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结对孔子的评价(最完整最实用)

总结对孔子的评价(最完整最实用)

总结对孔子的评价(最完整最实用)
总结对孔子的评价(最完整最实用)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对孔子的毁誉不一。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人是永远不可企及的,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然而当时民间一般看法认为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战国末期大儒荀子,虽然其礼的思想根源于孔子,然而他有浓厚的“法”思想的成分。他以继承儒家正统自任,称颂孔子,认为孔子的美德永远不可泯灭。但他贬斥子张、子夏、子游为“贱儒”,批评子思、孟子。他的著作多处称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借孔子之名表达他重视礼法和“亲贤用知”的思想。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先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上述先秦诸子对孔子的毁誉褒贬,各持己见,正是反映了当时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兴盛景象。这与汉以后独尊儒术的局面则截然不同。

秦汉评孔

秦汉时代是儒学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在先秦,孔子只算是诸子之一,儒家虽号为“显学”,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儒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秦始皇虽焚书坑儒,但秦朝博士中有许多儒生,祖述孔子,传播儒学,秦尚法术,儒学并未居于统治地位;

2.西汉前期,崇尚黄老,博士诸儒具官待问,未见尊显;

3.汉武帝以后,定儒术于一尊,此后进入儒学统治时期。

汉代儒学的特点是:

1.融摄百家,综合吸取诸了各家之长来充实儒学,使儒学更加丰富;

2.由于定儒术于一尊,孔子的地位愈来愈高;

3.神化孔子和经书,使孔子由圣人变为神人,经学变为神学。

正文:

孔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 岁) "礼乐" :旧有的统治秩序(奴隶制度,分封制)

2,讲学收徒(30 岁) 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

3,从政生涯(51 岁) 官:中督宰——司寇政治主张: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

结果:从政失败

4,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思考】未被采纳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诸侯争霸,崇尚武力, 答案: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教整理文化典籍

评价孔子

1,积极意义: (1)对中国:①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 ;

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③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

(2)对世界:①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

②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启蒙思想家所启发,借鉴;

③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2,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

【探究问题】孔子及其说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①大思想家:提出"仁""礼""中庸" , ,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重要思想

②大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一系列教育理念

③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2 菱湖中学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选修四第二单元

④晚年整理文化典籍: 《六经》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⑤世界意义: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

思想的启发

(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

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 ,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 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 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

高考演练

1,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德政" ,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

"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C,宏扬优秀民族文化D,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3,孔子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4,孔子教育思想中,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B,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D,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有教无类无类"

5,孔子曾周游列国10 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3 菱湖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选修四第二单元A,孔子地位低下, B, 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C,受其它学派打击D,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需要

6,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孔子认为"

7,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 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的思想基本一致C, "不学礼,无以立" ,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8,孔子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A.分封制的崩溃B. 劳动者地位的提高C. 教育向民间普及D.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矛盾尖锐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9,孔子曰: "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 "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10,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④

11,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

12,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B. 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 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 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乎《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有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休谟、魁奈、霍尔巴赫、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孟学说,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依据《结构论》的系统综合理论,曾邦哲提出公元前约几百年几乎同期发展的希腊(自然)文化、犹太(律法、波斯时期)文化、印度(佛教、精神)文化、华夏(儒家、伦理)文化奠基了人类至今以来的核心文化模式。不管世人对其文化,精神内涵的做何解释,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再从几个方面概括介绍一下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赢利性公益机构,它建立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要求。它的建立必将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服务。从2004年创立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孔子学院是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汉办主任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孔子学院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孔子学院运作的这些年一直在贯彻这一任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么短的时间建立五百多所而且运转良好,这是国家汉办和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界努力的结果。当然,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下第一人。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孔门师生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学派的‘儒家’。儒家思想经历朝历代演变,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颜渊(孔子门生)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子贡(孔子弟子) *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 宰我(孔子弟子) 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战国思想家) 自有生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荀子(战国思想家) 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雄,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征也......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 司马迁(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韩婴(汉代韩诗学创始人) 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于无形之乡,倚于理,观人性,明始终,知得失,故兴仁义...(《韩诗外传.卷五》) 王充(汉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 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论衡.本性篇》)

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摘要】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文化机构,为世界各国与中国更好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其在中国文化战略、中国文化软实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孔子学院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国际环境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278(2012)04-177-01 孔子学院是目前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程项目,自2004年11月21日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后,世界上也相继有很多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已有350多个教育机构在106个国家安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同凡响的影响力。然而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品牌工程,发挥关键作用的孔子学院能否实现融入日常教学的中国文化传播、是否能够全面的合理解释中国优秀文化、是否能够通过世界大环境的检验等诸多问题,都是孔子学院想要走得更远更稳固亟需认真考量并探索解决的。 一、何为中国文化,孔子学院传播着一种怎样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也叫华夏文化、汉文化,其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等,历史悠久、地域广泛,其对亚洲大部分国家如韩国、日本、印度等,以及东南

亚一些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汉文化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被广泛接受并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孔子学院担负着重要使命,大力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孔子学院必须学会上位的思考问题,把中国文化的传播提升到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高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还包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一些民间的习俗等。孔子学院的传播必须要突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孔子学院不能单薄的讲解儒家思想,需要把这些思想运用到教材和一些国际时政上,利用儒家的“和”的思想来反思当前动荡的国际环境。 二、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过程会遇到的各种挑战对策分析 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形势严峻,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恐怖主义活动、环境污染、局部地区动用武力冲突、毒品走私影响着国际环境的和平与安全。毋庸置疑,当前的国际文化格局仍然是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要使中国文化在大背景下发挥作用,必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 这种文化的不平衡性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例如我们的餐饮文化,越来越多的西方快餐餐厅在中国城市建立,并且势头猛过中国的一些传统饮食餐馆。据调查,由于工作压力加大和生活节奏加快,近年中国日常餐饮也逐渐向快餐发展,可见我国餐饮文化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在语言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汉语虽然作为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是其国际传播度远远没有很多语言广泛,

我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仁义。也就是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当然,“仁”还有其他解释,比如“克己复礼谓仁(《论语?颜渊》)”。但是,不论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仁必然存在着一个对立面——不仁。什么是不仁?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爱人者不仁”、“不能克己复礼者不仁”。 所谓“爱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合。为此,孔子在构建仁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爱人”为其核心,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并推己及人,施之于人类乃至万物,从而保持了一种既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可概括为:其一,爱亲。即血缘亲情之爱孔子所说的“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将“复礼”的历史重任交给了重要的一个群体,即“君子”。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理想境界不是“仁”,而是“圣”。“圣”的根本要求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在孔子眼中,唯有道德纯厚、大公无私的尧舜才能称得上“圣人”。但“仁”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犹如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形象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践“仁”的榜样——君子。 历史的每一次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结构不断解构的时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出现了违背道德原则的“贱妨贵,少陵长,远间近,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行为,孔子将“礼崩乐坏”归因于每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失落。为了让人们重识道德和重拾道德,孔子将“仁”概括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因而此时之“仁”是包含众德的最高观念,也就有了“仁”即“全德”的说法。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与“仁”一样,“义”也要高于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不是说不可以要利,相反,孔子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富贵如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见孔子对“义”的看重。 孔子所谓的“仁义”,其根本在于“人心”,只有学习者的内心接受并贯彻于自身,仁义的精神才能在社会中推行。故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孔子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开启了战国时期重知识、重人才的新时代,他在文化史上的贡献,实在难以估量!历经两千多年的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的最深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并成为了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信条和道德准则,并将是一种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宝贵的思想养料。 当今世界,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加重,人类的精神家园极度贫困!面对全球问题的困扰,人类将何去何从?关于这一重大而严肃的问题的解决,我们完全可以从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得到一些答案。当然,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拿来主义”,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中国文化论文

外国语学院(理工)英语教育L101班 10L1301415 裴颖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在目前的起步阶段,应先完善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模式,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探索改进,把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挖掘出来、传播出去。 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从2004年创立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在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大环境背景下,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立性也显得尤为重要。西方文化不断地渗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的兴起象征着中国传播中国文化的战略以及提升软实力的决心。孔子学院是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

播的平台。汉办主任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孔子学院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孔子学院运作的这些年一直在贯彻这一任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么短的时间建立五百多所而且运转良好,这是国家汉办和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界努力的结果。当然,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建设和教学模式有待于今后不断完善。 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国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国文化。经过几年的建设,孔子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和而不同为前提,多元共处的和谐世界为目标,以汉语和中国文化教育为内容,联络汉学家,开展广泛文化交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基本模式。我们要在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推进这一模式的发展。 在课程体系和教材方面,孔子学院有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语言课,有商务汉语、少儿汉语等,有中国文化课,还举办中国文化讲座200多场次。近几年编译了45个语种的汉语教材,如多语种的《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历史常识》、《中国地理常识》、《快乐汉语》等。各国孔子学院主动编写的适合当地需要的教材有500多种。总的看来,汉语中初级课程较为完整,中国文化课则薄弱得多。一门笼统的“中国文化”

孔子思想中对道的理解教学提纲

(一)、我们的诠释:《论语》中“道”的涵义 “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一百次。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来说,“道”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正如我们应当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道”这个字的哲学分析,支持着我们对于孔子宇宙论的独特诠释。 “道”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意思是“走过去”、“通过”;另一个是“首”,意思是“头”、“首要的”。这两个部分都提供了“道”这个会意字的意义。鉴于这种构成,“道”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动词。首先,几乎所有由“”构成的字都是动词。此外,在《书经》中,“道”字被屡屡用来指开通渠道并“引导”河流以防止河水泛滥。甚至“首”这一构成部分也有“引导”的涵义。如果将“道”的动词意义作为基本涵义,那么,它的派生的几种意义自然就会出现了,如“引导”、“道路”、“途径”、“方式”、“方法”、“艺术”、“教导”、“解释”等。“道”最基本的意思是“铺设道路”,其引申的意思是指已经铺设好从而能够旅行的道路。 许多孔子《论语》的注释者常常将“道”名词化,将其解释为一种预先存在的理念,而与这一理念的相符是令人感到愉快的。尽管《论语》确实具体提到过这种意义上的“道”,但却是以一种贬低的方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也就是说,简单地被引导在现存的道路上行走,是与极为不同且更为困难的“开辟道路”有所区别的。我们将会论证,实现“道”就是去经验、诠释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因此,对孔子来说,“道”在根本上就是“人道”。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道”在人中,由人传承下去,为人所聆听。并且,各个个体都以独特和互不相同的方式来接受和体现“道”。有些时候,从文化传统中继承的“道”是与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相一致的,例如文王和武王。另一些时候,“道”则与诸如“三代”或“上古”这样的历史时期相一致。由于这些人物和时期是人类经验某种特定的品质的真正象征,在这种历史属性以及“道”与君子、善人、圣人的抽象水准的联系之间,事实上就差别不大。虽然有时孔子会将“道”界定为遥远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类成就的最高典范,但孔子也坚信,“道”就在当前,在同代人身上,在老师身上,甚至在家人身上。“道”还经常被归于孔子本人,所谓“吾道”、“夫子之道”。 在限定于人的世界来理解孔子“道”的概念时,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人不仅是道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并且,人在事实上还是终极性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应当论证:“道”出自于人类的活动。正如“道路”的比喻所提示的,至少对孔子本人来说,“道”最终是来自于人的根本。 作为“道”的最初根源,人们行“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君子创造意义和价值,体现在文化传统中的被继承的“道”得到了传播和进一步的拓展。所谓“隐居以求其态,行义以达其道。”事实上,在“道”之不行的国家里,君子不是要成为隐士,而是要力图继续行道,并通过个人发挥能力赋予世界意义来使“道”得到复活。正所谓“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在《论语》中使用的有关“道”的比喻特征,揭示了其两方面的性质,它既是恰当的继承,又是个人的贡献。所获得的“道”被当作一条门径,为有所觉悟的人提供方向。所谓“谁

关于孔子思想的评论

最近于丹《〈论语〉心得》说的人很多,看了一遍书,觉得于丹并未说出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看到这本书真的要哭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孔子的误读,造就了今日中国的酱缸文化。真的到彻底廓清孔子思想真相的时候了! 孔子哭了!孔子早就应该哭了!因为我们的愚蠢和无知,因为我们的误读,不仅让孔子和孔子思想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笑话,也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笑话: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快乐的人。《论语》开篇强调“悦”“乐”“不愠”四字,给中国传统文化定下了快乐的基调。由此,中国文化便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日本的“耻感文化”区别开来。孔子是个懂得快乐精神的人,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取瑟而歌”,喜欢唱卡拉ok。孔子不仅不是一个刻板、无趣的老学究,他还为我们证明了这样的事实:快乐不仅是一种生活理想,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率真的人。他憎恶虚假与伪善,他说:“把怨恨隐藏起来,表面上装作对人家友好,我对这种行为感到耻辱。”所以,他会对粗鲁无礼的人大发其火,甚至动手打人,“用手杖击打别人的小腿”。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中国社会理想的奠基人。他期望政治统领社会,学术统领政治;他期望学术源于公众,不受政府钳制。周公是他理想中的政治领袖,创建了西周礼制,孔子的梦想,就是复兴周公之道。梁启超说:“西方为法治,中国为礼治”。同为治理社会的方法,礼治、法治实在难分优劣。所以孔子认为:“以法令引导民众,用刑法规范社会,民众只求免于受罚,不会有任何道德责任。而以德行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规范社会,民众便会感受到道德责任,内心因为认同而归依。”家庭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何况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我们治理国家的模式,近百年来都在向西方模仿、抄袭,这称得上现代中国的最大悲哀。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真正懂得好政府的人。子贡问政时,孔子回答“一个好政府应该有充足的粮食、足够的军备、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去掉一项,先去哪个?”“军备。”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去掉一个呢?”孔子答“那就舍去粮食吧。因为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但是,如果民众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不能成立。”孔子回答得多好!他还告诫后人:“国家有道,贫穷与卑贱是一种羞耻;但国家无道,富有与做官都是令人耻辱的事情。”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的思想,为中国迎来了一场彻底的社会和政治革新。他强调不以出身,而以德行和才能选择从政者;他认为统治者不应为自己敛财和攫权,而要设法给民众带来福利与幸福。在他的思想引导下,他去世后的几个世纪内,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中国的大地上消亡了。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完全的人道主义者。他崇尚的不是神道,不是君道,是完全的人道。他说的“仁”是人心的境界,两人为仁,仁者爱人。只有这样的礼乐之世,才会君臣有义、父子有恩、兄弟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仁”成为中国方式的宗教。“殷人尚鬼”,到孔子时,他给中国人建了另一座教堂。这座教堂信的不是上帝圣灵,而是家族宗庙。在他的宗教信念中,谁都能做尧舜,人人可成佛陀。

论述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

论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以及礼乐思想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姓名:曹志华 学号:01 班级:101041C1 【摘要】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而周礼集其大成。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个认识和判断是合乎历史事实的。通过周公的制礼作乐,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 【关键词】孔子礼乐思想儒家和谐社会 一、孔子的简介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政治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订《》《》,序《》,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礼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何为礼乐 二、礼乐思想 (一)礼乐思想的形成 礼乐,顾名思义是指和。礼是规范体系,是典章制度;乐则是礼之内在精神的体现,它突显了礼与人之内在心灵秩序的关联。时期,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

作为各级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奠定了的基调。创始人——一生所致力要追求的就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和,对后来历代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礼乐的发展 正因为西周礼乐文化是在夏、商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是长久孕育其间的生命力的勃发,所以尽管它如同宗教诫律一样,要求人们尊奉和恪守,却并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陌生化”的感觉,它恰恰是对人们生活的赋型,给人们带来的恰是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秩序感、稳定感和安全感,乃至于人们日用而不知,对礼乐本身的理智反省和意义理解反倒没有发生的可能了。然而,先秦历史进入春秋之后,一场天崩地裂的巨变发生了,在这场巨变中,“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宗法人伦秩序的破坏和紊乱标志着通过礼制而建立起来的政制模式的解体,史籍上所说的“礼崩乐坏”的局面严重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三)孔子对礼乐思想的继承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礼乐文化情有独钟,先秦儒家之所以能够对“三代”,尤其是对周公之“制礼作乐”进行系统的理智审查和深度的意义阐释,根本的动力就在于他们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已经是“礼崩乐坏”了,礼乐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都成了昔日的记忆,正是在对昔日礼乐文化的追忆和思考的过程中,礼乐文化的精神性价值和意义向人们呈现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恰是礼乐规范秩序的被破坏而催生了华夏文明的第一个思想时代——“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先秦诸子都是通过对崩溃了的礼乐秩序进行反省和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所谓“百家争鸣”则是根源于他们对传统礼乐秩序之精神实质与社会功能的不同判断而已。 (四)孔子对礼乐思想的发扬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生活于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的确没有另外制作新的礼乐,他无意于提出一套新的制度体系的规范性构想。在他看来,制礼作乐是圣人之事,而他自己从不敢以圣人自居。但他绝不是泥古不化者,他是思想家,是哲人,他提出:

读《孔子再评价》

读《孔子再评价》 李泽厚先生的《孔子再评价》一文,通过分析孔子生活年代背景、孔子思想内容及特点,对孔子思想做出了较为客观中肯的评价,并根据当时社会情势,分析了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礼”的特征 作者首先介绍了周礼的特征、意义和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背景。周礼自原始文明延续而来,自周代确立,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周礼在长幼尊卑方面严格规定要求差别与秩序,经过发展,既维护了当时少数贵族和地位较高者的权威和利益,又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注重平民利益,总体上又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秩序、维系社会的生存发展。 周礼即孔子所维护的礼仪体系和原则。孔子维护该一系列“礼治”,根本上是希望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出于春秋时期客观社会背景,氏族互相吞并,“礼崩乐坏”,周礼所服务的氏族统治体系逐渐破坏,社会的稳定秩序也不再平稳维持。孔子维护周礼的追求包括:第一,政治上,他维护原有的统治秩序,根本目的是希望减免战争动乱,保护人民安全与财产;第二,经济上,他维护原有的经济结构,反对贫富过度对立分化、主张财富与政治血缘身份相符,即希望以经济秩序维护政治秩序,减免因秩序破坏而引发的动乱与冲突。 根据孔子维护周礼的目的来看,表面上,周礼和旧氏族统治体制维护了贵族的利益,孔子也由此支持了贵族和既得利益者;但是实际上,周礼和旧氏族统治体制较后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体制又具有更强的民主性和人民性,而且维护旧的统治秩序可以减免由秩序破坏而导致的冲突与动乱,能够维护人民当时既有的利益与安全。根据孔子维护周礼的方向来看,孔子既看到政治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与体现,又重视到经济为政治的基础。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都有其主张和看法;在基础与体现两方面,都付出了重视与希求改变的努力。 孔子维护周礼,主观意图、努力方向和部分客观结果都为好,但是整体上,违逆了社会体制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故而孔子完全恢复旧制度的计划也必然得到失败。直到后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以后,孔子思想的重提,在服务统治者和稳定秩序的同时,也保障了一定的人民权益,才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发挥了重要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许少民 本文发表于香港《瞭望中国》杂志2012年6月中旬版 有这么一则不怎么严肃却意味深长的幽默。话说,二千多岁的孔子收到美国“世界汉学国际研讨会”的请柬,美方邀请他在开幕典礼后作专题演讲。孔子逸兴遄飞,于是准备先去印一盒名片。文具店老板见圣人来了,异常恭敬,问清楚名片要中英文对照之后就对孔子说,“英文的一面,不知该怎么称呼?”“不是有现成的Confucius吗?”孔子反问。老板笑盈盈地回应说,“那是外国人对您老的称呼,把‘孔夫子’拉丁化的说法,你老不好意思自称‘孔夫子’吧?”“那倒是的”,孔子想到自己平常鼓吹谦虚之道,不禁沉吟起来。 于是孔子问,“那该怎么印呢?”老板思索一会,突然大叫,“有了!”孔子不禁错愕,“怎么样?”老板笑道,“您老不是字仲尼吗?”“是啊”,孔子满脸期待,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英文名字。老板兴高采烈地大声说道,“而且还会周游列国,那就印Johnny Walker 好了!” 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的背景下,这则幽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政府意欲扩展文化软实力的雄心壮志——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在短短几年间就在全球各地“安家立户”便是明证。“孔子”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名誉院长”。根据国家汉语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的相关资料,孔子学院是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从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开始,截至2011年8月底,各国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分布在104个国家(地区)。这些孔子学院和课堂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亚洲地区。无疑,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孔子学院的举措引起了海外观察家的普遍关注。美国传统基金会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赫尔·戴尔(Helle C.Dale)认为,“冷战胜利之后,美国忘乎所以,在公共外交中,美国睡意正酣。如今,美国正在努力回到公共外交的角逐中。相较之下,大洋彼岸的中国早已发动‘文化闪电战’。”瑞典国际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郭晓临指出,通过对孔子的重新包装,“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形象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中国的公共外交。在著名的中国通戴维·兰普顿(David Lampton)看来,“虽然孔子学院的影响难以评估,但借助于语言与文化,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竭力推动其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部分。”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弗兰茨(Howard W French)认为,“中国政府深思熟虑选择‘孔子’这个标签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这个国家的软实力雄心。”与此同时,他也指出“语言成为中国又一个热门出口产品”。简言之,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然而,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孔子学院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培育良好国家形象的计划并非一帆风顺。纵观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我们都可以听到许多批判、质疑甚至非难孔子学院的声音。诸如有人批评“孔子学院主要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工具而已”;有人警告中国准备利用软实力“征服”西方;有人指责中国利用孔子学院推行“文化入侵”或“宗教入侵”;有人更是将孔子学院看成“洗脑机构”或“海外间谍机构”。 这些刺耳的评论隔三差五地出现在欧美媒体或机构报告之中。汉办主任许琳曾透露,“孔子学院在欧美等地曾多次被‘围剿’”。尽管如此,这些批评责难的舆论并没有影响孔子学院

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如何学习孔子的思想以及后人的评价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传统文化

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进而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 。国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以儒家经典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文化。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精华文化,经典文化。“国学热”现象由此产生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热即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我们孔子学院的影响最为广泛。 孔子学院对促进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孔子学院对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中国的汉语文化推广机构以孔子命名,实际上就是向世界宣布“孔子”是中国语言文化推广与传播的代言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品牌,这表明“孔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首肯。中国政府在海外建立多家孔子学院,对国内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4 年以来,随着孔子学院雨后春笋般遍及世界各地,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也随之在中国大地涌动。从易中天登上《百家讲坛》评讲《三国》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引发民众“孔子热”,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流行畅销,从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中华标志城的酝酿,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 渐行渐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回归。人们开始把目光重新转向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其次,孔子学院对外构建了为世界多角度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通行做法。通过民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让世界人民对于中国有更深刻的理解,了解我们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孔子学院不仅仅是推广汉语教学的机构,它也是研究孔子学说和儒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机构;它不仅是一所语言教学机构,而且也是一座加深中国与外国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文化驿站与桥梁。海外孔子学院在进行汉语教学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中国文化,例如:包饺子、用筷子、练习武术,了解中国文化常识、风俗习惯及政治经济环境与制度等等。 如何看待“国学热”这一文化现象,我认为应该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国学热”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原因有多种,近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并日臻完善,经济高速发展,所创造出的社会财富也日益增多,由此形成一些衍生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基本道德、准则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遭受到了巨大挑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此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该何去何从,由此引发了对“国学”争论。 “国学热”现象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和人文主义在当今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国学热”的兴起,主要围绕着儒家的伦理道德与教育问题,针对当今社会上伦理道理的逐渐缺失,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我认为“国学热”的兴起在此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之所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