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详细规划说明

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详细规划说明

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详细规划说明
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详细规划说明

第一章:总体说明

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中段北侧,渭北高原的南缘,东临礼泉县,西接抚顺县,南连兴平、武功县,北邻麟游、永寿县,是咸阳市域次中心,隶属于咸阳市。著名的乾陵位于乾县中部,南与县城相毗邻。县域内有312国道和福银高速以及预建的西平铁路均贯穿全县。地处东经108°00’-108°24’。北纬34°19’-34°45’之间。县域南北长48公里,东西宽37公里,全县总面积1002.71平方公里。

乾县地势北高南低,差异明显,平均海拔712米。3条河流,均系黄河水系,总长102.75公里,径流总量3.15立方米/秒,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乾县总人口527696人。乡村人口492062 人,与城镇人口比例为13.8:1。

1996年,乾县国民生产总值10.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1亿元,工业总产值4.9亿元;财政总收入6001.1万元,城镇、农村人民纯收入分别2065.3元和1145.2元。

乾县境内主要工业资源为石灰石。贮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储量3千亿立方米,乾陵脚下的地热水和矿泉水资源丰富,全县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市属中型企业4户,县办工业企业24户。乡镇企业8301个,从业人员47280人。形成化工、轻纺、建材“三大龙头”和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两大群体”。硅铁、电石、碳黑、轻钙、棉纱、棉布、印花布、针织、服装、橡胶、果汁等产品已成为乡镇企业的拳头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

乾县是农业大县,199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产粮大县”,被陕西省确定为“优质苹果基地县”。陕西省重点水利工程“引冯济羊”工程已全线贯通,交付使用后,将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苹果、酥梨、烤烟等6科22种。1996年,全县粮食总产26.5万吨,果品总产12.7万吨。

乾县有林地44万亩,森林覆盖率24%。果品总面积32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72.7%。

乾县交通发达。县城距省会西安74公里,距陇海线27公里。咸阳国际空港30公里,312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公路总里程765.57公里,其中县及县以上道路136.47公里,乡道48.1公里,村道544公里,乡乡油路化,村村砂石路。

乾县名优土特产品众多。主要野生药材有柴胡、防风、远志、荆芥、地骨皮等。苹果、柿子、酥梨为乾县3大名果。

乾县为陕西省18个文物大县之首,全县共有重点陵墓19个,具有开发保护价值的古陵墓20多个,有先民遗址8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胜迹景点135处,馆藏文物3905件,其中帝王陵墓有乾陵、靖陵、庄陵,尤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墓-乾陵闻名中外。乾陵位于县城北3公里的梁山之上,是陕西关中地区十八座唐陵中唯一保存比较完好的皇家陵园,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两朝皇帝,一对夫妻的合葬墓。属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被成为乾县八景的唐陵戴帽、五峰叠翠、双乳凌烟、石马开道、金龙锁关、龙岩古寺、响马名潭,历史底蕴深厚,自然景观别致,是旅游、休闲的佳境。

乾县共有科技人员6706人,其中获高级职称的65人1995年以来,向国家\省\市申报科技试验项目24项.和西北农业大学协作的”渭北旱塬小麦综合试验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苹果根瓜绵蚜和梨九棉蚜属国际首例发展;历届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览会上,共荣获”后稷金像奖”42个.

全县有各类文化团体80多个,广播电视台、电影院、剧院、图书馆各1座,文化中心25处,1996年投资350万元,建成了乾县电视台,乾县电视差转台和浅显教育电视台。

过去境内北部群众因长期饮用窖水,导致大骨节流行。近年来,县政府投资4200万元,新打机井18眼,解决群众饮水困难,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杜绝了地方病源。

今年来,乾县立足县情,发挥优势,扩大开放,确立了饿“以乾县为龙头,以城镇为依托,以资源为优势,以商贸为纽带,大开放,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的开放兴乾思路。制定了《乾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招商引资进程。

乾县骨干企业有:乾县乳品厂,年产奶粉900吨。主导产品“乾陵牌”全脂牛奶粉,荣获’96中国食品行业名优产品奖和’97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乾县造纸厂,1984年筹建,总投资1000万元,年生产能力6000吨。1996年创产值近千万元,实现税金114万元。

第二章:近年来乾县县城规划建设基本情况

乾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始创于秦孝公12年,唐睿宗文明元年,迁城于今址的乾州古城座落在旅游胜地乾陵脚下,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卫生县城。近年来,乾县依托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和个性鲜明的区位特征,坚持创新思路,率先发展,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十五”期间,县城建设总投资3.5亿元,新建改建城区道路10条,9.3公里,硬化小街巷道路26条,铺设人行道5.6万平方米,人行道铺装率达到96%;建成县城排水(污)总渠8.62公里、埋设排水管道6.2公里、建成第二水厂、埋设供水管道2.1万米;栽植行道树5300棵,新建绿化带1.65万平方米,草坪2.7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4.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5.6%,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1平方米;安装路灯198盏,高杆灯4座,礼花灯、霓虹灯、射灯210组;建成乾州建材市场和三眼桥大市场三期工程,新建改建广场4个,水冲式公厕4座;新建临街建筑物26万平方米,住宅小区5个,总面积10万平方米。城区面积由5.6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人口由6.5万人增加到10万人以上。一个风格鲜明,设施配套的现代旅游商贸城市已基本形成。

道路建设是今年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按照合理布局,宽畅通达的路网建设规划,投资1200万元,完成了朝阳南路拓宽改造,桥东新街改造,东大街、西大街东段道路改造,东大街、南大街、朝阳南路人行道彩砖铺设和主要街区路面修补工程,进一步提高了道路等级,增强了城市的承载力和通行能力。

绿化亮化是今年城市建设的一大靓点。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在一条路一种行道树,一条街一种绿化风格的基础上,通过拆墙透绿、沿路造绿、见缝插绿等措施,千方百计扩大绿化面积,努力提高绿化水平。投资400多万元,对西兰大街绿化带及两侧花坛进行了高标准、全方位的改造建设,建设了3公里碧波荡漾,花团锦簇的绿化长廊和3.3万平方米千姿百态的,新颖美观的绿化小品。并在主要街区和广场栽植行道树1200棵,花木23万株,新建草坪5000平方米。为了打造县城的不夜景观,投资200万元,在西兰大街、

东大街、东新街、桥东新街、东二环路等街道安装路灯202盏,在城区六个什字安装典雅大方的高杆灯24组,主要街区安装色彩斑斓的景观灯26组,基本形成了“一街一灯,一街一景,一个什字一种风格”的城市景观。

实施进化工程,是今年城镇化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按照“建管结合、突出重点、全面治理、以城带乡”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100天的城乡规划建设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并投入100多万元添置大型洒水车、垃圾清运车、保洁车辆,安装果皮箱,自行车存放栏等市容设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秩序良好,卫生整洁,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复查验收,正在向国家卫生县城的目标迈进。

为了突出建设重点,彰鲜城市魅力,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拓好一个新区、建好两个示范街、抓好三个功能区、改造好四个广场、建设好五个标志性建筑”的宏伟蓝图。从8月初开始,县上抽调20名县级领导、80多名干部,打响了4.5公里的西兰大街拓宽改造战役。现已拆除各类建筑物1.7万平方米,并按照工业区、唐文化风貌区和现代园林风貌区的规划要求进行建设。力争尽快把西兰大街建设成为集旅游、工业、商贸、文化为一体,建筑和环境相互融合渗透,历史印记和时代特质有机弥合对接,特色鲜明,风景迷人的精品街区。

“十一五期间”,乾县城市建设将按照“拉大框架、改善环境、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思路,积极实施北连乾陵旅游综合开发区,南拓工业园区,东接银武高速大通道的战略,力争将县城城区面积扩大到16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5万人;11个建制镇中,建成2-3个省、市级明星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把乾县县城建设成具有独特文化品味的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城市,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精品”城市。

第三章:乾县县城F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图件说明

(一)规划区区位图

乾县县城F区位于乾县县城西南部,北部与西平铁路沿线相邻和老城区B区相望,南部与村镇相接,用地较为宽广,用地性质为几倍农田,西望河流,东与县城E区相接,是乾县县城开发扩张的新区。该区共有16个地块,地块形状较为规整,地块高差相对较小、起伏小较为平整,是县城开发的理想区块。该区总共规划用地面积1121.6958Ha,该区将会规划建设成为乾县县城新型的示范性城镇片区。

(二)用地现状图

乾县县城F区用地基本现状为:工业用地、农村居住用地和基本农田,其中工业用地和农村居住用地占地面积较少,三类主要基本用地面积分别为“工业用地:32.1966Ha、农村居住用地:27.8064Ha、基本农田:1061.6928Ha”,该片区用地类型比较少,在开发建设中旧区改造和搬迁的安置的阻力较小和费用较少。(三)用地规划图

乾县县城F区经过初步规划确定了其基本用地性质,其中大体上规划的基本用地有:二类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市场用地、中小学教育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广场用地、体育用地、消防用地、供热用地、供油用地、供气用地、社会停车场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公共交通用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的、污水处理用地、公园、医疗用地、文化娱乐用地、影剧院用地等共6大类、21小类规划用地。规划用地类型多样,用地功能较为齐全,配套设施用地规划较为完善,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该片区的所有规划

用地总面积为933.6168Ha,其他为道路交通设施占用,其中居住用地占427.7766Ha,占所有规划用地面积的45.82%;公共绿地占165.5516Ha,占所有规划用地面积的17.73%;商业金融用地占56.7655Ha,占所有规划用地面积的6.08%;防护绿地占42.2328Ha,占所有规划用地面积的4.52%。总的来看该片区内居住用地占总规划用地面积最多,其次为公共绿地、商业金融用地、防护绿地、小学用地、中学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由此可知该片区主要规划满足人们的居住为主,加以较高比率的公共绿地,该片区将打造成为绿色舒适的乾县理想的一流的居住片区。

(四)道路交通规划图

乾县县城F区道路交通规划比较完善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分为三级,道路断面为三断面,A断面道路宽度为36m,B、C断面道路宽度均为30米,道路系统分级明确,道路网规划实用、网路系统发达、能够很好的服务市民,方便人们的交通出行。道路网络北部与铁路交错穿插而过并且与B片区紧密相连,同时片区东部道路网络与E片区道路紧密相连,与E片区完全成为一片形成了城市群,不但方便了片区之间的交通通行而且更加加进了片区之间的各种联系,更有利于片区之间彼此的发展。并且通过交通网络和其他片区发生联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规划结构分析图

乾县县城F区规划结构功能基本概括为“一心,两片,三轴,四带,五点”的结构形式。

“一心”——以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形成乾县县城F片区城市功能核心区;

“两片”——行政办公用地以北和以南基本对称的两大居住片区;

“三轴”——景观轴线,发展主轴和发展次轴;

“四带”——西部防护绿地带、科研教育区带、东部居住区绿地带和商业发展

带;

“五点”——五个地块区服务集中点,分别为北部居住地块区中心、南部居住地块区中心、科教地块中心、商业地块中心、行政办公区块中心和生态供氧中心。

(六)给排水规划图

1、给水规划

(1)给水系统

乾县县城F区用水由乾县自来水厂统一供水,根据总体规划的布置,乾县水厂到远期2020年达到5万吨/日的供水规模,水源取自东坞水库。一水厂可保留作为备用水厂。县城内给水管沿道路布置,一般位于道路中心西侧或北侧人行道下。给水管道干管和分配管可采用球墨铸铁管,接户管大于DN200的采用铸铁管,小于DN200的采用UPVC管。

(2)供水水压

乾县县城F区内多层建筑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高层建筑需自行加压供水。

(3)消防

乾县县城F区规划采用生活消防同一的供水系统,消防水压采用低压制,按规范每隔120米左右设置一个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2、排水规划

(1)排水体制

乾县县城F 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量确定

污水量以给水量的80%计算,则城区的最高日污水量为4万m 3/日。

(3)排污系统

乾县县城F 区污水由乾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根据乾县县城总体规划,乾县污水处理厂建于县城西南河流下游,远期2020年规模为3万吨/日,处理深度为二级。县城内污水分片排放,污水自北向南、自东向西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干管沿途需设置若干污水泵站提升污水。污水管一般埋设于道路中心以东或南侧慢车道下,管材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4)雨水排除

乾县县雨量公式套用丽水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

q=3421.8(1+0.6041gTE)(t+12.023)0.852

取重现期P=1年,集雨时间t=15分钟。

雨水经管道或渠道收集后根据地势分散就近排入水体。

雨水管一般埋设于道路中心偏东或南侧的快车道下。

F 区东块采用抬高地面的方法排水,高水高排,要求地面水全部排入加胡坑。F 区西块在巨新高村附近设 排水站,在大洪水时强排地面水。F 区北采用抬高地面的方法排水,要求建筑标高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 准。

(七 )电力电信规划图

1、电力规划

(1)规模预测

根据乾县县城F 区控规按排的各类建设用地规模,按最大开发强度,结合乾县城镇体系规划和乾

县城市总体规划,预测本区域内各类用电负荷为:

居住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电负荷为: 4.07万KW

各类公共设施用电负荷为: 0.78万WK

科教类用电负荷为: 1.28万KW

仓储类用电负荷为: 17KW

交通、道路、车站、广场类用电负荷为: 392KW

市政公用设施及其它类用电负荷: 352KW

合计电力负荷为: 4.34万KW

负荷密度为: 0.577万KW/平方公里

年用电量约为: 1.95亿KWh

(2)电力规划

1)在本域内形成110KV变电所一座,35KV变电所二座。同时原则上确定不再考虑35KV及35KV等级以上的新的变电所建设。区域内采用10KV中压配电,380/220V低压配电。

2)中压配电电源考虑由上述三座变电所引出10KV中压线,进入10KV电力开闭所,较大负荷用户可由专线供电。

3)区域内10KV电力开闭所,原则上考虑二进十出,每座开闭所最大容量为1.5万KVA,每条出线控制为0.15万KVA左右。电力开闭所宜与其它公共设施联建。

4)区内根据10KV配电网架结构,设置环网配电10KV开闭所3~5座,10KV中压配电线路原则上考虑以架空敷设为主,0.38/0.22KV低压配电线路原则上考虑以下地处理为主。10/0.38KV变配电所一般应考虑室内附设变,居住小区以专用箱式变为主,原则上不得在道路二侧设置杆上变,以利于区域内环境和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5)10KV电力主干线走向原则上考虑为东西向道路,走北面。南北向道路,走东面。

6)加快城区内一户一表工程进度,每户容量至少安排4KW,适当提高安装技术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分时供电的可能。

2、电信规划

(1)规模预测

根据乾县F区控规按排的各类建设用地规模,结合乾县城镇体系规划和乾县城市总体规划,预测本区域内各类固定电话装机数为:

居住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电话数为: 3.39万部

科教类电话数为: 0.783万部

仓储类电话数为: 0.129万部

交通、道路、车站、广场类电话数为:84部

市政公用设施及其它类电话数为: 236部

合计固定电话用户数: 4.33万部

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 6万门

配置的电话用户线对约4.5万线对以上。

(2)电信规划

①加速乾县电信网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信息网方向发展,大力推广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及时实现电信基础网的整体升级,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全面推进乾县地方经济信息化。

②大力推进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的建设,促进和加快乾县地方经济信息化进程。普遍实现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路边(FTTC),部分实现光纤到用户(FTTH)。

③有计划分层次的实现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的步伐,2005年之前光纤宽带业务

接入网点,到达城市居民区。

④区域内考虑了三处电信综合办公点,根据条件可增设1-2处电信服务窗口。规划中各居住区,工业区在修规中,都必须考虑通信机房用地,业务发展用房,每处大致为100M2左右,层高3米,承载力为600kg/m2,可与公建等建筑联体建设。

⑤通信主干线走向原则上考虑为东西向道路,走南面。南北向道路,走西南。

⑥区内电话交换设施,在公共设施区应建室内电话交换室,其它区域一般采用落地式交接箱。区域内各级线路,主、次应采用原则上应全部下地处理,建筑内部的电话用户线应采用埋墙穿管方式敷设,电信附设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期设计和施工。

(八)供热燃气规划图

1、供热规划

乾县县城F区供热根据总体规划的布置,县城内供热管沿道路布置,一般位于道路中心西侧或北侧人行道下。供热管道干管和分配管可采用球墨铸铁管,接户管大于DN200的采用铸铁管,小于DN200的采用UPVC 管。

2、燃气规划

乾县县城F区供热根据总体规划的布置,县城内供热管沿道路布置,一般位于道路中心西侧或北侧人行道下。燃气管道干管和分配管可采用球墨铸铁管。

(九)环保环卫规划图

1、公共厕所

规划结合绿带、街道及公用设施用地共设置水冲式公厕15处,每处建筑面积控制在50~80㎡左右,公共厕所应当进行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儿童、母婴及残疾人的上厕需要,并设置洗手水龙头与烟缸设备,原则上以不收费为主。

2、垃圾收集散、处理设施

(1)垃圾转运站

规划设置垃圾转运站二处,一处在城南,另一处在城北,每处用地面积控制在500㎡以内,垃圾储存要入地、并注意密闭性。

(2)果壳箱

主要道路及公建区按25~30m间隔设置,一般道路按50~80m设置。果壳箱的形式要求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装,并专设旧电池回收筒。

(3)垃圾房及垃圾管道的设置

小区及街道两侧的垃圾房应当设置在相对隐蔽处,并定时收集与清运。规划要求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

(4)清运及运作

垃圾清扫要尽量避开人流高峰期,并注意清扫过程的卫生;垃圾管理实行代装化。城区内建议禁用使用一

次性筷子和泡沫塑料饭,以节约资源,同时减少不腐烂垃圾的产出量。大环境卫生的运作方面可以引进市场机制,实行承包管理,随时抽查的方式。

(十)地块编号图

乾县县城F区总共有A---P16个地块根据规划用地性质的不同,分别在各个地块内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

乾县县城F区地块用地性质与用地面积统计表

用地名称用地性质面积(公顷)

公共设施用地YD-C1 24.7069

商业金融用地YD-C2 56.7655

文化娱乐用地YD-C3 17.8102

医疗卫生用地YD-C5 5.2753

科研教育用地YD-C6 81.786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YD-C9 12.0147

公共绿地YD-G11 165.5516

防护绿地YD-G22 42.2328

二类居住用地YD-R2 427.7766

小学YD-r中学32.9651

中学YD-r小学34.0424

广场用地YD-S2 5.6219

社会停车场用地YD-S3 2.2896

供应设施用地YD-U1 18.0021

交通设施用地YD-U2 4.0788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YD-U4 2.6974

总计933.6168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 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 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 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丽水市松阳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样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2)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 (5) 第四章规划总体设想 (5) 第五章单项用地布局规划 (14) 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19)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24) 第八章防灾规划 (25) 附录一: 用词用语说明 (26) 附录二: 规划实施建议 (26) 附表一: 规划用地构成表 (27) 附表二: 各地块开发控制指标 (29) 附图: 一、用地现状图 二、建筑质量图 三、土地使用规划图 四、道路交通规划图 五、规划结构图 六、平面定位图 七、竖向规划图 八、地块编号图 九、给水排水规划图 十、电力电信规划图 十一、土地地价参考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理由 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意图, 加快松阳县城规划建成区的建设步伐, 规范土地使用与合理开发, 受松阳县建设局的委托, 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文本适用范围 本规划仅适用于松阳县城区, 规划范围总面积11.35k㎡, 其中陆域10.4k㎡, 水域0.90k㎡(具体以图纸所标注的界线为准), 在此范围内的土地使用与开发, 以及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与管理均应符合本规划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使用要求 文本与图集对照使用, 两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两者不可分割。 第四条相关规定 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 针对本城区的开发、建设、管理而制定的, 对未涉及的内容尚应符合国家、浙江省、丽水市及松阳县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要求。 第五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号) ; 3、《浙江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办法》; 4、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5、《松阳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6、《松阳县城市防洪规划》; 7、松阳县已编制完成的各农居安置点详细规划; 8、《松阳县城南路及城东路街景规划》; 9、国家、省及地方现行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规定及文件等; 10、工程合同及电子地形图等相关基础资料。 第六条规划原则 第6.1款城区控规必须与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在内的、已批准或正在实施的相关规划与工程相衔接。 第6.2款本区涵盖了松阳县城规划建成区90%左右的用地, 控规应对已批准的《松阳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松阳县城镇体系规划》进行完善和具体化, 从规划、项目选址、建设、经营到管理的全过程均应体现建设精品城市的意识, 力争营造出城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 第7号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64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应当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条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

设活动是否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行为。 第二章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六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七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第八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第九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重庆市南川区北固、东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规划范围 东胜、北固工业园区位于南川城区东部,总面积约11.5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2平方公里的工业片区已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将对剩余的用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北固、东胜工业园区(以下简称规划区)规划用地南以渝湘高速公路为界,北至工业园区起步区,西临花山,东以自然山体为界,总面积约为9.36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及开发态势 (一)自然环境: 1、气象水文 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度大、春旱、夏热、秋多绵雨、冬季多雾的特点。据南川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93°C,极端最低气温-1.5°C(2000年2

月10日),最高气温41.4°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8毫米,但雨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5—70%,且多大雨、暴雨。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94.4毫米。 区内河流较发育。位于规划区中部的龙岩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规划区,属常年性河流,由南向北流注入大溪河,为大溪河一级支流。河面最宽处25.0米,最窄处8.0米。在规划区南东侧土桥附近,常年水位533.28米,最高洪水位537.17米(1999年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多年平均流量4.73立方米/秒,平均纵坡降0.5%。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的凤咀江为龙岩河的一级支流,由南向北在规划区北西部的薜家嘴角塘注入龙岩河,属常年性河流。河面最宽处9.0~30.0米,最窄处5.0米。在规划区北西侧薛家嘴附近,常年水位497.87米,最高洪水位500.76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平均纵坡率0.7%。 2、地形地貌 规划区属于南川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片中的东胜片区和北固片区,处于两山之间的盆地之内。 规划区南高、北低,区内海拔最高点位于南部观山顶,最高点高程为607.2米,最低点位于规划区内龙岩河的末端,最低点高程为490.3米。区内除有观山坡等三处集中的山体之外,其余用地均较为平坦,用地建设条件优越。 规划区内观山坡等山体植被情况良好,其余大部分为农地。 (二)社会经济环境: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成都分院2008.02 1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 1、区位关系 **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 **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区基本情况。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

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A、区位优势。**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2、不利因素 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 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沙湾片区位于西海岸粤海铁路火车站西侧,规划用地面积1536.5公顷。目前已完成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的编制工作 功能定位 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总体发展目标,依托滨海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精品旅游度假和时尚海岸居住,建设旅游度假与城区相融的滨海旅游新区。 规划结构 根据规划区功能定位及道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一带七区”的功能结构。 “一带”是指沿滨海发展的海岸。 “七区”是指七个功能组团。 海湾度假区----布局于滨海第一层面,充分发挥临海优势,发展旅游度假相关的酒店、度假设施以及商业文化休闲等配套服务。 商务社区----规划于片区北部,以铁路西广场大道为轴线,发展商务、贸易、酒店、会务,以及酒店式住宅、商业配套等功能,形成综合型的商务社区。 国际社区----规划于内河北段周边,发展面向国际的高档居住社区,配置国际医院、国际学校以及多元化的商业文化服务,吸引国际化人群的居住度假需求。 游艇社区----布局于琼海大道南部、临海路东南侧部分,利用内湖两岸的水域和空间资源,建设游艇社区,并配置相关配套设施。 安置社区----规划于滨海大道以东,琼海大道两侧,设置集中的动迁安置小区,配备完善的社区及教育设施,提供良好的社区生活水平。 风情小镇区---位于片区中部,规划碧海路、荣山路周边,通过丰富多样的商业文化设施格调独特,别具风情,建筑风貌和空间布局,形成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滨海休闲游览区域。 生态保育区----位于片区南部,规划作为结构性的生态用地,并通过高尔夫等以绿地为主的开发,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际度假功能互为结合。

金沙湾片区功能分区规划图

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现状概况 (1) 1.1 区位条件 (2) 1.2 自然与文化资源 (2) 1.3 核心区现状分析 (3) 第二章规划原则、目标和指导思想 (5) 2.1 规划编制依据 (5) 2.2 规划思想 (5) 2.3 规划目标与原则 (5) 第三章规划区功能与人口规模 (7) 3.1 环境容量分析 (7) 3.2 主体功能区规划 (8) 3.3 人口规模预测 (9)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 (11) 4.1 布局原则 (11) 4.2 规划结构 (11) 4.3 用地规模 (11)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12) 5.1 交通规划策略 (12) 5.2 道路网格局 (12) 5.3 对外交通规划 (12) 5.4 核心区交通规划 (12) 5.5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13) 5.6 停车场规划 (13) 第六章居住用地规划 (15) 6.1 居住用地总体布局 (15) 6.2 居住组团规划 (15) 6.3 居住建筑风貌控制 (15) 6.4 居住区配套设施 (15) 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 (17) 7.1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17) 7.2 商业用地布局 (17) 7.3 旅馆业用地布局 (17) 7.4 休疗养用地布局 (17) 7.5 文化娱乐用地布局 (17) 7.6 非市属办公用地布局 (18) 第八章绿地水系与景观规划 (19) 8.1 景观格局 (19) 8.2 绿地系统规划 (19) 8.3 水系蓝线与防洪规划 (19) 第九章土地开发管理与控制指标 (21) 9.1 土地利用要求 (21) 9.2 开发时序 (21) 9.3 开发控制指标 (21) 第十章城市设计引导 (23) 10.1 整体空间设计要求 (23) 10.2 建筑设计 (23) 10.3 环境景观控制 (24) 10.4 附属设施配置引导 (24) 第十一章度假旅游策划 (26) 11.1 整体旅游特色定位 (26) 11.2 度假旅游开发策略 (26) 11.3 旅游项目策划 (26) 第十二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8) 12.1 给水规划 (28) 12.2 排水规划 (28) 12.3 雨水规划 (28) 12.4 供电规划 (29) 12.5 通信规划 (30) 12.6 燃气规划 (30) 12.7 环卫设施规划 (30) 12.8 管线综合规划 (30) 12.9 消防规划 (31) I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目录 腾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第一章规划概况 (1) 一、项目背景 (1) 二、区位 (1) 三、规划范围 (1) 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 (1) 一、自然条件 (1) 二、土地使用现状 (2) 三、现状基本特点 (2) 四、现状建筑高度 (2) 五、现状建筑质量评定 (2) 六、现状道路交通 (3) 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 (3) 八、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第三章规划依据、原则、目标与重点 (3) 一、规划依据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目标 (4) 四、规划重点 (4) 第四章规划范围、规模与功能定位 (4)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规模 (4) 三、功能定位 (4) 第五章规划理念 (4) 一、基本单元理念 (4) 二、缓冲带理念 (5) 三、城市设计理念 (5) 第六章用地布局规划 (5) 第一节规划结构 (5) 第二节居住用地规划 (6) 一、规划原则 (6) 二、居住单元划分 (6) 三、居住人口预测 (6) 四、社区中心规划 (6) 五、中小学规划 (6) 六、表6-2-5 小学用地和建筑标准 (7) 七、幼儿园规划 (7) 第三节公共设施规划 (7) 一、规划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便利中心的建设模式 (7) 第四节工业用地规划 (7) 一、工业布局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就业岗位推估 (7) 第五节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8)

第六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 第七节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8) 一、物流用地 (8) 第八节绿地、特殊用地与其他用地规划 (9) 一、绿地用地规划 (9) 二、特殊用地规划 (9) 第七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9) 一、现状分析 (9) 二、工业发展指导思想 (10) 三、产业择定 (10) 四、产业布局规划 (11) 五、工业发展政策 (11) 六、都市工业发展理念 (12) 七、工业发展实施措施 (13)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13) 一、规划原则 (13) 二、对外交通规划 (14) 三、道路系统规划 (14) 四、道路衔接规划 (18) 五、城市交通瓶颈解决措施 (18) 第九章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18) 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8) 一、绿地规划原则 (18) 二、规划措施 (18) 三、绿地系统规划 (18) 第二节水系规划 (19) 一、规划目标 (19) 二、规划布局 (19) 三、规划策略 (19) 第十章城市设计引导 (19) 第一节城市设计原则 (19) 第二节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20) 第三节景观规划 (20) 一、景观规划原则 (20) 二、景观带规划 (20) 三、景观节点规划 (20) 四、城市景观轴线 (20) 五、滨水景观建设 (20) 六、居住景观设计 (21) 七、工业区景观 (21) 八、标志系统 (21) 九、桥梁景观规划 (22) 第四节广告规划控制 (22) 第十一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2) 第一节给水工程 (22) 一、现状概况 (22) 二、规划依据 (22) 三、规划原则 (22) 四、规划用水量 (22) 五、水源选择 (23) 六、给水管网规划 (23) 七、消防用水 (23)

永昌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第二章规划依据及原则 (1) 第三章现状条件分析 (2) 第一节区位条件 (2) 第二节用地条件 (2) 第三节开发条件 (3) 第四章开发策略 (3) 第五章规划新区规模及建设目标 (4) 第六章用地规划 (4) 第一节规划设计原则 (4) 第二节用地布局 (4) 第三节用地细分 (6) 第四节土地适建范围一览表 (6) 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7) 第一节交通发展策略 (7) 第二节道路网系统 (8) 第三节交通设施 (10) 第四节道路竖向 (10) 第八章空间环境设计 (11) 第一节总体构思 (11) 第二节功能空间设计 (11) 第三节环境设计 (13) 第九章建设开发控制 (14) 第一节开发强度 (14) 第二节高度控制 (16) 第三节后退红线 (16) 第四节建筑形体与色彩.......................................................................................................... 16 第十章市政工程规划 .. (17)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7) 第二节污水工程规划 (19) 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20) 第四节电力工程规划 (21) 第五节电信工程规划 (24)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26) 第七节管线综合规划 (28) 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30) 第一节消防规划 (30) 第二节防洪排涝规划 (31) 第三节抗震规划 (32) 第四节人防规划 (32) 第十二章环境卫生规划 (32) 第一节规划原则及目标 (32) 第二节环卫规划 (33) 第三节环卫设施规划 (33) 第十三章环境保护规划 (34) 第一节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34) 第二节水环境保护规划 (34) 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控制规划 (34) 第四节噪声控制规划 (34)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 (35)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35)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一、规划背景 (4) 二、规划内容 (4) 三、技术路线 (4) 第二章现状解析 (5) 一、现状基本情况 (5) 二、规划区现状土地利用概况 (5) 三、现状建筑评价 (6) 四、规划区发展特征及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6) 第三章上位规划、相关案例解读及规划对策 (7) 一、上位规划要求及解析 (7) 二、相关案例解读 (8) 三、纯化镇镇区发展趋势判研 (10) 四、现状土地资源供给分析 (10) 五、规划对策 (11) 第四章规划总则 (12) 一、规划依据 (12) 二、纯化镇中心区范围 (12) 三、规划原则 (12) 四、规划目标 (12) 五、规划区功能定位 (13) 第五章土地使用规划 (13) 一、规划构思 (13) 二、规划结构 (14) 三、用地布局规划 ......................................................................................................................................... 14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17) 一、规划原则 (17) 二、对外交通规划 (17) 三、道路系统规划 (17) 四、交通设施规划 (18)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19) 一、绿地规划目标与原则 (19) 二、绿地系统布局 (19) 三、绿化种植 (20) 第八章道路竖向规划 (20) 一、规划依据和原则 (20) 二、竖向规划设计 (20) 第九章给水工程规划 (21) 一、编制依据 (21) 二、用水量预测 (21) 三、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方案 (22) 四、供水水质与供水水压规划 (22) 五、供水系统规划 (22) 第十章污水工程规划 (23) 一、编制依据 (23) 二、编制原则 (23) 三、排水体制 (24) 四、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24) 第十一章热力工程规划 (25) 一、规划依据及原则 (25)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_齐奕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齐奕      摘 要:旅游度假区规划介于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包含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双重职能。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规范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缺乏对旅游度假区有针对性的控制和指引,使得规划实施过程难免出现规划失效,早期建设的大部分度假区面临城镇化趋势,旅游度假职能发展受限。本文探讨了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度假区控制指标体系应包含基本指标控制、旅游设施控制、城市风貌引导三个方面内容,控制与引导相结合,并通过三个层次的指标细分尝试提出控制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文以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控规为例,阐述了通过多层次、多类型控制指标体系妥善处理山水城的融合,旅游度假功能的完善和休闲度假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旅游度假区控规编制的新思路。  关键词:武夷山;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    1 前言  旅游度假区是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环境、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大的旅游开发形式,是最小单元的旅游目的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开发区,集中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刘爱利,刘家明,刘敏,郑斌,2008)。我国旅游度假区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1992年开始建设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  早期我国的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为依据,通常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结合,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003年2月国家旅游总局发布《旅游规划通则》,其主体借鉴了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并界定了旅游区规划的层次及内容,首次规定了旅游区控规的具体内容和适宜程度。意味着旅游度假区规划第一次有针对性的规范指引。但《旅游规划通则》在具体控制指标体系方面与一般城市规划类似,主要包括针对土地利用和环境容量的一般性指标,如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缺乏对度假区的特色要素有针对性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指标体系是控规中的核心内容,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针对旅游度假区而言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难以体现规划的实效性。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考虑度假区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诉求,在控规中建立有针对性的控制指标体系,有效引导其发展。

01-增城市石滩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增城市石滩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石滩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前言 增城市石滩镇是广东省的中心镇,是广州市确定的2003年首批重点建设的五个中心镇之一,重要的地理区位和巨大发展潜力使其成为广州市近期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 石滩历来重视规划工作,并十分注意规划的实施和安排,2005年8月份,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增城市石滩镇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广州市规划局的终审,进入实施过程中。目前,许多总体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还在推进,石滩新城区的建设成为建设新石滩的重点。 为了切实推进石滩新镇区的城市建设,尽快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土地的开发,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受石滩镇人民政府委托,开展石滩镇新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在规划过程中,增城市石滩镇各级政府和领导都十分重视,给予项目组极大的方便和支持,同时,也为项目的规划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谨此表示衷心感谢。 第一章规划背景 石滩地处增城市南部快速发展区,北部紧邻增城市区,南部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大市东莞一江之隔,是广州产业东移的主要阵地之一,直接接受广州,东莞的辐射。近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石滩旧镇区位于广深铁路以北,增江河以西,增滩公路以东,由几个村庄聚合而成,镇区面积狭小,道路狭窄,功能混乱,村镇混杂,城市面貌落后,不能起到中心镇应有的服务和辐射功能,也不能满足新时期石滩经济大发展的需要。 另外,改造旧镇区涉及面广,成本高,且旧镇区不能充分体现石潍中心镇区的新面貌,因此,在合适的地方建设新镇区,提升石潍的中心镇功能,以增强石滩的辐射和吸引作用十分必要。 石滩镇总体规划已就石滩新城区的选址做了安排。新镇区位于旧镇区以北,增滩路东南侧,增江河以西,交通便利,有旧镇区的依托,且地势低平,景色秀丽。 目前,围饶新城区的开发,许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开展,如增江河堤,东西向主道和南北向主干道的建设等。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新城区的建设,建造21世纪具有石潍特色的新型城区,对新城区做控制性详细规划就且得既必要且迫切。 石滩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就在此背景下展开。 第二章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4.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2005.6) 5.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7.《增城市石滩镇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三章现状条件分析 一、区位分析 规划区位于增滩公路东侧,增江以西,北部与郑田工业区隔广惠高速公路相邻,南面与石滩镇元洲村隔江相望,规划范围约4.08平方公里。 规划区现状人口约3000人,其中仙塘村1230人,顾屋村1882人。 新区周边环境优美,地块分布较为完整,是理想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且新区与旧镇区紧密相连,是旧镇区的自然延伸,易于接受旧镇区的辐射,形成新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样本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 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以对地块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都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保规定为重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控制和引导。 2.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用: 2.1承上启下,强调规划延续性。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价值即在于“承上启下”。 2.2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都市规划管理根据。 2.3体现都市设计构想。控制性详细规划可将都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宏观都市设计构想,以微观、详细控制规定加以体现。 2.4都市政策载体。 3.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特性: 3.1通过抽象表达方式实现规划意图 3.2具备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 3.3综合性

3.4刚性和弹性相结合控制方式 3.5规划性和引导性结合 3.6通则式与判例式结合 3.7动态控制与互相转化也许(兼容性规定) 3.8强制性内容提出 4.控制性详细规划目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目的是指在都市总体规划指引下。 4.1明确所涉及地区发展定位,与上位都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相应内容相衔接,使之可以进一步分解和贯彻,拟定该地区在都市中分工。 4.2根据上述发展定位,综合考虑现状问题,已有规划、周边关系、将来挑战等因素,制定所涉及地区都市建设各项开发控制体系总体指标,并在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方面配制上贯彻到各地块,为实现所涉及地区发展定位提供保障。 4.3为各地块制定有关规划指标,作为法定技术管理工具,直接引导和控制地块内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5.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 是通过指标制定来实现,其核心内容是其各项控制指标,可以分为规定性控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件: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一、规划概况 规划区范围和面积:东起乐东与三亚交界的石柱岭,南到海滨,西至望楼河,北靠九所镇区,规划控制范围面积约2470hm2。其中建设用地约1660.49hm2。 规划目标: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别具特色的热带海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社区。 总体布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布局,形成“一带、两廊、四轴、五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主要内容包括: 一带:滨海岸线形成的休闲旅游带。 两廊:由清塘河和抱套河等两条河流及沿河防护林带形成的景观廊道。 四轴:由东西向的滨海路,南北向的九龙大道——滨海路、九所公园——滨海路、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等四条道路形成的交通轴线。 五区:以望楼河、清塘河、鸭母溪、抱套河、石柱岭等自然地貌互相分隔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规划区内由西至东依次为西部的望楼港组团、北部的罗马组团、南部的龙栖组团、中部的抱套组团、东部的石柱岭组团。 规划区内总人口控制在6.80万人。 二、区域环境现状 (1)该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物SO 2、NO 2 、TSP、PM 10 浓度均符合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中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望楼河、鸭母溪及抱套河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体已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环境现状质量已达不到相对应的水体功能,造成水体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河道内有大量的畜禽养殖;二是水体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等有很大的关系。 地表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 (3)地下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其中1#监测点氯化物、氨氮、硫酸盐、锰、总大肠菌群超标、2#监测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锰超标、3#监测点氯化物、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造成以上几个监测因子超标的原因主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文本

控规文本标准化文件 注意:若地方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则文本形式与内容深度按照地方规定来。 注意:不同规划项目会有相应表达重点及增减内容。如旧城改造、工业园区要突出其特殊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文本第一条一般应阐明规划编制目的。 范例: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如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国家规范,城乡规划法及道路交通规范等,二是地方规范,编制区所在省、市、县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三是与编制区相关的上层规划,如总规、分区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注意:1、下位规划、同级控规不能作为规划依据 2、规划依据应注明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时间,政府文件应注明文号,相关规划应注明规划期限 3、上层次规划须经法定程序批准 范例: 本规划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针对编制区的开发、建设、管理而制定的,对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省及××××××市有关的 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2)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6.《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 7.《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案例分解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1.概况 1.1地理位置 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2历史沿革 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1984年建大寨镇。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 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12%。 (2)水文气候 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7米/秒。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亿立万米。其中地表水资源28.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 (3)土壤植被 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灌溉方便,宜于农作物生长,属比较优质而宝贵的地资源。 大寨镇自然植被属森林草原带,自然植被几乎全部为人工植被所替代。植被类别主要是河滩堤岸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沟坡水土保持防护林、道路村镇防护林等。 2.现状综合 2.1土地利用现状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控规)12.06.12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 商都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东部,属后山地区。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为邻,东北部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接壤,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尚义县相连,南部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衔接,西部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毗邻。 商都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冀、蒙交汇处,是连接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和北部以及东三省和蒙古的重要枢纽;是承接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大西北的前沿地带。集通铁路贯穿全境,呼满省际通道、商张、商集、商化、商土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集通铁路及省际通道、商都—张北、商都—乌兰哈达、商都—土牧尔台、商都—化德五条公路干线穿过县城七台镇。依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城区规划总用地为28.5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7.3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区位于七台镇城市建设用地及部分规划总用地范围内的12.76平方公里用地。 商都县有电力、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四大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正劲,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物流运输和商贸餐饮为重点的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7088万元,同比下降3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9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4元,同比下降20.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商都县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相结合,2009年,投资4.1亿元,新建混凝土道路13条,面积7.6万平方米,同步铺设了排污管道6632延长米、供水管道。7900延长米、供热管道6000延长米;更新和栽植各类树木2.8万株,安装路灯332机,对街道两侧路林中毁坏枯死的树木进行了更换补植,新建道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在七台大街绿化带建防护栏4200延长米;完成了府前广场和文化公园广场改造任务;新建了华都、廉租房等住宅小区,实施了万福花园、新都佳苑等商住小区二期工程。城镇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的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24.4%。通过全方位建设,城镇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城镇人口由2008年的12.18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2.38万人,城镇化率由去年35.8%提高到今年的36.4%,提高了0.6个百分点。 2010年紧紧抓住全市“两个文明”现场会明年将在商都县召开的契机,大力开展以“兴城建、上水平、塑形象”为主题的“城镇建设年”活动,努力提高全县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旧区拆迁改造与新区扩容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实施好七台镇市政建设工程,以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促进旧区更新改造,改善城市环境形象,落实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为七台镇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容量等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的开展,特编制《商都县七台镇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上位规划要求 在上一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论述商都县七台镇的城市总体空间发展目标是:以经济繁荣、生活小康为目标,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把商都县建设为商贸繁荣,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城镇。构建以城市现状及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布局发展呈集中团状的空间布局形态。以“一

太和县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试行)2015.10.25

《太和县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试行)》 第一部分 管 理 通 则 太和县城乡规划局 2015年11月

第1章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太和县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太和县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以下简称本通则)。 1.2适用范围 太和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乡规划编制、城乡规划管理及各项工程建设,除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外,同时应符合本通则。 1.3控规体系 太和县构建“控规通则+单元管控+地块图则”的分级控规编制体系。 “控规通则”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通用性控制要求,规范具体建设行为。主要包括强制性内容、建设用地使用、建设容量、建筑间距、建筑高度、建筑退让、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绿地配置、建筑及景观风貌、规划管理等控制要求。 “单元管控”是在“控规通则”指导下,以规划管理单元为基本地域单位,根据城市建设时序、市场开发需求等,分期、分批编制,直接指导“地块控规”编制的基本依据。 “地块图则”是依据“控规通则”、“单元规划”确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及控制性指标,是指导近期建设地块、拟进行土地储备或土地出让的地块,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直接依据。 1.4城市地域划分 旧区:东至长征路南至沙河路西至国泰路北至团结路。 新区:其余地区。 1.5开发管理 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和开发的规划管理,已经审批的地块,按已批

“地块控规”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划管控,尚未审批的地块,则按“控规通则”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划管控。 1.6实施管理 经县政府依法批准的控规通则,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控规通则实施中,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和需要,依法进行相应的动态修订,以保障其适用性和适度超前性。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通则施行情况进行评估,经审批部门同意后,可对局部章节、条款进行修订,上报县人大备案后施行。在下列情形下,由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整体修订,上报太和县人民政府审批后施行: (1)国家和安徽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2)国家和安徽省相关强制性规范进行修订; (3)太和县城市发展的形势和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1.7本通则由“管理通则”、“技术通则”两部分组成,二者一并使用,不可分割。 第2章建筑间距 2.1总体要求 (1)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和建筑保护等要求确定,对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进行日照分析。 (2)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应按相关要求提供日照分析结果,并对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法律责任,日照分析规则详见附录B。2.2建筑日照标准 (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太和县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为大寒日3小时,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