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开创了心学一派,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当时的朱熹都属于儒家学派,只不过朱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陆九渊有什么思想,希望你喜欢。

陆九渊的思想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心学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认为人的心与理都是天赋的,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穷此理,尽此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难免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因此就会失去了本心,于是心就不灵了,理就不明了,这就需要积极的通过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切磋琢磨,鞭策自己,这样就可以恢复心灵的本来面目,使得心灵能够灵便,道理能够明确。所以修养的功夫应该是求助于内的,而不是求助于外,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应该做到“立乎其大者”﹐“知本”﹐是“明本心”。说到读书﹐陆九渊认为最应该读的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种思想与朱熹的思想恰好是相反的,所以朱熹与陆九渊曾经有过两次著名的辩论,一个是鹅湖之会,另一个是南康之会,两次辩论两个人都申明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两个人的切磋,后来朱熹劝人兼取两家之长。

陆九渊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与后来的王阳明一起被称为

“陆王学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思想家。

陆九渊著作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出的文字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书信、诗文、讲义、杂著、章奏、程文、还有陆九渊的弟子们编的语录,这些对可以称得上是陆九渊著作,这些陆九渊著作流传至今的也非常的多,现在有一部研究陆九渊理学的丛书叫做《陆九渊集》,收录了陆九渊存世的所有的著作。

在这部收录了所有陆九渊著作的《陆九渊集》中包括信札(卷一至卷一七)、奏表(卷十八)、记(卷十九)、序赠(卷二十)、杂著(卷二十一至二十二)、讲义(卷二十三)、策问(卷二十四)、诗(卷二十五)、祭文(卷二十六)、行状(卷二十七)、墓志铭(卷二十八)、程文(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一)、拾遗(卷三十二)、谥议(卷三十三)、语录(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五)、年谱(卷三十六)。

在陆九渊著作中陆九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朱熹的相同之处是两个人都属于唯心主义,但是不同的是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主张学习应该是互相切磋,互相琢磨,以明辨自己的内心,陆九渊认为一切的伦理纲常都是从每个人的内心中演化出来的,这些道理和规则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也就是说封建的伦理纲常是人心所固有的,具有永恒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陆九渊认识的局限性。

陆九渊著作流传至今的作品最全面的集著就是《陆九渊集》,对于那些想要了解陆九渊和研究陆九渊学说的人来说,这部《陆九渊集》

是最全面的。

陆九渊简介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字子静,号为“象山”,因为陆九渊的书斋名字为“存”,所以世人又称之为“存斋先生”。

陆九渊的父亲有很多的儿子,当陆九渊出生之后父亲想要将陆九渊送与别人抚养,陆九渊的哥哥陆九思正好也生了一个儿子,于是陆九思让自己的妻子喂养陆九渊,而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喂养,于是从此之后陆九渊视自己的兄嫂如同父母一般。陆九渊天赋极高,三四岁的时候就问自己的父亲“天地间何所穷际?”之后更是十分的好学,陆九渊的好学主要是喜欢思考问题,之后到书中寻找答案,所以在早年的时候陆九渊就发现其实古代的很多圣人的思想都是不相同的,有很多的矛盾之处。

陆九渊在1172年中了进士,之后逐渐的入仕,曾经先后做过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1186年,提出了任贤、使能、赏功、罚罪的医治国家的“四君子汤”,1191年,出知荆门军(管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在陆九渊管辖期间政绩显著,当地的社会风气大变。

陆九渊除了在朝廷中做官之外还积极的设坛讲学,开创了心学一派,成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学生可以说遍布江西和浙江两地,最为著名的学生有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1175年,陆九渊与朱熹在铅山鹅湖寺进行了关于“心”和“理”的大辩论,之后又有了南康之会,两次的大辩论可以说奠定了陆九渊的学术思想的基础。

1193年初,陆九渊逝世于荆门任上,陆九渊死后送葬的队伍多达数千人,朝廷谥号为“文安”。

陆九渊之墓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1193年去世之后被安葬在了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东山之上,现在这里已经是著名的旅游景区,陆九渊之墓地青山绿水,很多崇慕陆九渊的人都来到这里凭吊这位南宋时期的一代大家,陆九渊之墓已经是远近驰名的一个旅游目的地。

陆九渊之墓已经在1957年被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因此陆九渊之墓又被称为陆象山之墓,在南宋时期是与当时的理学大家朱熹齐名的一代儒家学派的分支创始人,是主观唯心主义学派心学的创始人,后来陆九渊的学说被王阳明继承并且发展,所以陆九渊的学派被称为“陆王学说”。陆九渊为官非常的清廉,而且为学精深,做事非常的务实,去世之后被安葬在家乡青田村的东山之上,近年来,陆九渊之墓被国内外很多崇慕陆九渊的学者捐资多次的进行修葺,使得陆九渊之墓墓体雄伟庄重,墓旁花树掩映,墓道也非常的清洁,环境非常的幽静美好,可以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安息之所。陆九渊之墓现在吸引了大量海内外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前往瞻仰礼拜。

陆九渊之墓已经成为了陆九渊家乡的一张名片,可以说是当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景点,陆九渊之墓成为了凭吊陆九渊这位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一个重要的地点。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的义利之辩

陆九渊的义利之辩 陆九渊的义利之辩是十分著名的和有特色的。朱熹在知南康军时,陆九渊前往拜访,朱熹请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陆九渊讲的就是《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据《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1月第一版,以下引文均出此书)“年谱”:淳熙八年辛丑: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可以说在“义利之辩”上朱熹是十分佩服陆九渊的。 陆门学习以义利之辩为第一首要。《语录上》记载:傅子渊自此归家,陈正己问之曰:“陆先生教人何先?”对曰:“辩志。”正己复问曰:“何辩?”对曰:“义利之辩。”若子渊之对,可谓切要。(三九八页)阜民葵(去草头)卯十二月初见先生,不能尽记所言。大旨云:“凡欲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辩。”进入陆门学习,首先要学义利之辩,从语录中看,这个义利之辩还关系到“辩志”这个问题。陆九渊一生中系统的进行学术创作的很少,《陆九渊集》中关于“义利之辩”的内容也十分有限,系统的只有《白鹿洞书院讲义》(卷二十三,以下简称《讲义》)和《君子喻于义》(卷三十),从此两篇中可见一斑。 “某平日读此,不免所惑:穷谓学者于此,当辩其志。”(《讲义》)陆九渊在义利之辩中强调“辩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同上文),喻,是犹晓,明白的意思,这就是说人明白事理,是由他所学习的知识和体证所决定的,而这些又是有他的志向决定的,也就是说志向决定他明白什么样的道理,怎样行事。所以说“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同上文)志向在义,则喻也在义;志向在利,则喻也在利,“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辩也”,(同上文)从而义利之辩就变成“辩志”了。 “义也者,人之所固有也。果人之所固有,则夫人而喻焉可也”(《君子喻于义》),陆九渊认为“义”是人所有的,所以人喻于义,也是可以的。但是喻于义的人并不都是,是因为“必有以夺之,而所志所习之不在乎此”(同上文),实际上这个“必有以夺之”的,就是“利”,陆九渊也指出来了。《与包敏道》中陆九渊说:“私意与公理,私欲与道义,其势不两立。从其大体与从其小体,亦在人耳。”(卷十四)也就是说义利之辩,就是“辩志”,不过他说了一点,“从其大体与从其小体”,陆九渊是赞成“先立乎大者”,从大处着眼进行义利之辩的。 “义利之辩”中陆九渊是赞成“义”这一方的。他说:“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其于私欲之习,惧焉为之痛心疾首,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讲义》)君子是深思是身,恐怕沦为小人,使之习惯于专营私欲,必然痛心疾首,所以专心于义,每日勉励,勿忘其志,所以君子能做到多方面学习知识,对问题能够详细的讨问,慎重的思考,明确的分析,踏踏实实的去实行,由此“而进于场屋,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学,胸中之蕴,而不诡于圣人。是而仕,必皆共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由不谓之君子乎?”(同上文)志乎义,能深入下去,无论是在“场屋”之中,还是从政做官,都可以无异于圣人,做到“治国,平天下”。这与陆九渊给傅子渊的信中所说的,“大端即明,趋向既定,则明善喻义,当使日进,德当日新,业当日富”是一个道理。 “义利之辩”是北宋“朋党论”的理论探讨,分君子和小人,以义利来分,是北宋诸人就有的观点,但是他们没有使其理论阐明,宋明理学所认为的“义利之辩”是人与禽兽区别,就是它理论的阐释和发挥。陆九渊从“辩志”入手进行“义利之辩”,一反“朋党论”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划分观点,认为“从其大体与从其小体”,从大处着眼进行义利之辩的,是有进步的。为什么陆九渊将义利之辩归到“辩志”上呢?这与他哲学的一贯主张是相同的。“心既理”是陆九渊思想的核心,他一贯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吾心”所“固有”,那么“义”与“利”也是“吾心”所“固有”的,只要“存乎志”,使向于“义”,则斯人为君子,反之则是小人。 陆九渊的“义利之辩”从趋向上是有意义的,其方法,我认为不科学。人的思想由实践中来,由万事万物在人脑中形成认识,“义”和“利”同样是,如果承认万事万物为固有,其使人

陆九渊

陆九渊 (1139年-1193年),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讲学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世称“象山先生”,学术界常称其为“陆象山”。兄弟陆九龄,亦儒学名家。[1] 生平事迹 陆九渊出身于一个九世同居、阖门百口的封建世家。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为唐昭宗之相国,陆九渊是个神童,三、四岁时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的疑问,久思竟至废寝忘食。 乾道八年(1172年)三十四岁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 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监正,不久,又迁“编修敕令所”的“删定官”。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在任“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宋史·陆九渊传》) 淳熙十三年(1186年),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 直到宋光宗即位时,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 但在任仅一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谥为“文安”。陆九渊墓位于金溪县陆坊官桥,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哲学思想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邀请陆九渊、朱熹等人参加“鹅湖之会”,陆九渊雄辩滔滔,提出“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认为只要明心见性即可,致使“朱熹不慊”,双方不欢而散;后来朱熹在给吕祖谦的信中写道,鹅湖之会以后,“吾痛不得自鹅湖,遂入怀玉,深山静坐数月”。朱熹认为陆九渊的学说简略空疏,而陆九渊则指出朱熹的学说支离琐碎。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陆九渊年谱》中说他“因宇宙字义,笃志圣学”,就是说他从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陆九渊立志要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陆九渊字子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九渊字子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陆九渊字子静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陆九渊,字子静,陆九渊是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陆九渊字子静》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陆九渊①,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穷... 陆九渊,字子静,陆九渊是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陆九渊字子静》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陆九渊①,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③,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日:"闻人诵伊川④语,自觉若伤我者。"又日:"伊川之言,奚为⑤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日"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宋史陆九渊传》)【注释】①陆九渊: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②何所:为什么。③总角:古代指十一二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⑤奚为:为什么。 《陆九渊字子静》文言文阅读题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及( ) (2)类( ) (3)省( )

1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13.为什么人们对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见者敬之"?(用原文句回答)(1分) 14.短文中的哪些事例可以说明陆九渊自幼好学?请你概述。(2分) 15.陆九渊自幼好学的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请你说说。(2分) 《陆九渊字子静》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11.(1)等到,到了(2)相同,类同(3)明白,醒悟(1分1小题,共3分) 12、长到三四岁时,就向他的父亲发问天地之间为什么无边无际,他的父亲只是笑着并不回答。(基本意思答到即可,2分) 13.举止异凡儿(1分) 14.四个事例:①三、四岁时,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②读程颐书,发现其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至有矛盾之处;③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三章表示怀疑;④读古书到宇宙二字,看见解者的解说,忽然大有省悟。(2分。答到2个给1分,3个以上2分) 15.示例: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和大胆质疑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酌情给分) 《陆九渊字子静》文言文参考译文 陆九渊,表字子静,长到三四岁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为什么无边无际,父亲笑着不回答他,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到了他十三四岁时,行为举止不同于其他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他对别人说:"听人诵读伊川的语录,自我感觉伊川之学不合口味"他又说:"伊川(程颐)

陆九渊《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陆九渊:《语录》下 读书固不可不晓文义,然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 惟天下之至一,为能处天下之至变;惟天下之至安,为能处天下之至危。 学者须是有志读书,只理会文义,便是无志。 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子(按:通“仔”)细玩味,不可草草。所谓优而柔之,厌(yàn:满足、心服)而饫(yù:饱食、满足)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底道理。 学者不长进,只是好己胜。出一言,做一事,便道全是,岂有此理?古人惟贵知过则改,见善则迁。今各自执己是,被人点破,便愕然,所以不如古人。 仁自夫子(按:指孔子)发之。不可自暴、自弃、自屈。志小不可以语大人事。千古圣贤,只是办一件事,无两件事。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 kēng:固执)然,小人哉!宜自考察。 退步思量,不要骛(wù:通“务”)外。 ……伯敏云:“先生常语以求放心、立志,皆历历可记。” 先生云:“如今正是放其心而不知求也,若果能立,如何到这般田地!” 伯敏云:“如何立?” 先生云:“立是你立,却问我如何立?若立得住,何须把捉!吾友分明是先曾知此理来,后更异端坏了。异端非佛老之谓。异乎此理,如季绎之徒,便是异端。孔门惟顔、曾传道,他未有闻。盖顔、曾从里面出来,他人外面入去。今所传者,乃子夏、子张之徒,外入之学。曾子所传,至孟子不复传矣。吾友却不理会根本,只理会文字。实大声宏,若根本壮,怕不会做文字?今吾友文字自文字,学问自学问,若此不已,岂止两段?将百碎。”

(按:陆九渊)问:“近日日用常行觉精健否?胸中快活否?” 伯敏云:“近日别事不管,只理会我亦有适意时。” 先生云:“此便是学问根源也。若能无懈怠,暗室屋漏亦如此,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何患不成?故云‘君子以自昭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之学者为己,所以自昭其明德。己之德已明,然后推其明以及天下。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gāo:沼泽),声闻于天。在我者既尽,亦自不能掩。今之学者,只用心于枝叶,不求实处。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何尝腾口说?” 伯敏云:“如何是尽心?性、才、心、情如何分别?” 先生云:“如吾友此言,又是枝叶。虽然,此非吾友之过,盖举世之弊。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且如情、性、心、才,都只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 伯敏云:“莫是同出而异名否?” 先生曰:“不须得说,说着便不是,将来只是腾口说,为人不为己。若理会得自家实处,他日自明。若必欲说时,则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此盖随吾友而言,其实不须如此。只是要尽去为心之累者,如吾友适意时,即今便是。‘牛山之木’一段,血脉只在仁义上。‘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此岂人之情也哉?’是偶然说及,初不须分别。所以令吾友读此者,盖欲吾友知斧斤之害其材,有以警戒其心。‘日夜之所息’,息者,歇也,又曰生息。盖人之良心为斧斤所害,夜间方得歇息。若夜间得息时,则平旦好恶与常人甚相远。惟旦昼所为,梏亡不止,到后来夜间亦不能得息,梦寐颠倒,思虑纷乱,以致沦为禽兽。人见其如此,以为未尝有才焉,此岂人之情也哉?只与理会实处,就心上理会。……圣贤急于教人,故以情、以性、以心、以才说与人,如何泥得?若老兄与别人说,定是说如何样是心,如何样是性、情与才。如此分明说得好,划地不干我事,须是血脉骨髓理会实处始得。凡读书皆如此。” (《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节选)

刘向雄:陆九渊哲学思想述评

陆九渊哲学思想述评 刘向雄 、生平事迹 陆九渊(公元1139-1192 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人,在中年以后,到贵溪的象山居住讲学,自号“象山居士” ,故后世学者尊称其为“象山先生” 。陆九渊强调“不立文字” ,所以生平并无著述,现存后世撰的《陆象山全集》,其中包括的是一些往来书信和学生记录的语录。 陆九渊家族世代谨守礼仪,是一个典型的宗法制家族,甚至孝宗皇帝也赞扬说:“陆九渊满门孝弟者也。”另外,陆九渊也家学渊源,是一个书香门第,这些良好的外在环境,这些良好的环境从而使其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来源上有了一个高起点、高理解。 、心:求理的根本 中国文化是向内的文化,从殷周之际的言心开始,到孔子克己复礼直到孟子尽心,都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而这些思想渊源都构成了陆九渊心学的思想来源,也使心学在儒学正统地位上有了依据,而孟子则是陆九渊心学的直接来源。此外,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儒学地位衰微,一些学者在批判佛教和道教的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把佛教、道教一些命题、理论、方法应用到儒学中,以此改造儒学,如李翱援佛入儒的做法就是一个借鉴,这些做法在利用的过程中有粗糙、精细,有的痕迹十分明显,有的利用得极为巧妙,佛道入儒,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也使儒学获得了新的形态,不断地完善自我的理论。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认为“宇宙便是吾心” ,那么这个“心”如何去理解?如果简单地理解为人的主观意识或者按照西方哲学的范畴归纳为主观唯心主义,显然并没有真正理解陆九渊的学说,因为在整个陆九渊的学说中,心首先是一个实体,是每个人生而俱有的,肯定了人与人的先天平等性,心在整个人的活动中最“大” ,是相对于人的感官来说的,也就是说,心的地位和作用远远大于感官,有的学者因为心之“大” 就不假思索地套上了唯心主义的枷锁岂不轻率?此外,还有人认为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中,心起着一个中心地位,万事万物的产生和灭亡都是心来决定,因而归之于唯心主义或者主观唯心主义,却没有看到陆九渊的学说当中对于“心”的认识来自于对理的认识,心的存在以及心中包含着“理” ,都是其认识的过程而不是将心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陆九渊认为,由于人先天具有了善,因而揭示“理”的方法在于从心着手,揭示了理之后再放之四海,直到人的行为,这也就是陆九渊强调心的缘故,实际上,“理”才是陆九渊学说的中心,心只不过是揭示理的途径。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这四端是人先天所具有的,并非由外强加过来的,“所不虑而知之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 并且进一步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说的是,万事万物的道理我都掌握了,反身醒悟这些道理,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因而推论出“万物皆备于我”的命题,在孟子的论述中,已经将这四端归诸于先天的,表明人心已然先天具备这些良知良能,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这万物皆备于我,其理论前提是人先天具有的四端表明人心是善的。此外,宋明理学的新气象也对儒学的进一步开展留

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道德哲学意义

—多慧黧慧渊 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道德哲学意义 ■吴凡明 陆九渊以“心即理”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体系,继承了儒家德性伦理的历史传统,其理路就在于由个体伦理而社会伦理。“心即理”的道德哲学意义不仅在于把握了道德的形态是作为“主观意志的法”的道德自由,而且解答了伦理道德哲学本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揭示了道德的本质是道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因此,陆九渊“心即理”思想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道德本性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自愿,它是推动人们道德行为选择与践履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 【关键词l陆九渊;“心即理”;道德哲学 【中图分类号】B2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9)12—0046—04 吴凡明(1967一),男,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伦理学。(江西吉安343009) 宋代理学的兴起,克服r汉唐以来儒学政治化所导致的政治权威对儒学自身学术灵魂的蚕食,重建了儒家人伦道德学说的理论旨趣。经过理学家持之以恒的努力探索,完成了儒学由政治的权威原理向人伦道德学说的回归。特别是陆九渊“心即理”命题的提出,不仅揭示了“心即理”道德形态是作为“主观意志的法”的道德自由,而且解答了伦理精神的本质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揭示了道德的本质是道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因此。“心即理”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道德本性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自愿,它是推动道德行为选择与践履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 一、“心即理”的道德形态——“主观意志的法” 基于道德哲学的考察,“道德的观点,从它的形态上看,就是主观意志的法”…I(m”。黑格尔的道德哲学揭示,道德的形态就是“主观意志的法”,“意志承认某种东西,并且是某种东西,但仅以某种东西是意志自己的东西,而且意志在其中作为主观的东西而对自身存在为限”【l}(PIll}。也就是说,意志是主观性的,是意志的自我规定性。但这种主观意志并不纯粹是一种自我相关性,而与普遍的客观46面丽西的东西相关联。从道德的形态来看,陆九渊“心即理”命题就是把主观意志的心与普遍的客观之理看做直接合一的。“心即理”的道德形态就是“主观意志的法”,即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从陆九渊对心的规定来看,心是指个体之心。“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121(P444)意志不仅是一种自我规定,而且是一种特殊规定。从意志的特殊规定出发,陆九渊要求“尽我之心”,心完全听命于“我”的主观意志。这种“尽我之心”似乎抽去了客观普遍的理的规定性,而完全呈现为个体的主观性。正是由于道德意志是主观性的自我规定,因此,道德意志是他人所不能过问的。 于是,道德意志是完全自主与自由的,特别是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完全是自我做主。《年谱》记载,乾道八年(1172),陆九渊路过富阳县,学生杨简向他请教“如何是本心”,陆九渊说:“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陆九渊再三解释,杨简还是不明白。这时,有卖扇子的人来投诉,

第五章陆九渊的心本论

第五章陆九渊的心本论 陆九渊,字子静,自号存斋(公元1139——1192,宋高宗绍兴九年——宋光宗绍熙二年)。曾在贵溪象山讲学,故世称象山先生。其家为九世同堂大家族,家门百口。八世祖陆希声为唐昭宗之相。其父陆贺生有六子。其家法是“不以不得科举为病,而深以不识礼义为忧”(《年谱》)家中每个成员皆各有其职。 陆九渊哲学思考起于“宇宙”二字。他三、四岁便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其父笑而不答。十余岁时,因读古书至宇宙二字,看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大悟:“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者也。”乃挥笔书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今人是否还能理解如此觉解?)少时读书,曾听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认为伊川之言不类孔孟。34岁方登进士。曾任隆兴建安主簿,国子正——政府的删订官员、负责编理,修订奏章律令;对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之事有深刻印象,又闻靖康之事,故剪去指爪,学习弓马,颇知战争韬略。在出任湖北荆门之政时,一年之内,政行令修,民俗为变;只用二旬时间,修筑起荆门城墙,整顿了荆门之武备。当时丞相周必大称荆门之政,以为“躬行之效。”但陆九渊在政治生涯中,并未受到重用。他最后将人生的重心转向学术、以求整饬人心,匡时济世,极力批评当时社会的场屋之弊和士大夫的“富贵利达”之梦,希望士人们能“先立乎其大者”,从而达到修其本而治其未的政治功效。其“心学”思想与他的现实关怀,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一、宋初理学中的“心学”思想资源 作为北宋初期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其哲学中的“无极而太极”的命题影响了二程、张载、和朱熹的哲学;而其哲学中“诚”这一概念统合天人,从而涵蕴着心性合一,内外合一,心物合一的思维逻辑。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亨,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通书·诚》上)又说:“诚者,圣人之本。”(与孟子所讲不同,诚者天之道)“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这样,天道之“诚”与圣人之“德”合而为一。是以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圣人之性即天地之性了。“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业。”道存乎心,则有德有业。 张载,作为“气本论”哲学的代表,亦曾强调“大其心”和“尽性”的意义。《正蒙·大心》篇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这实际上包涵了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和阳明的“心外无物”,“大人者,体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命题。 邵雍虽以太极、象数来阐述天人及其关系,但他的“先天之学”实即是“心学。”他说:“先天之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又说:“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同上)。这与后来王阳明所讲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亦比较接近。 二程中的大程——程明道,以“识仁”为纲领,谈心性修养。明道讲:“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二程遗书》) 这种思想包涵了陆九渊的为学“先立乎其大”的思想,“心中存仁,则无须检索”,亦是“立乎其大”的另一种表达。只不过大程还未将“心”上升为本体而已。 由上简述而知,“心学”的产生,除了传统儒家的心性之学较远渊源的影响之外,与北宋初理学所蕴涵的“心学”倾向,亦有学理上的关系。(详细内容见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陆九渊园林建设的哲学思考

陆九渊园林建设的哲学思考 【摘要】:在中国中部有一座被授予为“中国百家名园”称号的公园,她就是荆门市龙泉公园。陆夫子祠就建在园内。陆九渊以园林建设为载体在诠释哲学思想,并产生了实效。后世将他的这种思想沿着陆夫子祠的兴建发展历史为主线,不断发扬光大,传承至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象山文化,带动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陆九渊;园林建设;龙泉公园;哲学思考;象山文化 abstract: in central china, a park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hundreds of famous gardens, it is jingmen city longquan park. lu master temple was built in the park. lu jiuyuan take construction as a carrier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hilosophy and effective. future generations will be the main line of his ideas along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master temple has flourished, and passed down to form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xiangshan culture, stimulate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key words: lu jiuyuan; garden construction; longquan park;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xiangshan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986.4文献标识码:a 中国南宋荆门知军陆九渊(1139~1193)是著名的哲学家,但他也很关注园林建设,精心打造名胜景点,其政绩曾被誉为“百废

主要哲学家哲学观点大集合

主要哲学家哲学观点大集合 省灌南高级中学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 1、“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马、恩) 2、“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 3、“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恩) 4、“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列宁)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7、“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恩) 9、“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马、恩) 10、“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马、恩)

11、“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 12、“辩证法对观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观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观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马、恩) 13、“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马、恩) 1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马、恩) 15、“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 16、“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 17、“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 18、“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 1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2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 2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恩)

刘向雄:陆九渊哲学思想述评

陆九渊哲学思想述评 刘向雄 一、生平事迹 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人,在中年以后,到贵溪的象山居住讲学,自号“象山居士”,故后世学者尊称其为“象山先生”。陆九渊强调“不立文字”,所以生平并无著述,现存后世撰的《陆象山全集》,其中包括的是一些往来书信和学生记录的语录。 陆九渊家族世代谨守礼仪,是一个典型的宗法制家族,甚至孝宗皇帝也赞扬说:“陆九渊满门孝弟者也。”另外,陆九渊也家学渊源,是一个书香门第,这些良好的外在环境,这些良好的环境从而使其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来源上有了一个高起点、高理解。 二、心:求理的根本 中国文化是向内的文化,从殷周之际的言心开始,到孔子克己复礼直到孟子尽心,都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而这些思想渊源都构成了陆九渊心学的思想来源,也使心学在儒学正统地位上有了依据,而孟子则是陆九渊心学的直接来源。此外,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儒学地位衰微,一些学者在批判佛教和道教的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把佛教、道教一些命题、理论、方法应用到儒学中,以此改造儒学,如李翱援佛入儒的做法就是一个借鉴,这些做法在利用的过程中有粗糙、精细,有的痕迹十分明显,有的利用得极为巧妙,佛道入儒,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也使儒学获得了新的形态,不断地完善自我的理论。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认为“宇宙便是吾心”,那么这个“心”如何去理解?如果简单地理解为人的主观意识或者按照西方哲学的范畴归纳为主观唯心主义,显然并没有真正理解陆九渊的学说,因为在整个陆九渊的学说中,心首先是一个实体,是每个人生而俱有的,肯定了人与人的先天平等性,心在整个人的活动中最“大”,是相对于人的感官来说的,也就是说,心的地位和作用远远大于感官,有的学者因为心之“大”就不假思索地套上了唯心主义的枷锁岂不轻率?此外,还有人认为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中,心起着一个中心地位,万事万物的产生和灭亡都是心来决定,因而归之于唯心主义或者主观唯心主义,却没有看到陆九渊的学说当中对于“心”的认识来自于对理的认识,心的存在以及心中包含着“理”,都是其认识的过程而不是将心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陆九渊认为,由于人先天具有了善,因而揭示“理”的方法在于从心着手,揭示了理之后再放之四海,直到人的行为,这也就是陆九渊强调心的缘故,实际上,“理”才是陆九渊学说的中心,心只不过是揭示理的途径。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这四端是人先天所具有的,并非由外强加过来的,“所不虑而知之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并且进一步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说的是,万事万物的道理我都掌握了,反身醒悟这些道理,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因而推论出“万物皆备于我”的命题,在孟子的论述中,已经将这四端归诸于先天的,表明人心已然先天具备这些良知良能,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这万物皆备于我,其理论前提是人先天具有的四端表明人心是善的。此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 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字子静,,他中年以后曾在江西贵溪象山居住讲学,自号象山居士,世称象山先生。他把儒家思孟学派和佛教禅宗的思想糅合在一起,又继承和发挥了大程的“心是理”的命题,从而建立了具有个性特色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著作有《语录》、《文集》。 1、“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陆九渊在宇宙观方面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一个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另一个是:“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所说的理有两层含义。首先,“理”是天地鬼神人类万物存在的根源。其次,“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秩序和规律。他的“心”也有两层含义,第一,他所理解的“心”,是一种具有道德属性和知觉作用的实体。伦理道德属性是“心”的本质。第二,他所理解的“心”,又是万物存在的根源,充寒宇宙的万物之理,即在心中,发自心中。 陆九渊所理解的“理”和他所理解的“心”其实是一样的。因此,他宣称“理”和“心”是合二而一的,从而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陆九渊突出“心”的地位,正是为了克服朱熹所建立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矛盾。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这样就给“理”找到了安顿之处,使“理”不再是悬空之物了。也同样避免了作为客体的“理”和它的道德属性间的矛盾。 2、“切己自反”的先验主义认识论。陆九渊从他的“吾心即是

宇宙”,“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人们要想认识世界、掌握真理,就不用向外探索、追求,反求诸自心即可得到了。因为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心”中,是“心”所固有的。可见,他在认识来源问题上,坚持的是先验主义的观点。 在认识的途径和修养的方法上,陆九渊提倡“先立乎其大者”。就是发明本心、确信本心、自存本心,或者称作“养心”、“求放心”。他所说的这种修养方法,就是一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成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由自己认识封建道德的本原在于人的本心,只要从本心上把它扩充开来,就可以说是完成了道德修养的过程。 为了“存心”、“养心”,他又提倡做“剥落功夫”。他说:“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所谓剥落功夫,就是清除物欲,以保持吾心之清明。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开创了心学一派,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当时的朱熹都属于儒家学派,只不过朱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陆九渊有什么思想,希望你喜欢。 陆九渊的思想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心学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认为人的心与理都是天赋的,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穷此理,尽此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难免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因此就会失去了本心,于是心就不灵了,理就不明了,这就需要积极的通过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切磋琢磨,鞭策自己,这样就可以恢复心灵的本来面目,使得心灵能够灵便,道理能够明确。所以修养的功夫应该是求助于内的,而不是求助于外,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应该做到“立乎其大者”﹐“知本”﹐是“明本心”。说到读书﹐陆九渊认为最应该读的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种思想与朱熹的思想恰好是相反的,所以朱熹与陆九渊曾经有过两次著名的辩论,一个是鹅湖之会,另一个是南康之会,两次辩论两个人都申明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两个人的切磋,后来朱熹劝人兼取两家之长。 陆九渊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与后来的王阳明一起被称为

“陆王学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思想家。 陆九渊著作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出的文字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书信、诗文、讲义、杂著、章奏、程文、还有陆九渊的弟子们编的语录,这些对可以称得上是陆九渊著作,这些陆九渊著作流传至今的也非常的多,现在有一部研究陆九渊理学的丛书叫做《陆九渊集》,收录了陆九渊存世的所有的著作。 在这部收录了所有陆九渊著作的《陆九渊集》中包括信札(卷一至卷一七)、奏表(卷十八)、记(卷十九)、序赠(卷二十)、杂著(卷二十一至二十二)、讲义(卷二十三)、策问(卷二十四)、诗(卷二十五)、祭文(卷二十六)、行状(卷二十七)、墓志铭(卷二十八)、程文(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一)、拾遗(卷三十二)、谥议(卷三十三)、语录(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五)、年谱(卷三十六)。 在陆九渊著作中陆九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朱熹的相同之处是两个人都属于唯心主义,但是不同的是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主张学习应该是互相切磋,互相琢磨,以明辨自己的内心,陆九渊认为一切的伦理纲常都是从每个人的内心中演化出来的,这些道理和规则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也就是说封建的伦理纲常是人心所固有的,具有永恒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陆九渊认识的局限性。 陆九渊著作流传至今的作品最全面的集著就是《陆九渊集》,对于那些想要了解陆九渊和研究陆九渊学说的人来说,这部《陆九渊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