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先后出现了“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源自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它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高举写“写真实”的旗帜,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直面人生,真实的反映了“文革”的历史劫难,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痛恨。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如刘心武揭示文化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对青少年毒害的《班主任》、周克芹的长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冯骥才反映知识分子悲惨遭遇的《啊!》等。后来由于卢新华斥责反动血统论对无辜青年身心戕害的《伤痕》引起了争论,文艺界便把这类作品称为“伤痕文学”。这批作品主要表现的题材是苦难和创伤,是对十年文革的反省、否定,表现人们在十年动乱中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所受到的创伤,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的宣泄。但伤痕小说并非一味的展现浩劫中的苦难,也歌颂了逆境中的抗争,赞美在动乱岁月中的人们的美好情操。

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更早的历史阶段,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在反思文学时期,不断突破禁区,写出了左的思潮在社会生活水平中的滋生蔓延。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

贤亮《绿化树》等,同时也揭示了残余的封建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未亡人》、韩少功《西望茅草地》,以及封建意识的现代形态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如王蒙《蝴蝶》、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的新话题。这样,反思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由此可见,伤痕文学很多内容大多是反应文革或者那个年代对人性的伤害,反思文学则是对人性的挖掘,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在艺术特征方面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虽说两者都通过对极左路线的揭露、批判,对社会和历史悲剧形态和悲剧人物的命运、性格展示,表现出鲜明的现实干预精神和现实主义的风格。

具体来讲,伤痕文学早期,由于人们刚刚从梦魇中醒来,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如在《班主任》中,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伤痕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说本体的艺术建构,虽说明确了“问题”意识,但仍是对“十七年”文

学思维方式的延续,即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使“伤痕”作家们在充分关注“写什么”的同时,忽略了“怎么写”,使得艺术粗糙,除了史料价值,难以经受时间的过滤。其次,其悲剧性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忽略了对人格的刻画。

相较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注重对“人”的反思,这种反思循序渐进性,由最初的政治思考,渐渐转入个人。张扬被左倾思潮压制多年的“人道主义”,如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这篇小说以一对中年知识分子夫妇陆文婷、傅家杰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为内容,运用时空错位的意识流手法,展现女主人公一心埋头事业,长期超负荷运转,在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生命健康遭到严重危害的生活状态。呼吁社会给中年知识分子多一点关注。歌颂某种“永恒的、超阶级的人性”,如表现“同情”的《离离原上草》、表现“母子亲情”的《女俘》等。探讨“爱情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注重讴歌人的生命力量,思考生存的价值,将反思文学的艺术欣赏层次相较于伤痕文学拔高到更高一层次。

由此可见,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在内容与艺术方面,可以说“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而“反思文学”则是“伤痕文学”的深化。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 (一)概念 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以1977年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心武《班主任》、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 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 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 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1三大批判: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潮的批判 2双百方针: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和争论,发扬艺术民主与艺术民主,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3两结合创作手法:革命的浪漫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 4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所有人物都要从不同角度为主要英雄人物作远、近、正、反的铺垫 5伤痕文学:1978年8月,《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源于此 6反思文学:茹志鹃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起步的标志,“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品主要有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古华《芙蓉镇》 7改革文学:1978年后,作家们纷纷将热情投注于沸腾的现实生活,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改革小说侧重反应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8寻根文学:在1985年前后一些作者在杭州开会,其中代表人物有韩少功、阿城、郑义、李杭育、郑万隆等人,倡导寻根文学并形成寻根文学小说流派,他们试图超越政治,深入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学的思考。其特点是,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是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爸爸爸》《棋王》《小鲍庄》 9先锋小说: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鸣、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余华、残雪等人得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可当做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先锋小说是在寻根小说由高潮走向低谷时出现的文学形态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期1986—1989 10朦胧诗: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以北岛、舒婷、顾城为代表的一代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为主体的具有探索性的先锋新诗潮,它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性与意像化的表现手法,蕴含着感伤情调和反叛精神 11新写实小说:“新写实”思潮是在小说领域中形成大观的文学创作思潮,它特指方方、池莉、刘震云、刘恒等人的创作,关注人们当下的生存状态、生存本相、生活原状、即生活的本真面貌,用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从而写出当代人的生命存在状态,“新写实”提出了对生活的“零度介入”状态 简答、论述 1《创业史》(柳青)中梁三老汉人物形象分析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梁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

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伤痕文学”的呈现直接原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绘了知青、学问分子,受虐待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较早在读者中惹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以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形成的“肉体的内伤”,有的以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期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照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入的历史感,充溢了一种激烈的启蒙肉体。但是“伤痕文学”的称号,则源自卢新华登载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进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繁涌现,影响较大的有《崇高的任务》、《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格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乡村“伤痕文学”等。"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许芥昱以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泼,并说:"最引群众瞩目的内容,即伤痕文学,由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以为不如运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本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讨者所承受,因而在这里我们延用之。"伤痕文学"触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以至粗糙的方式,肆无忌惮地揭开文革给人们形成嫡魉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这恰恰契合了文学最原始的功用:"宣泄"。 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反动”走向终结。阅历了迟缓的冻结,文学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回归本身。刘心武的《班主任》用疑心与批判的口吻质问了曾经存在的的历史,人们开端用本人的声音倾吐伤疼。此类《伤痕文学》固然洋溢着政治控诉的滋味,但话语权回到作家手中,宣布了文学新时期的开端。 意义: 第一,“伤痕文学”的迅速崛起,绝不是偶然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是特定时期社会心理需求的产物,起到了思想解放运动先声的伟大作用,推动了时代潮流的前进。大凡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总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一部作品能否产生轰动效应,主要地取决于它与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相契合的程度。“伤痕文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十年动乱,国家惨遭蹂躏,人们饱受其害,一旦打开闸门,那郁积在亿万人民内心的愤怒之情,必然会不可扼制地喷发出来。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的严格制约,不但导致了伤痕文学的横空出世,而且立即激起广大群众的共鸣。 第二,“伤痕文学”也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产物,它的出现为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立下了不可抹煞的功绩。“伤痕文学”实现了对十年间彻底堕落了的“阴谋文艺”的第一次彻底的反拨,文学从欺骗与诺言中重新回到了真实的领域,使新时期文学的全局骤然生动起来,活跃起来,带给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感和艺术上的新鲜感,它应运而生,顺乎潮流,功不可没。第三,作为理想主义文学的最后一抹余辉,“伤痕文学”的成就是耀眼的、不可低估的。“伤痕文学”在思想与艺术上的特征是直面人生,作品所揭露的一切,增加了人们对极“左”危害性的认识,让人警觉、促人猛醒。人民群众称之为历史的“回音壁”。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比较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较之于伤痕文学,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具有.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 伤痕文学很多内容大多是反应文革或者那个年代对人性的伤害,反思文学则是对人性的挖掘,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为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符合“反思”思维的特点。

当代文学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 元小说“元小说”就是有意暴露叙事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由于马原的小说 而引起注意。 全景式报告文学是在中长篇报告文学或系列报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犹如某一专题的小型百科全书,以其视野开阔、信息量大、现象剖析渗透等特点引起读者重视。以钱刚、李延国的作品为代表 文化散文源于贾平凹在1992年首次提出的大散文。这类散文多以对历史文化 的反思和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求索为主要内容。以文化氛围的宏大和思想意蕴的恣肆为特征。呈现出深邃、阳刚、博大、沉雄的气概。以余秋雨、马丽华为代表。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与作者作家自发的写 作,明确提出来自1989年《钟山》杂志的卷首语。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代表作家有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等。 新历史小说最早可追溯到80年代中后期,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 文学形式。是先锋小说或新写实小说中诸多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观念在关于历史的文学叙述中的投射。代表作家苏童、刘震云、叶兆言 朦胧诗派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采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 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产生巨大影响 新潮小说又称先锋小说,出现于80年代前期。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摘要】:本文带着今天的文化政治语境中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通过“重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史/思想史“现场”,进一步了解当年文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氛围和情绪,越过那些覆盖在文学史/思想史表面的宏大修辞,从而对当时文学创作和思想变迁的真实状况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对文革后的思想文化变迁进行梳理,展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重新将文学史现象问题化,力图找到一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启示作用的文化资源;着力从思想史/文学史方面入手,探讨文革后“早春文坛”的“社会危机治理”在“创伤抚平”方面的文化/文学“行动”,以及与此“行动”相关的种种问题和理论法则;从文学与政治、历史、文学批评、哲学、理论等等的互动中,勾勒出自我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和意识形态史。本文第一章考察“伤痕文学”思潮与“天安门诗歌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追溯“伤痕文学”思潮作为新的现代性的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编码功能,呈现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交叠纠缠的复杂关系。第二章通过重构历史语境,还原“歌德”与“缺德”论争的历史现场,梳理“伤痕文学”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对一些经典文本追认史和文本内外共谋与异质因素的分析,揭示“伤痕文学”文本内外隐含的话语竞争和权力机制。第三章讲述了各种“伤痕文学”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围绕这些文本周边的各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调整,透析新的文化/文学等级制的建立过程,阐述新意识形态的“愈合机制”强

大的治愈功能。第四章展示“伤痕文学”思潮式微的内耗和外控因素,分析其与其他文学潮流之间的关系,从而与现行的生产文学史的常规方式和进程进行对话。“伤痕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式微的整个过程也是文革伤痕在文学史/思想史上被意识形态强大的愈合功能“治疗”乃至“治愈”的过程。这种同构性预示着,讲出了“伤痕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史,以及在其发生发展史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就在隐喻层面讲出了一个文革伤痕“愈合”的故事。【关键词】:“伤痕文学”思潮历史创伤愈合机制意识形态异质共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7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10绪论”伤痕文学”思潮:应那一刻而生10-30第一节疾病的隐喻:”伤痕”及其”愈合”10-17第二节”伤痕文学”及其思潮研究史17-24第三节问题与方法24-30第一章诊断:历史创伤30-61第一节缘起31-34第二节文学与政治相互交叠34-45第三节两种命运互为镜像45-51第四节”为文艺正名”51-61第二章拯救:批判与共谋61-89第一节”歌德”与”缺德”62-73第二节追认中的经典73-79第三节文本内外的共谋与异质79-89第三章控诉:愈合机制89-114第一节”揭露”的辩证法90-95第二节”控诉”的可能及其限度95-104第三节带着”伤痕”的新人104-114第四章”伤痕文学”的空间

当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1、“三突出”: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任务中 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2、“三红一创”:《红日》吴强、《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 3、干预文学: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 4、伤痕文学:新时期的文学潮流是从“伤痕文学”开始的。伤痕文学指的是揭露和控诉十 年浩劫和极左路线给党、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严重创伤的作品。1978年8月 11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 意和争论,《伤痕》敏锐地写出了文革历史的沉痛反思,写出了一种永远的心 灵伤痕,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伤痕文学”也因此而得名。代表作有, 王蒙的《最宝贵的》,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 “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是:创造了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 悲剧;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 不足:“伤痕文学”绝大多数作品在艺术上都很粗糙,某种程度上是“文革” 时期那种声讨式的批判稿的延续。 5、“反思文学”:思想基础是感性认识上的理性思考,作家们已经突破了“伤痕文学”对“文 革”灾难的简单呈现,开始进一步思考灾难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反思文 学”的作家多是50年代的“右派”,通过自己苦难的人生体验,揭示社会和 历史的悲剧,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刻画悲剧人物的性格,对近十几年来的 社会历史进行了理性的反思。代表作品有:王蒙的《布礼》、鲁彦周的《天云 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 6、“改革文学”:1978年党的第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改革 开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话语,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于是在80年代 前半期出现了改革文学的热潮,涌现了大量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这些作品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 革与冲突,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精神风貌的急剧 变化,体味其中新旧历史交替中的痛苦与快乐。 改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 1979年蒋子龙发表了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成功地塑造了改革者乔光朴的形象,揭开了“改革文学”的第一页。这一阶段的改革小说还显得有些单一和粗糙,有模式化的倾向, 大多表现改革者与极左路线以及旧的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 1981年张洁出版了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标志着改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作品折射出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 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三)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改革文学题材进一步扩大,更趋于生活化和日常化,作家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写改革中人心世态、风俗习惯的变化,如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等。 7、“寻根”小说: 简答题: 1、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反思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 三、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创作模式,因卢新华小说《伤痕》而得名, 以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发端之作。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 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代表作有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 了一股文化寻根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其突 出特点是理论与创作并行,主要内容是包括文化守成和文化反思两个方面,整个寻 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韩少功 《爸爸爸》。 3.新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 学形式。这类小说重视重叙历史,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底蕴,摒弃了革命历史小说的对立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努力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反对文学的纯形式分析,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历史和文学史。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刘恒《苍河白日梦》 4.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 它们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上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 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它于1979年上半年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 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王蒙《蝴蝶》等。 5.新写实小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 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桃花灿烂》、刘震云《一地鸡毛》。 6.朦胧诗派:朦胧诗派是一个联系松散的是个派别。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并没有形成 统一的组织,也没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难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的一个崛起的师群,他们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和鄙弃。。朦胧诗派的主要成员有北岛《回答》、顾城《一代人》、舒婷《致橡树》。 7.改革文学:改革文学面对“伤痕”和“废墟”,呼唤城市、乡村的“现代化目标,蒋子龙 以工业小说为主,取得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改革文学思潮是一个集中了很多作家的大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不为官方所肯定,而改革文学无论官方、民方都很瘦欢迎。改革文学表现出的冲击力很大,超出了文学爱好者的范围。从时间上来说,1979年蒋子龙的《乔 厂长上任记》为开先河的作品;但黄金季节是1981到1985年,85年到87年为落潮期。 除蒋子龙外,其他改革文学的作品有《男人风格》、《花园街五号》、《沉重的翅膀》等。柯云路地《新星》是改革文学的高峰之作,它也给改革文学画上了句号。至此,改革文学也退出了最喧嚣的舞台。 8.探索剧:指8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中晚期出现的意象富有求新精神和新锐特点的戏剧,他打破了日益僵化的戏剧旧有模式,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方法,发挥创造者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戏剧在 内容和形式上展现了不同以往的艺术特点,崇高心灵的表现、追求哲理象征、注重叙事 模式,是探索剧的共同审美特征。代表作家作品高行健《车站》、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等作品,在当时对文学、戏剧界产生较大反响。 四、简答题: 1.简述高晓声创作的意义。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张贤亮的《土牢情话》、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它们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它于1979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王蒙的《蝴蝶》、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 3、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思潮是一个集中很多作家的大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不为官方所肯定,而改革文学无论官方、民方都很欢迎。时间上来说,1979年《乔厂长上任记》为开先河的作品,主要兴盛的年代是在1981年至1985年,此后走向衰落。主要代表作

品除了蒋子龙的一些列作品外,还有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高 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 柯云路的《新星》等小说。 4、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这类小说重视重新叙述历史,摒弃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的叙述模式,表现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底蕴,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内涵,努力将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的历史真实凸现出来。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刘恒《苍河白日梦》、陈忠实的《白鹿原》等。 5、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在创作方法上仍以写实为 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 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 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主要代表作品有 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等。 6、寻根文学 是一种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潮流。20世纪八十年代中 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1).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1) “伤痕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一举轰动全国,职称论文发表创造了亿万各阶层读者竞相阅读和争论“文革伤痕”的盛大奇观,也把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演绎到一个后来难以超越的辉煌顶点(文学从那以后就在与影视等新锐媒体的交战中逐渐退居艺术家族的边缘了)。在事过境迁的今天回望,“伤痕文学”之所以产生强大的社会修辞效果,靠的是什么?其中牵扯出什么样的社会修辞与美学问题?答案当然不是惟一的,我这里仅仅从文本的体验类型划分入手去谈。“伤痕文学”的社会效果的产生,与其中表现的特定个人体验契合了特定社会需要密切相关。人的生存体验往往与生存的时间维度相关:过去、现在与未来三重维度交织、渗透在体验结构中,形成复杂多样的体验景观。相比而言,具体的“伤痕文学”文本对过去、现在或未来各有偏重,从而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体验类型:第一,指向未来维度的文本,常常在“伤痕”袒露中敢于想象令人乐观的生活图景或远景,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种乐观主义或浪漫主义情怀,不妨称作惊羡体验型文本,简称惊羡型文本;第二,指向现在维度的文本,更多地注意强化“伤痕”的现在持续绵延景观及其难解症结,并灌注进个人的感愤或感伤,可称作感愤体验型文本,简称感愤型文本;第三,指向过去维度的文本,总是在掀开旧伤记忆的同时不忘缅怀那时曾有过的温馨一角,准确点儿说是冷漠中的温馨或创痛中的抚慰,令人无法不肃然回瞥和动情,这可以称作回瞥体验型文本,简称回瞥型文本。下面不妨结合具体文本,就“伤痕文学”的体验类型特点做出初步描述。“伤痕文学”中的惊羡型文本,往往突出地刻画主人公和帮手的主导作用以及正义群体在危机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富于乐观主义地想象出成功医治“伤痕”的瑰丽前景。在一向被人提及的刘心武的《班主任》(载《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里,可以看到四种人物类型:第一种是代表追求知识、正义力量的女学生石红,第二种是处在其对立面的代表反知识、反正义力量的团支部书记谢惠敏,第三种则是代表非知识.非正义力量的害群之马宋宝琦,第四种是代表非反知识、非反正义力量的“帮手”张俊石老师。小说写的是帮手张俊石老师如何设法启发以石红为代表的知识力量,医治代表反知识力量的谢惠敏的内伤和代表非知识力量的宋宝琦的外伤。这种设置本身就显示了一种对于治愈“文革”创伤的乐观主义信念。其实,早几个月出现的萧育轩的《心声》(载《人民文学》1977年第4期)已经先期显露出这种模式的大体轮廓:党的正义一方的代表、新任厂党委书记梅雪玉领受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确保重要的科学实验“东方红-9”的电力供应,但遭到代表党内邪恶势力的副书记林江的百般阻扰和“残酷斗争”,与此同时,年轻的生产技术科科长周小梅也受到林江的蒙蔽和欺骗。但在地委书记李为民和军区杨副司令员的支持下,梅雪玉依靠自己的坚强党性、个人魅力和不懈努力终于教育了周小梅,战胜了林江的阴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种相同的人物关系模式在陆文夫《献身》(载《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里也获得呈现:正义——土壤研究专家卢一民,邪恶——黄维敏,非正义——卢一民前妻唐琳,非反正义——卢一民的帮手曾书记。而这种模式在孔捷生的《姻缘》(载《作品》1978年第8期)里也可以见到:代表正义与知识的归国华侨青年伍国梁当遭遇代表邪恶的政工副书记“过于执”的压制,同时他的恋人阿珍也可能弃他而去时,代表非反正义的党总支副书记”包青天”给予了有效的帮助,成功地感染和教育了一度动摇的阿珍,并顺利成就

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班主任》② 是刘心武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1月号头条位置的小说,有“新时期文学第一朵报春花”之称,被载入文学史,这篇小说开了新时期文学思想解放之先河,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时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之所以被如此高的评价,正在于其发出了“时代的声音”。 据刘心武自诉③,《班主任》的构思成熟与开笔大约在1977年夏天,但是写完以后,他自己产生了怀疑,“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吗?这样的稿子能公开拿出去吗?”这样的询问实际上正是当时他内心疑虑的声音,我们从他自诉中谈到的一件事可验证他内心的疑虑,“在发表欲的支配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有一天下了班,我到离编辑部最近的东单邮电局去投寄它,要把它投给《人民文学》杂志;柜台里的女工作人员检查了我大信封里的东西,严肃地跟我指出,稿子里不能夹寄信函,否则一律按信函收;我心理上本来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冒险的事,她这样一‘公事 公办’,毫不通融,令我气闷,于是我就跟她说我不寄了”,对于此时的刘心武来说,邮局工作人员的行为给了他一次犹豫的机会,但是,他并没有向这次机会妥协,他说到:“从东单邮局我骑车到了中山公园,在比较僻静的水榭,我坐在一角,想做出最后决定:这稿子还要不要投出去?还是干脆拉倒?后来我取出《班主任》的稿子,细读,竟被自己所写的文字感动,我决定,还是投出去吧,大不了发表不出来,还能把我怎么样呢?过了若干天,我到另一家邮电所寄出了它。”在投寄与不投寄之间,两种声音的交锋展示了作者的思考,那么,为什么写这篇小说呢?据刘心武说,这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这一段心路历程最好地说明了《班主任》中声音的重要性———这里的声音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同样,在编辑部,面对《班主任》产生的争论也颇有意味,《班主任》在终审时,引发了编辑们的不同意 论争档案:刘心武的《班主任》大约在1977年夏天构思成熟并开笔,1977年,还在讲“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还没开始。刘心武自述说,《班主任》写得很顺利,但写完后心里直打鼓———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吗?这样的稿子能公开拿出去吗?据他说,《班主任》写作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 ‘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在发表欲的支配下,他终于鼓起勇气把它投给《人民文学》杂志。《班主任》在编辑部引起了震动,责任编辑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是现实的,暴露了社会的真实问题和阴暗面,似乎属于暴露文学,难以发表。复审编辑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及时、新鲜,小说并不全是暴露社会阴暗面,还通过张老师等人物形象写了积极的生活因素,并从深层揭发了“四人帮”的罪恶,符合文教战线“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精神。编辑部负责人对是否发表这篇小说“没有把握”。于是,交当时的代理主编张光年定夺。张光年看过后,召集编辑部三级编审人员在他家开会。张光年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后认为,“不要怕尖锐,但是要准确。”他基本肯定了《班主任》。经过再次修改,《班主任》发表在1977年第11期小说的头条地位。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的数千封读者来信,《文学评论》杂志还召开了《班主任》座谈会,许多评论家肯定了小说在创作上的意义,有一位评论家还将《班主任》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做了对比,认为两者的主题都是“救救孩子”。 当时的《人民文学》是唯一的中央级文学刊物,发行150万份。《班主任》引发了巨大社会反响,读者来信多得天天得用麻袋装,表明了人民群众对思想解放的渴望。后来在全国首届短篇小说评奖中,《班主任》荣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榜首,作协主席茅盾亲自向刘心武颁奖。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潮流中公开发表得最早的一篇,发表后,群众反响强烈。《班主任》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长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已经厌倦了紧张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① 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李淑霞(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州 510320) 欣赏 筅

文学类文本阅反思

此一时,彼一时 -----由两节文学类文本阅读课想到的 高三语文陈淑芳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难点,因为这类文章都有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行文相对自由,含蓄蕴藉,有些词语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而高三的考生都喜欢拿一些答题技巧去套题,根本不重视文本的阅读,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而且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发展还不够完善,多数学生理解文章时容易看到文章局部的词语段,缺乏整体意识,而不能够联系的、全面的分析问题,容易出现答偏或答不全的现象。因此教师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但怎样立足文本,如何引导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掌握。我反思高三这一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有两节课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在这两点上有了些许体会。 一节是高三第一学期时我们在进行文学类文本阅读时选用的赵鑫珊的《音乐与人生》的教学。赵鑫珊先生是哲学家、学者,他的文章思想深刻,对高中学生来说阅读难度比较大,所以学生做完后都说文章没看懂,而且觉得“题目是《音乐与人生》,但根本没提到二者的关系,可后面还在这里设题了”。针对这样的学情,我决定从题目入手,设计思考题,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从而顺利解决17题、18题、19题,设计如下: 1.找出写《平沙落雁》乐曲特点的语句并分析乐曲特点; 2.这次《平沙落雁》为什么能让我感触如此深,第二段的作用? 3.为什么陈子昂“既能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当然也就能谱出《平沙落雁》”,这说明什么? 4.概括第八段的内容,说说第八段和作者心灵状态的关系。 这四道题的设计从音乐出发,围绕“音乐与人生”来梳理文脉,找出主题:从第1题学生能很快找到第四段和第七段两处写乐曲特点的语句,能很容易分析出乐曲的特点,教师点拨两处写乐曲特点有何不同:由浅到深,由外在到内涵。第七段的乐曲内在特点(对立、矛盾)把握住后第2题和第3题迎刃而解:作者此时的心灵状态是矛盾的、波澜起伏的,借助故宫这个场他的感触更深,文章第二段其实是为后文作者抒怀作了铺垫,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传递出了有涯的生命与无限的天地,短暂与永恒,有意义与无意义等对立矛盾的思考,作者有理由相信这样的陈子昂能谱《平沙落雁》,因为二者基调内涵一致,这说明音乐作品能刻画创作者的心灵状态(或创作者的心灵状态能借助音乐作品传达出来)。第4题其实是对19题第一问的一个改造,这个改造主要是让学生把深刻的思想或者说道理和当时的作者心境联系起来:作者感受到了人生中的权势富贵如过眼云烟,但是凝结着人类智慧的劳动创造、四季轮回的大自然是亘古不变的,所以之前的矛盾的、波澜起伏的心灵找到了方向:“从今以后我要站在哲学的尊前公开说话,并且决心献身于智慧的哲学”。分析到这里学生完全认识到了作者在文章开篇所说的那句话“这是有关我心灵状态的一则小故事”,而且这则故事跟“《平沙落雁》”的内涵、跟故宫紧密相连,所以题目“音乐与人生”并没有欺骗我们,而文中所说的“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也清楚呈现出来:一,音乐能够表现人生中的某种心灵状态(如《平沙落雁》旋律中“动与静,有涯的生命与无限的天地,短暂与永恒,有意义与无意义……”的矛盾对立就刻画出创作者陈子昂的心境;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先后出现了“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源自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它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高举写“写真实”的旗帜,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直面人生,真实的反映了“文革”的历史劫难,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痛恨。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如刘心武揭示文化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对青少年毒害的《班主任》、周克芹的长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冯骥才反映知识分子悲惨遭遇的《啊!》等。后来由于卢新华斥责反动血统论对无辜青年身心戕害的《伤痕》引起了争论,文艺界便把这类作品称为“伤痕文学”。这批作品主要表现的题材是苦难和创伤,是对十年文革的反省、否定,表现人们在十年动乱中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所受到的创伤,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的宣泄。但伤痕小说并非一味的展现浩劫中的苦难,也歌颂了逆境中的抗争,赞美在动乱岁月中的人们的美好情操。 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更早的历史阶段,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在反思文学时期,不断突破禁区,写出了左的思潮在社会生活水平中的滋生蔓延。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

贤亮《绿化树》等,同时也揭示了残余的封建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未亡人》、韩少功《西望茅草地》,以及封建意识的现代形态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如王蒙《蝴蝶》、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的新话题。这样,反思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由此可见,伤痕文学很多内容大多是反应文革或者那个年代对人性的伤害,反思文学则是对人性的挖掘,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在艺术特征方面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虽说两者都通过对极左路线的揭露、批判,对社会和历史悲剧形态和悲剧人物的命运、性格展示,表现出鲜明的现实干预精神和现实主义的风格。 具体来讲,伤痕文学早期,由于人们刚刚从梦魇中醒来,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如在《班主任》中,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伤痕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说本体的艺术建构,虽说明确了“问题”意识,但仍是对“十七年”文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 一、填空题 1.1966年2月江青伙同林彪炮制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 2.1977年刘心武发表的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3.王蒙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4.1983年发表的美食家被认为是陆文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5.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商州初录》 6.1977年,枫叶红了的时候和曙光的问世,标志着话剧创作的再生。 7.高行健的野人被作者称为多声部现代史诗剧,是高行健多声部复调戏剧的试验。 8.巴金《随想录>,价值主要在于作家具有震撼力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 9.徐迟发表于1978年第一期人民文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 二、名词解释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号至19号在北平举行。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出席代表824人,解放区周扬、国统区茅盾。这是解放区和国统区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大会根据毛泽东文艺思想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建国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会议成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会议中“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理念被明确命名,这就为中国当代文学确定了方向。 2.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的名称来源于黎弘1957年6月11日在南京日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布谷鸟又叫了的文章题目叫做第四种剧本。作者首先批评了当时极为流行的3种公式化概念化描写工农兵的剧本,提倡忠实地描写生活、真正写人的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反对公式化概念化,勇敢地突破当时许多作家不敢也难以逾越的人性人道主义禁区大胆描写语言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出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 3.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得名于1978年卢新华在文汇报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反映文革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宗璞我是谁,韩少功月兰。伤痕文学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4.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1979年人民文学发表的茹志鹃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性标志。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反思历史经验教训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王蒙的《布礼》、《蝴蝶》,

“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摘要】美术的形式探索带有艺术自身意义,在研究文学的过程中,美术视角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的概念分析得出两者在艺术形式与艺 术手法上的不同,继而探究两者在我国历史上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伤痕美术;伤痕文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6)04-0246-01 一、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的概念 (一)伤痕美术。伤痕美术出现在文革的后期,主要作品都是普通人的命运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画家是极富同情心的,描绘的内容也从满目的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或者说从英雄主义转向平民主义。 这一时期的画家也不再拘泥于阶级斗争,开始观察周围的世界。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时的中国画家逐渐意识到,艺术不能够再虚假,不能够再蒙蔽群众的双眼,要再现这个世界的现实情况。画家开始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表达自己真挚、饱满的情感。 (二)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伤痕文学”这种文学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上山

下乡的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迫参与到上山下乡的运动中。伤痕文学主要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所遭受当地官员迫害,以及当时乡镇普通民众在那个时期的不平等遭遇。 最早引起读者强烈反响的伤痕文学是1977年作家刘心武撰写的《班主任》一文。《班主任》突破了当时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学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学教师张俊石,用尽全力挽救一个受到四人帮迫害的学生故事,《班主任》拉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之后又出现了像《窗口》这样的佳作。直到1978年在《文汇报》上刊登了卢新华的短片小说《伤痕》,引起当时人们的共鸣。 二、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比较 在艺术形式上,伤痕文学和伤痕美术都带有文革时期的革命现实主义印记,例如伤痕文学《班主任》中,刘心武在小说中描绘的张俊石老师是先进路线的代表,他团结同学为错误思想毒害了的学生谢慧敏以及宋宝琦与反动派进行斗争,整篇小说以张老师成功解救学生作为结尾。文章采用的叙事手法还是与文革时期的文章有着相同之处,但是最终是以英雄为代表的正义势力获得了胜利,这篇文章唤起了群众对反动路线和恶势力的反抗意识,在读者心中埋下了最终英雄会战胜恶势力,进而取得胜利的种子。 但在《伤痕》发表之后,文革时期的叙事手法已经不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