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完整课件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完整课件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完整课件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教案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可以运用公式1+2+3+…+n=2)1 (+n n 直接计算第一步:取n=5; 第二步:计算 2)1 (+n n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慕尧书城出品,正品保障。

高一数学必修三课件

高一数学必修三课件 改进:在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经过反复斟酌推敲,以更简洁的方法,结合实际,以 自主探究、协作互助的方式,将原精品课程进行了相关变更,添加具体实例,并在授课过 程中参阅经典算法,将之穿插于教学中,激趣导学,效果感觉更好。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3模块第一章算法初步第1.1.2节第一课时, 主要包括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算法的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的逻辑结构等三部分内容。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 基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需要算法,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也都有算法,当然我们更关 心的是计算机的算法,计算机可以解决多类信息处理问题,直接写出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是 困难的,因此,我们要首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算法,再把算法转化为程序,所以算法设计是 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 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另一 种表达方式。 本章节的重点是体会算法的思想,通过模仿、操作、探索,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解决实 际生活问题的过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中顺序和条件结构,经历 将具体问题用程序框图来表示,在实际问题中能设计相关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关于本节内容,相对学生来说,全是新知识,因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相关内容,也是 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学习过程序框图的设计,在编写程序方 面基本上都是“零起点”,而且认为程序框图设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本课的举例和 任务都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喜悦,领略程序设计之算法程序框图 表示的乐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料和实例,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建构模型,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启发、补充与完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区分不同符号所表示的不同含义,能模仿正确书 写简单程序框图;

数学必修三全册试卷及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60分) 1.某班级有名学生,其中有名男生和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503020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116124118122,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120118123123118123是(B ) A .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C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D . 该班级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2.掷两枚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不同,则至少有一个是3点的概率为( C ) A .103 B .185 C .31 D .4 1 3.如图,矩形中点位边的中点,若在矩形内部随机取一个点,ABCD E CD ABCD Q 则点取自内部的概率等于( D ) Q ABE A . B . C . D . 4131322 14.某杂志社对一个月内每天收到的稿件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则该样本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D ) A . 47,45 B . 45,47 C . 46,46 D . 46,45 5.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 B )A. B. C. D.11231015110 6.高三毕业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则甲丙相邻的概率为( A )A . 12 B .13 C .23 D .14 7.将2005x =输入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得结果( A ) A .2006 B .2005 C .0 D .2005 - 8.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为( B )A.6 B.7 C.8 D.9 9.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k:5:3,现用分层抽样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课时 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 考点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例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1. 元电荷:电荷量c e 191060.1-?=的电荷,叫元电荷。说明:任意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 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2.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 ③感应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考点2.库仑定律 1. 内容:在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 2. 公式:叫静电力常量)式中,/100.9(2 292 21C m N k r Q Q k F ??== 3.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 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体积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考点3.电场强度 1.电场 ⑴ 定义:存在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⑵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⑶ 静电场: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 2.电场强度 ⑴ 定义: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⑵ 定义式: q F E = E 与 F 、q 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⑶ 单位:N/C 或V/m 。 ⑷ 电场强度的三种表达方式的比较 定义式 决定式 关系式 表达式 q F E /= 2/r kQ E = d U E /= 适用 范围 任何电场 真空中的点电荷 匀强电场 说明 E 的大小和方向与检验电荷 的电荷量以及电性以及存在与否无关 Q :场源电荷的电荷量 r:研究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U: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 d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5)矢量性: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或与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6)叠加性:多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种关系叫做电场强度的矢量叠加,电场强度的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考点4.电场线、匀强电场 1. 电场线:为了形象直观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曲线,曲线上的各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2. 电场线的特点 ⑴ 电场线是为了直观形象的描述电场而假想的、实际是不存在的理想化模型。 ⑵ 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于无穷远或负电荷,电场线是不闭合曲线。 ⑶ 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⑷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它不表示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⑸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从高等势面(线)垂直指向低等势面(线)。 3. 匀强电场 ⑴定义: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之为匀强电场。 ⑵特点: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

数学必修三全册试卷及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60分) 1.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116, 124, 118, 122, 12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118, 123, 123, 118, 12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B ) A .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C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D . 该班级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2.掷两枚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不同,则至少有一个是3点的概率为( C ) A . B . C . D . 3.如图,矩形ABCD 中点 E 位边CD 的中点,若在矩形ABCD 内部随机取一个点Q ,则点Q 取自ABE 内部的概率等于( D ) A .41 B .31 C . 32 D . 2 1 4.某杂志社对一个月内每天收到的稿件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该样本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D ) 103185314 1

A . 47,45 B . 45,47 C . 46,46 D . 46,45 5.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 B ) A.112 B. 310 C.15 D.110 6.高三毕业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则甲丙相邻的概率为( A ) A . B . C . D . 7.将输入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得结果( A ) A .2006 B . C .0 D . 8.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为( B )A.6 B.7 C.8 D.9 9.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k:5:3,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已知A 种型号产品共抽取了24件,则C 种型号产品抽取的件数为( B ) 12132314 2005x =20052005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精品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精品教案全册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7.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般分子直径和质量的数量级; (2)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 (3)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单分子油膜法估算测量分子大小,让学生体会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和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 (2)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的方法。 教学教具 (1)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离子显微镜下看到钨原子分布的图样; (2)演示实验:演示单分子油膜:油酸酒精溶液(1:20O),滴管,直径约20cm圆形水槽,烧杯,画有方格线的透明塑料板。 教学过程: 第一节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一)热学内容简介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摩擦生热、水结冰、湿衣服晾干等都是热现象。 (2)热学的主要内容:热传递、热膨胀、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等。 (3)热学的基本理论:由于热现象的本质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因此研究热学的基本理论是分子动理论、量守恒规律。 (二)新课教学 1、分子的大小:分子是看不见的,怎样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 (1)单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说明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演示:如果油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可以通过幻灯观察到,并且利用已制好的方格透明胶片盖在水面上,用于测定油膜面积。如图1所示。 提问:已知一滴油的体积V和水面上油膜面积S,那么这种油分子的直径是多少?(如果分子直径为d,油滴体积是V,油膜面积为S,则d=V/S,根据估算得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2)利用离子显微镜测定分子的直径。 看物理课本上彩色插图,钨针的尖端原子分布的图样:插图的中心部分亮点直接反映钨原子排列情况。经过计算得出钨原子之间的距离是2×10-10m。如果设想钨原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话,那么钨原子之间的距离L就等于钨原子的直径d,如图2所示。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育精品资料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教学视频全册播放 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章规划 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部分学生有过这样的体验。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和水,排出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显,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此外,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与其他章的联系: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从容说课 “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章的导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本节的引入可以利用草履虫取食、排遗过程的视频和人体血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动态演示,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内环境是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在教材第2章还要继续阐释内环境为什么能维持稳态。组织教学时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1 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3)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 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n =2 ) 1(+n n 直接计算 第一步:取n =5; 第二步:计算 2 ) 1(+n n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 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第一步: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第二步: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 ,b ,r 或D ,E ,F 的方程组; 第三步:解出a ,b ,r 或D ,E ,F ,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三、算法的概念 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 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学案.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产生及条件 两不同绝缘体摩擦时 导体靠近带电体时 带电导体和导体接触时 现象 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 荷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且电性与原带电 体“近异远同” 导体上带上与带电体相 同电性的电荷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而 发生电子转移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带正(负)电物体吸引(排 斥)而靠近(远离) 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 实质 电荷在物体之间和物体 内部的转移 接触起电的电荷分配原则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重新进行分配,如图1-1-2所示. 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 图1-1-2 1.“中性”与“中和”之间有联系吗? “中性”和“中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者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最后都达到中性状态的一个过程. 2.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1)两种表述:①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②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2)区别:第一种表述是对物体带电现象规律的总结,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某种方法可以带电,原来带电的物体也可以使它失去电性(电的中和),但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第二种表述则更具有广泛性,涵盖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灭,转化为光子.在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灭,电荷的 代数和不变,即正负电子的产生和湮灭与电荷守恒定律并不矛盾. 一、电荷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1】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全册

精析:A、B可看成点电荷, 2 2 14 F Q K r =,C球与A球接触后,由电荷守恒定律知:A、C 两球各带+7Q的电量;C球再与B球接触后,B、C两球各带+3Q的电量,此时A、B两球间的相互作用为斥力 2 1 2 21 F Q K r =1 3 : 2 F F=答案: 3 2 例2、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A、B相距20cm,A带正电Q A=4.0×10-10C,已知A对B的吸引力F=5.4×10-8N,则B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______V/m,方向_________;A在B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______V/m,方向是_________. 精析:A对B的作用力是A的电场对B的作用力,B对A的作用力是B的电场对A的作用 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BA=5.4×10-8N,则BA BA A E135/ F V m Q ==,方向由A指向B,又由2 A B Q Q F k r =10 6.010 B Q C - =?,AB AB E90/ B F V m Q ==方向由B指向A. 例4、如图所示:q1、q2、q3分别表示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已知q1与q2之间的距为l1,q2与q3之间的距为l2,且每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 (1)如q2为正电荷,则q1为______电荷,q3为______电荷。 (2)q1、q2、q3三者电荷量大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就q2而言,q1和q3只要带同种电荷便可能使其处于平衡状态,而对q1和q3,若都带正电荷,各自均受制另外两个电荷的斥力而不能保持平衡,只有同带负电荷,q2对其为吸引力,另外一个电荷对其为斥力,当两力大小相等时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现再对q1列方程有:(I1+I2)2 1 1 22 11 3 2 2 () K k q q q q I I I = + 可得:q2︰q3=l12︰(l1+l2)2 对q2列方程有:2 2 123 2 2 1 K k q q q q I I =可得:q1︰q3=l12︰l22 ∴q1︰q2︰q3=l12(l1+l2)2︰l12l22︰(l1+l2)2l22 总结:三点电荷都平衡规律,三个点电荷一定满足:(1)在同一直线上;(2)两同类一异;(3)两大夹一小。 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结合(右图)分析试探电荷q在场强为E的均强电场中沿不 同路径从A运动到B电场力做功的情况。 q沿直线从A到B q沿折线从A到M、再从M到B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全册)课时配套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全册)课时配套练习汇总 第7章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 3-3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无论是无机物质的分子,还是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10m C.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只包含化学中的分子,不包括原子和离子 D.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10kg 答案:A 解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项正确。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大小的数量级超

过10 -10m,故B项错误。本节中把化学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统称为分子,故C项错误。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10-26kg,故D项错误。 2.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1nm(纳米)=10-9m,边长为1nm的立方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值( ) A.102B.103 C.106D.109 答案:B 解析: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即1nm=10×10-10m,所以排列的分子个数接近于10个,可容纳103个,B项正确。 3.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答案:B 解析:对四个选项的条件逐一分析,看根据每个选项的条件能求出何种物理量,由该物理量求出分子间的距离d。如:A选项的条件只能求出分子的总个数,而不能继续求得分子的体积V0,故A选项不正确。同理对选项C,D进行分析判断,C只能求出该气体的密度,D 能求出该气体的质量和摩尔数。故正确答案为B。 4.(南阳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对于液体和固体来说,如果用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分子质量,ρ表示物质的密度,V表示摩尔体积,V0表示分子体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N A=V V0B.N A= V0 V C.M=ρV D.V=m ρ 答案:AC 解析:摩尔体积是1mol分子的体积,故N A=V V0 ,故A正确,B错误;摩尔质量等于密度 乘以摩尔体积,故M=ρV,故V=M ρ ,故C正确,D错误。 5.“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科学依据是( ) A.将油酸形成的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B.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高一英语人教版必修三-全册课文原文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r,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 in autumn. Sometimes celebrations would be held after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as difficult to fi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 Festivals of the dead 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For the Japanese festival Obon, people should go to clean graves and light incense in memory of their ancestors. They also light lamps and play music because they think that will lead the ancestors back to earth. In Mexico, people celebrate the Day of the Dead in early November. On this important feast day, people eat food in the shape of skulls and cakes with “bones” on them. They offer food, flowers and gifts to the dead. The Western holiday Halloween also had its origin in old beliefs about the return of the spirits of dead people. It is now a children’s festival, when they can dress up and go to their neighbours’homes to ask for sweets. If the neighbours do not give any sweets, the children might play a trick on them. Festivals to Honour People Festivals can also be held to honour famous peopl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China honours the famous ancient poet, Qu Yuan. In the USA, Columbus Day is in memory of the arrival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in the New World. India has a national festival on October 2 to honour Mohandas Gandhi, the leader who helped gain India’s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 Harvest Festivals Harvest and Thanksgiving festivals can be very happy events. People are grateful because their food is gathered for the winter and the agricultural work is over. In European countries, people will usually decorate churches and town halls with flowers and fruit, and will get together to have meals. Some people might win awards for their farm produce, like the biggest watermelon or the most handsome rooster. China and Japan have mid-autumn festivals when people admire the moon and in China enjoy moon-cakes. Spring Festivals The most energetic and important festivals are the ones that look forward to the end of winter and to the coming of spring. At th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 people eat dumplings, fish and meat and may give children lucky money in red paper. There are dragon dances and carnivals, and families celebrate the Lunar New Year together. Som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very exciting carnivals, which take place forty days before Easter, usually in February. These carnivals might include parades, dancing in the streets day and night, loud music and colourful clothing of al kinds. Easter is an important religious and social festival for Christians around the world. It celebrates the return of Jesus from the dead and the coming of spring and new life. Japan’s Cherry Blossom Festival happens a little later. The country, covered with cherry tree flowers, looks as though it is covered with pink snow. People love to get together to eat, drink and have fun with each other. Festivals let us enjoy life, be proud of our customs and forget our work for a little while.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全册教案

课题7.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理解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原理 3、理解阿伏伽德罗常量的物理意义及作用 4、体会通过测量宏观量来研究微观量的思想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演示实验 教学准备1、课件: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 2、演示实验:演示单分子油膜:油酸酒精溶液(1:500),滴管,直径 约20cm圆形水槽,烧杯,画有方格线的透明塑料板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1.什么是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举例说明。 2.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二)新课教学过程 1.分子的大小。分子是看不见的,怎样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 (1)单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说明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多媒体展示:如果油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如图1所示。 提问:已知一滴油的体积V和水面上油膜面积S,那么这种油分子的直径是多少?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还要指出: ①介绍数量级这个数学名词,一些数据太大,或很小,为了书写 方便,习惯上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0的乘方数,如3×10-10m。我们把10的乘方数叫做数量级,那么1×10-10m和9×10-10m,数量级都是 10-10m。 ②如果分子直径为d,油滴体积是V,油膜面积为S,则d=V/S,根 据估算得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演示实验:用油漠法测分子的大小。 油酸酒精稀释痱子粉玻璃方格纸指出各自的作用。(2)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测定分子的直径。(放大几亿倍) 看物理课本上彩色插图,钨针的尖端原子分布的图样:插图的中心部分亮点直接反映钨原子排列情况。经过计算得出钨原子之间的距 离是2×10-10m。如果设想钨原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话,那么钨原子之间的距离L就等于钨原子的直径d,如图2所示。 (3)物理学中还有其他不同方法来测量分子的大小,用不同方法测量出分子的大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数量级是相同的。测量结果表明, 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例如水分子直径是4×10-10m,氢分 子直径是2.3×10-10m。 (4)指出认为分子是小球形是一种近似模型,是简化地处理问题,实际分子结构很复杂,但通过估算分子大小的数量级,对分子的大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2.阿伏伽德罗常数 向学生提问:在化学课上学过的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什么意义?数值是多少?明确1mol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包括原子数、分子数、离 子数……)都相同。此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用符号N A表示此常数, N A=6.02×1023个/mol,粗略计算可用N A=6×1023个/mol。(阿伏伽 德罗常数是一个基本常数,科学工作者不断用各种方法测量它,以期得到它精确的数值。) 再问学生,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的意义。 如果已经知道分子的大小,不难粗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例如, 1mol水的质量是0.018kg,体积是1.8×10-5m3。每个水分子的直径是4 ×10-10m,它的体积是(4×10-10)m3=3×10-29m3。如果设想水分 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 提问学生:如何算出1mo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 3.微观物理量的估算 若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可对液体、固体的分子大小进行估算。事先我们假定近似地认为液体和固体的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的(气体不能这样假设)。

人教版高中(统编)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完美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 《林黛玉进贾府》 【学考目标】 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特别是古今异义词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自主复习】 文学常识 曹雪芹,名,字,号,清代小说家。《红楼梦》又名《》,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四大家族的故事为背景,以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这篇文章选自《红楼梦》第回,原回目是。 给加点字注音 人烟阜盛敕造台矶攒珠髻绾着豆绿宫绦翠幄 厢庑游廊珠玑安箸抱厦厅懵懂轩峻壮丽忖度 赤金盘螭两靥杜撰盥沐惫懒錾银黼黻 解释下列词语 阜盛一射之地 敕造不经之谈

黼黻惫懒 乖张内帏 纨绔与膏粱布让 万几宸翰 可怜辜负好韶光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含义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 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熟悉文章内容 本文以为线索,围绕的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为我们初步展示了贾府的并对进行了初步描述,构思巧妙。 【达标检测】 1.下面加点字音、形有误的一项是() A.敕(chì)造放诞(dàn)忖(cǔn)度盘螭(chī) B.惫(bèi)懒便(biàn)宜錾(zàn)银两靥(yè) C.丝绦(tāo)(juàn)烟幺(yāo)儿轩(xuān)昂 D.宸(chén)翰黼黻(fú)内纬(wěi)膏梁(liáng)

高中物理必刷题(选修3-1全册)word版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刷题(选修3-1全册)word 版答案解析 第一章静电场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刷基础 1.B 【解析】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产生了电子或质子,故A 错误;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故B 正确;摩擦起电是因为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故C 错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故D 错误。 2.A 【解析】当她用于触摸一个金属球时,金属球上的电荷会转移到她的身上,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头发就会竖起;无论她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电荷量足够多,就会出现该现象,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 3.A 【解析】带负电的A 球靠近B 球(不接触),由于静电感应而使B 球带正电,c 球带负电,故A 正确,B 错误;人体是导体,用手摸一下B 球,B 球与人体、地球构成整体,大地是远端,带负电,B 球是近端,带正电,故C 错误;将B 、C 分开,移走A ,B 球带正电,C 球带等量的负电,再将B 、C 接触,C 上的负电荷转移到B 上,从而使B 、C 都不带电,故D 错误。 4.C 【解析】用带正电的带电体A 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上端金属球,验电器发生静电感应,带电体A 带正电,则验电器的上端金属球带负电荷,下部金属箔自带等量的正电荷,金属箔张开。验电器的金属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带有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取决于两金属箔自带电荷量的多少,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内部发生了转移。故A 、B 、D 错误,C 正确。 5.BC 【解析】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处于电中性,不是内部没有电荷,而是正负电荷的个数相等,整体对外不显电性,故A 错误;摩擦起电过程中转移的是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即摩擦过程中A 失去电子,转移到了B 上,故B 正确;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在电子的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A 带1.6×10-10C 的正电荷,则B 一定带1.6×10-10C 的负电荷,故C 正确;摩擦过程中,A 失去1.0×109个电子,故D 错误。 6.CD 【解析】题目没有提到物体的粗糙程度,所以不能判断出表面粗糙的物体易失去电子,故A 错误;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在电荷转移过程中总电荷量保持不变,所以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不同但数量相同的电荷,故B 错误,C 正确;用棉布分别与聚丙烯塑料板和聚乙烯塑料板摩擦,棉布分别带负电和带正电,说明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可能不同,故D 正确。 7.C 【解析】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选项A 正确;元电荷的值通常取191.6010C e -=?,选项B 正确;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不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选项C 错误;元电荷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选项D 正确。 8.B 【解析】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其值取191.6010C e -=?,任何带电体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3.2×10-19C 是元电荷的2倍,故A 正确。6.4×10-20C 小于元电荷的电荷量,是不可能的,故B 错误。1.6×10-18C 是元电荷的10倍,故C 正确。4.0×10-17C 是元电荷的250倍,故D 正确。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B 。 9.D 【解析】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电荷先中和后平分, 114222 N n n Q Q q q Q Q q +-+'====-,故选D 。 【关键点拨】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体接触满足先中和后平分的原则。 刷提升 1.D 【解析】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故A 正确;摩擦起电时。电子发生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故B 正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故C 正确;接触起电时,两个物体只能带七同种电荷。并且只有两个物体完全相同时才能带等量电荷,故D 错误。本题选说法错误的,故选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