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指南图书中外国地名翻译不一的解决办法

旅游指南图书中外国地名翻译不一的解决办法

旅游指南图书中外国地名翻译不一的解决办法

在旅行中,很多人会选择带上一份旅游指南图书,以便更好地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景点。对于一些外国地名的翻译却常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给旅行者带来了一些困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办法,以便帮助大家在旅行时更好地应对外国地名翻译不一的问题。

一、重新确认地名

在旅游指南图书中,有些地名的翻译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重新确认地名的翻译。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该地名的官方翻译或者在当地旅游局的官方网站上查找相关信息。也可以向当地的居民或者导游进行询问,以获取准确的地名翻译。通过多方确认,可以更好地了解外国地名的准确翻译,避免在旅行中出现误解或者误导。

三、学习当地语言

对于一些外国地名的翻译不一的情况,也可以选择学习当地语言,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名的准确翻译。可以在旅行前通过学习相关的语言课程或者借助语言学习软件来提前学习当地的语言知识,以便在旅行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当地的地名。也可以选择在当地找一位当地人或者导游,通过交流和学习来更好地了解地名的翻译和使用方式。通过学习当地语言,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避免在旅行中出现语言障碍或者误解。

在旅行中,外国地名翻译不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重新确认地名、多种翻译对比、学习当地语言、提前了解目的地和灵活应对等方式来更好地应对外国地名翻译不一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享受旅行的乐趣。希望本文介绍的解决办法能够为大家在旅行中遇到外国地名翻译不一的问题时提供一些帮助。

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

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 外国地名的译写正确、统一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工作,也关系到我国文化、科技的发展。为了实现外国地名汉字译写的统一和规范化,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特制定本通则。 第一条译写外国地名,以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第二条外国地名的译写应以音译为主,力求准确和规范化,并适当照顾习惯译名。 第三条各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官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如:意大利地名 Roma,应照意大利文译为“罗马”,不按非意大利文 Rome 译写。使用非罗马字体的国家,其地名的罗马字母转写应以该国官方承认的罗马字母转写法或国际通用的转写法为依据。 第四条各国地名的译音,以该国语言的标准音为依据。标准音尚未确定的,按通用的语音译写。在有两种以上官方语言的国家里,地名译音按该地名所属语言的读音为依据。如:瑞士地名 Buchs (德语区),La Chaux de Fonds (法语区),Mendrisio (意大利语区),分别按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译为“布克斯”,“拉绍德封”,“门德里西奥”。 第五条外国地名的译写一般应同名同译。但以自然地物的名称命名的居民点例外(其自然地理通名部分一般音译)。如以“格兰德河”(Rio Grande)命名的居民点,译为“里奥格兰德”。 第六条一个地名有几种称说时,按下列原则处理: (一)在当地政府规定的名称以外,如另有通用名称,则以前者为译写依据,必要时可括注後者的译名。如:厄瓜多尔尔的科隆群岛是按当地政府规定的名称 Archipiélago de Col ón 译写的,可括注通用名称 Islas Galapagos 的译名“加拉帕戈斯群岛”。 (二)凡有本民族语名称并有外来语惯用名称的地名,以前者为正名,後者为副名。如:摩洛哥城市 Dar-el-Beida 是本民族语名称,Casablanca 是其外来语惯用名称,译写时应为“达尔贝达(卡萨布兰卡)”。 (三)跨国度的河流、山脉等地物,分别按其所在国名称译写。如:流经西班牙、葡萄牙的一条河流,西班牙叫 Tajo,葡萄牙叫 Tejo。但各国名称的拼写和发音差别不大的,可用一个统一的译名。如:欧洲的一条河流,在捷克和波兰境内名为 Odra,在德国境内名为Oder,可统一译“奥得河”。我国与邻国的共有地物名,以我国的称说为准,必要时可括注邻国的称说为副名。如:“珠穆朗玛峰”可括注尼泊尔名称“萨加玛塔”。 第七条地名中的专名部分一般音译。如:太平洋的 Mariana Islands 译“马里亚纳群岛”。但下列情况除外:

旅游英语翻译方法

旅游英语翻译方法 摘要:旅游英语是旅游涉外行业从业者所使用的职业性专用英语。在旅游英语 的文献材料中,涉及东西方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译介,加之英汉两种语言存在 巨大的差异,所以旅游英语文献的翻译存在许多的方法和技,,特别是将中国传 统文化译成英语过程中。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技巧传统文化语言差异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接待国之一,更重要的是凭借着丰富的 旅游资源,良好的市场区位和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中国传统文化和旅游名胜向外 国友人的介绍无疑要通过翻译。旅游英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也受 到重视。 旅游英语文献中所介绍的中国文化方面涵盖历史、建筑、中医、宗教、 戏曲、书法、茶酒、武术、气功等等方面,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由于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不同,兼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中国文化、风土人情和景区景点介绍转换成旅游英语资料时翻译的介入成为必要。 该文从专有名词,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地名书名,谐音文化及著名诗词的中 文英译几个方面,对旅游英语翻译问题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旅游英语专有名词的翻译方法 要理解文章内容,离不开翻译,在此过程中,肯定要涉及翻译理论和技巧。 旅游活动涉及食、宿、游、购、娱和文化。一些和旅游文化有关的名词的翻译 是要注意提醒和强调的,通常有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1) 音译:L iu li C h a 13 g 琉璃厂,T ang zh uang 唐装; (2) 音译 + 意译:Y u y uan B azaar豫园商城,H uang pu R iver黄浦江; (3) 意译:th e SP rin g FeStiv al春节,th e palm leaf fa n蒲扇; (4) 曲译:th e Lantern Festiv al元宵节,the D 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 (5) 音译和意译同时并存:Y U Sh a nor Fath er faEl羽扇,Q ipao or ban ner dress旗袍。译法灵活由此可见一一斑。 二、曲译在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就是理解和使人理解。”这里特别提一下曲译,这涉及到东西方 文化的差异问题。 (1) 中国传统节日名字的翻译。元宵和端午节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含有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元宵节大家都吃元宵,象征着团圆和吉祥,西方却没有, 因而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一般音译做Y u anx iao ;但是元宵节有观赏花 灯的习俗,英语中有L a ntern 即灯笼一词,所以元宵节通常翻译为th e L antern Festival,即灯节。这样翻译的目的是让外国友人容易理解和记忆,不至 于面对名字不知所以然。从这些知识点小地方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碰撞和交流。 (2) 饮食文化涉及到菜名的翻译。中国菜名中的一些非常诗意的元素,用英 文实在无法体现出来,只好曲译,即把做菜的原料意译出来,故变得平白无味 美感尽失。例如白云凤爪ch ick en leg (鸡脚) ,鸳鸯馒头sh ang h ai b un s (上海馒头) 。 三、重要地名或书名的翻译方法 比如布达拉宫,英语是th e P 0 ta la P alace.P otala音译即布达拉,是佛教

浅谈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为翻译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旅游英语翻译的质量往 往会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中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实际工 作中,旅游英语翻译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如词汇量不足、文化差异、翻译错误等。接下来,本文将从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两个方面进行 讨论,希望为广大翻译工作者提供实用的经验和方法。 一、常见问题 1. 词汇量不足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词汇量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翻译人员的 词汇量不足,将会导致翻译出现各种不符合实际的错误,这将对整 个翻译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2. 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导致旅游英语翻译出现问题的主 要原因之一。旅游业号召的是文化交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当 特别注意这一方面,以免引起误解。 3. 翻译错误 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翻译错误也是导致旅游英语翻译出现问题的 原因之一。这可能会导致游客的不满意,甚至给旅游产业带来一些 不良影响。 二、解决办法 1. 提升自己的词汇量 词汇量的提升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拥有足够的词汇量之后,才能真正的对旅游英语翻译这个领域进行掌握。为了提升自己的词 汇量,翻译人员可以通过多读英语原版书籍、经典文化作品等途径,从而获得更为稳定的词汇量储备。

2. 学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 翻译工作中必须考虑到文化的差异,这是在旅游英语翻译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为了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翻译人员需要通过了解目标语言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其中不同领域的文化特点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3. 确保准确的翻译 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翻译错误,翻译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翻译之前,他们应该充分理解原文的含义,并特别注意翻译时语法和词汇的正确性。在翻译过程中,他们还可以通过使用翻译工具或查阅相关资料等途径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总之,在旅游英语翻译的实践中,翻译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其中不乏各种挑战。通过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学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确保准确的翻译等措施,翻译人员可以逐渐适应旅游英语翻译工作中的各种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翻译质量和能力。

旅游英语汉译英中存在问题

旅游英语汉译英中存在问题 旅游翻译作为一个介绍旅游景点、传播本国文化的学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向外国游客推介我国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的汉译英,更是意义重大。但在目前旅游汉译英中存在一些问题,最为明显的是景点名称翻译中音译泛滥和景点介绍中因忽略语言和文化差异降低了翻译质量。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翻译作为向游客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学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许多景点在汉译英上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景点翻译名称版本不统一,单词拼写错误、遗漏,理解不当引起的误译等。 1.中文旅游景点名称英译:音译泛滥,意译处理不当 作为了解景点的重要窗口,景点名称的翻译至关重要。但由于地名包括许多文化因素,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对象,翻译起来有很大难度。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如果我们把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过程比作石刻的过程,那么对于景点名称的分析就好比对于石材本身的分析,进行雕刻首先要分析清楚此石料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头,此类石头有哪些特点,此石头又有那些自己的独特之处,只有弄清楚这几个方面才能因势利导,发挥石头的最大特点,作出最佳的雕刻艺术品,对于景点名称翻译也是一样..”(高云苛, 32)可见,恰到好处的景点名称翻译需要译者在翻译之前对此类翻译技巧的理论储备,更需要自身对景点历史文化的了解。 首先,我们知道,音译是中国人与外国人在地名上的一种认同,因而在景点名称翻译上应用很多。然而,在这方面我们却犯了不少不该犯的错。第一个殛待解决的问题是:对外宣传品中,有些地名的译法音译很不统一。例如:“泰山”有的译为Taishan Mountain,也有的译为“Tai Mountain”。旅游景点名称均有“专名”及“通名”,前者是区别一类事物跟另一类事物的标志,如“落雁岛”的“岛”;后者是用来区分具体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标志,如“卢沟桥”之“卢沟”就是将此桥与彼桥区别开来的标志。一般情况下,旅游点名称的“专名”若属汉语“单名”,为了照顾韵节和外国人的习惯读法,将通名音译后再意译,如“泰山”,正确译法是第一种:Taishan Mountain。这是地名采用音译的例子。 另一个地名音译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不考虑实际翻译效果,频繁使用音译,严重影响景点名称的翻译质量。例如西安著名旅游点“大慈恩寺”,英译为The DaCi’en Temple,这样单纯的音译欠妥,因为它丝毫没有反映出其意义深远的历史背景,更没有激发游客对这一景点的兴趣及对名称由来的探究之心。许多地名音译源于译者疏于思索,滥用音译,结果效果大减。 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如果忽视了跨文化意识而仅仅用音译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景点的名称,信息的传达会大打折扣。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许多名胜古迹取名时有丰富的含义,而音译表意性差,在景点翻译上不能单纯地运用音译。意译则既可以吸引外国游客进一步了解其历史背景,引人入胜,使观光者不仅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而且沉浸在深远的历史情思之中。多数译者和此方面学者专家都赞成旅游景点名称的译法可以是意译也可以是音译,但反对不考虑效果求助于音译,滥用音译。比较可取的办法应该是在不影响“言外之意”传达的前提下采用音译,必要时音译后加解释,这需要建立在熟悉音译主体的具体位置、地名的由来、人名、地名的时代内涵以及对历史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既用拼音TaiheDian,又用意译The Thron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TaiheDian用斜体字The Thron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放在后面的括号中,即Taihe Dian (The Thron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另一种是两者用“or”联结,即Taihe Dian or The Thron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这种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旅游界较流行的翻译方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意译有时比音译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个别旅游点是不能用意译的。如“寒山寺”就不能译为“Cold Hill Temple”,因为,我们知道“寒山”是

汉语旅游文章翻译策略(补充篇)1

增译 中西文化差异涉及很多方面,旅游资料中存在着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信息,适当对旅游资料中有关词语增补相关的文化知识,就显得极为必要。这样,不仅便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对旅游信息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宣传旅游景点的兴趣。 比如 “元宵节那天,大红灯笼高高挂。 译为“During the Yuanxiao Festival, also called Lantern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red

lanterns(Lantern Festival exhibition began in the Han Dynasty, about 2,000 years ago, some people believe its origin to be related to Buddhism) can be seen everywhere.” 这份旅游资料中对“元宵节”和“灯笼”的补充解释,便于外国游客对元宵节有个较为透彻的了解。 2.减译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大多数景点都有古代名人的佳作,其文笔优美、对字工整,文化性、抒情性很强。但对于古诗词如果进行逐字的翻译,对理解原诗句并没有多大帮助,翻译时应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当的删减,以便

外国游客的理解。在语言形式上汉语旅游文本讲究天人合一,利用华丽的辞藻来描写景物,而英文的景物描写则大多忠实于自然,遣词造句上客观朴实,在语言描写不用过多的辞藻。例如“泰山之松,千姿百态,风神秀仪。有傲立于颠峰的,横逸于峭壁的,更多的是林立于山野的。” “Pines of Mt. Tai grow into different expressions and in thousand of postures. Some lie on the steep cliff, and most grow in the mountain.” 原文在描写泰山时用了一连串的赞 美词语,如果把所有词一一照译,会

旅游英语的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旅游英语的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英语已经成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由于语言的 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旅游英语翻译往往面临一些难点。本文将讨论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一 些常见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文化差异 解决方法: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是至关重要的。翻译人员应该具 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保 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避免产生文化冲突或误解。 2. 多义词和隐喻 解决方法:旅游英语中经常出现多义词和隐喻,这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挑战。为了准确 地传达原文的意思,翻译人员应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合适的译文。如果有必要,可 以使用解释或注释来帮助读者理解隐喻的含义。 3. 地名和景点名称 解决方法:翻译地名和景点名称是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一个常见问题。翻译人员应该尽 可能使用通用的、易于理解的译名,避免使用过于直译或生僻的译名。应该提供适当的注 释或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名或景点的相关信息。 4. 语言风格和口语表达 解决方法:旅游英语翻译中常常涉及到语言风格和口语表达。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的 意思,翻译人员应该熟悉各种语言风格和口语表达,包括正式的、非正式的和俚语的表达 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和文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译文。 旅游英语翻译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多义词和隐喻、地名和景点名称、以及语言风格和口语表达。为了克服这些难点,翻译人员应该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注重语境理解,避免直译和死板翻译。翻译人员还应该继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翻译技巧,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行业需求。

语言学论文:浅析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技巧

语言学论文:浅析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技巧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也是人们工作、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名的研究为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地名翻译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关注的话题。中国于1977年成立了中国地名委员会等专门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规范各语种地名的翻译。笔者在长期的俄汉翻译实践中发现,在不同行业领域地名的翻译又有各自的特点,而在铁路工程领域地名具有重要的、特殊的地位。所以笔者尝试以以往从事的项目为例,探索铁路工程俄语技术文件中地名的翻译问题。 一、铁路工程俄语技术文件中地名的特点 1.意义特殊。铁路建设是百年大计,必须尽可能选择一个最合理的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线路就是通过经济技术论证选取的一些点(城镇、工矿区等)连接而成的线。从项目的名称(例如: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我们就可以看出地名在铁路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它确定了项目的路径,直接关系到工程量多寡和造价的高低。 2.应用广泛:地名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文件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资料。地名作为高频词汇出现在项目相关的技术文件、图表、报告、会议纪要、往来信函中。 3.形式多样。有的地名是标识地名所指地理实体唯一性的专名,例如线路经过地区的较大的城镇;有的地名是表明地理实体类型的通名,例如在图纸上只是标出了озер(湖泊),ручей(小溪);有的地名是专名加通名的组合,例如:перевалТоругарт(吐尔尕特隘口),населенныйпунтАт-Баши(阿特巴什居名点);也有的是用破折号将多个地名连接在一起:Китай-Афганистан-ЮжнаяАзия。 二、铁路工程俄语技术文件中地名的译法 1.“约定俗成法”。铁路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地名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名称(专名),例如:Москва(莫斯科),Ош(奥什),Такшкент(塔什干),Тура(图拉)等,对于这样的词汇,我们通常遵守“历史沿革”,应尊重历史上约定俗成并被广泛认可的译名。可以查阅《新编俄罗斯地名译名手册》、已有的各类地图来确定地名的译法,

南昌红色旅游英语翻译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南昌红色旅游英语翻译存在问题与解决 对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211 红色旅游,顾名思义就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吸引物,以组织和接待旅游者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以南昌这一城市为例,作为红色旅游的发源地,当地旅游具有鲜明的特点,红色资源丰富,广受国外旅游者的欢迎。而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国外旅游者的需求。高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供红色旅游的英文翻译文本,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资源。当下,红色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依然明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提出从构建南昌红色旅游英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建设南昌红色旅游英语语料库与红色旅游官方英文网站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南昌红色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11英语推介意识差 南昌作为我国红色旅游中心,其旅游中的翻译水

平决定了其发展程度和发展速度。目前,红色旅游翻译存在英语推介意识缺乏和英译文本缺损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南昌地区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外国旅游者进入红色旅游区,通常会希望通过不同的渠道来了解景点并设计好旅游线路,重点要体验我国的传统红色文化。南昌市旅游资源丰富,需要必要的英语文本支持。但目前的翻译中明显存在缺失,阻碍了红色旅游英语翻译水平的提高。目前,可从网上收集的已经成形的关于南昌红色旅游英语文本资料少之又少,就是由于国人对于接待国外旅行者的重视程度不足,推介意识差,这使得南昌红色旅游景点的国际化受阻,同时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12英译文本“翻译腔”严重 红色旅游景点的翻译文本和交际中均存在与普通旅游英语相似的问题,就是导游和翻译者的英语能力差,用词存在一定的不妥,其中词不达意和未表现出当地文化特点是其主要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要综合语言的表达结构以及中国景点的独有性,进行合理的翻译。在很多景点的翻译中,都未重视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使得行为结构与遣词造句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甚至会造成无法解读。语言的翻译过程要注重其文化体现,整体性以及变通特点,翻译

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_1

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导读:本文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the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theyear B.C. 221”,就更容易被外国游客所理解。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以音译加注的方式来保留这类词汇的特殊文化联想意义。译者在翻译时要克服的不仅有语言障碍,而且有文化障碍,正如王佐良(1989)先生所说的“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 (二)译者对旅游文本中的背景知识理解欠缺造成的误解 例如,杭州的导游翻译在向国外游客介绍风景名胜时,首先遇到的是如何翻译风景地名的问题。杭州有名的风景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翻译时稍一不慎,便会产生错误。如人们往往将虎跑泉的“跑”字念成“pao”,结果虎跑泉的英译成了“Tiger Running Spring”。其实,“跑”是多音字:一个念pao(即跑步的“跑”),另一个念pao(意为兽用爪扒土)。虎跑泉的“跑”应念作“paO”。相传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有位法名性空的高僧云游至今日的虎跑寺,想栖禅于此,但一直苦于无水,准备迁走。夜里忽然梦见神仙相告:“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次日清晨,性空果见有二虎“跑地作泉”,泉水涌出。于是,他就建寺居住,并把此泉起名为“虎跑泉”。因此,虎跑泉可直译为“Tiger-clawed Spring”。 外国游客在中国除了游览和娱乐之外,还少不了吃。中华民族的

“食文化”博大精深,仅就菜式的取名而言就颇为多姿多彩。例如,有一道菜式叫“金华玉树鸡”。古语“华”和“花”相通,如果照字面翻译,那便是“Chicken cooked with golden flower and jade tree”。可是,菜中既无花,更无树,这样的翻译肯定会令人听后摸不着头脑。原来,浙江金华以产火腿而著名。青菜形似玉树,这道典型的菜肴不过是“火腿青菜鸡”罢了,向外宾介绍,可译为“Sliced chicken and ham with greens”。 四、旅游文本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旅游文本翻译的日的是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情况,传递相关信息。从目的论理论出发,译者在翻译中可以根据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译文的期待和感应力以及交际需要等,来决定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手法,不必因拘泥于与原文对等而影响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因此,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可采用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四种: (一)增添 增添是指为了使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某些字、词、名而增加一些相关资料,对旅游资料中的一些人名、地名、朝代、历史事件以及典故等做出背景资料的增加和说明。 例如“林边有一个洞,叫白龙洞。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译为“Near the forest is the WhiteDragon Cave

翻译过程中模糊信息的处理技巧

翻译过程中模糊信息的处理技巧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翻译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些翻译 工作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晰的信息,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处理模糊信息的技巧: 1. 上下文推断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推断模糊信息的含义。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 达方式,所以我们需要理解背景信息,推断出对应的含义。 举个例子,在英语中,we saw the elephant in the car park这句话如果单独拎出来,看上去毫无意义。但如果在上下文中,我们知道car park是指“大型露天停车场”,那么这个句子就可以翻译成“我们在大型露天停车场看到了大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文本的背景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模糊信息的含义。 2. 求助于参考工具 翻译工作者可以利用参考工具(如词典、频道)来找到目标语言中与源语言相似的短 语或词组,从而弥补翻译过程中的空白或缺失。 例如,当我们翻译一个旅游指南时,有时候难免会碰到一些特殊的地名或景点名字, 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在线翻译软件,输入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以便快速获取相关信息。 3. 团队合作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候即使使用了上下文推断和参考工具,仍然存在一些模糊或不确 定的翻译内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提交给团队中的其他成员、编辑或客户, 让他们帮忙解答。 例如,在团队中,有些成员可能拥有更丰富的语言知识,或者有更深入的领域知识。 当翻译困惑时,可以找这些团队成员来寻求帮助,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翻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并且要处理众多的信息。对于模糊和不确定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参考工具以及团队合作来处理。而 在实践中,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些技巧。

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1)

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旅 游翻译也成为旅游业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旅游翻译中,变译理论作 为一种实用的翻译策略,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本文将介绍变译理 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一、变译理论简介 变译是一种翻译策略,指的是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在翻译中 进行适当的改变。变译不仅要翻译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考虑原文 表达的情感、文化背景等因素,让翻译更贴近受众的文化和语言环境。 二、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1. 文化因素的转换 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进行旅游翻译时,应该考虑到原文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适当进行转换。例如,中国旅 游景点美食文化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在将美食介绍翻译成西 方语言时,可以将原文中的食材和特点进行改变,使之更贴近西方 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 2. 地名和景点翻译的转换 在旅游翻译中,景点和地名是翻译的重点。在进行翻译时,应 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和文化特色。例如,中 国的“黄河”在英语中的翻译可以采用“The Yellow River”,而“长城”在英语中翻译为“The Great Wall”。地名和景点的翻译 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播。 3. 多语言转换

旅游翻译中,多语言转换也是一种应用受众文化的策略。在进 行多语言转换时,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和语言背景,采用不同的翻 译策略。例如,在一张地图中,为了方便外国游客的阅读和理解, 可以采用多语言翻译的方式,一般可以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 语等多种语言。 4. 翻译文本的文本转换 旅游翻译中,文本转换是指根据不同的受众文化,选择不同的 翻译文本。例如,在向中国游客介绍欧洲文化遗产时,翻译应该要 更加注重欧洲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而向西方游客介绍中国的历史和 文化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解读和翻译。 三、结论 总之,变译理论是旅游翻译中一种重要的翻译策略。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受众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 翻译更加贴近受众文化和需求。将变译理论应用到旅游翻译中,可 以有效提升翻译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旅游翻译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旅游资料汉英翻译浅谈

旅游资料汉英翻译浅谈 摘要]中英文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中文旅游资料在写作之初没有、也不必考虑以后要翻译成英语的问题。鉴于旅游资料的翻译不同于文学作品,文献资料等的翻译,动笔之前首先要了解英文相关资料的写作模式;其次要明确翻译的目的,即在有限的篇幅内向游客介绍具体的、实用的信息;最后还要明确译文的服务对象———以度假休闲为目的的、对中国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普通游客。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方法 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让外国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除了导游员的介绍,我们也不能忽视相关旅游资料的作用。旅游资料的种类很多,有图书、宣传画册、导游图、电视电影记录片和明信片等,它所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目前的现实是英文版的旅游资料大都译自汉语,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诸如原则、方法等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以介绍中国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旅游城市及旅游活动) 为主的旅行指南及对外宣传材料的汉译英问题。 Abstract : It is self2evident that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completelydifferent. When composing tourism2related materials , the authors ofthe Chinese version do not , and needn’t cons ider their being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m2relatedmaterials differs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or documents. The translators should first be aware of style of such materials whentranslating these materials ; secondly , they should know theirpurpose —to introduce the specific and useful information to commontourists in a limited space ; finally , they should know their readers—the tourists who come to China on

地名翻译规则

地名翻译规则 一、外国地名译成汉语 1、外国地名按中国地名委员会编著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进行翻译。 2、《外国地名译名手册》未收录的地名可按《世界地名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翻译。 3、上述两个手册均未收录但有习惯译名的采用习惯译名。 4、上述两个手册未收录的译名可以采用译音表进行音译,也可参照其它地名手册进行翻译,但一般加括号注明原文。 5、一些小地名可以不用翻译,沿用原文。 6、一些跨国河流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译名,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译,不能乱译。 7、外国地名解决中应多采用音译原则,慎用意译或谐音译法。 二、中国地名翻译外文 1、专名是单音节的音译法:专名是单音节,同名也是单音节,这时同名应视作专名的组成部分,先音译并与专名连用,后面反复意译。如:恒山翻译成为:“Hengshan Mountain”,渤海翻译为:“Bohai Sea”等。 2、同名专名化的译法:同名专名化重要指单音节的同名,如山、河、湖、海、峡、关、岛等,按专名解决,与专名连写构成专名

整体。如: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翻译成:Wiyishan Nature Reserve 或Wiyi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等。相比前者译法使用频率更高一些。同名是单音节的一个汉字,根据意义有不同的译法,翻译成外文时,不能乱译。如:峨眉山翻译成:“Mount Ermei”,五台山翻译成:“Wutai Mountain”,象鼻山翻译为:“Elephant Hill”,大屹山翻译为:“Lantau Island”,狮子山翻译为:“Lion Rock”等;在有些情况下,不同的汉字可以英译为同一个单词,如汉字中的:江、河、水、川、溪等均英译为:“River”。比如:嘉陵江翻译为:“Jialing River”,永定河翻译为:“Yongding River”等。 3、专名是同一个汉字的不同英译法:专名中同一个汉字有不同读音和拼写,根据瑟盾的不完全记录,地名所包含的这样的汉字达七八十个之多,每个汉字的读音和拼写都是固定的,英译的时候不能一看到该词就按照语言词典里面注音和拼写进行翻译,而应根据地名词典中的读写和拼音进行翻译。如:陕这个字,在“陕西省”中翻译为:“Shanxi Province”在“陕县”中翻译为:“Shanxian County”等。 4、专名是同样汉字的多种英译法:专名中的汉字是相同的,但表达不同的地点,每个地点的拼写和读音是固定的,应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来进行翻译,不能仅仅按照普通语言词典来进行翻译。如:色拉寺,当在西藏拉萨市内时,范围为:“Sere Monastery”,而在四川时,则翻译为:“Sula Temple”。

论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以西湖十景为例

论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 --以西湖十景为例 摘要:翻译涉及一切有关连接的建立——把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和语言连接起来,为无限的物品交流、技术交流和思想交流创造条件。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迅猛进程使得国家与国家间的往来日益紧密,来华旅游人数不断增多,2016年G20峰会在西子湖畔成功举办,使得杭州掀起一股旅游热,提升了杭州的国际化水平,所以本文将以杭州作为旅游景点的英译研究对象,并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视角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达到翻译目的。 关键词:翻译方法文化传播西湖十景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 一.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简介 旅游作为传播文化的一大主要途径,旅游翻译则是“文化的使者”,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一定要地道、喜闻乐见,真正让国际旅游者“知之、乐之、好之”。景点名称属于地点名称,是公示语的一种,具备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往往都被赋予了传说、轶事、典故,一经开发就带上了当地的文化烙印,蕴含了大量历史人文信息。由于景点名称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该景点成为外国游客体验异域文化的首选地,因此,景点名称的英译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步骤,景点名称翻译得韵味十足就容易激发外国游客对该景点和其特有文化的动机,增加旅游景点人文内涵,协调旅游与文化交流传播之间的带动关系。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景区、景点、景物都采用四字文学语言的方式命名,构成“景观集称”即“西湖十景”。它要求最大限度的体现命名的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功能特征以及审美性、文化性、功能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并达到一个合适的嵌入点,力求高度接近、概括出景观特色。康志洪认为,地名翻译中,源语-目的语关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源语语符必须适应和服从目的语的社会语用环境和习

旅游翻译技巧总结

目录: 旅游口译特点与翻译技巧 旅游文本翻译特点及技巧 旅游文本词汇翻译策略 语篇翻译意识与翻译策略 旅游口译的特点与翻译技巧 旅游口译的特点 1)即时性。导游通常是在旅游景区向外国游客做现场介绍的,因此口语翻译的内容具有即时性.在介绍景点过程中,译者需在仔细听与分析的同时做好整理、组织与表达工作。这就要求译者思维敏捷,全神贯注.在介绍景点前,译者通常会就景点的相关背景文化及特殊词汇做好准备,以保证现场翻译的效果。 2)精确性.在口译中,精确性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在对地名、数字、人名等资料进行翻译时尤其要做到精确,任何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媒介及与外国友人交流的窗口,旅游口译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译者对旅游景点的描述及背景文化知识的介绍与解说都是其了解中国的直接途径,一旦译文内容出现差错,与事实不符,那势必会导致游客的误解。 3) 综合性。旅游口译涉及的知识面广,覆盖面宽,“既包括历史文化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包括与旅行游览相关方面的旅游常识,还包括广泛的国际知识等".优秀的旅游口译人员首先应对导游业务充分了解,此外还需具备较好的个人素质,比如知识水平、交际能力与心理素质等。在口译过程中,译者要将诸多种类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且要灵活地予以运用。在翻译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如成语、诗歌及菜名时,实际就是在进行一种跨文化交流。而不同国家的游客往往有不同的英语口音、语速与风格,译者必须适应这种语言多样性。可见,旅游口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 灵活性.旅游是一项休闲活动,因此,旅游口译与气氛严肃的会议口译有着很大区别。在进行旅游口语翻译时应注意用词的生活化、亲和化,以便营造出一种译者与游客均感到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对于有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国籍与不同性格的外国游客,译者更需要灵活机动地处理相关的翻译内容,力争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之上,做到言简意赅、表达清晰,以圆满地完成口译工作。 旅游口译的技巧与方法 1) 翻译内容简明化。 在进行现场旅游口译时,最重要的原则是让外国游客能够准确无误地听懂并理解翻译内容。作为译者,应尽量不采用过于复杂的句式,言简意赅的简单句或者简洁明了的短语往往能起

中英地名翻译规则

中文地址翻译原则 中文地址的排列顺序是由大到小,如:X国X省X市X区X路X号,而英文地址则刚好相反,是由小到大。如上例写成英文就是:X号,X路,X区,X市,X省,X国。掌握了这个原则,翻译起来就容易多了! X室RoomX X号No.X X单元UnitX X号楼Building No.X X街XStreet X路XRoad X区XDistrict X县XCounty X镇XTown X市XCity X省XProvince 请注意:翻译人名、路名、街道名等,最好用拼音。 中文地址翻译范例: 宝山区示范新村37号403室 Room 403, No. 37, SiFang Residential Quarter, BaoShan District 虹口区西康南路125弄34号201室 Room 201, No. 34, Lane 125, XiKang Road(South), HongKou District 473004河南省南阳市中州路42号李有财 Li Y oucai Room 42 Zhongzhou Road, Nanyang City Henan Prov. China 473004 434000湖北省荆州市红苑大酒店李有财 Li Y oucai Hongyuan Hotel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 China 434000 473000河南南阳市八一路272号特钢公司李有财 Li Y oucai Special Steel Corp. No. 272, Bayi Road, Nanyang City Henan Prov. China 473000 528400广东中山市东区亨达花园7栋702 李有财 Li Y oucai Room 702, 7th Building Hengda Garden, East District Zhongshan, China 528400 361012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五村龙昌里34号601室李有财 Li Y oucai Room 601, No. 34 Long Chang L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