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谈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谈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XXX

前言

大家好,我们今天这个题目是关于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近期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同志多次在重要的场合包括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包括在中央党校重要班次的讲话中,都特别强调了在组织工作方面,特别是选人用人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的原则,而且特别提出了在新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为什么要坚持“以德为先”,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提出了“以德为先”的“德”的内容,在实践中怎么样把握“以德为先”的“德”的内涵和条件。以及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怎么样完善健全坚持“以德为先”

的机制、措施和体制。

应当说,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我们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工作建设的一个大课题。因此,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和认识这个原则的重要性。

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知道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进行革命到夺取全国胜利,又进入到社会主义现在的新阶段,这7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了一条重要的原则,这就是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最突出的就是70年前毛泽东同志就在延安明确地提出了要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它既是重要的干部路线,又是在实践中需要遵循的工作原则。从延安时期以来,我们党的事业不断推进,干部队伍茁壮成长,我们不得不承认与我们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原则有极大的关系。毛主席的这个论断为我们的干部路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7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很多重要场合又提出了这项重要的原则,这就说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个原则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也就是说我们历史上坚持了这条原则,壮大了干部队伍,推进了我们的事业,这是我们的一条经验,也是一个传统,到了今天改革开放新时期,面临着很大的形势变化,也面临着多种多样新的社会任务的挑战,在这个时候干部路线上需不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呢?这个问题是非常现实的。结论是,越是改革开放深入,改革开放事业面临的挑战越是艰巨,改革开放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的要求越高,那就越需要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个传统,这个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具有非常突出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认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是不是从这么两个方面来认识呢?

(一)历史上一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

从历史上来说,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历来就是我们党一贯的选人、用人的标准。历史上我们选拔干部一直坚持和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知道选人用人的原则是组织路线,而组织路线是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没有强有力的有实效的组织路线和组织原则做保障,政治路线再好、再科学、再正确,也无法获得有力的支持。所以说我们的组织路线上坚持这个原则是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政治传统和组织的做法。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正因为坚持了德才兼备的原则,特别是把德放在了首位,也就是“以德为先”,就是才和德相比,德的标准、德的考量、德的权重是优先的,这就叫“以德为先”。正因为这么做成为我们一贯干部路线的实践历史,这样才保障了我们一步一步地不论是革命、建设还是当前的改革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

比如说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关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问题明确这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在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干部是不能完成历史任务的。也就是说才能高、德行好要二者兼具这样素质,没有一大批这样素质的干部,完成这个任务是难以完成。毛泽东同志还说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也就是用的是贤良之才。我们看,任人唯贤的这些内涵,比如说服从党的纪律,执行党的策略,和群众密切联系,肯干,有牺牲精神,这些毫无疑问,都属于德的范畴,是道德、职业道德的范畴。所以主席特别强调德的标准,强调德的表现,强调德的内涵,就是看到了在干部成长的规律上,德和才相比起来,德更具有定性、定位的作用。

我们知道,就中国传统来讲,德才兼备是过去可以说几千年以来,尤其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的任用管理人员管理的标准,德是优先。这是总结出任用人才、组织人才、激励人才的一般经验。特别是对我们工人阶级执政党,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大革命的时代,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他就看到一个干部才气很高,才能水平很高,但是如果德行是个短板,道德表现底下,甚至道德素质底下的话,那才能再高有什么意义呢?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讲,道德素质底下、道德品质是一个短板的话,才能越高才越可能坏事。这就是我们讲的如果是有才缺德的话,这种干部是坚决不能用的,因为他造成的危害更可怕。因为,所有的才能、所有的能力他都是那个数字,比如说前面是个一,后面都是零,所有的才能、所有的才气都是后面那个零。那么这个数字什么时候才有意义呢?要在前面加上一个“一”,这个“一”就是道德表现,就是我们通俗话讲的,德行好还是不好。德行好那后面的零才有数字的意义,如果一个人德行不好,就相当于这些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前面没有一,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中国历史上对于人才的判断标准是总结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一般表现,得出了要“德才兼备”的结论。这是历史,后来我们搞革命这道理一样,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在激烈

的阶级斗争形势下,早年革命阶段如果道德品质不好,道德觉悟不高,仅凭一块或者说一个方面、几个方面的能力,它怎么又能够经受得住那些严酷的考验呢?这个在革命年代就已经证明了,要“以德为先”。我们共产党的历史上领导干部中间也有出事的,也有后来走了其他道路的,这些人大多都不是能力上有问题,甚至可以说多数都是能人,能力强,但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道德品质不行,都是道德上出了问题。所以要经得住考验,要一路向党、向我们的事业把他的才能能够贡献出来,基础何在呢?基础是德。

我们说早在70年前延安时期,毛泽东这是大革命考验的时期,就强调任用干部第一个要看德,看他的德行如何。德行好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底板底子好,德行差,才气再高能力再强不能重用,这很明确的,所以说这是经验。除了毛泽东同志之外,第一代的领导集体里,很多领导同志关于干部路线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着重于德的权重、德的考量也多有论证和阐发。比如说,1940年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部长是陈云同志,他当时就专门在组织工作组织路线上具体阐述了德才兼备,为什么要“以德为先”的这些原则,用他的话说就叫“德才并重,以德为主”;1943年周恩来同志他在讲到选拔、培养、挑选干部的时候,也明确说到这个观念,他就是说挑选干部的标准,政治标准与工作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而政治上可以信任是先决问题。什么叫可以信任啊?就信得过啊。什么人是信得过呢?只有在道德表现上可靠、守信用、有坚定的立场这样的人才靠得住。所以说可信任这是首要的标准,这都是道德标准。

建国以后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任务跟革命战争时代不一样,包括在道德内涵上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在才能的表现上,由于我们用革命进入建设,所以他的才能内涵也有变化和调整,但是基本的原则,像“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个没变。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就特别地重视要以德才兼备的方式来挑选干部。在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提出了干部的四化标准,当时道德表现、道德标准放在哪呢?就放在革命化上。当然这是打上了当时历史的烙印的,革命化里边就包括了纪律精神、你有无献身精神,有无团队精神,有没有负责任的精神,能不能顾全大局,能不能妥善地解决个人和集体与领导干部、群众的关系,这都是道德标准,当时的解释是放在革命化里边。

到了90年代当时的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治国治政上,在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标准。之后又特别强调要以德治国。什么叫以德治国呢?靠谁来以德治国呢?这不得靠一大批德才兼备,道德表现过硬有模范表现的这样一批领导干部来主要带头充当楷模吗?所以,以德治国实际上也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问题提出来了。而且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时90年代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讲学习、讲政治,还要讲正气,还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这就把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培养几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兼备和并重,而其中又特别强调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当时干部选拔任用的导向就是这样。

进入新的世纪,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多次在谈到选人用人的问题的时候,也是旗帜鲜明,非常明确地

强调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无论你是管理干部、政治干部、业务干部、党政部门、企业,都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么一个原则。比如说他就特别讲到要选拔什么样的干部呢?他讲到是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大家看,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这四大方面,工作上有本事讲的是能力,而其他三个方面政治、作风、群众信得过基本主要是道德表现。可见道德的权重是很高的,特别是领导干部它也是一个职业,也是一个分工,既然是个职业,是个分工,那他当然就有职业道德。这样在新的时期又把我们传统上作为工人阶级执政党的领导干部的那种政治品质和传统的模范的道德那些内涵和标准进一步扩大了、扩展了、丰富了,这就是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

我们可以回顾,从党的历史上就是一贯坚持德和才并重,特别强调以德为优先,以德为首先考量的要素,以德为定位的基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定位和定性要素。一个人能力很强,但是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不高的话,那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我们倒过来讲,如果一个同志基本道德素质好,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政治素质高,道德表现好,我们退一步讲能力上暂时、一时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可以培养。如果是道德上信得过,能力上欠缺的话,也可以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但是倒过来就不一样了,倒过来能力很强,道德和素质差,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就要谨慎对待了,对这样的人就我们平常讲的所谓有才但是德行不高,甚至有才缺德的人明确的看是不能重用,更不能提拔到重要的要害的领导岗位上去,因为这有前车之鉴。所以,我们党在历史上一是重视,二是积累了一整套怎么样认定、界定、解释、操作和实践的“以德为先”的传统和方法。这是我们认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第一点,我们历史上一贯是坚持这条原则的。

(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加强新时期领导班子建设的关键

这就是很重要的了,我们认识这个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定得切合当前的形势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来解释它、来认识它,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重要性的所在。就当前来讲,改革开放面临着不断深化、不断要进一步加快、扩大步伐的这样一种挑战,受力结构在调整,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物质生产方式,人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水平都在转变,都在提高。摆在我们领导班子、干部队伍面前的社会问题也绝不简简单单是过去老的那个静态社会中的简单问题。大量复杂的、彼此关联的、难以简单解决的问题是扑面而来、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提高我们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就是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能力。因为,我们知道道德也是一种能力,比如说一个领导班子、一个领导干部道德形象好,当然就有一种什么能力?就号召力。大家知道很多能力也是由道德而来的,我们不能把德和才简单地一分为二,二者是有联系的。德在很多时候德行好会转化为能力,形象好的干部道德表现过得硬的领导班子,他当然就有指挥力,有模范的号召力,就有凝聚力,就有对群众的吸引力,这不是都能力吗?所以说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大的新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也把怎么样坚持德才兼备,特别是

在考察、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时候怎么样把握道德的标准,而且形成导向,真正把那些道德品质好、能力高的干部选拔出来,这仍然是我们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从广义上来讲,我们为什么认为这是个问题的关键呢?

1. 环境日益激烈

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世界环境、国际环境充满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状态,也就这种竞争的激烈要求我们党的干部要有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精神追求,这不都是道德表现吗,广义道德范围的吗?如果在这种挑战面前,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在社会大变动的一些消极的现象面前,经不住考验、经不住诱惑,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这就是什么?这就说明你在道德上没有站住脚,在道德上就会出现问题。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教育,没有思想鉴别力,没有道德上的立场和追求,所谓政治能力、政治素质,所谓政治立场也是空的。这是一个大气候要求我们的。现在这个形势变化了,社会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怎么样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保持一份在政治上和道德品质上的一个追求,有坚定的理想、有坚定的道德坚守、有坚定的道德立场,这是很现实的。所以说,第一点从这一点来看它为什么关键。

2. 走向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它为什么是关键呢?因为我们现在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这是走向现代化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广大的领导干部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道德表现,这是你这个任务。我们不能想象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但是领头的这批人或者这里边有人道德形象非常差,他的信念、立场、思想境界不高,那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能吗?那肯定不可能了。因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和谐社会更需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而且领导干部要做道德楷模,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你才能有力地推进和谐社会,才能把你让别人做的你自己先做到,不让别人做的你自己先不做,你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召唤,良好的道德吸引力,这样才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如果达不到这一点,我们又怎么样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呢?所以这对领导干部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所以这当然是关键。

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以人为本那是非常丰富的一个思想,就是要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能够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这样一种比如说政绩观,这都是跟一个人的道德导向有关系。如果道德导向好、道德素质高,他就会把自己的政绩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和解决民生、解决社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联系起来。如果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急功近利,就是利欲熏心,甚至在道德立场上充满了大量的瑕疵,那当然他在实际工作中跟科学发展观搭不上边的。净是干那些急功近利的事,净是搞那些短平快的事,什么可持续发展,给老百姓解决切实的民生问题,这都沾不上边了。就是搞政绩工程、搞虚假的工程,就是搞一些花架子,那我们能说这和科学发展观沾边吗?

这肯定沾不上边的。所以说第二点为什么是关键呢?就说我们坚持“德才兼备,道德优先”的原则还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的路线保障。

3. 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保障性意义

我们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呢?那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进行长期执政、长期领导,当然要提出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这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于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党来说,更加具有现实的非常重要的保障性意义。我们必须承认,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经济模式,改革开放又使得我们在思想生活方式、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上与外界以及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发生了碰撞、交汇和交融,甚至这里面有摩擦。那么,怎么样使我们的领导干部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面对一些消极、腐败的社会现象面前能够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顶得住、抗得住这个冲击和诱惑,这是我们的任务,也就是建设市场经济的任务和长期执政的地位提出来的。这个考验是实实在在的,非常现实地摆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面前的。市场经济是长期执政的,怎么办?我们怎么样用有效的方法防止发生那些不该发生的事呢?当然,一个选择就是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干部的考核评价上要突出道德表现的权重,这就叫“以德为先”。

什么叫政绩,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出政绩,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政绩。这一点必须要足够的道德评价的内涵,不能简单地用物理的、技术的标准来衡量政绩,更不能用简单的物理标准、物化的标准和纯粹技术上的标准来判断一个领导班子、一个领导干部他的贡献大还是小,必须把道德的考量、道德权重置于优先的地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和抗击市场经济下那些消极的、腐败的、负面的,对我们的诱惑和冲击。

所以我们说,从第二个角度来看,就刚才讲的这三个方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也是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这是我们今天这个大问题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个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以德为先”应当遵循的标准

习近平同志关于这个问题,什么叫“以德为先”,以及“以德为先”应当着重哪些标准,他提出了这么几项。在他认为干部德的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第一,政治品德标准。德是个大概念,道德表现、道德品质这都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如果分类的话当然第一个是政治品德。

第二,职业道德标准。就是我们干一行有一行的道德标准,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这也是德的内涵。

第三,家庭美德标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当然生活在我们作为人的一个原始的群体中,这就是作为一个干部你的角色是多重的,可能是父亲,对自己的父母来讲就是儿子,对配偶来讲就是配偶,或者

是丈夫或者是妻子,对亲属来讲你也承担了伦理上的亲属间的责任,这是一个人一生中很大的一块社会生活的内容。在这个领域里作为领导干部有没有一些道德标准呢?当然有了。这就是家庭美德标准。私生活说白了这就中国人过去讲的私德方面也要好,当领导干部你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这都叫公德,但是在私人生活领域,家庭、亲属之间也要道德好,这叫私德也要好。我们不能说公德好的人私德不行,那能统一起来吗?一般来讲公德好的人私德也才能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社会公德标准。就是要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习近平同志提出这四个方面的标准,实际上也是给了我们一个大致的框架和范围,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实践中,我在哪些领域通过哪些表现来界定、来识别,来把握一个干部他的道德表现呢?大致上就划了这么四大块。应该说既有合理的逻辑性,又充分地考量到了现实的内在关联。

(一)政治品德标准

1. 政治纪律

政治品德包含什么呢?政治品德当然首先是政治纪律。因为一个领导干部在一个组织内、党内、政府内,党有党纪、政有政纪,得遵守纪律。有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强不强这是道德表现的第一要素。我们要求的是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而不能冒个人义气,更不能把个人手中的权力作为践踏组织纪律性的工具,这是一个起码要求,这当然属于政治品德的内容了。所有那些在政治上出事的人统统都是不把组织纪律性当回事的人,争名争利,和组织讲条件,践踏组织纪律,这哪能是一个共产党领导干部呢?当然不是了。所以政治品德首先是纪律。

2. 政治觉悟和政务理论水平

其次,政治品德还包括什么呢?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这也是政治道德的内容。觉悟不高,理论水平不高,浑浑噩噩,对社会发展的大势没有基本的判断,没有基本的知识理论来帮助你判断自己的地位、责任和解决你现实的问题,这能说你具备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吗?当然不能。所以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的具备当然是政治品德的内容。

3. 顾全大局、密切联系群众

再有,政治品德还包括在个人和组织、领导和群众的关系上有顾全大局、密切联系群众,以及在特定的时候还有牺牲精神的这样一种品质。这就不是简单地讲叫政治道德,这叫政治美德。我们刚才谈到了很多人能力很强,才气很高,但是道德品质差,差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上都是私欲优先,一天到晚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在那讲价钱,讨价还价,不择手段。在关系到自己和组织、个人和团体的利益关系上不能顾全大局,有时候需要一点牺牲精神的时候,根本就不具备起码的牺牲精神,他脑子里总是想的要获得,我要将本求利。我们看这种政治品德这能叫素质高吗?这能叫过硬的政治品

德吗?当然不能。只有正确地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和定位个人和群众的关系,真正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妥善地处理好个人的利益关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才叫政治品德高。

一事当前把自己的私利摆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组织、党、国家、群众都置于脑后,这叫什么政治品德?一目了然,第一点肯定是政治品德。我们从大量的案例就可以看到,那些腐败分子、违法乱纪分子都是利益熏心,一事当前私利优先,凌驾于组织和党的利益之上,一天到晚和组织和党讨价还价,没有任何一点起码的牺牲精神。这样的人这不迟早得犯事吗?所以他们走上那个后果也是必然的。为什么?本来他的政治品德就不过关。所以我们说第一点一定要强调政治品德。

(二)职业道德标准

“以德为先”这个道德第二个标准是职业道德或者叫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包括什么呢?不同的职业具体的标准不同,但是一些基本的原理、基本的准则是相通的,不可分离的。广义来讲比如说党政领导干部都是公务人员,从事公务的人员就有特定的叫做公务道德标准。连咱们中国古代都讲的很清楚,从政要讲政德,做官要讲官德,这里讲的用后来的语言给它概括就是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干一行就得按照这个行里边的一般规律去做。当然从政要讲政德。经商呢?经商要讲商德,信用优先,这个道理都是相通的。

1. 强烈的责任感和过硬的法律意识

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既然是从事国家的公务管理,从事特定的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首先你的职业道德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过硬的法律意识,这就是职业道德。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工作的动力,没有法律意识又怎么样保证有序地去执行政策?有序地去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呢?我们不能想象,特别是对那些在法律的轨道内行使权力的干部和机构,他本身就是不守法,他本身就没有法律意识,那我们能说他职业道德过关吗?当然不过关了,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所以,作为党的领导要依法执政,作为行政领导要依法行政,作为企业领导要依法经营,作为司法干部要依法公正判决,这不都是吗?这些人掌握的公务权力如果不依法,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又不受约束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呢?所以,对于公职人员第一条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这是职业道德第一条。

2. 相应的知识素质和积极的态度、旺盛的精神

道德的第二点包含什么呢?包含公务活动中公职人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素质,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旺盛的这种情感和精神状态,来解决工作中碰到的服务民众、解决民生的问题。我们可以想,作为一个公职人员、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浑浑噩噩,自己管的这一块具体业务是一问三不知,又怎么样去实现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职责呢?所以说学习本身就是道德,浑浑噩噩过日子混日子,那哪能说你有职业道德呢?当然没有。

3. 团队精神和纪律精神

职业精神还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和纪律精神。为什么?领导也好、执政也好、公共管理也好,不知道是多少人在一起合作,那都是你一个人在那干吗?不是啊。是你一个部门吗?不是啊。整个国家机器不知道有多少个零件整合而成,我们这么多人比如从事公务的人,大家都是在各个领域完成自己的职责,但是这个职责是相互关联的,这就需要有严格的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而不能各行其是。这就像一部机器,它是在一个动力系统,在一个运作的轨道里这个机器才有意义,所有的零件都相互关联,良性互动,这才能叫一个机器。如果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个人对组织之间没有团队意识,团队与团队之间没有合作意识,而且是互相摩擦、互相拆台、相互抵消,这能叫一部机器吗?这充其量只能叫一堆零件。这能叫国家机器吗?我们党的组织也是这样,党也是有完整的体系,党之所以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完整的运作系统,是完全建立在我们党的各个部分的干部队伍有高度的责任感、纪律精神和团队精神之上的。你没有团队精神,没有合作意识,没有纪律性能成为一个系统吗?不可能,自己就耗光了。

所以,我们现在谈职业道德,这跟我们整个的管理效率、我们道德形象有直接的联系。

(三)家庭美德标准

我们必须承认有的人说对领导干部要求他有家庭美德这是新时期市场经济下的一个新要求,这句话也对也不对,为什么?要说它对,确实新时期这种问题凸显。但是也说不对,为什么?那是因为就我们中国来讲古代都是这么要求的,古代都这么要求那哪能是新的呢?这是中国传统中的老传统而且是好传统。过去古代皇帝选拔任用大臣,很多皇帝要观察这个人是不是个孝子,不孝能忠吗?不孝之人他能够忠于皇上吗?当然这是封建的。但是倒过来讲他里边有没有道理呢?有。私德不好的公德能好吗?大家想想,对自己的父母不尽责任、不尽孝道,对自己的配偶背叛你的责任到外面净搞一些外遇的人,对自己的孩子不负抚养责任的这种人,他这种私德败坏的人能指望他公德好吗?能指望他依法行政?能指望他有良好的道德表现?能指望他对我们的事业有什么献身的精神?可能吗?不可能的!这古代就已经看到这一点了。考察一个人先考察私德、家庭,他私人生活,对父母孝不孝,对太太尊重不尊重,尽不尽家庭责任,对孩子爱护不爱护,对亲友尊重不尊重,和谐不和谐,这些过了关,我们才能考察他的能力、是否有贡献,如果那些都好,这才能提拔重用。古代都这样了,更何况现代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重视家庭美德是一个新的要求吗?从这个意义上真不是,我们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就体现在这儿。

选拔任用干部也一定要把考察的面、考量的一些标准放到考量他的私人生活里面。一般人无所谓不需要,但是领导干部特别是放在要害岗位的人,必须考察他的这一点。不知道有多少个教训和经验已经说明,私德有缺陷而且是有重大瑕疵的人公德绝对不合格,这是一般规律。那些最后出了事什么腐败分子、与党与人民为敌最后堕落败坏的人,都是这样。本来这人说白了就咱们老百姓讲的做人就不够格,

不知道什么偶然的因素当了领导干部,这必然出事,这都是教训。

所以说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家庭美德这是非常正确的,这恰恰就是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华民族特别重视的。

(四)社会公德标准

讲社会公德都是对公民的要求,老百姓、公民都要守,这是底线。那领导干部呢?你能不守社会公德吗?能不尊重社会公德吗?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社会公德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所以,社会公德的问题,有没有遵守良好的社会秩序,在社会生活中能不能尊崇健康的生活法则,能不能和社会的其他成员和睦相处,能不能尊重其他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们就必须特别提到,改革开放使得我们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必须承认利益结构的分化和变化也导致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上的一些调整。但是不管怎么变,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人要相互尊重。

特别是从领导干部,从我们的干部队伍,你是做管理工作的,你要充分尊重那些做体力工作的,这才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从谁做起?要从我们的干部队伍先做起。如果你不尊重人这哪能行呢?我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好多人连尊重别人这个事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所以说现在提到要德,而且德字里面就提到了这几个方面,确实是现在我们干部队伍的要求是这样的。起码你在社会生活中你连尊重人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德?要尊重一切人,这才是和谐社会,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就算我们有暂时的困难有什么不能克服?这是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良好的社会伦理力量才能构成和谐社会。而在这里边领导干部是有重要责任的,你得过关。

所以我们看,从习近平同志讲到的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就把应该注意的道德表现包含进去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所以说“以德为先”主要的标准和内涵把握的是这几个方面。

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主要把握哪些方面。

三、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

(一)道德表现是系统工程

道德表现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方面面,它不是一个单一指标。比如说理想信念这是属于思想认识方面,另外考察干部的德还不仅理想信念呢,是不是求真务实啊,一天到晚花架子,你能说他这个职业道德好吗?净玩花架子,这肯定不行,还必须求真务实。比如说在班子里能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再有就他个人来讲是不是清正廉洁。这都是牵扯到方方面面。

所以,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说,他还特别强调,他说考察干部的德既要注重在突发事件、抗御自然灾害、个人进退留转等关键时刻的表现,又要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表现,以小节观大德。就是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道德要素的表现,通过他的小节观其大德。他还又说到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能听

他说的多好听,天花乱坠,但是就不这么干,叫说一套做一套,这也不行。既要看其表更要察其里,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既要知其始更要知其变,把干部的德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既然是德就要讲品行,所以选人用人要坚持品行为本,用靠得住的干部,引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考验的实际。要着重任用什么人呢?要坚持责任为重,用敢负责的干部。因为人一计较得失,一事当前先替自己的小利益打算的人,往往都是不敢负责任的人。所以,这里他特别强调要用敢负责的,因为把自己的荣辱置之度外。引导干部忠诚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利益,锐意进取敢闯敢干。在干部的实践能力上,也有德的要求。他说要坚持务实为要,用肯实干的干部,要引导干部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不事张扬、默默奉献;要坚持民意为上,用口碑好的干部,引导干部对群众负责,为群众办事;要坚持廉洁为贵,用严以律己的干部引导干部清正廉洁自觉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这一系列就是他把德的表现以及在当前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具体到干部表现的环节和形势上怎么把握,应该说讲的是很细,掰开了揉碎了讲得很细。比如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而且特别提到要引导干部埋头苦干、不事张扬、默默奉献,这就是针对我们一段时间的那种浮夸、形式主义、不求实效、追求虚名的那么一种风气,这都属于道德不良的表现。所以我们说这第一个小点就是要把德看成一个非常多方面的,有多种表现聚集而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二)准确把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时代要求

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这个观点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中国古代就提出来的,但是我们是简单重复吗?是简单复制吗?不是。它是时代烙印的,是有时代形势的要求,社会发展的任务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具体在实践中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当前新形势下干部的德要有三个重点,这就属于时代要求了。

1.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看他举不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信不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忠诚于党的事业、坚持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原则,这就是理想信念。

这个似乎是空的,但又是最实际。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行为都是主观活动的观念支配下的产物,信念不坚定,信念模糊,甚至立场飘忽犹豫,那他的行动能遵守纪律、服从组织,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下,能有这些行动吗?不可能。所以当前来讲理想信念问题这是一个定性的。

2. 坚持执政为民

什么叫执政为民呢?就从大的道理来讲,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国家组织的权力是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的实现形式,因为党本来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组织工具,具体到一个领导干部,一个领导班子,就要把手中的权力必须正确地定位为这是责任和奉献,而不是利益和好处。如果说定位为这是一个利益,

这是个好处,那他行使权力的行为能够健康正常吗?不可能吧。所以坚持执政为民讲的是要紧守自己用权力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义务。真正把党的宗旨包括密切联系群众、代表人民利益解决民生、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放在首位,这是最大的官德。而要防止把权力看作是好处、看作是利益,而且是以权谋私,文过饰非,净搞花架子追求虚名,这样一种风气那就不是一个良好的道德。

3. 个人要坚守清正廉洁

简单地讲廉洁是官德政德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我们讲官德政德,讲一千道一万,最后就要探知到他手中的权力跟他个人利益的关系。公权和私利纠结不分,甚至用公权谋私利,这就不廉洁了,这能说你的道德好吗?当然不。特别我们前面讲到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诱惑多环境变了,各种各样外在的挑战纷至沓来,你怎么把握住你的私利跟公权的关系呢?如果这个把握不住,不能清正廉洁,而是个人私利和公共权力纠结不清以权谋私,那能说廉洁吗?一不廉洁所有的官德都不成立了。你干了多少好事最后也难以说你是一个好官,就这个道理。

我们中国古人说廉者政治本也,这是中国的传统,也就是说整个国家政权,整个公共的政治生活根本是什么呢?廉洁。政治本也,是它的本源,不廉洁也就无所谓政了,更无所谓正气了。所以,对于当前领导干部的这个要求上,要特别保持清廉本色。这就是中央要求我们全党的领导干部叫做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办事,提出这个要求的重要意义。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之风和奢侈之风。要以负责、廉洁的态度来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这就是在当前在考虑“以德为先”的时候着重要考虑的三个方面。

(三)干部要有自觉高尚的道德追求

我们谈了半天“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都是干部路线或者原则,但是一个重要的主体就是干部本身他应该怎么办?组织上考察干部应该“以德为先”,应该“德才兼备”,但是作为我们领导干部自身我们怎么办呢?在这个组织路线之下我们有什么选择吗?所以,第三点我们就谈干部自己也要有自觉高尚的道德追求,要着眼于道德修养,要着眼于培育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跟那个原则对得上。

在这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就要自觉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同时要摆正地位观、利益观,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在这几个方面作为我们领导干部自身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 以学立德

就是要做一个学习型的干部,一个人是否向上,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否健康饱满,跟他有没有学习的动力,是不是善于学习、会学习、积极地学习有直接的关系。那种精神萎靡,一天到晚就是想着自己蝇头小利的人都是不爱学习的,思想的懒汉,最后就是道德的懒汉,就是这个关系。在当前,而且改革开放这个事业面临这么多挑战,需要我们去处理去研究,不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不学习行吗?所以说

学习也是一种职业道德。那更不用说现在整个国家要建设学习型国家,政党要建设学习型政党,个人就是学习型个人,这就是职业道德。

2. 以行立德

什么叫以行立德呢?就是言行一致。口头上确立的标准表达了决心,行动上没有动作,这不叫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言行一致,以行立德。那怎么办呢?那就要在荣辱观、公私观、权力和个人的利益等等重大的关系上,经受得住考验。要在为民、务实、清廉的这种状态下来行使权力,这都是行动。领导干部有决策权,有执行权,要在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把这些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地位观等等体现在实践行动上,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德要以行立德,没有说以言立德,当然言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不能光观其言,还得看其行。在某种意义上说行的道德表现远远超过言,因为口头表达不是费事的事,真正要扎扎实实尽心竭力地体现在他的领导和管理实践中,这才是真正的标准。所以我们说要见行动,有没有德行见行动就这个道理。

3. 以律立德

什么是以律立德呢?从我们个人来讲严格自律,从组织来讲严格管理。光靠自律行吗?光靠自律的作用是有限的,自律当然重要,但是没有外在的压力,没有外在的引导和约束,那对那些不自律的人你怎么办呢?你又没办法,而对不自律的人没办法,任其泛滥的话,那些自律的人久而久之也会觉得自己吃亏,慢慢的他也不自律了,这就是制度建设外在环境的意义,要加强制度建设。所以说以律立德就是一个本人要自律;第二个组织管理特别是干部路线的执行,我们选拔任用干部的体制、机制要改革要完善,我们要加强外在的他律。

比如说干部的监督问题,要在干部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那就缺不了干部监督。没有干部工作的监督,不加强干部工作监督的力度,你又怎么来保证“以德为先”这个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落实和贯彻呢?保证不了,没有监督,人们的行为就会随意,而一随意所谓“以德为先”就有可能不“以德为先”了,最后就流于形式了。所以以律来立德,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这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4. 选人用人全过程

要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贯穿于选人用人的全过程。这就有个基本定位了,什么意思呢?“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个原则它是某个环节的呢?就是任用选拔呢?还是在整个干部管理全过程呢?这个大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把它认为是干部管理的全过程。因为干部管理方方面面,它是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我们不可能在选拔任用上是德才兼备,而在别的管理环节上又背离这个原则,那最后就可能又反过来瓦解这个原则,那你怎么能一以贯之呢?所以我们说这项原则贯穿全过程。这就是机制,这就是办法,这就是手段。因为我们知道再好的思想、再好的路线,它要靠一套机制、办法和手段,没有手段啥都干不成,那都是空的。口头上要求、文件上布置,最后落实不了没有多少意思。这个原则也是这样,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靠的是一系列的手段。

这个全过程形成一个机制,就包含这样一些机制。

(1)在干部培养上要把德行的培养,道德的考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你如果培养干部就是看他的物化能力,物质表现,特别是地方的主观就是看GDP,这个人到底清正不清正、廉洁不廉洁,尊重不尊重班组成员,和群众关系是不是融洽都不考虑的话,那最后“以德为先”能落实下来吗?落实不了。所以说我们必须把德的培养放在教育培养干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就是手段。你能干那是好事,但是你取得了物质建设、技术上的一些成就,但是在党风建设、自己清正廉洁上做的不好,那这要减分,这说明道德不过关,这种人能重用吗?当然不行了。这就是手段,把德更加突出,这就是导向,这就是引导,大家就奔这儿来了。

(2)在干部的考核上,要把德的考核作为干部管理经常性的、重要性的任务来抓。

这就讲到考核了,我们知道干部的政绩好坏、工作成果的好坏和多少,很大程度上是跟着考核手段,那个就是个指挥棒。我考核什么重视什么他当然就奔着这儿来了。如果在考核中不重视道德表现,前面习近平同志讲了四个方面,就是光注重他的能力,结果他的职业道德不行也不考核,私德不好比如这人做人根本就不过关,在亲属中间不尽孝道,不善于妥善处理亲属关系,名声都很差,你还用他啊?都得把这些放到考核的标准里,而不能排除之外,这就是导向。考核什么,什么就是指挥棒。那领导干部就是跟着指挥棒走,所以这就是手段。比如说道德标准都有哪些,个人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他的政绩的结构,他本人的道德品质的表现,群众的反映都要充分考虑进来,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这就对他有导向了,有约束了,这就是手段。

(3)要把德的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

这是关键,我们说了半天“以德为先”,最后最大的一个杀手锏是什么?“以德为先”就是要体现在选拔任用的首要条件就是德的表现。如果说了半天“以德为先”最后选拔任用“以德为先”被置于脑后了,这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求要首要依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要在选拔任用上真正考量他的德行表现,真正要把那些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重新、群众公认的那些领导干部选拔出来,任用到重要的岗位上去,不要让有贡献的老实人吃亏,不要让那些投机钻营,就是会搞表面文章花架子的人占便宜,这样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干部作风和干部导向。最终才能督促我们整个的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踏踏实实着重道德培养,在加强自己道德素质的同时提高工作能力,最后成为一个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4)要把德的监督作为干部监督的重要内容。

干部监督我们前面也涉及了一点,干部监督不仅是监督工作程序,不仅是监督干部的法规、政策是否良好贯彻执行,同时还要监督在选拔任用干部、干部管理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是否能够真正贯彻执行作为监督一个内容。这类似的内容都已经规定在了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的纪律处分条例里边。

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问题上,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是树立良好的干部路线、培育良好的干部作风、形成良好的干部工作传统的重要方面。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坚持“德才兼备”,坚持“以德为先”是我们政治建设特别是干部人事体制改革中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个题目我们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