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详解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详解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详解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详解

□总则

开发建设单位:

四会市志高华美投资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单位: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范围与面积:

度假区规划开发总用地范围:东起迳口大道,西至迳口镇北乡村、新围村,南临118省道线,北至440县道和403乡道,总面积约22.31km2。

规划依据:

1.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旅游局,1992年2月;

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国务院,1992年;

3. 《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5月;

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技术标准监督局,1999年;

6.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10月;

7. 《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年;

8.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国家旅游局,2003年;

9. 《广东省旅游管理条例(2006-2010)》;

10. 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规划参考:

1. 《四会市迳口镇总体规划(2006-2020)》;

2. 《肇庆市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

3. 《肇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4. 《四会市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5.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2009-2017);

6.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立项批文(肇庆、四会、迳口共12份)规划分期:

本次规划年限为12年:2010-2021年,分三期:近期:2010年-2013年(重点规划建设期)

中期:2014年-2016年

远期:2017年-2021年

规划成果:

1.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

2.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3、《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图集)

1 区域背景条件

1.1规划区概况

1.1.1区位条件

天海湖,原名水迳水库,位于四会市迳口镇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2°47′,北纬23°29′45″,紧临北回归线。天海湖旅游度假区依托水迳水库进行建设。该水库建于1959年。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东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50km,东南距广州65km,西南距四会市20km,东北距清远市18km,地处肇庆、佛山与清远三市交界处和珠三角外缘,位于珠三角向外围地区扩散的黄金界面区。周边的佛山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大塘工业区、肇庆市大旺经济开发区等将共同组成广佛大都市区西北部的重要产业集聚区,有望形成新一轮的发展机会。

本区交通十分便利。广四公路(省道118线,改造中)、四清公路贯穿其中,并与佛山一环、珠三角二环高速等区域交通干道近距离相接。同时,随着广贺高速、肇庆经四会至广州花都新机场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规划区旅游交通区位将进一步优化。

1.1.2自然环境条件

①地质基础

天海湖区属寒武系八村群地槽型浅海相砂岩沉积,出露地层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含铁砂岩夹板状泥质页岩等。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水土流失“三区”划分通告,该地区属于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②地形地貌

天海湖属低山丘陵区。四周山林环绕,海拔约在30~220米之间。东侧为屏,山体海拔多在100米以上,最高峰位东北侧的马头坝顶219.2米;其他山体海拔多在70-80米;湖中岛屿海拔多为50-60米。山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空气清新、湿润。

区内有几处由于山体崩塌或施工不当形成的水土流失点,对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有一定影响。

③气候条件

天海湖临近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832mm,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份。日照充足,全年月平均气温20.7℃。

④水文

天海湖主要是拦蓄流经草塘上游的漫水河支流水而成,现区内水面面积6.11 Km2,总库容量约7200万m3,水面丰水期约为9200亩,枯水期7000亩,水域最深处25米,最浅处3米,正常水位29.30米,最低水位18.36米.湖中有大岛屿7座,小岛与半岛30余处。湖水主要源自水循环中的降水、地表水径流等,水流稳定,交换周期长。目前湖水损失主要来自水循环中的蒸发、地下水渗漏等。

天海湖水质现状为Ⅱ级,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水库建设之初主要作用是拦蓄洪水,同时可用作农业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现正进行水库大坝加固工程,将为确保旅游区安全和水文的稳定提供进一步保障。

1.1.3社会经济条件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地处四会市迳口镇。在度假区22.31km2的规划建设范围内计98户550人,主要为沙莨、归石莨、长腰岗村、寻源村等村落。居民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迳口镇全镇土地面积97.46 km2,其中耕地33346亩,耕地占全市比重10.46%。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24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670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71442万元,在全市属中下游水平(表1-1)。近年来,迳口镇农业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已向三高农业方向发展,农副产品具有地方特色。

迳口镇农产资源丰富,盛产荔枝、龙眼、黄皮、香蕉、沙塘桔、杨桃等水果。

表1-1 迳口镇2006—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数据来源:迳口镇统计局

1.2立项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

“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

●《肇庆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

四会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为:充分挖掘四会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在“十一五”

期间将四会市建设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修学旅游、休闲度假和商务活动为一体的肇

庆旅游目的地的新拓展区;面向细分市场,建成珠三角市场周末观光休闲度假地;争取过境客源,建成广贺高速公路上值得驻足的旅游节点;……借商务旅游之势,适度发展高端商务度假设施,发展商务度假旅游。

天海湖:肇庆市高端商务会议中心,特别是高档小型会议,如企业高层会议。面向高端度假市场,发展小型俱乐部式度假设施,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打造珠三角的新兴度假旅游区,使其成为肇庆市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重要支撑产品。

●《四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规划安排以天海湖为核心的旅游度假用地620公顷。

●《迳口镇总体规划》(2006-2020):

近期拟启动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近期启动的开发项目主要有入口服务区、粤港企业家度假村、会所、企业家度假别墅、商务信息与培训服务中心、国际综合康复疗养中心、度假酒店等。

1.3区域发展背景

1.3.1旅游发展的基本趋势

上世纪末,假日经济在我国发展迅猛,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其中旅游业增长最快。但目前我国还处于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发展初级阶段。

追求生活的素质和品位是人们在满足温饱问题后的必然选择。休闲经济将使人们的选择更趋于理性,对时间的控制更为自由。美国未来学家甘赫曼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预言为“休闲时代”。据WTO预测,到2020年,休闲产业将取代传统的主导产业和现代信息产业,跃居世界第一大产业。

只有到了休闲时代,我们才可以去体验一种真正休闲的度假方式:

真正休闲的度假方式就是享受自由自在;

不用每天坐着大巴车赶路;

不用拖着行李四处追寻导游的小旗;

不必在规定的时间起床,然后和一群不相识的人共进早餐;

不会再和家人分住在一个个摆设相同的标准间里隔廊相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迅速发展成为国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表1-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3.2 广东及珠江三角洲将成为旅游转型先发区

2009年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正式实施的元年,也是广东省全面推进“中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大力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开局之年。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广东旅游业长期发展的趋势同样不会改变,将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打造大旅游、大产业、大品牌,建设旅游强省和中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排头兵。

拥有约五千万人口的珠三角地区是国内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之一,在国内旅游业中占有极重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伴随着大珠(珠三角、港、澳地区)、泛珠(9+2,即粤、湘、云、贵、川、桂、琼、赣、闽等9省区及港澳)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的有序开展,必将带来珠三角地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

包括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其规模已经超过了伦敦都市圈,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的第三大都市圈。充分发挥广州和深圳两个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重点发展高端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主题公园旅游,构建珠三角都市旅游圈,该区域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高、国际性最强的区域之一。

1.3.3 休闲度假成为消费升级的基本特征

以珠三角各城市为核心的广东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2008年人均GDP除肇庆外(见表1-3)更是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640元/人),发达的经济环境,决定了其区域内部以及对外商务活动往来以及市民周末休闲度假活动的日益频繁,会议商务、度假等多种旅游市场正在兴起,将为度假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表1-3 珠三角部分城市社会经济指表

数据来源:《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p3.

广东省政府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5)》中明确表示,2012年珠三角地区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约折合1.15万美元),接近较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人均1.5-1.7万美元),从而为度假区旅游发展定位的明确提供了经济支撑。

以文化和休闲为特征的旅游消费将是中国人消费升级的重要内容。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国民休闲计划”的实施,人们尤其是广东人在不断地提高生活质素中向更高生活水平看齐,将极大地推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人们的休闲度假欲望与行动。

低成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城市热岛效应凸显,逃离城市,远离喧嚣,隐于山林,融进绿色环境中,正成为都市人的时尚选择。每年115天的国家法定假日和便捷交通组成的出游距离与时间及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构成了珠三角地区居民短距离休闲度假出游的极大机会,而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与旅游产品的供给吻合使天海湖有可能成为该区域市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2 旅游资源评价

2.1自然景观资源评价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与因素,皆可视为旅游资源。天海湖旅游度假区为低山丘陵,山环水绕,岛屿众多,环境清幽,以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为主。乘船环望,可见峰峦起伏,林木葱郁,生物群落基本完整,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状态丰富,主要包括水域、山林、岛屿、湖湾、湿地等。

2.1.1水域风光

天海湖,原名水迳水库,是四会市二类水源保护地,湖面开阔,水质优越,水量稳定,最高水位30米。湖岸植被茂盛,组合特色突出。但部分岸线仍存在土壤裸露、水土流失等问题,对整体水质存在一定的危害。

2.1.2山林环境

天海湖周边群山环绕,生态环境优异。区内植被茂盛,绿化覆盖率高,以马尾松、乌桕为主,包括部分果林,成为天海湖无与伦比的天然生态屏障。

2.1.3岛屿资源

山林、水系、岛屿的资源组合是天海湖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以水库为中心,以山林为背景,其间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数个岛屿,这些岛屿或与陆地相连、或独立于水域之中,成为四面环水的湖心岛、或几个岛屿成片分布,组成悠远绵长的岛屿群。

2.1.4湖湾资源

山林、岛屿、水系的资源组合,天海湖发育了众多曲线迷人的湖湾景观。由于长期以来的湿地环境及周边水土流失,这些湖湾或为面积不等的小型池塘所替代,或发育为环境独特的湿地沼泽,成为天海湖湿地资源的又一特色所在。

2.1.5湿地资源

天海湖湿地环境明显,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湖区种类繁多的淡水鱼资源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生活来源之一。水鸭、候鸟等湿地动物常年生活其中,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2.2 旅游开发优势

天海湖虽然资源种类较单一,但属于当下不可多得的山水组合规模生地。湖区水体清澈,水量稳定;湖岸山林植被良好;湿地资源丰富,岛屿湖湾众多,环境清幽,私密性基础好。具有发展休闲度假的天然基础。

2.2.1生态环境优越

天海湖绿化覆盖率高,山塘湖泊众多,鱼塘水田面积广,区内较少有污染源。天海湖大面积的湿地发出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植物精气——芬多精,芬多精有非常强的杀菌作用。天海湖区内的空气清洁,灰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细菌的含量少。

2.2.2区位条件优越

迳口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为西江和北江的汇合处,水路交通便利,向上可达肇庆、梧州,向下可抵佛山、广州、澳门和香港。广三铁路和三茂铁路于此相汇,以广三高速公路、广肇高速公路、广州北二环高速公路、佛山一环等为主干形成密集的公路交通网,距广州新国际机场和佛山机场都在半小时行程内。经由天海湖南侧的肇庆至白云机场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

天海湖地处广州、佛山、肇庆、清远四大城市所构成的马蹄形城市带的中心,与各城市间车程均在一小时以内,交通便捷,具有发展度假旅游的巨大潜力。

2.2.3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天海湖度假区四面环山,坐落在山间盆地上,仅南部有一主要出入口,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一方面,封闭的地理环境保护了区内生态环境,树木茂密。另一方面,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未来的旅游管理。

2.2.4良好的区域旅游环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的迅速发展,广东省旅游收入不断创新高,在重重困难的2008年国内旅游总收入多达2600亿,比2007年增长7.6%。广东11个4A级旅游区中8个位于珠江三角洲,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系统,培育了良好的区域旅游环境。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发展可以借助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旅游优势,与周边旅游景区互动发展。

2.2.5广泛的旅游客源市场

以迳口镇为中心,时间距离在半个小时范围内的有四会和南海;一个小时内的有肇庆、广州、佛山等;两个小时范围内有中山、深圳、珠海、东莞等。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强,城市居民的出行能力强,为天海湖提供了可靠的区内客源市场。广东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和海外粤籍华人、华侨血浓于水的故乡情缘是天海湖颇有潜力的海外旅游客源市场。

2.2.6湿地资源丰富

天海湖原为四会市生活用水源保护地,水质优良,周边分布由汛期冲积而成的小型池塘、沼泽等,生态环境优异。根据《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类型的划分(分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两类),天海湖度假区湿地类别涵盖了人工湿地(水产池塘、水塘和蓄水区)和天然湿地(水迳水库)两类,湿地特性突出。

2.3旅游开发环境缺陷

2.3.1山体岩土条件较差

天海湖地区属地槽型浅海相砂岩沉积,土层较厚,土质易松散,是水土流失监控区,可能导致建设成本增加。近岸坡度较大,湖岸侵蚀较严重,对临水用地开发及景观环境会带来一定影响。

2.3.2 湖湾环境质量不高

由于区内现有农业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养鸭户、养猪户比较多,鸭棚、猪舍在村庄、山林中比较突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景观。同时鸭粪、猪粪也给环境带来一定污染,会增加环境治理的难度。

2.3.3湖区生态环境较脆弱

天海湖库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开发不好将会对环境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度假区的开发,各种度假旅游活动和度假设施等融入到湖泊的整个生态循环系统中,使原本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旅游业的发展严重依赖生态环境,因此,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的短板。

2.3.4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距离度假区10公里左右的118省道沿线,迳口水泥厂及采石场对周边环境污染的危害极其严重,山体裸露,尘土飞扬,造成不良的视觉冲击,这将成为影响旅游者进入度假区的重要因素。

3 客源市场

回归自然、生态旅游;认同知识、文化旅游;康体保健、休闲旅游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三大发展趋势。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居民收入较高,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准之后就有度假旅游的潜在需求。但该地区度假产品在总体上种类不够丰富、产品尚待完善,具有吸引力的度假产品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度假旅游市场的成长发育。

3.1 以度假酒店为特征的旅游市场趋势

近年来,休闲度假升级很快,度假酒店以一种独立的酒店业态,成为旅游产业发展创新的重要领域。

度假酒店是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为休闲度假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与游乐等多种服务功能的酒店。大多建在滨海、山野、林地、峡谷、乡村、湖泊、温泉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而且分布很广,辐射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度假酒店的主诉求,就是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服务、多类型休闲及娱乐服务。创新的“娱乐与游乐”项目,不仅是度假酒店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标志,还是度假酒店保持长久生命活力,吸引游客到来的核心卖点。

由于度假酒店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季节性强等特点,我国度假酒店的主要市场销售对象在港、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更是呈上升趋势,成为度假酒店的主要客源地。

根据度假酒店适合高档次消费的特点,度假酒店市场将会越来越广阔。我们知道,旅游业是盛世产业,度假旅游是这一产业中的更高层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及市场的开放,外国公司抢滩中国市场,大量到来的外国公民必将沿袭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度假旅游是其必然选择;众多进入外资企业白领阶层的中国人,也必然成为这支旅游度假大军中的一员;中国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已形成中产阶级,所有这些必然发展都会推动旅游度假成为一种新时尚。

3.2 度假区潜在客源市场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由“观光型”转型为“度假型”,客人由原来单一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旅游,变成了休闲度假,“花钱买健康”已成为广大度假旅游客人的共同需求,除此之外,度假酒店还将推动度假休闲与文化、信息、商贸的联姻,进一步丰富度假区的发展内涵,逐步形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培训、第二居所度假市场等不同的市场板块(据《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3.2.1 旅游度假市场

国内旅游业目前还处于大众旅游时代,观光旅游是最主要的旅游产品。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自驾车旅游的兴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大部分游客已进入游客旅游生涯的第二阶段——追求度假休闲和旅游体验。旅游不再是奢侈品,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我国国内抽样调查资料来看,传统的观光型游客在所调查的游客当中所占的比重在日益下降,休闲度假型游客的比重在逐步上升。从统计数字来看,1996年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游客占调查总数的48.9%,2006年下降到42.6%,1999年以度假为目的的游客占调查总数的8.6%,2006年上升到20.6%,观光游览与度假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主体。

其次,从国际度假旅游地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个度假地要想拥有较为成熟和稳定的远程客源市场,必须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具备较强资源垄断性,而肇庆并不具备这样的资源,也就很难有效建立远程潜在客源市场。从整体上来看,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市场重心应放在国内度假市场上,尤其是珠三角和港澳这一区域度假旅游市场上,这是因为,一方面珠三角市场有着强有力的出游潜力,另一方面中远程市场对于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来说具有很强的距离衰减,在短期内很难成为其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 商务会议旅游

据世界领先的商务旅行管理公司——嘉信力旅行管理公司所做的分析显示:目前国际商务旅游市场的支出是42亿美元,如果按照国际商务旅游与国内商务旅游份额l:5计算,我国国内商务旅游潜在市场高达200亿美元。

从近两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来看,无论是入境旅游者人均旅游花费,还是国内旅游者人均旅游花费,商务和会议旅游的总花费都是最高的。从市场的大结构来看,入境旅游者当中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所占的比例为23.34%,仅低于观光旅游49.50%,高于休闲度假、探亲访友和文体交流等旅游形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旅游中商务和会议旅游的比例非常低,上海市占2.0%,北京占5.0%,广州占3.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的商务、会议旅游还有相当的市场发展前景。

从国内客源来看,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公务员,每年各种会议、视察、调研活动所产生的商务旅行形成了一个大市场,如按人均每年出行三次算,全年商务旅游总量可达1.2亿人次。特别是在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的背景下,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术

交流活动与日俱增。据万方数据公司统计,每年全国性学术会议在一千个以上,区域性学术会议更是不计其数,学术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从国际客源来看,目前已有将近40万家海外公司在中国经营业务,世界500强企业也大部分在我国开展了业务。在一项关于跨国公司的问卷调查中显示,92%的公司表示在若干年内将地区总部设于中国。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国公司在华数量将继续增加。另外,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和2011年深圳大运会的临近,我国与国外的商贸往来将更加频繁,将吸引更多的商务旅游者。据2007年美国运通公司调查显示,近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商务旅游市场。

目前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在我国出现三种发展趋势:

①更多的国际商务和会议活动将向我国重要的国际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扩散;

②国内商务旅游因为地域间经济交流的日益繁荣,逐渐从重要的全国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向区域城市扩散;

③在青山绿水中举办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活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商务和休闲度假密不可分,休闲度假市场不断高端化,商务活动也不断融进休闲度假元素,据嘉信力公司针对全球商务旅行所做的调查报告指出:58%的商旅人士表示,在一年中至少有一次会延长商务旅行的时间,进行休闲度假。

3.1.3 培训市场

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愈加快速,学习成为人们追求终身发展的必然需求。目前国内以北京大学双子组合的顶峰团队引跑高端培训市场,南方特色培训市场却还未真正起步,天海湖度假区的建成将会弥补这一市场空白。

①精英培训成为企业获取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

据维普数据网显示,在华跨国公司每年拿出公司预算的3%-4%用于培训的花费,并制定长期战略培训计划,公司中高层,一般每年都须接受5-7次的高端培训。与此同时,高端培训从水泥森林走进青山绿水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因此,未来度假区应立足满足游客后续教育的需求,强调在娱乐中学习,在度假中培训的休闲式教育理念。

②高端培训潜在市场前景广阔

清华大学社会人文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指出,本世纪初的10至20年将是中国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的家庭步入中产阶层。按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来看,相应的中产阶层人数届时将达到17000万人,从2010年到2050年,中国25-64岁的劳动人口人均教育年限将超过13年,人文发展指数达到0.90以上(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文发展指数为0.93左右),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升级,又为培训市场展示了广大的前景。

③从珠三角企业公民的相对增长量和市场绝对量来看,高端培训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轴,海外投资企业接近1000家,中小企业数超过300万家,从业人数多达1500万人,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珠三角地区蕴含着巨量的培训市场。

3.2.4 第二居所度假市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郊区,在东部沿海旅游胜地和山区,第二居所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成长迅速的领域。

第二居所是指拥有产权或通过长期租约租赁的一处财产,作为平常住在他处的家庭或个人临时性度假生活的居所,具有配套休闲化、生活度假化、环境郊野化、需求提升化等特征。目前,旅游地产的产品形态主要包括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旅游服务地产等。

广东省经济发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极,地区生产总值逐年递增,至2008年达35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区域旅游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区域房地产的发展。

据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资料显示到2015年,珠三角城市化的水平可以达到60%~70%。当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城市居住的房地产价值达到顶峰,城市人口逐渐向城郊和乡村转移,跨城乡生活渐成常态。全省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方式的改变,是天海湖旅游地产开发的宏观背景。

另一方面,珠三角财富阶层人士数量居全国前列,据2009年招商银行和全球知名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中国千万级富豪一年净增近两万人,2009年将达到32万人,其中广东富豪最多。该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达到了约30万人的规模。其中,全国共有5个省市的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2万人,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其中,广东省的高净值人士数量最多,2008年末达到了4.6万人,占全国15%的份额。这部分富裕人群对生活水平要求比较高,生活消费比较前卫,又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加之距离天海湖较近,可兼顾事业与家庭。天海湖作为珠三角边缘难得的生态绿地,在抢占珠三角第二居所高地中可谓“近水楼台”。

在天海湖度假,可以使内心在忙碌之间得到放松,精神状态得到休息和调整,同时也可以和家人共度周末享受家庭幸福。因此,这部分高端富裕人群是天海湖旅游地产的潜在购买者。

从外省市经验和本省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天海湖的高端潜在市场定位在本省经济发达城市比较合理,例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现有第二套住房购买者已经形成一定的购买偏好:环境幽雅、适合养生等。

3.3 目标客源市场

根据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区位条件和前述市场分析,将客源市场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潜在市场三个类别。

3.3.1一级客源市场:广佛肇经济圈

2009年6月,《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标志着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经济圈为基础的珠三角一体化时代的开启。“广佛肇”经济圈内,2008年,“广佛肇”GDP13220亿元,占全省的37.16%。广州服务业发达,占GDP58%,又是政治、金融、教育、文化中心,同时汽车、石化、钢铁、造船等重工业优势明显;佛山制造业超过60%,尤以家电、家具、建材、服装为盛;它俩客观上都需要腾出更大空间发展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肇庆一方面地域广阔,生态优良,可为广佛未来发展提供广阔腹地,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广佛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加快发展步伐。

天海湖地处“广佛肇”腰眼,距广州市区约80公里,区位优良,环境清幽。随着区内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天海湖将成为“广佛肇”地区高端人士进行商务活动、休闲度假的首选。

3.3.2 二级客源市场:包含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地区

以建设世界级城镇群为目标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显示了粤港澳协同发展的魄力与机会。该研究提出空间结构优化、高可达性和优质环境三大空间发展策略。其中,空间结构优化策略是指构建“一湾三区”集聚、“三轴四层”拓展、“三域多中心”发展的整体空间结构,这就涉及了三个全新的概念。“一湾三区”是指珠江口湾区和广佛、港深、澳珠三大都市区;“三轴四层”包括穗深港发展轴、穗珠澳发展轴、沿海发展轴,以及以珠三角湾区为核心层、大珠三角外围地区为集聚-扩散层、环珠三角地区为直接腹地层、泛珠三角地区为腹地层的四层次发展空间;“三域多中心”则指港深莞惠、广佛肇和澳珠中江三个次区域,以及区域内各类功能中心。

2009年大珠三角经济总量达5万亿元,人均GDP近万美元。据预测,未来15~20年,大珠三角世界级都会区GDP将达1.5万亿~2万亿美元,人均20000~30000美元。这一近5000万人口的都会区的发展态势,不仅确保了天海湖度假区一级客源市场的活力,也极大地拓展了度假区的二级市场空间,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3.3三级(潜在)客源市场:转道来粤观光和商务旅游的中外游客

天海湖邻近珠三角大都会区,旅游名胜众多,商贸与会展活动频繁,前来穗港澳的国内国际游客以及进行商务活动的旅客是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潜在的客源市场。

2008年,广东国内旅游人数达3.09亿人次,口岸入境人数1.03亿人次,成为我国最大的旅游市场。

国际游客人均消费水平较高,停留时间较长。从各国、各地区游客到访广东的现有基础和未来潜力看,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诸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美国、加拿大、欧盟和澳大利亚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客源市场将成为天海湖未来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力量。

日本是世界上发达的经济强国和主要出游国之一,游客需求个性化特征较明显,对中国文化有着传统兴趣,日本企业在华南地区有相当广泛的投资领域,入境旅行的趣味、目的更为明确,热衷于参与性、体验性的旅行项目。其中,高尔夫运动旅游等内容是日本游客到本市的重点旅游项目之一。

美国经济发达,居民的出游率较高,历来是世界最主要的客源地。美国来粤旅游人数预计将持续“十五”期间强劲增长的势头。

韩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近年海外旅游市场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海外旅游蔚然成风。韩国人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为日本、中国、美国、泰国、香港等。预计未来韩国游客将成为到访广东人数高速增长的国家之一。

东南亚是全球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一直是广东重要的传统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以中短程为主,观光旅游占较大比重。天海湖独特的自然风光及主题休闲度假项目组合将使其成为东南亚旅游者向往之地。

加拿大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与广东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加拿大近20年来与中国尤其是香港、台湾的联系日益密切,内地和港澳移民加拿大和到该国留学、经商的人数逐步增多。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将带来旅游客源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欧盟国家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裕,外出旅游相当普遍,是世界主要客源地。欧盟最近几年与中国的交流、交往明显增加,友好关系的发展将大大促进贸易以及旅游的发展,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将是持续趋热。

4 形象定位与项目策划

4.1 形象定位

旅游区主题形象是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体映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总体认识与评价。正确地确定目的地产品的主题形象将会有助于旅游度假区的顺利推进与成功发展。形象的确立和传播是旅游区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旅游区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地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精神塑造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凝聚。旅游区主题形象策划的核心是解决旅游地基本的定位问题,即旅游地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播怎样的一种形象与理念,并成为人们前来旅游休闲的动力源泉。因此,通过旅游形象的定位、主题口号的提出、视觉形象的设计与推广等基本形象策略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4.1.1主题形象定位原则

①资源特色和市场导向相结合

基于天海湖的环境基础,本区主题形象定位的关键在技术层面对资源特色的提炼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要关注资源转化成效及发掘新资源的问题,同时也要求在市场导向上,除了迎合市场,更应该引导市场。

②易识别性和难替代性相结合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休闲,应努力用最浅易的方式传达出文化的信息。如何将文化变得时尚、让历史变得轻松、让生活变得写意,是策划设计的应有之的。易识别往往也容易被复制,与难替代性结合,就要求定位前要抓住特质,即便同质,也要运用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标识来区分。

③弹性原则

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周期是相对较长的,如果弹性不足,则容易制约短期目标口号、特定市场口号的制定及实施。在确保一个明确主题形象的同时,应留足空间,有利于不同时期不同分众市场的口号制定。

④写意原则

写意原则主要指的是旅游形象表达方面。本质上讲,在旅游者心中,希望得到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不是具象,而是抽象,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不是实证,而是感觉。这便要求在旅游形象表达方面,要关注诗性、注重发散,以自由、随意的方式传达信息。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旅游者更愿意更轻松地去感知旅游形象。

4.1.2主题形象设计

主题形象意在挖掘、表现旅游区的特色,为游客描画优美的旅游氛围,营造迷人的旅游风光,让游客从视觉、听觉、心理感觉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产生前往旅游的心理诉求。

天海湖面积大,自然环境条件良好,但缺乏有吸引力的历史文化沉淀,属生地开发区域。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天海湖的未来发展。与珠江三角洲良好的区位关系是天海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以更为宽广的国际视野审视我国正面临的休闲旅游发展新趋势,建设一个多功能复合型旅游度假社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规划拟定天海湖旅游度假区主题形象定位为:

天海湖——国际休闲生活城

基本释义:

国际: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起点,更潮流的时尚。

休闲:有别于观光旅游,体现参与性、悠闲写意、放松的心情。

生活:相对较长的度假时间、与家人朋友的一段生活记忆、第二居住地的印象与选择。

城:一定的界域与规模、方便的设施、完善的服务的综合社区体现。

4.1.3视觉标识系统

标徽: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标徽图案可以向社会征集。各个旅游点都可以设计出自己的旅游标徽与旅游吉祥物。标徽的设计应突出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特色与企业文化,具有简练、艺术性强、识别度高的特点。标徽主要是通过印刷、网络、视频等手段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的效果,加深人们对天海湖度假区旅游形象的认识。

标准字体:可以请书法家或名人来设计或书写“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天海湖国际游艇会”、“天海温泉谷”等文字。

标准色:绿色、蓝色、橙色,分别象征着植被、水体、建筑。

指示标牌:旅游度假区各入口处及区内的景点标牌、路线图等都应当进行精心设计,风格与周边环境相适合。

4.1.4 主题形象宣传口号

天海风情,尚品人居——成功人士的理想生活

享受成功,品味生活,实现梦想

天海湖——为心灵寻找一片宁静的港湾

生活,在天海停泊

回家就是度假的生活

……

4.2 项目策划

4.2.1 项目体系设计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项目策划以市场为导向,力求为人们的休闲、休养、度假、娱乐、健身等参与性旅游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理想的项目。它的开发建设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又要坚持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既要以旅游、度假、休闲为主题,又要兼顾娱乐、健身。

根据天海湖发展定位与空间结构特点,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项目主要包括湖上旅游、农业旅游、越野挑战、休养养生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及会议培训等七类(表4-1)。

表4-1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项目策划一览表

类别旅游项目旅游活动

湖上旅游项目天海泛舟(人力木舟);

环湖游船;

水上屋村;

天海湖水上运动综合基地;

天海湖游艇俱乐部;

太公垂钓;

水上跳伞(动力快艇);

湿地观鸟;

湖底探险(潜水培训)。

趣味木舟赛事;水上运动

表演、比赛;跳伞表演;

夏季消夏晚会;水上露天

舞会;游艺会;观鸟周;

航模比赛;婚庆活动等。

农业旅游项目传统农业观光;

珍奇花卉果蔬基地;

园艺展示基地;

农地领种与果蔬采摘;

农艺体验基地;

科普夏令营;花卉果树

节;农业科技周;乡村大

舞台节目录制;园艺大师

赛等。

乡村大舞台;

健康农家菜。

越野挑战旅游项目

路虎越野体验;

山地自行车竞技场;

马术表演与培训;

滑翔培训;

攀岩;

射箭。

射箭擂台赛;马术表演活

动;攀岩月季赛;四驱越

野精英赛;山地自行车挑

战赛等。

休养养生旅游项目

药膳美食;

洗心谷;

大师点津;

养生堂;

康体理疗中心;

老年乐艺术馆;

森林浴;

中医调理。

养生论坛;大师论道;登

山活动等。

文化旅游项目

天海禅境;

礼拜堂;

玉器街;

吉他坊;

天海风情大舞台。

六组纪念周;文艺演出;

吉他表演赛;马戏表演;

玉器鉴赏;教堂婚礼等。

休闲度假项目

山地高尔夫球;

水上高尔夫练习;

SPA休闲;

人造沙滩;

主题洗浴中心;

温泉保健;

棋牌休闲中心;

3D影院;

湖滨单车采风;

天海阁揽胜。

休闲文化论坛;天海摄影

大赛;高尔夫精英赛;企

业文化沙龙;夏夜湖滨快

乐大本营等。

会议培训项目

以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为主,

辅以其他旅游活动。

专项策划。

4.2.2近中期重点项目策划

(1)索菲特半岛大酒店

位于度假区中、东部,地形相对平缓。以高端商务会议和培训市场为主体,通过引进国际知名连锁酒店品牌—索菲特大酒店、特色SPA服务—香榭丽舍SPA会所等,打造度假区集生态体验、商务会议、高级培训、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度假酒店群落。

以五星级索菲特半岛大酒店为主体,区内还包括有国际会议中心、香榭丽舍SPA 休闲中心、国际培训中心、直升机停机坪、游艇码头,外围以山地高尔夫球场环绕,尽显尊贵环境品位。

(2)琴峪湾哈斯特小镇

位于度假区中部,以山地、湖泊和半岛为主,地形相对复杂。

度假区异域文化体验区域。区内小型岛屿密布,湖湾岸线曲折迷人,引进世界著名奥地利小镇--哈斯特小镇,将美丽、富有文化底蕴的奥地利湖边小镇与度假区整体山林环境和谐交融,打造兼具异域风情本土特色的滨湖小镇。配套设施包括游艇码头、水上屋村、教堂、莫扎特音乐广场、休闲中心等。

(3)蝴蝶谷山水高尔夫度假区

位于度假区东部,环沁水湾酒店度假区而建,地形以湖湾和山地为主。

由水上高尔夫练习场和9洞山地高尔夫球场为主体,同时包括高尔夫会所、高尔夫度假别墅、临水别墅等设施,进一步升级沁水湾酒店度假区休闲品质,构建层次丰富的山水景观。

(4)玉溪湾旅游度假区

位于度假区南部主入口区域,西侧山岭如天龙伏临,结穴于门景中心广场,环玉溪收于天海,东侧文昌岭湖景别墅区护佑,前有南岛商贸街为明堂,形成度假区敛气聚财的独特风水格局。

本区为度假区一期重点建设区域,由门景服务区、天龙径产权度假别墅区、文昌岭湖景别墅区及南岛商贸街四个功能区组成。主要配套项目包括玉溪生态广场、天幕影视中心、商务酒店、游客接待中心、对外交通车站、停车场、会展广场、电瓶车总站、景区管理中心等。

(5)水云间高端休养基地

位于度假区中北部的独立岛屿上。以体现欧洲上流社会休闲度假品味的巴德伊舍(Bad Ischl)来打造知名企业集团的俱乐部式休养度假区,凸显生态与自然风格,彰显丛林生活、私密隐居、天地人合一的休养度假环境,打造天海湖的高端度假天堂。根据湖泊水位、地形等因素,俱乐部用地区以山岭开阔地为主,在景观中形成错落有致、风格各异的不同景观形式,以满足不同选择和需要。

巴德伊舍度假区共分三区:北部的海顿花园别墅群、中区五星白云尊爵及琥珀郡堡。

规划引入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休养基地,可集中于本区及其西侧备用湖岛区建设。

(6)天海禅境

度假区“禅”文化景区,项目设置将禅意和养生紧密结合打造天海湖的禅意空间——天海禅境,由天禅广场和菩提谷两大主体项目构成。

结合岭南文化中独有的六祖禅文化,以禅意养生为主题,将禅意思想与人居、身心理疗巧妙融合,营造意境独特的禅意度假空间,从环境、特色服务及配套设施等方面塑造全新的主题度假模式。

广场中心设天海禅境标志性雕塑——六祖铜像,周边置体现禅意的若干景观节点禅经林、禅音壁、万佛廊等,度假客源在此可参加参禅悟禅、休闲放松等活动。在酒店后侧山体设置以体现禅意为主题的建筑小品,作为酒店特色理疗项目的延伸,游客在专业导师引领下,通过参与一系列个性化项目,参禅悟禅,寻求身体、心灵的双重净化。主要设置项目:吾空门、净心池、无念坊、空寂斋、吾静阁、净灵台,并将五禽戏贯穿其中,体悟生命、习五禽操,达致全身放松、形神合一。

(7)玲珑巷文化街

位于度假区东南的玲珑湾,由玲珑湖景度假别墅区和玲珑巷文化街组成,是近期重点启动项目。

玲珑湖景度假别墅区包括建于玲珑湾七个人造浮岛上的联体别墅,以及东侧的湖景别墅群。并配套有玲珑广场、玲珑会所、社区服务中心等。

玲珑巷文化街是度假区主要的特产购物中心,以玉器为主要设计元素,组合玉器店、手工吉他作坊、陶艺坊、古玩店、根雕艺术坊、湖鲜特色美食馆等构成艺术特色浓郁的文化街区。整个街区以翡翠绿与灰黑色营造氛围,道路由翡翠色的青石板铺就,

街边点缀各种玉器雕塑等。街道两旁布满各种古色古香的店铺,并配套建设玲珑巷艺术家作坊型别墅,游客在欣赏各种古玩玉器的同时可以学习参观艺术品制作、鉴赏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趣味性、学习性。

(8)天海风情大舞台

为玲珑巷文化街区配套项目,临水舞台,顺地势建设看台与露天茶座,营造天海湖夏夜水天一色的绚丽风情。通过定期组织不同风格、不同团体、不同类别的文化演出,成为天海湖旅游度假者的欢乐舞台。

(9)天海游艇俱乐部

位于贝拉湾半岛。规划成立游艇俱乐部,以提倡新兴的休闲生活方式,丰富以水为媒的休闲主题。通过会员制的形式、集合社会各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水上运动及具有挑战精神的高端人士。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游艇码头、游艇会沙龙、驾驶培训、游艇休闲、欧式音乐咖啡吧、商务社交、别墅度假等。

(10)贝拉湾湿地公园

为保护度假区整体水系环境,营造原生态的休闲场所,规划建设集水上观光、科普教育、户外游乐和亲水休闲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力求体现独特的库湾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入口处设立环境说明标示屏和游客自助中心。以水生植物、花木、湿地动物造景,形成以花海景观为载体、以大地艺术展示为特色的水泽生态植物群,包括垂钓乐园、荷花世界(采莲)、水鸟园、亲水平台、健身步道、观景亭等设施,供游客观赏、休憩。

(11)水上运动综合基地

天海湖南岸区“L”形水域800米内的水深不超过2米,湖底平整,是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本项目依托天海湖水面,与游艇码头一起,在度假区建立天海湖水上运动综合基地,根据大众性体育活动的不同特点,设置水上降落伞、皮划艇、小型游艇、摩托艇及龙舟等项目,开展水上体育运动和天海湖观光游览。基地提供培训、租赁、游乐、健身等多种服务,使之成为天海湖休闲城的有机功能组成部分。

(12)天海温泉养生谷

位于度假区东南的两列西北-东南向山丘之谷。应对传统天然温泉潜在的成分不稳定及环境污染等风险,规划以使用方便、成分稳定、货真价实、品类多样化的人造温泉泡粉为原料,打造具有天海湖风格的主题温泉洗浴养生中心。配套设施包括温泉洗浴区、保健中心、温泉文化长廊、温泉度假别墅、休闲服务会所等。

5 总体布局

5.1 空间结构

根据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性质、目标及休闲游客的特点,休闲旅游项目与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满足各种不同的功能、不同年龄和不同休闲目的的需要。为了更好地突出天海湖主题形象,既能保持各功能区德相对独立性,便于合理安排度假区开发的合理时序,又能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结合天海湖独特的地理环境结构,按照“以水为核、以山为体、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以中国古九州分区为基础,三三合九,九九归一,将全区组织成三大组团九大片区,暗合八卦九宫之局,即田、野、营、苑、城、会、山、林、海,分别对应畅州、云州、雷州、宛州、越州、澜州、宁州、瀚州,赋予不同的分区功能。

空间结构上以高端度假区“海”为中心,四周通过环湖交通串联位于八方的八大功能片区,组成“天海珠链”,形成“一核一环,三组八方”的基本格局。

同时,三大组团以时间结构进行划分,由西北而西南、从南城至东方、经东北归中核,蕴含“过去、现在、将来”之意,彰显人类“奋斗、繁华、归真”之心路变迁,亦与志高企业标识暗合,充分体现人类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5.2功能分区

5.2.1“田-野-营”组团

位于度假区西部,立意为人类过去的生活中与环境之间的密切交流和联系,以质朴、野趣、探险、挑战、竞技、粗犷等为风格。组团内划分为“田”、“野”、“营”三个不同的功能片区,也是度假区远期功能拓展区。

“田”:农业观光体验区。

居坤位。规划打造成融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乐园。包括有现代农业展示区、农艺文化体验区、有机蔬果观光采摘园、园林花卉展示区、田园风貌展示区、生态农家别墅度假区等。在接待中心集中设置各种购物、餐饮、表演、酒店等配套服务功能。

“野”:山地运动健身基地

居兑位。规划因地制宜地构建体现活力之源的野外运动基地。包括有四驱越野赛道、马术练习区、摩托车越野、山地自行车赛道、滑翔训练场、射箭场、攀岩俱乐部、骑士乐园等项目。游客中心设接待、餐饮、急救站等服务。

“营”:运动集散区

居乾位。规划建设生态型运动休闲度假基地,并作为山地运动健身基地的重要保障区。包括有自驾车旅馆、路虎越野俱乐部、定向运动竞技区、青少年户外拓展训练营、山地自行车俱乐部、露营地、摩托车越野俱乐部、乡野别墅区等,并配置综合性服务中心。

5.2.2“苑-城-会”组团

位于度假区南部,立意为人类经过长期奋斗,步入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并构建起繁华缤纷的现代社会,体现出对环境改造成果的尽情享受和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流。以文化、休闲、激情、奢华、温馨、细腻等为风格。组团内划分为“苑”、“城”、“会”三个不同的功能片区,是度假区近期启动建设区,是天海湖休闲生活城的主体区。

“苑”:高尔夫私家别苑区

居离位。规划利用山丘间谷地建设18洞标准高尔夫球场,并以此为景观基础打造高尔夫私家别苑社区,成为大珠三角都市群高端人士第二居住地选择的优选目的地。区内基本设施包括18洞72杆锦标赛级山地高尔夫球场、练习场以及球会俱乐部、希尔顿度假酒店、温泉SPA度假中心、主题休闲公园等。

“城”:旅游休闲度假社区

居巽位。规划以城市经营的理念打造服务设施完善、旅游项目丰富、环境结构优良的度假区休闲生活社区。包括有玉溪门景服务区、玲珑湾风情广场、玲珑巷文化街、天海温泉谷、天龙径别墅度假区、南岛商贸街、天海禅境文化区、水上乐园等功能片区。

“会”:会议培训度假区

居震位。规划利用比较平缓的地形建设五星级索菲特半岛大酒店,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沁水湾区域的度假酒店与培训基地,以呈生发之象。区内主要项目包括有索菲特半岛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索菲特SPA休闲中心、国际培训中心、高尔夫会所、水上高尔夫训练场、9洞山地高尔夫场、蝴蝶谷、临水度假别墅、湖景联体别墅、天海阁揽胜、贝拉湾游艇码头、直升机停机坪等。

5.2.3“山-林-海”组团

位于度假区北部。立意为人类长期发展表明,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地人合一才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天海之间,静沐心身,物华超然。以自然、休闲、

养生、温情、精致、交融等为风格。组团内划分为“山”、“林”、“海”三个不同的功能片区,是度假区中期启动建设区,是天海湖休闲生活城的生态屏障护育区。

“山”:山地度假生态区

居艮位。规划依托度假区东北山地建设生态护育区,辅以少量健身与度假设施。主要项目包括马头岭森林公园、登山健身步道、康疗中心、水下运动活动中心、临水别墅度假区、山地健身会所等。

“林”:云水湾养生区

居坎位。规划依托云水湾良好的山水地形条件,打造环境优雅恬静的养生基地。主要项目包括云水湾养生堂、药膳美食坊、露天泳池、苗圃观景园、亲水养生度假别墅、温泉药浴馆、健康理疗中心、养生堂会员俱乐部等。

“海”:水云间高端休养度假区

居中宫。规划利用天海湖中部独立岛屿打造高品质的海岛式高端休养度假基地,成为天海湖度假区的核心区。主要项目包括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休养基地、海顿花园别墅群、五星白云尊爵集团俱乐部、琥珀郡堡、哈斯特风情小镇及其附属设施等。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面积统计见表5-1。

表5-1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一览表

5.3 用地布局

5.3.1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①旅游服务中心

一级服务中心:服务于全区,位于玉溪湾旅游度假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警务室等。

二级服务中心:分布于各片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或休闲会所。

三级服务中心:依托各旅游休闲项目设置的服务点。

各级管理中心用地规模0.52公顷。

②旅游接待设施

旅游接待设施主要指接待游客过夜的住宿、度假设施,是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主要生活空间。旅游宾馆酒店的设施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者满意程度,而且也是获得旅游收入的主要部门。规划期内,旅游接待设施将逐步建立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服务规范、类型多样的旅游住宿服务体系,包括星级酒店、度假别墅、商务宾馆、疗养院、青年旅社、农庄农舍、自驾车旅馆、露营地等。根据目标市场定位,度假区以高中档旅游住宿设施为主,高中低各档次酒店的构成比约为4∶5∶1,总床位数3880个(表5-2)。

参照相关度假区的经验数据及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未来发展,考虑到宾馆设施的运营效益,规划床位按宜游日客房空房率<30%设置。度假区宜游日游客入住后总床位出租率达70%;旺季节假日床位供给由宾馆正常安置65%,不足部分由宾馆挖潜解决10%,其他渠道(别墅区住户、区内农户出租)解决25%。

旅游接待设施总用地面积为26.77公顷

③商业服务设施

“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活动的六大组成要素,其中购物是最具弹性的因素。随着天海湖旅游休闲规模的发展,旅游者的购物消费在其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增加旅游者购物消费的途径之一是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到规划期末形成档次配套合理的商业服务网络。

商业服务设施分二级设置,在“城”区集中设置规模较大的综合性旅游商店经营肇庆与四会特产、南国名品等;玲珑巷艺术品街经营玉器、陶艺、吉他、根雕、文房四宝与字画等;在各片区、主要景点、度假单元设置休闲度假用品店及小型旅游纪念品商店。规划总用地面积为8.92公顷。

④餐饮服务设施

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在旅游活动中也不可缺少,只不过人们对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卫生、周到的服务、可口的菜肴、独特的风

味等。南方饮食种类众多,声名远播。天海湖要积极引进和努力创建知名菜系、知名菜馆,使餐饮文化成为提高度假区知名度和吸引力的积极因素。

除宾馆酒店配套的餐饮服务外,在各片区设置特色餐馆、水上餐厅、酒吧街、茶楼、养生药膳坊、餐饮配送中心等;在主要景点、度假区设置独立的餐饮网点。旅游饮食服务设施是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外看是风景,从内向外则为观景场所,因此需要注重其建筑与环境整体的和谐。

注:带“*”者为首期建设接待设施,接待能力1790床。

规划餐饮服务设施总用地面积为6.28公顷。

⑤文化娱乐设施

休闲生活是天海湖的主题,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在旅游区的功能结构中显得十分重要。规划中除结合酒店、会所等配建的夜总会、舞厅、卡拉OK厅、文化活动中心等以外,重点在三区建设,包括“城”区的演艺广场、棋牌乐博弈中心、球幕影视中心、玲珑湾风情广场、天海论坛、天海禅境等;“海”区的教堂与婚庆广场、莫扎特音乐广场等;“田”区的农家乐、农家演艺广场、农业文化展示中心、KTV茶座等。

文化娱乐设施总用地面积12.45公顷。

⑥体育设施

度假生活中的参与性体育活动是度假区是否具有持续吸引力的重要内容。天海湖的体育健身设施除宾馆酒店配置的网球、保龄球、台球、飞镖等项目外,专门设有野外山地健身运动基地,涉及马术、四驱越野、摩托车、自行车、攀岩、射击射箭、滑翔等项目的竞技与培训。同时,在其他片区还包括高尔夫、游艇、水上运动、环湖自行车、社区体育馆、网球、游泳、登山健身等项目。

体育设施建设用地面积20.38公顷(不含赛道用地)。

⑦医疗康体设施

医疗康体设施能够为旅游者解决身体上的病痛或增强生命活力,尤其是在旅游度假或运动过程中一旦遭遇意外,医疗设施则能够及时提供帮助。

规划在“城”区设天海湖中心医院一间,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体系,服务全区;“林”建设以中国传统医道养生文化为主体的康体中心;在“野”区设立运动医疗急救站;在“海”区设立水上应急救生站。同时,在各主要景点建立服务网络体系,确保游客无身体安全之忧。

医疗康体设施总用地面积2.50公顷。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建设项目用地表5-3。

5.3.2绿地景观系统

度假区绿地系统总体上由景观生态绿地、游憩观赏绿地两部分组成。景观生态绿地主要以原生自然植被为基础,通过丰富乡土树种进行林型重建,结合各类旅游度假项目建设;游憩观赏绿地结合用地开发及其功能进行绿地建设,配植观赏性强、有益健康的品种,通过乔灌草花的合理搭配形成赏心悦目的局部景观,并适当设置凉亭、座椅、石凳等简易的游憩设施。

空间布置上以点、线、面、廊道为要素组织有机绿地系统。点是与旅游度假项目

匹配的局部植物造景,散布于各片区;线主要是道路绿化、游步道绿化、滨水绿化,前两者要注意在确保视线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花、果、味、形等的搭配变化丰富行进间的景观,后者则以良好护岸固基作用的乡土树种为主;面主要是大面积的景观生态绿地;廊道为点线面间的有机联系通道,体现层次与结构上的关联。

表5-3 天海湖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建设项目用地一览表

规划绿地面积1896.35公顷,占总用地的85%,其中:风景游览绿地700公顷, 占总用地的31.38%;游憩观赏绿地70.00公顷,占总用地的3.13%;山体798.00公顷, 占总用地的27.95%;水域611.00公顷,占总用地的27.40%。此外,规划居住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休闲度假用地的绿地率指标应达45%以上。

5.3.3水域

水域是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基本元素,保持天海湖水位的稳定、保障水路的通畅、营造丰富独特及有活力的水域景观是度假区成功与否的关键。规划疏浚内库水道,使天海湖库区连成一体,进一步突出“海”与“岛”的主题。在不同区域的湖湾处有选择地规划一些风格各异的湿地景观;北部水域可沿岸广种热带芦苇,形成规模,芦荡连绵不绝,丛中开辟纵横交错的水道,游客可舟楫入内,塑造区内蛙啼鸟鸣、天水一色、鱼翔浅底、野趣丛生的独特景观。

5.3.4居住用地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居住用地规划以一类居住用地为主,辅以少量的新村建设用地,包括度假区低层建设用地、居住组团用地、居住配套设施用地等,以及北部移民新村和南部的产权公寓等。

以旅游休闲为主题的天海湖度假区配合一定规模旅游地产的开发是其发展并保持活力的必由之途,也是打造休闲生活城的重要基础。旅游地产具有较大的弹性,只有富裕起来的人们,才会逐渐关注健康、生活品质、居住环境等问题。珠三角经济发达,蕴涵有国内极大的高端富裕人群,高端富裕人群具有消费高、对价格不敏感等消费特性,尤其是对居住环境要求较高,喜欢清新的林间空气、大面积的水面等自然元素,远离城市,寻找心灵泊位的第二居所,正成为时下流行的潮流。

规划首期在开发旅游休闲项目基础上,重点在东南部“城”、“会”区发展一批产权别墅项目,包括高尔夫别墅、湿地产权别墅、玲珑巷艺术家别墅区、文昌岭湖景别墅区、天龙径度假别墅群等;中期重点开发“苑”区的高尔夫别苑社区以及“海”区的海顿花园别墅群等。

居住用地规划总面积171.79公顷,占总用地的7.70%。

5.3.5市政设施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主要有自来水厂、变电所、污水处理站、消防站、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公共卫生间、水域清理船坞等。

市政设施用地规划总面积4.0公顷。

天海湖度假区各类用地结构与平衡表详见表5-4、5-5、5-6。

表5-4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用地统计表

表5-5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用地构成表

表5-6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

5.4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度假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

5.4.1 预测原则

①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区环境容量的测算必须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既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也要使良好的旅游资源能持续有效地利用。

②舒适性原则。必须考虑满足游客的游览兴趣、舒适程度与需求期望,以取得游

览、度假、休闲、疗养的最佳效果。

③安全卫生原则。必须考虑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方便的旅游环境。

5.4.2 计算方法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发布的《旅游规划通则》(附录A),旅游景区的日空间容量与日设施容量的测算公式为:

日空间容量C=∑C i=∑X i×Z i/Y i

日设施容量C=∑C i=∑X i×Z i

其中:C为旅游区日空间总容量,数值上等于各分区(景点)日空间容量之和;C i 为第i景点的日空间容量;X i为第i景点的可游览面积;Y i为第i景点的基本空间标准,即平均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览空间。Z i为第i景点的日周转率。

5.4.3 度假区旅游环境容量

根据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功能区进行分项目预测,选取主要的旅游项目进行简要测算,参考国内相关旅游项目开发实践经验及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具体要求,保证较大的发展弹性,选取不同的空间标准、周转率、全年可游天数,预测日最大空间容量,游客不均匀分布系数为0.6,则度假区年旅游环境总容量(可容纳游客)约981.2万人,以平均可游天数300天计,日可容纳游客的容量为3.27万人。

预测结果见表5-6。表5-6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游客容量测算简表

6 道路交通系统Array

6.1规划原则

①对外交通通达性:度假区同外部环境特别是一、二级目标市场联系的道路通畅,能快速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②内部交通多样性:适应各类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多种交通方式并举,可车行、步行、水运、空运等。

③通行环境景观良好:选线、选点尽可能避免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游览空间环境及应有的尺度比例关系,保持技术标准与艺术法则的统一。

6.2陆路交通规划

6.2.1 道路系统规划

基于度假区地质环境条件,区内主干道路结合自然地形,在南部和西部以沿山脊布置为主,东、北部沿湖布局,适当采取半高架形式,尽量减少土方开挖,并确保不引起新的水土流失,维护度假区良好的山水景观。

区内道路系统分为环湖干道、主干路、次干路、旅游服务车行道、步行路五个等级。环湖干道分东、南、西、北四段,路幅9米;主干路路幅6米;次干路路幅5米;旅游服务车行道路幅2.5-3.5米;游览步行路视环境而定,详见天海湖交通系统规划图;登山石级路一般宽1.5-2.0米。(表6-1)

规划道路交通用地87.69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3.93%。

6.2.2 广场、停车场、直升机停靠点

规划在南部主入口区设玉溪主题文化广场、演艺广场,以满足旅游人流集散的需要;在玲珑湾畔设天海风情广场;其余在各功能区或旅游景点门口均设设置规模不等的集散场地。

在南部玉溪区设电瓶车总站和大巴停车场;沿118省道设主停车场,满足入区车辆的停放;其余在各景区门口及各度假单元设置规模不等的停车场地。

直升飞机停靠点设于索菲亚半岛大酒店地块及海顿花园内,主要满足少数有条件

的高端人士出行需要,用地不计入对外交通用地。

度假山庄总体规划

编制单位:上海同大建筑设计事务所项目负责人:张洵伟(一级注册建筑师)技术负责人:张善根(一级注册建筑师)项目编制人员:张洵伟(一级注册建筑师) 张善根(一级注册建筑师) 李光澜(电气工程师) 王建周(给排水工程师) 高新太(暖通工程师)

规划说明目录 第一章现状条件分析 第二章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第三章用地布局 第四章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第五章道路和绿地系统设计 第六章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和管网综合 第七章竖向规划 第八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章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 规划图纸目录 规划地段区位图 规划地段位置图 规划地段现状图 规划总平面图 规划分析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景观规划图 竖向规划图 强弱电规划图 给水规划图 排水规划图 一号楼效果图 二号楼效果图 三号楼效果图 五号楼效果图 各单体平立剖面图

第一章现状条件分析 一、项目概况 滴水山庄度假村是安吉大场坪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的首期工程,位于该项目的入口段(即项目总规中的桃花山庄部分)。 大场坪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位于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对外开放的旅游风景区,北靠天目山、面向沪杭宁。报福镇位于安吉县西南部,距县城递铺27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峰桐杭岗,海拔1300米。境内有统溪、景溪、深溪等5条主要的山溪,森林覆盖率达82.7%,林木蓄积量5.1万立方米,年产毛竹300万支,山核桃、高山有机茶、石岭笋干、报福本鸡等土特产远近闻名。报福镇是全省首批命名的生态乡镇,自然景色优美,高山怪石、清溪飞瀑等山水景观星罗密布;人文景观渊源丰厚,有中张畲族少数民族村、南天目古寺庙群和众多名人传说,境内还有统里红石崖、深溪冰川石浪,石岭大汉七十二峰景区和南坞山景区等诸多旅游资源,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独特风情,报福镇农家乐也已初具规模,吸引着八方来客。 大场坪休闲度假旅游项目规划实施周期较长,特别是主体区域大场坪、小湾里河九涤弯等处需等新辟公路建成后才能进行开工建设,滴水山庄部分目前已有道路通达,将先期投入建设,预计于2010年末建成,2011年4月投入试运营,2011年7月投入正式运营。 二、项目用地 滴水山庄项目用地在滴水坎,位于大场坪休闲度假旅游区的东北侧山脚下,即景溪与滴水坑交汇处开始直上700米至三叠瀑止(391.04米—465.64米)。项目用地为13424.06平方米,其中已征项目用地11892.81平方米,待征项目用地1531.23平方米。度假村规划范围尚包括流转土地约36亩,合计规划面积56亩。 滴水坑区域为低山沟谷,沟谷中分布坡洪积碎(块)石,沟谷两侧分布侏罗系上统黄尖组熔结凝灰岩,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整个用地为狭窄的峡谷,有一条小溪贯穿全境,溪边有一条毛路,宽度为2.8-3.5米,区域内原有农户7栋,均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都较小,已于2010年5月全部拆迁完毕。区域内可用于建设的用地除原有的宅基地外,还有入口处第一栋农宅前临溪的菜地部位和峡谷地形变陡前最后一栋农宅前的一块原来农户堆放毛竹的场地,为更有效地利用,所以在2008年征地的基础上,又补征了这二块用地,以使建筑规模更为适合规模化经营管理。 滴水山庄度假村入口处原有农用变压器一台,采用220/380V低压架空线向山下及梅树坑区域农户供电。电话、广播、有限电视、移动均为架空线,杆线林立,杂乱无章。原住民生活用水均为自接山水,水量甚小,生活污水不做任何处理,挖坑自然渗透解决。原有市政设施十分薄弱。 第二章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一、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992年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

□总则 开发建设单位: 四会市志高华美投资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单位: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范围与面积: 度假区规划开发总用地范围:东起迳口大道,西至迳口镇北乡村、新围村,南临118省道线,北至440县道和403乡道,总面积约22.31km2。 规划依据: 1.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旅游局,1992年2月; 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国务院,1992年; 3. 《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5月; 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技术标准监督局,1999年; 6.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10月; 7. 《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年; 8.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国家旅游局,2003年; 9. 《广东省旅游管理条例(2006-2010)》; 10. 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规划参考: 1. 《四会市迳口镇总体规划(2006-2020)》; 2. 《肇庆市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 3. 《肇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4. 《四会市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5.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2009-2017); 6.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立项批文(肇庆、四会、迳口共12份)规划分期: 本次规划年限为12年:2010-2021年,分三期:近期:2010年-2013年(重点规划建设期) 中期:2014年-2016年 远期:2017年-2021年 规划成果: 1.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 2.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3、《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图集)

山西泽州珏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地方社会经济状况 山西泽州珏山景区(以下简称景区)所属的泽州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东与陵川县相邻,西与阳城县、沁水县接壤,南与豫北平原的济源、沁阳、博爱、焦作交界,北连高平市。是“晋豫之咽喉、山西南大门”,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全县辖10镇16乡,639个行政村,1204个自然村,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回族。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蒙、满、朝鲜、布依、苗、白、土、壮等民族。 早在2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泽州就有先民集居。3500多年前的夏末,夏桀王曾迁都于高都的垂棘山。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这里为高都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始设晋城县。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晋城县先后归山西省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管辖。1983年,晋城县改为县级市。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县级晋城市划分为城郊两区。从原县级晋城市的30个乡(镇)中划出26个乡(镇)组成晋城市郊区,归新建的晋城市管辖。1996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城市郊区撤区设为泽州县。 泽州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地质储量44亿吨,铁矿储量5亿吨,铝土矿储量在1亿吨以上,大理石储量300万吨。林牧资源相对丰富,有各类果树7.2万株,果园面积1508公顷,林地面积74.5万亩,森林覆盖率20.6%。牧坡草地14.81万亩。 泽州全县有耕地72万亩,土壤多为碳酸盐褐土,自然肥力较高。主要产业有:种植、养殖、林果业等。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红果、苹果、黄梨、核桃、花椒、猪牛羊肉、鸡蛋、蜂蜜等。泽州是全国8大红果生产基地之一。 泽州主要产业有煤炭、冶炼、铸造、机械、化工、建材等,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生铁产量居全省之首。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5.85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20.2%;一般预算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26.53%;农民人均纯收入5517元,同比增长9.03%。泽州经济实力排名为我国中部地区第50名,山西省第5名,分别比2007年前移了4位和1位。 二、区域旅游发展情况 泽州县是山西和中原打造“大旅游”线路中重要的连接点,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遗存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遗址、汉唐及明清各朝代的古代建筑、古石刻、古镇、唐元塑像之精品的“青莲寺、玉皇庙彩塑”、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大量的革命旧址、全国卫生模范村之称号的“东四义小康景区”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剪纸、面塑、根雕等丰富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县景区有珏山、龙门、山里泉、李寨、东四义和卧龙山六处,较为成熟的景区是珏山和山里泉。珏山景区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誉,山里泉景区有“北方江南”之褒称。泽州境内的珏山吐月、松林积雪、孔子回车、白马拖缰为泽州四大历史名胜。近年来,泽州县近来以“旅游强县、文物兴县”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山、水、湾、古镇”四大旅游品牌,实现了全县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泽州县现有星级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1家,分别是富景国际饭店(四星)、高都大酒店(四星)、太行饭店(二星)。旅行社共有3家,分别是友好国际旅行社(国际社)、美韵旅游有限公司(国内社)、和谐旅行社(国内社)。泽州已先后四次成功举办金秋小康旅游节、“金镜头”、“西部作家诗词会”等活动。连续几年分别参加了在山东烟台、广西桂林、山西太原、河南郑州等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成果明显。旅游宣传促销初见成效,地接游客逐年增长,旅游收入正在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县景区建设资金预计总投入达到31270万元;交通道路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5578万元;环保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3850万元;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5300万元;旅游营销资金预计投入达到201万元,合计46208万元。2007年,泽州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1313.5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4383.5万元。泽州旅游正处于稳步上升通道。 三、景区现状 珏山景区自1996年开始开发,历经多年打造现已成为山西自然、人文、生态为一体的旅游新热点,是晋城旅游发展的龙头景区之一,与阳城的皇城相府、陵川的王莽岭形成了晋东南旅游区的三足鼎立之势。特别是近年来,珏山景区与三八煤矿组建成立了“山西泽州珏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后,加大了景区的投资力度,景观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景区几年来共计投资 3亿元,建成了三星级珏山宾馆一座、晋东南第一条索道,修缮了珏山西顶、金顶和南顶慈云阁等道教建筑群,聘请了大德高道主持珏山道教法事,恢复了珏山道教活动,完成了道教观光区、寺南窑景区入口服务区建设,修建并绿化亮化了北斗广场、办公住宿区、索道及各景观点连接公路、山上步道、通信基础设施等项工程项目,改善了水、电、暖、吃、住、行等基础设施,建立了导游、宣传促销队伍,开展了宣传营销活动。目前,景区管理机构完备,服务设施齐全,初步形成了一个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接待服务体系,年均接待量达到了10万余游客。珏山景区现已成为山西文明委确定的“文明和谐景区”和山西国土资源厅命名的省级地质 公园。2009年,珏山-青莲寺景区还通过了国家旅游局AAAA级旅游区、林业部门省级森林公园、国土部门省级地质公园的评定,珏山吐月故事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示范地也落户在珏山景区。此外,珏山景区还荣膺“中国百家避暑名山”的称号。 四、原有规划梳理 珏山景区前期主要依据《珏山景区控制性详规》(2005年-2020年)和《蕴月湾片区旅游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2009年-2013年)进行开发。 (一)已作的《珏山景区控制性详规》 1、核心内容 (1)规划范围:抽水站以东,马鞍山岭(天池岭)以西,风门岭以北和晋焦高速公路丹河段以南的景区10平方公里范围。 (2)规划年限:2005年~2020年。 (3)功能定位:以丰富多彩的传统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为基调,以奇山、曲水、幽谷、茂林等自然景观为依托,具备文化体验、祭拜、观光、休憩、康体、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的景区。 (4)性质定位:珏山景区总体上将建成人文资源景观、自然山水风光及特色旅游产品三位一体的文化、宗教、康体型AAAA级景区,同时也是晋东南和豫北地区城市居民假日游览和度假的后花园。 (5)主题形象:佛宗净土源青莲,太行真武归珏山;珏山道,青莲佛,太行月,晋魏风。 (6)总体布局:一路,一水、五区、九点。 ●一条旅游道路主轴:即从景区入口开始,直至一家庄的旅游主干路,通过该条主干道路把主要景点及各类旅游功能串连在一起。 ●一条河谷游览水轴:游览丹河曲折的河谷是整个珏山景区的特色。丹河是整个珏山景区的水脉。大坝以上为水上游览带,大坝以下为亲水游憩带。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 划纲要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数据库】中国商业报告库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新技术 【地区分类】北京 【文献出处】北京经济报 【标题】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0文献)(10850)【正文】为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及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四次会议的精神,抓住国务院决定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扩大,在首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为标志,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199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5.7%增加到22.7%,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7%增加到6.9%。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6%,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二)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北京是全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地区,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北京地区独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拥有量均居全国第一,1

998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7万人,签定技术合同金额81.6亿元,专利授权3800项。中关村地区是北京市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地区,拥有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68所,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各类研究机构213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36%。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成长起以联想、方正、四通为代表的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教育、文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互渗透中,初步形成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企业为产业化主体,以民营科技企业为先导的“产、学、研”互为联动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行业发展重点突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等行业。据统计,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中,电子信息产业占70.4%,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占13.3%,新能源产业占7.9%,新材料产业占3.7%,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占2.2%,环保设备产业占1.3%,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行业占1.2%。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私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态势。按销售收入划分,1998年国有经济占44.8%,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占34.3%,股份制企业占4.7%,集体经济占4.1%,其他类型企业占3.1%。 (四)企业发展水平提高,重点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

南京浦口珍珠泉总体规划

南京浦口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一)规划认识 针对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处于由观光旅游至度假旅游转型战略机遇期,规划重点发挥资源优势,力求达到保护和发展两方面的协调:一方面充分保护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自然资源,维护其生态环境,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追踪旅游度假的需求,合理布局配套,提高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既有绝佳山泉林湖美景,又有一流旅游度假设施,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气息交融。(二)规划依据 1、规划依据文件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调整) 《南京市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 《南京市浦口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年) 《南京市旅游业“十一五”计划》 《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4年4月)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2004年) 2、规划参考文件 《南京市浦口区“一山三泉”地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老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纲要》 《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3年4月、未批) 《南京市浦口中心地区概念规划》(2006年) 《浦口区沿山大道一期两侧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 《浦口区沿山大道二期两侧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

3、规划相关文件 规划依据国家关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等相关标准,并参考国内外一些发展较好的旅游度假区经验编制。 (三)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充分保护珍珠泉旅游度假区风景资源,维护其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存,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各项规划设计均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确保做到规划建设无污染、无破坏。规划旅游度假设施融入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中。 根据景观环境评估结果,规划布局应尽可能保护好南北较高山体;建设用地则尽可能选择影响较小的丘陵低地,以维护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总体景观视觉环境质量不受破坏。尽可能保护好北部狮子峰、妙高峰、芙蓉峰、南部石人峰、寒云峰东南坡及山下水库周边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带,维护其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形成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良好的生态基础。 (2)突出特色的原则 既要挖掘区内历史文化(如山水文化诗),又要突出山泉林湖美景,注重对湖光山色的展现利用,讲究规划艺术性。 整合、挖掘、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把最能体现特色的地带留出来作为核心游览区,尽可能使北部狮子峰、妙高峰、芙蓉峰、南部石人峰、寒云峰东南坡及山下水库周边景观视觉质量较好的地带强化景观特征,形成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3)高起点、高品位原则 以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为南京国际化大都市配套,与国际旅游度假趋势接轨。 为占领旅游度假市场有利地位,建立旅游度假高端市场的优秀品牌,必须注意

烟台经济开发区规划说明书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4) 1.1规划背景 (4) 1.2规划范围 (4) 1.3 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 (5) 1.4 规划期限 (5) 1.6规划指导思想 (5) 1.7上层次规划要求 (5) 1.8技术路线 (5) 1.9 工作过程 (6) 第二章现状发展条件分析 (7) 2.1 区位条件 (7) 2.2 现状社会经济情况 (7) 2.3 现状建设情况 (7) 2.4 现状土地权属 (8) 2.5 现状道路交通 (8) 2.6 现状公共设施 (10) 2.7 现状景观资源 (11) 第三章上版总规检讨与回顾 (12) 3.1 03版《总规》主要内容回顾 (12) 3.2 实施绩效及评价 (13) 3.3 修编重点和建议 (14) 第四章目标定位与发展规模 (15) 4.1 国家战略与区域使命 (15) 4.2 问题聚焦与政策破解 (16) 4.3 发展目标与定位 (17) 4.4 城市规模 (18) 第五章产业发展规划 (21) 5.1 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5.2 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22) 5.3 产业发展目标与策略 (22) 5.4 产业发展门槛 (23) 5.5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 (24) 5.6 可能的关键时间节点 (24)

5.7 产业经济网络 (24) 5.8 产业空间布局 (26) 5.9 消费结构和服务业发展 (26) 第六章总体空间布局 (27) 6.1 四区划定 (27) 6.2 空间发展模式 (28) 6.3 空间发展策略 (28) 6.4 空间布局结构 (28) 6.5 分区发展指引 (29) 第七章土地利用规划 (30) 7.1 用地布局原则 (30) 7.2 用地布局与规模 (30) 7.3 各类用地布局规划 (31) 7.4 用地兼容性规定 (33)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33) 8.1 规划原则 (33) 8.2 规划目标 (33) 8.3 交通发展模式 (33) 8.4 交通发展策略 (34) 8.5对外交通规划 (35) 8.6道路系统规划 (35) 8.7 公共交通规划 (38) 第九章公共设施规划 (40) 9.1 规划原则 (40) 9.2规划目标 (40) 9.3布局理念 (40) 9.4布局结构 (40) 9.5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41) 9.6布局规划 (41) 第十章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44) 10.1规划目标 (44) 10.2规划原则 (44) 10.3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44) 10.4绿地规划 (44) 第十一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7) 11.1 规划原则 (47) 11.2 总体风貌控制 (47) 11.3 景观要素 (47) 第十二章城市密度分区 (50) 12.1 规划目标 (50) 12.2 规划原则 (50) 12.3 城市密度分区 (50) 12.4 建筑高度控制 (50) 第十三章村庄改造规划 (51) 13.1 现状村庄人口状况 (51) 13.2 村庄改造拆迁赔付测算 (51) 13.3 村庄改造安置区规划 (52) 13.4 村庄改造运作模式 (52) 第十四章给水工程规划 (53) 14.1现状概况及评价 (53) 14.2规划目标及原则 (53) 14.3用水量预测 (53) 14.4水源规划 (54) 14.5水厂布局规划 (55) 14.6给水管网规划 (55) 第十五章污水工程规划 (56) 15.1现状概况及评价 (56) 15.2规划目标及原则 (56) 15.3污水量预测 (56) 15.4污水处理厂及泵站 (56) 15.5污水管网 (57) 第十六章中水工程规划 (58) 16.1现状概况及评价 (58) 16.2规划目标及原则 (58) 16.3中水水源及利用方式 (58) 16.4中水量预测 (58) 16.5再生水厂布局 (58) 16.6水质标准及水压 (58) 16.7中水管网布置 (58) 第十七章雨水及防洪工程规划 (59) 17.1现状及评价 (59) 17.2规划目标及原则 (59) 17.3防洪规划 (59) 17.4雨水量计算标准 (60) 17.5雨水排放 (60) 17.6雨洪利用 (61) 第十八章电力工程规划 (61) 18.1 现状概况及评价 (61) 18.2规划目标及原则 (62) 18.3 负荷预测 (63)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体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城市发展战略要求 随着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提出,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城市建设由本市向周边城市扩的步伐,使得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周边地区将逐步成为发展的重点地区。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做为市“东拓”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合规划的编制,将明确了未来至2020年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的规模以及空间形态。 近年来随着市跨越式发展及长泰县的大开发,使得规划编制与发展实际脱节,存在各片区发展步调不一致,规划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区域拓展的速度超出了规划的预测,使得长泰县局部片区缺乏规划指导。 二、城市建设管理要求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总本规划》于2004年编制,为使规划区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序拓展。需针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相关规划进行整合,对原有规划进一步落实与深化。以促进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开发的顺利进行,推动建设步伐。三、市政配套建设需求 由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前期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对完整的规划指导,各项目却相继落地,导致了项目建设与市政配套落后的矛盾,需有更完善的规划来指导该区的市政设施建设。

作物几乎整年都可以生长。 第二章现状概况 一、规划区位、围 规划区位于长泰县东南部,辖有十里、旺亭、山重、后坊四个村及林果场等等(包含整 个马洋溪流域)。 本次规划围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辖围,东邻集美区、海沧区,西靠兴泰开发区和港镇, 南接龙文区、龙海市,北毗港镇、枋洋镇。规划区距离市区17公里,距离市沧海大桥39公 里,距离市106公里,距离潮汕地区200公里,距省会城市29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规划区总用地13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1439人。 二、现状概况 1、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规划区海拔最高965.8米,最低16.7米,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地理地貌 属于低山丘陵,山峰,台地,阶地,谷地,悬崖等,近,中,远程景观效果强;水资源丰富, 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围尚有大小不等的水库(塘)和溪流,其中红岩水库是区域 最大的水库,马洋溪是区域最大的溪流。 气候:规划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最冷月(一月)平 均气温12.6℃,全年平均气温2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6 ℃,全年平均气温21 ℃。 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000 小时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达127.8 千 卡/cm2,大于10 ℃活动积温达7400 ℃左右,全年无霜期长达328天(霜日仅6-8天),

青岛高新区规划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总体规划(征求意见) 一、规划背景 伴随经济全球化,新一轮城市竞争演变为全球科技枢纽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的竞争。国内城市纷纷整合自身资源,转变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海东滩、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等一批新城应蕴而生。 青岛处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边缘,面临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的南北夹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深圳、上海、苏州等城市相比,已形成明显差距,与大连等城市的领先优势逐步减弱。 面对当前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趋势,为尽快进入国家战略视野,融入全球产业版图,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确定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利用胶州湾北部盐田改造建设高新区,促进城市空间拓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拉开城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序幕。 二、规划范围、依据及原则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以盐田改造为基础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约63.44 平方公里。考虑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将周边部分用地一并纳入,进行控制与引导。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1月1日起实施)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起实施) 3、《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4、《胶州湾及临近海岸带功能区划》(2004 年) 5、《青岛市滨海城市组团—红岛组团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06 年) 6、《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 2003 年) 7、《青岛市胶州湾北部新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城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2008 年) 8、青岛市近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文件 (三)规划指导思想 1、高标准、高起点建设 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使青岛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研发基地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国科技开发力量与国际高新技术前沿的接轨区,成为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的密集区。 2、统一领导、统筹规划 规划建设胶州湾北部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关系到青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必须坚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按照国家级重点园区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新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造坚实基础。 3、功能合理、产业衔接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高度重视各产业园区的功能合理布局和产业链的科学衔接,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避免各园区间功能重复和产业趋同,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城。 4、梯次开发、分片管理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各片区的实际情况,分片管理;要以项目引进为龙头,梯次开发,务求实效;避免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 5、多方参与、利益共享

群龙瀑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说明书

1群龙瀑旅游区基本情况 1.1 位置与交通 贺州群龙瀑旅游区位于北纬24°32′30″—24°35′,东经111°33—111°35′,地处广西贺州市北侧,距贺州市区约18km,有近年新建沥青公路相通。 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自古以来即为湘粤桂边陲的陆路交通枢纽,是从中原到岭南的重要门户,经贺江下梧州入西江可达广州、香港,过鹰阳关经连山、连南可到粤北重镇连州、韶关。现今,从内蒙锡林浩特到大陆最南端广东海安纵贯南北的207国道和从云南临沧到江西瑞金东西方向的323国道在贺州交汇,国家铁道路网规划的洛阳—湛江铁路和柳州—韶关铁路也经过贺州。作为桂林—梧州二级公路的中间点,贺州北距著名旅游城市桂林216km,南距桂东门户梧州165km。贺州与广西首府南宁市公路里程565km,距广州市325km。正在建设中的桂梧高速公路与拟立项建设的贺州—怀集-广州高速公路将更为拉近城市之间的经济距离,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附图1)。 1.2自然概况 广西贺州群龙瀑旅游区是一个拟开发的旅游区,处于贺州市八步区黄田镇路花村东北部的集体山地当中,规划区内现在无人居住,主要开发基础为自然旅游资源。 1.2.1 地质地貌 贺州市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南岭褶皱带,其北部燕山期花岗岩发育,规划区就处于燕山期姑婆山岩体之内。据区域地质资料,姑婆山岩体北东与北北西向线形构造发育,其中纵贯岩体的北北西向大断裂,正从规划区东侧通过(图1)

图1 贺州姑婆山地区卫星照片与构造解释 贺州市北部湘粤桂交界地区为南岭山脉中的萌诸岭余脉,属中山地区,地势总的来说是东北高,西南低。但规划区已处于山脉西南缘低山-丘陵过渡地带,东临断裂所成北北西向山谷,北面最高山峰姑婆山1730.9米,所以规划区内又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面大横冲—独冲一带周围山头可达900-1000米,而南面的杨梅冲周围山头只有300-500多米。 1.2.2 气候与水文 贺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据贺州市气象局历年观测资料,贺州市年平均气温18.2℃,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降雨量1704mm,年蒸发量1650mm,相对湿度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299天。但山区海拔较高,温度偏低,姑婆山顶年平均温度只有10℃,比本地年平均气温低约8℃。一般情况下,山区温度也会比市区低2-4℃,冬春季节则会低6-8℃。 由于北北西向纵谷成为气流的良好通道,特别是规划区周围森林茂密,小气候明显,夏季比较凉爽,冬季则出现霜冻,有时也有降雪。 规划区属西江支流的贺江流域。由姑婆山发源的姑婆江在大横冲-独冲东侧自北向南经过,并在独冲口附近形成“Ω”形蛇曲和一段数百米的峡谷。在江流蛇曲以西,近北西方向的独冲山溪在末端折转两个90°以后,仍向南东方向在蛇曲顶部注入姑婆江(见附图3)。据有关资料,姑婆江最大流量86m3/s,最小流量0.8m3/s。 大横冲-独冲西部,十八水近北南方向的山溪到大横冲汇合以后,转为近东西方向,流淌一公里多以后与姑婆江汇合。由于下游1公里附近筑坝拦水发电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The Songshan Lake Hi-tech Industrial Park Plan of Dongguan in China 说明书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年8月

目录 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 1.项目提出 2.现状概况 二、科技产业·生态 1.科技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包容性 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产业园 三、现状·未来 1.东莞产业发展概况 2.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 3.从“人”字到“个”字—市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4.东莞主城区“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 5.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典型范例 四、选址·定位 1.优越性 2.前瞻性 3.目标与定位 4.综合生态新城基本条件 5.产业发展特征 五、构思·设计 1.规划原则 2.总体构思 3.发展规模 4.形态与结构 5.生态功能布局 6.用地功能分区 7.用地规划 8.景观设计 9.交通体系 10.绿地系统 11.配套设施 12.形象策划 六、安全体系 1.环境保护 2.生态安全 3.综合防灾 4.环卫规划 七、信息化规划 八、市政工程专项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2.污水工程规划 3.雨水防洪工程规划 4.电力工程规划 5.电信工程规划 九、分期开发指引 十、近期建设规划 十一、开发模式 1.开发指引 2.分期开发 3.管理模式 4.融资渠道 5.开发模式 十二、附件 附件1: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2001]444号)“关于同意扩大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附件2: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环境影响的评价大纲环评结论及专家评审意见 附件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纲要评审意见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香山街道总体规划 香山街道作为太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其规划完全参照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求,并按照太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总体规划执行。 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GB50298-1999) 5、2002年12月中央领导关于对有关专家对建设太湖文化园区建议的批示。 6、《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7、《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容的暂行规定》 8、国务院国发[1992]46号关于试办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 9、一九九二年七月向国务院上报的《胥口旅游度假中心总体规划报告》 10、国务院国函[1992]134号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的批复 11、国务院国函[1993]83号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两个度假中心更名的批复 12、《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3年) 13、1995-2003年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与实施纲要 14、省政府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批复(1995年) 15、省规院《东山、西山、光福景区总体规划》(2004年) 16、现状基础资料调查 二、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优先是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基本出发点。规划将充分保护好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2、整理协调原则:整理度假区目前的用地现状,对不符合度假区性质定位的用地予以置换,对已批租地块,规划将从有利于度假区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用地性质进行合理调整。 3、综合配套原则:将旅游度假设施的开发与度假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合理安排配套设施,使旅游开发与度假区的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度假区的功能定位需求。 4、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是度假区工作的前提,规划应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建设和管理度假区的依据,因此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旅游区总体规划

旅游区总体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纲要)鄞县东钱湖镇韩岭村 浙东旅游科学研究所 宁波英才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二0 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二章旅游资源及评价 第三章景区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第四章骨干旅游项目策划 第五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专项规划 第七章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附图: 1.区位关系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规划总图 4.规划结构图 5.旅游服务设施与交通规划图(暂缺) 6.入口迎宾区规划详图 7.烟草博物馆规划详图

8.民俗博物馆规划详图 9.民居博物馆规划详图(暂缺) 10.鉴湖广场区规划详图(暂缺) 11.善应庵规划详图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浙东第一古街”---韩岭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南岸,属东钱湖南湖景系,横街历史文化景区,处于东经121o34ˊ,北纬29o52,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本次规划核心区域为韩岭行政村所在地,面积约为 0.44平方公里。考虑到项目远期发展及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规划涉及范围延展至:东起塔沙岭山脊线,南至林下山云南寺,西以象鼻山山脊为界,北至钱湖南岸延伸水域约350米左右,总面积约为 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为0.22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根据<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韩岭老街开发利用方向的定位及韩岭区位与资源特点,本规划确定区域开发目标为: ◆浙东古村风情旅游区 ◆东钱湖南湖区服务中心 三、规划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6 国务院发布 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993.12 建设部发布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7 省人大常委会

高新区规划

城市概况 1992年2月前,苏州高新区无独立的行政辖区。 1992年3月,新建的苏州河西新区开始代管原属苏州市郊区横塘乡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狮山6个行政村。区域范围: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抵向阳河、横塘乡北界;西达狮子山、何山;北接吴县枫桥镇南界。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 1993年4月2日,苏州河西新区改称苏州新区。苏州新区代管的区域范围扩大至原吴县枫桥镇的徐何、典桥、金庄3个村,木渎镇的兴隆、新升、明星、石城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黄山村。区境四至: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接向阳河、横塘乡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等村;西临木渎镇白塔、南浜、金山3村和吴县枫桥镇支英村;北连枫桥镇支津、毛家、木桥、合利4村。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1994年6月10日,吴县的枫桥镇,木渎镇的兴隆等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永和等7个村划归苏州市管辖。由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辖区范围:东与京杭大运河相临;南与向阳河、横塘镇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天平诸村接壤;西与吴县藏书乡的五峰、天池、篁村3个村和郊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鹿山、石羊2个村相连;北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五图、塘西、红星、长亭4个村毗邻。境域面积52.06平方公里。 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新区、虎丘区、相城区、吴中区等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建立苏州高新区、虎丘区,2003年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横塘镇和枫桥镇改为横塘街道和枫桥街道。 区划调整后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东临石湖和京杭大运河,与沧浪区友新街道,金阊区三元街道、白洋湾街道以京杭大运河为界,与金阊区虎丘街道,相城区黄桥街道的青台、民安、大庄、陈旗、下庄5个村毗邻;南与吴中区越溪街道的莫舍、张宅、吴山、张桥4个村,木渎镇的金山、天平2个村,藏书镇的五峰、天池、篁村、官桥等村,光福镇的枫浜、浩度、安山等村接壤;西及西北濒太湖;北与相城区黄埭镇的长泾、潘阳2个村,东桥镇的方桥、埝桥、桑浜、罗埂、矫埂等村,望亭镇的堰头、华阳、巨庄、吴泗泾、孟河等村毗邻。行政面积223.36平方公里,2010年末区域总人口72.51万,其中常住人口33.57万,暂住人口38.16万,外籍人口0.78万。下辖狮山、枫桥、横塘、镇湖4个街道及浒墅关、通安、东渚3个镇,下设科技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西部生态城、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驻地在运河路。 自然条件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吴淞标高4.88m-5.38m,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7.7摄氏度。

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一)规划认识 针对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处于由观光旅游至度假旅游转型战略机遇期,规划重点发挥资源优势,力求达到保护和发展两方面的协调:一方面充分保护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自然资源,维护其生态环境,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追踪旅游度假的需求,合理布局配套,提高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既有绝佳山泉林湖美景,又有一流旅游度假设施,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气息交融。 (二)规划依据 1、规划依据文件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调整) 《南京市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 《南京市浦口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年) 《南京市旅游业“十一五”计划》 《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4年4月)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2004年) 2、规划参考文件 《南京市浦口区“一山三泉”地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老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纲要》 《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3年4月、未批) 《南京市浦口中心地区概念规划》(2006年) 《浦口区沿山大道一期两侧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

《浦口区沿山大道二期两侧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 3、规划相关文件 规划依据国家关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等相关标准,并参考国内外一些发展较好的旅游度假区经验编制。 (三)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充分保护珍珠泉旅游度假区风景资源,维护其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存,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各项规划设计均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确保做到规划建设无污染、无破坏。规划旅游度假设施融入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中。 根据景观环境评估结果,规划布局应尽可能保护好南北较高山体;建设用地则尽可能选择影响较小的丘陵低地,以维护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总体景观视觉环境质量不受破坏。尽可能保护好北部狮子峰、妙高峰、芙蓉峰、南部石人峰、寒云峰东南坡及山下水库周边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带,维护其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形成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良好的生态基础。 (2)突出特色的原则 既要挖掘区内历史文化(如山水文化诗),又要突出山泉林湖美景,注重对湖光山色的展现利用,讲究规划艺术性。 整合、挖掘、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把最能体现特色的地带留出来作为核心游览区,尽可能使北部狮子峰、妙高峰、芙蓉峰、南部石人峰、寒云峰东南坡及山下水库周边景观视觉质量较好的地带强化景观特征,形成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3)高起点、高品位原则 以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为南京国际化大都市配套,与国际旅游度假趋势接轨。

XXX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

重庆XX工业园区 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 重庆XX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二零一四年七月八日

重庆XX工业园区 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 编制单位:XXXX有限公司 负责人:XX 编写人员:XX 联系电话:XXX 电子邮箱:XXX 编制日期:2014年7月

目录 摘要 (1) 一、发展方向区划定工作开展的作用和意义 (2) (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背景 (2) (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作用 (3) (三)、发展方向区划定的意义 (3) 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依据和原则 (4) (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依据 (4) (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的原则 (5) 三、工作思路及技术路线 (6) (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工作思路 (6) (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技术路线 (7) 四、工作程序 (1) 五、园区概况 (1) (一)、发展历程 (1) (二)发展现状 (2) 六、发展方向区划定的方法 (3) (一)资料收集 (3) (二)划定方法 (3) 七、划定结果 (5) (一)开发区主区 (6) (二)发展方向区 (7)

八、规划符合情况说明 (7)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 (7) (二)符合城乡规划情况 (8) 九、部门意见征询情况 (8)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和技术体系,全面掌握开发区实际开发建设状况和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情况,界定开发区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和用地空间,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用地管理制度,规范开发区扩区、区位调整等用地管理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4〕143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14〕25号)等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果更新工作的要求,此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对开发区“主区”及“发展方向区”进行综合评价。重庆XX工业园区发展方向区划定范围确定工作,自2014年4月上旬启动以来,在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的指导下,在重庆市XX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区的范围,现将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