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萄产业实施方案

葡萄产业实施方案

葡萄产业实施方案
葡萄产业实施方案

葡萄产业实施方案

发展起步晚却较为有优势的主要果种,由于红地球葡萄皮厚、穗紧、耐储运,果品品质好,成熟期临近中秋、国庆假期,市场售价高,种植效益好,深受种植户和果品营销户的喜爱,近年来我区优质葡萄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9年已发展葡萄种植面积3280亩,产量293万公斤,产值1879万元。主栽品种为红地球,主要分布于我区的白石江街道、珠街乡、沿江乡、越州镇。按照基地示范县项目建设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围绕“扩面积、创高产、保增产、促增收”的农业工作思路,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以科技为支撑,集成配套综合增产技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节本增效,通过开展高产创建,进一步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动我区鲜食葡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我区水果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目标任务

重点围绕麒麟区优势产业发展目标,结合实际,坚持“零距离服务”,认真抓好葡萄基地示范工程,做好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工作,搞好典型示范,重点推广露地葡萄双十字“v”型架栽植技术,建立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沿江乡、三宝镇、越州镇、白石江街道、寥廓街道连片规模发展;建立核心示范样板50亩,示范推广500亩。

三、项目技术方案

(一)推广品种

经过近十年的引种、试栽、推广,麒麟区确定以红地球葡萄为主推品种,该品种以品质优良、耐储运、货架期长成为我区较为成功和有优势的果种,加上果品成熟期恰逢国庆、中秋佳节,市场销售情况较好,种植基地建设发展稳健、快速;利用早熟优势,通过包装、低温贮运等措施,抢先进入东南亚和中国其它省份大、中城市的时鲜水果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示范点葡萄栽培技术路线

1、加强葡萄园土、肥、水管理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基础

(1)土壤管理:经常保持“土松、草净”;幼龄葡萄园覆盖率较低,可在行间种植浅根、低矮作物(蔬菜、豆类),以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注意每行间只能种植1行,距葡萄行50公分以上;2年生以上葡萄园原则上不套种作物。

树盘覆盖黑地膜:有利于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润,抑制杂草生长,节约劳力。

(2)合理施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氮、磷、钾合理配比,重视钾肥的施用,以农家肥作基肥施用为主。

基肥:多在葡萄采收后落叶前(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进行,此时施基肥有利于树势的恢复和营养物质积累。占全年施肥量的80%左右,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kg以上,钙镁磷肥100千克。基肥采用开沟施肥的方法,幼树可在定植沟两侧挖施肥沟,成龄树采用隔年隔行轮换开沟的办法,沟深40cm,宽40cm。

追肥:在葡萄生长期,应根据葡萄生长需要进行追肥。

第一次追肥在萌动前(2月22-28日)结合灌水追施,应以氮肥为主。根部追施尿素20-30 kg/亩。

第二次在开花前(5月1-10日)叶面喷施,以硼为主,也可同时增施磷、钾肥,促使授粉受精,提高座果率。用0.2%硼砂液+0.2%磷酸二氢钾液喷施;

第三次在幼果膨大期(5月25日-6月10日),是一次关键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肥,人粪尿、腐熟饼肥均可。

第四次在浆果始熟期(7月20-30日),以追施磷、钾肥为主,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溶液,有利于着色和增加糖分。

(3)水分管理:葡萄是比较耐旱的果树,但在干旱季节和葡萄需水关键时期适时灌水可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优的品质。

花前灌水期(2-4月):此期是葡萄需水的高峰时期,应灌透水4-5次。

浆果膨大期(6-7月):此期是葡萄生长旺盛时期,如天气干旱,每隔10天灌透水1次。

落叶前结合施基肥灌透水1次。

开花期(5月中旬)、浆果成熟期(8月)注意控制土壤水分含量,雨季注意排水。雨水过多,影响座果、着色、品质,且病害严重,尤其我区进入8月份以后,常遇阴雨连绵天气,

对红地球浆果品质及生产管理都带来很大影响,有条件的地方建园时应尽量考虑进行避雨栽培。

2、葡萄生长期的树体管理是生产优质果品的保证

红地球葡萄生长快,易出现枝叶繁多导致架面通风、光照条件恶化。为了使枝叶分布合理,通风透光良好,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浆果品质,防治病虫危害,做好生长期树体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1)绑蔓(2-4月):按架式及整枝要求进行老蔓及新梢绑缚新梢之间绑缚在架面上间隔距离不少于0.15米。

(2)抹芽定梢(3月-4月上旬):抹芽是在萌芽时根据枝形要求将无用的弱芽、畸形芽、多余的双生芽抹去。

定梢是在新梢长到一定长度,可以看出有无花序并能分清强弱时,确定该留的新梢。留梢量根据土壤肥力、树势、架面等决定,一定范围内,留枝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两者呈正相关;但随着留枝量过分增大,浆果品质下降,一年生枝粗度则下降。一般亩留新梢不宜超过3500个,亩产量不宜超过2500kg。

(3)新梢摘心

结果枝摘心以花序以上留8-10叶摘心为好。

发育枝摘心:预留14-15个成熟、完整叶片摘心。

副梢处理:主梢摘心后,仅保留顶端2-3节副梢留4-6叶摘心,其余副梢采用“单叶绝后”(只留1叶)法处理,可提高来年的萌芽率和结果枝率。

(4)花序整形和疏花疏果

疏花序结合抹芽、定枝进行。本着壮枝二、中枝一、弱枝不留的原则,在开花前1周进行。

掐花序尖和花序整形(5月1日-5日):疏除花穗的副穗、歧肩及临近大分枝,然后再掐去1/5穗尖,果穗长一般0.25米左右。

疏果粒:疏掉那些因授粉受精不良而形成的小粒、畸形果及过紧过密果粒,然后再根据果穗标准疏去多余的果粒。红提葡萄按平均穗重800克,平均粒重12-15克,每穗留果粒80-100粒为宜。

(5)套袋:套袋果穗色泽鲜艳、光洁、无污染,市场竞争力提高。红地球葡萄果穗较大,宜选规格30×20厘米的专用袋为好。

套袋时间在座果后,果粒长至黄豆粒大小时(五月底、六月初)进行,套袋前对果穗喷一遍杀菌剂,常用600倍农利灵+1500倍世高或8000倍福星+1500倍安克,药液干后及时套袋。

去袋时间在采收前半月左右。

红地球葡萄生长期较长,注意套袋果穗需经常通过果袋排水孔目视检查,发现有病果粒、果穗要及时疏除。

(6)冬季修剪:冬剪时,对结果主蔓延长梢进行中、短梢(留4-6个饱满芽)修剪。

3、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是葡萄丰产、稳产的关键

红地球品种抗病性弱,尤其我区降雨量远高于红地球原产地,易感染黑豆病、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有效防治病害是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

(1)黑豆病:

该病对葡萄叶片、果实、新梢、果梗、穗轴、卷须及花序均能侵染为害,特别是葡萄幼嫩部分较易受害。

防治措施:

彻底清除病源:秋季落叶后,结合冬季修剪尽量消灭越冬病源。

农业防治: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合理留梢,雨季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冬剪结束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芽萌动时再喷1次3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原,效果很好。新梢生长期喷2-3次福星乳油8000倍,后期可用10%世高乳油6000-70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

(2)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花蕾、幼果等,果树幼嫩部分容易受侵害。

防治措施:

清除病原:生长期及时收集病叶及残体烧毁,冬剪时彻底清除枯枝落叶。

加强管理:合理留梢,合理灌水,提高架面,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3次,发病重时喷施1500倍的安克2-3次;8月后喷施1:1:200倍波尔多液2-3次。

(3)白腐病

主要危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感染。

防治方法:清除病源,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势,及时绑梢,除副梢,多施有机肥,合理负载,果实套袋。

药剂防治:芽眼萌动前全园喷布3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

初期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连喷2-3次。

三、项目建设方案

1、2009年成立基地示范县项目葡萄种植指导组,选派10名业务素质过硬的科技指导员挂钩联系100户葡萄种植户,通过指导示范户生产示范带动2000户葡萄种植户,达到提高种植户种植水平、增产增收的目的。

2、确定珠街乡中所村葡萄园为露地葡萄双十字“v”型架栽植技术科技示范场,2010年建立核心示范样板50亩,建设预算3万元,主要用于:20个葡萄新品种引试,葡萄单篱架改良为双十字“v”型架,购买化肥、农药,制作基地标志牌等。2011年示范推广500亩。

3、技术推广与运用效果:

(1)主推品种到户率95%,全区主推品种覆盖率80%。

(2)效益指标:核心示范区亩产量1600公斤,亩产值11200元;辐射带动区亩产量1300公斤,亩产值9100元;今后三年,产量、产值每年递增15%。

(3)带动全区水果产业发展好,项目社会影响大,领导、农民和社会各界评价高。

4、建立健全基地示范县项目活动档案

选派专人对项目的各级相关文件、工作措施及工作进展情况建立详细的工作档案。对示范区涉及到的农户逐户登记造册,详细记录示范户每亩农资、用工、机械作业等各种生产成本以及产量、产值情况进行详细记载,为效益分析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

5、实行绩效考核:严格奖惩制度,注重实施效果,年终进行绩效评价。

五、项目培训方案

1、10名科技指导员每年参加区级培训不少于5天,一线实地指导示范户生产不得少于150天。

2、100名种植示范户每年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不少于三次(土肥水管理、果穗整形及病虫害防治、秋冬季果树管理),每户带动其他种植户不少于20户。

3、培训经费预算0.7万元,主要用于编制打印技术资料、场地租金、设备租用及误餐误工补助等。

10款国内常见葡萄排名

10款国内常见葡萄排名 老刀注:学农技,问专家,查病害,请下载农管家APP。 葡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水果,世界葡萄品种达8000个以上,中国约有800个,我国是葡萄产业大国,每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小编就是个葡萄忠实爱好者,今天就在这里为大家介绍10款国内常见的中高档葡萄,每一款都可谓是口感与颜值俱佳。 10大葡萄排行榜! 第十名:巨峰葡萄 口感:★★★☆,颜值:★★★,价格:★★★★☆ 巨峰葡萄是欧美杂交种,原产于日本,1959引入中国,目前已在我国大面积种植,产量很高,价格亲民。适应性强,抗寒抗病,一般在7、8月下旬成熟,皮肉分离,成熟时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多,果肉较软,味甜多汁,含糖16%。成熟的巨峰葡萄容易脱粒、破皮。 第九名:夏黑葡萄

口感: ★★★★,颜值:★★★,价格:★★★★☆ 夏黑葡萄又名黑夏,夏黑无核,也是欧美杂交品品种,产于日本,算得上是巨峰的“近亲”,2000年2月,我国从日本山梨县植原葡萄研究所引进该品种的脱毒苗。 目前国内主要产地为湖南、甘肃、青岛等地,产量高。夏黑是国内最甜早熟葡萄,也被成为超甜葡萄,黑蓝色,果肉脆,汁淡红色。夏黑葡萄耐储运、耐挂性较好,不易脱粒,运输过程中不易因挤压而爆裂。 第八名:新疆无籽露

口感:★★★☆,颜值:★★★★,价格:★★★★ 无籽露又称无核白、小蜜蜂,营养价值很高,无籽露葡萄含有机酸 0.5%—1.5%,蛋白质0.1%—0.9%,钾、磷、钙、铁等矿物质含量共为3%—5%,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无籽露葡萄含糖量高达25%以上,晶莹剔透,翠绿媚人, 质美味佳,可鲜吃,晒成葡萄干,也可榨汁,酿酒。新疆无籽露每年的七八月份上市。 新疆无籽露的表皮非常的薄,果肉非常细腻,而且没有核。部分未成熟或光照条件较差的无籽露为比较酸,要想挑选甜的无籽露,应该选择外部坚硬且脆,不发软,果粒尖长,外部绿色泛白的。部分颗粒较软,皮肉分离的,会比较酸。 第七名:克伦生无籽红提 口感:★★★★,颜值:★★★☆,价格:★★★☆ 克伦生无籽红提是美国加州研究的一款无核葡萄新品种,我国于1996年引 入,现多种植于新疆、河北等地。克伦生葡萄果实味美色艳。果穗圆锥形,果粒椭圆稍长型,整齐紧凑,颜色透亮,果霜鲜艳,果肉浅红色,肉质脆能切片,既可鲜食又可制干。果皮脆,可以洗净随果实一起食用。克伦生在我国一般 在8、9月上市,目前产量不高。 第六名:醉金香葡萄

2021年XX县立体生态立体观光葡萄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架构参考

XX县立体生态立体观光葡萄园建设项目 欧阳光明(2021.03.07) 可行性研究报告 JINLING GONG CHENG ZI XUN SHI WU SUO 金陵工程咨询事务所 目录 目录2 第一章总论3 一、项目概况6 二、项目业主简介:8 三、编制依据10 四、可研报告研究范围10 五、项目研究结论12 六、问题与建议13 七、主要技术指标表1-11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1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

第三章产业关联度分析27 一、项目产业链长,提供就业机会多27 二、使库区移民增收28 第四章市场分析29 一、生态农业观光园简述29 二、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29 三、绿色食品市场分析36 四、市场风险分析42 五、经营方案46 第五章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50 一、依据50 二、编制原则50 三、建设规模50 二、主要建设内容52 第六章建设地址及条件53 一、建设地址53 二、场区地质条件56 三、自然条件57 四、建设环境等条件59 第七章项目建设技术方案60 一、指导思想60 二、设计原则62 三、生态农业技术方案79 四、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管理技术93

五、工程建设方案93 第八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93 一、编制依据94 二、环境保护原则94 三、建设区域环境条件现状94 四、项目建设与使用可能引起的生态破坏97 五、环境治理措施98 六、环境影响评价99 第九章劳动安全与消防100 一、劳动安全100 二、消防102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及招投标103 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3 二、招标范围104 三、招标组织形式105 四、施工及设计单位的资质要求107 五、招标信息发布108 六、招投标工作组织110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111 一、投资估算111 二、投资估算主要指标116 第十二章融资方案及资金使用117 一、融资方案117 二、资金使用计划118

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我国葡萄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 园艺134班:万胜 摘要: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国,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扼要分析了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葡萄产业鲜食葡萄生产生产现状栽培面积进出口量 正文: 一、生产现状 2014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 76.72 万公顷(1150.8 万亩),总产量达1254.6 万吨,葡萄酒年产量 116.1 万千升,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变化(面积单位:万公顷,产量单位:万吨)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面积:40.79 41.87 43.83 45.12 49.34 55.199 59.69 66.56 71.46 产量: 579.4 627.1 669.7 715.1 794.1 854.9 906.7 1054.3 1155 2013年我国葡萄主产区产量及其所占比例(总产量1155万吨) 产区产量占比例产区产量占比例 新疆: 223.9 19.39% 浙江: 65.9 5.70% 河北: 137.0 11.86% 陕西: 60.7 5.25% 山东: 112.5 9.70% 河南: 55.7 4.82% 辽宁: 81.6 7.06% 江苏: 51.4 4.45% 云南: 65.9 5.70% 广西: 36.7 3.17% 安徽: 35.8 3.09% 四川: 28.8 2.49% 甘肃: 25.9 2.24% 湖北: 23.7 2.05% 山西: 20.7 1.79% 宁夏: 17.2 1.49% 1.生产进入稳定阶段 从栽培面积变化来看,2005-2008年葡萄栽培面积趋于稳定,由40.79万公顷上升到45.12万公顷,年增长率仅为3.54%,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从地区产量来看,新疆、河北、山东、辽宁、云南、浙江、陕西、河南、江苏等为我国的主要产区;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非适宜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栽培面积大幅减少,而优势生态区及我国南方经济效益较高地区的栽培面积稳定增加。

中国中原地区种植葡萄始于

葡萄之乡: 中国葡萄代表品牌有,大泽山葡萄,萧县葡萄,吐鲁番葡萄,怀来葡萄。吐鲁番总是和葡萄连在一起。吐鲁番的葡萄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吐鲁番的葡萄质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吐鲁番被国家确定为西北地区惟一的葡萄商品生产基地,是我国葡萄主产区。 吐鲁番的葡萄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高产水果之一。大泽山葡萄产于山东省青岛大泽山,大泽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适宜于葡萄生长,现有葡萄种植面积数万亩,故有“葡萄之乡”之称。1995年3月,大泽山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首家“中国葡萄之乡”称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题词赞誉:“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 地域分布: 大泽山 大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又名“九青山”,胶东名山之一,主峰海拔737米。据志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此山层峦叠樟,奇松异石,林壑静幽,雄深伟丽,因秦汉以来,名士高人多隐居于此,故又号神仙窟宅。 大泽山镇以山为名,位于平度市区以北,东西横距15公里,南北纵距8公里,总面积93.71平方公里。大泽山葡萄是山东省著名特产之一,有几百年的栽培史。大泽山葡萄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皮薄肉嫩,口味宜人。广泛栽培的品种有十几个,鲜食品种中泽香、玫瑰香栽培最多,产量最大。龙眼、金手指、甲州、

玫瑰露、巨峰、红提、黑提(黑大粒、秋黑、瑞比尔)、红鸡心、葡萄园皇后、意大利、凤凰51号、早红、红莲子、红香蕉、大宝、牛奶、乍娜、里扎马特、藤稔、矢富罗莎、巨星、优无核、红富士、京秀、板田良智、美人指、贵妃玫瑰、脆红、维多利亚等有零星栽培,酿造品种赤霞珠、莎当妮、北醇、意斯琳、黑比诺、佳利酿、白羽、法国兰、雷司令、白品乐、烟73等偶有栽培。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泽山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9月,大泽山镇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全国鲜食葡萄第一镇”。2014年,大泽山葡萄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地理环境优势 中国的山地丘陵地形比比皆是,但像大泽山这样独特的自然条件却不多见,大泽山脉绵亘百余平方公里,葡萄种植区域集中于山脉西麓一带,方圆约30平方公里,呈东西走向,横贯在胶东半岛东部。大泽山镇中心为泉水汇集的水库——大泽山水库,村落和耕地分布山脚下、水库旁,“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群峰环绕大体上构成了一个大盆地环境,造就了一个适合葡萄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区, 同时春季气温回升早,大樱桃等水果比烟台地区早成熟7~10天,雨量多集中在6、7月份,在8、9月葡萄成熟季节,大多数年份天晴少雨,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积累糖分,与法国的地中海型气候相似。20世纪70年代始,国外专家先后前往考察,称誉大泽山是

葡萄园管理年度工作总结通用版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葡萄园管理年度工作总结通用版 ——Summaring Experience, Carrying Over To Go Forward Striving for More Achievement 。

葡萄园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本年度,在总公司领导和在座的各位努力下,葡萄园经过整理土地、规划设计、栽植树苗、树体管理等四个阶段、360多天的紧张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完成了年初公司下达的“苗齐、苗壮、株高4架、径粗1公分”四大目标,为下一年度葡萄园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葡萄园管理方面,公司上下目标非常明确,重结果但更重过程。从整理土地开始,到规划设计、栽植树苗和树体管理,始终做到精耕细作。从栽植树苗开始,到整枝打叉、防病治病和浇水除草,更能够做到精益求精。因此,2020年能够平安度过幼苗栽植关、苗期管理关、成树管理关和科学建园关,能够顺利实现第一管理年度目标,都流淌着在座公司全体员工的辛勤和汗水。 在管理团队建设方面,随着合作社的日益壮大,我个人有很多的体会,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合作社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经历“学以致用”“学中求进”的这么一个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才能打造出一支合格的团队,才能使合作社发展壮大。 其次是责任心。一名合格的片区长,不管能力有大小,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责任心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平时讲话和公司保持一致,不讲对公司不利的话;日常工作安排细致,不误工;一切为了公司利益等等。 第三吃苦精神。和地打交道,除了吃苦还是吃苦,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合作

葡萄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

葡萄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 葡萄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一气候及土壤要求二经济效益三营养价值四社会和生态效益五市场前景分析六葡萄品种选择七启动资金及未收益预算八风险分析与防控九东沂蒙苗木基地配套服务宗旨葡萄鲜果,果色艳丽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葡萄是见效最快的果树之一,具有高产稳产等优势,一般当年种,第二年即可量产,年大丰收,在正常管理条下,一般无大小年现象,产量相当稳定。 一气候及土壤要求葡萄抗抗逆性强,生长旺盛,到目前为止,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遍地可见葡荀的影子,无论东北三省、,还是西北高原,黄河流域或是多雨江南。 葡萄之抗性,适应广普性是其它任何一种果树不可相比的。 葡萄对土壤的要求极低,除严重沙化,重盐碱地等极端土质不适合种植葡萄外,其他的诸如黑土黄土红土冲积平原河滩淤地整改土地都可以种植葡萄,尤其是土壤肥沃的平原地段,更适宜种植葡萄。 葡萄的适应性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C 其经济寿命一般?年,若管理精细,可长达?年。 鲜果供应期长,自月上旬鲜果陆续上市,直至月。 定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一般二年生葡萄亩产就达T?克,三年生的亩产可达千克,四年生的亩产可达千克。 在管理好的条下,每亩可获得近两万元的收益。 近年引入欧亚种葡萄,其经济价值更可观,每亩收益可高达万元以上。 葡萄除鲜食外,还可用酿制葡萄酒,制成葡萄汁,具有防暑止渴降血脂血压的功效。 另外,还可晾成葡萄干制成糖水匍萄罐头和果浆果冻等。 三营养价值葡萄的营养价值高,是一种普遍受人喜爱的果品,其色香味俱佳,既能满足人们的感官亨受,乂具有很高的营养及保健价值。

据测定,葡萄含有沧%水分,沧%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沧%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和酒石酸,沧%矿物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氨基酸, 红葡萄中含有较多的色素与单宁。 每千克鲜葡萄可产生~焦耳的热量,经自然风干活人工烘制的葡萄干,含糖量达%以上,每千克可产生焦耳的热量。 葡萄汁发酵酿成的普通酒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饮料,含有大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含有种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葡萄酒有“暖腰肾耐寒驻颜色”的功能。 美国菩名杂志《科学》年月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在葡萄及其产品中在发现一种抗癌物质叫resveiatil”,该物质的大量存在能够阻止癌变发生。 在此之前,大最的研究报告指出,适量饮用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能够减少脂肪在血管里的沉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四社会和生态效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如生猪规模生产,生猪存栏数?头, 每H 排猪粪约?吨,如任其向四周流淌,将严重污染周闱土壤河流及空气。 葡萄需要大肥大水,含有丰富有机质的猪粪水,对葡萄的生长结果有良好作用。 在农村除大面积连片种植外,还可在畜禽水产养殖场及房前屋后IB边隙地栽培葡萄,能起到遮阴降温净化空气的生态效应。 美化环境:葡萄乂是绿化树种,花朵开放时,其香气浓郁,人入园中,顿觉清香扑鼻,流连忘返。 它的果粒,千姿百态,不但颜色各异,形态也不相同。 其枝叶茂盛,也极有观赏价值。 近年我国很多城市以葡萄棚点缀市容。 沈阳上海等地的盆栽葡萄已进入T?家万户,用以美化阳台走廊天井等。 旅游添加景色:近年兴办了一些观光果园,为城市居民郊游时增添情趣。 这是一项既有社会效益乂有经济效益的新兴农业经营方式。 五市场前景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葡萄生产既有机遇也有斥 力。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6-9Journal ofH ebeiAgricultural S ci en ces 编辑 索相敏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马爱红1 ,郭紫娟1 ,李海山2 ,赵胜建1* ,刘长江1 ,袁军伟1 ,马 晓 1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 066600;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 摘要:介绍了我国葡萄产业在栽培、贮藏加工、贸易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形势,并根据葡萄产业中苗木、品种、产品质量、产后处理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词:葡萄;产业;发展形势 中图分类号:S66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1631(2009)12 0006 04Develop m ent Sit uation of G rape Indust ry i n Ch i na MA A i hong 1 ,GUO Z i j uan 1 ,L IH ai shan 2 ,Z HAO Sheng jia n 1* ,L I U Chang ji ang 1 ,YUAN Jun w ei 1 ,MA X iao 1 (1 Changli F r u it I nstitute ,H ebeiA cade m y of A 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 nces ,Changli 066600,China ;2 Shijiazhuang Po m ology I nst itute ,H ebei A cade 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 azhuang 050061,Ch i na)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develop m ent tre nds of grape i ndustr y i n Chi na were analyzed i ncl udi ng cultivation ,storage ,processing and trade A ccordi ng to the proble m s i n nurser y stocks ,vari eties ,quality ,posthar vest treat m ent and manage m ent syste m, t he counter m easuresw ere put for war d K ey wor ds :G rape ;Industry ;Develop m ent situation 收稿日期:2009 11 28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NYCYTX 3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 X07 027) 作者简介:马爱红(1979-),女,河北衡水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主要从事葡萄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赵胜建研究员。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落叶果树种类之一,其适应性强、结果早、效益高。改革开放以来,葡萄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葡萄种植 [1] ,葡萄栽培和加工已成为许多地 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1 我国葡萄栽培现状及特点 1 1 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 世界葡萄栽培面积基本稳定,产量继续增长 [2] 。 2007年全球葡萄栽培总面积为7871千h m 2 ,葡萄总产量6460 1万t 。我国葡萄栽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飞猛进地发展,30a 来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持续增长(图1)。2008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451 3千hm 2 和715 15万t [3] ,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5位。按鲜食葡萄产量,我国已连续多年高居首位 [4] 。 近年来我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发展,2007年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5 33万hm 2 ,占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12%左右 [5] 。酿酒葡萄品种以红葡萄品种为 主,约占80%;白葡萄品种约占20%。其中赤霞珠栽培面积已超过2万hm 2 ,是中国第1主栽酿酒品种。1 2 品种结构逐步改善 葡萄品种结构逐步改善,主要栽培品种逐步多样化,鲜食品种由20世纪中期的玫瑰香、龙眼、牛奶等品种发展到巨峰、黑奥林、藤稔等,直到现在的红地球、巨峰、户太8号、绯红、京亚、粉红亚都蜜、维多利亚、夏黑等 [6] 。鲜食品种占85%以上,其中巨峰系 及其他欧美杂交品种较多,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欧亚品 种玫瑰香、龙眼等,主要分布于河北及京津地区;酿酒葡萄集中栽培于渤海湾产区、新疆北部、河西走廊、怀来盆地等。赤霞珠、梅露辄、霞多丽等优良品种已成为我国酿酒葡萄的主栽品种,面积约占全国酿酒葡萄的90% [1] 。 图1 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化趋势 F i g 1 Th e changes of cu lt i va ted area and p rodu ction of grape i n Ch i na * 数据来源:中国种植业信息网水果数据库。 1 3 栽培方式多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葡萄栽培方式已从单纯的露地栽培发展到设施促成栽培、设施延后栽培以及设施避雨栽培、一两年熟等多种栽培方式。尤其是设施栽培的发展已成为当今葡萄栽培的1种综合技术应用模式,不仅扩大了葡萄栽培区域,而且延长了葡萄果品的上市供应时期,有效提高

13个世界著名的巴罗洛酒庄规划的“特级葡萄园”分析

酒庄设计主题乐园设计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463565731.html,/ 13个世界著名的巴罗洛酒庄规划的“特级葡萄园”分析 巴罗洛(Barolo)是意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最著名的葡萄酒,以极强的陈年潜力而闻名,被称为“王者之酒”。如今,酿造巴罗洛的酒庄也非常多,2017年年末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的艾劳迪总统酒庄(Poderi Luigi Einaudi)就以3百万欧元的价格新收购在巴罗洛(Barolo)产区蒙维耶罗(Monvigliero)区域内的一片面积为1.5公顷的特级葡萄园,目的就是为了在2020年,希望达到年产巴罗洛(Barolo)葡萄酒10万瓶的目标。巴罗洛葡萄酒虽然受人欢迎,但是由于品质参差不齐,在加上它的酒品等级并没有确认的官方分级,因此很多人关于巴罗洛并不是特别了解。13个世界著名的巴罗洛“特级葡萄园”分析如下: 图片来源:Wine Dine Guide

酒庄设计主题乐园设计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463565731.html,/ 巴罗洛至今没有官方明确的评定等级,但是世界著名的酒评家或是酿酒师或是葡萄酒知识绘图师等早已对巴罗洛葡萄园进行了等级划分。酒评家路易吉·韦罗内利(Luigi Veronelli)率先在他的作品《意大利葡萄酒》(The Wines of Italy)中对巴罗洛葡萄园进行分级,不过影响甚微。在韦罗内利的启发下,酿酒师雷纳托·拉蒂(Renato Ratti)于上世纪70年代仿照勃艮第分级,将巴罗洛葡萄园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1er Category)有10座,这次分级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在拉蒂之后,精通葡萄酒知识的绘图师亚历山大·马士杰迪(Alessandro Masnaghetti)在发布的巴罗洛产区葡萄园等级分布地图中标注了9座5星级葡萄园。而之后的酒评家安东尼·盖洛尼(Antonio Galloni)在发布的等级地图中标注了10座葡萄园位列卓越(Exceptional)等级。 经过几十年的验证,如今被公认为巴罗洛的特级葡萄园有 13 个,分别位于拉梦罗(La Morra)村、巴罗洛(Barolo)村、卡斯蒂戈隆·法列多(Castiglione Falletto)村、塞拉伦加·阿尔巴(Serralunga d’Alba)村和梦馥迪·阿尔巴(Monforte d’Alba)村:

葡萄酒行业发展概述

报告 第一章葡萄酒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行业概述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以往葡萄酒消费人群主要是外国人、海归和在CBD上班的白领。随着消费者养生保健意识增强,以及葡萄酒有益健康的常识逐渐深入人心,中国葡萄酒消费者人群不断扩大。这促使中国葡萄酒市场快速成长,产销量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葡萄酒产量达到10.89亿升,2011年葡萄酒产量达11.57亿升,同比增长6.25%。 近年来,我们葡萄酒销售规模保持快速扩张的态势,2010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达到14.8亿升,人均消费量由1999年的0.14 升/人提高到2010年的1.1升/人。但是,我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仍大大低于世界3.6升的世界平均水平,日本7.1升的水平。随着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逐步认知和对于健康理念的逐步深入,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15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接近30亿升。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人均消费与世界人均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

消费总量的1.5%。中国葡萄酒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未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将使葡萄酒行业长期景气。 第二节葡萄酒的历史 葡萄酒的历史,与西班牙葡萄酒生产历史息息相关,起源于早期腓尼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之一,其演变已明显受到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帝国和文明如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摩尔人、西班牙和英国的影响。今天,葡萄酒的享用已相当普及,它从前那样,它仍然是其中的葡萄酒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历史表现。 葡萄酒在西汉时期以前的中国已有酿制,当时葡萄主要在西域种植和加工。后来西汉特使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把葡萄和葡萄酒酿制技术由西域引进至中原,不过当时葡萄酒仍是奢侈品,而在汉代后中原的葡萄和相关加工的应用和承传更一度中止了;直至唐代李世民时期重新由西域引进至中原后,酿酒技术和品尝普及性更大有进步与广泛。到了元代,凭借蒙古皇官推动,有关葡萄酒的产业更为登峰造极,不仅法例规定祭祀太庙必须使用葡萄酒,而且更设立若干御用和民用的葡萄园。惟明代起粮食白酒的发酵与蒸馏技术改良,且储存保质优化和较不受季节性影响,蒸馏白酒就取代葡萄酒成为中国主流飨饮用酒,中式葡萄酒

国内葡萄产地分布

中国的葡萄产地有哪些? 我国酿酒葡萄生产正在朝着区域化、基地化、良种化的方向发展,全国形成了吉林通化、渤海湾产地、怀涿盆地、清徐产地、宁夏银川、甘肃武威、新疆吐鲁番、新疆石河子、云南弥勒以及黄河故道等著名产区。各产区葡萄各有特色,所产葡萄酒特点迵异。 1、通化产区 在吉林通化、佐家比较集中。这里天气寒冷,主要种植抗寒性强的山葡萄,品种有左山一号、左山二号、双丰、双优、双红等。这一产区有通化葡萄酒公司和长白山葡萄酒公司等几家山葡萄酒厂。 2、渤海湾产区 包括环渤海湾的河北昌黎、唐山;天津的滨海区、山东半岛的烟台等地。这里受海洋的影响,气候稳定,热量丰富,雨量适中,土壤适宜,自然条件优越。该产区酿酒葡萄栽培面积最大,主要品种有霞多丽、贵人香、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美乐、佳丽酿和白玉霓等,葡萄果实各物质含量丰富、成分均衡,酿成的干型葡萄酒风格突出、口味协调。产区酒厂量集中,中国著名的张裕、长城、王朝酒厂都在这个产区。渤海湾产区的葡萄酒占到中国葡萄酒产量的2/3。 3、怀涿盆地产区 位于河北的怀来和涿鹿的丘陵山地,这里气温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偏少,适宜龙眼、牛奶葡萄的生长。近十年推广赤霞珠、梅鹿辄等世界优良酿酒品种已获成功。它将成为我国一个新兴的优质红酒产区。沙城长城就在这一产区。 4、清徐产地 包括汾阳、清徐的晋西北区,大都分布在山坡梯田上,海拔多为800-900m,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多砾石,十分适宜葡萄的生长。几年前新建的怡园酒庄种植了霞多丽、赤霞珠、梅鹿辄等国际名种,葡萄成熟时,糖度都超过20%,酸度达到0.6%,葡萄酒质量较佳。 5、银川产区 分布在沿贺兰山麓的冲积平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含砾石,土质原始,适宜葡萄的生长,现已新建了御马、银广夏等几家企业。 6、甘肃武威产区 包括武威、民勤、古浪、张掖等位于腾格里大沙漠边缘的县市,这里气候干旱少雨,热量适中,土壤不太肥沃,无工业污染,非常适宜酿酒葡萄的种植,近年来梅鹿辄、黑比诺、霞多丽等国际名种已大面积推广。根据专家品评,这个产区的葡萄酒颜色红艳,果香浓郁,酒体

XX县立体生态立体观光葡萄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架构参考

XX县立体生态立体观光葡萄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JINLING GONG CHENG ZI XUN SHI WU SUO 金陵工程咨询事务所

目录 JINLING GONG CHENG ZI XUN SHI WU SUO (1) 目录 (1) 一、经济评价依据、原则和范围 (6) 二、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 三、运行收入估算 (9) 四、营业税费估算 (10) 五、成本费用估算 (10) 六、利润估算 (11) 七、财务报表 (12) 八、财务评价指标 (12) 九、不确定性分析 (12) 十、财务评价结论 (14) 附图:栖霞红龙村葡萄园规划图 附表:11-1《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11-2《建设投资估算表》 11-3《建筑工程费用估算表》 11-4《设备购置费用估算表》 11-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 13-1《总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13-2《总成本费用测算表》 13-3《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13-4《财务现金流量表》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是,到发改委申请项目立项、到国土局审批土地、申请银行项目贷款、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申请政府资金和补贴、用于向投资者融资、用于指导项目建设实施。 “老年轻便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于内资企业新建(或改扩建)老年轻便车项目在发改委申请立项和到银行申请贷款,需要加盖工程咨询咨询章才能 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在项目建设投资前必须到项目建设地发改委提交申请立项。 不涉及政府资金和利用外资的企业投资项目按照备案制立项。需要企业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请示、公司工商材料、项目建设地址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配合发改委填写项目立项备案表。 项目备案同时,还需要同步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者报告表、登记表)、节能评估报告(或者报告表、登记表),这两份报告需要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是项目立项备案过程中的重要文本之一。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报告文本的编制均需要参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我国葡萄发展概况

一、我国葡萄发展概况 (一)我国现代葡萄生产的辉煌成就 欧亚种葡萄早在2100多年前由中亚传入我国内地,新疆栽培葡萄历史已有2300年以上。但葡萄在旧中国发展极其缓慢,生产规模很小,多数中国人一生都没有品赏葡萄和饮葡萄酒的机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落后的情况才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1.葡萄产区迅速扩展,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 我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业,经过20世纪50年代恢复发展及60~70年代的停滞阶段后,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近30年的持续努力使葡萄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至2007年底已分别增为438.4khm2和669.7万t。与1978年相比,葡萄面积增长为17倍,产量增长为65倍。平均年增约1.5万km2和近23万t。近10年当中还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至2008年底,全国葡萄面积和产量已分别增为451.3khm2和715.1万t。 北方主要葡萄产区凭借比较优势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栽培经验大步发展,一些新区,包括广大南方地区也开始积极种植葡萄。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一批现代化的酿酒、鲜食和制干葡萄生产基地相继建立,葡萄生产已遍及全国各地。按葡萄面积和产量看,新疆一直居首位,约占全国的25%,新疆、河北、山东、辽宁、河南5个产区的葡萄面积占全国的60%,产量占66.2%。南方13省市的葡萄面积和年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3.8和21.5%。 2.葡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2000年以来我国葡萄育种者做了大量工作,培育出了很多品种和品系,育种方法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葡萄育种的常规途径,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最广泛和有效的育种方法之一。近10年,国内通过杂交育种共培育了37个鲜食品种、9个酿酒品种和3个砧木品种。杂交育种分常规杂交育种和胚挽救杂交育种。 (2)实生选种世界许多著名葡萄品种都来自实生育种,如早巨选、高尾等品种。国内利用实生育种已选育出许多品种,如京优、京亚等品种。 (3)无性系选种无性系选种又名芽变选种,这种方法比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简便易行,而且选育周期短,见效快,一旦发现新的优良性状变异即可进行繁育和推广栽培。近年,我国利用该技术培育出10多个品种。 (4)诱变育种自然突变尤其是优良变异毕竟很少,为了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导植物发生变异,从中选择新的变异类型。 (5)生物技术育种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技术,不受环境、发育阶段的影响,对后代进行早期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的育种方法。 3.葡萄品种组成丰富多样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多年的引种及我国葡萄育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品种单纯、优良品种少的问题已发生根本变化。“巨峰”及巨峰

全国葡萄种植基地

全国葡萄种植基地 1新疆种植基地: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全疆各地州都有不同程度葡萄的栽种。2008年葡萄总产量(不包括民工团)141万吨,种植面积82千公顷,总产值27亿人民币,平均每单产17.2吨/公顷。其中,无核葡萄79.8万吨,面积33公顷,分别占全疆的56.6%和40.2%。计划到2010年葡萄种植面积达200万亩。新疆生产葡萄的产地主要有吐鲁番、哈密、和田、巴州、昌吉等,而吐鲁番测是新疆最具盛名的葡萄基地,主要中无核白葡萄,还育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喀尔、木纳格、自加干4琐琐等13个品种,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臼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 的珍品。 2 内蒙古葡萄种植基地: 乌海较大面积种植葡萄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自1985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加速发展葡萄种植业,建立葡萄商品生产基地的决定,到1993年全市葡萄已发展到了8000亩,乌海市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无霜期达156~165天,很适宜葡萄的生产。根据地区实际,乌海市将葡萄产业确定为乌海农业主导产业。为调动葡萄种植户的积极性,乌海市已连续四年给予每亩200元的补贴,今年为了鼓励规模化发展,每亩补贴又增加了100元。到目前,乌海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葡萄品种达到100多个,成为自治区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今年全市葡萄产量预计达到700万公斤,比去年增加200万公斤要有传统品种龙眼、无核白、玫瑰香、马奶、园白、巨蜂等。其中,无核白的种植成功可谓一大壮举,因为国内适宜种植的区域为数不多。我国著名葡萄学专家贺普超、黎盛臣等在中国葡萄栽培区划中,把内蒙古乌海地区单列为中温区的一个区划单位,并称“乌海为中国很有发展前途的葡萄栽培新区”。基地成立以来,我市先后引入葡萄品种130余种,鲜食品种有红地球、黑玫瑰。意大利、瑞比尔、皇帝、皇后、大粒红无核、森田尼无核、早熟红无核、克瑞森无核、美人指、皇家秋天等,加工品种有赤霞珠、蛇龙珠、白羽、白雅、考伦白、增劳德、雷司令等。绝大今数葡萄品种在我地区表现长势旺、结果强、品质好。 甘肃葡萄种植基地 目前,省内已经是我国酿酒葡萄的种植大省,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达12万吨左右。省内现有莫高、祁连、紫轩、国风、皇台、甘肃威龙、阳关等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产能接近10万吨,年产量达2.41万吨。为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省政府确定葡萄酒产业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提出做大做强葡萄酒产业。近几年我省葡萄酒销售网络遍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莫高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所占1-2%的份额。祁连冰酒和紫轩分别销往中西部、华南近10个省区市,国风和皇台、威龙、阳关等品牌也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比例份额, 但品牌和知名度,以及市场占有率亟待进一步提高。未来10年,甘肃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60万亩,葡萄酒产能达40万吨,葡萄酒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葡萄园建设规划方案

葡萄园建设实施方案(一) 一、土地平整 前期葡萄园整地,整地要求:沿主干道路整地,呈缓坡型,推高填低,不能出现低洼积水地块,地面整齐呈流线型。再按种植间行距开沟埋肥起垄。 二、葡萄园架式选择 三、葡萄园架式材料 1、水泥柱、铁丝、其他材料 2、架势结构 根据Y型架栽培模式的特点设计新的Y型支架。沿葡萄定植沟的中心线,每隔4米立1根米的水泥柱,地下埋60米,地上部分为2米,并在水泥柱距地面125厘米、200厘米处分别固定一横梁,方向与行向垂直,长度分别为60厘米、130厘米。 3、操作方法: (1)按每3*2m开长宽深100cm*100cm*60cm的定植点。内填有机肥和矿物质肥料,之后将有机肥回填并起垄状,垄长控制在100米左右,垄高20—40厘米。 (2)埋立柱每垄隔4米埋1根水泥柱,每亩可埋66根(包括尽头固桩)。 (3)架横梁在离表土125厘米处的立柱上架设短横梁,在第1根横梁上

端距离第1根横梁75厘米处架设长横梁,横梁最好从立柱中穿过。 (4)拉铁丝在立柱距地50厘米处拉第一层铁丝,铁丝要绕过柱子,形成一左一右2道铁丝,再以同样方法在立柱距地125厘米处拉第2层铁丝,最后在距地200厘米的横梁上拉第3层铁丝,总共形成3 层共6道铁丝。 4、拉线 使用最多的拉线是镀锌铁丝。第一道拉线用于固定和支撑主干或主蔓,应该用直~毫米的粗线(每百米重~;固定新梢的拉线承重力减少,可用~毫米的细线(每百米重~。如用于支撑主干的钢丝粗度只有毫米,每百米重。不锈钢丝特别适用于游动拉线和机械采收。 5、埋设架材的要点 埋设架材最主要的是牢固性。立柱的埋土深度受土壤性质的影响,在砂性松散的土壤内埋的要比在黏土中深。一般行内柱和边柱应埋60厘米深,另外还要用内撑或外拉法加以固定。内撑法边柱直立,用木柱或石柱在内侧抵住,撑柱埋入土中30厘米,下部埋一石块或水泥块垫住。外拉法边柱上端向外斜30°,用粗钢丝绳或不锈钢丝拴住边柱上部,把钢丝绳另一端拴在大石块或铁锚上埋人地下。也有双向固定法,即在边柱内侧2米之处再立一支柱,在其上部拴一钢丝斜绑于边柱的底部。 葡萄园建设费用预算 1、土地整治,总计投入为每亩1460元。 (1)建设计划与操作要点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葡萄酒的生产量、消费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同期食品饮料行业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子行业。本文对葡萄酒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的进行深入分析,以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葡萄酒产业的优势分析 1.葡萄酒特有的产品功能及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葡萄酒是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经过发酵获得的高档饮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有机和无机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在适量饮用的条件下,还具有防治心血管病等各种疾病,增强人体健康的功能,被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是最健康、最卫生的饮料,是世界通畅型酒种之一。而且其特有的色泽、饮酒器具及品酒环境,使得饮用葡萄酒超出了葡萄酒本身的理化和感官功能,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情感、艺术、文化与品位的溢出效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这种集营养性、功能性、文化品位一体的饮料会使人们所乐于接受和消费,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鼓励发展 我国是一个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白酒生产耗粮过重,每年耗粮2000多万吨,与我国人多粮少相矛盾。为此,国家酒类产业政策体现在“四个转变"方针上,即“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

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2002年国家经贸委又提出: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葡萄酒兼具发酵酒和果酒两大特征,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 3.葡萄酒产业具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关联效应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的轻工产品,葡萄根系发达、耐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强,不仅能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还能够盘活贫瘠土地资源和闲置的土地资源,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关联效应。同时,发展葡萄种植业,使公司、基地、农户成为葡萄酒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产区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而且还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人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葡萄酒产业关联度高,它将农业、轻工业等产业以产品深加工的方式链接起来,具有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特色。首先是推动了酿酒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工业的大发展。其次还带动了葡萄酒原辅料、制药、机械设备、制瓶业、印刷业、包装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影响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葡萄酒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而是一种自然产品,它的质量和风格首先决定于葡萄产区的光、热、水、气、土壤营养元素等自然生态因素,其次才是决定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品种、栽培、酿造等人为因素。葡萄酒生产的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的酿造工艺、设备将葡萄中有用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葡萄酒行业的现状 在我国,葡萄酒的产销情况虽然不如白酒的啤酒,但从2000年开始,伴随着新一轮消费升级大潮的来临,葡萄酒行业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随着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出现变化,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出现上升,葡萄酒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1至2005年葡萄酒产销量增长一倍。2006年葡萄酒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全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29.52亿元,同比增长25.04%,利润总额达到13.53亿元,同比增长19.60%。2006年葡萄酒的产量49.5万千升,与2005年的43.4 万千升相比上升14.1%。 2007年1-5月,国内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长15.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规模上,企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8.4%,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葡萄酒进口量增幅虽大,但小包装酒进口总量仍不足国内总产量的7%。 截止2009年10月中国葡萄酒产量达到7.10亿升,同比增长18.13%。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9年1-8月葡萄酒制造业的收入为153.24亿元,同比增长14.02%。 2010年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无论生产、进口、营销、流通、投资,以及对葡萄酒的理解、热爱和消费程度上,都有着空前的非凡表现。2010年1—8月份葡萄酒产量为63.59万千升,同比增长15%;2010年1-9月份葡萄酒进口量为20.18万千升,较09年同比增长了67%。这种坚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球葡萄酒业带来了狂躁、欣喜和希望。随着国外葡萄酒不断递增式的涌入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更加催化成熟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尤其在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后,中国俨然开始了葡萄酒大业的鼎盛时期。 在我国葡萄酒发展保持良好发展的同时,一批葡萄酒企业也纷纷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500多家葡萄酒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以张裕、王朝、长城等为龙头的一线葡萄酒品牌。几大品牌占据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集中度进一步增大,近期内这种态势仍将保持。目前,国内葡萄酒品牌张裕、长城、王朝的葡萄酒产量,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50%左右。同时张裕、长城和王朝的销量占50%的市场份额。利润总额更是占到行业的67%。王朝、张裕、长城三家国产品牌通过超市等多渠道的扩张,已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臵。未来,这三家独大的局面还将延续。 二、葡萄酒行业的问题 (一)发展问题 1.酿酒葡萄品种单一

第二章 中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中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葡萄产业生产、消费与贸易演变 (一)中国葡萄产业发展历程 葡萄原产于地中海和黑海地区。《农艺植物考源》(A·Cando lle)记载:“葡萄野生于西亚、南欧、阿尔基利亚及摩洛哥之温带区域。…埃及人栽培葡萄及酿酒,为时已有五六千之久,西欧古代腓尼基人、希腊人及罗马人,亦皆知其栽培法,独东亚则较迟,中国于西历纪元前122年以后,始有栽培之者。”《中国作物遗传资源》(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记载:“公元前138——公元前126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他从大宛国取蒲陶(葡萄) 实,于离宫别馆旁尽种之。从此,我国内地开始栽培欧洲葡萄。”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在葡萄的栽培和加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历史上不少农学家对此作过科学的总结。如北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书》中对葡萄栽培、收获、制干和贮藏等方法都曾作过系统总结,在元代的《农桑衣食撮要》、明代的《农政全书》和《便民图纂》等农书中亦都有较具体的记述。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宗教的传播和西方文化的输入,欧美葡萄品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葡萄栽培及酿酒业的发展。1892年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葡萄栽培及酿酒业的开始。但解放前,持续的战乱使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都濒于倒闭。另外由于受旧的生产关系和栽植制度的束缚,栽植分散,不成规模,产量低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总的葡萄栽培面积为3200公顷,产量只有3.8万吨,葡萄酒产量只有84.3吨。 1949年以后,葡萄生产受到重视,并得以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鲜食葡萄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鲜食葡萄经历了三次快速发展:⑴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掀起第一次葡萄发展高潮,鲜食葡萄品种以玫瑰香、龙眼为主,酿酒品种主要来自前苏联和东欧,又形成了黄河故道等葡萄产区。⑵20世纪50年代末,原北京农业大学从日本引入巨峰品种。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学院从国外引入黑奥林、红富士和乍娜(绯红)等品种。经全国各地试种,至80年代中期,在全国广泛推广和栽培,形成了以鲜食葡萄巨峰系和欧亚种大粒品种为主的第二次发展高潮。此期,全国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并形成了南方葡萄产区。⑶20世纪80年代末期,沈阳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单位相继从美国引入了一批优质的欧亚种葡萄品种;到90年代后期,在我国掀起了以红地球(红提)为代表的晚熟鲜食葡萄品种为主的第三次发展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