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魏文学

曹魏文学

本文由cherry_nhxy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古代文学
曹魏文学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的界定:建安, 建安文学的界定:建安,本是东汉王朝最后一个 皇帝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 196)。从政 皇帝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20 年)。从政 治上说, 治上说,这是汉王朝发发可危分崩离析的动乱年 但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 代,但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却是一个光辉 灿烂的新起点。从此, 文学的自觉时代” 灿烂的新起点。从此,“文学的自觉时代”开始 文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 了。文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三曹:曹操、曹丕、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 刘桢 蔡琰
1、“文学的自觉”的提出 、 文学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这一提法广为学术界所熟知,是从鲁迅 鲁迅《 “文学的自觉”这一提法广为学术界所熟知,是从鲁迅《魏晋 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开始的,在这篇文章中, 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开始的,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曾 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时代可说是‘ 说:“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 觉时代’ 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 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Are for Art’s Sake)的一 ) 派。” 其实,这一说法最早是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提出的。 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提出的 其实,这一说法最早是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提出的。1925年, 年 日本京都弘文堂书房出版了铃木先生的《中国诗论史》 日本京都弘文堂书房出版了铃木先生的《中国诗论史》(旧译 《支那诗论史》),在书中,他说:“通观自孔子以来至汉末, 支那诗论史》),在书中,他说: 通观自孔子以来至汉末, 在书中 基本上没有离开道德论的文学观, 基本上没有离开道德论的文学观,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内进而形 成只以道德思想的鼓吹为手段来看文学的存在价值的倾向。 成只以道德思想的鼓吹为手段来看文学的存在价值的倾向。如 果照此自然发展,那么到魏代以后, 果照此自然发展,那么到魏代以后,并不一定能够产生从文学 自身看其存在价值的思想。因此,我认为, 自身看其存在价值的思想。因此,我认为,魏时代是中国文学 的自觉时代。 的自觉时代。” 鲁迅的文章是他在1927年9月在广州所作的一次学术演讲,因此, 鲁迅的文章是他在 年 月在广州所作

的一次学术演讲,因此, 月在广州所作的一次学术演讲 鲁迅的“文学自觉” 大约是借鉴了铃木虎雄的观点, 鲁迅的“文学自觉”说,大约是借鉴了铃木虎雄的观点,但由 于当时铃木的书在当时学术界并未受到注意, 于当时铃木的书在当时学术界并未受到注意,故自鲁迅的文章 发表后“文学的自觉”这一提法, 发表后“文学的自觉”这一提法,才在中国的学术界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 泛的影响。
“文学的自觉” 的要义: 文学的自觉” 的要义: 文学的自觉 一是指文学创作的自觉;二是文学观念的自觉。 一是指文学创作的自觉;二是文学观念的自觉。 文学创作的自觉——文学创作主体可以相对自由 文学创作的自觉 文学创作主体可以相对自由 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注重文学的抒情性特点, 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注重文学的抒情性特点, 注意到文学的形式美。 注意到文学的形式美。 所谓文学观念的自觉是指对文学本身的特征和文 学创作的规律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学创作的规律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并在理论上 加以总结来指导创作。 加以总结来指导创作。 就文学自觉的表现特征, 就文学自觉的表现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方面:
一是文学从学术中的独立及文学自身价值的发现 与重视。 与重视。 秦汉时期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 秦汉时期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但是到 了曹魏时期,文学独特价值则受到了重视, 了曹魏时期,文学独特价值则受到了重视,并且 逐渐从学术中分立出来。曹丕《典论·论文 论文》 逐渐从学术中分立出来。曹丕《典论 论文》中 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说:“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 丕此处的“文章” 当然不全是指文学, 丕此处的“文章”,当然不全是指文学,但却是 将诗赋包括在内的, 将诗赋包括在内的,这种将文学的价值提高到与 经邦治国同等的地位,是前未有的。 经邦治国同等的地位,是前未有的。这说明到了 这一时期文学的价值已被人们所认识。 这一时期文学的价值已被人们所认识。
二是文学的体裁分类的细致化。 二是文学的体裁分类的细致化。文学体裁分类 的细致,是对文学自身特征认识深化的结果, 的细致,是对文学自身特征认识深化的结果, 它反映了人们对各体裁文学体制及风格特征有 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在魏晋之前,尽管也有文体辨析的意识, 在魏晋之前,尽管也有文体辨析的意识,但真 正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于曹丕 曹丕。 正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于曹

丕。他在 典论·论文 论文》 将文学的体裁分为四类八种, 《典论 论文》中,将文学的体裁分为四类八种, 提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 提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 陆机的 文赋》 欲丽。 到了西晋陆机 欲丽。”到了西晋陆机的《文赋》将文体分为 十类,特别是将诗、赋分为两类,指出: 十类,特别是将诗、赋分为两类,指出:“诗 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挚虞的 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挚虞的《文章 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 刘勰《文心雕龙》 种文体, 流别论》论及 种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论 文体分为33大类 萧统《文选》分为37类 大类, 文体分为 大类,萧统《文选》分为 类,文 体辨析的细密,是文学自觉的又一表现特征。 体辨析的细密,是文学自觉的又一表现特征。
三是创作上的个性化与对作家个性特认识。 三是创作上的个性化与对作家个性特认识。 1、在魏晋之前,作家创作个性特征不十分鲜明, 、在魏晋之前,作家创作个性特征不十分鲜明, 尤其是两汉时期, 尤其是两汉时期,由于作家人格精神上独立性的欠 缺,其作品在风格上往往是群体风格遮弊了作家的 个性特征,到了魏晋以后, 个性特征,到了魏晋以后,作家的作品则具有浓烈 的个性色彩与鲜活的魅力, 的个性色彩与鲜活的魅力,创作的个性化愈来愈明 显。 2、与此同时,理论上对作家的个性化也有了认识。 、与此同时,理论上对作家的个性化也有了认识。 曹丕《典论·论文 曾指出: 文以气为主” 论文》 曹丕《典论 论文》曾指出:“文以气为主”,这里 指的是作家的个性气质, 的“气”,指的是作家的个性气质,它是作家主体 精神上的独特禀赋, 精神上的独特禀赋,决定着作家的精神品格与心理 素质,正由于它是一种独特的禀赋, 素质,正由于它是一种独特的禀赋,所以曹丕说是 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四是文学审美特性的追求。 四是文学审美特性的追求。 文学之为文学,离不开文学的审美特性。 文学之为文学,离不开文学的审美特性。这 种审美特性,一是其情感特征,二是形式上 种审美特性,一是其情感特征, 的美感特征。 的美感特征。 魏晋之后, 魏晋之后,在文学的抒情与美感形式的追求 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开 始表现出以情感为创作的中心, 始表现出以情感为创作的中心,以及用华丽 的词藻表现作品内容的特征。 的词藻表现作品内容的特征。如曹丕所说的 诗赋欲丽” 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 “诗赋欲

丽”,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 赋体物而浏亮” “赋体物而浏亮”以及南朝四声在诗歌创作 上的运用、用事与对偶的讲究,等等, 上的运用、用事与对偶的讲究,等等,都表 明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对形式美的自觉追求。 明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对形式美的自觉追求。
曹操
生平、思想: (一)生平、思想: 宦官之后:曹操(155~220)字孟德, 1、宦官之后: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 沛国谯郡(安徽亳县) 瞒,沛国谯郡(安徽亳县)人。曹操的家庭出身是 微贱的, 微贱的,他的父亲曹嵩是汉桓帝时宦官曹腾的养 三国志·魏武帝纪 魏武帝纪》 子,《三国志 魏武帝纪》说“莫能审其生出本 可知其先世社会地位不高。 末”,可知其先世社会地位不高。又说其汉相国 曹参之后,则恐不可靠(陈华昌《 曹参之后,则恐不可靠(陈华昌《曹操与道教及 其仙游诗研究》一书有考辨,可参)。 )。曹操的家 其仙游诗研究》一书有考辨,可参)。曹操的家 庭出身,加上当时时代风气的影响, 庭出身,加上当时时代风气的影响,使他很少受 传统伦理观念价值标准的束缚。 传统伦理观念价值标准的束缚。
幼年表现不佳: 2、幼年表现不佳: 他重视实效,崇尚刑名之学, 他重视实效,崇尚刑名之学,在日常生活中也简易随 三国志·武帝本纪 武帝本纪》 少机警,有权数, 便。《三国志 武帝本纪》云:“少机警,有权数,而 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裴松之注 引《曹瞒传》云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从个 曹瞒传》云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性来看,他的特点可说是生性机警,简易通脱。 性来看,他的特点可说是生性机警,简易通脱。而所 谓通脱,就是无所拘泥,不固执, 谓通脱,就是无所拘泥,不固执,个性与感情能够直 率地表现出来。 率地表现出来。这种个性当然也影响并体现于其文学 创作。 创作。 3、许邵之评:《世说新语》引云:“曹尝问许子将: 、许邵之评: 世说新语》引云: 曹尝问许子将: 我何如人也? 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云: ‘我何如人也?’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云:‘子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4、多才多艺: 多才多艺: 一方面,曹操在经学方面有较深造诣。 一方面,曹操在经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其今存 著述,引用《诗经》《论语》《尚书》《楚辞》 》《论语》《尚书》《楚辞 著述,引用《诗经》《论语》《尚书》《楚辞》 等典籍的情况并不稀见, 诗经》 等典籍的情况并不稀见,仅《诗经

》即不下数 十处。 十处。 另一方面,对书法、音乐、围棋等都相当精通, 另一方面,对书法、音乐、围棋等都相当精通, 可谓多才多艺。王沈《魏书》云其“文武并施, 可谓多才多艺。王沈《魏书》云其“文武并施, 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 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 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 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 成乐章” 或许正因如此, 成乐章”。或许正因如此,他才能延揽天下文 士于其幕下。可以说,没有曹操, 士于其幕下。可以说,没有曹操,就难以形成 当时文学繁荣的局面。 当时文学繁荣的局面。
(二)曹操的诗
曹操乐府诗概述。 1、曹操乐府诗概述。 曹操诗今存22 22首 全部是乐府诗。 曹操诗今存22首,全部是乐府诗。 2、曹操诗歌的题材内容 纪事: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 A纪事: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 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锺惺《古诗归》卷七) “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锺惺《古诗归》卷七) 蒿里行》 苦寒行》 《蒿里行》、《苦寒行》 述志:政治主张、社会道德理念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B述志:政治主张、社会道德理念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短歌行》 《短歌行》等。 C 游仙:曹操又有游仙诗。如《秋胡行》、《精列》、 游仙:曹操又有游仙诗。 秋胡行》 精列》 气出唱》 学界对它们的理解颇多歧见。 《气出唱》。学界对它们的理解颇多歧见。一种观点认 抒写人生苦闷,却并不流于消极。有的意见说, 为,抒写人生苦闷,却并不流于消极。有的意见说,寄 寓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寓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蒿里行》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曹操的《 《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曹操的《蒿 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 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 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 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

堪称“汉末实录” 诗史” 的“诗史”。 《蒿里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 蒿里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催促,人命不得少踯躅。 催促,人命不得少踯躅。 全诗气度雄阔,笔力雄健。诗以叙事起, 全诗气度雄阔,笔力雄健。诗以叙事起,以抒发战争带 给人民深重灾难之情终,是诗亦是史, 诗史”之誉, 给人民深重灾难之情终,是诗亦是史,“诗史”之誉, 足以当之。 足以当之。
苦寒行》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我哀。 我哀。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悲彼《东山》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
方东树《昭昧詹言》说它“沉郁直朴, 方东树《昭昧詹言》说它“沉郁直朴,……寻其 寻其 意绪,无不明白;玩其笔势文法, 意绪,无不明白;玩其笔势文法,诵之令人意 满。”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精列》 《精列》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愿螭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见期于迂 志意在蓬莱。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怪,志意在蓬莱。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会 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年之暮奈 时过时来微。 何,时过时来微。 步出夏门行》 《步出夏门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思考:曹操对神仙方术的态度如何? 思考:曹操对神仙方术的态度如何?
(三)曹操的文 让县自明本志令》 《让县自明本志令》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 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 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 使世士明知之; 誉,使世士明知之; 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 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 曹侯之墓” 此其志也。 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 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生平之志, 《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生平之志,毫无掩饰造作之 笔。虽是实情,却非他人所敢言或愿言。 虽是实情,却非他人所敢言或愿言。 文章雅化、骈化过程中的异响。鲁迅说他是“ 文章雅化、骈化过程中的异响。鲁迅说他是“改造文 章的祖师” 章的祖师”。
(四)曹操的诗歌艺术成就
第一,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 第一,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曹操 现存的二十二首诗歌全是乐府诗, 现存的二十二首诗歌全是乐府诗,这些诗歌明 显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传统, 显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传统,“感 于哀乐,缘事而发” 于哀乐,缘事而发”。但是他又对汉乐府民歌 进行大胆的革新,因而富有创造性,这种革新, 进行大胆的革新,因而富有创造性,这种革新, 表现在一是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眼界较狭小, 表现在一是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眼界较狭小, 对重大事件较少涉及, 对重大事件较少涉及,而他则在乐府诗创作中 直接反映汉末重大历史事件, 直接反映汉末重大历史事件,这就对民歌的传 统有所突破。 统有所突破。
第二,他虽沿用乐府古题, 第二,他虽沿用乐府古题,却又是以古题写 时事,可谓是袭古题而不袭古意。 蒿里》 时事,可谓是袭古题而不袭古意。如《蒿里》 送士大夫庶人。但曹操却用来写汉末时事。 送士大夫庶人。但曹操却用来写汉末时事。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在运用汉乐府这一形式时

,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在运用汉乐府这一形式时, 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进行了大胆革新, 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进行了大胆革新,拓 宽了乐府文学的表现领域, 宽了乐府文学的表现领域,给乐府文学注入 了新的活力。 了新的活力。
第三,他的诗在风格上以慷慨悲凉为基调, 第三,他的诗在风格上以慷慨悲凉为基调,语 言上极为本色。建安时期社会动荡 民生凋弊, 社会动荡, 言上极为本色。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弊, 满目疮痍,作为政治家的曹操感叹时艰, 满目疮痍,作为政治家的曹操感叹时艰,故其 抒发情感往往慷慨悲凉,这也成为他诗歌风格 抒发情感往往慷慨悲凉, 的基本特征。而在诗歌的语言上, 的基本特征。而在诗歌的语言上,他又绝少华 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细,而是喜从大处着笔, 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细,而是喜从大处着笔, 厚重古朴,真实直率地坦露自己的胸襟, 厚重古朴,真实直率地坦露自己的胸襟,显示 出鲜明的个性 故钟嵘评云: 曹公古直, 个性。 出鲜明的个性。故钟嵘评云:“曹公古直,甚 有悲凉之句。”敖器之云其:“如幽燕老将, 有悲凉之句。 敖器之云其: 如幽燕老将, 气韵沉雄。 陈祚明云其“跌宕悲凉, 气韵沉雄。”陈祚明云其“跌宕悲凉,独臻超 绝。”
第四,在体裁上,他四言、五言均有, 第四,在体裁上,他四言、五言均有,且皆成 就不凡,就五言而言, 就不凡,就五言而言,他是开建安文人五言诗 之风气者,就四言而言,他则《诗经》 之风气者,就四言而言,他则《诗经》之后复 兴四言的大家。这是因为《诗经》之后,文人 兴四言的大家。这是因为《诗经》之后, 的四言诗很少出色者,他不是机械的摹拟《 的四言诗很少出色者,他不是机械的摹拟《诗 而是在内容与情调、句法、 经》,而是在内容与情调、句法、词法均有创 从而使四言诗在《诗经》之后又大放异彩。 新,从而使四言诗在《诗经》之后又大放异彩。 鞭挞宇内” 超世之杰”魏武, “鞭挞宇内”的“超世之杰”魏武,开创 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为中国诗歌进入黄 金的发展时代,唱出了辉煌的第一个音符。 金的发展时代,唱出了辉煌的第一个音符。
曹丕
)、曹丕的经历与性格 (一)、曹丕的经历与性格
1、生平 2、守成之君 3、文学贡献 性格: 4、性格:理性机巧
(二)曹丕的诗歌
曹丕诗的题材内容:曹丕诗现存约40 40首 1、曹丕诗的题材内容:曹丕诗现存约40首,可 分三类:纪事抒情、游宴、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 分三类:纪事抒情

、游宴、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 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一类成就最大, 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一类成就最大,属代人立言 的拟作体。 燕歌行》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 的拟作体。《燕歌行》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 修辞精美,是曹丕的代表作。可见诗人生逢乱世, 修辞精美,是曹丕的代表作。可见诗人生逢乱世, 对人间别情,是有切身体验的。 对人间别情,是有切身体验的。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酝酿气氛) 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透过一层)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和柔巽顺) 援琴鸣絃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牛郎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熏、浸、刺、提”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 之关系》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煜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晏 殊 沈德潜《古诗源》:“和柔巽顺之意,读之油 然相感。节奏之妙,不可思议。句句用韵,掩 抑徘徊。”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 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原因)
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皦日既没, 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 宾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 凄然伤怀。 —《与吴质书》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 知。—《善哉行》
杂诗》 《杂诗》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2、曹丕诗的风格 曹丕诗有文士气,以文人深婉细腻的笔触, 曹丕诗有文士气,以文人深婉细腻的笔触, 写出乱世中人的内心世界,因而颇得《 写出乱世中人的内心世界,因而颇得《古诗 十九首》的风致。 十九首》的风致。 3、曹丕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诗体方面 曹丕《燕歌行》首创七言歌行体, 方面, 诗体方面,曹丕《燕歌行》首创七言歌行体, 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燕 歌行》现

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歌行》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诗韵方面 曹丕已认识到诗歌当有音韵之美, 方面, 诗韵方面,曹丕已认识到诗歌当有音韵之美, 而且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而且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曹植
一、曹植的生平与个性 1、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弟弟。卞氏所生第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弟弟。 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 故世称陈思王。 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在 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 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 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经历:曹植早年天资聪颖,才思敏捷, 绣虎” 2、经历:曹植早年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有“绣虎” 雅号。青年时期一度受到曹操的信任, 雅号。青年时期一度受到曹操的信任,过着意气风发的 贵游生活。几被立为太子。最后终于失败。中年以后, 贵游生活。几被立为太子。最后终于失败。中年以后, 曹操立曹丕为嗣,诛杨修,曹植荣宠日衰,曹丕即位, 曹操立曹丕为嗣,诛杨修,曹植荣宠日衰,曹丕即位, 杀丁氏兄弟,曹植也受到迫害,屡改封地,名为王侯, 杀丁氏兄弟,曹植也受到迫害,屡改封地,名为王侯, 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 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过着一种困顿 痛苦的生活,始终处在生命恐惧之中。 痛苦的生活,始终处在生命恐惧之中。 性格:虑事不深,任性而行。 3、性格:虑事不深,任性而行。
二、曹植的诗文创作
今存诗歌约90首 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 今存诗歌约90首。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曹丕继 90 任魏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任魏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创作 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 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 途充满信心。以诗歌成就为大。 途充满信心。以诗歌成就为大。 功业精神与报国信念; 白马篇》 (1)功业精神与报国信念;《白马篇》 游宴之作; 名都篇》 (2)游宴之作;《名都篇》 抒写友情之作; 送应氏》 (3)抒写友情之作;《送应氏》
《白马篇》 白马篇》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弃身

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二)后期创作 诗歌创作:曹丕以魏代汉, 1、诗歌创作:曹丕以魏代汉,对曹植的猜忌与 迫害日益加剧,无可奈何的愁苦之外, 迫害日益加剧,无可奈何的愁苦之外,更加上一 分罹害的恐惧, 分罹害的恐惧,这使得他后期的诗歌形成了悲愤 哀怨的基调。 哀怨的基调。 第一阶段是刚刚受到压制的时候, (1)第一阶段是刚刚受到压制的时候,他感到 无法忍受,因此其感慨牢骚表现为激奋。 无法忍受,因此其感慨牢骚表现为激奋。如《野 田黄雀行》 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 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 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 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 苍天,来下谢少年。 苍天,来下谢少年。 此诗开头有何特点? 问:此诗开头有何特点?
第二阶段是他感到没有出头之日, (2)第二阶段是他感到没有出头之日,内心更 加抑郁苦闷,于是写了一类闺怨诗, 加抑郁苦闷,于是写了一类闺怨诗,借写女性的 相思与隐忧,来寄寓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 相思与隐忧,来寄寓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
七哀》 《七哀》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美女篇》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明珠交玉

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此女为何中夜叹息? 问:1、此女为何中夜叹息? 这首诗和《陌上桑》有何异同? 2、这首诗和《陌上桑》有何异同?
美女篇》 《美女篇》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 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 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 委婉,意味深长。 委婉,意味深长。其实美女所喻之志士就是曹 植自己。所以,清人王尧衢说: 植自己。所以,清人王尧衢说:“子建求自试 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 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 (《古唐诗合解》卷三) 古唐诗合解》卷三) 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 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 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 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 并且说: 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 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 "《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 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 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 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三、曹植的诗歌成就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就诗歌体裁 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乐府体裁, 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乐府体裁, 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 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 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 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 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所以 王瑶先生说: 他诗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 王瑶先生说:“他诗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有了鲜明的 个性,因此独成大家” 如他的《美女篇》 个性,因此独成大家”。如他的《美女篇》,从形工上 看是

模仿汉乐府《陌上桑》 看是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汉乐府叙述的是彩桑女 巧妙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以叙事为主, 美女篇》 巧妙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以叙事为主,而《美女篇》 主要表现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他以美人迟暮的苦恼, 主要表现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他以美人迟暮的苦恼, 寓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样就注入了诗的感情, 寓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样就注入了诗的感情, 具有了诗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点上, 具有了诗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点上,他较曹丕的单纯 模仿民歌胜出一筹, 模仿民歌胜出一筹,因为曹丕的诗好象总是在替别人诉 说哀肠,看不到自己的个性。( 。(也许看不到他的个性正 说哀肠,看不到自己的个性。(也许看不到他的个性正 是他的个性) 是他的个性)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 往很精警。汉乐府诗往往自然道来, 往很精警。汉乐府诗往往自然道来,无意于 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 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他常常 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开头, 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开头, 渲染气氛,笼罩全篇。如《赠徐干》:“惊 渲染气氛,笼罩全篇。 赠徐干》 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 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 粲以繁。 以白日西归, 粲以繁。”以白日西归,星月忽至来写时光 的流逝之速;又如《野田黄雀行》 的流逝之速;又如《野田黄雀行》:“高树 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以激烈动荡的景象, 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以激烈动荡的景象, 暗示作者心境地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所以 暗示作者心境地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 沈德潜说他“极工于起调” 沈德潜说他“极工于起调”(《说诗晬 语》)。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 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 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曹植诗歌中对偶句极 这一特点是魏晋诗歌趋向骈偶化的开始, 多,这一特点是魏晋诗歌趋向骈偶化的开始, 而曹植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诗人。 而曹植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诗人。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缘池。 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缘池。”(《公 ),再如炼字的句如 清风飘飞阁” 再如炼字的句如“ 宴》),再如炼字的句如“清风飘飞阁” 赠丁仪》),“明月澄清影” 公宴》 (《赠丁仪》),“明月澄清影”(《公宴》) 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 等,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

,便达到了十分警醒 的效果。 的效果。这为后来南北朝文人诗歌注重修辞技 巧开了先河。 巧开了先河。
2、辞赋创作 代表作《洛神赋》 作于黄初三年。或以为“感甄” 代表作《洛神赋》,作于黄初三年。或以为“感甄” 之作(李善《文选》 );或以为 托词宓妃, 或以为“ 之作(李善《文选》注);或以为“托词宓妃,以寄 文帝” 何焯《义门读书记》 文帝”(何焯《义门读书记》。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 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 其辞曰: 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过洛水。 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过洛水。传 说洛水神灵的名字叫做宓妃(伏羲的小女儿,玩耍时 说洛水神灵的名字叫做宓妃(伏羲的小女儿, 淹死在洛水,死后被封为洛水之神)。 )。于是就模仿宋 淹死在洛水,死后被封为洛水之神)。于是就模仿宋 玉将楚王遇见神女的故事写成《神女赋》 玉将楚王遇见神女的故事写成《神女赋》,我也将这 段经历写了下来,是这样的: 段经历写了下来,是这样的: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 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 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 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 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 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 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 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 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 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 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 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 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 令我忘餐。 娜,令我忘餐。
曹植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 曹植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 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 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

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 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 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 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 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 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 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 山崖。 山崖。 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 第二段, 宓妃”容仪服饰之美。 第三段写“ 非常爱慕洛神。 第三段写“余”非常爱慕洛神。 第四段写洛神为“群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 第四段写洛神为“群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 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 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 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 ,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 第六段,写别后“ 对洛神的思念。 第六段,写别后“余”对洛神的思念。
寓意丰富: 寓意丰富: 一是人神有别,有情人不能成眷属。 一是人神有别,有情人不能成眷属。 二是“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 二是“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但她只能存在 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 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 三是以此赋托意,寄托自己无奈而悲哀的情怀。 三是以此赋托意,寄托自己无奈而悲哀的情怀。 因为他不但与帝王之位无缘还屡受兄弟的逼害, 因为他不但与帝王之位无缘还屡受兄弟的逼害, 故无奈而悲哀。 故无奈而悲哀。
《洛神赋》最突出的特点有三: 洛神赋》最突出的特点有三:
丰富的想象。想象绚烂, 一、丰富的想象。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 不化。 不化。 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 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 神爽。如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 神爽。如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 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 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 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高 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 洁。 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 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 三、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 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 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 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

看一幅绝妙丹青。 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
曹丕和曹植的比较
思考:钟嵘《诗品》列曹植为上品,曹丕为中品。 思考:钟嵘《诗品》列曹植为上品,曹丕为中品。为 什么? 什么? 曹植的诗歌符合诗歌演变的潮流。 骨气奇高, 曹植的诗歌符合诗歌演变的潮流。“骨气奇高,辞采 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钟嵘《诗品》 钟嵘《 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钟嵘 诗品》 曹植才思敏捷。 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 曹植才思敏捷。 “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 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 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 —《文心雕龙 才 《文心雕龙·才 略》 身份的影响。 文帝以位尊而减才, 身份的影响。 “文帝以位尊而减才,思王以势窘宜 才略》 价” —《文心雕龙 才略》 《文心雕龙·才略 后人学习的需要。“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 后人学习的需要。 曹子建铺排整饰, 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 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类 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 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 反为所掩。 王夫之《 反为所掩。” —王夫之《姜斋诗话》 王夫之 姜斋诗话》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概说:七子之称,始出曹丕《 一、建安七子概说:七子之称,始出曹丕《典 论文》 计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论·论文》。计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论文 应瑒、刘桢七人。 瑀、应瑒、刘桢七人。 七子效命于邺下,于其文学创作,实有幸与不幸。 七子效命于邺下,于其文学创作,实有幸与不幸。 曹操罗织文人于邺下,政治上的考虑大于文学。 曹操罗织文人于邺下,政治上的考虑大于文学。 诸子在魏,犹孟子在齐,不治事而议论。 “诸子在魏,犹孟子在齐,不治事而议论。魏武 看诸子,俱是书生无济,然不收之,则失人望, 看诸子,俱是书生无济,然不收之,则失人望, 故用之以充文学。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 故用之以充文学。”(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 5)
二、建安七子的诗歌创作 1、亲情诗 孔融《杂诗》其二:他悼念夭亡之子所作。 孔融《杂诗》其二:他悼念夭亡之子所作。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褰裳上墟丘

,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反映丧乱现实的诗: 2、反映丧乱现实的诗: 王粲《七哀诗》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阮瑀《 王粲《七哀诗》、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 出北郭门行》 出北郭门行》。 七子之中,王粲(177-217)成就最高,刘勰《 七子之中,王粲(177-217)成就最高,刘勰《文心雕 称其为“七子之冠冕。 龙》称其为“七子之冠冕。”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 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3、公宴诗: 公宴诗: 王粲《公宴诗》 王粲《公宴诗》 愿我贤主人,与天享巍巍。 愿我贤主人,与天享巍巍。 克符周公业,奕世不可追。 克符周公业,奕世不可追。
赠答诗: 4、赠答诗:刘桢 赠从弟》三首,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为喻, 《赠从弟》三首,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为喻, 抒写坚贞高洁的性格。钟嵘《诗品》 抒写坚贞高洁的性格。钟嵘《诗品》说:“陈思 以下,桢称独步。 以下,桢称独步。” 《赠从弟》: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 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 性。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 钟嵘《诗品》 (钟嵘《诗品》上)
5、代言体 、 徐干《 其三: 徐干《室思诗六首 》其三: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 飘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飘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自君出之矣,明镜暗不治。 自君出之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

时。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蔡琰
蔡琰的身世生平 汉代末年著名学者、 诗人蔡邕的女儿, 汉代末年著名学者 、 诗人蔡邕的女儿 , “ 博学 有才辩, 又妙于音律” 初嫁河东卫仲道, 有才辩 , 又妙于音律 ” 。 初嫁河东卫仲道 , 夫 亡无子, 归宁于家。 董卓之乱中, 亡无子 , 归宁于家 。 董卓之乱中 , 被掳至南匈 嫁左贤王, 生二子, 生活了十二年, 奴 , 嫁左贤王 , 生二子 , 生活了十二年 , 生了 一双儿女。 后来汉朝与南匈奴矛盾缓和, 一双儿女 。 后来汉朝与南匈奴矛盾缓和 , 曹操 遣使用金璧赎回,重嫁董祀。 遣使用金璧赎回,重嫁董祀。
悲愤诗》 《悲愤诗》 五言体的《悲愤诗》 五言体的《悲愤诗》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自 传体的叙事诗, 108句 540字 传体的叙事诗,长108句,540字。受汉乐府 叙事诗的影响,叙事为主,夹以抒情。 叙事诗的影响,叙事为主,夹以抒情。表现 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 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 是建安时期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是建安时期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人间词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 人间词话》 一切文学, 者。”
建安文学总结( 建安文学总结(一)
文学史上所称的建安文学的时限要比建安年号 所表示的时间更广一些, 所表示的时间更广一些,建安文学实际上包括 了建安年间和曹魏前期的文学, 了建安年间和曹魏前期的文学,这时的文坛以 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 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 桢等一批文学家。 桢等一批文学家。这是在动乱中成长的一代新 因此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 人, 因此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这种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造就了 这个时期独特的文学风貌——政治理想的高扬、 这个时期独特的文学风貌 政治理想的高扬、 政治理想的高扬 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 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 彩。 什么是建安风骨? 什么是建安风骨?
总结( ):何谓建安风骨? 总结(二):何谓建安风骨? 何谓建安风骨 文学批评中运用“风骨”的概念,是从刘勰开始的。 文学批评中运用“风骨”的概念,是从刘勰开始的。 他在《文心雕龙》中专列“风骨篇” 指出: 他在《文心雕龙》中专列“风骨篇”,指出: 练于骨者, 深乎风者, “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怊怅述情 必始乎风;沉吟铺辞 莫先于骨。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

辞,莫先于骨。” 结言端直 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 则文风生焉。 端直, 骏爽,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 所谓建安风骨,是指作品的情感显豁, 所谓建安风骨,是指作品的情感显豁,富有感染力以 及与语言表达上的简炼刚健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风 及与语言表达上的简炼刚健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风 貌。 刘勰并未直接提出“建安风骨”这一概念, 刘勰并未直接提出“建安风骨”这一概念,但由于他 在论述风骨时,多举建安作家为例, 在论述风骨时,多举建安作家为例,所以人们便以 建安风骨”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特征。 “建安风骨”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特征。
总结( 总结(三): 建安时代,旧的秩序打破了, 建安时代,旧的秩序打破了,新的思想情感正 在寻求,那坦率而解放的个性 个性, 在寻求,那坦率而解放的个性,就是形成为建 安风力的基础,而且这一追求, 安风力的基础,而且这一追求,是在悲苦之中 带着反抗的意味出现的。 带着反抗的意味出现的。它不是在悲苦中屈服 变得脆弱,而是在悲苦中锻炼得更坚强; 变得脆弱,而是在悲苦中锻炼得更坚强;它不 是低回缠绵,而是爽朗有力 它是高原上的风, 爽朗有力; 是低回缠绵,而是爽朗有力;它是高原上的风, 而不是屋檐下的雨。他明朗朴质近于《国风》 而不是屋檐下的雨。他明朗朴质近于《国风》, 奔放不平近于《楚辞》 奔放不平近于《楚辞》,古代诗歌主要的两股 渊泉,到此便统一为一个巨流。 渊泉,到此便统一为一个巨流。 ——林庚 林庚
正始文学
正始文学的断限: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 249),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 249), 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 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 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即曹魏后期的文学。 即曹魏后期的文学。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刘伶、王戎、阮咸、 向秀、山涛。
阮籍
一、阮籍的生平与思想
1、少年时期:习文弄武,立志远大 少年时期:习文弄武,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 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父亲去 世时,他只有三岁,是由寡母抚养成人。阮籍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又学击剑,希望建立一 番功业。比如,他曾登广武城,面对楚汉古战 场,发出“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慨叹, 表现出目空古人的少年英气。
2、中

年时期:远离政治,放浪形骸 中年时期:远离政治,
阮籍自幼受到儒学的熏陶,在内心深处,对传统 道德价值十分看重。但“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 残酷现实,与他的理想形成巨大的冲突。面对现 实的不满,阮籍用酣醉来回避一些政治是非。
3、晚年时期:在退缩中妥协,在妥协中郁郁 而亡 写《劝进文》,在形式上公开成为司马昭 的拥戴者。
阮籍的一生,从思想上说是苦闷的一生,他始终 徘徊于高洁与世俗之间,依违于政局内外,在矛 盾中度日,在苦闷中寻求解脱。
二、《咏怀诗》的内容 咏怀诗》 阮籍的代表作品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如果说阮籍的一生是苦闷的一生,那么他 这八十二首《咏怀诗》就是他苦闷的象征, 苦闷的宣泄。 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非一时一地所作。
《咏怀诗》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 已于言之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三)
《咏怀诗》其三 嘉树下成蹊, 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 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 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 岁暮亦云已。 这些诗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 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 (李善《文选注》)。
咏怀诗》 四、《咏怀诗》的艺术风格
“阮旨遥深”(刘勰) 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阮籍抒其怨愤,不能 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故风格隐晦曲折,“言 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 趣难求”(钟嵘《诗品》)这主要是由时代和他 的性格所决定的。 李善《文选注》:“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 遭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讥刺, 而文多隐蔽,百代以下,难以情测。” 《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自此 之后,作者代不乏人。
嵇康
一、嵇康的魅力 1、 多才多艺:嵇康(223-262)字叔夜,谯国 铚人,出身低微,父亲在嵇康幼年便去世了。嵇 康是由母亲和兄长抚育成人。《三国志·王粲传》 注引《嵇康传》:“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 好老庄之业。”“善属文论,弹琴咏诗,自足于 怀抱之中。” 2、仪容不凡:《世说新语》云其有“龙章之姿, 天质自然”。
3、人格魅力:嵇康之妻长乐公主,是曹操之子沛王 曹林的孙女,他本人仕魏为郎中,后迁为中散大夫。 嵇康在社会上很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