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全册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全册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全册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全册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

全册教案

目录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化》 (18)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4)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之大思想理论成果》 (45)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56)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于发展》 (63)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74)

专题八《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 (82)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标内容]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学习要求]

第一课百家争鸣

第二课儒学的兴起

第三课宋明理学

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儒学

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一课百家争鸣

知识与能力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百家争鸣与儒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补充: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

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明确: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间辩证关系

3、“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

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

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

4、正统: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5、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6、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7、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思想

社会政治思想:“仁”和“礼”: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礼有两个含义:礼仪和社会规

范。

哲学思想:注重政治与人事,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

对文化教育的贡献:

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弟子三千,成就突出者72人)。

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春秋》《乐》(已佚失),即五经。

2、孟子

(1)生平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2)思想

仁政:反对苛政(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省刑罚、薄税敛”);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荀子

(1)生平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2)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重“礼”,“君舟民水”(荀子主张礼法并举,认为“礼”是制定法律的根据,“法”是为了维护“礼”而制订的。“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

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

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二、老庄之学

1、老子

(1)生平

老聃简称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

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2)思想

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朴素辩证法观点: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理想社会:“小国寡民”(“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庄子

(1)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2)思想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朴归真。

总之,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三、法家思想

1、早期法家:李悝;商鞅变法

2、集大成者--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属郑州;郑韩古国在今天的河南新郑)人,汉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韩非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苟卿。韩非口吃,但他善于写作,且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韩非的思想被秦始皇所重用。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1)理论法、术、势三派;道家思想

(2)内容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认识论:遵循客观规律行事;“参验法”

(3)发展趋势: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4)作用: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政治观点?

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因循守旧。

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四、墨家的主张

(2)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三表法”)

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

(3)逻辑学: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3、影响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另

作业:随堂练习教后记:

第二课儒学的兴起

知识与能力

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

一、秦朝儒家的历史命运

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打击。

1、原因

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防止儒生借古非今,扰乱民心。

2、评价

实质:是文化专制政策。

积极影响:在当时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消极影响: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有人称之为“灭学之祸”。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无为”为“有为”,那么,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

☆“学习思考”

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帝王。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你能够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吗?

政治:存在王国问题和相国权重问题——实行“推恩令”和设立中朝

民族关系:匈奴问题和越族问题——抗击匈奴和设立三郡

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盐铁官营;铸“五铢钱”,统一货币

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通过上述措施,汉武帝达到了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大一统”

1、原因

(1)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成为现实的需要。

(2)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

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需要。

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得出原因2)

☆阅读材料,概括观点

材料1、“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2、“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3、“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观点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独尊儒术”。(材料3)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材料1和2)

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提倡轻徭薄赋的观点。

针对统治秩序问题,提出“三纲五常”的观点。

(1)尊儒: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起用儒者参与国政。

(2)倡儒:

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命各郡县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3、影响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达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儒术就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

三、太学——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1、措施

中央:创办了太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地方: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2、影响

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儒学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强化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

引导学生回顾新课标历史教科书必修一:从世管制、察举制,再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2、科举制的实行对儒学的影响

一方面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有益于专制政体的稳固;

儒学因科举制而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工具;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一、儒学复兴运动——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唐]韩愈:道统说

2、[唐]李翱:复性论

二、宋明理学的形成过程

理学:为了与佛老思想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

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后人称为伊川先生。两人为亲兄弟,河南洛阳人。二程,以理学家周敦颐为师,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二程哲学核心是“天理”或“理”。他们认为“理”不仅总摄天地万物,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理”是万物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在认识论上,二程的“格物致知”并不是指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二程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抬高到和六经相同的地位。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

........。先生(程颢)生千四百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斯道觉斯民。——[宋]程颐《明道先生墓表》

“二程”观点:“存天理、灭人欲”,将“天理”与“人欲”对立。

实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

2、朱熹

(1)生平

朱熹(1130—1200)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翁,最后号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一生的主要活动为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朱熹的著作堪称浩瀚,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小学》《童蒙须知》《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整理汇编有《朱子语类大全》(140卷)《朱文公文集》(100卷)。

(2)理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本体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本体论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气:铸成万物的质料)

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

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3)《四书》及其地位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朱熹与其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三、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的完成。

2、南宋思想家陆九渊

(1)生平

陆九渊 (1139~1192),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著有《象山全集》。

(2)思想

世界本原:“心即理也”。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道德主张:“发明本心”。

“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

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

3、明代思想家王守仁

(1)生平

王阳明(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2)思想

世界本原:“天理之在人心”。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

道德主张:“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思想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

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同点

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使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格物致知”的方法)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宋明儒学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体现了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心学的提出,表明了儒家思想有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的转变。儒学的发展也反映出儒学在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1、影响

(1)消极

为历代封建帝之所吹捧,成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其所宣扬的封建礼教和“安分”、“守命”思想成为劳动人民沉重的精神枷锁。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对人民实行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制造根据。

(2)积极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评价

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肯定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精细和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

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侯外庐、邱汉生诸·《宋明理学史》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

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明清之际是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滋长,沉暮下的知识界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批判继承了烂熟中的传统儒学思想,并对近代民主革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明末清初的思想

1、儒学再次受到批判,正统地位再次面临冲击。

2、思想家对儒学进行修正,儒学进一步发展,思想领域出现继百家争鸣以后的又一次活跃局面。

二、社会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文化:明晚期,科举制度使思想界因循守旧;理学家鼓吹的理论具有虚伪性导致知识分子逆反。

三、活跃的表现

1、明末: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生平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为官期间,目睹朝廷及官员们腐败无能,常与上司发生争执。他经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痛苦,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艰难,在新兴的市民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他曾接触过王守仁学说,并研究佛学。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 1588年和1590年先后有《初潭集》和《焚书》问世。书中尖锐地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和自私,受到耿定向等人的攻击和迫害。1599年《藏书》问世,受到进一步迫害。1602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下狱,李贽76岁在狱中受到严重迫害,不堪忍受,于是请一位剃头师傅为他剃头,其间乘人不备夺过剃刀自杀身亡。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

生平:求学→做官→入狱

性格:“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表作:《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

(2)思想

第一,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第二,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强调人的个性;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第三,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第四,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3)评价

李贽是中国历史上反封建传统、反封建礼教、反权威主义,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对后人反传统权威、反君主专制、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要求平等,发展个性,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2、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平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列为禁书。

(2)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3)评价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生平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

(2)思想

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了“众治”的主张,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有

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犹当博学审问。……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3)评价

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

4、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生平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2)思想

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家)。

“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

(3)评价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17世纪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这还是不是儒学的新发展?

尽管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全否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因此,有些人将明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时期。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

2、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

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

重创:秦朝,“焚书坑儒”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化》

[课标内容]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要求]

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关汉卿、曹雪芹等创造了祖国古代辉煌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