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概论第三章感知觉

心理学概论第三章感知觉

心理学概论第三章感知觉
心理学概论第三章感知觉

Chapter 3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第三章感知觉

There are four modules in this chapter. Module 8 tells us the concept of sense; module 9 introduces vision of human and how do we see the world; module 10 tells us how can we hear and feel the world; at last, we can learn from module 11 that how do we construct our view of the world—perception.

MODULE 8 SENSING THE WORLD AROUND US

In all sensory processes, some form of energy stimulates a receptor cell in one of the sense organs. The receptor cell converts that energy into a neural signal, which is further coded as it travels along sensory nerves. By the time it reaches the brain, the message is quite precise.

Sensation is the experience of sensory stimulation. Perception i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meaningful patterns from raw sensory information. Stimuli are the energy that produces a response in a sense organ.

Sensory Thresholds

The energy reaching a receptor must be sufficiently intense to produce a noticeable effect. The least amount of energy needed to generate any sensation at all in a person 50 percent of the time is called the absolute threshold. The difference threshold or the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jnd) is the smallest change in stimulation that is detectable 50 percent of the tim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stronger the stimulation, the bigger the change must be to be sensed. According to Weber's law, the jnd for a given sense is a constant fraction of the original stimulus. In most cases, our senses adjust to the level of stimulation they are experiencing, a process known as adaptation.

MODULE 9 VISION

Unlike most animals, humans rely most heavily on their sense of vision to perceive the world.

The Visual System

In the process leading to vision, light enters the eye through the cornea, then passes through the pupil(in the center of the iris) and the lens, which focuses it onto the retina. The lens changes its shape to allow light to be focused sharply on the retina. Directly behind the lens and on the retina is a depressed spot called the fovea, which lies at the center of the visual field. The retina of each eye contains the two kinds of receptor cells responsible for vision: rods and cones. Rods, chiefly responsible for

night vision, respond to varying degrees of light and dark but not to color. Cones respond to light and dark as well as to color or different wavelengths of light, and operate mainly in daytime. Only cones are present in the fovea.

Rods and cones connect to nerve cells, called bipolar cells, leading to the brain. In the fovea, a single cone generally connects with one bipolar cell. Rods, on the other hand, share bipolar cells. The one-to-one connection between cones and bipolar cells in the fovea allows for maximum visual acuity,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fine details. Vision is thus sharpest whenever the image of an object falls directly on the fovea; outside the fovea, acuity drops dramatically. The sensitivity of rods and cones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available light. Light adaptation helps our eyes adjust to bright light; dark adaptation allows us to see, at least partially, in conditions of darkness. An afterimage can appear until the retina adapts after a visual stimulus has been removed.

Neural messages originating in the retina must eventually reach the brain for a visual sensation to occur. The bipolar cells connect to ganglion cells, whose axons converge to form the optic nerve that carries messages to the brain. The place on the retina where the axons of the ganglion cells join to leave the eye is the blind spot.

At the base of the brain is the optic chiasm, where some of the optic nerve fibers cross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rain.

Color Vision

The human vision system allows us to see an extensive range of colors. Hue, saturation, and brightness are three separate aspects of our experience of color. Hue refers to colors (red, green, blue, etc.), saturation indicates the vividness or richness of the hues, and brightness signals the intensity of the hues. Humans can distinguish only about 150 hues but, through gradations of saturation and brightness, we can perceive about 300,000 colors. Theories of color vision attempt to explain how the cones, which number only about 150,000 in the fovea, are able to distinguish some 300,000 different colors. One clue lies in color mixing: Additive color mixing is the process of mixing only a few lights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 to create many new colors; subtractive color mixing refers to mixing a few pigments to come up with a whole palette of new color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additive color mixing, the trichromatic theory of color vision holds that the eye contains three kinds of color receptors that are most responsive to either red, green, or blue light. By combining signals from these three basic receptors, the brain can detect any color and even subtle differences among nearly identical colors. This theory accounts for some kinds of colorblindness. People referred to as dichromats have a deficiency in either red-green or blue-yellow vision; monochromats see no color at all. People with normal color vision are referred to as trichromats. By contrast, the opponent-process theory maintains that receptors are specialized to respond to either member of the three basic color pairs: red-green, yellow-blue, and black-white (dark and light).

Drawing on elements of the two theories, current knowledge holds that while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receptors for colors in the retina (for violet-blue, green, and yellow light), the messages they transmit are coded by other neurons in the visual system into opponent-process form.

MODULE 10 HEARING AND OTHER SENCES

Sounds we hear ar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s created by the brain in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The physical stimuli for the sense of hearing are sound waves, which produce vibration in the eardrum. Frequency is the number of cycles per second in a wave, expressed in a unit called hertz. Frequency is the primary determinant of pitch—how high or low the tone seems to be. Amplitude is the magnitude of a wave; it largely determines the loudness of a sound. Loudness is measured in decibels. The complex pattern of overtones determines the timbre of a sound.

The Ear

Hearing begins when sound waves strike the eardrum and cause it to vibrate. This vibration, in turn, makes three bones in the middle ear—the hammer, the anvil, and the stirrup—vibrate in sequence. These vibrations are magnified in their passage through the middle ear deep into the inner ear. The oval window, which is attached to the stirrup, and the round window are membranes between the middle and inner ear. In the inner ear, the vibrations cause the fluid inside the cochlea to vibrate, pushing the basilar membrane and the organ of Corti up and down.

Inside the organ of Corti are tiny hair cells that act as sensory receptors for hearing. Stimulation of these receptors produces auditory signals that are transmitted to the brain through the auditory nerve. The brain pools the information from thousands of these cells to create the perception of sounds.

Theories of Hearing

There are two basic views that explain how different sound-wave patterns are coded into neural messages. Place theory states that the brain determines pitch by noting the place on the basilar membrane where the message is strongest. Frequency theory holds that the frequency of vibrations of the basilar membrane as a whole is translated into an equivalent frequency of nerve impulses. Neurons, however, cannot fire as rapidly as the frequency of the highest-pitched sound. This suggests a volley principle, whereby nerve cells fire in sequence to send a rapid series of impulses to the brain.

THE OTHER SENSES

Smell

The sense of smell is activated by substances carried by airborne molecules into

the nasal cavities, where the substances activate highly specialized receptors for smell, located in the olfactory epithelium. From there messages are carried directly to the olfactory bulb in the brain, where they are sent to the brain's temporal lobe, resulting in our awareness of smells. Pheromones are sensed by receptors in the vomeronasal organ (VNO), which sends messages to a specialized olfactory bulb.

Taste

The receptor cells for the sense of taste are housed in the taste buds on the tongue, which, in turn, are found in the papillae, the small bumps on the surface of the tongue. Each taste bud contains a cluster of taste receptors, or taste cells, that cause their adjacent neurons to fire when they become activated by the chemical substances in food, sending a nerve impulse to the brain.

We experience only four primary taste qualities: sweet, sour, salty, and bitter. All other tastes derive from combinations of these four. Flavor is a complex blend of taste and smell.

Sensations of Motion

The vestibular organs are also responsible for motion sickness, which triggers strong reactions in some people. Motion sickness may be caused by discrepancies between visual information and vestibular sensation.

The Skin Senses

The skin is the largest sense organ, with numerous nerve receptors distributed in varying concentrations throughout its surface. The nerve fibers from these receptors travel to the brain. Skin receptors give rise to what are known as the cutaneous sensations of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pain. Research has not established a simp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types of receptors and these separate sensations. Because the brain uses complex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terns of activity on many different receptors to detect and discriminate among skin sensations, a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receptors and sensations has so far eluded researchers.

Pain

People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sensitivity to pain. The most commonly accepted explanation of pain is the gate control theory, which holds that a "neurological gate" in the spinal cord controls the transmission of pain impulses to the brain. Studies of pain relief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the placebo effect, which occurs when a pain sufferer feels relief from pain when given a chemically neutral pill but told that it is an effective pain reliever.

MODULE 11 PERCEPTION

There are several ways in which the brain interprets the complex flow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various senses and creates perceptual experiences that go far beyond what is

sensed directly.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One important way our perceptual processes work is through distinguishing figures from the ground against which they appear. The figure-ground distinction, first noted by Gestalt psychologists, pertains to all our senses, not just vision. For instance, a violin solo stands out against the "ground" of a symphony orchestra. When we use sensory information to create perceptions, we fill in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group various objects together, see whole objects, and hear meaningful sounds. Visual information in the brain is coded by cells called feature detectors, which respond to particular elements of the visual field.

Perceptual Constancies

Perceptual constancy is our tendency to perceive objects as unchanging in the face of changes in sensory stimulation. Once we have formed a stable perception of an object, we can recognize it from almost any angle. Thus, size, shape, brightness, and color constancies help us understand and relate to the world better. Memory and experience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perceptual constancy, compensating for confusing stimuli.

Perceiving Distance and Depth

We can perceive distance and depth through monocular cues, from one eye, or binocular cues, which depend on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eyes.Superposition is a monocular distance cue in which one object, by partly blocking a second, appears closer. Linear perspective is another monocular cue to distance and depth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wo parallel lines seem to come together at the horizon. Other monocular cues include aerial perspective, elevation, texture gradient, shadowing, and motion parallax.

With binocular cues, the stereoscopic vision derived from combining the two retinal images makes perceptions of depth and distance clearer. Retinal disparity accounts for the different images each eye receives. Convergence is another binocular cue. Humans, apes, and some predatory animals with the ability to use binocular cues have a distinct advantage over animals whose vision is limited to monocular cues.

Perceiving Movement

Perception of movement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involving both the visual messages from the retina and messages from the muscles around the eyes as they shift to follow a moving object. At times our perceptual processes trick us into believing that an object is moving when, in fact, it is stationary. Thus,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real movement and apparent movement.

Autokinetic illusion, the perceived motion created by a single stationary object, stroboscopic motion, resulting from the flashing of a series of still pictures in rapid succession, and the phi phenomenon, which occurs when lights flashed in sequence

are perceived as moving, are all examples of apparent movement.

Visual Illusions

Visual illusions occur when we use a variety of sensory cues to create perceptual experiences that do not actually exist. More easily understood are physical illusions, an example of which is the bent appearance of a stick when placed in water. Perceptual illusions depend primarily on our own perceptual processes and occur because the stimulus contains misleading cues.

Subliminal Perception

Subliminal messages are messages that fall below the threshold of conscious perception and are therefore assumed to be perceived subconsciously. Some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in a controlled laboratory setting, people can be influenced briefly by sensory messages that are outside their conscious awareness. No scientific studies support the claims, however, that subliminal messages in advertising influence consumer choices or that subliminal phrases in self-help tapes significantly change a person's behavior.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以及及时强化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巴普洛夫 2、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 A.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B.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C. 能完成序列化问题 D. 掌握群集的概念 3、以下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认知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B. 发展阶段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C. 发展阶段是以个体的年龄为根据 D. 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的差异为根据 4、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弗洛伊德认为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意识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属于控制系统的是()。 A. 本我 B. 本我和超我 C. 自我和本我 D. 自我和超我 9、弗洛伊德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A. 生理年龄 B. 心理年龄 C. 思维特点 D. 力必多的位置 10、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艾里克森 C. 皮亚杰 D. 斯金纳 11、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是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 A. 6—12岁 B. 12—20岁 C. 15—17岁 D. 20—40岁 12、“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222-第2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2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1节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 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 [答案] B [解析] B项是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侧重于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A项是艾尔乌德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C项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对社会心理学做出的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D项也是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2.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 D.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答案] D [解析]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3.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是有区别的,社会心理是( )。 A.外显的B.内隐的 C.客观存在的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 [答案] B [解析]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4.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 A.现实B.宏观C.想像D.隐含 [答案] B [解析] 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像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5.( )是勒温提出的研究人们社会行为的公式。 A.B=f(P,E) B.P=f(B,E) C.B=f

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对客观现 实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2、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意志等构成的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 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它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3、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和指标。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 的。 4、常见的心理现象: ?认知活动: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具体的形式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整体及其关系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却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注意是指人脑对外界刺激信息的选择以及对所选择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人类不仅能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还能对过去曾经作 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反应,并且能储存和积累过去的各种行为经验。这 就是人类的记忆活动。 ?情意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一方面,情感是个体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情感对人的认知 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 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 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脾气、秉性)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行 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5、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也成人格,是指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总而言之,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三个主要 方面。 7、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这 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8、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9、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描述与测量: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解释与理解 ?预测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 3、狭义理解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5、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不属于心理发展规律性。 6、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7、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 8、第二个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期。 9、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叫横向研究。 10、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角纵向研究。 11、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的取长补短。 12、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13、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是1882年。 14、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15、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里学”作为文章的名称。 16、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 1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18、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19、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20、“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21、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22、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心理机能正在开始形成又尚未发展成熟之时。 2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 24、认知结构或心理组织叫图式。 25、主体将环境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同化。 26、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统考2007研] A.调查法B.个案法C.测验法D.观察法 【答案】B 【解析】个案法是对被试各个方面及其状况进行深入而详尽的了解,搜集有关信息,经分析推知其行为真正原因的研究方法。A项,调查法是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态度,以此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C项,测验法是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间对同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或情景中的反应差异的研究方法。D项,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2.在同一时间内观察不同年龄组的心理发展水平的研究是()。[2003年8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比较研究B.追踪研究C.横断研究D.组群研究 【答案】C 【解析】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A项,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的方法;B项,追踪研究也称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反复观测的方法;D项,组群研究是针对个案研究而言的。 3.下列哪一项不是问卷法的优点?() A.标准化程度较高B.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C.能得到最客观的资料D.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答案】C 【解析】问卷法的缺点之一是被试的回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由此获得的有些数据资料还需用其他方法加以印证。 4.在一项经典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选定出生后2个月、5个月和8个月三个年龄段的儿童,把毛巾(刺激变量)分别放在他们的脸上,以考察不同年龄儿童的反应。这种研究方式属于()。 A.整体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个案研究 【答案】B 5.某中学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对几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一直进行追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 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D.调查研究法 【答案】B 【解析】纵向研究也称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的方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6.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 A.聚合交叉设计B.单因素实验设计C.多因素实验设计D.跨文化研究设计 【答案】A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只有一个的实验方法。多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多于或等于两个的实验方法。

乐国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电子教案 优质文档 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所导致的大动荡促使人们用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包括动物和人的心理,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 2、心理现象的内容: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意识与无意识三类。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5、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A、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该学派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 B、行为主义,是心理学上的第一次革命。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后期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C、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特点,主张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人性,给人的心理本质做出了新的描绘。 第二章 1、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系统。神经元是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的作用是接收和传递信息。 2、神经元由胞体、树突、轴突组成。 3、神经系统分成周围神经系统好人中枢神经系统。 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第三章 1、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意义:a、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b、感觉保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C、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简答) 3、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时间,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觉性是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4、感觉的相互作用(简答)含义: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技能状态对感受性发生的影响。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A、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受器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现象。 ①感觉适应(名词解释)指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现象②感觉对比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B、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①感觉补偿②联觉 5、嗅觉是有气味的气体的物质作用于鼻腔上部黏膜中的嗅觉细胞产生的兴奋引起的。 6、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 7、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包括半规管和前庭。 第四章 1、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和感觉的关系(简答):感觉和知觉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a、二者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依赖个别器官,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依赖多种器官。b、感觉介于心理和生理活动,知觉是纯粹的心理活动。相同点: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反映,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的感觉的深入发展,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3、知觉的加工方式:a、自下而上的加工b、自上而下的加工 4、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5、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 6、哪些因素提供了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的线索?a、肌肉线索b、单眼线索c、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种类

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外部感觉 1.视觉 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叫做视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波。宇宙中存在各种电磁波,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可见光。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接受光波刺激的感受器是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大多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大约有六百万个,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大约有1.2亿个,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当适宜的光刺激透过眼睛到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时,视觉就产生了。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明度、色调与饱和度。 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如70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红色,62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橙色,7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蓝色。 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例如,浅绿色、墨绿色等是饱和度较小的颜色,而鲜绿色是饱和度较大的颜色。 与光的时间特性对应的视觉现象是后像和闪光融合。视觉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消失,还能保留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几秒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亮着的灯的形象位于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随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的形象位于亮的背景上,这是负后像。彩色视觉常常有负后像。例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一分钟后,再看白墙,在白墙上将看到一个绿色的正方形。当断续的闪光达到一定的频率,人们不会觉得是闪光,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例如,日光灯的光线其实是闪动的,每秒钟闪动100次,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闪动的,而是融合的光。 2.听觉 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就是听觉。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发声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心理学概论期末考试参考笔记(赵国祥版)

《心理学概论》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概念: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内容——心理现象(图) 1.心理活动过程:主要由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3过程6类 2.个性:主要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构成。 感觉 知觉 注意 认识过程记忆 思维 想象 情绪心理内容结构体系示意图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情感 意志动机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 意志行为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 个性需要 动机 个性倾向性兴趣、爱好 理想、信念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指由研究者观察和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来分析与其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2.实验法:指研究者认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一定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以心理测验为主要工具,测量个体的能力、人格方面的特征,从而分析它们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个人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团体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可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5.其他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方法。 产品分析法:指通过对活动的产品或作品进行分析来揭示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 档案研究法:运用以前的相关信息,研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四、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的新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国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第二章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元: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元。 二、大脑半球的分区与功能 1,、视觉区位于两半球枕叶的皮质内。2、听觉区位于两半球外侧的颞叶。3、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的皮质内。 4、运动区位于中央沟之前的皮质内。 5、联合区 第三章注意与意识 一、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与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在某一时刻,心理活动或意识总是选定某一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对选定的对象进行清晰的认知加工。 注意的集中性:在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或意识能长时间停留在选定的刺激物上,以便对其作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2014 级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常常将"b”和“d”,“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 )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3.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 A.远距离感觉 B. 外部感觉 C. 近距离感觉 D. 内部感觉 4.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A.视觉B听觉C. 感觉D. 知觉 5.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 B. 收集信息 C. 神经传导 D. 中枢加工 6.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7.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 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 不适应 D. 知觉适应 8.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 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 A.明适应 B. 光适应 C. 暗适应 D. 不适应 9.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C )。 A.漂白过程 B. 明适应 C. 暗适应 D. 感觉后效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 听觉适应 C. 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 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 A.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 A. 视知觉 B. 听知觉 C. 视、听知觉 D. 视、感知觉 14.一旦形成固定认识,形状、大小、高度、颜色等知觉的改变不影响人们对物体的认知,这说明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适应性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 A. 视觉 B. 色觉 C. 知觉 D. 感觉 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A.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主观性 D. 知觉的恒常性1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9.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 A.感觉 B. 知觉 C. 视觉 D. 色觉 20.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 A.知觉选择性 B. 知觉整体性 C. 知觉恒常性 D. 知觉理解性 21.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A.知觉的理解性B. 知觉的选择性C. 颜色恒常性D. 知觉的组织性 22.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A.近因效应B. 第一印象C. 晕轮效应D. 刻板效应 23.“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A. 刻板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首因效应 24.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 )。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 A.态度 B.情感 C.情绪 D.认知 3.( )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A.动机 B.兴趣 C.意志 D.认知 4.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 A.意志过程 B.行动过程 C.认知过程 D.情绪过程 6.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笛卡尔 B.冯特 C.洛克 D.华生 7.(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A.经验论 B.构造主义 C.行为主义 D.机能主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B.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 D.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9.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人有( )。 A.意识 B.理智 C.感觉 D.思维 10.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 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 )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l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 )、( )、( )、( )、( )。 4.( )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三、简答题 1.请简要阐述个体心理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感觉P42 2.知觉P60 3.感受性P45 4.感觉阈限P45 5.绝对感觉阈限P45 6.差别感觉阈限P46 7.适应P50 8.明适应P52 9.暗适应P52-53 10.社会知觉P72 11.首因效应P74 12.晕轮效应P76 13.社会刻板印象P77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 )P60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表象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P42 A.反映 B.知觉 C.感觉 D.直觉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表,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P42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4.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P44 A.感觉 B.感觉器官 C.感受器 D.感受性 5.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P45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P45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P46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P50 A.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P60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10.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P61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1.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P64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2.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的特性,这是( )P65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P65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4.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P62-63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某种性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往往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性。这种社会知觉偏差称为( )P76 A.首因效应 B.定势作用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6.古人日:“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P50 A.实践活动的影响 B.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17.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 )P52-53 A.明适应 B.暗适应 C.感受性 D。恒常性 18.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 )P53 A.顺应 B.选择 C.提高 D.降低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一、心理发展的范畴 (一)广义的发展心理 1、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 (1)研究对象: A、动物种系的心理的发展,由简单的反射活动到真正心理现象的出现 B、低级动物到高级的类人猿心理的出现 (2)研究方法:比较研究 (3)研究目的:以构成动物心理发生发展的大致图景。 2、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 (1)研究对象: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2)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各民族的心理进行比较研究。 (3)研究目的:探讨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轮廓。 (二)狭义的发展心理—心理的个体发展 1、研究对象 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2、研究目的 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3、本学科的性质 发展心理学指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指向一定的方向 从低级阶段→高级阶段的方向发展 2、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 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排定了的,不能超越阶段等级,不能颠倒顺序,更不能随意前后错乱。 动作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心到外周的原则,先会画圆,后会画方; 言语发展遵循先说“不”,后说“是”;先说“宝宝”,后说“我”; 道德的发展遵循先“利己”,后利人”; 方位知觉的发展遵循先会辨认上下,后会辨认前后。 …… 表明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1、含义 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 2、规律 (1)第一发展加速期:从出生到幼儿 (2)平稳发展期:童年期 (3)第二个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 (4)缓慢发展变化期:成人期 (5)缓慢下降期:老年期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如下: (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三)从众行为虽然有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是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价值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从众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一)真从众 (二)权宜从众 个体的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的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三)反从众 个体的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奋时,作为领导也受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而必须从其它的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选择与多数人的行为一致,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二)对偏离的恐惧

心理学导论第三章

第三章条件反射和学习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含义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个体通过练习或经验而导致行为或潜在行为比较持久改变的过程或结果。 ?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生态系统中,个体与环境是不可以分离的,个体必须适应环境并与环境保持相对平衡,如果做不到这点,其生命就将终止。 ?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两类。生理适应主要是通过个体固有的遗传机制的成熟与成长实现。

(二)学习的特征 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 学习的发生是以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志的,是个体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学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相互对应,但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可观察到的行为变化而表现。 ?学习会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说明个体“学会了什么”。学习行为改变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隐的。外显的行为即为学习行为,内隐的学习即为行为潜能。

2.较为持久的行为变化 ?所有的学习行为,只有发生较持久的改变才是学习。 ?学习要通过行为改变来表现,个体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持久的一致性,而不能是暂时的或偶然的。 ?只有那些由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以及学会的某种行为,并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才能称为学习。

3.基于经验的过程 ?学习由个体的经验引起。学习只有通过个体在实际活动中的经验才能产生。经验一般包括接受信息、简约信息、转换和评价信息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反应来适应或影响环境,生活中习得的习惯、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和形成的观念等均属于个体的经验。 ?记忆结果就是学习后对环境的反应,如果某个人忘记了回刚搬新家的路时,就必须重新获得新经验。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被认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美]G.W.奥尔波特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 (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 f——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 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启蒙期。 经验描述——形成期。 实证分析——确立期。 K.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 ?对于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系统性原则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伦理原则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1)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 ——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概念(2)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 ?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社会化的基础)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人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