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漆画技法

漆画技法

漆画技法
漆画技法

漆画技法多种多样。本文归纳为描绘、镶嵌、刻划、研磨、泼洒、堆塑几类,这些技法既可以单独作画,也可以互相结合。分述如下:

一、描绘

凡是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直接描绘,不再罩漆研磨,更无需推光揩清,画完就了者,统称描绘。这是最古老的装饰技法,因其简便实用,现在仍然广泛流行。

描绘又可分为彩绘、描金、晕金、泥银彩绘等。

<1>、彩绘

有描漆彩绘、描油彩绘、干著彩绘。

1、描漆彩绘:即以漆调彩。可以单色,也可以复色;可以平涂,也可以渲染;可以纯用线条,也可以现面结合。例如,战国和汉代的朱地黒纹或黑地朱文漆器,即用单色漆描绘,质朴单纯,至今令人赞叹。又如四川凉山彝族漆器,以红、黄两色,描绘在黑漆地上,颇有原始艺术的趣味,也十分精彩。又可以用渲染法,画出阴阳明暗;还可以与描金、晕金相结合,像工笔重彩一样绚丽多彩,富有装饰性。

2、描油彩绘:就是用油代漆,以一种干性油(多用桐油)调制各种彩色,这样可以得到非常鲜艳的色彩。“如蓝天、雪白、桃红,则漆所不相应也”。战国时的舞女奁、漆瑟的白色和黄色,当是用干性油调制的。

描油彩绘,日本称为“密陀绘”。密陀或密陀僧,是化学中的一氧化铅,少量地调入油里,有促其快干之效,这是日本把描油彩绘称为“密陀绘”的由来。

3、干著彩绘:《髹饰录》载:“又有各色干著者,不浮光……”它的做法是先用漆画花纹,然后用棉球蘸干的颜色粉末擦敷上去,即“先漆象而后敷色料”。所以没有浮光。现在山西平遥仍有这种技法,不同之处在于山西用的是桐油,不是漆。

<2>、描金

《髹饰录》载:“(描金)即纯金花文也,朱地、黒质共宜焉……”顶红(呈红者)、赤金(呈黄者)两种金色,可以结合使用。还可以同时施银,山西平遥称为“三金”。

描金做法如下:

1、拷贝画稿:

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以朱、黒为最多)拷贝画稿。

2、描金地漆:

用金地漆依纹描绘。线条可用鼠毛笔,块面可用衣纹笔、叶筋笔。涂漆要薄而匀。为求均匀,可用皮纸或毛边纸轻压,再揭起,这样便把厚处多余的金地漆粘在纸上。画完入荫。

3、贴金:

金地漆将干未干之时,用丝棉球蘸90目左右的金粉敷擦其上,或用竹夹将金箔整张置于金地漆处,再用软毛笔轻敷。最后再用丝棉球擦去多余之金粉、金箔。凡描金地漆处,即呈金色花纹(图31)。

金地漆,又称金胶漆、金脚漆。调制时,推光漆内要加进一定量的桐油(明油),以使漆在快干时,由于桐油的作用仍然保持一定的粘性,而且这种粘性还能延缓一定时间,福州

行话称为“拖尾巴”。这样作大画时,或者同时作几件作品时,不致失误。

金地漆还要加进一定的色彩,多为钛白,如描绘在黑漆地上时,一则花纹清晰,二则易辨其厚薄。

贴近的时间火候也是关键。太早,因为金地漆太粘,不但浪费金粉,金也没有光泽;太晚,金地漆干过,金粉贴不上,或者贴不饱。

掌握贴金火候的办法是:以小手指轻轻在金地漆上(可选择对画面无影响处)轻轻弹点,当脱手时,有轻而脆的声响,手指上也不粘漆,说明正是贴金的时间;如果手指上粘漆,又没有声音,说明火候未到;如果手指上不粘漆,也没有声响,说明已晚矣。辨明金地干性的火候,另一种方法是以口呵气,若描漆处起有水雾,又缓缓收起,就说明正处于将干未干之际。这两种判定方法,需要经验,几次就能掌握。

<3>、晕金

晕金之法即用金银粉渲染。北京漆业称为“搜金”。一般多与彩绘相结合,即在彩漆上敷擦金银粉。作法如下:

1、拷贝画稿。

2、描绘彩漆:

色彩可黑可朱,也可其它任何色彩。此漆要加入一定量的桐油,作用与金地漆加桐油一样。又要过滤,以防尘埃,工作环境尤要注意清洁。

3、晕金:

彩漆将干未干之际用丝棉棒蘸金箔粉敷擦其上,“敷擦有疏密”,因疏密而得浓淡深浅之变化。有时需将硬纸剪出合宜的形,用以遮挡。因此晕金很费时间,一张画往往需要几次进行,不像贴金那样一次完成(图32)。

晕金也可将顶红金粉、赤金粉与银粉同时并用,以增加变化。晕金还可与描金结合起来。日本将晕金称为“消粉莳绘”。

<4>、泥银彩绘

即把银当作白色,与漆、桐油以及颜料调合一致,以手掌敷色所谓方法。这是福州特有的一种技术,为沈绍安的后代首创。由于敷色很薄,行内称为“薄料”。泥银之外,还有泥金,因为过于昂贵,不太实用,仅以泥银为例说明如下:

1、整理胎板:

泥银所用胎板要求极其严格。平整自不必说,更忌油渍,否则泥银之后毛病毕现。

2、研磨银泥:

将银箔一张张汇集起来,多少根据需要而定,不过至少要100张以上。置于石板上,用牛角刮刀拌进广油(不宜太多),再摊开用石杵研磨。不可太快,否则因研磨发热而影响银白的亮度。还要注意分批研磨,笼统一起则不易研磨。研磨并不时用牛角刮刀翻动。

3、调配银泥彩漆:

银泥因用桐油研成,不易干,用时还需要加漆,最好选燥性好者。根据色彩需要,还可加进少许色彩。如加少许酞菁绿,银泥即倾向绿色,依绿色的多少,渐次可配调为淡绿、中绿……其它色彩可以类推。不过,此法多用于浅色,以充分发挥银白的作用。

4、手掌敷色:

以手掌拇指球部位蘸银泥彩漆先在石板上稍稍打匀,再轻轻敷打在画面上。为求均匀,如涂漆一样也要三遍:先竖方向拍打,再横方向拍打,最后又竖方向拍打。

此工序操作要求极严,工作室要特别打扫干净,还要穿干净的衣服,以免尘埃落于漆面。

上述是在黑漆地上用泥银直接彩绘的方法。在更多的时候是先把黑漆地用贴金法变成银

地(贴铝箔粉即可),再在银地上操作,方法一样,不同处在于利用银地的反衬作用,敷色要薄而透明。

泥银彩绘可以调配各种明丽的浅色,缺点是漆面怕磨擦,喷涂自动喷漆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镶嵌

“漆黑”一词,赞美了漆的黑,也道出了漆的色彩局限。于是在漆艺的长河中就借来了“他山之石”,发展了镶嵌技法。大体有金属镶嵌、螺钿镶嵌、蛋壳镶嵌等。

<1>、金属镶嵌

凡以金属,如金、银、锡、铅、铝、铜……的薄片为镶嵌材料嵌于漆面者,均为金属镶嵌。多为嵌面,也可嵌线。这种技法,汉称“金银扣”,唐称“平脱”,日本称为“平文”。

古代多嵌纯金、纯银,因其昂贵,现在很少应用。福州和成都都有以锡代银的技法,福州行话为“刣花”,做法如下:

1、备鱼鳔胶:因生漆粘合金属的性能不佳,粘贴锡片,需要熬鱼鳔胶,再与生漆调合一起使用。

2、涂鱼鳔胶:将加工好的锡片(约5×10cm)用牛角刮刀刮上鱼鳔胶漆,力求均匀,再两张合在一起,务使两相贴实,以使两张锡片能平均粘胶。

3、贴锡片:将两张锡片揭开,一分为二,依次贴于装饰部位。两张相接处,稍加重叠,待稍干,在接缝重叠处,用利刀划线,多余部分剔去,接合处则天衣无缝。

4、置稿:把图稿用浆糊贴于锡片上。

5、刻锡片:用斜口刀依纹刻镂,刻时注意将刀锋微微向外倾斜,以使纹样边缘陷入刀痕而坚牢。纹样以外之余片,边刻边剔。

6、涂漆:或黒或彩,涂漆1-2道。锡片也被覆盖于下。

7、磨显:先以400﹟水砂纸初磨,再以600﹟水砂纸研磨,后用800﹟、1000﹟水砂纸细磨,锡片便逐渐清晰,并与漆面齐平。

8、推光、揩清(图33)。

此法可与银箔罩漆等技法结合起来,或者仅以锡片作为中介,最终将其剔去,另填他色……真乃变化多端。

<2>、螺钿镶嵌

有硬螺钿与软螺钿之别。

1、硬螺钿:

A磨片:将钿片放在细水砂纸或砂轮上水磨,至厚纸一样薄。

B 印稿:用复写纸将纹样印在钿片上。

C 刻片:用斜刀沿纹样边缘刻下,或以弓形钢丝锯锯出纹样。

D 粘片:用漆作粘合剂,把刻过花样的钿片粘贴于中涂漆的地胎上。

E 涂漆:通体涂漆1-2道,钿片没于其下。

F 磨显:用400﹟水砂纸初磨,再以600﹟、800﹟、1000﹟水砂纸细磨,钿片渐显,并与漆面齐平。扬州漆业称此为“平磨螺钿”(图34)。

G 推光、揩清。

钿片尚可衬色后再嵌,各种色彩、金银均可。为使衬色鲜艳,也可用油画颜料。

2、软螺钿:

《髹饰录》载:“(螺钿)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壳色有青、黄、赤、白也。”是说将螺钿薄片根据其不同色彩分割成小块,根据需要,镶嵌成纹。由于钿片薄如蝉翼,又称“薄螺钿”。因为这种做法钿片细小如点,制作

时又需一片片地点在漆胎上,故今之扬州又称其为“点螺”。具体方法如下:A选料:选择珍珠贝、鲍鱼贝、夜光螺、壳耳子(河蚌)等各种优质螺贝,除去角质层和石灰质层,取其色彩美丽、结构坚实的部分,手工打磨成3-4丝(约人发直径的1/3的薄片)。

B 切割细片:依不同的图案,不同的线条,用顺应不同弯折的刀具,把钿片切割成大小不一,或点或线的各种形状,或用刻蜡版的铁笔在钿片上刻出所需要的形状。

为防止断裂,钿片切割前最好先放在温水中浸泡。

C 粘贴:以黑漆作粘合剂,将刻好的钿片粘在黒漆地上。以黑漆镶嵌在黒漆地上,钿片的五光十色方显得华美异常。

D 涂漆:通体涂黑漆一道。

E 研磨:以600﹟、800﹟、1000﹟水砂纸磨显,要十分小心,以防磨穿。

F 推光、揩清。

软螺钿的钿片还可以衬以金银,或与嵌金嵌银并用,更显华美。螺钿镶嵌还可以先把厚螺钿雕刻出浮雕花纹,再将其嵌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粘贴前先把漆板需要镶嵌的部分用刀铲去,使螺钿牢固地卧嵌其上。螺钿与漆面也不齐平。这种方法称为“浮浅”,有浮雕之意。

<3>、蛋壳镶嵌

以鸡、鸭、鹌鹑、鸽子等禽类的卵壳做镶嵌,称为蛋壳镶嵌。古代镶嵌一向采用贵重的金银玉石为材料,还出现了“百宝嵌”的品种。蛋壳本来是垃圾堆里的废弃物,在现代漆艺中却能与金银为伍,确实是观念上的重大变化。

蛋壳不仅给漆黑带来了可贵的白色,它使漆艺从最黑到最白,拉开了两极,从而增加了漆艺的表现力。蛋壳自身的自然龟裂肌理也富有亲切、朴素的美感。日本人间国宝井寺直次就用鹌鹑蛋壳表现出野花花瓣颤动的感觉(图35)。在中国现代漆画中,蛋壳镶嵌也几乎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方法如下:

1、蛋壳内壁有薄膜,需用水洗净。孵化后的蛋壳内膜自行脱落,如果用量大,可到孵鸡、孵鸭厂去找。

2、用油画笔将彩漆涂于蛋壳内壁,色彩根据需要而定,然后用镊子将蛋壳俯放在漆板上,或者将彩漆先涂于漆板,再将蛋壳俯放,然后用竖刀压碎蛋壳,便自然出现裂纹,再调整疏密,并一一压平。越南有时仰嵌蛋壳,别有趣味。

3、漆稍干后,还可以用竖刀切去多余部分,边贴边切也可以。

4、用牛角刮刀彩漆于蛋壳上,以填补蛋壳裂纹。色彩随意。

5、干后,初用320﹟水砂纸或人造磨石,后用400﹟水砂纸或人造磨石研磨。

6、推光完成,无需揩清。

镶嵌用料还可用兽骨、牛角、木、石……等,漆艺行业称为骨石镶嵌,又称百宝嵌。可见镶嵌材料没有限定,“合用”即可。日本现代漆艺家高桥节郎甚至把一种甲虫完整地嵌于漆面。三、刻划

凡在漆面上用刀刻划,再填入金、银或彩漆地一类方法,均属刻划,可分戗划、雕填、刻漆等不同类型。戗划者,以线条表现;雕填者,可刻线也可刻面,刻后填漆研磨,色与漆面齐平;刻漆者,刻纹较深,填漆不求与漆面齐平,保持凹状。分述如下:

<1>、戗划

所谓戗划,是用针、锥或刀在漆面上刻划线条,再在凹的划痕里戗进金、银或彩的方法,称为戗金、戗银或戗彩。古代也有什么也不填者,称为锥画。仅以戗金为例,加以说明:

1、拷贝画稿。

2、刻线:用锥、针或刀刻划线条,粗细、疏密、深浅根据需要自由掌握。一般来说线条较细、刻度较浅。

3、擦金地漆:在划痕里,用棉花擦进金地漆。

4、戗金:用丝棉球蘸金箔粉戗入划痕处,因划痕处凹,又有金地漆,金粉便牢牢被粘住。

5、清理:用丝棉球把划痕外的金粉清理干净。

北京、扬州漆器行业的刻刀为特制钩刀,用时以刀刃钩划,线条粗细一致,如铁线描。

日本称戗金为“沈金”或“沉金”。人间国宝前大锋精于此道。现代漆画家高桥节郎用此单纯的手法表现了错综复杂的点线构成,创造了独特的风格。

<2>、雕填

用刀刻出阴文,在嵌入彩漆。此法有刻线与刻面两种,刻面如戗划,刻面如刻漆。与戗划、刻漆不同处在于刻纹饱填彩漆,最后研磨以求与漆面齐平。成都精于此法,日本称为“蒟酱”。过程如下:

1、准备胎板:雕填胎板有特殊要求,见漆画胎板作法。

2、拷贝画稿。

3、刻划:用斜口刀依纹样边缘刻线,边刻边把不要的漆皮用平口刀铲起,刻刀要深浅合宜,太深伤地,太浅则漆皮不易被铲除。

4、填色:把干性好的稠厚色漆,用小牛角漆刮刀刮入阴纹里,不宜太厚,以免起皱。一般需刮三道方可填平。成都行话叫“嵌色”。

5、研磨:用细砂纸全面研磨,漆彩与漆面齐平,仿若嵌入其中。

6、推光完成。

填色可有多种变化,如可结合螺钿粉,还可以贴金银后再罩漆研磨。

<3>、刻漆

古称“款彩”,现又称“刻灰”。作法如下:

1、印稿:可以用拷贝纸拷贝,也可将图纸用浆糊贴于漆面,可完后用水洗净。

2、刻纹:用月牙形薄口刀依线刻纹,深浅要适度。以露灰地为宜,“刻灰”之名由此而来。

3、铲地:用大小平刀将漆地铲去,务平。

4、补地:大块空白处,如有不平,再薄薄刮一道漆灰,干后磨平。

5、填色:根据需要,涂填各种色彩,有用漆调色者,有用油调色者。油画色、丙稀色也可用,还可贴金。

刻漆法制作简便、成本低廉、装饰性很强。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屏风、挂屏或壁画。明清就有大量刻漆屏风行销欧洲。

艺术手法有哪些

艺术手法有哪些 一般来说包括这样几类: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又包括:象征,虚实相生,用典,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烘托,联想,想像等等了. 表达方式只要就四种:记叙,抒情,议论,描写.其中常用的抒情又有这样集中: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修辞手法有这样的一些: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抒情方式 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 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 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 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 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 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 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 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浅谈中国漆画历史及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方向

浅谈中国漆画历史及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方向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艺术系王媛 【摘要】:漆画艺术是一门具有浓郁民族性的艺术,它源于东方的风土之中,具有明显的本土文化的身份特征。在艺术市场频繁交流的今天,漆画需要保持自身的民族特征,在世界艺术中有鲜明的特点,为现代艺术所用,是漆画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漆画承载着中国本土的文化,只有在发扬和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拓宽艺术的视野,才能赋予千年漆画以灵动的时尚气息,将漆画更好的发展,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 【摘要】:漆画历程发展现代 漆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就有了漆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朱漆碗便是一例。战国时的漆瑟彩绘着神怪龙蛇和狩猎舞乐场面,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漆"九"彩缤纷,是现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漆画之一。漆画脱胎于传统的漆器。漆画的语言,就是漆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具等。由于传统的漆工艺技法已不能满足新兴漆画的表现需要,现代漆画在漆画家们的不断努力创新下,不断出现新技法、新工艺,同时不断地扩展漆画材料的范围。由此,逐渐形成现

代漆画在技法、造型、构图、色彩、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现代漆画自身的技巧、规律和法则,也就形成了漆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特色,创立了现代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历经漆艺在我国艺术土壤上的长足的发展,出现了漆"、"金银扣"、"金银平脱"、"金银彩绘",更有刻、"立线填堆、雕、嵌、绘、磨诸艺结合的技法,正如《髹饰录》所载,漆艺发展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境地。 漆画制作继承了传统漆器的工艺手法,吸收外来工艺特点。漆艺手法异彩纷呈,一幅漆画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工序: 一、漆胚板。以上等板材为基料,絮粉打底,裱布刮灰,打光磨平; 二、髹涂底漆,打磨。漆胚板上需进行髹涂、下涂漆、中涂漆、上涂漆,每次髹涂后必需干燥打磨才能进行下次髹涂;二次打磨平滑后,漆板才算完成; 三、涂制。依画面内容和意境不同,采用不同的装饰技法及绘制步骤。这是漆画制作中最需艺术功底和技术水平的一步,一般有印稿、雕嵌、描绘、贴箔、罩染、喷弹、髹漆, 最后是瓦灰研磨、油手推光。 因此,漆画即能表现工笔、年画、水墨等中国画的魅力,又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水彩、油画、木刻等西方画的风格,同时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面效果,或单纯明快、或含蓄深沉、或华美变化、或神奇陆离。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中,漆画正式列为独立画种走进中国画坛。1980年、1983年、1986年、1990年相继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专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一、木工工艺一般漆器漆画家具的用材和生产工艺与其它木器家具生产工艺基本相同。高档漆器漆画产品的框架需采用楠木、红木、紫檀等名贵材种,雕刻以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80年代初,屏风木坯由拼木工艺改为夹板压制工艺。 二、髹漆工艺涂灰上灰髹漆 1、木胚涂灰:涂灰是进行装饰工艺和增加坯胎强度的一道重要工序。灰料分生漆灰、猪血灰和合成灰三种。70年代以前均使用猪血灰,80年代以后大部改用聚乙烯醇合成灰。 漆灰料制作 (1)生漆灰:用生漆和石膏或瓦灰,加适量的水及少量煤油调和而成。 (2)猪血灰:以新鲜猪血加适量生石灰搅拌成熟后,再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而成。分粗灰(60目)、细灰(160目)、浆灰(200目)三种,习称"宝塔灰"。 (3)漆画合成灰:在聚乙烯醇内加入一定数量的清水,煮沸。另以松香、清漆(或桐油)和煤油混合加热溶解,然后两者相和,经搅拌制成合成胶。用合成胶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土子灰、老粉等调成粗、细两种合成灰。 2、上灰 (1)对漆画干木坯表面进行去污处理。 (2)上粗灰:用刮板将灰料均匀刮附于木坯上,以日光或远红外灯烘干。高档产品一般用生漆灰。 (3)打抹、刮裂:刮去干粗灰上的毛刺。 (4)布布、布麻:用料灰将夏布、麻丝贴实于木坯接缝处,以增加接缝处的牢固度。 (5)上细灰:要求刮得平整,厚薄均匀,并达到一定厚度。镶嵌工艺除底灰外,还要上一次细灰。 (6)上浆灰:阴干。 (7)清灰:用砂纸或砂轮打磨,达到平整,无波浪纹,平磨螺细产品要加水打磨,将图案磨显出来。

(8)刮浆:用薄灰料将灰坯孔隙刮平(镶嵌螺细产品,发现脱落之处,要及时补上)。 (9)砂磨:用细号水砂纸细磨。 3、髹漆:漆器漆画产品多用天然漆。有大木漆、小木漆之分。生漆主要来源于湖北省的恩施、利川、来凤、建始、兴山,湖南省的凤凰、武当,贵州省的黔西、恩南、渭泽,四川省的万县、大宁、宜宾,陕西省的平利、石泉、汉中,山西省的洪洞,河南省的高南,浙江省的桐庐,以及安徽、云南、广东等省。各地出产的漆质不同,制漆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漆性,制成各种不同用漆,如推光漆、熟漆等。 (1)制漆经过滤去杂质后的生漆,在经加温、搅拌,去水份,即为推光漆。腰果漆是腰果壳油加溶剂及其它化学材料,经反应釜加热化合,即成合成腰果漆。 (2)上漆用推光漆或腰果漆,均匀地刷涂(或喷涂、淋涂)于制好的灰坯上(刷涂时要先上后下,再由左向右依次涂刷),下窨房阴干。待实干后,在由砂纸砂磨。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髹涂第二次、第三次......方法相同。 (3)推光漆器制作完成后,需对其表面进行推光处理。大件漆器用机动布盘蘸出光粉或上光腊抛光。小件漆器用布、棉花蘸浆灰、出光粉、菜油反复推擦 漆艺的技法 漆画装饰技法有很多种,变化万千,其主要技法有: ①、镶嵌镶嵌装饰采用螺铀、金、银、锡、铝、铜等金属线或薄片蛋壳以及经选择的玉石做为材料,用漆拈贴在画面所需要的位置,结合其它装饰工艺经过髹漆研磨后,可产生不同的材料质感、纹理、色彩等独特的效果。 ②、罩明即用透明的漆罩于不同的漆地上,因底漆色相不同,又有“罩黄”、“罩朱”等。此法光明莹彻,若在银下变涂肌理,经细心打磨,可显现丰富多彩的效果,这也是漆画主要的技法语言。 ③、莳绘即莳粉彩漆。莳粉包括金银凡粉与干漆粉,以推光漆或彩漆做为底漆,趁湿撒上所需之莳粉,干后罩透明或不透明彩漆研磨而成。 ④、彩绘分平绘与研磨彩绘。平绘仅在完成的底板上进行彩绘,绘完也就完工,研磨彩绘所髹彩漆有一定的厚度,经罩漆干燥后,研磨显出所画花纹。 ⑤变涂使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在髹漆未干时,制作随意的有规律的变化的自然肌理、纹样,主要有:纹漆、变涂斑漆、汽油变涂。 ⑥堆漆用漆或漆灰堆出花纹,有如浮雕明显的高低起伏。分为高堆和平堆 ⑦雕填 ⑧针刻 ⑨晕金 5、漆画工艺制作程序 一、底层绘制程序

漆画中肌理的表现

漆画中肌理的表现 理论探讨 漆画中肌理的表现 韩坤 黑龙江省儿童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漆画艺术是绘画与工艺两者和谐相结合的绘画种类,其从漆艺中脱颖而出成为独立的画种.漆画因其漆的特性而区别于其它画 种,漆的自然性给我们进行漆创作提出种种的制约和要求,这种制约促使我们形成了在创作构思上的独特性.为表现漆画独特的肌理视觉形态, 漆画艺术家们以特殊立足点,创新的用料和技法研究出了更多,更合适不同画面效果的肌理形态.肌理形态在我们现代漆画领域中作为装饰因 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也是漆画表现形式中特有的. 【关键词】漆画肌理独特性技法 漆艺来自于中国传统美术工艺又接受了外来艺术的影响.以往 的漆艺多依附于漆器.作为实用器皿的陈设.现代漆画是艺术与科 学绘画与工艺,设计与创作相结合的产物,漆艺吸收多种绘画的 营养.丰富了漆艺的艺术表现力.又保持了自身的艺术品格. 漆画虽然因其漆性而区别与其它画种但其绘画性特征使它与 其它绘画艺术一样.”形式语言的利用成为其艺术价值检验的标 准之一.而作为视觉形式语言之~的肌理”.这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1,何谓肌理 肌理”.在辞典上解释为皮肤的纹理在装饰领域有的称肌 理为”形象表面之纹理.所有形象都有表面,因此所有形象的表面 都有肌理.也有说法认为”肌理本指物质材料形成的质感也指 艺术家在造型时留下的操作痕迹.我认为.肌理形态是物体表面 天然或人为的视觉或触觉上可感受得到的各种材质感的纹理. 肌理对绘画而言.是不可替代的视觉美.现代绘画中就有许多 优秀的艺术家直接利用肌理的抽象美,利用肌理与肌理之间的大 小,形态,节奏等关系创作绘画作品.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多年的 创作中一直醉心于利用各种不同手法制作肌理.利用肌理之间的 关系创作出更为生动的艺术作品.现代漆画在独立成为一种画种以 后.其材质美,肌理美作为实现作者精神主张的媒介也构成了艺术 形式语言的重要内容.其不可替代的视觉美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2,肌理在漆画艺术中的运用 漆画.顾名思义是用漆为主要材料而进行创作.在北方我们现 在一般用的是腰果漆.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合成漆也发展起来. 如:聚胺脂树脂漆,硝基清漆,自动喷漆等.漆液的半透明性,罩 染在纹理好看的木材上.有折光能力的金银上或是彩漆上.便生蓄 蕴之趣.干后的漆液有硬度,耐打磨,因打磨的轻重不同而显现明

浅谈漆画之美

浅谈漆画之美 论文关键词:漆的个性工艺性绘画的共性 论文摘要: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 1. 否定漆画的传统工艺性,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 以炫耀技法为主,堆砌,使漆画的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本文从几个角度论述了只有将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 漆画是以天然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它属现代漆艺中的一部分,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漆艺中脱胎而来的。漆画真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还要从越南磨漆画说起。早在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学院的师生们开始尝试把漆艺技法与绘画相结合。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南出现了一批反映独立解放运动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从此越南磨漆画走进了现代绘画领域。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磨漆画首次在中国展出,使中国艺术家们从中受到了启示。他们学习传统漆艺技法,不断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并赋予其崭新的构想和独特的创造力,在漆板上表现现实生活、传达现代观念,终于使中国的漆画脱胎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画种。 当前,世界各国的漆艺家都在研究漆的现代性,探讨漆的可能性。中国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也同样面临着如何使其现代化而又保持其特色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倾向:1. 否定漆画的传统性、工艺性而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了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 以炫耀技法为主,材料堆砌,使漆画的艺术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漆的个性是指漆画的工艺性,绘画的共性是指漆画的绘画性。 一、工艺性 漆画独特的材质和独特的工艺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美是漆画的魅力所在,是漆画的优势。日本著名陶艺家八木一夫说过: “纯绘画是用颜料进行创作,而工艺美术是用工艺材料和技法去搞艺术创作。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工艺,如果不懂材料、技法、工艺或不对它进行研究,搞创作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漆材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它可髹、可描、可镶、可磨、可刻、可堆、可雕。 1.漆的特征 漆树生活在繁茂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在劳作中,远古的祖先们发现,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树液——漆,既可以保护胎型又可美化器物,从此揭开了中国漆艺史的序幕。日本发现的绳文时期的漆木梳大约在六千年前,比中国晚一千年左右,这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2. 漆材料的自然美对人的视觉及的感受 天然漆是一种很高级的材料。干燥后的天然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具有一种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赏心悦目的光泽。它光可鉴人、润如肌肤,触摸起来温暖而滑

漆画论文

漆画论文 漆画是以大漆为主要媒介材料进行绘画创作,漆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展现于人们的面前,它以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与新颖的材质表达,从而激起我们对漆艺的巨大的热情。 漆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的艺术表达方式的语言系统,大漆是很理想很优越的绘画材料,它干燥后,具有很高的抗热,耐酸,耐性能,经装饰打磨和推光后,可产生较强的光泽而经久不裉,体现出深沉、古朴、自然的美,正是这些特性形成了它一系列的特殊技法,形成了它独具一格的风 漆画对材料的选用应本着以表达画意为目的,应以作者的主观审美去把握材质的审美用途,而不是工匠式地以材质的审美去拼凑画面,最终呈现给观众一幅以炫耀材质来磨、填、罩、堆、喷、划、晕、染、皱、拍等技法,而最后一道工序一一磨,则是漆画的点晴之笔,漆画的精美绝伦在此一举。娴熟运用各种技法,材料所反映的美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构成漆画独特的艺术语言。 漆画中的色彩,是漆画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漆画独特的美感,就漆的色彩来说,它单纯凝重深沉,流动性强,易于描绘、修改、更适合大面积的平面性的绘画。 著名的漆艺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其《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漆艺》书中就是提到漆艺,它含义很窄,限于漆它的含义很宽,无论平面或立体造型,无论实用品和稀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是漆艺是漆画创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通常情况下,漆画中的材料可以使欣赏

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大漆是漆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作画材料,它的性能是极其独特的,它的质地深邃而富有光泽,拥有极好的活动性和粘合性,在漆画的材料中,作为所特有沉静,温和的属性—黑漆,它所在画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不容置疑的漆画的艺术意境美,应在于注重传统材质工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广泛融合。 我们只有进一步发挥漆画艺术构成语言的丰富性特点,融合多元化,吸收古今中外各艺术门类中各种艺术形式的精髓,注重其它画种的表现语言和时代意识的不断介入,才能使漆画成为真正的表现性丰富,表现领域宽阔的现代绘画,现代漆画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让人们满足于有质感,肌等诸多表面美感的视觉优势,而是要通过漆画的材料语言,色彩语言,表现出艺术家内心世界和深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传达出艺术家心灵律动的精神追求。 漆画是漆和画相结合的画种,需要考虑作品需要通过漆画的哪些语言来表达,表达什么样的内涵,怎么画,运用哪些材质来表达,预期的效果会怎样等等一系列问题,漆画的创作传达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及其形态构成,来体现构思所酝酿成熟的意象或情景体系,使其从停留在主体内心生活投射到现实界,化为外在的事实,成为可以欣赏的审美对象。 美国艺术理论家杜安,普雷布尔在《艺术形式》一书中写到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审美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种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

漆画技法

漆画技法多种多样。本文归纳为描绘、镶嵌、刻划、研磨、泼洒、堆塑几类,这些技法既可以单独作画,也可以互相结合。分述如下: 一、描绘 凡是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直接描绘,不再罩漆研磨,更无需推光揩清,画完就了者,统称描绘。这是最古老的装饰技法,因其简便实用,现在仍然广泛流行。 描绘又可分为彩绘、描金、晕金、泥银彩绘等。 <1>、彩绘 有描漆彩绘、描油彩绘、干著彩绘。 1、描漆彩绘:即以漆调彩。可以单色,也可以复色;可以平涂,也可以渲染;可以纯用线条,也可以现面结合。例如,战国和汉代的朱地黒纹或黑地朱文漆器,即用单色漆描绘,质朴单纯,至今令人赞叹。又如四川凉山彝族漆器,以红、黄两色,描绘在黑漆地上,颇有原始艺术的趣味,也十分精彩。又可以用渲染法,画出阴阳明暗;还可以与描金、晕金相结合,像工笔重彩一样绚丽多彩,富有装饰性。 2、描油彩绘:就是用油代漆,以一种干性油(多用桐油)调制各种彩色,这样可以得到非常鲜艳的色彩。“如蓝天、雪白、桃红,则漆所不相应也”。战国时的舞女奁、漆瑟的白色和黄色,当是用干性油调制的。 描油彩绘,日本称为“密陀绘”。密陀或密陀僧,是化学中的一氧化铅,少量地调入油里,有促其快干之效,这是日本把描油彩绘称为“密陀绘”的由来。 3、干著彩绘:《髹饰录》载:“又有各色干著者,不浮光……”它的做法是先用漆画花纹,然后用棉球蘸干的颜色粉末擦敷上去,即“先漆象而后敷色料”。所以没有浮光。现在山西平遥仍有这种技法,不同之处在于山西用的是桐油,不是漆。 <2>、描金 《髹饰录》载:“(描金)即纯金花文也,朱地、黒质共宜焉……”顶红(呈红者)、赤金(呈黄者)两种金色,可以结合使用。还可以同时施银,山西平遥称为“三金”。 描金做法如下: 1、拷贝画稿: 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以朱、黒为最多)拷贝画稿。 2、描金地漆: 用金地漆依纹描绘。线条可用鼠毛笔,块面可用衣纹笔、叶筋笔。涂漆要薄而匀。为求均匀,可用皮纸或毛边纸轻压,再揭起,这样便把厚处多余的金地漆粘在纸上。画完入荫。 3、贴金: 金地漆将干未干之时,用丝棉球蘸90目左右的金粉敷擦其上,或用竹夹将金箔整张置于金地漆处,再用软毛笔轻敷。最后再用丝棉球擦去多余之金粉、金箔。凡描金地漆处,即呈金色花纹(图31)。 金地漆,又称金胶漆、金脚漆。调制时,推光漆内要加进一定量的桐油(明油),以使漆在快干时,由于桐油的作用仍然保持一定的粘性,而且这种粘性还能延缓一定时间,福州

插画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技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718508196.html, 插画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技法研究 作者:何锐 来源:《大观》2017年第08期 摘要:从插画设计技法表现与形式分析插画艺术的设计语言表现途径,探讨插画在平面设计中发展与应用。重点研究插画技法与表现形式,给当代设计师提供新的设计创作灵感与思考。 关键词:插画;技法;肌理;表现 一、插画的概念 在《辞海》中,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鉴赏作用。在拉丁文中,字义“照亮”,即给刊物中的文字增加趣味将文字更生动具象的活跃于读者心中。英文中“插画”译为“Illustration”,指(书、杂 志等中的)图表、插图;图解、图示、例解;(说明事实的)故事、实例、示例等含义。现在的插画是指以视觉形象说明,论证文字的概念或图示事情的经过。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狭义插画的概念已被更广泛的概念取代。插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表达思想、说明事物、叙述经历或描绘意境等方面已成为艺术家们的有效手段和艺术形式。 二、传统纸本绘画 在数码绘画技术普及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绘画似乎已经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商业插画市场,但是传统绘画的专业性、唯一性和灵动性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传统手绘使用工具种类多样,创作风格自然也更为独特,这些方式,更能真实有效的表达艺术家内心的世界。 (一)素描与速写 素描表现工具种类繁多,铅笔、炭笔、炭精条、木炭条、钢笔等,可以深入地刻画对象,不仅能很好的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量感,还能刻画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速写插画是最常见的插画之一,方便、快捷、生动、传神是速写最大的特点。生动的线条,细腻的笔触、能快速而准确的将画家的情感传达给观者。每种新的绘制工具,都是画家心的倾诉。 (二)水墨、水彩与水粉 水墨、水彩与水粉同为水性材料。水墨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绘画艺术魅力的表现方式,墨色的变化,造型的意趣横生,让观画者也是颇有兴趣。水彩的清新、透明、灵动、新鲜让人如沐春风。而水彩,既可细腻又可粗狂,色彩艳丽,饱和度高,易修改,视觉效果强烈。

漆画特征

目录 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1)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漆画概述 (3) 二、乔十光漆画的创作理念 (3) (一)漆画创作扎根于民族 (3) (二)漆画创作取自于民间 (4) (三)漆画创作立足于现代 (4) 三、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5) (一)多彩的艺术风格 (5) (二)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美 (8) 四、对当前漆画制作“鱼龙混杂”现象的认识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2) Abstract (13) 致谢 (13) 承诺书 (14)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4)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用) (5)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用) (6)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表及总成绩表 (7)

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美术系本科1101班郭辰兴 指导教师:李越 摘要:乔十光的艺术风格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的绘画写实风格、中期的平面装饰风格、晚期的抽象风格。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乔十光的艺术生命力和永不停止的创作精神。早期是他学习漆绘工艺的成长时期,主要体现的是绘画写实风格,对于漆的解读和表现及最终形成的独特漆画风格已初露端倪,即在尊重漆的特性和发挥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以装饰语言为基本表现语言,形成写实装饰风格。在创作中期,乔十光先生创作了以平面装饰为主的作品,他的创作特色和个人风格也被称为“乔氏装饰风格”,意在走平面装饰路线。他晚期的作品受吴冠中先生水墨画的因素影响,他的漆画出现了水墨画的元素,后开始注重漆语言与抽象表达的融合,寻求用简单的元素表现深远的意境是乔十光先生晚年创作的主题。 关键词:乔十光漆画绘画写实风格平面装饰风格 引言 乔十光①是我国著名漆画家,是中国现代漆画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注重漆性与绘画性的统一,使得现代漆画在保持传统艺术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最终走向独立,代表作有《泼水节》、《青藏高原》、《饮茶藏女》等。 在漆画发展的过程中,乔十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他早期学习漆艺的过程中,就发现将“漆画”从漆器中脱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是完全可行的。他意识到自己所创作的“漆画”不仅可以继承中国数千年的漆器传统工艺,而且还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国古老民族的艺术特色。 乔十光的漆画作品,风格各异,质朴而又清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且获奖无数。《鱼米乡》是乔十光的第一幅漆画作品,在中国漆画界的影响很大;《泼水节》、《青藏高原》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7年,乔十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乔十光漆画展”,展出作品达数百十件;1979年所创的《江南水乡》获第二届亚细亚现代美术展国际奖、第二届中日韩三国国际绘画展银奖;作品《川南农家》、《饮茶藏女》被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可以说,乔十光及其作品是中国漆画艺术的“教科书”,他为中国的漆画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他被誉为“中国漆画之父”。 ①乔十光:中国著名漆画家,河北馆陶人,现为中央工艺美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漆画制作过程中调漆的比例一般那两种混合

天然生漆对颜料掺入的要求很挑剔,因为天然生漆含有漆酸,而各种盐基性颜料均系金属化合物,凡含锌、钡、铅、铜、铁、钙、钠、钾等金属的颜料,一与天然生漆调合就同漆酸起化学作用,色泽变暗甚至变黑,故不能使用。只有不与漆酸起化学作用的贵重金属如金、银、钦、汞等,才能入漆。近代从炼焦油中提取的有机颜料,非金属性,且耐酸耐碱,则宜于入漆。古代多用矿物盐基性金属化合物颜料,如银朱、赭石、石黄、石青、石绿、铅粉、煤烟等。其实其中除银朱、石黄、煤烟之外,多不宜入漆,故古代漆色较暗。“绿沉漆”之由来即因石绿入漆后颜色灰暗而起。入漆颜料基本上有银朱、立索尔红(西洋红)、镉黄、钛白、酞菁蓝、酞菁绿等。由于钛白和酞菁蓝、酞菁绿等颜料的出现,漆色能调配出多种色彩,再加上运用泥银 、泥金,漆艺色彩就更加丰富了。 以上各种颜料,均为干色粉,与漆调合为漆彩,方可用。调制方法是:将颜料置于调漆板上,加入少许广油,用石杵分批研磨,并不时地翻动清理,务必研细,这与色彩的鲜明度很有关系。研细之后,再调入透明漆或红推光漆。一般来说,入漆量不得少于50%,入漆太少,彩漆不够坚牢,入漆过多,则会影响色彩的鲜明度。颜料和漆调合后的彩漆,干后一般较原来的暗。不过,经过一定的时间(数月甚至更长),又会恢复到调制时的色彩,可称还原,但如果漆的含量过大,色彩便不会完全还原。 金属材料 金即黄金。金可以看成黄色颜料,有金箔、金箔粉、金泥、金九粉等。 银是白银,可以看成是白色颜料。也有银箔、银箔粉、银泥,银丸粉等。 铝其作用与银相近,也可看成是白色颜料,也有铝箔、铝箔粉、铝泥之分。 镶嵌材料漆艺中可用的镶嵌材料很多。只要有一定的硬度,耐打磨,能持久的均可取。 贝壳种类繁多,贵重的有夜光螺、鲍鱼贝(石决明)、珍珠贝等。 在漆艺中通称为螺钿。我国南方湖泊中称亮耳子的白色蚌壳,裙边有漂亮的色彩,也可用。加工办法是先将贝壳外皮去掉,然后在砂轮上打磨成片。厚薄根据需要而定。韩国漆艺以螺钿著称。加工技术比较先进,先用机器把贝壳分离剖解为薄片,薄片又可以切割成宽窄不等的细条,不仅使用方便,贝壳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螺钿也可加工成颗粒如砂,可以洒粘于画面。 蛋壳通常使用的有鸡蛋壳、鸭蛋壳、鹌鹑蛋壳。鸡蛋壳的色彩有 红白之分,鸭蛋壳又有呈绿色的。鸭蛋壳因略有透明,粘合蛋壳的底漆能衬托于表面,故较鸡蛋壳暗。鹌鹑蛋壳比鸡、鸭蛋壳薄,适用干镶嵌面积小而又精密的部分。蛋壳也可以碾碎成颗粒,洒粘于画面。 金属金银加工成薄片,可嵌于漆面上。 金银以外,尚有锡、铜、铅、铝等。 嵌片以外,尚可嵌线。 角骨牛角、牛骨、驼骨等,均可用于镶嵌。兽骨的加工方法是, 先将其破成两片,加石灰与石碱放在锅里蒸煮,以去其油分,再加工为薄片,即可使用。龟壳、玳瑁也可用。 木石黄杨木、紫檀木、寿山石、青田石、叶腊石、珊瑚、绿松 石等,不分贵贱,只要合宜,均可用于镶嵌。 研磨材料研磨材料有水砂纸、磨石、人造磨石、木炭等。 水砂纸的粗细有多种型号。国产的有280#、320#、360#、400

艺术的手法,表现手法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铺陈等。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二)“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三)“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

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四)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常用的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技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熟悉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

浅谈关于漆画的一些感悟和看法

浅谈关于漆画的一些感悟和看法在没有上过陈老师这个课的时候,我对于漆画的看法是非常浅薄的,就读于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对于漆画并不算了解,但是也在各种展览中有看过一些漆画,在之前的一些漆画展中每次观赏总会产生许多搞笑的思考和问题,漆画是用油漆画出来的吗?相信在没有接触过漆画艺术之前很多人肯定是想过这个问题的,上了这个课程之后才发现漆画远远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逐渐了解到许多关于漆画的知识,我发现漆液、矿物颜料、漆板这些材料是漆画独特之根本。漆画材料涵盖之广,是其他绘画艺术种类难以比拟的。大自然造物力量之神奇给我们的视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也会展现出不同的视觉美感。不同材质的属性决定了其展现的美的艺术价值,艺术家在漆画的创作中对各种材料的选择、加工、创新代表了个体的艺术创作观念和审美追求,尤其是对材料选择和加工的主观性、偶然性更增加了漆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当然艺术家的创作观念是统领整个艺术创作的根本。总之漆画材质的属性美与材质的独特性是漆画艺术的一大特点。 漆艺是中国农耕社会舒缓心态下产生的静观艺术,一代代工匠,凭着经验积累和自身悟性,一点点地学到手艺,再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历代工匠在学、创、传的过程中,既体验一个造物的流程,又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同时在其中也寄托了自己的心灵。因此,一件好的漆艺作品往往有近乎诗的意境,体现出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能带给使用者人性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一件代代相传的漆艺有时会铭记着家族的兴衰变迁,甚至能勾起人们的历史沧桑感慨。 这些是跟我们之前所知道的是完全不同的,懂得欣赏一幅好的漆画作品,感受漆画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你会发现漆画真的是一个生命力很强的艺术,它其中每一道线条、每一块漆、每一份色彩就好像活生生的脉动和血液在时空中流淌,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生命和宇宙的天窗,里面充满了丰富的情绪、情感、故事、神秘和冥想。一幅幅漆画扩展了灵魂的空间,近在眼前又那么遥不可及,骨肉丰满却又难以捕捉。而同时,每一个线条、每一块漆、每一份色彩都在张扬着生命如梦如幻的律动。这是令我感动的地方。漆画的个性在当代造型艺术领域里是独特的,局部的抽象构织整体的具象,色彩的烂漫阐释意境的淳朴,形式的繁复萃取精神的纯粹,东方的意蕴融汇西方的表现,现代的流动托起古老的执著…… 漆画艺术创作的优劣并不是看画里用了多少种材料或多少种技法和做工精细与否,这些都是外在表象,材料再多、再杂也是物质,画面里有没有作者的思想、灵魂、精神力量,才是最重要的。欣赏一幅好的漆画作品,是能够让人感到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迸发和激励,能够让人们从视觉到心灵上都感受到作者所受到的美的震撼。

漆画工艺课小结

漆画工艺课小结 11教师教育漆画,一门离我遥远,最不为我了解过的画种。经过这次的课程,有幸终于得以接触到——这门古老神秘的工艺。从从未接触到制作完成,短短两周,使我喜欢上它了。平日交往过的搞漆画的同学,在我印象中,他们是”苦难”的,而又钟于这门专业。“苦难“是他们开始弄漆,总要经历过过敏这一道”鬼门关“。看见熬过来的历程真是心惊胆战,犯了一场大病一样。熬过了以后就练就“百毒不侵”的本事。加上制作漆类作品的周期漫长,投入的无论是精力和资金都是不少的,各种“九九八十一关”使得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看见它的变化,之中与画的“交流”,与之漆反馈的感受体验,它就像挖掘千年古物一样神秘多端的吸引着你。 就这样,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在冯晓娜老师的悉心”照料”下开始了漆画的课程。在课程的开始冯老师让我们知道了漆画是以天然生漆为主要媒材进行的绘画创作。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传统装饰艺术中衍生并独立出来的新画种。中国的漆艺文化传统如同陶瓷文化一样,历史悠久,并且有较完整的体系。而今天漆画是当代脱颖而出的新生画中,它从漆艺术走出来演变到现在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历史的经验上看,图案在中国漆艺的历史上应被视为艺术的灵魂。而这次课程我们直接借鉴传统汉代漆物上的纹饰图案进行创作。 首先是制作底板,由于时间的局限性,我们遗憾的没有经历这一制作的过程。接着是把图案描摹复制在做好的漆板上。接着用黑漆勾勒纹样。生漆的质感有点像油画颜

料,但比它浓稠得均匀。漆不如水性颜料那样表现的流畅自如,只能一点点、一层层地的堆砌。做好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这需要无比的耐心。做漆的步骤是很强化明确的,下一步需要在前一步基本晾干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就是为什么漆艺制作时间周期很长的道理。接着,我们根据画面需要分别涂上了红漆、绿漆和贴了铝箔。一切都未知,我是越来越期待。话说,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双重特点。在后期的研磨中可以体现。由于漆的材质和相应的表现技法决定了漆画的个性品质。从上过了透明漆形成的近乎棕黑色的颜色,经过慢慢的打磨,画面越来越变得透亮,像拨开的层层面纱,下面是精彩的世界。这真是让人惊喜!研磨的程度不同,显现的色泽不同,它可以熠熠生辉,也可以斑驳沧桑。言而总之,越看越感觉到漆画的形式、风格的容量以及艺术精神内涵的深度,都是无法取代、独树一帜的。 两周时间,我们像是享受了一顿来自远古的艺术”快餐“,这顿”快餐“让我品味了民族艺术之精华,我从漆画中学习到了创作是要懂得追溯源头,从根处去寻找没、发现美,以提高自身的艺术感受力和传统艺术的保护意识,这样才不会在现代的狂流中冲昏方向。

漆画胎板的制作

漆画胎板的制作 漆画胎板,俗称漆板,是漆画的胎骨。“不可不坚实也”。大多以木板为胎,也可以用金属、纤维板。胎上还要褙布、刮漆灰、涂漆、研磨等。漆灰多以天然漆调瓦灰而成,也可以用腰果漆、合成漆调石膏粉。 一、漆灰胎板的制法 1、选定木板 以进口加厚三层胶合板为好。小画单板即可。漆画为便于装框,可采用国际通用的油画尺寸。20﹟(72.7×60.6cm)以上的漆画最好采用双包的形式。 注意蒙板一定采用胶合,万万不可用铁钉,否则日久会显现铁钉痕迹,后患无穷。 2、涂漆 用发刷涂生漆(原漆加水后的生漆)一道。双面分两次涂,以防湿气渗入。 3、刮漆灰 将生漆调合中瓦灰成糊状,以宽牛角刀(或塑料板)平刮于漆板,双面都要进行。干后以木砂纸干磨。 4、褙布 以生漆调面粉成漆糊(福州称生漆面)为粘合剂,褙上薄而细的纱布(俗称豆包布),绸布或夏布也可。褙布只需单面,要求粘实。也可褙纸,以高丽纸、皮纸为宜。褙布或褙纸的作用在于防止日久漆灰因木纹而凹陷。由于木材的年轮每一圈之间都是松软的,在长久的岁月中,就会凹陷下去,而出现年轮纹理。 5、刮漆灰 一般需要三道,一道中灰和两道细灰。第一道用中灰,要求厚而匀,并要注意四个边的棱角清晰。这道中灰是决定漆胎质量的关键,如果刮灰平顺,下两道细灰就好做省工。 每道漆灰干后,还要打磨。中漆灰后,以木砂纸干磨即可。细漆灰后,用大块木板垫水砂纸湿磨,不平处以小牛角刀再补刮细漆灰一次。刮漆灰的作用也如褙布一样,以防漆陷而木纹露。此外,还要注意工序不能太赶,待第一道工序十分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道工序,否则也会影响质量。 6、涂漆 一般两道,第一道以推光漆加少许生漆而成,以达到打底漆的目的。日本称之为“下涂”。干后,再用大块木板垫以320﹟水砂纸平磨。若有不平之处,尚需补漆,干后再以水砂纸湿

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都属于表达技巧,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先说什么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而采用的艺术方法。。从艺术流派上看,传统的分为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还有现代所提到的荒诞的,意识流之类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表现的方式上讲,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等。 表达方式有记叙(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那么,如何分析表现手法呢? 1.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2.其次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

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归纳

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1)动静结合(2)虚实结合(3)点、面结合(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5)远、近、高、低相结合(6)色彩搭配(7)白描手法 (1)动静结合 在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2)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

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 “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远近高低相结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总之,景物描写,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详尽描摹,才能塑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雨后池上刘攽(全国Ⅲ卷)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鉴赏: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

(完整版)漆画大纲.doc

《漆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名称: 学分: 总学时: 175。(其中,讲授30学时,实训145学时)。 适用专业 :艺术设计(室内配饰)学生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风景写生、速写等。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目的是要掌握《漆画》课程的发展历史、制作材料、制作工艺、技法等,教师对漆画工艺的整 个过程进行逐步讲解,强调漆画的绘画性和工艺性特点,对传统的技艺及工艺程序进 行认真的学习和继承,从作品的需要出发,确定适当的漆画技法,为艺术设计等课程 打下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漆画的基本特点、工具材料的性能等,基本 掌握现代漆画的制作方法及过程,以及现代材料在漆画中的运用等。 二、理论教学目的、内容与课时安排(学时数 :30 学时) (一)漆画概述(学时数:4 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漆艺的来源、发展,从整体上了解其定义及其发展渊源,掌握漆画的 特性及发展历程,确立本课程的专业地位。 教学内容:漆画的概念,中国漆艺简史、现状与思考、未来发展。 教学提示:重点:学习漆画必须了解漆艺的历史;难点:历代漆艺的特点。 作业:写一篇论文 题目:简述中国漆艺髹饰技法的演变。 要求: 2000 字左右。 (二)漆画材料与工具(学时数:8 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理论授课与实践,使初学者基本了解漆画的种类与特性,初步掌握工具使用,为今后漆画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工具、材料等一系列必需品与胎板的制作。 教学提示:重点:区别漆画的工具不同与其它画种;难 点: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与材料。

(三)传统漆画技法、现代漆画技法(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目的:漆画的技法千变万化,即可单独使用又可综合使用达到丰富效果。 教学内容:几种漆画技法即研磨、镶嵌、绘漆、彩绘、泼洒法、堆漆等。 教学提示:重点:每种技法的差别;难点:技法如何服从画面。 (四)漆画的罩漆、推光(学时数:6 学时) 教学目的:使漆画凹凸不平面经研磨后作品完成,有富有内涵的光泽。 教学内容:调配好聚酯,多次打磨,水砂号纸越来越大;对罩平的画面反复摩擦去除 浮光。 教学提示:重点:区别漆画的工具不同与其它画种;难点:推光不够亮。 三、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总课时: 145 学时) 实训项目一 (一)实训项目名称:镶嵌装饰工艺技法 (二)实训学时: 50 学时 (三)实训目的:镶嵌装饰工艺因所用原材料不同可分为螺钿镶嵌、点螺镶嵌、蛋壳 镶嵌、骨石镶嵌、金属材料镶嵌等。以蛋壳为例,将蛋壳内薄膜剥净后,内厚涂生漆 贴在漆板上,形成花纹,经粘贴压平,蛋壳破裂的碎纹自然而富有装饰趣味。干固后 雕除不整齐的部分,经上黑漆,刷细炭粉;打磨,全面髹漆、再打磨,使其显出蛋壳 花纹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镶嵌装饰技法。 (三)实训内容:步骤: 1、制版 2、拷贝 3、材料镶嵌 4、填漆 5、罩漆 6、打磨 7、抛 光等诸多种工序,直至完成。 (五)实训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判,并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项目二 (一)实训项目名称:泼漆技法(二)实训学时:15学时 (三)实训目的:把几种加入稀释剂的“漂流漆” ,泼洒在一起,使其相互渗化、流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像中国画的泼墨泼彩,需要人们的驾驭,又不能全部控制,往往需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不是胸有成竹,而是胸无成竹;不是意在笔先,而是意在笔后。借助自然造化的力量,表现了人的巧思匠心,体现了传统艺术的精神和特色天工意匠。 (四)实训内容: 步骤: 1、制版, 2、泼漆, 3、罩漆, 4、打磨, 5、抛光等诸多种工序,直至完成。 (五)实训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判,并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项目三 (一)实训项目名称:变涂技法(二)实训学时:15学时 (三)实训目的:变涂也称为泼彩填漆,在漆板上泼下稠漆,然后洒或滴稀释剂,漆 被驱散、流动、融合,留下凹凸不平,如洒水则留下低凹的水迹样。也可以借助于树叶、稻子、各种豆子或用刷子、蘸子等工具造成漆表面不平,取得自然的纹理,再填漆。也可根据画的需要,局部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