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连种植技术

黄连种植技术

黄连种植技术
黄连种植技术

黄连种植技术

1. 选地整地

育苗地,在主产区四川省试行在低山阴坡或半阴坡进行育苗,高山栽培的方法,可提前育出壮苗。如选用生荒地,于播前清除灌木杂草,堆积焚烧作基肥。然后,翻耕20厘米,整平整细作高畦育苗;若选用熟地,于翻土前每亩施入厩肥及土杂肥5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整细耙牛作1.3米宽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深17-2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随即播种。

栽植地,可选用生荒地、林间、熟地栽培。

(1)生荒地栽连:地势选早晚有斜射光、稍具斜坡的山地或平坦地。栽前要进行砍山、翻地作畦、铺土等工序。①砍山,地选后,于头年的秋季,或当年的春季,将灌木杂草砍尽。除选留搭棚架材料外,将其余的残枝落叶堆集烧毁作基肥。②翻地作畦,深翻土地20厘米,然后除尽树根、石块和草根,整平耙细作畦。畦宽视棚桩横距而定。每畦间沟宽40厘米,深15厘米。畦长以10-15米为宜。四周开好排水沟,以便排水。③铺土,将挖起的腐殖质土和落叶混合铺于畦面上,厚15-20厘米。

(2)熟地栽连:地选后,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土杂肥5000千克,翻耕深20厘米,将肥料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按上述规格开畦栽种。

(3)林间栽连:选土层深厚、肥沃、荫蔽良好的阔叶混交林,砍去过密的树枝,保持林间荫蔽度70%左右,依其自然地形开畦栽培。

2.搭棚

棚校长2.2米,可采用较粗的树干或水泥预制行条。顺杆用长4米、径粗10厘米左右的树枝或毛竹。横杆用长2.3米,径粗6-7厘米的树枝或竹杆。遮盖物和四周的篱笆可用长1.3米的树枝或小竹杆编制而成。然后,将椰桩或水泥行条理入土内探50厘米,使地面上部桩高有1.7米左右。桩栽好后,将顺杆用铁丝牢固地捆在桩柱上,再将横杆捆在顺杆上。然后,在其上面均匀地铺盖遮盖物,使棚内荫蔽度达60-70%。最后,将围篱、棚栏、棚门装好,以防兽害、风吹和日晒。

2. 栽种

一般可于早春2-3月解冻后、夏季5-6月和秋季9-10月移栽。以采用3年生连苗移栽成活率最高。栽时,选阴天或雨后随起随栽。选取的连苗应具有4-5张叶片。然后,每100株捆成1把,剪去过长的须根,用水将苗根上的泥土淘洗干净。据主产区经验:采用钥酸铵1:500倍;水溶液浸根2小时,或用5ppm 2,4-D溶液浸根12小时,可促进幼苗发根和加速生长。栽时,按行株距10×10厘米,用栽秧刀开穴

岩黄连高效栽培技术

岩黄连高效栽培技术 植物网10月26日资讯:岩黄连是黔、桂高寒山区珍贵的中草药材,该药的主要药物成分是岩黄连碱(脱氢卡维丁),具有独特的抗菌消炎、镇痛和强安定作用。近年来,岩黄连的临床价值越来越高,其加工制成的“岩黄连针剂”常用于治疗乙肝、甲肝和早期癌症等疾病,疗效显著,产品供不应求。为科学开发这一中草药材资源,我们于2000—2003年对野生岩黄连进行株系驯化栽培,全部获得成功,平均亩产干草78.9公斤,亩产值6670元。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一、科学选地。野生岩黄连常生长在海拔600—800米的石灰岩缝隙中,生长环境荫凉少雨。因此,在大田高产栽培时,应选择在阴凉的山中肥地或田块来种植。据我们在不同的海拔、日照和土壤条件下的栽培试验,野生岩黄连在荫湿、凉爽,日照8—9小时、土壤深厚肥沃、偏碱的壤土或砂壤土中生长较好,而在海拔低、气温高、光照强的瘠薄型酸土上长势较差。 二、合理密植。岩黄连株高55—60厘米,株冠40—45厘米。每株有12—14个分枝。为使植株合理采光,在大田栽培时按畦长18—20米、畦宽1.3—1.4米、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起垄,每畦种4行,株距40厘米,亩植3500—3600株。由于岩黄连种粒细小,顶土力弱,开穴直播出苗率低。为提高成活率,栽前宜采用营养杯(6厘米×6厘米)提前50—55天育苗,待长出6—7张全叶后带土移栽,同时每株淋0.5公斤的定根水。 三、重施基肥、追肥。基肥亩施腐熟牛栏粪2500公斤或土杂肥4000公斤;追肥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40公斤,在药苗长至11张全叶时结合中耕除草开穴深施。 四、粮药轮作。在高寒山区利用稻田栽培时,可与中稻轮作;在山地栽培时可与玉米轮作。据2001—2002年在广西东兰县的试验,实行“稻—药”轮作,中稻可在5月中旬播种,6月初抛栽,10月上旬成

黄连种植的注意事项

黄连种植的注意事项 黄连是一味非常常见的中药,它的药性很强,气味比较重,味道极苦,尽管我们可能从没有见过或者是尝过,我们都知道它很苦,毕竟有句古话一直流传到现在,那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所以大家都知道黄连很苦,但是由于它的价值很高,所以在各大中药店和西药的成分中都有它的存在,而且现在也有不少人靠种植黄连发家致富,那么黄连种植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怎样才能高产呢,下面就由亲农网来告诉大家吧。 1、种植时间 黄连种植的季节性并不是特别的明显,但是在种植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的。正常来说黄连可以春、夏、秋三季种植,而冬季是不能种植的,因为冬季的温度太低,种子发不了芽。春天我们一般会三月初进行种植,夏季会选在五月初种植,而秋季一般是在十月底到十一月中旬进行种植,这几个时间段最适合黄连的种子发芽,其次就是它还可以移栽,移栽一般是三月到四月份进行移栽最好,这时的成活率更高。

2、种植条件 黄连的生长并不需要非常多的光照,所以种植它的环境最好是在比较阴的地方,但是市场会有阳光照射但不是直射,其次就是种植地要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然后就是土地尽量选择土层结构较为完整的含有机质较多的沙质土地,这样土壤的通透性和储肥和蓄水性都较强,可以减少一定的田间管理工作量,千万不要选择黏土进行种植,因为不仅产量低而且工作量大。

3、种植方式 种植的方式有两种,但是最常采用的还是用种直播,因为它的萌芽期并不是很久,所以采用直播的方式比较简单,其次就是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进行采种,然后就可以直接播种了,更重要的是产量还非常的不错,不过在这里还是要说一下移栽的注意事项,就是我们要等到黄连苗有十三四片叶子的时候并且施有两年植株生长出来的新植株才可以进行移栽,不然移栽之后的黄连成活率不好而且产量也不理想。

黄连种植技术

黄连种植技术 1. 选地整地 育苗地,在主产区四川省试行在低山阴坡或半阴坡进行育苗,高山栽培的方法,可提前育出壮苗。如选用生荒地,于播前清除灌木杂草,堆积焚烧作基肥。然后,翻耕20厘米,整平整细作高畦育苗;若选用熟地,于翻土前每亩施入厩肥及土杂肥5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整细耙牛作1.3米宽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深17-2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随即播种。 栽植地,可选用生荒地、林间、熟地栽培。 (1)生荒地栽连:地势选早晚有斜射光、稍具斜坡的山地或平坦地。栽前要进行砍山、翻地作畦、铺土等工序。①砍山,地选后,于头年的秋季,或当年的春季,将灌木杂草砍尽。除选留搭棚架材料外,将其余的残枝落叶堆集烧毁作基肥。②翻地作畦,深翻土地20厘米,然后除尽树根、石块和草根,整平耙细作畦。畦宽视棚桩横距而定。每畦间沟宽40厘米,深15厘米。畦长以10-15米为宜。四周开好排水沟,以便排水。③铺土,将挖起的腐殖质土和落叶混合铺于畦面上,厚15-20厘米。 (2)熟地栽连:地选后,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土杂肥5000千克,翻耕深20厘米,将肥料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按上述规格开畦栽种。 (3)林间栽连:选土层深厚、肥沃、荫蔽良好的阔叶混交林,砍去过密的树枝,保持林间荫蔽度70%左右,依其自然地形开畦栽培。 2.搭棚 棚校长2.2米,可采用较粗的树干或水泥预制行条。顺杆用长4米、径粗10厘米左右的树枝或毛竹。横杆用长2.3米,径粗6-7厘米的树枝或竹杆。遮盖物和四周的篱笆可用长1.3米的树枝或小竹杆编制而成。然后,将椰桩或水泥行条理入土内探50厘米,使地面上部桩高有1.7米左右。桩栽好后,将顺杆用铁丝牢固地捆在桩柱上,再将横杆捆在顺杆上。然后,在其上面均匀地铺盖遮盖物,使棚内荫蔽度达60-70%。最后,将围篱、棚栏、棚门装好,以防兽害、风吹和日晒。 2. 栽种 一般可于早春2-3月解冻后、夏季5-6月和秋季9-10月移栽。以采用3年生连苗移栽成活率最高。栽时,选阴天或雨后随起随栽。选取的连苗应具有4-5张叶片。然后,每100株捆成1把,剪去过长的须根,用水将苗根上的泥土淘洗干净。据主产区经验:采用钥酸铵1:500倍;水溶液浸根2小时,或用5ppm 2,4-D溶液浸根12小时,可促进幼苗发根和加速生长。栽时,按行株距10×10厘米,用栽秧刀开穴

黄连的药理作用

黄连的药理作用 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又名川连、味连、鸡爪黄连。以根状茎入药。因其根如连珠而色黄,故名。主要产于中国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以四川栽培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80%,销全国各地,并有出口。黄连是国家保护植物。株高15-25厘米。根状茎黄色,常分枝成簇生状,形如鸡爪,节多而密,生多数须很。复叶基生,叶片卵状三角形,3-5全裂,裂片再作羽状深裂。根状茎用作中药时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功效,可治时行热毒、高热烦躁、泄泻痢疾、口疮、痈疽疔毒等症。药理试验证明,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虫作用,并能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另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成分。 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明显,且呈量效关系。但专家指出,服用黄连素降血糖副作用较大,有一定风险,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其主要副作用可能就是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 黄连素的药理作用: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常用的盐酸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 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它无抗药性和副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葡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包括菌痢)、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有效。对幽门螺旋杆菌也有作用,而能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减轻。 小檗碱(Berberin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较强抗菌作用,对白喉、枯草、百日咳、布氏、结核等杆菌也有抑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和福氏痢疾杆菌对Berberine易产生抗药性,但与青霉素、链霉素与金霉素之间无交叉抗药性.黄连煎剂及水浸液对堇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星形奴卡菌等14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体外及鼠体内阿米巴原虫、沙眼衣原体、滴虫均有抑制作用。

黄连栽培技术

黄连栽培技术 一、栽培方法 1.整地遮荫 过去一直采取搭架。遮荫,破坏森林太厉害,现在利用林下栽和玉米套作、或搭简易棚,通光度保持在40%左右即可,排水良好,土壤湿度50%~60%左右,怕积水和直光,选择半阴半阳,15~25度坡地为好。 整地:先把地表的残渣及石头等杂物清除出棚外,堆成堆,熏烧成黑土,再翻挖2次,整细耙平。然后顺着坡向整成宽130~150厘米,高10厘米的高畦(厢),沟宽16~26厘米,畦面呈瓦背形,并在棚的周围开好排水沟。 畦整好后,每公顷施腐熟牛马粪60000~75000千克;捣碎均匀铺于畦面,然后浅挖,与表土拌匀,再覆盖6厘米左右的熏土。 遮荫:多采用架子棚和简易棚。架子棚是采用砍去竹丛和树木,均作遮荫材料,长216厘米,桩距200~230厘米,行距160厘米,柱埋深30~50厘米,桩高都是160厘米,再搁上檩子及横杆,上面盖遮荫物,荫蔽度要均匀,约60%~70%。 简易棚:用3~5厘米粗的木叉作极,棚高80~100厘米,边裁边搭,栽完一畦,搭一棚。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育苗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法。 (1)种子繁殖法

采种:立夏前后,采移栽3年以上健壮植株所结的种子,当种子呈黄绿色即应采收,晴天摘回果枝堆放室内1~2天,即可脱粒,忌日晒,保持湿润,低温处理,完成种胚后熟。生产中采用温床或腐殖质混合均匀,埋于窖中厚3厘米,上面再覆盖沙或腐殖质土3~6厘米厚,再盖树枝保湿,经常检查。 育苗 ①精细育苗 选半荫半阳湿润肥沃的杂木林或二荒地,砍除杂草和不需要的条木烧炭作肥,搭80厘米左右荫棚及栏边、并深翻土地23厘米左右,做130厘米宽的高畦、畦沟宽30厘米,畦面平整,呈弓背形,无碎石、树根,土细,每公顷施腐熟牛、马粪15000~22500千克,畦面盖1.5厘米厚的熏土。11月份左右取贮藏的种子、拌好20~30倍腐殖质土、均匀撒在畦面(每公顷用种37.5千克左右),再撒牛粪粉或草木灰0.6厘米厚。第二年春苗长出3片叶时结合除草追施清粪水或尿素,施化肥应分多次少量,硫酸按每公顷施75~112.5千克,最好是在晴天叶上无露水时撤施,再用小竹枝轻轻扫一下,使药掉落,防止烧苗。6月份施腐殖质土培土保苗,11月份每公顷施细牛粪或马粪拌草木灰11250千克,利于幼苗越冬。 ③林间青苗 选荫蔽度在80%以上,林高度在300厘米以下的树林。地整好后每公顷播种75千克左右的种子,播法基本同精细育苗,于2月中下旬出苗前,清扫一次落叶,出苗后至移栽前应进行2~3次拔草施

黄连的繁殖方法

黄连的繁殖方法 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等,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米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是常见的一味中药材,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亦可分株繁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黄连的生长条件 黄连喜冷凉、湿润、荫蔽,忌高温、干旱,不能经受强烈的阳光,喜弱光,光照过强时需要遮荫,适宜表土疏松肥沃,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土壤,最适PH值为5.5~6.5。

黄连的分株繁殖 选择3~4年生黄连,雅连(即三角叶黄连)每株有分枝3~4根,味连每株有10~20根,可将这些分枝从根茎处分开,选留根茎长0.5~1厘米的连苗作分株苗,按行株距15×15厘米挖穴,穴深6厘米,每穴栽入1株。栽后覆盖细肥土或腐殖质土,压紧、栽直、栽稳,浇透定根水,以利成活。栽后当年就有70%植株开花结籽,第2年全部开花。分株繁殖具有生长快、种子和根茎产量高、质量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黄连的种子繁殖 1、选种采种:黄连2~3年生植株所结的种子发育不良,发芽率很低,不宜作种用。应采集4~5年生植株所结的种子。于5月上旬立夏前后,当蓇葖果变为黄绿色并出现裂痕、尚未完全开裂时,及时采收充实饱满的果实。 2、种子处理:黄连种子属低温型,且休眠期较长,达9个月以上。需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打破其休眠而发芽。同时种子一经干燥,就丧失发芽能力。因此,必须进行湿砂层积处理,置于低温条件下贮藏,才能完成胚后熟阶段。如先将即将开裂的果实连果柄一同剪下,置室内通风阴凉处摊放后熟2~3天。待蓇葖果开裂后拍打出种子,簸去杂质及扬去瘪籽。然后,将种子与3份湿润的细砂土混拌均匀,装入木箱,可置山洞内贮藏。若少量种子,可趁鲜放入冰箱内,在0~6℃低温下,贮藏180天,其发芽率可达90%以上。 3、播种方法:于秋季10~11月进行为宜。撤播,将保鲜籽与20倍的过筛细腐殖质土,充分混拌均匀撤于哇面上。要播得均匀,播后用木板稍加压实,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再撤益一层厚0.5~0.7厘米的细碎粪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畦面薄盖1层稻草,保温保湿,以利出苗。于翌年早春气温回升后即揭去。每亩用种量3~4公斤,可育苗50多万株。 4、苗期管理 ①搭棚:播后每畦搭一矮棚,高50~70厘米。可就地取材,于畦的两边立桩架横杆,上覆盖遮荫物,如小竹杆、树枝叶等,使棚内荫蔽度均匀地分布在80%左右,采用矮棚育苗,既省工、省料,又可减少雨水对苗床的冲刷,有利连苗生长。 ②间苗:在3~4月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保持株距1厘米左右。

黄连种植壮苗的培育技术

黄连种植壮苗的培育技术 黄连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它是一种生长在海拔800~2000米高山的多年生草本作物。黄连幼苗生育期为1~2年,移栽后生长期为4~5年。四川峨眉山市药农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培育黄连壮苗新经验。 黄连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它是一种生长在海拔800~2000米高山的多年生草本作物。黄连幼苗生育期为1~2年,移栽后生长期为4~5年。四川峨眉山市药农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培育黄连壮苗新经验。他们每年培育出黄连壮苗5000万株,在满足本地大面积栽植外,还大量销售去云南、峨边、金口河、洪雅、新都等地,促进了各地发展生产,药农育苗每亩获得3000~5000元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地药农培育黄连壮苗的技术介绍于下: 一、种子采收黄连种子成熟期在5月份的“立夏”前后,黄连苗移栽后三、四年结出的种子质量好、发芽率高。当种壳变黄,种子变成黄褐色,用指甲挤压肉质呈瓣状无水泡为成熟。采收时,选晴天无露水,用剪刀轻轻将种柄剪断装进布袋运回家,放在室内通风干燥的簸箕或竹席上放置1~2天后,用手轻轻揉搓出种子,去除果皮、枝叶等残渣。脱粒的种子放在铺有塑料膜的簸箕或竹席上摊凉,厚度约1厘米,每天翻动1~2次,放置6~10天,待子粒全部变成黄褐色,手摸自然不沾手时进行贮藏。 二、种子储藏黄连种子采收后就进入休眠期,自然条件下休眠期长达6个月,休眠期过后播种才能发芽,经过安全储藏,才能播种

育苗。黄连种子的生理特性,喜阴湿和低温,怕干枯、日晒和水漬,过干不能发芽,贮藏方法: 1、拌泥沙藏法:取黄连地的泥沙筛去小石块、草根和杂物,干湿度按手捏成团,松开能散为适宜,种子与泥沙的重量比例为1:3,种子与泥沙混合拌匀后储藏在木箱或大口陶瓷缸内,底部垫一层塑料膜,面上盖沙5厘米厚,再盖一层棕叶子。也可靠室内墙脚砌一个宽高均为50厘米,长按需而取的藏种库。高温季节随时开窗通风,藏沙过干时应适当喷水保湿,注意不让鸡犬猫鼠在藏沙上拉屎撒尿导致种子腐烂。 2、净种袋藏法:将种子装在麻袋或布袋内,装量为三分之一袋,封严袋口,然后在室外选一块坡度约15度的地块,挖成深15厘米、宽1米、长按需而定的长方形地坑。坑底放一层2~3厘米厚的河沙,然后将种袋依次放在坑内,压平种袋使袋内种子厚度为3~5厘米,袋面盖细土约5~8厘米厚,藏种坑四周挖排水沟20厘米深,最后用竹木或塑料膜搭遮阳棚保湿避晒,棚高约1米,四周用篱笆拦严。 三、选地整地育苗地选缓坡生荒地最好,因生荒地土质较肥沃,无病菌污染,少生杂草,熟地易生杂草,不宜作育苗地,9~10月份是最佳整地育苗时间。整地方法:砍去杂草树木烧灰备用,挖去树桩草根,捡净石块及残枝落叶,用钉耙或锄头浅翻表土深10厘米,耙细整平土壤,以1.3米宽,长按需而定,顺坡开箱作畦,挖好排水沟。 四、搭遮荫棚在箱背中线上每隔2米打一根木桩,桩高1.6米,木桩上端做成“y”字型弯口,放置绑扎竹木枝丫搭遮荫棚,或用黑色

黄连高产栽培法

《四川农业科技》 多种经营 !" !""#年第!期 黄连又名川连、峨眉连,叶连、雅连、鸡爪连,产于海拔"##$!%##米的山林潮湿、多阴少阳、中性土质地带,四川峨眉山市是主产地区。黄连属多年生草本,育苗生长期!年, 移栽生长期&年,株高!%$&%厘米, 根状茎黄色故得名黄连,常有粗细相等的分枝成簇生状,形如鸡爪,节多而密,具多数须根,根茎入药。 黄连不仅是我国的名贵中药,近年已出口欧美和东南亚各国,身价渐高。川主乡种植黄连近!###亩’!亩(!)!%公顷,下同*,亩产量达+###公斤,培育商品苗子,生产商品黄连已成为该乡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现将其总结出的高产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一、培育黄连壮苗!,采种与保存 栽种+$&年的黄 连均能开花结果,采收季节为每年夏季,采收时将种子柄轻轻采摘装入布口袋里,阴干后除去子壳和杂物得到纯净的黄连种子。在种子休眠保存期为使其不干烂、不霉烂,一般采取泥沙拌贮,用!公斤黄连子拌入-公斤干湿适度的泥沙中,再用透气口袋装封好放在阴凉通风处,随时检查,干湿保持手捏成团,手松散开为宜,发现沙种过干应喷少量清水保湿,待秋冬季播种下地。 +,整地与做架 黄连育苗地选择土 质肥沃的生荒地,除去树根柴草,用锄头浅挖,深度为!#厘米,以!,%米排沟开厢,将土壤整细整平。搭遮阳棚,顺着厢 地中间每隔+米打!根木桩,木桩长约+,+米,顶端做成“.”型便于搭放竹、木横条枝丫遮阳。 -,播种与遮阳 播种时间在深秋初 冬为宜,每亩地用纯种子约#,%公斤,计泥沙种约为+公斤,均匀撒播,然后用杉丫等树枝盖面防日晒和雨打,又起到保湿防旱,提高出苗率,促进苗壮苗齐,确保每亩苗圃地出苗达!#万株,可移栽生产面积-$&亩。 &,施肥与防病 苗期精管最关键, 播下的种子在初春气温回升时开始萌芽生长,检查发现/#0以上种子已发芽变绿色时就应揭开杉丫等覆盖物,随即将枝丫均匀地搭放在遮阳架上,接着清除苗厢上的枯枝落叶和细嫩杂草。待黄连苗长到&叶以上就可以增施苗肥,每亩用尿素#,%$!公斤,干撒或对水喷施均可,春夏秋季各施!次,撒施草木灰还可以预防白粉病,每亩可施%#公斤,施后用竹、树丫轻轻将叶面上的草木灰扫落,以免烧苗。如果苗子发生了白霉病和白粉病,可每亩撒生石灰!公斤,也可以选用多菌灵+%0可湿性粉剂对成%##倍液喷雾,也可交换使用托布津%#0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每隔%$!#天!次,连喷+$-次,效果良好。 二、栽植高产黄连 根据黄连的生长特性,需海拔"##$!%##米地带, 中性土壤地质肥厚,喜阴少阳,需丰富的水分和养料,属多年生草本作物,栽后&$%年收获,只要人为选择 创造好所需条件就能夺得黄连高产。 !,选栽壮苗 黄连秧苗可自己培 育,也可购苗栽植,一般选!$!,%年内的无病嫩苗、壮苗移栽最佳,产量最好,苗龄+年以上为老苗弱苗,栽后产量较低,不宜选用。黄连生产地选生荒地最好,因生荒地较少生长杂草和少发生病虫害,选地整地与育苗地基本相同,可适当留树遮阳,以减少另搭遮阳棚。 +,精心栽秧 黄连秧苗一年四季都 可栽植,但春秋为最佳季节,栽植方法是每株栽!窝,窝行距约!%厘米正方形栽植,栽时用细土压紧须根,苗芯与土壤表面平齐,不可栽得太深。 -,除草上土 黄连的栽植管理是夺 取高产的主要保证,除草保苗十分重要,每年春夏秋季共除草-次。冬季以覆土为主,黄连每年分蘖新长一批新芽露出土面,覆土能促使根茎长势茁壮,方法是在厢沟和地边挖取肥沃土壤,均匀撒在连厢上,覆土前先撒施!次底肥,每亩用油枯-#公斤,草木灰%#公斤,复合肥%#公斤,然后盖土1以盖完黄连的花蕾为准。 &,追肥防病 春秋季是黄连旺长 期,也是营养需求量最大时期,春秋季各施!次尿素,每亩每次用%公斤,栽后两年的边地每亩每次增施人畜肥!#$!%担。黄连的常见病有白粉病和红锈病,害虫主要有根须小白虫,防病可选用多菌灵和托布津防治,防虫可选氧化乐果,用量同育苗管理或参照用药说明。按照上述措施做到精栽细管,就能夺取黄连生产的高产高效益。 ’通联:峨眉山市川主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 "邹久安黄连高产栽培法

《云黄莲栽培技术》doc

云黄莲栽培技术 一、概述 云黄连又名黄连、鸡爪黄连、云连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的3种黄连之一,也是我国最常用的中药材和云南的地道药材,许多常用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药。其品质为全国所用黄连之冠,市场价格为全国各种黄连之首,历史上商品经销国内外,常供不应求。在中成药中,以黄连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108种。黄连用途广泛,又是出口药材之一,茎、叶及须根还可作为兽用药,其经济价值在中药材商品中占有重要位置。黄连人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释其名:“其根连株而色黄故名黄连”。云黄连的药效早在《滇南本草》中就记载有:“此黄连功胜川连百倍”。 云黄连根茎含小檗碱6.55%~7.24%,明显高于川黄连,是云南的一种经济价值高并较为珍贵的地道药材。据1985年全国第二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资源蕴藏量约为1000吨,历史最高年收购量达9.9吨,主产于云南省怒江和迪庆两州。怒江种植云黄连历史悠久,早在120多年前,福贡县上帕镇施底村贾氏兄弟就从缅甸嘎门县科拉呸阿妹龙山采野生云黄连引种于福贡,由于历史等原因,一直处于半野生状况,现为云黄连的主要分布地区。云黄连在怒江州主产于福贡、贡山、泸水等县,其贮量居全国之首,占总贮量的56.5%。目前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云黄连现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等八部委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以及“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已将“云黄连”的野生变家种研究和云

黄连GAP基地建设等项目,在怒江州立项实施,这足以说明云南省政府对这一地道药材发展的重视。

[整理版]岩黄连人工栽培技术

[整理版]岩黄连人工栽培技术 岩黄连人工栽培技术 来源:转载时间:12-06 1 岩黄连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岩黄连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实生根(非移栽)呈类圆柱状,稍扭曲,下部有分枝,肉质黄色。初生茎节极短,抽苔后茎节逐渐伸长,伸长的茎萎软或近匍匐,株高10一40 cm,叶片肉质,羽状复叶。茎叶极脆嫩,大雨冲击易损伤。花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或对生,长7—14 em,萼片2,花辦4,雄蕊6,柱头2裂。蒴果有种子15—22粒,种子扁圆形,极细,每克种子1700—2000粒。 岩黄连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四川等省,在广西多见于桂西及桂西北等地,东兰、巴马、凤山等县较多,野生资源很少;野生岩黄连生于石灰岩洞口石缝,性喜阴凉气候条件,生长温度为0—30?,最适温度为lO(20?,高于30?生长停止,高于33?,植株受伤害,故夏季因气候不适而被迫休眠。岩黄连具有较明显的趋光性,盆栽的岩黄连在人工设置的强弱光照区放置2h,植株向光照较强方向倾斜,如将已向强光方向倾斜的植株反转至弱光方向,两小时后,植株同样向强光方向偏移。因而在温度不太高和少有大雨的晚秋、冬季及春季,采用露地栽培能满足其对光照的需求。岩黄连适宜在富含有机质、土壤质地疏松、中性偏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较耐旱,忌积水,在生长期间,保证水分均衡供应,植株生长加快。植株于1月中旬以后陆续抽苔,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开花,3月下旬至4月盛花,就单花而言,从开花到蒴果成熟为30 d左右。开花结果期为2—5月,6月份以后植株休眠渡夏,至9月份天气转凉,植株逐渐恢复生长,11月至次年4月为植株旺盛生长期。 2岩黄连种植栽培技术

黄连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黄连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黄连别名王连、宣连、川连、鸡爪连等,为毛茛科植物。主要栽培种有黄连(味连)和三角黄连(雅连),以根状茎入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凉血明目,除湿热止泻痢,治心火肝热、头晕、目赤、烦燥、热毒。主产于四川、湖北、陕西、云南、湖南、贵州、福建、江西、安徽、广西等省区有野生或有少量栽培。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多数分枝,表面粗糙,黄褐色,须根多而细长。叶丛生、叶柄长,小叶3~5枚,边缘深裂成羽状,有锯齿,淡绿色有光泽。花茎春末抽出,高100厘米,顶生圆锥聚伞花序,花小,黄绿色。骨突果成熟开裂,种子小,黄褐色。黄连喜欢冷凉、湿润,忌高温干燥。

生长特性 黄连喜生长在高山阴湿冷凉,透光度30%~40%,忌强光、高温、干燥、积水的地方。土层肥厚、排水良好、土壤湿度50%~60%左右。种子有胚后热阶段,经低温才能发芽,特别是苗期耐光能力差,苗越大抗光能力增强。

种植技术 1、整地遮荫 过去一直采取搭架遮荫,破坏森林太厉害,现在利用林下栽和玉米套作、或搭简易棚,通光度保持在40%左右即可,排水良好,土壤湿度50%~60%左右,怕积水和直光,选择半阴半阳,15~25度坡地为好。 整地:先把地表的残渣及石头等杂物清除出棚外,堆成堆,熏烧成黑土,再翻挖2次,整细耙平。然后顺着坡向整成宽130~150厘米,高10厘米的高畦(厢),沟宽16~26厘米,畦面呈瓦背形,并在棚的周围开好排水沟。畦整好后,每公顷施腐熟牛马粪60000~75000千克;捣碎均匀铺于畦面,然后浅挖,与表土拌匀,再覆盖6厘米左右的熏土。 遮荫:多采用架子棚和简易棚。架子棚是采用砍去竹丛和树木,均作遮荫材料,长216厘米,桩距200~230厘米,行距160厘米,柱埋深30~50厘米,桩高都是160厘米,再搁上檩子及横杆,上面盖遮荫物,荫蔽度要均匀,约60%~70%。 简易棚:用3~5厘米粗的木叉作极,棚高80~100厘米,边裁边搭,栽完一畦,搭一棚。 2、繁殖方法 用种子育苗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法。 (1)种子繁殖法

岩黄连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岩黄连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岩黄连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植物,以全草入药,其性能为苦、凉,具清热利湿,散瘀消肿。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肝癌、疮疖、肿毒、急性 肠胃炎等。岩黄连注射液是广西河丰药业公司的主导品种之一。 一、生物学特性岩黄连喜冷凉气候条件,生长温度为0-30?,最适温度为10-25?,超过30?生长停止。岩黄连适宜在富含有机质、土壤疏松、中性偏弱碱的土壤中生长,较耐旱,忌积水,在生长期间,保证水份均衡供应,植株生 长加快。植株于1月中旬以后陆续抽苔,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开花,3月下旬至4月盛花,开花结荚期为2月至5月,6月份以后植株休眠渡夏。露地栽培的岩黄 连5月中下旬以后因高温多雨染病死亡,故露地栽培的岩黄连应在5月中旬前采收。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宜选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田地 种植。在种植前1-2个月翻耕土壤,经碎土后,按1.8-2米划线起畦,沟宽40-50厘米,深30-35厘米,起畦后在畦面撒施石灰粉150公斤/亩,将石灰粉与土壤拌匀后开穴,穴距30-35厘米,每穴施充分腐熟农家肥0.5公斤(农家肥在施用前1-2个月堆沤,堆沤时按每亩加入100-150公斤钙镁磷肥)。有条件的每 穴再施入0.5公斤火烧土更好。施入农家肥和火烧土后要将农家肥、火烧土与穴

土拌匀,然后待种。 2、定植当营养杯苗有6张叶以上即可定植于大田,通常于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定植,宜选择阴天或傍晚定植,如土壤干燥在定植前适当淋水,幼苗脱杯时尽量保持营养土成团不散,定植时以幼苗根茎部分与畦面相平,并以细土护 根,轻轻压实,然后淋足定根水。有条件的最好在定植后用稻草覆盖畦面,以减 少土壤水份蒸发,保持湿润。 1 3、田间管理 3.1 肥水管理定植10天内如天气干燥,隔天傍晚淋一次水,经常保持土 壤湿润。定植15天后结合浇水,淋施0.6%复合肥溶液加生物钾肥1公斤/亩,以后每15-20天淋施0.8-1%复合肥溶液加生物钾肥1公斤/亩。 3.2中耕除草种植岩黄连的田地,经过培肥和多次追肥,杂草极易生长, 同时土壤表面也易板结,应及时除草和浅松表土。 3.3除花蕾进入元月中旬后,无论植株大小都会陆续抽苔开花,影响植株 营养生长,除蓄意留种外,应及时摘去花蕾,摘蕾尽可能从花茎基部除去,除蕾 愈早愈好。 3.4主要病害的防治 3.4.1茎腐病即茎基黑褐色腐烂而导致整株死亡。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预 防措施:(1)施足基肥,配方施肥,推广使用生物钾肥,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植

黄连

黄连 2010-10-28 产地: 黄连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云南、陕西、甘肃、湖南、贵州。 主产于四川:石柱、峨嵋、洪雅、巫溪、城口、丰都、南川、武隆、彭县、沙湾、北川; 湖北:利川、恩施、咸丰、来凤、宣恩、巴东、建始、竹溪、神农架、房县; 湖南:桑植、龙山;陕西镇平、平利、宁强、洋县; 贵州:黔西、遵义、正安、施秉。 四川石柱,湖北利川素有黄连之乡之称。 重庆石柱县黄水镇已经形成全国第一集散地,全年聚集来自全国的黄连买家。 以重庆石柱产量居全国之首,彭县、峨眉次之,但传统以峨眉黄连条长含量 高为佳。近年从生长情况来看彭县黄连则以生长快,一般比石柱和峨眉黄连提前一 年就可采挖,且条粗、长、倍受各地商家青睐。 味连(又称鸡爪连),味连主要分布在湖北西部、四川(现为重庆)东部及 陕西南部一带。 产季与产况: 播种:10-11月播种。 生长周期:4-5年。 采收:味连一般移栽后5年采收,黄连最适宜的采收期是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

产销分析: 黄连商品来源于栽培。 40年来,国家对黄连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 一是扩大产地。195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后,湖南、陕西、贵州、甘肃等省积极开展引种试种。老产区黄连生产不断扩大。如四川省黄连种植由石柱、峨眉、洪雅、巫溪、城口等少数县扩大到南川、武隆、江津、彭县、夹江、沙湾、北川等50多个县(市、区);湖北1971年开展黄连东移,产地由利川、来凤、恩施等县扩大到五峰、南樟、红安、罗田、浠水等20多个县、市。 二是从粮食奖售、预购定金和生产扶持资金以及提高收购价格等政策方面促进黄连生产的发展。 三是改进栽培技术如精细育苗、林间栽连、短棚栽连、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等,提高了黄连的产量和质量。黄连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技术性强,生长年限长,生产难度大,种源不足,发展较慢,长期供应不足。1980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连农生产积极性,管理加强,产量大幅度增长,逐步满足了市场供应。 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黄连全国正常年需量约150-180万公斤,每年栽培面积约3万亩,产量180万公斤,产需基本适应,是一个能满足需要的品种。 50年代黄连生产稳步发展,销售逐步增加。 60年代初期,由于自然灾害影响,种植面积减少,管理较差,造成1964-1965年购销下降。 70年代到80年代,黄连生产发展速度快,数量大,收购量上升,市场供应基本满足需要。1982年以来,中药材实行议购议销,放开经营,从主管部门反映出的黄连购、销量虽有下降,但社会产量和社会销售量是上升的。

黄连生物学特性和主要栽培

黄连生物学特性和主要栽培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为多年生阴性植物。根茎黄褐色,多分枝,形似鸡爪,须根多数。叶为三全裂,革质或坚纸质或肉质。花茎多数,圆锥聚伞花序,黄绿色或紫色。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为多年生阴性植物。根茎黄褐色,多分枝,形似鸡爪,须根多数。叶为三全裂,革质或坚纸质或肉质。花茎多数,圆锥聚伞花序,黄绿色或紫色。骨突果,黄色或紫色,长卵形。种子细小,黑褐色。花期2-3 月,果期4-5 月。 一、生物学特性 黄连为浅根系植物。水平分布31-35 cm ,垂直分布10 cm 以下。移栽当年,须根生长旺盛。4 月为新叶盛发期,第 3 年叶面积达最大值。叶芽呈二叉分枝,混合芽为合轴分枝,使根茎呈连珠状的节结向上生长。根茎开花结实期,小檗碱含量最低,以后逐渐升高,至10 月达最大值,然后下降。移栽后3 年,小檗碱含量最高或基本稳定,是黄连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期,黄连开花率达75% 以上。8~10 月花芽分化,其顺序为花萼、雄蕊、花瓣及雌蕊。在石柱县黄水地区,9 月中旬为小孢子分化发育阶段,10 月中旬为大孢子分化发育阶段,12 月上中旬为胚囊分化发育阶段, 2 月中旬胚囊成熟。3 月中旬为胚的形成与发育阶段,5 月中旬为球形胚发育,7-8 月心形胚分化,第3 年2 月胚完全成熟。胚需在13~17℃下经3~6 个月或在0-5℃下2-3 个月才能完成后熟。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为精卵细胞受精阶段。花葶弯曲出土,然后伸直,当花草高达11.9 cm 时,

开始开花,主花葶先开,分枝花葶后开,在一根花葶上,由下而上。在一朵花内,花药由外向内散开,开花后2~3 d ,花丝伸至3 ~6cm ,花药散开,散粉后第9d 达高峰,昼夜均可裂药散粉,以9~13 点的散粉最多。开花6h 后,花粉生活力下降,22 h 后完全丧失生活力。成熟柱头10 d 内仍有生活力。自由授粉率与自交率均95% 以上。人工授粉率在46% 以上,故黄连常为异花授粉植物。黄连种子平均产78~441kg/ha ,随苗龄的增长,波动地上升,每隔1~2 年即可有一个种子丰产年。而以移栽后第 3 年的种子质量最好,饱满度、千粒重和发芽率均高。 二、黄连的生长环境 黄连适应性强,分布广,石柱县以黄水区与沙子区的黄连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 一、土壤 1、中山紫色森林土。为厚层紫色页岩夹薄层紫色沙岩的泥质中山紫色森林土,又名”紫红坭,中性至微碱性,碳酸反应较强。磷钾含量丰富。这种土壤生产的黄连,色泽好、干燥率高。 2、中层黄沙土。为厚层黄色长石、粗沙岩风化形成的土壤,又称黄泡坭,沙质,无碳酸盐反应,肥力中等,pH 值5.0 ,有机质3.2% ,铵态氮5 mg/kg ,硝态氮15 mg/kg ,速效磷9.4mg/kg ,速效氮20 mg/kg ,速效钾75 mg/kg。 3、老冲积黄壤。上层为棕色土,复盖着雅安砾石层与灰白的粘土层,耕作混合后,质地粘重,肥力中等,pH 值5.5 ,有机质1. 6% ,

黄连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黄连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转发下达第九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增补项目的通知》(安质监函〔X〕5X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增补项目的通知》(国标委农〔X〕1X号),X黄连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已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X年)》、《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X年)》文件精神,加速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进一步提升X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努力把X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质黄连产区,高质量完成国家黄连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实施为契机,以提高农业效益,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着力提升X黄连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统一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 二、目标任务 通过黄连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一是规范黄连种植、

深加工等环节的管理,力争到X年示范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制定发布《X黄连标准综合体》,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形成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二是打造硬而精的拳头产品,创建知名品牌,扩大X黄连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形成可以左右全国黄连市场价格的拳头产品;三是积极培育一大批熟练掌握黄连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是提高X黄连的产量和品质,促进X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核心示范区建设。利用X市振兴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黄连1号”、“黄连2号”两个新品种,以X县华坪镇为核心,建成相对集中连片的X黄连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万亩,其中:种子生产200亩,种苗繁育600亩,大棚种植1000亩,林下种植13200亩。 (二)制定完善标准体系。示范区围绕示范产品,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基础,以企业标准为补充,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的原则,修订完善农业地方标准规范,使X 黄连在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与国内外先进标准接轨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综合标准体系。 (三)搞好标准化生产推广体系建设。以X市振兴实业集团

岩黄连人工栽培技术

岩黄连人工栽培技术 来源:转载时间:12-06 1 岩黄连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岩黄连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实生根(非移栽)呈类圆柱状,稍扭曲,下部有分枝,肉质黄色。初生茎节极短,抽苔后茎节逐渐伸长,伸长的茎萎软或近匍匐,株高10一40 cm,叶片肉质,羽状复叶。茎叶极脆嫩,大雨冲击易损伤。花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或对生,长7—14 em,萼片2,花辦4,雄蕊6,柱头2裂。蒴果有种子15—22粒,种子扁圆形,极细,每克种子1700—2000粒。 岩黄连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四川等省,在广西多见于桂西及桂西北等地,东兰、巴马、凤山等县较多,野生资源很少;野生岩黄连生于石灰岩洞口石缝,性喜阴凉气候条件,生长温度为0—30℃,最适温度为lO.20℃,高于30℃生长停止,高于33℃,植株受伤害,故夏季因气候不适而被迫休眠。岩黄连具有较明显的趋光性,盆栽的岩黄连在人工设置的强弱光照区放置2h,植株向光照较强方向倾斜,如将已向强光方向倾斜的植株反转至弱光方向,两小时后,植株同样向强光方向偏移。因而在温度不太高和少有大雨的晚秋、冬季及春季,采用露地栽培能满足其对光照的需求。岩黄连适宜在富含有机质、土壤质地疏松、中性偏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较耐旱,忌积水,在生长期间,保证水分均衡供应,植株生长加快。植株于1月中旬以后陆续抽苔,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开花,3月下旬至4月盛花,就单花而言,从开花到蒴果成熟为30 d左右。开花结果期为2—5月,6 月份以后植株休眠渡夏,至9月份天气转凉,植株逐渐恢复生长,11月至次年4月为植株旺盛生长期。 2岩黄连种植栽培技术 2.1 生产基地选择与整地根据岩黄连的生长特性,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忌在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栽培。在种植(或播种)前1—2月翻耕土壤,按1.6 m划线起畦,畦宽1.2 m,沟宽0.4 m,沟深30-35 cm,起畦后,在畦面撒施经充分沤制腐熟的农家肥。 2.2 种苗培育 2.2.1 苗床整地施肥苗床整地施肥与大田基本相同,但苗床整地要求畦面土壤更细碎、平整,略成龟背形。 2.2.2 苗床避雨遮阳设施的搭建由于岩黄连种子极细,幼苗出土后忌日光直晒和雨水冲击,因而需搭建避雨遮阳设施。搭建时采用两畦共一棚,按O.8—1.0 m插一条长6 m的竹片作拱棚骨架,拱棚的两侧及中央横扎3 根竹片,以利加固棚架结构,用宽4 m农膜盖下层,宽4 m遮阳网盖在农膜上,然后用竹片将农膜和遮阳网夹紧. 2.2.3 播种及幼苗培育岩黄连播种后约20 d开始出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半年生栽培多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播种密度为5-10g/m2,播种后淋足水份。在整个育苗过程中经常保持畦面湿润,以利幼苗生长。 2.2.4 幼苗假植营养土配制:稻田土5份,火烧土3份,腐熟农家肥2份,将营养土充分拌匀后,堆沤5-7 d 后装于营养杯。或将火烧土、精细农家肥平铺于畦面,然后与田土充分拌匀,形成培肥苗床。 当幼苗长至4张真叶即可移人营养杯和培肥苗床继续培养,苗床假植规格为10 cm x 10 cm.幼苗假植于培肥苗床的生长速度比假植于营养杯的快,但在移栽大田时伤根相对较多。

黄连资源普查

黄连资源普查 黄红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 黄连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记有"苦、寒",性味及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等功效。以后历代本草和地方志在原植物、产地分布、采收、商品性状、质量、功能主治等方面均有记述。《名医别录》载:"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今四川境地内二月、八月采根"。唐代药学家苏恭曰:"蜀道者粗大,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本草纲目》记载:"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眉州者为良。药物之兴废不同如此。大抵有二种,一种根粗无有珠,如鹰鸡爪形而坚实,色深黄;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各有所宜。"即今"味连"、"雅连"。明·《滇南本草》记载:"滇连,一名云连,人多不识,生陲山,形似车前,小细子,黄色根连结成条,此黄连功胜川连百倍,气味苦,寒无毒。"为今之"云连"。 [关键词]:黄连分布产量价格种植 本品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黄色,圆柱形,极少分枝。黄连别名称王连、支连,其为我国常用药材。应用、栽培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埸上享有盛誉。目前,国内主要的商品黄连是味连、部分雅连及云连。此外,各地还有自产自销的多种野生黄连,如峨眉野连、土黄连、草连、串珠连、天全野连、西藏野连及灌县野连等10种。 来源于植物黄连,习称"味连",其形状为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3~8m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有残茎或叶柄。三角叶黄连,习称"雅连",其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数残茎。云南黄连,习称"云连",其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栽培品长2~5cm,直径2~4mm;表面黄棕色,少有“过桥”,“过桥”短;质轻而脆,断面较平坦,黄棕色。野生品根茎极细小,无过桥。峨眉黄连习称“岩连”,野生,在黄连中最负威名,为国家二级保护,过去常作为“南品”。其地理分布仅产四川峨眉、满雅及峨边县。生于海拔1000-1700米荫蔽的悬岩陡壁上。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本种适诅生境的年平均温为17.2℃,相对湿度80%,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PH值5.5-6.5。土黄连为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其别名为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九莲小檗,又名:石妹刺(《滇南本草》)、蚝猪刺。草连是毛莨科Ranunculaceae黄连属Coptis Salisb植物线萼黄连Coptis linearisepala T.Z.Wang et C.K.Hsieh带叶柄与残留叶片的根茎。野生于四川雷波、马边一带,作为黄连药用。线萼黄连作为一个新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首次提出。 据记载,600多年前,四川石柱、武隆、南川及湖北利川、来凤、恩施、建始、宣恩等地就有载培的味连,称"南岸连";四川城口、巫溪、巫山及湖北房县、巴东、竹溪、秭归等地载培的称"北岸连"。

中药材黄连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c16704573.html, 中药材黄连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胡芳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摘 ;要】近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人体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故此为从根本上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药研人员加大了对药物的研究力度,而其中黄连作为一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对其的研究工作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药材黄连栽培产量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期为后期黄连的各项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药黄连;栽培技术;影响因素;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251-02 1 黄连栽培的影响因素 常用大宗中药材,黄连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从目前来讲相较于其它国家,中国的黄连药材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从某方面而言其产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外界多方因素的影响,如:海拔、温度和田间管理等,具体而言: 1.1 海拔对黄连的影响 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我国黄连主要种植于东经97°到122°,北纬22°到 33°的西南山地丘陵地区,按照自然地理分布和黄连种类,其可分为云连区、味连区、野连区、雅连区、土连区五大产区,不同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也不尽相同,但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报告可知,在低海拔地区种植的黄连,其产量和品质都远高于高海拔地区,故此为从根本上提高黄连产量、品质,将海拔种植在较低的地区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1.2 温度对黄连的影响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黄连在生长过程中,温度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故此为从根本提高黄连内含物质成分,在进行黄连种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在栽培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具体来讲黄连忌高温,因此在进行种植区域的选择时,需尽量选择在四摄氏度到三十四摄氏度的空间内。除此之外,根据我国历版的《中国药典》分析可知,黄连喜阴,故此在黄连的种植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采取一定的遮阴措施,以此来为黄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1.3 田间管理对黄连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