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丝分裂学案

有丝分裂学案

有丝分裂学案
有丝分裂学案

有丝分裂

【学习目标】

1.明确有丝分裂的时期特点

2.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基础知识过关】

认真复习本部分的内容,独立完成基础知识过关。

1.请默写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请根据要求画出细胞图:

(1)画出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图(2n=4)

(2)画出一个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图(2n=6)

3.请在同一个坐标内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4.写出动物有丝分裂和植物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

【限时跟踪练习】

1.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于分裂期的(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该时期是( )

A.前期B.中期

C.后期D.末期

4.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视野内最多的细胞是( )

A.间期细胞 B.前期细胞 C.中期细胞D.后期细胞

5.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的时期是( )

A.间期 B.前期C.中期 D.后期

6.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的时期是(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D.后期

7.有丝分裂过程的中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核仁消失

B.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

D.连接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着丝点分裂

8.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染色单体( )

A.40条B.20条

C.10条D.0条

9.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周期性变化,在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肯定不可能如图所示(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D.后期

10.连续分裂的植物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是( )

A.新细胞壁形成后B.核膜、核仁出现时

C.染色体出现时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时

11.以下是小何对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

期模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③B.②④

C.①⑤D.③⑤

12.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显著变化是( )

A.DNA分子复制B.出现染色体C.纺锤体消失D.形成细胞板

1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前期和中期 B.末期和间期C.前期和末期D.末期和中期

1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

A.核膜、核仁消失

B.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细胞从中间凹陷,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15.人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的结构或部位是( )

A.细胞两极 B.高尔基体 C.核仁D.中心体

16.兔的体细胞有4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 )

①22对②22个③44个④88个⑤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⑥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A.①和⑤ B.③和⑥C.④和⑥ D.④和⑤

17.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期与③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等

B.④期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

C.①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③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18.人皮肤生发层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核中DNA分子数分别为92、92,则该细胞完成分裂后,染色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 )

A.46、46

B.46、92

C.92、46

D.92、92

19.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同时,细胞内出现的显著变化是( )

A.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

B.核仁消失,核膜解体

C.新核形成,赤道板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并移向两极

20.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 )

A.前期或中期 B.间期或末期

C.中期或后期 D.后期或末期

二、非选择题

1.(12分)下面为某高等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就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来说,图中还缺少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2)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有____条染色体;图A表示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两条________分离开来,成为两条染色体。

(3)图C表示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染色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着丝点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1的图示是________;着丝点数与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的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的图示是________。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

________,细胞板的基本组成成分是________。

8.(14分)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B表示____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DNA分子数目为______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与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B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与此结构的形成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时期中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之间的数目关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与A时期相同比例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方框C中把该时期的简易图画出来。

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人教社版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一册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学习是学生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的。本节是本章的开篇,学习内容包括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进一步认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深入分析有丝分裂变化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胞分裂的整个生理过程是复杂而抽象的,学生仅凭借书上的几幅插图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遗传物质的变化规律,难度较大,教师要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通过模型或电教手段把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现出来。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提高学习生命科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 (2)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3)说出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排列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学习有丝分裂的过程,形成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的观点。 三、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以及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变化。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五、重难点突破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采用“情境-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从“冠军西瓜”、“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等图片入手导入新课。 通过设问:“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引出有丝分裂。 图形分析:细胞周期的含义,并通过习题巩固,展开有丝分裂过程的学习。告诉学生这是一堂生物美术课,考验大家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形前后对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时期染色体特点其他特点图像数目变化规律 间期 2 N 呈细丝状染色质 状态,每条染色体经复 制后,就含有2条姐妹 染色单体 ①合成了大量的 蛋白质②时间比分 裂期长很多③细胞 有适度的生长 前期2N 由细丝状染色质 变成染色体,排列散乱 ①出现纺锤体 ②核仁解体、核 膜消失 中期2N 每条染色体的着 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 牵引,着丝点排列在赤 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 稳定,数目清晰 ①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实际不存在②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 时期 后期4N 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 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 细胞两极运动 纺锤丝缩短,移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 相同 末期2N 染色体变成丝状 染色质 ①核仁、核膜重新出现②纺锤体消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适度的生长,参与的细胞器都是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都 在间期复制,后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 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细胞周期的理解 1.定义: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 成时为止。 2.产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细胞等等。 3.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表示方法和图解

(1)图示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A→A,a+b或c+d,a→f,A+B+C。其中表示分裂间期的是A→B,a或c,a+b。表示分裂期的是B→ A,b或d,c→f。 (2)柱形图中,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分子的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含量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2期和分裂期。 (3)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时,看到的多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4)分裂间期:是指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它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如下图所示)。分裂间期分为三个阶段:①DNA合成前期(G1期),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细胞较快地生长,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地增多而增大; ②DNA合成期(S期),此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 期),此期DNA合成终止,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③DNA合成后期(G 2 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之有丝分裂学案Word版

《细胞增殖之有丝分裂》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细胞增殖的意义 2、识别细胞周期并阐明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的各种变化 3、尝试构建细胞分裂期物理模型和曲线图 4、比较说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5、分析归纳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阅读资料】 资料一:多细胞生物的体积一般都会经历由小到长大的过程,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从细胞水平分析,生物体生长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目增多。根据观察和测量,不同动物或植物的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显著差异,例如:大象和小鼠的体积相差十分悬殊,但是构成它们体内相同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却相差不多,也就是说细胞是不能无限长大的。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问题:1、生物的生长主要依赖于什么? 资料二: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细胞增殖来实现的。对单细胞生物而言,通过细胞增殖实现了种族的繁衍。对于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多细胞生物体内,也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问题:你能归纳出细胞增殖的意义吗? 【自主预习——细胞周期】 1、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具有周期性的,即存在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和两个阶段。 2、数据分析:下表是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t/h)

分析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哪此结论呢?(写出两点即可) ⑴ ⑵ 3、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着活跃的物质准备,主要是完成了 。 4、回顾:染色质(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和,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是 思考: ⑴经过分裂间期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发生了怎样变化?这种变化使染色体与 DNA的数目比例发生了怎样变化? (提示:DNA分子自制前,每条染色质(体)中仅含一个DNA分子。) ⑵是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5、分裂间期结束后,细胞进入分裂期。分裂期是一个过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 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即、、、。 6、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为例,请概括说明分裂期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重点是染色体行为 和数目变化)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7、若某植物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尝试绘制出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分裂期各时期的细胞内染 色体变化

高中第章第节 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学案教案

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随堂巩固练习】 1、下列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番茄果实(B)洋葱鳞片叶(C)洋葱根尖(D)叶表皮细胞 2、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据图回答: (1)A过程叫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 (2)C过程叫__________,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 (3)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_______ 。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 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5)观察时,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此时可以慢慢地移动,从邻近的区细胞中寻找。该区细胞的特点 是。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实验中使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②使用的酒精的体积分数为65%③使用的龙胆紫染 液的质量浓度为0.01g/mL④解离液的两种液体的配制比例为1:1⑤解离的时间为10~15min ⑥漂洗的时间约为10min⑦染色的时间为3~5min (A)①③④⑥⑦(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⑦(D)②③④⑥⑦ 4、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漂洗→解离→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5、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被染色的是 () (A)整个细胞(B)整个细胞核(C)核仁(D)染色质和染色体 6、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看到解离后的根尖变酥软,原因是() (A)龙胆紫使细胞变软(B)酒精使细胞变软 (C)盐酸使组织细胞分散(D)根脱水变软 7、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同一个视野里数目最多的是处在 的细胞。因为。 8、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是() 9、下表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所看到的一些状况,分析回答: (1)该细胞是根尖部位的细胞。 (2)这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3)若要把这个细胞进一步放大观察,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按顺序排列。 A.朝右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B.朝左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D.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E.开大光圈,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F.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有丝分裂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

山西省朔州市李林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有丝分裂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生使用时间______ 第___ 周 【课前导学】1.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着丝点与细胞两极距离的变化及分析 2.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比较 3. 通过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课堂识真】 考点一、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曲线模型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 1.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 (1)染色体形态变化规律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互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所以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两种形态。 (2)纺锤体的变化:形成 ( )―→解体消失( )。 (3)核仁、核膜的变化: (前期)―→ (末期)。 (4)中心体变化规律( 细胞) 复制―→分开移向两级―→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 ( 期) ( 期) ( 期) 1~2个2个1个 (5)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2.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核DNA数(2n)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数(2n) 同源染色体对数 染色体组数 3.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 高三教师2012022 8. 16

(1)A→B、L→M、P→Q的变化原因都是。 (2)G→H、N→O、R→S变化的原因都是。 (3)C→D,R→S的变化很相似但不同。 (4)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终点也为。 4.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见下表) 细胞器名称 细胞 类型 时期生理作用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但是主要 是 各种蛋白质(组成染 色体的蛋白质和细 胞内的蛋白质)的合 成 中心体纺锤体的形成 高尔基体的形成 动物、植物整个时期 提醒 (1)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 (2)染色单体形成于,出现于,消失于。 (3)有丝分裂全过程各个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 (4)赤道板与细胞板的区别:赤道板不是,是一假想平面,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板是一真实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出现在。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见下表) 比较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有丝分裂过程 是否有中心 体复制 前期:纺锤体形 成机制不同 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 不同 分裂期间期 高等 植物 细胞 动物 细胞 提醒(1)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中心体的不一定是动物细胞,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形成也与中心体有关;(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不出现中心体的不一定是植物细胞,也有可能是进行或者

有丝分裂学案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 命制人:袁庆红审核人:付强日期:2011-12-6 【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4.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预习学案】 一、生物体的生长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______,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________,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的_____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二.细胞增殖 1.意义: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2.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连续的过程。 3.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___________的细胞,从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分裂间期:主要变化:完成_______的复制和______________的合成。 四.无丝分裂 1.特点:没有出现_____________的变化。 2.实例:_____________的分裂。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关试剂及作用 ⑴解离所用药液是由质量分数为15﹪的______和体积分数为95﹪的________按1:1混合,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 ⑵漂洗所用液体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便于染色。 ⑶染色用0.01g/ml或0.02g/ml的_________溶液,能使________着色。 2.装片制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装片的步骤 ⑴先放在________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________,排列紧密。 ⑵再用_________观察。⑶统计视野中__________的细胞数。 预习检测: 1、下列生物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看不到染色体的是() A.大肠杆菌、蓝藻 B.酵母菌、草履虫 C.洋葱、黑藻 D.蚯蚓、蛔虫2、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出现发生在() A.间期B.前期C.后期D.末期

细胞有丝分裂练习题

细胞有丝分裂练习题 1. 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相关过程中 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2中的i、d、m区段 B.一个细胞经过图2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8个子细胞 C.图1和图2中,只有Ⅰ细胞和g、i对应的区段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1中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Ⅱ和Ⅲ,图2中a、f对应的区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2.(2010,汕头)下列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染色体的元素组成与核糖体基本是基本一样的 ②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③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都可以看到染色体 ④减数分裂过程中初级性母细胞与次级性母细胞中都存在染色体 ⑤大肠杆菌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 ⑥人的骨髓细胞在进行增殖时,也会有染色体的出现 A.①③⑥ B ③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3. 下图为某一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和相关图形,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图A、D、E对应图F中BC阶段,图B、C对应图F中DE阶段 B.图C所示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C.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为图A、C、D、E D.动物睾丸中可以同时含有上述A-E所示时期的细胞 4. (2013江西)一般细胞分裂情况下,与其他过程不处同一时期的过程是() A.细胞体积增大 B.中心体的倍增 以高度螺旋化状态存在 D.DNA中A和T碱基之间氢键的断裂 5.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时间为2h B.15N会出现在细胞中的DNA和某些蛋白质中 C.蚕豆根尖细胞的中出现赤道板的时期有0~2h、~、~ D.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6.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 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B.处于图3中B→C段的可以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7.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辜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辜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表示精原细胞,也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导学案 - 2

第六章 第1节《细胞的增殖》导学案2 编写人:李师登 审核人:高一生物组 编写时间:2018-2-4 班级: 组号: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画出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并描述各时期的特征; 2.能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分析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3.能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能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知识链接】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有丝分裂过程,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 → → → → →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两个子细胞 【学习过程】 一、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 → → → →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二、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___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__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1: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试分析它们的作用。 细胞器 作用时期 作用 核糖体 主要在间期 中心体 前期 高尔基体 末期 线粒体 各时期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 中心粒在间期___________,形成两组。 高等植物无中心体的复制, 低等植物存在中心体的复制。 分裂前期 (纺锤体形成 方式不同) 移动到细胞两级的___________周围发出许多 形成纺锤体 细胞两极发出 ,形 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分裂末期 (细胞质分裂 方式不同) 没有形成 , ,把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在细胞的 处形成细 胞板,向细胞四周扩展成新细胞壁,将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主要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增值体细胞的主要方式。 二、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胞质分裂)。 三、有丝分裂 1.过程(以动植物细胞为例) (1)细胞核的分裂 分裂间期:(复制合成非等闲)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G1期: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S期:DNA的复制 G2期:有丝分裂所必须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中央,纺锤体出现 A.染色质经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B.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核膜解题,形成分散的小泡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A.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B.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便于观察和研究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A.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独立的染色体 B.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 C.两套相同的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 末期:(两体消失膜仁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A.染色体伸展重新形成染色质状态 B.核膜重新形成 C.核内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同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细胞质的分裂 时间: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

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

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 官林中学任圆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简述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客观的认识生命现象,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对细胞分裂图象的观察、学习以及绘图练习等活动,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能力方面 通过对细胞周期内染色体变化图象的观察,培养学生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3)有丝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2)以动态观点去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共分为2课时。“细胞增殖”是一种生命现象,也是细胞生命历程的起点,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本节是历年来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后面几节内容如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及癌变的基础,乃至为学习必修二模块遗传和变异的中减数分裂和选修课程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三章第二节中已经学习过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换关系,这些知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以其所知喻其不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对细胞增殖的了解非常少,对于由受精卵发育成人体,一个细胞增殖为1014个细胞,学生知道其中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但细胞分裂和细胞增殖是不同的概念,应给学生解释清楚。 四、教学方法和教前准备 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分析教学法提问法比较教学法,图形直观教学法,讲练结合的方法 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制的染色体一组 五、教学模式 问题-概念-题组互动-生成参与-合作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例析有丝分裂的结果和意义是子代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是一致的,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来进行解释。 一、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DNA的关系图 下图中A是通常所说的一个染色体(质),B是经过复制的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完全相同的,其含有的物质也与A完全相同,它们通过一个共同的着丝粒相连。B的着丝粒分裂后,就变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C)。也就是说,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粒分裂之前,染色体的个数不变,但包含有染色单体,也仅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染色单体。 A的一个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而B的一条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2个染色单体上。C中每个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的计算: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体数。 特别提醒: (1)染色体数目的计算,以着丝粒为依据(人为规定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是几个染色体)。 (2)一条染色体上DNA的数目在复制前后不同:当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没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 例1、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列中的() 解析:本题以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为核心考点,综合考查识图、分析判断能力。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比有两种情况:在染色体中无单体时,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比为1∶1;在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时,因为每一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即一个染色体上有2个DNA。 答案:A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6.1.2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相关曲线含答案

第2课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相关曲线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2.用文字或图示的方式正确表达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量变化。3.正确使用工具进行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 |基础知识| 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无丝分裂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间期 无中心粒的倍增完成中心粒的倍增 前期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 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 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 (1)概念:由于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叫做无丝分裂。 (2)过程: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细胞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 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选材依据的原理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适宜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易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观察依据的原理 ①分生区细胞的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些细胞正在分裂。 ②区分不同时期的依据: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不同。 ③染色体特性: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2.实验步骤 (1)装片的制作 ①取材:取洋葱根尖2~3 mm 。 ②解离: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浸泡3~5 min ,到根尖酥软。 ③漂洗: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 ④染色: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3~5 min 。 ⑤制片: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压载玻片。 (2)观察????? ①低倍显微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②高倍显微镜:先找分裂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 (3)绘图: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 |自查自纠| 1.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 ) 2.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 3.蛙受精卵发育过程中不能发生DNA 的复制( ) 4.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 5.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 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在末期形成( ) 8.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 9.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应选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 10.漂洗是为了洗去细胞内部的盐酸,因此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对染色体(质)的染色。(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三一轮复习-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础知识导学案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一、考纲要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二、阅读教材(10min) 三、基础检测(10min) (一)、生物体的生长 1.生物体的生长既靠_________ 增大细胞的体积, 还要靠__________ 增加细胞的__________。 2.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__;NaOH 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__。 3.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 __________,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4._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的___________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二)、细胞增殖1.意义:是生物体生长、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基础。 2.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整个连续的过程。 3.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 (三)、有丝分裂 核膜核仁_________期消失,_________期重建,中心体_________期复制,_________期移向细胞两级,_________期平分到子细胞中,纺锤体____期形成,_________期消失,在_________期染色质变为染色体,在_________期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细胞板出现在_________期,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赤道板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在显微镜镜下看不到。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_期活动旺盛。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点: 了_________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四)无丝分裂 1.特点:没有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2.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裂。 (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关试剂及作用 (1)解离用的药液是由质量分数为15%的_________和体积分数为_________的酒精按1:1混合而成的,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 (2)漂洗所用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利于染色。 (3)染色用0.01g/ml 或0.02g/ml 的___________溶液,能使________着色。 2.制作装片步骤: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制片。 3.观察装片的步骤 (1)先放在___________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__________,排列紧密。 (2)再用__________观察。 (3)统计视野中_____________细胞数。 (六). 注意:DNA

(完整版)《有丝分裂》复习课教学设计

《细胞增殖》复习课教学设计 宿州二中潘景景 一、设计思想 本节复习课想通过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运用坐标曲线,归纳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 ⑵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⑶说出细胞分裂的意义。 2.技能目标 ⑴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⑵运用坐标曲线归纳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变化,培养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 1、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阶段特征; 2、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及图形关系; 3、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四、教学难点: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及其特点。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对于生物体来讲,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必修一这一整本书就是以“细胞”为主线来认识生命活动的现象,前三章我们认识到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以及细胞的结构,四五两章主要对细胞的功能及其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认识,最后一章涉及到了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产生,生长,分化,衰老,凋亡。今天我们先复习细胞生命历程中的第一个过程,就是细胞的产生。 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我们知道,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细胞。对于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来说细胞分裂的意义重大。对于单细胞生物体来说,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生物体内,也不断地有细胞衰老和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的加以补充。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我们已经学习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无丝分裂,有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导学案

6.1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学习重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习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的数量的变化。【知识回顾】 1.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和。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2.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四者之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2条染色体 1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学习过程】 (一)细胞周期 1.定义:的细胞从开始,到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和。 常见的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茎的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 2.阶段: (1)分裂间期:90%~95% (2)分裂期:5%~10% 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复制螺旋化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加倍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之前,是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完成和,同时细胞有适度的。 2、分裂期:是一个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分为四个时期、、、。 ①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每条染色体包含条由一个共同的连接着的;解体,消失;由细胞的两极发出,形成,染色体的分布在的中央。 ②中期: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到细胞中央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③后期: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并由牵引这两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移动到细胞的两极,从而实现 的平均分配。 ④末期:染色体解螺旋为;同时,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________和_______,形成两个新的。这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由中央向四周扩展为新的,从而使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思考: 1. 赤道板与细胞板有什么区别? 2.DNA加倍的时期,原因是 3.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原因是 4.图2-7所示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根据图回答: (1)此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2)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3)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学案

课题: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学案 授课日期 总课时 探究设计: 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____、____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或染色质)易被____染料着色,可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____的形态特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区别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技术。 3.初步掌握绘生物细胞图的方法。 材料用具:洋葱、盖玻片、载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___的盐酸,体积分数为___的酒精,质量浓度为______的龙胆紫溶液。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取材和解离。剪取根尖时,一定要剪取____、_____的根尖,同时注意剪取的时间,一般在中午10点左右,分裂旺盛。解离一定要___,待根尖酥软为止。 2.注意事项: (1)解离完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_____,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2)染色时间不要太长,一般____分钟。 (3)加盖玻片时,注意防止产生____。 (4)压片时,要尽可能使细胞___,细胞在盖玻片下分散呈云雾状。 (5)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疑难解析: 本实验是一个用观察法进行的验证类实验,重要启示是为达到观察目的选择、处理观察对象和选择观察方法。 1.选择观察对象:本实验观察的对象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经常发生在分裂旺盛的部位(根尖、茎尖的分生区),因此实验材料必须选择这些部位,才能保证制作的装片可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分裂图像。 2.处理观察对象:本实验观察的重要对象是染色体的变化,为了使其在细胞图像中凸现出来,制作装片时要给染色体染色。由于染色体由核酸组成。因而选用碱性染料效果会好。 3.选择观察方法: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细胞水平的观察实验,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来观察(间接观察法)。 4.根尖解离时间要严格控制。用盐酸解离是因为盐酸能溶解细胞间质,使细胞彼此分离,解离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解离充分的标准是根尖酥软。 5.漂洗和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漂洗的目的是洗去附着在根表面的盐酸,保持碱性条件以利于染色。染色的时间为3—5min,染色时间过短会使染色体着色不深,染色时间过长会使视野一片模糊。 6.由于解离时解离液已经杀死了细胞,所以实验中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学案

【总第28】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学案 课题: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1)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 (3)同一组织细胞,其分裂并不同步进行,可观察到处于不同时 期的细胞。 2、方法与步骤: 过程:解离---漂洗----染色-----观察 步骤: 一:取材:取生长健壮白色的洋葱根尖剪取洋葱根尖部分2mm—3mm。(提示: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时细胞分裂活跃,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多,此时取材最合适) 二. 解离:将剪取的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1:1)的培养皿中,在温室下解离3min—5min, 解离的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提示:注意解离时间。时间过短,则细胞不易被压散,时间过长,则细胞容易被压碎,影响染色) 三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试),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漂洗10min。 漂洗的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 四染色:把根尖放入盛有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中,染色3-5min,使染色体着色 五制片:用镊子取染色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六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再换高倍镜观察。 (提示:1.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2.注意根据染色体的特征,分辨又是分裂的不同时期。3.同一视野中所有分裂期细胞不能全部看到,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各个时期的细胞) 跟踪训练 1、下列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番茄果实(B)洋葱鳞片叶(C)洋葱根尖(D)叶表皮细胞2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实验中使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 ②使用的酒精的体积分数为65% ③使用的龙胆紫染液的质量浓度为0.01g/mL ④解离液的两种液体的配制比例为1:1 ⑤解离的时间为10~15min ⑥漂洗的时间约为10min ⑦染色的时间为3~5min (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⑥⑦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漂洗→解离→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4、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 中染色,被染色的是 (A)整个细胞(B)整个细胞核(C)核仁(D)染色质和染色体 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需要解离根尖的原因是()(A)龙胆紫使细胞染色(B)酒精使细胞变软 (C)使组织细胞分散(D)根脱水变软 6、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同一个视野里数目最多的是处在 的细胞。因为。 7、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是() 8、一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边缘为浅蓝色,中间为白色。下列有关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染色时间过长 B染色时间过短 C解离不充分 D漂洗不彻底 9、(2012山东)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有丝分裂)公开课教案设计

课题有丝分裂课型复习课 教师李立杰班级12林二课时1课时 知识目标1、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2、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 3、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及应用各时期特征解题的能力。 情感 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4、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 方法 问题引导、图形观察、总结归纳、讲授、视频演示、练习等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引入:植物从种子怎样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下面我们就走近植物内部—— 细胞,看一下植物是怎样长大的。植物是通过细胞不断进行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 细胞体积再增大,植物便长大了。有丝分裂是植物体营养细胞进行最普遍的一种分 裂方式。那么什么是细胞的有丝分裂呢?它又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就共同学习这 部分内容。 一、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 1.有丝分裂定义: 2.归纳总结细胞周期:定义 分裂间期 一个细胞周期 分裂期 提问: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时期?(间期、分裂期) 从哪到哪是一个细胞周期?(乙到乙) 讲述:分裂间期占所用时间占细胞周期的90~95%,而分裂期只占用了5~ 10%,充分说明了分裂间期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分裂间期为分裂期的做了 哪些准备? 请看图片注意观察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变化。 3.分裂间期: 学生回 答并完 成学案 1题 学生回 答并完 成学案 2题 学生回 答并完 成学案 3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