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报告

———亲情、友情、爱情调查时间:2015年12月13日至2015年12月27日

调查地点:青岛理工大学

调查人员:潘尾、鹿贺伟、刘思铭、张成龙、艾承一

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

调查范围: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校区

调查主题:大学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观调查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以青岛理工大学学生为主体,采用网络制表,在线填表的方法进行随机调查。数据均来自热情的同学们的真实填写。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三情”观的调查,来了解现在大学生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大致看法,分析其中的原因,对大学生目前普遍的想法进行深入剖析,探讨目前大学生“三情”观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且让大学生在求学生涯及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理性的对待和处理各种情感问题。

一、关于亲情

亲情,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从古至今,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莫不赞颂亲情。许多关于亲情的故事被人传扬,每每想起,心窝尚暖。如古代有“卧冰求鲤”、“孔融让梨”,今有“为给烧伤儿子植皮忍痛取股皮”;因为亲情,我们被赋予生命。在亲情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亲情,当之无愧是众情之首,因为你最先拥有的只可能是亲情。这是亲人之间互相的关爱,是父母之间的血脉之亲,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包含着长者对幼者的养育和疼爱,包含着后辈对长辈的孝顺和敬爱……它如一条涓涓的河流,流过人的一生,滋养人的一生。

即使在当今被称为亲情缺失一代的大学生的心中,亲情也是毫无疑问占据了极大的地位和分量的,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认为亲情最重要的大学生的比例为59%,更在友情和爱情之上。亲情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原因有二。一方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人对于亲情观念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从春秋战国时代论语中便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的言论,清朝《弟子规》中将孝的概念完善成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要求。而孝道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逐渐深入天下百姓内心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北魏孝文帝更是将孝道作为治国之策,可见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流传时间之久远,地位之高大,影响之深刻。第二方面,除血缘纽带联系作用外,更多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使得很多的当代大学生都是

家里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也就使得很多孩子都被视为家长心里的宝,不像以前的时代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爱也不会有偏袒,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到一个孩子的身上,所以这一代大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更加深厚。以上两点是亲情占据很大分量的主要原因,当然,从我们的调查问题以及数据中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比如第一个问题,大学生是否常与家人通电话,只有66.6%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还有27.3%的大学生选择了很少,有急事才会打电话,剩下6%的大学生选择了从不打,都是等家人主动打过来。可以看出有33.3%的大学生并不是认为自己需要主动关心家人的,他们不常常主动给家人打电话,只是认为自己才是需要关心的那个人,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很多父母对于独生子女的过度宠爱造成的不良影响。与上一辈人不同,这一代大学生很少吃苦,而且通常童年都是在被溺爱中度过,这就造成了这一代的大学生在关心他人和为他人着想这方面的感情是有些缺失的,他们总是容易忽略为他们付出最多的父母,然而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想起那些只为他们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这些问题当他们意识到的时候,是当他们在社会上走的跌跌撞撞的时候,那时他们才会意识到真正对他们好的只有父母,或许那时他们才会改变自己对于父母的态度,真正回报父母。

从表中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是否知道父母的属相和生日,年龄的问题上,只有72.3%的大学生选择了是,剩下的27.7%的学生在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不能记住父母的生日。这在当今社会中其实是一个很广泛存在的问题,很多的学生都记得他们的朋友或者同学的生日,有些人甚至在朋友过生日的前一个月就开始思考要送什么礼物,他们能记得一个只与自己相处了几年的人的生日并且精心准备礼物,然而他们不知道父母在过生日的那天是多么期待的等待在电话旁边,只为了他们那一个问候的电话,这不能不说很让人心酸。同样,这个问题如果要解决也只能等到大学生们真正的踏上了社会,真正的见识到了生活的坎坷与辛酸,真正的体会到了他们认为的不会改变的感情是怎样一步步的褪色,他们不怎么在乎的人是怎么一直陪着他们一路走下去的时候,才会真正地发自内心的改变自己的看法。

很多的事情,很多的道理,其实大学生们都明白,只不过人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只有真正的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才会知道亲情的可贵,知道什么不该抛弃,什么不该忽视。

二、关于友情

友情,指朋友之间的友谊,它来源于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人和物。人生路漫长,我们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某些仿佛注定会遇到的人,在与他们的交际中,会产生一种感情,这就是友情。我们的旅程不会孤单,因为我们总是不断的解释了那些新的朋友。在与人的交往当中,友情显得尤其重要。古有一语如是云:“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足矣说明了友情的重要性。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会独自前行,所以今有言“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么何为朋友?古人把朋友划分为了四大类:以道理相互砥砺,有过失相互劝诫,为胃友;不时相互关照,危难时全力相助,生死关头可托持依靠,为挚友;甜言蜜语相奉承,吃喝玩乐相来往,相聊相嬉,玩乐亲昵,为昵友;有利相争夺,有福可同享,有患不同当,为贼友。这里面的“昵友”、“贼友”都算不上朋友,只“畏友”、“挚友”才算是真朋友。然而后两种

朋友在世间极其难觅。

大学里,每个人都变得相对独立了,选择朋友完全凭自己,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呢?对于交朋友这一方面,他们现实中又是怎么样处理的呢?

在“选择朋友时,你最在乎那种因素?”这一问题中,有43.94%(29/66)的人选择了“道德品行好不好”这一项,比重最大;有39.39%(26/66)的人选择了“是否能互相理解和尊重”这一项,比重第二;然后一次是9.09%(6/66)选择了“有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6.06%(4/66)选择了“可不可以有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或学习”,1.52%(1/66)选择了其他。从这几组数据我们显然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于选择朋友方面比较在乎人的是道德品行,这是很自然的。从古到今,对于择友都会将道德品行放在靠前位置。儒家有句话叫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教育大家向优秀的、品德高尚的人学习。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俗语,旨在让大家远离品行不好的人,与优秀的品行、作风优良的人交往。这是值得欣慰的,人们总会向那些品行好的人学习,接近他们并与之为友。

在“你是否会善待自己的朋友?”这一问题中,有98.48%(65/66)的人选择了“是”,只有1.52%(1/66)的人选择了“否”。这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人在对待朋友这一方面都很积极,几乎所有人都会用真心去对待那些自己认可的朋友,毕竟好与不好都是互相的。然而那剩下的1.52%的人,他们选择了不会善待自己的朋友,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如果深度剖析一下他们的选择的原因,或许是有以下几个方面,从这些方面里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他们刚刚从一段失败的友情中走出来,或许是上一段友情中朋友的背叛让的他们对于这个世界都充满了恶意,在他们的伤口没有完全愈合之前,他们不会再去轻易相信他人,他们只是默默地冷眼旁观着他人,他们冰冷的态度使得他们将想接近他们的人被拒之门外,而这样也使得他们陷入了一个近乎无解的圈子,他们最终很难从伤害中走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等待另一个能够再次走进他们内心的人,只有一段新的友情,才能治愈这种伤痕。原因之二,就是他们生而自闭,不喜欢和他人交朋友,这种人只是喜欢一个人默默呆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不去参与别人的生活,也不希望别人来打扰。这种人在当今社会也是会很吃亏的,他们不懂得怎么和他人交际,怎么合作,所以他们的机会也就比他人少了很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他们去见识交谈的美丽,合作的愉快,让他们去看看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生活,这样,或许会打破他们心中的壁垒,让他们去体会友谊的珍贵。

三、关于爱情

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不分年代,不分国界。不管身处何时何地,接触最多的,也可能就是关于爱情的了。古今中外,对爱情的定义浩如烟海,不可估量。无论是抒发内心对爱情的渴望的,抑或是对爱情的伤痛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生命因爱情更加芬芳。有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还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古代对爱情的诗也数不胜数,《诗经》里也记载了许多关于民间爱情的诗,或哀怨,或凄婉,或朦胧。每一个文人,也都会记载自己对爱情的点点滴滴。那是他们自己对爱情的体悟。外国也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不可否认,爱情必然是人类最最复杂的情感,你说

不清楚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但是,当他来临时,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大学时代,对学生恋爱算是“合法化”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应该开始萌发了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的想法时,大学生对于恋爱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调查显示,在爱情、亲情、友情之间谁更重要的问题上,受访的66人中,仅有2人表示爱情最重要。可以看出,受访者中很少有将爱情放在第一位的。那么在当代大学生中,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认识爱情?他们相信爱情吗?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有近七成表示他们相信有永远的爱情存在,这样的数值占比还是比较高的,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还是相信有永恒感情的存在。爱情的本质就是一种信仰,信则有,不信则无。或许这个浮躁的社会有许多乱象让许多人失去了这种信仰,但很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坚持这种信仰,说明很多大学生还是有着正确的爱情观念。

当代大学生大多从小生活安逸,没吃过什么苦头,但从小娇生惯养的这个群体较之过去多了很多的坏毛病,好逸恶劳,喜欢追求刺激。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有过早恋经历,或者迫于学校的严格管理想谈恋爱而未能如愿。进入大学之后迫切想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是一次成功的恋爱经历应该是以正确的爱情观念为前提的。若是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看到别人谈恋爱自己就想谈一次,搞不清楚自己的恋爱需求和恋爱目的,这样一份随随便便就能给出的感情并不能算是一份真情,也对人生毫无益处。大学校园里确实开放了很多,走在校园里常常会看到许多情侣,手紧紧的牵在一起。可是他们的心就真的在一起吗?爱情不是找一个朋友那么简单,它的真谛是能有一个灵魂伴侣陪你渡过这一生。而大学生还没有走出校园,没有进入社会,不会背负一系列的经济压力,不需要去面对很多的现实问题。当一切事情与现实发生冲撞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会变得不一样。大学生的爱情,没有经受金钱的考验,没有经受风雨的洗礼,其成活率往往比较低,所以唯有认真对待,耐心坚持,才会修成正果。

大学生在学校谈恋爱虽不反对,但也不应该被大力提倡,爱情是一种值得用一生去追寻的东西,并不是一种随便的感情。只有以正确的爱情观念和明确的恋爱目标为前提,才能真正收获一份人生的爱情。同时,若是在恋爱中没有调整好心态,使得恋爱成为了一种生活的负担时,那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影响。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若没有正确的爱情观作为指引,很有可能会在学业与感情两方面都遭遇失败。

爱情是人生中一种十分美好的感情,历来都是被诗人作家歌颂的主题,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年轻且充满活力的群体,爱情的种子悄然在每个人心中萌发。希望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这种内心的渴望,不要为此而死去活来,也不要对此不屑一顾,小心翼翼得呵护,总会有个明媚的人在远方等你。

四、总结

从此次调查中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三情”基本上有正确的认识,并能恰当的处理三者的关系,但也有一小部分不能处理好它们关系。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最注重亲情其次是爱情最后是友情,这与我们当前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当前我们的经济来源基本上来自父母,可以说父母给了我们现在的一切,我们就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让同学们对亲情、爱情、友情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识。

我们的一生本来就应该是这三种情感的交汇,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正确的处理好其关系尤为重要,大学不仅仅学知识的地方,我们还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继承起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中国梦。让我们用心感悟亲情的柔和似水,爱情的美丽如霞,友情的纯洁同玉。感恩亲情,把握爱情,珍惜友情。享受生活,不给青春留下遗

憾。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报告 篇一:淮海工学院“三情观”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问卷 淮海工学院“三情(亲情、友情、爱情)”观的调查问卷 班级:学号:姓名: 1.在你心中,你认为三情重要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2.你认为三情(亲情,友情,爱情)的维系以什么为基础呢?[多选题] 信任 关爱 金钱 其他 3.在你遇到困难时,你最想要向谁寻求帮助呢? . 4.你一般会多长时间会和家人联系一次? 5.你打电话联系家人的原因是什么?

6.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 7.你有没有主动去关心父母、家人或做过让他们感动的事 ? 8.目前为止,你有几个知心朋友? 9.上大学后,你和你以前的同学、朋友还联系吗? 10.影响你选择朋友的因素是什么? [多选题]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尊重和信任 其他 年龄相仿 对学习和工作有帮助 11.你认为维系一个友情最重要的是什么?[可多选] 信任 真诚 利益 包容

关心 其他 12. 你认为男女之间是否存在纯友谊吗? 13.你有男/ 女朋友吗? 14. 于大学生恋爱动机,你认为是? 15. 你认为看待大学的爱情? 17.如果大学期间你都没有恋爱,你会觉得遗憾吗? 18. 你觉得大学生需要普及“三情”知识吗? 篇二:大学生亲情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亲情问卷调查报告 生活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能让我们在其中轻松自在地行走,我们时常会

陷入迷茫。但我们依然能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们的亲人、朋友和师长,甚至还有一些后来连名字都不记得的人一直在支撑着我们。总体上看,生活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回报的。所以,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友,向需要帮助的人给出我们鼓励的微笑、贴心的话语或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可惜不知何时感恩竟已成为一种失落的情怀,“辛酸父亲的来信”终于醍醐灌顶般地震活了大家冷漠而尘封的心。 感恩何止只在感恩节,当我们在大学的校园里快乐的驰骋而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家辛苦劳累的父母在干什么?当我们在每一个地方随意挥霍钱财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父母为你准备生活费而节约每一分钱的精打细算?当我们一次次沉浸在花前月下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父母的满脸的希冀期盼? 面对当代大学生对亲情的冷漠,对父母的疏忽,我们进行了这次大学亲情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有水环,理学院,核工,化生材,软件等十几个学院参加,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通过这次亲情调查,来号召在校大学生学会去了解父母的心,和父母沟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呼吁大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把握住自己的方向。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汇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社会调查》报告 调研题目: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汇报 系别: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日期: 2022 年 5 月 3

大学生“三情”观调研报告 摘要 本课题研究项目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三情”观,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总结大学生有关三情(亲,爱,友)的看法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在校大学生,亲情,爱情,友情。

大学生“三情”观调研报告 目录 摘要............................................................................................................................ I 关键字:........................................................................................................................ I 前言. (1) 一、调研主题及背景 (2) 1. 主题 (2) 2. 背景及意义 (2) 二、时间安排 (2) 1. 时间节点安排: (2) 三、活动地点及路线 (2) 1. 企业名称: (2) 2. 地点: (2) 3. 路线: (2) 四、预期成果 (3) 1. 完成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对社会的贡献方面) (3) 2 .锻炼能力(对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所学专业的认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思想提升 (3) 五、调研准备阶段 (3) 六、调研过程 (4) 七、调研结果 (5) 1. 数据统计 (7) 2. 存在的问题 (7) 3. 解决策略 (7) 八、总结 (8) 九、体会心得 (9)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调研报告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调研报告 ———亲情、友情、爱情 亲情,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从古至今,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莫不赞颂亲情。许多关于亲情的故事被人传扬,每每想起,心窝 尚暖。如古代有“卧冰求鲤”、“孔融让梨”,今有“为给烧伤 儿子植皮忍痛取股皮”;因为亲情,我们被赋予生命。在亲情的 呵护下,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亲情,当之无愧是众情之首,因 为你最先拥有的只可能是亲情。这是亲人之间互相的关爱,是父 母之间的血脉之亲,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包含着长者对 幼者的养育和疼爱,包含着后辈对长辈的孝顺和敬爱它如一条涓 涓的河流,流过人的一生,滋养人的一生。 即使在当今被称为亲情缺失一代的大学生的心中,亲情也是 毫无疑问占据了极大的地位和分量的,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 认为亲情最重要的大学生的比例为XX%,更在友情和爱情之上。亲情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原因有二。一方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人对于亲情观念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从春 秋战国时代论语中便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的言论,清朝《弟子规》中将孝的概念完善成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要求。而孝道也是中国 封建社会中逐渐深入天下百姓内心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北魏 孝文帝更是将孝道作为治国之策,可见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流传时

间之久远,地位之高大,影响之深刻。第二方面,除血缘纽带联 系作用外,更多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的作用。改革开放后 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使得很多的当代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 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也就使得很多孩子都被视为家长心里的宝,不像以前的时代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爱也不会有偏袒,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到一个孩子的身上,所以这一代大学生与 父母的感情更加深厚。以上两点是亲情占据很大分量的主要原因,当然,从我们的调查问题以及数据中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比如第一个问题,大学生是否常与家人通电话,只有XX.X%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还有XX.X%的大学生选择了很少,有急事才会打电话,剩下6%的大学生选择了从不打,都是等家人主动打过来。可以看出有XX.X%的大学生并不是认为自己需要主动关心家人的,他们不常常主动给家人打电话,只是认为自己才是需要关心的那 个人,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很多父母对于独生子女的过度宠爱造 成的不良影响。与上一辈人不同,这一代大学生很少吃苦,而且 通常童年都是在被溺爱中度过,这就造成了这一代的大学生在关 心他人和为他人着想这方面的感情是有些缺失的,他们总是容易 忽略为他们付出最多的父母,然而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想 起那些只为他们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这些问题当他们意识 到的时候,是当他们在社会上走的跌跌撞撞的时候,那时他们才 会意识到真正对他们好的只有父母,或许那时他们才会改变自己 对于父母的态度,真正回报父母。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调研报告(3)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调研报告(3) 我們的一生本來就應該是這三種情感的交彙,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正确的處理好其關系尤爲重要,大學不僅僅學知識的地方,我們還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從而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繼承起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實現中國夢。讓我們用心感悟親情的柔和似水,愛情的美麗如霞,友情的純潔同玉。感恩親情,把握愛情,珍惜友情。享受生活,不給青春留下遺憾。导读: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整理了一片关于大学生三情观调查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生三情观调查调研报告———亲情、友情、爱情调查时间:20××年12月13日至20××年12月27日调查地点:青岛理工大学调查人员:潘尾、鹿贺伟、刘思铭、张成龙、艾承一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范围: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校区调查主题:大学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观调查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以青岛理工大学学生为主体,采用网络制表,在线填表的方法进行随机调查。数据均来自热情的同学们的真实填写。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三情〞观的调查,来了解现在大学生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大致看法,分析其中的原因,对大学生目前普遍的想法进行深入剖析,探讨目前大学生“三情〞观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且让大学生在求学生涯及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理性的对待和处理各种情感问题。一、关于亲情亲情,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从古至今,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莫不赞颂亲情。许多关于亲情的故事被人传扬,每每想起,心窝尚暖。如古代有“卧冰求鲤〞、“孔融让梨〞,今有“为给烧伤儿子植皮忍痛取股皮〞;因为亲情,我们被赋予生命。在亲情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亲情,当之无愧是众情之首,因为你最先拥有的只可能是亲情。这是亲人之间互相的关爱,是父母之间的血脉之亲,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包含着长者对幼者的养育和疼爱,包含着后代对长辈的孝顺和敬爱它如一条涓涓的河流,流过人的一生,滋养人的一生。即使在当今被称为亲情缺失一代的大学生的心中,亲情也是毫无疑问占据了极大的地位和分量的,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认为亲情最重要的大学生的比例为59%,更在友情和爱情之上。亲情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原因有二。一方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人对于亲情观念的影响是不可无视的,从春秋战国时代论语中便有“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悌〞的言论,清朝?弟子规?中将孝的概念完善成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要求。而孝道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逐渐深入天下百姓内心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北魏孝文帝更是将孝道作为治国之策,可见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流传时间之久远,地位之高大,影响之深刻。第二方面,除血缘纽带联系作用外,更多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推行方案生育的国策,使得很多的当代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也就使得很多孩子都被视为家长心里的宝,不像以前的时代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爱也不会有偏袒,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到一个孩子的身上,所以这一代大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更加深厚。以上两点是亲情占据很大分量的主要原因,当然,从我们的调查问题以及数据中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比方第一个问题,大学生是否常与家人通,只有66.6%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还有27.3%的大学生选择了很少,有急事才会打,剩下6%的大学生选择了从不打,都是等家人主动打过来。可以看出有33.3%的大学生并不是认为自己需要主动关心家人的,他们不常常主动给家

大学生三情观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三情观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三情观的调查报告 引言: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情感观念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 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探讨了他们在爱情、友情和亲情方面的 情感观念和表达方式。 一、大学生对爱情的观念 在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爱情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契 合和情感交流。他们追求真挚、深沉的爱情,希望与心仪的人共度一生。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爱情持较为理性的态度,认为爱情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理 解的基础上的,需要经营和维护。他们更加注重双方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契合。 在表达方式上,大学生主要通过言语和行为来表达对爱人的情感。他们会用甜 言蜜语来表达爱意,也会通过行动来关心和呵护对方。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 普及,一些大学生也会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来展示自己的爱情生活,以此 来表达对伴侣的情感。 二、大学生对友情的观念 友情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友情是 一种无私、真诚的情感,是建立在信任和共同经历基础上的。他们注重朋友之 间的默契和互相支持,认为友情可以带给他们快乐和安慰。 在表达方式上,大学生主要通过交流和行动来表达对朋友的情感。他们会经常 与朋友聚会、聊天,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同时,一些大学生也会通过送礼物、

帮助朋友解决问题等方式来表达友情。 三、大学生对亲情的观念 亲情是大学生情感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亲情 是一种血缘和情感的纽带,是无条件的爱和关怀。他们对父母、兄弟姐妹等亲 人充满感激之情,并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 在表达方式上,大学生主要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表达对亲人的情感。他们会经常 与家人保持联系,向他们倾诉自己的困惑和快乐。同时,一些大学生也会通过 回家探望、照顾年迈的父母等方式来表达对亲情的关怀。 结论: 大学生的情感观念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对爱情、友情和亲情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体现了他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价值观的塑造。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追求真挚、深沉的爱情,注重朋友之间的默契 和互相支持,对亲人充满感激之情。这种积极的情感观念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未 来的社会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在情感观念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些人对爱情持 过于理想化的态度,容易陷入浪漫主义的幻想。还有一些人对友情和亲情缺乏 足够的关注和表达,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冷漠。因此,大学生应该在情感观 念的培养上加强自我反思和学习,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情感 连接,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情观”调查报告

“三情观”调查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三情观”调查报告 ——亲情、友情、爱情

2、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讲究奉献少了,索取多了,如今大学校园已不再是纯洁的象牙塔,社会上的攀比之风、安乐主义风在校园中弥漫。同时,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在选择价值观的时候,我们没有把握好度,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引起了质变。 (二)学校教育中亲情教育的缺失。伦理道德教育力不从心,观念陈旧,方法老化,脱离学生心理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情感教育更是缺乏。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大学教育也是重教学、重研究、重实践、轻情感培养。在学生的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亲情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缺失。 (三)缺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学生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导致人生观出现偏差,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表现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自私、自我,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3、对策 关于亲情 1、学校给与一定的重视。学校应该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完善伦理道德教育。 2、创新开展亲情教育的方式。在我校的伦理教育中,主要以讲授为主,可以尝试改变教育形式,组织同学们观看一些亲情教育片;

开展全校性的亲情教育活动,比如说写一封家书活动。创新开展亲情教育的方式,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接受和践行亲情教育,同时可以采用角色互换,让双方更加了解。 3、学校与家庭联动,切实开展亲情教育。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伟大。有亲情的人既能爱父母,也能爱他人、爱社会。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亲情教育,将亲情融入到教育之中,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父母的期望、关心、理解可以让学生振作,可以成为他们要求上进的恒久动力,可以增强信心和恒心,推动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关于友情 同学间的友谊,应该经得起任何大风大浪。共同进步,奋发向上,是友谊的基石,是友谊的目的。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周围的朋友,不要去计较太多。 没有人有责任或者是义务对你好,他们之所以会对你好,就是因为他们把你当朋友,因此,不要去怀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真诚地对待你的朋友,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 关于爱情 (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 (2)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