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2.2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3

18.2.2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3

18.2.2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3
18.2.2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3

18.2.2 菱形

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B(﹣2,0),C(0,﹣2),D(2,0),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是()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2、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下列哪种图形()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3、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为()

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4、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人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如图所示.红丝带重叠部分形成的图形是()

A、正方形

B、等腰梯形

C、菱形

D、矩形

5、(在同一平面内,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纸片不能裁剪)可以拼成的四边形是()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6、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

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矩形

D、菱形

7、汶川地震后,吉林电视台法制频道在端午节组织发起“绿丝带行动”,号召市民为四川受灾的人们祈福.人们将绿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绿丝带别在胸前,如图所示,绿丝带重叠部分形成的图形是()

A、正方形

B、等腰梯形

C、菱形

D、矩形

8、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是()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9、四边形的四边长顺次为a、b、c、d,且a2+b2+c2+d2=ab+bc+cd+ad,则此四边形一定是()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为菱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只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

12、如图,如果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一个菱形,需要添加一个条件,那么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

1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F、CE分别是∠BAD和∠BCD的角平分线,根据现有的图形,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ECF为菱形,则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别的“点”和“线”)

14、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从(1)AB=CD;(2)AB∥CD;(3)OA=OC;(4)OB=OD;(5)AC⊥BD;(6)AC平分∠BAD这六个条件中,选取三个推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如(1)(2)(5)=>ABCD是菱形,再写出符合要求的两个:_________ =>ABCD是菱形;_________=>ABCD是菱形.

15、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_________(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

16、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四个条件:①AB=CD,②AD∥BC,③AC⊥BD,④AC平分∠BAD,由其中三个条件推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你认为这三个条件是_________.(写四个条件的不给分,只填序号)

17、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先说明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_形,再说明__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方法)

18、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相交于点O,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要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则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只需填写一个条件即可).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19、(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连接AD,在A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连接BE,CE.

(1)求证:△ABE≌△ACE;

(2)当AE与AD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EC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0、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连接DE、BF、BD.

(1)求证:△ADE≌△CBF.

(2)若AD⊥BD,则四边形BFDE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21、如图,已知点D在△ABC的BC边上,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1)求证:AE=DF;

(2)若AD平分∠BAC,试判断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2、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CD,AD⊥BD,E为AB中点,求证:四边形BCDE是菱形.

23、如图,在△ABC和△DCB中,AB=DC,AC=DB,AC与DB交于点M.

(1)求证:△ABC≌△DCB;

(2)过点C作CN∥BD,过点B作BN∥AC,CN与BN交于点N,试判断线段BN与CN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4、如图,△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O,CE∥AB交MN于E,连接AE、CD.

(1)求证:AD=CE;

(2)填空:四边形ADCE的形状是_________.

25、如图△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E、F分别在AC、BC上,且EF∥AB (1)求证:四边形EFCD是菱形;

(2)设CD=4,求D、F两点间的距离.

26、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中,AD∥BC,AD>CD,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AD上的点C处,折痕DE交BC于点E,连接C′E.

求证:四边形CDC′E是菱形.

27、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相交于点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28、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E是边BC上的动点,EF∥AC交边AB于点F,在边

AC上取一点P,使PE=EB,连接FP.

(1)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EF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

(2)探究:当点E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EFPC是平行四边形?并判断四边形EFPC是什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以点E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根据⊙E与平行四边形EFPC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r的取值范围.

29、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3,且AB=AC,现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长度得到△EFA.

(1)求△ABC所扫过的图形的面积;

(2)试判断AF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BEC=15°,求AC的长.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B(﹣2,0),C(0,﹣2),D(2,0),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是()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菱形的判定。

分析:画出草图,求得各边的长,再根据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断.

解答: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图后,可发现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先判断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还垂直,那么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应是菱形.

故选B.

点评:动手画出各点后可很快得到四边形对角线的特点.

2、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下列哪种图形()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专题:操作型。

分析:由题可知,得到的四边形的四条边也相等,得到的图形是菱形.

解答:解:由于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相等,则得到的四边形的四条边也相等,

即是菱形.

故选B.

点评:本题利用了菱形的概念: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为()

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考点: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解答:解:根据菱形的判定: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①,③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人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如图所示.红丝带重叠部分形成的图形是()

A、正方形

B、等腰梯形

C、菱形

D、矩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

专题:应用题。

分析:首先可判断重叠部分为平行四边形,且两条彩带宽度相同;再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得邻边相等,则重叠部分为菱形.

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E,AF⊥CD于F,因为两条彩带宽度相同,

所以AB∥CD,AD∥BC,AE=A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S?ABCD=BC?AE=CD?AF.又AE=AF.

∴BC=C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故选C.

点评:本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5、在同一平面内,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纸片不能裁剪)可以拼成的四边形是()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操作型。

分析: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长都为a,根据菱形的定义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拼成的四边形四边相等,

则是菱形.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定义.

6、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

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矩形

D、菱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由于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相等,则得到的四边形的四条边也相等,即是菱形.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得到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即是菱形.

故选D.

点评:本题利用了菱形的概念: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7、汶川地震后,吉林电视台法制频道在端午节组织发起“绿丝带行动”,号召市民为四川受灾的人们祈福.人们将绿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绿丝带别在胸前,如图所示,绿丝带重叠部分形成的图形是()

A、正方形

B、等腰梯形

C、菱形

D、矩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

专题:应用题。

分析:首先可判断重叠部分为平行四边形,且两条丝带宽度相同;再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得邻边相等,则重叠部分为菱形.

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E,AF⊥CD于F,因为两条彩带宽度相同,

所以AB∥CD,AD∥BC,AE=A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S?ABCD=BC?AE=CD?AF.又AE=AF.

∴BC=C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故选C.

点评:本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8、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是()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考点:菱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来判断即可.

解答:解: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只有D能判定为是菱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判定.

9、四边形的四边长顺次为a、b、c、d,且a2+b2+c2+d2=ab+bc+cd+ad,则此四边形一定是()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分析:本题可通过整理配方式子a2+b2+c2+d2=ab+bc+cd+ad得到(a﹣b)2+(b﹣c)2+(c ﹣d)2+(a﹣d)2=0,从而得出a=b=c=d,∴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解答:解:整理配方式子a2+b2+c2+d2=ab+bc+cd+ad,

2(a2+b2+c2+d2)=2(ab+bc+cd+ad),)

∴(a﹣b)2+(b﹣c)2+(c﹣d)2+(a﹣d)2=0,

由非负数的性质可知:(a﹣b)=0,(b﹣c)=0,(c﹣d)=0,(a﹣d)=0,

∴a=b=c=d,

∴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关键是整理配方式子,还利用了非负数的性质.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为菱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C⊥BD或AB=BC或BC=CD或AB=AD(只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

考点:菱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可添加:AC⊥BD或AB=BC,或BC=CD,或CD=DA,或AB=AD.

解答:解: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则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再依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可添加:AC⊥BD或AB=BC,或BC=CD,或CD=DA,或AB=AD(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12、如图,如果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一个菱形,需要添加一个条件,那么你添加的条件是AB=AD或AC⊥BD.

考点: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开放型。

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可添加:AB=AD或AC⊥BD.

解答:解:因为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可添加的条件是:AB=AD或AC⊥BD.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答案不唯一.

1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F、CE分别是∠BAD和∠BCD的角平分线,根据现有的图形,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ECF为菱形,则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AC⊥EF或AF=CF等.(只需写出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别的“点”和“线”)

考点: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开放型。

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得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对角线互相平分,又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可得:当AC⊥EF时,四边形AECF是菱形.

解答:解:则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AC⊥EF.

证明:∵AD∥BC,

∴∠FAD=∠AFB,

∵AF是∠BAD的平分线,

∴∠BAF=FAD,

∴∠BAF=∠AFB,

∴AB=BF,

同理ED=CD,

∵AD=BC,AB=CD,

∴AE=CF,

又∵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则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AC⊥EF.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答案不唯一.

14、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从(1)AB=CD;(2)AB∥CD;(3)OA=OC;(4)OB=OD;(5)AC⊥BD;(6)AC平分∠BAD这六个条件中,选取三个推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如(1)(2)(5)=>ABCD是菱形,再写出符合要求的两个:(1)(2)(6)=>ABCD是菱形;(3)(4)(5)@(3)(4)(6)=>ABCD是菱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

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解答:解:(1)(2)(6)?ABCD是菱形.

先由(1)(2)得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再由(6)和(2)得出∠DAC=∠DCA,

由等角对等边得AD=CD,

所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4)(5)=>ABCD是菱形.

由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3)(4)(6)=>ABCD是菱形.

由(3)(4)得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再由(6)得出∠DAC=∠DCA,

由等角对等边得AD=CD,

所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

15、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AB=BC@AC⊥BD(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开放型。

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可补充条件:AB=BC或AC⊥BD.

点评:主要考查了菱形的特性.菱形的特性: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6、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四个条件:①AB=CD,②AD∥BC,③AC⊥BD,④AC平分∠BAD,由其中三个条件推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你认为这三个条件是①③④或②③④.(写四个条件的不给分,只填序号)

考点: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设AC与BD交于点E,由③AC⊥BD,④AC平分∠BAD可证得,Rt△AEB≌Rt△AED,

∴AB=AD,BE=DE,

再由∠BEC=∠DEC=90°,CE=CE,证得Rt△BCE≌Rt△DCE,

∴BC=CD,

再由①AB=CD,可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而得证为菱形;

或者再由②AD∥BC,证得:Rt△AED≌Rt△BCE,

∴AE=EC,

由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而得证为菱形.

故填写①③④或②③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来证明.

17、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先说明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说明有一组邻边相等(只需填写一种方法)

考点:菱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

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所以,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先说明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说明有一组邻边相等.

解答:解:因为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先说明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说明有一组邻边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答案不唯一.

18、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相交于点O,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要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则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AB=BC(答案不唯一)(只需填写一个条件即可).

考点: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开放型。

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所以可添加AB=BC.

解答:解:AB=BC或AC⊥BD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答案不唯一.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19、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连接AD,在A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连接BE,CE.

(1)求证:△ABE≌△ACE;

(2)当AE与AD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EC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题意可知三角形三线合一,结合SAS可得△ABE≌△ACE.四边形ABEC相邻两边AB=AC,只需要证明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当AE=2AD(或AD=DE或

DE=AE)时,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答:(1)证明:∵AB=AC,点D为BC的中点,

∴∠BAE=∠CAE,

∵AE=AE

∴△ABE≌△ACE(SAS).

(2)解:当AE=2AD(或AD=DE或DE=AE)时,四边形ABEC是菱形

理由如下:

∵AE=2AD,∴AD=DE,

又∵点D为BC中点,

∴BD=CD,

∴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

∵AB=AC,

∴四边形ABEC为菱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定理,比较容易.

20、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连接DE、BF、BD.

(1)求证:△ADE≌△CBF.

(2)若AD⊥BD,则四边形BFDE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探究型。

分析:(1)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不难得出,AD=BC,∠A=∠C,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那么AE=CF,这样就具备了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SAS,由此可得出△AED≌△CFB.(2)直角三角形ADB中,DE是斜边上的中线,因此DE=BE,又由DE=BF,FD∥BE那么可得出四边形BFDE是个菱形.

解答:(1)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AD=BC,

∵E、F分别为AB、CD的中点,

∴AE=CF.

在△AED和△CFB中,

∴△AED≌△CFB(SAS);

(2)解:若AD⊥BD,则四边形BFDE是菱形.

证明:∵AD⊥BD,

∴△ABD是直角三角形,且∠ADB=90°.

∵E是AB的中点,

∴DE=AB=BE.

由题意可知EB∥DF且EB=DF,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BFDE是菱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等知识点.21、如图,已知点D在△ABC的BC边上,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1)求证:AE=DF;

(2)若AD平分∠BAC,试判断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1)利用AAS推出△ADE≌△DA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AE=DF;(2)先根据已知中的两组平行线,可证四边形DEFA是?,再利用AD是角平分线,结合AE∥DF,易证∠DAF=∠FDA,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AF=DF,从而可证?AEDF实菱形.解答:证明:(1)∵DE∥AC,∠ADE=∠DAF,

同理∠DAE=∠FDA,

∵AD=DA,

∴△ADE≌△DAF,

∴AE=DF;

(2)若AD平分∠BAC,四边形AEDF是菱形,

∵DE∥AC,DF∥AB,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DAF=∠FDA.

∴AF=DF.

∴平行四边形AEDF为菱形.

点评: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菱形的判定的掌握情况.

22、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CD,AD⊥BD,E为AB中点,求证:四边形BCDE是菱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题意易得DE=BE,再证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即证四边形BCDE是菱形.解答:证明:∵AD⊥BD,

∴△ABD是Rt△

∵E是AB的中点,

∴BE=AB,DE=AB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BE=DE,

∴∠EDB=∠EBD,

∵CB=CD,

∴∠CDB=∠CBD,

∵AB∥CD,

∴∠EBD=∠CDB,

∴∠EDB=∠EBD=∠CDB=∠CBD,

∵BD=BD,

∴△EBD≌△CBD (ASA ),

∴BE=BC,

∴CB=CD=BE=DE,

∴菱形BCDE.(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综合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

23、如图,在△ABC和△DCB中,AB=DC,AC=DB,AC与DB交于点M.

(1)求证:△ABC≌△DCB;

(2)过点C作CN∥BD,过点B作BN∥AC,CN与BN交于点N,试判断线段BN与CN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探究型。

分析:(1)由SSS可证△ABC≌△DCB;

(2)BN=CN,可先证明四边形BMCN是平行四边形,由(1)知,∠MBC=∠MCB,可得BM=CM,于是就有四边形BMCN是菱形,则BN=CN.

解答:(1)证明:如图,在△ABC和△DCB中,

∵AB=DC,AC=DB,BC=CB,

∴△ABC≌△DCB;(4分)

(2)解:据已知有BN=CN.证明如下:

∵CN∥BD,BN∥AC,

∴四边形BMCN是平行四边形,(6分)

由(1)知,∠MBC=∠MCB,

∴BM=CM(等角对等边),

∴四边形BMCN是菱形,

∴BN=CN.(9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和菱形的判定.

24、如图,△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O,CE∥AB交MN于E,连接AE、CD.

(1)求证:AD=CE;

(2)填空:四边形ADCE的形状是.

考点:菱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中垂线的性质:中垂线上的点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AE=CE,AD=CD,OA=OC∠AOD=∠EOC=90°,

∵CE∥AB,

∴∠DAO=∠ECO,∴△ADO≌△CEO,∴AD=CE,OD=OE,

由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知,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OD=OE,OA=OC∠AOD=90°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得.平行四边形ADCE是菱形.

解答:(1)证明:∵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1分)

∴OA=OC∠AOD=∠EOC=90°.(3分)

∵CE∥AB,

∴∠DAO=∠ECO.(4分)

∴△ADO≌△CEO.(5分)

∴AD=CE.(6分)

(2)解:四边形ADCE是菱形.(8分)

(填写平行四边形给1分)

点评:本题利用了:1、中垂线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

25、如图△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E、F分别在AC、BC上,且EF∥AB (1)求证:四边形EFCD是菱形;

(2)设CD=4,求D、F两点间的距离.

考点: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专题:计算题;证明题。

分析:(1)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ABC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出角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证明四边形EFCD是菱形;

(2)连接DF,与CE相交于点G,由(1)知DF就是菱形EFCD的一条对角线,根据菱形的性质及30°特殊角的值可计算出结果.

解答:(1)证明:∵△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DCE=∠BCA=∠DEC=60°.(1分)

∴AB∥CD,DE∥CF.(2分)

又∵EF∥AB,

∴EF∥CD,(3分)

∴四边形EFCD是菱形.(4分)

(2)解:连接DF,与CE相交于点G,(5分)

由CD=4,可知CG=2,(6分)

∴,(7分)

∴.(8分)

点评:菱形的判别方法是说明一个四边形为菱形的理论依据,常用三种方法:①定义,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6、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中,AD∥BC,AD>CD,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AD上的点C处,折痕DE交BC于点E,连接C′E.

求证:四边形CDC′E是菱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CDE≌△C′DE,则CD=C′D,CE=C′E,要证四边形CDC′E为菱形,证明CD=CE即可.

解答:证明:根据题意可知△CDE≌△C′DE,

则CD=C′D,∠C′DE=∠CDE,CE=C′E,

∵AD∥BC,∴∠C′DE=∠CED,

∴∠CDE=∠CED,∴CD=CE,

∴CD=C′D=C′E=CE,

∴四边形CDC′E为菱形.

点评:本题利用了: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等边对等角;

4、菱形的判定.

27、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相交于点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菱形的判别方法是说明一个四边形为菱形的理论依据,常用三种方法:

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来确定.

解答:证明:方法一:∵AE∥FC.

∴∠EAC=∠FCA.(2分)

又∵∠AOE=∠COF,AO=CO,

∴△AOE≌△COF.(5分)

∴EO=FO.

又EF⊥AC,

∴AC是EF的垂直平分线.(8分)

∴AF=AE,CF=CE,

又∵EA=EC,

∴AF=AE=CE=CF.

∴四边形AFCE为菱形;(10分)

方法二:同方法一,证得△AOE≌△COF.(5分)

∴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8分)

又∵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

∴EA=EC,

∴四边形AFCE是菱形;(10分)

方法三:同方法二,证得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8分)

又EF⊥AC,(9分)

∴四边形AFCE为菱形.

点评:本题利用了中垂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8、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E是边BC上的动点,EF∥AC交边AB于点F,在边AC上取一点P,使PE=EB,连接FP.

(1)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EF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

(2)探究:当点E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EFPC是平行四边形?并判断四边形EFPC是什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以点E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根据⊙E与平行四边形EFPC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r的取值范围.

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

专题:探究型。

分析:(1)由平行易得△BFE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各边是相等的;

(2)当点E是BC的中点时,△PEC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到PC=EC=BE=EF,也就得到了

四边形EFPC是平行四边形,再有EF=EC可证为菱形;

(3)根据各点到圆心的距离作答即可.

解答:解:(1)易得△BFE是等边三角形,PE=EB,

∴EF=BE=PE=BF;

(2)当点E是BC的中点时,四边形是菱形;

∵E是BC的中点,

∴EC=BE,

∵PE=BE,

∴PE=EC,

∵∠C=60°,

∴△PEC是等边三角形,

∴PC=EC=PE,

∵EF=BE,

∴EF=PC,

又∵EF∥CP,

∴四边形EFPC是平行四边形,

∵EC=PC=EF,

∴平行四边形EFPC是菱形;

(3)当0<r<时,有两个交点;

当r=时,有四个交点;

当<r<1时,有六个交点;

当r=1时,有三个交点;

当r>1时,有0个交点.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点.注意圆和线段有交点,应根据半径作答.

29、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3,且AB=AC,现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长度得到△EFA.

(1)求△ABC所扫过的图形的面积;

(2)试判断AF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BEC=15°,求AC的长.

考点:平移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

专题:计算题;探究型。

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ABC≌△EFA,BA∥EF,且BA=EF,进而得出S平行四边形ABFE=2S△EAF,故可求出△ABC扫过图形的面积为S△ABC+S平行四边形ABFE;

(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四边形ABFE为菱形,故AF与BE互相垂直且平分;

(3)根据题意易得:所以∠AEB=∠ABE=15°,BD?AC=3,AC?AC=3,进而可得AC

的长度.

解答:解:(1)连接BF,由题意知△ABC≌△EFA,BA∥EF,且BA=EF

∴四边形ABFE为平行四边形,

∴S平行四边形ABFE=2S△EAF∴△ABC扫过图形的面积为S△ABC+S平行四边形ABFE=3+6=9;

(2)由(1)知四边形ABFE为平行四边形,且AB=AE,

∴四边形ABFE为菱形,

∴AF与BE互相垂直且平分.

(3)过点B作BD⊥CA于点D,

∵AB=AE,

∴∠AEB=∠ABE=15°.

∴∠BAD=30°BD=AB=AC.

∴BD?AC=3,AC?AC=3.

∴AC2=12.

∴AC=2.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和平移的知识结合求解.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18.2.2 菱形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名校学案--集体备课】

18.2.2 菱形 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用菱形的定义,我们容易得到,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判定方法?(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能从研究菱形性质的逆命题正确性中得到菱形的判定. (2)能运用菱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3.学习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判定的推导与归纳. 难点:菱形的判定的正确运用.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P57例4的内容.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方法:自己写出菱形性质的逆命题,验证它们的正确性,并相互交流. (4)自学参考提纲: ①由定义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运用定义证明四边形是菱形,可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它是菱形. ③运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四边形是菱形时,可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它是菱形. ④要证明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只需先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 ⑤判断: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2.自学: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在完成判定定理的证明及完成自学提纲时遇到的偏差和困难之处. ②差异指导:对学生在菱形判定的证明步骤不当或思路不清之处进行点拨、引导.

(2)生助生:学生相互研讨疑难之处. 4.强化 (1)菱形的判定方法: ①按定义判定. ②按对角线判定. (2)证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步骤.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P57例4以下至P58练习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写出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命题,再作图思考如何证明逆命题的正确性. (4)自学参考提纲: ①“菱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命题是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为菱形. ②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CD=DA,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a.若按定义证: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它是菱形,要证它是平行四边形,需找两对对角相 等.因此可连接对角线.再运用三角形全等得到角相等.请按上述分析填空尝试证明; b.若按对角线来判定,则需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对角线垂直,这就只需证它的一组邻边 相等,就可得它是菱形.证一组对边平行就可通过连接一组对角线,运用一组内错角相等证得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然后再证对角线垂直.尝试分析填空写出证明过程. c.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9,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12和65,则它是菱形吗?为什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解:画出图形如图所示,根据题意,有AD=9,BD=65,AC=1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知 11 6,35 22 AO AC DO BD ====,则在△AOD中,AO2+DO2=AD2,∴△AOD为直 角三角形,∴AO⊥OD也即AC⊥BD,∴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其面积为1 126536 5. 2 ??= ③完成P58练习题第1(1)题和第3题. 2.自学:结合自学指导自主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unit2 colours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Unit 2 Colours 第一课时(总第7课时) 授课时间:2014.10 学习内容:A Let’s talk Draw and say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要求学生能理解对话对话大意,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在语境中运用Good morning 。向他人表达问候,用This is …去介绍他人,能正确使用Miss , Mr 称呼他人。 (2)过程和方法:合作法,讨论法,让学生在情景中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问候他人,向他人介绍朋友。 二.学习重点:要求学生能理解对话对话大意,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在语境中运用Good morning 。 三.学习难点: 向他人表达问候,用This is …去介绍他人,能正确使用Miss , Mr 称呼他人。 四.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课堂设计的活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培 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录音带、Let’s learn单词卡片,教师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和人物头饰。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流程:

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师生共同唱歌曲Sing an English together,并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游戏Do a game. “SIMON SAYS” 指令可以是一二单元Let’s do (A/B) 的内容。 (3)师生同唱歌曲“Hello”。教师可以边唱边用手势示意学生,将歌曲中的人名改为同班同学的名字。 (4)教师用头饰介绍人物。例如:教师举起Mr. Black的头饰说:This is Mr. Black. 然后戴上Mr. Black的头饰说: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m Mr. Black. Nice to meet you . 让学生回答:Nice to meet you ,too. 用同样的方法介绍Miss White, Miss Green ,并要求学生和这些人物打招呼。 (5)请三个学生扮演Mr. Black, Miss White, Miss Green ,用唱歌的形式互相问候。“Hello” 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演示Let’s talk/A 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方法为:教师左手举起Miss White 的头饰,右手举起Miss Green 的头时,用不同声调引出对话内容。在此次演示活动中,教师强调Nice to meet you . Nice to meet you, too. 两句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8.2.2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2)

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 1.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重点) 2.探究菱形的判定条件并合理利用它进行论证和计算.(难点)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这是菱形的定义,我们可以根据定义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此之外,还能找到其他的判定方法吗? 菱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具有如下的性质: 1.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四条边都相等; 3.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这些性质,对我们寻找判定菱形的方法有什么启示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菱形的判定 【类型一】利用“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定四边形是菱形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 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 解析:由题意易得,EF与BC 平行且相等,∴四边形BCFE是平

行四边形.又∵EF=BE,∴四边形BCFE是菱形. 证明:∵BE=2DE,EF=BE,∴EF=2DE.∵D、E分别是AB、AC 的中点,∴BC=2DE且DE∥BC,∴EF=BC.又∵EF∥BC,∴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又∵EF=BE,∴四边形BCFE是菱形. 方法总结:菱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平行四边形;二是一组邻边相等. 【类型二】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定四边形是菱形 如图,AE∥BF,AC平分∠BAD,且交BF于点C,BD平分∠ABC,且交AE于点D,连接CD.求证: (1)AC⊥BD; (2)四边形ABCD是菱形. 解析:(1)证得△BAC是等腰三角形后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AC⊥BD即可;(2)首先证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得到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1)∵AE∥BF,∴∠BCA =∠CAD.∵AC平分∠BAD, ∴∠BAC=∠CAD,∴∠BCA= ∠BAC,∴△BAC是等腰三角形.∵BD平分∠ABC,∴AC⊥BD; (2)∵△BAC是等腰三角形,∴AB=CB.∵BD平分∠ABC, ∴∠CBD=∠ABD.∵AE∥BF, ∴∠CBD=∠BDA,∴∠ABD= ∠BDA,∴AB=AD,∴DA= CB.∵BC∥D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是菱形. 方法总结:用判定方法“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四边形是菱形的前提条

【人教版】18.2.2菱形的判定说课稿

菱形的判定说课稿 李贵武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菱形的判定,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菱形的判定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它是在探究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判定方法之后,又一个特殊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索,它不仅是三角形、四边形知识的延伸,更为探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指明了方向。学习本课时,通过观察猜想,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为以后圆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标理念, 我从四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经历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 数学思考:(1)经历利用菱形的定义探究菱形其他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解决问题:(1)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菱形的判定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判定方法之间的差异。 (2)通过对菱形判定过程的反思,获得灵活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经验。情感态度:在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菱形的判定方法而展开的,菱形的判定方法在本节课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菱形判定方法的探究。由于学生还没有具备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菱形判定方法的探究及灵活运用。 4、教材处理 根据教学目标,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探索菱形的有关对角线的判定定理时,用教具演示,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在保持互相平分的前提下进行转动,当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垂直时,平行四边形变为菱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印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18.2.2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 知识点 1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如图,若要使?ABCD成为菱形,则可添加的条件是() A.AB=CD B.AD=BC C.AB=BC D.AC=BD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9 cm,BC=4 cm,将BC边以2 cm/s的速度沿BA方向平移得到FE,则当BC边移动s时,四边形DAFE是菱形. 3.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求证:四边形AEDF 是菱形. 知识点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已知两根长度不相同的木棒的中点被捆在一起,如图拉开一个角度α,当α= 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A.60° B.90° C.45° D.30° 5.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则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 A.BA=BC B.AC,BD互相平分 C.AC=BD D.AB∥CD 6.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D,BC上的点,且DE=BF,AC⊥EF.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知识点 3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AB的长为半径画弧,相交于点C,D,则四边形ACBD为菱形的依据7.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1 2 为. 8.如图,△ABD为等腰三角形,把它沿底边BD翻折后,得到△CBD.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9.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要求利用所学知识作出一个菱形,甲、乙两名同学的作法分别如下: 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均正确 D.甲、乙均错误 10.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若重合部分构成的四边形ABCD中,AB=3,AC=2,则BD的长为. 11.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 (1)求证:AF=DC;

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 1.1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第二课时菱形的判定说课稿

《菱形的判定》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八年级的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菱形的判定,尝试寻求菱形的判别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了解菱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思索菱形判定思想的过程,领会菱形的概念以及应用方法,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思想和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悟其应用价值. (3)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 (4)教学难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和应用。 二、说教法: (1)创设问题情境,恰当设疑,引发学生兴趣。 (2)采用直观操作和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分散难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三、说学法: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由菱形的定义判定菱形。学生复习菱形的定义、菱形的性质,教师明确菱形的定义既是菱形的性质,又可作为菱形的第一种判别方法。 即: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菱形还有其他的判别方法吗? 设计意图:由菱形的定义得出菱形的第一个判别方法,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教具演示,观察发现

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并沿图(3) (.图见课件)中的斜线剪开,把剪下的1这部分展开,平铺在桌面上 议一议:(1)根据折叠, 剪裁的过程,这个四边形的边和对角线分别具有什么性质? (2)剪出的这个图形是哪一种四边形? (3)一个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具备怎样的条件,就可以判定它是菱形? 猜想: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验证两条猜想 菱形的判定方法: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判定定理1的推论: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归纳方法】(学生归纳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培养猜想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对猜想的论证,体现了直观操作与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逻辑推理的必要性。 随堂练习:见课件 (三)、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1 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O,AB=5,AO=4,BO=3,求证 投影显示) (ABCD是菱形. 思路点拨:由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构成了△ABO是一个三角形,而AB=5,AO=4,BO=3,由勾股定理可知∠AOB=90°,这样可利用菱形判定定理证得. (四)、练习: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 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点拨思路。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五)课堂总结 通过探究本节课你得到了哪些结论?有什么认识? (六)、课后作业、习题18.2第6题。

unit 2 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Unit 2(第一课时)备课人:上课人: 教学目标: 1. 学习单词weekend, drank, show, anything, else. 2. 全体学生能使用:What did you do? I stayed at home with your grandma. We drank tea in the afternoon and watched TV. 3. 掌握动词过去式的句子。 4. 能朗读课文,并能实行角色表演。 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使用水平。 教学重点: 重点是掌握A-Let’s learn的四会单词和短语,并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教学难点: 全体学生能掌握重点单词及句型。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第几课时: 1 探索流程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greeting T:hello boys and girls. S:hello MS Wang. T: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class. S: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MS Wang. T:nice to see you again. S:nice to see you, too. Step 2:warmer Review some words we have studied in last class. Dialogue practice. 播放Let’s try的录音 Step 3 presentation (1)生阅读let’s talk的短文并圈出不理解的单词:was drank (2)师讲解:drink—drank am. is---was are----were (3)教师播放Let’s talk 的课件,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what did mike’s grandpa do last weekend? (4)教师再次播放Let’s talk 的课件,学生跟读并思考问题: How was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weekend? Step 4 practice (1)role-play 两人一组练习对话,并请三组上台表演 (2)make a report

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

姚村镇一中数学导学案 课题: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2.2 菱形(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 主备人:_郭宏丰__ 授课人:_郭宏丰_ _____年级____班时间: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其它两个判定方法. 2.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57页至58页,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探究 1.有一组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的四边形是菱形. 自学反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 (4)两条邻边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 ) 2.□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1)若AB=AD,则□ABCD是形; (2)若AC=BD,则□ABCD是形; (3)若∠ABC是直角,则□ABCD是形; (4)若∠BAO=∠DAO,则□ABCD是形.

活动1 小组讨论 1、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5,AC=8,DB=6.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试问四边形AEDF 是菱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活动2 跟踪训练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三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一般的平行四边形 C.菱形 D.以上都不对 3.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 ) A. AC⊥BD,AC与BD互相平分 B. AB=BC=CD=DA C. AB=BC,AD=CD,且AC⊥BD D. AB=CD,AD=BC,AC⊥BD

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华师大八年级(下)第20章第3节《菱形的判定》,主要研究菱形的判定方法,它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正方形和圆等知识的基础,通过观察试验,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 (2)、利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计算. (3)、经历探究菱形判定条件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4)、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菱形的理解,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探究菱形的判定条件并合理利用它进行论证和计算。, 4、教材处理: 根据教学目标,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探索菱形的有关对角线的判定定理时,用教具演示,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在保持互相平分的前提下进行转动,当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垂直时,平行四边形变为菱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印象深刻;在探索菱形的另一个判定定理时,让学生根据它的特殊点去猜想边之间满足的关系,从而得出定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来学习数学,渗透数学思想,交给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体会基础知识是解题方法的能源。注重解题研究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2.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课件可以让学生验证体会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猜想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程序: (一)引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得出菱形的一种判断方法——定义,那么从它的特殊点能否得出其他判定方法呢?引出本节课题《菱形的判定》。 (二)教学过程: 1.先让学生根据边的特殊猜想一个命题,并进行证明,从而得出一种判定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培养他们的能力。 2.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具演示、观察、思考,探索菱形的判定定理,再证明这个猜想,目的是通过学生动手画图实践观察,猜想,验证,感受到动手操作,猜想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和推理能力。 4.用菱形的三个判定方法做三个动手操作题和一部分练习题,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强化菱形的三个判定方法,并灵活应用。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Unit 2 My family 教学设计

Unit 2 My family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河北省卢龙县第一实验小学王保红 【教学重点】 1.句型:Who's that man(boy)? He's my ...Who's that woman(girl)? She's my ... 2.词汇:father, mother, mom, woman, man 【教学难点】 he和she的意义区分及发音。 【教具准备】 1.教师及学生的家庭照片。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播放Unit 1 B Let's talk动画,让学生模仿表演。 2.学生3人一组做对话表演。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将一位新朋友介绍给大家。教师扮演这个新朋友,问一个女生:What's your name? 引导这个女生回答:My name's (Diana). 教师对其他学生说:She's (Diana). 并示意学生跟着重复这句话。 2.教师指着离自己稍远的女生问:Who's that girl? 引导学生回答:She's ... 3.用同样的步骤问一个男生,用he 代替she。 4.教师指着离自己稍远的男生问:Who's that boy? 让学生回答:He's ... 5.让学生指着班里的同学做问答:Who's that girl? She's ... Who's that boy? He's ... 6.教师拿出学生们所熟悉的教师的照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询问学生: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引导学生回答:He's Mr. ... She's Miss/Mrs. ... 7. 教师可向学生出示几张明星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做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的问答练习。 8.教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说:This is my family. Do you know who they are? 鼓励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3

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B(﹣2,0),C(0,﹣2),D(2,0),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是()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2、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下列哪种图形()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3、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为() 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4、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人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如图所示.红丝带重叠部分形成的图形是() A、正方形 B、等腰梯形 C、菱形 D、矩形 5、(在同一平面内,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纸片不能裁剪)可以拼成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6、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 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矩形 D、菱形 7、汶川地震后,吉林电视台法制频道在端午节组织发起“绿丝带行动”,号召市民为四川受灾的人们祈福.人们将绿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绿丝带别在胸前,如图所示,绿丝带重叠部分形成的图形是() A、正方形 B、等腰梯形 C、菱形 D、矩形 8、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是()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9、四边形的四边长顺次为a、b、c、d,且a2+b2+c2+d2=ab+bc+cd+ad,则此四边形一定是()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为菱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只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 12、如图,如果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一个菱形,需要添加一个条件,那么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 1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F、CE分别是∠BAD和∠BCD的角平分线,根据现有的图形,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ECF为菱形,则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别的“点”和“线”) 14、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从(1)AB=CD;(2)AB∥CD;(3)OA=OC;(4)OB=OD;(5)AC⊥BD;(6)AC平分∠BAD这六个条件中,选取三个推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如(1)(2)(5)=>ABCD是菱形,再写出符合要求的两个:_________=>ABCD是菱形;_________=>ABCD是菱形. 15、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_________(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 16、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四个条件:①AB=CD,②AD∥BC,③AC⊥BD,④AC平分∠BAD,由其中三个条件推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你认为这三个条件是_________.(写四个条件的不给分,只填序号) 17、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先说明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_形,再说明__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方法) 18、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相交于点O,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要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则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只需填写一个条件即可).

《菱形的判定》之说课

《菱形的判定》之说课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本质、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第20章第3节《菱形的判定》,主要研究菱形的判定方法,它不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正方形和圆等知识的基础,通过观察试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证明等,培养学生的推理水平和演绎水平,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 (2)、利用菱形的判定方法实行合理的论证和计算. (3)、经历探究菱形判定条件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4)、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菱形的理解,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探究菱形的判定条件并合理利用它实行论证和计算。, 4、教材处理: 根据教学目标,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探索菱形的四条边关系的判定定理时,让学生根据拼图的特点从而回顾了菱形的定义并得出判定定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探索菱形的相关对角线的判定定理时,用几何画板演示,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在保持互相平分的前提下实行转动,当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垂直时,平行四边形变为菱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印象深刻。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水平,记忆水平和想象水平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喜欢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使用直观生动的动画演示,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行的判定、菱形的性质,对菱形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和灵活使用,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来学习数学,渗透数学思想,学生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索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体会基础知识是解题方法的能源。注重解题研究是提升解题水平的有效途径。 2、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课件演示能够让学生验证体会自己的想法,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猜想水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一)引课: 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两个全等的等腰(不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思考其有几种拼法?其中有菱形吗?是如何判定菱形的? 因为前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均有它们的性质的逆命题引入,若这节课继续由菱形的性质的逆命题引入,学生会感到无新意,于是我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拼图来引入,起到了引人入胜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的认识(第2课时)(人教版)

教学设计

12 分 探索 新知 年份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总量/棵100 120 150 220 300 1.阅读理解。 仔细观察,从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一组数据,你觉得用哪一种统计图更合适呢? 生1:我认为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它能反映出2015年—2019年公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 生2:我认为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不但可以把每年的树木总量表示 出来,也可以通过条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变化趋势,这几年树木的种植情况 是逐年增长的。 3.对比。 对比两种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把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整地表示出来,但是在看变化趋势 的时候,没有折线统计图那么直观。折线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出近几年 树木总量的变化趋势。通过对比,这里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一些。 小结:看来,在选择统计图时,我们要根据统计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百分比/% 25 20 15 15 25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生1:表格中统计的是几种不同的树木数量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是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觉得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这组数据更好。生2:我认为扇形统计图则更具优势,能直观地表示出每种树木的数量与树木总量之间的关系。 小结: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百分比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三)学习任务三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总量/棵75 60 45 45 75 1.提出问题。 这个表格统计的是2019年绿茵公园园内各种树木的数量,想一想,它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呢? 生:因为表中统计的是各种树木的数量的多少,所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最合适,这样可以一眼看出每一种树木的数量的多少。 2.对比。

人教版pep小学四年级下册Unit2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四年级下册Unit2第一课时教案 Unit2 What time is it? Period One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单词:breakfast, lunch, dinner, music class, P.E.class, English class. 2.能够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并能熟练回答: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 It’s time for… 技能目标:1.学会表达时间的句子, 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2.能够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Time for breakfast.Drink some milk.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培养时间观念.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 o’clock. It’s time for… 2.词汇:breakfast, lunch, dinner, music class, P.E.class, English class. 教学难点: 1. breakfast的发音 2.运用所学词汇及句型It’s …o’clock. It’s time for…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课时相关图片及课件. 2.教师给学生准备作为奖励的小礼物. 教学设计: Step 1:warm-up 1.唱英语歌《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 2.师生日常问候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良好状态.同时对数字进行了复习.为新授知识“时间的表达”作了铺垫.] Step 2:Presentation 1.Lead-in

unit2lookatme第一课时教案

unit 2 look at me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早上(上午)问候语 Good morning. 及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 教学难点: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一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1、Cheng Jie ,Mike, Wu Yifan, Sarah, Zip, Zoom 的头饰。 2、为 Let’s play 准备所需要的 Kitty, Mickey 等卡通人物的手偶或头饰。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Unit 2 Let’s talk/A]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5、教师准备一个小木偶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的歌曲 Hello,师生共唱。教师边唱边用体态语示范和学生问候,并鼓励学生边唱边和戴有歌曲中人物头饰的同学打招呼。 (2)用所学打招呼用语,师生互相问候。Hello/Hi, what’s your name? Hello/Hi, I’m… (3)让学生用自己的英语名字,自由下座位同别人打招呼并询问姓名。此时,学生可将制作的英文名卡戴在胸前。(还可戴上其它一些头饰,扮演不同人物,练习打招呼和自我介绍。) 2、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用木偶的形式介绍自己和朋友的姓名。 将本单元的单元双面对开情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熟悉的木偶剧表演现场,学生们如亲临其境一样。教师可将此项内容再现)自然形成打招呼的氛围。 (2)教师告诉学生英语的打招呼用语有很多,除Hello/Hi 以外,在早上或上午可用 Good morning. 来进行。同时教师出示表示上午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一个升起的太阳,并在旁边标上时间7:30和 Good morning.一句。(在图案旁边板书Good morning.)然后教师用学生的英文名字,以不同的身份和学生打招呼。用Hello/Hi, A. 和Good morning, A. 两种方法同时进行(A代表人名)。 (使学生了解到,这两种方法都是在打招呼,但不同点在于Good morning.可用于上午或早上,Hello/Hi 可用于所有时间段。) (3)师生共同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Unit 2 Let’s talk/A] (4)再次观看本部分课件,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件内容,并用中、英文提问,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句子练习回答This is …。 T: Who’s this? 这是谁呀? T: This is John. 这是John 。 T: Where are they going? 他们要去哪? T: To school. 去学校。(T代表教师说) (5)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练习Let’s talk/A 。 (教师向学生打招呼:T: Good morning. I’m Miss Wang /Mr. … What’s your name? 学生回答 S: My name’s …此时,教师主动与学生握手并说T: Nice to meet you. 鼓励学生回答 S: Nice to meet you, too.) (6)教师介绍卡通人物Kitty, Mickey并进行交流。还可用头饰或简笔画,并让学生先简单了解称谓词Miss, Mrs , Mr。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作品编号:97864512358745963001 学校:趣鸟呜市文景镇欧阳家屯小学* 教师:瑰丽艳* 班级:恐龙队参班* 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 2.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菱形判定思想的过程,领会菱形的概念以及应用方法,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思想和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 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以及推理的能力,感悟其应用价值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判定方法的证明及运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回顾: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 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判定:2个条件) 【教学说明】通过对菱形的性质复习回顾,让学生养成勤复习的习惯.用以温故而知新.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1 按下列步骤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1)画一条线段长AC=6cm; (2)取AC的中点O,再以点O为中点画另一条线段BD=8cm,且使BD⊥AC; (3)顺次连接A、B、C、D四点,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猜猜你画的是什么四边形? 【归纳结论】菱形的判定方法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教学说明】首先教师活动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体验活动从而猜想出结论来. 已知:在□ABCD中,AC⊥BD. 求证:□ABCD是菱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 ⊥BD, ∴□ABCD是菱形. 活动2 画一画:作一条线段AC,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AC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B、D两点,依次连接A、B、C、D. 思考: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你能证明吗? 【归纳结论】菱形的判定方法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判定》说课稿

“菱形的判定”说课稿 一、说课稿: (1)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八年级的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菱形的判定,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菱形的判别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经历菱形判定方法探究过程,掌握菱形三种判别方法。能力培养方面:1、经历利用菱形定义探究菱形其他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2、根据菱形的判定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情感目标方面:在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 (4)教学难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和应用。 二、说课法: (1)创设问题情境,恰当设疑,引发学生兴趣。 (2)采用直观操作和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分散难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三、说学法: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四、说教学过程: 活动1、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由菱形的定义判定菱形。学生复习菱形的定义,教师明确菱形的定义既是菱形的性质,又可作为菱形的第一种判别方法。 即: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菱形还有其他的判别方法吗? 设计意图:由菱形的定义得出菱形的第一个判别方法,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活动2、问题:探究菱形的判别方法二。 探究: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 (1)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总有什么特征?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 发现:该四边形总是平行四边形,学生口头完成证明。 (2)继续转动木条,观察什么时候橡皮筋围成的四边形变成菱形?学习经历实验操作,开展独立思考成合作学习。 猜想:当木条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此时四边形为菱形。

六年级数学上册7 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学校县定都市金山库镇敦煌钟中心学校 教师龙去燕燕 班级活跃1班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8~99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101~104“练习二十一”中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经历统计图的比较和数据分析等过程,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感受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能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比较、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各类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顾统计图的特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大家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哪些统计图? 【学情预设】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不同的统计图,知道了各类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式和它们的特点。这些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回顾扇形统计图。

师: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 图来表示。(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生交流: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回顾条形统计图。 师:某小学一至五年级人数情况统计图如下。(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生交流: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个数量的多少。 (3)回顾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师生交流: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 2.揭示课题。 师: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 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 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本节课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选择合适 的统计图) 【教学提示】 此处不需要仔细 读图,只要初步知道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就 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