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陆象山心学概论

陆象山心学概论

陆象山心学概论
陆象山心学概论

陆象山心学概论

摘要:象山心学源于孟子,其将理安置于心中,赋予了心与理绝对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使宇宙万物及其存在之理,就植根于此心之中,让此心成为一种先验的道德本体,建立起其独特的心学体系。

关键词:陆象山;心;理;心即理;性即理

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阶段,其传播影响至东亚、南亚各国。宋明理学分为两派:一派以北宋的程伊川兄弟和南宋的朱子为代表,以“理”为最高范畴的“理学”。另一派则是以南宋的陆象山和明代的王阳明为代表,以“心”为最高境界的“心学”。而心学从其诞生之时起就因为诸多原因被指责为“杂袭佛禅”,成为一大公案,其争辩至今仍无定论。

以往对于陆象山的研究大多认为其将禅宗思想跟儒家思孟学派结合起来,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主张把理、性归诸一心,拼凑成所谓“心学”的思想体系。他所说的“天道”与“天理”,已不同于以往儒家作为道德立法者的“天”,而是形成了一个具有本体色彩的哲学以及伦理的范畴。如果说传统儒学在“天道”与“人性”的问题上,是在“天人合一”论的架构下讲“天”为“人”立法,其立论点是“道之大原出于天”,“人性”源于“天道”,以及人应该怎样契合天道的问题。那么,象山心学则更倾向于“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认为“天道”与“心性”本来就是一体,都是“心”的一种表现,不存在谁衍生出谁的问题;其区别在于,“心”相对“天”称“天理”,相对“人”称“心性”。可以看到,象山虽然

【最新】陆象山观棋阅读答案-范文word版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陆象山观棋阅读答案 篇一: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X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2.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5. 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丙句: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人名) 水波不兴 兴: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

陆九渊

陆九渊 (1139年-1193年),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讲学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世称“象山先生”,学术界常称其为“陆象山”。兄弟陆九龄,亦儒学名家。[1] 生平事迹 陆九渊出身于一个九世同居、阖门百口的封建世家。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为唐昭宗之相国,陆九渊是个神童,三、四岁时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的疑问,久思竟至废寝忘食。 乾道八年(1172年)三十四岁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 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监正,不久,又迁“编修敕令所”的“删定官”。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在任“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宋史·陆九渊传》) 淳熙十三年(1186年),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 直到宋光宗即位时,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 但在任仅一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谥为“文安”。陆九渊墓位于金溪县陆坊官桥,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哲学思想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邀请陆九渊、朱熹等人参加“鹅湖之会”,陆九渊雄辩滔滔,提出“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认为只要明心见性即可,致使“朱熹不慊”,双方不欢而散;后来朱熹在给吕祖谦的信中写道,鹅湖之会以后,“吾痛不得自鹅湖,遂入怀玉,深山静坐数月”。朱熹认为陆九渊的学说简略空疏,而陆九渊则指出朱熹的学说支离琐碎。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陆九渊年谱》中说他“因宇宙字义,笃志圣学”,就是说他从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陆九渊立志要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说明第四单元 课程教材研究所顾振彪 一 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求知。大多数课文是阐述求知问题的,当然,这是就广义来说的。第一篇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实际上讲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问题;第二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实际上讲的是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实验精神问题;第三篇课文包括两篇文章《不求甚解》与《谈读书》,谈的是读书问题,但大致上都可以归在求知范围之内。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创新精神,拥有创新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能不断创新,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学生来说,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人才,在四化建设中为祖国贡献力量。因此,创新,是一个时代的主题,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正是为了突出这个主题的。其实,关于求知的文章不少,有些还是传统课文,应该说文质兼美,但由于这些文章与创新这个主题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所以没有选,而像《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它突破过去人们早已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的观点,使人眼睛一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两篇文章以其观点新入选。 关于读书的两篇文章都是老文章。《谈读书》又是外国的。但它们仍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不求甚解》一文,它所谈的是既古老又新鲜的问题。过去,关于读书方法问题,儒道两家就各说各的,从来没有统一过。前不久,《中国教育报》上还开展了关于读书方法的讨论。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怎样读书;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怎样开展阅读教学,都是天天要面对的问题。选这两篇文章作课文,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 鲁迅的著名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传统课文。教师们教得很熟,社会上广泛流传,选作课文是很自然的。而且,在当前,这篇课文还很有现实意义。现在,一方面,有“中国的脊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丧失自信力的人也时时可见。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怎样保持民族自信力,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严峻问题。 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说,这个单元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一般来说,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事实、数据、图表,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作出判断,大概不太困难。困难在于,区分观点与道理,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作出判断,因为作为论据的道理有时不易分辨出来。即使分辨出来了,再判断道理与观点之间联系也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这方面要另作指导。 至于“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 二 这个单元的课文有立论文,也有驳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析朱陆之辩

解析朱陆之辩 陆九渊其人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讲学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世称“象山先生”,学术界常称其为“陆象山”。兄陆九龄,亦儒学名家。[1]据记载,他在3、4岁时就开始“思天地何所穷记不得,至于不食”。8岁读论语,怀疑有子之言为支离,又认为程颐之言与孔孟不类。在13岁时写道:”宇宙之事乃己份内之事,己分内之事乃宇宙之事.”又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同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十三岁条)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1176年与朱熹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关于“心”和“理”的大辩论,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 陆夫子的学说,可以用“为学”、“明道”、“察理”、“立心”、“做人”十个字来概括,落脚点是做人,做大人。在宋儒中,他以“一意实学,不事空言”独树一帜,其“学问无他,只是一实。”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于王安石变法时,他采取了与司马光等不同的态度,在他看来,王安石主张变法的过错并不在于变祖宗之法,也不在于他推功利之政,而在于他”凡事都归于法度”未免显得太没人情,从而丧尸人心,然而,他对于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给了王安石的人品和学术高度的评价。

当代中国十三位著名哲学家

当代中国十三位着名哲学家 当代中国十三位着名哲学家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主要代表作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叶秀山,1935年阴历6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县,祖籍江苏镇江,于上海读小学、中学。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迄今四十余年。现任哲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教授,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主攻西方哲学史,尤以古代希腊、近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为主,兼及美学,近年注意思考中西哲学沟通问题。平时喜好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书画、戏曲。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Luce Fellow!,曾任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香港科技大学,1992!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1990!等校客座教授,纽

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1986!,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 主讲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 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 ) 理事,第19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 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 1992--1994!,现任该会驻中国代表。国内任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 饶宗颐,字国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着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着'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朱熹讲“性即理”,不讲,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题目。 实际上,朱熹的基本观点是心学,不过心学的具体结构与形态,与陆有所不同而已。朱同异同,不是理学与心学的不同,而是心学基础上两种具体哲学形态之不同。 上) 如说: 胡氏不失其本心一段极好。……圣人千言万语许多说话,只是要人收拾得本心,不要失 (朱了,日用间着力摒去私欲,扶持此心出来。《 子语类》卷二十) (朱子语类》仁者,人之本心也。《卷三十四) 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 人之心本仁,才伤着本心,则便不仁矣。(同 一 此种心或本心、本体,在朱熹体系中,亦是人所同具,万世一揆,超越时空,是形而上的绝对,和陆象山所讲一样①。 实然的心,有聪明睿智,其作用为思虑、思想,其结构是气之精爽。陆象山不像朱熹这样明确地从心的种种不同角度予心以不同的定义和描述,但亦是不能避免心的这些不同的定义描述的,故陆亦说:“人之精爽,负于血气,其发露于五官者,安得皆正。” (全集》)这里精爽指气之精爽,即指心《三十五《语录》,的结构。亦说:“人和天地之间,气有清浊,心有智愚,行有贤不肖,必以二途总之,则宜贤者心必智,气 (全必清;不肖者,心必愚,气必浊,乃有大不然者。”《 )这里,智愚之心指人的思虑营集》卷六《书?,与包详道》 陆讲“心即理”,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众理,心 (象山先生全集》)这里,即理也。”《卷十一《书?,与李宰》

理即道德之理,心则是道德本心,而非各人所具的实然的心气之心。各人所具的实然的心气之心,带着各人作为个体、作为现实的在时空中具体生活的人所具有的个人血气心知的特点,是人人各殊而不可能“万世一揆”、不容有二的。但陆讲的心却是万世一揆,绝对同一的,所谓“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 (全集》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这种卷一《书?,与曾宅之》“不容有二”、“至当归一”的 心,也即人之道德本心,实际是一超时空的超越的绝对。但此超时空的超越的绝对,即在人之现实的实然之心中,与之不即不离,而不是在人心之外。当其未发时,不过是心所认为应该如此之种种当然之则而已,故简言之,也即是“性”,即是理。所以当陆象山说“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时,它实质上和朱熹所说的“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是殊途同归的。 这种道德之心,朱熹之为心之本体。陆象山不用本体一词,而称之为“本心”。朱熹虽常说本体,但也用本心一词,以说明人之道德之理之本根、本体。 为之心。气之清浊,是智愚之心的气禀根源。 “理”在朱熹体系中,被界定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气相对。陆没有这些定义,但从陆象山对“理”的实际使用来看,他的理的内涵与所指,与朱熹亦是一样的。故陆亦十分强调理的绝对性与永恒性,强调理的主导的决定的作用。说“:天下有不易之理,是理有不穷之变,诚得其理,则变之不穷者,皆理之不 (卷三十二《,拾遗?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易者也。” 75 )违》“此理塞宇宙,谁能违之?顺之则吉,违之则凶; 朱批评陆象山说:“近闻陆子静言论风旨之一 (文集》《卷四十七《答吕,二,全是禅学,但变其名号耳。” 子约》十七)朱熹斥陆象山为太简、近禅,亦同样就哲 其蒙蔽则为昏愚,通彻则为明知,昏愚不见是理,故 (全多逆以至凶,明知者,见是理,故能顺以致吉。”《 )集》卷三十四《语录》,“观宇宙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 学本和为学工夫两方面而言。

名词解释

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 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 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 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 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 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 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 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 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 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 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 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 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 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 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 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 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 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 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 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 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 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 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 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 神,即文化传统。 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大约始于距今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 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 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 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 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 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 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 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 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 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 期。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 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 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 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 著名。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 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 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 到公元前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 著名。 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曾命羲和到四 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 确定为366日,并“以润月正四 时”,以便“敬授民时”。 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 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 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 恐慌。然而正是在对“天序”的尊 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 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 下,包含的则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 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 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遗址中 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 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 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 可能是战争俘虏。这些都显示着夏已 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 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 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 就叫分封制。 二王之后:周武王为了巩固周家统 治,在分封诸候的同时,还把部分商 人的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之后封到 杞国,所以称为“二王之后”。 西域: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 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 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 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 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 富汗,巴基斯坦—部分。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 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 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 西域,汉朝共用00余年的时间,打 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 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 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 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 东传,更是打通西城最明显的结果。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 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 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 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 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像汉代的 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出于此。

《新唐书·陆象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陆象先器识沉邃,举制科高第,为扬州参军。时吉顼与元方①同为吏部侍郎,顼摧象先为洛阳尉,元方不肯当。顼曰:“为官择人,岂部子废至公邪?”卒以授。俄迁监察御史。初,太平公主②谋引崔浞为宰相,湜曰:“象先人望,宜干枢近,若不者,湜敢辞。”公主不得已为言之,遂并知政事。然其性恬静寡欲,议论高简,为时推向。湜尝曰:“陆公加于人一等。”公主既擅权,宰相争附之,象先未尝往谒。及谋逆,召宰相议,曰:“宁王长,不当废嫡立庶③。”象先曰:“帝得立,何也?”公主曰:“帝有一时功,今失德,安可不废?”对曰:“立以功者,废必以罪。今不闻天子过失,安得废?”公主怒,更与窦怀贞等谋。公主卒诛死。时象先坐为公主所进,将同诛,玄宗遽召免之,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保护功,封兖国公。初,难作,睿宗④御承天楼,群臣稍集,帝麾曰:“助朕者留,不者去!”于是有投名自验者。事平,玄宗得所投名,诏象先收按,象先悉焚之。帝大怒,欲并加罪。顿首谢曰:“赴君之难,忠也。陛下方以德化天下,奈何杀行义之人?故臣违命,安反侧者。”帝寤,善之。时穷治公主党与,象先密为申救,保全甚众。出为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恕。司马韦抱真诛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必责者当以汝为始大吏惭而退。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民吏怀之。卒,年七十二,赠尚书左丞相,谥曰文贞。(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注】 ①元方:陆象先的父亲。②太平公主:唐睿宗的妹妹,受其母武则天宠爱,权倾一时。713年因谋反被唐玄宗赐死,其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③废嫡立庶:宁王是嫡长子,李隆基是庶子。④睿宗:此时已退位,他对太平公主的政变持支持态度。 译文: 陆象先器量大,见识深,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异,担任扬州参军。当时吉顼和陆元方一同担任吏部侍郎,吉顼提拔陆象先担任洛阳尉,陆元方不同意。吉顼说:“我为国家选拔人才,难道因为他是吏部侍郎的儿子就废弃公道吗?”最终把洛阳尉的官职授予陆象先。不久升迁为监察御史。当初,太平公主谋划引荐崔湜担任宰相,崔湜说:“陆象先的名望最好,应该被提拔为宰相。如果不这样,我冒昧请辞。”太平公主没有办法只好为陆象先说好话,陆象先当上宰相和崔湜一同主持政事。然而陆象先生性恬静寡欲,言谈高深而简要,被当时的人们推崇。崔湜曾经说:“陆公超人一等。”太平公主专权之后,宰相争先依附她,陆象先从不前往拜谒。等到要谋反时,召来宰相商议,说:“宁王是嫡长子,不应当废嫡长子而立庶子。”陆象先说:“现在的皇帝能够即位,为什么呢?”太平公主说:“皇帝因为有一时之功而被立,如今失去了德行,怎么可以不废掉?”陆象山回答说:“因为有功被立为皇帝,那么有罪才可以废。现在的皇帝没有罪过,为什么要废他呢?”太平公主大怒,另外和窦怀贞等人谋划。太平公主最终被诛杀。当时陆象先因为是公主推荐的人,将一同被杀,唐玄宗立刻把他召来免

朱陆哲学异同的几个方面(一)

朱陆哲学异同的几个方面(一) 几百年来,对朱陆哲学异同问题的探讨,都被一个表面现象所迷惑,那就是朱熹自己说过“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今子静所说尊德性,而某平日所闻,却是道问学上多。所以为彼学者,多持守可观,而看道理全不仔细;而熹自觉于义理上不乱说,却于紧要事上多不得力。今当反身用力,去短集长,庶不堕一边耳”1],而陆九渊也说“朱元晦欲去两短,合两长。然吾以为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2]。这就使后人把究竟是以“尊德性”为主还是以“道问学”为主看成是朱陆哲学的根本差别,普遍认为陆九渊专主“尊德性”,朱熹偏重“道问学”3]。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在朱熹的思想资料中随处可以见到对“尊德性”的关注,并把它作为问学之本,而在陆九渊的思想资料中,又常常能够发现对“道问学”的重视,还把它作为成圣成德的主要途径。要把这种对朱陆哲学差异的看法贯彻下去,便要遇到重重困难。无论是王守仁的“早异晚同”说还是陈建的“早同晚异”说,都解决不了那些困难。被这个表面现象迷惑,成为几百年来解决不好朱陆哲学异同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人的“德性”从何而来 儒学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君子、圣人。一个人一辈子要立志做君子,而不能做小人;要做一个善人,而不要做恶人;要成圣成贤,而不要成桀成纣。那么这有什么根据?为什么要做有道君子,而不能做乡愿小人?为什么要做存天理的善人,而不能做纵人欲的恶人?在儒家看来,这是因为人的内在本性的要求。 一个人一生下来,他就是“人类”的一员,而不是别的,就具备了“人类”的种性,就应当也必然按照人类的种性而活而死,就像鸟兽鱼虫生来就是鸟兽鱼虫,就要尽鸟兽鱼虫之性一样。生下来是鱼,就不可能活成鸟,生下来是鸟,也不可能活成虫。因而《周易》指出:“干道变化,各正性命。”宇宙中的生生化化,任何一类事物都是按其本性而生、而长、而灭的。人当然也不例外,只有按照人类的本性去生活,才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但人类的种性即人性是什么呢?所谓“种性”,首先应当是一类事物最普遍的共有的东西,如果不是普遍共有的,就不能称之为“种性”。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万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4]作为人类的种性,就应当是人类所共有的东西,是不分地域、不分国家和民族、不分是古是今,都普遍共有的性情。但仅仅是“普遍共有”还不够,还应当是这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趋利辟害、两性相悦等,它们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但并非人类所特有的,动物甚至某些植物也都有这些性情。它们就不能是人类的种性,而只是人的动物性,就应当从人性概念中剔除。所以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那么这个“几希”是什么呢?儒家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爱父母兄弟,二是好善恶恶,三是敬长慈幼,四是认同公理。孟子把它们概括为仁义礼智。 对于上述这些观点,朱陆二人都是认同的。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的这种善的本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到底有多大的现实性?即这种善的本性具体到每个现实的人身上,只是潜在的还是已经实在的?朱熹认为,它只是潜在的,必须通过不懈的学、思工夫,才能变潜在为实在。陆九渊则坚持并发展了孟子的看法,认为是“不学而知”,“不虑而能”2的。朱熹把世界二分为“理”的世界和“气”的世界,虽然他常讲理与气不可分,但更强调理与气不相杂。“理”的世界空阔洁净,无限完满,永恒不变,是宇宙之本;“气”的世界混杂不齐,良莠不均,多变易逝,是由“理”世界派生的。“理”的世界一旦与“气”的世界结合了,就有了杂质,就变得不洁净不完满。他把这一宇宙观贯彻到人性论上,就合乎逻辑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性只是在“理”的世界中才是洁净完满的,才是至善的,而现实中每个具体的人的人性则各有亏欠,无善可言。所以他说:“吾之心即天地之心。但天命至正,人心便邪。天命至

陆象山生平简介

[编辑本段] 一、人物概述 陆九渊(1139~1192) ,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汉族,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陆九渊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他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去官归里后,他在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著有《象山全集》。 [编辑本段] 二、生平事迹 陆九渊三十四岁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正,不久,又迁敕令所删定官。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在任敕令所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宋史·陆九渊传》)淳熙十三年(1186),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直到宋光宗即位时,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但在任仅一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后来他读书孜孜不倦,又常在书中发现问题。例如读《论语·学而》,就对《有子》三章表示怀疑;读二程书,就发现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处。 陆九渊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陆九渊年谱》中说他“因宇宙字义,笃志圣学”,就是说他从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陆九渊立志要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他说:“宇宙

陆象山心学美学本体论-本心与审美

陆象山心学美学本体论:本心与审美 摘要: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生境界为指归。其理论旨意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自在自得”与天地浑然不二的至乐境界。 关键词:心学美学;直觉体验;当即显现;内在超越 作为宋明心学的奠基者陆象山,以道德救世、治人为文化与美学的核心,在对“性善”为道德人格及其美的原生态这一点上,深信不疑。这是受孟学影响所致。道德本体作为宋明心学根本文化主题的中心内容,对心学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哲学品格起主导作用,使之成为道德走向审美的文化和哲学依据。 象山从这“心”处接续孟子,提出“心即理”的哲学、道学也是美学命题,从而带给我们有关哲学、道学尤其是美学的洞见和智慧。本文着重分析了象山心学美学的以本心为本的“本体美学”;意在为物、境域显现的“现象美学”,即美学本体论。 一、“不虑而知”:审美世界的真体呈现 “不虑而知”说的是本心的直觉性。直觉作为人的精神质素之一, 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一直十分重视的思维方式,柏格森认为, “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①。直觉具有超越理智、超越功利、超越概念等特性。柏格森在双重意义上使用直觉概念。第一种意义是指处于不可分割的纯粹绵延中的生命或生命活

动,其本身就是直觉的或直观的。第二种意义,即观照直觉。它是人对其生命自身的直接领悟,是寻求具体性的一种自明的本能。 象山本心具有“悟”的特性。用现代心理学术语讲,悟是一种跨越了逻辑思维阶段的心理直觉。象山本心的“悟”性是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象山弟子朱济道因“临事即疑恐不是,做事不得”向先生请教:“先生曰:‘请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② “故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 《与曾宅之》,载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卷1,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页。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所本有,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本心没有欠缺,临事即随本心而发。这种体悟本心的方式和柏格森使用直觉概念的第一种意义相似,它是直觉的体悟,生命本身的直觉呈现。 《语录上》记载,象山指教徐仲诚思《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一章,“仲诚处槐堂一月,一日问之云:‘仲诚思得《孟子》如何?’仲诚答曰:‘如镜中观花。’答云:‘见得仲诚也是如此。’顾左右曰:‘仲诚真善自述者。’因说与云:‘此事不在他求,只在仲诚身上。’”

象山哲学的诗化境界

中国文化的主流是由儒、道、释三者彼此激励、交融而共同构成的。虽然儒、道、释三家各有各的价值取向,但是,相对于西方古典主客二分的哲学形态而言,它们都主张心与物、人与天的融合。儒家追求的是礼乐诗书、天生人成的人格境界;道家哲学追求的对“性命之情”的归真返璞;而禅宗追求的则是由小乘、中乘、大乘、直到“万法尽通、万行具备、一切无杂、但离法相、作无所得”的“最上乘”。(《坛经·智常来参》)究其实,都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哲学。境界哲学就是诗化哲学。这里的“境界”,说的是精神,说的是性情,说的是人格境界的提升过程。陆象山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境界哲学,亦即诗化哲学。它围绕着“先立乎其大者”的思想核心,层层论说,以儒家哲学为灵魂,融会了道家以及禅宗的思想资源,加强了其理论体系的诗化性质,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上都是较为特殊的。一、先立乎其大者象山自谓曰:“近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无伎俩。’吾闻之曰:‘诚然。’”[①] 语气中有引以为自豪、自负者。盖“先立乎其大者”一句,贯穿象山思想的始终。在《陆九渊集》中,多次出现“先立乎其大者”的命题。“先立乎其大者”一句的思想,首先应该来源于《孟子·告子上》: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象山对孟子的思想心领神会,抓住了其中的本质融会贯通而自得之,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认真考察象山具体文献中的意思,我们会发现陆九渊“先立乎其大者”一句的意思,在他的文集各处,表面上并不一致。为了较为准确、客观地把握象山思想的原始面貌,我们还是从文本出发,抓第一手资料:前日窃闻以夫子所论齐景公、伯夷、叔齐之说,断命以祛俗惑,至今叹服,不能弭忘。笑谈之间,度越如此,辅之切磋,何可当也。允其所见,推其所为,勿怠勿画,益著益察,日跻于纯一之地,是所望于君子,夷、齐未足言也。此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铄我也。思则得之,得此者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也;知德者,知此者也;进德者,进此者也。同此之谓同德,异此之谓异端。心逸日休,心劳日拙,德伪之辨也。岂唯辨诸其身人之贤否,书之正伪,举将不逃于此矣。自有诸己至于大而化之,其宽裕温柔足以有容,发强刚毅足以有执,齐庄中正足以有敬,文理密察足以有别,增加驯积,水渐木升,固月异而岁不同。然由萌蘖之生而至于技叶扶疏,由源泉混混而至于放乎四海,岂二物哉?《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又曰:“其为物不贰。”此之谓也。[②][!--empirenews.page--]关于这段文字的解读,有的学者是这样说的:“‘此’就是心,天给的一切知识,都先验的在心中,这就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这显然是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和‘万物皆备于我’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的贯彻。”[③] 对于所谓唯心、唯物的问题,笔者没有兴趣,但是,说这段文字的“此”是指的“心”,是“良知良能”的说法,笔者殊不能同意。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基本的语法上的错误。故不能不在此着重指出。根据《钦定四库全书·象山集》、《四部丛刊·象山先生全集》两个版本的排版,我们可以知道,这段文字本来是不分段的,但是1980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陆九渊集》却人为地将这一段本来不应该分开的文字分成了两个自然段,成了上面所引述的这个样子。我们依据原文的语义结构和文气的血脉,可以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在“此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铄我也。思则得之,得此者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也;知德者,知此者也;进德者,进此者也。同此之谓同德,异此之谓异端”这几句话中的“此”字,全部是指代“日跻于纯一之地”的。这段文字的中心就是在提倡“日跻于纯一之地”,并且以《中庸》之“不诚无物”和“为物不贰”为结,其思想的脉络非常清楚。在《与邵叔谊》中,“先立乎其大者”的“大者”,指的是“纯一之地”。[④] 纯一之地,从思想源流上来讲,首见于古文《尚书·商书·咸有一德》:“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被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开创了心学一派,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当时的朱熹都属于儒家学派,只不过朱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陆九渊有什么思想,希望你喜欢。 陆九渊的思想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心学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认为人的心与理都是天赋的,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穷此理,尽此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难免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因此就会失去了本心,于是心就不灵了,理就不明了,这就需要积极的通过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切磋琢磨,鞭策自己,这样就可以恢复心灵的本来面目,使得心灵能够灵便,道理能够明确。所以修养的功夫应该是求助于内的,而不是求助于外,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应该做到“立乎其大者”﹐“知本”﹐是“明本心”。说到读书﹐陆九渊认为最应该读的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种思想与朱熹的思想恰好是相反的,所以朱熹与陆九渊曾经有过两次著名的辩论,一个是鹅湖之会,另一个是南康之会,两次辩论两个人都申明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两个人的切磋,后来朱熹劝人兼取两家之长。 陆九渊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与后来的王阳明一起被称为

“陆王学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思想家。 陆九渊著作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出的文字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书信、诗文、讲义、杂著、章奏、程文、还有陆九渊的弟子们编的语录,这些对可以称得上是陆九渊著作,这些陆九渊著作流传至今的也非常的多,现在有一部研究陆九渊理学的丛书叫做《陆九渊集》,收录了陆九渊存世的所有的著作。 在这部收录了所有陆九渊著作的《陆九渊集》中包括信札(卷一至卷一七)、奏表(卷十八)、记(卷十九)、序赠(卷二十)、杂著(卷二十一至二十二)、讲义(卷二十三)、策问(卷二十四)、诗(卷二十五)、祭文(卷二十六)、行状(卷二十七)、墓志铭(卷二十八)、程文(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一)、拾遗(卷三十二)、谥议(卷三十三)、语录(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五)、年谱(卷三十六)。 在陆九渊著作中陆九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朱熹的相同之处是两个人都属于唯心主义,但是不同的是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主张学习应该是互相切磋,互相琢磨,以明辨自己的内心,陆九渊认为一切的伦理纲常都是从每个人的内心中演化出来的,这些道理和规则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也就是说封建的伦理纲常是人心所固有的,具有永恒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陆九渊认识的局限性。 陆九渊著作流传至今的作品最全面的集著就是《陆九渊集》,对于那些想要了解陆九渊和研究陆九渊学说的人来说,这部《陆九渊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