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摘要】:本文带着今天的文化政治语境中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通过“重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史/思想史“现场”,进一步了解当年文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氛围和情绪,越过那些覆盖在文学史/思想史表面的宏大修辞,从而对当时文学创作和思想变迁的真实状况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对文革后的思想文化变迁进行梳理,展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重新将文学史现象问题化,力图找到一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启示作用的文化资源;着力从思想史/文学史方面入手,探讨文革后“早春文坛”的“社会危机治理”在“创伤抚平”方面的文化/文学“行动”,以及与此“行动”相关的种种问题和理论法则;从文学与政治、历史、文学批评、哲学、理论等等的互动中,勾勒出自我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和意识形态史。本文第一章考察“伤痕文学”思潮与“天安门诗歌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追溯“伤痕文学”思潮作为新的现代性的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编码功能,呈现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交叠纠缠的复杂关系。第二章通过重构历史语境,还原“歌德”与“缺德”论争的历史现场,梳理“伤痕文学”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对一些经典文本追认史和文本内外共谋与异质因素的分析,揭示“伤痕文学”文本内外隐含的话语竞争和权力机制。第三章讲述了各种“伤痕文学”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围绕这些文本周边的各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调整,透析新的文化/文学等级制的建立过程,阐述新意识形态的“愈合机制”强

大的治愈功能。第四章展示“伤痕文学”思潮式微的内耗和外控因素,分析其与其他文学潮流之间的关系,从而与现行的生产文学史的常规方式和进程进行对话。“伤痕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式微的整个过程也是文革伤痕在文学史/思想史上被意识形态强大的愈合功能“治疗”乃至“治愈”的过程。这种同构性预示着,讲出了“伤痕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史,以及在其发生发展史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就在隐喻层面讲出了一个文革伤痕“愈合”的故事。【关键词】:“伤痕文学”思潮历史创伤愈合机制意识形态异质共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7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10绪论”伤痕文学”思潮:应那一刻而生10-30第一节疾病的隐喻:”伤痕”及其”愈合”10-17第二节”伤痕文学”及其思潮研究史17-24第三节问题与方法24-30第一章诊断:历史创伤30-61第一节缘起31-34第二节文学与政治相互交叠34-45第三节两种命运互为镜像45-51第四节”为文艺正名”51-61第二章拯救:批判与共谋61-89第一节”歌德”与”缺德”62-73第二节追认中的经典73-79第三节文本内外的共谋与异质79-89第三章控诉:愈合机制89-114第一节”揭露”的辩证法90-95第二节”控诉”的可能及其限度95-104第三节带着”伤痕”的新人104-114第四章”伤痕文学”的空间

114-134第一节思想的阈限114-118第二节困惑的情绪118-124第三节叠合的图景124-134余论刹那与繁华134-140主要参考文献140-157一论文140-145二论争145-148三作品148-149四编著149-152五文艺政策152-154六资料汇编154-157附录157-182年表157-182后记182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7章: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概况、文学潮流、文艺论争。 【教学重点、难点】: 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文学潮流。 【课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谈十七年文学

联系作品实际谈一谈你对十七年文学的理解认识。 十七年文学指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即1949年~1966年间的文学创作。十七年——这是文学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人们歌颂祖国,歌颂党,文艺作品多有歌颂的色彩。 十七年文学时期产生了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等。还涌现出如杜鹏程、曲波、周立波、等优秀作家,老舍、田汉等老作家也奉献了不少好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十七年文学的特征: 首先,十七年文学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政治色彩的。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揭示了在阶级斗争、名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表明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的道路。《青春之歌》是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的。主人公林道静是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她曾经是一个有着小资产情调的知识分子,但在后来五四思潮的影响下,她蜕变,一步步的蜕变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小说歌颂的是革命力量的不可战胜和人们对革命力量的追求。 然后,十七年文学创作普遍追求重大的社会题材,追求文学的史诗效果,也就是表现大的历史进程,和对英雄人物的壮美性格的崇高,在题材内容上拓展较宽,开掘较深,且多重视影响社会生活的富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十七年文学的题材极具多样性,有对革命历史在现的题材,有农村题材的,有描写革命战争的,不论是《青春之歌》还是其他作品,都表现了一个大的进程,《青春之歌》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以林道静的思想飞跃为进程,以此也表现了社会的每一进程。说到人物崇拜——英雄——在当时,"题材的重要与否决定作品的价值大小"这一创作判断标准要求作家只能选择"重要题材"来表现,即只能表现光明的东西。其中只有那些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才能成为作者和读者共同关心、共同感兴趣的焦点。如:和平英雄:阶级英雄,政治道德英雄,生产英雄等等。《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就是这样的阶级英雄,从第二次被捕到一二九运动,林道静依然由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狱中,她经受住毒刑拷打,用坚定地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痛苦。她就是一个坚定地英雄,不屈,坚强,向着革命,向着党。当然,除了林道静外,还有很多这样的阶级英雄,政治英雄人物,像卢嘉川,林红。林红对林道静无疑是对林道静产生重要影响的,她在狱中的言传身教,她的共产党人的爱心和坚韧的人格力量,感召着林道静,使他最终完成了人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 2006-7-14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般认为,反思文学的肇端是1979年第2期发表的()。 A.卢新华的《伤痕》B.王蒙的《布礼》 C.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D.高晓声的《李顺达造屋》 2.先锋文学通常是指在中国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都呈现出强烈的()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 C.后现代主义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3.80年代初,较早介绍西方现代派小说理论的小册子是()。 A.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B.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C.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D.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4.新现实主义小说注重塑造时代英雄,比如,孔太平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A.《年前年后》B.《大雪无乡》 C.《大厂》D.《分享艰难》 5.与八十年代中前期相比,90年代作家的写作立场呈现出多元化,主要有()、民间化与知识分子三种立场。 A.革命化B.人民化C.个人化D.贵族化6.由于()的知识分子背景和叙述上沉思抒情的品质,他的小说被有的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叙述"。 A.莫言B.格非C.扎西达娃D.北村 7.从新时期文学思潮看,()大体可以看作一种民间立场的写作。 A.女性文学思潮B.先锋文学C.寻根文学D.新写实文学8.谌容的优秀中篇小说是() A.《永远是春天》 B. 《万年青》 C.《春之声》 D.《人到中年》 9.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不同的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小说。 A.短篇B.中篇C.中短篇D.长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特征及价值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特征及价值 08中师2班史斐20084021072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积极的思想斗争中向前发展的现代中国面一个动荡的大变革的时代,处於这样历史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不同阶级、不同趋向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纷然杂陈,彼此冲突而又互相影响与吸收的复杂面貌。这种情况决定了现代文学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取得自身的辩证发展。在现代文学的历史发轫期,新文学即是通过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在对封建传统文学的猛烈批判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此后,新文学每前进一步,都遇到旧文学的顽犟反抗。从20年代封建主义的国粹派、学衡派、甲寅派、鸳鸯蝴蝶派文学,到30年代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法西斯民族主义文学,直至40年代的战国策派、“勘乱文学”,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汉奸文学,构成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逆流。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与上述形形色色的文学逆流的斗争,决定著新文学的命运。 新民主主义文学所具有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缐性质,决定了其内部各种成分的文学之间,存在著既团结又斗争的关系。无产阶级和革命民主主义文艺思想同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之间,展开过反覆的讨论和斗争。从20年代的现代评论派,到30年代的新月派、“第三种人”、论语派,直至4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尽管政治倾向十分复杂,就其文艺观而言,则是属於资产阶级范畴的。通过这些讨论和斗争,无产阶级和革命民主主义的文艺从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都获得了更健康的发展,为文学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民主主义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的主流;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也首先是“经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的转变,而开始形成起来,然后逐渐的动员劳动民众和工人之中的新的力量”(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如何对待小资产阶级作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对於现代文学,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代文学史上的多次论争都与这一问题直接相关。曾经发生过否定或贬低小资产阶级作家和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的“左”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也有过混淆小资产阶级革命性与无产阶级革命性,放弃或削弱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右的偏差,这两种倾向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消极影响。正是在纠正上述错误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渐渐团结了大多数小资产阶级作家,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在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小资产阶级作家仍然作为可靠同盟军,与无产阶级作家一起组成了新中国的文艺大军。 “五四”文学革命由倡导白话文开始,就体现了文学必须能为最广大的群众所接受的历史要求。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并提出了“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以表现普通人民生活、改造民族性格和社会人生为文学的根本任务。在创作实践上,出现了中

十七年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坏性伤害,这样就使得五四新文学的一些传统和精神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小说和其他体裁比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的创作需要长期的体验、构思和思考,因此受政治的干扰要比其他体裁少。 2、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两个繁荣时期 在体裁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最兴盛的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薄弱。○150年代初期,以短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2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以长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 3、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上看,选取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1历史题材:a解放战争: 长篇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代表作: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b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长篇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短篇代表作: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孙犁《山地回忆》c抗美援朝战争:长篇代表作: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短篇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2现实题材:a.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长篇代表作: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短篇代表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西戎《赖大嫂》b.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中篇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c.干预现实,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李准《灰色的帆蓬》d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2)从人物塑造上看,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3)大胆地试验和开拓,从多方面探索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4、十七年时期小说发展的教训 ○1十七年时期,文学受政治的干扰比较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批判了一批不该批判的作家、作品。文学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段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不应有的公式。○2十七年时期,文学界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上还不强,作家和理论界对于中篇小说艺术技巧、文体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够充分。这些都影响了中篇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也限制了本时期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3就题材而言,范围狭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得到特别的发展,其他题材则极度萧条。○4在表现方法上,本时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单一狭隘的特点。这自然严重影响了本时期小说创作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也限制了作家们对于生活的深层思考。○5普遍充斥着廉价的乐观主义气息。 5、建国初期军事题材小说的特点 ○1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和视角去描写战争,而是全心全意地赞美

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特征

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特征 [摘要]在第一个十年,新时期文学思潮在经过“文革”的“洗礼”之后,表现出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诉求,简而言之,这一时期文学思潮具有人性化特征。在第二个十年,经济体制变革,传统价值观瓦解,世俗生活成为作家与读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具有世俗化特征。 [关键词]新时期;人道主义;世俗化 文革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并以1979年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为标志,当代文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到“新写实文学”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可谓是思潮迭起的二十年。新时期的文学思潮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有的是对过去错误思潮的反拨,有的是过去正确思潮的回归,有的是新出现的,但也和过去的思潮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或受到过去的思潮或大或小的影响。 我们可以大体上按照前后两个十年把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变革”阶段和九十年代的“转型”阶段。所以,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两个阶段研究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的特征。 一 “文革”十年浩劫,使我国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处于极度混乱与严酷的禁锢之中,神州大地一片肃杀,满目疮痍。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人民才开始从政治上解放出来。政治上的解放必然要求思想上的解放。新时期初的思想解放运动很快形成了对“四人帮”极左教条的冲击,并重新确立了“文学是人学”的信念。从现代性角度来说,新时期重新提出了现代性的任务,重新返回文化启蒙的历史轨道。同时现代性任务的提出,要求新时期文学为它服务,导致新时期文学想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复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针对“两个凡是”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学界大讨论,绝对主义的阴霾开始消散,被禁锢、压抑的思想逐渐复苏。1978年12月18日--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再度批驳“两个凡是”,强调实事求是,反对教条迷信,确立思想解放的基本路线。新时期,文化禁锢被打破,出现了文学繁荣局面,相对宽松的文学制度和作家自由的身份保证了启蒙

十七年文学与解放区文学

“十七年文学”与解放区文学 1.1解放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规模宏大、时间长久、影响深远。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里,文学史中概称这12年的文学为“第三个十年”。在中共领导和影响的文学中,以鲜明的政治性反对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揭露黑暗统治,歌颂解放战争和对新中国发出呼唤,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文学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解放区文学,其最主要的表现是在1942年发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规定下,使文学朝着描写工农兵、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发展。 1.2解放区文学的文学特点: 首先,在性质上,解放区文学思潮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范畴。这是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第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服务的方向。解放区文学思潮之所以规模巨大、时间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始终坚持着这一鲜明的标志。 第三,在处理诸多文学活动的内部关系中,除了坚持辩证统一的原则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出重在普及、重在改造和重在创新的基本倾向。 最后,解放区文学思潮发展形态,往往是突破了文学框架的运动式的推进。它既有区域性、历史性、政治性,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文学范畴的一种,并有着所有文学共性的东西。 解放区文学诞生于险恶的战争环境之中,但它的产生却带给人们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和敢为人先的大胆的创新精神。可以说解放区文学以它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优良传统,下开社会主义文艺之先河,有着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 1.3解放区文学代表人物: 解放区文学的重要作家有孙犁、赵树理、周立波、丁玲、柳青、艾青、何其芳、周扬、臧克家等等。 孙犁,这位作家的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孙犁的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塑造了崭新的农村年轻妇女的形象,她们有着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乐观的精神。这种农村妇女的形象在以前的文学当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她们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出现的全新的人物。 还有赵树理。这位因创作《小二黑结婚》而成名的在解放区土生土长起来的作家,被树为解放区文学和文学工农兵方向的代表。他以农民所能理解的艺术形式,塑造出了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他在新的历史、地域条件下表现了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赵树理的创作侧重表现的是农民精神、心理状态和他们的种种人伦关系的变化,以这个过程来表现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难性,他并没有一味地歌颂什么,更没有去神话什么农民英雄;他并没有无视农村民主改革中新政权的不纯和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相反给予深入的批判。

当代文艺思潮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当代文艺思潮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文学的叙述时间是指故事时间和( )。 2.文学文本的叙述者一般分为显在叙述者和( )。 3.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 )、 虚实相生 、生命律动和韵味无穷四个方面。 4.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 )、 艺术家 、世界 、( )等四个要素组成。 5.王国维把意境分为( )之境和( )之境。 6.叙述内容一般分为故事、人物、结构、( )四个方面 。 7.抒情作品在文体上分为抒情诗和( )两大类。 8.文学的抒情策略有两种: 语法策略和( ) 。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0.精英文学

11.人文精神 12.纪实文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3.简述精英文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5.简述从叙事权威性与否的角度来看的三种模式。 16.“新故事新编”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7.请简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轨迹。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文本时间。 2.隐含叙述者。 3.情景交融。 4.作品、读者。 5.有我、无我。 6.行动。 7.抒情小品文。 8.修辞策略。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所谓“大众文化”(Mas culture)是指发表于大众传播媒介中而流行于大众之间的通俗文化和文学作品,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艺术广告等。

第一部分 十七年文学

第一部分十七年文学 专项一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 总体风貌: “十七年文学”时期内的小说继承中外文学,尤其是“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在历史和农村现实题材方面,取得了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一.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列举题或论述题) 革命历史题材在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首先是时代的需要。 从50年代到7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反映的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这个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多体现出宏大的叙事倾向,具有史诗般的规模。 1.这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举出三部即可)★ 梁斌《红旗谱》主人公:朱老忠、严志和(抗日时期)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主人公:江姐,许云峰(解放战争时期) 吴强的《红日》主人公:陈毅、粟裕、张灵甫(解放战争时期) 曲波的《林海雪原》主人公:杨子荣(解放战争时期)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主人公:彭德怀等,(解放战争时期) 杨沫的《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抗战前) 欧阳山的《三家巷》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红日》 梗概: 《红日》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陈毅、粟裕统帅华北野战军在山东战场上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这一史实,表现了我军由弱到强、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这一伟大历史性转折,显示了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和战斗伟力。 艺术成就: A它突破了以往描写军人的一般模式,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我军不同层次军事将领形象的刻画集中体现了《红日》的开创性成绩。 B,作者还善于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如沈振新、梁波、张灵甫。 C.整部小说结构紧凑,三个战役的描写主次分明,张弛自如。尤其是对战争场面虚实相间、点面结合的独特写法为以后的军事题材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红旗谱》(可能单独命题)★ 梗概: 是梁斌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性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品格。《红旗谱》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描写冀中平原锁井镇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和地主冯兰池一家两代人的激烈矛盾和斗争过程,从历史的高度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乡村和都市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面貌。 艺术成就: A.红旗谱》的作者善于将革命斗争轰轰烈烈的场面与农村生活平凡琐碎的情节交织在一起描写,将人物置于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塑造出一批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B.红旗谱》善于利用不同人物性格之间的互补性来全面展现历史,与朱老忠性格互补的是他的好友严志和,他是革命农民中另一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作者有意识地把朱、严这两个不同性格的农民放在一起描写,使其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C.在思想内容方面,《红旗谱》描写了三代农民的斗争生活,他们的性格特点、斗争方式

新时期文学思潮

新时期文学思潮 1.1997年12月25日,国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学()创建。 A.博库B.清韵书院C.榕树下D.橄榄树 2.网络文学是随着()而出现的。 A.互联网的问世B.《第X浪潮——网络文学》C.《新语丝》D.《橄榄树》3.童的作品()讲述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亲情伦理。 A.《驯子记》B.《红粉》C.《米》D.《妻妾成群》 4.妓女秋仪是小说()中的人物。 A.《妇女生活》B.《离婚指南》C.《妻妾成群》D.《红粉》 5.一个从事三陪的同性恋人"乔"是()笔下的人物。 A.欧河B.王家新C.村D.安妮宝贝 6.在先锋作家中,()对语言进行了最极端、最大胆的艺术探索。 A.莫言B.叶兆言C.甘露D.童 7.女主角“轻舞飞扬”是作品()中的人物。 A.《超情书》B.《城市的绿地》C.《危险》D.《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8.20世纪80年代初,较早介绍西方现代派小说理论的小册子是()。 A.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B.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C.冕《在新的崛起面前》D.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9.先锋文学通常是指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都呈现出强烈的()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C.后现代主义D.西方现代主义10.1993年第1期的《读书》发表了《躲避崇高》一文,该文的作者是()。 A.王朔B.王晓明C.王彬彬D.王蒙11.从创作思潮看,现实主义在新时期走向变异的具体标志是()的涌动。 A.先锋文学B.寻根文学C.新现实主义文学D.大众文学12.1989年由英国女批评家玛丽·伊格尔顿编的()出版,这是第一部翻译过来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专集。 A.《女权主义文学理论》B.《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C.《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第二性》 13.最初关于西方现代派的讨论是由一些从事()进行的。 A.从事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作家B.写作朦胧诗的诗人们 C.从事理论与批评工作的专家与学者D.西方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在专业围14.民间写作中的民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看,民间具有()等基本涵。 A.独立精神与自由创造B.从它意识 C.自我放纵 15.下列作品中,()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畴。 A.《一个人的战争》B.《青春之歌》 C.《爱是不能忘记的》D.《恋爱的季节》 16.“伤痕文学之父”是()。 A.王蒙B.卢新华C.心武D.贾平凹17.在新历史小说的几个类型中,作为历史叙述的家族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 A.《温故一九四二》B.《红高粱家族系列》 C.《往事与刑法》D.《月黑风高》 18.短篇小说()是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反映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精神变化的佳

浅析十七年文学思潮中的怪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89307761.html, 浅析十七年文学思潮中的怪现象 作者:黄小玲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1期 摘要:十七年文学思潮是指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思潮。即1949年到1966年的文学思潮。对文学来说,这本应该是一个包容开放繁荣发展的多元化的时代。但实际上,在建国新时代下它却是在艰难的前行。这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怪现象,但此时说的“怪”在当时却是“怪”的那么的正常,那么的理所应当。本文将对十七年文学思潮中的怪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学思潮;怪现象;原因 一、对十七年文学思潮怪现象的分析 一位学者曾说“照理说,经过五四新文化洗礼的一代知识分子,通过30年的磨练,应该更加成熟,更有驾驭文学向更高境界奋进的能力。但是,谁曾想到,自由翱翔于心宇的凤凰折断了想象的翅膀;带刺的野玫瑰枯萎了挺拔的绿叶;冲破家的藩篱,却又走进非文学的国度;…夜莺?亦只会吟唱“白天的歌曲”……缘何五四的宗师和宿将们在风和日丽的朗朗晴空下难以唱出无愧时代和历史的动人诗篇?甚至那圆润的歌喉居然几近失声了呢?为何诗人们只能鹦鹉学舌了呢?”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建国以来的十七年里,文学家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窘迫和困境,这是令他们窒息的噩梦。在这十七年里,统治者管理着国家,也操控着文艺界。统治者在三次文代会中一次又一次限定着文学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政治的魔爪一点一点捏紧文学瘦弱的躯干,却不让其发出一点点呻吟声。统治者亲自来为文艺界限定着一个个条条框框,这本就是一个怪想象。可是当时却未及时遏制住这样的行为并让其变本加厉,这难道不更是怪中之怪吗?在三次大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和“左倾”思潮的升级运动中,有多少不平的声音?在一次次不公的批判中,有多少枉死的冤魂?整风反右运动、大跃进和新民歌运动的兴起,这不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和在统治者的影响下展开的吗?十七年文学思潮其实并非是真正的文学,也并非是真正的思潮。在某个程度来说,不过是被时代和政治把玩的玩物,阶级斗争的工具,它失去自己本该有的独立性和存在价值。虽然政治和时代总是影响着文学的发展,但将文学像扯线木偶一样操纵的情况是十分不正常的现象,更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怪的现象。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过是为清算文学界中的“异端”而为文学家们灌下的一杯甜蜜毒酒。诱你说出真正的想法,诱你展现真正的自我。你以为自己被风和日丽的朗朗晴空所爱护,熟不知埋葬你的坟墓早已为你挖好。埋葬了你的痴想,埋葬了文人的希望,也埋葬了文学家的思想。没有自由的思潮算什么思潮?没有成果的成果算什么丰收?所谓的思潮不过是时而涌起时而幻灭的热潮,是摹仿的热潮,是口号的热潮,是个体被掩埋的热潮,是一个个让人不敢思考、不愿思考、不能思考的热潮。对于文艺界最大的灾难并不是批判了谁惩罚了谁,而是剥夺了我们平等说话的权利,剥夺了我们独立思考的权利。 二、对这些现象背后原因的探讨

经典的焦虑--当前文艺思潮的审视

收稿日期:2005-07-14 作者简介:周晓风(1957-),男,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文 联副主席,重庆作协副主席,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发表论文60余篇,已出版专著5部。 经典的焦虑 ———当前文艺思潮的审视 周晓风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摘要:文学中的经典是指那些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代表作品。文学经典在文学发展史上既具有确定文学标准尺度的作用,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文学经典作品在近年来出现大量重版、改写和重评,成为当前文艺思潮的突出现象。这既是消费时代社会心理对于经典作品的需要的反映,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英文化层对于当今经典缺失的焦虑。 关键词:文学;经典;焦虑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5)05-0051-05 Anxiety of Classics :Scan the Trends of Thoughts in Art and Literature ZHOU Xiao-fe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News ,Sichuan Uniuersity ,Chengdu 610064,China ) Abstract:The cIassics in Iiterature refer to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have modeI meaning and far-reaching infIuence in the history of Iiterature.Literary cIassics not onIy have the function of scaIe of Iiterature in the Iiterary history,but aIso can meet readers aesthetic demand of different eras to a great extent.The repubIishment,rewriting and comment on cIassicaI works of I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be-come the outstanding phenomenon of present trends of thoughts in Iiterature and art.This is the refIection of the need to the cIassicaI works of sociaI psychoIogy of era of consumption,and refIects the anxiety of cuIture eIite to Iack of cIassics nowadays to a certain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Iiterature;cIassic;anxiety 一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典”是一个标明历史和传统的词语。“经”为“经常”,即历久不变的常道,引申为不刊之论和经书,如“四书五经”、“十三经”等;“典”为“典范”,指事物的“标准”和“范例”,具有可以被人反复引用和反复阐发的文化价值,引申为“典故”或“典籍”。因此,经典常常是指那些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之文本。用罗兰?巴特的说法,经典是指那些具有可写性的文本。洪子诚先生还有一个简洁的说法,认为“‘经典’是帮助 我们形成一个文化序列的那些文本”。[1] 根据这样 的基本理解,文学中的经典就是指那些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代表作品,构成文学史序列的代表作品,被后人反复阅读、反复解释的作品。当然,也有的并不是在严格意义上使用“经典”这个词语,如重庆作家莫怀戚的《经典关系》所说的“经典”大约相当于“典型”的意思。 与“经典”相近的概念还有“名著”。文学名著往往也是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最具影响力的精华和代表。但名著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筛选才有可能成为经典。那些未能经受时代检验的文学名著则只能是名著或代表作,而不能成为文学经典。因此,经典的产生不可能是一时一事的产物,更不可 1 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1卷第5期 JOURNAL OF CHONGOING UNIVERSITY (SociaI Science Edition )VoI.11No.52005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十七年文学思潮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 一、文学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一) 第一次文代会——文艺新规范的确立 1、背景: 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2、内容: 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即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为工农兵服务。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规范确立。 3、新规范的影响 政治工具:“新”规范指导了所有作家,影响了所有的文学创作。 (二)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批评原则的确立。 1、背景: 我国完成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 2、内容 周杨《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表现新人物、新思想,英雄人物的塑造上简单幼稚。 3、意义 促进了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 (1960第三次文代会召开) (三)文艺创作和理论论争 1、可否写小资 2、文艺的倾向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3、对发历史主义倾向的批评 (四)50年代一系列文学批判运动——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对比苏联,同样在压力之下却有文学作品大胆地真实地坚持文学道路。为什么在1949以后的中国,20年中却顺从地服务于政治?) 一)文艺批判运动 1.对《武训传》批判 2.对萧也牧的批判 《我的夫妇之间》1950(短篇)“知识分子眼光看工农干部”“脱离生活,或者是依据小资产阶级的观念、趣味来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不健康倾向”。 3.对俞平伯红学研究的批判 全国开展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政治性批判,把他与胡适挂上钩,把“唯心主义”帽子往他头上套。为何批判胡适? 4.对胡风的批判 胡风“固执”地坚持着鲁迅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性。 二)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课程论文:关于胡风主要文艺思想的解读 ——“主观战斗精神”论和“精神奴役创伤”论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 班级:中文师范071 姓名:郭晨露 学号:0701012008 教师:李建东

关于胡风主要文艺思想的感想 ——“主观战斗精神”论和“精神奴役创伤”论 提要:本文主要就胡风主要的文艺思想——“主观战斗精神”论和“精神奴役创伤”论从作家创作的角度做出了客观的理解,在客观理解的基础上,并从生活态度和个人价值观两个角度发表了一些个人对这两个文艺思想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作家创作生活态度价值观 胡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诗人和独特的理论家。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文革”期间一个重要的冤假错案之一。随着1985年和1988年两度对胡风的“政治历史问题”、“文艺思想问题”、“宗派主义问题”进一步平反, 关于胡风事件的起因、始末和胡风文艺思想的研究逐渐成为史学界和文艺界的重要课题。胡风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主观战斗精神”论、“精神奴役创伤”论以及“五四文学传统”论。下面,我想针对胡风的文艺思想,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理解和感想。 一、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论之我见 “主观战斗精神”这一概念是胡风在《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一文中正式提出的:“既然战争变成了持续的日常生活,文艺家就要在经营一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从事创作,或者为了从事创作而勉力地经营一种日常生活。进一步看,文艺所经营的日常生活,供给他的精神营养,影响他的精神状态的日常生活,并不是能够诱发创造力的广大的战斗生活,而是能够麻痹创造力的狭小的沉滞生活这就有了被这种日常生活包围、疲乏、腐蚀、俘虏的可能。再联系到思想限制和物质生活的困苦这双重重压,这个可能就更大了。结果当然会引起主观战斗精神的衰落,主观战斗精神的衰落同时也就是对于客观现实的把捉力、拥抱力、突击力的衰落。” 关于胡风的这一“主观战斗精神”论,我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的,下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从作家创作的角度看: 我们知道,作家创作一个作品,一定是对于现实生活有所感动,他的认识能力和现实生活发生化学作用的时候,才能够执笔。当然,也有不少不从这个基本态度出发的作家。但一个诚实的作家,一个伟大的作家,没有不是这样的;一个好的或伟大作品的完成,没有不是依据这个根本态度的。通常说作家要写他所熟悉的、他所理解的题材,那原因就是我们一方面积极地要求把握现实主义的作者的主观力量,一方面也积极地要求被作者把握的现实生活的客观性的缘故。 而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说的就是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突进、相克相生。我觉得这里的客观其实就是指生活的积累,主观即作家创作的主观激情。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是如果有了这源泉是远远不够的,作家主观上的创作的激情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总的来说,胡风的“主观精神”论首先是一种创作认识论。胡风较有说服力地说明了只有生活,只有题材,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一、30年代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30年代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是对五四人的文学的观念的进一步阐发,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创作实践中和文学理论探讨中。 创作实践:老舍(文化属性的人)、巴金、曹禺、沈从文、林语堂、新感觉派等作家的作品;文学理论:对西方文艺美学思想的翻译介绍(对柏拉图、托尔斯泰、柏格森、克罗齐、叔本华、尼采等介绍)和本土学者的学理性探索(朱光潜的《谈美》《文艺心理学》)。 二、主要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观念代表 A、梁实秋、沈从文、朱光潜等的人的文学主张因与当时的左翼文艺思想是有距离的,产生过冲突,但梁、沈、朱等人对西方的文艺思想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又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功底,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比较公正全面的认识,他们的学识可以担当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桥梁。他们的文艺思想主要是传承了五四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与当时的左翼革命文学家所理解的文学是政治革命的需要是有距离的,并且曾因此不断地受到责难和批评。 主张: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认同艺术“超脱现实的原则”,认为“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朱光潜)。并且认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人文主义文艺思潮倡导者在中国特定的时代,他们的文艺观念被误解,而没有受到重视,但对后来的文学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B、徐朗西、丰子恺、宗白华、梁实秋、朱光潜等人借鉴、融合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美学文艺思想,论述了艺术与美、与人生的关系。(例子见教材P140、141)。 宗白华:主张“诗意的人生”,一方面用唯美的眼光看世界,另一方面把人生当作艺术品来创造; 刘西渭(李健吾):印象式批评,重视批评家的独立地位和主体艺术感受; 新感觉派:对人的潜意识、直觉的挖掘与表现。 新人文主义思想:梁实秋(1902——1987),浙江杭县,生于北京,梁实秋的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了新月派的现代雅士文学理想。 梁实秋的文艺观:他以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为学术背景,对五四新文学进行反思与评价,提出了以人性为核心的道德评价的文学评价标准,以古典艺术的理性节制情感为美学追求。他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是趋于浪漫主义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浪漫的混乱,有四个特征:(1)受外国影响;(2)重情感轻理性;(3)对人生的态度是印象的;(4)主张皈依自然侧重独创。认为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是专门表现个人而将变态极力扩张,写实主义中注重忠实的描写,而忽视了题材的选择。他在艺术上批判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在思想上否定个性主义,几乎在整体上否定五四新文学运动。梁实秋以人性作为文学的核心与唯一标准(在《文学与革命》里认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梁实秋的人性概念本质上是一个伦理概念,他所谓的人性是二元的,一是以想象情感为代表的,“需要被控制的自我”,认为是病态;一是以理性为代表的“施加控制的自我”,他认为是健康的。认为人性是超阶级的,并且认为理性是人性的核心。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节欲的人性论。在文学创造表现上,一是注意感情的节制,二是注重题材的选择。力图建立有节制的、健康、匀调的具有古典主义美学特征的文学。 梁实秋强调人性的普遍性,否认文学的阶级性,提倡天才论,遭到左联文艺家的批判。但当时,一批对西方文学理论有所了解的文学家们都与梁实秋同调,如新月派的诗歌理论,老舍等推崇健康、匀调、富于节制的文学观与美学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