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漆画基本知识之主要技法

漆画基本知识之主要技法

漆画基本知识之主要技法

薄料:用金胶漆在平漆地子上薄涂,待漆在将于未干之际,贴上金箔或银箔,色彩鲜艳而雅致,在漆画中多表现天空,河水等效果.

研磨彩绘:根据画面的需要,先用底漆绘出纹样,然后在上面撒上各种金银粉,铝粉(金属粉)或漆粉,待干后,罩漆将粉状固定,干后打磨推光,这种技法在日本也被称为"莳绘",是葫芦漆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粉屑颗粒的大小,洒播的疏密,质地的不同,罩漆的薄厚,打磨的多与少,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肌理变化.

填漆:在漆面上造出低陷的图案,然后填上彩漆,或贴上金银箔,干后罩透明漆.将锡片贴在漆板上,焰刻花纹,然后揭去花纹以外的锡片,再全面罩漆,打磨,推光,这种手法在葫芦漆画中应用也是比较多的,适合用于装饰性的葫芦漆画.

变涂:也称为泼彩填漆,在葫芦上泼下稠漆,然后洒或滴稀释剂,漆被驱散,流动,融合,留下凹凸不平,如洒水则留下低凹的水迹样.也可以借助于树叶,稻子,各种豆子或用刷子,蘸子等工具造成漆表面不平,取得自然的纹理,再填漆.也可根据画的需要,局部使用.

刻漆:大体上分为三类.

刻灰,进刀较深,露出推光漆层下的灰地,或阳或阴文大片铲除漆面,然后填入色漆.工艺简便,有一种同木刻画一样的锋利尖锐,单刀直入的美感. 浅刻,也被日本称为"沈金",不作深度刻铲,而多用刀具刮刻表皮,以各种不同的线和点来表达画面中物体的结构.它的特点是,细致入微,立体感强,整体感强,装饰性强.在划槽内填入金粉,则被称为"戗金",填入银粉则为"戗银",填入彩漆,则为"戗彩".

针刻,在推好光的漆面上,用钢针镌刻图案,刻纹轻而淡,适宜细线纹样,但不宜远距离观赏.

镶嵌,在葫芦漆画中,镶嵌蛋壳的工艺用的多,先将蛋壳内的薄膜去掉,漆做粘合剂,将蛋壳贴在画面上并按碎,就会出现自然裂纹,呈碎瓷哥窑状的自然裂纹,因蛋皮的色泽不同,粘贴的疏密不同,以及打磨的轻重不同,而呈现出丰富的肌理和由深至浅的素描关系.还有镶嵌螺钿把五彩的螺钿(薄片),切成画面所需要的样子,然后贴在葫芦上,再罩漆打磨.螺钿本身就是五色斑斓,在黑色大漆的衬托下,更显得霞光熠熠。上面为相关技法的说明图

艺术手法有哪些

艺术手法有哪些 一般来说包括这样几类: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又包括:象征,虚实相生,用典,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烘托,联想,想像等等了. 表达方式只要就四种:记叙,抒情,议论,描写.其中常用的抒情又有这样集中: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修辞手法有这样的一些: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抒情方式 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 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 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 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 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 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 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 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浅谈中国漆画历史及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方向

浅谈中国漆画历史及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方向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艺术系王媛 【摘要】:漆画艺术是一门具有浓郁民族性的艺术,它源于东方的风土之中,具有明显的本土文化的身份特征。在艺术市场频繁交流的今天,漆画需要保持自身的民族特征,在世界艺术中有鲜明的特点,为现代艺术所用,是漆画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漆画承载着中国本土的文化,只有在发扬和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拓宽艺术的视野,才能赋予千年漆画以灵动的时尚气息,将漆画更好的发展,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 【摘要】:漆画历程发展现代 漆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就有了漆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朱漆碗便是一例。战国时的漆瑟彩绘着神怪龙蛇和狩猎舞乐场面,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漆"九"彩缤纷,是现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漆画之一。漆画脱胎于传统的漆器。漆画的语言,就是漆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具等。由于传统的漆工艺技法已不能满足新兴漆画的表现需要,现代漆画在漆画家们的不断努力创新下,不断出现新技法、新工艺,同时不断地扩展漆画材料的范围。由此,逐渐形成现

代漆画在技法、造型、构图、色彩、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现代漆画自身的技巧、规律和法则,也就形成了漆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特色,创立了现代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历经漆艺在我国艺术土壤上的长足的发展,出现了漆"、"金银扣"、"金银平脱"、"金银彩绘",更有刻、"立线填堆、雕、嵌、绘、磨诸艺结合的技法,正如《髹饰录》所载,漆艺发展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境地。 漆画制作继承了传统漆器的工艺手法,吸收外来工艺特点。漆艺手法异彩纷呈,一幅漆画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工序: 一、漆胚板。以上等板材为基料,絮粉打底,裱布刮灰,打光磨平; 二、髹涂底漆,打磨。漆胚板上需进行髹涂、下涂漆、中涂漆、上涂漆,每次髹涂后必需干燥打磨才能进行下次髹涂;二次打磨平滑后,漆板才算完成; 三、涂制。依画面内容和意境不同,采用不同的装饰技法及绘制步骤。这是漆画制作中最需艺术功底和技术水平的一步,一般有印稿、雕嵌、描绘、贴箔、罩染、喷弹、髹漆, 最后是瓦灰研磨、油手推光。 因此,漆画即能表现工笔、年画、水墨等中国画的魅力,又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水彩、油画、木刻等西方画的风格,同时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面效果,或单纯明快、或含蓄深沉、或华美变化、或神奇陆离。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中,漆画正式列为独立画种走进中国画坛。1980年、1983年、1986年、1990年相继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专

浅析南派竹笛的艺术特色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课题论证 1、本选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内研究动态: 赵松庭是南派竹笛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吴樟华和周立波写的文章《赵松庭笛艺研究六十年》整理了各个时期对赵松庭笛艺的研究,他们通过对各个时期对赵松庭笛艺的研究发现,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笛曲创作、演奏风格、笛艺教学、笛子制作等角度来对赵松庭笛艺进行探讨的,取得了丰硕而显著的成果。还有一些文章通过对赵松庭笛曲的研究来分析南派竹笛的艺术特色,1995年2月文音的《赵松龄赵松庭在<声学学报)发表论文分析同管双笛本征频率》,2002年3月耿涛的《论中国竹笛名曲(鹤鸽飞>的艺术表现特征》,2004年3月张帆的《笛曲<三五七>的娶剧音乐渊源》,2005年1月陈正声的《赵松庭制笛公式评析》,2009年缪仪琳的《赵松庭的笛乐艺术一笛乐的创作理论与教学》,还有2009年8月陈明将陆春玲先生的同名作品对比研究的:《陆春龄与赵松庭竹笛音乐风格之比较一以<鹤鸽飞>为例》,2011年2月陈晓光的《从<二凡)、<三五七>看赵松庭先生的演奏风格》,2011年4月侯升平、高春华的《同为“鹤鸽”曲境异一论<鹤鸽飞)的艺术魅力》,2013年7月黄涌国的《应用频率计算制作笛子的几个问题一纪念赵松庭先生(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发表四周年》,2014年陶冶的《赵派宗师赵松庭笛子艺术教学研究》等。 国外研究动态: 竹笛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器乐曲,民族特色鲜明,国外对本选题暂无研究。 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选题依据: (1)经过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对《幽兰逢春》和《姑苏行》有一定的了解个人也很喜欢南派竹笛的风格。 (2)竹笛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大流派,南派竹笛在竹笛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幽兰逢春》和《姑苏行》是竹笛经典曲目,在南派竹笛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意义: 通过该两首曲笛的研究归纳总结出竹笛南派的艺术特色,加深了我对南派以艺术特色的理解;有利于今后更好的演奏南派竹笛曲。 二、方案设计 1、研究的基本内容

漆画中肌理的表现

漆画中肌理的表现 理论探讨 漆画中肌理的表现 韩坤 黑龙江省儿童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漆画艺术是绘画与工艺两者和谐相结合的绘画种类,其从漆艺中脱颖而出成为独立的画种.漆画因其漆的特性而区别于其它画 种,漆的自然性给我们进行漆创作提出种种的制约和要求,这种制约促使我们形成了在创作构思上的独特性.为表现漆画独特的肌理视觉形态, 漆画艺术家们以特殊立足点,创新的用料和技法研究出了更多,更合适不同画面效果的肌理形态.肌理形态在我们现代漆画领域中作为装饰因 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也是漆画表现形式中特有的. 【关键词】漆画肌理独特性技法 漆艺来自于中国传统美术工艺又接受了外来艺术的影响.以往 的漆艺多依附于漆器.作为实用器皿的陈设.现代漆画是艺术与科 学绘画与工艺,设计与创作相结合的产物,漆艺吸收多种绘画的 营养.丰富了漆艺的艺术表现力.又保持了自身的艺术品格. 漆画虽然因其漆性而区别与其它画种但其绘画性特征使它与 其它绘画艺术一样.”形式语言的利用成为其艺术价值检验的标 准之一.而作为视觉形式语言之~的肌理”.这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1,何谓肌理 肌理”.在辞典上解释为皮肤的纹理在装饰领域有的称肌 理为”形象表面之纹理.所有形象都有表面,因此所有形象的表面 都有肌理.也有说法认为”肌理本指物质材料形成的质感也指 艺术家在造型时留下的操作痕迹.我认为.肌理形态是物体表面 天然或人为的视觉或触觉上可感受得到的各种材质感的纹理. 肌理对绘画而言.是不可替代的视觉美.现代绘画中就有许多 优秀的艺术家直接利用肌理的抽象美,利用肌理与肌理之间的大 小,形态,节奏等关系创作绘画作品.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多年的 创作中一直醉心于利用各种不同手法制作肌理.利用肌理之间的 关系创作出更为生动的艺术作品.现代漆画在独立成为一种画种以 后.其材质美,肌理美作为实现作者精神主张的媒介也构成了艺术 形式语言的重要内容.其不可替代的视觉美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2,肌理在漆画艺术中的运用 漆画.顾名思义是用漆为主要材料而进行创作.在北方我们现 在一般用的是腰果漆.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合成漆也发展起来. 如:聚胺脂树脂漆,硝基清漆,自动喷漆等.漆液的半透明性,罩 染在纹理好看的木材上.有折光能力的金银上或是彩漆上.便生蓄 蕴之趣.干后的漆液有硬度,耐打磨,因打磨的轻重不同而显现明

浅析竹笛演奏中的吐音技巧

浅析竹笛演奏中的吐音技巧 (2010-12-26 09:18:15) 转载 标签: 文化 绪论 笛子是我国古老的民族管乐器之一,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它不但有独特的风格和极强的表现力,而且在演奏的技术、技巧上也有着深奥的学问和发挥余地。随着笛子的日益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演奏技巧,而这些技巧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都在乐曲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下吐音。 竹笛那明亮清脆、高亢流畅、婉转动听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与其演奏中的各种技巧的运用是分不开的。在笛子的众多技巧中吐音是尤其重要的演奏技巧。民间有“吹萧吐笛”的说法,这充分证明了吐音的重要性。 笛子吐音的发展主要是在建国后,越来越多的笛子学习者运用吐音,并且运用到独奏艺术中来。随着吐音技术的发展,很多演奏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逐渐分为南派的软吐和北派的硬吐。山东老艺人赵玉仁先生是碎吐的创造者。后来山东笛派的代表人曲祥先生对吐音技巧的运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他结合南北两方面的特点,把吐音灵巧的演奏推上更高境界。曲祥先生被誉为“吐音之王”。不管在速度,力度,清晰度,还是在灵巧度上都堪称一流。系统全面的吐音技术是他的吐音上最大的特点。曲祥先生将吐音南北融合,中西合璧,借鉴长笛的吐音进一步诠释了三吐的科学理论。后来又把笛子的吐音分为以下几类:单吐,双吐,三吐,碎吐,循环气双吐等。 吐音是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是在长音中用“TK”将气断开,使其更有跳跃性,为连续吐音。舌,气并用的吐音为顿音,也叫顿吐。用符号“▼”表示。吐音的种类有很多,一般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吐音分为舌起音、长吐舌、短吐舌等几大类,它的出现使曲子变的特别清晰,犹如形容琵琶里面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是一样的,它还好像弦乐器演奏时弓的作用一样, 长音类似长弓,单吐类似顿弓,双吐类似跳弓,三吐类似又顿又跳的弓,轻吐类似将音乐分开的弓,花舌类似碎弓[1],可见,在笛子的演奏中,吐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乐曲的表达也息息相关,我们要把它当成重点来加强训练。 在我们了解了吐音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作用后,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吐音的种类以及怎样才能掌握好这一技巧: 一吐音的种类 (一)舌起音 舌起音,又叫软吐,是单吐音的一种,但舌起音却不同于其它种类的吐音,所以单独给它归一类。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听起来曲子干净利落,它常用于大连线和小连线较多的地方,运用舌起音增加了曲子的连贯程度而又不失清晰。例如: 《姑苏行》这首曲子,大量运用了舌起音使曲子听起来清晰、流畅、连贯。这一段尾声巧妙的运用了舌起音表达了游人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的思想感情。 舌起音的作用就在于使乐曲的音与音之间听起来连贯、流畅,在演奏时一定要把握好,看清连线,把每个音都吐清楚了,着重练习,以便更好的运用到乐曲当中。 (二)长吐舌 舌头堵住吹口时间短,离开吹口时间长的就是长吐舌。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一、木工工艺一般漆器漆画家具的用材和生产工艺与其它木器家具生产工艺基本相同。高档漆器漆画产品的框架需采用楠木、红木、紫檀等名贵材种,雕刻以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80年代初,屏风木坯由拼木工艺改为夹板压制工艺。 二、髹漆工艺涂灰上灰髹漆 1、木胚涂灰:涂灰是进行装饰工艺和增加坯胎强度的一道重要工序。灰料分生漆灰、猪血灰和合成灰三种。70年代以前均使用猪血灰,80年代以后大部改用聚乙烯醇合成灰。 漆灰料制作 (1)生漆灰:用生漆和石膏或瓦灰,加适量的水及少量煤油调和而成。 (2)猪血灰:以新鲜猪血加适量生石灰搅拌成熟后,再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而成。分粗灰(60目)、细灰(160目)、浆灰(200目)三种,习称"宝塔灰"。 (3)漆画合成灰:在聚乙烯醇内加入一定数量的清水,煮沸。另以松香、清漆(或桐油)和煤油混合加热溶解,然后两者相和,经搅拌制成合成胶。用合成胶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土子灰、老粉等调成粗、细两种合成灰。 2、上灰 (1)对漆画干木坯表面进行去污处理。 (2)上粗灰:用刮板将灰料均匀刮附于木坯上,以日光或远红外灯烘干。高档产品一般用生漆灰。 (3)打抹、刮裂:刮去干粗灰上的毛刺。 (4)布布、布麻:用料灰将夏布、麻丝贴实于木坯接缝处,以增加接缝处的牢固度。 (5)上细灰:要求刮得平整,厚薄均匀,并达到一定厚度。镶嵌工艺除底灰外,还要上一次细灰。 (6)上浆灰:阴干。 (7)清灰:用砂纸或砂轮打磨,达到平整,无波浪纹,平磨螺细产品要加水打磨,将图案磨显出来。

(8)刮浆:用薄灰料将灰坯孔隙刮平(镶嵌螺细产品,发现脱落之处,要及时补上)。 (9)砂磨:用细号水砂纸细磨。 3、髹漆:漆器漆画产品多用天然漆。有大木漆、小木漆之分。生漆主要来源于湖北省的恩施、利川、来凤、建始、兴山,湖南省的凤凰、武当,贵州省的黔西、恩南、渭泽,四川省的万县、大宁、宜宾,陕西省的平利、石泉、汉中,山西省的洪洞,河南省的高南,浙江省的桐庐,以及安徽、云南、广东等省。各地出产的漆质不同,制漆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漆性,制成各种不同用漆,如推光漆、熟漆等。 (1)制漆经过滤去杂质后的生漆,在经加温、搅拌,去水份,即为推光漆。腰果漆是腰果壳油加溶剂及其它化学材料,经反应釜加热化合,即成合成腰果漆。 (2)上漆用推光漆或腰果漆,均匀地刷涂(或喷涂、淋涂)于制好的灰坯上(刷涂时要先上后下,再由左向右依次涂刷),下窨房阴干。待实干后,在由砂纸砂磨。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髹涂第二次、第三次......方法相同。 (3)推光漆器制作完成后,需对其表面进行推光处理。大件漆器用机动布盘蘸出光粉或上光腊抛光。小件漆器用布、棉花蘸浆灰、出光粉、菜油反复推擦 漆艺的技法 漆画装饰技法有很多种,变化万千,其主要技法有: ①、镶嵌镶嵌装饰采用螺铀、金、银、锡、铝、铜等金属线或薄片蛋壳以及经选择的玉石做为材料,用漆拈贴在画面所需要的位置,结合其它装饰工艺经过髹漆研磨后,可产生不同的材料质感、纹理、色彩等独特的效果。 ②、罩明即用透明的漆罩于不同的漆地上,因底漆色相不同,又有“罩黄”、“罩朱”等。此法光明莹彻,若在银下变涂肌理,经细心打磨,可显现丰富多彩的效果,这也是漆画主要的技法语言。 ③、莳绘即莳粉彩漆。莳粉包括金银凡粉与干漆粉,以推光漆或彩漆做为底漆,趁湿撒上所需之莳粉,干后罩透明或不透明彩漆研磨而成。 ④、彩绘分平绘与研磨彩绘。平绘仅在完成的底板上进行彩绘,绘完也就完工,研磨彩绘所髹彩漆有一定的厚度,经罩漆干燥后,研磨显出所画花纹。 ⑤变涂使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在髹漆未干时,制作随意的有规律的变化的自然肌理、纹样,主要有:纹漆、变涂斑漆、汽油变涂。 ⑥堆漆用漆或漆灰堆出花纹,有如浮雕明显的高低起伏。分为高堆和平堆 ⑦雕填 ⑧针刻 ⑨晕金 5、漆画工艺制作程序 一、底层绘制程序

中小学生书法基础知识

中小学生书法基础知识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学书,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法艺术必须从小学生 抓起,要让学生学好书 法,首先必须培养学生 良好的书法兴趣。俗话 说:?书,如也;如其学, 如其才,如其智;总之 曰:如其人而以?。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二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善于把实用的东西上升为美的艺术,同时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毛笔关系密切有关。其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其工具,?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制作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韵味无穷。书法不仅成为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且居于所有艺术之首。书法在中国不仅举世同好,千

浅谈漆画之美

浅谈漆画之美 论文关键词:漆的个性工艺性绘画的共性 论文摘要: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 1. 否定漆画的传统工艺性,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 以炫耀技法为主,堆砌,使漆画的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本文从几个角度论述了只有将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 漆画是以天然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它属现代漆艺中的一部分,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漆艺中脱胎而来的。漆画真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还要从越南磨漆画说起。早在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学院的师生们开始尝试把漆艺技法与绘画相结合。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南出现了一批反映独立解放运动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从此越南磨漆画走进了现代绘画领域。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磨漆画首次在中国展出,使中国艺术家们从中受到了启示。他们学习传统漆艺技法,不断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并赋予其崭新的构想和独特的创造力,在漆板上表现现实生活、传达现代观念,终于使中国的漆画脱胎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画种。 当前,世界各国的漆艺家都在研究漆的现代性,探讨漆的可能性。中国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也同样面临着如何使其现代化而又保持其特色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倾向:1. 否定漆画的传统性、工艺性而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了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 以炫耀技法为主,材料堆砌,使漆画的艺术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漆的个性是指漆画的工艺性,绘画的共性是指漆画的绘画性。 一、工艺性 漆画独特的材质和独特的工艺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美是漆画的魅力所在,是漆画的优势。日本著名陶艺家八木一夫说过: “纯绘画是用颜料进行创作,而工艺美术是用工艺材料和技法去搞艺术创作。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工艺,如果不懂材料、技法、工艺或不对它进行研究,搞创作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漆材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它可髹、可描、可镶、可磨、可刻、可堆、可雕。 1.漆的特征 漆树生活在繁茂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在劳作中,远古的祖先们发现,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树液——漆,既可以保护胎型又可美化器物,从此揭开了中国漆艺史的序幕。日本发现的绳文时期的漆木梳大约在六千年前,比中国晚一千年左右,这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2. 漆材料的自然美对人的视觉及的感受 天然漆是一种很高级的材料。干燥后的天然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具有一种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赏心悦目的光泽。它光可鉴人、润如肌肤,触摸起来温暖而滑

浅谈现代视野中的竹笛艺术教学

浅谈现代视野中的竹笛艺术教学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不断深化和民族音乐的迅猛发展,古老的中国竹笛也像琵琶二胡一样,经历着一个由民间形态向专业形态转变的历史性过程。无论是老一辈演奏家,还是近年来新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奏家,都从各自的角度为创建和发展新时代的笛乐艺术做出了贡献,使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一切,无一不是以民间式的师徒传承或学院式的综合教学作为基础的。如果不满足于现在已取得的成果,而是着眼未来,就不难发现,在目前的竹笛教学中,尚存在不少有待于解决的重要课题,亟需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只有教学方向正确了,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竹笛的效率。 一、民间熏陶,口传心授 民间音乐源于民间、源于生活,以民间熏陶、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播,竹笛也是如此。像老一辈演奏家冯子存、赵松庭、陆春龄等,大多出身贫寒,长期生活在民间,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同时,由于艺人的传授和自己的苦心摸索,使他们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例如:冯子存先生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自己热情奔放并富有浓郁的北方乡土气息的流派风格。又如:赵松庭先生在演奏风格上吸取民间曲牌,逐渐形成了委婉细腻并具有江南特色的流派风格。 二、模仿教学要与系统训练相结合 笛子教学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主课教师由民间艺人担任,以模仿教学、口传心授的方式,把自己掌握的独特风格、韵味传授给学生。第二种:笛子教学突破了单纯的模仿和口传心授的方式,各院校的笛子教师分别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风格,编写了不同的训练教材。新编的教材大都包括两个部分:1、经过整理将各地不同流派的乐曲汇集在一起,使学生能掌握到多种风格,这就不可能局限在简单的模仿教学了。2、根据学生程度的高低不同,编写不同程度的练习曲。这种做法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学生在气、指、舌三方面掌握良好的方法,然后进行节奏、音符、音准、音色的规范化训练,同时根据学生掌握吹奏技术的程度,布置相应的演奏曲目。 三、建立新的“技巧规范化与风格多样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在充分肯定数十年来我国竹笛教学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不能不看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中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十年来创作手法与风格的大幅度突破,特别是被誉为“新潮音乐”作品的出现和广为传播,对笛子的演奏技巧和表演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促成了笛子演奏艺术的重大变革。现就技巧规范化训练与风格多样化训练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1.技巧规范化训练

漆画论文

漆画论文 漆画是以大漆为主要媒介材料进行绘画创作,漆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展现于人们的面前,它以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与新颖的材质表达,从而激起我们对漆艺的巨大的热情。 漆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的艺术表达方式的语言系统,大漆是很理想很优越的绘画材料,它干燥后,具有很高的抗热,耐酸,耐性能,经装饰打磨和推光后,可产生较强的光泽而经久不裉,体现出深沉、古朴、自然的美,正是这些特性形成了它一系列的特殊技法,形成了它独具一格的风 漆画对材料的选用应本着以表达画意为目的,应以作者的主观审美去把握材质的审美用途,而不是工匠式地以材质的审美去拼凑画面,最终呈现给观众一幅以炫耀材质来磨、填、罩、堆、喷、划、晕、染、皱、拍等技法,而最后一道工序一一磨,则是漆画的点晴之笔,漆画的精美绝伦在此一举。娴熟运用各种技法,材料所反映的美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构成漆画独特的艺术语言。 漆画中的色彩,是漆画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漆画独特的美感,就漆的色彩来说,它单纯凝重深沉,流动性强,易于描绘、修改、更适合大面积的平面性的绘画。 著名的漆艺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其《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漆艺》书中就是提到漆艺,它含义很窄,限于漆它的含义很宽,无论平面或立体造型,无论实用品和稀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是漆艺是漆画创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通常情况下,漆画中的材料可以使欣赏

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大漆是漆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作画材料,它的性能是极其独特的,它的质地深邃而富有光泽,拥有极好的活动性和粘合性,在漆画的材料中,作为所特有沉静,温和的属性—黑漆,它所在画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不容置疑的漆画的艺术意境美,应在于注重传统材质工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广泛融合。 我们只有进一步发挥漆画艺术构成语言的丰富性特点,融合多元化,吸收古今中外各艺术门类中各种艺术形式的精髓,注重其它画种的表现语言和时代意识的不断介入,才能使漆画成为真正的表现性丰富,表现领域宽阔的现代绘画,现代漆画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让人们满足于有质感,肌等诸多表面美感的视觉优势,而是要通过漆画的材料语言,色彩语言,表现出艺术家内心世界和深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传达出艺术家心灵律动的精神追求。 漆画是漆和画相结合的画种,需要考虑作品需要通过漆画的哪些语言来表达,表达什么样的内涵,怎么画,运用哪些材质来表达,预期的效果会怎样等等一系列问题,漆画的创作传达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及其形态构成,来体现构思所酝酿成熟的意象或情景体系,使其从停留在主体内心生活投射到现实界,化为外在的事实,成为可以欣赏的审美对象。 美国艺术理论家杜安,普雷布尔在《艺术形式》一书中写到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审美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种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

漆画技法

漆画技法多种多样。本文归纳为描绘、镶嵌、刻划、研磨、泼洒、堆塑几类,这些技法既可以单独作画,也可以互相结合。分述如下: 一、描绘 凡是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直接描绘,不再罩漆研磨,更无需推光揩清,画完就了者,统称描绘。这是最古老的装饰技法,因其简便实用,现在仍然广泛流行。 描绘又可分为彩绘、描金、晕金、泥银彩绘等。 <1>、彩绘 有描漆彩绘、描油彩绘、干著彩绘。 1、描漆彩绘:即以漆调彩。可以单色,也可以复色;可以平涂,也可以渲染;可以纯用线条,也可以现面结合。例如,战国和汉代的朱地黒纹或黑地朱文漆器,即用单色漆描绘,质朴单纯,至今令人赞叹。又如四川凉山彝族漆器,以红、黄两色,描绘在黑漆地上,颇有原始艺术的趣味,也十分精彩。又可以用渲染法,画出阴阳明暗;还可以与描金、晕金相结合,像工笔重彩一样绚丽多彩,富有装饰性。 2、描油彩绘:就是用油代漆,以一种干性油(多用桐油)调制各种彩色,这样可以得到非常鲜艳的色彩。“如蓝天、雪白、桃红,则漆所不相应也”。战国时的舞女奁、漆瑟的白色和黄色,当是用干性油调制的。 描油彩绘,日本称为“密陀绘”。密陀或密陀僧,是化学中的一氧化铅,少量地调入油里,有促其快干之效,这是日本把描油彩绘称为“密陀绘”的由来。 3、干著彩绘:《髹饰录》载:“又有各色干著者,不浮光……”它的做法是先用漆画花纹,然后用棉球蘸干的颜色粉末擦敷上去,即“先漆象而后敷色料”。所以没有浮光。现在山西平遥仍有这种技法,不同之处在于山西用的是桐油,不是漆。 <2>、描金 《髹饰录》载:“(描金)即纯金花文也,朱地、黒质共宜焉……”顶红(呈红者)、赤金(呈黄者)两种金色,可以结合使用。还可以同时施银,山西平遥称为“三金”。 描金做法如下: 1、拷贝画稿: 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以朱、黒为最多)拷贝画稿。 2、描金地漆: 用金地漆依纹描绘。线条可用鼠毛笔,块面可用衣纹笔、叶筋笔。涂漆要薄而匀。为求均匀,可用皮纸或毛边纸轻压,再揭起,这样便把厚处多余的金地漆粘在纸上。画完入荫。 3、贴金: 金地漆将干未干之时,用丝棉球蘸90目左右的金粉敷擦其上,或用竹夹将金箔整张置于金地漆处,再用软毛笔轻敷。最后再用丝棉球擦去多余之金粉、金箔。凡描金地漆处,即呈金色花纹(图31)。 金地漆,又称金胶漆、金脚漆。调制时,推光漆内要加进一定量的桐油(明油),以使漆在快干时,由于桐油的作用仍然保持一定的粘性,而且这种粘性还能延缓一定时间,福州

[竹笛,艺术]浅谈竹笛的艺术发展

浅谈竹笛的艺术发展 竹笛作为我国最早出现的民族乐器之一,至少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具有现代竹笛形制的,还是在唐宋元以来,伴随着戏剧的发展,竹笛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地方剧种中,承担主奏或领奏的角色,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竹笛艺术魅力的真正挖掘和展现,还是近50年的事情。从1949年建国至今,竹笛的艺术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6年,这是我国竹笛独奏音乐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批以冯子存、刘管乐、陆春龄、赵松庭为代表的竹笛音乐的开拓者,他们使竹笛由一种伴奏乐器变为独奏乐器,由幕后走上舞台,由民间走向专业。但是由于生活背景、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以他们为代表的南(陆春龄、赵松庭)、北(冯子存、刘管乐)派演奏风格。在演奏上,北方以吐、滑、垛、花等舌头上的技术为主,并大都用梆笛演奏,曲调高亢,明亮。南方以颤、叠、震、打等手指上得技术为主,并大都采用曲笛演奏,曲调抒情,柔美。当时的演奏还没有涉及到很复杂的技巧。他们所演奏的曲目,大多是民间流传的戏曲曲牌或根据戏曲伴奏移植、改编而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正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在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 第二阶段,1956―1979年,以赵松庭《早晨》的创作为标志,是我国竹笛音乐的大发展阶段。可以说,《早晨》的创作,揭开了我国竹笛独奏音乐的创作史,它开始了我国竹笛音乐由单纯地演奏民间音乐转化为演奏创作音乐的阶段。它吸收了北派笛子中历、滑、吐、垛和飞指颤音等演奏技法,打破了南北不相融的局面。还借鉴了唢呐的循环换气技巧,3/4节拍及主音五声调式转换的运用,半音的出现等突破了之前笛曲的创作手法和笛子演奏风格的单一性,使乐曲很有新意。和它以前的民间竹笛独奏曲相比,不论是在音乐形象、节奏节拍、强弱对比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创新。 第三阶段,从1979年以后中国竹笛走向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也是竹笛艺术的飞跃与提升阶段。竹笛音乐的创作、教育、演奏技术都提高到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层次。而且随着一批以外国民间音乐为素材的“外国乐曲”,各国家、地区的音乐元素被广泛地运用到竹笛音乐中,如《野蜂飞舞》、《流浪者之歌》、《罗西尼主题变奏曲》等外国作品都被笛子演奏家们移植并演奏,这给笛子的表现形式,演奏技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在竹笛独奏音乐的创作中,单一的南、北派风格的笛曲已经逐渐被多风格、多地域的笛曲所代替,并且创作出了《苍》、《神曲》、《楚魂》、《愁空山》、《楚辞后奏曲》、《陌上花开》、《鹰之恋》、《梆笛协奏曲》等等大量现代的新型作品。这些作品大大丰富了竹笛的艺术表现力。笛子协奏曲《苍》是这一阶段的一首具有典型代表的现代作品之一。 作品《苍》的创作之初衷是尽可能的开发笛子的演奏技巧及运用新的音乐语言。在笛子的技术上、音域上、区域上、演奏手法上都有很大的拓展和创新。 在创作方面,就其创作内涵,光曲名本身就可以理解为多层含义。乐曲主要以表现苍劲、苍凉、苍茫为主。而从为学分析的角度来讲,它还会体现苍白、苍松、苍老、苍天、苍郁等等的意思。笛曲《苍》究竟定位到其中的哪种意向呢?都是亦都不是。曲作者杨青曾表示:演奏者心理想着何意就为何意。因此,演奏者在表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二度创作,使乐曲的表现形式突破传统笛曲的单一而更加多元化。乐曲以湖南民谣为素材,是一部运用传统民间素材与现代的作曲技法相结合的作品,主要采用了对称性以及复调性手法。作品的

插画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技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18771546.html, 插画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技法研究 作者:何锐 来源:《大观》2017年第08期 摘要:从插画设计技法表现与形式分析插画艺术的设计语言表现途径,探讨插画在平面设计中发展与应用。重点研究插画技法与表现形式,给当代设计师提供新的设计创作灵感与思考。 关键词:插画;技法;肌理;表现 一、插画的概念 在《辞海》中,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鉴赏作用。在拉丁文中,字义“照亮”,即给刊物中的文字增加趣味将文字更生动具象的活跃于读者心中。英文中“插画”译为“Illustration”,指(书、杂 志等中的)图表、插图;图解、图示、例解;(说明事实的)故事、实例、示例等含义。现在的插画是指以视觉形象说明,论证文字的概念或图示事情的经过。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狭义插画的概念已被更广泛的概念取代。插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表达思想、说明事物、叙述经历或描绘意境等方面已成为艺术家们的有效手段和艺术形式。 二、传统纸本绘画 在数码绘画技术普及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绘画似乎已经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商业插画市场,但是传统绘画的专业性、唯一性和灵动性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传统手绘使用工具种类多样,创作风格自然也更为独特,这些方式,更能真实有效的表达艺术家内心的世界。 (一)素描与速写 素描表现工具种类繁多,铅笔、炭笔、炭精条、木炭条、钢笔等,可以深入地刻画对象,不仅能很好的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量感,还能刻画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速写插画是最常见的插画之一,方便、快捷、生动、传神是速写最大的特点。生动的线条,细腻的笔触、能快速而准确的将画家的情感传达给观者。每种新的绘制工具,都是画家心的倾诉。 (二)水墨、水彩与水粉 水墨、水彩与水粉同为水性材料。水墨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绘画艺术魅力的表现方式,墨色的变化,造型的意趣横生,让观画者也是颇有兴趣。水彩的清新、透明、灵动、新鲜让人如沐春风。而水彩,既可细腻又可粗狂,色彩艳丽,饱和度高,易修改,视觉效果强烈。

漆画特征

目录 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1)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漆画概述 (3) 二、乔十光漆画的创作理念 (3) (一)漆画创作扎根于民族 (3) (二)漆画创作取自于民间 (4) (三)漆画创作立足于现代 (4) 三、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5) (一)多彩的艺术风格 (5) (二)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美 (8) 四、对当前漆画制作“鱼龙混杂”现象的认识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2) Abstract (13) 致谢 (13) 承诺书 (14)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4)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用) (5)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用) (6)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表及总成绩表 (7)

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美术系本科1101班郭辰兴 指导教师:李越 摘要:乔十光的艺术风格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的绘画写实风格、中期的平面装饰风格、晚期的抽象风格。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乔十光的艺术生命力和永不停止的创作精神。早期是他学习漆绘工艺的成长时期,主要体现的是绘画写实风格,对于漆的解读和表现及最终形成的独特漆画风格已初露端倪,即在尊重漆的特性和发挥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以装饰语言为基本表现语言,形成写实装饰风格。在创作中期,乔十光先生创作了以平面装饰为主的作品,他的创作特色和个人风格也被称为“乔氏装饰风格”,意在走平面装饰路线。他晚期的作品受吴冠中先生水墨画的因素影响,他的漆画出现了水墨画的元素,后开始注重漆语言与抽象表达的融合,寻求用简单的元素表现深远的意境是乔十光先生晚年创作的主题。 关键词:乔十光漆画绘画写实风格平面装饰风格 引言 乔十光①是我国著名漆画家,是中国现代漆画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注重漆性与绘画性的统一,使得现代漆画在保持传统艺术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最终走向独立,代表作有《泼水节》、《青藏高原》、《饮茶藏女》等。 在漆画发展的过程中,乔十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他早期学习漆艺的过程中,就发现将“漆画”从漆器中脱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是完全可行的。他意识到自己所创作的“漆画”不仅可以继承中国数千年的漆器传统工艺,而且还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国古老民族的艺术特色。 乔十光的漆画作品,风格各异,质朴而又清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且获奖无数。《鱼米乡》是乔十光的第一幅漆画作品,在中国漆画界的影响很大;《泼水节》、《青藏高原》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7年,乔十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乔十光漆画展”,展出作品达数百十件;1979年所创的《江南水乡》获第二届亚细亚现代美术展国际奖、第二届中日韩三国国际绘画展银奖;作品《川南农家》、《饮茶藏女》被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可以说,乔十光及其作品是中国漆画艺术的“教科书”,他为中国的漆画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他被誉为“中国漆画之父”。 ①乔十光:中国著名漆画家,河北馆陶人,现为中央工艺美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浅谈竹笛学习

浅谈竹笛学习

————————————————————————————————作者:————————————————————————————————日期:

浅谈竹笛学习-音乐论文 浅谈竹笛学习 赵斌(湖南省永州市群众艺术馆) 竹笛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各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几千年来随着岁月的推移,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交融的不断深化和民族新音乐的迅猛发展,古老的中国竹笛也经历着一个由民间形态向专业形态演变的历史性过程。竹笛艺术日趋完善,运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展,通过老一辈竹笛大师和新—代笛子演奏家的继承、开拓、创新,使其演奏技巧、曲目创作和表演艺术方向,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影响不再是国内范围的,现已趋向国际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其已形成一门单一的艺术。 竹笛在民间流行较广,学着甚多,是因为它构造轻巧灵便,价格便宜,容易入门。其实,在目前的竹笛学习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学习竹笛的最基本的几个问题,须值得注意。 学习竹笛的基本条件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学习竹笛。首先,同学习其他乐器一样,学习者必须要有良好的音乐天赋,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力度的抑扬和节奏的顿挫有较敏锐的听觉判断能力,并有良好音乐记忆能力。试想一个五音不全的人是不会奏出美妙的乐章来的。当然,对于辨别乐音的能力和音乐感觉稍差的学习者,通过正确的培训,是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其次,吹奏竹笛需要一定的肺活量,因年纪小肺活量相对小而无力完成训练的四五岁孩子,是不能过早地学习竹笛。一是气流太小,手指太短,无法达到要求。二是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应该到八九

艺术的手法,表现手法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铺陈等。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二)“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三)“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

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四)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常用的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技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熟悉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

浅谈关于漆画的一些感悟和看法

浅谈关于漆画的一些感悟和看法在没有上过陈老师这个课的时候,我对于漆画的看法是非常浅薄的,就读于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对于漆画并不算了解,但是也在各种展览中有看过一些漆画,在之前的一些漆画展中每次观赏总会产生许多搞笑的思考和问题,漆画是用油漆画出来的吗?相信在没有接触过漆画艺术之前很多人肯定是想过这个问题的,上了这个课程之后才发现漆画远远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逐渐了解到许多关于漆画的知识,我发现漆液、矿物颜料、漆板这些材料是漆画独特之根本。漆画材料涵盖之广,是其他绘画艺术种类难以比拟的。大自然造物力量之神奇给我们的视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也会展现出不同的视觉美感。不同材质的属性决定了其展现的美的艺术价值,艺术家在漆画的创作中对各种材料的选择、加工、创新代表了个体的艺术创作观念和审美追求,尤其是对材料选择和加工的主观性、偶然性更增加了漆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当然艺术家的创作观念是统领整个艺术创作的根本。总之漆画材质的属性美与材质的独特性是漆画艺术的一大特点。 漆艺是中国农耕社会舒缓心态下产生的静观艺术,一代代工匠,凭着经验积累和自身悟性,一点点地学到手艺,再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历代工匠在学、创、传的过程中,既体验一个造物的流程,又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同时在其中也寄托了自己的心灵。因此,一件好的漆艺作品往往有近乎诗的意境,体现出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能带给使用者人性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一件代代相传的漆艺有时会铭记着家族的兴衰变迁,甚至能勾起人们的历史沧桑感慨。 这些是跟我们之前所知道的是完全不同的,懂得欣赏一幅好的漆画作品,感受漆画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你会发现漆画真的是一个生命力很强的艺术,它其中每一道线条、每一块漆、每一份色彩就好像活生生的脉动和血液在时空中流淌,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生命和宇宙的天窗,里面充满了丰富的情绪、情感、故事、神秘和冥想。一幅幅漆画扩展了灵魂的空间,近在眼前又那么遥不可及,骨肉丰满却又难以捕捉。而同时,每一个线条、每一块漆、每一份色彩都在张扬着生命如梦如幻的律动。这是令我感动的地方。漆画的个性在当代造型艺术领域里是独特的,局部的抽象构织整体的具象,色彩的烂漫阐释意境的淳朴,形式的繁复萃取精神的纯粹,东方的意蕴融汇西方的表现,现代的流动托起古老的执著…… 漆画艺术创作的优劣并不是看画里用了多少种材料或多少种技法和做工精细与否,这些都是外在表象,材料再多、再杂也是物质,画面里有没有作者的思想、灵魂、精神力量,才是最重要的。欣赏一幅好的漆画作品,是能够让人感到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迸发和激励,能够让人们从视觉到心灵上都感受到作者所受到的美的震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