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班主任》②

是刘心武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1月号头条位置的小说,有“新时期文学第一朵报春花”之称,被载入文学史,这篇小说开了新时期文学思想解放之先河,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时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之所以被如此高的评价,正在于其发出了“时代的声音”。

据刘心武自诉③,《班主任》的构思成熟与开笔大约在1977年夏天,但是写完以后,他自己产生了怀疑,“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吗?这样的稿子能公开拿出去吗?”这样的询问实际上正是当时他内心疑虑的声音,我们从他自诉中谈到的一件事可验证他内心的疑虑,“在发表欲的支配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有一天下了班,我到离编辑部最近的东单邮电局去投寄它,要把它投给《人民文学》杂志;柜台里的女工作人员检查了我大信封里的东西,严肃地跟我指出,稿子里不能夹寄信函,否则一律按信函收;我心理上本来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冒险的事,她这样一‘公事

公办’,毫不通融,令我气闷,于是我就跟她说我不寄了”,对于此时的刘心武来说,邮局工作人员的行为给了他一次犹豫的机会,但是,他并没有向这次机会妥协,他说到:“从东单邮局我骑车到了中山公园,在比较僻静的水榭,我坐在一角,想做出最后决定:这稿子还要不要投出去?还是干脆拉倒?后来我取出《班主任》的稿子,细读,竟被自己所写的文字感动,我决定,还是投出去吧,大不了发表不出来,还能把我怎么样呢?过了若干天,我到另一家邮电所寄出了它。”在投寄与不投寄之间,两种声音的交锋展示了作者的思考,那么,为什么写这篇小说呢?据刘心武说,这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这一段心路历程最好地说明了《班主任》中声音的重要性———这里的声音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同样,在编辑部,面对《班主任》产生的争论也颇有意味,《班主任》在终审时,引发了编辑们的不同意

论争档案:刘心武的《班主任》大约在1977年夏天构思成熟并开笔,1977年,还在讲“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还没开始。刘心武自述说,《班主任》写得很顺利,但写完后心里直打鼓———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吗?这样的稿子能公开拿出去吗?据他说,《班主任》写作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

‘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在发表欲的支配下,他终于鼓起勇气把它投给《人民文学》杂志。《班主任》在编辑部引起了震动,责任编辑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是现实的,暴露了社会的真实问题和阴暗面,似乎属于暴露文学,难以发表。复审编辑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及时、新鲜,小说并不全是暴露社会阴暗面,还通过张老师等人物形象写了积极的生活因素,并从深层揭发了“四人帮”的罪恶,符合文教战线“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精神。编辑部负责人对是否发表这篇小说“没有把握”。于是,交当时的代理主编张光年定夺。张光年看过后,召集编辑部三级编审人员在他家开会。张光年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后认为,“不要怕尖锐,但是要准确。”他基本肯定了《班主任》。经过再次修改,《班主任》发表在1977年第11期小说的头条地位。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的数千封读者来信,《文学评论》杂志还召开了《班主任》座谈会,许多评论家肯定了小说在创作上的意义,有一位评论家还将《班主任》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做了对比,认为两者的主题都是“救救孩子”。

当时的《人民文学》是唯一的中央级文学刊物,发行150万份。《班主任》引发了巨大社会反响,读者来信多得天天得用麻袋装,表明了人民群众对思想解放的渴望。后来在全国首届短篇小说评奖中,《班主任》荣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榜首,作协主席茅盾亲自向刘心武颁奖。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潮流中公开发表得最早的一篇,发表后,群众反响强烈。《班主任》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长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已经厌倦了紧张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①

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李淑霞(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州

510320)

欣赏

见。正方认为:塑造了张老师正面形象,作为揭批“四人帮”的小说,应该发表。反方觉得:似属暴露文学,恐怕不宜发表。对于小说是否发表,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文学》的第一任主编张光年的意见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篇小说很有修改基础:题材抓得好,不仅是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抓到了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果处理得更尖锐,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以文学促进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张光年的评价显示出了更加深入的政治思考,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中国,尤其是在1977年左右,文学与政治的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文学是政治的晴雨表。这也可以说明,《班主任》为什么会有这样高的评价?假如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谈起便可以迅速地获得清晰的说明,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但他们那套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柱并没有随之送进坟墓,文艺事业仍然被所谓的“黑线专政论”左右着,严冬虽过,乍暖还寒,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殷切期待着真正的春天及早到来,《班主任》发出了这样呼唤春天的声音。

《班主任》众多人物中,真正推动小说前进的是思想和声音,而不是人物,在这部文本中,人物更多地还在承担着思想传声筒的作用,小说中的问题青年“宋宝琦”起到的是“提起话头”的作用,对他的“小流氓”的定位是展开故事的核心事件,但是,它并不代表声音,对他的不同态度才代表“声音”,这些声音在文本中则分别由一些人物来代表“出场”,小说中围绕“如何教育宋宝琦”实际上出现了四组声音,组织和连缀这四种声音的是张老师,他代表着反思的力量,是叙述者声音,文本的四种声音分别以曹书记、尹达磊、谢惠敏、石红为代表,其中曹书记代表着没有出场的“党的正确的思想”、尹达磊代表着“不够清醒的群众的犹疑意识”(包括宋宝琦的父母、女同学代表着对宋宝琦“小流氓”概念肯定的声音)、谢惠敏代表着“被‘四人帮’愚弄的意识”和盲从行为、石红(包括石红父母)代表着“正确的人生观”和清醒的意识,这四组力量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构成了小说文本的结构。

小说第一句话就写到:“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我想,你肯定不愿意,甚至会嗔怪我何以提出这么一个荒唐的问题。”这句话是曹书记说的,起到的作用也很明显,为整部小说提出话题,但是细读会发现,实际上这句话在声音上具有双重意味:肯定的意味,“小流氓”;疑问的意味,“你愿意吗”。“小流氓”的定位在小说中是贯穿始终的,即便代表“党的正确思想”的曹书记在表达中也没有质疑,在《班主任》中“救救孩子”是以“孩子实际犯错”为前提的,在后文中,尹达磊、学校的老师、宋宝琦的父母、女同学都无一例外的在使用“小流氓”这样一个界定。尹达磊说“全年级面临的形势是要狠抓教学质量,你弄个小流氓来,陷到做他个别工作的泥坑里去,哪还有精力抓教学质量?”家访中,女同学问张老师:“张老师,您见着宋宝琦了吗?跟这本书的小流氓比,他好点儿还是坏点儿呢?”“小流氓”的定位成为展开故事的核心事件。值得注意的是,曹书记这种双重意味的提法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给予了另一种肯定性的回答,小说写到张老师“决定明天一早就去请示党支部,会获得支持吗?他眼前浮现出老曹在支部会上目光灼灼地发言的面影:‘现在,是真格儿按毛主席的思想体系搞教育的时候了!’他正是要‘真格儿’地大干一场啊,一定会得到组织支持的!”从叙述的角度说,小说的结构是完美的,首尾分别以曹书记的话连通,从意味的角度说,小说的叙述也是颇具匠心:以问题开始,以回答结束。

毫无疑问,尹达磊的声音代表了犹疑的群众,首先是对“小流氓”称谓的肯定和不屑,在张老师的言说下,渐渐有了不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小说中,由于叙述的原因,并没有充分展开,实际上只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宋宝琦的父母、女同学也属于这一类声音系列,作者基本没有写到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尹达磊一样,同属于面目模糊的背景。

谢惠敏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也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但是正如前文所说,作者主要还是想借助这个人物表达某种声音。与另一个对比性的人物石红相比,首先在形象描写上,谢惠敏就毫无魅力,“谢惠敏的个头比一般男生还高,她腰板总挺得直直的,显得很健壮……她弹跳力很差,手臂手腕的关节也显得过分僵硬,一问,她根本对任何球类活动都没有兴趣……的确,谢惠敏除了随着大伙看看电影、唱唱每个阶段的推荐歌曲,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她功课中平,作业有时完不成,主要是由于社会工作占去的精力和时间太多了……因此倒也能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谅解。”值得玩味的是,在写到宋宝琦时,小说中写道:“张老师已在心里对宋宝琦有了如下的估计:缺乏起码的政治觉悟,知识水平大约只相当初中一年级程度,别看有着一身犟肉,实际上对任何一种正规的体育活动都不在行。”在谈到体育活动时,谢惠敏、宋宝琦竟如此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谢惠敏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但是,谢惠敏的“政治觉悟”又恰恰是她的悲剧,她的政治觉悟是被灌输的,并且已经到了怀疑老师,不相信个人判断,只相信“报纸”和上级的传达这样的地步:“她简直不能理解张老师在提倡什么作风!班上只有宣传委员石红才穿带小碎花的短袖衬衫,还有那种带褶子的短裙,

这在谢惠敏看来,乃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的表现!……谢惠敏感到张老师神情有点异常,忙把那本书要过来翻看。她以前没听说过、更没看见过这本书,她见里头有外国男女谈恋爱的插图,不禁惊叫起来:‘唉呀!真黄!明天得狠批这本黄书!’”小说写道:“在谢惠敏的心目中,早已形成一种铁的逻辑,那就是凡不是书店出售的、图书馆外借的书,全是黑书、黄书。”小说在写到对《表》是否是一本好书,搞一次读书活动时谢惠敏说:“报上推荐过吗?”石红回答:“没推荐呢。”谢惠敏:“读没推荐的书不怕中毒吗?现在正反腐蚀,咱们干部可不能带头受腐蚀呀!”“谢惠敏一脸警惕的神色警告着石红,不仅自己拒绝参加这个活动,还劝说石红不要‘犯错误’”。谢惠敏所发出的声音失去了个人的判断,完全以“报上”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小说以张老师的口吻写道:“这实在也不能怪她。她开始接触图书的这些年,恰好是‘四人帮’搞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最凶的几年。可爱而又可怜的谢惠敏啊,她单纯地崇信一切用铅字新排印出来的东西,而在‘四人帮’控制舆论工具的那几年里,她用虔诚的态度拜读的报纸刊物上,充塞着多少他们的‘帮文’,喷溅出了多少戕害青少年的毒汁啊!”作品把问题归因到“四人帮”头上,这是那个时代“伤痕文学”普遍的解决办法,至于其后面的深层原因不是本文讨论所能解决的,要而言之,谢惠敏代表了被蒙蔽的声音,成为“四人帮”路线的传声筒。

作品中的石红是作者着力描写的正面形象,无论是形象描写,还是对读书的态度,都可以从中看到作者的情感所在,作者把石红这一正面形象的成因归因于她的父母和正确的教育:石红的父母“从入党前后起,他们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习惯,就是坚持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他们书架上的马恩、列宁四卷集、毛选四卷和许多厚薄不一的马列、毛主席著作单行本,书边几乎全有浅灰的手印,书里不乏折痕、重点线和某些意味着深深思索的符号……石红深深受着这种认真读书的气氛的熏陶,她也成了个小书迷。……石红是幸运的。‘晚饭以后’成了她家的一个专用语,那意味着围坐在大方桌旁,互相督促着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以及在互相关怀的气氛中各自作自己的事……爸爸有时是读他爱读的历史书,妈妈批改学生的作文。石红抿着嘴唇、全神贯注地思考着一道物理习题或是解着一个不等式……有时一家又在一起分析时事或者谈论文艺作品,父亲和母亲,父母和女儿之间,展开愉快的、激烈的争论。即便在‘四人帮’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最凶狠的情况下,这家人的书架上仍然屹立着《暴风骤雨》、《红岩》、《茅盾文集》、《盖达尔选集》、《欧也妮·葛朗台》、《唐诗三百

首》……这样一些书籍。”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段描写,我们会发现它是不充分的,在1977年那个时候,文学写作还不能完全摆开政治的束缚,在石红的描写上,作者还主要是把它作为谢惠敏的“比较对象”来进行,在全国上下必须保持一致的情况下,石红父母的存在依据是什么呢?这不是《班主任》要考虑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在小说中也发现了问题,在写到如何教育宋宝琦事件上,石红妈妈对来访的张老师说:“石红一回家就把宋宝琦的事跟我说了。吃晚饭的时候她一个劲眨巴眼睛,洗碗的时候她跟我商量:‘妈妈,要是我约上谢惠敏,把那些害怕、赌气的同学们都找来,读读《表》这本书怎么样呢?’我很赞成。我跟她说:‘有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只要老师、同学们发挥集体的作用,小流氓也是能转变的啊!’”这段表述除了表达母亲对女儿的支持以外,我们会看到一以贯之的对宋宝琦的定位“小流氓”,这位母亲并没有深入地去问宋宝琦的情况,当然,石红父母在文本中仅仅是模糊的背景元素,并不是故事叙述的主要内容。

除了人物之外,小说中还有两类象征,一是“书”、二是“春天”,事实上,他们也是两种声音的代表。关于小说中的书名,刘心武在《文汇报》、《〈班主任〉里的书名》④一文中谈到为什么在小说中写了很多书名,他说:“我尝试只遵从自己内心的认知与诉求写‘来真格儿’的作品。我此前在中学任教十多年,长期担任过班主任,有丰厚的生活积累,从熟悉的生活、人物出发,以中学生和书的关系,来形成小说的主线,质疑‘文革’乃至导致‘文革’恶果的极‘左’路线,从而控诉‘四人帮’文化专制与愚民政策对青年一代的戕害,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要完成这样一个主题,在小说里必须写进一些书名。”这些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作品、1919年至1949年的现代文学、1949年到1966年前半年的文学和外国文学,刘心武尤其提到了《唐诗三百首》、《辛稼轩词选》、《茅盾文集》、《暴风骤雨》、《红岩》、《青春之歌》、《战争与和平》、《盖达尔文集》、《表》、《欧也妮·葛朗台》、《牛虻》等作品,小说中特别强化了《青春之歌》和《牛虻》,这两部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曾经对青年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刘心武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书目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声音,他们参与了作品的构建和控诉。

“春天”在小说中则有着很深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也代表着小说的诉求。“在这1977年的春天,尹老师感到心里一片灿烂的阳光。”在劝说尹达磊时,张老师说:“现在是1977年的春天,这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的春天啊,可它又是要求我们迎向更深刻的

欣赏

(上接第13页)环境的制约,其作品必然会有局限性;政治话语无论怎样都代替不了文学话语,文学只有很好地保持它的本体特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卢新华后来又从文学对现实的批判功能着眼,认为“伤痕文学”又可以是永恒的。这是卢新华全面思考的结果。时代在变化,但人生的伤痛无处不在,文学中的悲悯和关切是永恒的。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我们要感谢卢新华这样的表述,他也是在强调作家的良心,是在强调要让人们在文学中看到这个世界的正义和希望。我们要感谢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因为“伤痕文学”的命名源自这篇小说,因为它引发了许多作家对苦难记忆的思考。

《伤痕》中的“伤痕”思考首先是作家卢新华的思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这种思考有一定的“代言”意义,正如卢新华自己所说:“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伤痕》不是我写的,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他们在‘文革’中遭受的苦难、血泪和生命体验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幸运的是,命运选择了我来执笔。”这也正应了英国作家伍尔夫在《自己的房间》中所说的“一个声音后面有着大众的体验感受”。这种思考的延续性说明了卢新华对文学的真诚,说明了在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作家内省的必要,真正的作家总是在肯定和否定中不断调整自己,这样才能确立自己的个性,突显灵魂的质地。这种思考也是包括许多评论家在内的许多读者的思考,这种思考既立足于文学,又超越了文学。这些思考有高低之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但不管怎样,都促使我们对文学的深刻认识,都让我们在比较中认识到真正的文学是什么,认识到文学的完善意义。对《伤痕》中的“伤痕”思考真的已超越《伤痕》这篇小说的本身,它让我们的作家在总结的意义上走向文学的本真,走向无数读者的心灵。

在当今文学开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再看《伤痕》,我们会挑出它的许多不足,但这样的不足对我们的作家是一种提醒,也会引发我们的作家对文学的深度思考。现在直面现实的优秀之作也不会有从前的那种轰动,人们对文学意义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作家可以忘掉社会责任感。文学的意义首先在于生活的意义,它要求作家的表达是艺术尺度的精准把握,社会责任感的表达当然也不例外。现在一些作家欲望化写作的倾向非常明显,对人性的狭隘理解已使某些写作者堕入低俗,这是令人悲哀的。这时我们重温《伤痕》,作家的悲悯和良知又一次感动了我们,我们需要具有大情怀的崇高的写作。

作者简介:王立宪,绥化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教授,黑龙江省作家协会驻地作家。

(责任编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https://www.doczj.com/doc/2b14826877.html,

斗争、付出更艰苦的劳动的春天,因而也是要求我们

更加严格的一个春天!朝前看吧,达磊!……”“1977年春天的晚风吹拂着这两个平平常常、默默无闻的人民教师……”小说以一个春天的意象结束:“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着肯定与鼓励……”春天预示着希望和生机,这个意象不仅是《班主任》中的亮色、也是“伤痕文学”普遍追求的亮色,是那个时代的亮色,它与时代相关,由控诉的声音转化成希望的色彩。

《班主任》发表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又把它改编成广播剧播出,出版社收到的读者来信多得天天得用麻袋装,表明了那个时代对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厌倦和思想解放的要求,时至今日,当文学回归到正常轨道,《班主任》作为小说文本,实在是粗糙笨拙,但是,在那样一个时代,刘心武借助《班主任》展示了其不凡的识见和勇气,控诉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悲剧,发出了“救救孩子”这样的时代强音,这便是这篇小说历史性的贡献。

本文系广东商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怪力乱神:中国小说话语传统的异在精神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7YJRC16)

作者简介:李淑霞,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①刘心武:《〈班主任〉发表前前后后》,燕赵都市报,2008

年11月30日。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②选自《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

③刘心武:《〈班主任〉发表前前后后》,燕赵都市报,2008

年11月30日。

④刘心武:《〈班主任〉里的书名》,文汇报,2009年1月7日。

(责任编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https://www.doczj.com/doc/2b14826877.html,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 (一)概念 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以1977年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心武《班主任》、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 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 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 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

《中国当代文学(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 A.孙犁 B.赵树理 C.丁玲 D.刘白羽 2.在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中,知侠创作了著名的: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 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 3.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A.杨沫 B.冯德英 C.梁斌 D.欧阳山 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A.谢小山 B.叶和甫 C.杨显之 D.王和卿 5.在20世纪60年代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诗歌的诗人是: A.牛汉 B.绿原 C.曾卓 D.唐浞 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 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 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 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 7.《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描写的知识女性是: A.曹荆华 B.梁倩 C钟雨 D-柳泉 8.中国“西部文学”的代表诗人是:

A.舒婷 B.顾城 C.江河 D.昌耀 9.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A.《西线轶事》 B.《高山下的花环》 C.《金色叶片》 D.《雷场相思树》 lO.《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姨太是: A.颂莲 B.毓如 C.卓云 D.米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1.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边城》的作者、主编《文学杂志》 的著名美学家,以及在沦陷区广受欢迎的女作家等,他们是: A.沈从文 B.郁达夫 C.张爱玲 D.朱光潜 12.郭小川著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 A.《白雪的赞歌》 B.《一个和八个> C.《深深的山谷》 D.《严厉的爱》 13.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 A.陈凯歌的《黄土地》 B.张军钊的《-个和八个》 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D.郑洞天的《邻居》 14.孙甘露语言实验较有代表性的小说主要有: A.《访问梦境》 B.《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 C.《信使之函》 D.《我是少年酒坛子》 15.王安忆90年代以后表现现代都市现实与历史的作品主要有: A.《纪实与虚构》 B.《香港的情与爱》 C.《叔叔的故事》 D.《岗上的世纪》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6.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一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1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 ___

浅谈变异修辞在作文题目拟定中的运用——以高考优秀作文为例

孙晓航作文标题素有题眼之称,题目的巧妙拟定,对提高整篇文章的可读性,有着重要的作 用。比如70年代“伤痕文学”论争中,李剑的一篇名为《“歌德”与“缺德”》的文章,韩少 功的《爸爸爸》,郭沫若诗歌标题《凤凰涅槃》,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莫言的《透明 的红萝卜》和陈应松的《失语的村庄》,以及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题目的巧妙 设定,让人拍案叫绝,其效果,归功于变异修辞的运用。变异修辞从变异的角度,探讨言语 表达的修辞效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其《修辞学》中论述了语言“变异”使用的问 “像这种在常用的词汇中见出变化的用法,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题。他指出: 著名的语言学家冯广艺先生,在他的《变异修辞学》一书中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文学语言 可以超越规范,通过变异形成新的规范,使之获得特有的魅力。”李剑的《“歌德”与“缺德”》 运用声响形态变异,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无失学失业之忧,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为何不 可“歌”其“德”?《爸爸爸》中的炳崽,是个只会说“爸爸爸”的白痴,他的说话方式, 是鸡头寨人流传已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作者通过炳崽这一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批判 民族的封闭愚昧。同样,他的另一部作品《女女女》也采用变异修辞的手法。郭沫若的《凤 凰涅槃》采用语体变异,涅槃是佛教名词,是佛教所宣扬的最高境界,后来一般称佛或僧人 的死为涅槃。用在这里构成标题含义深刻。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蒋子龙的《饥饿综 合症》采用语体变异,增强了艺术语言的幽默感,使语言具有新奇感。莫言的《透明的红萝 卜》和陈应松的《失语的村庄》则应用了词语的超常搭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则体现了 矛盾表达变异。变异修辞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含蓄婉转、幽默诙谐、精辟凝练, 题目更加意蕴深刻。同样,在高考作文中,将变异修辞应用于文章题目的拟定,不仅可以提 高文章的关注度,也是提高考场作文成绩的一条途径。一、声响形态变异利用声音形式上的 变异手段达到修辞的目的。在长期探索中,人们对声响形态的利用分为两个方面:规范性运 用,比如诗歌平仄声形韵律成的巧妙安排便是利用汉语声响形态的特征造成的。另一种是巧 妙地利用声响形态某些特征造成一种听觉感知的音响形象的变异美,使其发挥出超越自身的 表现力。(1)2006年湖北卷满分作文《减负中的“朝三暮四”》(2)2013高考湖北卷标杆作 文《让自己“水”一点》(3)2011高考优秀作文(全国卷)《至诚至成》(4)2010全国卷满 分作文《背上“悦读”的行囊》例(1)中“朝三暮四”讲一群聪明的猴子,它们为晚上吃的 栗子是四颗,而早上却只有三颗而气愤,于是主人说:“以后给你们早上四颗,晚上三颗!” 猴儿们心里却乐开了花。其实早上多出的那颗栗子,是从晚上那四颗中“挪”出来的。原比 喻聪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考生指出,实施 减分政策后,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看似减短,其实是,学生的课业负担由课堂转移到课后。 同音同形的变异,在意义上却截然不同。例(2)中考生引用“上善若水”,描述了水成得方, 就得圆,载得万吨巨轮,也能浮起一叶扁舟等品质。我们即将踏入社会,像水一样随方就圆, 不仅在繁杂的社会中创造辉煌,更可保持一身清白。同音同形的变异,将考生所要表达的观 点用一个“水”字概括,即经济又意蕴深刻。例(3)中诚信是立业之本,成功之道,只有秉 持诚信,才能成功,考生利用了“诚”与“成”的同音关系。例(4)中利用谐音的特点,巧 妙运用了同音异形的变异,新颖别致,寓意双关,将“愉快地阅读”这一主旨凸显出来,给 人以新鲜之感。例(4)更是突出了要将阅读变为快乐读,体会读书的乐趣,在标题上就点明 文章的主要内容,真正做到了“题眼”。二、聚合单位变异(一)词性变异(5)2010全国卷 (ⅱ)高考满分作文《重拾遗落的厚重》(6)2010全国卷(ⅱ)满分作文《与品读相拥》(7) 2013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最是那初放的安祥》(8)2007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满分佳作《感悟消 逝》(9)2011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例(5)、例(7)“厚重”、“安详” 形容词用作名词。例(6)“品读”动词用作名词。例(8)“消逝”动词用作名词。例(9)“热 爱”动词用作名词,“创作”动词用作形容词。(二)语体变异语言在一定的交际环境里,为 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形成的不同语言风格比如科学体、谈话体等。而语体变异则是,属于甲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1三大批判: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潮的批判 2双百方针: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和争论,发扬艺术民主与艺术民主,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3两结合创作手法:革命的浪漫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 4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所有人物都要从不同角度为主要英雄人物作远、近、正、反的铺垫 5伤痕文学:1978年8月,《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源于此 6反思文学:茹志鹃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起步的标志,“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品主要有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古华《芙蓉镇》 7改革文学:1978年后,作家们纷纷将热情投注于沸腾的现实生活,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改革小说侧重反应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8寻根文学:在1985年前后一些作者在杭州开会,其中代表人物有韩少功、阿城、郑义、李杭育、郑万隆等人,倡导寻根文学并形成寻根文学小说流派,他们试图超越政治,深入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学的思考。其特点是,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是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爸爸爸》《棋王》《小鲍庄》 9先锋小说: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鸣、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余华、残雪等人得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可当做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先锋小说是在寻根小说由高潮走向低谷时出现的文学形态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期1986—1989 10朦胧诗: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以北岛、舒婷、顾城为代表的一代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为主体的具有探索性的先锋新诗潮,它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性与意像化的表现手法,蕴含着感伤情调和反叛精神 11新写实小说:“新写实”思潮是在小说领域中形成大观的文学创作思潮,它特指方方、池莉、刘震云、刘恒等人的创作,关注人们当下的生存状态、生存本相、生活原状、即生活的本真面貌,用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从而写出当代人的生命存在状态,“新写实”提出了对生活的“零度介入”状态 简答、论述 1《创业史》(柳青)中梁三老汉人物形象分析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梁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

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伤痕文学”的呈现直接原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绘了知青、学问分子,受虐待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较早在读者中惹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以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形成的“肉体的内伤”,有的以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期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照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入的历史感,充溢了一种激烈的启蒙肉体。但是“伤痕文学”的称号,则源自卢新华登载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进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繁涌现,影响较大的有《崇高的任务》、《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格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乡村“伤痕文学”等。"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许芥昱以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泼,并说:"最引群众瞩目的内容,即伤痕文学,由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以为不如运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本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讨者所承受,因而在这里我们延用之。"伤痕文学"触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以至粗糙的方式,肆无忌惮地揭开文革给人们形成嫡魉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这恰恰契合了文学最原始的功用:"宣泄"。 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反动”走向终结。阅历了迟缓的冻结,文学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回归本身。刘心武的《班主任》用疑心与批判的口吻质问了曾经存在的的历史,人们开端用本人的声音倾吐伤疼。此类《伤痕文学》固然洋溢着政治控诉的滋味,但话语权回到作家手中,宣布了文学新时期的开端。 意义: 第一,“伤痕文学”的迅速崛起,绝不是偶然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是特定时期社会心理需求的产物,起到了思想解放运动先声的伟大作用,推动了时代潮流的前进。大凡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总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一部作品能否产生轰动效应,主要地取决于它与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相契合的程度。“伤痕文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十年动乱,国家惨遭蹂躏,人们饱受其害,一旦打开闸门,那郁积在亿万人民内心的愤怒之情,必然会不可扼制地喷发出来。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的严格制约,不但导致了伤痕文学的横空出世,而且立即激起广大群众的共鸣。 第二,“伤痕文学”也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产物,它的出现为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立下了不可抹煞的功绩。“伤痕文学”实现了对十年间彻底堕落了的“阴谋文艺”的第一次彻底的反拨,文学从欺骗与诺言中重新回到了真实的领域,使新时期文学的全局骤然生动起来,活跃起来,带给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感和艺术上的新鲜感,它应运而生,顺乎潮流,功不可没。第三,作为理想主义文学的最后一抹余辉,“伤痕文学”的成就是耀眼的、不可低估的。“伤痕文学”在思想与艺术上的特征是直面人生,作品所揭露的一切,增加了人们对极“左”危害性的认识,让人警觉、促人猛醒。人民群众称之为历史的“回音壁”。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比较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较之于伤痕文学,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具有.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 伤痕文学很多内容大多是反应文革或者那个年代对人性的伤害,反思文学则是对人性的挖掘,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为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符合“反思”思维的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

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举行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确定今后全国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郭沫若作《为建设新中国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 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 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运动的经验,分析了形势,提出了今后的任务。 成就:第一次文代会最后通过了决议和宣言,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周扬为副主席。与此同时,分别成立了全国文学,戏剧,电影艺术,音乐,美术,舞蹈工作者协会,曲艺改进会筹委会等。 局限:第一次文代会虽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如大会着重强调解放区文艺的经验固然是正确的,但对国统区进步文艺的经验却重视不够,对国统区进步作家的评价也有偏颇,对有些作家甚至采取否定的态度,在一些问题的提法上有片面性等。 革命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三种变体:1社会现实主义2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3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赵树理代表小说;《三里湾》《李有才板话》等 特点:1反应农民生活,探讨农民关心的问题 2塑造一系列具有真正农民特质的新农民形象 3在结构上吸取章回小说的有益经验,讲求故事的连贯性,行动性和完整性 4吸取群众的口语和说唱精华,语言朴素,准确,鲜明生动,是经过提炼的农民式文学语 伤痕文学 命名来源:刘心武《班主任》《伤痕》 代表作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神圣的使命》《重逢》《大墙下的红玉兰》《班主任》《伤痕》文学史意义及评价 它是当代文学第一个悲剧高潮。 意义: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评价:优点:它使当代文学重新回到人学的正常轨道,摆脱了假、大、空的说教,使文学重新回到真实的艺术世界;它一反空洞说教的文艺观,而强调了感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它用真实感人的艺术人物与“三突出”模式的脸谱化人物做出强烈对比。缺点:对“文革”的批判之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局限性: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作品对罪行的谴责往往归之于"坏人做坏事",表现出一种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与不平,是一种在肯定"个人崇拜"前提下的,对野心家的谴责 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如在《班主任》中,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另外,由于"伤痕文学"作者们关注现实的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常常会压抑不住激荡的情感而跳出来对某个情节直接高谈阔论,表述自己疗救时弊的观点,使作品的情感表露不免趋于肤浅 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见,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表现灾难;其二,是在灾难中展现崇高。而"伤痕文学"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

刘东刚第三章 当代社会婚恋现状与分析

第二章当代社会婚恋现状与分析 一、80、70、60不同年代青年的婚恋媒介方式 1、一见钟情 2、相处生情 3、青梅竹马 4、别人介绍 二、60、70、80不同年代夫妻的相处方式 1、相互体贴 2、彼此信任 3、经常沟通交流 4、遇到矛盾时相互谦让 5、努力使自己更优秀 7、有钱就可能解决问题 8、满足对方的物质要求 9、对他/她言听计从

玫瑰作为爱情的象征,又在情人节到来前迎来了销售旺季,可是,我们的爱情好像并没有因为玫瑰需求的成倍增加而变得更加长久。单身大龄青年越来越多,中国式离婚成了家常便饭,人们一边手捧玫瑰,一边品尝爱情的苦果,中国人的婚恋出了什么问题? 东方今报联合河南前卫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对郑州市230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试图揭开当代人婚恋观的神秘面纱。 【婚恋关键词】 1、情感危机 三成人遭遇情感危机 问卷调查显示,近三成被调查者存在情感危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以下简称70年代生人)中,9.1%的人有情感危机,而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以下简称80年代生人)中遭遇感情危机的比例高达17.6%。 70年代生人对感情的满意度虽然低于80年代生人,但是对感情的危机感相对较少。而对80年代生人而言,诱发情感危机的问题更多而且更分散,婚恋双方可能仅仅因为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甚至是消费观念的不同就分道扬镳,婚恋双方的相互容忍度降低,不愿意为了爱情改变自己或者体谅对方。 有人把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婚姻的态度比作一个“U”。由于面临沉重的生活压力,并且刚刚经历七年之痒,人到中年后,婚姻生活往往会处于一生中的最低谷。调查结果显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以下简称60年代生人)对婚姻生活非常满意的占46.0%,70年代生人对于婚姻生活非常满意的占37.0%,80年代生人对婚姻生活非常满意的占60.0%。 【婚恋关键词】 2、分手态度 从“苦苦挽留”到“顺其自然” 60年代生人、70年代生人和80年代生人,对感情的观点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60年代生人保守,70年代生人严肃而热烈,而80年代生人的爱情更加洒脱理智。 面对分手,70年代生人多数会苦苦挽留,而半数以上的80年代生人会顺其自然。在面对感情时,80年代生人并不避讳“临时找一个”或“稀里糊涂说不清”。 分手以后,40%的70年代生人和22.2%的80年代生人会后悔。对于60年代、70年代生人来说,理智分手的占40%,说不清原因分手的占60%。80年代生人做出分手选择的人中,70.4%经过理智思考并且不后

当代文学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 元小说“元小说”就是有意暴露叙事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由于马原的小说 而引起注意。 全景式报告文学是在中长篇报告文学或系列报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犹如某一专题的小型百科全书,以其视野开阔、信息量大、现象剖析渗透等特点引起读者重视。以钱刚、李延国的作品为代表 文化散文源于贾平凹在1992年首次提出的大散文。这类散文多以对历史文化 的反思和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求索为主要内容。以文化氛围的宏大和思想意蕴的恣肆为特征。呈现出深邃、阳刚、博大、沉雄的气概。以余秋雨、马丽华为代表。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与作者作家自发的写 作,明确提出来自1989年《钟山》杂志的卷首语。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代表作家有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等。 新历史小说最早可追溯到80年代中后期,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 文学形式。是先锋小说或新写实小说中诸多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观念在关于历史的文学叙述中的投射。代表作家苏童、刘震云、叶兆言 朦胧诗派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采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 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产生巨大影响 新潮小说又称先锋小说,出现于80年代前期。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摘要】:本文带着今天的文化政治语境中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通过“重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史/思想史“现场”,进一步了解当年文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氛围和情绪,越过那些覆盖在文学史/思想史表面的宏大修辞,从而对当时文学创作和思想变迁的真实状况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对文革后的思想文化变迁进行梳理,展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重新将文学史现象问题化,力图找到一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启示作用的文化资源;着力从思想史/文学史方面入手,探讨文革后“早春文坛”的“社会危机治理”在“创伤抚平”方面的文化/文学“行动”,以及与此“行动”相关的种种问题和理论法则;从文学与政治、历史、文学批评、哲学、理论等等的互动中,勾勒出自我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和意识形态史。本文第一章考察“伤痕文学”思潮与“天安门诗歌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追溯“伤痕文学”思潮作为新的现代性的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编码功能,呈现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交叠纠缠的复杂关系。第二章通过重构历史语境,还原“歌德”与“缺德”论争的历史现场,梳理“伤痕文学”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对一些经典文本追认史和文本内外共谋与异质因素的分析,揭示“伤痕文学”文本内外隐含的话语竞争和权力机制。第三章讲述了各种“伤痕文学”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围绕这些文本周边的各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调整,透析新的文化/文学等级制的建立过程,阐述新意识形态的“愈合机制”强

大的治愈功能。第四章展示“伤痕文学”思潮式微的内耗和外控因素,分析其与其他文学潮流之间的关系,从而与现行的生产文学史的常规方式和进程进行对话。“伤痕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式微的整个过程也是文革伤痕在文学史/思想史上被意识形态强大的愈合功能“治疗”乃至“治愈”的过程。这种同构性预示着,讲出了“伤痕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史,以及在其发生发展史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就在隐喻层面讲出了一个文革伤痕“愈合”的故事。【关键词】:“伤痕文学”思潮历史创伤愈合机制意识形态异质共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7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10绪论”伤痕文学”思潮:应那一刻而生10-30第一节疾病的隐喻:”伤痕”及其”愈合”10-17第二节”伤痕文学”及其思潮研究史17-24第三节问题与方法24-30第一章诊断:历史创伤30-61第一节缘起31-34第二节文学与政治相互交叠34-45第三节两种命运互为镜像45-51第四节”为文艺正名”51-61第二章拯救:批判与共谋61-89第一节”歌德”与”缺德”62-73第二节追认中的经典73-79第三节文本内外的共谋与异质79-89第三章控诉:愈合机制89-114第一节”揭露”的辩证法90-95第二节”控诉”的可能及其限度95-104第三节带着”伤痕”的新人104-114第四章”伤痕文学”的空间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大题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可能为简答题的知识点) 1、复习提要资料一的第一点 2、简述建国初文艺界三大思想批判运动的经验教训 (1)把思想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来处理,混淆了政治问题和思想学术问题的界限,使左倾思潮在文艺界蔓延发展。 (2)在批判过程中存在简单粗暴的批评态度和教条主义的批评方法,使正常的文学批评和自由讨论无法开展。 (3)从精神上严重损害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走向单一化。 3、《红旗谱》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艺术描写中透露出来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民族特点。 (2)对冀中平原的人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描写刻画,如关于生活场景、家庭伦理、婚姻爱情、文化心理等的描写,实际上它们成了小说艺术的血肉。 (3)采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如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心理,结构上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的方式。 (4)语言上以冀中平原农民口语为基础,加以提炼和加工,创造出了一种富有地方乡土气息又有高度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4、 分析朱老忠的思想性格特点及典型意义 (1)首先是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疾恶如仇、坚忍不拔、有胆有识、深谋远虑的特点。 (2)其次是急公好义、慷慨豪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性格,具有我国北方传统农民英雄的斩头沥血、扶危济困、豪侠仗义的精神道德特点。 (3)经过阶级斗争的考验和对共产党人的认识,使他从一般农民中超拔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时代意识的新型农民英雄。 朱老忠的性格是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的统一,在革命历程中经历了从个人复仇到为无产阶级革命献身的升华,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不断成长的革命农民典型,在他身上也浓缩了两千余年中国农民的斗争历史。 5、简述林道静成长的三个阶段并分析该形象的典型意义 大体上是这样的三个阶段:反抗封建家庭干涉她的婚姻自由(即逃避她的家庭要她嫁给权贵的压迫),找寻个人出路,这是第一阶段;在种种事实的教训下(同时也受到他偶然接触到的共产党员的影响),她渐渐意识到个人奋斗还是没有出路,个人的利益要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这是第二阶段;最后,在党的思想教育的启迪下,她认识到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工农大众的利益,坚决献身于革命小说通过林道静这一形象成长和转变的描写,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只有接受党的领导,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结合起来,这样他们的青春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6、 以《百合花》为例,简析文革前茹志娟小说的创作风格 (1)从题材取向看,擅长书写受到时代鄙视的“家务事、儿女情”,通过描写生活激流中的一朵小浪花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巨大波澜。 (2)从人物塑造看,很少刻画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是注重描写生活中的普通小人物,一些从各自的起点走向成熟的普通平凡的小人物。 (3)从艺术表现看,作品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注重细致深入的心理刻画,往往借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盾简洁地将其艺术风格概括为“清新、俊逸”,作品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柔婉、细腻、含蓄、优美的艺术格调,在十七年文学中属于阴柔美的风格类型。

一首劳动者的赞歌——浅析《灵与肉》

一首劳动者的赞歌 ——浅析《灵与肉》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张贤亮是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方兴未艾的一九八0年发表了带有哲理的反思意味的短篇小说《灵与肉》的。在这篇作品中,作家将传统的道德原则和美学原则渗透于整个作品之中,把获得劳动人民感情作为知识分子存在的唯一前提,运用哲理性的语言以及中国式的意识流加中国式的拼贴画的表现手法来讴歌劳动创造人、劳动人民塑造知识分子优秀品格和真正灵魂的哲理。 关键词:张贤亮《灵与肉》劳动 前言 在当代文坛上,有一批创作力相当活跃的中年作家,他们在五十年代曾崭露头角,旋即被错划为右派,在充满泥泞和坎坷的人间磨练了二十余年,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重新握笔。这个复出的作家群,有如一堆绚烂的出土珍珠。它们一度从文学的天空失落,深埋在地母温厚的怀抱中,得到人民甘泉的长久浸润,一朝得见天日,稍一接受时代劲风的拂拭,就熠熠生辉,竞吐光华。这些作家的艺术个性、风格可谓殊态异姿,各尽其妍。 张贤亮就是这复出的作家群中引人注目的一位。在很多作者普遍致力于揭示极左路线造成的社会伤痕和精神伤痕时,张贤亮却更前进一步,思考着“怎样有意识地把这种种伤痕中能使人振奋,使人前进的一面表现出来”。 [1]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他接连发表了《四封信》、《霜重色更浓》、《吉普赛人》、《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力图用党性原则、冷静的思考、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溯历史留下的印迹,提出正确认识、理解和对待人生的严峻课题。[2] 发表于一九八0年的短篇小说《灵与肉》是张贤亮享誉文坛的一篇力作,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描写了一个大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许灵均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极左思潮盛行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历尽艰难困苦,通过严酷的劳动,在精神上获得了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树立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在肉体上摒弃了过去的养尊处优而适应了比较贫困的物质生活,当他有机会出国过一种富裕生活的时候,却断然拒绝移居海外,一心留在国内,以自己平凡的劳动为改变祖国落后的面貌贡献力量,许灵均的精神在灵与肉的磨难中得到了升华。

当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1、“三突出”: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任务中 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2、“三红一创”:《红日》吴强、《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 3、干预文学: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 4、伤痕文学:新时期的文学潮流是从“伤痕文学”开始的。伤痕文学指的是揭露和控诉十 年浩劫和极左路线给党、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严重创伤的作品。1978年8月 11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 意和争论,《伤痕》敏锐地写出了文革历史的沉痛反思,写出了一种永远的心 灵伤痕,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伤痕文学”也因此而得名。代表作有, 王蒙的《最宝贵的》,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 “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是:创造了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 悲剧;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 不足:“伤痕文学”绝大多数作品在艺术上都很粗糙,某种程度上是“文革” 时期那种声讨式的批判稿的延续。 5、“反思文学”:思想基础是感性认识上的理性思考,作家们已经突破了“伤痕文学”对“文 革”灾难的简单呈现,开始进一步思考灾难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反思文 学”的作家多是50年代的“右派”,通过自己苦难的人生体验,揭示社会和 历史的悲剧,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刻画悲剧人物的性格,对近十几年来的 社会历史进行了理性的反思。代表作品有:王蒙的《布礼》、鲁彦周的《天云 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 6、“改革文学”:1978年党的第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改革 开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话语,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于是在80年代 前半期出现了改革文学的热潮,涌现了大量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这些作品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 革与冲突,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精神风貌的急剧 变化,体味其中新旧历史交替中的痛苦与快乐。 改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 1979年蒋子龙发表了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成功地塑造了改革者乔光朴的形象,揭开了“改革文学”的第一页。这一阶段的改革小说还显得有些单一和粗糙,有模式化的倾向, 大多表现改革者与极左路线以及旧的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 1981年张洁出版了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标志着改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作品折射出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 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三)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改革文学题材进一步扩大,更趋于生活化和日常化,作家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写改革中人心世态、风俗习惯的变化,如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等。 7、“寻根”小说: 简答题: 1、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浅论伤痕文学大学论文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前言 (4) 一、伤痕背后的政治色彩 (5) (一)伤痕文学兴起背后的政治推手 (5) (二)不同以往的新政治色彩 (7) 二、自我批判意识的缺乏 (8) (一)自我批判意识缺失的根源 (8) (二)解读文学作品中缺失的那份自我批判……… 10 三、轰动背后的现实效应………………………… 12 总结……………………………………………………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重读伤痕之伤 ——浅论伤痕文学局限性 【摘要】伤痕文学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文学思潮,它诞生于文革刚刚结束,中国社会重新处在思想大解放的特殊时期,它在诞生之日便引起了 极大的关注,对后来中国社会思潮以及中国文学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也 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本文从伤痕文学背后的政治因素、自我批判、现实效应

这三个角度入手来尝试剖析伤痕文学的局限性。 【关键字】伤痕文学政治因素自我批判现实效应 重读伤痕之伤 ——浅论伤痕文学局限性 【Abstract】The trauma literature was emerges in the late-1970s's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it was born in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just finished, the Chinese society occupied the thought fully emancipated the special time, it has then aroused the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张贤亮的《土牢情话》、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它们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它于1979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王蒙的《蝴蝶》、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 3、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思潮是一个集中很多作家的大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不为官方所肯定,而改革文学无论官方、民方都很欢迎。时间上来说,1979年《乔厂长上任记》为开先河的作品,主要兴盛的年代是在1981年至1985年,此后走向衰落。主要代表作

品除了蒋子龙的一些列作品外,还有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高 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 柯云路的《新星》等小说。 4、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这类小说重视重新叙述历史,摒弃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的叙述模式,表现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底蕴,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内涵,努力将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的历史真实凸现出来。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刘恒《苍河白日梦》、陈忠实的《白鹿原》等。 5、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在创作方法上仍以写实为 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 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 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主要代表作品有 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等。 6、寻根文学 是一种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潮流。20世纪八十年代中 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1).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1) “伤痕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一举轰动全国,职称论文发表创造了亿万各阶层读者竞相阅读和争论“文革伤痕”的盛大奇观,也把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演绎到一个后来难以超越的辉煌顶点(文学从那以后就在与影视等新锐媒体的交战中逐渐退居艺术家族的边缘了)。在事过境迁的今天回望,“伤痕文学”之所以产生强大的社会修辞效果,靠的是什么?其中牵扯出什么样的社会修辞与美学问题?答案当然不是惟一的,我这里仅仅从文本的体验类型划分入手去谈。“伤痕文学”的社会效果的产生,与其中表现的特定个人体验契合了特定社会需要密切相关。人的生存体验往往与生存的时间维度相关:过去、现在与未来三重维度交织、渗透在体验结构中,形成复杂多样的体验景观。相比而言,具体的“伤痕文学”文本对过去、现在或未来各有偏重,从而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体验类型:第一,指向未来维度的文本,常常在“伤痕”袒露中敢于想象令人乐观的生活图景或远景,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种乐观主义或浪漫主义情怀,不妨称作惊羡体验型文本,简称惊羡型文本;第二,指向现在维度的文本,更多地注意强化“伤痕”的现在持续绵延景观及其难解症结,并灌注进个人的感愤或感伤,可称作感愤体验型文本,简称感愤型文本;第三,指向过去维度的文本,总是在掀开旧伤记忆的同时不忘缅怀那时曾有过的温馨一角,准确点儿说是冷漠中的温馨或创痛中的抚慰,令人无法不肃然回瞥和动情,这可以称作回瞥体验型文本,简称回瞥型文本。下面不妨结合具体文本,就“伤痕文学”的体验类型特点做出初步描述。“伤痕文学”中的惊羡型文本,往往突出地刻画主人公和帮手的主导作用以及正义群体在危机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富于乐观主义地想象出成功医治“伤痕”的瑰丽前景。在一向被人提及的刘心武的《班主任》(载《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里,可以看到四种人物类型:第一种是代表追求知识、正义力量的女学生石红,第二种是处在其对立面的代表反知识、反正义力量的团支部书记谢惠敏,第三种则是代表非知识.非正义力量的害群之马宋宝琦,第四种是代表非反知识、非反正义力量的“帮手”张俊石老师。小说写的是帮手张俊石老师如何设法启发以石红为代表的知识力量,医治代表反知识力量的谢惠敏的内伤和代表非知识力量的宋宝琦的外伤。这种设置本身就显示了一种对于治愈“文革”创伤的乐观主义信念。其实,早几个月出现的萧育轩的《心声》(载《人民文学》1977年第4期)已经先期显露出这种模式的大体轮廓:党的正义一方的代表、新任厂党委书记梅雪玉领受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确保重要的科学实验“东方红-9”的电力供应,但遭到代表党内邪恶势力的副书记林江的百般阻扰和“残酷斗争”,与此同时,年轻的生产技术科科长周小梅也受到林江的蒙蔽和欺骗。但在地委书记李为民和军区杨副司令员的支持下,梅雪玉依靠自己的坚强党性、个人魅力和不懈努力终于教育了周小梅,战胜了林江的阴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种相同的人物关系模式在陆文夫《献身》(载《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里也获得呈现:正义——土壤研究专家卢一民,邪恶——黄维敏,非正义——卢一民前妻唐琳,非反正义——卢一民的帮手曾书记。而这种模式在孔捷生的《姻缘》(载《作品》1978年第8期)里也可以见到:代表正义与知识的归国华侨青年伍国梁当遭遇代表邪恶的政工副书记“过于执”的压制,同时他的恋人阿珍也可能弃他而去时,代表非反正义的党总支副书记”包青天”给予了有效的帮助,成功地感染和教育了一度动摇的阿珍,并顺利成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