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钓鱼执法背后的法律问题

论钓鱼执法背后的法律问题

论钓鱼执法背后的法律问题
论钓鱼执法背后的法律问题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钓鱼执法背后的法律问题

姓名王龙

专业法学

班级0703班

学号0790020306

指导教师韩斌

成绩

答辩日期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二○一一年六月

论钓鱼执法背后的法律问题

内容摘要

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作为执法者的人民政府的行为受到了公民的关注与监督,于是公平执法就成了我们口中所热议的话题了。那在2009年的钓鱼执法事件中,它不仅使得公众对执法机关公正、严明的执法产生了怀疑,对社会道德更加是釜底抽薪般的打击。更让公民开始怀疑我们的法治背后是代表着到底是善还是恶的利益,我们坚信的法律还能否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本文从钓鱼执法的不合理之处入手,深刻揭示了钓鱼执法的违法性。从行政法原则出发全面的分析钓鱼执法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再从法治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钓鱼执法的建议。

【关键词】钓鱼执法合法性法制建设

Concerning the Legal Issues Behind Fishing Law

Enforcement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as law enforcers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citizens'activities are the atten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fair enforcement became our mouth the topic of hot debate.That in2009,the fishing law enforcement event not only make it public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justice,strict law enforcement doubt on social morality",more is the removing burning wood from under the boiler hit.More let citizens began to doubt our rule is representing exactly is behind the interests of good or evil,we firmly believe that laws also can protect ou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This article from fishing enforcement of the shortcomings of profoundly revealed the fishing law enforcement, the illegality.Starting from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the unreasonable fishing social phenomenon,and again from Angle of law enforcement proposal put forward to solve fishing.【Keywords】fishing law enforcement legitimacy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目录

一、“钓鱼执法”的概述 (1)

二、钓鱼执法的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 (1)

三、钓鱼执法的合法性讨论 (2)

(一)钓鱼执法违背了依法行政原则 (2)

(二)钓鱼执法违背了行政合理性原则 (3)

(三)钓鱼执法违背了正当程序原则 (4)

(四)钓鱼执法违背了信赖保护原则 (4)

四、钓鱼执法对当代社会法治建设的启示 (5)

(一)从立法角度出发完善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 (5)

(二)对于违法行政的单位及工作人员,应当加大追究其责任的力度 (6)

(三)加强法院对行政权的审查、监督 (6)

(四)加强社会、媒体等公众舆论的监督,让行政机关执法变的公开公平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论钓鱼执法背后的法律问题

学生姓名:王龙指导教师:韩斌说到钓鱼,大家都容易联想到的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今天所提到的这个案例里面的鱼是被钓的很不情愿。2009年10月14日对于平常人也许是平常的一天,但对于年仅18岁的农村青年孙中界几乎是人生的一次灾难。来自河南打工的农村青年孙中界因搭载自称胃痛的路人被指非法运营,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区行政执法管理局以涉嫌黑车营运为理由暂时扣留了他所驾驶的公司车辆,为了证明其清白,一念之差他挥刀自残,经媒体报道此案以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浦东新区城区行政执法管理局的这种违规的执法方式被大众传媒讥称为“钓鱼式”执法。钓鱼执法违反了我们的行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从本质上摧毁了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对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损害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极大地损害了行政机关的公信力,让行政相对人对政府的公仆形象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一、“钓鱼执法”的概述

所谓钓鱼执法,即“在英美又被称为执法圈套,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它与正当防卫等一样,当事人可以以此作为无罪免责的事由。”①从法理学上分析,如果相对人实施的不是违法的,而是要诱导在执法人员下,实施了违法犯罪活动,这种行为不应该受到惩罚。这种取证不当的钓鱼执法与刑事侦查中的诱惑取证相似。在大陆法系国家对钓鱼执法也有严格限制,日本法律规定明确禁止执法机关这种明显不利于被告的证据,引诱其产生犯罪意图,这是因为国家公权力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人格自律权。

二、钓鱼执法的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

近几年公安机关在查处毒品打击犯罪采取按数额奖励、查处黑车和卖淫嫖娼、赌博等按照罚没款进行提成,在这种执法模式下,为“钓鱼执法”在行政执法和刑事侦查领域泛滥成灾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有很多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就用违法手段诱导守法公民进行“违法”活动,并把这些在圈套中收集的证据作为守法公民“违法犯罪”的证据,这种钓鱼执法行为不仅损害了法律的威严、公正,破坏了民众对法治

①https://www.doczj.com/doc/5413709426.html,/view/2847878.htm

的信赖,而且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降低了社会公众之间的信任度,公众的社会公德心受挫,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多。当那些社会上弱者再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前很多地方已经禁止了这种不合理的钓鱼执法方式,在钓鱼执法事件被新闻披露后,上海有关部门立即采取了相关措施,参与执法的工作人员已经被接受调查,伴随着调查活动的展开,其中违法人员也被追究了其法律责任。

“任何行政部门都没有权利私自处理罚没款,都要上交国库”,这是我国法律的明文规定,但在执法过程完毕后各地财政部门一般会将38%到43%的比例将罚款给行政执法部门,这相当于行政机关与“寄生虫”一起陷害相对人获取不当得利。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只能乖乖受罚。可以看得出利益的源头是地方政府,其给交通执法部门经费很少或不给,这让执法变得困难,因为他们预期的正常运行的费用变成了其他不正当利益,中间是执法机构、执法单位收入和执法单位的领导相关的绩效考核,也就是说,更执法单位收入委员会和政府执法的金融回报更执法单位领导和员工的奖金、福利等;更结束执法、执法单位和执法任务分配给各收入执法人员,和奖金、福利待遇及晋升、加薪、相关的评估。所以在当地政府、法律执行机关、执法人员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行政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纠缠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脱位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目的是为了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而现在执法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注重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利益的诱惑,滥用公权力。

三、钓鱼执法的合法性讨论

人民政府的权威由民主、公平、公正、透明等要素组成,人们发自内心的对其产生信任。但在钓鱼执法过程中一方面是行政机关是为了打击黑车采取特殊手段进行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舆论对这种执法的谴责。但伴随着执法活动的展开出现了很多机关为了一己私利滥用手中的职权致使很多像孙中界好心载人的行为也变成了他们执法的对象,导致这种执法的正面效应远远超过了其负面效应。我个人认为这种执法方式不仅没大力打击了黑车,反而对我们的守法公民以及社会道德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钓鱼执法违背了依法行政原则

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通过诱引当事人孙中界搭载自称胃痛的路人骗取当事人非法营运的证据,这种取证方式与我国依法行政严重违背。依照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在管理公共事务时,依照法律规定,在被依法授权后,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我国现状行

使行政权力。在德国行政法学家奥托·迈耶的《行政法》一书中最早提到依法行政。书中写到以权力分立原则,国家应“以法律而治”。①奥托·迈耶告诫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必须要受到法律的监督。法治中又有法律优先原则,在我国只要经过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就代表着我国公民的民意,只有经合法程序废止之后才会丧失其法律效力,否则其效力具有最高性,凌驾于其他行政法规。钓鱼执法这种执法方式严重违背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法里有规定:“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和收集有关证据。”②我国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和“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③法律界有一句谚语叫“恶树结恶果”,也就是说通过违法程序取得的证据来使用证明出的结论必将也是错误的。

(二)钓鱼执法违背了行政合理性原则

上海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孙中界原本没有非法营运事实,但是在上海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故意设置的钓鱼执法圈套下通过利用孙中界的善心帮助了胃疼又打不到车的路人的这种非法手段才诱发的非法营运行为,本身这种非法营运行为对社会不会造成很大危害性。但是,利用孙中界的善心帮助了胃疼又打不到车的路人的这种钓鱼行为本身引发网络议论狂潮,网友纷纷指责上海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这种执法行为不仅影响到公民的道德价值观致使政府的公信力公民心中的直线下降,而且还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上海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执法的不应该为达到执法“任务”而忽略了公民对执法机关的信任,这就违背了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行要求的法是“一种对规范的规则模式合乎法律以及根据这些规则有权发布命令的那些人的权利的确信”

④的法。它要求行政机关执法应该做到客观、适度、符合人类理性,更是对政府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行政机关在面临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的情况,要做出适当的处理方法。因此法律赋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但不是任意裁量,在一定法律范围和幅度才能行驶这种权力。行政合理性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遵守平等原则和比例原则。比例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驶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应在衡量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基础上适用对行

①张树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07年版239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

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七条

④朗内?斯莱格斯塔德,自由立宪主义及其批判者:卡尔?斯密特和马克思?韦伯[M],潘勤,谢鹏程,1997年版

政相对人的私权利最小的那种执法方式进行,但不可超过必要的限度。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应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私权利以及行政主体再实施行政行为的目的。行政执法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公民更好的行使私权利但这种钓鱼执法已经严重违背了执法初衷。因此,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必须要合理,充分运用自由裁量权,针对不同执法境遇做出恰当的行政行为。

(三)钓鱼执法违背了正当程序原则

“除依据国法外,任何自由民不受监禁人身、侵占财产、剥夺公民权、流放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惩罚”。①这个法条体现的是自然公证原则,而自然公证原则是最基本的公证程序原则。行政机关在必须要按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使行政职权,行政机关不能认为自己不受法律程序的限制。

钓鱼执法全国性的意见事件引起注意的可信度,让执法部门遭受前所未有的折磨。这种执法方式已经严重触犯了公民的道德底线,被大多数公民所不认可,导致这种原因恰恰是执法部门以牺牲孙中界的合法利益而利用钓鱼执法的非正当程序取证。在正当程序原则中的公正原则要求行政公正,这个要求是为了达到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和结果可以被社会公民所认可﹑接受的目的。公正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应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对行政相对人做出合理的处罚。我国行政法规定,“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陈述权和申辩权是行政处罚法律赋予当事人的的基本权利。”②同时法律中又规定了,“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时,行政机关应当采纳。”③在钓鱼执法过程中上海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忽略了这些法定程序,通过非法引诱栽赃孙中界,紧接着当事人就被迫签署放弃陈述申辩的声明,这种执法程序严重违背了程序正当的要求。而且在执法过程中,自称胃疼的人在上车之后就开始了在车主孙中界不知晓的情况下秘密录音和摄影,依据我国司法解释,“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以及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④因此,这些证据的来源都是违法的。

(四)钓鱼执法违背了信赖保护原则

①《自由大宪章》1215年第三十九条规定

②《行政处罚法》第六条规定

③《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7条的规定

在执法过程中个别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不惜违背政府的公信力引诱守法公民违法而从中取得非法利益,并且利用圈套证据,这明显与信赖保护原则相违背,“信赖保护原则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已经产生信赖利益,而且这种信赖利益因其具有正当性而应该得到保护时,行政机关不得随意变更这种信赖利益行为”,①如果是必要需要变更的必须征得相对人的同意并且给予相对人合理的行政补偿。行政机关应当以诚实信用为原则作出行政行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更改。在行政行为与公民个人利益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的时候,必须具备法学人所应有的遵守信赖保护原则的态度。尤其是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发生冲突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不损害相对人合法权益。

钓鱼执法的这种不合理的行政行为使得行政相对人具有表面上的违法行为。然而这种“违法行为”或许是为社会公共利益在维护法律、道德和人们的善良的行为。据新闻报道:“在甘肃省,在一年时间里,三个不同公安机关中的部分干警与同一个毒贩合作,各制造了三起贩毒案,最终导致两人一审被判处死刑、另外一人一审被判处死缓的恶性案件”。②最终在这种执法方式下,执法人员不仅破坏了法律的正义、威严,降低了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感,还败坏了社会正义感的名声,破坏了人与人之间原有的和谐关系,使社会将会产生大量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同时也使法律、行政机关的信誉下降。

在个别钓鱼执法案件中,有可能被改判从犯公正之路,然而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钓鱼执法的这种违法现象。要解决钓鱼执法的根本就必须要从根本上废除执法经济的制度,而且严格禁止行政机关行使公权力以各种方式在社会上选用其他社会人员。一方面,从法律上规定行政执法机关的公务员必须通过考试带编制上岗;另一方面,任何行政执法机关都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使得他们没有钓鱼执法的法律依据。

四、钓鱼执法对当代社会法治建设的启示

(一)从立法角度出发完善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

“以法典的形式规范行政程序是现代西方法治国家实践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当代行政法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③至今为止我国行政法典在程序方面还未出台相关规定,在执法程序方面缺乏对行政执法过程中权力使用的制约的全面规定,制度性的缺失导致了现实中行政机关凭借公权力的行使进行非法取证,严重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

①《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2期

②《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09年11期

③德国行政法学家奥托?迈耶,《行政法》,2006年版298页

益,也严重削弱了行政法限制公权力保护私权利作用的发挥。行政执法人员在这种制度缺失下,难以树立依法行政,正当程序行使行政权力的观念,这就很容易导致钓鱼执法出现。钓鱼执法频繁发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出台行政程序法的紧迫性,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但是法律是有漏洞的,只有执法人员将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冲突如实的记录反映给上级才能反过来促进法律的完善。

(二)对于违法行政的单位及工作人员,应当加大追究其责任的力度

1、增加责任追究的主体。“目前各地的行政问责探索实践,还主要停留在由上级机关来问责(同体问责),而国家权利机关、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问责(异体问责)还很不够。”①因此,增加责任追究的主体不只是行政机关,还有党、人大、司法机关等。

2、增加责任追究的范围。不仅包括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还包括到对普通违反行政执法行为的责任追究,使各级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人员了解自己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不断加强依法执政意识,自觉按照有关程序进行执法,从而减少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法治意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由于利益的驱动就以身试法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加强法院对行政权的审查、监督

“凡是享有公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只有当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他们才能才能休止滥用权力”。②在我国能够有效抑制公权力的莫过于司法机关,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③但从我国司法现状来看,我国的法院在财政、人事等方面通常受制于同级政府,因此为了实现法院的司法权真正独立,有必要从制度上实现法院的财政来源和人事任命的独立,财政由地方财政的横向供给改为自上而下的纵向供给。把人事权收归还法院,由法院内部自己成立人事管理机构管理。这样法院就能独立出来,具备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中立地位,才能与行政公权力相抗衡,从而保护行政行为中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弱势群体。法院对行政机关有监督权,如果发现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以权谋私,严重违反程序执法的事实,应就该执法人员的违法执法行为向检察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由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违法执法行为追究责任。

①陈清琼,《行政法基本原则司法适用的发展——以正当程序原则在我国发展为例》,载于《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3期

②孟德斯鸠,论法精神:上册[M],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③《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四)加强社会、媒体等公众舆论的监督,让行政机关执法变的公开公平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日益快速便捷,政府的执法行为应公布在网络平台上,让公众也参与执法监督,这是与我国当前特殊国情相适应的,每个公民都肩负着监督行政执法公正公开的舆论监督的历史使命。对当今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在法治社会都缺少不了媒体及其工作者积极的参与。媒体及其工作者,在我国当前特殊国情之中,是汇聚民众的力量推进国家法制建设的组推者。作为公民,我们不单单是权力的作用对象,更应作为国家权力的监督者。当行政机关的执法变得公开,就会在公民、媒体的监督下变得更加公平,在不断的监督、不断的改进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法治也会不断健全。

参考文献:

【1】凤凰网.[2009-10-20]

【2】陈清琼.行政法基本原则司法适用的发展——以正当程序原则在我国发展为例.《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3)

【3】孟德斯鸠.论法精神:上册[M].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7

【4】张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5】朗内?斯莱格斯塔德.自由立宪主义及其批判者:卡尔?斯密特和马克思?韦伯[M].潘勤,谢鹏程,1997

【6】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美]埃德加?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德国行政法学家奥托?迈耶.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9】王海文.论“执法经济”现象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47

【10】王锡锌.正当法律程序与“最低限度的公正”——基于行政程序角度之考察[J].法学评论.2002,(2).

【11】冯翠花.“钓鱼”不正当,执法应依法——评“钓鱼执法”.法制与社会:

旬刊.2010年版

【12】里美.“钓鱼执法”,政德必然摧毁道德.《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09,

(11)

【13】斐岳.2011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1)

致谢:

本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韩斌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韩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韩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知识,而且教我做人,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韩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经过三年半来的大学生活,我不仅学到了专业方面的知识,还学到生活中的很多道理。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学校、老师的培养之情,以及同学的帮助,特别感谢韩斌老师对本论文的指导。衷心祝老师们工作更顺利,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关于上海“钓鱼执法”案件的分析

关于上海“钓鱼执法”案件的分析思考 内容提要:钓鱼执法和正当防卫等一样,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从法理上分析,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而上海执法交通部门为了获得更多的罚款以此方法进行执法,从而导致多人遭受不必要的罚款行为,这种行为应该予以制止。关键词:“钓鱼执法”、利益、非法营运 近几年,全国都有报道出关于“钓鱼执法”的案件,上海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钓鱼执法的案件更是由于当事人张晖以“善良的被骗”为名在网上发帖诉苦,一时间在网络上形成了轩然大波,此种执法方式不禁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讨论。张晖由于不服上海市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以无营运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行为为由,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晖于9月28日向闵行区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处罚决定。 一、基本案情 2009年9月8日中午1点多,上海市民张晖在路口等红灯时,一男子问能否带他一段路?张晖拒绝,因为马上就要到达工作单位了。但白衣男子继续央求,说自己肚子很痛,可能胃有毛病,等不到出租车,他家就在前面不远。张晖心一软就答应了。其间,张晖还表示有事马上要到公司,要白衣男在前面下车。白衣男提出给他十元钱,张说不要。 张按其要求停车时,男子伸手拔了他的钥匙,车外七八个身着制服的人将张拖出车外。张晖称,自己被双手反扣,还被卡住脖子,被搜去驾驶证和行驶证。对方告诉张,他们是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的,张被认定“非法营运”,9月14日,张晖到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接受调查、处理,张的车被扣,且被罚款1万元。 9月28日,张晖以该行政处罚决定“没有违法事实和法律依据,且程序违法”为由,向闵行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区交通执法大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10月9日,法院依法立案受理。庭审中,原告代理人表示,被告错误理解了“非法经营”的概念。此外,他认为被告通过欺诈、胁迫、暴力、“倒钩”、“栽赃”等违法方式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原告从事“无运营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依据。现有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与当时张晖车中的“乘客”(即“钩子”)私下串通,被告唆使、纵容、奖励“钩子”通过“胃疼”的方式骗取原告的同情,进而对原告进行栽赃陷害。执法大队在收集证据时没有依据法律规定,反而使用暴力对张晖进行人身攻击并非法限制原告的人身自由,同时有利诱、欺诈、胁迫、暴力行为。对此,被告代理人表示,对于原告撤销原作出的行政处罚这一诉讼请求没有异议,表示不能认定原告有非法营运的行为,并在庭审中两次向原告表示歉意。而对于原告表示在被告执法过程中遭遇非法搜身、卡脖子、扭手臂等粗暴行为,被告认为,在制止“非法营运”过程中采取的是正常的执法行为。在对原告进行询问时,确实让其滞留了一段时间,但不能认为是非法拘禁。被告在陈述阶段表示,将坚决禁止交通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不正常调查取证行为,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维护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二、法院判决情况 11月19日,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法院认为被告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具有查处擅自从事出租车经营行为的行政职责,在诉讼中应该对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鉴于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在庭审前已经

钓鱼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审视

“钓鱼执法”的合法性审视与法律规制 姓名:张鸿勋学号:1120113380 班级23111101 摘要:钓鱼执法来源于诱惑侦查,由于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是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下,才从事违法活动,所以其运用应该非常谨慎、认真。但是在国内的钓鱼执法案例中,出现了钓鱼执法手段滥用的现象,严重违背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要求,对行政主体的公信力和社会道德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必须通过完善行政程序立法,斩断执法经济利益链条加以解决。 关键词:钓鱼执法执法经济公信力依法行政 一、“钓鱼执法”的法律属性: “钓鱼执法”,英美叫执法圈套(entrapment),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案件的办理,行政人员及协助执法的有关人员,以实施某种行为有利可图为诱饵,暗示或者诱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待违法行为实施之时或者结果出现之后,从而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它和正当防卫等一样,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从法理上分析,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如果运用不当将致人犯罪,诱发严重社会问题。 二、上海交通“钓鱼执法”案例: 2009 年 10 月 14 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男子孙中界驾车途经某建筑公司时,看到一年轻人站在路中央拦车,便顺道开车将其送到 1.5 公里外的目的地,结果却被城市交通执法大队认定为载客黑车,遭扣车与罚款 1 万元。原来那名路人是执法大队的“钩子”,专门诱人入瓮的。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孙中界自断手指。而起始浦东新区政府称“原南汇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一中队当场查获的孙中界涉嫌非法营运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取证手段并无不当,不存在所谓的'倒钩'执法问题。”10月底事件发展发生转机:浦东新区政府认定交通执法大队使用不正当执法手段,已经责成有关部门依法终结该案的执法程序,对当事人做好善后工作。 在这起钓鱼执法案例当中,揭示出了一系列的行政执法困惑,一方面,黑车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出租车行业的正常运营;另一方面,执法手段单一匮乏又难以遏制黑车的猖獗之势,加上执法经济的利益诱惑与指标化考核方式促成了这种特殊的执法套路。促成一种“公私兼济”的行政执法模式已然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 三、“钓鱼执法”的行政合法性分析: 1、“钓鱼执法”违反了行政合法性原则。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行政法治的追求目标。依法行政要求政府执法必须依据明确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擅自超越法律

自考《行政管理学》案例题汇总

自考历年试题一行政管理学历年案例分析题题库 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43.2007年,一场“菜谱审批”风波把某市物价局推向了舆论的焦点。这个局出台了一则《关于规范餐饮业菜谱制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强制规定,该市餐饮业经营者都必须启用所谓的新式菜谱;菜谱必须经该局监制,如果是自行制作,则必须经该局审批后方可使用。否则,将予以相应的处罚。当地某餐馆在《意见》出台后,仍坚持使用既不是由该局监制、也没有经过该局审批的菜谱。该局据此《意见》对该餐馆进行了罚款。这种做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最终不得不自行取消了事。 问题:请运用行政权力有限性的相关知识,对该市物价局的做法进行分析§4P108 47.国务院经过审核和充分论证,决定第三批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近500项。加上前两批已取消和调整项目,先后三批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近1800项,同时对涉及9部法律的11 项审批项目提出了取消和调整的建议。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这9部法律的修正案。至此,一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超过1800项,占总数的50.1%。除此之外,国务院对行政审批的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如实行限时审批、电子审批、阳光审批,加强了对行政审批的监督。最终,实现了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向社会公布后,国内外普遍反应良好。 请问: (1)行政审批制度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何在? 行政审批制度是行政许可制度的一种形式,是政府干预巿场、管理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当今当世界各国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行政管理方式或制度之一。 (2)国务院为什么要主动放弃这些审批权力?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开始逐步放松对经济的具体管理体制,开始朝着有限型政府的方向迈进,实践已经证明,这样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务院部门之所以放弃审批权也是由于以往审批权过多,已经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国务院这种做法的意义是什么? 推动了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减少政府对巿场和社会的不必要干预,既提高了行政审批的效率,又减少了行政审批中的腐败现象。 47.国务院经过审核和充分论证,决定第三批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近500项。加上前两批已取消和调整项目,先后三批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近1800项,同时对涉及9部法律的11 项审批项目提出了取消和调整的建议。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这9部法律的修正案。至此,一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超过1800项,占总数的50.1%。除此之外,国务院对行政审批的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如实行限时审批、电子审批、阳光审批,加强了对行政审批的监督。最终,实现了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向社会公布后,国内外普遍反应良好。 请问: (1)行政审批制度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何在? 行政审批制度是行政许可制度的一种形式,是政府干预巿场、管理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当今当世界各国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行政管理方式或制度之一。 (2)国务院为什么要主动放弃这些审批权力?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开始逐步放松对经济的具体管理体制,开始朝着有限型政府的方向迈进,实践已经证明,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 主题单元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 单元主题: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围绕“生活中的启示” 这个主题编排。篇目及内容:本组选编了《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抒写了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讲叙的是“我”小时候和爸爸一起钓鱼的事。当“我”钓起一条难以钓到的大鲈鱼时;爸爸去坚决地让“我”把它放进湖里,因为离允许钓这种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这是爸爸让“我”严格遵守规定,这是一次道德教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的教育。明白了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要看对别人有没有好处。 《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人与动物之间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本组的篇篇课文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细细的读它,品味它。 单元教材模块结构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模块1:《钓鱼的启示》、《落花生》 导语→模块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 模块3:单元回顾拓展 学情分析:五年级上学期是学生进入高年级的起始阶段,应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可采用“抓住重点不放,兼顾非重点不忘”的教学策略。 二、主题单元目标解读 根据课标第三阶段提出的“阅读”目标和本课文的特点确定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方法,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读正确、读流利每篇课文,有感情读好重点段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抄写、背诵、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精彩句段。 4、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感悟生活的启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树立“以生活为师”的思想。 三、主题单元教学构想: 方法引领→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了解时代背景; 2、抓关键词语; 3、联系上下文思考; 4、思考言外之意; 5、弄清修辞的意义。

上海钓鱼执法事件

2009年10月2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布了关于10.14“钓鱼执法”事件的调查报告,称“孙中界涉嫌非法营运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取证手段并无不当,不存在所谓的…倒钩?执法问题”。然而,这一结论遭到了公众的普遍质疑,多数网友认为这是相关部门“老子查儿子,自己查自己”。多方压力之下,上海浦东新区官方21日宣布,一个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中央和地方媒体代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将对此案深入调查。 至此,上海孙中界遭遇“钓鱼式执法”而被迫“断指鸣冤”的个案,已经演变成为关乎政府公信力、行政执法罚款创收、社会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公共事件。然而,这一事件中最让人关注的,不是孙中界决绝血腥的断指举动,也不是“钓鱼执法”方式本身的匪夷所思,而是行政执法部门在利益面前,仗着手中的公权力,利用公民的善良和信任而进行“抢劫”、“碰瓷”。对此,《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曾指出,“包括…钓鱼式执法?在内的…非法执法?,不仅麻痹和摧毁着公众对法律的信任,更可能摧毁人们向好行善的价值追求”。 为全国舆论所瞩目的上海两件“钓鱼执法”事件,终于有了一个公正、权威的结论:浦东新区将终结孙中界“钓鱼”式执法案,并向公众公开道歉;闵行区张晖事件执法取证不正当,区政府将依法撤销原处罚决定。这一决定体现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工作原则,得到广泛肯定和赞许。然。“钓鱼执法”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处理过程却引人深思,“钓鱼执法”为何屡见不鲜?钓鱼者钓的究竟是谁?如何才能彻底折断这把鱼竿? 事件经过 - 9月8日,张军驾车载客,在闵行区北松路被区交通执法大队执法检查时暂扣。之后被区交通执法大队认定其“非法营运”,罚款1万元。 9月28日,张军向闵行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被受理。 10月14日晚,浦东新区原南汇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在打击非法营运“黑车”行动时,截下一辆金杯面包车,驾车者为孙中界。该大队认为孙中界涉嫌非法营运,遂将车暂扣。孙中界当晚伤指以示清白。 10月20日,浦东新区相关部门对外发布信息,表示该事件“取证手段并无不当,不存在所谓的…倒钩?执法问题”。10月20日,经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浦东新区政府当天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孙中界涉嫌非法营运过程当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 10月26日,联合调查组得出结论:“原南汇执法大队在10月14日执法过程当中使用了不正当的取证手段,…乘客?陈雄杰对调查组的陈述存在虚假”。

行政案例分析

行政案例分析 题目1 《郑州馒头办》案例中的“馒头办”属于什么类别的机构?非常设机构 题目2 结合《郑州馒头办》案例和行政机构设置的相关原理,你认为“馒头办”是否应该设立?不应该设立 题目3 《郑州馒头办》案例中,“馒头办”真实的职责或作用是? 罚款, 收取办证费, 获得指定面粉供应商的利润 题目4 《所长儿子15岁开始领空饷》案例中,调查发现Y县河道管理所竟有10人未成年就上班,这暴露了该县编制管理存在什么问题? 编制管理工作无人认真负责, 编制管理缺乏基本的资料审查程序, 编制管理人员严重渎职 题目5 《所长儿子15岁开始领空饷》案例中,2008年该所的编制从18人调到81人,而2013年实有在编人员是69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编制弹性过大,有随意性, 扩编没有实际依据, 监督缺位, 公共权力被滥用 题目1 《为何选用老唐担任副市长》案例中,从老唐担任E市副市长的过程来看,这属于哪种行政领导产生方式?选任制 题目2 《为何选用老唐担任副市长》案例中,洪部长和丁书记提议选用老唐为副市长体现了领导者用人的什么原则?唯才是举, 知人善任, 用人所长, 敢用比自己强的人 题目3 结合《年轻副市长的烦恼》案例和行政领导相关知识原理分析,行政首长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决策, 用人 题目4 结合《年轻副市长的烦恼》案例,把李辉副市长日程安排表的几项事情按照“必须亲力亲为的事”和“不必要亲力亲为的事”两类进行分类,你认为副市长必须亲力亲为的事应该是:参加市长办公会议, 在市委听取全市上月工业生产情况的汇报, 批阅文件 题目5 《27岁副县长被免职》案例中,你认为徐某被快速提拔过程中有哪些违反了我国干部任免与选拔程序? 未通过选举成为副县长之前,已经进入县政府党组成员之列, 连续破格提拔, 缺乏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缺乏任职公示程序 题目1 《听证会怎么成了“走过场”?》案例中,按照行政决策体制相关理论,听证会应归类于哪一决策系统?公民磋商和参与系统 题目2 《三峡工程论证》案例主要反映了决策中的什么问题?方案论证的科学化问题 题目3 《三峡工程论证》案例中,三峡工程论证小组作为专家咨询系统,其主要作用是

钓鱼启示案例

《钓鱼的启示》案例与反思 灵武市第一小学朱风玲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在父亲的要求下“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因此理解课文,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着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2、学会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2.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很难受,最后写

了我得到的启示。 板书:钓鱼、放鱼、得到启示 二、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体验“我”的情感 师:你钓过鱼吗?钓上鱼再把鱼放回湖中本来就不是很难的事,可“我”做起来怎么就那么难,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二段。 生:这条鱼“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生:这条鱼很大、很美;没人看见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给大家读一读,到底有多大,用手势比画一下。 生:(读课文,用手比划鱼大小) 师:如此诱惑人的鱼,如果是你,能舍得放吗?对呀,作者也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最终还是在爸爸的教育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请同学们小声再读第二段,把自己当成文中人物,看看作者抓住什么来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 生: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心里活动 师:钓到大鱼作者是什么心情? 生:惊喜、激动、喜出望外。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这些通过人物神态描写,再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能读好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对钓鱼执法问题的看法

对钓鱼执法问题的看法 钓鱼执法又叫诱惑侦察,。从法理上分析,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 那么钓鱼执法分成三种模式: 第一种方式我们可以称作“显露式”。就是当事人本身有违法或犯罪的企图,且已经实施,但是尚未显露出来。 第二种方式我们可以称作“勾引式”。就是当事人本身没有任何的违法或犯罪意图,而执法部门采取行动勾引当事人产生违法、犯罪意图。 第三种方式我们可称为“陷害式”。就是当事人本身没有任何的违法或犯罪意图,而执法部门采取计划陷害当事人,使当事人产生违法、犯罪意图。 首先,谈论一下第一种方式,当事人本身有违法或者犯罪的企图,并且已经实施,那么为了抓获犯罪嫌疑人而实施的这种钓鱼执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不可以做为罪犯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是当然不能的行为,这是对公民道德底线的挑战,特别是陷害式钓鱼执法,更加是体现了执法部门的专制主义,公民的人权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受到保证。 之前上课上视频播出了张先生在上班途中,因路人“胃疼”,动了恻隐之心搭其上路,结果,“搭客”拔了他的钥匙,车外七八个身着制服的人将张拖出车外,还被双手反扣,卡住脖子,搜去驾驶证和行驶证。对方告诉张,他们是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的,要他交钱才能拿回车,在各种压力下,最后张交了1万元才取回车。 我国聘请一些社会人员协助交警执法并可以获取报酬的行为更加促使了钓鱼执法的广泛流行。同时交管部门对罚金的重视也是需要关注的地方。这是一种执法经济,是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就导致人有发挥自己理性人的特点。 虽然国家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希望更多社会上的人协助执法,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运转和法律在社会上的传播,但是社会人员的不专业性和素质也是令人商榷的一个大问题。认为应当取消社会人员协助执法获得报酬的规定,并且应当根本性的对惩罚和罚金做更加严格的规定,使得行政过程和收入获得完全的独立开来。 倒钩事件的发生,也违反了我国法律的实体公正,尤其是程序公正。违反了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则。严重侵犯了公民的权利,钓鱼执法的出现,是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表现,是行政人员滥用权力的表现,为此,我国应当规范行政法的相关规定,使得我们的政府真正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依法行政案例

依法行政的6个方面的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体现人性化精神(人性化行政的标准:第一无暴力行政现象;第二是采取最有效益的行政手段。) 【案例1】: 2003年6月5日夜晚,湖北省杨叶镇的张女士遭受歹徒强奸,怕孩子受伤害,只好忍痛就范。 报案后,派出所所长估计,大胆歹徒第二天还会来,决定实施守候抓捕。不过所长对张女士说:“我们一定抓住歹徒,但是请你配合一次。他怎么做,你不要反抗,我们安排民警在现场抓住他”。 张女士只好冒着再次被强奸的痛苦配合警方。第二天,歹徒又来了,见妇女也不反抗,顺利实施了强奸行为。 尽管现场有4名警察,但歹徒却在民警包围下逃脱。 结论:1、杨叶镇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采取的抓捕方案是让受害人再次遭受了强奸,而且以此作为获取证据的一个手段,这是滥用职权的行为。 2、我认为该民警对强奸案件所采取的侦查途径和取证措施既不符合法律规定,也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侦查的总任务必须落到惩罚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实处。 3、张女士遭受第二次强奸实际上是抓捕方案的一个细节,张女士遭受第二次强奸不是意外,而是方案的一部分,派出所民警的做法是用损害受害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来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这不仅是滥用职权行为,甚至有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犯罪,应当追究民警违法犯罪的责任。 4、一、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应一切从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人民的角度出发,尽最大努力加强队伍素质建设。二、侦查的合法界限在于侦查的必要性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其底线在于不能滥用。三、公民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急需提高。本案被害人能够在第一次被强奸后,注意犯罪现场的保护,可能避免了派出所作出“抓捕方案”的决定;如果被害人能够坚持自我保护,第二次近似玩笑的强奸案也可能避免。四、暴露出我国执法人员对刑法目的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将打击犯罪放在首位,而将保护公民放在其次,因而出现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而使被害人第二次受到侮辱。五、面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侦查技术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及时开展业务培训。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人民警察法》第二条第一款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专车司机被钓鱼执法超强应对方法

专车司机被钓鱼执法超强应对方法 1、倒钩一般只会通风报信,把你引入伏击圈,而不会亲自动手抢夺证据,因为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以顾客的身份做口供。如果他们动手了,他们的证人身份就会受到影响。但是万一,他们动手了怎么办?按照法理,你是可以反抗的,因为他们没有亮出身份,他们的行为就可以被认为是抢劫,你反抗是正当防卫。不过,我还是强调不要动手伤害他,因为失手造成严重伤害,还是会很麻烦的。尽量不要把手机放到司机右手边,如果实在没办法被抢掉。请熄火,紧跟他。他不会走远,然后你逼他亮身份,以让他失去作证资格。当然,这种情况应该很少发生。 2、执法人员通常会在乘客下车的瞬间出现,因为这时候你的车门不能锁定。所以请在乘客下车的时候关注周围情况,如果看到疑点,请暂时不要开门,并删除手机司机端软件。他们会拉开车门,开始执法。标准流程是要亮证件、表明身份和查处内容的。如果你手机没有来得及删除内容,则希望使用带有锁屏密码的手机。他们暂时无法打开,给你赢得了时间。如果他们动手抢夺,请不要反抗,哪怕手机流入对方手里,也不是世界末日。 3、按照法律规定,他们可以扣押车辆,不可以扣押手机等其他物品。当手机落入对方手里时,请把你知道的规定告诉对方,请求对方还给你。对方不还怎么办?这时候备用手机就很重要了,拿出来拨打110公安局电话,要求转接督查总队。这时候,警察会知道你很会搞事,自己又有错,就算他硬撑到底,他心理也会发憷。 4、如果一切都不顺利,你也不要惊慌。因为很多人不知道,真正搞死你的其实是你自己。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行为往往是一种战术,迫使你认为本案已经铁证如山了,你只有坦白从

宽一条路。你一配合,他们就算搞定了。因此,你一边继续礼貌的表示请求归还手机,停止违法行为,一方面跟随警察,而不是被他们带到交委人员那里。有时候,他们会把人带到附近派出所做笔录。笔录才是关键! 5、坦白从宽、牢底坐穿,这是个真理。请不要承认!对方会引诱你,威胁你,你必须抗住!他们执法都很有经验,个个是心理战的高手。他们会让你知道,肯定赖不掉啦,承认了罚款少,不承认罚10万!你怕了吗?罚十万谁受得了啊?少罚点算了吧。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感觉,让你不敢否认。但是实际上,法律明确规定,不能因为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请你索性直接告诉他:我申辩是我的权利,你不能因此重罚我。你的法律言语会让他们感觉你不一样,他们会处处小心的。 6、在笔录问答中,不是所有问题都必须回答的。你只要摆出你所谓的事实就可以了,当对方提出来不相信、不合理,继续盘问的时候。你就可以不回答了。例如提问:刚才做你的车的人和你什么关系?回答:约的炮友,就是约好开房去的。提问:人家是男的!回答:是的,我喜欢!提问:什么地方约的?怎么认识的?第几次见面?对方名字和手机号码?回答:不能说,这是个人隐私。提问:你不说不行,人家不是这么说的!回答:我该说的都说了,请记录在案!不要以为你的话荒唐会激怒对方,恰恰相反他们不怕你蛮狠,就怕你滑。知道你受高人指点,对你反而让三分,就算表面暴怒,至少心里面会怕。荒唐的话的作用,等于朝他打了一拳,他心理气愤,但是对你无可奈何。 7、抓住关键点,反复强调。本案的关键点在于是否营运。请记住,你是不收钱的!至于客人有没有向优步公司付钱,你是不知道的。你的手机如果不在对方手里,你甚至可以说不知

钓鱼执法概念

钓鱼执法概念 钓鱼执法,英美叫执法圈套(entrapment),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它和正当防卫等一样,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从法理上分析,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如果运用不当将致人犯罪,诱发严重社会问题。 但“诱捕”有着严格的控制要求,第一,诱捕对象是犯罪嫌疑人;第二,已经掌握其部分证据;第三,诱捕时的事实不作为犯罪证据。也就是说,所设之套本身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证据 大陆法系国家对此也有严格限制,如日本法律禁止执法者为了取证,诱惑当事人产生违法意图,因为这是国家公权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自律权。 钓鱼执法有三种形式: 第二种方式我们可以称作“勾引式”。就是当事人本身没有任何的违法或犯罪意图,而执法部门采取行动勾引当事人产生违法、犯罪意图。 第三种方式我们可称为“陷害式”。就是当事人本身没有任何的违法或犯罪意图,而执法部门采取计划陷害当事人,使当事人产生违法、犯罪意图。 堂堂的执法机关,以欺骗和欺诈的手段对付手无寸铁的普通公民,其行为所造成的恶劣性后果不言而喻! 引用作家韩寒的话说道,在这个社会上,如果你生病了或者家里有急事需要搭车,有人愿意让你上车是很罕见的,这样的人是珍稀的物种,是单纯的好人。闵行区交管部门做的事情说简单点,就是将这些单纯的好人从茫茫车海中分辨出来,拘押下车然后罚款一万 案例 沪上私家车车主张先生因为恻隐之心竟然引来“非法营运”的横祸。张先生在上班途中,因路人“胃疼”,动了恻隐之心搭其上路,结果,“搭客”拔了他的钥匙,车外七八个身着制服的人将张拖出车外,还被双手反扣,卡住脖子,搜去驾驶证和行驶证。对方告诉张,他们是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的,要他交钱才能拿回车,在各种压力下,最后张交了1万元才取回车。 原因所在 个别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怀着极其肮脏的利益目的,用尽手段引诱守法公民“违法”,并把所设之套作为守法公民违法犯罪的证据,不仅破坏了法律的严肃与公正,破坏了社会对法治的信仰,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撕裂了社会成员间基本的和谐与互信,使社会公德每况愈下,人们的善良、同情、友爱之心被迫穿上了重重自我保护的盔甲,使那些社会上的弱者再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同时,还有可能随时随地陷公民于危险和不安、甚至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境地!“钓鱼”执法是系统性的错误,其实它更是一个制度性错误,并且在法律法规上存在空隙。 对于孙中界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认为,在治理非法营运车辆时,这种“钓鱼”式执法行为“肯定是错误的”。 专家质疑 “钓鱼”执法的行为本身也被法学家们质疑,北京大学法学院行政法专家姜明安教授认为:行政执法要符合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依法行政原则,合法、合理、程序适当、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不能采取预谋设圈套方式执法。人民大学法学教授杨建

钓鱼的启示案例分析

《钓鱼的启示》案例及点评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 学情分析: 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设计理念: 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学目标: 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 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 (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 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学生先默读、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钓鱼执法案

一、孙中界:“做好事反被诬陷成黑车” .cn 2009年10月16日04:41 东方网 前天晚上7时许,浦东新区闸航路、召泰路路口附近,一名年约20岁的年轻人站在路中央拦车。此时,上海庞源建筑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的司机孙中界正驾驶一辆金杯面包车路过。看到这名年轻人无公交车、出租车可搭乘后,他顺道开车将其送到了1.5公里外的目的地。然而,就是这不到5分钟的善意之举,却被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认定为“非法营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年仅18岁的孙中界竟然选择了自杀,用刀砍向了自己的手腕。所幸同事及时制止,才没有酿成惨剧。但其手指被割伤,需住院治疗。 司机遇路边强行拦车者 据孙中界回忆,前天晚上7时许,他开车把厂里的工人送到闸航路近召泰路的宿舍后,就沿着闸航路往航头镇的方向行驶。刚开出没多久,就看到一名男青年突然从路边快步冲到路中央扬手拦车。“我当时是被逼着停车的,那条路只有2条车道,他一个人站在路中央,我不可能开车直接撞他,所以只能靠边停车。” 孙中界停车后,这名拦车男子称要去航头镇,但天色已晚,没有公交车,附近也叫不到出租车,问司机能不能带他一程。此话一出,还没等孙中界回答,那名男子就一把拉开车门,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让司机把他送到闸航路的水泥搅拌厂。“他说很冷,能不能帮个忙。” 孙中界曾经听说过“钓鱼”抓黑车事件,所以他半开玩笑地问了句:“兄弟,你是不是‘钓鱼’的?”对方没有应答,脸上表情自然。因为对闸航路的路况比较熟悉,孙中界知道公交车芦杜专线末班车是晚上6时许,当时7点已过,已经没车了。考虑也是顺路,于是他就开车将那名青年带到了水泥搅拌厂。 在约1.5公里的行驶路途中,孙中界又一次询问了关于“钓鱼”的问题,这次问得更加直接:“兄弟,你不会是‘钓鱼’的吧?”那名男子依旧没有作答。在孙中界的印象中,这是他们整个路途中唯一说过的一句话。 胡同里冲出执法队员 孙中界将车停在了水泥搅拌厂区域。就在停车的瞬间,那名男青年突然从裤子右后侧口袋里拿出了一叠钱,抽出一张放在了副驾驶位置前的台面上,随后侧身伸手去拔车钥匙。孙中界看到如此怪异行为,以为遭遇了抢车,试图猛踩油门,与前方一辆机动车相撞,以避免自己的车被抢。然而,几乎就在他踩油门的同时,那名男青年用左脚死死踩住了刹车。 在车钥匙被抢后,孙中界还没有来得及将自己上衣口袋里的手机拿出来报警,就看到从路边一条胡同里冲出来好几个人,不由分说打开驾驶室的车门,将其手机夺走后,又将他强行拽下车,并将他随身携带的行驶证一起拿走。“几个人我没有看清楚,好像是从一辆停在胡同里的车上一起下来的,车的型号我也没有看清,我的衣服裤子都被撕破了。” 孙中界被带上了一辆依维柯。在同一辆车上,他看到了3名与他有类似遭遇的司机。在车上,几名自称是执法队的人拿出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调查处理通知书和暂扣、扣押物品凭证,要求孙中界签名。孙中界看到有图章敲着“该车无营运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业务”的字样后,拒绝在上面签字。 此后一个多小时,因为孙中界拒绝签字,他被要求不能离开。此时,他再次提出要报警,但对方拒绝还给他手机,也拒绝替他打110。双方僵持到晚上8时45分许,孙中界要上厕所,但对方仍坚持必须签字才能走人。万般无奈之下,孙中界只能签字。在他签字后,对方立即归还了手机,并允许其离开。

钓鱼执法问题申论范文

1、请用200字以内的篇幅,对阅读材料内容加以概括。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文字简明流畅。 参考答案: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交通执法大队为了打击黑车非法营运,大量雇佣“钩子”,陷害了一些热心助人的车主。尤其是孙中界和张晖两案,孙中界“自杀”表清白,有关部门经过调查,认定行政行为合法有据。而在张晖案中,经法院审理,判定执法部门行政行为不当,违法行政,对行政行为予以撤销。有关执法部门也做出了今后将严格规范执法、依法行政的表示。 2、请你结合所给资料谈谈“如何促进依法执法、依法行政”提出对策建议,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逻辑严谨,说理充分,层次清晰,文字畅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00字。 参考例文: 加强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和谐 ——提高行政机关依法执政能力之我见 近年来,一些地区相继出现了“钓鱼执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事件凸显了当下我国一些执法部门不能依

法行政,执法犯法,法治意识淡薄。诚然,“钓鱼执法”在某些案件中有其合理性,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冤屈了好人,败坏了社会公德,引发网络和舆论声讨。如何加强依法行政能力,仍然是许多执法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需要贯彻法治意识,就是指依法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治理社会的意识,其实质就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国的理念。目前我国关于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完善,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少数执法部门及工作人员以“执法”之名,行“违法”之实,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侵害群众利益。要提高行政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执法者要知法。“钓鱼”执法者的法治意识淡薄到了极点,把自己当作法律的化身了。不然,岂能干出这种令人愤、招人怨的蠢事。执法者要是不懂法的话,肯定比普通老百姓构成的负面影响要大很多,这是不言而喻的,又是必须引起警惕的。懂法,先要真正懂得自己是执法人。 二是执法者要守法。老百姓需要守法,执法者更需要守法。老话说: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对“钓鱼”执法者来说,执法犯法自然就极其严重了。因此,很好地遵守法律,才能很

公共政策学考研配套王骚《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

公共政策学考研配套王骚《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 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882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考研真题 南开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院:115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882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专业:行政管理 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答在此试题上无效! 一、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计划、法律、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2.价值偏好在公共决策过程申的意义 3.CPI及其在政府管理中的意义 4.中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 二、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政策评估中的合理性与政治性及其相互关系 2.中国社会保障政策变迁的过程及发展趋势分析 三、案例题:(认真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案例资料】 2008年3月7日中午时分,上海市奉贤区的一条道路上,一辆车牌为“苏E8J410”的银色奇瑞轿车驶往桑迪修理厂。当时车内坐有两人,一名是司机,为30岁左

右男性。被奉贤区公路运输管理处认定为涉嫌非法营运的黑车司机;另一位为30多岁女性,后被搴贤区建设交通委证实为“从事举报的协查人员”。汽车在修理厂口停下后,一群执法人员走出厂门将车团团围住,开始拍打车窗,但车门一直没有打开,车窗也没有摇下。倔持一段时间后,执法人员砸破驾驶座处的车窗玻璃,试图强行打开车门。司机突然拿起放在驾驶仪表盘上的刀具,向女乘客的颈部和胸部连刺两刀。司机随即被奉贤警方控制住。桑迪修理厂的工人朱老伯说,“车子来之前,他们路管所的车子就已经等在这里了。”由于上海郊区黑车(无证营运的市辆)很多,类似的“钓鱼”抓黑车行为也很常见。当天上午执法部门已经在修理厂内布置好人员和车辆,等待协查人员把车辆引入大门。 奉城医院的死亡证明显示,死者名叫陈素军。33岁,身中两刀,正好在要害部位。12点15分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死亡。“死者是颈前区有一个刀口,应该是锐器刺杀的结果。”奉城医院急诊科医生张荣证明说,陈素军入院时已经设有了生命体征:“当时送米的时候,病人已经是死亡了。我们看到的情况姓,当时呼啦心跳停止,血压是测不出了。”事情发生后,事发汽车厂已经被拖入奉贤公安分局停下场。车辆左前门的车窗玻璃已经完垒破碎,门框上依然留有黑色物体击打后留下的痕迹。副驾驶座左侧座椅和靠背的交界处,一滩手掌大小的红色血迹渗入靠垫,车山物体杂乱堆放着。陈素军的死亡证明上,职业一栏写着“民工”二字,也有相关人士表示,她其实是一位到各处打零工的人员,并无固定职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事发前死者正在帮助奉贤贤去交通执法部门搜集黑车营运的证据,奉贤区建设交通委魏主任接受先关媒体采访时表示,死亡的陈素军是“一名从枣举报的协查人员”。

从“钓鱼执法”案浅谈依法行政

从“钓鱼执法”案浅谈依法行政 [摘要]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行政法要求依法行政,即行政执法应遵循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正当程序、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行使行政权。而在实践中,某些行政机关为了完成工作指标或某种经济利益,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无视行政执法原则,滥用行政执法权,上海市孙中界“钓鱼执法”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关键词]钓鱼执法;行政;违法;分析 一、案件回顾 2009年10月14日,孙中界在上海市某公司打工,负责运输该公司工人到工地上班。当日晚8时,他把工人送到公司基地后,在上海市闸航路口遇到一名身材瘦弱的年轻人向他招手,当时那名乘客说:“兄弟帮个忙,我有急事,打不到的士也没有公交车”。孙中界见那人可怜就让他上车。上车后那名乘客主动说要给搭车钱,但孙中界并没理会。乘客上车4分钟后便要求停在闸航路188号。在这里,孙中界受到了上海市某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的检查,并以涉嫌黑车非法营运为由被暂扣面包车。为证清白, 孙中界挥刀自伤手指并向上海市某政府上诉。该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的这种执法方式被冠以“钓鱼执法”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钓鱼执法”也叫执法圈套,是指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并被处以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 二、“钓鱼执法”的违法性分析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中依法行政的原则,不能采取预设圈套的方式执法,特别是在调查取证方面,行政法强调取证的正当性、要求客观、全面调查,调查取证的手段要合法。从上海市某交通行政执法大队打击“黑车”的角度分析,打击”黑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在打击“黑车”的过程中采取“以恶治恶”方法不可取。孙中界“钓鱼执法”案其实质是以执法的名义创收,借公权的力量谋利,这是违法行政、滥用行政执法权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钓鱼执法”在实体上和程序上都不符合我国的行政法治,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相违背。

最新钓鱼的启示教案.doc汇编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作者用抒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个钓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使学生懂得,自觉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素养。作者对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写得特别细腻,教学中应着重感受他愉悦──矛盾──悲哀──自豪的思想感情,从而体会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缺乏阅读材料,对于一些规则尤其是生态保护方面的规则了解甚少。因此,课前需要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真实的反面资料。通过将近四年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了自能读书、擅长批注、乐于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师补充有关名言和美国的一些生态规则。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阅读,归根结底是阅读自我。”设身处地的阅读文章,会更多地涉及读者个人的生活体验。生活体验越丰富,理解就越丰富、越深刻。搜集、交流材料丰富了学生的已知经验,为阅读文本作好了铺垫。同时强化了学生搜集资料的意识。)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回顾学习方法学生自学交流 1、师:上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两种自学方法:第一种是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生: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 师:第二种是做批注笔记,能使我们更深入的学习课文。如何做批注笔记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