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y 5086—2019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doc

ny 5086—2019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doc

ny 5086—2019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doc
ny 5086—2019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doc

ny 5086—2019 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旳术语、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那么、标志、包装、运输和贮藏。

本标准适合于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旳条款通过本标准旳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旳条款。凡是注日期旳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旳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旳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旳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旳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11食品总砷旳测定方法

GB/T5009.12食品中铅旳测定方法

GB/T5009.15食品中镉旳测定方法

GB/T5009.17食品中总汞旳测定方法

GB/T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旳测定方法

GB/T6543瓦楞纸箱

GB7718食品中标签通用标准

GB/T8855新奇水果和蔬菜旳取样方法

GB9693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

GB11680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14878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旳测定方法

GB/T14929.4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测定方法

NY/T470鲜食葡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治理条例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外观

葡萄果穗、果粒外观性状定义遵照NY/T470标准规定。

3.2

风味

果实旳肉质、酸甜口感、香味、汁液多少等品质内容旳综合评价。

3.3

成熟

果粒进入成熟期,每隔两天测量一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当其含量不再增加时为成熟。

3.4

成熟度

果料成熟达到该品种应有旳色泽、芳香及糖酸比旳程度。

3.5

缺陷果

葡萄果粒呈现各种缺陷,包括日灼、刺伤、碰伤、压伤、病虫危害、药害、小青粒、裂果、雹伤、破损及药物、泥土污染。

3.6

水罐

葡萄果实旳一种非侵染性病害,多发生在穗尖部,水罐果粒属于病果。

3.7

二氧化硫损害

果粒贮藏时因二氧化硫阻碍而形成旳漂白现象,二氧化硫损害属于药害。

4要求

4.1感官要求

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旳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感官要求

4.2理化要求

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理化要求按NY/T470规定执行。

4.3卫生要求

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旳卫生指标,应符合表2旳规定。

表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卫生要求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5检验方法

5.1感官检验

感官检验方法按NY/T470规定执行。

5.1.1成熟度

充分成熟果粒应在98%以上。

5.1.2缺陷果

在同一批次产品中,各种缺陷果粒总数不得超过5%。

5.2理化检验

按NY/T470规定执行。

5.3卫生指标检验

5.3.1砷旳测定

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5.3.2铅旳测定

按GB/T5009.12规定执行。

5.3.3镉旳测定

按GB/T5009.15规定执行。

5.3.4汞旳测定

按GB/T5009.17规定执行。

5.3.5敌敌畏、杀螟硫磷旳测定

按GB/T5009.20规定执行。

5.3.6百菌清旳测定

按GB17478规定执行。

5.3.7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旳测定

按GB/T14929.4规定执行。

6检验规那么

6.1检验分类

6.1.1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本标准规定旳全部要求〔指标〕进行检验。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前后两次产品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b〕因人为或自然条件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旳变化;

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6.1.2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包装、标志及果实感官指标。卫生指标应依照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农药、化肥施用情况确定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旳产品方可交收。

6.2组批规那么

同一产地、同时采收旳葡萄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6.3抽样方法

按GB/T8855规定执行。

6.4判定规那么

6.4.1每批受检样品抽样检验时,对有缺陷旳样品做记录,不合格百分率按有缺陷旳果重计算。每批受检样品旳平均不合格率不应超过5%。

6.4.2卫生指标中有一项指标检验不合格,那么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6.4.3为确保理化检验项目不受偶然误差阻碍,凡某项目检验不合格,应另取一份样品复检,假设仍不合格,那么判定该项目不合格;假设复检合格,那么应再取一份样品作第二次复检,并以第二次复检结果为准。对包装、标志、缺陷果同意度不合格旳产品,同意生产单位进行整理后申请复检。

7标志

按照GB7718旳规定,包装箱上应明确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产品标准编号、储运考前须知等内容,字迹应清晰、完整,无错别字,具体标注按有关规定执行。

8包装、运输

8.1包装

8.1.1包装材料:包装材料要紧有包装箱、塑料袋、衬垫纸、捆扎带等。

8.1.2包装箱:木条箱、纸制箱、钙塑瓦楞箱和塑料箱。

8.1.3纸制箱选用双瓦楞纸箱,外形为对开盖,扁长方形。技术指标应符合GB/T6543旳规定。

8.1.4木条箱、塑料箱:规格为5kg~10kg果容量,纸制箱规格可分别为1kg~5kg不同旳果容量,技术指标应符合GB/T6543旳规定。

8.1.5塑料袋:用于调气、保温旳塑料袋,必须采纳食品包装同意使用旳无毒、清洁、柔软旳塑料膜制作,技术指标应符合GB9693标准要求。

8.1.6衬垫纸、捆扎带、胶水等物应清洁、无毒。衬垫纸应清洁、柔软,质量符合GB11680标准要求。

8.1.7果穗放入果箱中不宜放置过多、过厚,一般放置1层~2层为宜。

8.1.8同一批物资旳包装件应装入品种、等级和成熟度一致旳葡萄产品。

8.2运输

8.2.1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污染。

8.2.2铁路、水路或公路长途运输时,应使用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运输中注意防冻和通风散热,幸免日晒、雨淋。

9贮藏

9.1长期贮藏旳葡萄必须进行预冷,在短时刻内把葡萄体温降到0℃~1℃,以利于贮藏。9.2临时存放必须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旳地点,严防日晒、雨淋、受冻,防止有异味物质和有毒物质旳污染和病虫害侵染。

9.3长中期贮藏保鲜,应在冷库中进行,库温保持在0℃~1.5℃,相对温度90%~95%。不得与有毒、有异味物品一起贮藏,并采纳无公害保鲜剂处理,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均匀地通过。葡萄出售时应差不多保证品种果实具有原有旳色、香、味。

绿色食品甘蓝种植规程

绿色食品甘蓝种植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白菜、萝卜、甘蓝生产的品种选择、产地环境、整地施肥、育苗、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白菜、萝卜、甘蓝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746 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 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一、立地条件选择 大气、水质、土壤条件等均符合绿色食品优良生态环境标准。 二、产地条件 (一)土壤条件:喜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的砂壤土。 (二)土壤PH质:5.5-6.5。 三、甘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一)温度:属半耐寒性蔬菜。生长适应温度范围较宽.结球期适宜温度15—20℃ (二)日照:属长日照植物,喜强光。 (三)水份:喜湿润环境。

(四)养份:早期氮消耗较大,莲座期达到高峰。有机肥能提高抗病虫性抗逆性。 四、安全生产种植要求: 要重施有机肥增施无机肥,采收前三十天不能使用无机氮肥。不准使用剧毒农药,采收前准确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配合施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化学农药。 (一)育苗 1.种子用温汤催芽。 2.床土用有机肥2份加土3份加过磷酸钙拌匀配成苗床土。 3.播稀育苗,如果太密,2-3片叶就要分苗。 4. 5-6片叶定植。 5.苗育期间湿润管理,控制苗子的高度和茎粗,不要线苗。 (二)底肥要施足。 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500公斤。 (三)追肥要及时。 结球期每亩追复合肥20公斤,保持畦面湿润,不能缺水。 (四)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控 规划合理种植密度,增加透气通风; 人工松土、间苗、除草; 及时清理出病虫害植株,并带出基地; 2.物理防控 在基地设置杀虫灯、粘虫板防控菜蛾、蚜虫等害虫 3.农药防控

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我国葡萄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 园艺134班:万胜 摘要: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国,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扼要分析了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葡萄产业鲜食葡萄生产生产现状栽培面积进出口量 正文: 一、生产现状 2014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 76.72 万公顷(1150.8 万亩),总产量达1254.6 万吨,葡萄酒年产量 116.1 万千升,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变化(面积单位:万公顷,产量单位:万吨)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面积:40.79 41.87 43.83 45.12 49.34 55.199 59.69 66.56 71.46 产量: 579.4 627.1 669.7 715.1 794.1 854.9 906.7 1054.3 1155 2013年我国葡萄主产区产量及其所占比例(总产量1155万吨) 产区产量占比例产区产量占比例 新疆: 223.9 19.39% 浙江: 65.9 5.70% 河北: 137.0 11.86% 陕西: 60.7 5.25% 山东: 112.5 9.70% 河南: 55.7 4.82% 辽宁: 81.6 7.06% 江苏: 51.4 4.45% 云南: 65.9 5.70% 广西: 36.7 3.17% 安徽: 35.8 3.09% 四川: 28.8 2.49% 甘肃: 25.9 2.24% 湖北: 23.7 2.05% 山西: 20.7 1.79% 宁夏: 17.2 1.49% 1.生产进入稳定阶段 从栽培面积变化来看,2005-2008年葡萄栽培面积趋于稳定,由40.79万公顷上升到45.12万公顷,年增长率仅为3.54%,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从地区产量来看,新疆、河北、山东、辽宁、云南、浙江、陕西、河南、江苏等为我国的主要产区;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非适宜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栽培面积大幅减少,而优势生态区及我国南方经济效益较高地区的栽培面积稳定增加。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14年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提出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2015年6月被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2015年度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5〕122号),由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二)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主要起草人 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 李琳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规程统筹设计 冯振群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生产环境条件 资料查阅 卢清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农业防控技术 资料查阅 翟清云女硕士济源科云绿色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 综合查阅整理 实际调查总结 李高飞男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设施内环境调 控资料查阅 李艳楠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物理防控技术 资料查阅 张波男农艺师济源市农业局生物防控技术措施设计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为了提高我省葡萄产业标准化水平,为葡萄病虫害防治提供标准技术支撑,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健全河南省绿色葡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设施葡萄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管理精细,种植稠密,肥水充足又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之其抗逆性和补偿功能差,致使病虫害种类繁多、混合发生且集中危害,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绿色葡萄生产顺应了广大民众的强烈诉求,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观念和新的饮食文化。绿色防控技术是根据葡萄园生态系的特点,充分利用系统内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将生态、农业、物理、生物调控以及无公害农药等多种措施进行科学、系统的组装,并加以优化集成,尽可能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消耗,达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把葡萄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使葡萄中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和国际允许的范围内。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制订的目的是根据葡萄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多项绿色防控措施进行集成应用,提高总体控制效果,最终确保葡萄生产安全、品质安全,从而减少农业污染,达到环境效益、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的统一兼顾。 三、主要起草过程

绿色食品 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2

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草莓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繁育、生产园定植、栽培方式及管理特点、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844-2010绿色食品温带水果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要求 3.1 气候条件最适生长温度20℃~26℃,休眠期温度在-10℃以下的寒冷地区应覆草防寒,夏季温度在35℃以上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3.2土壤条件有机质丰富,保水能力强,通气性良好的轻壤土和砂壤土,pH6.0~pH7.5。 3.3 种苗选择:选择北京市农科院草莓研究所培育的优质草莓脱毒种苗。选用5~6片复叶,根茎粗1cm以上,有6~8条以上健壮根系,苗重20g以上的为定植用苗。 3.4 生产园定植 3.4.1 整地选用土壤肥沃,土地平整,前茬未种过草莓、番茄、烟草的地块作草莓生产园。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7000kg,磷酸二铵20~25kg,结合翻地施入。 3.4.2 做垄或做平畦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一般垄台高20 cm,上宽20cm~25 cm,下宽40 cm~45 cm,垄沟宽20 cm。株距15 cm~18 cm, 3.4.3 定植9月上、中旬。栽植密度据品种而定。棚室栽培每亩定植12000株。浅不露根,深不埋心。苗心与地面平齐为宜,根系在土壤中要舒展开,栽后将苗周围的土压实,并及时浇水。 3.5 栽培方式及管理特点 3.5.1 半促成栽培 3.5.1.1 定植后管理越冬前灌1次水,10月下旬覆盖地膜。 3.5.1.2 扣棚保温时期扣棚时期因设施类型和草莓品种休眠期深浅而异。日光温室和休眠浅的早熟品种于12月中旬扣棚保温;大棚及休眠较深的品种一般于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扣棚。 3.5.1.3 扣棚后的管理日光温室12月中旬扣棚后要尽快破地膜提苗,剪去下部老叶。大棚于2月中下旬进入萌芽期时破膜提苗,剪去老叶、枯叶。 3.5.1.4 温度与湿度管理日光温室扣膜后立即覆盖草苫保温。显蕾期前白天保持在24℃~30℃,夜间保持在12℃~18℃;显蕾期白天保持25℃~28℃,夜间8℃~12℃;开花期白天保持在22℃~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保持20℃~25℃,夜间5℃~10℃。 通过覆地膜与膜下灌溉降低温室内湿度,同时要注意换气,白天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 3.5.2 促成栽培 3.5.2.1扣棚保温时期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日光温室,采用休眠浅的早熟品种。扣棚保温时期于10月中旬进行。 3.5.2.2保温后的管理保温后立即覆地膜并破膜提苗,去除老叶。 3.5.3 植株管理经常注意摘除老叶、病叶和所有的匍匐茎;每株只留3~4个侧芽,其余要及时摘除。 3.6 土肥水管理 3.6.1 追肥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10kg,采收前1个月禁止追肥。 3.6.2 灌水和排水露地栽培干旱灌水,雨季排水。促成栽培,地膜覆盖前充分灌足水;在生长和结果前期一般很少灌水;生长后期的3~4月份应注意灌水。 3.7 花果管理 3.7.1 疏花疏果盛花期及时疏去过多的花蕾,方法是摘去4级花序的花蕾,如花序过多时,摘除3级花序上的花蕾;幼果时要去掉畸形果、病虫果以及小白果。如留果量过多时可再疏去部分幼果。 3.7.2 授粉花期引进蜜蜂和壁蜂进行授粉。 3.7.3 垫果露地和设施均采用地膜垫果。 3.8 病虫害防治

绿色食品玉米种植规程样本

绿色食品玉米种植规程 样本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绿色食品玉米 种植规程 前言 本规程按照绿色食品相关标准对***牌玉米的种植技术做了规 范性的规定。供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生产管理水平的*** 牌A级绿色食品玉米种植基地参照执行。 本规程由****************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 本规程起草人:*** *** 本规程由****************负责解释 1、范围 本规程按照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对***牌玉米的种植技术做了 规范性的规程。供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生产管理水平的 ***牌玉米绿色食品玉米种植基地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构成本规程的条文。本规程经上级管理部门认定后,所示版本经主管部门盖章后方为有效,使用本规程的生产加工部门应注意使用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及使用最新技术的可能性。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1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3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394 3、定义:本规程采用下列定义 3.1 绿色食品: 系指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 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 A级绿色食品***牌玉米: 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 量使用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规程生产,产品质量经检测、 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 志的***牌玉米。 4、要求 4.1品种的选择 选择经国家审定通过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主要品种是:不包衣的高优1号、农大62号、浚单20号等。 4.2 播前准备 4.2.1 整地 夏玉米生育期相对较短,一般为90——105天,播种时应抢时抢收早播种,播种前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和过磷酸钙混合后撒入地中,结合旋耕旋入土中,待播。

葡萄标准化生产管理操作规程

葡萄标准化生产管理操作规程 一、出土上架期 1、修整架杆,拉紧铁丝,棚架栽培的整好架面修换横杆。 2、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葡萄伤流期前,对老葡萄园和劣质品种进行改接,采用"土接法"进行。 3、当日平均气温10℃以上,地下30厘米处地温7-10℃时,拆除覆土,将枝蔓均匀地引绑在架面上。 4、检查根癌病,对病重植株铲除带离果园烧毁,对发病轻进行刮治,刮除病瘤带离果园烧毁或深埋,然后用20倍菌立克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涂抹,连涂2-3次,间隔7天。 5、浇催芽水,施催芽肥。基肥不足的,葡萄上架后距葡萄30厘米左右开深宽各15-20厘米的施肥沟,每亩施入60-80公斤杨康固体肥,生长势弱的园片,加施20-30公斤尿素或磷酸二铵,施肥后浇透水,水渗透后划锄,整平地面。 二、萌动至发芽期 1、萌动期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除喷好植株外,将立杆、铁丝一块喷一下,进行全园消毒,铲除越冬病源。 2、发芽期进行第一次除萌定梢,将离地面40厘米以内的所有萌芽抹除,主蔓数量不足的,可从基部萌芽中选留培养。 三、新梢生长至开花前 1、当新梢长至15厘米左右时,喷1000倍菌立克或600倍喷克或600倍乙生或600倍大生,预防黑痘病、白粉病的发生,对有虫害的园片,加喷2000-2500倍蚜虱露加200倍杨康液体肥促进新梢生长,病害重的花前补喷一次。 2、在花序现穗期进行第2次定梢,篱架栽培的将无花序的新梢抹除,棚架栽培的每平方米架面留6个新梢,篱架栽培的每米长的架面留梢10个左右。疏除过密新梢,在开花前进行第三次定梢,疏除病残穗和小穗新梢,达到巨峰每亩留花序6000个左右,实行一年二收的园片,留1400-2800个,红地球每亩留花序2500-3000个。 3、巨峰葡萄于花序分离期(花前5-7天)在花上留7-9片叶摘心,除顶端副梢留2片叶反复摘心外,其余副梢全部抹除。整理花序,去副穗,掐穗尖,提高座果率,红地球营养枝留8-10片摘心,副梢留1-2片叶摘心,顶端副梢留2片叶反复摘心。花序分离期(花前10-15天)用5ppm的花穗拉长剂沾花序,拉长花序,然后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去掉第1、 4、7、10个分穗及穗尖,每个花穗保留6-8个小分穗。另外前期卷须与花果争夺养分应及时摘除减少养分消耗。 四、花后至硬核前 1、花后5-7天红地球葡萄在果穗上9-12片叶摘心,果穗以下副梢全部抹除,篱架栽培在果穗上,离地50-80厘米处,选择2个长势较旺的副梢留6-8片叶摘心,二级梢留一片叶断后摘心,棚架栽培的,延长头新梢不留果,每平方米架面留果2.5-3个果穗,保证每公斤果有0.8平方米的叶面供给营养。 2、红地球葡萄落花后,当果粒达绿豆粒时(生理落果后),集中进行疏果,每果穗留果80-100粒,当果粒达黄豆粒(硬核前)大小时,进行果实套袋,巨峰葡萄也应全面推广果实套袋。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2009年07月29日星期三 11:31 P.M.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一、生产资料的选择(一)品种选择种子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于绿色食品产品特定的标准及生产规程要求,限制速效性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应用,在这样的栽培条件下,不仅需要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而且需要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抗性强的品种在减轻自然灾害方面起很大作用,选用抗病虫或耐病虫的品种,可减少或避免一些病虫害的发生,也是就能减少农药的施用和污染。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对品种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1)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2)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 (3)注意引进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优良品种;引种时要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特别是对温度、光照的要求。 (4)做好种子检验检疫工作,保证种子纯度,严防病虫害、杂草的传播。(5)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 (二)肥料选择 肥料与农作物生产、饲料与动物饲养、食物与人类有利于存紧密相连,是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中的基础环节,它对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有重有作用。正确选用肥料,可提高土壤肥料和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增加单位产量;如不能正确加以选择使用,可能对土壤产生化学、生物和物理三方面污染;会加速农业种植区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还会污染大气,还可能直接对食物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由此可见,选用肥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对食物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由此可见,选用肥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绿色食品的产量及质量,这是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环节。选择绿色食品生产肥料,要根据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的要求,以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不造成对作物和环境的污染为目的。其具体要求是: (1)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地有机肥源。合理循环使用有机物质,创造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养分循环条件,充分利用田间植物残体、动物的粪尿、厩肥,以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的养分转化功能,不断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经济、合理地施用肥料。按照绿色食品质量要求,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及作物生长需要,正确选用肥料种类、品种,确定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求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上佳的经济效益。 (3)生产要以有机肥为基础,作物残体如各种秸秆应直接或过腹或与动物粪尿配合制成优质厩肥还田。施用有机肥时,要经无害化处理,如高温堆制、沼气发酵、多次翻倒、过筛去杂物等,以减少有机肥可能出现的负作用。 (4)绿色食品生产要控制化学合成肥料,特别是氮肥的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微量元素和硫酸钾、煅烧磷酸盐外,不允许使用其他化学合成肥料。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施用时必须与有机肥按氮含量1:1的比例配合施用,使用时间必须在作物收获前30天施用。 (三)农药选用

有机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有机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有机葡萄栽培是以葡萄为主的多元化的有机农业生态栽培模式.有机葡萄标准化栽培是在有机葡萄栽培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标准化栽培措施,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葡萄品质和经济效益为目地的无污染、优质、节能、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农业标准化栽培模式。有机栽培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为人类提供无污染健康食品为目的的栽培措施,标准化栽培是实现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重要手段。 符合无公害栽培条件的葡萄园,需经过3-4年的转换期。在这期间内,土壤一方面通过自然净化和人工改造达到有机葡萄园的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营造有机葡萄园生物链,把人与植物类别、动物类别看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利用动、植物间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共生的自然规律,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使葡萄园内形成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和谐的生态系统。没有构建合理生物链的葡萄园不能成为有机葡萄园。 有机葡萄园生物链示意图如下:

从栽培技术方面,要尽可能地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注重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如生产物品的投入、种子种苗的使用、栽培措施和生物链的搭配是否得当、土壤改良、水土流失和灰尘的治理、增加地下蓄水及园地内部与园地周边环境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等因素。即要尽量保持动、植物的自然属性,又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标准化措施;即要利用动植物间的相互共生、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又要解决好某些动植物之间的相互矛盾关系。在品种选择方面,注意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要使用有机种子和苗木,不符合有机种子和苗木要求的,要经过一定的转换期。尽可能地利用生物和设施的办法,解决生物的问题(如营养供给、病虫害防治等)。允许使用一些动植物浸出液(如大蒜水、辣椒水)和一些矿物原物质(如硫磺、石灰等),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物质和转基因及其染生物类物质,尽最大限度减小环境污染。投入品的要求,可参照认证机构的具体要求。在检查认证方面,注重生产过程的检查,对产品结果一般情况下不予检测。 辽宁省铁岭市葡萄协会在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专家们的指导下,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三造”、“三九”、“三平衡”、“六带”、“八防”、“五不”等一整套有机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生产的要求,连续八年不施化肥,生产的王文选牌有机巨峰葡萄,在气候冷凉的辽北地区糖度达到19%-22%,可切成溥片,耐贮运。从2001年开始连续四年通过欧盟有机食品(ECOCERT)国际生态认证,开创了我国有机葡萄的先河。现将一些做法介绍如下,请国内葡萄界各位专家、同仁指正。 1.三造 三造即造土、造树、造果。 “根系培育不好,作物繁茂不了。只有造好土、育好根,才是栽培作物的根本之道。”这是世界农业著名专家学者、日本酵素世界创始人岛本觉野先生的观点。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叫“根深叶茂”,也是充分说明了植物系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1造土

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泰丰宝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TFBD/Ⅲ-02-02 第A/0版 受控状态: 编制:生产部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1.2.16

生产中所有与酒接触的设备、器具包括过滤机、灌装机、清酒罐、输酒管道等以及其它用具,用前都要彻底清洗干净、杀菌后再用。 一、过滤机、灌装机、管道、清酒罐的清洗和杀菌: 1、工艺流程:水洗→碱洗→水洗→酸洗→无菌水洗→杀菌。 2、清洗、杀菌操作: ①水洗:用清水冲洗10分钟;②碱洗:2%NaOH溶液清洗20分钟;③水洗:用清水冲洗10分钟;④酸洗:用1%柠檬酸水清洗20分钟; ⑤无菌水洗:用无菌水冲洗10分钟;⑥杀菌:用蒸汽杀菌15~20分钟,控净余水。 二、小型器具的清洗杀菌 生产中所用的小型器具,用前先用清水洗净,再在1%NaOH溶液浸泡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用酒精涂抹杀菌,确保干净无污后使用。 三、酒罐、过滤机、酒泵、管道等设备,用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在车间指定位置摆放整齐。 四、下班后车间用紫外灯杀菌1小时。

一、贮酒卫生管理作业指导书: 1、贮酒车间要求通风良好,每天通风1~2次,保持车间空气清新。 2、车间门窗具备防蝇防鼠设施,防止蚊蝇、昆虫、老鼠等有害动物和昆虫进入车间。 3、车间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禁止乱摆乱放。 4、车间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的物品。 5、所有与酒接触的器具用前清洗干净,杀菌彻底,保证清洁、卫生、安全。 6、贮酒罐、酒泵、输酒管道及其它用具用后要清洗干净,控净余水,在车间指定位置摆放 整齐。 7、严禁铁制器具与酒接触。 8、每天班后打扫卫生,清洗车间,保证车间卫生整洁,并关闭门窗开紫外灯对车间杀菌1 小时。 9、每周末用200ppm亚硫酸水喷洒车间地面、墙壁、下水道等处,杀菌一次。 10、车间墙壁每年的3月份和10月份清洗消毒一次。 11、车间墙壁、污水沟等处,不得有长霉现象,如有发现霉菌菌落,立即用清水冲洗干 净,并用酒精涂抹杀菌。 二、原酒管理作业指导书 1、贮酒罐要统一编号,标识清楚。 2、贮酒原则:①满罐贮存,尽量减少酒与空气接触,不能满罐贮存的,充Co2或N2排除 上余空气贮存。②密封贮存,防止空气侵入。③单品种存放。 3、添桶:①新原酒由于降温和Co2释放以及酒的蒸发,经常出现液面下降,因此,必须随 时将酒填满,目的尽量减少酒与空气接触。②添桶原则:同品种、同质量、同年限。③添桶方法:用同品种同质量的原酒将罐添满,然后用高度白兰地或精制酒精在酒液面上覆盖一层,防止杂菌侵入。④添桶周期:新酒一周一次,老酒两周一次。 4、换桶:①为了将清酒与酒脚适时的分开,以免酒脚中的有害物质污染葡萄酒,影响酒的 质量。②新原酒在酒精发酵结束之后要进行第一次换桶,一般新原酒在冬季来临之前进

关于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和标签标注监管的通知(中绿质[2011]97号)

关于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和标签标注监管的通知(中绿质 [2011]97号) 核心提示: 近期,在全国绿色食品标志市场监察中和各地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绿色食品企业没有按国家和我中心相关规定标注标签和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存在产品包装上标注的执行标准低于绿色食品标准;包装上产品名称、企业名称、商标与证书上名称表述不符;新印制的包装没有使用企业信息码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纠正解决,势必影响绿色食品品牌信誉和形象,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维护良好的绿色食品市场秩序,请抓紧做好以下工作: 各地绿办(中心): 近期,在全国绿色食品标志市场监察中和各地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绿色食品企业没有按国家和我中心相关规定标注标签和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存在产品包装上标注的执行标准低于绿色食品标准;包装上产品名称、企业名称、商标与证书上名称表述不符;新印制的包装没有使用企业信息码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纠正解决,势必影响绿色食品品牌信誉和形象,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维护良好的绿色食品市场秩序,请抓紧做好以下工作: 一、将本通知及时转发给辖区内所有绿色食品企业,并组织企业开展产品包装标签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自查自纠,于11月1日前将企业自查自纠情况汇总后报中心质量监督处。 二、组织绿色食品标志监管员和企业内检员认真学习《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摘要09年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2004)、《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658—2002)及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绿色食品大豆种植规程

徐州市康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饲料大 豆种植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大豆生产的产地条件、栽培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铜山县绿色食品大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 —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V/T394 —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 要求 3.1 产地条件 3.1.1土壤条件 土层较深厚。 3.1.2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的要求。 3.2 种子与选茬 3.2.1 品种选择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经审定的

优良品种。 3.2.2 种子精选 种子播前要做到精选,种子达到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3.2.3 选茬,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3.3. 整地与施肥 3.3.1 耕翻整地 及时耕翻,深度在20—22厘米,翻后及时耙地。 3.3.2 施肥 3.3.2.1 施肥原则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 4.3.2.2 用量及种类 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3公斤,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3.4 播种 3.4.1 播种期6月10日播种。 3.4.2 播种方法采用大垄双行等距条播。 3.4.3 密度 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分枝多的晚熟品种宜稀、株型收敛分枝较少的早熟品种宜密的原则,确定合理密度。 3.5 田间管理 3.5.1 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趟一犁,灭草、活土保墒。 3.5.2铲趟

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哈密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水土条件,是生产优质绿色葡萄的产区。由于在本地生产的无核葡萄具有肉脆、含糖量高、品质好、既可鲜食又可制干等特点。所以,深受国内外客商及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远销国内外。为了让广大种植户掌握规范化的葡萄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葡萄品质,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葡萄种植的管理技术。 一、葡萄开墩出土和上架 葡萄开墩出土的温度指标为旬平均气温10~13℃,这里所说的旬平均气温就是指十天之内的平均气温,也就是杏树开花的时候。我区一般在4月10日前后葡萄开始开墩,4月20日之前开完。但为了预防晚霜冻害,具体时间要参考当时的天气预报。开的过早容易受到晚霜的危害,过晚会影响葡萄当年的生长。葡萄开墩出土和上架可采用以下技术规程: (一)葡萄开墩出土技术要点 葡萄开墩最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先除去枝蔓外较厚的覆土,目的是有利于在葡萄发芽前快速出土。第二次是在确定近期完全没有晚霜冻害,再把枝蔓外剩余的覆土全部进行清理。开墩时应小心,尽量不要损坏葡萄枝蔓,以免造成伤流和影响产量。 (二)葡萄上架技术要点 葡萄出土后,枝蔓应该及时上架。目前,哈密地区大部分是采用棚架,所以,种植户应该把棚架的主蔓在架面上按40~50cm的距离均匀摆放,枝蔓间不应交错纠缠。摆放好葡萄枝蔓后,要在枝蔓的关键部位与棚架进行捆扎,以免风刮或自动弹回。捆扎采用活套捆扎技术,这样既能防止捆扎处产生缢痕而影响养料和水分的输送,也可避免因缢痕而发生的折断。捆扎材料可以选用布条、麻绳等。在葡萄开墩出土的同时,还要将墩沟清理平整,及时灌好开墩水,防止枝蔓抽干,促进新梢生长和花序的形成。 二、葡萄施催芽肥

怀来县有机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怀来县有机葡萄标准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利用三安农业技术,发展有机葡萄生产,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操作规程适于我县红地球和白玛奶鲜食葡萄。 1、准备工作 1.1 一般按葡萄每亩准备5方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以牛、羊粪为主。 1.2 按生产15斤葡萄1斤三安生物有机肥的比例,购买三安生物肥料。 1.3 购买三安土壤净化剂,每亩15公斤。 1.4 购买三安植物保护剂,每亩10公斤。 1.5 购买三安生物制肥素,按每亩30公斤。 2、土壤处理 在4月中旬,将三安生物土壤净化剂按每亩15公斤的标准,在葡萄地块挖30厘米深的放射状沟,将三安土壤净化剂施入沟内覆土、浇水、其作用是对污染土壤的农业化学品(农兽药)进行净化,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对土壤中的各种土传病虫害进行防治。 3、植株管理 有机葡萄的植株管理同常规葡萄的生产,根据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长度及更新方式,进行合理的冬季修剪,在

葡萄生长季节采用持芽、定枝、新捎摘心、副稍处理等夏季修剪措施,对树体进行整形控制,增强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发生。 4、施肥管理 4.1 必须施用三安生物肥料或经三安生物制肥素处理后的农家肥,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如尿素、二铵、专用肥等。 4.2 农家肥处理操作步骤 按照每方农家肥(含水量60—80%,如含水量低于60%,应加水补充并搅拌均匀)加入三安生物制肥素6千克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堆成1米高1.5—2.5米宽,长度适宜的肥堆进行发酵,在5—40℃的环境下,发酵3—14天,当堆内温度达到65—80℃时,翻倒3—5次,待肥堆内布满白色菌丝,无明显臭味时即可施用。(含水量的判定方法:用手捏堆成团,松手数开后,手掌上应布满水分为宜,含水量过高时,应进行晾干,过低时补充水分。) 4.3 施肥的用量时间和方法 用量:每亩5方农家肥:经三安生物制肥素处理 每亩按15公斤产量1斤生物肥料计算 时间:分二次施用,第一次4月下旬,第二次5月中旬 方法:把三安生物肥料均匀撒施葡萄沟内,上面再把发酵处理后的农家肥撒在上面,深翻30厘米左右,然后浇水。 5、病虫害防治 5.1 使用三安植物保护剂和波尔多液防治病虫害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2014版)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 (初次申报) 申请人(盖章)嘉兴市珍风果蔬种植有限公司申请日期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本申请书系审核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绿色食品信息采集的主要来源。与申报产品相关表格及项目应如实、准确、完整填写,不得空缺; 二、本申请书一式两份,一份留存省绿办,一份报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三、申请书的内容可打印或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语言规范准确、印章(签名)端正清晰。 四、申报产品应按要求填写申报产品情况表。 五、申请书可从中国绿色食品网(https://www.doczj.com/doc/677977036.html,)或农业部门户网绿色食品子站(https://www.doczj.com/doc/677977036.html,)下载,用A4纸打印。 六、本申请书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解释。

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 声明 我单位已充分了解绿色食品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程序及标志管理等有关规定,自愿将xxxx牌甜瓜产品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现郑重声明如下: 1.保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中填写的内容和提供的有关材料全部真实、准确,如有虚假成分,本单位愿承担法律责任。 2.保证严格按绿色食品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及标志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愿意接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相关检查和企业年度检查等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所作决定。 3.凡因产品质量问题给绿色食品事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愿接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所作的决定,并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负责人(法人代表)签字:申请人(盖章) 年月日

表一申请人概况

表二申报产品情况 备注:若此表不够,可附页。

绿色食品玉米种植规程

徐州市康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 食品玉米种植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玉米生产的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技术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本规程适用于我县绿色食品玉米生产。 2 种子及其处理 2.1 品种选择 选用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优良品种。 2.2 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 2.3 种子处理 试芽,播前15天进行发芽试验。 3 选地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 4 施肥

每亩施用腐熟得畜禽粪有机肥4000公斤,播种前一次施入。 5 播种 5.1 播期在6月上旬麦收后根据墒情及时播种。 5.2 播深 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5.3播量 人工播种,每埯2-3粒种子,并施带种肥磷酸二铵2.5千克/亩。 6 田间管理 6.1 前期管理 6.1.1 查田。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补种用种或预备苗。 6.1.2 补栽。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 6.1.3 铲前深松趟地。出苗后要进行深松或铲前趟一犁。 6.1.4 定苗。3--4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6.2 中期管理 6.2.1 铲趟,头遍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 6.2.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室玉米螟,7月初发生初期用人工手捏捕杀;7月中旬发生量大,平均100株玉米有虫150头时进行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用量20ml拌毒土灌心叶防治一次。 6.2.3 追肥 5-6叶期追碳酸氢铵30千克/亩;拔节期追硫酸钾10公斤/亩;抽穗期追施过磷酸钙40千克/亩;追肥部位离植株8-12 cm ,深度10-15 cm 。、 6.3 后期管理 6.3.1 8月上、中旬,放秋垄拿大草1-2次。 6.3.2 站秆扒皮晾晒。玉米蜡熟后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促进子粒降水。 7 收获 7.1 收获时间 9月上旬左右,玉米完熟后收获。 7.2 晾晒脱粒 收获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子粒含水量达到20%时脱粒, 7.3 清选 脱粒后的子粒要进行清选,达到国家玉米收购质量标准二等以上。 徐州康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2011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绿色食品生产行为,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和信誉,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规定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特定证明商标使用权的安全、优质、营养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第三条国家对绿色食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作为证明商标依法注册,受法律保护。 绿色食品标志包含“绿色食品”文字、绿色食品标志图形、“GREENFOOD”英文字母、绿色食品文字图形组合等四种形式(详见附图)。 第四条农业部负责全国绿色食品标志及其相关标志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本行业绿色食品标志及其相关标志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根据农业部授权,负责全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的审查、专家评审、审核发证和证后跟踪检查工作。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本行业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受理、申请资料审核、现场检查组织、综合材料初审和证后相关跟踪检查工作。 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简称“地县工作机构”),根据省级工作机构委托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授权,负责本地区、本行业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的组织、现场检查、生产指导和证后日常跟踪检查工作。 第六条绿色食品实行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全程严格的安全控制。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包装贮运等技术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起草,农业部审批发布。 第七条承担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监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定资质,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认可后方可承担相应的抽样检测工作。 第八条国家鼓励发展绿色食品,支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广使用安全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 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纳入本地区、本行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并将推动绿色食品发展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在绿色食品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 第二章标志使用申请 第十一条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二)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质量控制规范要求; (三)生产标准化,档案记录规范并符合绿色食品质量控制规范要求 (四)产品质量和包装标识符合绿色食品质量控制规范和标准规定。 第十二条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生产单位(统称“申请人”),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资质; (二)有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 (三)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四)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宜的生产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内检员; (五)有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申请产品在市场销售1周年以上。 第十三条符合条件的产品,申请人可以向省级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标志使用申请书;

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

周口市李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辣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绿色辣椒的塑料大棚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标准。 GBl6715.3—2010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5—2012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食品 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3.2 塑料大棚 利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并覆盖塑料薄膜,搭成拱形棚,一般矢高在3.2 m以上,跨度在7.5m左右,能够提早或延长蔬菜供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 4 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不对环境或周边其他生物产生污染,并保证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产地选择执行NY/T 391-2013的规定。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栽培茬口 5.1.1 塑料大棚栽培 5.1.1.1 春提早栽培 2月下旬播种育苗,定植,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采收。选择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 5.1.1.2 秋延后栽培 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上旬到8月上旬定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开始采收。选择抗毒病的早、中熟品种。 5.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春季早熟栽培应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虫害多抗的品种;如迅驰等,秋季延后栽培应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 5.3 定植前准备 5.3.1 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提前20天及早扣棚,并深开定植沟提高地温。基肥以撒施为主,深翻25cm~30cm。每667m2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6000kg,三元复合肥25kg。 5.4 定植 5.4.1 定植时期 根据茬口安排确定最佳定植时间。塑料拱棚春提早茬10cm地温稳定通过12℃以上、设施夜间最低气温8℃以上时即可定植。 5.4.2 定植方法及密度 起垄栽培,使用滴灌设备进行节水灌溉。先按株距45-50cm挖好定植穴,将健壮的苗子放入定植穴,深度以苗子土坨上面与垄面相平为宜,定植后立即浇定植水,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确定定植密度,每亩定植1800株~2200株。 5.5 定植后棚室内管理 5.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高温缓苗,密闭大棚 3~5d,提高棚内的温度,加速缓苗,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坐果之前,白天棚温上升至28℃以上时要及时通风,下午棚温降至28℃时闭棚。结果期以30℃作为通风及闭棚的临界温度,夜间最低温度应控制在16℃以上。塑料拱棚早春茬、日光

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我国葡萄生产及国外贸易现状 园艺134班:万胜 摘要: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国,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扼要分析了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葡萄产业鲜食葡萄生产生产现状栽培面积进出口量 正文: 一、生产现状 2014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 76.72 万公顷(1150.8 万亩),总产量达1254.6 万吨,葡萄酒年产量 116.1 万千升,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变化(面积单位:万公顷,产量单位:万吨)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面积:40.79 41.87 43.83 45.12 49.34 55. 59.69 66.56 71.46 产量: 579.4 627.1 669.7 715.1 794.1 854.9 906.7 1054.3 1155 2013年我国葡萄主产区产量及其所占比例(总产量1155万吨) 产区产量占比例产区产量占比例 新疆: 223.9 19.39% : 65.9 5.70% : 137.0 11.86% : 60.7 5.25% : 112.5 9.70% : 55.7 4.82% : 81.6 7.06% : 51.4 4.45% : 65.9 5.70% 广西: 36.7 3.17% : 35.8 3.09% : 28.8 2.49% : 25.9 2.24% : 23.7 2.05% : 20.7 1.79% : 17.2 1.4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