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毒现场的急救原则_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

中毒现场的急救原则_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

中毒现场的急救原则_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

有毒化学品在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发生的急性中毒,多数是

因为现场意外事故而引起,如设备损坏或泄漏致使大量毒物外溢等。急性中毒的特点是病情发生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因此,现场抢救人员若能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挽救中

毒患者的生命、减轻中毒程度、防止并合症的产生、减少经济损

失及社会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因此救

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

2尽快切断毒物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同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的设备等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

开启门、窗等,降低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为抢救工作创造

有利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特效药物解毒或对症治疗,维持中毒者主要脏器的功能。在抢救病人时,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出现成批急性中毒病员时,应立即成立临时抢救指挥组织,以负责现场指挥。

6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通知时应尽可能说清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数、侵入途径和大致病情。

2、急性中毒的抢救措施

1现场救护一般方法

a首先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病人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并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

b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给予吸氧和注射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

c心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术。现场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如昏迷、惊厥、休克、深度青紫等,应

立即送医院治疗。

2不同类别中毒的救援

a吸人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救援。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一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人、吸氧。应预防感染,

警惕肺水肿的发生;气管痉挛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有

喉头痉挛及水肿时,重症者应及早实施气管切开术。

b口服毒物中毒的救援。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如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

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

催吐禁忌症包括:昏迷状态;中毒引起抽搐、惊厥未控制之前;服腐蚀性毒物,催吐有引起食管及胃穿孔的可能;食管静脉

曲张、主动脉瘤、溃疡病出血等。孕妇慎用催吐救援。

3、眼与皮肤化学性灼伤的现场救护

1强酸灼伤的急救

硫酸、盐酸、硝酸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硫酸灼

伤的皮肤一般呈黑色,硝酸灼伤呈灰黄色,盐酸灼伤呈黄绿色。

被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15min。

彻底冲洗后,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肥皂水等

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

直接中和,这会加重皮肤的损伤。处理以后创面治疗按灼伤处理

原则进行。

强酸溅人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

底冲洗。冲洗时应将头置于水龙头下,使冲洗后的水自伤眼的一

侧流下,这样既避免水直冲眼球,又不至于使带酸的冲洗液进入

好眼。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而

形成留酸死腔。如无冲洗设备,可将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内,拉开

下眼睑,摆动头部,洗掉酸液,切忌惊慌或因疼痛而紧闭眼睛,

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min。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眼科进行治疗。

2碱灼伤的现场急救

碱灼伤皮肤,在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皂样物质消失为止,然后可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对Ⅱ、

Ⅲ度灼伤可用2%醋酸湿敷后,再按一般灼伤进行创面处理和治疗。

眼部碱灼伤的冲洗原则与眼部酸灼伤的冲洗原则相同。彻底

冲洗后,可用2%一3%硼酸液做进一步冲洗。

3氢氟酸灼伤的急救

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渗透作用强,并对组织蛋白

有脱水及溶解作用。皮肤及衣物被腐蚀者,先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物,皮肤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后,继用肥皂水或2%~5%碳

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葡萄糖酸钙软膏涂敷按摩,然后再涂以33%氧化镁甘油糊剂、维生素AD软膏或可的松软膏等。

4酚灼伤的现场急救

酚与皮肤发生接触者,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10%酒

精反复擦拭,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直至无酚味为止,然后用饱和

硫酸钠湿敷。灼伤面积大,且酚在皮肤表面滞留时间较长者,应

注意是否存在吸人中毒的问题,并积极处理。

5黄磷灼伤的现场急救

皮肤被黄磷灼伤时,及时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立即用清水由

五氧化二磷、五硫化磷、五氯化磷引起的灼伤禁用水洗或5%硫酸铜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中

和所形成的磷酸。然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或用2%硫酸铜溶液湿敷,以使皮肤上残存的黄磷颗粒形成磷化铜。注意,

灼伤创面禁用含油敷料。

4、护送病人

1为保持呼吸畅通,避免咽下呕吐物,取平卧位,头部稍低。

2尽力清除昏迷病人口腔内的阻塞物,包括假牙。如病人惊厥不止,注意不要让他咬伤舌头及上下唇。

3在护送途中,随时注意患者的呼吸、脉搏、面色、神志情况,随时给以必要的处置。

4护送途中要注意车厢内通风,以防患者身上残余毒物蒸发而加重病情及影响陪送人员。

5、解毒治疗

1消除毒物在体内的毒作用。溴甲烷、碘甲烷在体内分解为酸性代谢产物,可用碱性药物中和解毒;碳酸钡和氯化钡中毒,可

用硫酸钠静脉注射,生成不溶性硫酸钡而解毒;急性有机磷农药

中毒时,用氯磷定、解磷定等乙酰胆碱酯酶复活剂能使被抑制的

胆碱酯酶活力得到恢复,用阿托品可拮抗中枢神经及副交感神经

反应,消除或减轻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可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法进行解毒。

2促进进入体内的毒物排出。如金属或类金属中毒时,可恰当选用络合剂促进毒物的排泄。利尿、换血、透析疗法也能加速某些毒物的排除。

3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毒物的毒作用原理及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便于观察病情并给以及时的对症处理。根据医嘱及时搜集患者的呕吐物及排泄物、血液等,送检做毒物分析。

化学品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化学品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1) 救护者现场准备。急性中毒发生时,毒性危险化学品大多是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入体内。因此,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应做好白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如穿好防护衣,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否则,不但中毒者不能获救,救护者也会中毒,使中毒事故扩大。 (2) 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救护人员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在抢救抬运过程中,不能强拖硬拉以防造成外伤,使病情加重,应松开患者衣服、腰带并使其仰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料等以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对于已经泄露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迅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开门窗,或者进行 中和处理,降低毒性危险化学品在空气中的浓度,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 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并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皮肤。要注意防止清洗剂促进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吸收,以及清洗剂本身所致的呼吸中毒。 对于黏稠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可以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敌白虫不能用碱 性液冲洗),尤其要注意皮肤褶皱、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对于水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先用棉絮、干布擦掉毒性危险化学品,再用清水冲洗。

(4) 若毒性危险化学品经口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迅速用1/5000的高锭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 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泄。对于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一般不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以保护胃黏膜。 (5) 令中毒患者呼吸氧气。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复苏术。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

编号:AQ-CS-00419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 First aid of chemical poisoning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有毒化学品在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发生的急性中毒,多数是因为现场意外事故而引起,如设备损坏或泄漏致使大量毒物外溢等。急性中毒的特点是病情发生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因此,现场抢救人员若能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挽救中毒患者的生命、减轻中毒程度、防止并合症的产生、减少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因此救 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 (2)尽快切断毒物来源。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同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的设

备等)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开启门、窗等,降低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特效药物解毒或对症治疗,维持中毒者主要脏器的功能。在抢救病人时,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出现成批急性中毒病员时,应立即成立临时抢救指挥组织,以负责现场指挥。 (6)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通知时应尽可能说清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数、侵入途径和大致病情。 2、急性中毒的抢救措施 (1)现场救护一般方法 (a)首先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病人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并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 (b)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

化学危险品中毒急救须知

化学危险品中毒急救须 知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化学危险品中毒急救须知一中毒急救要领 (一)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 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先予通风,参加救护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其他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可人内救护。同时应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氧气分析报警仪和可燃气体报警仪。 (二)迅速抢救生命 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心脏停止跳动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按摩;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仰。呼吸停止者赶快做人工呼吸,最好用口对口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可同时交替进行,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急救操作不可动作粗暴,造成新的损伤。眼部溅人毒物,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脸部浸人满盆清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去毒物。

(三)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 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都要注意清除。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清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毒物经口侵入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去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减少毒物的吸收。 (四)送医院治疗 经过初步急救,速送医院继续治疗。 1.胸外心脏按摩法 患者突然深度昏迷,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搏动,如瞳孔散大,脸色土灰色或发绀,呼吸停止或喘,出现上述症状,可认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急救。操作方法如下: (1)部位。患者取仰卧位。压胸骨上2/3下l/3交界外,背部应有硬的衬垫。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有毒化学品在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发生的急性中毒,多数是因为现场意外事故而引起,如设备损坏或泄漏致使大量毒物外溢等。急性中毒的特点是病情发生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因此,现场抢救人员若能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挽救中毒患者的生命、减轻中毒程度、防止并合症的产生、减少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因此救 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 (2)尽快切断毒物来源。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同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的设备等)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开启门、窗等,降低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特效药物解毒或对症治疗,维持中毒者主要脏器的功能。在抢救病人时,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出现成批急性中毒病员时,应立即成立临时抢救指挥组织,以负责现场指挥。 (6)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通知时应尽可能说清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数、侵入途径和大致病情。 2、急性中毒的抢救措施 (1)现场救护一般方法 (a)首先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病人呼吸新鲜空气; 脱去污染衣服,并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 (b)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给予吸氧和注射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 1迅速脱离现场:急性中毒发生后,应迅速将受毒害人员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以免毒物继续侵入。医务人员根据病情迅速进行分类,以保证对重症病人的全力抢救;同时对一般病员加强观察,予以必要的检查和处理,特别要注意毒物对机体的潜在危害,以免贻误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急救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如佩带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服等,同时有人监护,以便掌握情况,及时紧急处理。 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当皮肤被酸、碱灼伤或被易于经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当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特别要注意清洗受污染的毛发,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忌用热水冲洗。在急救现场不强调使用中和剂,以免贻误治疗。对眼化学灼伤患者,及时、充分地冲洗是减少组织损伤最重要的急救方法,可就近用自来水冲洗,时间一般为10~15min。吸入中毒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清新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3 心、肺、脑复苏:患者被救出事故现场后,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4对意识丧失患者,注意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及时除去口腔中的异物。 5特别解毒剂的应用:对某些有特效解毒方法的中毒,解毒治疗开始越早越好。在现场急救中,医务人员要尽快查清毒源,明确诊断,以利针对性治疗。在病因一时不能明确的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边抢救边查找原因,以免丧失抢救时机,其治疗要点是维持心、肺、脑功能,保护重要脏器以及对症支持疗法。经现场抢救后,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根据病情迅速而安全地转送至附近医院或有关医院进一步抢救与处理。

警示标识在不同场所使用指南一览 序号图形标识警示语句标识含义设置场所 与要求 说明 1 注意防尘表示应注意 粉尘危害 存在粉尘危害的作 业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第一类粉尘类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 须同时使用 2 噪声有害表示应注意噪 声引起的健康 危害 产生噪声的 作业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第八类(一)导 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 须同时使用 3 1.当心中毒 2.有害气体 3.有毒有害 4.接触可引起伤 害和死亡 5.接触可引起伤 害 表示应注意 中毒危害 可能引起急性中毒 危险的作业场所和 仓储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 须同时使用 3.警示语句视职业病危害 因素种类而定 4 戴护耳器表示必须戴 护耳器 噪声超过标准的作 业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第八类(一)导 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 须同时使用 5 戴防尘口罩表示必须戴 防尘口罩 粉尘作业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第一类粉尘类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 须同时使用 6 注意通风表示应设置 通风设施 存在有毒物品和粉 尘的作业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 须同时使用 7当心有毒气体表示应注意有 毒气体引起的 急性中毒危害 1.使用有毒物品并 有可能引起有毒气 体急性中毒危害的 作业场所; 2.存放有毒物品并 有可能产生有害气 体的仓储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第三类化学物质 类(有毒气体);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 须同时使用 8急救站提示可以进行 紧急医学救助 的地方 用人单位设立的紧 急医学救助场所 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 同时使用 注:“图形标识”仅为图例,可与卫生行政监督部门联系直接购买使用。

危险化学品中毒现场急救

氯气中毒现场急救 1、首先是自救,当闻到异常刺激性气味时,要立即用湿手绢、湿毛巾或工作服捂住口鼻向逆风向或侧逆风向跑,如果身边有防毒面具要立即憋住一口气,迅速正确的戴好防毒面具,脱离中毒现场。如果有咳嗽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并注意休息。 2、当救护者抢救中毒者时,首先要做好自身防护,如戴好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对呼吸困难者要立即给予吸氧;剧烈咳嗽者要给予镇咳解痉药。 3、对皮肤、眼睛污染者,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院处理。 硫化氢中毒现场急救 1、首先是自救,当闻到有浓烈的臭鸡蛋气味时,要立即向逆风向或侧逆风向跑,如果有防毒面具要立即屏住一口气,迅速正确的戴好防毒面具,脱离中毒现场。 2、当救护者抢救中毒者时,首先要做好自身防护,如戴好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立即用仰卧压胸法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吹气法);如果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对呼吸困难者要立即给予吸氧。

3、对皮肤、眼睛污染者,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院处理。 氮气窒息现场急救 1、在有可能存在氮气的密闭容器内作业时,如果突然感觉头晕、头痛、呼吸困难,这有可能是氮气泄漏导致空气中缺氧而出现的症状,这时要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2、抢救者要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迅速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并给予吸氧,保持安静。如果密闭设备出口太小,患者一时难以救出时,应迅速向设备内输送空气,同时尽快设法救出。 3、如果窒息者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急送医院进行处理。 酸碱灼伤现场急救 1、酸碱眼灼伤急救:操作过程中,如果突然发生酸碱泄漏,要迅速闭住眼睛或用手捂住眼睛,防止酸碱进入眼内;如果酸碱已经进入眼睛,要立即用洗眼器冲洗,或者用身边流动的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要尽力把眼睛睁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时要摆动头部,尽量将进入眼睛的化学物冲洗掉,要注意检查上下眼睑处有无隐匿的化学物质残留。酸性物质灼伤冲洗10—15分钟,碱性物质灼伤冲洗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 1迅速脱离现场:急性中毒发生后,应迅速将受毒害人员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以免毒物继续侵入。医务人员根据病情迅速进行分类,以保证对重症病人的全力抢救;同时对一般病员加强观察,予以必要的检查和处理,特别要注意毒物对机体的潜在危害,以免贻误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急救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如佩带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服等,同时有人监护,以便掌握情况,及时紧急处理。 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当皮肤被酸、碱灼伤或被易于经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当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特别要注意清洗受污染的毛发,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忌用热水冲洗。在急救现场不强调使用中和剂,以免贻误治疗。对眼化学灼伤患者,及时、充分地冲洗是减少组织损伤最重要的急救方法,可就近用自来水冲洗,时间一般为10~15min。吸入中毒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清新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3 心、肺、脑复苏:患者被救出事故现场后,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4对意识丧失患者,注意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及时除去口腔中的异物。 5特别解毒剂的应用:对某些有特效解毒方法的中毒,解毒治疗开始越早越好.在现场急救中,医务人员要尽快查清毒源,明确诊断,以利针对性治疗。在病因一时不能明确的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边抢救边查找原因,以免丧失抢救时机,其治疗要点是维持心、肺、脑功能,保护重要脏器以及对症支持疗法。经现场抢救后,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根据病情迅速而安全地转送至附近医院或有关医院进一步抢救与处理.

警示标识在不同场所使用指南一览 序号图形标识警示语句标识含义设置场所 与要求 说明 1 注意防尘表示应注意 粉尘危害 存在粉尘危害的作业 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 录》第一类粉尘类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 时使用 2 噪声有害表示应注意噪声 引起的健康危害 产生噪声的 作业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 录》第八类(一)导致噪声聋 的危害因素;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 同时使用 3 1.当心中毒 2。有害气体 3.有毒有害 4。接触可引起伤害 和死亡 5.接触可引起伤害 表示应注意 中毒危害 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危 险的作业场所和仓储 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 录》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 时使用 3.警示语句视职业病危害因素 种类而定 4 戴护耳器表示必须戴 护耳器 噪声超过标准的作业 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目录》第八类(一)导致噪声 聋的危害因素;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 同时使用 5 戴防尘口罩表示必须戴 防尘口罩 粉尘作业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 录》第一类粉尘类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 同时使用 6 注意通风表示应设置 通风设施 存在有毒物品和粉尘 的作业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 录》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 时使用 7当心有毒气体表示应注意有毒 气体引起的急性 中毒危害 1。使用有毒物品并有 可能引起有毒气体急 性中毒危害的作业场 所; 2。存放有毒物品并有 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 仓储场所 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 录》第三类化学物质类(有毒 气体); 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 时使用

急性化学中毒现场急救处理

急性化学中毒现场急救处理化学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被广泛使用,然而,不正确或无意间的接触可能导致急性化学中毒。当发生化学中毒事故时,迅速而正确的现场急救处理对于减轻伤害和挽救生命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急性化学中毒现场急救的处理方法,以确保人们对该问题有所了解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 1. 随时呼叫急救服务 急性化学中毒是一种紧急状况,因此,当发现中毒者时,第一时间应该拨打急救服务电话。告知接线员你所面临的情况,包括中毒物质的名称(如果得知),中毒者的症状和当前所在位置等。 2. 将中毒者从危险区域转移至安全区域 如果可能,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区域。确保自己的安全,戴上适当的保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以免受到中毒物质的影响。 3. 外部少量溶液中毒的处理 如果中毒是由于皮肤上的化学品接触而引起的,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 注意自己的安全,戴上防护手套。 - 将受影响的皮肤立即放在流动的清水下冲洗至少15分钟,或者根据中毒物质的要求进行冲洗。

- 调查中毒的物质,如果有使用说明,请遵循使用说明的处理方法。 4. 吸入化学物质造成的呼吸道刺激 如果中毒是由吸入化学物质引起的,应迅速采取以下步骤: - 将中毒者带到新鲜空气中,确保呼吸道通畅。 - 如果呼吸困难或过度咳嗽,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5. 急性化学中毒引起的消化道反应 如果中毒是由于误食或吞下化学物质引起的,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不要让中毒者吃东西或喝任何东西。 - 保存中毒物质的容器和包装,以便医生查询。 - 等待医疗人员和急救人员的指导。 6. 识别化学物质的特征和危害 对于可能涉及到的化学物质,尽量了解其特征、毒性和危害。熟悉 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7. 不要将中毒者强迫呕吐 强迫呕吐这种传统处理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中毒情况。根据 中毒物质的特征和医生的指导,遵循适当的处理方法。 发生急性化学中毒是一种紧急情况,因此在提供急救处理时要保持 冷静,以确保所有行动都是正确和安全的。这篇文章向读者介绍了在

化学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化学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化学中毒的定义和常见症状 化学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接触、食入或注射有害化学物质后所引起的中毒反应。常见的症状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口干、眼泪与流涎增多、皮肤瘙痒等。化学中毒有很强的迅速性和危险性,因此及时、准确地处理化学中毒事故十分必要。 二、现场化学中毒应急处理原则 1.尽快撤离现场。发现事故后,应立即用安全通道或安全地点离开危 险区域。 2.进行紧急救护。在将受害人带离现场的同时,要尽快进行施救,如 使用药物解毒、洗面以及进行人工呼吸等。 3.迅速通知急救中心。发生事故后,要用最快的速度通知急救中心, 争取早日得到医疗救助和治疗。 三、化学品安全处理措施 1.正确使用和存储化学品。预防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一定要妥善存放 和使用危险化学品,并遵守相应的规定和标准。 2.及时处理化学事故。发生化学事故时应立即进行危险化学品的堵漏 和企图,减少污染面积,并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 3.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化学品安全意识 和技术素质,明确识别化学品危险性,具备正确处理化学品事故的能力。 四、应急处理流程 1.急救人员入场前的准备。确认现场的化学品种类、数量、危险性和 泄漏处置情况;戴上防护装备,尽量避免接触泄漏的化学品。 2.急救人员进行现场安全评估。确认现场危险点和化学品泄漏位置, 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和污染。 3.寻找受害者。寻找受害者的位置和症状,及时救助。为了尽量减少 接触化学品的危险,可以戴上呼吸器和防护眼镜。 4.进行急救处理。对于化学品泼洒、喷溅等部位进行大量的沥洗或冲 刷,使化学品稀释。对于中毒者进行急性解毒和呼吸治疗等。 5.清理现场。待受伤者得到有效救治后,进行现场的清理和处理。对 残留的化学品进行可靠的堵漏、封存和处置。

中毒患者的现场急救

中毒患者的现场急救 化学恐怖事件发生后,可有大批人员受到毒物的危害,其中部分患者病情较重,故现场及时有效的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十分重要。 1.迅速脱离现场化学事故/中毒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将污染区域内 的所有人员转移至毒害源上风向的安全区域,以免毒物的进一步 侵入。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将病员进行分类,作出相应 的标志,以保证医护人员对危重伤员的救治;同时要加强对一般 伤员的观察,定期给予必要的检查和处理,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医务人员在进行现场救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佩戴适当的个体防 护装置。在现场要严格按照区域划分进行工作,不要到污染区域。 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当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灼伤或被易通过皮 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包括贴身内 衣)、鞋袜、手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同时要注意清洗污染 的毛发。忌用热水冲洗。对化学物溅入眼中者,及时充分的冲洗 是减少组织损害的最主要措施,对没有洁净水源的地方,也可用 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吸入中毒患者,应立 即送到空气新鲜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 氧。口服中毒者应尽早进行催吐,除用手法刺激咽后壁外,也可 口服吐根碱糖浆催吐。 3.心肺脑复苏患者从毒物现场救出后,如有心脏、呼吸停止,应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意识丧失者的处理意识丧失的患者,要注意瞳孔、呼吸、脉搏 及血压的变化,及时除去口腔异物,有抽搐发作时,要及时使用 安定或苯巴比妥类止痉剂。 5.特效解毒药物的应用对某些有特效解毒药物的中毒,解毒治疗 越早效果越好。如氰化物中毒后,应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同 时静脉缓注3%的亚硝酸钠10-15ml;或用4-DMAP2ml肌内注射, 随后用50%硫代硫酸钠20ml缓慢静脉注射。苯胺中毒要及早应用 1%亚甲兰,按1~2mg/kg体重,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有机磷酸 酯类中毒要及时应用阿托品和肟类解毒剂。 6.现场救援中,医务人员要尽快查清毒源,明确诊断,以利针对性处理。在 病因一时不明的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边抢救边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查 找,以免延误救治时机。治疗的要点是维持心脑肺功能,保护重要脏器, 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经现场初步抢救后,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将患 者转移到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实验室中毒急救原则

实验室中毒急救原则 对于化学实验室中毒事件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处理,掌握好相关的实验室中毒急救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实验室中毒方面的急救原则,供大家参考。 化学实验室中毒的应急处理办法 (1)吸入时的处理方法 应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解开衣领和纽扣,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待呼吸好转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2)吞食药品时的处理方法 ① 为了降低胃液中药品的浓度,延缓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列食物:如牛奶、打溶的鸡蛋、面粉、淀粉、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也可在500ml 的蒸馏水中,加入50g 活性炭。用前再加400ml 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g~15g 活性炭可吸收1g毒物。 ② 催吐。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上述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在半酒杯水中,加入15mL 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ml 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由于易形成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易进入气管造成危险,因而不要进行催吐。 ③ 吞服万能解毒剂(2份活性炭、1份氧化镁和1份丹宁酸的混合物)。用时可取2~3 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调成糊状物吞服。 (3)药品溅入口内后,应立即吐出并用大量清水漱口。 常见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强酸(致命剂量1ml) 吞服强酸后,应立即服200ml 氧化镁悬浮液,或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迅速将毒物稀释。然后至少再吃十几个打溶的鸡蛋作为缓和剂。由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强碱(致命剂量1g)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 化学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接触或摄入有毒化学物质后引起的中毒症状。在化学 品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化学中毒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了解化学中毒的急救方法对于保护人身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步骤 1.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务必确保自身的安全。如果现场存在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或易燃物质,务必戴上防护面具、手套和防护服,并确保通风良好。 2.评估患者情况: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和循环状况。如果患者处于 昏迷状态或无呼吸、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移动患者:如果患者处于危险环境,如有毒气体泄漏或火灾等,应迅速将患 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并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4.拨打急救电话: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医护人员患者中毒的情况,并提供 详细的现场信息。 5.洗眼和冲洗皮肤:如果患者的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有毒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 洗至少15分钟。注意,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更危险的物质,因此 在冲洗前应先查阅相关物质的安全数据表。 6.移除污染物:如果患者身上有化学物质残留,应尽快将其从患者身上移除, 避免进一步吸收。 7.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道支持装置。

8.提供氧气: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氧气供应不足,可以给予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9.监测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应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和血压等。及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10.等待医护人员到达: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稳定患者的病情,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二、注意事项 1.了解化学物质:在进行化学中毒急救时,了解中毒物质的性质和毒性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不同的中毒症状和处理方法。因此,应尽量获取有关化学物质的相关信息,并在急救过程中参考相关资料。 2.避免二次污染:在处理中毒患者时,应注意避免自身接触到有毒物质,以免发生二次污染。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并遵循正确的处理方法。 3.及时就医:化学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储存和使用化学品的安全:为了减少化学中毒的发生,应严格遵守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规定。确保化学品储存在安全的地方,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在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化学中毒急救的效果,应定期进行急救培训和教育。了解常见的中毒症状和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应对急救情况的能力。 总结: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然后快速评估患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同时,要注意避免二次污染和及时就医。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毒性,以及遵守化学品的安全规定,都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原则 (一)迅速评估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救护人员必须对伤员迅速评估,才干做到及时正确救治。一般从三个方面合计: (1)依据事故现场的状况。应依据事故的性质、程度、毒物的 种类和毒性,有无燃烧、爆炸、窒息、坠落、撞击等现场状况, 分析可能致伤的原因。 (2)依据伤员的临床表现。迅速准确地对伤员进行检查与询问,依据伤员临床症状和体症来分析推断。 (3)依据现场可能的检查、化验和监测资料。有条件时可通过 如流动的x线检查及常规化验服务车进行检查、化验;通过空测 仪器设备对空气毒物浓度及氧含量进行监测分析,为现场评估提 供依据。 (二)自救与互救 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因此要求现场作业人员具有自救、互救的能力。 自救指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事故单位实施的救援行动以及在事故现场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自身采用的保护防御行为。自救 是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工作最基本、最广泛的救援形式。自

救行为的主体是企业及职工本身。由于他们对现场状况最熟悉、反应速度最快,发挥救援的作用最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工作往往通过自救行为应能控制或解决问题。 互救(他救)是指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互相之间的救护以及他人或企业救护队伍或社会救援力量组织实施的一切救援措施与行动。互救(他救)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和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在发生大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特别是灾害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在本身救援力量有限的状况下,争取他人救助和社会力量的救援相当重要。化工系统职工医院、职防院(所),特别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医疗救援中,要充分发挥急救、技术咨询、指导、培训的作用,为救援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自救与互救(他救),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两种不能截然分开的重要的基本的形式。救援人员企业职工,特别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自救与互救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事故状态下的紧急逃生、撤离、烧伤或触电的现场紧急处置,外伤急救四大技术等,使现场急救工作成效显著。 (三)现场急救要点 1.现场急救的一般救治原则 (1)马上解除致伤原因,脱离事故现场。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因此救 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穿戴好防毒面具、氧 气呼吸器和防护服。 2尽快切断毒物来源。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同时应采 取果断措施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的设备等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对于已经 扩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开启门、窗等,降低有毒物质在空 气中的含量,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特效药物解毒或对症治疗,维持中毒者主要脏器的功能。 在抢救病人时,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出现成批急性中毒病员时,应立即成立临时抢救指挥组织,以负责现场指挥。 6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通知时应尽可能说清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数、侵 入途径和大致病情。 1现场救护一般方法 a首先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病人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并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 b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给予吸氧和注射兴奋 呼吸中枢的药物。 c心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术。现场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如昏迷、惊厥、休克、深度青紫等,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2不同类别中毒的救援 a吸人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救援。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一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人、吸氧。应预防感染,警惕肺水肿的发生;气管痉挛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 雾化吸入;有喉头痉挛及水肿时,重症者应及早实施气管切开术。 b口服毒物中毒的救援。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如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 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 催吐禁忌症包括:昏迷状态;中毒引起抽搐、惊厥未控制之前;服腐蚀性毒物,催吐有 引起食管及胃穿孔的可能;食管静脉曲张、主动脉瘤、溃疡病出血等。孕妇慎用催吐救援。

急性中毒患者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患者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 1迅速脱离现场:急性中毒发生后,应迅速将受毒害人员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以免毒物继续侵入。医务人员根据病情迅速进行分类,以保证对重症病人的全力抢救;同时对一般病员加强观察,予以必要的检查和处理,特别要注意毒物对机体的潜在危害, 以免贻误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急救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如佩带防毒面具、化学防护 服等,同时有人监护,以便掌握情况,及时紧急处理。 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当皮肤被酸、碱灼伤或被易于经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 当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特别要注意清洗受污染的毛发, 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忌用热水冲洗。在急救现场不强调使用中和剂,以免贻误治疗。 对眼化学灼伤患者,及时、充分地冲洗是减少组织损伤最重要的急救方法,可就近用自来 水冲洗,时间一般为10~15min。吸入中毒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清新处,安静休息,保持 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3 心、肺、脑复苏:患者被救出事故现场后,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4对意识丧失患者,注意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及时除去口腔中的异物。 5特别解毒剂的应用:对某些有特效解毒方法的中毒,解毒治疗开始越早越好。在现 场急救中,医务人员要尽快查清毒源,明确诊断,以利针对性治疗。在病因一时不能明确 的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边抢救边查找原因,以免丧失抢救时机,其治疗要点是维持心、肺、脑功能,保护重要脏器以及对症支持疗法。经现场抢救后,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 护下,根据病情迅速而安全地转送至附近医院或有关医院进一步抢救与处理。 急性中毒院前急救通则 一立即停止接触毒物,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1、毒物由气道吸入者 立即将其撤离中毒环境,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注意要在中毒环境的上风口。同时,急救人员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以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2、清除沾染在皮肤、粘膜及毛发上的毒物立即脱去沾染毒物的衣服等,用大量接近 体温的清水彻底清洗接触毒物的皮肤、粘膜及毛发。 3、清除进入眼内的毒物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眼内。

化学危险品中毒急救须知

化学危险品中毒急救须知 一,中毒急救要领 (一)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 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先予通风,参加救护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其他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可人内救护.同时应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氧气分析报警仪和可燃气体报警仪. (二)迅速抢救生命 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心脏停止跳动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按摩;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仰.呼吸停止者赶快做人工呼吸,最好用口对口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可同时交替进行,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急救操作不可动作粗暴,造成新的损伤.眼部溅人毒物,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脸部浸人满盆清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去毒物. (三)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 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都要注意清除.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清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毒物经口侵入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去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减少毒物的吸收. (四)送医院治疗 经过初步急救,速送医院继续治疗. 1.胸外心脏按摩法 患者突然深度昏迷,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搏动,如瞳孔散大,脸色土灰色或发绀,呼吸停止或喘,出现上述症状,可认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急救.操作方法如下: (1)部位.患者取仰卧位.压胸骨上2/3下l/3交界外,背部应有硬的衬垫. (2)操作方法.术者两腿跪在患者两侧,用手掌根部双手叠加,垂直加压在胸骨上,手指不要接触胸壁.身体前倾,力加在胸骨上,将胸骨明显压下,此时检查股动脉,应出现明显搏动,才为有效.注意勿用力过大,以免发生肋骨骨折和气胸血胸.两次间歇期,手不离开胸部. (3)速度与心律相近.每分钟成人约70次,儿童100120次,效果最佳.次数太多,心脏血液回流不够并不增加效果. (4)复苏指示.停止按压后,自主心搏恢复. 2.人工呼吸法 无论心跳存在与否,长期呼吸中止,可造成机体缺氧而导致死亡,特别脑组织缺氧时间稍久,便可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必须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呼吸,保持继续不问断供氧. (1)口对口法 首先使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去掉枕头,抬高下颌角,除去假牙,除去(吸出)呕吐物或其他异物. 操作法:术者在患者一侧,用一手捏合患者鼻部,术者深吸一口气,口对患者口密切接触(可覆盖一纱布,手帕),以中等速度匀静地吹气.开始两次速度可快些,可见患者胸部隆起然后离开,让其胸部收缩自行呼出,然后作下一次吹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 速度:每分钟吹气12~16次.吹气时间约为2秒.与 啕外心脏按摩同时交替进行时,两者比数约为1:5.即吹气2~3次,心脏按摩15次. . 注意在吹气时,不能同时按压心脏,否则会造成肺损伤,而通气效果下降. 如口对口呼吸法执行困难,也可改用口对鼻呼吸法,即用一手闭合患者口部,口对鼻孔进行吹气人内. (2)史氏人工呼吸法. 患者仰卧,头部放低,下颌再抬高,除去假牙,呕吐物及其他异物,使呼吸道通畅.术者位于患者头顶一侧,两手握住患者两手,交叠在胸前,然后握住两手向左右分开伸展180.,接触地面,速度与其他人工呼吸相同,为12~16次. ①使患者仰卧;②使腕部压胸腔下部;③使臂张开向后运动.

[应急救援知识]化学危险品中毒急救须知

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 [应急救援知识]化学危险品中毒急救须知 一中毒急救要领 (一)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 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先予通风,参加救护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其他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可人内救护。同时应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氧气分析报警仪和可燃气体报警仪。 (二)迅速抢救生命 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心脏停止跳动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按摩;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仰。呼吸停止者赶快做人工呼吸,最好用口对口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可同时交替进行,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急救操作不可动作粗暴,造成新的损伤。眼部溅人毒物,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脸部浸人满盆清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去毒物。 (三)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 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都要注意清除。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清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毒物经口侵入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去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减少毒物的吸收。 (四)送医院治疗 经过初步急救,速送医院继续治疗。 1.胸外心脏按摩法 患者突然深度昏迷,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搏动,如瞳孔散大,脸色土灰色或发绀,呼吸停止或喘,出现上述症状,可认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急救。操作方

法如下: (1)部位。患者取仰卧位。压胸骨上2/3下l/3交界外,背部应有硬的衬垫。 (2)操作方法。术者两腿跪在患者两侧,用手掌根部双手叠加,垂直加压在胸骨上,手指不要接触胸壁。身体前倾,力加在胸骨上,将胸骨明显压下,此时检查股动脉,应出现明显搏动,才为有效。注意勿用力过大,以免发生肋骨骨折和气胸血胸。两次间歇期,手不离开胸部。 (3)速度与心律相近。每分钟成人约70次,儿童100120次,效果最佳。次数太多,心脏血液回流不够并不增加效果。 (4)复苏指示。停止按压后,自主心搏恢复。 2. 人工呼吸法 无论心跳存在与否,长期呼吸中止,可造成机体缺氧而导致死亡,特别脑组织缺氧时间稍久,便可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必须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呼吸,保持继续不问断供氧。 (1)口对口法 首先使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去掉枕头,抬高下颌角,除去假牙,除去(吸出)呕吐物或其他异物。 操作法:术者在患者一侧,用一手捏合患者鼻部,术者深吸一口气,口对患者口密切接触(可覆盖一纱布,手帕),以中等速度匀静地吹气。开始两次速度可快些,可见患者胸部隆起然后离开,让其胸部收缩自行呼出,然后作下一次吹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 速度:每分钟吹气12~16次。吹气时间约为2秒。与 啕外心脏按摩同时交替进行时,两者比数约为1:5。即吹气2~3次,心脏按摩15次。。 注意在吹气时,不能同时按压心脏,否则会造成肺损伤,而通气效果下降。 如口对口呼吸法执行困难,也可改用口对鼻呼吸法,即用一手闭合患者口部,口对鼻孔进行吹气人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