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国漆画认识

对中国漆画认识

对中国漆画认识
对中国漆画认识

浅谈对中国漆画的认识

漆画是以漆为基本的物质材料,以漆工艺技法为基本造型手段,

吸取其它画种的可用技法,利用能与漆相处的各种物质媒材,表达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绘画。

一、漆画的产生

中国漆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仅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作为装饰纹样依附于漆器的“漆画”,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但作为中国的漆画,只能是说中国屏风了。

20世纪上半叶,国际的漆艺运动对于中国现代漆画的诞生也起着催化作用。

20世纪初的欧洲在包豪斯艺术和工艺相结合的思想倡导下,又在日本和中国漆艺的直接影响下而兴起了漆艺运动,产生了英国的艾琳格瑞(eileengray)、法国的让杜囊(jean dunand)等杰出的漆艺家。让杜囊的成就更为突出,他一生留下了家具、屏风、首饰以及瓶瓶罐罐等上千件漆艺作品。他为“诺曼底”号轮船以《捕海豹》、《狩猎》、《摘葡萄的时候》、《掷标枪的人》等为题材的漆壁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其《夫人像》更是纯粹的独幅漆画。

1.法国的漆艺对中国的影响

法国的漆艺运动对于中国的影响,在雷圭元先生身上可以表现出来。雷先生1929年留学法国期间,曾勤工俭学于仿制中国古代漆器的作坊,由此,他对中国古代的髹漆技法有所了解,1931年回国后,

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期间,著有《工艺美术技法讲话》,其中就有漆

我眼中的中国国情

我眼中的中国国情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每个人都应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 我国正处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每个公民都应该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中国国情的现状,同时抱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改善它。首先,我们应该以深厚的爱国情怀来高度重视认识国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对国情有了最正确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最符合中国国情、最适合中国今后发展的政策。为了制定的政策贴合实际,以深厚的爱国情怀来懂得不断变化的古今中外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要战略性地把握国情实际。国情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多方面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认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制定的政策符合长远的发展和根本利益,需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国情,把握全局和主要方面;然后,要坚持调查研究:要下到百姓、基层中间,近距离的接触才能对国情有最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情况十分复杂,只有不断地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动态的国情,才能避免主观主义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政策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发生,也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个创举,也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从时间坐标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空间坐标看,我们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就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进步,但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是明确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大政方针、正确提出发展目标的基本立足点。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许多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贴合实际,增强危机意识,不要被表面所取得的成就所蒙蔽,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阻碍。 从经济上看,近几年来,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现状令全世界瞩目——我国GDP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7万亿美元。同时,我国GDP连续四年增长10%以上,已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然而,我国人均GDP至今仍排在世界百位以后。如果说GDP反映的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那么人均GDP反映的就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我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穷国。 2003年底,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时也曾说:“中国有 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要求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就资源而言,中国,看似地大物博,其实在拥有巨大人口基数的前提下,是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很难长期支撑经济的发展,这已不是一个遥远的“明日危机”,现实问题就摆在眼前。国家环保总局曾有一个保守估算,2004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全国GDP的3.05%。 资源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切身利益,更是事关民族未来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使节能环保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尚需全社会

全面认识中国式英语

题目:全面认识中国式英语 摘要:中国式英语是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这是中国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中国式英语具有双重性,然而,在国内,多数人无法全面认识中国式英语,认为应该摒弃中国式英语,并且将其与中国英语混为一谈。本文旨在矫正大众对中国式英语的片面认识,对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进行区分,希望能够为广大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双重性,中国英语 目录: 1.中国式英语简介 2.中国式英语概述 2.1中国式英语的历史 2.2中国式英语成因分析 2.3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2.4中国式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 2.5中国式英语实例 2.6克服中国式英语的策略 3.中国式英语-国内外态度 3.1国内的态度 3.2国外的态度 4.中国式英语的发展前景 5. 中国式英语的积极意义 6. 总结 1.中国式英语简介 中国式英语指的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中国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言。中国式英语在英语中被称为“Chinglish”,是汉语及英语混合而成的合体字。中国式英语多用于标记牌。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 2.中国式英语概述 2.1中国式英语的历史 英语最先于1637年,英国商人在澳门和广州做生意时传入中国。17世纪,作为英国人说广东话的中国人之间做交易的通用语言,“洋泾浜英语”产生了。这一原始的Chinglish术语“pidgin”源自于中国人对英文单词“business”的错误发音。紧接着在第一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39-1842)中,洋泾浜英语向北

浅谈中国漆画历史及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方向

浅谈中国漆画历史及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方向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艺术系王媛 【摘要】:漆画艺术是一门具有浓郁民族性的艺术,它源于东方的风土之中,具有明显的本土文化的身份特征。在艺术市场频繁交流的今天,漆画需要保持自身的民族特征,在世界艺术中有鲜明的特点,为现代艺术所用,是漆画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漆画承载着中国本土的文化,只有在发扬和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拓宽艺术的视野,才能赋予千年漆画以灵动的时尚气息,将漆画更好的发展,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 【摘要】:漆画历程发展现代 漆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就有了漆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朱漆碗便是一例。战国时的漆瑟彩绘着神怪龙蛇和狩猎舞乐场面,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漆"九"彩缤纷,是现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漆画之一。漆画脱胎于传统的漆器。漆画的语言,就是漆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具等。由于传统的漆工艺技法已不能满足新兴漆画的表现需要,现代漆画在漆画家们的不断努力创新下,不断出现新技法、新工艺,同时不断地扩展漆画材料的范围。由此,逐渐形成现

代漆画在技法、造型、构图、色彩、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现代漆画自身的技巧、规律和法则,也就形成了漆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特色,创立了现代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历经漆艺在我国艺术土壤上的长足的发展,出现了漆"、"金银扣"、"金银平脱"、"金银彩绘",更有刻、"立线填堆、雕、嵌、绘、磨诸艺结合的技法,正如《髹饰录》所载,漆艺发展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境地。 漆画制作继承了传统漆器的工艺手法,吸收外来工艺特点。漆艺手法异彩纷呈,一幅漆画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工序: 一、漆胚板。以上等板材为基料,絮粉打底,裱布刮灰,打光磨平; 二、髹涂底漆,打磨。漆胚板上需进行髹涂、下涂漆、中涂漆、上涂漆,每次髹涂后必需干燥打磨才能进行下次髹涂;二次打磨平滑后,漆板才算完成; 三、涂制。依画面内容和意境不同,采用不同的装饰技法及绘制步骤。这是漆画制作中最需艺术功底和技术水平的一步,一般有印稿、雕嵌、描绘、贴箔、罩染、喷弹、髹漆, 最后是瓦灰研磨、油手推光。 因此,漆画即能表现工笔、年画、水墨等中国画的魅力,又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水彩、油画、木刻等西方画的风格,同时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面效果,或单纯明快、或含蓄深沉、或华美变化、或神奇陆离。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中,漆画正式列为独立画种走进中国画坛。1980年、1983年、1986年、1990年相继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专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4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4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七、明代漆画 明时期漆器装饰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其装饰题材、纹饰结构及其装饰手法等更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就装饰题材而言,大凡山水、祥云龙凤、花卉虫鱼、喜庆吉祥等纹样无所不包,图案活泼、自然、大方,既具有传承性,也不乏创新性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充满着生气。髹饰品种日渐增多,在工艺上达到极高成就,尤其是在描金、螺钿、款彩、镶嵌等方面,迎来了千文万华之盛,奇技淫巧,料不厌精,工不厌细,谨严细致,似已达到极限。明清时期漆器装饰技法,根据《髹饰录》可分为14类:素髹(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等。构图多运用对称方式,题材广泛。从传世之物来看,题材有龙凤、螭虎、虬夔、狮鹿、麒麟等动物纹,卷草、缠枝、牡丹、竹梅、灵芝、宝相花等植物纹,还有十离纹、冰裂纹、如意云头纹、玉环、绳纹、云纹、水纹、火焰纹和几何纹样等。 明代漆画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永乐、宣德三朝)装饰手法主要有戗金漆和雕漆两类。其中以雕漆器数量最为庞大。《明太宗实录》卷二十四中记载永乐元年颁赐日本国王妃的礼物中,就有雕

漆盒、盘、花瓶、果碟等,其装饰图案中主体纹饰有人物故事、宝相花、太平雀栀子花、太平雀葵花、苍头石榴花、牡丹花、石榴花、山鸡葵花、鹦鹉长寿花、山雀茶花、竹梅,边饰有香草、四季花、回纹等。 雕漆纹饰十分丰富,构图布局讲究对称舒展,或单用,或组合,或写实,或抽象,变化无穷,已远胜元代。明早期装饰图案大体可分为花鸟、山水人物和龙凤等几类。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一般雕刻在圆形器、蔗段式盒、蒸饼式盒上。在其上雕刻一朵,或数朵盛开的大花朵。花朵饱满,四周枝繁叶茂,或旁衬小花朵和含苞欲放的小蓓蕾,似众星捧月,突出主题,画面具有完美的整体感。花卉之下一般不刻锦纹,而以黄漆为地,黄衬红色,鲜明醒目。这种处理手法继承了元代雕漆的风格,但不同之处为元代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纹饰疏朗有致,留下的黄地空间较大,而明永乐雕漆,花卉满布,留下的黄色地较小,有紧密之感。明永乐雕漆常用的花卉有牡丹、茶花、石榴、芙蓉、菊花、莲花、梅花、荷花、荔枝、葡萄等十余种。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剔红孔雀牡丹纹盘,明永乐年间剔红牡丹双层盘、剔红茶花双层盘等,充分反映了明早期漆雕的高超技艺。 以山水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一般雕刻在葵瓣式盘、蔗段式盒上。在盘内或盒面上雕刻人物故事,漆地雕锦纹,衬托图案,绵纹地有分别代表天、地、水的三种锦纹。这三种锦

现代漆画形式与内涵探悉

现代漆画形式与内涵探悉 中国的漆画正在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诚然,从目前的创作形式上看,当代漆画之美已经渗透在每一幅作品之中,这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使之成为我们创作的动机来源。如何能够更好的诠释当代漆画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能够发现当代漆画的内在美已经成为目前每一位漆画爱好者所共同探讨的话题。 外在形式美 纵观当代漆画,形式语言处于最基本的层次,因为任何一门艺术首先都是以形式的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缺少形式语言,作品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其内涵表达了。从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形式上看,风格迥异、层出不穷,从视觉领域上给予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刺激我们的视神经的同时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无论从作品题材还是从作品角度上来说,艺术作品都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艺术格局,形式上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形式语言上,还表现在色彩语言、材料语言上,因为每一幅作品,每一位艺术家都是在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向我们传达其作品的深层含义,我们要从外在形式的表现上更进一步看出作者的本意,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具有慧眼,能够发现艺术之美。 其次从色彩表现上来看,漆黑是漆画里最沉稳雅致的颜色,就如同宣纸的白,简单朴素,正确合理的运用好这种颜色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创作,大漆的颜色温蕴厚重,搭配化学漆调和成其他多种色彩,使得画面色调丰富多彩,从而这种形式美油然而生,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不禁赞叹颜色的高贵典雅。最后从材料表现上来说,漆画集聚了

各种综合材料,它打破了油画、国画等其它画种的局限,因为漆是天然的粘合剂,它可以和任何材料融合,在当代艺术中,漆画击破一种传统的材料绘画,它可以和自然界中任何天然的材料有机结合,创新出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前提是要恰当的运用在作品画面中,找到一种适合的材料表现方式,使之成为一种最好的综合材料表现方法。这需要每一位艺术家提炼概括其作品,从而找到适合的方式去传达外在形式上的艺术美。 内在含蓄美 传统漆画深沉,含蓄,富有千年文化底蕴,承载着每一位漆艺工作者的精心修炼的成果。漆画的内在含蓄美主要表现就是在材料的运用上,材料与技法的碰撞上中偶然之间擦出的奇妙火花。漆画的绘制技法多种多样,绘制过程漫长而复杂,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定会找到乐趣所在,各种技法的穿插运用,材料与技法之间的相互融合,在制作上漆画遵循的是一种先加后减,首先是颜色与材料的层层叠加,然后通过磨显,磨显的过程其实也是绘画的过程,因为需要我们合理控制其中画面效果,不能够平均对待画面中的艺术效果,当一幅完整的漆画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为之惊叹其中的内在美,这种内在美就是温文尔雅、质朴天然的漆与各种材料的有机结合,是天人合一的有机结合,是偶然因素与精细绘制的有机结合,是在不断的尝试与创新中发现的一种美感,这种从技术和心灵上产生的美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创新、思想上的开放、视觉上的享受,艺术上的熏陶。 由于漆画的材料属性比较特殊,其间的偶然性因素很多,这就使

如何看待中国基本国情(主要从中国文化角度)

如何看待中国基本国情 摘要:中国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有助于我们从更高更理性的角度审视国家、看待社会、正确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文旨在以个人的把个人阅历和经验进行总结,主要以文化角度,指出中国所蕴藏的能量。 关键词:基本国情、人文文化 首先,这是一个很值得一名中国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怎样一个国度,有着怎样的“根”,发展出了怎样的叶,我们来自那里将去向何方。 本文中的国情主要指政治和文化。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里面。一个民族的集体心理素质是最人性,最能代表集体性格,反应民族特质的因素。民族的心理素质很大程度说明我们的文化背景,以及能够用其预测将来的前景。同时民族的心理素质很大程度地受文化氛围的影响。 一、中国人民的心里素质决定中国将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文化在变化,政治在改革,科技在发展。可是总有些贯穿始终的“中国人的性格”。我们在春秋时期是“百家争鸣”,到了汉朝以后是“孔孟之乡”,到了现代我们是“社会主义”。贯穿始终的是我们基本上是无神论,如果信仰神是“出世”的,我们就是“入世”的民族,出世把“神”放到了最高位置,把“进天堂”等当做了人生最高目的,而我们的道德观念里面始终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入世目标作为我们评判自己的标准。在人类摆脱“生存”这个问题,开始有了休闲时光以后,开始形成道德,信仰,和哲学。西方无疑是让出世信仰左右了道德,我们则是以入世的礼仪和哲学左右了道德和行为准则。所以我们有着和西方截然不同的集体心理素质。以这种心理素质角度来看,分析中国的前景,比起借鉴英美等欧洲国家,更应该借鉴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情况。这三国都是在二战后急速发展,并迅速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的。所以,中国的发展前景是及其乐观的。 下面对中国人的两条文化特点进行列举,辅助说明上述观点。 1.中国是一个崇尚勤劳的民族。中国的哲学的出发点都是怎样取得更大的“入世”成就。中国人民是极度向往成功、望子成龙的民族,所以一代代的家庭传承下来就是对子女的教育就是怎样达到功成名就。每一个人的向往汇聚成集体意愿的时候力量是很强大的。在非洲,中国工程对的速度极快,甚至有些非洲人认为中国人是不休息的。在世界很多国家,国民都是以享受快乐为中心,这个也是中国能在发展

全面认识我党伟大成就

深刻领悟“十七大”意义 全面认识我党伟大成就 中国“十七大”的胜利召开,象征着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这次大会是我们党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鼓舞干劲的大会,是团结、胜利、奋进的大会。作为每一个中共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深刻领会十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怎样重大的意义?概述地讲,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十七大科学回答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更高地举了起来,这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去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举世瞩目、举国关注。中国人民关注十七大、期待十七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民从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感受中深切认识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都紧紧系于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又好又快发展,又紧紧系于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全部实践和理论的主题。29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创的辉煌局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承前启后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延续了并从根本上发展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期盼和追求,凝结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是来之不易的。历史把重大责任赋予我们党,人民把深情厚望寄予我们党。经过这次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我们这个有着七千三百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中更高地举了起来,在我们这个历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一、木工工艺一般漆器漆画家具的用材和生产工艺与其它木器家具生产工艺基本相同。高档漆器漆画产品的框架需采用楠木、红木、紫檀等名贵材种,雕刻以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80年代初,屏风木坯由拼木工艺改为夹板压制工艺。 二、髹漆工艺涂灰上灰髹漆 1、木胚涂灰:涂灰是进行装饰工艺和增加坯胎强度的一道重要工序。灰料分生漆灰、猪血灰和合成灰三种。70年代以前均使用猪血灰,80年代以后大部改用聚乙烯醇合成灰。 漆灰料制作 (1)生漆灰:用生漆和石膏或瓦灰,加适量的水及少量煤油调和而成。 (2)猪血灰:以新鲜猪血加适量生石灰搅拌成熟后,再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而成。分粗灰(60目)、细灰(160目)、浆灰(200目)三种,习称"宝塔灰"。 (3)漆画合成灰:在聚乙烯醇内加入一定数量的清水,煮沸。另以松香、清漆(或桐油)和煤油混合加热溶解,然后两者相和,经搅拌制成合成胶。用合成胶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土子灰、老粉等调成粗、细两种合成灰。 2、上灰 (1)对漆画干木坯表面进行去污处理。 (2)上粗灰:用刮板将灰料均匀刮附于木坯上,以日光或远红外灯烘干。高档产品一般用生漆灰。 (3)打抹、刮裂:刮去干粗灰上的毛刺。 (4)布布、布麻:用料灰将夏布、麻丝贴实于木坯接缝处,以增加接缝处的牢固度。 (5)上细灰:要求刮得平整,厚薄均匀,并达到一定厚度。镶嵌工艺除底灰外,还要上一次细灰。 (6)上浆灰:阴干。 (7)清灰:用砂纸或砂轮打磨,达到平整,无波浪纹,平磨螺细产品要加水打磨,将图案磨显出来。

(8)刮浆:用薄灰料将灰坯孔隙刮平(镶嵌螺细产品,发现脱落之处,要及时补上)。 (9)砂磨:用细号水砂纸细磨。 3、髹漆:漆器漆画产品多用天然漆。有大木漆、小木漆之分。生漆主要来源于湖北省的恩施、利川、来凤、建始、兴山,湖南省的凤凰、武当,贵州省的黔西、恩南、渭泽,四川省的万县、大宁、宜宾,陕西省的平利、石泉、汉中,山西省的洪洞,河南省的高南,浙江省的桐庐,以及安徽、云南、广东等省。各地出产的漆质不同,制漆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漆性,制成各种不同用漆,如推光漆、熟漆等。 (1)制漆经过滤去杂质后的生漆,在经加温、搅拌,去水份,即为推光漆。腰果漆是腰果壳油加溶剂及其它化学材料,经反应釜加热化合,即成合成腰果漆。 (2)上漆用推光漆或腰果漆,均匀地刷涂(或喷涂、淋涂)于制好的灰坯上(刷涂时要先上后下,再由左向右依次涂刷),下窨房阴干。待实干后,在由砂纸砂磨。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髹涂第二次、第三次......方法相同。 (3)推光漆器制作完成后,需对其表面进行推光处理。大件漆器用机动布盘蘸出光粉或上光腊抛光。小件漆器用布、棉花蘸浆灰、出光粉、菜油反复推擦 漆艺的技法 漆画装饰技法有很多种,变化万千,其主要技法有: ①、镶嵌镶嵌装饰采用螺铀、金、银、锡、铝、铜等金属线或薄片蛋壳以及经选择的玉石做为材料,用漆拈贴在画面所需要的位置,结合其它装饰工艺经过髹漆研磨后,可产生不同的材料质感、纹理、色彩等独特的效果。 ②、罩明即用透明的漆罩于不同的漆地上,因底漆色相不同,又有“罩黄”、“罩朱”等。此法光明莹彻,若在银下变涂肌理,经细心打磨,可显现丰富多彩的效果,这也是漆画主要的技法语言。 ③、莳绘即莳粉彩漆。莳粉包括金银凡粉与干漆粉,以推光漆或彩漆做为底漆,趁湿撒上所需之莳粉,干后罩透明或不透明彩漆研磨而成。 ④、彩绘分平绘与研磨彩绘。平绘仅在完成的底板上进行彩绘,绘完也就完工,研磨彩绘所髹彩漆有一定的厚度,经罩漆干燥后,研磨显出所画花纹。 ⑤变涂使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在髹漆未干时,制作随意的有规律的变化的自然肌理、纹样,主要有:纹漆、变涂斑漆、汽油变涂。 ⑥堆漆用漆或漆灰堆出花纹,有如浮雕明显的高低起伏。分为高堆和平堆 ⑦雕填 ⑧针刻 ⑨晕金 5、漆画工艺制作程序 一、底层绘制程序

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把握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着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时间的长期性

漆画论文

漆画论文 漆画是以大漆为主要媒介材料进行绘画创作,漆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展现于人们的面前,它以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与新颖的材质表达,从而激起我们对漆艺的巨大的热情。 漆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的艺术表达方式的语言系统,大漆是很理想很优越的绘画材料,它干燥后,具有很高的抗热,耐酸,耐性能,经装饰打磨和推光后,可产生较强的光泽而经久不裉,体现出深沉、古朴、自然的美,正是这些特性形成了它一系列的特殊技法,形成了它独具一格的风 漆画对材料的选用应本着以表达画意为目的,应以作者的主观审美去把握材质的审美用途,而不是工匠式地以材质的审美去拼凑画面,最终呈现给观众一幅以炫耀材质来磨、填、罩、堆、喷、划、晕、染、皱、拍等技法,而最后一道工序一一磨,则是漆画的点晴之笔,漆画的精美绝伦在此一举。娴熟运用各种技法,材料所反映的美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构成漆画独特的艺术语言。 漆画中的色彩,是漆画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漆画独特的美感,就漆的色彩来说,它单纯凝重深沉,流动性强,易于描绘、修改、更适合大面积的平面性的绘画。 著名的漆艺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其《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漆艺》书中就是提到漆艺,它含义很窄,限于漆它的含义很宽,无论平面或立体造型,无论实用品和稀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是漆艺是漆画创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通常情况下,漆画中的材料可以使欣赏

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大漆是漆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作画材料,它的性能是极其独特的,它的质地深邃而富有光泽,拥有极好的活动性和粘合性,在漆画的材料中,作为所特有沉静,温和的属性—黑漆,它所在画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不容置疑的漆画的艺术意境美,应在于注重传统材质工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广泛融合。 我们只有进一步发挥漆画艺术构成语言的丰富性特点,融合多元化,吸收古今中外各艺术门类中各种艺术形式的精髓,注重其它画种的表现语言和时代意识的不断介入,才能使漆画成为真正的表现性丰富,表现领域宽阔的现代绘画,现代漆画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让人们满足于有质感,肌等诸多表面美感的视觉优势,而是要通过漆画的材料语言,色彩语言,表现出艺术家内心世界和深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传达出艺术家心灵律动的精神追求。 漆画是漆和画相结合的画种,需要考虑作品需要通过漆画的哪些语言来表达,表达什么样的内涵,怎么画,运用哪些材质来表达,预期的效果会怎样等等一系列问题,漆画的创作传达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及其形态构成,来体现构思所酝酿成熟的意象或情景体系,使其从停留在主体内心生活投射到现实界,化为外在的事实,成为可以欣赏的审美对象。 美国艺术理论家杜安,普雷布尔在《艺术形式》一书中写到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审美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种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Word版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 谈及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这个话题,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中国的国情,怎么样才算是正确认识以及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到底有什么意义。本文将基于理论知识和现实的观察感悟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1中国的国情 所谓国情就是国家的情况,狭义上的国情主要指的是一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状况。说起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曲折历史的发展中大国,有的人想到了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有的人想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也有的人想到了腐败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无一例外都是中国国情的标签。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层出不穷的各种信息更是将国情具体化、复杂化,如“中国的小广告出现在了巴黎的地铁”、“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准博士中毒身亡”、“习总打的新闻造假”,由此可见,一篇报道、一种行为乃至一句话、一个词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作为这个国家国情的写照。 2如何正确认识国情 国情内容的广阔、现实的复杂都增加了理解中国国情的难度。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首先要抓住核心,即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今天的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马克思描述的社会主义情景,甚至在很多方面还落后于资本主义,都是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其次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不仅要横向比较,更要纵向比较。对于国情的认识,一味地悲观或者乐观都是不可取的,很多人在看到欧美的发达之后,就对中国的现状小则抱怨,大则报复。我们在认识国情时应该在横向的比较中看到我们的不足、差距,同时也应该从纵向的比较中看到我们已然取得的不少成就,国家是在发展的,现状是在不断变好的。再次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要客观,要深入本质。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研究过的、分析过的都不一定是正确的,何况那些看到的、听到的。不盲从、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于正确认识国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3正确认识国情的重要意义 3.1正确认识国情,有利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小学时,每每提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以为然,私下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本性的改变真的难于江山的改变吗?而今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自身的亲身经历,再无当初的无知和多疑。人之为人,不在于脑袋、四肢构成的

浅析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浅析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一、我国漆画的发展近况 以独立画面出现的中国现代漆画萌创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这期间李芝卿、沈福文和雷圭元三个人推进了漆画艺术的发展,他们对漆画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创作探索,而且也拓展了漆画教育,并为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代漆画作为独立的艺术学科,它不像油画、雕塑、国画那样,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艺术教育、艺术理论、艺术机构体系,据了解,在教育上只有少数的院校开设了漆画课。现代漆画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艺术理论和艺术机构等。从漆画的创作构成群体来看,目前从事漆画艺术的人较少,再者,他们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工艺美术的工匠。他们比较倾向于追求表面装饰性和材料技法,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因此,漆画在创作上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当代漆画的发展滞后于其他艺术门类,除了其自身原因外,大众对现代漆画的关注也太少,不仅普通大众对它不了解,或许许多专业院校的学生对其也是一知半解,总之,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我们应该更新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上做出大胆的探索,不断努力,改变现代漆画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漆画与越南磨漆画 越南磨漆画是越南特有的艺术品,具有浓郁的越南民族风味,它主要使用各种天然漆配以金、银箔、蛋壳和贝壳等材料,加上各种技法如雕、嵌、变涂、打磨等,使其画面达到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艺术效果。在越南,他们在绘画系设置了磨漆画专业,培养了一批画家,他们既会油画又会磨漆画,他们对漆画创作大都富有热情,他们善于吸纳其他不同绘画种类的特点和优点,并将它们融汇贯通到漆画创作中去,再加上其他各种绘画门类的画家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越南磨漆画被大大地丰富了。磨漆画受传统漆艺技法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在漆画艺术语言的探索上也比较深入。当然,我们对此也应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例如有些作品油画效果倾向严重,绘画性与工艺性的结合还不够理想,漆画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漆画的艺术特性不够鲜明等。 在题材的表现上,越南的漆画艺术家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以艺术干预并热爱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他们取材于自然和生活,呈现出越南多样的民族风貌,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淳朴的民风。在越南的许多磨漆画作品中,表现历史性题材的作品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比如说越南军民抗法战争等。从学科定位来讲,在我国,漆画受传统漆艺的影响,一般被纳入到装饰艺术或工艺美术,在越南的各大院校,磨漆画被纳入到了绘画专业,他们在漆画创作中运用了各种题材并吸收了其他各种画种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极大的丰富了越南磨漆画的艺术面貌。中国漆画和越南磨漆画都是从漆艺中脱胎并传承而来的,它们在各自的社会文化土壤中成长,在不断地继承、开拓、探索过程中,它们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某些差异性,两者不可能相互替代,而是各有千秋,

我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认识和看法

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认识和看法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它包括: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 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三个“没有变”,是对中国发展现阶段和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它们分别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机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有了成绩,是客观的事实,也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将这份鼓舞过分演化为自我陶醉或洋洋自得就不好了。正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所以我们不得不清醒认识到,我们是在崛起,但眼下我们还有诸多问题和困难有待解决。过早沾沾自喜,只会弱化我们进步的动力。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世界第二,那么人均国民总收入呢?0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是7476美元,位居世界第94位。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还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方面我国是以出口大国的姿态步入世界市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总额增长约数十倍,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然而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依然偏低。显然,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结合实际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它包括: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三个“没有变”,是对中国发展现阶段和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它们分别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机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阶段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集中反映了我国正在经历的“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阶段性特征思想的提出,使我们对国内发展环境有了更加全面、清晰、深刻的认识,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与传统漆艺的融合

漆发源于中国,传统漆艺主要是以大漆为材料,然后经过各种艺术手法加工处理所制作成工艺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漆艺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其文化蕴涵源远流长。而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是现代艺术与我国传统髹漆技法所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短短的几十年就发展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绘画艺术门类。 但是,目前我国现代漆画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漆画与其它几大画种地位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漆画家在创作中致力于传统漆艺与现代技艺的融合,应表现生活、服务于社会,争取中国现代漆画得到健康发展。 一、对传统漆艺美学观念的理解与继承 现代漆画对传统漆艺美学观念的继承,是有选择性的,它不是按部就班式地模仿。传统漆艺美学法则是经过人类审美观念长期积累的结晶,在传统漆艺的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艺术家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对应的结果。 这些传统漆艺美学法则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是现代漆画家必须遵循的。好的漆画家都应能灵活掌握这些法则,运用自己的灵感,自己的语言和对艺术的理解创作出具有打动人们意识,内容深刻的作品。在现代漆画创作中要勇于创新,创新是现代漆画艺术发展的灵魂。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传统的深厚内涵,又有现代气息的漆画作品。 (一)传统的造物思想在现代漆画上的体现 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极重“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考工记》)。中国传统漆器,典雅温厚,优美含蓄,而且具有神秘感。漆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正是中国人传统思想气质的反映,它温柔典雅敦厚。所以中国人在古代传统哲学思想“诗、书、礼"的熏陶下,顺应天时与地气,把中国传统漆器制作工艺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对现代艺术影响较大,其中儒家务实、道家务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儒家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宣扬“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两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漆艺造型和装饰气质上体现突出,它强调“气韵生动”与“意象”,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漆艺呈现出优雅、温厚、含蓄和对称的秩序美等特点。 中国现代漆画创作必须要对传统的造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进行探析,要求漆画家在创作中结合现代发展的特色,暗合现实与传统造物思想相融合,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有价值的、具有审美导向的中国现代漆画造型艺术。 (二)传统的对称美在现代漆画造型上的体现 对称美在中国自古以来都被视为美的结构,对称形态具有和谐、平衡和稳定性的特点。对称的美可以使无序变为有序,产生节奏美;可以使富有动感的视觉因素具有稳定感;还可以具有完整性。 现代漆画中的造型形式多样,对称式构图所占比例依然很多,虽然很多构图表现形式不是完全的对称,但也在构图上具有稳定感或具有均衡感。古往今来,在造型艺术上,造型都取决于人,每个人相适应的环境对他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 在中国传统滚艺造型中,对称美一直被人们公认为美的结构。继承并发扬传统漆艺美学思想和法则,是我们现代漆画家和漆艺理论家的责任。 二、传统观念的继承与现代融合 古代漆画是以“画”的形式依附于漆艺品上,而现代漆画却是从传统漆器的装饰纹样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具有现代气息的绘画种类。中国现代漆画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做出深刻的探讨,一是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漆艺精神,要把握住中国 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与传统漆艺的融合 □胡海 摘要: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是现代艺术与我国传统髹漆技法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探讨了在进行现代漆画创作时,如何从传统漆艺的美学观念中汲取精华并与现代艺术观念融合,如何认识主要材料大漆与合成漆的地位,如何继承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以及现代漆画中新工艺、新技法的试验与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漆艺;现代漆画;创作;继承发展;融合 作者简介:胡海(1972-),男,江西新余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漆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漆艺继承与现代漆画融合”(编号:YS1243;主持人:胡海)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64-02技能开发JINENG KAIFA 64 职教论坛/2012.35

中国传统漆的技法在现代漆画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漆的技法在现代漆画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漆的技法从传统髹漆工艺进行分析;我国的髹漆技术和漆器很早就产生。有很多漆器流传到国外,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还有日本等,都受到中国漆文化的影响。中国最早漆的历史里面,至今为止最早发现漆的是自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朱漆木碗和朱漆筒。战国是我国漆兴起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人们大量使用漆,漆器进入老百姓的家中。最著名的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里面随葬的漆器十分丰富,引人瞩目的是彩绘漆馆和衣箱,还有鸳鸯盒面上绘的是我国古代的漆画;彩绘漆馆棺外用红、黄、金三色彩绘龙凤纹。盖面及两侧板的主体部分为六个单元,每个部分分别绘四龙四凤,或龙双凤。龙为一首双身,黑身金鳞,盘绕成圆角方形。凤展翅卷尾,用黑红两色勾描,黄身黑羽。此棺彩绘构图严谨,线条流畅。以黑、红、黄为主色,不仅耐久,且对比鲜明,显得既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把漆用平面的手法表现出来。这说明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已经很熟练的操作漆,漆的使用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漆器已经大量使用。 中国传统漆的技法在现代漆画里的运用,其中比较有趣的是漆的起皱在现代漆画的运用。中国传统漆艺里有六十四过,其中一过是“漆得起皱”这是中国传统起的技法里不能发生的事情,漆因为凃厚然后遇到空气表面会结成漆膜,而里面的漆还没干透,表面的膜渐渐形成皱的肌理,出现起皱现象。传统的漆技法是不能出现起皱现象的,漆器要求平,光,亮。。现代漆画家运用这种漆的起皱,在漆画作品里面大量使用,可以用来表现很多种自然的肌理,用其他的材料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比如枯藤老树,断崖与断壁,叶子的脉络,衣服蕾丝的衣纹等等,起皱这种肌理是现在漆画家对于传统漆的技法在漆画中的运用。 因为在传统漆艺里面,大漆有色彩的弱势,就是无法提炼出纯白,所以传统的漆的技法是运用蛋壳这种材质。蛋壳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