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方法

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方法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指近端中等大小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成分的破坏,导致其管腔形成异常的、不可逆性扩张、变形。本病多数为获得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近年来随着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恰当治疗,其发病率有减少趋势。 支气管扩张作为一种不可逆的肺部疾病,患者时常感到治疗的无望,因为对于这种病,治愈率非常低,而且治疗手段单一,不能有效的治疗。支气管扩张还与很多肺部疾病、支气管疾病发病特征相似,使得病情难以在初期得到确诊,如果治疗不当,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耽误治疗。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尽早的确诊支气管扩张呢?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去治疗它呢?我们就这些问题来看这篇文章吧。 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方法: (一) 通过体检诊断副鼻窦及口咽部可有慢性感染病灶,在早期及轻症者没有任何症状的发生,感染后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和哮鸣音,晚期可有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杵状指等体征。 (二) 可以根据原有疾病来进行诊断如果幼年可有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肺结核等病史;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

痰量和痰的性质不等;部分有咯血,咯血量和诱因各异,多数有间歇性发热、乏力、纳差、心慌、气急等症状。 一般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性病变的支气管扩张多见于两肺下叶,且左下叶较右下叶多见。左下叶支气管细长,与主气管的夹角大,且受心脏血管压迫,引流不畅,易发生感染。舌叶支气管开口接近下叶背段,易受下叶感染累及,故左下叶与舌叶支气管常同时发生扩张。上叶支气管扩张一般以尖、后段常见,多为结核所致。 支气管扩张依其形状改变可分为柱状和囊状两种,亦常混合存在。支气管扩张常常是位于段或亚段支气管管壁的破坏和炎性改变,受累管壁的结构,包括软骨、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被纤维组织替代。扩张的支气管内可积聚稠厚脓性分泌物,其外周气道也往往被分泌物阻塞或被纤维组织闭塞所替代。粘膜表面常有慢性溃疡,柱状纤毛上皮鳞状化生或萎缩,杯状细胞和粘液腺增生,支气管周围结缔组织常受损或丢失,并有微小脓肿。炎症可可致支气管壁血管增多,或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末支扩张与吻合,形成血管瘤,可出现反复大量咯血。支气管扩张易发生反复感染,炎症可蔓延到邻近肺实质,引起不同程度的肺炎、小脓肿或肺小叶不张,以及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 临床实践中发现并不是每一种呼吸系统疾病都需要手术治疗,当化学药物没有疗效的时候,我们转而关注中医中

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诊疗方案

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012版)。 (1)症状:咳嗽为本病常见症,多伴有咳痰,痰液为黏液性、黏液脓性、脓性或黄绿色脓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也是较为常见的症状。 (2)体征:可闻及湿啰音,以肺底最为多见,多自吸气早期开始,吸气中期最响亮,持续至吸气末。 (3)影像学检查:胸部高分辨率CT扫描可确诊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应根据既往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定义:当患者出现下列9项中的4项可诊断:痰量增多或痰的性质恶化;气促加重;咳嗽增加;发热(T>38℃);疲倦、乏力或运动耐量下降;喘息增加;FEV1或FVC较既往记录下降10%;肺部啰音改变;影像学提示肺部病变进展。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喉痒咳嗽,咯黄痰,不易咳出,常伴有恶寒发热,全身酸痛,口渴等表热证,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2.痰热壅肺证:咳嗽气粗,咯大量黄脓痰,或伴咯血或痰带血丝,胸闷气短,或胸痛,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滑数。 3.痰浊阻肺证: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或带灰色,晨起或饭后尤多,伴胸闷脘痞,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白腻,脉濡滑。 4.肝火犯肺证:咳嗽气逆,痰量少色黄,质粘难咯,或咯血鲜红,胸胁胀痛,伴性急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5.阴虚火旺证:咳嗽反复发作,或伴咯血,血色鲜红,或痰中带血,痰少,或干咳无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颧发红,口燥咽干,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6.肺脾气虚证:咳嗽咳痰,痰白而稀,不易咯出,胸闷气短,自汗出,易感冒,体倦乏力,腹胀纳少,大便或溏,自汗,易感冒,舌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08090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 一概念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以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解剖结构异常为特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其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二健康教育 (一)心理指导 由于疾病迁延不愈,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等情绪;咯血时,患者感到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会出现极度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应进行疏导、解释、鼓励,应加强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咯血时,护理人员应陪伴及安慰患者,保持其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加重出血。(二)饮食 1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咯血期间,因过冷或过热食物均易诱发咯血,应以温凉为宜,少食多餐。 2指导患者在咳痰后及进食前后漱口,祛除痰臭,促进食欲。3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少于1500-2000毫升每天,以稀释痰液,有利排痰。 (三)休息活动指导

休息能减少肺活动度,避免因活动诱发咯血。小量咯血应静卧休息,大量咯血或病情严重应绝对卧床。 (四)体位引流 原则上应使病变部位位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在下,利于痰液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 (五)出院指导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防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性,及时治疗呼吸道慢性病灶,避免受凉,减少刺激性气体吸入,吸烟者应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 疾病知识指导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长期防治计划。 3保健知识宣传 学会自我监测病情,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掌握有效咳嗽、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方法,及抗生素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 4 生活指导 讲明加强营养对机体康复的作用,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消除紧张心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 蔡柏蔷(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何权瀛,高占成,曹照龙,马艳良,杨瑞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贺蓓,沈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孙永昌(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王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一、前言 支气管扩张症 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性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咯血,可导致呼吸功 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广义上的支气管扩张是一种病理解剖学状态,很多疾病影像学也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如肺间质纤维化所致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类似的 单纯影像学表现的支气管扩张不在本共识讨论之列。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由于反复感染,特别是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可严重损害患者肺组织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但目前,社会,包括医护人员对本病关注不足,远不如支气管哮喘或COPD 等疾病,相关文献也为数寥寥。 国外支气管扩张属于少见病,所以专门论述本病的专著也不多,2005年及2011年欧洲呼吸学会制定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指南”[1-2]中曾涉及支气管扩张相关感染的诊治。2010年,英国胸科协会公布“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指南”[3-4],在学习该指南的过程中,呼吸界同道感到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一个相应的共识以供大家参考,为此特邀请国内十几位专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识。

一、流行病学 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5]。新西兰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为3.7/10万[6],而美国成人总体患病率为52/10万[5],英国的患病率约为100/10万,美国18~ 34岁人群的患病率为4.2/10万,但7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72/10万[7]。这些研究均为多年前的文献,与时尚未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等检查手段。过去曾认为近50年 来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这一观点并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证据.,在我国支气管扩张症并非少见病,长期以来对这一疾病缺乏重视,同前尚无相关的流行 病学资料。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支气管扩张症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因此,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仍不清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支气管扩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显示,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或COPD的患者中,约l5%~ 30%的患者可发现支气管扩张病变[8-10],重度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甚至可达50%[11]。 三、发病机制 支气管扩张症可分为先天性与继发性两种。先人性支气管扩张症较少见,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为支气管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先天性发育缺陷及遗传因素等也可引起支气管扩张。 1.支气管先天发育不全:(1)支气管软骨发育不全(Williams-Campbell综合征):患者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表现为有家族倾向的弥漫性支气管扩张;(2)先天性巨大气管-支气管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征是先天性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气管和主支气管显著扩张;(3)马方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为结缔组织变性,可出现支气管扩张,常有眼部症状、蜘蛛指/趾和心脏瓣膜病变。 2.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基础多为支气管阻塞及支气管感染,两者相互促进,并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管壁的平滑肌、弹力纤维甚至软骨,削弱支气管管壁的支撑结构,逐渐形成支气管持久性扩张,其具体机制包括:(1)气道防御功能低下: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儿童时期即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成年后发病。病因未明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6%~48%存在抗体缺陷,最常见的疾病为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病( 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CVID是一种异源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全丙种球蛋白减少症、反复细菌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为特征。其他尚有X-连锁无丙种球蛋门血症(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及lgA缺乏症等,由于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中缺乏IgA和(或)lgG中和抗体,易导致反复发生病毒或细菌感染。由于呼吸道反复感染、气道黏液栓塞,最终气道破坏,导致支气管扩张。除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外,已证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相关件疾病也与支气管扩张症有关。但即使应用现代的免疫功能检测技术,也有约40%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找不到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气道黏膜纤毛上皮的清除功能是肺部抵御感染的重要机制。原发性纤毛不动(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支气管纤毛存在动力臂缺失或变异等结构异常,使纤毛清除黏液的功能障碍,导致化脓性支气管感染、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炎、浆液性中耳炎、男性不育、角膜异常、窦性头痛和嗅觉减退,Kartagener综合征是其中一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

时间:主讲人: 地点:医护办公室 主讲内容:慢性支气管炎健康宣教 参加人员: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 发病因素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极为复杂,迄今尚有许多因素还不够明了。近年来认为,有关因素如下。 (一)大气污染 化学气体如氯、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烟雾,对支气管粘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容易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超过1000µg/m3时,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就显著增多。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屑、蔗尘等也刺激支气管粘膜,并引起肺纤维组织增生,使肺清除功能遭受损害,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二)吸烟

现今公认吸烟为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上海市防治慢性气管炎协作组于1972年普查了339名50岁以上者,其中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为不吸烟的2倍,前者为20.9%,后者为9.7%。另用配对方法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正常人各303名作吸烟习惯对比调查,慢性支气管炎组吸烟的人数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 (三)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据国内外研究,目前认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卡他菌可能为本病急性发作的最主要病原菌。 病毒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分离出的病毒有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造成呼吸道上皮损害,有利于细菌感染,引起本病的发生和反复发作。肺炎支原体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直接关系,至今不明。 (四)过敏因素 过敏因素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初步看来,细菌致敏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过敏史的较多,对多种抗原激发的皮肤试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痰内组胺和嗜酸粒细胞有增高倾向;另一些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高于正常组,并发现重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组织内IgG含量增加,提示与Ⅲ型变态反应也有一定关系。变态反应使支气管收缩或痉挛、组织损害和炎症反应,继而发生慢性支气管炎。 (五)其他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4-05-14T09:14:17.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1期供稿作者:丁辉[导读]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诱因有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丁辉 (河南省桐柏洞坡金矿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474735)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支气管扩展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36例(92.3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28例(71.79%),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显著,能有效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简便,治愈率高。【关键词】支气管扩张中医西医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137-02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指的是因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支气管管壁组织不可逆性扩张破坏,主要症状有反复咯血、慢性咳嗽、咳脓痰等[1]。在中医学中,该病属于“肺痈”、“咯血”范畴,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病情反复变化无常,临床辨证多样化,有多种治疗方法,如中医、西医。本文选取78例支气管扩展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展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入院治疗的78例支气管扩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1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40~79岁,病程4~15年。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支气管扩展临床诊断标准,无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20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40~76岁;对照组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42~7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1. 2.1研究组研究组采用中医治疗,具体方法为:每日以水煎服1剂中药方,分3次每次l00~150mg服用。根据患者具体中医辨证拟定药方,如:(1)肝火犯肺型,药方为泻白散合黛蛤散,即海蛤粉、白茅根、银花各30g,旱莲草、仙鹤草、青黛、桑白皮、白芨各15g,郁金、黄芩、陈皮各10g;(2)风热犯肺型,药方为桑菊饮,即杏仁、芦根、连翘各15g,黄芩、桑叶、菊花、川贝母、桔梗各10g,甘草6g;(3)阴虚肺热型,药方为百合固金汤,即仙鹤草、白茅根、百合、生地、丹参、芦根各15g,沙参、川贝母、黄芩、麦冬、桔梗、陈皮各10g;(4)痰热壅肺型,药方为苇茎汤合小陷胸汤,即薏苡仁、鱼腥草、芦根、冬瓜仁各30g,茯苓15g,陈皮、瓜萎仁、法夏、黄芩、浙贝母、桃仁、竹茹各10g。 1.2.2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具体方法为:病情较轻患者每日一次每次服用250mg克拉霉素;病情较重患者首剂服用500mg克拉霉素,之后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mg,需持续服用2周。若患者肾功能严重损害,需根据具体病情适当调整服用剂量。 1.3疗效评定标准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脓、咯血、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咳嗽、咳脓、咯血、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咳嗽、咳脓、咯血、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将显效、有效作为患者总有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两组支气管扩展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36例,占92.31%;对照组28例,占71.79%。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见表1。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 注: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 3.讨论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诱因有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患者受感染后管腔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现象,使管腔变得狭小,分泌物不易通过阻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使,从而加重感染,甚至诱发肺部感染,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4]。近年来,因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支气管扩张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同时不断增多中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克拉霉素、抗生素等西医治疗,但疗效不佳,其中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繁殖以及病原种类变迁,以致不能有效控制疾病,甚至出现反复感染情况。在中医学中,支气管扩张的范畴属于“肺痈”、“咯血”,其主要病因为火热薰灼肺络,以致难以恢复受损肺络,不能消除潜伏病因[4]。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中药方中的陈皮、甘草、茯苓、法夏能能拮抗阳性菌、链霉菌,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白茅根、瓜蒌、丹参、黄芩、麦冬能有效抑制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具有较广抗菌谱。可见,中医治疗具有清热止咳、润肺止血、宣肺化痰等效用,而且能长效抗菌、抗病毒,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综上所述,给予支气管扩张中医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方法简便、治愈率高等特点,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具有中医学特色辨证论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

老年人支气管扩张的诊治

老年人支气管扩张的诊治 发表时间:2017-02-28T16:02:17.353Z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6月作者:陈建国,秦铁林(通讯作者) [导读]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指肺内支气管管腔持久扩张变形。 湖北省黄石市爱康医院,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支气管扩张即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的破坏而引起的中等大小的支气管不正常扩张,常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可以引起肺毁损,表现为反复的慢性支气管、肺化脓性感染,无力排痰,可引起咯血,部分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心病,严重危害人体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治疗 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指肺内支气管管腔持久扩张变形。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壁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性毁损。管壁纤维性重构,支气管异常扩张,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或反复咯血等症状。晚期可并发肺纤维化、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等。 1病因 支气管扩张是管壁弹力层和肌层破坏而引起的支气管持续性扩张。其重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1.1支气管扩张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麻疹和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肺结核以及异物吸入、肿瘤等。过去婴儿百日咳,麻疹为最常见原因,目前则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居多,尚有肺炎球菌、金葡菌及厌氧菌,由于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引起支气管管壁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损坏了支气管壁的各层组织,包括平滑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软骨等支气管壁的重要支撑结构。同时,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牵拉管壁,以及咳嗽和吸气时管腔内压力增高及胸腔负压的吸引等因素,导致支气管异常持久扩张。呼吸道阻塞可以是肿瘤、异物吸入或管外肿大淋巴结压迫的后果,它们都可导致远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或阻塞性肺不张。右肺中叶支气管细长,周围有多簇淋巴结,常因淋巴结炎而肿大压迫支气管,引起右肺中叶不张,反复感染,称中叶综合征。是支气管扩张的好发部位。肺结核的纤维组织收缩牵拉或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管腔狭窄阻塞,均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1.2先天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亦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如巨大气管-支气管扩张症,可能是因支气管平滑肌软骨和弹力纤维发育不全,管壁结构薄弱和弹性较差而引起。软骨发育不全或弹性纤维不足,导致局部管壁薄弱或弹性差,伴有鼻旁窦炎或内脏转位(右位心),被称为Kartagener综合征。肺囊性纤维化是由于末梢肺组织发育不良,小细支气管呈柱状,囊状扩张,支气管黏液腺分泌大量黏液,引起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导致支气管扩张。本病往往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胰囊性纤维化病的肺部并发症。另外,部分遗传性X-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 1.3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免疫缺陷,如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诱发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引起支气管扩张。此外吸入腐蚀性气体如氨气或NO2,损伤气管,支气管黏膜后继发反复感染也可引起支气管扩张。 1.2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一般多为阵发性,每日痰量可达100~400ml,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支气管扩张感染后,管壁黏膜被破坏丧失了清除分泌物的功能,导致分泌物的积聚。约50%~70%的患者有反复咯血史,咯血的原因是支气管表层的肉芽组织创面小血管或管壁扩张的小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咯血最常见的诱因是呼吸道感染。患者常于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多数由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致使支气管感染加重,且因痰液引流不畅,最终使炎症扩散至病变支气管周围的肺组织。患者反复继发肺部感染病程较长时,则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2治疗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是清除痰液、控制感染。 2.1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控制感染及减轻全身中毒症状的关键。清除痰液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体位引流:采取适当体位使病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可促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咳出。体位引流每日2~4次,每次15~20分钟。嘱患者深呼吸,间歇用力咳嗽、咳痰或同时用手轻拍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对引流痰量较多的病例,应注意使痰液逐渐咳出,防止大量脓痰涌出引起窒息,也要避免过分增加患者呼吸、循环生理负担发生意外。重症和衰竭患者不能耐受体位引流者可暂不做体位引流。(2)祛痰剂:可使痰液稀薄易于咳出,如复方甘草合剂10ml,每日3次,氯化铵0.3~0.6g,每日3次,必嗽平8~16mg,每日3次。 2.2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或参考痰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药。一般可先用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5g,每日4次。严重感染者可用氨苄青霉素或先锋霉素V,每日6~8g,必要时可选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2.3咯血:咯血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咯出积存的血液,应用镇静、止血药物。小量咯血,可用安络血10mg,肌肉注射,每日2~3次,中药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大咯血必须积极抢救,首先令患者头低足高位,迅速清除呼吸道及口腔积血,防止窒息,用垂体后叶素10~20U加在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可归结于下面两个因素:①感染的持续刺激;②气道阻塞、支气管引流功能损害和防御功能的缺损。两种因素可以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持续的慢性炎症反应引起支气管壁和肺组织的损伤,破坏气道纤毛上皮的清洁功能,进一步加重感染和细菌定植,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会诱发肺部感染。故两者互相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本病能引起肺功能改变,使肺循环阻力增加,最后可并发肺源性心脏病。 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高度重视幼年时期的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肺脓肿以及肺结核等的防治,对预防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茵,伍俊妍,王宜文等.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症的止血治疗分析及药学监护[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8):764-765.

支气管扩张中医辩证治疗临床分析

支气管扩张中医辩证治疗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支气管扩张中医辩证治疗的复习,总结经验,从而提高疾 病的治愈率。方法:系统复习支气管扩张的中医辩证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对 支气管扩张中医辩证治疗临床分析的复习,总结临床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 率及治愈率。结论:熟悉支气管扩张中医辩证的临床特点,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治 愈率。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中医辩证;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33-01 支气管扩张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 和变形,造成痰液潴留、反复感染、毛细血管扩张或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终末支 扩张与吻合而形成血管瘤等病变。临床以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为主 要特征。 1.中医病因 火热、痰湿、瘀血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致病原因。病邪的侵入与机体正气不 足相关,因此本病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兼杂的病性特点。 1.1 肺脾素虚 先天禀赋不足,肺脾两虚是发生本病的根源。肺脾两虚,易感外邪,又祛邪 无力,遂致外邪反复入侵,迁延日久而成本病。 1.2 外邪袭肺 外邪侵袭是导致本病的外因。外邪以风寒、风热、疫毒之邪为主,邪蕴于肺,化热生火,灼伤肺络,煎熬肺津,而出现咯血、脓痰的症状。 1.3 情志不遂 以郁怒伤肝为主要因素。情志不和,郁怒伤肝,逆气化火,上逆犯肺,灼伤 肺络而成咯血、咳嗽。 1.4 虚火伤肺 久病伤阴,或外邪袭肺,耗伤肺阴,虚火内生,灼伤肺络而成本病。 1.5 瘀血阻肺 以上几种病因致病日久未愈,均可导致肺气阻塞,血行滞涩,稠粘成瘀,而 致瘀血阻肺,加重病情。 2.中医病机 支气管扩张属肺系病变。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火热、痰湿、瘀血是本病的 常见致病因素。本病的形成常与幼年或体虚之时肺部感受外邪侵袭(如患流感、 麻疹、百日咳)有关。其病虽愈而正气受伤,致使痰湿深伏于肺。若再遇外邪侵入,或肝火犯肺,引动内伏之痰湿,导致肺气上逆,而每见咳嗽、吐脓痰等症候;热 伤肺络,血溢脉外则见咯血或痰中带血;久病人络,或离经之血留滞不散,形成 瘀血,又成为致病因素。本病自邪热犯肺到形成肺络损伤,是慢性渐进过程,病 程缓慢。以本虚标实,虚实兼夹为病理特点,即肺脾两虚为本,外邪侵袭为标, 肺脏本虚贯穿病程始末。本病初起主脏属肺,渐可累及肝脾,日久累及心肾。肺 络损伤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外邪或他脏邪热再度伤络,形成病情反复发作,迁延 难愈的病变趋势。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病情经久不愈,正气更加耗伤,故在晚 期易见变证叠起,出现喘促(肾不纳气)、虚劳(阴血阳气亏虚)等病证。 3.辨证分型治疗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进展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进展 【摘要】本文针对中医对支气管扩张的辨证论治,以及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研究进展等加以综述。通过对支气管扩张症状、体征及诊断的认识,以中医理论为根据,了解其病因病机,从而正确的辨证论治,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关键词】支气管扩张;中医药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多继发于肺部感染之后,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损坏管壁而引起支气管扩张和变形的慢性化脓性疾病。为反复发作性疾病,临床主要见症为长期咳嗽,咳吐大量脓痰,或反复大量咯血[1]。近年来,使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涉及到理论、药物机制、临床试验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具有一定优势及特色,现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支气管扩张属于中医学“咳嗽”“肺痈”“咳血”等范畴。其发病多有一定的基础,大多是外因与内因共存,研究表明肺虚为本,痰、热、瘀为标,虚实夹杂,病位在肺,且与肝、脾、胃、肾有关[2]。 1.1 正虚为本:《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肖培新[3]等认为支扩患者多于年少时即发病,患者形体瘦弱,伴有气短气促等症,此乃肺虚,为病之根本。肺虚则易受邪侵,驱邪不力则成窠臼,稍有外邪侵犯或劳倦,即可致疾病反复发作。陈芳[4]等通过对80例支气管患者体质研究,得出支气管扩张症的基本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体现为肺脾气虚、阴虚,标实则以痰、热、肝火、血瘀为主。杨继兵认为在支气管扩张慢性迁延期,正虚邪羁,邪正相争过程中正气易耗,或肺气阴不足,正气不复,痰浊难除; 或肺脾两虚,脾气虚则气不化精,精不上承,肺气失养,肺气虚,气不布津则痰湿内生。肺脾肾三脏受累,病势加重缠绵,引发本病长期慢性化,反复咳嗽、咯脓痰甚至咳血,而致支气管扩张经久不愈[5]。陈文辉在总结李素云教授的治疗经验认为,本病的病机以虚为主,正气虚弱,则卫外不固,外邪易袭,内伏之痰热郁蒸而致。,肺气虚弱是支气管扩张发病的根本原因[6] 1.2 邪实为标:陈沁[7]将113 例支气管扩张中医证型分别归纳为痰热蕴肺型,气阴两虚、痰热蕴肺型,气虚血瘀、痰浊壅肺型,肝火犯肺、痰热蕴肺型4 类,,通过聚类得出的4 类证型可归为实证及虚实夹杂两大类,其中单纯实证62例( 占54.87% ) ,虚实夹杂例50 例( 占44.25% )。说明邪实在支气管扩张发病中占主要因素。有学者通过,150例支气管扩张病例的辨证分型中,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4类证型中,本虚体现为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痰热、肝炎和血瘀为主[8]。肖培新等认为外感温热、内伤气郁、余邪未尽等原因,均可致邪热犯肺,肺气不利则见咳嗽不止,热伤肺络、热胜肉腐则引起咳血吐脓[3]通过对多位医家的论著分析,邪实的主要病理产物是,痰热、肝火、血瘀。 2 辨证分型: 关于中医证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一项对150例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的研究显示,痰热蕴肺、肺脾气虚兼痰热蕴肺、肺脾肾虚兼痰热蕴肺、气阴两虚兼痰热蕴肺几种证型为住院患者的主要证型,分别可占到总患者数量的28.0%、15.3%、10.0%及8.7%。而根据四聚类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到四种证型:痰热蕴肺(37.2%)、肝火犯肺(32.9%)、气虚血瘀(22.%)及肺阴虚证(7.4%)[8]。另一项113例支扩患者的证型聚类分析中得出证型分布情况为:痰热蕴肺型(10.71%),其次是气阴两虚兼痰热蕴肺(22.12%)、气虚血瘀兼痰热蕴肺(15.93%)、肝火犯肺兼痰

支气管扩张诊治指南新(建议收藏)

支气管扩张诊治指南 简介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树的异常扩张,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化脓性炎症。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和纤维沉积或纤维化修复使支气管壁毁损,导致支气管持久扩张、变形。病变主要累及中等大小支气管,病变可以广泛,也可以局限;左肺下叶最为常见。支气管扩张症,可伴有支气管大量萎陷,支气管萎陷部位远端的所有气道及肺泡均出现不张,使肺叶呈现无气状态.。。。。。.文档交流引起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分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继发性支气管扩张为多见。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的基本因素是支气管一肺脏反复感染和阻塞,两者相互影响,使支气管壁的炎症和破坏进一步加重,逐渐发展为支气管扩张.。。。...文档交流 支气管感染灶,可触发局部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异常将造成局部组织的进行性损害,支扩的管壁组织内有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生,同时亦有体液免疫异常.。。...。文档交流 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支气管一肺感染百日咳、麻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毒性支气管炎或结核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2. 支气管阻塞吸入异物、肿瘤、黏液填塞、肺门淋巴结肿大、获得性支气管疾病。 3. 遗传性缺陷纤毛缺陷(如纤毛不动综合征、Katagener综合征等) α1-抗胰蛋白酶缺陷症,囊性纤维化。..。..。文档交流 4. 免疫缺陷状态如先天性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慢性肉芽肿病. 5. 先天性解剖学缺陷如支气管软化、软骨缺陷、支气管囊肿等。 6。其他反复吸入性肺炎、Yasung综合征、吸入有害物质等。 流行病学 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新西兰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为3.7/10万,而美国成人总体患病率为52/10万,英国的患病率约为100/10万,美国18~ 34岁人群的患病率为4.2/10万,但7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72/10万。这些研究均为多年前的文献,与时尚未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等检查手段。过去曾认为近50年来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这一观点并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证据。在我国支气管扩张症并非少见病,长期以来对这一疾病缺乏重视,同前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支气管扩张症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因此,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仍不清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文档交流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疾病简介: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以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解剖结构异常为特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其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一)心理指导 由于疾病迁延不愈,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等情绪;咯血时,患者感到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会出现极度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应进行疏导、解释、鼓励,应加强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咯血时,护理人员应陪伴及安慰患者,保持其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加重出血。 (二)饮食 1、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咯血期间,因过冷或过热食物均易诱发咯血,应以温凉为宜,少食多餐。 2、指导患者在咳痰后及进食前后漱口,祛除痰臭,促进食欲。 3、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少于1500-2000毫升每天,以稀释痰液有利排痰。 (三)休息活动指导 休息能减少肺活动度,避免因活动诱发咯血。小量咯血应静卧休息,大量咯血或病情严重应绝对卧床。

(四)体位引流原则上应使病变部位位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在下,利于痰液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 (五)出院指导 1、预防呼吸道感染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防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性,及时治疗呼吸道慢性病灶,避免受凉,减少刺激性气体吸入,吸烟者应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疾病知识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长期防治计划。 3、保健知识宣传学会自我监测病情,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掌握有效咳嗽、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方法,及抗生素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 4、生活指导讲明加强营养对机体康复的作用,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消除紧张心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 1 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认识 (1)哮喘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气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2)哮喘的常见诱因有:尘螨,花粉,霉菌,动物变应原,昆虫变应原,呼吸道病毒感染,日常生活中刺激或有害气体,职业性化学物质,食物变应原,药物因素,气候因素,运动,,精神因素。患者应从以上方面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2 教育与指导患者了解治疗哮喘的药物的作用 首先让患者认识哮喘的阶梯治疗方案,阶梯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不同分期和分级给予不同的治疗。同时哮喘患者必须了解抗炎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之间的区别。要了解哪些药物需要长期应用,那些药物在必要时应用。如常用药物有皮质类固醇和色甘酸钠,提倡经口吸入给药,需要长期应用才有效。支气管扩张剂又称症状缓解用药,是在哮喘发作时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而不是长期用药。并且让患者了解治疗哮喘药物的副作用。如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常见副作用有:(1)局部副作用:口咽部真菌感染和声嘶。(2)全身副作用: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和骨质疏松。因为局部和全身的副作用都是由于口咽部存留的药物局部吸收或进入消化道吸收引起,所以减少口咽部药物沉积及时清除口咽部药物非常重要,漱口是预防副作用的最好方法。剂型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干粉剂比气雾剂口咽部沉积量要少,所以干粉比气雾剂副作用要小。用定量气雾剂时配合储物罐也能明显减少口咽部的药量,从而减少副作用。 3用药技术指导绝大多数哮喘治疗用药是通过吸入途径应用的。有许多吸入药物的设备在应用时很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护士需要经常反复地指导并正确示范给患者:(1)打开保护盖,震摇吸入器,使药液均匀地分布在助推剂中;(2)轻轻地呼气,但不要呼到再也呼不出来的程度,这样可使狭窄的小气道关闭;(3)将吸入器的口件放在口中,药瓶朝上,开始缓慢的吸气时按压喷瓶,并继续深吸气,在1次吸气中只能喷1次。吸气的速度要慢,这样到达更深的小气道;(4)在缓慢深吸气的过程结束后应屏气10S再呼气,使悬浮在气道的药物颗粒沉积在气道中。经过反复地指导和示范,患者一般能正确地掌握这些技术。 4心理指导由于哮喘患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等,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大,尤其是年轻人,往往把疾病和理想、前途联系起来。有的患者入院后不思饮食、睡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 疾病简介: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以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解剖结构异常为特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其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一)心理指导 由于疾病迁延不愈,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等情绪;咯血时,患者感到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会出现极度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应进行疏导、解释、鼓励,应加强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咯血时,护理人员应陪伴及安慰患者,保持其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加重出血。 (二)饮食 1、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咯血期间,因过冷或过热食物均易诱发咯血,应以温凉为宜,少食多餐。 2、指导患者在咳痰后及进食前后漱口,祛除痰臭,促进食欲。 3、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少于1500-2000毫升每天,以稀释痰液有利排痰。 (三)休息活动指导 休息能减少肺活动度,避免因活动诱发咯血。小量咯血应静卧休息,大量咯血或病情严重应绝对卧床。 (四)体位引流原则上应使病变部位位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在下,利于痰液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

(五)出院指导 1、预防呼吸道感染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防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性,及时治疗呼吸道慢性病灶,避免受凉,减少刺激性气体吸入,吸烟者应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疾病知识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长期防治计划。 3、保健知识宣传学会自我监测病情,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掌握有效咳嗽、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方法,及抗生素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 4、生活指导讲明加强营养对机体康复的作用,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消除紧张心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支气管扩张案例分析

病例描述: 患者男性,23岁。慢性咳嗽、大量脓痰10余年,近半月因感冒后症状加剧,并出现反复咯血,昨晚咯血约300ml而入院。患者于童年时经常患支气管肺炎,且迁延不愈,以后伴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继而出现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晨起或夜间卧床转动体位时咳嗽、咳痰量增加,每日痰量可达数百毫升,静置后可分层,痰和呼吸有臭味。 体检:T 38.6℃,呼吸24次/分,神软乏力,消瘦贫血貌;左下胸部可闻及固定、持久的粗湿啰音,呼吸音减低。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轻度杵状指。 胸部X线提示左下肺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卷发状阴影。 1该病人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2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案例分析: 1支气管扩张 2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多粘稠、无效咳嗽引起痰液不易排出等有关 (2) 有窒息的危险与痰多粘稠、大咯血而不能及时排出有关 (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感染导致机体消耗增多、咯血有关

预期结果:痰易咳出,痰量减少,咳嗽减轻; 不发生窒息; 体重增加,贫血减轻,全身情况明显好转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空气新鲜、流通,维持适宜的温、湿度,注意保暖 2)做好心理护理,取得病人合作 3)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多饮水1.5 -2L/d,以稀释痰液 4)做好口腔护理,减少感染机会,咳痰后及进食前用清水或漱口液漱口 5)指导病人作有效咳嗽,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6)按医嘱给抗生素、袪痰、雾化吸入等治疗,注意疗效及副作用 7)指导病人作体位引流 ①做好心理护理,消除顾虑,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②依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体位,同时辅以拍背,鼓励病人适当咳嗽,使痰液流出 ③每次15-20min Bid 或tid ④引流过程要注意病情变化,如出现咯血,头晕,发绀,呼吸困难,出汗,疲劳等及时停止 ⑤引流完毕,给予漱口,并记录排出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 ⑥引流宜在饭前进行,以免饭后引流致呕吐 ⑦必要时,可先超声雾化吸入或用袪痰药,以稀释痰液,提高引流效

支气管扩张诊治指南

支气管扩张诊治指南

支气管扩张诊治指南 简介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树的异常扩张,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化脓性炎症。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和纤维沉积或纤维化修复使支气管壁毁损,导致支气管持久扩张、变形。病变主要累及中等大小支气管,病变可以广泛,也可以局限; 左肺下叶最为常见。支气管扩张症,可伴有支气管大量萎陷,支气管萎陷部位远端的所有气道及肺泡均出现不张,使肺叶呈现无气状态。 引起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分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继发性支气管扩张为多见。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的基本因素是支气管一肺脏反复感染和阻塞,两者相互影响,使支气管壁的炎症和破坏进一步加重,逐渐发展为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感染灶,可触发局部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异常将造成局部组织的进行性损害,支扩的管壁组织内有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生,同时亦有体液免疫异常。 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支气管一肺感染百日咳、麻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毒性支气管炎或结核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2. 支气管阻塞吸入异物、肿瘤、黏液填塞、肺门淋巴结肿大、获得性支气管疾病。 3. 遗传性缺陷纤毛缺陷(如纤毛不动综合征、Katagener综合征等) α1-抗胰蛋白酶缺陷症,囊性纤维化。 4. 免疫缺陷状态如先天性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慢性肉芽肿病。 5. 先天性解剖学缺陷如支气管软化、软骨缺陷、支气管囊肿等。 6. 其他反复吸入性肺炎、Yasung综合征、吸入有害物质等。 流行病学 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新西兰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为3.7/10万,而美国成人总体患病率为52/10万,英国的患病率约为100/10万,美国18~ 34岁人群的患病率为4.2/10万,但7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72/10万。这些研究均为多年前的文献,与时尚未采用胸部高分辨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