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2013课件文本)

中国文化概论(2013课件文本)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文本)

绪论 (1)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 (6)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9)

第三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14)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 (19)

第一节服饰文化 (19)

第二节饮食文化 (19)

第三节建筑文化 (23)

第四节交通文化 (25)

第五章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 (27)

第六章中国古代教育 (29)

第七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32)

绪论

一、“文化”界说

(一)古汉语中的“文化”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1.文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

引申义:

a)装饰、修饰、掩饰、人为加工:

?文过饰非

?《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文字、文章、条文、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

《尚书·序》:“由是文籍生焉。”

《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c)美、善、德行、教化之义

《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美也,善也。”

《尚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祇承于帝。”

2.化

“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易·系辞》“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化”又引申为教化迁善之义。

《说文解字》:教行也。

《说文解字注》:教行於上。則化成於下。

《老子》:我無爲而民自化。

3“文”、“化”联用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为一个整词:

《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文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二)西语中的“文化”

Cultura→culture

本义:对土地的耕作、对植物的栽培

引申义:对人的培养,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等。

中西文化一词的对比:

中:精神领域、注重人的道德的教化,狭义。更关注人,由此造就中国的人伦、人情文化。西:由物质进一步引申到精神领域,人的力量作用于外物,皆为文化,广义。普遍关注外物,由物及人,西方科学之发达,与此或有一定关系。

中国文化重“情”、西方文化重“理”的差异亦可从文化的原初定义中看出端倪。

(三)现代词汇中的文化定义

1.《辞海》中“文化” 定义

○人类在历史潮流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考古学用语。指上古时期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和产品。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

○指一般的知识。×

2.国外学者的定义

作为文化研究领域里所指的文化则是广泛意义上的大文化,国内外的学者都曾先后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予以了多种界定与解释。据说现在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200多种。但比较权威并系统归纳起来的定义源于《大英百科全书》引用的美国著名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这本书共收集了166条文化的定义。代表性的有以下六种:

(1)泰勒(1871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理、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属描述性的定义)

(2)帕克和伯吉斯(1921年)一个群体的文化是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属历史性的定义)

(3)威斯勒(1929年)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属行为规范性的定义)

(4)威利(1929年)文化是一个反应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属结构性的定义)

(5)亨廷顿(1945年)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属遗传性的定义)(6)帕勒斯(1945年)人=动物+文化,文化=人-动物

3.教材中的定义

“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总和。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属于文化的范围。

狭义文化:指与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适应,以语言为符号传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文化结构:

二分说: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三层次说:物质、制度、精神

四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六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

1、物态文化层: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

四层次说:2、制度文化层: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准则。

3、行为文化层:习惯性的行为模式

4、心态文化层: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文化的界定

中国

( 养育)

中华民族

( 创造)

思维方式历史性存精去糟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遗传性一脉相承中国新文化

行为准则现实性与时俱进

变异性吐故纳新

(二)中国文化(狭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

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

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

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

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

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

1、中国文化的第一次高峰

《汉书·艺文志》说:周代后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行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于是,诸子百家应

运而生,百家争鸣的局面得以形成。儒家主张“仁政”,墨家主张“兼爱” ,道家主张“无为” ,

法家主张“法治” ,形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第一个高潮。也是后世中国文化得以发展的源头。

2、中国文化的四次大综合

a) 汉代: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教育政策,故其哲学流变由先秦

诸子之学转为两代经学,它是中国文化在先秦学术大发展的基础上,以儒家为主

的第一次大综合。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与哲学奠定了基础。

b) 魏晋:东汉末年,经学衰落,代之百起的是以老庄思想为主的魏晋玄学。玄学在

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论等方面都深深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但实质上与儒家

思想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是以道家思想为主的第二次大综合。

c) 唐代:汉末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

时期,形成了道家和佛教思想相融的又吸收儒家思想的玄学,唐王朝采取儒释道

三教并行的政策,出现了中国文化第三次综合。

d) 宋代:到了宋代,理学家再次弘扬儒家思想,宣传孔孟学说,并吸收道家和佛教

的一些思想,完成了中国文化的第四次大综合。这次综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化已

发展到了最高峰。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

(一) 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文化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

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正是我们认识自己、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可靠途径。

(二) 延续文化传统,保持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江泽民在1997年访美时指出:“中国在自己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

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 的变迁和社会性的进步获得了扬弃和发展,

对今天中国的价值

观念、生活方式或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

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美国教育部国际教育项目主任乔龙庆先生说:“展望二十一世纪全球文化的发展趋势,西方的物质文明正吞食着东方的人本文化,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有使命去珍惜、维护、更新我们的文化精粹。”

(三) 复兴中华文化

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传统文化对当代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道德水平却严重下滑了。

可参考《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道德反思》一文

★★★★思考问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意义的认识。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

一、封闭的内陆环境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于上古人来说,封闭多于开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放与封闭是相对

的,关键在于主体的观念:

二、广袤多态的疆域地貌

地貌: 西高东低,三大阶梯

三、适宜农业的气候土壤

(一)气候: 1、 全国约有90%区域处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和亚热带,约有8%的区域

位于四季常青的热带。

2、降雨量多集中在植物生长期的夏季。

(二)土壤:土壤种类多样,黄土、棕土、红土、黑土等多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

四、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地理障碍 自然环境

生存需要

阻隔机制 适宜农业 物质基础

农业文明

稳定延续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农业。正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传统的中国文化才得

以形成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

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1)古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实际上许多都是农业生产工具。就是漆器、礼器

也是与农业生产工具紧密相关的。

(2)最早的货币是牲畜、铜器、粮食,后来贝币成了单一货币,与钱有关的汉字,几乎都

用“贝”字旁。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布币是铲子形状。刀币是刀削形状。实际上布币、刀

币的形状都是农业工具的形状。

(3)中国的历法、年节也都是与农历(阴历)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简直就是农耕日期

表。

(4)中国古代的各门艺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中国古代

的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婚丧风俗、古代的节目等等都与农业生产、农业区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农耕文化。

(5)中国古代在东亚地区是传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西方

文明传入之前,中国的农耕文化曾经征服了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印度支那半岛和

东南亚各地。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辉煌的农耕文化。

五、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2)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

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平原、高山、草原、江湖、海洋……

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手工业……

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百越文化……

文化多样性:

产业文化:农业文化、牧业文化、渔业文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环境

一、 以农为本的经济形态

以农为本的生产方式基本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是中国文化植根的地壤,使中国文化

带有浓厚的农业型物态和心态色彩。

1、重农抑商 重义轻利,缺少商品经济意识

2、务实理性 重实际而轻宗教,缺少批判与超越意识

3、安土重迁 故土难离,恋乡爱国,缺少开拓进取精神

4、求稳重和 求稳定重和平,少冒险征服意识

二、 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

家国同构是指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系家长制。

宗法制:即“宗族之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明确尊卑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宗”是与“家”和“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即是指家庭,指夫妇共同生活所组成

的最小单位.

“族”是指以家庭为基础的血缘婚姻关系网络,族人有着共同的血统.

“宗”是一族之主,是家族中最尊者,其余人都必须遵从他。

农业 ( 定居 )

聚族而居

宗法制

父亲

长子 次子 幺子

长孙 孙 孙 孙 孙 孙 孙 孙 孙

…………………………………………………………

家国同构:即家族、宗族、国家有着相同的结构。

“忠孝同义”、“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正面负面

1、个体服从整体,主次分明,1、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形个人的自由和能动性。

2、形成谦和忍耐、尊老爱幼、2、重人情而轻法治,重

夫妻相敬,兄弟相和的公德。伦理道德而轻科技。

3、重承传,尊重历史,使中3、厚古薄今,缺少进取

国文化保持统一性和连续性。创新精神。

三、君主集权的专制制度

“君权至上”的专制主义,是在家族制度与小农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点为:1、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2、皇帝是国家财富的最终所有者。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3、皇帝对臣民有支配权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4、皇帝是意识形态的统治者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政治统治与思想统治使国人迷信权威,具有

高度统一的社会环境,保浓重的服从心态,压抑了主

证了中国文化的长期稳定,体精神,使异端思想难以产

有利于强化民族文化的独生,从而形成文化惰性,不

立性与连贯性。利于文化的变革与创新。

第三节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南北方文化比较

南北差异:

温度:南暖北寒气候:南湿北干食物:南稻北粟南米北面

气质:南柔北刚性格:南灵北厚语气:南细北爽语言:南繁北齐政经:南经北政哲学:南老北孔宗教:南顿北渐文学:南骚北风军事:南上北下武术:南拳北腿人才:南文北武犯罪:南骗北抢二、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

地形特点:内陆(封闭)海洋(开放)

生存方式:农业商业

社会结构:宗法制度城邦民主制

社会秩序:重血缘重地缘

三纲五常尊卑有序平等自由权利

情理人治法理法治

情绪特征:内向情感型外向理性型

行为特征:重道义,重感情重功效重理智

好面子重尊严

顺从本分进取抗争

柔韧坚忍勇猛刚强

谨小慎微雷厉风行

喜分享和热闹喜独处和自立

不善交流沟通注重交流沟通

不尊重他人隐私尊重他人隐私

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坦率直接

人际维系:重伦理亲情重契约合同

人际关系:贵和尚中坦率平等

追求和谐崇尚竞争

文化类型:求善求真

伦理道德自然科学

德性文化知性文化

品德追求:忠孝同义智勇双全

仁义礼智信明智勇敢正义节制

温良恭俭让诚实坦率进取

仰慕圣人崇拜强者

思维特征:模糊的整体把握科学的条分缕析

价值观:群体利益至上个体利益至上

重精神重物质

★★★★★思考:1.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农耕生产方式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综合问题,答案不仅限于本章。)

3.在宗法制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可从教材寻找答案)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材九分法: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隋唐:隆盛时代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一、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1) 旧石器时代(170万年前—1万年前):会使用原始石块,人工取火。

代表的四类猿人:

○元谋猿人(云南),距今170万年,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猿人。

○蓝田猿人(陕西),距今80万年。

○北京猿人(北京),距今60万年,能使用原始石块,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北京),距今20万年—1万年左右。

(2)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4千年前)

特征:人类从使用石器转变为制造陶器和铜器,由渔猎发展至农耕,由氏族分化出家庭,开始由氏族社会步入阶级社会。

前期(母系氏族社会):代表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为著名。因出土陶器很多,多半绘有彩色花纹,又称“彩陶文化”。

后期(父系氏族社会):大致在5000年前左右,代表是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因出土陶器黝黑而光亮,又称之为“黑陶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工具(石器)、火的使用、农业、畜牧业、陶器。

原始社会组织: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原始观念文化:

(一)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太阳、土地

“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礼记·祭法》)

生殖崇拜:对自身的繁衍的关注---炽热的生殖崇拜

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祖、陶祖,新疆呼图壁县境内大型生殖崇拜岩画。

祖先崇拜

图腾崇拜---黄帝率六兽与炎帝斗

(二)原始艺术:陶塑、陶绘、原始雕刻、岩画。

上古文化分布

华夏: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东夷: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苗蛮: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

二、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殷商神本文化

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周代的“制礼作乐”

礼的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

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诸子百家主要流派:

司马谈六家之说(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刘歆十家之说(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

儒家思想的学派特征:德治

仁:内在思想核心

礼:外在行为规范

中庸:辨证思维方法

知、行、学、思:认识论

道家思想的学派特征:

核心:“道本体论”

人生主张:“无为”

认识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法家: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四、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

宏阔的文化精神

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秦汉帝国

秦始皇创立的秦帝国与古罗马、古印度并立三个世界性大国。

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帝国的版图与事功更在秦之上,与其同时并立的世界性大国唯有罗马帝国

宏阔的追求

长城

阿房宫

秦始皇陵

长安昆明湖

《史记》

思想、文化的统一

秦朝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

行同伦、地同域、焚书坑儒

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学兴起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

五、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玄学兴起

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其他文化成就:

科技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石窟艺术

六、隋唐:隆盛时代

1.文化背景:门阀世族势力急剧没落。科举制度打破了文化垄断的旧秩序。

2.“有容乃大”的文化气魄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世界简史》威尔斯

兼容并包

在文化政策上,政治比较开明,鼓励文人创作多样化;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儒、释、道)并行政策,创造开放的氛围。

吸收外来文化

南亚的佛教、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景教、伊斯兰教、医术、建筑艺术等

3.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诗歌、书法、绘画、散文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极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

七、两宋:文化强势时期

1、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

2、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理学建构

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宋词、绘画、古文、诗歌、饮茶、瓷器、服饰等无不雅致清秀。

市井文化之勃兴:傀儡戏、参军戏、市人小说、杂剧、讲史、说书、皮影、角抵、花鼓等市民文化迅速崛起并跻身于文化系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

《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梦梁录》及《西湖老人繁盛录》等书,均载有北宋末年至南宋时代,汴京与杭州的市井文化景象。

3、教育和科技成就:

(一)宋代教育的特色: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重视发展地方学校。

(二)宋代科技成就: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大发明。沈括《梦溪笔谈》、法医学《洗冤集录》

八、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忧患意识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2.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践踏的支离破碎。科举制度的中断使元代文人仕进堵塞。他们投身于杂剧的创作,使元代杂剧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二)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谴责黑暗。表达时代悲愤。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

3.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中外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元帝国对欧亚的征服、中亚交通的开辟为中外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远意义:异邦的先进技术,如阿拉伯天文学、数学流入中国科技界。外来宗教涌入中国(穆斯林、景教等);中国的火药、印刷术、历法、数学、瓷器、茶、丝绸、绘画、算盘等在欧亚大陆广泛传播,世界文化总体面貌因此更为辉煌灿烂。

九、明清:沉暮与开新

1.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一)文字狱盛行,文化领域气氛恐怖。

(二)统治者崇正宗、灭异端,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浩劫。

(三)闭关锁国。

2.早期启蒙思潮

(一)明朝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儒的启蒙思想

(二)明清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之比较: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三)受启蒙思想家熏陶,许多流传后世的文学名著都出于此时。《儒林外史》《红楼梦》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病端,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3.古典文化的大终结

(一)图书典籍方面:编纂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丛书《四库全书》。

(二)古典科技方面:问世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李时珍《本草纲目》、潘季训《河防一览》、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方以智《物理小识》等,成为封建社会晚期科学成就的高峰。

(三)乾嘉学派对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与考据规模空前。

(四)小说戏剧:

明代: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清代:

《儒林外史》《红楼梦》《桃花扇》

4.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明代西方传教士

清初百年禁教:1706—1805年中国政府对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禁令持续了100多年。

★★★思考练习题

举例说明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并思考文化转型的社会背景。

举例说明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哪些大总结?

第三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汤因比博士:“我将来生在中国,要是在那未来的时代世界还没有融合起来,我就要致力于使它融合。假如世界已经融合,那我就努力把世界从以物质为中心转向以精神为中心。”中国在广大地域多民族融合、协调,一贯保持一个文明,这样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文化交汇有其必然性与优越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才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与时间上的延伸。

文化交汇的途径:迁徙、聚合、贸易、战争。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西南丝绸之路

早在汉王朝开辟西北丝路之先,已有一条更古老的国际商道存在,那就是被历史尘封的西南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由三大干线组成,全长2000多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在西汉时称为“蜀身毒(YuánDǔ)道”,它以四川成都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

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第一节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中国境内文化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环境的多样化而形成的。

中国境内民族尽管多姿多彩,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其中以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为核心。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两种文化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线。万里长城大致即沿此线展开。

两种文化交汇的重要途径:战争。

王夫之:

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城廊可守,墟市可利,田土可耕,赋税可得,婚姻仕进可荣

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无城廊、耕地,迁徙无定,以游牧为主,全民族善骑战,勇猛彪悍。

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冲突、战争是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是文化互补,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

两种民族文化的关系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文明VS野蛮

先进VS落后

两大文化得以交汇融合,如春秋战国、南北朝、汉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民族大融合时常发生。

民族融合的结果是通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发挥主导作用,使境内两大文化类型抟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两大文化类型实现共存共荣。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

什么是“游耕”?

它是人类学上的一个术语。其核心要素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和“不定居的生活”。游耕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游耕是其经济基础。

其特征为:

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虫蛇死,以为肥”。(李调元)

与汉族“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不同,游耕民族过着迁徙无定的游动生活。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水平:商品交换与手工业生产不发达,种植作物单一,渔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住宅简陋,保留原始婚俗风习等。

南方游耕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由其经济方式所决定,南方游耕民族与中原民族不存在争夺生存空间的问题,双方关系总体而言较平和。

历代王朝对其往往是采取怀柔政策与强硬镇压相结合的办法,重在设官治理,积极推行教化。由此加速了中原文化向南方的输出,带动了南方的社会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同时,南方文化对中原文化也带来了一些影响。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一)经济生活方面

瓜果类

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大约有160多种。汉地原产和从域外引入的大约各占一半。在汉唐时期,中原内地通过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流,引入了许多蔬菜和水果品种,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等,水果有葡萄、西瓜、安石榴等,调味品有胡椒、沙糖等。

西域的烹饪方法也传入中原,如乳酪、胡饼、胡烧肉、胡羹等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

(二)衣着服饰

汉族:丝、麻、毛

新疆:棉花

元朝以后,棉花已在内地广泛种植。

黎族:纺织术(有名的松江人士黄道婆将其带回故乡推广)

胡服骑射旗袍马褂

海南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对于木棉和本地棉花的纺织尤其独具匠心。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就会纺织布,织出彩色床单幕布。“崖州被”曾远销中原。

(三)日常起居

汉族:席地而坐

西域:马札子“胡坐”

东汉末年,埃及的“胡床”(折叠椅子)传入中国。当时的汉灵帝酷好胡俗,大殿里就摆放着“胡床”,引起了王公贵族的争相模仿,结果让“胡床”在京都洛阳红极一时。《三国志·武帝纪》甚至记载说,曹操在行军打仗时,仍不忘带上“胡床”。

(四)音乐舞蹈

百越的铜鼓,羌族人的笛子,维吾尔族的手鼓,壮族和苗族的芦笙,箜篌、琵琶、铜钹、唢呐、胡琴、马头琴

宗教祭祀舞蹈、民族风俗舞蹈,古典娱乐舞蹈

(五)文学

《格萨尔王传》(藏)《江格尔》(蒙)

《福乐智慧》《阿凡提的故事》(维吾尔)

(六)史学

蒙古族人用蒙文创作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蒙古三大历史名著

西藏史学家宣奴贝所著的《青史》——研究西藏的信史

(七)医学等

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是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汉医、印度医学理论而形成的。

藏族的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

第二节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国文化的母体中,亦有外来文化的因素,其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

中外文化交汇大的有两次。

一、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

汉-唐时期,始于汉代。

外来文化有西域(中亚和西亚)文化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

佛学本土化:

一是在佛教基础上,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佛学宗派,如隋唐时期盛行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

二是影响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宋明时期,新儒学派从佛学中汲取思想因素,与易、老、庄三玄相融,由此产生了宋明理学。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小结:

时间:从汉代到唐代。

外来文化主体: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

内容: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又反输给其它文化系统。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

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叶。

张岱年《文化与价值》:鸦片战争之后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变的时代,也是大动荡、大转折的时代”,“更是千古未有的大变局”。

中国文化面临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西方文化

第二次文化交汇的标志:明代万历年间西方耶稣会士来华传教。

万历年间,罗明坚、利玛窦、庞迪我等天主教士由海路至中土,崇祯十一年天主教士发展到3.8万人。清时,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等至中土,在清政府中任要职,传播西洋文化并传教。

耶稣会士于明万历年间开始进入中土,其直接目的是来华传教,肩负宗教殖民的使命,方式是“学术传教”,即通过介绍西洋科学、哲学、艺术来引起士大夫的注意,由此扩大宗教影响。因此他们来华,客观上起到了传播西洋文化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系统迅速解体,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带有强制的性质。

第二次大交汇有以下特点:

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与第一次不同的是,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传道必先获华人之尊敬,以为最善之法莫若渐以学术收揽人心。”

第三,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小结:

时间:始于明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迄今仍在发生。

外来文化主体:欧洲、美国、日本文化。

内容: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及自然科学等。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对东亚文化圈形成的影响

东亚文化圈:公元8世纪前后,东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与受容,将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汉字)、思想意识(儒教、佛教)、社会组织(律令制度)、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上联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上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圈。

以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为例:唐代尤为突出

在政治上,日本留学生(遣唐使)归国后,效仿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

在文化领域,日本大量吸取了唐朝的文化,仿效唐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也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在生活习惯上,也习染唐风,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后发扬光大,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和服也是由唐朝服装改进而来

日本还向中国学会了制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围棋也于唐朝传入日本。

日本一位汉学家说:“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了。这深刻地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多么大(二)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在古代中国,由于封建经济发展的停滞,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四大发明未能在本土产生革命性的社会效应。

(三)中国科技、艺术、文学、哲学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科技、艺术:

例子:陶瓷(CHINA)

2、哲学

西方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曾在中国哲学中汲取思想营养,成为他们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1694—1778年)。

伏尔泰针对迷信、愚昧、反动的宗教神学,主张建立一个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新的“理性宗教”和“哲学的宗教”,在他心目中,中国儒教乃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他称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他也推崇孔子,称他“全然不以先知自诩,绝不认为自己受神的启示,他根本不传播新的宗教,不求助于魔力”。狄德罗也推崇中国儒教,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称中国儒教“只须以‘理性’或‘真理’就可以治国平天下”。

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莱布尼茨艳羡《易经》的“天行健”;从《易经》中获得二进制的启示,为现代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提供了基础。

法国思想启蒙家孟德斯鸠赞赏中国政治科举制度对血统世袭制的超越,为“柴门”“寒门”奋斗者开辟了“通达之路”;

歌德推崇中国话本小说中的世俗人格;

叔本华看好宋明理学家的人格方式;

海德格尔认同道家的生存方式。

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也经常引述老庄的言论,他将“自我实现”者的精神状态称为“道家式”的。

在今天工业发达的西方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非但未减弱而是日益加强。

汤因比和池田大作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认为在人的异化问题异常突出的现代社会,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无异于一剂良方)

池田大作曾问:“如果再生为人,博士愿意生在哪个国家,做什么工作?”汤因比毫不迟疑地回答:“我愿意生在中国。因为我觉得,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生为中国人,我想自己可以做到某种有价值的工作。”

★★★思考练习:1.古代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何贡献?

2.壮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主要有什么?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

第一节服饰文化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左传?定公十年》疏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唐律疏议》中国服饰文化发展历程

时代质材和服饰特点

新石器时代野麻纤维麻布没有贫贱之分

黄帝时代上衣下裳,丝绸出现最早的款式和形制

夏商上衣下裳已成为身分等级标志

西周礼仪服饰,冕服出现各阶层有整套服饰规定

东周深衣、胡服服饰史第一次变革

秦普及袍服力求简化实用

汉上承秦制明文律令,开我国服禁

魏晋六朝吸收融合,自然洒脱服饰史第二次变革

唐薄露透艳,官衣品色服饰史第三次变革

宋宋承唐制,但简朴严谨

元广种棉花,多用布衣汉胡相融,便于骑射

明禁穿胡服,恢复唐制等级限制严格

清长袍马褂,满汉并存服饰史第四次变革

★★★★思考练习:1.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中国文化的多元交融有何关系?

2.从服饰文化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古代社会重视等级身份的区分?

第二节饮食文化

?一、食文化

(一)中国食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旧石器时代

有巢氏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茹毛饮血。

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吃熟食了,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

炮,即钻火燔肉;煨:用泥裹后烧;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的种子放在上面炒。

?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从使用火时开始的。

?火的使用促使人们脱离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阶段。

?茹毛饮血:原始人类不知用火,连毛带血生食禽兽。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汉班固《白虎通·号》:“﹝古者民﹞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火的使用一方面为人类烹调技术多样化提出了可能,另一方面使人类产生了各种烹饪用具,从而饮食文化也初现端倪。

伏羲氏:结网教民打渔,开始驯养动物来丰富食资源。

神农氏「耕而陶」,教民稼穡,开创中国农业并发明陶器,使人们第一次用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当时尚没有灶。)

黄帝“黄帝作灶,死为灶神。”灶坑改为炉灶,并创造了最早的蒸锅--陶甑。有了蒸饭煮粥的炊具,从此改变了以野果草根野兽为主的杂食,改为以饭食为主,辅以蔬菜肉类的饮食结构。

小结:

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饮食的初始阶段。当时人们已学会种植谷子、水稻等农作物和饲养猪、犬、羊等家畜,从而奠定了中国饮食以农产品为主,以肉类为辅的杂食性饮食结构的基础。

与此同时,人们已制造出鼎、鬲、甑等烹饪陶器。在取食器上出现骨匕、石刀,从烹饪器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烹调技术只有炮、炙、蒸、煮等几种初级方法。

夏商周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春秋战国时,人工栽培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主要是北粟南稻。

夏商周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真正进入形成时期。先秦时期的烹调理论已初步奠定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基础。

(1)五味调和理论已经确立。

(2)主副食搭配、平衡膳食的理论已经确立。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黍、稷、稻、麦、菽

五果:桃、李、杏、枣、栗

五畜:牛、羊、犬、豕、鸡

五菜:葵、藿、葱、韭、薤

(3)四时与调味相和理论已经初步建立。

秦汉魏晋: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葡萄、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烧。

唐宋:

饮食文化的高峰,但过分讲究。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烧尾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足堪与“满汉全席”相媲美。

元明清:

饮食文化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的水准,养禽畜成为肉食的主要来源。

元明清时期

由于城市化的加强,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这一时期,中国饮食文化走向成熟。清代满族入关后,满族统治者将其关外特有饮食、原料带入关内,与内地汉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相融合,出现了最有代表性的“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是中国古代孔府菜系和满族关外菜系相结合的产物,其规模宏大、用料华贵、菜点繁多。

(二)中国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和发展性

2.层次性:“看人下菜碟”

3.地域性:菜系

4.民族性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绪论 第一节、“文化”的界定 1、文化的来源: “文”的本意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是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武功”相对。 “文”还有“天文”与“人文”之分,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易·贲卦》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化”本意是“改”。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许慎《说文解字》“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生万物。” 宇宙生成之后的“演化”和“分化”。又分自然之演化和人为之教化。《易·系辞》“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荀子·不苟》“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注释为“化谓迁善也”。这里指的是教化。(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化”指发生了质变的变化才叫“化”。所以“化”不仅包括运动变化的思想,也包括量变到质变的思想。) “文化”合在一起——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指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概念的界定 (1)广义文化: 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三个特点: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 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类的心态部分。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三个特点: 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活动为内核的; ②狭义文化关注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特点。适宜于人类文化学、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及外国文化课件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改造着“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1,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是文化创造的基础 2,制度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 3,行为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 4,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社会心理: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大众心态 心态文化 基层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 高层意识形态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1,持续性 2,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 纵: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 横: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3,早熟性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1,家天下的延续 ①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②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还深深地影响到广大的民众 举例: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为反对王莽的新朝,都去找西汉皇室的后裔作为自己的旗帜:绿林找来刘玄,赤眉找来刘盆子 ③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④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历代皆沿袭下来 2,封国制度不断 中国历史上不少严重的封王反叛,封国制度依然存在是宗法关系严重存在造成的,封国之王与皇帝为同姓,是一个血缘家族

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

绪论思考题 一、文化的三个层次及文化本质特征是怎样的? 1.三个层次:(1)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化成果的大文化观; (2)主张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将文化理解为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2. 文化的一般与本质特征: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核心是人,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是人类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形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工产品同自然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文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具有无限展开的丰富性;文化即历史,文化是文化共同体所享有的。 二、文化力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巨大力量,可以称之为“文化力”或“文化生产力”,它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在文化领域内塑造历史的一种力量。 三、对文化从其基本结构的角度来分类是怎样的? 从文化基本结构的角度来看,文化可以分为: 1. 物质生产文化; 2.制度行为文化; 3. 精神心理文化三类。 四、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文化主要具有六大功能,即:记录、认知、传播、教化、凝聚、调控功能。 五、中国当代文化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今天的中国当代文化主要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三元汇一、浑然一体的交融会通型文化。传统文化在文化整体中保持了一种漫漶而又深邃的基础性,马列主义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十分深厚的当代传统,已上升为主导性意识形态文化;而西方文化却在迅速渗透并改变着中国当代文化性质。 六、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生境界论有何特点? 最主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热爱生活、自然、生命,泛爱众生。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佛家无不如此。 最突出的特征是: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古代哲人无不追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善、真、美的和谐统一。并希望道德主体在一种切入和生命的发挥中把握自己的本心,认识自我,并通过此以体验到自然生命之道与宇宙精神,达到与宇宙自然相通相感,相参相配,领悟到“气陶化而播流,物受气而含气”的生命创造的乐境。 第一章思考题 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什么能长期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统治地位? 1.首先是由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所致; 2.其次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残酷的经济剥削所致;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1、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专指精神产品 4、文化内涵: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性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7、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 8、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9、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0、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1、中国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5.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1、山西“天下形势”:历来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太行山脉中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是内迁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不失大陆的整体性1.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练习在一起2.地理通道 3、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化的道路和文化方向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4、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5、司马迁天下划分四区1.山西2.山东3.龙门---碣石4. 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6、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7、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用1.不违天时的观念2.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8、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 9、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1.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2.林木的滥砍滥伐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1、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打制石器的使用 2、新石器时代的特征1: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 3、五帝:皇帝、颛顼、高辛、尧、舜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提纲.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本学期讲授的主要内容 ●二、文化界说 ●三、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四、文化的危机 ●五、为文化的发展曲尽绵薄 ●六、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方法 ●七、思考题 ●八、参考书目 ●九、课前演讲安排 本学期讲授的主要内容 1、中国文化的基本构成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文化界说 ●1、文、化及文化 ●2、经典定义的举凡 ●3、文化四层次说 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文化 ●其一,“中国”,其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 ●其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主体。 ●其三,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 ●2、中国传统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文化 ●3、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 ●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 ●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文化的危机 ●1、文化的泛化 ●2、文化的软化 ●3、文化的固化 为文化的发展曲尽绵薄 ●1、做一个清醒的文化人 ●2、做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人 ●3、做一个胸怀宇宙的文化人 文化是社会的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的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它是

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 ?a普芬多夫(德) ?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泰勒《原始文化》 ?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特性,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 ——蔡元培《何谓文化?》 ?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有价值的共业也。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文明社会形成的生活的方式。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化的态度》 《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从广义上说,指人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辞海》 广义文化又叫大文化,主要着眼于人类和一般动物、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独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又叫小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也就是仅指精神文化,不包括物质文化的部分。 ?最通用的定义是: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这里强调了人在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和地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王宁:中国文化概论习题(答案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知识

绪论 ▲文化现象: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文化) △文化传统: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四分法:1、生产生活文化2、制度文化3、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4、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祯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广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游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证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大一统的观念就是“天下”的观念。 ▲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 △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广济河3、金水河4、惠民河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 △先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新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特征:1、原始农业的出现2、器的制造3、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前时期(公元前8000-前5000)仰韶文化后时期(公元前5000-前3000)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 ▲新石器时代三大文化成就:农业(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谷物农业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弄呀)、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三皇五帝传说:五帝的谱系: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夏、商、西周文化进程:(尚忠夏)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夏文化特点:夏道遵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商代始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文化特征:尊神、事鬼,先鬼后礼;西周的历史功绩:在众多的人群中,粘平各组的族性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国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 ▲西周的分封制,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东周)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二是民力的大发展。 ▲百家争鸣,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观点有“仁者,人也”、“他人也是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

书本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 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 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 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完全版)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6、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1)、以人文为主 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提高自身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注重人的主体精神。中国古代的学术都是指向人,指向人生。所以可以说,中国古代学术就是人学。 (2)、以“天人合一”为终极目标 把对人生的热爱推及家庭、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并进而推及宇宙万物。 7、本章思考题 z 你认为“文化”该如何定义? z “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怎样? z 试用“文化具有民族性”评价“全盘西化论”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本书概论中国文化,在编章展开之前,有必要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是为绪论。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日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层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所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日“经纬天地日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日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

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西方各民族语文系统中,亦多有与“文化”对应的词汇,不过它们相互之间还有细微差别。拉丁文Culture,原形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重意义。与拉丁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英文、法文,也用Culture来表示栽培、种植之意,并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这就与中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文治教化”内涵比较接近。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a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才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从这层意义上分析,Cultura的内蕴比“文化”更为宽广,而与中国语言系统中的另一词汇“文明”更加切近。“文明”,从词源学上追溯,正如唐人孑L颖达疏解《尚书·舜典》“睿智文明”时所说:“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日明”,“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尤其是对火的利用)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简言之,“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共称四大“文明古国”而不称“文化古国”,原因正在这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