”退休问题,给人员队伍的新老更替造成一定的压力,面临断层的问题。从2016年开始每年都有人员退休,2018年,将有4人退休,如不及时补充人员,日常工作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素质能力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现有人员主要是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以后,由原来的干部和以工代干通过考试过渡而来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部分人员的素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对市场经济不够适应。部分人员还没有完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习惯于等上级指示,要上级支持,按经验办事。少数人员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抓档案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二是对改革开放不够适应。少数人员思维上不能与时俱进,工作上不能开拓创新地主动工作,对改革开放引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不适应,对工作中新出现的一些矛盾、一些复杂问题感到束手无策。三是对工作方式转变不够适应。目前,没有完成靠行政推动到管理服务的转变,工作缺乏耐心,不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群众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思想作风的消极倾向客观存在。在人员队伍中,由于政治、经济激励机制滞后等原因,思想作风上仍然存在一些消极现象。一是熬班混工龄现象。少数人员缺乏进取心和工作热情,上下班虽能按时到岗,但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靠打发时间混日子。个别人员疏于业务,安于现状,对本职工作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只想熬到下班,熬出工龄涨工资。二是混班等退休现象。少数中老年人员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认为自己离退休时间越来越近,工作干好干坏无所谓,因而对自己要求不高,组织纪律松弛,不按时上下班。三是坐班等晋升现象。少数人员虽然遵纪守法,但工作缺乏创新,年年重复老一套,自认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坐等得分晋升副调研员。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来源渠道过窄。人员来源渠道过窄是队伍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入口”主要有考试录用、公开选拔、部分职位聘任等三种形式。其中考试录用和公开选拔由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作为区级部门需要新增参公人员一般只能上报区编委会同意后再上报市级编委会审批,由市级进行全市统一考录和选拔。而市级考录和选拔名额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近三年来,我们连年写请示,在去年才批准公开招考录用1名参公人员。 加之近年每年都有人员面临退休,在来源渠道过窄的情况下,我局工作人员将面临数量萎缩的局面。而聘任制是针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以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的通知”活动为契机,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和农民工

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县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00个行政村居,65万人口,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共有农业人口17.5万户,农业人口53.2万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35.3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4%。农村劳动力实际就业人数为34.72万人,就业率为98.3%,平均每个家庭有1.98个从业人员。 1、性别结构。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5.32万人,其中女性16.25万人。 2、年龄结构。按劳动力年龄看,16-25岁占27%,26-40岁占38%,41-50岁占22%,51-60岁占13%。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65%,41岁以上劳动力占35%。 3、文化结构。小学文化程度11.3万人,占32%;初中文化程度18万人,占51%;高中学历5.7万人,占16%;大专以上学历0.35万人,占1%。

4、产业和行业分布及从业状况。从事农林牧渔业14.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从事商贸物流运输业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从事农产品加工业2.55万人,占农村劳动总力数的7.2%;从事文化旅游服务业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从事建筑市政行业 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9.7%;从事制造加工业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6%;其他行业及未就业565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 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耕地对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过剩情况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据调查统计截至目前为16.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15%。。 1、性别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为16.65万人,其中女性7.42万人。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 摘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我国的残疾人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与改善。事实证明,残疾人——这个有史以来被世人标签化、特殊化的群体的就业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对于残疾人来说,只有通过良好的就业,才能获得经济收入,以此来维持其基本生活,进而融入社会、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实现好残疾人的就业,不仅能帮助残疾人解决切实问题,更能实现国家全体国民平等权利、维护国民利益,体现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人权意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残疾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或者身体结构上,组织或者功能的不健全或缺陷导致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丧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生活、活动的人。2006年进行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1-3]。残疾人的人口之多、比重之大,都显示出我国己是残疾人口大国,而作为残疾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就业,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论在政府、社会,还是学界,残疾人问题始终是个“少数人”的问题,残疾人的“弱势”和“边缘化”的程度在各类弱势群体中可能是最为严重的,残疾人作为相对的弱势本该享有政策上的相对优势,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倾斜。残疾人群体数量庞大,并且其天生或后天的身体残疾使其生活和生存状况异常难于常人,因此此群体理所当然的属于弱势群体。如此一个庞大且弱势的人口群体,理应受到社会和学术的关心和重视。在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下,残疾人就业也不由自主的步入到此机制环境之中,就业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但同时传统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措施也遇到了难题。虽然政府做出相应工作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但是在就业压力大、就业歧视为普遍现象的今天,残疾人的就业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残疾人就业难并不是单纯的由于就业人数增加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和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就业素质来决定的。用人单位作为残疾人劳动力的需求方,其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选取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了解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评价、态度与需求行为,有助于全面掌握残疾人的就业现状,以此为行动指导,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求职取向、调整政府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