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口信息化建设

港口信息化建设

港口信息化建设
港口信息化建设

《港口信息化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技术得发展,水运在世界经济运行中得地位日益突出,现代港口得发展呈现出布局网络化、业务物流化、格局港城一体化与管理信息化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港口全面实现信息化。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港口信息化得建设,并在这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信息化应用得理论

中国港口大多作为传统得劳动密集型得粗放型企业,面临着巨大得成本压力与竞争压力。使用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得公司工作改变过去粗放得工作作风,使得港内工作更加精细化,就能起到提升自身竞争力得目得。

精细化管理就成为了信息化管理得理论依托。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就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得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就是社会分工得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得精细化对现代管理得必然要求,就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得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得基本思想与管理模式,就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得资源与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得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规范化,第二层次就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就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规则得系统化与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与信息化得手段,就是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与持续运行。

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与运营过程得技术方法。它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得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得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与更强竞争力。“精”就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得关键环节;“细”就就是管理标准得具体量化、考核、督促与执行。精细化管理得核心在于,实行刚性得制度,规范人得行为,强化责任得落实,以形成优良得执行文化。

二、港口信息化得发展方向

第一,信息化发展水平将对港口竞争力产生重要影晌。

港口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将为港口业提供广阔得发展空间,也将带来

新一轮得国际竞争。

从国际港口发展趋势来瞧, 一个港口得信息化发展水平将成为港口竞争力中最为重要得条件之一。目前, 国际大港基本都有较完善得港航信息系统, 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港口高效运作得生命保障线。

第二, 通过港口信息系统实现全面服务。

随着经济与社会得发展, 现代港口正朝全方位增值服务得方向发展, 成为资金、信息、商品、人才得聚集地。高效便捷得港口服务、快速灵动得信息反映、港口功能得深化拓展都离要依托信息化这个平台。目前, 世界上大多数港口或多或少地面临岸线空间、陆地领域、集疏运联接、港口水深、资金与信息化水平等问题, 但为了港口得发展与在竞争中不落下风,越来越多得港口通过加强港口信息化来提高服务水平, 利用信息化得手段整合港口资源,实现高效系统得运营。现代化得信息系统就是港口发展追求得目标, 能否提供实时追踪查询得、有统一标准数据接口得港口信息系统, 实现“一站式”服务, 将成为未来港口信息化得焦点。

第三, 现代信息技术得应用更加广泛。

未来, 港口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技术应用得领域将更加广泛。世界各地得主要港口都在信息系统上加大投入力度。例如美国新奥尔良港在90 年代初建设得“全港自动化系统” ,不仅实现港内应用系统集成, 还加强了与外部应用系统得自动化联接,如电子化泊位申请系统、自动化船货清单系统与卸货计划系统等, 深受客户欢迎。釜山港成功实现了以无线射频识别( RFID)系统为基础得“ U b iquit o u s港”建设,该系统可以及时掌握货物移动路径,迅速安排装备与车辆,从而有望提高程序效率(44%)与港口生产效率(20%) , 每年为港口生产能力新增840 亿韩元得收益。不仅如此,釜山港还建设了釜山数字物流系统, 该系统融合了东北亚港口信息,使釜山港物流辐射范围得以扩大。在汉堡港得C TA码头,由码头前沿到堆场得集装箱得运送均由无人驾驶得自动导向运输车来操作,堆场上得集装箱由数控龙门吊自动装卸, 外来进行运输得集卡司机只需要通过电子刷卡即可输入装载信息,通过自动化装卸系统实现货物得装卸。同样,在鹿特丹得E CT码头,由于装卸与运输设备先进,自动化与机械化程度高,整个港区几乎瞧不见码头工人。

可见, 以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辅助决策技术、

E D I技术等为代表得现代信息技术,必然成为未来港口生产、经营、管理得重要手

段。

三、信息化实践意义

在当今国际国内港口经济新得发展形势下,各个港口面临着经营得局限与竞争得压力。港口经济在市场化得方式方法在收益日趋饱与得情况下, 只有想方设法提高自身得运营效率,节省成本才才能够提升公司得竞争力, 使公司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因此信息化成为了港口运营改革得突破口, 从而解决在传统运营模式中得问题,提高港口运营得效率。

下面对信息化后运营效率能够预期达到得改善效果进行简要分析。第一、优化办公效率

这也就是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得最核心目标。从信息化得角度讲, 信息化可以减少大量得纸面传递、提高文件或政令在组织内得传递速度。

传统得工班制度港口每天都会产生非常大量得纸质工班,在主要业务部门都设立了专人负责工班得流转与统计,而理货员每天开具工班也占用了一定得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每天得工班由专人负责统一收敛交到仓库得统计人员,由统计人员进行初步得分类与核对。然后由仓库统计人员将工班分发到相关部门, 再由各部门负责工班统计得人员进行进一步得使用。各部门根据不同得需要还要对工班进行统计与筛选。因此, 各部门在进行完所有得统计、分类工作已经占用了大量得时间, 如果想及时了解公司得情况就是不可能得。

在使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后,以上问题就变成了最简单不过得问题。过去得纸质工班现在均在电脑中录入,系统已经规定好了格式, 理货员只需要录入相应得信息就能生成工班。各相关部门只需要在管理系统中查询需要得工班就能及时得显示出来, 彻底剔除了过去由专人负责整理工班得环节。并且使得工班得意义提升了一个层级,达到了实时掌握得程度,使得公司得管理者能够及时得掌握公司得生产面貌。使得过去用时最多, 工作最为繁琐得一项工作变成了简单、易操作得信息化程序。使得理货员从过去繁重得案头工作中解脱出来, 将宝贵得时间用于更有需要得工作当中。

在对港内生产情况得信息统计上,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对于过去得传统统计方法起到了质变得飞跃。由于货物到港后, 货物信息录入了信息系统中,在查找货物时,就可以在信息系统中直接筛选。过去要查询货物只能有人力查找,非常得费时费

力,在装船前,需要很大精力核查该船得货物,现在只要通过信息系统得筛选,几分钟就可以掌握货物得信息,大大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第二、理清业务流程

港口得集输港都就是由市场部制定计划,仓库具体实施,调度组织作业,卡口则负责载货车辆得进出。在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形成了较严密得管理流程,大大改善了集输港存在得一些问题。

在系统内,所有业务部门得计划与指令都在系统内体现。每个环节得工作都需要有系统内明确得指令。在车辆管理方面,可以在卡口设立车辆信息登记环节,登记时系统只能登记上有计划得车辆,没有计划员得计划则在系统中不能进行登记。在仓库方面,没有计划员得计划就不允许卸货。调度室没有计划员得计划则不予调排人机。市场部与卡口、仓库、调度室通过信息系统相连。由市场部做出计划,其她部门没有修改计划得权限,只能按照市场部计划来运行。

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过去车辆进港无序,与不按调度指挥,私自联系工人卸货得情况。

第三、明确职责权利

在开发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后,要求系统中能够体现各部门在每一个作业环节中所作得工作,对每个步骤要求有据可循。各方指令均在同一平台内进行,任何一个指令都有相应得详尽记录,使得各方得权利与义务一目了然。从而在发生问题后,对问题得排查可以分清到底就是哪个部门得义务或疏漏。找准责任方,进行及时得改进,避免同类事件得再次发生,最终目得就是提升港内作业得质量与效率。

港口信息化现状及新发展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小组成员:长平林新建 吴文斌于杰 曾德金晓洁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港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港为例,分析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对其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港口信息化现状新发展 0引言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管理与生产作业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而随着港口功能和业务不断的拓展,港口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企业管理开始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港口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港口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港口企业的重视,并把港口信息化建设归入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 1港口信息化的涵 港口信息化是指在港口规划建设与生产运营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港口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构筑起港口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港口信息化应包括港口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如运输、仓储、海关、码头、堆场等,涉及港口物流企业息活动的全过程,即信息产生、整理、加工、存储、分析、传输和使用,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对港口物流生产经营目标的计划、组织、监督、调整及控制的职能。 港口信息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建立具备汇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资料汇集的基础信息平台;完成调节客户关系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协调客户与港口自身关系,并作出决策方案的信息决策平台。 港口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构建五大平台: (1)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具备综合数字、语音和图像的通信能力,能够与外部广域网络相连接。 (2)港口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包括港口土地利用、港口设施、地下管线等港口空间基础数据管理,为港口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 (3)港口部管理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生产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

中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新的经济形势对企业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物流向着信息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从企业物流的概念入手,并对物流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作了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最后对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物流信息化企业物流信息系统 【Title】 Thinking of information-based manage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Logistics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function of the logistics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for enterprise's logistics. This article proceeds with concept of enterprise's logistics , then explains and analysis the trend of it .On this basis, Pointing out the bottleneck of the enterprise's logistics of our country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some settlement . At last, comb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use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logistics, Putting forward the investment direction of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s enterprise and the basic system structure. 【Key words】 Enterprise's logistics; Information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of enterprise's logistics 【文献综述】 一、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及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及合作日益加强,物流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单位,物流对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物流贯穿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物流的改善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效益:第一,可以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第二,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第三,可以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第四,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物流管理系统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在科学的系统观念的指导下,从整体效益着眼,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促进作用。[1]人类进入21世纪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加强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物流只有向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企业物流信息化对企业具有多方面的贡献:(1)有助于新型顾客关系的建立;(2)开辟了了解市场需求的新途径,强化市场反应速度;(3)有利于改进渠道的效率,便利流通;(4)有利于构筑企业间的价值链,改变传统的供应链构成。[2] 而我国企业要增强自身的获利能力以及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改善自己的物流体系,加快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物流的相关理论以及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物流相关理论比较多,主要有商物分离论、黑大陆和冰山说、第三利润源说、物流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成本中心说等。 1、物分离论 商物分离是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商品所有权的转让,通过货币实现)和实物流通(商品实体的流通)各自按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行。它实际是流通总体中的专业分工、职能分工,是通过这种分工实现大生产的产物,这是物流科学重要的新观念。物流科学正是在商物分离的基础上才得以对物流进行独立的考察,进而形成科学。[3]

浅析信息化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学年论文 题目浅析信息化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系部工商管理系 专业市场营销 班级1323 学号130222155 学生姓名林道祥 指导教师赵文军 职称讲师 2016年 1月

浅析信息化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在一个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物流和信息流都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生产流通过程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客户需要快捷的服务和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规范化生产,提高工作的准确度,加快流通的效率,满足市场多变的需求。而高效的供应链运作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因此通过信息化来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化在各行各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物流企业的现代化必须应用信息化,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本文基于信息化出发浅析信息化给物流企业的影响。 关键字:信息化物流;信息化物流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 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降低,使进口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更有优势。面对强有力的竞争者,国内企业想占据市场的有利局面,就必须挖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现代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用

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本企业的核心业务,而把物流业务交给高效优质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完成。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对企业的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因此,对于物流市场的需求是日渐增长的,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传统企业一般都具有运输、保管等自营物流能力。这种自营物流力量的发展,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供给变得相当困难,也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富于替代性,这种状况要求物流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思维和决策必须以服务为导向,把物流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关注物流服务的质量。随着物流意识的增强,物流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物流服务的对象分布广泛,大多数客户不固定,物流服务具有动态性以及分散性的特点,这种动态性和分散性引起局部的供需不平衡,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给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物流企业竞争的关注点也从成本的竞争逐渐转移到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个性化的要求,达到客户的满意。因此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而提供良好的客户服务离不开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撑。 二、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 1.信息化使物流功能得到整合。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或称为物流功能)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在物流信息化之前,即使从观念上考虑了系统整体优化,但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而且缺乏共享

应用于港口的信息系统

(一)用于码头作业方面的信息技术 1.码头操作系统(Terminal Operating System , 简称TOS) TOS 是用于管理和控制码头作业各个环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船舶计划、堆场控制、装卸船控制、检查桥、计费、受理等,是码头生产管理的核心。多数集装箱码头采用了先进的动态实时TOS 系统,实时反映系统中箱信息,为码头计划和控制作业、收发箱提供最优方案,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目前多数码头公司直接采购国内外先进的TOS系统,主流的有美国Navis 公司的Sparcs/Express,比利时的COSMOS, 韩国的 TBS 系统,国内有上海海勃公司TOPS 系统,华东电子的CTMIS, 另外,和黄、新加坡港务在国内合资码头中使用的系统也非常出色。TOS 系统是码头作业的灵魂,估计没有一个年吞吐量超过100 万标准箱的集装箱码头能够容忍TOS系统停止运行超过8小时。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型码头利用TOS 的自动处理能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力,当系统停顿时,这些员工的手工处理能力根本不能替代系统处理能力,从而无法满足码头正常运作的数据处理需求。 2 . 无线终端( R a d i o D a t aTerminal, 简称RDT) 无线终端主要用于控制桥吊、轮胎吊、叉车和内拖车等装卸设备上,指挥司机操作。中央控制中心的操作指令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到这些设备上,司机根据无线终端上显示的指令进行操作。目前集装箱码头使用的主流传输频段是400MHz 和 2.4GHz。无线终端通常与T O S 系统配合使用,从TOS 系统获得工作指令并将操作结果传回TOS 系统。采用无线终端技术彻底改变了通过对讲机指挥生产的传统调度模式,通过司机的操作达到实时确认集装箱的场位变化和装卸状态。无线终端是目前大码头用于实时确认集装箱位置变化的主要工具。由于无线终端设备价格昂贵,许多码头仅限于轮胎吊、叉车和船边理货作业,但随着吞吐量的提高和对管理的要求提高,各码头正投入巨资在集装箱卡车上安装无线终端,实现所有设备的集中调度。目前国内集装箱码头采用的无线终端设备以国外产品为主,投资较大,难以为中小码头所接受。国产替代产品正在走向成熟。 3 .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E l e c t r i c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 EDI 主要用于集装箱码头与外界的数据交换。EDI基本功能:数据转换、数据格式化和报文通讯。在集装箱码头信息技术发展中,EDI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传统信息过程是:生产企业货物出口,首先会把这个信息用非标准格式传给货代公司,货代公司接到后再用另一个非标准格式传给报关行,然后再依次传给海关、商检、班轮公司、箱站、外轮理货、船代,在这个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每一个传递环节都在使用自己的非标准格式,而主要数据基本是一样的,这样做造成的最严重的影响就是使口岸通关速度大大降低。EDI 就是在口岸建立一个公共平台,把口岸进出口货物流通过程中数据采用标准格式流转,使同一信息实现一次性输入反复使用,最大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和标准化,同时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通过这些标准化报文,收发信息的各方可以利用自己的软件自动接收或生成文件,保证了船公司、码头、箱站、海关的数据的一致性,保障了基础数据的准确和有效传递。目前各码头广泛使用的EDI信息有:船舶积载图(BAYPLAN),舱单(MANIFEST),装箱单(C O S T C O ),集装箱动态(COARRI/CODECO),

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必定选择 现代物流是以专业分工为前提,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由传统储运业、传统运输队在运筹学基础之上与先进信息技术完美结合,以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和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务为目标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是继集装箱在运输工具上进行变革之后,运输领域在组织形式上的又一大革命。现代物流在充分利用现代的IT、网络技术和现代的治理方式上,实现对物资运输的自动化治理、全程跟踪和优秀的客户服务,减少流程、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而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信息化是物流企业的必经之路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兴起和进展确实是现在和今后一个时刻内的主旋律,据《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有70%的物流企业在1998-2001年期间,年均业务增幅高于30%,并可能今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年增长率会达到25%。然而,与些同时,

仍有超过30%的物流外包企业对目前的物流供应商感到不满。全然的缘故是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落后,与客户在业务上的沟通不能跟上客户的需求,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第三方物流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不满,最终阻碍市场的开拓;另外企业的物流外包,导致了对物流的严峻依靠,物流服务性价比过低,也使企业的物流外包成为企业的包袱。 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现代物流企业如何面对物流市场,在IT、网络等先进技术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情况下,如何跟上客户的需求?物流企业信息化就摆在物流治理者的桌面上,也能够讲物流企业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现代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物流的关键在于治理、物流的成败在于体制、物流的水平在于科技,由此可见系统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企业可选择的信息化之路 一个是建立功能、需求等比较单一的业务模块----物流信息

港口信息化

加快推进港口企业信息化逐步建设网上数字港口 技术管理部杨立光 港口作为物流运动的重要汇接点,是地区乃至国家间物资交换的枢纽。庞大的货物集散运动带来密集的信息流量,货物的进出港有繁杂的作业流程,需要由港口、外轮代理、海关、检验检疫部门、陆上运输企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众多单位协调运作,从而带来密集的信息流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对企业内外部资源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支持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电子化,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是现代港口企业的共识和工作重点之一。 一、港口信息化作用 信息系统可以使大量的信息传递更快,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利于提高决策质量。 二、港口信息化内涵 1、目标:港口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降低可控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效益,增强港口的核心竞争力。 2、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管理软件。 3、涉及部门:集团下属公司及各个部门。 4、涉及层次:决策层:集团管理层;战略层:各公司管理层;战术层:各公司、部门业务层。 5、实现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录入、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

护。 6、组成情况: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人员方面:包括集团及公司上下全部员工;软、硬件方面:计算机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软件(通用软件、应用软件与自主开发的软件)、终端设备。 三、港口信息化步骤 1、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港口企业内部信息主要包括生产(集装箱管理系统、散杂生产管理系统)、物资(设备物资系统)、人事(人事绩效系统)、财务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对上述信息加以整理统计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一方面将企业制度化管理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可以优化企业运做流程。 2、实现企业内部信息交流 随着港口规模的扩大,分支机构增多,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应逐步建设企业办公自动化、远程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 3、实现企业外部信息管理 企业外部信息主要指市场信息,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在因特网上发布、收集相关市场信息,及时有效的分析市场动态,挖掘潜在业务量;另一方面通过将港口生产作业动态实时提供给服务对象(船东、货主等),加强双方互动沟通,可以改善港口形象,巩固客户忠诚度。 四、港口信息化要点

浅议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对策_毕业论文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议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对策专业方向:物流管理 指导单位:四川托普学院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而随着物流市场的逐步扩大,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获得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也有可能因经营不善而被市场所淘汰。信息化建设是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作为新兴物流行业中的绝对多数,它的信息化建设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还处于薄弱的阶段,存在着诸如发展战略空白、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信息化人才缺乏等较多的问题。所以现阶段,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应用的情况,并且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的研讨,来提出一些信息化技术的建设。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谈到了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及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现状。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对策与建议。第四部分则以3个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成功的案例阐述进行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最后,真诚希望我国中小企业在借鉴与吸收所有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之上,能够做得更好。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对策;应用服务提供商。

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离不开物流信息化的支持。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生产、运输、仓储、分配等各个领域,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流程。物流业已成为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我们国家物流企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程度低,设施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没有完全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有些企业连信息化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定单依靠手写完成,有些甚至连电脑都没有配备。此外,资源浪费严重,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孤立,信息难以共享,形成“信息孤岛”;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性、易变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残酷,重业务轻管理的陈旧运营模式显得力不从心,这些都是中国中小物流企业的首要问题。 现代物流的目标是快速,及时,节约等,如果这些都离开离开信息化的支撑,那将是无法想象的。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信息化的竞争,如果不进行信息化建设,那势必将被淘汰。 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广大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 组成部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迫在眉睫。加速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是物流行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基础,也是增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惟一选择。因此,探讨信息化建设有现实意义且势在必行。

马迹山港数字化

马迹山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 上传时间:2007-6-10 23:14:00 马迹山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认识和体会 在当前中国港口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港口企业理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快提升中国港口整体竞争能力,形成我们所特有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创建“世界一流港口”群体,最终达到领先世界同业的总目标。我们认为,散货港口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将是我们描绘以上宏伟蓝图的努力方向。因此,宝钢马迹山港矿石中转码头在对散货港口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的特征和要素进行了研讨的同时,在港区二期扩建中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探索。现将我们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业汇报,希望能对今后散货港口现代化建设有所帮助。 一、港口“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概念的由来 进入新世纪后的中国,随即迎来了新一轮港口建设投资热潮,一轮硬件设施的比拼建设热潮过后,迎来的是港口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国散货港口码头企业不得不开始真正面对“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一新命题。事实上,目前各大港口散货码头的硬件设施质量都相差无几。就国内多家矿石中转大港来分析,虽然港口设计吞吐能力略有上下,但装、卸及堆、取设备单体硬件水平均无过大的区别。因此,如何通过新方法、新手段达到加速泊位周转、提高装卸货运效率、降低港区整体运输成本,才是最终决定散货港口能否从容面对竞争激烈市场、保持领先的关键。 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基于采用广泛应用EDI技术上的无人操纵自动化系统,使之成为欧洲效率最高的港口,波特兰港的计算机一体化码头操作系统高效运转多年等一系列成功范例,引起了国内港口业同业的兴趣和追求。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集装箱网络自动化操作管理系统”、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现代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及连云港集装箱码头“集装箱码头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等具有自动化、无人化特点的现场操作系统,代表着当今国内集装箱码头领先一步探索的成果。国外及国内集装箱码头的初步实践,激发了国内各大散货专业港口、码头努力实现港口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热情,并将其称之为港口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道路。由此形成了港口、码头“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众多、且类似的新概念。 通过与国内外部分著名港口码头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信息化口岸、数字化港口、智能化码头已是当今世界港口业追求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今后散货港口码头业务持续发展的的最终方向,代表着散货港口国际竞争的重要实力。 二、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概念和特征 不论国际、国内,港口码头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仍属起步和初创阶段,本质上尚处于探索过程中。被公认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较快的也仅限于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尚未全面辐射到散货作业码头;且目前所进行的探索,仍处于现场作业无人化、自动化等操作层面。被整个港口业或学术界高度一致、广泛公认的港口码头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概念尚未形成。 1.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本概念 我们认为,港口码头“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指港口或码头利用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作业模式,对码头现场操作、港口生产组织、口岸联检监管、经营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延伸服务体系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其运行和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港口运行的全方位资源整合和共享、智能操作、联网监控、即时响应、同步运行,飞速提升港口整体科技含量和企业素质,进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港口码头“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主要表现在现场操作、生产组织、口岸联检监管、经营管理及相关的延伸服务体系等四个层面,并通过实现调度计划智能化、生产作业无人化、联网办公自动化、交接结算自助化,以及通过电子决策辅助系统、数字信息平台、实现延伸服务和港口联检监管按权限即时共享,从而实现码头、港口及口岸运行管理的全面现代化、自动化。 2.技术集成和运行管理上的特征

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开始形成持续快速发展的格局。随着投资的不断增长,我国物流业基础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与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连通。此外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推动了我国的物流信息化水平,但物流信息化在目前仍然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关注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就变得愈加重要。 关键字: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整合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而成一体,实现企业与社会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物流业与互联网经济一起被人们当成"新经济"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地称作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流通效率的竞争。特别是从制造业的再生产过程来看,产品处在制造环节的时间越来越短,而绝大多数时间处在流通环节,大约占85%-90%左右。因此,流通速度和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经济效率和速度的高低。同时,流通还具有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中国流通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2006至2010年,中国南方国

际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将形成;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再下降3%;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3%。到2010年,全球80%的海运出口市场,都将集中在大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商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物流服务需求呈现出小批量、高频率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物流信息不断更新,且速度越来越快。物流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对顾客服务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物流企业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整体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的阶段。在我国已经实施或是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34%,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不到13%,在整个行业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流通环节多而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综合分析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标准化程度低 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若干行业,需要物流信息系统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 I、G PS 等相关代码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而我国由于缺乏信息的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物流企业在处理订单时,有时数据交换要面向七八种不同的模式,阻碍信息一体化的进程。

我国物联网港口物流信息化分析与展望

第五代物联网港口设想与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展望 1 第五代物联网智慧港口设想 1.1物联网与港口信息化提升 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实现人与人的沟通,物联网是将物品连到网上,使物体能够“说话”,从而实现物与物沟通,人与物沟通,以人为本,掌控物流。借助RFID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通过将物品进行标识,实时监控物品的运载情况,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全程信息化。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并对现有供应链上企业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港口作为供应链上一个重要的运输枢纽结点,信息化管理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位于两个甚至多个地理位置的港口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对货物、设备等进行有效管理。物品不仅可标识,而且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被实时监控。基于数据平台上的信息流,建立港际系统互联,使信息被完整、定向、快捷地传递到相关港口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再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相关资源的调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不仅能提高港口本身作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发挥预测与调度优化职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更能吸引更多的相关方加入到物联网港口平台上,发挥集群优势,抢占供应链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取得更高的收益和利润。 1.2物联网港口概念与模式的提出 笔者跟踪研究了港口发展态势,综合上述观点、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物联网港口概念及其第五代港口发展模式。除了目前的港口装备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实施绿色港口战略和措施,未来进一步降低港口物流成本、降低碳排放量,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挖潜,建立港口航运透明化供应链,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必由之路,是唯一途径。 物联网港口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器等信息识别与采集技术设备,按不同的协议,把任何港口设备、运输工具、物流对象物与港口内部网络及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港口物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信息化智能港口。物联网港口不仅是一种新的信息技术和解决方案,而且更是一种新的理念和发展模式。 物联网港口IOP(The Internet+ of Port)就是利用物联网感知、互联和智慧的技术特征,使港口装备、船货信息以及港口物流的各种资源和各个参与方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快速透彻的感知,更敏捷深度的智能,从而破解港口物流信息化的瓶颈。 2智能港口或智慧港口 智能港口是利用商务智能、物流仿真优化等智能化技术,将港口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到智能决策支持、资源配置与作业调度优化的最高层次。 智能港口物流网建设的主要内容智能物流网综合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移动通信及带通信等技术,并在港口物流链中进行集成创新研究。集中建设智能闸口管理系统、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散杂货码头营运管理系统、智能堆场通信及定位系统、电子车牌电子驾照系统、货物配送信息采集系统(包括GIS技术)等一整套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智能港口系统是将互联网技术 (WEB)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移动通信技术 (GMS) 、无线通讯技术 (WAP)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元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 、实时监控系统(AIS) 、自动化装卸设备、物流搬运机器人 (AGV) 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综合应用于整个港口物流作业、运输服务及港口管理等各个方面,建立一种在港口服务X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优质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 自 1994 年第一次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提出智能交通系统 (ITS) 概念以来,港口作

物流与企业信息化(论文)

企业物流与信息化 引言: 自人类从事生产活动起,就有了储存和搬运活动,可以说物流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然而,直至上世纪60年代,尽管生产工具的进步彻底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但物流仍局限于表面的“储平余缺、运通有无”的低水平状态,显然,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自工业革命以来,延续了数百年的疏忽。那么是什么一直在阻碍着现代物流理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呢?鲍尔索克斯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清晰地指出,在计算机技术可以广泛使用之前,没有理由认为物流的各种功能能够被综合,或者这种交叉功能的综合会提高整体性能。可见,物流的发展与信息及其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分业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对企业供产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完成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将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的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之目的。 一:企业物流与信息流的发展历程 “物流”这一术语起源于美国,含义是追求高附加值的活动,具体包括通关、商检、运输、代理、保管、存货控制、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和整体最优化。 根据物流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可以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段。 第一个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那时的“物流”活动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主要依靠普通信函、电话、手工记录,物流信息管理处于简单粗放阶段。 第二个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企业物流信息的管理主要围绕库存和交易,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但限于物流理念及计算机技术的限制,企业物流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 第三个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企业开始注重物流管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物料需求计划(NRP)、制造资源计划(NRPII)概念被企业提出,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模式用于物流管理当中,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已逐步体现出中枢神经的作用。 第四个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工作法(JIT)、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H)、电子商务(EC)的逐步提出,大大地丰富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概念。通讯技术诸如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等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如Intranet、Internet的广泛应用、识别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使物流信息管理在真正意义上跃入了“高级”阶段。 在企业物流的信息化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历程。但是,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推动和适应物流的发展仍旧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二:物流信息化的标准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商品的流通不仅可以减低库存,提高效率,还可以实现全程监控、可视化管理,为流通方式的创新提供条件。但是由于物流信息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滞后,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也影响着现代物流的发展。 标准化要考虑企业层、行业层和社会层。标准化滞后对于物流信息化的制约表现在很多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企业层的信息化标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发工具不规范,缺乏标准体系的指导,开发商的投资多属于低水平的重复,市场做不大,客户也不敢用,导致企业信息化成本过高,进展缓慢。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

·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 摘要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生产规模对企业物流系统提出的新的要求,它在减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对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将自动化生产与企业的长久发展结合起来,重新构建企业的业务和信息流程及组织结构,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能动性。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

1 物流信息化研究的背景及容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1.1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立项开发的ERP系统与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二次物流系统接口开发项目通过验收,这也是现代物流模式效率升级的重要容和标志。项目通过ERP系统接收二次物流系统配送计划,自动生成装卸油时间、地点、运距,运费自动审核,有效保证了配送数据实时、准确,实现了运销数据共享,管理一体化,为油品运输配送进一步优化线路、提高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1.2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同时,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物流信息发展中不能抗拒的过程。

总之,物流信息化战略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信息化战略目标要清晰,要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正确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能够促进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整合各类物流信息 资源,实现供应链信息的无缝接轨,实现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实时化传输,真正达到物畅其流的效果。 2 物流信息化研究的优越性 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随时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 它除了具有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它汇合了离散型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重新定义供应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相互之间的业务关系。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2.1物流信息化研究的方向 1、信息化助推高效配送 近年来,以运输为主的配送业务,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运用

[港口,模式,物流]电子商务模式下港口物流信息化的有效构建

电子商务模式下港口物流信息化的有效构建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对港口信息化进行建设,而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在港口的生产经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在整个系统中并不缺乏一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很好地适应持续性发展以及各种竞争的需求。加强对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顺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模式下港口物流信息化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现如今,我们国家还是处于一个初始阶段,在港口的物流建设中极度缺乏对未来的规划以及长远的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环节更是少之又少,而以往的配套设施根本不能满足当今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熟练地操作软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更多是因为硬件设施以及软件应用极度的落后。 (二)信息化应用不平衡发展,电子商务功能普及率较低。信息化应用的整体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发展不平衡的企业信息和港口物流。经过调查分析,不均衡的现象极度限制着整体效能的提高,使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开通了电子商务功能的物流港口少之又少,比如青岛港、上海港和天津港,我们国家大多数港口还非常落后。 (三)目前进行信息处理最基本的状态是分散状态,并没有形成共享环境。虽然相关港口在信息化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在信息化的建设上也有不错的成绩,可是在本质上并不是整合的,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在进行物流一体化的管理进程中最基本的需求,没有进行系统化的集成和整合,导致了信息在处理时呈一种分散的状态,这些导致在进行港口物流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对物流系统发展中较为重要的信息进行共享。 (四)缺乏对现有人才的系统培养。虽然说我们国家很多高校已经有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这两个专业,可是就总体来讲,不管是哪方面的人才都是比较匮乏的,而且决策层和管理层的人员对最新的港口物流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才能够满足今后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二、采用电子商务模式构建港口物流信息化的策略 (一)对港口的物流设施进行强化建设,使得信息技术与硬件设施相匹配。在对港口进行硬件设施建设时要重视它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协调与同步,对港口的服务系统进行完善时要采用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当应用信息技术时,要对国际航运的EDI系统加速开发,尽可能的投入使用。要对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强化建设,同时还要重视软件的使用,使得信息技术与硬件设施相匹配。 (二)针对电子商务建立一个港口物流综合性的信息系统。针对电子商务建立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信息系统,使得在港口内可以进行物流信息之间的共享,使得信息不再局限于港内。在这个新系统里要特别重视电子商务这一功能,可以实现电子式的服务,凭借电子式的物流交易市场、港口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互联网等,在从事有关的商务活动以及所涉及到的其他业务时可以自动完成。

我国港口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构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717539946.html, 我国港口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构想 作者:张胜利 来源:《中国水运》2015年第05期 摘要:回顾了我国港口信息化发展历程,对现阶段港口信息化进行了总体评价与分析。 结合港口行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需求,展望和分析了未来港口信息化发展的五大趋势,并提出未来港口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构想。 关键词:港口信息化大信息格局发展历程大数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大港口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港口作为物流供应链中的核心枢纽,汇聚着巨大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当今的港口功能与上世纪80 年代港口功能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港口在供应链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现代港口的竞争正在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全方位竞争,对港口服务的精细化、敏捷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世界各大港口都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主要依赖硬件设施投入延伸向以信息化为引擎的综合软实力提升转变,并在高效、便捷、智能的现代化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各大港口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的引擎作用,全面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是值得业界深入思考的战略性课题。 未来港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各大港口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及高新技术对港口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慧型港口",成为21世纪港口发展潮流。 提升并强化港口信息化战略,港口信息化由传统从属地位产业向核心竞争力产业转变。随着信息化在港口生产、管理、经营、决策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深度应用,信息化不再单纯地是港口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而更是港口发展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载体。港口信息化工作也提升到港口发展的战略高度,强化统筹规划、顶层设计,进行系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地谋划,促进港口信息化进一步纵深融合发展,更好地实现与港口管理模式、发展战略形成良性互动。港口信息化逐步实现由传统的从属地位产业,向港口核心竞争力产业的转变。未来,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应用的情形下,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倍增效应,推动港口业转型升级发展。 围绕港口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实现信息化综合集成与深度应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港口腹地界限越来越模糊,客户对物流全过程的综合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信息化逐步由以单纯应用为驱动,转化为面向主题、面向综合应用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围绕港口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延伸上下游物流链,拓展物流服务功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界限,推动港口物流逐步向现代物流转变。通过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

港口信息化现状及新发展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小组成员:陈长平林新建 吴文斌于杰 曾德金郑晓洁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港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港为例,分析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对其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港口信息化现状新发展 0引言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管理与生产作业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而随着港口功能和业务不断的拓展,港口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企业管理开始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港口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港口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港口企业的重视,并把港口信息化建设归入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 1港口信息化的内涵 港口信息化是指在港口规划建设与生产运营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港口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构筑起港口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港口信息化应包括港口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如运输、仓储、海关、码头、堆场等,涉及港口物流企业中信息活动的全过程,即信息产生、整理、加工、存储、分析、传输和使用,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对港口物流生产经营目标的计划、组织、监督、调整及控制的职能。 港口信息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建立具备汇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资料汇集的基础信息平台;完成调节客户关系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协调客户与港口自身关系,并作出决策方案的信息决策平台。 港口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构建五大平台: (1)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具备综合数字、语音和图像的通信能力,能够与外部广域网络相连接。 (2)港口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包括港口土地利用、港口设施、地下管线等港口空间基础数据管理,为港口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 (3)港口内部管理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生产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