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公共行政学:是以国家行政系统为对象研究政府自身管理问题,希望自身管理问题解决为政府外部问题解决做保障

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是多元治理主体在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合作行为。侧重点是公共产品的生产与运营。

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利,有效提供公公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特征:1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上 2.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同于政府管理,它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或个人相互合作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合与责任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1.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2.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3.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4.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与自主性 5.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内涵:1.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及责任等方面

3.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4.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公共性

5.目标公共性

公共管理学产生原因:内因:财政危机、信任危机、治理危机

外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化趋势、社会民主化浪潮

“新公共管理”运动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发起。主要内容: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以市场取代官僚组合字,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代表人物及观点:①米尔顿·弗里德曼、哈耶克—“小政府理论”。

②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流程再造理论”,对官僚制进行改造和超越③马克·霍哲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管理工具—政府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④戴维·奥斯本和德勒·盖布勒—“重塑政府理论”—《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新保守主义。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

传统公共行政:效率至上新公共行政:引入社会公平

新公共管理时期:经济、效率、效能

¥政府治理社会的三种制度模式:1.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集权管理、权治管理及强制管理实现 2.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事务的管理成为目的,政府自身的管理则是出于更好的服务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 3.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特征:1.服务导向而非控制导向2.公公导向而非效率导向3.公民本位而非政府本位4.开放式行政而非封闭行政5.德治和法制的有机结合

第三章公共管理主体

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组织(政府、非政府)、个体(公共管理者)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1.活动目的不同。非: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公: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

2.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不同。非:各种不同的私人产品公:公共产品,公共服务

3.管理对象不同。非:本组织成员公:全社会的公共事务

4.活动依据不同。非:规章制度公:国家法律

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体制:一、纵向结构也称层次结构,是指从中央政府机关到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的层次结构。决定纵向结构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 1.管理层次: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及有多少管理层次 2.管理幅度: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级单位和工作人员的数目尖形结构、扁形结构

二、横向结构的一级政府可分为:一般权限部门,专门权限部门

组织体制:1.分级制是典型的层级结构,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有隶属关系,业务范围随着层级缩小而下降的一种组织体制

2.分职制是指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职能而横向划分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不同但所管范围大小基本相同的组织体系

政府失败的原因:一、公共决策失效。1.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2.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的缺陷 3.决策信息不完全 4.政策执行上的障碍二、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1.缺乏竞争机制2.政府机构及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3.监督机制的缺陷三、内部性与政府扩张。公共部门为了其内部管理,需要发展他们的标准或规则,用来评价全体成员,决定工资、提升和津贴,预算分配等。这些标准或规则及内部性。四、寻租。是政府干预的副产品,指政府利用行政、法律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已维护和攫取既得利益。

民办非政府组织的分类:慈善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财团机构,群众团体

第四章公共管理权利与责任

公共管理权利的社会功能:1.公共管理权力对于利益冲突的调节作用: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以国家权力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管理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管理权的性质。

2.公共管理权力对于政治稳定的保障作用:公共管理权力对于政治稳定的保障作用,是国家权力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管理权力的基本功能之一

3.公共管理权利对于公众利益的促进作用:公共管理权力对公共利益的促进作用,是任何形式的公共管理权力的根本职能

公共管理责任:主观责任:忠诚、良知、认同客观责任:职责和应对的义务

公共管理权力监控的机制:一、内部监控:1.垂直监控:又称纵向监控,是针对公共组织内层系关系的一种监控机制,调整的是组织内部指挥与服从、命令与执行的关系,是公共组织机构按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的双向垂直监控2.职能监控:又称横向监控,是针对公共组织职能结构的一种监控机构,是公共组织各职能部门就其主管的工作,在其职权范内对其他部门实行的监控。3.专职监控:是指在公共组织内部设立专门的监控机构,负责对该组织内行驶公共管理权力的其他部门进行监控4.特种监控:是指对公共组织进行的专业性监控,如审计监控、物价监控等。其中,审计监控就是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特种监控的一种活动。二、外部监控:1.立法监控:又称权力机关监控,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公共组织及其活动实施的监控,它是层次最高,权威最大,范围最广,最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监控2.司法监控: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公共组织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的强制性的监控。3.政党监控:是公共组织外部监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组织监控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4.社会监控:社会监控是指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权力行使过程的监控5.媒体舆论监控:是指新闻媒体对公共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实施的舆论监控。

第五章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职能的种类:一、从政府管理的领域划分: 1.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职能、镇压与治安职能、民主建设职能 2.经济职能。包括宏观调空只能、市场监管职能、公共服务职能 3.文化职能。包括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发展教育的职能、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发展体育卫生事业的职能 4.社会职能。包括社会保障只能、社会福利只能、社会救济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5.民生职能。包括就业问题、就医问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二从政府管理的性质划分:1.统治性职能。2.管理性职能3.服务性职能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职能:社会服务功能、社会沟通功能、社会调解功能、社会缓冲功能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演变:一、自由放任主义①政治职能占据中心地位②在经济和社会职能方面,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正侧,公共部门起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的守夜人角色③处于对整体利益的考虑,公共部门应该向社会提供某些类型的公共商品。二、国家干预主义①政府权力体系迅猛扩张,“行政国家”取代“守夜人”成为各国政府职能体系发展的主流趋势②各国公共部门政治职能总体上机一部加强③在经济和社会职能方面各国普遍采取积极干预的职能模式三、新古典主义①政治职能的对内统治职能尤其是暴力镇压职能相对弱化,而民主监事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②政府经济职能范围收缩,市场机制增强。③政府经济职能目标转变,将重点由凸显“充分就业”转向控制通货膨胀,有经济高增长转为稳定适度增长。四、“社会人”政府①政治职能相对减弱,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②政府承租了更多的经济职能,并作为公共管理职能的重点③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扩大

第六章公共管理决策

决策理论1.规范决策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理论提出的)2.行为决策理论(有限理性,满意标准)3.渐进决策理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逐渐修补的渐进过程实现的)

公共管理决策类型:①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②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③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在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知道自然状态的发生,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不确定型决策: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也不知其发生概率风险型决策:随机决策。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知道那种状态会发生,但知道种类及概率)④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战略决策: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有方向性的,与整个国家与社会发展远景有关的重大决策战术决策:实现组织各环节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为解决某一具体管理问题或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影响范围小,短期的)⑤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常规决策,指所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例行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指所涉及的问题是例外问题的决策)⑥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公共管理决策体制:①信息子系统:是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组成的,主要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等活动②咨询子系统主要是由各类专职试兼职等决策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组成③决断子系统:由拥有决策权的机构和人员组成,其他系统都是在决策系统的领导下进行的④执行子系统:由公共管理决策执组织和人员组成,主要是通过从事指挥、沟通协调活动促进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⑤监督子系统:通过对决策的指定和执行实施全面的监督,对于在执行过程中与预先设定路线不相符的决策子系统迅速做出反应,是决策者能够及时得到调整,从而保证公公决策的顺利实施。

公共管理决策程序:一、公共管理决策问题分析二、公共管理决策目标的确定。(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的划分依据是涉及的内容范围)三、公共管理决策方案拟定。(应变性决策方案,包括应急性决策方案和预防性决策方案)四、公共管理决策方案选择。(选择决策方案的标准:价值标准、满意标准、期望值标准)五、公共管理决策的执行。六、公共管理决策效益评定。(评定原则:宏观决策效益和微观决策效益的统一、当前决策效益和长远决策效益的统一)

第七章公共管理绩效

美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发展过程:1.效率阶段。“好政府”强调效率 2.预算阶段。通过预算推动政府绩效 3.管理阶段。联邦政府生产力测定方案 4.私有化阶段。经济复兴计划,缩减政府自身规模和职责5.重塑政府阶段

绩效管理基本流程:绩效计划→绩效指标体系建构→绩效管理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绩效评估结果应用→绩效计划

依据绩效评估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短期评估(一年一度)、中期评估(1~5年)与长期评估(针对战略性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绩效评估的历史演变: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早期积累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性积累过程逐渐丰富了绩效评估的内容。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绩效评估的效率评估时期。主要特征:以政府效率为中心聚焦政府公共产出与效率,注重对政府预算的评估和政府管理结果的评估。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结果评估时期。主要特征是重视公共部门的工作结果,其主要关注的焦点是政府公共产出的质量、结果与公共满意度。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公民导向为中心成为强化责任的管理机制与管理制度。绩效评估逐渐被绩效管理所替代。

多元评估主体的选择:政府部门主体:(上级主管部门和部门自身)、社会评估主体(公民群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独立组织评估主体(咨询机构或专家团体)

4E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经济指标、效率指标、效益指标、公平指标

第八章

人力资源特性:1、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和时代性。指人力资源受时间影响和限制。

2.人力资源的再生性和持续性指人力资源可以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得以再生和持续

3.人力资源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指人力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性和社会生活特征相联系

4.人力资源的智力性和能动性。指人力资源能够有意、有目的的进行知识积累、技术更新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各种选择

5.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和增值性。指人力资源是组织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1.准备阶段,即“我们目前的状况怎么样”其一,外部环境的调查分析主要是对公共部门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等信息的洞察。其二,内部环境包括公共部门的战略目标、组织环境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结构等。其三,调查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流动情况 2.预测阶段,即我们的“目标具体是什么”。对公共部门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需求预测包括专家估计法和统计预测法,供给预测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 3.实施阶段,即“我们怎样做才能实现目标” 4.评估阶段,即“我们做的怎么样”。可通过人力损耗指数、留任率等指标评估

工作说明书:描写某一职位工作内容、职责、工作环境、工作关系以及任职资格的书面文件。工作分析的结果就是工作说明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工作描述,也叫工作说明,反映的是与职位的相关情况,包括职位标识i、职位概要、履行职责、业绩标准、工作关系、使用设备、工作环境条件。二,工作规范。也叫任职资格,反映的是对从事这个职位的人的只是潜能、能力及其他个人特征的要求,包括一般要求,生理要求,心里要求

招聘的方式:1.面试。 2.心理测验。 3.评价中心(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结构化面试、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演讲、案例分析、事实判断、模拟面谈等)

第九章公共财政管理

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全面履行。具体而言有三大目标,即追求效率、实现公平和保持稳定。首先,通过公共财政管理,旨在向公众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满足社会公共的需求,依据市场效率原则,实现整个社会资源和要素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最佳分布,实现政府支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的有机结合,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其次,通过公共财政管理,运用税收、公共支出等手段有效地对国民收入、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通过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及财富积累上的分化与差距,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社会最贫困阶层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基本公平。再次,通过公共财政管理,有效地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公共财政管理的三大目标之间既统一又矛盾。统一是他们都以效率为前提条件,只有真正

实现了效率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公平目标和稳定目标;矛盾是因为效率目标的实现有时会损害公平目标的实现,而公平目标的实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效率目标的实现。

公共预算的模式:1.分项排列预算模式。产生时间早,管理方式较简单。以预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标为核心,采用分项排列的方法依次列出特定目标的预算资金,由拨款机构加以拨付。 2.设计计划预算模式。 3.目标管理预算模式。4.零基预算模式。从理论上说,每种政府计划和活动应在新的会计年度归整于零,重新开始。意味着各机关应致力于追求现行计划的效率和效能,同时也应提升计划消减或裁并的可能性。 5.绩效预算模式编制程序:1.由高层管理者提出基本目标和总原则 2.责成下级部门将赋予他们的目标具体化并形成一揽子决策 3.对备选方案分别进行排序确定优先项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终止、保持最低限度、缩减、维持、扩充4.由高层管理者选定方案。

公共预算的执行:包括收入执行、支出资金拨付和预算调整

公共收入构成:1.税收 2.公债 3.公共收费 4.国有资产收入(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有:利润上缴收入,股息红利收入,租赁收入,承包上缴利润收入)公共物品管理

税收与公债的区别:1、自愿性税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公债的发发行和认购以价值规律为活动的基础,是建立在资金持有者——企业或个人自愿购买的基础上的。2、灵活性税收的征收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预先规定,不能随意改变,具有固定性;公债的发行规模、发行时间、偿债方式、期限、利率、等都可以根据国家公共收入的需要灵活的加以调节,因而具有灵活性。3、有偿性税收无需偿还,具有无偿性;公债取得的收入必须按规定的方式和期限归还,同时支付一定的利息,因而具有有偿性。

第十章

公共物品的分类:1.纯公共物品,凡是能够严格满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的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2.准公共物品,凡是不能严格满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分为俱乐部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可以轻易做到排他),公共资源(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排他)3.混合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不完全的

公共物品的特性:1.消费的非竞争性。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减少任何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 2.收益的非排他性。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受益的范围之外 3.效用的不可分性。指公共物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边际效益的大小捐献自己应当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费用,则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最有效的最佳水平PPP供给模式: 含义: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以伙伴关系充分协作的结果.

优点:1.公平与效率结合:在非纯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引入私人投资,不仅仅是对政府投资不足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引入私营模式的管理技术,从而增加了效率。 2.双负责机制:通过ppp模式,政府与私营部门在契约基础上建立全程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对整个供给过程负责 3.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ppp模式早在公共项目的初期就可实现风险分配。

第十二章、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分类:根据危机发展速度分类:1.龙卷风型危机。即危机发生后会很快平息,不会给社会带来长期影响 2.腹泻型危机。这种危机发展酝酿有一个过程,但爆发后很快结束3.长投影型危机。爆发具有突然性,但其后续影响深远,长时间内难以平息4、文火型危机。这种危机来的慢去的也慢。根据公共危机后果的严重程度分类: 1.一般危机事件。影响局限在基层范围,可被县级政府所控制 2.较大危机事件。后果严重,影响范围大,发生在一个县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县以上,超出县级政府应对能力,需要动用市有关部门力量

方可控制3、重大危机事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市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4、特别重大危机事件。规模极大,后果极其严重,需动用全省的力量甚至请求中央政府增援协助方可控制

公共危机管理内涵:指公共组织为消除或降低公共危机的危害性,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防、回应和处理的管理过程。

特征:可预防性、开放性、应急性、不确定性、综合性、国际性

公共危机发展周期:五个发展阶段: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解决期、善后期

罗伯特希斯的四阶段论,又称4R模型。①减少阶段,指减少危机发生后的冲突程度②预备阶段,指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应对和恢复准备③反应阶段,指危机发生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遏制危机发展的势头,运用各种资源和管理方法解决危机,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④恢复阶段,指一旦危机情景得到控制,应随即着手恢复工作,并就危机处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危机管理工作,修订危机管理计划

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一、预防阶段:(一)加强预测预警(二)降低社会的脆弱性(三)提高社会的恢复力二、准备阶段 :(一)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二)应急预案的编(三)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四)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三、响应阶段:三个目标:一是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二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危机所造成的财产、经济损失;三是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四、恢复阶段:内容:1、消除公共危机的社会影响。 2、减轻公共危机造成的环境影响。 3、降低公共危机的经济影响。 4、消除公共危机的心理影响。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对机制:(一)决策机制:就是要求组织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2、方法:(1)危机事前决策法:罗伯特.希斯(2)危机事中决策法(3)危机专家紧急咨询决策法(二)处置机制:1、救助性措施。这项措施基本原则是: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后救物。 2、控制性措施。危机发生后,管理部门应当对危险源、危险区域和所划定的警戒区逐层实施静态控制,同时进行交通管制以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 3、保障性措施。危机发生后,基础设施部门应及时修复被损毁的公共设施。 4、预防性措施。危机管理部门不仅要减轻已经造成的损害结果,还要对有关的设备、设施以及活动地潜在的风险进行排查,并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5、动员性措施。必要时,危机管理部门可紧急征用企业、社会所储备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6、稳定性措施。危机管理部门应该协调国家执法机关,采取有效的稳定性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危机处置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7、协调性措施。危机管理者应建立规格较高的危机协调中心促进各方合。(三)社会动员机制:原则:(1)社会动员要依法动员。(2)社会动员要遵循有条件的强制性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的前置机制:(一)预警机制:1、内涵: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指公共组织整合资源,有效预防、应对公共危机发生的机制。

2、构成:(1)监测系统:①信息收集子系统②信息加工子系统:信息整理、信息识别和信息转化③决策子系统④警报子系统

(2)咨询系统:(3)组织网络:(4)保障系统:

(二)信息报送机制:分为三类:信息通报:信息自上而下流动。信息交流:信息横向流动。信息报送:信息自下而上流动。

1、信息报送的涵义: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收集、报告、传递危机信息的活动。

公共危处置的延展机制:(一)恢复重建机制:注意事项:1、恢复重建必须要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2、恢复重建机制中还应注意促使人们总结教训,加深对公共安全问题的认识,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3、恢复重建要着眼未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机遇,如果人们善于化危机为转机,那么,恢复重建就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危机化为转机取决于“两个效应”的发挥:一是学习效应;二是后发效应。

(二)调查评估机制:1.调查评估的涵义:是对危机及其预防和处置所进行的考察,目的是获取必要的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与判断。 2、原则:(1)客观性原则(2)独立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公众参与性原则(5)目标导向性原则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课件-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讲义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课件-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 讲义 第四章政府的角色 问题一公共部门的重要性,存在的必要性。 马斯格雷夫妇认为,政府的普遍性或许反映出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这种意识形态不同于消费者选择和实行分权的决策等前提,并且“市场机制自身并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经济职能”,离开了政府的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转,原因如下: 1、必须不存在任何自由准入(市场)障碍,且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必须具备充分的市场知识,这就需要有政府管制和其他标准来保证这些条件的实现 2、当竞争由于高额成本而变得无效时,政府干预也是必要的 3、一般来说,若无政府为其提供法律框架,进行保护和强化,市场运行所需要的合同性的安排和交易行为将无法进行。 4、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并导致“市场失灵,”这需要通过公共部门制定解决方案 5、社会价值观要求政府对市场体系产生的收入和财富以及通过继承获得的转移性财产权进行的分配进行调节 6、市场体系并不足以保证高就业率,物价稳定以及社会所希望的经济增长率,这就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

7、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评估未来消费的贴现率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以上观点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某些理论依据,总之市场无疑是强有力的,并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为众多商品和服务提供一套配置与分配体制。但要记住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时需要政府的干预。问题二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差别。 赞成公共部门应具有专门的管理形式的理由在于: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之间具有巨大的区别。①公共部门的决策可以是强制性的,如公民可以被强迫缴纳税款,而私营部门不具有这一特征。并非所有的公共活动都具有强制性,而是那些需要比私营部门更谨慎执行的公共活动才具有强制性。私营企业在主观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对不同的消费者提出不同的要价,他们可以忽视正常程序的存在。②公共部门具有不同于私营部门的责任制形式。从理论上说,公司管理部门要对股东负责,而公务员要对政治领导人、国会、公众以及司法系统的不同部门负责。③公共服务管理者必须解决在很大程度上由政治领导人设定的外部议程。这一点就不同于以盈利为各级人员共同动机的组织。对公共服务的管理者,一方面必须执行政治议程,另一方面偶尔地反映冷淡,甚至采取不友好的行政行为,这样会引起官僚机构与政治官员之间的冲突。这并不是说按照政治议程办事就比按照盈利办事缺少合理性,而是说政治议程使得公共部门的管理不同于私营部门。这些由政治官员强加的大部分议程缩减了管理者的活动范围。④公共部门在测量产出或生产效率方面存在着固有的困难。公共部门缺乏类似于私营部门中利润这样的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管理者的转化能力表现为善于运用以下技巧(D) A.思考 B.实践 C.推广 D.创新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制的对象主要是(B) A.公民 B.市场中活动的企业 C.民间组织 D.利益集团 3、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学者是:(D)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4、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外的“第三只手”的是(B) A. 公民 B. 公民社会 C. 企业 D. 市场 5、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观点的学者是(C)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6、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和起点是(B)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问题 C.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较,公共管理的特质表现在:(ABCD) A.管理主体的广泛性 B.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应用于公共部门 C.注重管理外部环境 D.注重管理价值的实现和责任 2.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综合角色包括(B.C.D) A.活动角色 B.人际关系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3.制约公共企业效率发挥的因素主要有:(A.B.C.D) A.产权关系明确 B.预算软约束 C.预期目标多元化 D.资产安全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4、现代社会中的不可治理性主要产生于:(A.D) A. 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性 B. 政府权威的削弱 C. 政府管理运行资金不足 D. 政府能力与解决所面临问题难度的差距 5、绩效管理是一种面向结果的管理,它强调政府追求的目标应包括:() A.效率 B.公平 C.公正 D.民主 6、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包括(ABCD) A.行为导引功能 B.利益协调功能 C.利益分配功能 D.调控功能 7、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的:() A.公共性 B.管理本质的服务性 C.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D.权力运行的单向度性 8、治理与统治的之间的差别表现在:(BCD) A. 权威的来源不同 B. 权威的行使主体不同 C. 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 D. 管理的范围不同 9、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包括有(ABCD)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产业政策 二、简答题 1.制约发展中国家第三部门发展的特殊原因主要有哪些? (1)社会经济的欠发展导致第三部门在资金获取方面面临更大的困境。(2)发展中国家社会分化程度低,中间阶层发展不足,而中间阶层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社会基础。(3)由于缺乏自由结社的传统,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结社的意识不强,第三部门的发展缺乏公民文化的支持。(4)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政府对社会实行强制统治,第三部门独立发展和活动的空间有限。(5)发展中国家普遍法制化水平低,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政府的权力不能得到有效地约束,第三部门发展和功能发挥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规引。(6)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和通讯发展水平比较低,制约了第三部门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2.绩效管理为什么是政府再造的有效工具? 1.绩效管理为政府再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绩效管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3.绩效管理有助于重塑政府形象,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思修网络课程期末总结

思修网络课程期末总结 担任思修网络课程的助教工作一学期里,我们收获颇多。这份工作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探讨的方面,但也存在些不足之处。下面我就从值得借鉴和存在的不足两面来做总结。 首先,值得借鉴的方面。在这次思修网络课程的助教工作过程中,我了解到,大部分同学还是挺乐意认真地去看视频。其中,原因不乏是因为讲课的老师讲得很精彩,知识面非常的广阔,看问题的视野新颖,语言幽默诙谐等。而且,有些同学喜欢某个老师,她们会跟踪学习。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另外,网络视频可以提供同学反复学习的机会。当同学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们可以反复听,以至听明白,弄清楚。这在课堂授课上是难以做到的。而且,思修网络课程的讨论版块,当同学们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此讨论,而此区又聚集了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可以集思广益!最后,就是网络课程的日历和进度跟踪。当同学们一打开课程学习,看到日历挂在上面,就可以根据日期计划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此同时,也会给同学们一种学习的紧张感。而进度跟踪可以提醒同学们是否完成了今天该学习的部分,避免同学们每次过少的学习,或过多的学习而生发厌倦感。总的来说,网络课程在同学们心

中是值得信赖的。 其次,在这次网络课程的工作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第一,不能真正的知道同学们是否真的有认真学习。有些同学可能开始一段时间没把它放在心上,等到助教要批改作业了就马虎应付一下。所以我认为,在自由学习的同时,也大概的给同学们限定一个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哪些作业。并且在一学期的开始,就要把各项事情与助教讲明白,哪些该做,何时做,都做一个统一的说明。第二,网络界面有些混乱。有时打开网页就能看到各所高校的各类通知,一眼就感觉界面不怎么清晰。如果各高校都建立自己的通知版块,只提供给本校的学生看,可能会比较好。而且都放在一起,同学们也不便查看。第三,课堂讨论的次数可以增多点。每学期是两次直播课,四次讨论课。个人认为可以将最后一次直播课换成讨论了,因为网络视频,同学们回去都可以看,而第一次直播课可以做示范,并告诉一个操作程序。讨论课会提高学习的质量,到最后都不松懈。第四,可以建立一个人的天地。就是有时学习到某个时间点,突然有事需要去做,就可以在个人天地里做下记录,或把遇到的问题,感想等写在里面,给同学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天地。 做为一名思修网络课程的助教,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启发并锻炼了我。虽然这门课开发不久,但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的。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汇总(中小幼通用)

《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汇总(中小幼通用)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观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 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职前培训 职前培训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的基础阶段.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在职前培训要掌握从事教师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素养,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入职培训 教师入职培训,是指经历过教师职前培训的人,在刚获得的教职岗位上,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岗位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3.在职培训 在我国,有大量的教育机构承担着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的任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在职学习课程。同时,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在职学习进修的制度,引导和鼓励教师不断地学习。

大一思修学习总结

大一思修学习总结; 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单纯的考试,可以肯定地讲,这门课程帮助我们大一新生陶冶了思想、净化了生活、认识了人生,让我们这些新生在大学里怎样为人做事处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灯标。我在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适应转变。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我是一个男生,我所经历的坎坷生活,让我养成了内向的性格,遇到挫折常

常是失望和沮丧、自暴自弃、自怨自叹,在学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后,我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精神面貌也有了笑靥,性格也开朗活泼一些了。很有感触地认识到,所有的爱与恨、悲与喜、哭与笑、内向与外向都在缓缓落幕时,才恍然大悟地明白原来的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心态的缘故。正如《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强调的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有了这种心情,我在业余的大学生活动中参加了学院十佳歌手赛活动,增强了自己的自信。 二、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3:教师观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3:教师观 第三节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概述 1.教师的概念 教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是指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人,教育活动主要通过他们的活动来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变化。他们既可以是家庭中的父母,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其他人。狭义上的教师是指以学校为其活动背景的教师,他们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为职责。我同《教师法》对教师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有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是教育者,承担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是在学习、接受人类经验与消化、吸收人类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这一过程是社会教化的结果。个体只有通过社会教化,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3.教师的社会地位及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 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教师继承、传递人类社会和民族创造、积淀的社会文明,对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社会意识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桥梁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对于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或直接的创造者 教师通过向个体传授一定的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使个体进入社会生产领域,成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教师的劳动成为个体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物质财富的间接创造者。教师通过对学生

北师 北邮行管考研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绪论 一个民主的、负责任的、有能力的、高效率的、透明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体制,需要了解和借鉴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系统论述了“管理主义”和新公共管理的特点,在将新旧模式认真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政府应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机制;政府改革不仅要从规模、范围等方面进行改革,更重要的是从体制或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深层次的改革。逐步合理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政府的活动范围,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分离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市场的特点,一方面,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积极引进私营部门中较为成功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民营化过程,让民营企业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同时,在明确区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不同责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应有责任。 第一章改革的时代 问题一、传统公共行政的一些基本原理。 (1)使用官僚制,政府本身应该按照等级制、官僚制的原则进行组织。与其在企业和其他机构中的运用,在公共部门中贯彻得更彻底,更持久。(2)认为存在一个最佳的工作方式,并且在综合性工作手册中规定工作程序以供行政人员遵守。并认为严格遵守这些科学管理原则,可以提供使组织正常运作的最佳方法。(3)通过官僚制组织

提供服务,政府一旦介入到某一政策领域,它就可以通过官僚制组织结构成为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4)行政人员普遍信奉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即行政仅仅是执行命令的工具,而任何政策或策略则属于政治领导人制定的,其理由在于这样可以确保责任。(5)认为激励个体公务员的力量是公共利益,因为服务公众是大公无私的。(6)公共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因此它需要一支中立的、无个性的、终身任职的、且能为任何政治领导提供同样服务的职业官僚队伍。(7)、从字面上讲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确实是行政性的,也就是执行他人提供的指令而无需为结果承担个人责任。 问题二、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理论在哪些方面遭受挑战? 1官僚制确实“业绩彪炳”,但它并非在所有的场合都运作良好,僵死的等级的官僚制已经产生某些消极的后果。 2寻找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以及让所有公务员都遵循是非常困难的,且容易造成组织运行的僵化,而在私营部门首创的弹性管理制度正在被政府部门采用。 3官僚制组织并不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唯一形式,政府可以通过补助金,管制或合同形式间接地进行工作,而不是单纯地作为直接提供者。 4事实上,政治与行政问题长期交织在一起,但这种现象对管理结构的影响直到最近才暴露出来,而一旦官僚制的运作与社会相分离,公众就要求制定更有效的责任机制。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必过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知 识点总结必过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教师资格证 知识点大总结------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

大一上学期思修知识点总结

1.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2.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3.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 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4.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5.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6.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 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7.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8.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9.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10.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11. 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 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2.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 13. 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 14.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15.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 离不开实践。 16.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17.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8.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 19. 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20. 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21. 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22. 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23. 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 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24. 7、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25. 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26. 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7.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28.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中考点归纳重点总结

知识点归纳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育观: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 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在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思修期末总结

思修期末总结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一般问题中出现新时代的字眼就要把内涵写上)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时代。 5)是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1)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存在辩证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存在和活动于具体的、基于特定历史的现实社会中。 2)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是有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了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

人需要的集中体现。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4)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小我和大我更好地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①.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②.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③.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4.怎样进行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1)“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2)①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②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人生的价值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公共管理导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管理者的转化能力表现为善于运用以下技巧(D) A.思考 B.实践 C.推广 D.创新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制的对象主要是(B) A.公民 B.市场中活动的企业 C.民间组织 D.利益集团 3、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学者是:(D)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4、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外的“第三只手”的是(B) A. 公民 B. 公民社会 C. 企业 D. 市场 5、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观点的学者是(C)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6、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和起点是(B)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问题 C.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较,公共管理的特质表现在:(ABCD)A.管理主体的广泛性 B.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应用于公共部门 C.注重管理外部环境 D.注重管理价值的实现和责任 2.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综合角色包括() A.活动角色 B.人际关系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3.制约公共企业效率发挥的因素主要有:() A.产权关系明确 B.预算软约束 C.预期目标多元化 D.资产安全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4、现代社会中的不可治理性主要产生于:() A. 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性 B. 政府权威的削弱 C. 政府管理运行资金不足 D. 政府能力与解决所面临问题难度的差距 5、绩效管理是一种面向结果的管理,它强调政府追求的目标应包括:()A.效率 B.公平 C.公正 D.民主 6、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包括(ABCD) A.行为导引功能 B.利益协调功能 C.利益分配功能 D.调控功能 7、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的:() A.公共性 B.管理本质的服务性 C.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D.权力运行的单向度性 8、治理与统治的之间的差别表现在:(BCD) A. 权威的来源不同 B. 权威的行使主体不同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是从事教师行业所必须具备的执业证书,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都应当具备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书在我国有两种获得形式,一种是参加国家统考,一种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面试。自教育部2011年在浙江、湖北率先开展教师资格“国考”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加入全国统考。从考试大纲来看,改革后的教师资格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地方自主考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根据规定,笔试和面试都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笔试科目及面试内容如下表所示: 拼音早教幼儿园升小学基 本韵母 (用excel做的) 因为目前山西每年只在下半年举行教师资格考试,所以还不太了解上半年举行的省市有哪些。正好看到今天河北省是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最后一天报名,不知道大家报上名了没有呢?我2017年已经拿到小学教师资格证,今年1月7日刚参加完初中的面试,还在等待结果。教师证的考试人数真的很多,竞争很大,所以我把我自己备考时候总结的知识点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我备考用的是中公教育的教材,教材不同可能知识点略有不同,但是大体一样,重点已经加粗,着重记忆。如果备考的伙伴们觉得对自己有用或者有什么补充和建议,不妨留言给我,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我已经拿到的教师资格证) 初中综合素质知识要点

一、职业理念 ㈠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㈡学生观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内涵: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⑴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⑵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⑴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 欧文.E.休斯着张成福等译 第一章变革的时代 1.传统公共行政基石的基本原理 ①官僚制 ②最佳的工作方式 ③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 ④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⑤公共利益 ⑥职业官僚队伍 ⑦行政性 2.传统行政模式的基础是官僚制,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 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表现在: ①据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结果 ②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实现任务 ③运用市场与市场机制 ④竞争与选择 ⑤通过权力、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向工作人员下放权力。 3.变革的紧迫问题 ①对公共部门的抨击(表现在规模、范围和方法三个方面) ②经济理论的变革:公共选择理论(以完全理性为基础);委托(股东or全体选民)-代理(管理者)理论;交易成本理论 ③技术变革 ④私营部门的变革 第二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1.早期的行政系统:“人格化的”,以效忠于国家or大臣or非营利组织or国王为基础 2.传统的行政模式深受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和欧洲的马克斯.韦伯的影响。认为行政是工具性、技术性的,应远离政治领域。 例如19世纪美国的文官制度。 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⑴理论的基础:三种类型的权威:魅力型权威;传统型权威;理论-法律型权威(效率最高) ⑵与早期模式最大的差别:①运用以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人格化的行政。 ②组织及其规则比组织中的任何个体都为重要。 4.威尔逊与政治控制 政治(制定政策)、行政(执行政策)二分法 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责任与义务的明确关系 ⑵策问题与行政问题完全分离 ⑶行政是匿名的、中立的、无党派的 5.泰勒与管理 ⑴科学管理的三个方面 ①决定工作标准的时间和动作研究 ②刺激性工资制度 ③改变职能组织

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知识点汇总】

职业理念教师观和教学观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常考题型:选择题) 一方面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1. 分析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3. 进行专门训练 4. 反思教学 教师成长的过程(常考题型:选择题) 1. 关注生存阶段: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 关注情境阶段: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将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3. 关注学生阶段: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关心学生发展,及其内心世界的变化。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常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A.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B.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D. 从教学与社区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 教师行为的转变 A.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B. 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C. 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 D.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常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总而言之,关于职业理念这一部分不仅仅包含教师观和教学观当然还包含学生观,大家备考的时候不仅仅要借助老师的讲解,自己还需要学会整理考点,科目一考试题型较为固定,所以广大学员可以通过大量真题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进行汇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该知识点的考试方式常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察对不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所以在准备该考点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以下将对常考知识点进行分析。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思修课程学习自我总结

思修课程学习自我总结 大一上思修课程个人行为总结 思修课程是关系到自己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课程,所以我希望自己的“个人总结”不是刻板的某种形式的东西,而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在期末给自己一个满意的总结交待。 ——前言大学的第一个阶段已临近落幕,我也已经适应了大学独立的生活。此时的回顾,恍如是对另一个人的省视。时间已潜移默化地带变了许多——对家的感悟,对梦的坚持,对人生的思考······原来这些竟都发生在短短几个月!离家千里,我才感受到家远比想像中的重要。同寝的同学也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流露着自己的家的思念。家——一个让我感到归属的地方。此情此景,曾经语文书上读过关于乡情的诗篇,以及种种笔墨之下流淌的家乡眷恋似乎也突然变得亲切。也终于明白,在破的地方,也能因为一个家字变得熠熠生辉。都说“家书抵万金”——满怀思念的不仅是客舍他乡的人们,还有守候家中的亲人。曾有一次,妈妈在电话里说:“我会渐渐放开你,现在每天打电话给你,等到之后,就每个两天打一次,然后三天打一次,然后一周打一次”然而直到现在,妈妈任然几乎每天都在和我联系。甚至让我觉得不能独立的不是我,而是妈妈······也许就是这样,加从来就不是专属某一个人的。重要的是,那里有着一份不可代替的情感——这是不论多远也能心心相

印的情感!无论如何,在我的眼里,每一个离家的人都是一朵起航的蒲公英——乘风而飞,带着自己小小的梦!对!是这份梦想把我们带到这里,让我们每个人甘愿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品尝陌生,品味人生,追逐未来!进学校后,我如愿以偿地进了学校的实验电视台,在E-channel栏目组担任主持工作。怀揣主持梦想的我一直把这当作我进大学后的第一次成功!而在短暂的激动之后,我就掉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只是大一,曾经没经过专业的艺考培训,就凭零基础的,怎么去把握好一场节目?而切,之前就有所听闻,因为上面还有很多学长学姐,大一是很难接到节目的。在左右权衡之后,我和另一位搭档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我们要自己做策划,自己做主持!这绝对是一颗炸弹——做好了炸开的是庆祝的礼花,做不好就是引爆了一颗原子弹,还会留下可怕“辐射”让我们以后都很难再接节目。我曾读到过一句话: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构成的——我深信不疑。所以我们毅然决然地进军主持策划一体化的领地。在历经很多夜的坚持和忍耐后,我们关于河坊街的节目终于出炉。如果过程是艰辛,那么结果总能给人以安慰。我们如愿以偿地完成了这期节目,并且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虽然我每次看这个节目都能发现许多毛病,但无论如何,我有尝试了一个挑战,得到了一分收获——让自己去挑战许多种可能,这就是自由——在逼迫自己走向成熟独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