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一带一路看中国外交

从一带一路看中国外交

从“一带一路”看中国的外交战略

摘要:古代丝绸之路曾经繁华全球海陆,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现如今,“一带一路”再现海陆繁华盛况。2013年9月7日,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即我们所简称的“一带一路”(OBOR)经济发展战略。到现在一带一路已成了一个国际热门的话题,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其中来,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深。一带一路的实施带来的是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世界各国的友谊。

关键字: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文化交流、和平发展;

一、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

从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如今,“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正在将世界各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各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如果说迪亚士、达伽马发现经非洲南端到达亚洲的新航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第一次实践环球航行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打破东西方地理上的隔阂,促成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那么“一带一路”就是让这个整体更加的紧密相连,让世界正真成为一个整体的开端。“一带一路”传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流,丰富沿路人民的生活,相互学习与借鉴。“一带一路”建设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映世界人民向往和平、向往安定,希求发展,渴望发展。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文明在开放的发展中才能更加的灿烂辉煌,民族在融合互补与融合。“一带一路”是链接文明的纽带,是促进民族交流融合的平台。“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为了共存而不是独在,它既有利于区域化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

“一带一路”是一个战略构思,并不是由中国一个国家就能完成的,更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习近平主席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说,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我们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包括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提出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蒙古提出的“发展之路”、越南提出的

“两廊一圈”、英国提出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提出的“琥珀之路”等。中国同老挝、柬埔寨、缅甸、匈牙利等国的规划对接工作也全面展开。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同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发出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正所谓“道路通,百业兴。”我国相关国家一道共同加速推进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等项目,建设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规划实施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我了解到,仅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就缩短了90%。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融资瓶颈是实现互联互通的突出挑战。中国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

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中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这些新型金融机制同世界银行等传统多边金融机构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开展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愿景,是中华文明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只要人心相连,海陆繁华必将再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