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急救处理

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急救处理

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急救处理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者及时送医院急救。护送者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如化学物不明,则需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如不能立即到达医院时,可采取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并注意保暖。2.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min。头面部受污染时,首先注意眼睛的冲洗。3.口服中毒者,如为非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现场可用自己的中指、食指刺激咽部、压舌根的方法催吐,也可由旁人用羽毛或筷子一端扎上棉花刺激咽部催吐。催吐时尽量低头、身体向前弯曲,呕吐物不会呛人肺部。误服强酸、强碱,催吐后反而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严重损伤,可服牛奶、蛋清等。另外,对失去知觉者,呕吐物会误吸入肺;误喝了石油类物品,易流入肺部引起肺炎。有抽搐、呼吸困难,神态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者均不能催吐。对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者,应进行心肺复苏术,主要的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术。参加救护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中毒现场必须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防毒面具。如时间短,对于水溶性毒物,如常见的氯、氨、硫化氢等,可暂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等。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

人员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人员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在每个工作场所或者生活环境中,可能会存在着一些危险品,这些物品可能会 给人类带来一定的伤害,尤其是一些有毒物质。一旦发生了人员中毒的情况,需要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以便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人员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第一步:确认中毒人员 在发现中毒人员之后,第一步需要进行的就是现场确认中毒人员的情况。这些 中毒人员可能出现呕吐,头晕,嗜睡和头痛等症状,并可能变得不清楚或意识模糊。在确认中毒人员的情况之后,第二步就是要将中毒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身体的温暖与舒适。 第二步:发现化学品来源 在确认中毒人员的情况之后,第二步就是要立即确定化学品的来源。避免其他 人员接触到这些危险的物质,要及时对泄漏、排放或倒出等行为采取措施。如果所涉及的品种不同,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来进行处理。比如在涉及到危险品泄漏的情况下,需要对泄漏点附近的区域采取密闭措施,以避免气味向外扩散,同时也要在现场清理危险品。 第三步:拨打急救电话 在发现中毒人员之后,建议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医生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帮 助性建议,引导急救人员在继续救治的时候采用特定的方式;也可能安排专家赶到现场,或是寻求协助来解决现场问题。一旦发现危险品的来源,也可以拨打19号 专线,寻求专业的应急处理技术人员的帮助。 第四步: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在确认中毒人员情况后,需要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来进行处理。比如,在确 认中毒人员处于严重情况下,需要将其尽快送医院进行救治。在救护车赶到现场之前,可以将中毒人员拖离中毒源、将其置于高出地面的凉爽地方;能够马上用水冲洗中毒人员的皮肤和眼睛,但要避免中毒物质污染地面和地面下水道。如果是呼吸中毒的形式,可以将中毒人员带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避免中毒人员在空气中的小量有毒物质蒸发发现中毒。 第五步:对现场进行清洗处理 在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后,需要对现场进行清洗处理,以避免中毒物质进 一步的蔓延和对环境的污染。在进行清理处理时,需要注意防止自身的中毒,然后

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急救处理

编号:AQ-CS-02866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急救处理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ersonal poisoning accident

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急救处理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者及时送医院急救。护送者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如化学物不明,则需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 如不能立即到达医院时,可采取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 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并注意保暖。 2.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min。头面部受污染时,首先注意眼睛的冲洗。 3.口服中毒者,如为非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现场可用自己的中指、食指刺激咽部、压舌根的方法催吐,也可由旁人用羽毛或筷子一端扎上棉花刺激咽部催吐。催吐时尽量低头、身体向前弯曲,呕吐物不会呛人肺部。误服强酸、强碱,催

吐后反而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严重损伤,可服牛奶、蛋清等。另外,对失去知觉者,呕吐物会误吸入肺;误喝了石油类物品,易流入肺部引起肺炎。有抽搐、呼吸困难,神态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者均不能催吐。 对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者,应进行心肺复苏术,主要的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术。 参加救护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中毒现场必须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防毒面具。如时间短,对于水溶性毒物,如常见的氯、氨、硫化氢等,可暂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等。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中毒应急处置措施

中毒应急处置措施 中毒事件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是保护受害者生命 安全的关键。本文将介绍中毒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以及常见中毒的应 急处理方法。 一、中毒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中毒应急处置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如发现有毒气体弥散,切勿盲目接近,应先远离现场,并呼叫专业人 员进行处理。 2.警觉体征意识:对中毒者进行初始评估时,需要观察并记录其体 征变化,掌握中毒的严重程度。 3.拨打急救电话:一旦发现中毒事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专业人员报警并请求救援。 4.提供适时的救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应根据中毒类 型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尽量减轻中毒者的症状。 二、常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药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 检查药物包装:对于药物过量或错误用药所致的中毒,应查看药 物包装上的用量、用法,以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给急救人员。 - 立即洗胃:药物中毒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洗胃,目的是去除胃 内的残留药物。

- 不要催吐:对于药物中毒,一般不要催吐,以免引发呼吸道阻塞或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2.化学品中毒的应急处理 - 保护呼吸道:对于吸入有毒化学气体的中毒者,应尽快将其移至空气流通处,确保呼吸通畅。 - 接触中毒处理:如果只是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到污染的部位,如眼睛、手臂等。 - 离开现场:如果发现有毒气体泄漏或外泄,应迅速离开现场,并避免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及时拨打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3.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 停止食物摄入:一旦发现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物的摄入,以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 - 饮水稀释毒素:如果中毒者仍有意识,可让其大量饮水,稀释体内的毒素,并促使其迅速排出体外。 - 呼叫医护人员:食物中毒一旦发生,应迅速呼叫医护人员前来处理,并将相关病原体保留下来,以便进一步检测和分析。 总结: 中毒应急处置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任务,正确的应对方法将直接关系到中毒者的生命安全。我们应牢记中毒应急处置的原则,同时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当中毒事件发生时,不仅要及

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

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 一、中毒的定义和类型 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接触或摄入有害物质后,引起生理、生化或免疫 功能异常,导致机体损害的一种病理状态。根据中毒的途径不同,可 分为吸入性中毒、皮肤接触性中毒和口服性中毒三种类型。 二、常见的中毒原因及症状 1. 吸入性中毒:如二氧化碳、氯气等。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 2. 皮肤接触性中毒:如杀虫剂、有机溶剂等。症状包括皮肤红肿、刺 痛感等。 3. 口服性中毒:如药物过量等。症状包括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 三、应急处理方法 1. 吸入性中毒应急处理方法

(1)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让其深呼吸。 (2)如果患者已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3)如有必要,可进行氧气吸入治疗。 2. 皮肤接触性中毒应急处理方法 (1)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进一步接触有害物质。 (2)用流动清水冲洗患处,至少持续20分钟。 (3)如有必要,可使用中和剂或药物治疗。 3. 口服性中毒应急处理方法 (1)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并让其吐出口中残留的药物或有害物质。 (2)如果患者已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3)如有必要,可进行胃洗或使用解毒剂治疗。

四、预防措施 1. 加强对有害物质的认识和了解,尽量避免接触或摄入有害物质。 2. 在工作场所、家庭等环境中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3. 在使用化学品等有害物质时,应佩戴防护用具,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有害气体。 4. 存放化学品等有害物质时应标明名称、性质和危害,并放置在专门的储存柜中。 五、结语 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及时正确地应急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预防措施同样重要,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

急性中毒的急救处理

急性中毒的急救处理 迅速将患者救出现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抢救措施。 1.进入现场抢救 (1)现场空气中被有毒气体或蒸气污染,如患者己昏迷在内,或不能自行脱离,首要任务是将患者迅速救出现场,应根据现场条件,采取紧急措施,如向内送风等,进入现场救护者应配带防护设备,同时有人进行监视,并立即呼救,准备下一步抢救及送医院等工作。 (2)任何原因致现场空气中氧浓度低于14%(尤其是低于10%)时,可使人立即意识丧失或电击式死亡,抢救措施同上。 (3)在以上情况下,切忌在毫无防护措施下进入现场抢救,因为现场可使抢救者立即昏迷,造成更多人中毒,使抢救工作更为困难。 2.抢救出现场后紧急处理 (1)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行心肺脑复苏术,在施行口对口呼吸时,施术者应注意不可吸入患者呼出气味,以防发生意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清除鼻腔、口腔内分泌物,除去义齿等。

(3)如呼吸急促、表浅,应进行人工呼吸,针刺内关、人中、足三里;注射呼吸兴奋剂。 (4)检查有无头颅、胸部外伤、骨折等。 (5)立即转送医院,并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去医院途中要有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陪同,继续进行抢救,并做好记录。 3.初步清除毒物 (1)强酸、强碱致皮肤、眼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彻底冲洗。 (2)口服中毒者如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先饮水300ml,然后用筷子、手指等物刺激软腭、咽后壁及舌根部催吐,吐出物保留待检查,但口服腐蚀剂或惊厥、休克者禁用。 4.现场用药 现场条件有限,紧急处理必须用药时,应由医护人员掌握,如急性氰化物中毒解毒剂的应用,控制抽搐用安定等。 5.收入刺激性气体 如当时无明显症状,应保持安静,休息,并加强观察。因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都可诱发肺水肿。也应注意有些刺激性气体中毒,可在吸入数小时后,出现迟发性肺水肿。

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及抢救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及抢救

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及抢救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及 抢救 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是抢救急性中毒者的首要步骤。当有人中毒时,如及时、正确地进行现场处理,可使中毒者免于死亡或减轻其受害程度,争取时间,为进一步抢救治疗创造条件。 一、处理原则 1.迅速切断毒源,使毒物不再扩散; 2.尽快使中毒者脱离现场; 3.抢救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4.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内; 5.对症急救、及时送医院治疗。 二、一般处理方法 1.切断毒源,使毒物不再继续扩散。如关闭阀门、停止送气、停车、抢修漏气设备。逸散在车间空气中的毒物尽快通风排毒,或用风机吹散稀释或中和处理。进入毒物污染区抢修漏气设备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供氧式防毒面具)和防护衣服、手套、胶靴(防酸、碱)等。 2.尽快将中毒者撤离现场,抢救时禁止单人作业,以确保抢救人员的安全。禁止无防护的人员进入中毒现场抢救,避免把一般中毒事故变成恶性中毒事故。 3.将中毒人员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衣扣和腰带,清除口腔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中毒者的衣服被污染时要脱掉,

皮肤有污染时,要及时用清水冲洗5~10分钟以上(用温水、肥皂水冲洗效果更好)。酸、碱溅入眼内的更要长时间冲洗。吸入口内或误服毒物的人员,应饮300~500毫升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刺激咽部(舌根)催吐。重复多次,直至洗净。 4.中毒者如呼吸或心跳停止,要就地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按压术(不要轻易放弃,要连续作两个小时以上),或边抢救、边转运至医院救治。 三、心肺复苏法 1.心脏复苏术 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抢救方法,称为复苏术。在现场抢救中可应用心前区捶击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1)心前区捶击法抢救者以左手掌置中毒者心前区,右手握拳,在左手背上进行捶击,拳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拳击3一5次。然后观察心脏是否复跳。必要时;此法要反复施行3~5次,如无效应立即放弃,改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通过有节律地对心脏进行按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而达到维持循环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使中毒者仰卧庄硬板上或地上,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中毒者胸骨下端,另一手压在该手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抢

中毒窒息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窒息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前言 中毒窒息事件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为食品中毒、 化学品中毒、瓦斯中毒或其他原因引发窒息,危及到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了解中毒窒息事件的处置方案,以及必要的急救技能。 中毒窒息事件处置方案 一、现场应急处置 1.保持冷静,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并告知具体的中毒窒息状况。 2.如果中毒窒息者已经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3.将中毒窒息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确保其呼吸通畅。 4.如果是化学品中毒,应立即将中毒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量器可 称出投放的化学品名称并告知医护人员。 5.如不确定中毒原因,应保护现场,并将中毒物品保留供警方调查。 二、到达医院后的处置 1.中毒窒息者到达医院后,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告知中毒窒息原因、病情, 以便医生对症进行治疗。 2.医生对症治疗后,应对呼吸道和心跳进行监测,以及对其他中毒引发 的症状进行处理。 3.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治疗,如使用呼吸机等。 急救技巧 一、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巧,可以避免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下的窒息。在 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到紧急情况下中毒窒息者的下巴,使其嘴张开。 2.用手捏住中毒窒息者的鼻子,防止空气从鼻子流出。 3.将自己的嘴对准中毒窒息者的嘴,缓慢呼气,在呼气的同时,观察中 毒窒息者的胸部是否隆起。 4.呼气结束时,等待中毒窒息者呼气,然后再开始下一轮呼气。

二、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急救的另一项重要技巧,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使中毒窒息者能够得 到及时的治疗。在进行胸外按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将中毒窒息者仰面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或者在床上使用硬板作为垫子。 2.找到中毒窒息者的胸部,用手掌放在胸骨正中央,另一只手放在上面, 紧握手指,但不要直接挤压胸骨。 3.用紧握的手按压胸骨,把胸部向下压,弹起胸部时手指离开。 4.按压速度为每分钟100到120次,尽量保证按压频率和深度正确。 结语 了解中毒窒息事件的处置方案和必要的急救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保 护生命安全。在应对这种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要有冷静、果断的处理态度,并及时向专业的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置方案和紧急处理措施,以尽快 消除危险后果。以下是常见的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1. 快速处置方案 针对中毒事故,最先要采取的是快速处置方案。快速处置方案需要具有以下要点: 1.保证人身安全。立即将受害者移到安全区域,避免二次伤害; 2.切断中毒源。将产生中毒的物质隔离或封存,避免现场蒸发扩散; 3.救护措施。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如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等,帮助呼吸 困难或中毒状态严重的受害者。 快速处置方案是为了尽量快速消除事故造成的燃爆危险,至少不能让它恶化。 这是其它处置方案之前必须采取的行动。 2. 常规处置方案 在事故暴发初期,应当尽快调动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进行采取相应的常规 处置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人员疏散。现场人员(特别是带有装备的人员)应该尽快撤离,距离 事故现场绕路离开; 2.色谱分析。使用色谱法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获取可操作性信息; 3.消防清理。尘埃、渣滓等妨碍救护、辅助灭火的杂物,需要清场处理; 4.现场监测。采取各类监测手段,对比分析监测结果来确定风险。 常规处置方案目的是把握事故发展的变化,以便继续调整和改进处置方案。 3. 技术处置方案 在最短时间内确定事故类型和性质,选择正确的技术处理方案,是消除中毒事 故影响的关键。技术处置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化学反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得出针对性的反应方案; 2.分离过程。在反应中,通过医学筛查或其他方法,将毒素物质分离出 来;

3.中和溶解。通过化学反应,将毒素溶解于水中,便于排放处理。 技术处置方案是在深入考虑到数据分析等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的处置过程。 4. 后续处理方案 除了针对事故发生时所需的急救措施外,后续处理也是重要的一环。后续处理包括: 1.事故跟踪。对受事故影响的环境、人员进行跟踪,确定人员的健康状 况; 2.健康管理。对受过影响的人员进行健康管理,作为长期监测的一个有 效方式; 3.环境治理。对事故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 后续处理方案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保证人员和环境不会受到事故造成的更多的伤害。 结论 中毒事故的现场处置方案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事故类型和情况综合考虑。对于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和学习机制,提高应对中毒事故的进攻成效。对于相关部门,应根据现有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制定专业、详细、科学的现场处置方案,尽快解决中毒事故造成的后果。

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 引言 中毒事件是指人们因接触或摄入有毒物质而引发的身体状况变化。这些有毒物质可能是化学品、药物、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在中毒事件发生时,采取及时正确的应急预案和抢救流程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中毒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文将介绍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抢救流程,以提供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指导和帮助。 2. 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2.1 事前准备 在中毒事件发生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确定应急反应小组成员及其职责。 - 锻炼有关人员应对中毒事件的应急技能。 -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确保其状态良好。 - 制定中毒事件应对的详细流程和通讯机制。

2.2 中毒事件的识别和报告 中毒事件的识别和报告是应急预案的第一步,以下是其中的关键步骤: 1. 快速识别中毒症状,如呕吐、头晕、意识丧失等。 2. 立即向应急反应小组报告中毒事件,包括中毒者的数量和症状。 2.3 中毒事件的区分和评估 中毒事件的区分和评估是为了了解中毒的程度和特征,从而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 1. 根据中毒源的不同,将中毒事件进行分类。 2. 评估中毒者的严重程度,如使用毒物检测设备检测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浓度。 3. 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和评估结果,将中毒事件进行分级。

2.4 中毒事件的抢救指导 根据中毒事件的严重程度和特征,制定相应的抢救措施: 1. 对于轻度中毒者,可采取拍打背部、解除中毒源或清洗受毒 部位等简单抢救措施。 2. 对于中度中毒者,应尽快将其送往医院就诊,同时提供必要 的急救措施,如氧气吸入。 3. 对于重度中毒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开始紧急抢救,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3. 抢救流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中毒事件的抢救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 必须确保抢救者自身的安全,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 对中毒者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抢救措施。 - 在抢救过程中保持沟通和协调,确保各抢救人员的工作有序 进行。

[应急救援知识]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你学会善待自己,照顾好自己,愿你忠于自己,活得还像自己 [应急救援知识]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采取有效个人防护 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根据发生中毒的毒物,选择佩戴个体防护用品。进入半水煤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等中毒事故现场,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进入液氨中毒事故现场,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气密性防护服,同时做好防冻伤的防护。 2、询情、侦查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询问中毒人员、被困人员情况;毒物名称、泄漏量等,并安排侦查人员进行侦查,内容包括确认中毒、被困人员的位置;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泄漏物质浓度等,并制定处置具体方案。 3、确定警戒区和进攻路线 综合侦查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疏散警戒区域内与救援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切断火源,严格限制出入。救援人员在上风、侧风方向选择救援进攻路线。 4、现场急救 (1)迅速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 (2)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吸氧气。 (4)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5、排除险情 第1 页共2 页

(1)禁火抑爆。迅速清除警戒区内所有火源、电源、热源和与泄漏物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品,加强通风,防止引起燃烧爆炸。 (2)稀释驱散。在泄漏储罐、容器或管道的四周设置喷雾水枪,用大量的喷雾水、开花水流进行稀释,抑制泄漏物漂流方向和飘散高度。室内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 (3)中和吸收。高浓度液氨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4)关阀断源。安排熟悉现场的操作人员关闭泄漏点上下游阀门和进料阀门,切断泄漏途径,在处理过程中,应使用雾状水和开花水配合完成。 (5)器具堵漏。使用堵漏工具和材料对泄漏点进行堵漏处理。 (6)倒灌转移。液氨储罐发生泄漏,在无法堵漏的情况下,可将泄漏储罐内的液氨倒入备用储罐或液氨槽车。 6、洗消 (1)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2)稀释与覆盖。对于一氧化碳、氢气、硫化氢等气体泄漏,为降低大气中气体的浓度,向气云喷射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气云,同时可采用移动风机,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液氨泄漏,为减少向大气中的蒸发,可用喷射雾状水稀释和溶解或用含盐酸水喷射中和,抑制其蒸发。 (3)收容(集)。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用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到容器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の┅∞●の┅∞ ┉の┅∞ の┅∞ ┉の┅∞●の┅∞ ┉の┅∞ の┅∞ ┉の┅∞●の┅∞ ┉の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查看,本文为网络收集整理。 第 2 页共2 页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非常重要。当事故发生时,急救人员应该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并尽快将伤者带离危险区域进行急救。同时,使用检测仪器对中毒人员及其附近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中毒事故的特点是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如果处理不得当,会危及人的生命。因此,在中毒现场应该立即进行自救互救,赢得抢救时间。抢救救援人员首先要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大,救护人员必须戴上空气呼吸器,不得使用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以防灾害进一步扩大。救援人员要及时将中毒者救出事故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流动处(室外或上风向位置),脱去被污染的衣物,以利中毒呼吸畅通,便毒物原快速排出体外。如果有条件,应该给中毒者接氧气。同时,注意给中毒者保暖、静卧、利用身边的急救药品和抢救方法进行救护,并密切观察伤者病情的变化。对于严重中毒者昏迷不醒,或者心跳、呼吸停止的中毒者,在事故现场可采取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对中毒者实施抢救。

给中毒者做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取仰头抬颈法、仰头拳颈法、推额法、判断呼吸法、判断有无脉搏法、人工呼吸法、仰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胸外心脏按压法、心前区叩击法、胸外心脏按压法等方法。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正确判断效果。有效的心脏按压,能触到颈动脉搏动。长时间有效地按压,可见到患者脸色红润,瞳孔逐渐缩小。施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捏紧伤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口内吹气,时间约为1秒钟,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伤者的口,并松开伤者的鼻孔,让伤者自行呼气,时间约2秒钟。如果以每分钟约10-12次的速度进行,在给中毒 者做人工呼吸时,要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救护人员中毒。 3.4 胸外心脏按压法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方法。救护者可以 跪在伤者的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双手相关,手掌根部放在伤者心窝上方、胸骨下。然后用掌根向下挤压,以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并以每分钟的速度进行。在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如果只有一个人在现场进行抢救,可以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每次吹气一次,再挤压一次。抢救过程中要坚持不断,切勿轻率终止,即使在运送伤者去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抢救。

交通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

交通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 交通中毒是指人们因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接触了有毒物质而导致中毒的状态。交通中毒的症状往往非常严重,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和措施,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交通中毒急救方法和措施。 1.快速脱离现场:当发现有人中毒时,首先要尽快将受害者从中毒现场安全地移开,避免继续接触有毒物质。 2.保护自己:在进行急救前,必须确保自己的安全。如果中毒物质具有挥发性或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应该戴上防护口罩和手套,防止直接接触。 3.判断意识和呼吸状况:判断中毒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如果中毒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4.寻找专业医疗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或将中毒者送往最近的医院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同时告知医护人员有关中毒物质和相关情况。

5.帮助呼吸:如果中毒者尚有意识,并有呼吸困难,可以采取下 列措施: -保持空气流通,打开窗户等,让新鲜空气进入。 -将中毒者放置在卧位,稍向侧卧。 -松开领扣、裤带等阻碍呼吸的物品。 6.停止接触毒物:如果中毒是由于接触到有毒物质导致的,应立 即停止进一步接触,并彻底清洗受毒部位或衣物。 7.用水冲洗:如果中毒物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尤其是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受毒部位,以稀释和稀释毒物。 8.给予急救药物:根据不同的中毒类型,可以采取相应的急救药物。但在使用药物前,应首先咨询专业的急救人员或医生的意见。 9.保持体温:中毒者往往会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因此需要保持温暖。可以使用保暖毯或者将中毒者盖上衣物,避免受凉。 10.观察病情变化:在急救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中毒者的病情变化。如果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调整急救措施,或重新评 估中毒者的状况。

急性中毒事故处置方案

急性中毒事故处置方案 前言 中毒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需要高效准确地处理。因此,制定针对急性中毒的处置方案是必要的。本文将从急性中毒的定义、知识、处理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急性中毒事故的处置方案。 急性中毒的概念 急性中毒是指接触毒物后,体内毒物浓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导致对策体内的器官或生命构成特别危害的状态。 急性中毒的常见症状 身体出现眩晕、头疼、呕吐、腹泻、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癫痫发作、抽搐等症状,甚至导致生命威胁。 急性中毒事故的处理流程 1.确保自身安全 在处置急性中毒事件时,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自身的安全。 2.立即呼叫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中毒,第一时间要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援。紧急情况下,拨打120。 3.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中毒者多呈昏迷状态,如果呼吸道受到阻塞,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要尽快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放松大气道,如可能处于危险环境,需先将其移至安全地点再进行处理。 4.活体插管 如果中毒者已经昏迷,呼吸心跳骤停,急救人员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及按下胸部,如没能回复者,及时进行活体插管。 5.给予抢救药物 针对不同的毒物给予相应的解毒药物,使毒物及时被清除。 6.留意一些严重表现

中毒发生后,患者出现哪些严重表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急性中毒事故的预防 1.做到防护措施到位 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接触有毒物质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等等,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2.合理储存有毒物品 有毒物品要储存在专门的储物柜中,要切记放置在孩子等触碰到的地方。 3.合理使用有毒物品 在使用有毒物品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用途使用,特别是在孩子摆在很容易接触到的位置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 总结 急性中毒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因此,制定针对急性中毒的处置方案是必要的。对于预防中毒,在治疗以前预防更加重要,预防比治疗更经济,也更能保护人类的健康。

中毒窒息事故发生时的急救措施

中毒窒息事故发生时的急救措施 如果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救护人员应按照方法进行紧急救护。那么,中毒窒息事故发生时的急救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店铺告诉你。 中毒窒息事故发生时的急救措施 1.抢救人员进入危险区必须戴上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必要时也给中毒者戴上,要迅速把中毒者转移到有新鲜风流的地方,静卧保暖。 2.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时:救护人员在清除中毒者口腔和鼻腔内的杂物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后,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中毒者心脏已停止跳动,应迅速挤压心脏,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3.如果是硫化氢中毒,救护人员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或手帕盖在中毒者的口鼻。 4.如果是瓦斯或二氧化碳窒息,救护人员在情况不太严重时,只要把窒息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地稍作休息,窒息者就会醒过来。假如窒息者窒息时间较长,就要进行人工呼吸。 5.在救护中,急救人员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通知医生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相关阅读:窒息的急救措施 窒息的原因很多,窒息的急救应根据其病因进行救护。解除了气道阻塞和引起缺氧的原因,部分病人可以迅速恢复。具体措施如下: 1.呼吸道阻塞的救护将昏迷病人下颌上抬或压额抬后颈部,使头部伸直后仰,解除舌根后坠,使气道畅通。然后用手指或用吸引器将口咽部呕吐物、血块、痰液及其他异物挖出或抽出。当异物滑入气道时,可使病人俯卧,用拍背或压腹的方法,拍挤出异物。 2.颈部受扼的救护应立即松解或剪开颈部的扼制物或绳索。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病人有微弱呼吸可给予高浓度吸氧。 3.浓烟窒息时救护参见“火灾的救护”。 4.胸部严重损伤的救护半卧位法,给予吸痰及血块,保持呼吸道

中毒窒息急救常识

中毒窒息急救常识 发生中毒事故,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前必须戴好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以防成为新的受害者),必要时也给中毒者戴上,迅速将中毒者从危险环境中转移到安全、通风的地方。 强化通风,用大量新鲜空气对工作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冲淡。 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应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服,松开领、腰带,使中毒者能顺畅呼吸新鲜空气;假设呼吸已经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则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假设心跳、呼吸都停止了,应迅速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关于硫化氢中毒者,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或手巾盖住中毒者的鼻。 如果是瓦斯或二氧化碳使人窒息,应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窒息时间较长者,要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如果毒物污染了眼部、皮肤,应马上用水冲洗,对一些能与水发生反应的毒物,要先用棉花、布或纸吸除后,再用水冲洗,以免加重损伤。 在井(地)下发生中毒事故时,地面人员绝对不要盲目下去救助,必须先向下送风,救助人员必须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及时派人报告工地负责人并拔打ll9、110、120 求救。中毒者被救

上来后,应马上抬到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紧急处理和现场抢救。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急救常识 在建筑业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发生率居第一位,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也位列五大伤害之一。当人体受到外力伤害时,可能会发生脑震荡、出血、骨折等,导致伤者休克。救治时,首先要使伤者平卧,腿部抬高,注意保暖和宁静,尽量不要搬动伤者,同时,给伤者吸氧,坚持呼吸道畅通.并马上联系医生治疗。 伤者严重骨折时,一定要采用正确的骨折固定方法,固定的材料可以用木棍、木板、硬纸板等,固定材料的长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 伤者有脊柱或颈部骨折时,不能搬动伤者,应快速联系医生,等待携带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运。 抬运伤者,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工具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不能用枕头。伤者可能是颈椎骨折的,头要放正,两旁用沙袋夹住,不能让其头部晃动。 对严重出血的伤者,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现场止血,这种方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血管的临时止血,即用手或手掌用力压住比伤更靠近心脏的动脉跳动处(止血点)。四肢大出血时,应采纳止血带(如橡皮管、纱布、布带、绳子等)止血。

[应急救援知识]人员中毒抢救处理办法

每个人都会有不幸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幸灾乐祸 [应急救援知识]人员中毒抢救处理办法 迅速有效地抢救工作是使中毒者脱离危险的重要环节;恰当合理的急救措施,是使中毒者保全生命恢复健康的关键所在。为此制定如下: 一、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若发现有人中毒,应最快的速度将受害者移出毒区现场,进行应急处置,迅速通知气防站并送医院急救。 二、在发生多人中毒或有毒气体介质大量泄漏时,全体参加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气防站负责人的统一指挥,防止混乱扩大事故。 三、在事故情况下,救护人员必须佩带好自己的防护器材,方可进入毒区抢救受害者,在抢救工作中,救护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自己防护器材的情况,若感到身体不舒服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退出毒区,有病者不得参加抢救工作。 四、在进入同时有高温、明火及可燃气体的场所作业时,不能使用氧气呼吸器。 五、进入毒区执行任务时,一般情况下要两人结伴,互相照应,进入危险性较大的毒区,必须两人一组,不许单独进入。 六、进入高浓度氨气、硫化氢等有腐蚀性介质的毒区执行任务时,必须穿戴好专用的防护服装用品。 七、在抢救有骨折发生的中毒时,应特别小心加以保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由高空向下转移患者时,必须用救生带扎好,严防碰撞、摔伤。若不能迅速将患者移出毒区,须给其带上相应的防毒面具。 八、中毒者移出毒区后,应放在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立即解开妨碍呼吸和血液流通的衣物。如衣服被毒物污染须立即脱去,气温较低时要注意给中毒者保暖。 九、如中毒者自己停止呼吸或呼吸极微弱时,应立即实行强制呼吸。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呼吸窒息和触电的患者,可使用苏生器或徒手人工呼吸进行急救。 第1 页共2 页

突发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突发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1. 前言 突发中毒事件的发生可能给受害者带来巨大危害,为保障人员安全,需要采取 迅速、有效、安全的处置措施。本文将就突发中毒事件的处置方案进行简单介绍。 2. 突发中毒处理的基本原则 突发中毒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1.迅速抢救,及时送医抢救。 2.立即隔离,防止污染扩散。 3.强化保护措施,确保处理人员和受害者的人身安全。 4.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加强现场指挥和统筹协调,确保处置工 作顺利进行。 3. 突发中毒事件快速应急处理流程 针对突发中毒事件,快速应急处理流程如下: 1.发现突发中毒事件后,第一时间报警。采取紧急避难措施,隔离污染 源,防止扩散。 2.汇报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并启动应急预案。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专 用通讯设备协调处置工作,明确处置责任,组织处置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3.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好处置人员和受害者,预留通道便于搜救和运送。 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4.采集现场样品,迅速送到政府批准的有资质实验室检测。对污染物进 行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 5.对受害者进行急救、抢救和治疗,根据中毒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4. 受害者急救和抢救技术 1.确认中毒原因后,立即进行急救和抢救工作。采用鼻咽管或鼻导管置 换呼吸道,防止窒息或中毒加重。 2.对于重症患者,应尽快将其转移至空气清新处或呼吸道应急救援中心。 3.采用等离子体治疗或血液滤过治疗,迅速清除毒素。根据病人情况开 立相应治疗药物。

5. 现场指挥和协调 1.突发中毒事件处理必须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确保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现场指挥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能够现场判断和调度处置指挥。在现场指挥人员之下,安排现场救援人员就位执行职责。 2.在应急事件中,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非常重要。相关部门 和机构必须通力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应急机构之间必须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和联动机制。现场指挥员应及 时报告处置进展、病情变化等状态,并积极做出科学决策,真正实现指挥现场、领导运筹帷幄。 6. 结语 突发中毒事件处理是应急响应过程中最为危险和困难的一环节。本文从突发中 毒的基本原则、现场处理流程、受害者急救和抢救技术、现场指挥和协调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广大处置人员提供有益参考,确保突发中毒事件的及时、有效和安全处置。

中毒应急预案7篇

中毒应急预案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中毒应急预案例文,希望你喜欢。 中毒应急预案篇1 为了建立健全我校突发煤气中毒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提高处置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煤气中毒事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多方协调、各方联动的原则。 2、坚持群防群控、监测分析、及时整改的原则。 3、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求援的原则。 4、坚持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善后处理、合理安抚的原则。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我校成立防煤气中毒安全事故应急抢险组,由校长任组

长,分管安全的老师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 2、应急抢险组成员主要职责。 (1)组长:领导组织、协调、督查事故求援工作。 (2)成员:承担应急的具体工作,实施营救受害师生,并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三、预警系统: 1、加强日常的调查和监管:对学校取暖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所有住宿房的通风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各种方式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值班教师每天晚上息灯时要对学生宿舍进行细致的观察。 2、建立及时报告制度:在尽快的时间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程度、电话报告上级单位。 四、应急响应: 发现事故,抢险救援组尽快投身求援工作,无条件接受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应急救援终结,相关人员及时撤离现常 五、后期处置: 1、善后处置:做好受害人员处置、家属安抚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师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校园及社会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