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课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二

第四课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二

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具体讲述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设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

如果把第三课比作做大GDP蛋糕,那么第四课就是如何分配蛋糕的问题。第四课第一节主要讲述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合法途径,理解国家为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采取的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国家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2.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老百姓腰包鼓了,生活好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名义增长566.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年均实际增长6.1%。同学们了解我们的收入都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的收入为什么增长的如此快?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我们的个人收入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探究活动一:

材料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从我国实际出发,我们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收入差距拉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思考:

我国实行什么分配制度?原因是什么?

活动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议题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

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因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知识点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知识点2.按劳分配。

知识点3.按生产要素分配。

知识点4.全面认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知识点5.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货币,这种货币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因此,初次分配包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初次分配主要依据的是效率原则。

(2)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主要是指政府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使各收入主体之间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故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外的都属于再分配。再分配更多的是要依据公平原则,重点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探究活动二:

材料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化收入分配的有关政策不断出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共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2018年8月八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将工资薪金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每月3500元调整为每月5000元,并新设立了专项扣除。开启了从分类税制。到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2018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这是自2005年到2018年,连续14年上调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人均40元增长到2018年的490元。

思考:

(1)结合身边的例子,谈谈这些政策对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意义。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经济出台的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谈谈这些政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活动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议题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意义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

(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

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2)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3)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请思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

提示属于初次分配。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制定,由企业在初次分配中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

方法技巧图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4)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挥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5)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6)必须坚持消除贫困。

①原因:原因: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要求:要求:为了消除贫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 )

A.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

B.按要素的贡献参与程度分配

C.按资本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答案D

解析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故本题选D项;A、B、C三项本身错误,应排除。

2.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决定了剩余价值由资本家占有的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企业实行有利于劳动者的按劳分配制度。这表明(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B.按劳分配是最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

C.分配制度取决于财富增加状况

D.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分配制度

答案A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实行不同的分配制度,表明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B项说法太绝对,应排除;C项与题意不符,也应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

3.我国党和政府提出,要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

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这表明国家在( )

A.努力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B.着力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C.保证收入公平的同时更加兼顾效率的提高

D.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答案A

解析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体现了国家致力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努力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A项符合题意,D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初次分配领域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更加兼顾效率的提高”,C项应排除。

4.“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做到( )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③说法错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④说法错误。

5.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使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途径多种多样,从个人收入获取途径看,对下列收入获取途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王某开网店获得利润②李奶奶出租房屋的租金和购买基金获得的红利③科研机构工作的张力获得的奖金和津贴④小张辞职后领取的失业救济金

A.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B.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C.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D.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答案D

解析①是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②是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③中张力的奖金、津贴属于劳动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家庭或个人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转移支付所获得的收入均是转移性收入,④中老张的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故本题选D。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2018年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7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 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2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2 964元。受财产性收入等因素的影响,高收入行业和低收入行业差距在4倍左右,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注按照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偏大,0.5以上为收入分配高度不平均。

(1)有人说,行业不同造成收入差异是实行“按行业分配”的结果。那么“按行业分配”是否符合按劳分配原则?

(2)财产性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对财产性收入采取不同的政策安排有何经济意义?

答案

(1)“按行业分配”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而“按行业分配”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2)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对财产性收入采取不同的政策安排,有利于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也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解析第(1)问要求区分“按行业分配”和按劳分配,要求紧扣按劳分配的含义和意义作答。第(2)问,首先应搞清楚“财产性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明白了“财产性收入”的含义,则不难判断出其分配方式。明确了财产性收入所属分配方式就不难回答它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