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文/双木

当代中国人的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这大概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注意自省的人们总能发现自身信仰的“缺失”,从马加爵事件到药家鑫事件,从三鹿毒奶粉事件到小悦悦事件,而“缺失”正困扰着我们,让我们的灵窒息。且心灵上的痛苦对于自省的人们也不断的证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人脑中的一切话。”

在中国的长达2500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思想信仰由儒、释、道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儒家为主,释、道辅之。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加上佛家的转世,少年时期十年寒窗,发愤苦读,为的是求取功名,为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近中年,在宦海中浮沉,面对残酷的现实,身心疲惫,于是他们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走进自然,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晚年人已垂垂老矣,回忆一生罪孽与痛苦,不禁感慨万千,遂入佛门,一心修行,为的是寻求解脱,人死后能到达佛家净土转世。也许是中华这种独特的人文环境因而产生了此种独特文化思想,其并承担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各个社会职能。儒、释、道三家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

儒就是指得儒家思想,释是指得是佛家思想,道是指得是道家思想。这里面首先就儒家思想,儒家理论就个人来说讲究个体与天下的同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个体的完善而在于平天下。也就是说天下平了个体也就自然的到达了最终目的。就社会群体来说,儒家思想是以宗族生活为基础的,个体的经济生活。所以儒家思想在中国如果概而言之:可以说就是一个“天人合一”的个体伦理与宗族生活的社会伦理相结合的伦理体系。

其次就佛家思想而言。佛教自从汉末陆续从印度传到我国,最终在唐时正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得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国的佛教自从法华宗乃至禅宗以后,佛学便渐渐“中国化”了。总之佛学在中国渐渐与儒学相互渗透,并转变为“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

为体。”转变成为一种把自我寄托于来世的心性信仰。

最后就道家思想。道家更应该像是是一个人生哲学。道家讲究出世,讲究无为,讲究顺其自然。道家对于现世不如儒家那么积极,它是一种被动的顺从。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所以道与儒应该是最早相互影响的。两者就像天平的两端,互相的调节能够使一个人保持一种心性的平衡以面对现世的残酷。

反观后来的佛家,也许是因为在五胡乱华的年代佛教被认为是胡人的宗教,是外来的,所以长期以来自然受到了传统中国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反弹。魏晋南北朝时期几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佛学后来也心性化了,其被一定意义上同化了,被儒和道感染了。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儒和道本身也没有“逃脱”被佛家感染的命运,道教的形成就是一个证明。如此儒、释、道三家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而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历史在人类思想史当中也算是个奇迹。

但是自从1840鸦片战争年以来,中国最为剧烈的地震还是在思想领域的大地震!从开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后来“德先生、赛先生”中国的知识人们无不尽心寻找新的出路以解救民族危亡。然而现实的危及使得我们的知识人们很难全面研读西学之精髓,往往都是功利性的“拿来主义”。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作为西学最高精神的“真理”,并没有植入中国人的骨髓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极端的思想。变革后来演变成为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全面的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的批判,不顾一切的抨击,而文化大革命则否定了除社会主义之外的所有文化,不管古代的,还是西方的,这种危害不亚于焚书坑儒与清代文字狱了。

要知道割除了国学与西学之后中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要知道,一个国家的思想体系不是简单的“爱党爱国”所能概括的,它是通过上千年的沉淀和积累,慢慢沁入到这个国家和民族每一个成员的血肉和灵魂之中。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华民族算是与旧有的思想体系割裂了,但是当信仰的社会主义又一次经历着重大变革之后,人们变得有些不知所

措了。当旧的道德约束力被当成阻碍展的枷锁一起被抛弃之后,新的道德约束力又还没有形成,于是大家迷茫困惑中开始放纵自己的私欲,最后形成了一股洪水。

失去信仰的人们开始信仰其金钱,以前被压制的丑陋成了“美德”。但这仅仅是道德沦丧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它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人们名义上是与旧的思想体系割裂了,但是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岂是短短十年就能割裂的,最关键的是在割除旧的思想体系之后,人们没有用新的正确思想加以取代。用一种粗暴的方式去打倒一种旧有的东西,它代表的不是一种理性,而是一种泄愤。法国大革命是如此,文化大革命也是如此。历经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至少在大陆遭到了致命性的摧残。民众的道德观变了,变成了空洞与虚无。改革开放后,思想的禁锢被打开。如此当代的中国思想信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儒道佛,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自由主义、金钱主义、可以说都有其一席之地。更有的人宣称自己没思想、没信仰,这就是所谓革命的后遗症了,显然,这是一只思想信仰的“精神分裂”。当然官方所宣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了,这就是所谓的“国家信仰”。

从另一个方面,要知道打倒国学,进而打倒西学,该用什么东西去取代?这个也是很重要的,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列宁主义?那么中华民族就必须完全与自己此前的历史和文明割裂,那么以后的中华民族还叫中华民族吗?其实,作为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为什么不能从自己古代思想土壤中找到进步的源泉?信仰不一定要有宗教,他可以是一种思想体系。中国确实没有强烈的宗教,但是中国文化的儒、道、释、墨等等思想都是极其宝贵和天才的思想与哲学,只是在历史中被歪曲了。但是我们可以去伪存箐,从博大高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人历来是重精神道德的民族,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这一点也将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儒家提倡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恕道”难道不与现代文明人文思想的核心之一-宽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孟子的民重君轻,“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思想难道不是中国的人本思想起源吗?墨家的兼爱、尚贤、非攻难道不是一种博爱、平等与和平思想吗?墨家“颇治科学”,难道不是一种提倡科技的思想吗?法家的以法“定分止争”难道不是一种法治思想吗?道家的“道法自然”难道不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环保思想吗?

尽管这些思想有着各种局限性,但它们为中华民族提供各种先进思想的源泉,就算是古希腊文明,难道它就将自由、民主、科学全部讲清楚了?西方的文艺复兴难道只是一种“复古”而不是在旧有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来细细回味了一下西方国家的进程历史,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号称十分保守的英国就是靠循序渐进在欧洲最初的奴隶制度,这个由野蛮人建立的国家有什么思想根源?还不是吸取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思想,将其做为基础,然后不断吸收、不断改进,最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度。正因为这种循序渐进,使得它的国家没有生太大的变化和起伏,从而延续了数百年的强盛。相比之下法国,一会儿革命,一会儿复辟,大起大落,使得这个号称欧洲大陆最强国就从来没有长时间真正强盛过。

为什么中国不能利用“复古”运动的名义,从春秋战国时代那无比璀璨的思想文明中追本溯源,找到合适的思想,再吸收古希腊等西方文明的先进之处,最后形成自己的先进文明?况且,历史的的发展证明了哪些东西对中国相对有利,哪些东西对中国不利,站在这个历史高度,总比孔老夫子根据自己的喜爱和个人坚持的思想去修编《春秋》和《诗经》要强。并且有了这些春秋战国的思想做基础,那我们学得西方科学、民主、自由等思想就不再是无根之源或者是外来户,只有在自己的历史和文明基础上展出最适合自己的思想体系,才

能使得自己获得最快最好的发展。

中世纪哲学中理性与信仰关系之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321245.html, 中世纪哲学中理性与信仰关系之思 作者:李敏 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02期 摘要: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世纪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理性和没有信仰都不能称之为中世纪哲学。以梳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为脉络,重新审视和评价中世纪哲学,纠偏人们传统观念中对宗教的认识,对解决现代所面临的理性过度张扬、信仰失落、价值迷失有一定的启示 作用。 关键词:中世纪哲学;理性;信仰;调和 中图分类号:B50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6—0013—02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是中世纪的核心问题,贯穿了中世纪哲学形成、繁荣和衰落的全过程。 提起中世纪,人们大都会认为:中世纪——这个由14、15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提出的,用 以指称欧洲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他们所处的启蒙时代之间那一段黑暗的文化断裂时期,是欧洲历 史上最黑暗的时代,是封建的基督教世界,是西方人的理性寒夜,哲学神学的婢女的时代。其实,如果能够用辨证的态度给予这个时代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的话,中世纪哲学则是以一种独特的形 态延续着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轨迹,并且秉承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在理性的科学精神和信仰的宗教精神的交融中发展。在理性张扬、科学主义盛行的今天,人类精神家园失落,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以理性与信仰之间力量的消长为脉络,重新审视中世纪哲学的基本精神,纠正人们传统观念中对宗教的偏见,对于解救现代人面对的信仰危机和价值迷失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1.理性依赖信仰存在 在早期教父哲学把希腊、罗马的哲学视为异端,反对任何有理性的思考,提倡绝对信仰。教会一直强制推行这样的思想准则,要求哲学服从神学,信仰高于理性,启示高于知识。但是早期基督教虽有着虔诚的信仰,却没有系统的神学理论,而希腊哲学却有着成熟的理性批判能力,迫于传播发展的需要,它不得不转而利用哲学。所以早期基督教一方面贬抑理性,另一方面也对希腊哲学进行有选择地接纳,借助哲学的反思,逐渐走上了理性化的道路,使基督教神学思想迅速地理论化、体系化了。 这时期的理性要依赖于信仰才能存在。以中世纪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真理台柱”的奥古斯丁为例,他的名言是“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信仰”,主张信仰高于理性,靠神秘的直觉去认识上帝,但是又认为上帝是可认知的,可以用形而上的方法加以论证。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把理性引入了神学,把理性与信仰结合起来。随着人们对理性的追求日益强烈,对教义的质疑也是越来越多,早期教父哲学家们也逐渐意识到信仰无理性是盲目的,要想使基督教信仰成为一种普遍现

2018年银行党员思想汇报

2018年银行党员思想汇报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下面是尽心尽力的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银行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银行党员思想汇报(一) 敬爱的党支部: 时间过得真快,从我成为预备党员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在组织的关怀和老党员的熏陶下,我的思想不断的得到了磨练和提高,现向组织汇报一下这半年来的情况。 在思想政治方面,我继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在此其间,正值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学习了报告后我深受鼓舞,这不仅增强了我对党的信心,还使我看到了祖国的希望与未来。 XXX同志的报告,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为主题,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得到大会代

表的一致赞同,得到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报告全面分析了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了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江泽民同志的报告,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过去与规划未来的统一、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时代意识、创新意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这次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要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不断增银行工作人员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以下几点: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

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西方伦理学家辞典》1992(李萍.执笔) Jaspers Karl,1883-1969,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1883年,马克思去世。但在同一年,德国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雅斯贝尔斯。 如果你不是雅斯贝尔斯的至亲好友,那么,当你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定会高高在上地坐在他的沙发椅中,就像一位亲王那样从他的宝座上慈祥地俯视着你。他会听你谈论上帝、世界和人类的知识。但是,他会在亲切地赞同或反对之后,继续陈述他自己的观点。有人说,这多少有点仪式化的小把戏中的些许威严,不免让你顿生凉意。 这的确就是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写照。 他年幼时得过一种怪病,使他无法进行爬山、骑马、跳舞等激烈的运动。 于是,他长期过着单调的生活,显得十分孤独而又很难与别人进行沟通。 除了公务,他从没有去过公共场所。而在大学教书期间,他和同事间也从来没有什么亲密的联系,更不用提他对哲学家大会的厌恶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孤独地,但又十分固执地同所有人辩论。 他的这种不容分辩的说教口气,被有的人称作“雅斯贝尔斯式的表演”。 1901年(18岁),入海德堡大学读法律,后在柏林、格丁根和海德堡等地的大学学习医学。 1909-1915年,担任海德堡大学精神病医务室志愿助理研究员。 1921年(28岁),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1948年(65岁),接受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哲学教授席位。 1913年,《普通精神病理学》。 1919年,《世界观点的心理学》。 1931年,《现时代的人》。 1931年,《时代的精神状况》(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 1932年,《哲学》(三卷),这是用德文出版的最有系统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 1933年,《这个时代的人》。 1935年,《理性与存在》。 1936年,《尼采》(Nietzsche)。 1938年,《存在哲学》(Existenzphilosophie)。 1950年,《哲学入门》(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 1946年,《关于大学的意见》,议论如何重建大学。 1946年,《论德国人的罪恶问题》。 1948年,《论真理》。 1948年,《哲学的远见》。 1949年,《历史的根据和目标》(《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957年,《大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 摘要:中国民众的信仰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各种信仰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分化组合,使当前中国民众的信仰构成有了新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信仰危机表现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重建信仰己刻不容缓。 信仰困境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信仰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未开化之前,人类处于人与神的混沌世界。随着人类自觉意识的诞生,超越现实经验层面的信仰世界也随之从现实世界中分化出来。自此,人类便拥有了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超验的信仰世界。正是这样的一个信仰世界,使得人们怀有崇高和敬畏;有个这样的世界,人就拥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终极意义和目标;有了这样的世界,人类社会就有精神依托、社会就多了安宁与祥和。但也因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它与现实世界就充满了紧张和冲突,现代性之前的人类文明也就此构筑二重世界的紧张性。然而,随着现代性的应运而生,超越意义的信仰世界随之解体和坍塌,人们热衷于现实的、可计算的利益目标,而不再将宗教信仰和超越性精神的追求作为生活唯一性目标。换言之,信仰困境或精神危机就成为世俗时代的主要趋势。 一、信仰的哲学释义 信仰从哲学意义上的理解是人类生存基于现实生活之上的最根本的、具有超越性的追求,它不仅引导着人们的行动,同时给予人们以希望,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终极归宿。信仰体现着对最高价值的一定对象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诉求,可以说它主导着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生命和灵魂。信仰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它的确立正是人通过自身的本质力量自觉地去除劣根性,同时也是确立人未来生命发展方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有完成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和理性延伸的自我清醒,决定了信仰持久不变的性质。信仰可分为个体信仰和社会信仰,个体信仰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信仰,因而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而社会信仰的主体则是社会共同体,具体说来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其他独立的群体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确定性及整体性的认识,寄托了该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和精神性情感。社会信仰在人类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这个社会共同体的一种精神坐标,体现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满足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情感需要并使之产生归宿感的作用,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社会信仰是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体现着人类群体的最高价值和人类自身具有社会属性的本质特征,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当代中国信仰危机的解读 信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冲击,使价值观、社会信仰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曾经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系正经受着各种挑战;各种思潮和文化的不断涌现;宗教信仰被人们重新追捧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迷茫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场信仰危机当中。如

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

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 文昌小学杨昱婷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认真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深刻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着力解决为什么要树立远大理想的问题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价值观念同时并存、互相碰撞,“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部分党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共产党员,树立远大理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支配着共产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区分是否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根本标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广大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并自觉为之不懈奋斗。相反,一些党员之所以在革命遭受挫折、面对艰难险阻时产生迷茫、彷徨,甚至投敌变节;之所以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甚至违法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摇或丧失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面临着各种严峻的现实考验。每个党员只有把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自我修养的终身课题,作为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主攻方向,时时处处做到自重、自省、自励,才能在考验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激发人们产生崇高的人生追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吴运铎曾经说过,“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坚定,目标越远大,追求越执着,就越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时10万人,到达陕北时只剩1万多人,但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必然实现,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党员自

中国人信仰的根源辨析

中国人信仰的根源辨析 信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产生了关于中国人有无信仰的争论。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命”为起源,以身处社会之中的“人”为信仰主体,以道德信仰作为核心内容,以“天人合一”为终极价值关怀,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当代中国信仰重构应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统领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标签:信仰;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因而也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随之而出现了信仰的危机。信仰作为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建设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信仰的重构还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求精神力量。 一、关于中国人信仰有无的争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物质财富的增加也随之而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在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思想领域,一场关于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的争论由此展开。 1、多数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 美国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兰德公司撰文并预言: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穷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文章认为:中国人在心理上受无神论思想的影响,排斥宗教信仰并将其视为迷信;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泛神论,拜鬼敬神的现象非常普遍。当在精神领域中无法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信仰时,便丧失了敬畏之心,导致个人的自我意识被无限夸大,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各自行为。当人们心中没有罪恶感时,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便暴露出来。也正因为没有信仰,所以“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他们内部自己。”[1]信仰的缺失使中国人将对金钱与权力的追求视为人生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行动上就表现为自私自利和缺乏同情心,而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的。 以上事实反应了国际社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人信仰观的普遍看法。虽然这是基于对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但由于西方人不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因而未免过于夸大和片面、有失公允。 2、一些国内学者也认为中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信仰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理想和信念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理想和信念 敬爱的党组织: 党校培训已经开展两周了,每一次的学习活动之后,我都觉得自己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思想觉悟不断地加强和深化。我在不断的深化学习中在思想上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在内心的深处树立了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共产党*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的重要精神保障。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共产党人有着为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列主义旗帜,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脚踏实地工作,反对各种消极腐朽现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理想和信念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前进方向。党员的理想信念,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坚定共产党*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说,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但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通随着苏东剧变,共产党*运动进入低潮,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了新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要坚定共产党*信念,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有的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社会主义信念淡化;利用职权攫取国家财产等等。因此,共产党员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必须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才能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做到明辨是非。我认为党员首先要有坚定的共产党*理想信念,高度重视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头脑,才能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才能坚定共产党*理想信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压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我国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

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心得体会

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心得体会 一、把加强政治修养作为第一任务,坚定政治信念、提升思想境界 政治修养是共产党员修养的核心。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必须有自己鲜明的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主张,展示了共产党人政治修养的最高境界。实现党的纲领,坚定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主张不动摇,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信念。因此党员干部要把加强政治修养、坚定政治方向作为第一任务,努力提高自身思想境界,自觉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把满腔政治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做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 二、把加强理论修养作为第一需要,强化理论武装、指导发展实践 党员干部提高理论修养重在加强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自觉把理论学习与自身思想实际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自身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理论素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紧密联系形势任务、工作职责和思想实际,切实把创新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想方法、抓工作搞建设的能力素质,推进医院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要牢固树立实践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把党的科学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着力提高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把学习的成效转化成谋划发展的科学思路、推动工作的措施办法。 三、把加强作风修养作为第一任务,强化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 作风修养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它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高低。在工作中,要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谋划工作、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始终按照相应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公平正直,不徇私情,相互协作、主动作为,切实做到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作为不乱为。思想上,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生活上,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保持廉洁情操,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虚心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生活、哲学与信仰】

【生活、哲学与信仰】 在生活、哲学与信仰之间,我们到底选择谁?生活、哲学与信仰,三者我都会选择!因为哲学让我学会思考生活,而信仰让我懂得了真正的生活,所以只有具备了哲学与信仰,我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地生活,而不仅仅只是活着!在这个世界里,有的人为了生活而生活,有的人为了哲学而生活,有的人为了信仰为生活。或者换句话说,有人为了活着而活着,有人为了哲学而活着,有人为了信仰而活着。同样的生活,却会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老百姓的生活平淡而朴实;哲学家的生活理性而执着;信仰者的生活,真诚而又具备激情的美丽。那么3者之间,谁为神圣?谁为世俗?或许有人会说,老百姓的人生是最为平凡,最为现实也是最为世俗的;哲学家的人生介于世俗与神圣之间;而信仰者的生活是最为神圣,因为他激情燃烧的背后,必然是神明的天启。但也有哲人说,老百姓的人生,才是最真实、最平淡的。回归朴实与宁静,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神圣。也有人说,哲学家们都是疯子,他们扰乱了这个世界!也有人说,信仰者的激情是疯狂的魔鬼在舞动着的他的爪牙,迷惑着这个世界!生活、哲学、信仰,3者到底谁为世俗,谁为神圣?!有人说出家人是为了躲避俗世的生活,而遁入佛门。而出家人却说我们的修行、我们的的智慧、我们的慈悲与功德,无一不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那么生活是什么?是道场,是地狱,还是戏台?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场戏,红楼一梦唱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说尽了儿女情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你唱罢了我登场?有多少真情面对,就有多少爱恨情仇。戏中人却说戏中人,梦中事还在梦中说!

数不尽的恩恩怨怨,诉不完的凄凄惋惋,有谁能说得出其中的个因,又不谁能逃得脱人生的无常?人生本来就是逢场作戏,何不及时行乐?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所地狱,风吹雨打,日晒夜露。偿不完的世间艰辛,说不出的酸甜苦辣。到头来,两脚一蹬全抛下。悲惨惨,孤魂野鬼不知何处去安家?!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座道场,在生活里,我们体会到了生命无常;在生活里我们觉察到了生命的真义;在生活里,我们完成了生命的脱胎换骨地蜕变;在生活里我们找寻了心灵的最后归宿!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生活,它可以平凡,也可以伟大;它可以世俗,也可以神圣。它是现象的本质,又是本质的现象。你可说生活就是哲学,你也可以说生活就是信仰,你还可是说生活就是生活。其实真正价值不在于我们如何回答生活是什么,而是我们在生活里,我们学会了什么,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其实无论我们的生活是戏场,是地狱,还是道场,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切实地体会!或许生活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他没有任何回答的价值。 可是,我们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类,几千年或许是几万年,也未曾放下过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追寻,追寻人生的真义,追寻世界的本质,追寻生活的意义,这就产生了哲学。哲学赋予了人的理性,但也赋予了人类许多的陷阱。哲学一词应当说是西方世界的宠儿,他是智慧的代名词,但也可能演化成为疯子的代名词。然而,哲学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不断在尝试着解决问题。尽管结果不是那么地令人满意,尽管几千年来哲学始终没有给予人们最明确、最中肯的答案。但先哲们对于人类或者社会,或者说世界的真义追求的神圣,却迷倒了所有有着良知的人类。从泰勒斯的一滴水造就整个世界与人类,到

银行员工思想汇报3篇

银行员工思想汇报3篇 篇一:银行员工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下面就我本人的政治学习和日常工作情况向党组织作简要的汇报。 一、认真学习了《党章》,对党有了更深的认识。 利用业余时间我认真地学习了一遍《党章》,近两万字的新党章,分为总纲、细则两大部分,共十一章五十三条。 在总纲里,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的最高理想、指导思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党的政治原则、组织领导等纲领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在细则当中分为党员(九条)、党的组织制度(八条)、党的中央组织(六条)、党的地方组织(五条)、党的基层组织(四条)、党的干部(四条)、党的纪律(六条)、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三条)、党组(三条)、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二条)、党徽党旗(三条)等十一个方面。可谓是详尽全面,为全体共产党人指明了方向和目标。通过学习,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工作的责任心得到了加强。我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最先进的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领导人民的最强大的政治力量。我要争取早日加入这个光荣 的组织里。

二、服从组织分配,尽快熟悉业务,努力工作,更好的为工行及客户做好服务。 我很珍视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为了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柜员工作纷繁复杂,这些都要求我要对现状的情况有较为熟悉的了解与掌握,对待客户要有耐心,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我想这不仅是工作的经验,还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是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的结果。做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坚持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认真履行承诺。我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银行各项规章制度,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起表率作用,协助领导开展各项工作。 本季度虽然我在各级领导的帮组下,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但是我也很清楚在自己身上还存在很多的缺点与不足,比如和同志们的政治交流不够多,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和持久。我有决心改正自己,请党组织考验我。 篇二:银行员工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下面就我本人的政治学习和日常工作情况向党组织作简要的汇报。一、认真学习了《党章》,对党有了更深的认识。利用业余时间我认真地学习了一遍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文/双木 当代中国人的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这大概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注意自省的人们总能发现自身信仰的“缺失”,从马加爵事件到药家鑫事件,从三鹿毒奶粉事件到小悦悦事件,而“缺失”正困扰着我们,让我们的灵窒息。且心灵上的痛苦对于自省的人们也不断的证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人脑中的一切话。” 在中国的长达2500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思想信仰由儒、释、道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儒家为主,释、道辅之。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加上佛家的转世,少年时期十年寒窗,发愤苦读,为的是求取功名,为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近中年,在宦海中浮沉,面对残酷的现实,身心疲惫,于是他们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走进自然,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晚年人已垂垂老矣,回忆一生罪孽与痛苦,不禁感慨万千,遂入佛门,一心修行,为的是寻求解脱,人死后能到达佛家净土转世。也许是中华这种独特的人文环境因而产生了此种独特文化思想,其并承担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各个社会职能。儒、释、道三家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 儒就是指得儒家思想,释是指得是佛家思想,道是指得是道家思想。这里面首先就儒家思想,儒家理论就个人来说讲究个体与天下的同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个体的完善而在于平天下。也就是说天下平了个体也就自然的到达了最终目的。就社会群体来说,儒家思想是以宗族生活为基础的,个体的经济生活。所以儒家思想在中国如果概而言之:可以说就是一个“天人合一”的个体伦理与宗族生活的社会伦理相结合的伦理体系。 其次就佛家思想而言。佛教自从汉末陆续从印度传到我国,最终在唐时正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得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国的佛教自从法华宗乃至禅宗以后,佛学便渐渐“中国化”了。总之佛学在中国渐渐与儒学相互渗透,并转变为“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

哲学科学与信仰

《信仰的历程》读后感 《信仰的历程》是《哲学、科学与信仰》的另一个名字,初看原名很容易就感受到这书名信息量还是很大的,而科学与信仰看似是关联很小的两种概念,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读书前我先了解了这本书的作者。纳迪姆·艾勒·基斯尔(1897-1980)是现代伊斯兰学者、文学家、政治活动家。他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学者,著有《信仰的历程》等信仰或哲学名作,而且是黎巴嫩前最高法院院长、议会议员,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政治事务,关注穆斯林共同体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每每发表卓有胆识的观点和看法,在伊斯兰世界享有盛誉。可以猜测这本书一定带着浓浓的宗教气息。作为比伊斯兰国家著名的思想家尤素夫·格尔达威稍早的一代思想家,纳迪姆·艾勒·基斯尔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二战后,进化论、唯物论和凯末尔主义在中东大行其道,迂腐、僵化的传统乌里玛已无力与之抗衡,致使一代穆斯林青年的信仰面临严重挑战。受过穆罕默德·阿布笃、侯赛因·艾勒·基斯尔等近代维新家影响,并且具备坚实的经学传承学问及现代知识的纳迪姆·艾勒·基斯尔,以非凡的自信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写出《信仰的历程》,对信仰学的重构作了成功的尝试。 在书的序中,作者将自己著书的理由解释为翻译父亲艾勒·基斯尔的一位朋友也是一位学者的笔记,但仔细研读后会发现,那位学者其实一直在作者的脑中,这书中的内容完全都是作者的思想成果。由于本书对这个问题未作任何说明,查找资料时,又未找到相关的内容,故推测应该是出于某种原因,作者采用文学手法,勾画了“海拉”和他的导师“艾布·努尔·穆祖尼”(即“长老”),通过他们饶有兴趣的对话,来抒发自己的哲学和信仰观点。书中主人公的名字“海拉·本·艾祖尔夫”和他的导师的名字“艾布·努尔·穆祖尼”都意味深长:前者意为困惑者、徘徊者,至弱者;后者意为拥有光明者,平衡者、胸有成竹者。这两个名字蕴含的意义,支持了我的推测。人物的设计、场景的布置寓意很明确:“海拉”(困惑者)是一代在传统与现代、信仰与哲学之间徘徊的青年的缩影,而“艾布·努尔·穆祖尼”(拥有光明者、启智者、平衡者)则代表了拥有成熟的伊斯兰认识论和方法论,丰富的哲学和科学知识,又不乏博大、宽容胸怀的伊斯兰学者和导师。 显然,对话的形式使本书增添了几分新鲜感和神秘感。把读者带到一种故事,一种回忆往事的意境之中。让读者感到自己仿佛就置身于那一片原始树林、那所古色古香的清真寺之中,在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恬静中聆听海拉和他的导师的对话,陶醉于他们畅游学海的故事,而不是在读一本哲学或信仰著作。撒马尔干,一个神秘古老、学者辈出的地方,海拉找到了渴望已久的导师。但这位长者其时已离群索居,专事静修。海拉想方设法“破坏”了长老的隐居生活,打乱了他与世无争的宁静。从此,海拉的信仰故事或信仰历程开始了。长老带着他乘上信仰的小舟,去漂流哲学和科学的大海,坐上自由思考的飞船,去遨游正教的广袤星空……历经艰难、坎坷,最终把海拉送到安全、信仰的彼岸。那里,真理光芒四射,徘徊、困惑和迷误烟消云散。 一个个静谧的夜晚,师生之间的对话不断扩展、延伸,直至拂晓。和蔼、韧性、宽容的氛围中,导师牵着自己学生的手,回到远古,与“寻找真主的人们”共行;又带着他不断翱翔,升到“天才的共识”的巅峰。那里,他们与哲学大家、宗教大师、科学奇才们共聚于信仰的黎明:哲学、科学的天才们尽管途径不同、方法各异,但最

最新银行2020年季度思想汇报 2020年季度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我经党组织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组织中的一名预备党员开始,我更加努力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党建知识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精神,按党章要求办事。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这一段时间以来,本人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向党组织作简要的汇报。? 一、我一直在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为局里做出更大贡献。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是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的结果。正因如此,我将更加珍视自己的岗位,以无比的热情与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想自己在政治思想上进步、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自己在工作期间从一名普通职工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我的转变与进步,是行领导的培养、同事们的帮助与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才取得的。我清楚自己要入党,还有很多方面(政治思想、业务知识、工作水平)等需要不断的学习,注意加强政治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党性认识。我也希望领导和同事们一如既往的给与我指导和帮助,我也将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工作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向身边的党员模范学习,起相应模范带头作用。我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行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起表率作用,协助局内开展各项工作。我认真坚持学习各项业务,积极参加党小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和党课学习,在政治思想觉悟和对党的认识上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系列的学习与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工作的责任心得到了加强。? 三、缺点与不足?我也很清楚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点,自我的总结和领导同志们的批评和指导,对我今后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我的缺点与不足具体表现:(1)和同事们的联系不够,缺乏交流;(2)工作中对同事们的关心不够。所以我还需进一步努力改进。以上是我对这段时间以来自已思想、工作情况的总结,不全面和不准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此致?敬礼 敬爱的党组织:? 我作为中国建设银行××分行××支行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多年的培养学习过程中,我明确了当代党员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掌握了发展党员的基本知识及应具备的基本材料,使我们受益匪浅。? 首先,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党指导思想的认识,深刻的领会了将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哲学是一种信仰

哲学是一种信仰,好与坏完全是靠人的主观需要去取舍,取之则是,弃之则非。所以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哲学,因为它也有很多积极的因素。即使在今天普遍信仰唯物主义的同时,对之也应有一种正确的态度: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对待唯心主义,不能因为它代表了一条错误的哲学路线,就采取一种简单抛弃的态度,要看到它是人类认识的一朵不结果的花,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环节。列宁在谈到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时说:“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中去”(《哲学笔记》,第364~365页)。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唯心主义看成是某些哲学家捏造出来的胡说,它是他们在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探讨过程中,把认识的一个片断、碎片、小段夸大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唯心主义在这种认识的片断、碎片、小段中,常常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深刻的思想。不能因为唯心主义在螺旋式的认识曲线的终端发生了变形,而否认它在这条曲线的某个环节上有合理因素,否认这种因素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发展中有积极作用。恩格斯指出,在古希腊人和我们之间存在着2000多年的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问题决不在于简单地抛弃这2000多年的全部思想内容,而是要批判它,要从这个暂时的形式中,剥取那在错误的、但为时代和发展过程所不可避免的唯心主义形式中获得的成果。 呵呵,宗教并不一定是唯心论,唯心论是相信物质是由精神创造的,这是错的。 但是,宗教是说物质是由神创造的,所以不存在唯心。 呵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神是不是存在,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谁又能说那些人错呢? 而且,确实在信了宗教之后,有很多奇妙的事情,有人以为那是迷信。有些确实是迷信,但其中也有确实的功效。 所以,如果你真的是客观的去看这个问题,你会觉的,宗教其实不一定错。而且是对了一部分。 正如科学不能解决人所有的问题一样,宗教也是科学的一种补助。而且很多信宗教的确实道德高尚,所以宗教是有果效的。客观的说,宗教是好的。但有一部分是迷信,或者信错了。就很危险。 现在人容易犯的毛病是,认为神是人的意志所照的,所以以为宗教是唯心论。试问,连物质都不是人的意志创造的,更何况创造物质的神呢? 至于某些人认为神的相貌跟人一样,或者同自然的某个东西一样,那就是唯心论了,绝对是错的。所以拜偶像绝对是错。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真有这样一位神,他既是造物主,又岂会跟所造的东西一样呢?万万不可以为跟受造之物一样。至于你说,该不该信呢?我觉得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死后的事情,你不知道。如果真的有,你岂不是要下地狱吗?只是不要迷信。 说真的,这样的问题都属于精神范畴的,我个人认为没什么错和没有什么对的,很多东西看你自己怎么去看待了。如果你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你可能就是唯物的,如果你看了《理想国》你可能就是唯心的。其实唯物还是唯心和我们现实的生活关系不是很大,很对问题对症下药就是拉,不要太偏激就行了 这种分法也有问题 恩格斯把哲学最根本的问题归结为思维与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列宁则把“柏拉图路线”(唯心主义)和“赫拉克利特路线”(唯物主义)当作是哲学“两军对战”的“两大阵营” 质疑当然是有的,最主要就是20世纪的哲学,20世纪哲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这种划分。用这个区分去划分古代与近代哲学,基本上(是基本上)是适用的。但是,20世纪的哲学,已经很少研究本体论,而转向对语言的分析、“面向实事本身”、主体客体关系的研究等等。可以说,20世纪的哲学,不再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两军对战” 按照唯物主义的逻辑,宗教是人类精神的鸦P,上帝是人类无知的产物,是人类愚昧的表现。 我们现在的F败是由于彻底坚持了唯物论。唯物主义仅仅是这个世界广大真理的一部分,他们却把唯物主义当做全部真理;唯物主义仅仅揭示了这个世界的浅层真理,他们却把唯物主义的结论当做深层的真理,并排斥更进一步的思考。 (一)唯物主义完全是一个错误的基点!基点错了,无论你怎么努力,你所取得的成果只能是畸形的、歪曲的、甚至错误的。直到若干年后,历经千辛万苦,这些从事哲学思考的人,才认识到自己走错了道路,于是慌慌张张地向正确的方向折回——但已白白耽误了太多的宝贵时光!更有一些人,悟察到自己走错道路时,已经耄耋老矣,此时只有欲哭无泪、仰天长叹

银行员工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银行员工预备党员思想汇报篇一:思想汇报(银行员工入党思想汇报4)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苦难虽给予中国沉重,但历史让中华不朽。同样地,责任给了我们重担,也能让我们的生命不再平庸。党员的身份加强了我与祖国的联系,也增添了我的使命感,党性的锻造与束缚促进我的发展,利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党员是由特殊材料铸成的。”是的,这种特殊性有着更多的约束与使命,给了我一种不同的眼界与视角,它使我有了“志当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抱负,使我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追求,它使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党性将我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的理想与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它使我有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执着信念,它使我明白了“只有抵制诱惑,才有可能做出更多的高尚行为来。”党员的核心地位及领导作用决定了对党员的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自省精神,只有建立一个审美维度,才可能随时对自己的恶行表示悔恨,这个审美维度即是个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面无形的精神旗帜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古人所提出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大厦千间,夜眠七尺;饮水江河,不过

满腹。”也是价值观的体现。革命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员决心要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献身于中华民族的未来,这也是价值观的体现。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决心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倾注于党的事业也是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更应把自己与人民的利益与幸福联系起来,把人民放在首位,在需要的时候,做出必要的牺牲。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在面对外界压力与冲击时,依然坚定、英勇;同时,一个正确的信仰,一个将自己融入人民与祖国未来的信仰,在面临再大阻力时,都是不会破碎的。 理想对于人,犹如目标对于集体,对于民族,是至关重要的。怀有理想的人能在漫长的冬夜的辨清事物。我们有些人让梦想干枯,但有些人却培养、保护他们,在生命的低潮时仍然培养它们直至看到太阳和光明。理想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动力。作为党员,我们更应树立远大的目标——目标越远大,意志才会越坚强。我们应该也有能力去追逐我们的理想——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中华儿女的责任。惟有深刻的认识和觉悟以及深沉真挚的爱国之心才会产生“矢志不渝”的坚定的行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往往用金钱去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价值,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从建立到至今,我们看到了她的改变与发展。“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三个代表”、以及“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们坚定了对党的信心。有些人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演变与依存逻辑_张祝平

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在传统农村社区中,民间信仰是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它带有一定的原始性和随意性,在古代社会,其信仰场所和各种仪式活动经常受到一些地方官员的查禁。近代以来,它又受到来自所谓的“文明社会”人士的攻击,并与来自西方的基督教产生激烈磨擦。现代社会中的民间信仰一直被视为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而遭到批判。新中国成立后,在历次破除封建迷信及各种政治运动中,民间信仰不仅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而且也失去了生存空间。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改革的巨大成功和社会的转型,民间信仰出现了复苏,集中表现为乡村庙宇得到复兴,信仰人数有增加的趋势,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社会适应性。 一、当代中国民间信仰演变历程回溯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泛化性宗教”①, 其演变轨迹被深深地打上了国家政策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政策的波动使民间信仰也经历了一个波动过程,其演变历程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一)民间信仰的初步断裂与艰难延续时期(1949-1966)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法理层面上一直倡导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宗教的合法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公民宗教权利的基本规定。然而,事实表明,这一时期国家的具体政策对于民间信仰的冲击也是非常深刻的,特别是民间信仰的物质层面受冲击最直接、最严重。1950年开始开展的土地改革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移风易俗运动,使祠堂与村庙公田不复存在,寺院的田产锐减。民间信仰组织也同样受到冲击,如村庙管理委员会、香会等都在被取缔之列。在合作化及人民公社运动中,祠堂与 村庙大多被改作他用,有的成为生产队和大队的仓 收稿日期:2009-07-06 基金项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课题“民间信仰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公共生活”(项目编号:09CGSH009YBM)作者简介:张祝平(1975—),男,浙江龙泉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研究员,从事宗教和农村社会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演变与依存逻辑 张祝平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当代中国的民间信仰经受了被阻挠、查禁,甚至被取缔的命运,伴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社会的转型,民间信仰又有了很大的复苏,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社会适应性。然而,民间信仰并非国家法定的宗教信仰,其生存状态仍然时常受到挤压,地方政府对其管理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有时还将其视为封建迷信活动予以打击和取缔。在这种社会政策环境下,民间信仰继续获得较快的发展与较大的生存空间,这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农村民众的精神需求以及民间精英分子积极寻求民间信仰发展的合法性有关。 关键词:民间信仰;当代演变;生存逻辑;合法性中图分类号:C 912;B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 (2009)06-0024-06 第26卷第6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26No.62009年11月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Nov .20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