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口信息化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港口信息化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港口信息化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港口信息化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港口信息化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姜先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臵。”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指出:“管理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企业收集、传递、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为决策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增强制度的约束性,提高管理的透明度,是解决企业管理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广大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企业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的挑战,充分认识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港口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对外窗口,是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中枢,因此,港口的信息化较一般企业的信息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港的信息化通过18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起步阶段任务,进入了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认真总结各方面的信息化经验,确定我港未来若干年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任务以及技术路线,对于更好地推进港口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港口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港口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得到普遍应用,信息技术渗透到港口业务的方方面面,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和经营业务向智能化、网络化和扁平化变革;提升员工的观念和知识结构,重组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臵,使日照港由装卸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中枢转变,全面提供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物流服务,最大程度地消除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的效率损失,优化资源配臵和业务流程,增强港口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实现日照港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

一、日照港信息化历程回顾

1、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1995年编制完成日照港务局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2000年编制完成日照港务局信息资源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出台使港口信息化工作走上法制化和系统化轨道。2003年编制了日照港2004-2010年信息化规划。目

前正在编制2005-2010年网络规划。

日照港已经建成千兆主干网络。敷设光缆600芯公里,覆盖集团机关和所属所有二级单位以及大部分三级单位。主交换设备CISCO 4506,具有三层交换功能。到目前共接入的计算机近2700台(其中办公网1200台,家庭1500台)。1998年8月港口计算机网络通过128K DDN专线与因特网相连,2000年7月扩为512K,2001年9月改为光缆直连,出口带宽为100MBPS,并通过NETSCREEN 208防火墙实现内外网络隔离, 由SecuPLAT 入侵检测系统检查网络运行情况。2004年10月使用安宁电子邮件系统对外部邮件进行了升级,实现了用户发信认证和监控功能,12月家庭宽带又上了接入服务器,实现了上网认证和日志信息存储功能。

现有服务器16台,主要是SUN公司的产品,主要有3台SUN V480、1台StorEdge 3510磁盘阵列、3台SUN F280、1台SUN E250等。数据库系统为ORACLE 9I,软件系统结构以C/S结构为主,B/S结构主要用于查询系统和简单系统的应用;尚未配臵专业的商品化应用服务器。

1988年投资建设煤炭生产管理信息系统,1991年正式投入运行,后经3次升级改造,现在运行稳定,在港口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有港内列车管理、煤炭管理、船舶管理、调度管理、计划管理、计费管理、合同管理、统计和查询等功能。1990年投资开发局财务管理系统。1995年开始进行设备、物资和劳资系统的建设,1996年投入运行,分别在全局的设备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和劳动人事管理部门使用。设备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资产管理、资产变更管理、报表处理、代码管理、计划管理、统计处理、技术档案管理等。物资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计划管理、仓库管理、成本核算、综合查询、系统维护和统计等。劳资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劳动保险管理、工资管理、系统维护等,根据授权可以实现一级单位和二级单位人事、劳资信息的综合管理。1998年接入因特网,并建立起日照港外部WEB网站和内部信息主页。1999年对生产、设备、物资、劳资等系统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全局范围内的综合信息查询,初步集成了内部信息网(INTRANET)。同时成功解决了计算机千年虫问题。2000年,开发完成了杂货生产管理系统,使我港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趋于完整;并且开发建设了港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2001年,根据全局信息资源规划方案,建立了主题数据库,在数据层面上实现了各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开发了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生产统计报表系统和客户信息服务系统。2002年建立了财务主题数据库,完善了指标主题数据库并初步建立了港口数据仓库,开发了煤炭计费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引航管理信息系统、水运

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局劳保管理信息系统、船货代理管理信息系统等。2003年投资建设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二公司生产与设备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完善,开发了日照CRM系统。2004年根据公司提出的“提升港口信息应用水平”的要求,我们在保证集团公司年度科研项目“2004年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与开发”、“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实施”等按时完成前提下,围绕生产经营做好信息支持,积极加强与生产单位的沟通与联系,自行承揽了外理水尺计重、海港劳务、轮驳业务计费、集装箱计件工资、一公司生产系统完善等10多个软件开发项目。

二、我港信息化的经验总结

自1991年日照港建成第一个辅助管理信息系统起,至今已经走过了18年的信息化历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试验,取得了宝贵的企业信息化经验,锻炼了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建成了一批港口辅助管理信息系统,为生产和管理业务提供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支持,较好地满足了生产和经营管理对信息技术的需要。当前,日照港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在沿海港口中居中游地位,突出的特点是技术路线和信息化模式正确、实用,建成了较完整的内部信息系统,而投入很少,只相当于同等规模港口同时期信息化投入的约八分之一。

日照港信息化技术路线的特点是坚持了打基础、推应用、定规范、小步走的方针,即在应用上坚持为关键的生产和业务管理服务的方向;在企业应用系统软件商品化尚未成熟的时期,坚持自主开发的道路;在应用规模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选用中低技术平台;在投资上力争以最低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应用效果;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坚持边开发边规范的道路。这是一条被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所证明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使我们避免了一般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大幅动荡的局面,避免了资金的浪费,少走了一些弯路。

在信息化模式上采用安全的“跟随式”模式,即跟随管理的进步和业务的需求渐进地推进信息化工作。首先满足管理上的现实需求,以需求带动信息化;跟随因管理水平提升而产生的新的需求以及应用规模的扩大,完善信息系统的功能,提升信息技术平台,促进信息化效果,以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是一个渐进的、良性的循环过程。日照港自行开发的应用软件都已经过三次以上的升级改版,非常适合港口管理的实际需要。信息化对港口发展的带动作用,要通过跟随、促进、普及到带动的渐进过程才能

最终实现。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实践证明,超越本企业的信息化接受能力,试图全面引进先进的信息系统以改造和提升管理模式,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鲜有成功的例证。超越企业现实和接受能力是ERP系统应用失败率极高的根源所在。

自2002年起,在信息系统应用方面,重点抓了信息系统操作质量管理问题,争取业务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信息应用工作的思路,从单纯由技术部门推动,转变为业务主管部门和技术开发部门协同推进,以业务主管部门为主抓信息系统应用。但是,自200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沿海港口信息化投入力度加大,日照港的信息化水平已呈现落后趋势。像我们了解的北方几个港口,无论在港口信息化投资还是信息应用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连、天津、青岛年信息化投资都在1500-2500万之间,营口也在800万以上。

三、推进港口信息化工作的几点意见

1、重视对信息化的领导工作

信息化事关港口长期发展及其在未来环境中的地位,是港口战略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一认识上不去,信息化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当在体制和机制两方面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意识,在考虑改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时候,要想到利用信息技术;要在行动上支持信息化工作,在布臵、检查和总结工作的时候,要过问信息化工作;要主动推进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要求下属在工作中熟练使用信息系统和工具。领导使用信息系统,是对信息化最高的重视和最大的支持,有不言而教的效果。

2、壮大信息化技术力量

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成败的关键。我港的信息化技术队伍的现状

与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不相适应,软件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的局面没有得到解决,将严重制约我港的信息化进程。应当建立新的用人机制,达到留住与吸引信息化人才的目的,迅速壮大信息技术队伍,确保日照港的信息化事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3、重视软件和信息资源开发

信息系统是一个软硬件的有机系统,硬件和网络设备是物质载体,而软件是灵魂,信息系统效果的好坏不取决于硬件系统的档次高低,而是取决于软件系统的水平和规模。传统的观念是“重硬轻软”,一谈信息化就是要计算机,上网络,而对软件需求甚少。在投资上,愿意将资金投入到

硬件上而不愿意投入到软件上。殊不知,信息系统的功能是由软件决定的,软件投入不足,是信息系统应用效果不显著的重要原因。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建设信息系统的目的。利用信息系统,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应当作为部门的职能之一。在业务主导的原则下,实施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信息资源策略,为经营管理决策活动提供信息支持。

4、加强运行管理

信息系统数据是否准确,是信息系统运行中长期争论的问题。对于调试稳定后的信息系统,自身不会产生错误的数据,数据质量的问题最终还是人为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使人工统计的数据准确,也就一定能够使信息系统的数据准确,关键在于是否将数据采集的质量问题纳入了管理的范围。信息系统使用的规律是只有甩掉手工作业,数据才会准确。信息系统运行起来之后,管理制度要相应跟上。

5、发挥主管部门的能动性

18年的经验可以看出,由主管部门协调本系统内的信息化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一经验应当得到发扬。在统一的信息化规划指导下,各主管部门要继续推进本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与改进本部门、本系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结合起来。

6、重视广泛的信息共享问题

信息化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广泛的信息共享。不同的部门可能要使用同类数据,因此,共享问题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广泛地共享信息,管理的效率才可能提高。不能按照部门分割和封锁数据,也不能一个数据多处采集。这需要综合管理部门进行协调。

7、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对于内部广泛共享,但对于外部则要授权使用。任何向外部单位提供的数据,或外单位的信息系统、终端设备接入本港网络都要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本港计算机网络与外界的连接都要经过安全隔离设施。

港口信息化现状及新发展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小组成员:长平林新建 吴文斌于杰 曾德金晓洁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港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港为例,分析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对其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港口信息化现状新发展 0引言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管理与生产作业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而随着港口功能和业务不断的拓展,港口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企业管理开始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港口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港口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港口企业的重视,并把港口信息化建设归入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 1港口信息化的涵 港口信息化是指在港口规划建设与生产运营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港口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构筑起港口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港口信息化应包括港口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如运输、仓储、海关、码头、堆场等,涉及港口物流企业息活动的全过程,即信息产生、整理、加工、存储、分析、传输和使用,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对港口物流生产经营目标的计划、组织、监督、调整及控制的职能。 港口信息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建立具备汇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资料汇集的基础信息平台;完成调节客户关系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协调客户与港口自身关系,并作出决策方案的信息决策平台。 港口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构建五大平台: (1)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具备综合数字、语音和图像的通信能力,能够与外部广域网络相连接。 (2)港口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包括港口土地利用、港口设施、地下管线等港口空间基础数据管理,为港口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 (3)港口部管理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生产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

港口安全工作总结

港口安全工作总结 篇一:港口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XX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我在中心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同事和队员的帮助支持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中心以及大队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在中心的日常活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思想总结如下: 一,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管理与被管理 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和挑战,尽快的完成角色转变,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细心向领导和其他同事请教,用心观察、用心揣摩。想问题、办事情时刻从一名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努力尽快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通过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积累.服务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安保业务知识流程的熟练和业务素质

从来到这个岗位第一天开始,领导要求我勤于动脑,仔细观察.要养成踏实的工作态度.这些话一直深深的记载脑子里.一年工作学习中,我积极的参加科室组织的各项工作学习活动,仔细听,认真记.用心琢磨.不偷工减料,增加自己的安保知识业务面.不断熟练各种单据的验收,包括船舶交付门卫检查登记表,进出港维修车辆登记表.出港废旧物资单据等等.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对每一个进港的客户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和气待人.基本做到了应有的岗位素质. 三,灵活处理各种纠纷,维持港口大门的正常通畅与秩序 每天进出港口的人员流动量比较大,教育层次跨度很大.因此,必须要灵活处理好各种有可能发生的纠纷.以理服人.公平公正.对一些客户不理解的政策仔细耐心的予以解释.本着服务港口,服务客户的原则处理好每一位客户的事情,保持港口大门的正常通畅与日常秩序. 篇二:关于大雪灾害天气港口安全工作的总结 1月26日苏州市两办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大雪灾害天气下各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苏机发01号),太仓市

港口发展经验(自己总结)

一、港口发展历程 1 港口代际划分 港口代际的递进是一种历史现象,反映了不同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 从1992 年开始,联合国贸发会在有关报告中陆续提出了所谓第一代港口、第二代港口、第三代港口和第四代港口的概念1(王诺, 2010)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1王诺赵冰杨春霞港口代际的本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中国港湾建设2010

2.港口代际的递进及其演化规律 港口代际划分是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新产品的引进以及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敏捷生产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行业龙头的转换、产品差异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港口功能不断转换和升级而出现的。 港口发展经历了四代演变过程。2(王诺,2010) 第一阶段——18世纪以前,港口只是船舶装卸活动的场所,具有一定的转运功能;社会经济主要处在自给自足、较为封闭时期,港口主要满足基本功能,港口生产的特点主要是货物流动、简单的个别服务和很少的增值服务。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劳动力和资本。 第二阶段——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港口除具备仓储、装卸搬运等基本的物流功能外,临港产业的发展也初具雏形;经济的对外扩张,大批依赖水运的工业向港口城区集聚,港口的功能得到提升。港口经营上采取逐步扩张的发展态势。港口活动已不再仅限于码头本身,而是扩展到了周边地区。港口的生产特点主要是货物流动、货物加工换装、提供联合服务,增值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资本与技术。 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部分港口逐步发展成为国际物流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并迅猛发展,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港口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港口采取完全商业化的发展态势,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港口逐步成为统一的,集运输与贸易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跨国公司的加入,使港口活动的范围已大大超出了传统的港口界限。港口与所在城市关系也更加密切,在组织功能上日益扩大。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技术、信息和服务。 第四阶段——始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逐步发展成为国际贸易调度站、产业集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和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国际化港口;工业向柔性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虚拟企业开始出现,港口成为全球生产、销售等整个供应链中重要的节点,又加上高新技术在港口领域得到全面应用,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成为全球资源配置枢纽。提出建设生态港目标,强调持续发展。在这一阶段,人才与环境成为决定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 2王诺赵冰杨春霞港口代际的本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中国港湾建设2010

2017年我国港口发展回顾及2018年展望

2017年我国港口发展回顾及2018年展望 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丁莉 0 引言 2017年,我国港口行业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16.2亿吨,同比增长7%,较上年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内河港口增速快于沿海,内贸增速快于外贸;集装箱货物吞吐量2.2亿TEU,同比增长8.7%,其中内河港口增速大幅快于沿海港口。进入2018年,初步预计,影响港口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体将持续改善,港口行业总体保持稳中求进发展态势,并将进入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阶段。 1 港口生产形势分析 1.1 港口集装箱码头运行分析 2017年以来,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总体向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到8.7%,高于上年近5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外贸干线枢纽港表现尤为突出,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广州港增速分别达到8.2%、14.3%、8.3%、9.1%。多个港口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例如上海港集装箱总量达到4000万TEU,广州港首次突破2000万TEU,厦门港则达到1000万TEU。内贸集装箱业务发展较快。在当前国内水路运输通道不断优化的情况下,包括长江、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内河支线运能提升、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效率不断提高、散改

集及件改集、环境保护等因素的促进下,内贸货物水路运输占比不断提升,以陆水联运为代表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务加快发展,成为港口集装箱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进入2018年,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持续向好,为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注入动力。据IMF发布的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达到3.7%,快于上年,国际市场需求温和复苏。外贸出口方面,预计我国经济总体仍将保持平稳回升态势,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振兴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我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因此,货物贸易出口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外贸进口方面,在国内经济结构以及消费结构调整带动下,进口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进口增速超过20%。在进口加快的同时,一些政策变化值得关注,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自2018年开始,每年约4500万吨的洋垃圾将限制入境,有相关业务的港口需引起注意。全年来看,随着经济贸易环境的不断改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亦将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集装箱多式联运将加快推进,并要实现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5%以上的目标。 1.2 港口煤炭码头运行情况 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1.5亿吨去产能目标超额完成,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运行质量大

港口信息化

加快推进港口企业信息化逐步建设网上数字港口 技术管理部杨立光 港口作为物流运动的重要汇接点,是地区乃至国家间物资交换的枢纽。庞大的货物集散运动带来密集的信息流量,货物的进出港有繁杂的作业流程,需要由港口、外轮代理、海关、检验检疫部门、陆上运输企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众多单位协调运作,从而带来密集的信息流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对企业内外部资源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支持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电子化,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是现代港口企业的共识和工作重点之一。 一、港口信息化作用 信息系统可以使大量的信息传递更快,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利于提高决策质量。 二、港口信息化内涵 1、目标:港口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降低可控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效益,增强港口的核心竞争力。 2、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管理软件。 3、涉及部门:集团下属公司及各个部门。 4、涉及层次:决策层:集团管理层;战略层:各公司管理层;战术层:各公司、部门业务层。 5、实现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录入、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

护。 6、组成情况: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人员方面:包括集团及公司上下全部员工;软、硬件方面:计算机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软件(通用软件、应用软件与自主开发的软件)、终端设备。 三、港口信息化步骤 1、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港口企业内部信息主要包括生产(集装箱管理系统、散杂生产管理系统)、物资(设备物资系统)、人事(人事绩效系统)、财务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对上述信息加以整理统计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一方面将企业制度化管理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可以优化企业运做流程。 2、实现企业内部信息交流 随着港口规模的扩大,分支机构增多,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应逐步建设企业办公自动化、远程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 3、实现企业外部信息管理 企业外部信息主要指市场信息,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在因特网上发布、收集相关市场信息,及时有效的分析市场动态,挖掘潜在业务量;另一方面通过将港口生产作业动态实时提供给服务对象(船东、货主等),加强双方互动沟通,可以改善港口形象,巩固客户忠诚度。 四、港口信息化要点

港口码头工作总结(同名70294)

港口码头工作总结 篇一:范文 今年是我们公司发展史上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年,面对国内国际运输、航运业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一个小小的二类码头,在竞争大潮中,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是我们势必首先面临的严峻的课题。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根据总公司的工作计划和要求,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特别是xxxx物流现场会以后,公司管理层精神振奋,重新客观地、认真地、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研究了我们货运公司的现状,进一步更新了思想观念,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搞好企业管理的信心和决心,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竞争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出口货物情况 今年的货物进出口量到十二月底预计可达到82万吨,与去年同期的78万吨相比增长104%。其中散杂货预计可达18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5万吨增长120%(进口散货万吨, 比去年同期的万吨增长137%; 出口散货万吨, 为去年同期的万吨的%);集装箱货物预计可达64万吨,与去年同期的万

吨基本持平。进出口吉重标柜预计可达万个, 比去年同期的万个增长110%。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㈠下大力抓好资源整合和港区改造工作,打造一个全新的xxxxx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我港口进出口货物吞吐量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原先的港口货运码头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要求。为了做大做强xxxxx港,使港口真正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要求,真正具有与各方面的对手进行竞争的雄厚实力,我公司密切配合广州海关发展“大口岸、大通关、大物流。 公司今年稳定货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及时了解周边港口建设的情况和国际航运市场的变化,与一程船公司、二程船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根据周边港口的情况变化及国际航运市场的情况变化,共同拓展客户。例如我们了解到xxx纸厂遇到经xxx港进口货物较困难的情况,由于香港码头费昂贵,大船公司为降低成本采取了先将船舶靠泊蛇口港,将xxx纸厂的货柜卸到驳船上,然后又转运香港再从香港运到xxx港的迂回策略。这样运输方式既费时、费事,又增加了客户的运输成本。现在珠江三角洲已有多个港口采用国际转运直达的方式,即驳船收到货柜

港口起重设备及其发展历程

港口起重设备及其发展历程 陆俊杰 摘要:随着现代港口装卸技术的发展,港口装卸设备也呈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型化和高效化、专业化和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环保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着重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卸船机为例,介绍一下港口装卸设备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关键词:起重机械港口龙门起重机岸吊 一、港口主要应用的起重设备及分类 门桥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以桥架作为承载结构,能沿着桥架上的轨道水平运行,由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和大车运行机构等几部分组成的起重机械。桥式起重机是使用最广泛、拥有量最大的一种轨道运行式起重机,其额定载起重量从几吨到几百吨不等,最基本的形式是通用吊钩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由一个门形金属架构、起升机构、大车运行机构、小车运行机构组成,能够在港口、码头及露天货场等场所沿着地面运行,实现货物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 臂架类起重机:固定式(门座起重机、固定起重机)广泛适用于港口、码头、货场和货运中转站进行货物装卸作业。其结构简单,工作噪音小,易于修理。可采用吊钩、抓斗两用,以满足不同货物的装卸作业要求。移动式:轮胎起重机将起重工作装置和设备装设在专门设计的自行轮胎底盘上的起重机,称为轮胎起重机。浮船起重机:以专用浮船作为支承和运行装置,浮在水上作业,可沿水道自航或拖航的水上臂架起重机。它广泛应用于海河港口,可单独完成船—岸间或船—船间的装卸作业。浮式起重机根据其工作装置的工作特性可分为全回转浮式起重机、部分回转浮式起重机和非回转浮式起重机三种类型。 二、港口装卸机械发展的总体趋势 (1)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是集机电—体的高新技术,以其安全,准确,高效、高技术含量在港口物流中将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液压技术等被广泛用于港口机械的驱动和控制系统;变频调速已成为交流传动系统调速的主导;自动防摇和精确定位技术集装箱吊具上。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将在港口中普遍应用;港口正向着现场作业无人化发展。 (2)大型化和高效化由于市场的需求,港口开始配置起重量大、工作效率高的装卸机械。目前,浮吊的最大起重量达到8800吨,龙门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可达3500吨,世界发达港口矿石和煤炭装船单机台时效率已分别达1.6万吨和1万吨,卸船6000吨和5400吨,集装箱装卸桥台时效率达60箱。而且,更加大型化和高效化的设备正在研制过程中。(3)专业化和多用化为提高装卸效率,各国港口为适应各货种流向和船型的需要,建造厂越来越多的专业化码头。如煤炭、汕品、集装箱、矿石等货类专用码头,并配备厂与之适应的专业化设备;为适应生产布局的不断变化和货种、货流不稳定等状况,出现了要求建造多用途码头的趋势,于是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装卸机械。 (4)标准化和系列化为提高港口机械制造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便维修和保养,港口装卸机械生产正向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如我国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发展速度最快、技

中国港口发展历史

中国港口发展历史 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封建王朝,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港口建设有着自己的历史脉络。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证明在距今2 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已使用桨出海渔猎。 春秋战国时期,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而生,当时已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长江沿岸的扬州港,兼有海港与河港的特征,到唐朝已是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港。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是宋代四大海港。 鸦片战争后,列强用炮舰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沿海海关和港口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内河航行权丧失殆尽。港口长期受制于外来势力,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我国资源财富的桥头堡。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港口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全国(除台湾省)仅有万吨级泊位60个,码头岸线总长仅2万多m,年总吞吐量只有500多万吨,多数港口处于原始状态,装卸靠人抬肩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水运和港口开始获得新生,先后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70年代初: 由于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加上经济发展以内地为主,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海运事业发展缓慢。这一阶段港口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改造、恢复利用为主。在这一时期,沿海港口平均每年只增加一个多深水泊位,其中大多系小型泊位改造而成。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二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 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海运量猛增,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船舶压港、压货、压车情况日趋严重,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初发出了“三年改变我国港口面貌”的号召,开

港口安全工作总结

港口安全工作总结 20**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我在中心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同事和队员的帮助支持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中心以及大队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在中心的日常活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思想总结如下: 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和挑战,尽快 的完成角色转变,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细心向领导和其他同事请教,用心观察、用心揣摩。想问题、办事情时刻从一名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努力尽快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通过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积累。服务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从来到这个岗位第一天开始,领导要求我勤于动脑,仔细观察。要养成踏实的工作态度。这些话一直深深的记载脑子里。一年工作学习中,我积极的参加科室组织的各项工作学习活动,仔细听,认真记。用心琢磨。不偷工减料,增加自己的安保知识业务面。不断熟练各种单据的验收,包括船舶交付门卫检查登记表,进出港维修车辆登记表。出港废旧物资单据等等。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对每一个进港的客户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和气待人。基本做到了应有的岗位素质。

每天进出港口的人员流动量比较大,教育层次跨度很大。因此,必须要灵活处理好各种有可能发生的纠纷。以理服人。公平公正。对一些客户不理解的政策仔细耐心的予以解释。本着服务港口,服务客户的原则处理好每一位客户的事情,保持港口大门的正常通畅与日常秩序。 1月26日苏州市两办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大雪灾害天气下各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苏机发01号),太仓市在1月28日上午9:00召开了关于切实做好大雪灾害天气下安全工作紧急会议。管委会 ___十分重视,要求本委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各部门的指示精神,认真做好了大雪灾害天气下港口安全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管委会第一时间召开安全紧急会议,传达精神,部署工作。各部门尽职尽责,坚守岗位,认真做好大雪期间安全保障工作。党政办公室做好了对上汇报、对下通知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的掌握和上报大雪灾害期间的各项情况。规划建设办公室监督施工单位停工,妥善安置相关工作人员,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对施工人员居住的房屋进行认真检查,作好防冻准备;对危险房屋内的人员组织撤离。港政安全管理部门组成督查小组,赶赴各码头公司现场,对码头、堆场(罐区)、辅助房屋等场所和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全面落实大雪灾害天气的应急预案,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口岸委办公室向码头公司及物流公

港口调度工作总结范文

港口调度工作总结范文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适应新形势发展和港航事业发展的需要。现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对自己一年来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作简要小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学习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及“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其实质内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真正认识海事作为服务单位,应该充分发挥服务和管理职能,全心全意为船工服务,文明服务。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活动,关心时事政治,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扎实认识,实事求是,团结同事,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务项的规章制度。 二、工作业绩 1、做好渡口安全管理,严格按规章制度检查,对违章船舶从严处理,做到依法行政,同地建立、建全船舶档案及台帐。 2、做好船舶进出口签证工作,特别是在《07签证新规则》出台后,我细心学习新规则,根据新规则内容及时调整签证方式,严把签证关。对满足《07规则》的当场给予签证。对未符合签证要求的船舶讲明原因,并责令船舶限期整改,对违反船舶管理规定的船舶进行行政处罚。 3、做好行政处罚,全年共查处违章船舶xx艘,罚款人民币xxxx元,全部严格按律处罚。 4、配合市海事科,做好船员服务簿发放工作。 5、做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批工作。 6、做好“防洪”“防台”和值班工作,严守工作岗位,园满的按质按量的完成务项任务。

7、及时做好安全宣传报道,特别在《xx签证新规则》出台后,及对对船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三、xxxx年工作思路在xx年的基础上,我要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做好各类笔记,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规范船舶登记管理,建全船员登记台账和船员联系平台,把好签证关,及时发放船舶ic卡,同时做好安全宣传、调研等各项工作。立足本职优质、优量的完成各项任务。

我国港口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构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06219723.html, 我国港口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构想 作者:张胜利 来源:《中国水运》2015年第05期 摘要:回顾了我国港口信息化发展历程,对现阶段港口信息化进行了总体评价与分析。 结合港口行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需求,展望和分析了未来港口信息化发展的五大趋势,并提出未来港口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构想。 关键词:港口信息化大信息格局发展历程大数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大港口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港口作为物流供应链中的核心枢纽,汇聚着巨大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当今的港口功能与上世纪80 年代港口功能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港口在供应链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现代港口的竞争正在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全方位竞争,对港口服务的精细化、敏捷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世界各大港口都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主要依赖硬件设施投入延伸向以信息化为引擎的综合软实力提升转变,并在高效、便捷、智能的现代化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各大港口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的引擎作用,全面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是值得业界深入思考的战略性课题。 未来港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各大港口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及高新技术对港口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慧型港口",成为21世纪港口发展潮流。 提升并强化港口信息化战略,港口信息化由传统从属地位产业向核心竞争力产业转变。随着信息化在港口生产、管理、经营、决策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深度应用,信息化不再单纯地是港口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而更是港口发展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载体。港口信息化工作也提升到港口发展的战略高度,强化统筹规划、顶层设计,进行系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地谋划,促进港口信息化进一步纵深融合发展,更好地实现与港口管理模式、发展战略形成良性互动。港口信息化逐步实现由传统的从属地位产业,向港口核心竞争力产业的转变。未来,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应用的情形下,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倍增效应,推动港口业转型升级发展。 围绕港口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实现信息化综合集成与深度应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港口腹地界限越来越模糊,客户对物流全过程的综合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信息化逐步由以单纯应用为驱动,转化为面向主题、面向综合应用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围绕港口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延伸上下游物流链,拓展物流服务功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界限,推动港口物流逐步向现代物流转变。通过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

港口站二月份安全工作总结

港口站二月份安全工作总结 2月份,港口站继续围绕公司安全目标,以平安车站、构建和谐团队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一、召开车站安全生产会议,布置安全工作重点及安全事项。 二、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布置并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杜绝了酒后上岗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确保节日期间安全稳定。 三、加强行车人员电气化相关安全知识及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根据车站扫雪预案,及时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扫雪,确保了运输生产组织的安全畅通。 五、组织一次道岔等设备及作业现场综合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反馈和处理。 六、做好雨雪等不良天气下行车安全保障措施,强调调车作业速度的控制、人员站位、了望彻底及停轮上下车的重点要求。 七、继续根据学员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学员业务技能学习。 八、继续推进电气化区段作业标准的执行,为电气化开通使用打好基础。 九、继续深入现场,加大检查力度,重点地段重点监护。其中夜查四次(另外节日期间坚持每日一查),日查不间断,较好地控制了违章违纪的发生。

十、做好节后作业人员的收心工作,稳定人员情绪与心态,确保作业人员持久的安全意识。特别在目前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强调杜绝抢活、简化作业等行为。 存在问题及隐患: 1、2月2日3:00集西货场送车时,汽车侵限,同时该线无警铃; 2、2月2日10:00新东方9道取车时,道口工监护不力,作业中护栏被他人推开通行。 3、焦专线防护栏多次被机械撞坏,且维修不及时、不到位。 4、8#道口及其附近走行线,东粮作业中防护不到位,作业机械时有侵限现象。 5、部分道口的立岗监护不及时,作业未完毕提前开启护栏的现象时有发生。 6、对讲机、机车台性能不稳定,比如在春节期间出现联系中断等问题较多,安全保障不良。 7、个别装卸专用线内作业时,装卸单位的安全防护不力,流动机械时有抢越等不停止作业的现象。如2月9日3:30卸4线送车时,汽车仍在作业,并侵限;2月21日22:50东粮5道作业时,行吊未停止。3月份主要安全工作打算: 1、继续落实安全目标,深入现场,加大检查力度,强化“两纪一化”执行。 2、继续做好业务学习培训工作。重点电气化安全学习、培训与考核。

中国港口发展史

中国港口发展史 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封建王朝,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港口建设有着自己的历史脉络。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证明在距今2 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已使用桨出海渔猎。 春秋战国时期,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而生,当时已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长江沿岸的扬州港,兼有海港与河港的特征,到唐朝已是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港。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是宋代四大海港。 鸦片战争后,列强用炮舰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沿海海关和港口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内河航行权丧失殆尽。港口长期受制于外来势力,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我国资源财富的桥头堡。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港口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全国(除台湾省)仅有万吨级泊位60个,码头岸线总长仅2万多m,年总吞吐量只有500多万吨,多数港口处于原始状态,装卸靠人抬肩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水运和港口开始获得新生,先后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70年代初: 由于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加上经济发展以内地为主,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海运事业发展缓慢。这一阶段港口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改造、恢复利用为主。在这一时期,沿海港口平均每年只增加一个多深水泊位,其中大多系小型泊位改造而成。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二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 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海运量猛增,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船舶压港、压货、压车情况日趋严重,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初发出了“三年改变我国港口面貌”的号召,开始了第一次建港高潮。从1973年至1982年全国共建成深水泊位51个,新增吞吐能力1.2亿吨。首次自行设计建设了中国大连5万/10万吨级原油出口专用码头。这一时期锻炼和造就了中国港口建设队伍,为以后港口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三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

港口信息化现状及新发展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小组成员:陈长平林新建 吴文斌于杰 曾德金郑晓洁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港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港为例,分析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对其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港口信息化现状新发展 0引言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管理与生产作业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而随着港口功能和业务不断的拓展,港口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企业管理开始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港口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港口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港口企业的重视,并把港口信息化建设归入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 1港口信息化的内涵 港口信息化是指在港口规划建设与生产运营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港口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构筑起港口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港口信息化应包括港口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如运输、仓储、海关、码头、堆场等,涉及港口物流企业中信息活动的全过程,即信息产生、整理、加工、存储、分析、传输和使用,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对港口物流生产经营目标的计划、组织、监督、调整及控制的职能。 港口信息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建立具备汇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资料汇集的基础信息平台;完成调节客户关系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协调客户与港口自身关系,并作出决策方案的信息决策平台。 港口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构建五大平台: (1)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具备综合数字、语音和图像的通信能力,能够与外部广域网络相连接。 (2)港口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包括港口土地利用、港口设施、地下管线等港口空间基础数据管理,为港口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 (3)港口内部管理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生产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

港口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共19篇汇总).doc

港口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我们港口的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这为港口生产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经验告诉我们,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必须同时从技术、教育、管理三大措施入手。特别是从管理入手。通过对港近十年来的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些事故大多是由指挥人员的违章、操作人员的违章、相关人员安全知识的匮乏造成的。 少数职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存在侥幸心理,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认识和贯彻不到位。为了有效地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并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让职工在安全、稳定、无害的环境中放心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三不伤害”等规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分析 生产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反应,即其结果是有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 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要求我们经常性地召集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通过对职工经常性地教育,安全生产规章进入耳朵里、进入脑海里、进入心里。于此同时,还应该让职工从内心里意识到,安全生产的考核不是以罚钱为目的,二是要大家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日常工作中,会有个别的职工违反安全规定被考核后会觉得没面子。我们的安全生产教育就是要能扭转职工的这种思想。 对于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各个基层队每天、每周、每月都有对设备进行安全方面的检查、维修,当检查到时及时解决。另外,我们还有公司组织的设备安全检查。这些基本可以有效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各种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思路控制危险源。这点在公司的许多文件上都有,这里不再赘述。 从总体出发,实行系统安全管理。在港口装卸生产中,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设备和环境等因素。安全是同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情况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在做好个体安全的同时,还要关联地来看总体安全。因此,实施系统安全管理应该包括,安全制度的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生产计划的合理安排,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重视激励作用。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 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职工的个人利益。即使在按规定考核的时候,也要同时加强教育。使职工对安全生产管理有了归属感,最终积极主动自觉地遵守安全制度。 第2篇港口区安全生产工作简报

港口安全工作总结

港口安全工作总结 《港口安全工作总结》的范文,篇一:港口库场工作总结 ************** 转眼间,我进入公司工作已经将近3年了,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公司帮助我提高了工作经验,增强了业务水平,还时时关心我们工作之余的精神生活,时刻带给我们家的感觉,我以进入这个大家庭而感到荣幸。回顾这两年多的工作,我觉得自己有必要从头梳理一下,总结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努力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公司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实习阶段。 20XX年9月份,我进入公司实习工作,一开始在综合部工作,主要负责办公用品仓库的整理和车辆的派遣工作。 综合部,是一个服务部门,要为其他部门做好后勤准备工作,而办公物品是否满足工作要求、车辆安排是否合理关系到部门工作的效率,非常重要。一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不够细心,出现了许多的工作失误,幸亏有公司同事们的无私指点和不时的提醒,到我调离综合部时,这些工作已经做得有声有色了,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也基本没有失误了。 在综合部实习的那几个月,使我彻底的融入了 **************这个大家庭,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们充分的关心、爱护。

二、工程部工作阶段。 在综合部实习之后,我被调到工程部,并住在工地,学习工程管 理方面的知识。在工程部的五个月时间里,我不但了解了现在咱们港口的基础建设信息,还学习到了许多工程方面的知识,比如CAD的简单应用和建设图纸的解读等等。 在工程部,我每天除了学习工程知识、翻阅各种图纸外,范文写作还坚持每天到施工现场巡视两次,检查施工情况,做好个人记录,遇到问题及时跟领导汇报。 由于我所学的专业是物流工程专业,对工程建设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实在有限,自学工程技术知识的难度很大,导致工作中产生很多失误,但在领导和同事的指点下,我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三、生产准备部工作阶段。 由于与公司签订工作合同时,给我定的是生产准备岗位,因此在公司为了生产做准备而成立生产准备部后,我便被调入该部门,进行生产准备工作。 在这期间,我和其他几位同事,在公司的安排下,一起来到了福建罗源湾公司,进行了实地的实习。我在罗源湾实习了三个月,从装卸一直到调度,跟着罗源湾的工作人员进行实习。

宁波港发展史略

宁波港发展史略 宁波文史资料第九辑·宁波港史资料专辑 宋静之 宁波港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春秋时期称句章港,唐朝称明州港,元朝称庆元港,明朝开始称为宁波港。宁波简称甬。 宁波港位于东海之滨,中国海岸线的中段,扼南北水路之要冲,前方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后方为四明山和天台山所环抱,四明山向东延伸到镇海区的澥浦附近伸入东海,形成了宁波市与舟山毗连海域的岛屿,天台山余脉的太白山,在北仑区柴桥附近伸入东海,形成了舟山群岛。这里的海岸带基本格局,早在7000前已经形成。镇海口以北至横塘的海岸,具有利于发展浅海养殖、海水晒盐事业的泥质沙岸。镇海口以南至北仑区郭巨镇峙头角的海岸,岸线曲折,岸滩稳定,水深湾阔的岩岸,是建设深水良港的理想之地。镇海口内的甬江,江面开阔,水深流稳,可通3000吨级船舶,是一个优良的河港口岸。 从宁波港出发的船只,有二股天然动力可利用:其—,北赤道暖流从南方流来,经过宁波港口外的东海流向日本,北冰洋寒流由北而来,绕过日本经过宁波港口外的东海南下,两流背向回流;其二,宁波港的气候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刮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风向随季节不同进行有规律的转变。唐朝大中元年(847年)明州商船利用上述的季风和洋流,从明州港(宁波港)出发,顺风顺水地航行,三昼夜到达日本值嘉岛,创造了帆船时代最快航速的记录。 以上所述的宁波港得天独厚的天时与地理优势,早在6000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就开始开发利用,进行航海活动。宁波人的祖先,为了不辜负这样优越的地理环境,几千年来,化尽心血,历尽艰难,开发港口,发展航运事业,在港口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其中,有光荣的功绩,也有屈辱的记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顺利发展的实况,也有曲折停滞的记载。了解一下宁波港的历史,必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宁波的历史和今后发展的趋势。为此,我把所阅所见所闻的有关资料,整理成文,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创建于春秋后期 宁波的造船和航海事业发源地是河姆渡。河姆渡在余姚江北岸,距宁波市区约有25公里,今属余姚市罗江乡。1973年在那里发现新石器遗址,考古学上把这个遗址定命为河姆渡文化①。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六支木桨和许多淡水动植物以及鲨鱼、鲸鱼等海生动物的遗骸,还有陶制的船模等。经过考证,大约在六七千年前,住在河姆渡一带的原始居民,已经能制造船桨,使用舟楫,航行于河湖港湾和近海进行生产活动。也证明了河姆渡是宁波造船和航海事业发源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航海活动是中国最早的航海活动。 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浙东地区经济的开发,越王勾践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后,“以南(东)疆句余之地,旷而称为句章,以章封伯之功以示子孙”②并开拓建城,成为港口。句章港址在城山渡(今宁波市江北区乍山乡城山渡村)。东距三江口(今宁波市区)22公里,西距河姆渡约三公里。溯姚江而上可达余姚县城,顺流可入甬江经镇海大浃口入海,是越国重要的通海门户。越王勾践开辟句章港是为了发展水师和加强与内越和外越联系。自建成后一直以军事活动为主,在经济上只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换活动,没有发挥过重要作用。从战国到隋朝近千年中,从句章港出发,进行海上军事活动,在史册上是屡见的,但进行海上贸易的记载,

港口信息化建设

《港口信息化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运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现代港口的发展呈现出布局网络化、业务物流化、格局港城一体化和管理信息化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港口全面实现信息化。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港口信息化的建设,并在这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信息化应用的理论 中国港口大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和竞争压力。使用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得公司工作改变过去粗放的工作作风,使得港内工作更加精细化,就能起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目的。 精细化管理就成为了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依托。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是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它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二、港口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第一,信息化发展水平将对港口竞争力产生重要影晌。 港口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将为港口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带来

港口安全工作总结

港口安全工作总结 篇一:港口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2012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我在中心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同事和队员的帮助支持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中心以及大队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在中心的日常活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思想总结如下: 一,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管理与被管理 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和挑战,尽快的完成角色转变,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细心向领导和其他同事请教,用心观察、用心揣摩。想问题、办事情时刻从一名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努力尽快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通过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积累.服务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安保业务知识流程的熟练和业务素质 从来到这个岗位第一天开始,领导要求我勤于动脑,仔细观察.要养成踏实的工作态度.这些话一直深深的记载脑子里.一年工作学习中,我积极的参加科室组织的各项工作学习活动,仔细听,认真记.用心琢磨.不偷工减料,增加自己的安保知识业务面.不断熟练各种单据的验收,包括船舶交付门卫检查登记表,进出港维修车辆登记表.出港废旧物资单据等等.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对每一个进港的客户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和气待人.基本做到了应有的岗位素质. 三,灵活处理各种纠纷,维持港口大门的正常通畅与秩序 每天进出港口的人员流动量比较大,教育层次跨度很大.因此,必须要灵活处理好各种有可能发生的纠纷.以理服人.公平公正.对一些客户不理解的政策仔细耐心的予以解释.本着服务港口,服务客户的原则处理好每一位客户的事情,保持港口大门的正常通畅与日常秩序. 篇二:关于大雪灾害天气港口安全工作的总结 1月26日苏州市两办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大雪灾害天气下各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苏机发01号),太仓市在1月28日上午9:00召开了关于切实做好大雪灾害天气下安全工作紧急会议。管委会主要领导十分重视,要求本委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各部门的指示精神,认真做好了大雪灾害天气下港口安全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