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终稿A3)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终稿A3)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终稿A3)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终稿A3)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是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卫星景区,是张家界旅游新景区,经张家界市慈利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它以索溪河为轴线,长约8公里,面积4.04平方公里。她紧邻武陵源,由张家界索溪河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亿人民币按4A级景区标准设计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景区定位为绿色乡村旅游,以“神奇张家界,快乐文化村”为主题。她是以原生态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农事参与、民俗文化体验、表演、水上游玩观光、农家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拓展训练、攀岩探险、自驾游接待为一体的景区,您可以体验到最原始又新颖,最刺激又靓丽,最神秘又浪漫的风情,期待您的光临!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是融水体休闲、民俗文化欣赏、乡村景观体验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张家界索溪河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分5年全部建成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第一期投资2200万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工程,世外桃源—野人谷、卡丁车跑马场、竞技场等项目现已完工并营业,后期工程的水景观光(索溪河水上风光、摩崖石刻、民俗街道、湖心广场、索水广场)、民俗风情(半岛剧场、三官寺院、索水水官古街)、乡村旅游(采摘园、荷花园、生态农业观光园、戏水乐园)、休闲度假村(水景度假村、汽车旅馆)正在建设中。

它是以水体游乐和民俗体验为主、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为辅的多种旅游产品组合。前期主导旅游项目是水体游乐、民俗体验、乡村旅游,中远期主导旅游产品是山地休闲度假与自驾车、自助游接待。(规划图)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空间区划分“一轴三区”,其中一轴为索水水上景观带,四圈为水磨湾民俗风情体验区、袁家坪乡村旅游区、青龙湖休闲度假区。(一)索水水上景观带

是水上景观通道、水上游乐活动场所、重点区划连结轴线。

这里以索水河为载体,开发较少的刺激性,富含休闲性的水上观光产品,是张家界水体旅游产品开发的中间路线。(放动态图片)

●索水湖(图片)

索水湖在景区的西北部,在这里主要是观赏水体景观、戏水休闲。您在湖面放置10-20只简易竹筏,轻舟荡漾,湖光山色,让您感受张家界的水上休闲文化.

●湖心广场(图片)

湖心广场与索水湖紧邻,是由周边水体包围高地而形成湖心岛,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游客与游客之间彼此和谐沟通,打破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孤立的象征,体现了人本主义关怀。

●河岸景观(图片)

河岸观光以索水湖为起点,索水下游的袁家坪为重点,全长3.8km。这里有清澈透明的溪流、气势宏伟的瀑布群、秀美的峡谷景观。这段索水河清澈见底,污染少,水较浅,游客既可以乘船(或竹筏)顺流而下饱览两岸景区所营造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同时又可以在部分河段,赤脚沿河流行走,在河水中嬉戏,在疏密有致树阴下漫步,感受大自然给您的馈赠。

●索水广场(图片)

索水广场位于索水河下游的袁家坪,规划占地面积为4000m2。在广场的周边建有购物街、游客休息点、景区管理站等相关旅游设施。索水广场作为游客休息的集散地,是景区水体旅游线的最后一站,处处展示了苗家文化。

●索水一级大坝(图片)

●索水二级大坝(图片)

这是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内一道巨大的滤水堤,也是一道漂亮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索水三级大坝(图片)

这里是喜好划船、荡舟的游客的水上乐园。游客依水乘船而下,豁然开朗,无比兴奋。

●摩崖石刻(图片)

索溪河孕育了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河道两旁的陡峭岸壁有摩崖石刻,主要以反应当地土家族、苗族、白族文化符号为主,观摩崖石刻是您学习民族语言的绝好机会。

(二)水磨湾民俗风情体验区

水磨湾民俗风景体验区是民俗表演、宗教朝觐体验区,也是旅游接待区。(放动态图片)

●半岛剧场(图片)

半岛剧场在水磨湾西侧。剧场占地面积为800 m2。您可以欣赏以土家文化节目为主的实景演出。

●三官寺院(图片)

三官寺,原名三官台,因此地供奉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而得名。三官寺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古镇为溇中县县城所在地(即今陈坪村),历时200余年,到晋代,因一次战乱中而毁于大火,县城遂迁。但三官寺仍保留下来。成为湘西北地区小镇的名镇之一,历代为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官寺院占地面积为10000 m2。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文武人才辈出。另外,三官寺又包含“步步高升”,“连升三级”等含意。您可以宗教朝觐,打探仕途。

●索水水官古街(图片)

这是一条依河而建的土木结构的吊脚楼。吊脚楼群“丁”字形排开约100米,清一色的青石板绵延近1000米,街道分为天官、地官、水官街。古街的居民耕作周边的农田、菜地,融融乐乐,怡然自得。三官寺院与水官街等人文景观反映了张家界的民俗风情。

●世外桃园(野人谷)(图片)

在原始森林住着百来位皮肤釉黑的小伙、姑娘们,不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他们依然沿袭着古老祖先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您将看到原汁原味的古老民俗和风趣幽默的山野风情!

●卡丁车跑马场(图片)

当您开着马力十足的日本越野卡丁车,奔驰在崇山峻岭中,抑或是骑行在高大英俊蒙古乌龙马背上,在奇山异石的绿色大花园里驰骋或漫游时,您将领略人与车、人与马融为一体,现代与古老融为一体,神秘与浪漫融为一体!

●竞技场(图片)

武陵源大山中的土家斗兽(斗牛、斗马、斗羊、斗鸡、斗狗等)场面宏大壮观、气势辉煌激烈、动作扣人心弦,可与古罗马斗兽场相媲美,而古老祭祀中的舞蹈茅古斯舞和鬼谷神功又是最激动人心的亮点,最令人

啧啧称奇的还数小猪运动会,平日里那憨态笨拙的泰国

小猪,一反常态的变成了身手敏捷的运动员,让人忍俊不禁。

●戏水乐园(图片)

戏水乐园由索溪河滩地的整理而成,以白族文化节目为主,主题为“水”文化。游客从竹筏上漫步而下,光光的脚丫子踩在清澈见底、清凉舒适的河水中,或者自娱自乐,或者与亲朋好友水中嬉戏,仿佛自身又回到童年时候伙伴们互相游戏的场面。水磨湾日最大环境容量100人。

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国人外宾,您只需用半天时间,就可亲身领略文化村各景区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和人文景观,让您慕名而来,尽兴而归,终生难忘。。。。。。

(三)袁家坪乡村旅游区

袁家坪乡村旅游区是乡村旅游、农业采摘、土特产购物基地。(放动态图片)

●农业水果采摘果园(图片)

索水河贯穿这片面积为2000亩的农业水果园。这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种植了桔树、桃树、李子、柿子、桔子、草莓、西瓜等四季水果,林间还有专业养蜂呢。您可以自己在乡间田野采摘味甜口纯的绿色食品,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乡村旅馆(图片)

这里乡村旅舍建筑式样为当地民间建筑,富有特色,可供游客住宿。

●荷花观赏园区(图片)

索水河在袁家坪地段水面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这里种有高贵优雅的荷花,白鹭栖息在荷花从中,鸟动花动,您既可以欣赏美丽洁白的白鹭与楚楚动人的花中仙子,也可在荷花成熟的季节,采摘鲜美的果实。您可以坐在船中领略素有张家界“九曲十八湾”的索水河两岸风光,高耸的青山,摩崖字画,星级酒店,民俗街道等依次映入您的眼帘。

(四)青龙湖休闲度假区

青龙休闲度假区是自驾车与休闲度假基地。

●汽车旅馆(规划图)

它位于张青公路两侧,建筑式样为庭院式,自然、生态、简单,具有原始、野趣的风味。汽车旅馆的日最大环境容量定为200人。

●水景度假村(规划图)

度假村展现当地的土家民俗文化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建筑规模为10000m2,建筑式样为庭院式住宅。考虑到社会影响、游客心理容量及接待能力,水景度假村日最大环境容量定为300人。旅游活动和节庆

★民俗歌曲比赛

浓郁的民俗文化是这里的特色,您可在水磨湾参加景区组织的各种民俗文化表演,加深了对张家界少数民族歌曲的认识与理解。在夜晚,以水磨湾水面为舞台,表演具有浓郁张家界民俗风情的节目,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水体景观会让您目不暇接。

★戏水天地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在水磨湾的下段专门开辟

场地供游客开展戏水、打水仗、泼水等节目,尽管这些节目很平常,但是在欢乐融合的气氛中,大家互相参与、嬉戏,便打破了相互之间的隔阂与陌生,其乐无穷。

★水上泛舟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索水河段河道全长3.8km,您既可以在河道中泛舟前行,也可以赤脚在河中漫步,加上索水河两旁的特色景观,游客乐在其中,欢快无比。

★摄影

主要有峡谷风光、峡谷溪流、民俗风情、自然洞穴等,景区内所有开放点和设施均允许拍照,并可以租用设备。

度假旅游产品

★品尝土家菜系

您到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后,可以尽情感受当地的民俗民风,这里的土家族村民,制作了各式土家菜,您品尝后会尽享口福。餐饮文化将是您参与性最强、感受性最大、记忆性最久的。

★自驾车旅游

自驾车旅游不仅能尽情地观赏沿途的流光画影,享受自在惬意,还能感受到团队互爱互勉的动人精神。大自然的神妙奇幻、传统与现代、野性和雄奇,将尽在整个行程之中。

★为您设计的有旅游手册、旅游指南、导游图;

★为您设计的有代表本旅游地吸引物及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形象的旅游商品:背包、T恤、玩具、纪念章、明信片、手工制品、野生绿色食品等

这里采用多形式、多内容、多途径、大范围、大容量地开发利用山地旅游,科学文明地开展山地旅游活动,以满足您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是张家

界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2017年景区旅游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7年景区旅游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 (2) (一)公司的发展战略 (2) (二)公司近期发展目标 (3) 二、公司的发展计划 (4) (一)业务开发计划 (4) 1、酒店业务 (4) 2、索道缆车业务 (4) 3、旅游客运业务 (5) 4、旅行社业务 (5) (二)人员培养扩充计划 (6) (三)市场开发与营销网络建设计划 (6) (四)融资计划 (7) (五)组织机构调整计划 (8) 三、发展计划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和面临的主要困难 (9) (一)发展计划所依据的主要假设条件 (9)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 (9) 四、确保实现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10) 五、发展计划与现有业务的关系 (10)

一、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 (一)公司的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创造生活新方式,引领旅游业发展新潮头”、“敬业职业、诚信规范,成就旅客每一次完美的旅程”、“以人为本、共创共赢,演绎员工精彩人生”、“开放合作、阳光自信、简约激情、刚健自强,实现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提升景区形象和旅客满意度为要旨,以XY、DJ为核心,面向国内国际旅游市场,把握旅游消费理念不断升级的趋势,坚持走旅游专业化的道路。以现有经营格局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充分整合利用公司已有业务资源,持续提升业务水准,创新培育休闲度假等热点产品,适度扩大规模、增强核心景区服务设施的承载能力;坚持XY品牌化发展,巩固并稳步推进跨区域业务扩展实力,构筑区域性旅游综合体;抓住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机遇,推进旅游与文化、创意、体育、农业、林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打造著名品牌,走专业化、特色化、信息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把公司培育成为实力雄厚、业绩突出、人本亲和的国内一流旅游产业集团。 公司将以首次发行为契机,通过规范利用募集资金进行相应的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务布局,丰富服务产品结构,扩大业务规模,提高核心景区的服务设施承载能力,有效增强区域性行业竞争优势、确立领先地位;同时,依托公司长期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和

山西泽州珏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地方社会经济状况 山西泽州珏山景区(以下简称景区)所属的泽州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东与陵川县相邻,西与阳城县、沁水县接壤,南与豫北平原的济源、沁阳、博爱、焦作交界,北连高平市。是“晋豫之咽喉、山西南大门”,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全县辖10镇16乡,639个行政村,1204个自然村,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回族。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蒙、满、朝鲜、布依、苗、白、土、壮等民族。 早在2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泽州就有先民集居。3500多年前的夏末,夏桀王曾迁都于高都的垂棘山。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这里为高都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始设晋城县。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晋城县先后归山西省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管辖。1983年,晋城县改为县级市。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县级晋城市划分为城郊两区。从原县级晋城市的30个乡(镇)中划出26个乡(镇)组成晋城市郊区,归新建的晋城市管辖。1996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城市郊区撤区设为泽州县。 泽州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地质储量44亿吨,铁矿储量5亿吨,铝土矿储量在1亿吨以上,大理石储量300万吨。林牧资源相对丰富,有各类果树7.2万株,果园面积1508公顷,林地面积74.5万亩,森林覆盖率20.6%。牧坡草地14.81万亩。 泽州全县有耕地72万亩,土壤多为碳酸盐褐土,自然肥力较高。主要产业有:种植、养殖、林果业等。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红果、苹果、黄梨、核桃、花椒、猪牛羊肉、鸡蛋、蜂蜜等。泽州是全国8大红果生产基地之一。 泽州主要产业有煤炭、冶炼、铸造、机械、化工、建材等,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生铁产量居全省之首。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5.85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20.2%;一般预算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26.53%;农民人均纯收入5517元,同比增长9.03%。泽州经济实力排名为我国中部地区第50名,山西省第5名,分别比2007年前移了4位和1位。 二、区域旅游发展情况 泽州县是山西和中原打造“大旅游”线路中重要的连接点,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遗存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遗址、汉唐及明清各朝代的古代建筑、古石刻、古镇、唐元塑像之精品的“青莲寺、玉皇庙彩塑”、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大量的革命旧址、全国卫生模范村之称号的“东四义小康景区”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剪纸、面塑、根雕等丰富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县景区有珏山、龙门、山里泉、李寨、东四义和卧龙山六处,较为成熟的景区是珏山和山里泉。珏山景区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誉,山里泉景区有“北方江南”之褒称。泽州境内的珏山吐月、松林积雪、孔子回车、白马拖缰为泽州四大历史名胜。近年来,泽州县近来以“旅游强县、文物兴县”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山、水、湾、古镇”四大旅游品牌,实现了全县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泽州县现有星级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1家,分别是富景国际饭店(四星)、高都大酒店(四星)、太行饭店(二星)。旅行社共有3家,分别是友好国际旅行社(国际社)、美韵旅游有限公司(国内社)、和谐旅行社(国内社)。泽州已先后四次成功举办金秋小康旅游节、“金镜头”、“西部作家诗词会”等活动。连续几年分别参加了在山东烟台、广西桂林、山西太原、河南郑州等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成果明显。旅游宣传促销初见成效,地接游客逐年增长,旅游收入正在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县景区建设资金预计总投入达到31270万元;交通道路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5578万元;环保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3850万元;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5300万元;旅游营销资金预计投入达到201万元,合计46208万元。2007年,泽州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1313.5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4383.5万元。泽州旅游正处于稳步上升通道。 三、景区现状 珏山景区自1996年开始开发,历经多年打造现已成为山西自然、人文、生态为一体的旅游新热点,是晋城旅游发展的龙头景区之一,与阳城的皇城相府、陵川的王莽岭形成了晋东南旅游区的三足鼎立之势。特别是近年来,珏山景区与三八煤矿组建成立了“山西泽州珏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后,加大了景区的投资力度,景观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景区几年来共计投资 3亿元,建成了三星级珏山宾馆一座、晋东南第一条索道,修缮了珏山西顶、金顶和南顶慈云阁等道教建筑群,聘请了大德高道主持珏山道教法事,恢复了珏山道教活动,完成了道教观光区、寺南窑景区入口服务区建设,修建并绿化亮化了北斗广场、办公住宿区、索道及各景观点连接公路、山上步道、通信基础设施等项工程项目,改善了水、电、暖、吃、住、行等基础设施,建立了导游、宣传促销队伍,开展了宣传营销活动。目前,景区管理机构完备,服务设施齐全,初步形成了一个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接待服务体系,年均接待量达到了10万余游客。珏山景区现已成为山西文明委确定的“文明和谐景区”和山西国土资源厅命名的省级地质 公园。2009年,珏山-青莲寺景区还通过了国家旅游局AAAA级旅游区、林业部门省级森林公园、国土部门省级地质公园的评定,珏山吐月故事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示范地也落户在珏山景区。此外,珏山景区还荣膺“中国百家避暑名山”的称号。 四、原有规划梳理 珏山景区前期主要依据《珏山景区控制性详规》(2005年-2020年)和《蕴月湾片区旅游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2009年-2013年)进行开发。 (一)已作的《珏山景区控制性详规》 1、核心内容 (1)规划范围:抽水站以东,马鞍山岭(天池岭)以西,风门岭以北和晋焦高速公路丹河段以南的景区10平方公里范围。 (2)规划年限:2005年~2020年。 (3)功能定位:以丰富多彩的传统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为基调,以奇山、曲水、幽谷、茂林等自然景观为依托,具备文化体验、祭拜、观光、休憩、康体、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的景区。 (4)性质定位:珏山景区总体上将建成人文资源景观、自然山水风光及特色旅游产品三位一体的文化、宗教、康体型AAAA级景区,同时也是晋东南和豫北地区城市居民假日游览和度假的后花园。 (5)主题形象:佛宗净土源青莲,太行真武归珏山;珏山道,青莲佛,太行月,晋魏风。 (6)总体布局:一路,一水、五区、九点。 ●一条旅游道路主轴:即从景区入口开始,直至一家庄的旅游主干路,通过该条主干道路把主要景点及各类旅游功能串连在一起。 ●一条河谷游览水轴:游览丹河曲折的河谷是整个珏山景区的特色。丹河是整个珏山景区的水脉。大坝以上为水上游览带,大坝以下为亲水游憩带。

神农架林区主要景点景区简介

神农架林区主要景点景区简介 国家森林公园燕天垭:国家森林公园燕天垭位于神农架西北部,总面积5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因北有燕子垭,南有天门垭而得名。燕子垭是一海拔2200米的垭口,因邻近有一个燕子洞,得名“燕子垭”。燕子垭是当年修建209国道时人工贯通的一个壑口。壑口上方架设了一座“彩虹架”,这座钢桥离209国道路面有58米。站在“彩虹桥”上,整个燕子垭一览无余,天门垭、黄龙堰、太平垭、紫竹河尽收眼底。“彩虹桥”左通燕子洞,右连会仙台。“会仙台”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和太上老君观赏风景、下棋、聊天的地方。 天门垭是209国道华中干线公路的制高点。海拔2328米。由于经常云遮雾绕,登临此垭如上云天,故得名“天门垭”。相传,天门垭是炎帝神农氏“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的地方。每当雨后初晴,天门垭下的紫竹河谷就会喷云吐雾,将天门垭的深谷装点成波澜壮阔的云海。 塔坪村:塔坪村是红坪镇所辖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四面环山,常年云蒸雾绕,面积37平方公里,距燕子垭直线距离约5公里,人行山间便道约20公里。辖三个自然组,总人口363人。目前健在的95岁左右的老人有20多名,是有名的“百岁村”和“长寿村”。统计表明,塔坪村的人均寿命比世界上位列前四位寿命高的国家安道尔(83.5岁)、圣马力诺(81.42岁)、日本(80岁)、澳大利亚(79.89岁)的人均寿命几乎要高出5个百分点,堪称世界之最。现有不少学者和游人慕名前来采风。塔坪旧时称土城,是神农架古盐道必经之地,人口最多时有680多人。其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较多,尤以古墓、宝塔、三宝洞等最为著名。传说塔坪有九座宝塔,修在龟包上,共有9层,每层8尺,目前仅存部分塔基遗址。 神农架飞机场:由国家民航局、湖北省人民政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投资7.88亿元建设的神农架机场位于海拔2600米的红坪镇大草坪,距神农顶景区公路距离44公里,距木鱼镇公路距离58公里,按4C级国内支线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设计2010年旅游吞吐量1500吨,建成后可起降波音B737700、B737800、空客A320、ERJ145等机型,将开辟神农架至武汉、恩施、宜昌、西安、成都、张家界等数十条航线。届时从神农架至武汉仅需1小时左右。现正处于国家批准立项阶段。 神农架滑雪场:神农架滑雪场应国家体育总局“北雪南展”的构想于2004年建成,距木鱼省级旅游度假区30公里,是华中地区第一家规模最大、功能齐全、采用人工造雪和天然雪相结合的滑雪场。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配有初级道、中级道和高级道各一条,设有拖迁式索道,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该旅游滑雪场冬季月平均温度为-4℃,全年积雪时间150天左右,具有雪质好、雪量丰富、气候适宜等优点。是冬季赏雪、滑雪、激情演绎林海雪原的最佳场所。 大龙潭金丝猴保护与研究基地: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漂亮和最珍贵的动物之一。神农架金丝猴是我国分布最东端的金丝猴,是全国金丝猴种群中数量最少、遗传多样性最低、最具研究和保护价值的物种。 大龙潭海拔2300米,是神农架金丝猴自然栖息地之一。大龙潭金猴保护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主要任务是对金丝猴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种群的变化趋势,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地成立后,在多年研究金丝猴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数量最少(105只)、结构合理(由8个家庭和1个全雄单元组成的小种群)的群体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2005年冬季,神农架金丝猴人工补食试验取得成功,进一步融洽了人与金丝猴的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人类可与金丝猴进行亲密接触,“融入”金丝猴社会内部。通过全

(完整版)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1 规划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贯彻“科学规划、统一 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统筹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修编本规划。 2 规划范围与面积 2.1 风景名胜区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景区、蒿里山-灵应 宫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三大部分。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0.9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含岱庙地区)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南侧以环山路北侧 人行道北缘线为界,包含红门路、通天街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和岱庙 (含遥参亭和双龙池)四周向外扩100米范围。东侧主要以农业观光路, 局部以自然等高线为界;北侧从牛山口村西向北接现有道路,局部以泰山 林场管辖范围为界;西北侧、西侧主要以济南与泰安行政区划为界;西南 侧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规划道路、自然地形和曹家庄水库坝沿自然地形 接环山路为界。 蒿里山-灵应宫景区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蒿里山周边道路(西至龙潭路,北至铁路用地南边界,南达灵山大街,东至校场街)和灵应宫文物保 护范围(单体外围10米范围)为界。 灵岩寺景区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基本遵循1993年国务院批复范围,东、北分别以方山东侧、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南以鸡鸣山至明 孔山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西以鸡鸣山及北侧山体的西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2.2核心景区 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重合,面积53.7平方公里,占风景 名胜区总面积的38.4%。 2.3外围保护地带 规划范围以外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其中泰山 主景区和蒿里山-灵应宫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连成一区,北侧、西北侧、西 侧以风景区范围外第一道山脊线为界,局部以马套村和曹家庄村行政边界 为界,西南侧、南侧、东南侧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环境协调区边界为界,东侧、东北侧以大津口乡行政边界为界,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灵岩 寺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西起104国道(灵岩广场),包括沿灵岩路南北两 侧各300m范围内的区域,东以灵岩寺景区边界为界,面积为1.7平方公里。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体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城市发展战略要求 随着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提出,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城市建设由本市向周边城市扩的步伐,使得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周边地区将逐步成为发展的重点地区。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做为市“东拓”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合规划的编制,将明确了未来至2020年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的规模以及空间形态。 近年来随着市跨越式发展及长泰县的大开发,使得规划编制与发展实际脱节,存在各片区发展步调不一致,规划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区域拓展的速度超出了规划的预测,使得长泰县局部片区缺乏规划指导。 二、城市建设管理要求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总本规划》于2004年编制,为使规划区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序拓展。需针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相关规划进行整合,对原有规划进一步落实与深化。以促进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开发的顺利进行,推动建设步伐。三、市政配套建设需求 由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前期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对完整的规划指导,各项目却相继落地,导致了项目建设与市政配套落后的矛盾,需有更完善的规划来指导该区的市政设施建设。

作物几乎整年都可以生长。 第二章现状概况 一、规划区位、围 规划区位于长泰县东南部,辖有十里、旺亭、山重、后坊四个村及林果场等等(包含整 个马洋溪流域)。 本次规划围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辖围,东邻集美区、海沧区,西靠兴泰开发区和港镇, 南接龙文区、龙海市,北毗港镇、枋洋镇。规划区距离市区17公里,距离市沧海大桥39公 里,距离市106公里,距离潮汕地区200公里,距省会城市29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规划区总用地13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1439人。 二、现状概况 1、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规划区海拔最高965.8米,最低16.7米,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地理地貌 属于低山丘陵,山峰,台地,阶地,谷地,悬崖等,近,中,远程景观效果强;水资源丰富, 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围尚有大小不等的水库(塘)和溪流,其中红岩水库是区域 最大的水库,马洋溪是区域最大的溪流。 气候:规划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最冷月(一月)平 均气温12.6℃,全年平均气温2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6 ℃,全年平均气温21 ℃。 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000 小时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达127.8 千 卡/cm2,大于10 ℃活动积温达7400 ℃左右,全年无霜期长达328天(霜日仅6-8天),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目录 文本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2 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2 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3 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4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7 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8 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10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17 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8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19 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21 第十三章消防规划……………………………………………………21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21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21 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22 第十七章外围保护地带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31 第十八章环境影响

评价......................................................23 第十九章附则 (24) I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附图 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 规划设计总图 风景游赏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利用、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文本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四条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定量数据,是结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第五条规划年限为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5年,并考虑2025年以后的远景发展。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六条风景区规划范围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 第七条风景区定位

群龙瀑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说明书

1群龙瀑旅游区基本情况 1.1 位置与交通 贺州群龙瀑旅游区位于北纬24°32′30″—24°35′,东经111°33—111°35′,地处广西贺州市北侧,距贺州市区约18km,有近年新建沥青公路相通。 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自古以来即为湘粤桂边陲的陆路交通枢纽,是从中原到岭南的重要门户,经贺江下梧州入西江可达广州、香港,过鹰阳关经连山、连南可到粤北重镇连州、韶关。现今,从内蒙锡林浩特到大陆最南端广东海安纵贯南北的207国道和从云南临沧到江西瑞金东西方向的323国道在贺州交汇,国家铁道路网规划的洛阳—湛江铁路和柳州—韶关铁路也经过贺州。作为桂林—梧州二级公路的中间点,贺州北距著名旅游城市桂林216km,南距桂东门户梧州165km。贺州与广西首府南宁市公路里程565km,距广州市325km。正在建设中的桂梧高速公路与拟立项建设的贺州—怀集-广州高速公路将更为拉近城市之间的经济距离,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附图1)。 1.2自然概况 广西贺州群龙瀑旅游区是一个拟开发的旅游区,处于贺州市八步区黄田镇路花村东北部的集体山地当中,规划区内现在无人居住,主要开发基础为自然旅游资源。 1.2.1 地质地貌 贺州市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南岭褶皱带,其北部燕山期花岗岩发育,规划区就处于燕山期姑婆山岩体之内。据区域地质资料,姑婆山岩体北东与北北西向线形构造发育,其中纵贯岩体的北北西向大断裂,正从规划区东侧通过(图1)

图1 贺州姑婆山地区卫星照片与构造解释 贺州市北部湘粤桂交界地区为南岭山脉中的萌诸岭余脉,属中山地区,地势总的来说是东北高,西南低。但规划区已处于山脉西南缘低山-丘陵过渡地带,东临断裂所成北北西向山谷,北面最高山峰姑婆山1730.9米,所以规划区内又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面大横冲—独冲一带周围山头可达900-1000米,而南面的杨梅冲周围山头只有300-500多米。 1.2.2 气候与水文 贺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据贺州市气象局历年观测资料,贺州市年平均气温18.2℃,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降雨量1704mm,年蒸发量1650mm,相对湿度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299天。但山区海拔较高,温度偏低,姑婆山顶年平均温度只有10℃,比本地年平均气温低约8℃。一般情况下,山区温度也会比市区低2-4℃,冬春季节则会低6-8℃。 由于北北西向纵谷成为气流的良好通道,特别是规划区周围森林茂密,小气候明显,夏季比较凉爽,冬季则出现霜冻,有时也有降雪。 规划区属西江支流的贺江流域。由姑婆山发源的姑婆江在大横冲-独冲东侧自北向南经过,并在独冲口附近形成“Ω”形蛇曲和一段数百米的峡谷。在江流蛇曲以西,近北西方向的独冲山溪在末端折转两个90°以后,仍向南东方向在蛇曲顶部注入姑婆江(见附图3)。据有关资料,姑婆江最大流量86m3/s,最小流量0.8m3/s。 大横冲-独冲西部,十八水近北南方向的山溪到大横冲汇合以后,转为近东西方向,流淌一公里多以后与姑婆江汇合。由于下游1公里附近筑坝拦水发电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

□总则 开发建设单位: 四会市志高华美投资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单位: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范围与面积: 度假区规划开发总用地范围:东起迳口大道,西至迳口镇北乡村、新围村,南临118省道线,北至440县道和403乡道,总面积约22.31km2。 规划依据: 1.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旅游局,1992年2月; 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国务院,1992年; 3. 《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5月; 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技术标准监督局,1999年; 6.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10月; 7. 《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年; 8.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国家旅游局,2003年; 9. 《广东省旅游管理条例(2006-2010)》; 10. 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规划参考: 1. 《四会市迳口镇总体规划(2006-2020)》; 2. 《肇庆市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 3. 《肇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4. 《四会市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5.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2009-2017); 6.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立项批文(肇庆、四会、迳口共12份)规划分期: 本次规划年限为12年:2010-2021年,分三期:近期:2010年-2013年(重点规划建设期) 中期:2014年-2016年 远期:2017年-2021年 规划成果: 1.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 2.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3、《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图集)

旅游区总体规划

旅游区总体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纲要)鄞县东钱湖镇韩岭村 浙东旅游科学研究所 宁波英才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二0 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二章旅游资源及评价 第三章景区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第四章骨干旅游项目策划 第五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专项规划 第七章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附图: 1.区位关系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规划总图 4.规划结构图 5.旅游服务设施与交通规划图(暂缺) 6.入口迎宾区规划详图 7.烟草博物馆规划详图

8.民俗博物馆规划详图 9.民居博物馆规划详图(暂缺) 10.鉴湖广场区规划详图(暂缺) 11.善应庵规划详图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浙东第一古街”---韩岭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南岸,属东钱湖南湖景系,横街历史文化景区,处于东经121o34ˊ,北纬29o52,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本次规划核心区域为韩岭行政村所在地,面积约为 0.44平方公里。考虑到项目远期发展及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规划涉及范围延展至:东起塔沙岭山脊线,南至林下山云南寺,西以象鼻山山脊为界,北至钱湖南岸延伸水域约350米左右,总面积约为 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为0.22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根据<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韩岭老街开发利用方向的定位及韩岭区位与资源特点,本规划确定区域开发目标为: ◆浙东古村风情旅游区 ◆东钱湖南湖区服务中心 三、规划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6 国务院发布 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993.12 建设部发布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7 省人大常委会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香山街道总体规划 香山街道作为太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其规划完全参照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求,并按照太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总体规划执行。 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GB50298-1999) 5、2002年12月中央领导关于对有关专家对建设太湖文化园区建议的批示。 6、《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7、《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容的暂行规定》 8、国务院国发[1992]46号关于试办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 9、一九九二年七月向国务院上报的《胥口旅游度假中心总体规划报告》 10、国务院国函[1992]134号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的批复 11、国务院国函[1993]83号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两个度假中心更名的批复 12、《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3年) 13、1995-2003年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与实施纲要 14、省政府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批复(1995年) 15、省规院《东山、西山、光福景区总体规划》(2004年) 16、现状基础资料调查 二、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优先是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基本出发点。规划将充分保护好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2、整理协调原则:整理度假区目前的用地现状,对不符合度假区性质定位的用地予以置换,对已批租地块,规划将从有利于度假区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用地性质进行合理调整。 3、综合配套原则:将旅游度假设施的开发与度假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合理安排配套设施,使旅游开发与度假区的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度假区的功能定位需求。 4、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是度假区工作的前提,规划应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建设和管理度假区的依据,因此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2002版

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 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 二、社会经济背景 三、旅游业发展背景 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及目标 一、清镇市旅游业的现状和特点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旅游发展战略及目标 四、规划年限 五、规划依据 第三章旅游市场分析与促销规划 一、客源市场分析 二、旅游市场预测 三、旅游形象策划 四、旅游形象的宣传与促销 第四章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 二、清镇市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及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一、“城连水,水连城”形象品牌的打造与设计 二、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 三、旅游路线设计 第六章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发展规划 一、旅游住宿设施发展规划 二、旅游餐饮发展规划 三、旅行社管理规划 四、旅游商品与购物设施发展规划 五、文化娱乐业规划与信息服务 第七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一、旅游交通现状 二、旅游交通规划 三、旅游通信设施规划 四、旅游能源设施规划 五、旅游区给排水设施规划 六、旅游信息中心设施规划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旅游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效益分析 第九章旅游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一、清镇市旅游区环境现状及问题 二、两湖旅游区的环境保护规划节

三、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 四、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章清镇市园林绿化规划 一、现状评述 二、城区园林绿化规划 三、景区绿化规划 第十一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一、人力资源分析与预测 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第十二章旅游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一、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 二、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 三、旅游发展的资金保障 四、旅游发展的人才保障 五、旅游发展的科技保障第1章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背景 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 1、概况 清镇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上游鸭池河南侧,东西长42.6公里,南北宽56公里。在东经106‘07,06”~106‘33,,北纬26‘21,一26‘59,之间。它是贵阳市辖县级市,市区距省会贵阳市区24公里。东接贵阳的乌当、花溪两区,西邻毕节地区织金 县,南与安顺市平坝县接壤,北与毕节地区黔西县及贵阳市修文县交界。是我省经济、 文化、旅游和交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清镇市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置镇西卫,二十六年置威清卫。清康 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威清卫,二十六年(1638年)改置清镇县。1949年11月 14日解放,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1992年更名为清镇市;1996年划归贵阳市。 全市总面积1492.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设6个乡、4个 镇。2000年木统计,总人口49.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7万人。市内有汉、 苗、布依、侗、彝、仡佬、水、回、壮、满、白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16 万人。占总人口的24.34,以苗族居多,红枫湖镇、牛场和麦格等乡是苗族分布较集 中的地区。 2、自然地理背景 清镇市地处苗岭山脉北侧。地形总的趋势是东北、西南高,海拔1350~1762.7米;南部和北部低,海拔1200~1250米;鸭池河、猫跳河、暗流河等河谷地带海拔769~1200米;地势起伏较大。清镇市平均海拔高程为1290米,最高海拔在站街镇茶山 大坡宝塔山,海拔1762.7米,境内最低点位于北部暗流乡猫跳河流入鸭池河河口处, 海拔769米,相对高差994米。东部和西南部为低中山山地;中部海拔1000~1450 米;东、北及西部边界的河谷地带,海拔在800—1000米。 清镇市地貌在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类型。从成因看,可 分为溶蚀和侵蚀两大类,以溶蚀地貌类占优势(约占75%)。从形态看,可分为山地、 丘陵和坝子。山地、丘陵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1%和59%,坝子占5.5%。中低山和 中山分布在东北部的宝塔山、云归山、九龙山以及西南部老黑山、大威岭等地;西 北部流长、新店、卫城镇的暗流、木刻等乡碳酸盐岩广泛出露,属典型的溶丘洼地 区;卫城一占街暗流河及其支流干河和东南部猫跳河上游地区,第四纪剥蚀面保存较 好,地表起伏和缓,红色粘土深厚,坝田、坝土分布较集中成片。

保康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保康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县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纪东 一、保康旅游概况 保康东依襄阳古隆中,西邻林区神农架,北交十堰武当山,南通宜昌大三峡。境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楚文化发源地——荆山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楚先民母亲河——沮水至今奔流不息,800年的楚文化历史有350年在保康演绎,是名副其实的“楚源地”;珍稀花木举世罕见,享有“蜡梅王国、牡丹故乡”的美誉;九路寨大峡谷、保康温泉、五道峡、野花谷、尧治河、百里南河、森林氧吧官山等旅游景区星罗棋布,不仅是襄阳“大荆山”旅游的核心区,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履职以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和前不久市委范书记两次视察保康作出重要指示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襄阳”建设,科学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布局,进一步深化“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提出了“旅游立县”、以旅游为主导产业推进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路,把生态旅游作为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绿色襄阳”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和抓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擎和突破口,抓住福银、麻竹、保宜、保神四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

高点定位,高端策划,先后聘请中国甲级旅游规划机构—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规划机构,对全县旅游发展进行设计规划布局。同时,大力引进武汉三特索道集团、深圳永兴华科技公司、襄阳新中昌集团、邦和药业集团、苏州大川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启动和推进了九路寨大峡谷、保康温泉小镇、荆山大峡谷(五道峡旅游区)、野花谷旅游区、尧治河旅游区等一批核心景区建设。现在的保康,正以无法估量的发展潜力和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迈开“振兴保康,炫动华中”的旅游发展步伐。 二、旅游发展总体构想 在战略定位上,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大产业、大市场、大手笔、高标准”为发展理念,以打造鄂西旅游重要战略支点和服务中心、建成中国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彰显和传承早期楚文化的载体产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富民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和拉动消费的动力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大力培植,加快景区开发,完善旅游设施,扩大宣传营销,提升服务意识,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课件(doc 72页)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行唐县牛王寨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该景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范围 本次牛王寨景区的规划范围为:东至寺庄村,西连牛下口、程家庄村,北至王下口村,南与邢家庄村相连。总规划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二)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

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F D5-20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 ?《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三)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河北省旅游条例》(2004)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 ?《行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 ?《行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行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行唐县志》 ?行唐县旅游与文史资料 ?牛王寨旅游开发相关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为本,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依托本规划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独特性为卖点,“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规划区旅游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1)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1.1现状概况及基本特征解读 1.1.1现状概况 汤口镇位于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是全国重点镇、省、市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副县级建制镇。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205国道和103省道交汇地带,东接徽州区,南临休宁县,西接黟县和休宁县,北依黄山风景名胜区和焦村镇。东南距上海510 km,距南京321km,距杭州310km,西南距景德镇310 km;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73km,距黄山区(甘棠镇)46km,距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仅1km。 汤口镇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辖6个村,截止到2005年9月13日,全镇常住总人口为11832人。3348户。境内山峦叠嶂,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93.4%。 2005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完成2632.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1%,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889元,比上年增加409元。全镇农业增加值865.16万元,同比增加26%。茶叶总产量105吨,同比增长5%,总产值4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四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63万人次,宾馆、酒店及旅行社等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比可比年份2002年分别增长66%和52%。 1.1.2基本特征 (1)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是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南大门; (2)镇域内拥有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低山游览景区(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中、高山游览景区相辅相成; (3)黄山风景名胜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二级旅游接待服务基地、旅游交通换乘中心; (4)在黄山风景名胜区缓冲带内的五镇一场之中汤口镇为黄山第一旅游重镇,旅游经济及旅游产业快速增长; (7)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呈线型组团,长藤结瓜,建设用地空间狭长; (8)汤口镇区旧城更新、寨西新区拓展,环境容量有限; 1.2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判 1.2.1值得借鉴之处 上一轮汤口镇总体规划(1996-2010年)编制于1996年,在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汤口镇规划建设作了综合部署,有效指导了汤口镇的发展。用历史观点来评判,上一轮总体规划在许多方面至今可借鉴。 (1)提出的“遵循黄山市总体规划和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正确处理风景区保护开发与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汤口镇的社会经济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自然景观的前提下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思想仍有指导意义 (2)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重点发展镇区(汤口和寨西),合理发展中心村,逐步缩并自然村(村民小组),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想基本一致,反映了上一轮总体规划在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前瞻性,对今后汤口镇新农村布点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3)"控制汤口,发展寨西",把汤口重点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开发,使汤口成为黄山风景名胜区一处重要的景观区域的规划目标难能可贵。 1.2.2不足之处 (1)对黄山汤口镇地域内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认识有一定的局限,对旅游资源没有完整地建构科学保护体系,在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上,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协调、统筹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2)由于缺少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也就不可能没建立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相衔接的、明确的目标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分项目标和分期目标。 (3)对汤口镇作为黄山风景名胜区的缓冲区,其所承担的对黄山生态环境保护价值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城镇很难作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1996年编制汤口镇总体规划时期,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理论和实践均在摸索阶段,虽然当时有的城市已有探索,但汤口镇的总体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也就不可能将汤口镇发展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紧密结合,制定出汤口镇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相适应的空间管治规划政策。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公示公告样本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方案公示公告-11-10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方案公示公告 时间: -11-10 7:21:54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7- ) 》对指导十堰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已至规划期末, 规划确定的城市主要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为抓住新世纪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贯彻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要求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引导城乡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根据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对十堰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请示的复函》( 鄂建函( ) 219号) , 十堰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年) 》。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 1)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 认真贯彻实施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和湖北省制定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战略, 大力推进城镇化。 ( 2)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强化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丹江口库区水源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3)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 突出十堰市的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 完善城市职能,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提升城市环境品位, 实现十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3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基本依据为: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月1日实施) (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月1日实施) ( 3) 《关于对十堰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请示的复函》( 鄂建函( ) 219号) ( 4)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20年) 》 ( 5)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发[ ]46号) ( 6)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 -2020年) 》 ( 7) 《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 ( 8)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 -2020年) 》 ( 9) 《十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年) 》 ( 10) 《十堰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11) 国家和湖北省其它相关法规和规范 第4条规划范围 ( 1)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为全市行政辖区范围, 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 ( 2) 规划区范围: 为市辖区( 1190平方公里) 及郧县与丹江口市部分乡镇( 具体包括郧县的青山镇、柳陂镇和茶店镇和丹江口市的武当山镇、六里坪镇、均县镇) 范围, 面积总计2422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 必须遵循《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