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1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1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1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1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

幻灯片2

前伤痕文学

●与“伤痕文学”相对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个文学概念。

它的分界点在于这些作品都是在“文革”后期写作而成,“文革”结束后两年才被拿出来公开发表。因此它们也属于“文革”中的“地下写作”。反映的是“文革”后期,随着政治权威的坍塌、信仰的破灭,部分中国人对各种口号和思想禁区的质疑和重新审视。由光亮到灰色的心理情绪是这类作品的情感基调。

●“前伤痕文学”的作者大都是有着“红卫兵”和“知青”

背景的年轻人。重要作家作品有《第二次握手》(张扬)、《波动》(赵振开)、《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公开的情书》(靳凡)等。

幻灯片3

作家张扬

幻灯片4

●1963年,18岁的张扬写出《第二次握手》。这本没有出版

的书靠手手相传,竟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小说通过描写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等知识分子的遭遇,

赞扬老一辈科学家眷恋祖国的情操,记叙其不畏艰难的回归过程,讴歌真挚的爱情。主人公苏冠兰的原型就是张扬的舅舅。

幻灯片6

●这部抒情诗般感人肺腑的小说,“文革”中曾以手抄本形

式流传全国,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只有一次爱情,也只能有一次爱情”

(丁洁琼)

幻灯片7

小说内容

●恩格斯语录(扉页)

●“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

痛苦。”

●大学生苏冠兰与丁洁琼相爱,但遭苏父反对。丁赴美留学,

成为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留在国内的苏冠兰成了医学教授。在父亲的欺骗与父亲故友之女叶玉菡的真诚打动之下,与叶成婚。丁归国后,始知爱情的悲剧已无可挽回。

便执意奔赴边疆,后在周总理的关怀和科学界友人的劝慰中,在苏冠兰夫妇的真诚挽留下,留在北京献身科研事业。

●在文化知识遭到忽视与排斥、禁欲主义大行其道的“文革”

期间,《第二次握手》在“文革”时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竞相偷偷传抄,是因为作品所大力彰显的知识与爱情的主题,契合了特殊时代的人们的精神需求。

幻灯片8

●关于女主人公

●小说中有女主人公丁洁琼参与美国原子弹研究制造的情

节,引起美国人的质疑和嘲笑。

●历史材料: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启动

了代号为“曼哈顿计划”的原子弹制造工程。这一计划在新墨西哥州偏远的沙漠地带实施,历时四年之久,有50多万人参与,其中包括15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1945年7月,美国研制出了三颗原子弹。8月,两颗原子弹分别投掷到广岛、长崎,给日本这两座城市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般认为,属于美国最高国防机密的曼哈顿计划是只允许

英、美籍人士参加的,但事实上就有一位中国女物理学家参加了,而且她在这一宏大的计划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没有她,曼哈顿计划至少得推迟半年出成果,那样的话,当时与日本浴血奋战的中国还会多死很多人。”

幻灯片9

●丁洁琼的事迹是曾经的历史事实:这位集美丽高贵、睿智

善良、勇气胆识于一身的女博士有多个原型,像吴健雄、何泽慧、林兰英、黄量、王承书、林巧稚。

幻灯片10

吴健雄

●吴健雄,于1912年5月31日诞生在浏河,1958年被选

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美国总统福特颁发的国家科学勋章,同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1981年意大利总统授予她“年度杰出妇女奖”;1991年她荣获代表理工界最高荣誉的普平纪念奖章。因杰出的科学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和“世界核子物理女王”。

幻灯片11

●何泽慧,核物理学家。1914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

祖籍山西灵石。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获得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为院士)。在当时国际媒体上,她与钱三强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幻灯片12

幻灯片13

《第二次握手》“文字狱”

●“《少女的心》是砒霜,《归来》是鸦片”。

●最终,《第二次握手》被定下四大罪状:一、利用小说反

党;二、吹捧臭老九;三、鼓吹科学救国;四、明明不准写爱情了,还非写不可。

●1975年1月7日,张扬因“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被

捕,被内定死刑。1978年、1979年,胡耀邦两次对“张扬案”作出批示,几经周折张扬终获“平反”。

●1979年,小说出版,迄今为止共发行超过430万册,成

为新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

幻灯片14

《波动》

●北岛,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

一。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幻灯片15

●你用深邃的、充满力量、让人难以忘怀的诗句,向你的祖

国和世界发出了声音,谱写自由和表达的乐章。你曾经写道:“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从天安门广场到更远处,这些诗句激励着青年们改变世界的热望。作为一份民间文学杂志的创始人和出版者,你常常不惜以自身和家人付出的巨大代价,为你的同胞创造并培育一个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平台。为了你对于人性根本之美德的坚持不懈的信仰、为了你对于书写文字之力量的信心,为了你对于人类之自由的深切的信念,我们授予你文学博士学位以致敬意。

●(布朗大学校长为北岛颁发文学博士时的致辞)

●他是使当代中国的诗歌在黑暗的精神幕布上撕开缺口的

诗人,是使当代诗歌的潜流浮出地表、使孕育中的先锋写

作露出冰山一角的诗人,在这个意义上,他也是一位先驱。

(张清华)

幻灯片16

●美国布朗大学(B r o w n U n i v e r s i t y)是世界闻名的美国“常

青藤联盟”中的一员,1764年刚创建之初叫罗得岛学院。

布朗大学的学术强项有历史、地质、宗教、比较文学、古典文学、现代语言及英文写作,科学科目里比较热的领域包括工程和医学预科。

幻灯片17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幻灯片18

●以石默、艾珊为笔名,北岛在文革后期写作的中篇小说《波

动》(1974年),以类似电影中蒙太奇式的镜头切换,塑造了几位具有小资产情调强烈时代烙印的城市青年人,他们在如此压抑和暗淡的红色政治恐怖下仍旧闪现的情感光亮和对政治环境的独立思考成为小说的主题,我认为,《波动》是当时地下小说中最深刻也是最具存在主义色彩和异化情调的文学作品。(贝岭)

幻灯片19

●“波动”的涵义,来自男主人公杨讯生父林东平内心对情

感的领悟:

●“感情的波动只是一时的,而后果不堪设想。”

幻灯片20

●全篇写了由情感波动引出三段后果不堪的爱情:一是多年

前省委宣传部长林东平与杨讯母亲若虹婚外恋,生下杨讯,不但导致林东平的家庭失和,他还因若虹的托付,利用权势保释杨讯,导致敌对者的胁逼;二是女主人公萧凌在乡下与知青谢黎明相恋怀孕,谢得到机会回城念大学,临别前要求萧堕胎,萧不屑谢的行径,坚持未婚生女,独自承担一切;三是几年后萧凌与杨讯两情相悦,林东平派人调查萧,发现未婚生女一事,萧被迫辞去工作,杨讯也因家里的安排调返北京,两人道别后,萧决定冒着风雨回农村看孩子,不料却被山洪吞噬生命,杨虽中途折返,打算回到萧的身边,但一切已无法挽回。

幻灯片21

●这三段爱情悲剧,都与“文革”环境有关,尤其后两段的

知青恋情,更造成不可弥补的人生遗憾。文革经历使这些知青相遇,也影响这些知青的性格。萧凌在文革中失去双亲——母亲因红卫兵抄家跳楼,父亲无法忍受游街的耻辱而自杀,她因此变得悲观孤僻,“家”成为她潜意识中最深沉的渴望,于是谢黎明一句“我们都没有家”(页118),攻破心防使她接受谢的情感。正因为对家的渴望,萧凌执意生下孩子晶晶,独自背负责任,也因为晶晶的存在,萧

失去工作,与杨讯冲突,使她重返农村,走向死亡。

●上山下乡的艰辛,使知青争相回城,但对没有人事关系的

知青而言,却凸显出另种阶级差异,正如萧凌的两段恋情,都因对方被家人安排回城而告终。没有家世背景的萧凌,对于因个人出身造成的差别待遇,早已认命,她对杨讯自我解嘲:“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为世界添一点儿光辉,另一种人是在上面抓几道伤痕。你大概属于前者,我嘛,属于后者……”

幻灯片22

●萧凌,作为一名时代的先觉者、反叛者,在经历了父母惨

死、被男友谢黎明、杨讯抛弃等人世间苦难之后,走向了极端的怀疑主义;她说:“这代人的梦太苦了,也太久了,总醒不了,即使醒了,你会发现准有另一场恶梦在等着你”;她不相信所谓的“终极的意义”,认为那只不过是“一种廉价的良心达到一种廉价的平衡的手段”而已;如果说她还有甚么希望的话,那就是她还在时代黑暗中寻求那微弱的人性星光。

幻灯片23

《公开的情书》

●一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独创性的作品。它写于1972年3

月,在“四人帮”横行的那个乾坤颠倒的年代,四个主人公(真真、老久、老嘎、老邪门)半年间(1970年2月至8月)的四十三封书信,不仅形象地描画出文化大革命风暴中一代青年怎样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而且满怀激情地抒写了他们对于理想、爱情、事业和祖国命运的勇敢探索。

幻灯片24

●《公开的情书》是一个特殊体裁----书信体小说。情节很

简单,但塑造出来的人物个性却鲜活真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和“配角”一共才四位:真真,老久,老嘎和老邪

门。(这些名字首先就带着作者桀骜不驯,自由舒展的个性体现)美丽而个性开朗、豪爽的女孩子真真,在文化大革命中属于家庭出身不好的那一类,虽然从名牌大学毕业但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高原山村作小学教师;老久是某工厂实验室的技术工人,没有受过什么政治迫害为人桀骜,外表冷漠自负,但内心充满猛烈的激情。和别人不一样的

是在那政治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却挑灯夜读,学外语看黑格尔哲学,探讨存在主义;老嘎是老久的朋友,一位画家,和真真是朋友;想要献身艺术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十分苦闷。通过他真真认识了老久。老邪门和老久,老嘎是大学同学,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志同道合。老嘎和老久同时都爱上了真纯至诚、对爱情,对人生充满了理想渴望的真真;在43封他们四人相互的通信之后,老久和真真结为爱人,老嘎祝福他们并同时登上了前行的旅程。

幻灯片25

●作品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

了那个时代,真实地塑造了那一代青年的不同典型,表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同时,作品真诚地探索了新一代人在理想、道德、生活、

爱情上所面临的许多尖锐的问题。小说背景是在70年代初期,祖国正席卷在一场动乱的风暴之下,真理沦丧,科学受到践踏。祖国的出路在哪儿?人生的价值在哪儿?徘徊、挣扎、失望、迷惘,一些人堕落了,成为丧失灵魂的骗子和市侩,如小说中的童汝和石田这类人;还有一些人在沉重的现实面前进行着冷静的思索和顽强的探求,用科学文化武装自己,去把握真理的光芒,如老久、老嘎、真真、老邪门等。

幻灯片26

●作品大胆地提出了,新时代应有的充满新思想、新道德的

爱情标准:

●“这个爱情法则要求双方思想的基本一致。共同的爱好、

共同的志向、共同的斗争才能使共同的生活充满乐趣,才能使人生和爱情的意义得到体现。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爱情才是崇高的、纯洁的、动人的。”

●在那个人性、人情、特别是爱情都深为禁区的时代,作品

中就提出如此大胆的命题,也是使这篇小说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的原因之一。作品在写法上,采用的是书信体的形式,一方面有益于作者意图的抒发,另一方面,也使小说流于直白,作为小说,缺乏动感。但这些,都不影响这篇作品成为一篇思想内容深刻、感人至深的文学佳作。

幻灯片27

●写于70年代后期,作者根据她与爱人及朋友们的通信,

创作整理而成。当时名为“小红书”,以手抄稿和打印稿的形式,在青年人中间悄悄流传。1979年,正式刊登在

杭州师范学院的学生刊物《我们》上。

幻灯片28

●“前伤痕文学”作品的发表为“伤痕文学”的出现奠定了

基础。

幻灯片29

“伤痕文学”

●(一)定义: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次文学思潮,产生于2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大都揭露“文革”中“四人帮”的罪行给党、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巨大危害,给广大人民的带来的巨大伤害。以现实主义“写真实”

的原则作为其写作原则,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字字血,声声泪”。得名于卢新华发表于1978年8月份的短篇小说《伤痕》,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1977年11月份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

幻灯片30

(二)“伤痕文学”的最早作品

●《班主任》(刘心武)(1977年11月《人民文学》——第

一篇伤痕文学作品。它讲述了“文革”结束后,初中老师张俊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思想行为中许多被扭曲了的错误。

●宋宝琦:顽皮任性,受“文革”时期轻视知识,蔑视知识

分子社会风气的影响,小小年纪学会逃学,与社会上不良少年厮混,养成了偷盗撒谎等不良习惯。由于年龄不够,从看守所里释放。转学到光明中学初二(三)班。

●谢慧敏:班团支部书记,品行端方、勤奋好学。但就是在

她的身上,张老师发现了更深的问题。虽然年幼,思想却僵化得可怕:她反对宋宝琦转入这个班级,主要因为她在他的书包里发现《牛虻》这本书。根据插图她坚持这本书是“流氓书”;她讨厌同学石红,因为她在夏天穿裙子;

她尊敬张老师,但张老师提议让她天热时穿短袖褂时,她惊得很久没有闭上嘴巴。最后同学们同意宋宝琦转入他们班,但必须对他拥有《牛虻》这本书的行为展开批判。张老师陷入深深思考中。

幻灯片31

●至于这种对“文革”苦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则是

以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在《文汇报》上为标志的。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

文坛,作品中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关于文艺的清规戒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幻灯片32

●女主人公王晓华命运坎坷。相依为命的母亲是一家小学的

校长,“文革”初期就被污蔑为“叛徒”、“特务”。为远离母亲,初中二年级就加入到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为得到他人认可能够入团,瘦小的她表现积极。但笼罩在身上的母亲影响始终成为她入团的最大阻碍。她心怀怨恨,赌气8年多未回家。最终,文革结束,母亲平反,收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她匆匆回家,却没有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

●这段经历在她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成为她终身的悔

恨。

幻灯片33

●我能够记忆得出的是写《伤痕》时曾大哭过,《伤痕》最

初在学校墙报上登出来以后,许多围观的读者都是一边读一边流泪。

●它能够打动那个时代的千千万万读者,靠的是“真实”和

“真情”。你可以说当时全国人民都在哭,都在哭自己,但你得承认,人们首先还是在为作品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而一洒同情之泪。

●——卢新华

幻灯片34

风华正茂的作家们

幻灯片35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

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 u r t s G e n e r a t i o n s’,即‘伤痕文学’,因为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幻灯片36

●三场论争:

●“伤痕文学”“暴露文学”的论争;

●今年(1978年)春天,又从“左”边吹起了一股冷风时,

有的担负着文艺领导工作的同志,在这场生气勃勃的文学运动面前,却不是满腔热情地加以支持和引导,而是指手

画脚,甚至对揭露“四人帮”罪行的作品非常反感,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愕然。还指责一些作品为“伤痕文学”、“暴露文学”,“比反革命传单还坏”,等等。作为内部指示和文件,不胫而走,有那么一批吃“运动”饭的、靠挥舞棍子过日子的人们,奔走相告,喜形于色,善于见风使舵的文痞和文僚们,预言又要来一次反右运动了。(周扬)●如何看待: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春寒料峭的时代背景。

幻灯片37

●“向前看”文学与“向后看”文学的论争;

●这篇论文是由一篇题为《向前看呵!文艺》的文章引起的,

作者把近两年来揭露林彪、“四人帮”的文艺作品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大胆反抗“四人帮”的英雄,如《于无声处》;一类是提出了“四人帮”荼毒下产生的社会问题,如《班主任》;一类是诉说“四人帮”肆虐下人的悲惨遭遇,如《伤痕》。作者认为,这三类作品都是“向后看的文艺”,不利于鼓舞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一致搞四化”,因此应该“提出文艺向前看的口号,提倡向前看的文艺”。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争论。这场讨论的结果其实是大家基本上一致认为“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

●如何看待:此文章已经发表一定会引起社会争论,因为已

经不再是“左派”言论当道的时代了,文艺到了该说真话

的时候了。

幻灯片38

●“歌德”文学与“缺德”文学的论争

●1979年,有人发表了一篇题为《“歌德”与“缺德”》的

文章,文章对当时的文艺批评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认为:“有幸于为中国人民的现代生活创造精神财富的作业和业余作者,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四化高歌”,更令人可笑的是作者发了一通抒情似的议论:“中国的三十年社会主义征途中,虽然‘四害’(按:指“四人帮”)造成了十年灾难,但从根本上讲,我国的历史是前进了的,祖国人民的生活较之旧社会是提高了的,现代的中国人并无失学、失业之优,也无无衣无食之虑,日不怕盗贼执杖行凶,夜不怕黑布蒙面的大汉轻轻叩门。河水涣涣,莲荷盈盈,绿水新池,艳阳高照。当今世界上如此美好的社会主义为何不可“歌”其“德”?而那种昧着良心,不看事实,把洋人的擦脚布当做领带挂在脖子上,大叫大嚷我们不如修正主义、资本主义的人,虽没有“歌德”之嫌,但却有“缺德”

之行。”

幻灯片39

●如何看待:歌舞升平,太平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涂脂抹粉的行为、“歌德”的文章我们见过太多,无论何时我们更需要的是真实暴露社会弊端引起疗救注意的“缺德”文学。

幻灯片40

(三)“伤痕文学”代表作品

●“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如张洁

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最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另外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发表于1979年)、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79年发表)古华描写小镇岁月的《芙蓉镇》(1981年发表)、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等。

幻灯片41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张洁,1978年7期《北京文艺》)

●孙长宁:伐木工人的儿子,从小在丛林中成长。远离城市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 (一)概念 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以1977年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心武《班主任》、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 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 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 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

浅谈变异修辞在作文题目拟定中的运用——以高考优秀作文为例

孙晓航作文标题素有题眼之称,题目的巧妙拟定,对提高整篇文章的可读性,有着重要的作 用。比如70年代“伤痕文学”论争中,李剑的一篇名为《“歌德”与“缺德”》的文章,韩少 功的《爸爸爸》,郭沫若诗歌标题《凤凰涅槃》,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莫言的《透明 的红萝卜》和陈应松的《失语的村庄》,以及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题目的巧妙 设定,让人拍案叫绝,其效果,归功于变异修辞的运用。变异修辞从变异的角度,探讨言语 表达的修辞效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其《修辞学》中论述了语言“变异”使用的问 “像这种在常用的词汇中见出变化的用法,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题。他指出: 著名的语言学家冯广艺先生,在他的《变异修辞学》一书中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文学语言 可以超越规范,通过变异形成新的规范,使之获得特有的魅力。”李剑的《“歌德”与“缺德”》 运用声响形态变异,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无失学失业之忧,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为何不 可“歌”其“德”?《爸爸爸》中的炳崽,是个只会说“爸爸爸”的白痴,他的说话方式, 是鸡头寨人流传已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作者通过炳崽这一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批判 民族的封闭愚昧。同样,他的另一部作品《女女女》也采用变异修辞的手法。郭沫若的《凤 凰涅槃》采用语体变异,涅槃是佛教名词,是佛教所宣扬的最高境界,后来一般称佛或僧人 的死为涅槃。用在这里构成标题含义深刻。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蒋子龙的《饥饿综 合症》采用语体变异,增强了艺术语言的幽默感,使语言具有新奇感。莫言的《透明的红萝 卜》和陈应松的《失语的村庄》则应用了词语的超常搭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则体现了 矛盾表达变异。变异修辞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含蓄婉转、幽默诙谐、精辟凝练, 题目更加意蕴深刻。同样,在高考作文中,将变异修辞应用于文章题目的拟定,不仅可以提 高文章的关注度,也是提高考场作文成绩的一条途径。一、声响形态变异利用声音形式上的 变异手段达到修辞的目的。在长期探索中,人们对声响形态的利用分为两个方面:规范性运 用,比如诗歌平仄声形韵律成的巧妙安排便是利用汉语声响形态的特征造成的。另一种是巧 妙地利用声响形态某些特征造成一种听觉感知的音响形象的变异美,使其发挥出超越自身的 表现力。(1)2006年湖北卷满分作文《减负中的“朝三暮四”》(2)2013高考湖北卷标杆作 文《让自己“水”一点》(3)2011高考优秀作文(全国卷)《至诚至成》(4)2010全国卷满 分作文《背上“悦读”的行囊》例(1)中“朝三暮四”讲一群聪明的猴子,它们为晚上吃的 栗子是四颗,而早上却只有三颗而气愤,于是主人说:“以后给你们早上四颗,晚上三颗!” 猴儿们心里却乐开了花。其实早上多出的那颗栗子,是从晚上那四颗中“挪”出来的。原比 喻聪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考生指出,实施 减分政策后,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看似减短,其实是,学生的课业负担由课堂转移到课后。 同音同形的变异,在意义上却截然不同。例(2)中考生引用“上善若水”,描述了水成得方, 就得圆,载得万吨巨轮,也能浮起一叶扁舟等品质。我们即将踏入社会,像水一样随方就圆, 不仅在繁杂的社会中创造辉煌,更可保持一身清白。同音同形的变异,将考生所要表达的观 点用一个“水”字概括,即经济又意蕴深刻。例(3)中诚信是立业之本,成功之道,只有秉 持诚信,才能成功,考生利用了“诚”与“成”的同音关系。例(4)中利用谐音的特点,巧 妙运用了同音异形的变异,新颖别致,寓意双关,将“愉快地阅读”这一主旨凸显出来,给 人以新鲜之感。例(4)更是突出了要将阅读变为快乐读,体会读书的乐趣,在标题上就点明 文章的主要内容,真正做到了“题眼”。二、聚合单位变异(一)词性变异(5)2010全国卷 (ⅱ)高考满分作文《重拾遗落的厚重》(6)2010全国卷(ⅱ)满分作文《与品读相拥》(7) 2013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最是那初放的安祥》(8)2007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满分佳作《感悟消 逝》(9)2011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例(5)、例(7)“厚重”、“安详” 形容词用作名词。例(6)“品读”动词用作名词。例(8)“消逝”动词用作名词。例(9)“热 爱”动词用作名词,“创作”动词用作形容词。(二)语体变异语言在一定的交际环境里,为 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形成的不同语言风格比如科学体、谈话体等。而语体变异则是,属于甲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1三大批判: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潮的批判 2双百方针: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和争论,发扬艺术民主与艺术民主,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3两结合创作手法:革命的浪漫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 4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所有人物都要从不同角度为主要英雄人物作远、近、正、反的铺垫 5伤痕文学:1978年8月,《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源于此 6反思文学:茹志鹃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起步的标志,“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品主要有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古华《芙蓉镇》 7改革文学:1978年后,作家们纷纷将热情投注于沸腾的现实生活,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改革小说侧重反应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8寻根文学:在1985年前后一些作者在杭州开会,其中代表人物有韩少功、阿城、郑义、李杭育、郑万隆等人,倡导寻根文学并形成寻根文学小说流派,他们试图超越政治,深入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学的思考。其特点是,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是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爸爸爸》《棋王》《小鲍庄》 9先锋小说: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鸣、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余华、残雪等人得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可当做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先锋小说是在寻根小说由高潮走向低谷时出现的文学形态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期1986—1989 10朦胧诗: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以北岛、舒婷、顾城为代表的一代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为主体的具有探索性的先锋新诗潮,它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性与意像化的表现手法,蕴含着感伤情调和反叛精神 11新写实小说:“新写实”思潮是在小说领域中形成大观的文学创作思潮,它特指方方、池莉、刘震云、刘恒等人的创作,关注人们当下的生存状态、生存本相、生活原状、即生活的本真面貌,用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从而写出当代人的生命存在状态,“新写实”提出了对生活的“零度介入”状态 简答、论述 1《创业史》(柳青)中梁三老汉人物形象分析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梁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

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伤痕文学”的呈现直接原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绘了知青、学问分子,受虐待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较早在读者中惹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以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形成的“肉体的内伤”,有的以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期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照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入的历史感,充溢了一种激烈的启蒙肉体。但是“伤痕文学”的称号,则源自卢新华登载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进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繁涌现,影响较大的有《崇高的任务》、《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格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乡村“伤痕文学”等。"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许芥昱以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泼,并说:"最引群众瞩目的内容,即伤痕文学,由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以为不如运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本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讨者所承受,因而在这里我们延用之。"伤痕文学"触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以至粗糙的方式,肆无忌惮地揭开文革给人们形成嫡魉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这恰恰契合了文学最原始的功用:"宣泄"。 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反动”走向终结。阅历了迟缓的冻结,文学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回归本身。刘心武的《班主任》用疑心与批判的口吻质问了曾经存在的的历史,人们开端用本人的声音倾吐伤疼。此类《伤痕文学》固然洋溢着政治控诉的滋味,但话语权回到作家手中,宣布了文学新时期的开端。 意义: 第一,“伤痕文学”的迅速崛起,绝不是偶然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是特定时期社会心理需求的产物,起到了思想解放运动先声的伟大作用,推动了时代潮流的前进。大凡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总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一部作品能否产生轰动效应,主要地取决于它与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相契合的程度。“伤痕文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十年动乱,国家惨遭蹂躏,人们饱受其害,一旦打开闸门,那郁积在亿万人民内心的愤怒之情,必然会不可扼制地喷发出来。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的严格制约,不但导致了伤痕文学的横空出世,而且立即激起广大群众的共鸣。 第二,“伤痕文学”也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产物,它的出现为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立下了不可抹煞的功绩。“伤痕文学”实现了对十年间彻底堕落了的“阴谋文艺”的第一次彻底的反拨,文学从欺骗与诺言中重新回到了真实的领域,使新时期文学的全局骤然生动起来,活跃起来,带给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感和艺术上的新鲜感,它应运而生,顺乎潮流,功不可没。第三,作为理想主义文学的最后一抹余辉,“伤痕文学”的成就是耀眼的、不可低估的。“伤痕文学”在思想与艺术上的特征是直面人生,作品所揭露的一切,增加了人们对极“左”危害性的认识,让人警觉、促人猛醒。人民群众称之为历史的“回音壁”。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比较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较之于伤痕文学,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具有.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 伤痕文学很多内容大多是反应文革或者那个年代对人性的伤害,反思文学则是对人性的挖掘,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为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符合“反思”思维的特点。

刘东刚第三章 当代社会婚恋现状与分析

第二章当代社会婚恋现状与分析 一、80、70、60不同年代青年的婚恋媒介方式 1、一见钟情 2、相处生情 3、青梅竹马 4、别人介绍 二、60、70、80不同年代夫妻的相处方式 1、相互体贴 2、彼此信任 3、经常沟通交流 4、遇到矛盾时相互谦让 5、努力使自己更优秀 7、有钱就可能解决问题 8、满足对方的物质要求 9、对他/她言听计从

玫瑰作为爱情的象征,又在情人节到来前迎来了销售旺季,可是,我们的爱情好像并没有因为玫瑰需求的成倍增加而变得更加长久。单身大龄青年越来越多,中国式离婚成了家常便饭,人们一边手捧玫瑰,一边品尝爱情的苦果,中国人的婚恋出了什么问题? 东方今报联合河南前卫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对郑州市230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试图揭开当代人婚恋观的神秘面纱。 【婚恋关键词】 1、情感危机 三成人遭遇情感危机 问卷调查显示,近三成被调查者存在情感危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以下简称70年代生人)中,9.1%的人有情感危机,而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以下简称80年代生人)中遭遇感情危机的比例高达17.6%。 70年代生人对感情的满意度虽然低于80年代生人,但是对感情的危机感相对较少。而对80年代生人而言,诱发情感危机的问题更多而且更分散,婚恋双方可能仅仅因为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甚至是消费观念的不同就分道扬镳,婚恋双方的相互容忍度降低,不愿意为了爱情改变自己或者体谅对方。 有人把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婚姻的态度比作一个“U”。由于面临沉重的生活压力,并且刚刚经历七年之痒,人到中年后,婚姻生活往往会处于一生中的最低谷。调查结果显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以下简称60年代生人)对婚姻生活非常满意的占46.0%,70年代生人对于婚姻生活非常满意的占37.0%,80年代生人对婚姻生活非常满意的占60.0%。 【婚恋关键词】 2、分手态度 从“苦苦挽留”到“顺其自然” 60年代生人、70年代生人和80年代生人,对感情的观点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60年代生人保守,70年代生人严肃而热烈,而80年代生人的爱情更加洒脱理智。 面对分手,70年代生人多数会苦苦挽留,而半数以上的80年代生人会顺其自然。在面对感情时,80年代生人并不避讳“临时找一个”或“稀里糊涂说不清”。 分手以后,40%的70年代生人和22.2%的80年代生人会后悔。对于60年代、70年代生人来说,理智分手的占40%,说不清原因分手的占60%。80年代生人做出分手选择的人中,70.4%经过理智思考并且不后

当代文学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 元小说“元小说”就是有意暴露叙事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由于马原的小说 而引起注意。 全景式报告文学是在中长篇报告文学或系列报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犹如某一专题的小型百科全书,以其视野开阔、信息量大、现象剖析渗透等特点引起读者重视。以钱刚、李延国的作品为代表 文化散文源于贾平凹在1992年首次提出的大散文。这类散文多以对历史文化 的反思和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求索为主要内容。以文化氛围的宏大和思想意蕴的恣肆为特征。呈现出深邃、阳刚、博大、沉雄的气概。以余秋雨、马丽华为代表。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与作者作家自发的写 作,明确提出来自1989年《钟山》杂志的卷首语。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代表作家有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等。 新历史小说最早可追溯到80年代中后期,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 文学形式。是先锋小说或新写实小说中诸多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观念在关于历史的文学叙述中的投射。代表作家苏童、刘震云、叶兆言 朦胧诗派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采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 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产生巨大影响 新潮小说又称先锋小说,出现于80年代前期。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摘要】:本文带着今天的文化政治语境中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通过“重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史/思想史“现场”,进一步了解当年文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氛围和情绪,越过那些覆盖在文学史/思想史表面的宏大修辞,从而对当时文学创作和思想变迁的真实状况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对文革后的思想文化变迁进行梳理,展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重新将文学史现象问题化,力图找到一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启示作用的文化资源;着力从思想史/文学史方面入手,探讨文革后“早春文坛”的“社会危机治理”在“创伤抚平”方面的文化/文学“行动”,以及与此“行动”相关的种种问题和理论法则;从文学与政治、历史、文学批评、哲学、理论等等的互动中,勾勒出自我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和意识形态史。本文第一章考察“伤痕文学”思潮与“天安门诗歌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追溯“伤痕文学”思潮作为新的现代性的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编码功能,呈现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交叠纠缠的复杂关系。第二章通过重构历史语境,还原“歌德”与“缺德”论争的历史现场,梳理“伤痕文学”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对一些经典文本追认史和文本内外共谋与异质因素的分析,揭示“伤痕文学”文本内外隐含的话语竞争和权力机制。第三章讲述了各种“伤痕文学”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围绕这些文本周边的各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调整,透析新的文化/文学等级制的建立过程,阐述新意识形态的“愈合机制”强

大的治愈功能。第四章展示“伤痕文学”思潮式微的内耗和外控因素,分析其与其他文学潮流之间的关系,从而与现行的生产文学史的常规方式和进程进行对话。“伤痕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式微的整个过程也是文革伤痕在文学史/思想史上被意识形态强大的愈合功能“治疗”乃至“治愈”的过程。这种同构性预示着,讲出了“伤痕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史,以及在其发生发展史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就在隐喻层面讲出了一个文革伤痕“愈合”的故事。【关键词】:“伤痕文学”思潮历史创伤愈合机制意识形态异质共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7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10绪论”伤痕文学”思潮:应那一刻而生10-30第一节疾病的隐喻:”伤痕”及其”愈合”10-17第二节”伤痕文学”及其思潮研究史17-24第三节问题与方法24-30第一章诊断:历史创伤30-61第一节缘起31-34第二节文学与政治相互交叠34-45第三节两种命运互为镜像45-51第四节”为文艺正名”51-61第二章拯救:批判与共谋61-89第一节”歌德”与”缺德”62-73第二节追认中的经典73-79第三节文本内外的共谋与异质79-89第三章控诉:愈合机制89-114第一节”揭露”的辩证法90-95第二节”控诉”的可能及其限度95-104第三节带着”伤痕”的新人104-114第四章”伤痕文学”的空间

一首劳动者的赞歌——浅析《灵与肉》

一首劳动者的赞歌 ——浅析《灵与肉》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张贤亮是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方兴未艾的一九八0年发表了带有哲理的反思意味的短篇小说《灵与肉》的。在这篇作品中,作家将传统的道德原则和美学原则渗透于整个作品之中,把获得劳动人民感情作为知识分子存在的唯一前提,运用哲理性的语言以及中国式的意识流加中国式的拼贴画的表现手法来讴歌劳动创造人、劳动人民塑造知识分子优秀品格和真正灵魂的哲理。 关键词:张贤亮《灵与肉》劳动 前言 在当代文坛上,有一批创作力相当活跃的中年作家,他们在五十年代曾崭露头角,旋即被错划为右派,在充满泥泞和坎坷的人间磨练了二十余年,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重新握笔。这个复出的作家群,有如一堆绚烂的出土珍珠。它们一度从文学的天空失落,深埋在地母温厚的怀抱中,得到人民甘泉的长久浸润,一朝得见天日,稍一接受时代劲风的拂拭,就熠熠生辉,竞吐光华。这些作家的艺术个性、风格可谓殊态异姿,各尽其妍。 张贤亮就是这复出的作家群中引人注目的一位。在很多作者普遍致力于揭示极左路线造成的社会伤痕和精神伤痕时,张贤亮却更前进一步,思考着“怎样有意识地把这种种伤痕中能使人振奋,使人前进的一面表现出来”。 [1]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他接连发表了《四封信》、《霜重色更浓》、《吉普赛人》、《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力图用党性原则、冷静的思考、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溯历史留下的印迹,提出正确认识、理解和对待人生的严峻课题。[2] 发表于一九八0年的短篇小说《灵与肉》是张贤亮享誉文坛的一篇力作,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描写了一个大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许灵均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极左思潮盛行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历尽艰难困苦,通过严酷的劳动,在精神上获得了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树立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在肉体上摒弃了过去的养尊处优而适应了比较贫困的物质生活,当他有机会出国过一种富裕生活的时候,却断然拒绝移居海外,一心留在国内,以自己平凡的劳动为改变祖国落后的面貌贡献力量,许灵均的精神在灵与肉的磨难中得到了升华。

当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1、“三突出”: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任务中 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2、“三红一创”:《红日》吴强、《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 3、干预文学: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 4、伤痕文学:新时期的文学潮流是从“伤痕文学”开始的。伤痕文学指的是揭露和控诉十 年浩劫和极左路线给党、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严重创伤的作品。1978年8月 11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 意和争论,《伤痕》敏锐地写出了文革历史的沉痛反思,写出了一种永远的心 灵伤痕,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伤痕文学”也因此而得名。代表作有, 王蒙的《最宝贵的》,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 “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是:创造了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 悲剧;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 不足:“伤痕文学”绝大多数作品在艺术上都很粗糙,某种程度上是“文革” 时期那种声讨式的批判稿的延续。 5、“反思文学”:思想基础是感性认识上的理性思考,作家们已经突破了“伤痕文学”对“文 革”灾难的简单呈现,开始进一步思考灾难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反思文 学”的作家多是50年代的“右派”,通过自己苦难的人生体验,揭示社会和 历史的悲剧,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刻画悲剧人物的性格,对近十几年来的 社会历史进行了理性的反思。代表作品有:王蒙的《布礼》、鲁彦周的《天云 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 6、“改革文学”:1978年党的第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改革 开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话语,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于是在80年代 前半期出现了改革文学的热潮,涌现了大量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这些作品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 革与冲突,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精神风貌的急剧 变化,体味其中新旧历史交替中的痛苦与快乐。 改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 1979年蒋子龙发表了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成功地塑造了改革者乔光朴的形象,揭开了“改革文学”的第一页。这一阶段的改革小说还显得有些单一和粗糙,有模式化的倾向, 大多表现改革者与极左路线以及旧的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 1981年张洁出版了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标志着改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作品折射出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 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三)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改革文学题材进一步扩大,更趋于生活化和日常化,作家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写改革中人心世态、风俗习惯的变化,如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等。 7、“寻根”小说: 简答题: 1、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浅论伤痕文学大学论文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前言 (4) 一、伤痕背后的政治色彩 (5) (一)伤痕文学兴起背后的政治推手 (5) (二)不同以往的新政治色彩 (7) 二、自我批判意识的缺乏 (8) (一)自我批判意识缺失的根源 (8) (二)解读文学作品中缺失的那份自我批判……… 10 三、轰动背后的现实效应………………………… 12 总结……………………………………………………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重读伤痕之伤 ——浅论伤痕文学局限性 【摘要】伤痕文学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文学思潮,它诞生于文革刚刚结束,中国社会重新处在思想大解放的特殊时期,它在诞生之日便引起了 极大的关注,对后来中国社会思潮以及中国文学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也 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本文从伤痕文学背后的政治因素、自我批判、现实效应

这三个角度入手来尝试剖析伤痕文学的局限性。 【关键字】伤痕文学政治因素自我批判现实效应 重读伤痕之伤 ——浅论伤痕文学局限性 【Abstract】The trauma literature was emerges in the late-1970s's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it was born in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just finished, the Chinese society occupied the thought fully emancipated the special time, it has then aroused the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张贤亮的《土牢情话》、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它们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它于1979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王蒙的《蝴蝶》、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 3、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思潮是一个集中很多作家的大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不为官方所肯定,而改革文学无论官方、民方都很欢迎。时间上来说,1979年《乔厂长上任记》为开先河的作品,主要兴盛的年代是在1981年至1985年,此后走向衰落。主要代表作

品除了蒋子龙的一些列作品外,还有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高 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 柯云路的《新星》等小说。 4、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这类小说重视重新叙述历史,摒弃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的叙述模式,表现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底蕴,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内涵,努力将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的历史真实凸现出来。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刘恒《苍河白日梦》、陈忠实的《白鹿原》等。 5、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在创作方法上仍以写实为 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 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 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主要代表作品有 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等。 6、寻根文学 是一种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潮流。20世纪八十年代中 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1).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1) “伤痕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一举轰动全国,职称论文发表创造了亿万各阶层读者竞相阅读和争论“文革伤痕”的盛大奇观,也把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演绎到一个后来难以超越的辉煌顶点(文学从那以后就在与影视等新锐媒体的交战中逐渐退居艺术家族的边缘了)。在事过境迁的今天回望,“伤痕文学”之所以产生强大的社会修辞效果,靠的是什么?其中牵扯出什么样的社会修辞与美学问题?答案当然不是惟一的,我这里仅仅从文本的体验类型划分入手去谈。“伤痕文学”的社会效果的产生,与其中表现的特定个人体验契合了特定社会需要密切相关。人的生存体验往往与生存的时间维度相关:过去、现在与未来三重维度交织、渗透在体验结构中,形成复杂多样的体验景观。相比而言,具体的“伤痕文学”文本对过去、现在或未来各有偏重,从而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体验类型:第一,指向未来维度的文本,常常在“伤痕”袒露中敢于想象令人乐观的生活图景或远景,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种乐观主义或浪漫主义情怀,不妨称作惊羡体验型文本,简称惊羡型文本;第二,指向现在维度的文本,更多地注意强化“伤痕”的现在持续绵延景观及其难解症结,并灌注进个人的感愤或感伤,可称作感愤体验型文本,简称感愤型文本;第三,指向过去维度的文本,总是在掀开旧伤记忆的同时不忘缅怀那时曾有过的温馨一角,准确点儿说是冷漠中的温馨或创痛中的抚慰,令人无法不肃然回瞥和动情,这可以称作回瞥体验型文本,简称回瞥型文本。下面不妨结合具体文本,就“伤痕文学”的体验类型特点做出初步描述。“伤痕文学”中的惊羡型文本,往往突出地刻画主人公和帮手的主导作用以及正义群体在危机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富于乐观主义地想象出成功医治“伤痕”的瑰丽前景。在一向被人提及的刘心武的《班主任》(载《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里,可以看到四种人物类型:第一种是代表追求知识、正义力量的女学生石红,第二种是处在其对立面的代表反知识、反正义力量的团支部书记谢惠敏,第三种则是代表非知识.非正义力量的害群之马宋宝琦,第四种是代表非反知识、非反正义力量的“帮手”张俊石老师。小说写的是帮手张俊石老师如何设法启发以石红为代表的知识力量,医治代表反知识力量的谢惠敏的内伤和代表非知识力量的宋宝琦的外伤。这种设置本身就显示了一种对于治愈“文革”创伤的乐观主义信念。其实,早几个月出现的萧育轩的《心声》(载《人民文学》1977年第4期)已经先期显露出这种模式的大体轮廓:党的正义一方的代表、新任厂党委书记梅雪玉领受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确保重要的科学实验“东方红-9”的电力供应,但遭到代表党内邪恶势力的副书记林江的百般阻扰和“残酷斗争”,与此同时,年轻的生产技术科科长周小梅也受到林江的蒙蔽和欺骗。但在地委书记李为民和军区杨副司令员的支持下,梅雪玉依靠自己的坚强党性、个人魅力和不懈努力终于教育了周小梅,战胜了林江的阴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种相同的人物关系模式在陆文夫《献身》(载《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里也获得呈现:正义——土壤研究专家卢一民,邪恶——黄维敏,非正义——卢一民前妻唐琳,非反正义——卢一民的帮手曾书记。而这种模式在孔捷生的《姻缘》(载《作品》1978年第8期)里也可以见到:代表正义与知识的归国华侨青年伍国梁当遭遇代表邪恶的政工副书记“过于执”的压制,同时他的恋人阿珍也可能弃他而去时,代表非反正义的党总支副书记”包青天”给予了有效的帮助,成功地感染和教育了一度动摇的阿珍,并顺利成就

浅谈《棋王》

浅谈《棋王》 作为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改革文学一脉相承的文学思潮之一,寻根文学更加注重对民族灵魂的探寻,希冀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为民族文化重建开辟出新的道路。沉浸在传统与民俗中寻找新的寄托反映了经历文革后的“迷惘一代”开始着手建立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棋王》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对民族魂的呼唤与融合。 可以说《棋王》是寻根文学与知青文学的完美结合,淡化文革中风涌云起的政治斗争,阿城通过叙述者“我”的角度,娓娓道来王一生成为棋王的传奇经历。小说以吃和棋为主轴,深刻地展现了文革时代物质条件极其贫乏的环境下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与精神状态。 主轴吃和棋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民众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追求。传承中华文化“民以食为天”的格言,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如何适应现实生活,改善生存环境,充实对物质生活新的追求现实地摆在了民众的面前。小说在这方面成功塑造了一批人物形象。棋王王一生的吃相,他对“基准线标准”的满足,与“吃为了生存”这一理念不谋而合。“我”则要求在“基准线标准”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渴望在物质生活上更加丰富,有适当的精神消费。在与王一生的交流碰撞中,我也渐渐地同意了他的观点,开始“很后悔用油来表示我对生活的不满意,还用书和电影儿这种可有可

无的东西表示我对生活的不满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上山下乡的知青们的心理。而在众多人物中,脚卵是很特殊的一位,出身高级文人的家庭,对物质生活生来就有较高的要求,“可我实在受不了农场这个罪,我只想有个干净的地方住一住,不要每天脏兮兮的。”由于时势变化,今非昔比。家道中落,最后也不得不依靠祖传的乌木棋打通关节。 “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致的部分之一,小说在这方面所塑造的人物不仅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物质生活的不同层次追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几千年来各阶层人民对物质生活的不同追求。对吃的执着也许可以算是中华民族的比较鲜明的特色之一,时至今日,各种各样的中式餐馆仍在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吃的考究。小说文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具体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吃的传承,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知青生涯中,“下雨时节,大家都慌忙上山去挖笋,又到沟里捉田鸡”“尺把长的老鼠也捉来吃”“王一生来了大家打了两条蛇”,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对“吃”的渴求,也从侧面表现出民众对“吃”的重视。 小说在对中国传统“吃”文化探寻中,委婉地表达出文革时期人民大众对物质生活的不等需求与追求。然而,在精神消费方面,小说却极力塑造出一种动力,即在如此艰难的

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班主任》② 是刘心武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1月号头条位置的小说,有“新时期文学第一朵报春花”之称,被载入文学史,这篇小说开了新时期文学思想解放之先河,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时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之所以被如此高的评价,正在于其发出了“时代的声音”。 据刘心武自诉③,《班主任》的构思成熟与开笔大约在1977年夏天,但是写完以后,他自己产生了怀疑,“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吗?这样的稿子能公开拿出去吗?”这样的询问实际上正是当时他内心疑虑的声音,我们从他自诉中谈到的一件事可验证他内心的疑虑,“在发表欲的支配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有一天下了班,我到离编辑部最近的东单邮电局去投寄它,要把它投给《人民文学》杂志;柜台里的女工作人员检查了我大信封里的东西,严肃地跟我指出,稿子里不能夹寄信函,否则一律按信函收;我心理上本来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冒险的事,她这样一‘公事 公办’,毫不通融,令我气闷,于是我就跟她说我不寄了”,对于此时的刘心武来说,邮局工作人员的行为给了他一次犹豫的机会,但是,他并没有向这次机会妥协,他说到:“从东单邮局我骑车到了中山公园,在比较僻静的水榭,我坐在一角,想做出最后决定:这稿子还要不要投出去?还是干脆拉倒?后来我取出《班主任》的稿子,细读,竟被自己所写的文字感动,我决定,还是投出去吧,大不了发表不出来,还能把我怎么样呢?过了若干天,我到另一家邮电所寄出了它。”在投寄与不投寄之间,两种声音的交锋展示了作者的思考,那么,为什么写这篇小说呢?据刘心武说,这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这一段心路历程最好地说明了《班主任》中声音的重要性———这里的声音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同样,在编辑部,面对《班主任》产生的争论也颇有意味,《班主任》在终审时,引发了编辑们的不同意 论争档案:刘心武的《班主任》大约在1977年夏天构思成熟并开笔,1977年,还在讲“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还没开始。刘心武自述说,《班主任》写得很顺利,但写完后心里直打鼓———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吗?这样的稿子能公开拿出去吗?据他说,《班主任》写作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 ‘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在发表欲的支配下,他终于鼓起勇气把它投给《人民文学》杂志。《班主任》在编辑部引起了震动,责任编辑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是现实的,暴露了社会的真实问题和阴暗面,似乎属于暴露文学,难以发表。复审编辑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及时、新鲜,小说并不全是暴露社会阴暗面,还通过张老师等人物形象写了积极的生活因素,并从深层揭发了“四人帮”的罪恶,符合文教战线“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精神。编辑部负责人对是否发表这篇小说“没有把握”。于是,交当时的代理主编张光年定夺。张光年看过后,召集编辑部三级编审人员在他家开会。张光年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后认为,“不要怕尖锐,但是要准确。”他基本肯定了《班主任》。经过再次修改,《班主任》发表在1977年第11期小说的头条地位。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的数千封读者来信,《文学评论》杂志还召开了《班主任》座谈会,许多评论家肯定了小说在创作上的意义,有一位评论家还将《班主任》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做了对比,认为两者的主题都是“救救孩子”。 当时的《人民文学》是唯一的中央级文学刊物,发行150万份。《班主任》引发了巨大社会反响,读者来信多得天天得用麻袋装,表明了人民群众对思想解放的渴望。后来在全国首届短篇小说评奖中,《班主任》荣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榜首,作协主席茅盾亲自向刘心武颁奖。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潮流中公开发表得最早的一篇,发表后,群众反响强烈。《班主任》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长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已经厌倦了紧张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① 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李淑霞(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州 510320) 欣赏 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