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准则及对译者的要求

翻译准则及对译者的要求

翻译准则及对译者的要求
翻译准则及对译者的要求

翻译准则及对译者的要求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主要任务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化内涵

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本文就文化翻译的概念及其对译者的要求及

原则实行了论述,指出译者要有文化意识并能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

翻译过程中本着文化交流的原则,要优先采用异化策略。

翻译曾一度被看作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理

论家和实践者把它看作是一种文化交流行为,即它不但是一种语言活

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因为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中实行的,它总是涉

及到特定的文化。其主要任务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化内涵转换到另一种

语言中去,译文忠实与否取决于译者对两种语言及其所表达的文化内

涵的细微差别的掌握水准。作为翻译的媒介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

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描写和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语言,文化就无法传承;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和塑造着语言,“夫唱妇随”和“妇人之见”这些词语反映了历史上汉文化中妇女地位的卑微。语

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文学翻译与文化的密切相关性。

一、文化因素要求译者要有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功能之一是促动文化交流,使人

们通过译文了解他民族文化。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还

要熟知两种文化,才能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王佐良教授曾断言,不

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也就搞不好翻译,所以,译者必须具备文化意识。译者要深入了解使用源语和目的语的

人民的过去和现在,即详细了解他们的历史地理,哲学思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等,并

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敏感性,避免文化内涵的

误译或缺失。

二、译者对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应持平等态度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于不同文化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任何文化都

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产生、发展、高潮和衰落这几个时期,任何文化都

有其优点和缺点。所以,文化间的交流也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

这种尊重是对源语文化和作者的创造活动的尊重。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仅从译语文化出发而忽视源语文化是错误的。拿“Inthecountryoftheblind,theone-eyedmanisking”的翻译为例能够

说明这个问题。有些译者为了迎合中国读者的方便,便用中国文化替

代了源语文化,从而武断地译作“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这种

译法无疑违背了文化平等的原则,它剥夺了读者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防碍了文化交流。事实上,“盲人国里,独眼为王”这种直译更为贴切,因为它尊重源语文化而且其文化内涵对中国读者来说也是一目了

然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掩盖了源语文化蒙蔽了读者,是

一种文化霸权主义---过度强调的语文化从而忽略了源语文化,导致归

化手段的滥用。译者只有平等对待不同的文化才能合理使用异化策略

促动文化的交流。

三、文学翻译的原则

在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在不同时期使用的频率是截然不同的。就拿英国作家哈葛德的小说JoanHaste的两个中译本来说吧,在

二十世纪初的蟠溪子的译本《迦因小传》中,凡是有悖于中国传统伦

理道德的情节都被删掉了,以迎合当时中国的伦理标准,该译本受到

了封建文人的欢迎。而几年后林纾的译本《迦茵小传》则把蟠溪子刻

意删去的情节都如实翻译出来,结果该译本受到了恶意攻击。虽然从

文化交流的角度讲,林译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但因为社会文化环

境的关系,反倒成了不受欢迎的译本。

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大大改观了。广播、

电视、旅游、互联网等等渠道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从

而使人们的思想更为开放,对外来文化采取了欢迎和包容的态度,这

就给异化的翻译提供了可能。但是,因为中西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

归化的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

“TheUnitedStateshasnowsetupalonelinessindustry.”一句如译作“美国现在已建立了一种孤独的工业”就会让中国读者摸不着头脑

─“孤独的工业”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一种专为孤独的老年人提供的社会福利项目,可译作“美国现在已建立了一种为孤独的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本着文化传播的原则,在读者能够通过译文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异化策略,从而传播源语文化,丰富译语文化和语言,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翻译准则及对译者的要求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林语堂文学创作与翻译,对当今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体现了可以读者为中心的特色,但忠实依然是他翻译的核心,在忠实与可读性之间做到了平衡与和谐。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涉及文本的接受,译者是特殊的读者。因此,以文本接受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无疑具有解释力。然而,由于翻译与文本接受,译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异,接受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于翻译研究。我们认为应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在翻译研究领域合理运用接受理论,避免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接受理论告诉我们: (1)翻译文本可视为源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存在所谓终极性译本。 (2)作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源语文本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不应随意填补。当不得不对这些空白和未定性进行具体化时,应注意具体化的恰当性。 (3)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其中心或主宰。 (4)译本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与效应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将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翻译研究应当渐渐从传统的原著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转移。读者是译文的审美主体,他们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读者是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翻译时若不顾读者的欣赏习惯与心理,就会失去读者。而失去读者的译作,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接受美学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特色可以归纳为:译者的创作与翻译的动机、文本的选择与理解和翻译策略。 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也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个人与环境互动产生其生命意义。林语堂塑造个人生命意义的过程离不开他的环境和时代。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属性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研究林氏的翻译活动,首先要清楚他从事翻译活动的原因。林语堂年轻的时候已经具有要对自己的命运作主的意识。因为要让自己的人生产生意义,翻译正好是他最便捷的选择。因为要掌握命运,结果他掌握了语言和翻译这个语言技能。因为要以语言为切入点,他在语言学习方面便格外勤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和中文书籍,于是他成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行家。一个出色的译者,掌控文本的能力可以简单描述为:(1)译出语的接受能力;(2)译入语的产出能力;(3)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能力。这种常识性的论断是不需要怎么怀疑的。实际上,早在1933年,林语堂本人在“论翻译”一文中也做了大致相同的论述。谈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认为作文的原则是晓畅,即通俗、流畅。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

浅论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简析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破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障碍,更有效地传达原作所表达的意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在思维差异、文化心理、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及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阐明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翻译文化意识文化与思维 1.引言 朱光潜先生认为,外国文学中的联想意义在翻译中最难处理。因为它在文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含义,这种含义在词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对于文学来说却又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一国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否则在做翻译的时候就会有无法下手的感觉。(朱光潜,1996:184)。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人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要有双文化乃至多元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才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2.影响翻译的文化元素 2.1宗教 大家都知道,《圣经》在西方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源头的角色。相关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仍然信信仰宗教。而中国人则长期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即使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佛教,也是一种受到深刻世俗影响的多神论,这就不同于西方人大一统的一神论宗教观念。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在语言中就有“玉帝”、“佛祖’’等词语,而西方则人信仰基督教,所以就有“上帝”一词。汉语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英语中就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即“Man propose,Heaven disposes”;或者是‘‘Man Dropose,God disposes”。它们的差异就在于对“天”字的不同翻译。“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的佛教·道教色彩,而“God”则具有明显的基督教色彩。后者的归化变译法固然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但不利于“天”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的传播。英语深受宗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成语中,如It’s in God’s hands(听天由命)等。翻译中对于宗教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以汉语中的“临时抱佛脚”这个成语为例,如果简单地翻译成“to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就会让西方读者感到奇怪,为什么在有需要时要抱佛主的脚呢?这样做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稍加处理的话,西方读者理解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to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seek help at the last moment”。(包惠南,2003:20)。 2.2文化心理 由于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而且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各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各具特色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文化的不同主要在一些历史典故以及许多忌讳和好恶的差异上得到体现。以数字“9”为例。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的意义很特别,因为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意义:即九九归一,一统天下之义。而“4”这个数字由于和汉语中的“死”读音相近,所以很多人现在还是不喜欢这个数字,尤其是电话号码。相当多的人不愿意要以“4”为尾号的号码。至于“8”这个数字由于与发财的“发”谐音而深受一些人的热捧。而在西方人的意识里,4、8和9只是极普通的自然数符号,并不具备这些特殊的意义。众所

浅谈外事翻译的特点及对外事翻译人员的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02825439.html, 浅谈外事翻译的特点及对外事翻译人员的要求 作者:张梦婕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5期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益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外事活动越来越多,与世 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对外宣传工作中英语翻译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受到人们的重视。要做好外宣翻译,应充分了解有关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同时注意翻译策略。本文将对外宣翻译的特点及要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外事翻译;翻译特点;翻译要求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5--01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互相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合作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常态,而翻译则架起了一座人类思想交流和沟通的桥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社会的变化也时时刻刻影响着翻译活动。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性的翻译领域,外事翻译日益显其重要性。由于外事翻译中处处彰显我国的外交态度和政治立场,因此外事翻译不同于其他普通翻译活动,带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外事翻译中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给国家带来不良后果,有损我国的国家尊严。 一、外事翻译的特点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外事翻译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立场和方针的桥梁。 1.政治性:外事活动无论大小,都涉及本国政府的立场,地位和政治态度。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本国政府的政治立场,避免出现歧义现象。外事翻译首先要具有政治上严肃性,这就意味着在翻译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和政治有关的细节,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外宣翻译。我国的政治主权及领土完整,以及国家统一等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常常会在外事活动中提及。如果翻译人员政治敏锐性不强,一个小的疏忽就会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损害国家尊严。 2.时事性:外宣翻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时事政治的及时掌握。翻译要做到精准,就要及时掌握本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在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中,一些细节也要关注。如中方要根据对待其他国家的观点立场在发表言论时注意用表示不同感情的词汇。

IEC软件国际标准中文翻译版

微软中国 IEC 62304 医疗器械软件软件生存周期中文翻译版 旭东 2011-11-7 Monday

国际标准 IEC63240 第一版 2006年5月 医疗设备软件——软件生命周期程序 刊物编号 从1997年1月起,所有刊物都以60000系列命名发布。例如,IEC34-1现在是指IEC60034-1。统一版本 现在,IEC的刊物以同一版本出版。例如,版本数字1.0, 1.1, 1.2 分别指的是基础版,基础版与第一次修改版的合并,基础版与第一次、第二次修改版的合并。 关于IEC刊物的更多信息 IEC刊物的技术内容是被控制在IEC不断地检查之下的,从而保证其中内容反映了当今科技。与此出版物相关的信息,包括它的有效期、新版本、修改处以及勘误处是可以出现在刊物目录中的(见下文)。有关正在思考和正在研究中的主题信息(该工作是由技术委员会承担的,他们准备了刊物)以及发布刊物的列表,也可以从如下渠道查询: IEC网站:www.iec.ch IEC刊物的目录:

IEC网站的在线搜索功能(www.iec.ch/searchpub)使得您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标准来搜索,包括文本搜索、技术委员会搜索以及出版日期搜索。在线信息包括最近出版刊物,撤回信息,被替换的刊物以及勘误之处。 IEC新出版刊物 最新出版物的摘要(www.iec.ch/online news/justpub)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查询。欲获得更多信息,请与客户服务中心(见下文)联系。 客户服务中心 如果您有任何有关此刊物的疑问或者需要更多帮助,请与客户服务中心联系。 电子邮件:custserv@https://www.doczj.com/doc/602825439.html, 国际标准 IEC63240 第一版 2006年5月 医疗设备软件——软件生命周期程序 版权-版权所有 未经出版商书面许可,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不可以以任何形式和方式被复制或使用,包括以电子或者机械的方式影印或者微缩拍摄。

广告创作与翻译

广告创作与翻译 张基  (四川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 成都市 610064) 摘 要 研究英汉广告翻译,必须从广告创作这一根本入手,否则很难得其真谛。在广告创作的语言方面,英汉广告存在着“简洁与典雅”的差异;在内容方面,两者又有“个体与群体”、 “事实与权威”的差异。英文广告的翻译无时不为这些矛盾所困惑,只有加强对英汉广告创作的研究,在涉外广告撰写中适应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才能营造出英汉广告各自满意的归宿。 关键词 广告 创作 翻译 Abstract To study th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one has to be adequately equipped with knowledge about how English and Chinese ads are written and what are the features concerning their language and contents.Advertising in English differs in significant ways from that of Chinese—the former emphasizes simplicity,individuality and substantiality,while the latter stresses elegance,uniformity and authority.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can not be confined in the sphere of conven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only,for the content and style of ads writing weigh a lot for success of any translated advertisement. K ey w ords advertisement writing translation 研究英汉广告翻译,须从广告创作这一根本入手,否则很难得其真谛。NO KIA的产品广告“Connecting people”译作“(科技)以人为本”,与其说译者在“翻译”,不如说是在“创作”,至少是在努力适应译语文化以满足潜在消费者的需求。然而,国内广告中常见的“延年益寿”、“宫廷秘方”却无法直译成good for longevity和im2 perial secret prescription,否则难免使人对产品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广告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不仅由特殊的语言写就,更是在传达一种文化经验或消费经验。请看以下实例: 1 遣词造句的简洁与典雅 一般来说,英文广告词的句子比较简短,讲求利落有力,忌讳用结构盘错的长句,大量使用省略句、祈使句及破折句,行文口语化强。英语广告用词多具有通俗语体色彩,行文构句多使用单音节词(monosyllables)和合成词(com2 pound words),如come,get,make,give,keep, see,great,fresh,easy,new,crisp,rich,first-class, brand-new,economy-size,home-made,warm-hearted,record-breaking等。除此之外,一些创新词、杜撰词(coinages)和外来词(foreign loans)也颇为常见。这些词语简单易识,新奇醒目,构成广告语言的主体。汉语广告习惯上则偏重使用“四字格”词组,包括成语与非成语,来达到精练语言(refined language)的目的。汉语广告相对于英文广告来说,更显典雅简洁、文质气重。例如“麦氏”咖啡G ood to the last drop的中译广告“滴滴香浓,意犹味尽”就家喻户晓。“四字格(four-character phraseology)”词组是汉语特有的表达法,具有构型短小,涵义深刻和高度概括性等特点,例如: 11Fresh up with Seven-up. 君饮“七喜”,醒脑提神。(七喜饮料) 2.Connecting People. (科技)以人为本。(NO KIA通讯产品) 这些广告构型短小,语言简练,口语化强,具有一定鼓动性。汉译时,若不运用“四字格”处理,似乎很难体现出汉语广告语体的风格,因而也难以达到与原文相同的效果。汉语四字格结构连续运用可以形成对仗,利用这个特点还可以解决广告翻译中词语的对称问题。如: 第16卷2期2003年5月 中国科技翻译 CHIN ESE SCIENCE&TECHNOLO GY TRANSLATORS JOURNAL Vol.16.No.2 May.2003 收稿日期:2002—11—05/41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是语言的翻译,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语言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文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决定着翻译成功与否。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更要学习语言文化,包括交际模式、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处世态度等,这些翻译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只有深刻把握不同文化背景知识、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才能正确处理好文化因素的影响,进行成功的翻译交际。本文着重从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生存环境四个方面论文化差异对翻译有影响。 关键字:中英翻译文化因素影响 一、翻译与文化 1、翻译与文化的定义 所谓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翻译的诞生给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许多有经验的译者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表面上存在着中外文字表达上的差异,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难以解决含义差异的,必须要从文化的差异上来处理中外文字在表达内涵上的不同,因为这些差异源自生活上的不同。对文化的理解对翻译是极其重要的,缺乏文化元素的译文等于缺乏了

国际翻译标准翻译项目通用指南ISOTS11669Translationprojects—Generalguidance详解

国际翻译标准《翻译项目通用指南》 (ISO/TS 11669 Translation projects —General guidance) 下面的通用标准是翻译时所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 实际的项目一般都有自己特定的翻译规范, 这些规范的优先级高于通用标准。 一、准确性 在软件翻译中,准确性体现在两点:忠实原文+ 翻译一致性。 忠实原文: A.所有内容要准确翻译,严禁出现漏译和随意增删(注:科技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和日常语言,准确性是最重要的指标)。 B.公司专有名称及产品名称(如Microsoft,Microsoft Access for Windows)如有错译、错字或拼写问题,视为严重错误。 C.支持信息要准确。英文原文一般会提供国外的技术支持信息。翻成中文时一般要改为国内的支持信息(最新情况请要产品组确认)。 翻译一致性: A.同一文档相互参考的标题、术语和词条等要保持一致。 属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档间的相互参考要保持一致(注:项目开始前,项目经理要对此进行规范)。 C.章节标题、产品名称、手册名称、帮助主题/跳转文字(jump)、脚注、图表及表格等翻译都要正确且前后一致。 二、词汇 a)大多数客户都有自己产品的专用词汇表。但也有少数客户未指定词汇表,此时要按照行业习惯表达进行翻译。 b)Microsoft词汇表是行业比较标准的词汇表,如果没有专用参考词汇,我们大多要依据该词汇表。Microsoft 词汇集成在数据库(定期更新)中。 c)有些词在微软提供的词汇表中有多种翻译:此时要根据产品选择最确切的翻译。 d)所有未在微软词汇表中提供的技术性词汇,必须采用业界通用的翻译,最后要向客户确认。 e)手册和帮助中的UI 词条要与软件产品一致。 三、文字表达 文字表达是对中文语言的一般要求。 a)软件翻译是将其他语种的软件版本翻译成中文,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有关社会与文化差异的用语。由于社会与文化差异或政治原因,这些用语在中国使用可能不适合中国国情,或不符合中国的传统和习惯,甚至不合法。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考“工作指南”Notes 数据库中的“社会与文化差异的处理”! b)根据软件本地化的行业习惯,译文在用词和语气方面要避免歧视性内容。例如,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宗教信仰、政治信仰、政党、国籍、地区和贫富的歧视,以及对身体残疾者的歧视(注:正确表达一般是,残障人士、听力有障碍人士、视觉有障碍人士或行动有障碍人士等)。 c)译文要遵循中文句法和习惯表达,语言要通顺。请始终牢记,我们的服务对象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在翻译中译者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译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 一.引言 翻译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综合体。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 践活动。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这一的话题越发受到翻译学家的极大关注。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始终处于原著,原作者,译著,读者之间。译者不再是传统翻译理论中被大家称作“透明人”的角色。译者是一个具有鲜活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独立个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追求翻译目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是刻意忽略乃至否认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越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译者主体性 针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究竟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翻译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许均(2003:10)凭借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多年的翻译经验将这一问题鲜明地归纳出来,他说:

“从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看,何为翻译主体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文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是翻译主体。针对这些说法各异的阵营,笔者同意第一个观点:赞同译者在翻译中是具有主体性地位这一说法。简言之:译者是翻译主体,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命。 译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常把文学翻译家比作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又要舞姿优美,又难免时时受到羁绊。因为文学翻译被归结为一种艺术再创造。但译者的创造必须在原著设定的界限里进行,必须忠实地再现原著的意和形。再则译者还要受到译文读者的制约,顾羁他们不同的接受能力,所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 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现象提出建议性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 / ∽水平。 而美国1974年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是: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对比这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英语的Culture定义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只强调艺术、文学、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而汉语的“文化”则包括“物质财富”。 据上所述,文化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播和继承。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正如刘宓庆(1995,316)所说:“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decoding)。”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这些文化符号源自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有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有所错漏。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这一过程则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4:34)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译者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交流。尤其是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这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进行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下论述:

中医术语翻译的国际标准与文化传承

中医术语翻译的国际标准与文化传承 近期,千华翻译公司翻译了一批中医文献,现将我们搜集的部分有用的资料共享如下: 2007年1O月,世界卫生组织(WH0)西太区颁布了《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Terminologies 011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Region)。这一标准的颁布,使得中医术语翻译的规范化进程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这一标准也将有助于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传统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为“传统医学发展的里程碑”。然而,从学科自身发展角度而言,这一新的国际术语标准并非一成不变,WHO有关官员表示在今后实践中将对此标准不断修改与完善,使术语的翻译能更准确地将中医文化体现出来。现从经络部分就中医术语的翻译和文化传承进行粗浅探索。 1 WH0西太区颁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经络部分的翻译和文化传承 1.1 十二经脉的翻译与文化传承:十二经脉是结合脏腑、手足、阴阳三方面内容而命名的。WH0西太区颁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中,将十二经脉的翻译如下:手太阴肺经:lung meridian(LU);手阳明大肠经:large intestinemeridian(LI);足阳明胃经:stomachmeridian(ST);足太阴脾经:spleenmeridian(SP);手少阴心经:heartmeridian(HT);手太阳小肠经:small intestine meridian(SI);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meridian(BL);足少阴。肾经:kidlleymeridian(KI);手厥阴心包经:pericardium meridian(PC);手少阳三焦经:triple energizer meridian(TE);足少阳胆经:gallbladder meridian(GB);足厥阴肝经:liver meridian(LR)。从上述翻译中可以看到,WH0西太区在翻译这些术语时,主要是由“脏腑名称”+“经脉名”构成。这种方法简便、方便交流,但这样翻译明显有遗漏。如“lung meridian(LU)”的翻译中,看不到“手太阴”的翻译。《灵枢·经脉》中对十二经脉的命名采用“脏/腑+手/足+阴/阳+脉”的形式命名。该命名形式,主要是在继承和保留“手/足+阴/阳+脉”格式的基础上,将脏腑名置于手足阴阳之前,增加了脏腑的元素,体现了经脉理论和脏腑理论的融合。所以,我们看到每一经脉的名称均依据分布于手足内外、所属脏器的名称和阴阳属性命名。为了准确、毫无遗漏的传递这些术语信息,笔者建议应以“脏或腑+经脉名称+of+手或者足+阴阳”的格式翻译,具体如下:手太阴肺经:lung meridian ofhand.taiyin(LU);手阳明大肠经: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hand.yangming(LI):足阳明胃经:stomach meridian offoot.yangming(ST);足太阴脾经: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SP);手少阴心经:heartmeridian ofhand.shaoyin(HT):手太阳小肠经:small intestinemeridian ofhand.taiyang(SI);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 meridianof foot.taiyang(BL):足少阴肾经:kidney meridian offoot.shaoyin(KI);手厥阴心包经:pericardium meridian ofhand-jueyin(PC);手少阳三焦经:sanjiao meridian ofhand.shaoyang(SJ);足少阳胆经:gallbladder meridian offood—shaoyang(GB):足厥阴肝经:livermeridian offood-jueyin(LR)。采用这样的格式英译十二经脉名,能够完整体现中医对十二经脉命名的全部信息。 另外,三焦的英译也与中医理论和传统文化不合。WHO西太区在《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将“手少阳三焦经”译为“triple energizer meridian(TE)’这里涉及一个很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术语“三焦”的翻译。三焦是一个特殊的“腑”,既是对人体胸腹部位及其所藏脏腑器官目的划分,又是对人体某些功能系统的概括。三焦分上、中、下三焦,主要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朱耀先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 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译者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杨宪益译)。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又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在中国读者的心中是当然的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与“臭皮匠”有何联系,若采用直译的方法,很难传递句子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采用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原语言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故该句可译为:“T hr ee cobbler 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 the master mind”. 再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中的“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代表圣贤。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明其妙,因此必须增译注释。即使那样,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显得累赘,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诗气”。亚瑟·古柏在翻译该诗句时干脆用Sage-Kings代替,将其妙译为:“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in tens of millions:Six hundr ed million we shall all be Sage-Kings!”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音韵铿锵,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翻译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 7

从翻译实践看译者的主体地位

从翻译实践看译者的主体地位 倪万辉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摘 要: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传播和交流的必要媒介。然而,由于传统翻译观的长期束缚,翻译主体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边沿化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本文拟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背景,结合目前翻译主体研究的现状,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做一个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期能拓展和深化翻译主体的研究。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化转向;内涵;作用 1. 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翻译观的束缚,译者主体性这一领域一直未被译界所重视。传统的翻译观给译者强加上的所谓“译匠”,“语言转换者”,“仆人”等等这些枷锁,牢牢地束缚着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只能为忠实地传达原文之意而服务,任何主观性或创造性的举动都是不容许的,都被视为“异端”(谢天振,2002:18)。正如卞之琳所言:“原作者是自由创造,我们是忠实翻译,忠实于他的自由创造。他拐弯抹角,我们得亦步亦趋;他上天入地,我们得紧随不舍;他高瞻远瞩,我们就不能坐井观天”(葛校琴,2002:63),可见对译者忽视的程度。但随着西方七十年代“翻译主体性研究”浪潮的掀起,译者越来越受到译界的重视,并因此获得新生和更大的自由度。同时,新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也不断丰富起来,它们推动了翻译理论的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发展。本文正是想借这次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浪潮,结合目前翻译主体性研究的现状,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做一次尝试性的探讨,以此来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译者,同时期望本文能对目前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有所贡献。 2. 西方译界的“翻译主体研究”——“原语中心论”的“颠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取向,它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实际功能。这种新取向的出现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翻译主体”的问题,因此“翻译主体研究”被提上了翻译研究的重要议事日程,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问题成为其中的焦点和重点。正如赫曼斯(Hermans)所言:“翻译从来就不是透明的、纯客观的,它告诉我们更多的是译者的情况,而不是所译作品的情况”(2000:12)。同时,一批新的理论体系相继产生,较著名的有埃文?左哈尔(Evan,Zohar,1978)的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格尔登?图里(Gideon,Tuory,2001)的译语文本翻译论(Target Translation Theory,2001),还有以勒菲弗尔(Lefevere,1992),赫曼斯和巴斯奈特(Bassnett,1988)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翻译理论(Manipulation Translation Theory)。同时,布龙菲尔德、特里尔等语言学家也从语言学角度对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刘润清,1989),他们认为译作和原作都是创造性的文本,译者和原作者不是“主 【作者简介】倪万辉(1970- )男,硕士,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72

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与翻译浅析

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与翻译浅析 江西理工大学 王珍平 俞婕 摘 要: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与世界的联系日渐增多,国际间商务联系呈现出日益增加之势。商务英语信函是英语写作应用于商务往来的一种特殊写作。商务信函作为商务联系的重要和基本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本文旨在对英语写作中的英语商务信函的总体语言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并对如何提高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及翻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言学 商务英语信函 写作 翻译 中图分类号:F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0)09(b)-234-02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是口语交际能力也包含书面语交际能力。英语写作是英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作为一项语言“输出”能力,能够反映英语学习者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高低。商务英语信函是英语写作应用于商务往来的一种特殊写作,广泛地应用于国际贸易往来中。商务信函可以详尽记载具体贸易活动,也是明确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本文拟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商务信函的语言特征试做概括,并对如何提高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及翻译水平试做探讨。 1 商务信函的语言特征 1.1 商务信函的词汇特征 第一,选词力求礼貌客气,多用书面语、谦辞、敬语,充分体现商务信函规范正式、公事公办的特点。 第二,多用here、there、where及after、by、under、to、with等复合副词与古体词。 第三,用词准确、专业。英语词汇中同义词很多,在书写商务信函时要注意根据语境要求体现语义差别,力求选词精确、用词得当。 例1:For goods ordered we require payment to be made by a confirmed an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payable at sight upon presentation of shipping documents. 译:所订货物的付款方式,我们要求凭装船单据,以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支付。 例2:Tea: firmer. Strong demand prevailed at the weekly auction where prices gained up to ten pence per kilo in places. 译:茶叶:较坚挺。普遍强劲的需求使每周茶叶拍卖行的价格每公斤涨了10便士。 其中所提及的ordered,confirmed an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firm, auction都是商贸术语,在汉语中要根据语境译为“预订”、 “保兑的,不可撤销的信用证” “坚挺”、和“拍卖行”。 1.2 商务信函的句式特征 第一,句式完整,多用复杂句。由于英语是一种型合的语言,主要依靠语法手段来表明其句法之间的关系,因此,不管是何种形式的省略都不常见,而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主要利用语义来表明短语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如果在语言环境中意义清楚的话,几乎任何成分都可以省略。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两种语言的区别。 例3:Because of the softness and durability, our cotton bed sheets and pillowcases are rapidly becoming popular, and after studying our prices you will not 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we are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mand. 译:由于质地柔软、耐用,我们的棉质床单和枕套倍受欢迎。谅你在研究我方价格之后,自然会感到我们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因。 第二,肯定句多,否定句少。肯定句使人感到委婉,而否定句则使人感到生硬。在商务贸易中,应多用肯定句,使收函方见信后心情愉悦,从而促进交易的进行。 第三,多用固定表达的套语。写作商务信函,可将某些套语应用到不同信函之中,既可显示出信函的正式性,同时又不失礼貌。 例4:We look forward to……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date…… 1.3 商务信函的语气特征 商务信函的语气,应力求礼貌、客气、委婉,从而树立来函方的良好形象,提高贸易的效果。在书写商务信函时,要多用情态动词、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气。 2 商务信函的翻译原则和实践 英语商务信函翻译是涉及贸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翻译的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到贸易双方的利益。一旦出现谬误,必然会影响贸易双方的交往合作,进而引起相关的经济纠纷乃至法律诉讼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2.1 商务信函的翻译原则 第一,使用书面语言,力求简洁规范,采用公文文体;力求正式,不可过于日常;要注意翻译时格式的变化。 第二,运用地道的商业用语,表现信函的商业风格。 例5:Some of the clauses in your L/C No.57 are not in agreement with the stipulations of the S/C. 译:你方第57号信用证中的一些条款与销售合同的规定不符。 第三,注意细节,力求完全,避免错译漏译。翻译时对日期、数量、金额等细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万不可错译或漏译。 第四,语气礼貌诚恳。要充分考虑收函人的阅信心情,留心原文的语气,对其进行再现。 例6:We shall always be very happy to hear from you and will carefully consider any proposals likely to lead to business between us. 译:我们会很高兴地听到你方消息,并慎重考虑能达成交易的任何建议。 2.2 商务信函的翻译实践 为使学生掌握商务信函的翻译技巧,曾要求学生将一份关于纺织品的英文商务信函译成中文,通过归纳和概括,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部分学生对于汉语和英语信函的写作格式的差异有清楚的认识。上交的30份作业中,有26份作业注意到了汉语和英语 234《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Business Mandatory商务必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