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单元五香港文学

选修单元五香港文学

选修单元五香港文学
选修单元五香港文学

西西小说中的香港意识

西西小说中的香港意识 摘要:摆脱“现实主义”框架的泛泛而论,而从香港本土意识的角度观照西西的小说,更易于把握西西小说创作的内涵,理解她的形式实验的意义。本文从香港本土意识的两个阶段论述西西小说与香港本土意识的关系。 在香港的作家中,西西可称得上是最具本土意识的作家。“香港意识”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六七十年代的随着香港的工业化城市化而滋生的“我城”意识,二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香港“九七”回归的逼近而引发“失城”意识。可以说,在这两阶段中,西西的小说都堪称代表。 六七十年代,随着新一代本土港人的成长,“香港意识”浮出了历史地表。新一代港人或者生于香港,或者生于外地,但都成长于香港,他们不再有父母一代的浓厚的“北望”情节和“过客”心态,相反,他们以香港为家,以香港都市的繁荣为自豪,他们的青春体验凝聚于这个城市的发展中,故而他们对香港自觉地产生了认同感与归属感。西西写70年代后期的《我城》,代表了新一代本土作家对待香港这一城市的认同态度。在西西的笔下,住在这城里的人是轻松、快乐的。阿果找工作不过是为了有点有趣的事情做,在报纸上见到消息后,阿果做了一些“填字游戏”就被录用了,“你去做你高兴的事,我去做我高兴的事。”阿果做的电话修理工,这种工作需要串街走巷、登高爬低,但阿果并没有感到辛苦,“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趣,这么高高地站在大街上空,看得见底下忙碌的路人。有时候,也有一两个路人抬起头来朝我看,我就想问问他,你说我的工作有趣吗,你的工作又是什么呢?”没有事的时候,就玩牌戏,“当这四个人坐在一起作牌的时候,气氛是热闹的,他们会把牌拍在桌子上拍得很响,好象谁拍得最响谁人就赢,即使不赢,那姿式,也赢了。”香港的快乐甚至延续到了难民营里: 在军营里面,他们每人分配得一张床,有的是帆布床。他们就把帆布张开,把钉钉进木架。他们每人有一双筷,有一个铁碗,每天吃饭的时候排队,他们在一间大的房间内选择衣物,房内满是衣物,他们可以高兴拿多少就拿多少。” “到山上来的人,只有少数人特别寻找自己的亲人,其他的都准备粮食和水,

人教版高中高二文科数学选修1-2测试题教学教材

高二数学(文)选修1-2测试题(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2018年3月 姓名: 班级: 得分: 附:1.22 (),()()()() n ad bc K n a b c d a b a c b c b d -= =+++++++ 2.“X 与Y 有关系”的可信程度表: P (K 2≥k )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 0.005 0.001 k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答案填在下表中)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程序图通常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 B .程序框图是流程图的一种 C .结构图一般由构成系统的若干要素和表达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连线(或方向箭头)构成 D .流程图与结构图是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2. 给出下列关系:其中具有相关关系的是( ) ①考试号与考生考试成绩; ②勤能补拙; ③水稻产量与气候; ④正方形的边长与正方形的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3、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则第n 个图案中的白色地面砖有( ). A .4n -2块 B .4n +2块 C .3n +3块 D .3n -3块 4、如图是一商场某一个时间制订销售计划时的局部结构图,则直 接影响“计划” 要素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6、在复平面内,复数 103i i +的共轭复数应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 (1,3) B .(1,-3) C .(-1,3) D .(3 ,-1) 7、已知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由他们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K 2的观测值范围是3.841 D .101?A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对于一组数据的两个线性模型,其R 2分别为0.85和0.25,若从 中选取一个拟合效果好的函数模型,应选 (选填“前者” 或“后者”) 12、2006 )11( i i -+=___________ 13、若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为r ,三边长为a,b,c 则三角形的面积12 S r a b c =++();利用类比思想:若四 面体内切球半径为R ,四个面的面积为124S S S 3,,S ,;则四面体的体积V= 14、 把“函数y=2x+5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改写成三段论形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n n i i i i i=1 i=1 n n 2 2 2i i i=1 i=1 (x -x)(y -y) x -nxy b == , (x -x)x -nx a =y -bx y 开始 ① 是 否 S =0 A =1 S =S +A A =A +2 输出x 结束

最全却最简洁最重点的英美文学考试重点教案资料

最全却最简洁最重点的英美文学考试重点

一、The Anglo-Saxon period (449-1066) 1、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pagan(异教徒) Christian(基督徒) 2、代表作:The Song of Beowulf (national epic民族史诗)metaphor alliteration。 3、Angles, Saxons and Jutes. 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 (1066-1350) 1、The Roman Conquest: In 1066, the Duke of Normandy William led the Norman army to invade England. The result of this war was William became the king of England. After the conquest, feud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English society. Chivalry was introduced by the Normans into England.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头韵 2、传奇ramances:描写骑士的冒险精神和典雅爱情文学。seek adventures , fighting for his lord in battle,humility,honor,sacrifice,brave,honesty,love with women 三、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自由) 1、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诗歌之父 2、purely English(the London dialect伦敦方言) 3、heroic couplet英雄双韵体 4、Writing style: wisdom, humor, humanity. 5、代表作:The Canterbury Tales (英国文学史的开端) 内容:The pilgrims are people from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social groups. 特点:Each of the narrators tells his tale in a peculiar manner, thus revealing his own views and character. The story was endowed with what medieval romance lacked-interest of character as well as incident. 观点:He believes in the right of man to earthly happiness. He is anxious to see man freed from superstitions and a blind belief in fate. 主要故事: ①The Knight’s Tale ②The Pardoner’s Tale ③The Merchant’s Tale ④The Wife of Bath

(文科)高中数学选修 重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 :命题形式p q ∧;⑵或(or ):命题形式p q ∨;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二部分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一、“四段论”的英美文学教学方式 二、多元复合式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 (一)构建“互动式”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三)构建立体化的教学内容 三、多元复合式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意义 通过对英美文学课的学习,实际上是使学生获得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与体验,培养学生对任何生命主体的亲近和敬畏。它不仅是一 门科学,更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通过教师使用多元复合式的教学 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养成 积极思考与表达的习惯,通过积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原著,理解英 美文学与文化,提高文学批评鉴赏能力和英语水平,学生的分析能 力和思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一、文学教育及其重要意义 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途径 现在的英美文学课程课时偏少,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系统,教学方法单一,要想通过文学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探索英 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1、调整授课学时 2、增加“文学批评理论”教学 3、改革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动手能力不强。课堂教学应将教师的讲授与指导、课前小组准备与课堂专题讨论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

动。教师通过布置开放性的研究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协作学 习的方式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对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查阅检索,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取舍、加工处理,这是一个努 力探索、积极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即 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利用多媒 体设施与影视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号召学生运用想象力,根据名著改编作品并进行舞台表演。 4、改革评价模式

港台小说-西西《我城》评价

“非典型”香港小说——西西《我城》 《我城》是西西被传诵了三十余年的杰作,它风格独特,被认为开创了香港本土意识文学的先河。 《我城》描绘了中学毕业生阿果眼中的70年代香港,我娘秀秀、我妹阿髪、我姨悠悠、花王阿傻和麦快乐等草根百姓逛街、郊游、搬家、求职、讨生活的香港。小说以虚构的形式,“顽童般”的写作手法(全文就像是我小学看的《童话大王》),通过描写社会底层草根的小人物,向我们展现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年轻一代的生活。 高中时,在我姐诱惑下初遇此书,我仅翻了几页就没了兴趣。因为我觉得它跟我心目中的香港小说(金庸巨作)完全不同,没有跌宕起伏的主线,主人公的生活平凡到尘埃里,没有不共戴天的仇敌,没有奇遇和绝世武功,更没有如云的红颜知己,有的只是琐碎的小事和流逝的岁月。如果将金庸的小说比成给人刺激的冰镇可乐,那么西西的《我城》就是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那时候的我喜欢的是可乐。 然而大学闲来无事,又一次信手翻了这本书,竟一次性看完了它。杯中的白开水似乎泛起了层层涟漪,貌似开水味道也是回味深长啊。这本书或许应该被称为人成熟的催化剂。 如果让我评价这本书,我会很俗气的将它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作比较。因为两者都不一定要从头开始看。虽然很多小说,都必须从头开始看,否则,就很难看懂后面出场的人物关系和情节。但对于《我城》,你可以从中间读起,也可以只读一部分。因为,它是多个小故事,彼此独立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亲人的离去是一个故事;搬家是一个故事;求职应聘是一个故事;我妹阿发写信给邻居可以当作一个故事;甚至一档电视节目也可以写成一个故事。它的故事就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琐事,却也是与我们最接近的事。 至于她顽童般的手法,就好像用童话的笔法淡化伤感、矛盾、忧郁。父亲的离去,没有写哭天抢地的场面,没写失去家庭支柱后的茫然慌乱,而是把母亲红肿的眼睛比喻成番茄、南瓜。“捆绑棺材的粗草绳被人一扯,像水蛇一般游走。”童话般的笔法把悲伤用甜蜜的糖衣包裹了起来,而文中也不止一次提到了“漂亮糖”这个意象。“漂亮糖”在文中指感冒药,将苦涩的药丸包裹于糖稀,就像将悲伤的眼泪包裹于欢笑。读者似乎看不到沉重的一面,但其中的哀伤早已溢于言表,糖里的药其实会更苦吧。这种手法在《我城》中并不鲜见。 而主人公阿果看事物的独特视角也是我在别的小说中从未见过的(在童话故事中倒是很常见)。阿果把一切看到的接触到的事物都赋予了生命,将死物变成活物,周围的一切都在岁月的大舞台上起舞。“我看见屋子,它和它的那些房子朋友们排了一种它们自家高兴排的队,占满整条大街两边,如一座林。”这句话如果让我来糟蹋应该是:我看见屋子挤在一起,参差不齐地排在道路两边。“广场上的废纸箱,今天吃进了不少物事”而这一句则会变成:广场上的垃圾桶今天装了很多垃圾。“它叫,尾音拖得老长,并且,朝我仍了一头又如面包屑又如肥皂粉的灰末。我因此连连打了两个喷嚏,我还以为是雪落下来了”这几句如果不用主人公独特的视角,将会是这样的。破旧的门被打开的时候发出刺耳的声音,门上洒下来的灰尘弄脏了我的衣服,还害得我连打了好几个喷嚏。看了以上三个句子和它们分别用成人视角的描述,就能判断出作者的独特视角写的是多么的好。 它在平凡的故事中给人希望。小说中写的尽是些小人物,做的事情也并不惊天动地。但是,他们却做得很有兴致,似乎那不是一份简单或者枯燥的工作。从麦快乐身上,我们看到了乐观积极的心态。他虽然只是一个公园管理员,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毫无价值的。他认真做着每一件事,随时随地背着公园的管理规则,自己掏钱刊登招领启事,连业余栽培自己并不吃的辣椒也是那样的尽心尽力。而我,阿果,中学毕业进入电话公司,从最基础简单的工作开始做起,认真的上培训课,不断进步。再苦再累的事情在他看来都有美好有趣的一面。小说通过描写这些草根人物,使同为草根的读者不知不觉中产生代入感,与主人公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乐观积极的生活心态。

港台文学

港台文学对比 说起港台文学,我首先想到的是台湾的文学作品,比如《乡愁》、《城南旧事》,香港的电影《无间道》,武侠小说《鹿鼎记》、《射雕英雄传》。 其实,无论在形式或者内容上,港台文学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在形式上而言,台湾的文学作品更倾向于小说、诗歌、散文,而香港则更倾向于电影、短篇、长篇连载小说。 这与两地的历史、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台湾在50年代后,大批大陆人士入住,文化习俗受到强烈冲击,整个社会处于调整期;同时国民党当局对于文化的传播有着严格的控制;而且,台湾的经济比较落后,电视电影等发展水平较低。而香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生活节奏快,实施以商业为主导的香港模式,电影更符合大众需求。同时香港纯粹的文学期刊不多且很不稳定。因此发达的报业给小说提供了重要阵地。很多长篇小说起初都是在报纸连载,然后再出单行本。发表阵地的“报纸化”,决不仅是发表方式的简单改变,这对小说创作的选材、叙述、结构、语言和手法都有很大影响。 从内容上而言,台湾文学的主旨大多与怀旧思乡有关,同时作品中总免不了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 台湾现代派先驱纪弦“槐树叶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以在故国捡到的一片槐树叶作为自我寄托,表现出了深切的怀乡之情。我最喜欢的于右任的《思乡曲》中也写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每每读来总忍不住欷歔慨叹。 白先勇的《台北人》由14篇故事组合而成,涉及到的人物从年迈挺拔的儒将仆公、上流社会的窦夫人、知识分子余嵚磊教授到退休的女仆顺恩嫂、帮佣工人王雄,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拥有着同样的历史背景——他们皆出生于中国大陆,都是1949年到台湾这个小岛的,而且他们在大陆的“过去”并没有随着迁台而完全消逝,在台湾也不真的是“新”生活,那些无法遗忘的回忆,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台北的现实生活。小说中处处充满着今日台北与往昔南京的对比,如钱夫人认为“台湾的衣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而“大陆货”则“细致”、“柔熟”。在她眼里,今是总不如昔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忧伤而无奈的怀念之情。从南京到台北,一切都已时过境迁。潜流于14篇中的撼人心魄之失落感,源于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遽变之感慨,对面临危机的传统中国文化之乡愁。 作家陈映真称台湾文学为“在台湾的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支脉”,“是以中国为民族归属之取向的政治、经济、文化运动的一环”。其实,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台湾由于地缘的关系,在文学和社会形态上,承续的便主要是来自中原汉民族的传统。后来,由于政治原因,一大批大陆人士来到台湾,对于整个台湾的文化思想均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他们当中的文人作家也成为整个文坛的中流砥柱。对于旧生活的怀念,对于亲人故乡的思念都将整个文学带向了怀旧思乡路线。

【强烈推荐】高中文科数学选修重要知识点

【强烈推荐】高中文科数学选修重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 :命题形式p q ∧;⑵或(or ):命题形式p q ∨;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p q p q ∧ p q ∨ p ?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 )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 ) (,x p M x ?∈?; 第二部分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 F ,2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 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 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 ()22 22 10x y a b a b +=>> ()22 22 10y x a b a b +=>>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E032019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英文名称:Reading American & British Literary Works 学分:2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是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并在其学习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门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一门旨在提高学生鉴赏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能力的专业选修课。本课根据学生的兴趣、语言水平以及相关文化等因素,从全新的角度选择了英美不同时期作家的代表作,主要是小说作品,材料难度适中,涉猎广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英美重要作家的小说作品,掌握其体裁特点、思想内涵、文体风格、所属流派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文学知识;学会分析小说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英语阅读欣赏水平和英语写作技巧,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及文学批评能力;拓展文化视野,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提高对中外文化的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英美经典小说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从而为其将来得心应手地参加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知识要求: 1)了解—英美不同时期和阶段的重要作家和其小说代表作。 2)熟悉—各个所选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小说代表作的思想内涵、主 题结构、文体风格、所属流派、人物刻画、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等。 3)掌握—一定的欣赏小说作品的技巧和方法。 2.能力要求: 1)了解—通过阅读经典小说,巩固所学文学知识,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培养学生独立 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熟悉—通过浏览网上的文学资源库,观看文学名著影片,举办作品欣赏讨论会,尝试名 著改写,表演人物对话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以及理解小说作品的鉴 赏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学批判能力。 3)掌握—通过一定的阅读强化训练,加强学生文学鉴赏的敏感性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全 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既是《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拓展课程,又与基础阶段的其他专业课程相辅相成。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读的能力,还要了解英美

台湾文学与香港文学

台湾文学及香港文学 一、台湾文学 (一)台湾文学概述 由于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今天所谓的“台湾文学”,在时间上是指台湾被割让给日 本殖民者以后,直至今日两岸尚未统一这一特定时段的称谓。关于台湾文学的分期,一般 认为:台湾新文学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此前为古代、近代文学时期,与大陆文学相 一致。台湾文学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现代文学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1945年台湾光复,因这一时期台湾被日本殖民者占领,所以又称日据时期文学。当代文学阶段,从1945年台湾光复至今。 (1)现代文学时期(又称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大体与大陆的现代文学相呼应,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期:指20世纪20年代。台湾新文化运动是在大陆“五四”新文化革命的直接影响下 开始的。这个时期新文学运动的骁将为张我军,他以《台湾民报》为阵地,发表《致台湾 青年的一封信》、《随感录》等,他旗帜鲜明地站在新文化运动的立场,倡导白话文,向 旧文学、旧文人开火,言辞激烈。此外,赖和也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 发展期:指30年代初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个时期新文学的阵地逐步扩大,由报纸副刊 转向文艺副刊。主要作家有杨逵、扬华、朱点人等。 低潮期:至1937年至1945年。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得进步的文艺团体被迫解散, 文艺刊物停刊,新文学运动处于停滞状态。此时的重要作家有吴浊流(1900-1976),代表作为长篇小说《亚西亚的孤儿》。 (2)当代文学时期:指1945年以后的台湾文学,又称光复后文学。大体可以以10年为一阶段来划分: 50年代:“反共”和怀乡文学。1950年台湾成立中国文艺协会,推出机关刊物《文艺创作》,大肆鼓吹战斗文艺。与此同时,文坛出现了怀乡小说与回忆小说,如林海音的《城 南旧事》、张秀亚的《牧羊女》等。 50年代中、后期:现代诗歌在台湾兴起,涌现出三大诗社,最早由纪弦、郑愁予发起“现 代诗社”,随后,洛夫、痖弦组织的“创世纪”,谭子豪、余光中组织的“蓝星社”成立,这些诗人们的诗歌都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现代向倾向明显。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095、04096 课程英文名称:British Literature & American Literature 学时数:144 学分数:8 适用层次和专业: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英美文学》是我院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提高,增强学生读对西方文学知识及文化的了解。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各章节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英国文学 第一章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文学(1学时) 第一节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文学渊源 知识点:该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第二节《贝奥武甫》的艺术特征及其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知识点:该作品中的头韵、含蓄陈述、隐喻等艺术特征、第一部民族史诗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中世纪英国文学(3学时) 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 知识点:文学时期划分、文学特点、代表作家 第二节杰佛利·乔叟 知识点:生平、创作生涯、《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情节、内容、主题 《坎特伯雷故事集》节选:语言特点、艺术成就 第三节英国和苏格兰民谣 知识点:内容、形式、语言特点、代表作品 《罗宾汉和埃林阿代尔》:寓意、语言特点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12学时)

第一节文艺复兴运动 知识点: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渊源、英国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及影响 第二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知识点:伊丽莎白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意大利文学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作家 知识点:(1)埃德蒙·斯宾塞生平、创作生涯、代表作品的构思、情节、内容、主题(2)克里斯托夫·马洛生平、创作生涯、著名悲剧、思想艺术成就 (3)威廉·莎士比亚生平、戏剧创作生涯、代表作品及其故事梗概、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思想意义、诗歌、艺术成就 《威尼斯商人》选段、悲剧《哈姆雷特》选段、十四行诗(18) (4)弗兰西斯·培根生平、主要作品、语言特点、杰出贡献 《论学习》的结构、内容、语言特点 (5)约翰·邓恩生平、玄学诗派、文学创作、诗歌、散文 第四章十七世纪英国文学(4学时) 第一节十七世纪的文学概述 知识点:十七世纪历史文化背景、十七世纪文学三个时期的划分、十七世纪文学特点 第二节十七世纪的主要作家 知识点:(1)约翰·弥尔顿生平、文学创作、史诗《失乐园》、主要作品、艺术特点(2)约翰·班扬生平、文学创作、主要作品、艺术特点 《天路历程》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语言特点 第五章十八世纪英国文学(12学时) 第一节启蒙运动 知识点:启蒙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启蒙运动的人文观、启蒙运动的理性准则 第二节新古典主义 知识点: 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旨意、新古典主义的文学渊源、新古典主义关于散文、诗歌、戏剧创作的标准 第三节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 知识点:早期新古典主义诗歌、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哥特式小说与伤感主义文学的兴起 第四节十八世纪的主要作家

香港文学(一)

第二章香港文学创作概述 本单元重点 ?1、了解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特点。 ?2、掌握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创作状况。 ?香港处在大陆与西方的交接地,受着双重文化的影响,因此,香港文学是一种边缘性的文学。这种文学融汇了各种思潮的特点。 ?因此,香港小说和内地小说既有联系但又有其本地的特色。下面我们就以时间为线索,作 粗略的梳理。 第一节五十年代文学领域:政治、怀乡、爱情题材唱主角 一、政治背景 ?五十年代港英当局针对新中国的成立对香港社会的影响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和条例,反映了当时香港政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抵触态度。 ?这样的政治背景,使“大量左派作家返回大陆,很多非左派作家则离开大陆,到了香港、台湾和海外。50年代香港,成了逃亡作家的庇护所”。这批南迁作家为沉寂的香港文坛的复苏储存了创作力量。 二、文坛状况 1、五十年代初的文坛状况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封锁台湾海峡,推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台湾国民党在美国 新闻处的资助下在香港创办了亚洲出版社、友联出版社,发行《祖国周刊》、《人人文学》、《今日世界》、《大学生活》等期刊,用高出几倍的稿酬收买反共文稿。所以这个时期的“美元文化”占了上风。沙千梦的《长巷》、赵滋蕃的《半下流社会》、谢冰莹的《圣洁的灵魂》等小说都是为国民党反对新中国服务的。除此以外,言情小说也占了当时文坛的一席之地。 2、五十年代中期的文坛状况 ?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在香港做文化工作,通过左派力量在香港创办了一 份有规模的文艺月刊《文艺世纪》,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这样便与“美元文化”展开了文学上的政治斗争。 ?于是,在香港不同的政治观点通过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政治较量,文学中的刀光 剑影显得格外鲜明。如揭露国民党领袖人物内幕的小说《金陵春梦》(唐人)和《侍卫官杂记》(宋乔)在报刊上连载后,南郭的写共产党领导人的秘密内幕的《红朝魔影》、《烛影摇红》也在报刊连载。双方作家各自为自己的阵营摇旗呐喊。 三、作家情况 1、阮朗 ?(1)作家简介 ?阮朗(1919年-1981年),原名严庆澍,笔名阮朗、唐人、高山客等,原籍江苏吴

港台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港台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时数:36 学分数:2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港台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学习香港和台湾文学概貌,掌握香港和台湾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各个阶段的主要作家和作品,以及香港和台湾文学与中国内地文学的分合关系。本课程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及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 第一编台湾文学(27课时) 导论(1课时) 第一节台港文学研究回顾、研究展望 第二节台港文学特色 第一章台湾文学概述(2课时) 第一节台湾文学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台湾文学的分期及文学论争 第二章日据时期的乡土小说(3课时) 第一节赖和、杨奎 第二节吴浊流 第三节钟理和 第四节吕赫若 第三章光复后的乡土小说(6课时) 第一节钟肇政 第二节陈映真 第三节黄春明、王祯和 第四节宋泽莱、李乔 第四章现代派小说(5课时) 第一节白先勇 第二节王文兴 第三节七等生 第四节马森 第五章通俗小说(1课时)

第一节高阳 第二节古龙 第三节琼瑶 第六章女性作家小说(2课时) 第一节林海音、郭良蕙 第二节聂华苓、於梨华 第三节陈若曦、欧阳子 第四节施淑青、李昂、廖辉英 第七章新生代小说(1课时) 第一节黄凡、吴锦发 第二节张大春、王幼华 第三章台湾诗歌(2课时) 第一节从现实主义诗歌到现代派诗潮第二节现代诗社、蓝星社、创世纪诗社第三节乡土诗歌 第四节新生代诗歌 第四章台湾散文(1课时) 第一节台湾散文发展概述 第二节乡土、田园散文 第三节学者散文 第四节女性作家散文 第五节杂文 第五章台湾戏剧影视文学(3课时)第一节戏剧影视文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李曼瑰、姚一苇的戏剧 第三节侯孝贤、李安得电影创作 第二编香港文学(9课时) 第一章香港文学概述(1课时) 第一节香港文学的萌芽 第二节香港文学的发展、性质 第二章香港本土作家的小说(2课时)第一节黄谷柳、侣伦、舒巷城 第二节海辛、西西、吴煦 第三章香港的通俗小说(1课时) 第一节金庸、梁羽生

英美文学选读(1)

英美文学选读(1) Selected Reading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1)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0123 课程学分: 2 面向专业:英语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 开课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1.《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1册)(第1版);吴伟仁编,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2册)(第1版);吴伟仁编,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参考教材:1.《新编英国文学》,罗经国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4) 并修课程:《高级英语》(1) 后续课程:《英美文学选读》(2) 二、课程简介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主要从英美两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介绍英美两国文学各历史阶段的主要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和思想意义等。本课程旨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理解、掌握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英美文学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原著鉴赏的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意识,使学生在宏观把握文学课程的知识点的同时,增强语言功底,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增强他们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选课建议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属于提升拔高课程,其前提是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一定的文学知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知道英美两国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熟悉部分西方文化,了解西方主要文学流派和主要文学作家,理解文学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理解主要作家代表作品内容和精神。通过学习原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掌握

香港新派武侠小说

香港新派武侠小说 如果从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之祖”(叶洪生语)的朱贞木1949年发表其代表作《七杀碑》算起,新派武侠小说已经五十多了。 不过,许多学者还是倾向于将朱贞木看作旧派武侠小说的殿军,而把1954年太极派在澳门打败白鹤派之后,香港《新晚报》及时推出的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看作是新派武侠小说的滥觞。梁羽生舞剑鸣鸾三十载,共创作武侠小说35种160余册2000余万言,至1984年宣布“闭门封刀”,不仅是著作等身,而且被公认为是新派武侠小说开天辟地的挂印先锋。梁羽生的小说,堂堂正正,隽雅风流。他笔下的大侠,具有爱憎分明的人性立场,艰苦奋斗的侠义作风,文武双全的过人才干,大公无私的高尚爱情。岳明珂、杨云聪、凌末风、飞红巾、张丹枫、云蕾、南霁云……已经成了正义、善良、勇敢和智慧的化身。梁羽生这个名字,就是正宗武侠精神的代名词,新派武侠小说里倘若没有梁羽生,就宛如《三国演义》里没有关羽,《水浒传》里没有武松。派者众多,这也是香港报刊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报刊经营者的所思所想是如何投合读者的趣味,增加销量,连载武侠小说吸引读者正是出自这一需求而出现的。香港新派武侠小说即是缘此而生。1952年,香港武术界太极门与白鹤门发生争执,他们先在报纸上互相攻讦,后又约定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香港,当地的报刊自然不肯放过对这场比赛的报导渲染。《今晚报》的编者借题发挥,向读者预告从比赛的第二天起将有精彩的武侠小说连载满足读者,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就这样匆匆问世了。这一经营策略果然有效,小说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报纸的销量自然也大增。金庸在自己的《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名声大噪后,自己独立创办《明报》,以自己的武侠小说吸引读者,制造市场。金庸在《明报》连载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神雕侠侣》,在《射雕英雄传》的盛名之下再写这部续集实非易事,但事关《明报》的兴衰,金庸不能不分外注意。在金庸的精心操作下,《神雕侠侣》大获成功,赢得了读者的欢迎,《明报》也由此打开了销路。金庸后来在谈到他的武侠小说时,表示最喜欢这部《神雕侠侣》,这种喜欢恐怕不完全是基于艺术上的原因,其中分明包含了他 的事业成功的喜悦。梁羽生、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创作事实上首先是一种商业行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形态也就不能不受到商业性的规定。研究新派武侠小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视角,但从目下对新派武侠小说的研究来看,这一点似乎并未引起重视。新派武侠小说的诞生形式是报纸连载,这就要求作者赶时间、抢速度,到时候就一定要交出作品,不容迟疑。在这种作者没有余裕精雕细琢的情况下,小说中出现草率之处势在难免。新派武侠小说中事理逻辑上的错漏颇不缺乏,这一点已有不少人指出过,如金庸的朋友许希哲先生曾专门发表了《忙里偷闲话武侠——读金庸的“天龙八部”与“倚天屠龙记”随笔》一文,(注:三毛等:《金庸百家谈》,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指出了《天龙八部》与《倚天屠龙记》两部小说情节上的多处错误。金庸曾多次谈到,他的小说自报刊连载。

(推荐)高中数学文科选修1-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线性回归方程 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 (最小二乘法) 其中,1 22 1n i i i n i i x y nx y b x nx a y bx ==? -? ?=??-??=-??∑∑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 x . 2.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 n i n i i i n i i i y y x x y y x x r 1 1 2 21 )()() )(( 注:⑴r >0时,变量y x ,正相关;r <0时,变量y x ,负相关; ⑵①||r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r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 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3.条件概率 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B 发生的条件下,A 发生的概率称为B 发生时A 发生的条 件概率. 记为P (A |B ) , 其公式为P (A |B )=P (AB ) P (A ) 4相互独立事件 (1)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A ,B ,如果_ P (AB )=P (A )P (B ) ,则称A 、B 相互独立. (2)如果A 1,A 2,…,A n 相互独立,则有P (A 1A 2…A n )=_ P (A 1)P (A 2)…P (A n ). (3)如果A ,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 也相互独立. 5.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 (1)2×2列联表 设,A B 为两个变量,每一个变量都可以取两个值,变量121:,;A A A A =变量121:,;B B B B = 通过观察得到右表所示数据: 并将形如此表的表格称为2×2列联表. (2)独立性检验 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判断两个变量A ,B 是否独立的问题叫2×2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 (3) 统计量χ2的计算公式χ2=

英美文学教学大纲本科英语专业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 英文名称: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课程代码: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学时:34(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4)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适用专业:商务英语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英美概况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英美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编著,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1版; 参考书目: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罗经国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张鑫友编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1版; 《英国文学习题集》,田强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1版 二、课程介绍 1、《英美文学》课程是英国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英国文学历史悠久,作品丰富,覆盖了英国文学从古代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到现代文学50年代的荒诞派戏剧为止13个多世纪的文学史及主要作家作品。其中主要包括下面几个主要大的历史阶段:1).盎格鲁·撒克逊文学时期的史诗,2).诺曼征服时期的罗曼史,3).乔叟时期的诗歌,4).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5).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散文,6).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7).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和8.现代主义时期的多种文体并存。教学内容除教材内容以外,还增加了一些课外参考书目中的作品供学生欣赏、阅读,以其达到文学史虽然是历史的,传统的,但文学作品的选择却力求达到体系先进,反映出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课程学习中,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为素质提高尽一份责任。 2、英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英国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其地位之高、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英国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 3、英国文学系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形成发展全貌及其主要内涵有一个大致了解: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