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拉伸缺陷

拉伸缺陷

拉伸缺陷
拉伸缺陷

拉伸缺陷

这种缺陷一般出现在方筒角部附近的侧壁,通常,出现在凹模圆角半径(rcd)附近。在模具设计阶段,一般难以预料。即倒W字形,在其上方出现与拉深方向呈45°的交叉网格。交叉网格象用划线针划过一样,当寻找壁破裂产生原因时,如不注意,往往不会看漏。它是一种原因比较清楚而又少见的疵病。

方筒拉深,直边部和角部变形不均匀。随着拉深的进行,板厚只在角部增加。从而,研磨了的压边圈,压边力集中于角部,同时,也促进了加工硬化。

为此,弯曲和变直中所需要的力就增大,拉深载荷集中于角部,这种拉深的行程载荷曲线载荷峰值出现两次。

第一峰值与拉深破裂相对应,第二峰值与壁破裂相对应。就平均载荷而言,第一峰值最高。就角部来说,在加工后期由于拉深载荷明显地向角部集中,在第二峰值就往往出现壁破裂。

与碳素钢板(软钢板)相比较,18—8系列不锈钢由于加工硬化严重,容易发生壁破裂。即使拉深象圆筒那样的均匀的产品,往往也会发生谄屏选?

原因及消除方法

(1)制品形状。

① 拉深深度过深。

由于该缺陷是在深拉深时产生的,如将拉深深度降低即可解决。但是必须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拉深时,用其他方法解决的例子也很多。

② rd、rc过小。

由于该缺陷是在方筒角部半径(rc)过小时发生的,所以就应增大rc。凹模圆角半径(rd)小而进行深拉深时,也有产生壁破裂的危险。如果产生破裂,就要好好研磨(rd),将其加大

(2)冲压条件。

① 压边力过大。

只要不起皱,就可降低压边力。如果起皱是引起破裂的原因,则降低压边力必须慎重。如果在整个凸缘上发生薄薄的折皱,又还在破裂地方发亮,那就可能是由于缓冲销高度没有加工好,模具精度差,压力机精度低,压边圈的平

行度不好及发生撞击等局部原因。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是否存在上述因素,可以通过撞击痕迹来加以判断,如果撞击痕迹正常,形状就整齐,如果不整齐,则表明某处一定有问题。

② 润滑不良。

加工油的选择非常重要。区别润滑油是否合适的方法,是当将制品从模具内取出来时,如果制品温度高到不能用手触摸的程度,就必须重新考虑润滑油的选择和润滑方法。在拉深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不能将润滑油的油膜破裂。凸模侧壁温度上升而使材料软化,是引起故障的原因。因此,在进行深拉深时,要尽量减少拉深引起的磨擦,另外,还需要同时考虑积极的冷却方案。

③ 毛坯形状不当。

根据经验,在试拉深阶段产生壁破裂时,只要改变毛坯形状,就可消除缺陷,这种实例非常多。拉深方筒时,首先使用方形毛坯进行拉深,rd部位如果产生破裂,就对毛坯四角进行切角。在此阶段,如果发生倒W字形破裂和网格疵病,则表示四角的切角量过大。切角的形状,如拉深时凸缘四角产生凹口,只要切角量适当减小一些,就可消除,同时还可制止破裂。

④ 定位不良。

切角量即使合适,但如毛坯定位不正确,就会象切角过大那样,仍要产生破裂。另外,当批量生产时,使用三点定位装置时,定位全凭操作者的手感,这时往往会产生壁破裂。

⑤ 缓冲销接触不良。

只要将缓冲销的长度作适当调整,缺陷即可消除。

(3)模具问题。

① 模具表面粗糙和接触不良。

在研磨凹模面提高表面光洁度的同时,还要达到不形成集中载荷的配合状态。

② 模具的平行度、垂直度误差。

进行深拉深时,由于模具的高度增加,所以凸模或凹模的垂直度、平行度就差,当接近下死点时,由于配合和间隙方面的变化,就成为破裂的原因。因此,模具制作完毕之后,必须检查其平行度和垂直度。

③ 拉深筋的位置和形状不好。

削弱方筒拉深时角部的拉深筋的作用。

(4)材料

① 拉伸强度不够。

② 晶粒过大,容易产生壁部裂纹,故应减小材料之晶粒。

③ 变形极限不足,因此要换成r值大的材料。

④ 增加板材厚度,进行试拉深。

侧壁纵向裂纹

如果加工初期受到压缩变形,加工后期受到拉伸变形,可能产生纵裂纹。

(1)制品形状。

① 拉深深度过大。

胀形超过极限而引起纵向裂纹;另外,在精整时,纵向或横向胀形若超过极限,也会引起破裂。总之,破裂的直接原因,与胀形超限是一致的。因此,超过变形极限而产生破裂,从形式上讲,就是拉深深度过深,如果降低拉深深度,成形条件就会变好。

② 凹模圆角半径(rd)过小。

由于是胀形变形,如果超过材料所具有的变形极限,就会产生破裂。因此,合理的rd既能防止凸缘部裂纹的产生,又能补充材料。作为改善材料流入条件的方法之一,是增大凹模圆角半径(rd)。增大rd虽然防止了破裂产生,但这时的rd比图纸尺寸大,为使rd达到图纸要求,应增加一道精整工序。

(2)冲压条件。

① 压边力过大。

调整拉深力最基本的方法是调整压边力。如果产生破裂,并且凸缘部位发亮,则是因为压边力过大。因此,当有破裂危险时,可稍微降低压边力来观察制品的变化。

② 凹模面润滑不足。

随着压边力的增加,润滑油油膜强度也应相应提高,使其尽量减少摩擦。

③ 毛坯形状不良。

如果毛坯越大,成形条件就会越来越坏。因此,需将毛坯减小到最小限度。即

可接近下死点时,毛坯要越过拉深筋,然后进行试拉深。

(3)模具问题。

① 拉深筋的形状和位置不对。

使用拉深筋虽然可以防止凸缘产生折皱,但其副作用是阻碍了材料的流入,因此,如果产生破裂的原因是材料流入阻力太大,那末,为了材料容易流入,就需要与毛坯形状一起综合分析拉深筋的位置和形状。

② 加工不良。

如果模面加工不良,往往不能提高压边力。因此,需要用砂轮磨光。

(4)材料。

如果超过变形极限,就需要换成更高级的材料,另外,还要增加板材厚度。

拉伸模的常有缺陷

拉伸模的常有缺陷 壁破裂 这种缺陷一般出现在方筒角部附近的侧壁,通常,出现在凹模圆角半径(rcd)附近。在模具设计阶段,一般难以预料。破裂形状如图1所示,即倒W字形,在其上方出现与拉深方向呈45°的交叉网格。交叉网格象用划线针划过一样,当寻找壁破裂产生原因时,如不注意,往往不会看漏。它是一种原因比较清楚而又少见的疵病。 方筒拉深,直边部和角部变形不均匀。随着拉深的进行,板厚只在角部增加。从而,研磨了的压边圈,压边力集中于角部,同时,也促进了加工硬化。 为此,弯曲和变直中所需要的力就增大,拉深载荷集中于角部,这种拉深的行程载荷曲线如图2所示,载荷峰值出现两次。 图1 方筒壁破裂 图2 方筒拉深时,凸模行 程与拉深载荷的关系 第一峰值与拉深破裂相对应,第二峰值与壁破裂相对应。就平均载荷而言,第一峰值最高。就角部来说,在加工后期由于拉深载荷明显地向角部集中,在第二峰值就往往出现壁破裂。 与碳素钢板(软钢板)相比较,18—8系列不锈钢由于加工硬化严重,容易发生壁破裂。即使拉深象圆筒那样的均匀的产品,往往也会发生壁破裂。 原因及消除方法 (1)制品形状。 ① 拉深深度过深。 由于该缺陷是在深拉深时产生的,如将拉深深度降低即可解决。但是必须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拉深时,用其他方法解决的例子也很多。 ② rd、rc过小。 由于该缺陷是在方筒角部半径(rc)过小时发生的,所以就应增大rc。凹模圆角半径(rd)小而进行深拉深时,也有产生壁破裂的危险。如果产生破裂,就要好好研磨(rd),将其加大。 (2)冲压条件。 ① 压边力过大。 只要不起皱,就可降低压边力。如果起皱是引起破裂的原因,则降低压边力必须慎重。如果在整个凸缘上发生薄薄的折皱,又还在破裂地方发亮,那就可能是由于缓冲销高度没有加工好,模具精度差,压力机精度低,压边圈的平行度不好及发生撞击等局部原因。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是否存在上述因素,可以通过撞击痕迹来加以判断,如果撞击痕迹正常,形状就整齐,如果不整齐,则表明某处一定有问题。 ② 润滑不良。 加工油的选择非常重要。区别润滑油是否合适的方法,是当将制品从模具内取出来时,如果制品温度高到不能用手触摸的程度,就必须重新考虑润滑油的选择和润滑方法。 在拉深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不能将润滑油的油膜破裂。凸模侧壁温度上升而使材料软化,是引起故障的原因。 因此,在进行深拉深时,要尽量减少拉深引起的磨擦,另外,还需要同时考虑积极的冷却方案。 ③ 毛坯形状不当。 根据经验,在试拉深阶段产生壁破裂时,只要改变毛坯形状,就可消除缺陷,这种实例非常多。 拉深方筒时,首先使用方形毛坯进行拉深,rd部位如果产生破裂,就对毛坯四角进行切角。 在此阶段,如果发生倒W字形破裂和网格疵病,则表示四角的切角量过

挤压与拉拔资料

压力加工:借助外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进而形成各种尺寸、形状和用途的零件和半成品。(不同于机加工)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零件一般通过下列方法获得: 铸造,如轧机牌坊;铸造——机加工,如轧辊;铸造——压力加工,如钢轨;铸造——压力加工——机加工,如螺栓等。 重要用途的零件一般均需通过压力加工。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有:轧制;挤压与拉拔;锻造与冲压主要产品有: 板、带、条、箔;轧制管、棒、型、线;挤压与拉拔各种零件如车轴、饭盒、洗衣机筒等;锻造与冲压 1)挤压与拉拔产品简介 A 管材 按截面形状分:圆管、型管如方、六角形管等; 按合金种类分:铝管、铜管、钢管等; 按生产方法分:挤制管、拉制管、焊管、铸管、盘管、无缝管等; 按用途分:空调管、压力表管、波导管、锅炉管、输油管、冷凝管、天线管等; 按性能分:M(退火态)、R(热态)、Y(硬态)、Y2(半硬态)、C(淬火态)、CZ(淬火自然时效态)、CS(淬火人工时效态)等; 此外:翅片管、蚊香管等。 B 棒、线材 棒材:D>6mm;分类与管材类似;大多是半成品,进一步加工成各种零件,如弹簧,螺栓、螺母等; 线材:D<6mm;多以盘状供货,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电子电力部门,如电线电缆等。 C 型材 非圆截面材,又称经济断面材(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铝、钢型材较多; 许多型材只能用压力加工法生产,如 钢轨、变断面型材 2)产品的生产方法 产品的生产一般可分两步; 坯料制取(开坯):充分利用金属在高温时的塑性对其进行大变形量加工,如热挤、热轧、热锻。 制品的获得:进行目的在于控制形状、尺寸精度、提高综合性能的各种冷加工,如冷轧、拉拔、冲压。 目前研究:近终形成形技术、短流程生产技术 挤压:生产灵活、产品质量好,适用于品种、规格多、产量小(有色金属)的场合,但成本高、成品率低; 斜轧穿孔:生产率、成品率高;成本低;但制品形状尺寸精度差;尺寸规格受限制;多用于产量大的钢坯生产,有色金属厂基本没有; 铸造:产品的尺寸规格少、质量差、性能低;主要用于生产大尺寸、性能要求不高的产品如下水管;

弯曲模,拉伸模的基本原理

弯曲模的基本原理(一) 一、弯曲的基本原理 (一)弯曲工艺的概念及弯曲件 1.弯曲工艺:是根据零件形状的需要,通过模具和压力机把毛坯弯成一定角度,一定形状工件的冲压工艺方法。 2.弯曲成形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应用相当广泛,如汽车上很多履盖件,小汽车的柜架构件,摩托车上把柄,脚支架,单车上的支架构件,把柄,小的如门扣,夹子(铁夹)等。 (二)、弯曲的基本原理:以V形板料弯曲件的弯曲变形为例进行说明。其过程为:1.凸模运动接触板料(毛坯)由于凸,凹模不同的接触点力作用而产生弯短矩,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弯曲。 2.随着凸模继续下行,毛坯与凹模表面逐渐靠近接触,使弯曲半径及弯曲力臂均随之减少,毛坯与凹模接触点由凹模两肩移到凹模两斜面上。(塑变开始阶段)。 3.随着凸模的继续下行,毛坯两端接触凸模斜面开始弯曲。(回弯曲阶段)。 4.压平阶段,随着凸凹模间的间隙不断变小,板料在凸凹模间被压平。 5.校正阶段,当行程终了,对板料进行校正,使其圆角直边与凸模全部贴合而成所需的形状。 (三)、弯曲变形的特点: 弯曲变形的特点是:板料在弯曲变形区的曲率发生变化,即弯曲半径发生变化。 从弯曲断面可划分为三个区:拉伸区、压缩区和中性层。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在实际生产中,弯曲件的主要质量总是有回弹、滑移、弯裂等。

1.弯曲件的回弹: 由于弹性回复的存在,使弯曲件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和弯曲角度在弯曲外力撤去后(工件小模具中取出后)发生变化(与加工中在模具里的形状发生变化)的现象称弹性回复跳(回弹)。 回弹以弯曲角度的变化大小来衡量。Δφ=φ-φt 1)影响回弹的回素: A.材料的机械性能与屈服极限成正比,与弹性模数E成反比。 B.相对弯曲半径r/t,r越小,变形量越大,弹性变形量所点变形量比例越小。回弹越小。 C.弯曲力:弯曲力适当,带校正成分适合,弯曲回弹很小。 D.磨擦与间隙:磨擦越大,变形区拉应力大,回弹小。凸、凹模之间隙小,磨擦大,校正力大,回弹小。 E.弯曲件的形状:弯曲部分中心角越大,弹性变形量越大,回弹大,形状越复杂,回弹时各部分相应牵制,回弹小。 2)回弹值的确定,可查表。 3)减小回弹的措施: A.从工件设计上采取措施。 a). 加强筋的设计 b). 材料的选用:选用弹性模数大,屈服极限小,机械性能稳定的材料。 B.工艺措施 a). 采用校正弯曲,增加弯曲力 b). 冷作硬化材料,弯曲前进行退火,降低屈服极限。 c). 加热弯曲 d). r/t>100用拉深弯曲

拉深缺陷及解决措施

壁破裂 这种缺陷一般出现在方筒角部附近的侧壁,通常,出现在凹模圆角半径(r cd)附近。在模具设计阶段,一般难以预料。破裂形状如图1所示,即倒W字形,在其上方出现与拉深方向呈45°的交叉网格。交叉网格象用划线针划过一样,当寻找壁破裂产生原因时,如不注意,往往不会看漏。它是一种原因比较清楚而又少见的疵病。 方筒拉深,直边部和角部变形不均匀。随着拉深的进行,板厚只在角部增加。从而,研磨了的压边圈,压边力集中于角部,同时,也促进了加工硬化。 为此,弯曲和变直中所需要的力就增大,拉深载荷集中于角部,这种拉深的行程载荷曲线如图2所示,载荷峰值出现两次。 图1 方筒壁破裂 图2 方筒拉深时,凸模行程与拉深载荷的关系 第一峰值与拉深破裂相对应,第二峰值与壁破裂相对应。就平均载荷而言,第一峰值最高。就角部来说,在加工后期由于拉深载荷明显地向角部集中,在第二峰值就往往出现壁破裂。 与碳素钢板(软钢板)相比较,18—8系列不锈钢由于加工硬化严重,容易发生壁破裂。即使拉深象圆筒那样的均匀的产品,往往也会发生壁破裂。 原因及消除方法 (1)制品形状。 ① 拉深深度过深。 由于该缺陷是在深拉深时产生的,如将拉深深度降低即可解决。但是必须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拉深时,用其他方法解决的例子也很多。 ② r d、r c过小。 由于该缺陷是在方筒角部半径(r c)过小时发生的,所以就应增大r c。凹模圆角半径(r d)小而进行深拉深时,也有产生壁破裂的危险。如果产生破裂,就要好好研磨(r d),将其加大。 (2)冲压条件。 ① 压边力过大。 只要不起皱,就可降低压边力。如果起皱是引起破裂的原因,则降低压边力必须慎

拉拔变形对中碳钢丝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第36卷第3期金属制品2010年6月Vol.36No.3Metal Products June2010 doi:10.3969/j.issn.1003-4226.2010.03.004 拉拔变形对中碳钢丝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王利明,杨恒,徐国庆,吴建峰,孟庆辉,刘礼华 (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江阴,214433) 摘要研究拉拔变形对中碳钢丝显微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真应变的不断升高,晶粒尺寸不断变小,沿着拉伸方向被拉长,而珠光体晶粒未发生明显的拉长趋势,先共析铁素体基本保持网状组织:当真应变达到0.77以后,珠光体沿着拉伸方向被拉长;当真应变达到1.21时,纵截面上网状组织转变成纤维状;当真应变达到2.58时,很难清楚分辨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当真应变较小时,中碳钢丝抗拉强度、扭转值随着拉拔真应变的增大而增加;当真应变超过2.8左右时,中碳钢丝抗拉强度随真应变增大呈抛物线形增加,但钢丝扭转值开始下降。 关键词中碳钢丝;拉拔变形;真应变;显微组织;抗拉强度;扭转值 中图分类号TG356.4+5 Effect of drawing deforma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edium carbon steel wire WANG Li-ming,YANG Heng,XU Guo-qing,WU Jian-feng,MENG Qing-hui,LIU Li-hua (Jiangsu Fasten Hopesun Group Co.,Ltd.,Jiangyin214433,China) Abstract To research effect of drawing deforma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edium carbon steel wire systemat-ic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grain size decreases continuously and elongates along the tensile direction,however,pearlite grain does not elongate obviously,pre-eutectoid ferrite keep being reticulation basically with the true strain increasing.Af-ter true strain reaches0.77,pearlite elongates along the tensile direction.When true strain reaches1.21,longitudinal sec-tion reticulation turns into fibrous.When true strain reaches2.58,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pre-eutectoid ferrite from pearlite,fibrosis aggravates further.When true strain is small,tensile strength and torsion value of medium carbon steel wir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drawing true strain.When true strain exceeds about2.8,the tensile strength shows a pa-rabola with the increase of drawing deformation,however,the torsion value decreases. Keywords medium carbon steel wire;drawing deformation;true strain;microstructure;tensile strength,torsion value 高性能钢丝绳一般采用高碳钢盘条作为原材料,其加工工艺基本成熟。使用高碳钢盘条生产高性能钢丝绳,其原理是采用铅淬火钢丝能获得较为细小、均匀的索氏体组织,从而获得良好的拉拔性能,经过冷拉拔变形和捻制等过程生产出高性能的钢丝绳[1-2]。但对于中碳钢而言,起始强度远低于高碳钢,必须进行更大程度冷拉拔变形才能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强度,对其可拉拔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长期以来受原材料冶金质量、组织控制机制及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中碳钢盘条不具备如此优异的变形能力,所以中碳钢不能生产出高性能钢丝绳。 随着钢铁冶炼、轧制等工艺技术的发展,盘条的冶金质量、组织控制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高性能中碳钢丝绳的生产成为可能。研究发现只要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和拉拔工艺,普通中碳钢可以获得优于高碳钢的拉拔极限,以它为原料生产的钢丝绳各种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了客户要求[5-6]。批量试验统计结果表明,中碳钢丝生产工艺简单,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断丝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有可能部分代替高碳钢丝,成为钢丝绳生产的主要原材料[5]。笔者系统研究拉拔变形对中碳钢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7BAE51B09。

拉伸模经验总结

拉深模经验总结 许多人对拉深模望而却步,这是因为拉深模不仅仅设计时要考虑许多因素,更主要的是在试模时往往不能一次成型,还要经过多次修模,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在实践中需不断积累经验,这对拉深模的设计大有裨益。 一、材料 好的材料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拉深,万万不可忽视。 拉深用冷轧薄钢板主要有08Al、08、08F、10、15、20号钢,其中用量最大的是08号钢,分为沸腾钢和镇静钢,沸腾钢价格低,表面质量好,但偏析较严重,有“应变时效”倾向,不适用于对冲压性能要求高外观要求较严格的零件,镇静钢较好,性能均匀但价格较高,代表牌号为铝镇静钢08Al。 国外钢材用过日本SPCC-SD深冲压钢,其拉深性能优于08Al。 经验1:当客户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苛刻、反复试模达不到要求时,可以换一种材料再试。 二、毛坯尺寸的确定 形状简单的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直径在不变薄的拉深中,材料厚度虽有变化,但基本与原始厚度十分接近,可以根据毛坯面积与拉深件面积(若有修边须加上修边余量)相等的原则计算出。 但是,往往拉深件形状和过程比较复杂,有时还要变薄拉深,虽然现在有许多三维软件可进行展开料计算,但其精确度不能100%达到要求。 解决办法:试料。 一个产件要经过多道工序,头道工序一般是落料工序。首先要进行展开料计算,对毛坯的形状和大小有个大概认识,以便确定落料模的总体尺寸。在模具设计完成后不要加工落料模的凸凹模尺寸。先用线切割加工毛坯(毛坯较大时可用铣床铣后再钳修),经过后续拉深工序的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毛坯尺寸,然后再加工落料模的凸凹模。 经验2:倒排工序,先试拉深模,后加工毛坯的落料刃口尺寸,事倍功半。 三、拉深系数m 拉深系数是拉深工艺计算中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通常用它来决定拉深的顺序和次数。 影响拉深系数m的因数很多,包括材料性能、材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方式(指有无压边圈)、拉深次数、拉深速度、凸凹模圆角半径、润滑等。 有关拉深系数m的计算和选用原则是各种冲压手册中介绍的重点,有推算、查表、计算等许多方法,确定拉深系数m需严格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经验3:材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方式(指有无压边圈)、拉深次数是不好在修模时调整的,一定要慎重!!最好在选择拉深系数m时找同事校一遍。 四、润滑 一般浅拉深可以不用考虑,但碰到正好在极限位置时用招就很管用了,也可以改变拉深的质量,减小拉深的痕迹。同样拉深面贴膜也很有用,道理是一样的。 经验4:遇到拉深拉裂时,在凹模上涂润滑油(不要在凸模涂),工件靠凹模一面覆 0.013--0.018mm的塑料薄膜。 五、压边 在拉深模中,压边的均匀也很重要,尤其是矩形拉深件的四个拐角处一定要放顶杆,如果拐角处压边力不够,就很容易出现拐角处起皱,造成拐角拉深开裂。 经验5:拉深模中压边力要保持均匀,顶杆尽可能多排布,特别要注意矩形拉深模的拐角处顶出的平衡。 六、内外R角

塑料挤出常见缺陷

塑料挤出常见的质量缺陷: 1.塑料焦烧 塑料焦烧是塑料挤出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其主要表现为:温度显示超高;机头模口有大量烟雾、强烈刺激味,严重时有爆裂声;挤出塑料层有焦粒;合胶缝处有连续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温度控制超高达到塑料热降解温度; 2)螺杆长期未清洗,积存的焦烧物随熔融塑料挤出; 3)加温或停机时间过长,使机筒内塑料长期受热而分解; 4)控温仪表失控或失准,造成高温分解; 5)挤出机冷却系统未打开,造成物料剪切摩擦过热。 因此在挤出过程中应加强检查加温、冷却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挤出温度的设定应根据工艺要求以及螺杆的转速而定;合理控制加温度时间,定期进行挤压系统的清洗。 2.挤出物塑化不良 在前面讲到温度控制要求中曾经提到过塑化问题,一般塑化不良主要表现为:挤包层有蛤蟆皮样;塑料表面发乌,无光泽,并有细小裂纹;挤包层在合胶处有明显的线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温度控制太低,特别是机头部位; 2)绝缘或护套料中混有不同性质的其它塑料粒子; 3)螺杆转塑太快,塑料未能完全塑化; 4)塑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针对上述原因,应该注意挤出温度控制的合理性;对领用材料的质量和品名应确认;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而提高挤出速度;加强原材料保管,特别是在塑料干燥工序;合理配模,以增强挤出压力和螺杆回流。 3.挤包层断面有气孔或气泡,其主要产生的原因是: 1)温度控制过高(特别是进料段); 2)塑料受潮有水分; 3)长时间停车,分解塑料未排除干净; 4)自然环境湿度高; 5)缆芯内有水或气化物含量过高。 针对上述原因,应合理控制螺杆各段的温度;对所用物料提前预干燥;严格工艺操作要求,提高对塑料塑化程度的评判能力;注意生产环境以及物料保管仓储条件等。 4.挤包尺寸不合格,主要表现为偏芯;护套厚度或外径超差;其主要形成原因有: 1) 挤出和牵引速度不稳定; 2)缆芯外径变化太大; 3)挤出温度过高造成挤出量的减少; 4)塑料内杂质过多阻塞于过滤网使塑料流量降低; 5)收放线的张力不稳定; 6)模芯选择过大(挤压式)或模芯承线区长度太短而偏芯; 7)模间距选择不合适; 8)挤出机头的温度不均匀; 9)挤出模具的同心度未调整好; 10)进料口温度过高使进料困难影响料流; 针对上述原因,应经常测量护套外径及时调整;合理选配和调整挤出模具;注意收放线

拉拔试验计算书

Xxx幕墙工程拉拔试验计算书 计算采用规范及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版) 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2 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其他资料 一、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xxx,建筑物高度约为xxx米,按xx度抗震设计,基本风压w0 =0.8KN/M2,主要幕墙形式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及类木幕墙,局部部位3.6米处幕墙框架与建筑物主体用后补埋板形式连接。每个后补埋板用300×200×8用2个M12×120化学螺栓和两个M12×120膨胀螺栓固定,膨胀螺栓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有关工艺要求。 二、幕墙埋件计算(后置埋件) 基本参数: 1:计算位置:xxx侧面xxxm转角位置; 2:幕墙立柱跨度:L=xxx mm; 3:立柱计算间距(指立柱左右分格平均宽度):B=xxm; 4:立柱力学模型:单跨梁; 5:埋件位置:侧埋; 6:板块配置:选用40mm厚的石材面板; 7: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三、荷载计算: 1、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 K :作用在石材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取1.69 μs1: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负风压) A:石材龙骨受荷面积,A=1.44 m2 μS1(A):局部风压体型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 版)第7.3.3条)μ S1(A)={μ S1(1) +[μ S1(10) -μ S1(1) ]logA}-0.2 =-1.60-0.2 =-1.8 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取-1.8 厦门市基本风压,取W =0.8KN/m2(按50年一遇) W K =β gz ×μ s ×μ z ×W =1.69×(-1.8)×1.17×0.8 =-2.85KN/m2 > -1.0 KN/m2取W K =2.85 KN/m2

挤压与拉拔复习题(改)

概念题: 1、拉拔:在外力作用下,迫使金属坯料通过模孔,以获得相应形状、尺寸的制品的塑性加 工方法。 2、挤压:就是对放在容器(挤压筒)内的金属锭坯从一端施加外力,强迫其从特定的模孔 中流出,获得所需要的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一种塑性成型方法。 3、挤压缩尾:挤压快要结束时,由于金属的径向流动及环流,锭坯表面的氧化物、润滑剂及污物、气泡、偏析榴、裂纹等缺陷进入制品内部,具有一定规律的破坏制品组织连续性、致密性的缺陷。 4、死区:在基本挤压阶段,位于挤压筒与模子端面交界处的金属,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故称为死区。 5、粗晶环:许多合金(特别是铝合金)热挤压制品,经热处理后,经常会形成异常大的晶粒,这种粗大晶粒在制品中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多数情况下呈环状分布在制品断面的周边上,故称为粗晶环。 6、残余应力:由于变形不均,在拉拔结束、外力去除后残留在制品中的应力。 7、粗化:许多合金(特别是铝合金)热挤压制品,经热处理后,经常会形成异常大的晶粒,比临界变形后热处理所形成的再结晶晶粒大得多,晶粒的这种异常长大过程称为粗化。 8、带滑动多模连续拉拔配模的必要条件: 当第n道次以后的总延伸系数λn→k大于收线盘与第n个绞盘圆周线速度之比γk→n,才能保证成品模磨损后不等式un> vn仍然成立,保证拉拔过程的正常进行。 9、带滑动多模连续拉拔配模的充分条件:任一道次的延伸系数应大于相邻两个绞盘的速比。 10、挤压效应: 某些高合金化、并含有过渡族元素的铝合金(如2A11、2A12、6A02、2A14、7A04等)挤压制品,经过同一热处理(淬火与时效)后,其纵向上的抗拉强度比其他加工(轧制、拉拔、锻造)制品的高,而伸长率较低,这种现象称为挤压效应。 简述题: 1、影响管材空拉时的壁厚变化的因素有那些?各是如何影响的? 2、挤压缩尾有那几种形式,其产生原因各是什么? 3、锥形拉拔模孔由那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对于存在着偏心的管坯,通过安排适当道次的空拉就可以使其偏心得到纠正。请问:(1)空拉为什么能够纠正管材的偏心? (2)采用固定短芯棒拉拔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纠正管材的偏心,这是为什么? 5、挤压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影响挤压效应的因素有那些方面? 6、挤压机的主要工具有哪些,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7、什么是残余应力?画图说明圆棒材拉拔制品中残余应力的分布及产生原因。 8、简述在挤压过程中,影响挤压力的主要因素? 9、在挤压过程中,试详细阐述影响金属流动的因素? 10、产生粗晶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粗晶环对制品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冲压件常见缺陷

冲压件常见缺陷及调整 一、拉深模的调整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 1 进料阻力的调整 在拉深过程中,若拉深模进料阻力较大,则易使制品拉裂;进料阻力小,则又会起皱。因此,在试模时,关键是调整进料阻力的大小,即调整压边力的大小。 拉深阻力的调整方法是: (1)调节压力机滑块的压力,使其处于正常压力下进行工作; (2)调整拉延模的平衡块,以控制压料力的大小; (3)调整材料的定位,也可以控制压料力的大小; (4)调节拉深模的压边圈的压边面,使其与坯料有良好的配合; (5)修整凹模的圆角半径; (6)修整压边筋间隙; (7)采用合适的润滑剂。 2拉深深度及间隙的调整 (1)在调整时,可把拉深深度分成2~3段来进行调整。即先将较浅的一段调整后,再往下调深一段,直到调到所需的拉深深度为止; (2)在调整时,先将上模固紧在压力机滑块上,下模放在工作台上先不固紧,然后在凹模内放入样件,使上`下模吻合对中,调整各方向间隙,使之均匀一致后,再将模具处于闭合位置,拧紧螺栓,将下模固紧在工作台上,取出样件,即可试模。 二、试摸时,出现工件表面檫伤或壁部变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应怎么进行调整? 其主要原因如下:调整方法是: 1、凹模圆角太小或表面质量粗糙;1、加大凹模圆角半径,或进行凸、凹模抛光; 2、凸、凹模间隙太小,造成表面檫伤;2、应加大凸、凹模间隙; 3、压边力太大,3、分析材料的流动方向,设法减小压边力; 4、润滑不良或板料的金属微料附着在凹模上。4、将凹模表面抛光或镀铬,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三、试模时,拉深件表面起皱应该如何调整? 1、调整压力边的大小 当折皱在制件四周均匀产生时,应判断为压料力不足,逐渐加大压料力即可使皱纹消除。如果增大压料力仍不能克服折皱时,则需增加压边圈的刚性。由于压边圈刚性不足,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圈会产生局部挠曲而造成坯料凸缘起皱。 当拉深锥形件和半球形件时,拉深开始时大部分材料处于悬空状态,容易产生侧壁起皱,故除增大压边力外,还应采用拉深肋来增大板内径向拉应力,以消除皱纹。 2、调整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太大,增大了坯料悬空部位,减弱了控制起皱的能力,故若发生起皱时,可在调整时,适当减小凹模圆角半径。 3 调整间隙值 间隙过大,当坯料的相对厚度(坯料的厚度与直径之比)较小时,薄板抗失稳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折皱,因此适当调整冲模间隙,使其间隙调得小一些,也可以防皱。 四、拉深模在试模时,制品常会被拉裂,其调整冲模的方法是什么?

膨胀螺栓拉拔力计算

膨胀螺栓拉拔力计算 1.1 干挂石材支座反力计算 本工程主室内干挂石材支座采用镀锌M12膨胀螺栓固定,选取支座反力最不利处进行计算,若此处满足,则所有相同位置采用此膨胀螺栓均能满足要求: 根据支座受力,现采用4个M12膨胀螺栓。 单个支座的受荷面积为1500mm×1000mm,干挂石材自重取0.5 kN/m2,室内风荷载为0.5 kN/m2 支座反力为: 风荷载产生的拉力: N =0.5×1.5×1.0=0.75 kN 自重产生的剪力: V=0.5×1.5×1.0=0.75 KN 弯距:M=Ve=0.75*0.12=0.09k N﹒m 1.2. 镀锌M12膨胀螺栓拉拔力计算: N拔=2β?(N/2+M/Z)/n 式中:N拔:单个螺栓承载能力设计值; N: 拉力设计值(N); M: 弯距设计值(N.mm); 上下两排螺栓中距(mm); n: 每排螺栓个数; β:承载能力调整系数,每处4个时取1.25、6个时取1.30、8个时取1.32; N拔=2β?[N/8+(M/Z)/n] =2×1.25×[(0.75×103/2+(0.090×106/100)/2] =1.594 kN 即单个M12膨胀螺栓抗拉承载能力设计值为1.594kN. 2.1 室内吊顶支座反力计算 本工程室内吊顶支座采用M8膨胀螺栓固定,选取支座反力最不利处进行计算,若此处满足,则所有相同位置采用此膨胀螺栓均能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 (圆表示支座,数字为节点号) 根据支座受力,现采用4个M8膨胀螺栓。 根据计算软件3D3S的计算,最大支座反力为: 自重产生的拉力: N =1.163 kN 1.2. M8膨胀螺栓拉拔力计算: N拔=2β?(N/2+M/Z)/n 式中:N拔:单个螺栓承载能力设计值; N: 拉力设计值(N); M: 弯距设计值(N.mm); Z:上下两排螺栓中距(mm); n: 每排螺栓个数; β:承载能力调整系数,每处4个时取1.25、6个时取1.30、8个时取1.32; N拔=2β?(M/Z)/n =2×1.25×(1.163×103/2)/2 =0.727 kN 即单个M8膨胀螺栓抗拉承载能力设计值为0.727kN.

拉深模的基本原理(一)

拉深模的基本原理(一) 拉深是利用模具将平板毛坯或半成品毛坯拉深成开口空心件的一种冷冲压工艺。 拉深工艺可制成的制品形状有:圆筒形、阶梯形、球形、锥形、矩形及其它各种不规则的开口空心零件。 拉深工艺与其它冲压工艺结合,可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如落料工艺与拉深工艺组合在一起的落料拉深复合模。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拉深制品有: 旋转体零件:如搪瓷脸盆,铝锅。 方形零件:如饭盒,汽车油箱 复杂零件:如汽车覆盖件。 圆形拉深的基本原理 一、拉深的变形过程 用座标网格试验法分析。 拉深时压边圈先把中板毛坯压紧,凸模下行,强迫位于压边圈下的材料(凸缘部分)产生塑性变形而流入凸凹模间隙形成圆筒侧壁。 观察拉深后的网格发现:底部网格基本保持不变,筒壁部分发生较大变化。 1.原间格相等的同心圆成了长度相等,间距增大的圆周线,越接近筒口,间距增大。 2.原分度相等的辐射线变成垂直的平行线,而且间距相等。 3.凸缘材料发生径向伸长变形和切向压缩变形。 总结:拉深材料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凸缘部分,拉深变形的过程实质上是凸缘处的材料在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凸缘不断收缩而转化为筒壁的过程,这种变形程度在凸缘的最外缘为最大。 二、各种拉深现象 由于拉深时各部分的应力(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不一样,使拉深工艺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现象: 1.起皱: A.拉深时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大到超出材料的抗失稳能力,凸缘部分材料会失稳而发生隆起现象,这种现象称起皱.起皱首先在切向压应力最大的外边缘发生,起皱严重时会引起拉度. B.起皱是拉深工艺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的拉深工艺中是不允许的.常采用压力圈的压力压住凸缘部分材料来防止起皱. C.起皱的影响因素: a). 相对厚度:t/D 其中t----毛坯厚度,D----毛坯直径 判断是否起皱的条件:D-d<=2Zt, d ----工件直径. b). 拉深变形程度的大小 但是在拉深变形过程中,切向压应力及凸缘的抗失稳能力都是随着拉深进行,切向压应力

拉伸模的一小常识

拉伸模的一小常识 模具*技术管理类2008-08-23 13:09:40 阅读242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深压延成形常见的缺陷 1. 壁厚不均:(成品的边厚和凸缘部分不对称) ①冲子与凹模的同心度互相偏离,导致间隙不均匀:重新调校冲子与凹模 ②冲子与凹模的中心不垂直:安装导柱及导套 ③毛胚料与凹模的中心互偏离:改善毛胚料的定位 ④压边圈加在毛胚料上的力不均:调校压边圈的弹弓 ⑤凹模壁高度不一致:统一凹模壁高度 2. 顶底爆裂:(成品近凸缘的半径圆弧区和近壁底附近有爆裂现象) ①材质太脆硬,晶粒过粗或中途退火不正:退回供应商或进行调质处理,改善压延特性 ②冲子与凹模的同心度偏离:重新调校冲子与凹模 ③冲子与凹模有倾斜,形成不均匀壁厚:重新调校模具或冲床 ④压边圈加在毛胚料上的压力太大:调整压边圈的压力 ⑤冲子与凹模的间隙不够:改善冲子与凹模的间隙 ⑥凹模模肩圆弧半径太小:加大模肩圆弧半径 3. 桶状皱摺:(成品近壁顶部产生群摺现象) ①毛胚厚度不够:计算改善冲子与凹模的间隙毛胚料尺寸 ②毛胚料尺寸过小,其凸缘面积不足,发挥不到压边效果:重新设计毛胚料尺寸 ③成品高度小于图纸高度和开口部分有波浪形状皱摺,成因是冲子与凹模的间隙太大:改善冲子与凹模的间隙(缩小) ④成品高度过高与图纸高度,成因是冲子与凹模的间隙偏小:改善冲子与凹模的间隙(加大) ⑤压边力太大和凹模模肩圆弧半径太小:改善加大圆弧半径,调校压边力 ⑥压边力不足和凹模模肩圆弧半径太大:修细模肩的圆弧半径,调校压边力 4. 抓痕:(成品外壁有线性直纹现象) ①愿材料表面已有伤痕:更换材料 ②原材料表面附有尘埃杂物污垢:更换材料或使用软布及清洁剂除去表面污垢 ③因润滑剂不洁:选择清洁或经过滤之润滑剂 ④模具受损,尤以凹模模口圆弧半径范围:应估计模具的寿命,要设定某生产数量后,模具应要重新抛光 5. 状压痕(成品在壁身面上有多个环状形压痕) ①冲子与凹模不同心:重新调校冲子与凹模 ②帽子形的半成品不能稳定安放在下模上,造成倾斜:可考虑冲子在下,凹模在上,令帽子形的半成品套在冲子上 ③退火程序不正确使机械性能不均匀:退回供应商或进行调质处理,改善压延特性 ④在薄化压延中因壁厚不均匀:毛胚料和模具的润滑不平均 ⑤薄化系数太小(程度大):调节冲子直径(缩小) ⑥冲子前端的圆弧半径和凹模模肩圆弧半径偏小:圆弧半径不可小于材料许可的最小圆弧半径值 6. 橙皮纹:(成品外壁有如橙皮状纹的不良现象) ①原材料的性质偏向韧性:更换材料 ②原材料的晶粒偏大或表面被腐蚀:更换材料或进行调质处理 ③压延深度偏高:可加道次令压延深度渐次增加

锚栓拉拔力计算

化学锚栓拉拔力值计算 混凝土位置M12X160化学锚栓拉拔力为Nmax=3160.8N; 锚栓计算: 计算说明:层高3600位置石材幕墙后置埋件化学锚栓强度计算计算层间高度3600mm,分格最大宽度1000mm 石材幕墙自重1100N/平方米,地震荷载880 N/平方米风荷载标准值1000 N/平方米 埋件受力计算: 1、N1:埋件处风荷载总值(N): N1wk=Wk x B x Hsjcgx 1000 = 1.000X 1.000X 3.600X 1000 =3600.000N 连接处风荷载设计值(N): N1w=1.4X N1wk =1.4 X 3600.000 =5040.000N N1Ek:连接处地震作用(N): N1Ek=qEAk x B x Hsjcg x 1000 =0.880X 1.000X 3.600X 1000 =3168.000N N1E:连接处地震作用设计值(N): N1E=1.3X N1Ek =1.3X 3168.000 =4118.400N N1:连接处水平■总力(N): N1=N1w+0.5 X N1E =5040.000+0.5X 4118.400 =7099.200N 2、N2:埋件处自重总值设计值(N): N2k=1100X B x Hsjcg =1100X 1.000X 3.600 =3960.000N N2:连接处自重总值设计值(N): N2=1.2X N2k =1.2X 3960.000 =4752.000N 3、M:弯矩设计值(N - mm): e2:立柱中心与锚板平■面距离:70mm M:弯矩设计值(N - mm):

M= N2X e2 =4752X 70 =332640N - mm 4、埋件强度计算 螺栓布置示意图如下 d:锚栓直径12mm de:锚栓有效直径为10.36mm d0:锚栓孔直径16mm 一个锚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Nvb= nv X - x fvb 4 =1X " :122x 140 4 =15833.6N t:锚板厚度,为10mm 一个锚栓的承压承载力设计值为 Ncb= dx t x fcb (GB50017-2003 7.2.1-2) =12X 10X 305 =36600N 一个拉力锚栓的承载力设计值为 Ntb=顼:"2乂 ftb 4 =11801.5N 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锚栓群受力形式。 假定锚栓群绕自身的中心进行转动,经过分析得到锚栓群形心坐标为 [150,100],各锚栓到锚栓形心点的 Y 向距离平方之和为 TT X 10.362 4 X140 (GB50017-2003 7.2.1-1) (GB50017-2003 7.2.1-6)

挤压拉拔知识点

挤压:对放在容器中的钢坯一端施加以压力,使之通过模孔成型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正挤压特征:金属流动方向与挤压杆运动方向相同,钢坯与挤压筒内壁有相对滑动,二者间存在很大外摩擦。正挤压三个阶段:开始,金属承受挤压杆的作用力,首先充满挤压筒和模孔,挤压力急剧上升。基本,一般筒内的锭坯金属不发生中心层与外层的紊乱流动,挤压力随筒内锭坯长度的缩短,表面摩擦总量减少,几乎呈直线下降。终了,管内金属产生剧烈的径向流动,即紊流,易产生缩尾,此时工具对金属的冷却作用,强烈的摩擦作用,使挤压力迅速上升。填充系数:挤压筒内断面积与锭坯的断面积之比,指金属发生横向流动,出现单鼓或双鼓时的变形指数。挤压比:挤压筒腔的横断面积与挤压制品总横断面积之比,指金属不发生横向流动时的变形指数。粗晶芯:反挤压棒材纵向低倍组织上,沿中心缩尾边缘一直向前延伸,形成一个特殊粗晶区,叫。死区:在基本挤压阶段,位于挤压筒与模子端面交界处的金属,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故称为死区。死区产生原因: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金属不易达到屈服条件。受工具冷却,σs增大。摩擦阻力大。影响死区因素:模角,摩擦力,挤压比,挤压温度速度,模孔位置。死区的作用:可阻碍锭坯表面的杂质、氧化物、偏析瘤、灰尘及表面缺陷进入变形区压缩锥而流入制品表面,提高制品表面质量。终了挤压三大挤压缩尾及防止措施:挤压缩尾是出现在制品尾部的一种特有缺陷,主要产生在终了挤压阶段。缩尾使制品金属不连续,组织与性能降低,依其出现部位有中心缩尾(当钢坯渐渐被挤出模孔,后端金属容易克服挤压垫上的摩擦力产生径向流动,将钢坯表面上常有的氧化物,偏析瘤,杂质或油污带入制品中心,破坏了制品致密性,使制品低劣)。环行缩尾(出现在制品断面中间,形状为圆环。堆积在靠近挤压垫和挤压筒交界处的金属沿着后端难变形区的界面流向了制品中间层)。皮下缩尾(出现在制品表皮内,存在一层使金属径向上不连续的缺陷)。措施:对锭坯表面进行机械加工~车皮。采用热剥皮挤压。采用脱皮挤压。进行不完全挤压~留余压。保持挤压垫工作面清洁,减少锭坯尾部径向流动可能性。影响金属流动因素:接触摩擦与润滑的影响。工具与锭坯温度(工具的冷却作用,金属导热性,合金相变,摩擦条件)。金属强度特性。工具结构与形状(挤压模,模角越大,越不均匀。挤压筒。挤压垫)。变形程度。挤压力:挤压杆通过挤压垫作用在钢坯上使之依次流出模孔的压力。影响挤压力因素:挤压温度与变形抗力(挤压力大小与金属变形抗力成正比)。变形程度(正比)。挤压速度(开始挤压,力大。继续进行,力降。若缓慢挤压,力可能一直升高)。挤压模角(角大,力先高后小)。制品断面形状。锭坯长度(越长,越大)。挤压方法(反挤小,正大)。粗晶环:合金在热变形处理中形成异常大的晶粒,这种粗大晶粒在制品中分布通常不均匀,呈环状分布在制品断面周围,称粗晶环。粗晶环分布规律:单孔模粗晶环均匀的分布在周边,多~出现在局部周边,呈月牙形。模孔数少,牙形粗晶环较长,~多,短。型材棒材断面上分布不均匀,在型材角部或转角区,粗晶环厚度较大,晶粒较粗。粗晶环形成基理:粗晶环产生部位常常是金属材料承受剧烈附加剪切变形的部位。挤压温度越高,粗晶环越厚。影响粗晶环因素:合金元素。铸锭均匀化。挤压温度。应力状态。挤压方式。变形程度。挤压效应及产生原因:某些工业用铝合金经过同一热处理,淬火与时效后,发现挤压制品纵向上的抗拉强度要比其他压力加工制品的高,而延伸效率较低的情况称挤压效应。原因:内因:凡是含有过渡元素的热处理可强化的铝合金都会产生挤压效应。外因:变形与织构:挤压时,金属处于三向压缩应力状态和二压一拉变形状态,变形区的内部金属流动平稳,网状膜不破,使得制品纵向抗拉强度提高。阻碍角:在型壁较厚和比周长较短处的模孔入口做一个小斜面,斜面与模子轴线间的夹角。促流角:为了促进金属向弯壁部分流动,对阻力大的薄壁部分做一个具有rc角的促流斜面。挤压机分类:传动类型:机械,液压(结构:卧式,立式。)。舌比:对于半空心型材,把型材断面所包围的空心部分的面积A与型材开口宽度的平方W^2之比,R=A/W^2。穿孔针:对实心锭进行穿孔或用实心锭生产管材。挤压垫:防止高温金属与挤压杆直接接触,并防止金属倒流。挤压模:用于生产所需要的形状尺寸的制品。挤压杆:用

冲裁模试模的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调整方法

冲裁模试模的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调整方法 试冲的缺 陷 产生原因调整方法 送料不通畅或料被卡死①两导料板之间的尺寸 过小或有斜度 ②凸模与卸料板之间的 间隙过大,使搭边翻扭 ③用侧刃定距的冲裁模 导料板的工作面和侧刃 不平行形成毛刺,使条料 卡死 ④侧刃与侧刃挡块不密 合形成毛刺,使条料卡死 ①根据情况修整或重装卸 料板 ②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减小 凸模与卸料板的间隙 ③微信公众号:hcsteel 重装导料板 ④修整侧刃挡块,消除间 隙 凸、凹模的刃口相碰①上模座、下模座、固定 板、凹模、垫板等零件安 装面不平行 ②凸、凹模错位 ③凸模、导柱等零件安装 不垂直 ④导柱与导套配合间隙 过大,使导向不准 ①修整有关零件,重装上 模或下模 ②重新安装凸、凹模,使 之对正 ③重装凸模或导柱 ④更换导柱或导套 ⑤修理或更换卸料板

⑤卸料板的孔位不正确或歪斜,使冲孔凸模位移 凸模折断①冲裁时产生的侧向力 未抵消 ②卸料板倾斜①在模具上设置靠块来抵消侧向力 ②修整卸料板或使凸模加导向装置 凹模被胀裂凹模孔有倒锥度现象c 上口大、下口小) 修磨凹模孔,消除倒锥现 象 卸料不正常,退不下料①由于装配不正确,卸料 机构不能动作,如卸料板 与凸模配合过紧,或因卸 料板倾斜而卡紧 ②弹簧或橡胶的弹力不 足 凹模和下模座的漏料板 没有对正,凹模孔有倒锥 度,造成工作堵塞,料不 能排出 ④顶出器过短或卸料板 行程不够 ①修整卸料板、顶板等零 件 ②更换弹簧或橡胶 ③修整漏料孔,修整凹模 ④顶出器的顶出部分加长 或加深卸料螺钉沉孔的深 度 落料外形和冲孔位①挡料钉位置不正 ②落料凸模上导正钉尺 ①修整挡料钉 ②更换导正钉

拉拔理论基础知识

五. 拉拔理论基础知识 在外加拉力的作用下,迫使金属通过模孔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制品的加工方法,称之为拉拔(或称拉伸),如下图。 拉拔加工按制品种类分为实心材拉拔和空心材拉拔。实心材拉拔主要有棒材、型材、线材的拉拔;空心材拉拔主要包括管材、异型空心材拉拔。其中管材拉拔又有以下几种方法:(1) 空拉;(2) 长芯杆拉拔;(3) 固定芯头拉拔;(4) 游动芯头拉拔;(5) 顶管;(6) 扩径拉拔。 (一)掌握拉拔时常用的变形指数 (二)掌握实现拉拔过程的条件 拉拔过程是借助于在被加工金属的前端施以拉力实现的,如果拉拔应力过大,超过出模口处金属的屈服强度,则可引起制品出现细颈、甚至拉断。因此,必须满足:σl= P l/F l< σs 式中σl——作用在被拉金属出模口断面上的拉拔应力;P l——拉拔力; F l——被拉金属出模口处断面积;σs——金属出模口后的屈服强度。 对于有色金属来说,由于屈服强度不明显,确定困难,加之在加工硬化后与其抗拉强度σb相近,故亦可表示为:σl< σb 被拉金属出模口处的抗拉强度σb与拉拔应力σl之比称为安全系数K,即K=σb / σl 所以,实现拉拔过程的必要条件是K>1。一般K在1.4-2.0之间,即σl=(0.7-0.5)σb 对钢材来说,根据经验σl=(0.8-0.9)σb,安全系数K>1.1-1.25。 (三)熟悉拉拔时的应力状态图 (1) 圆棒拉拔 下图(左)为圆棒拉拔时的应力与变形。当在棒材前端施以拉力P使之通过模孔变形时,受到模壁给予的压力dN,方向垂直于模壁。金属在模孔中运动,将在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dT,方向与金属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dT=f n dN。在上述力的作用下,变形区中的金属绝大部分处于两向压、一向拉应力状态和两向压缩一向延伸变形状态。在拉伸实心圆断面制品时也是轴对称问题,其径向应力σr与周向应力σθ相等。 应力沿轴向的分布规律:轴向应力σl由变形区入口端向出口端逐渐增大,周向应力σθ及径向应力σr则从变形区入口到出口逐渐减小。 应力沿径向的分布规律:径向应力σr与周向应力σθ由表面向中心逐渐减小,而轴向应力σl分布情况则相反,由表层到中心处逐渐增大。 (2) 管材拉拔。 与棒材拉拔最主要的区别是,失去轴对称变形的条件,因此变形不均匀性、附加剪切变形和应力皆有所增加。 下图(右)是管材空拉时的变形力学图。主应力图仍为两向压、一向拉的应力状态;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