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

服务项目

肛肠科

外科、肛肠科特色项目

目录

1、涂药法

2、中药熏洗

3、塞药法

4、中药保留灌肠

5、引流法

6、垫棉疗法操作规范

7、结扎法

8、切开疗法

9、挂线疗法

10、药物(消痔灵)注射法

11、湿敷法

12、涂药法

一、涂药法

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三、告知

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五、禁忌证

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抹,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

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二、中药熏洗

1、目的

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消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种外治方法。

2、适应症

疮痔、筋悄疼痛,目赤肿痛,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3、禁忌症

女性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4、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避风,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室温宜在20-22℃。

(2)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年老、儿童反应差者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浸渍的温度不可过凉,过凉起不到治疗作用,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浸渍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变叉感染。

三、塞药法

1、目的

将药物塞入肛门直肠内,以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2、适应症

疮痔、肛漏病、肛痈病等肛门疾病等。

3、禁忌症

孕妇禁用塞药。

4、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避风,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室温宜在20-22℃。

(2)应选择便后换药或临睡前塞药。

(3)在伤口部位进行塞药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4)操作时戴上手套,用完即弃。

(5)塞药时动作要轻柔,药物推进应缓慢。

(6)操作中严密观察病人,病人如有特殊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四、中药保留灌肠

1.目的: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2.适应症:各种慢性痢疾、结肠炎,以及高温降温。

3.禁忌症:急腹症、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

4.注意事项:

①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

②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

③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

④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对所使用药物刺激性强的病人可选用较粗的导尿管,并且药液一次不应超过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 服务项目 肛肠科

外科、肛肠科特色项目 目录 1、涂药法 2、中药熏洗 3、塞药法 4、中药保留灌肠 5、引流法 6、垫棉疗法操作规范 7、结扎法 8、切开疗法 9、挂线疗法 10、药物(消痔灵)注射法 11、湿敷法 12、涂药法

一、涂药法 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三、告知 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五、禁忌证 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抹,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 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中医名称:项痹 西医名称:颈椎病 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二.临床表现 (1)颈肩痛 (2)颈部活动受限 (3)手指麻木 (4)头晕、恶心 (5)瘫痪 三.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分型:太阳经输不利型,痹证型,肝肾不足型 四.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五.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六.临症(证)施护 (1)保守治疗 1)脊柱(定点)旋转手法 ①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并做 好体位示教。 ②手法治疗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轴样翻身,颈部制动。 ③下床时须戴颈托,固定颈部,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④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 2)针灸疗法 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 ②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 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③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平卧休息,注意保暖。

67 肛肠科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便血,色鲜红,手纸带血、滴血、射血;脱垂,便后肿物脱出肛外,轻度可自行还纳,中度需用手托回或休息后复位,重度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脱出;肛门可伴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进行诊断,要点如下: (1)症状:出血、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体征: 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周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肛管直肠指诊: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分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

中医院肛肠科12 项特 色 服务项目 肛肠科

外科、肛肠科特色项目 目录 1、涂药法 2、中药熏洗 3、塞药法 4、中药保留灌肠 5、引流法 6、垫棉疗法操作规范 7、结扎法 8、切开疗法 9、挂线疗法 10、药物(消痔灵)注射法 11、湿敷法 12、涂药法

一、涂药法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剂型有水 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三、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五、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 棉球蘸药物涂抹,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 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修订】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2)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4)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5)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6)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地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0、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 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2、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 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二)骨伤科手术病种护理常规 牵引术后护理常规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向患者主动配合。 3.洗净患肢,局部备皮。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协助医师做好牵引术。 4.凡新上牵引的患者,要做好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体感觉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5.保证牵引效能,注意观察以下事项,注意护理记录。 (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2)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保持牵引所需的体位和力线。 (3)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线轴线及牵引

肛肠科发挥中医药特色措施

关于肛肠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为认真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管理年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专科特色,提高我院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建立一支中医药基础扎实、人才梯队合理、临床水平较高、专业思想稳定的中医队伍,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明确目标,强化专科管理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完善重点专科管理体系,建立科室业务学习制度,制定本科室常见病、疑难病临床诊疗规范、专科医疗服务规范等文件,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一)在组织管理上,由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实行院长负责制,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医务科负责专科建设日常工作,组织检查监督,研究解决专科建设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建立院内自我评估机制,由重点专科领导小组成员每半年对专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问题,使建设

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突出强调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指导作用及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作用,赋予学科带头人在科室管理中更大的权力,使专科发展具有长期性,保证可持续发展。 (二)在经费管理上,积极向上级争取经费和设备支持,同时用好现有设备,在场地、人员上创造条件,不断完善专科发展支撑平台。专科经费专款专用,重点放在人才培养、设备购置、新技术引进、学术交流、进修学习、科研资助、书籍杂志订阅、发表论文等方面,专科经费必须由主管院长、专科带头人、财会科长分别签字后才能进行支取,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作用。 二、发挥专科特长,体现中医药治疗优势 1、专科建设:紧紧围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这一核心,既注重专科建设的规模扩张,更要注重专科建设的特色发挥和临床疗效。积极开展应用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医非手术、非药物疗法,同时借鉴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形成独特的诊疗技术规范,使中医专科的临床技术手段不断丰富、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带动全院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的提升。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适时给患者(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三、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并通知医生。 四、四、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或遵医嘱执行。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每日记录二便次数一次。 五、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六、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并测定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七、危、重及大手术的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八、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需手术的患者,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指导。 九、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体温、脉搏、呼吸、吉象、脉象、皮肤、出汗、排便规律及其性状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十、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十一、按医嘱准确给药,解释和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 十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十三、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肛肠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2、协助做好胸透、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必要的检查。3、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等,如高血压、糖尿病、肛管皮肤破溃、感染、严重湿疹,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等,及时向医师反应。需输血者做好输血准备。4、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消除顾虑和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患者的合作。5、术前嘱患者洗澡、更换衣裤。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6、术前8小时禁食。7、备皮:前起会阴、后至尾骨、两侧达坐骨结节,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坐浴。8、遵医嘱给术前用药。 9、嘱患者排空大小便。送患者进手术室。 二、术后护理。1、安定患者情绪。协助患者卧床休息,鞍麻、骶麻平卧6小时,禁食、禁水。行脱肛注射液治疗患者俯卧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日三次。麻醉小时后方可离床活动。2、观察全身及局部情况,注意有无肛缘水肿,肛门有无脱出物,创面有无渗血,以及发热、腹胀、纳减、排尿困难等,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并记录。3、手术当日不宜排便。局部处理从术后第二天初次排便开始,创面分泌物或粪便要及时除去。行中药液坐浴和局部洗涤,随后换药,防止术后感染。4、为维持正常排便习惯,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粪便嵌塞,术后尽早予以普食,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给足够的水分,忌辛辣刺激食品,便秘者给麻仁丸或潘泻叶6~9g泡水,每晚睡前服。5、术前发现患者心慌、面色苍白、口唇无华、腹泻、肠鸣、坠胀感、便意感、脉细数,可能有术后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并按“血症”常规护理。6、尿潴留者给热敷下腹部及诱导排尿,或遵医嘱针刺。癃闭者按“癃闭”常规护理。7、创口疼痛甚者局部喷雾麻醉,或中药煎液行肛门湿热敷或坐浴,或给耳穴压籽,神门、枕、直肠下段等穴止痛。8、术后尽早除去过剩肉芽,创面底部轻轻填入小纱布防止粪便贮留。必要时在粪前、粪后处置;创面逐渐愈合后可隔日处置一次,防止假性愈合。9、做适当的提肛运动。肛瘘(漏)肛瘘系肛庸成脓或切开后所遗留的官腔。是以局部反复流出脓水或粪汁,伴疼痛、瘙痒为主证。因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 一、痔的护理常规 二、肛瘘的护理常规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护理常规 四、肛裂的护理常规 一、痔的护理常规 (一)痔的概念: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二)痔的评估要点: (1)工作是否经常站立或坐着,饮食习惯,是否经常便秘,有无造成腹内压增高及肛腺及肛周感染等疾病。 (2)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排便时有无疼痛及排便困难,大便是否带鲜血或便后滴血、喷血、有无黏液、便血量、发作次数等。 3)有无头晕、眼花、乏力等贫血症状。 4)肛门有无肿块脱出,能否自行回纳或用手推回,有无肿块嵌顿史。5)肛门皮肤有无瘙痒,疼痛。 6)直肠指检,内镜等检查结果。 (3)对痔的认知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三)痔的护理措施 (1)按围手术期病人一般护理措施。 (2)术前护理: 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4)术前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温开水(43-46℃,3000ml)坐浴,每次20分钟,2-3次/天,并清洁肛门及会阴部。 5)给予高蛋白饮食,术前3天流食,并口服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天口服缓泻药物。 6)术前一天晚清洁灌肠,肛管应缓慢插入,以免引起痔出血。 7)准备手术区域皮肤,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3)术后护理 1)按椎管内麻醉病人护理要点。 2)术后定时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脉细速等内出血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堵塞肛门压迫出血,并做好输血的准备。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 3)术后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尿潴留、排尿困难,经诱导无效时给予导

肛肠科中医特色技术项目操作规范及流程

肛肠科中医特色技术 一、艾灸法 艾条灸操作技术要求: 1、目的:借助艾绒燃烧之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适应症: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呕吐、腹痛、泄泻、脱肛、阴挺、遗尿、寒厥等。 3、禁忌症:凡实症、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注意事项:(1)、治疗室及病房要求安静、舒适、光线充足,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必要时关门窗或屏风遮挡病人。(2)、采用直接灸或间接灸时,操作者应认真守护在病人身旁,随时询问病人有无灼热感,以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因体位不适引起的肢体痛苦。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感受。施灸时体位要平而稳,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烧伤衣被。灸时余灰应用弯盘接取。(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大者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按常规消毒,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4)、熄灭后的艾灸应装入小口玻璃瓶或铁罐内,以防复燃而发生火患。(5)、病人局部知觉减退或病儿及昏厥病人对局部皮肤感觉迟钝,操作者可用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测知病人局、艾)6(部皮肤的受

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防止烫伤。. 、7)胸背、后灸腹部、四肢。(条灸施灸顺序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使用过的物品均浸泡消毒后,清洗备用。:艾条灸操作规程 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洗手。、评估:全身情况、局部情况、对疼痛的耐受性、心理状态、健2 康知识、环境。、备物:治疗车、治疗盘、艾条、火柴、酒精灯、棉签、弯盘、3 小口玻璃瓶、必要时备小毛巾、大毛巾、屏风。、患者准备:核对床号、姓名、部位、方法、解释过烫或疼痛4请告诉我。按施灸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5、定穴:根据医嘱,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6、施灸:温和灸,手持灸条点燃一端后,对准腧穴,距皮肤2-3cm 垂直进行熏烤,问病人感到温热舒适但无疼痛感为度,随时弹去艾灰,一般每处5-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红晕。 7、观察: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防止艾灰脱落,烧伤皮肤、衣被。 8、灸毕:将艾条投入小口玻璃瓶内彻底熄灭艾火,根据情况清洁局部皮肤。 9、整理:协助病人整理衣着,合理安排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及床单元,归还原位,洗手。 10、记录:护理记录单上相应时间栏内记录床号、姓名、施灸腧穴、部位、方法、反应、无烫伤、皮肤稍起红晕、时间、签名。.

中医骨伤科临床各岗位职责

中医骨伤科各级医生岗位职责 科室临床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是根据加强科室管理,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医疗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制定。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人员职责,认真贯彻执行。 一、临床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7.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二、临床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一、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痈(TCD编码:BWG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2008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成脓期 (3)溃破期 3.疾病分类 (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临床常见证候: 火毒蕴结证 热毒炽盛证 阴虚毒恋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痈(TCD编码:BWG040)和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的患者。 2.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3.有手术适应症。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由肛周外伤、肛周皮肤感染、结核病、克隆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肿瘤破溃、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6)感染性疾病筛查 (7)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盆底肛门部CT或MRI、直肠腔超声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挂线术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外用中成药 中药汤剂: (1)火毒蕴结证:清热泻火解毒 (2)热毒炽盛证:清热败毒透脓 (3)阴虚毒恋证:养阴清热解毒 中成药外用:

肛肠科优质护理方案

2016年肛肠科优质护理方案肛肠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一、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陈达楼 成员:张露吉克阿支王德琼郑丹丹 二、工作时间 2016年3月实施 三、工作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四、工作目标 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五、工作目的 1、进一步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2、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持之以恒; 3、探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六、工作主题 1、紧紧围绕“病人在我心中,服务在我手中”开展护理服务; 2、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3、建立平等、博爱、和谐、互助的优质服务模式病房。 七、工作内容及措施 1、完善病房护理管理细则,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让优质服务有较强的理论保障。 2、公开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及服务内涵,提高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能动性。 3、把病人及护理人员全面纳入活动范围。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要求护理人员全员参与,积极投入到优质服务活动中来 4、及时更换板报、张贴标语,召开病员公休座谈向病人讲解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及意义。 5、上班时间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得体。微笑服务。 6、病房全面推行普通话服务,(听不懂普通话的病人或家属除外),护士站必须执行。

7、以病人的需要、方便、应答、高兴、满意作为病房优质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8、病房推行三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问有答声)、四心(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一满意(病人满意)的优质服务体系。杜绝生、冷、硬、顶、撞的服务行为的发生。 9、面履行护士职责。综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10、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分管病人,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8名患者。我科室开放床位16张,分为两个组,一组分管床位1、3、5、7、9、11、13、15,二组分管床位2、4、6、8、10、12、14、16。一组组长:吉克阿支,组员:郑丹丹。二组组长:张露,组员:王德琼。 11、护士排班实行弹性排班行政班一人,8-3一人,夜班一人,休息一人作为备班。每天保证一个组长在白班上,负责接收新病人,作病人的健康宣教。注明:备班护士24小时电话通畅,科室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赶到岗位。 12、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要求,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药特色专科护理,配合医师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提高中医护理水平,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13、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制,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纳入每月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每月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在2016年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做实基础护理,做精专科护理的内涵,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品牌,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伤筋的中医护理常规

伤筋 伤筋是肌肉、韧带、筋膜、肌腱、腱鞘、关节囊、椎间盘纤维环等组织因跌打、撞击、闪扭、牵拉或积劳过度所致。以局部瘀肿、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辨证分型 1、初期:损伤后2~3天,肿痛剧烈。 2、中期: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功能障碍 3、后期:常兼夹风寒外邪、肿胀可消退、局部疼痛乏力,活动功能障碍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注意休息,局部保暖,免受风寒。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 3、在受伤24小时内,局部可用冷敷,禁热敷。 4、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二)临证(症)施护 1、气滞血瘀者,严密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程度,并作记录。 2、遵医嘱刺络、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时注意皮肤距离,小心艾火烧伤皮肤。 3、临床常用金黄散、活血止痛散等外敷,用以消瘀退肿止痛。敷药时的绷带固定,如红热较明显者,可用以上散剂加醋调配。肿胀者,可用米酒调配。 4、瘀血较重或初起的应慎用按摩,但可以在伤部周围或上下端施以推压、弹筋拨络等手法,促使肿胀消退,解除痉挛。

5、针灸治疗可取阿是穴或邻近部位,以泻法为主,留针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6、固定脊柱、四肢关节发生的较严重的损伤,应以用绢片包扎,作相对固定,必要时应严格卧床。 (三)专科用药护理 1、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中药汤剂温服。 (四)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五)情志护理 患者因疾病或疼痛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时,应做好精神安慰和鼓励。 (六)健康指导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 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 ?

肛肠科实习心得

肛肠科实习心得 有同学说在肛肠科实习的实习给他的印象很深,学 到的东西也特别的多。下面带来肛肠科实习心得,欢迎 阅读! 肛肠科实习心得【1】 一转眼,一个月的肛肠科实习生涯已告一段落。虽 然这段实习有点苦有点累,还是挺让人开心的。查房、 换药、写病程录、跟手术、写出院小结,每天的生活在 这样重复的忙碌中度过。在普外科,早上八点查房,之 后换药,。当然,在外科最苦的是跟手术,往往一站就 是好几个小时。学习开化验单,写病历,换药、拆线、 上手术,等,基本上都是从0开始,我也第一次知道看 似简单的操作实施起来竟然这么困难。手术虽然不是每 个都积极的上台,即使跟台看看还是很长见识的,切甲 状腺,切胆囊,切脾,切阑尾,胃大部切除,内痔外痔,结肠癌根治,疝修补术等等。对腹腔镜技术的了解还有 介入治疗都是我让我耳目一新。 在一个科室里待久了,感觉大家真的如同一家人一样,老师的关心和教导,整个科室的协作,让忙碌的工 作变得充实而快乐。外科医生大都是性情中人,平时再好,一但做错事,他们批评起人来不给你留一点的面子。

等做完手术后又会和嬉嬉闹闹,好象没有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医生做手术时压力很大,特别是手术不顺利的时候,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尽量不要犯错,否则的话真是欲哭无泪,只有挨骂了。 这段外科的实习经历,其中复杂的滋味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酸甜苦辣,无论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了几个不错的朋友,或许这比书本更有价值吧。 肛肠科实习心得【2】 在肛肠科实习的实习给我的印象很深,学到的东西也特别的多,从一进科室护士长和各代教老师的的照顾就使我们感觉到了温馨,本身我们临床实习生总会疑神疑鬼,看到一些病,总会拿来跟自己本身的一些症状作对比,渐渐地也认自己也有类似病,我也开始怀疑自己也这样,结果一检查,自己真的也有痔疮,真是不堪回首阿!有些事要来的还是回来,躲避不了,只能面对,就像得病一样,有病就得治! 进入科室后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肛肠科基本的组成结构和基本的注意事项,并且交代刚开始的两天我们只是熟悉环境。起初我特别紧张,声音也是小小的,做起事来十分胆怯,直到慢慢熟悉环境之后,心情才放松下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常规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常规 概念:痔是直肠末端黏膜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团,向下滑脱成痔。以便血、肛门有肿物、坠胀、异物感或疼痛,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为主症。多因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立久坐、负重远行、妊娠多产等所致。 临床表现: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润燥,清热凉血。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舌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止血。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血栓、消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舌苔白或黄,脉弦细涩。治宜理气、活血、化瘀。 4、脾虚气陷证: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红或淡红。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晕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治宜健脾升提。 护理评估 1、患者的职业、饮食、排泄习惯及诱发因素。 2、排便有无疼痛、便血,便后有无肿块脱出等。

3、直肠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一般护理: 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外痔伴发感染,或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应卧床休息;严重感染的内痔或术后患者应取侧卧位,以免创面受压,加重病情。 3、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坐浴;急性外痔于发病24小时内宜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 4、观察痔核大小、是否脱出、糜烂、坏死及出血的量和色泽。若发现患者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脉象虚大,为大出血征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 5、暂不手术者,遵医嘱中药坐浴每日l-2次,后涂塞痔疮膏或痔疮锭。 6、排便后清洗肛门,换药前先坐浴。 临证施护: 1、便血量多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准备。 2、痔核脱出时,应连续用中药热敷或25%硼酸甘油涂于肛门部,再加热敷,令其还纳。 3、气血瘀积疼痛者,可用艾灸肛周止痛。 4、便秘者可用甘油栓或开塞露塞肛,或遵医嘱予缓泻剂。 5、需手术的患者按肛肠科术前准备。 6、术后24小时后方可大便,排便时如痔核脱出,应及时还纳,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7 上肢骨折 指上肢及上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 7.1 护埋评估 7.1.1 受伤史、暴力性质。 7.1.2 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7.1.3 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7.1.4 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7.2 护理要点 7.2.1 一般护理 7.2.1.1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7.2.1.2 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7.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7.2.2.1 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7.2.2.2 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7.2.2.3 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7.2.3 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7.2.4 饮食护理 7.2.4.1 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7.2.4.2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7.2.4.3 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7.2.5 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7.2.6 临证(症)施护 7.2.6.1 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

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7.2.6.2 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7.2.6.3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7.2.6.4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7.3 健康指导 7.3.1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7.3.2 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7.3.3 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7.3.4 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8 下肢骨折 指下肢及下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8.1 护理评估 8.1.1 受伤史,暴力性质。 8.1.2 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8.1.3 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8.1.4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8.1.5 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8.2 护理要点 8.2.1 一般护理 8.2.1.1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8.2.1.2 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8.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痔疮护理常规

痔疮护理常规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向下滑脱成痔。以便血、肛门有肿物、坠胀感、异物感或疼痛、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为主证。多因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妊娠多产等所致。临床辨证分为风伤肠络、湿热下注、脾虚气陷、气滞血瘀等证型。根据痔发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外痔伴发感染,或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应卧床休息;严重感染的内痔或术后患者应取侧卧位,以免创面受压,加重病情。 3、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坐浴;急性外痔于发病24小时内宜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 4、观察痔核大小、是否脱出、糜烂、坏死及出血的量和色泽。若发现患者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脉象虚大,为大出血征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 5、暂不手术者,遵医嘱中药坐浴每日l-2次,后涂塞痔疮膏或痔疮锭。 6、排便后清洗肛门,换药前先坐浴。 7、临证施护: (1)便血量多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准备。 (2)痔核脱出时,应连续用中药热敷或25 %硼酸甘油涂于肛

门部,再加热敷,令其还纳。 (3)气血瘀积疼痛者,可用艾灸肛周止痛。 (4)便秘者可用甘油栓或开塞露塞肛,或遵医嘱予缓泻剂。 (5)需手术的患者按肛肠科术前准备。 (6)术后24小时后方可大便,排便时如痔核脱出,应及时还纳,发生嵌顿者,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施行注射疗法后当日忌下蹲,排大便时避免时间过长,勿过多活动。 (8)结扎术后勿拖拉留于肛门外之结扎线残端,以免引起出血。注意观察有无便后出血,有出血者应检查扎线是否牢固或过紧。痔核脱落过早而出现伤口渗血,可用止血粉纱条塞人肛门压迫止血,遵医嘱肌注止血药。若痔核脱落后,出现动脉波动性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师,行紧急救治。 (9)术后出现大便出血呈喷射状,或患者感下腹胀痛、有便意、头晕乏力、心悸口渴、面色胱白、额上汗出、脉细数而弱者,为有术后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作好抢救准备。(10)术后排尿困难者,下腹部热敷、或按摩、或诱导法促其排尿,非局麻者平卧6小时后采用患者习惯的姿势排尿,或行导尿术。 8、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宜,忌辛辣香燥等刺激食品,戒烟酒,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气滞血瘀者给补中益气温阳之品;脾虚气陷者忌酸冷食物,宜进食温补食物。

骨伤科中医疾病医疗管理知识护理_常规

骨伤科中医疾病医疗管理知识护理常规-----------------------作者:

-----------------------日期:

骨伤科中医 疾病护理常规 骨伤科 2013年5月

目录 一、骨伤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 二、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5) 三、骨伤科病人手术前的准备(备皮) (5) 四、骨折一般护理常规 (8) 五、小夹板固定护理常规 (7) 六、牵引术护理常规 (7) 七、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8) 八、手外伤的护理常规 (9) 九、上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10) 十、下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10) 十一、肋骨骨折的护理常规 (11) 十二、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12) 十三、脊柱骨折护理常规 (14) 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15) 十五、颈椎病护理常规 (16) 十六、脱位护理 (18) 十七、筋伤护理常规 (19) 十八、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法 (19)

一、骨伤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新病人入院后,送到指定房间床位,责任护士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制度。 2、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发烧者按规范要求测量。 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舌象、脉象、二便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4、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5、四肢骨折患肢抬高20°—30°,保持肢体在功能位;颈椎骨折抬高床头15°—20°,翻身时头、颈、躯干呈轴线;下肢骨折抬高床尾15°—20°。石膏、夹板固定及持续牵引者,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做好皮肤护理,详细交接班,并记录。 6、遵医嘱指导下确使用外治药或内服药,观察用药的效果和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7、手术患者按骨伤手术常规进行。 8、石膏夹板固定及持续牵引者,注意观察肢体颜色、温度,按时活动肢体,如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免形成压迫性溃疡,影响血液循环,甚至出现缺血性挛缩。 9、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0、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禁忌。

肛肠科护理常规(全本)教学文案

肛肠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评估要点】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①饮食习惯,是否常吃辛辣刺激食物或饮酒;②有无长期站立,坐位或腹内压增高等因素;③治疗史;④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身体状况①局部症状,直肠肛管周围红肿,热痛情况,有无脓肿形成;②排便情况,有无排便困难、便血、排便时剧痛; ③检查结果,肛门镜检查及有关手术耐药性指标的检查结果。 3、心理状况:病人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对手术前配合,手术后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术后评估 1、康复状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 2、术后不适:疼痛及尿潴留发生情况 3、并发症:有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避免饮酒;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大便习惯。有便秘者可用缓泻剂,如蓖麻油,液体石蜡等; 3、热水坐浴:可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温度43-46℃,每日2-3次,包括便后坐浴,每次20-30分钟,坐便盆应大而深,能放3000毫升溶液; 4、纠正贫轿:因痔而长期反复便血,会导致贫血,严重贫血,需输血,病人排便时或坐浴时应有人陪伴,以免发生跌倒; 5、肠道准备:术前三日进少量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肠道杀菌剂,以防感染,术前一日进流食,术前清洁灌肠。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术后由于创面容易渗血或用结扎线脱落造成出血,需定时观察血压,脉博,呼吸及伤口渗血情况,警惕内出血的发生;

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的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 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局部因手术、麻醉刺激,疼痛和肛管内填塞敷料的原因,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 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 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 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 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 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健康指导】 1、防止便秘,注意饮食调节,多吃蔬菜,水果,禁辛辣食物和饮酒。 2、出院后若创面未完全愈合,每次排便后仍需坐浴。 3、若出院排便困难,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有肛门狭窄者行肛扩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