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丝分裂导学案

有丝分裂导学案

有丝分裂导学案
有丝分裂导学案

6.1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学习重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习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的数量的变化。【知识回顾】

1.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和。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2.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四者之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2条染色体

1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学习过程】

(一)细胞周期

1.定义:的细胞从开始,到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和。

常见的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茎的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

2.阶段:

(1)分裂间期:90%~95%

(2)分裂期:5%~10% 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复制螺旋化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加倍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之前,是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完成和,同时细胞有适度的。

2、分裂期:是一个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分为四个时期、、、。

①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每条染色体包含条由一个共同的连接着的;解体,消失;由细胞的两极发出,形成,染色体的分布在的中央。

②中期: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到细胞中央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③后期: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并由牵引这两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移动到细胞的两极,从而实现

的平均分配。

④末期:染色体解螺旋为;同时,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________和_______,形成两个新的。这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由中央向四周扩展为新的,从而使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思考:

1. 赤道板与细胞板有什么区别?

2.DNA加倍的时期,原因是

3.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原因是

4.图2-7所示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根据图回答:

(1)此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2)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3)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5.根据表格中数据绘制染色体、DNA含量变化曲:

【巩固训练】

1.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

D.④

2.用物理方法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将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A.间期

B.中期

C.前期

D.后期

3.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 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 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D. 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4.间期细胞内发生复杂的变化,其中复制的结果是()

A.DNA分子数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B.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目都增加一倍

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不变.

5.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 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板形成

D.DNA分子进行复制

6.水稻体细胞中有24个染色体,连续分裂2次,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A.12

B.24

C.48

D.36

7.在细胞周期内,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8.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作用是()。

A. 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B. 形成细胞板

C. 表成细胞核膜

D. 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9.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出现发生在()

A.间期B.前期C.后期D.末期

10.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A.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B.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C.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

D.以核糖体为原料合成核酸

11.(1)核膜、核仁消失于期,重新出现于期。始终看不到核膜、核仁的时期

(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于期,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期。

(3)纺锤体形成于期,消失于期。

(4)DNA加倍是在期,原因是。

(5)姐妹染色单体产生于期,消失于期。

(6)染色体开始出现的时期是消失的时期是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原因是

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7)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 1:2:2的时期是

12.下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请据图回答(用图中字母表示):(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___________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是在______________

(3)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开是在____________

(4)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是在__________

(5)从图中可见,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数量是稳定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总结内容收获

不足

a b c d e f g h i j k 2

1

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人教社版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一册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学习是学生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的。本节是本章的开篇,学习内容包括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进一步认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深入分析有丝分裂变化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胞分裂的整个生理过程是复杂而抽象的,学生仅凭借书上的几幅插图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遗传物质的变化规律,难度较大,教师要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通过模型或电教手段把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现出来。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提高学习生命科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 (2)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3)说出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排列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学习有丝分裂的过程,形成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的观点。 三、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以及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变化。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五、重难点突破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采用“情境-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从“冠军西瓜”、“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等图片入手导入新课。 通过设问:“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引出有丝分裂。 图形分析:细胞周期的含义,并通过习题巩固,展开有丝分裂过程的学习。告诉学生这是一堂生物美术课,考验大家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形前后对

2017届细胞分裂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_图文.docx

细胞分裂专题复习 (一)有丝分裂(第一课时) 【考点解析】 模拟实验 二?细胞生长: 【例1】(09江苏卷)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②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③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④ 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①②③ 三.细胞的增殖 B.②③④ (真核细胞) C.①③④ D.①②④ 1 ?无丝分裂 实例: 特点: 2?有丝分裂.…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受精卵进行分裂、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增殖也是通过有 丝分裂完成) (1)细胞周期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a b c d II 丨I I 丨 b+c 是一个细胞周期,A 但a+b 不算细胞周期 【例2】、右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③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一甲的全过程 A. ③ B. ??@ 【知识网络】 细胞不能无限生长原因 模拟细胞表面积和体枳关系,探讨细 胞不能无限长人原因 细胞周期 过程与特点 意义 实验:观察洋 细胞的生长 ▲ 细 .细胞增殖 / 二? ------ 细胞的e 命历程 变 r 细胞分化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真核A 细胞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葱根尖细胞的 有丝分裂 细胞全能性 减数分裂 、 表现 >根本原因 特点 过程与特点 意义 意义 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一乙的全过程 C.③ D.④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时期染色体特点其他特点图像数目变化规律 间期 2 N 呈细丝状染色质 状态,每条染色体经复 制后,就含有2条姐妹 染色单体 ①合成了大量的 蛋白质②时间比分 裂期长很多③细胞 有适度的生长 前期2N 由细丝状染色质 变成染色体,排列散乱 ①出现纺锤体 ②核仁解体、核 膜消失 中期2N 每条染色体的着 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 牵引,着丝点排列在赤 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 稳定,数目清晰 ①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实际不存在②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 时期 后期4N 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 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 细胞两极运动 纺锤丝缩短,移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 相同 末期2N 染色体变成丝状 染色质 ①核仁、核膜重新出现②纺锤体消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适度的生长,参与的细胞器都是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都 在间期复制,后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 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细胞周期的理解 1.定义: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 成时为止。 2.产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细胞等等。 3.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表示方法和图解

(1)图示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A→A,a+b或c+d,a→f,A+B+C。其中表示分裂间期的是A→B,a或c,a+b。表示分裂期的是B→ A,b或d,c→f。 (2)柱形图中,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分子的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含量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2期和分裂期。 (3)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时,看到的多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4)分裂间期:是指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它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如下图所示)。分裂间期分为三个阶段:①DNA合成前期(G1期),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细胞较快地生长,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地增多而增大; ②DNA合成期(S期),此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 期),此期DNA合成终止,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③DNA合成后期(G 2 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

高中第章第节 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学案教案

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随堂巩固练习】 1、下列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番茄果实(B)洋葱鳞片叶(C)洋葱根尖(D)叶表皮细胞 2、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据图回答: (1)A过程叫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 (2)C过程叫__________,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 (3)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_______ 。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 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5)观察时,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此时可以慢慢地移动,从邻近的区细胞中寻找。该区细胞的特点 是。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实验中使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②使用的酒精的体积分数为65%③使用的龙胆紫染 液的质量浓度为0.01g/mL④解离液的两种液体的配制比例为1:1⑤解离的时间为10~15min ⑥漂洗的时间约为10min⑦染色的时间为3~5min (A)①③④⑥⑦(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⑦(D)②③④⑥⑦ 4、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漂洗→解离→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5、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被染色的是 () (A)整个细胞(B)整个细胞核(C)核仁(D)染色质和染色体 6、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看到解离后的根尖变酥软,原因是() (A)龙胆紫使细胞变软(B)酒精使细胞变软 (C)盐酸使组织细胞分散(D)根脱水变软 7、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同一个视野里数目最多的是处在 的细胞。因为。 8、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是() 9、下表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所看到的一些状况,分析回答: (1)该细胞是根尖部位的细胞。 (2)这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3)若要把这个细胞进一步放大观察,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按顺序排列。 A.朝右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B.朝左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D.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E.开大光圈,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F.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2019届二轮复习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学案(适用全国)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3)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实验步骤 考向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原理与操作

1.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过程所用的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而成的 B .乙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C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D .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参考答案】C 胞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D 正确。 易错警示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3个易错点 (1)不清楚“解离”的作用原理,误认为可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 (2)不清楚细胞具有的相应结构,误认为赤道板也能观察到。 (3)对取材原理不清楚,误认为根尖任何部位的细胞都可作为观察对象,实际上只有分生区细胞才可以作 为观察对象。 2.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如表所示(“+”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 实验人员 [来源:][来源:] 操作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甲 根尖1~3 mm 处 - + + + 乙 根尖1~3 mm 处 + - + + 丙 根尖5~7 mm 处 + + + +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答案】C 考向二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探究 3.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 d、5 d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 ,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有丝分裂指数是10%的含义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10%,说明90%左右的细胞处于间期,故A项正确;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B项错误;由图可知,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C正确;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D正确。 4.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完成了如

二轮复习学案---细胞增殖

【考纲要求】 专题5细胞增殖 1 .细胞的有丝分裂(n);2.细胞的减数分裂(n); 课前预习 一、绘制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 二、基本概念辨析 1、观察右图,完成以下问题 ⑴ 此细胞进行________ 分裂,处于_________ 时期,共—个四分体; ⑵ 图中有染色体―个,DNA__个,染色单体___个,染色体组 ⑶A和B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分裂时将___________ ; A和C是_ ⑷1和2是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分裂时将 , 2和3是__________________ 个。 细胞分裂时可能____________ ,细胞分裂时可能______________ F列是表示细胞周期的方法。据图回答问题 3C 4C UNA相姉含童(匚》 (1)只有__________ 的细胞(即进行_________ 分裂)才有细胞周期。 (2)甲图中__________ 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乙图中______________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丙图中B表示正在进行_____________ 的细胞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部位 分裂起始细胞 子数目 细名称 胞 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比亲代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染色体复制次数 同源染色体有无 行为无联会等有现象,同源 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无 联系都有和的变化。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课堂探究考点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判定 【高考链接】 (2015?天津)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 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卵细胞胚胎细胞 【知识在线】 说出以下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时期及细胞名称 1. (2014?天津)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 染色体DNA 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2. (2013 ?天津)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有丝分裂学案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 命制人:袁庆红审核人:付强日期:2011-12-6 【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4.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预习学案】 一、生物体的生长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______,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________,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的_____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二.细胞增殖 1.意义: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2.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连续的过程。 3.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___________的细胞,从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分裂间期:主要变化:完成_______的复制和______________的合成。 四.无丝分裂 1.特点:没有出现_____________的变化。 2.实例:_____________的分裂。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关试剂及作用 ⑴解离所用药液是由质量分数为15﹪的______和体积分数为95﹪的________按1:1混合,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 ⑵漂洗所用液体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便于染色。 ⑶染色用0.01g/ml或0.02g/ml的_________溶液,能使________着色。 2.装片制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装片的步骤 ⑴先放在________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________,排列紧密。 ⑵再用_________观察。⑶统计视野中__________的细胞数。 预习检测: 1、下列生物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看不到染色体的是() A.大肠杆菌、蓝藻 B.酵母菌、草履虫 C.洋葱、黑藻 D.蚯蚓、蛔虫2、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出现发生在() A.间期B.前期C.后期D.末期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细胞分裂教学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细胞分裂教学案 一、教学内容: 复习细胞分裂 二、教学目标 1.细胞周期(了解) 2.有丝分裂(综合应用) 3.无丝分裂(了解) 4.减数分裂(综合应用) 5.细胞的分化、癌变与衰老(理解和掌握) 三、复习过程: 1.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数目为2N) 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比较 3.细胞分化在达到最大限度。 4.细胞癌变的原因:外因1 2 3 内因 四、典型例题 [例一] 下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推断:

①有丝分裂后期开始在() A. 5分钟 B. 10分钟 C. 0和10分钟之间 D. 十几分钟以后 ②上图曲线B代表() A. 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 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 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D. 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间距离。 例题二.如图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__。 (2)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 (3)代表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_,其数目在各时期的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 示)________________;代表DNA含量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其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例三、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③细胞质和核物质均等分配④同源染色体分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题四图4-14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图4-14 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细胞有丝分裂练习题

细胞有丝分裂练习题 1. 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相关过程中 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2中的i、d、m区段 B.一个细胞经过图2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8个子细胞 C.图1和图2中,只有Ⅰ细胞和g、i对应的区段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1中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Ⅱ和Ⅲ,图2中a、f对应的区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2.(2010,汕头)下列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染色体的元素组成与核糖体基本是基本一样的 ②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③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都可以看到染色体 ④减数分裂过程中初级性母细胞与次级性母细胞中都存在染色体 ⑤大肠杆菌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 ⑥人的骨髓细胞在进行增殖时,也会有染色体的出现 A.①③⑥ B ③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3. 下图为某一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和相关图形,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图A、D、E对应图F中BC阶段,图B、C对应图F中DE阶段 B.图C所示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C.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为图A、C、D、E D.动物睾丸中可以同时含有上述A-E所示时期的细胞 4. (2013江西)一般细胞分裂情况下,与其他过程不处同一时期的过程是() A.细胞体积增大 B.中心体的倍增 以高度螺旋化状态存在 D.DNA中A和T碱基之间氢键的断裂 5.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时间为2h B.15N会出现在细胞中的DNA和某些蛋白质中 C.蚕豆根尖细胞的中出现赤道板的时期有0~2h、~、~ D.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6.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 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B.处于图3中B→C段的可以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7.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辜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辜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表示精原细胞,也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导学案 - 2

第六章 第1节《细胞的增殖》导学案2 编写人:李师登 审核人:高一生物组 编写时间:2018-2-4 班级: 组号: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画出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并描述各时期的特征; 2.能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分析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3.能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能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知识链接】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有丝分裂过程,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 → → → → →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两个子细胞 【学习过程】 一、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 → → → →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二、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___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__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1: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试分析它们的作用。 细胞器 作用时期 作用 核糖体 主要在间期 中心体 前期 高尔基体 末期 线粒体 各时期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 中心粒在间期___________,形成两组。 高等植物无中心体的复制, 低等植物存在中心体的复制。 分裂前期 (纺锤体形成 方式不同) 移动到细胞两级的___________周围发出许多 形成纺锤体 细胞两极发出 ,形 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分裂末期 (细胞质分裂 方式不同) 没有形成 , ,把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在细胞的 处形成细 胞板,向细胞四周扩展成新细胞壁,将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主要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增值体细胞的主要方式。 二、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胞质分裂)。 三、有丝分裂 1.过程(以动植物细胞为例) (1)细胞核的分裂 分裂间期:(复制合成非等闲)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G1期: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S期:DNA的复制 G2期:有丝分裂所必须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中央,纺锤体出现 A.染色质经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B.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核膜解题,形成分散的小泡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A.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B.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便于观察和研究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A.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独立的染色体 B.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 C.两套相同的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 末期:(两体消失膜仁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A.染色体伸展重新形成染色质状态 B.核膜重新形成 C.核内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同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细胞质的分裂 时间: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

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

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 官林中学任圆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简述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客观的认识生命现象,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对细胞分裂图象的观察、学习以及绘图练习等活动,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能力方面 通过对细胞周期内染色体变化图象的观察,培养学生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3)有丝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2)以动态观点去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共分为2课时。“细胞增殖”是一种生命现象,也是细胞生命历程的起点,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本节是历年来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后面几节内容如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及癌变的基础,乃至为学习必修二模块遗传和变异的中减数分裂和选修课程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三章第二节中已经学习过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换关系,这些知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以其所知喻其不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对细胞增殖的了解非常少,对于由受精卵发育成人体,一个细胞增殖为1014个细胞,学生知道其中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但细胞分裂和细胞增殖是不同的概念,应给学生解释清楚。 四、教学方法和教前准备 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分析教学法提问法比较教学法,图形直观教学法,讲练结合的方法 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制的染色体一组 五、教学模式 问题-概念-题组互动-生成参与-合作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完整版)《有丝分裂》复习课教学设计

《细胞增殖》复习课教学设计 宿州二中潘景景 一、设计思想 本节复习课想通过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运用坐标曲线,归纳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 ⑵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⑶说出细胞分裂的意义。 2.技能目标 ⑴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⑵运用坐标曲线归纳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变化,培养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 1、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阶段特征; 2、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及图形关系; 3、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四、教学难点: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及其特点。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对于生物体来讲,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必修一这一整本书就是以“细胞”为主线来认识生命活动的现象,前三章我们认识到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以及细胞的结构,四五两章主要对细胞的功能及其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认识,最后一章涉及到了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产生,生长,分化,衰老,凋亡。今天我们先复习细胞生命历程中的第一个过程,就是细胞的产生。 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我们知道,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细胞。对于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来说细胞分裂的意义重大。对于单细胞生物体来说,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生物体内,也不断地有细胞衰老和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的加以补充。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我们已经学习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无丝分裂,有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例析有丝分裂的结果和意义是子代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是一致的,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来进行解释。 一、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DNA的关系图 下图中A是通常所说的一个染色体(质),B是经过复制的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完全相同的,其含有的物质也与A完全相同,它们通过一个共同的着丝粒相连。B的着丝粒分裂后,就变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C)。也就是说,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粒分裂之前,染色体的个数不变,但包含有染色单体,也仅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染色单体。 A的一个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而B的一条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2个染色单体上。C中每个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的计算: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体数。 特别提醒: (1)染色体数目的计算,以着丝粒为依据(人为规定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是几个染色体)。 (2)一条染色体上DNA的数目在复制前后不同:当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没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 例1、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列中的() 解析:本题以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为核心考点,综合考查识图、分析判断能力。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比有两种情况:在染色体中无单体时,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比为1∶1;在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时,因为每一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即一个染色体上有2个DNA。 答案:A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6.1.2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相关曲线含答案

第2课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相关曲线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2.用文字或图示的方式正确表达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量变化。3.正确使用工具进行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 |基础知识| 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无丝分裂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间期 无中心粒的倍增完成中心粒的倍增 前期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 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 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 (1)概念:由于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叫做无丝分裂。 (2)过程: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细胞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 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选材依据的原理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适宜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易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观察依据的原理 ①分生区细胞的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些细胞正在分裂。 ②区分不同时期的依据: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不同。 ③染色体特性: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2.实验步骤 (1)装片的制作 ①取材:取洋葱根尖2~3 mm 。 ②解离: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浸泡3~5 min ,到根尖酥软。 ③漂洗: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 ④染色: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3~5 min 。 ⑤制片: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压载玻片。 (2)观察????? ①低倍显微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②高倍显微镜:先找分裂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 (3)绘图: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 |自查自纠| 1.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 ) 2.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 3.蛙受精卵发育过程中不能发生DNA 的复制( ) 4.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 5.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 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在末期形成( ) 8.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 9.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应选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 10.漂洗是为了洗去细胞内部的盐酸,因此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对染色体(质)的染色。(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有丝分裂导学案

6.1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学习重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习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的数量的变化。【知识回顾】 1.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和。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2.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四者之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2条染色体 1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学习过程】 (一)细胞周期 1.定义:的细胞从开始,到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和。 常见的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茎的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 2.阶段: (1)分裂间期:90%~95% (2)分裂期:5%~10% 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复制螺旋化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加倍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之前,是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完成和,同时细胞有适度的。 2、分裂期:是一个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分为四个时期、、、。 ①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每条染色体包含条由一个共同的连接着的;解体,消失;由细胞的两极发出,形成,染色体的分布在的中央。 ②中期: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到细胞中央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③后期: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并由牵引这两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移动到细胞的两极,从而实现 的平均分配。 ④末期:染色体解螺旋为;同时,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________和_______,形成两个新的。这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由中央向四周扩展为新的,从而使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思考: 1. 赤道板与细胞板有什么区别? 2.DNA加倍的时期,原因是 3.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原因是 4.图2-7所示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根据图回答: (1)此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2)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3)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人教社版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一册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学习是学生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的。本节是本章的开篇, 学习内容包括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进一步认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深入分析有丝分裂变化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胞分裂的整个生理过程是复杂而抽象的,学生仅凭借书上的几幅插图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遗传物质的变化规律,难度较大,教师要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通过模型或电教手段把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现出来。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提高学习生命科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 ( 2 )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3)说出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排列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学习有丝分裂的过程,形成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的观点。 三、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以及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 的数量变化。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五、重难点突破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采用“情境-问题- 探究”的教学模式,从“冠军西瓜”、“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等图片入手导入新课。 通过设问:“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引出有丝分裂。图形分析:细胞周期的含义,并通过习题巩固,展开有丝分裂过程的学习。告诉学生这是一堂生物美术课,考验大家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形前后对比,弓I导学生得出各个时期的特点,并分析各个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 进一步解释有丝分裂的特征,即保持细胞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稳定。 最后请同学手绘细胞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有丝分裂过程。 六、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问题探究性学习、讲授启发弓导、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绘图等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学案

课题: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学案 授课日期 总课时 探究设计: 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____、____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或染色质)易被____染料着色,可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____的形态特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区别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技术。 3.初步掌握绘生物细胞图的方法。 材料用具:洋葱、盖玻片、载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___的盐酸,体积分数为___的酒精,质量浓度为______的龙胆紫溶液。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取材和解离。剪取根尖时,一定要剪取____、_____的根尖,同时注意剪取的时间,一般在中午10点左右,分裂旺盛。解离一定要___,待根尖酥软为止。 2.注意事项: (1)解离完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_____,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2)染色时间不要太长,一般____分钟。 (3)加盖玻片时,注意防止产生____。 (4)压片时,要尽可能使细胞___,细胞在盖玻片下分散呈云雾状。 (5)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疑难解析: 本实验是一个用观察法进行的验证类实验,重要启示是为达到观察目的选择、处理观察对象和选择观察方法。 1.选择观察对象:本实验观察的对象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经常发生在分裂旺盛的部位(根尖、茎尖的分生区),因此实验材料必须选择这些部位,才能保证制作的装片可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分裂图像。 2.处理观察对象:本实验观察的重要对象是染色体的变化,为了使其在细胞图像中凸现出来,制作装片时要给染色体染色。由于染色体由核酸组成。因而选用碱性染料效果会好。 3.选择观察方法: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细胞水平的观察实验,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来观察(间接观察法)。 4.根尖解离时间要严格控制。用盐酸解离是因为盐酸能溶解细胞间质,使细胞彼此分离,解离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解离充分的标准是根尖酥软。 5.漂洗和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漂洗的目的是洗去附着在根表面的盐酸,保持碱性条件以利于染色。染色的时间为3—5min,染色时间过短会使染色体着色不深,染色时间过长会使视野一片模糊。 6.由于解离时解离液已经杀死了细胞,所以实验中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

有丝分裂复习学案

教师寄语:时间,你不开拓它,它就悄悄长出青苔,爬上你生命的庭院,把你的一生掩埋 有丝分裂复习学案 设计人:李丽 审核人:高雪梅 时间: 月 号 学生姓名: 高考考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全国卷) 2.有丝分裂的过程 (1)分裂间期的变化(2008年山东选择6) (2)分裂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3)分裂期中染色体和DNA 的数目变化 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2007年山东选择1) 知识梳理: 考点一、细胞周期 什么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1、概念的理解 起止点: 两个阶段: 2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 常以数轴或圆形图,考查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对此类图形的解读有一个关键点: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长的为分裂间期,且在前, 分裂期时间短且在后,分裂期结束时是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一直再到分裂期结束,才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3、典型例题: 如果a d 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 和b 为一个细胞周期 B 、 c 段结束时,DNA 含量增加一倍 C 、 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 段 D 、 b 和c 为一个细胞周期 思维拓展:圆周法该如何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考点二、有丝分裂过程 1、分裂间期的变化及分裂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染色体行为 G1期 分裂间期S期 G2期 分 前期: 裂中期: 后期: 期末期: 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 通过对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辨析来考察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牢记各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自己动手画出简图,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小试牛刀,历练自我 以体细胞2N=4为例画出高等动物(植物)有丝分裂中期、后期的图像 思维拓展,完善自我 假设你所画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在所画图上标出基因。并思考:(1)相同基因什么时期分开? (2)后期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上基因的组成? (3)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的个数? (4)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