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收入、存货、所得税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收入、存货、所得税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收入、存货、所得税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收入、存货、所得税

1-1. 会计定义概述

只有当收入实现时或者收入可以实现并能取得相关利益时才能予以确认。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以下条件同时得到满足时才可确认收入:(SAB No. 101 & 104):

1.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销售约定存在;

2.货物已经交付或者劳务已经提供;

3.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商品价格是固定的或者是可以确定的;

4.可以合理确信能够收到货款。

有些收入约定包含有多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在交易完成时确认收入,并根据可能收不回来的金额按适当比例计提坏帐准备。但若买方拥有退回货物的权利时,卖方只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确认销售收入。

供应商可能会偶尔地或持续地给予其顾客各种各样的优惠(促销),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等(紧急问题工作组01-9《卖方给予买方回报的会计处理》)。顾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供应商销售货物给分销商,分销商再将该货物销售给零售商。紧急问题工作组01-9还涵盖了制造商给零售商或分销商的顾客促销奖励,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各项其他安排如展位费、协作广告等。

当销售退回权利存在时的收入确认

当顾客有销售退回权时,卖方应该按估计的退回金额减少收入和销售成本的确认,并且要相应预提销售退回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企业可能允许顾客在销售以后的某一段时间内通过退货而取得退款、信贷、调换产品等。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所有权实质上并未转移给买方,因此,销售并没有完成,收入一般也就不能确认。当然,当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即使存在销售退回,企业也可以在销售时便确认收入:

1.卖方给买方的销售价格在销售发生时实质上是固定的或者是可确定的;

2.买方已经支付了货款或者有义务支付货款给卖方,且该义务并不取决于买方是否将所买

商品重新卖出;

3.买方支付价款给卖方的义务不会因货物被盗、损失或者毁损而改变;

4.交易对于买方具有实质性经济意义(而非是卖方出于确认销售收入的目的而发生的形式

上的交易);

5.卖方没有任何义务帮助买方将货物重新卖出;

6.退货的金额可以被可靠的估计。(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48号, par. 6)。

有些情况下,商品的法定所有权须在所有的货款都已支付后方能转移给买方。但有时为了保障卖方对于商品的利益,交易双方会在合同中约定卖方可在买方全部付清货款之前确认销售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保留所有权的时间应该是能够保障其利益的最短期限。

1-2. 会计核算方法和披露的要求:

公认会计准则一般不要求特别披露通常情况下的收入确认, 附带退货权的收入确认,另行收费的有偿保修和维护收入的确认。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交易或特定行业的收入确认则可能要求予以披露。另外,当已确认的销售收入附带有退货权或另签署了产品担保或维修服务合同时,往往可能会有或有费用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须对或有费用、风险和不确定性予以披露。

企业应披露其含有多次产品交付的收入确认会计政策,包括对交易性质、撤销、终止和退款等条款的描述。

1-3. .Makita的会计原则

应当在按照销售协议或买卖双方同意的方式将商品发出或交付给顾客时确认收入。

销售商品、零部件、配件等的收入确认

标准

1.有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如:销售协议、价格清单、发票等)表明销售细节与顾客达成的共识一致;

2.法定所有权及所有的相关风险、报酬已经转移,并且货物已经由卖方发运往买方。开票但未发货不应确认为销售收入;

3.销售价格已提前告知顾客(如:价格表单、产品目录等)并且买卖双方已经就价格达成协议;

4.顾客已同意到期支付货款,基本确保能收到货款;

5.销售退回的金额可以被合理地估计。

1-3-1. 以发货为准确认收入的实现

当符合以下条件时,销售收入应当在发货时即可确认:

1.销售条款规定以FOB方式交货(NOTE 1)(Makita 发运中心或者仓库);

2.货款支付义务从发票日或者发运日起形成(以确认方便为准),而不是依照顾客收到货物或发票的日期形成;

3.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毁损、丢失,买方自行承担货物毁损、丢失的后果,卖方不再负责。买方应该向承运方或者保险公司申请损失的赔偿或者相应的保险金。

1-3-2 在交货时确认销售收入

当销售条款规定为FOB目的地时(NOTE 2)或是不满足上述1-3条件时,销售收入应在货物发运时即确认。

(NOTE 1)1-3-1.1

FOB起运地:当货物离开销售方的营业场所时(如销货方的仓库)法定的所有权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只要指定的承运人在货物发运地接收货物,买方即获得货物的所有权,并一般须支付货物的运费和保险费以防万一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坏或者丢失。按照一般的商业惯例,如果销售额达到一定的数量,Makita通常可以同意支付运费或者保险费。但即使卖方

支付了运费或保险费,只要销售条款写明FOB起运地,货物的所有权即已转移到了顾客那里。

(NOTE 1)1-3-2

FOB目的地:法定所有权直到货物运抵顾客的营业地时才转移给顾客。由于在货物在交付给买方之前销货方一直保有货物的所有权,因此,一般由卖方承担运费。顾客一般投保保险以防其货物受到意外损失。这种销售条款被称作CIF(成本、保险及运费),Makita的会计政策是延迟确认收入的实现直到有可靠消息表明货物已经抵达顾客的所在地。

带退货权的销售

如果所有的上述六个条件得到满足,带有退货权的销售收入可以在发送货物或者交付货物时即可确认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估计的退货金额从销售净额中扣减。每个季度末须根据销售额的比例估计退货的金额。

出口销售

若出口销售有签发提单,这种销售收入的确认应以签发提单日为准。企业必须要立刻将提单交付银行或者客户。当不签发提单时,销售收入应在货物的法定所有权及相关风险报酬的转移已经完成时予以确认。

预收帐款

在货物发运之前收到的货款应被认为是预收款。

直到货物的法定所有权及相关风险报酬转移完毕时,此类销售收入才能得到确认。

维修业务收入的确认

标准

1.维修服务已经提供并完成;

2.顾客已经同意维修服务的价格;

3.顾客已经同意在到期付款日支付维修款,基本确定可以收到相关收入。

期末调整

根据SAB104,在下列情况下,销售库存商品、零部件、配件等的收入不能被确认:1.销售条款规定为FOB目的地,并且

2.货物已被发运但被认为截至会计年度末仍未交付给顾客。

如果按照企业所在地公认会计准则规定,在上述2种情况下,需要在财务报表中确认销售收入,销售净额、销售成本、存货和应收帐款等与销售交易相关项目,则应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予以转销。

1.若发运与交货恰好在同一天,则无须作期末调整。

2.若货物发运后需数天方能交付给顾客,则:

(1)按顾客或按销售地区,用一个合理的方法来估计必要的从发货地到目的地的天数;(2)在每个会计季度末,根据估计的运输天数和销售日记帐,加总合计期末的已销售但还未交付的产品的净销售额,销售成本,存货的数量。一般应按顾客汇总,但如果各顾客的运输期变化不大,上述数据可以按组或按整体进行汇总;

(3)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将(2)中的汇总数据(净销售额,销售成本,存货,应收账款)予以扣除。

在下一个会计季度末,须将前期报表中扣除数予以转回,而已发运但未交付的商品金额应按照上述步骤(1)-(3)予以扣除。

案例分析:

根据海外Makita企业所在地的公认会计准则规定,以FOB目的地为条款的销售已在发出商品时被确认。

(假设)

1. 2005第一个季度(根据当地公认会计准则):净销售$1,000,000, 销售成本$700,000

2. 2005第二个季度(根据当地公认会计准则):净销售$1,200,000, 销售成本$840,000

3. 一般从发货到交货地需要3个工作日

4. 在2005第一个季度的最后3个工作日买方销售记录:净销售$3,000, 销售成本$2,100

5. 在2005第二个季度的最后3个工作日买方销售记录:净销售$4,000, 销售成本$2,800

2005第一个季度的调整分录

#200000 净销售3,000 #000900 产品2,100 #000500 应收帐款 3,000 #210500 期末存货 2,100

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确认的净销售 $997,000,销售成本 $697,900。

2005第二个季度的调整分录

#210100 期初存货2,100

#120400 期初留存收益 900

#200000 净销售 3,000

#200000 净销售 4,000 #000900 产品2,800 #000500应收帐款 4,000 #210500期末存货 2,800

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确认的净销售 $1,199,000,销售成本 $839,300。相关报表

A-130, A-150, A-160

上述的销售调整事项应该作为销售收入的扣除项。

C-10, C-20和其他相关报表未要求根据货物类型作调整.

卖方提供给买方的销售优惠的会计处理(根据紧急问题工作组 01-09)

1 销售优惠

Makita主要以下列方法给予买方(客户和终端使用者)销售优惠:销售量折扣、合作广告、现金折扣、优惠券和展位费。

为买方提供的商品销售优惠应和销售价格折扣一样,从销售总额中扣除。

销售优惠应该包括:

(1)根据销售期间的长短和数量,给予顾客以促销为目的优惠;

暨给予顾客一定的折扣,诸如在某个期间给予顾客一定的报酬或额外数量的产品。(2)提供客户合作广告;

以宣传产品为目的的替顾客报销部分费用。

(3)给予客户一定的促销优惠;

促销费用包括在销售商品时给予顾客的折扣、一定的货款返还(优惠券)。

(4)展位费;

用来确保在零售店取得一定展示空间的费用。

(5)Buy-down(买后降价补偿)。

在促销期间给予顾客的销售额短缺补贴。

Makita用于促销的免费产品赠送应同运费一样作为产品销售成本的一部分。促销赠品一般不可计入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除非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企业从给予顾客赠品中取得的利益能够从销售给顾客产品中取得的利益区分开来;

2 这种从赠品中取得的利益的公允价值能够被合理估计。

例如,如果从客户获得付款证据表明广告费用的明细和数额,则可将提供给客户的合作广告记为经营费用

赠送顾客的非Makita产品也可计入经营费用。

提供的销售奖励应该按照预先的公式予以计算。公式使用应具有持续性,不应随意改变。在每个会计季末,与销售相关的无人认领的奖励应合理估计,并从销售总额中扣除。

2. 现金折扣指依据先前签订的销售协议,由于顾客在到期日前付清款项而免于支付部分发票金额。现金折扣额应该从总销售中扣除。

如果符合上述1-1– 1-5的卖方提供给顾客的销售奖励,按照当地的公认会计准则在财务报表上列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或其他费用,应该将这些费用重分类并从总销售中扣除。这些支出应在发生时而非支付时入帐。

这些未处理的销售奖励数额应该在会计季末予以估计,并计入预提费用。应计额依据销售协议和上一会计年度实际已付销售额与销售收入比率计算。

案例

已付合作广告费并记为管理费用。但是不能从客户获得强有力的证据分清管理费用的明细和使用数额($3,000)。

#200000 净销售 3,000 #230700 广告费用 3,000

2.涉及几个会计期间的销售奖励,应该在每个会计季末合理的估计并予以预提。

相关的报表

A- 130, A-150, C-50

1/5

2.存货(试行版)

1-1. 公认会计准则

一般来说,存货应该以成本(即原值)入帐,包括所有为存货的最终出售而花费的

直接与间接成本。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存货应以其他方式入帐。比如,如果存

货的原始成本大于其市场价值,该存货应以按照成本是市价孰低的原则,以市价作

为入帐金额,因此而产生的尚未实现的损失应确认为当期损益。

决定存货的销售成本的主要目标就是选择能正确反映当期利润的计价方法。在某些

情况下,为了确保销售成本计算的适当性,对某一部分存货选择一种发出计价方

法,而对另一种存货可能采用另一种计价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如下的计算成本的方

法:(ARB 43, Ch. 4, par. 6)

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方法假设存货的流动是按照它们被采购的顺序

进行的。也就是说,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FIFO方法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更

接近最近采购的价格。FIFO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关注存货的损坏与呆滞的企

业,因为这样容易与存货的物流保持一致。

2.平均价格法:这种方法是将同一期间内所有相似存货的平均价格来计量该种存

货。一般来说,平均价格法包括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加权平均法。

1)在加权平均法中,于每期期末,将当期能用于销售的所有存货的金额除以

能用于销售的所有存货的数量而得出存货的平均价格。将该平均价格乘以

期末存货的数量就得到存货的期末余额,而当期能用于销售的所有存货的

金额减去存货的期末余额则作为销售成本计入损益。

2)在移动加权平均法中,每次购入存货后(而不是在期末),就要计算出新

的平均价格。这样,每当一批存货被销售时,当时的平均价格就是销售成

本的价格。

加权平均法通常用于周期性的存货系统中,而移动加权平均法则用于永续存货系统

中。美国会计准则允许使用上述2种方法的变种(只要运用恰当)。此外,只要保

持连续性,不同的计价方法可用于不同的存货类别。

尽管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存货计价方法,如后进先出法(LIFO),但Makita仅采用

FIFO与平均价格法。

SFAS第151条,存货计价,修改了ARB第43条第4款,“存货价格”,从而

要求固定产品的分配要基于生产设备的标准的负荷量(比如 历史趋向与当年的预

算)。该条款进一步阐明由闲置设备费用、运费、装卸费、毁损费而产生的金额要

计入当期费用中。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02_存货-reviewed_by_Cathy-ok

一种存货的成本包括为其能够达到销售状态而花费的所有的直接与间接费用。因此,存货的成本包括购入价格、进口税、运费、仓储费、保险等。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说,存货成本通常包括如下内容:

1)直接材料,包括发票金额、采购运费和供应商收取的加工费;

2)直接人工,包括那些直接参与生产人员的工资;和

3)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设备费用、水电费、和间接人工成本及相关费用

闲置、变质、毁坏、价格波动或其他因素会导致存货的帐面价值高于其市场价值。对于这种情况,美国会计准则要求存货的记帐价值降低至其市价,因此产生的损失则记入至当期的损益中。市场价一般为当前的重置价格,但有下述限制:

4)市场价不能超过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就是估计的售价减去处置存货

的费用的净值;

5)市场价不能低于留有正常盈利空间的存货可变现净值。

在企业合并中获取的存货(比如商业吸收或合并的一方购买的存货)应该按照如下方式对存货进行入帐:

6)产成品:估计的售价减去出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及合理的利润空间

7)在产品:估计的售价减去完工需要继续发生的成本、出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及

合理的利润空间

8)原材料:当前的重置价格 (SFAS 141, par. 37C)

美国会计准则没有对寄售存货进行特殊的说明。然而,基本的会计理念是:直到真正拥有所有权,才记入一项资产;直到真正将所有权转移给客户,才确认销售。

1-2. 会计程序及披露要求:

一家公司应该在其财务报表中有如下关于存货的披露信息: (ARB 43, Ch. 4, pars. 14–15)

1)存货入帐基础(如计价基础)

2)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如平均价格法,先进先出法等)

3) 由低价采购、市场调整或不可变更采购义务而招致的损失(如果这种损失很大,则需将这种损

失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剥离出来单独披露)

4) 如果因为采用了SFAS No. 151, Inventory Costs, 而导致存货会计中的显著变化,那么应该在

非常事项前披露该变化对收益的影响,此外,还要披露其对当期净收益的影响(上市公司还需要披露其对每股净收益的影响)。

1-3. Makita的会计政策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02_存货-reviewed_by_Cathy-ok

Makita是根据ARB43来记载存货的。为了记载存货,市场价格被定义为可变现净值(*)。在实务操作中,一般使用可变现净值来替代当前重置价值。(*在会计研究学习第13款,“存货的会计基础”中引用)

(1)存货计价方法

采用市价与成本孰低法,这里的市价是指可变现净值:

1.至少在每一季度末,存货应该被重新估价

2.对于产成品,应该按不同产品类型进行市价与成本孰低法计价

3.对零部件、部品及辅件、在产品和原材料,应该按品种或批次进行市价

与成本孰低法计价

(2) 会计科目

所有存货应该按不同性质分类,并记录入以下会计科目中: #000900 工具,

#001000 零部件及辅件, #001100 在产品, #001200 原材料,#001300 库存,或

#001400 存货跌价准备.

(3) 在特殊情况下重新对存货估价的政策

从关联方购入的产品应该包括在存货之中。

只有在库的存货才能被重新估价。上述描述的还没有发出的产品以及向关联方购入产品的承诺不用被重新估价。

在以下情况下,需要使用特殊的存货估价方法:

1)由于毁损、物理变质、闲置及其他原因而使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减少

a)由于上述原因而使存货不能再用于生产或出售时,可变现净值应该为零

b)当存货在修理后能够继续出售,则可变现净值应该是修理后的售价(或二手产

品的售价)

2)不再使用的存货型号

a)如果有以下情形,可变现的净值应该是零:

-存货是用于生产那些停产、停售产品的原材料或修理材料

-不再出售或不能转作他用的存货,及

-根据内部管理要求需要进行报废的存货

b)对于那些内部管理没有明确要求,但需要定期报废的存货,应该根据实际经验

估计处理损失,并将估计的报废损失从该存货可变现的净值中加以扣减。

3)根据现行售价而计算出来的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售价-直接销售费用

直接销售费用:销售折扣,合作广告费,销售人员佣金等

可变现净值应该根据最近的实际售价、价格清单上的价格或促销价格而定。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02_存货-reviewed_by_Cathy-ok

4)根据存货帐龄而计算出来的可变现净值

如果存货不是上述1)、2)、3)中的任一类型,并且长期没有变动的记录,这种存货应该根据帐龄计算出来的可变现净值来重新估价。估计的售价应该是在未来2-3年内出售这批货物的价格

a)存货应该根据其帐龄分类,每种类别有一个具体的价格(折扣)比例

b)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该是存货的帐面成本(取得价格)乘以其对应的帐龄

类别的价格比例后的乘积

c)价格比例应该定期复核并做相应的调整。

价格波动、实际销售结果和销售利润都是进行价格复核的依据。复核的结果应该汇报给MJ会计财务部

(4) 会计处理

a)当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的帐面价值(取得成本),差异将被记入存货跌价

准备

帐面价值 > 可变现净值

存货跌价准备 = 帐面价值 – 可变现净值

b)理论上,以前年度记录并结转至今的由存货帐龄产生的跌价准备不应该减

少和更改。

c)存货跌价准备应该抵减存货的帐面余额,并且成为销售成本的一部分。

在资产负债表上(B/S)的存货余额应该与利润表(P/L)和成本报表(C/R)中的期末存货的余额一致。

利润表(P/L)和成本报表(C/R)中的期初存货余额应该与上一年度期的期末存货余额保持一致。

1-4. 案例分析

M公司根据存货的帐龄制定的一系列的价格(折扣)比例。从而用于计算存货的跌价准备

在2005年末,M公司根据以下价格(折扣)比例对其A、B、C存货进行的重新估价:

帐龄 价格比例

2年以内0%

2-3年19%

3-4年28%

4-5年37%

5-6年46%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02_存货-reviewed_by_Cathy-ok

6-7年55%

在过去1年中没有销售记录70%

可变现净值(NRV) = 现在的售价-直接销售费用

可变现净值(NRV’) = 根据帐龄的价格(折扣)比例计算出来的可变现净值成本NRV 帐龄 NRV’

A $100 $85 0.25 年-

B $

90 $110 2.50 年$72.9

80 $95 0.50 年-

C $

$72.9=$90×(100%-19%)

(A存货的跌价准备)

$100-$85=$15

(B存货的跌价准备)

$90-$72.9=$17.1

(C 存货的跌价准备)

零因为 NRV>成本

跌价准备总额=15+17.1=$32.1

#210500 期末存货(费用) 32.1 #001400 存货跌价准备 32.1

1-5. 相关的报告

A-60 各生产型子公司应该按不同产品类型的取得成本和跌价准备进行分类和列报D-130, D-130A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02_存货-reviewed_by_Cathy-ok

3-1 会计定义概述

所得税会计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发生的事项对同一期间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利润的

最终影响。一般要求使用的是债务法,即关注资产负债表项目及计算资产负债表日的当前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因此,债务法中的所得税费用是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变动金额(即递延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数与期初数之间的差异)之和。

以下是所得税会计中运用的主要原则:

1.当期的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用于确定当期应缴(或应退)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用于确定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造成的影响;

3.当期所得税负债和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与资产应按照颁布的税法进行计量;

4.未来不能实现的所得税利益应该从递延所得税资产中扣减。

美国会计准则(US-GAAP)适用于所有联邦、海外、州和地方所得税,包括所有针对经营利润的税。因此,本准则适用于与企业收入相关的税收,但与营业税与财产税无关。基本的所得税的计算包含了如下几个步骤:

1)确认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及结转下来的可税前弥补亏损;

2)将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适用税率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

3)将所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结转下来的可税前弥补亏损之和乘以税率得出递延所

得税资产;

4)确认年底可结转以后年度的贷记税额,并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

5)评估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若未来可抵扣税额不大可能得到抵扣(实现概率低于

50%),则应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6)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期末余额减去其期初余额,从而得出当年的递延所得税收

益或费用;

7)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相加之和,就是全年的所得税费用。

下图用于进一步说明上述7个步骤

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那些税法与财务会计之间存在的,对未来纳税有影响的差异。具体来说就是资产和负债各科目的会计帐面净额与它们的计税基础(税基)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影响未来的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的税额。暂时性差异一般由以下因素造成:

1.会计已确认的当期收入在期后才产生应纳税义务(比如,分期收到的销售款项);

2.会计已确认的当期费用或损失在期后才得以被税法确认 (例如,计提的产品质

量担保准备);

3.当期已形成应纳税义务,在期后才得以在会计上确认为收入(例如,预收货款);

4.税法允许在当期列支的支出,在期后才得以在会计上确认为费用(例如,税务加

速折旧);

5.因享受税收优惠而得以减少长期资产的税基;

6.按递延法入帐的投资税收优惠;

7.商业合并;

8.将当地货币作为功能货币时由于消费指数所引起的资产税基的增加。

在通常情况下,暂时性差异是通过比较资产和负债各帐户在财务报表中的余额和它们的税基之间的差异而得出的。然而有些属于暂时性差异的金额仅存在于税务资产负债表中而不存在于财务会计报表中,比如:开办费在财务报告中可能已经被全部计入费用,但在税务资产负债表中仍须资本化。不管怎样,暂时性差异总能通过计算资产与负债在会计帐面余额与税基之间的差异而得出。常见的可能产生暂时性差异项目有:可出售证券、应收款(坏帐)、销售返回与减值准备、长期建筑合同、存货、投资、房屋与设备、无形资产、负债、递延收益、衍生工具及股票形式的收入分配等。

选择税率:按照资产负债表法计算递延所得税须估计累积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也就是说,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是通过计算出未来年度应付或应退所得税得出的:(1)包括应列入的可税前弥补亏损和转回的暂时性差异;(2)不包括不应列入的亏损结转和转回的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如果所有或部分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无法被用来抵减将来的应交所得税,就应该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换句话说,只有当有50%以上的可能性实现抵减将来的应交所得税时,该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才能被确认。每年应视具体情况评估递延所得税资产抵减未来应交税金的可实现性。递延所得税减值准备的变动情况须计入当年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中。

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实现抵减未来应交税金的可能性时需要相当程度的判断,应考虑各项潜在的因素,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不利的因素

1.近年连续的亏损;

2.曾经有超过弥补期的可税前弥补的亏损;

3.目前盈利的企业预期将在近年里亏损;

4.未解决的事项,如果是以不利的条件得以解决,将会对将来的经营、持续的获

利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

5.由于可税前弥补亏损期或抵减应交税金期太短暂,使递延所得税无法全部实现

抵减未来纳税义务。如:(1)有相当数量的可列支暂时性差异只能在未来一年以内有效;(2)企业处于一个商业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中。

有利的因素

1.基于现行的销售价格与成本结构,现有的销售合同与订单将会带来足够的应纳

税利润从而能使递延所得税资产得以抵减将来的应交所得税;

2.企业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净余额超过其计税基础的部分足以用来实现递延所得

税资产;

3.长期盈利的历史保证能产生可抵税的金额(可结转的亏损与可抵税的暂时性差

异)。并且这种历史表明即使有亏损的情况也是非经常的非持续性的现象。

递延所得税资产能否给企业带来利益,最终取决于未来在可税前弥补期内,是否有足够的应纳税利润。在决定是否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时,应该考虑以下的关于应纳税利润的因素: (财务会计准则公告 第109号, paras. 21–22)

1.现有的应税暂时性差异在将来的转回;

2.在排除可转回的暂时性差异和可税前弥补亏损之前的未来应纳税利润;

3.亏损期以前年份的应纳税利润(如果税法允许以亏损期以前的年份的税前利润

弥补亏损);

4.税务策略规划。

只要管理层预期在每个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须转回的年度有足够的应纳税利润,那么就没有必要计提减值准备。因为应纳税利润包含了将来要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因素,所以有足够的应纳税利润就意味着转回的可抵扣差异将能够用于抵减将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即企业能够在将来实现递延所得税所带来的抵税利益。

3-2. 会计程序和披露要求:

财务报表编制: 编制分类资产负债表时,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应该被分为流动项目与非流动项目。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分类主要取决于他们(指递延资产与负债)与财务报表中对应的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1.若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与财务报表中的资产与负债有关。那他们应被划归到

与相关资产与负债相同的类型中;

2.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与财务报表中的资产与负债无关。有些暂时性差异只存

在于税务资产负债表上。其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不会出现在会计资产

负债表上。该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须根据对应的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和

可税前弥补亏损的有效期间划分为流动和非流动。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准备将按比例在对应的流动与非流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加以归集。如果只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减值准备就全部划归到相同的资产项目中。如果有多个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减值准备将在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按比例地分摊。

披露要求: 以下关于所得税的信息必须予以披露:

会计政策

1.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主要暂时性差异或可税前弥补亏损的类别。

Makita 要求披露每种类别的税务影响(在分配减值准备之前);

2.投资税收优惠的会计处理方法(如果存在的话)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

1.所有递延所得税负债;

2.所有递延所得税资产;

3.所有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

4.当年所有减值准备的净变化;

5.由于以下原因而没有被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1) 对没有得到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暂时性差异的类型描述,以及对可

能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事项的类型的描述;

(2) 每种类型的暂时性差异的累积金额必须予以披露;

(3) 与投资海外子公司与合资公司有关的暂时性差异所造成的未被确认的

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确认有关负债是可行的。

所得税费用

1.与每年持续经营相关的重要的所得税费用构成部分,如:

(1) 当期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2)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除以下列示之外);

(3) 投资税收优惠;

(4) 政府捐赠(在被确认的可抵减所得税费用的范围内);

(5) 可税前弥补的经营亏损所带来的收益;

(6) 某种税务收益直接分配给资本或减少公司的商誉(或其他无形资产)

所带来的所得税费用;

(7) 根据税法或税率变动而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进行的调整或公司税

务状况的变动;

(8) 由于情况(关于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可实现)改变而对减值准备的期

初数进行的调整

2.每年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分配给

(1) 持续经营项目

(2) 停止经营项目

(3) 非常项目

(4)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项目

(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

3.每年持续经营所产生的所得税费用和根据国内联邦政府法定税率和持续经

营所产生的税前利润计算得出的所得税费用之间的重要调整项目。Makita要求

必须以数据形式(包括百分比或美元金额)披露调整项目。

其他披露

1.可税前弥补的经营性亏损和贷记税额的金额与有效期;

2.所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准备,如果他们随后确认的所得税收益会被分

配去减少被收购企业的商誉或其他无形资产或直接计入实收资本。

3.对于单独编制会计报表但须与集团其他企业合并编制纳税申报表的企业

须:

(1). 每张利润表中须披露所有当期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累计数;

(2). 资产负债表中所有的与关联企业间有税务影响的往来款余额;

(3). 主要备抵方法(集团用此去分配当期与递延合并所得税费用);

(4). 分配当期与递延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变化的本质与影响;

4.重要的与通过税务租赁有关的销售与采购所带来的或有税务收益事项;

5.其他影响报表在所有期间可比较性的事件的性质与影响(与前期披露有很

大的差异

6.在公司完成对其海外利润返回评估期间,所有因海外利润返回所产生的所

得税费用或收益。

3-4 Makita的会计政策

递延所得税资产资本化的前提是它将能够实现抵扣未来的应纳税额。因此,当将来的应税利润相对于可实现抵扣暂时性差异来说足够大,以及可以实现抵扣未来的应纳税额时,该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被全部确认。当未来应纳税利润相对于可实现的暂时时差异而言较小,以至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无法被全部用来抵减将来的应纳税额时,就须计提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

未来的应纳税利润应该基于预期的利润并结合MJ财务部门核准的本期变动情况。

将来产生的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包括由可税前弥补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可结

转后期的税额抵减。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准备时须考虑可税前弥补亏损和可计转后期的使用年数。

3-5.案例分析

A公司2005年度及2006年度的税前利润(亏损),应纳税利润及其他重要信息列示如下:

2005年的所得税税率为30%, 2006、2007年度的税率为32% (2005年末税率进行了变更) 在A公司所在的国家,不可用亏损期以前年度的利润来弥补亏损,但可在未来5年内进行税前弥补亏损。

2005年度 2006年度

#290000 税前利润(损失) (1)1,000 (2)(1,200)永久差异

差旅费及交际应酬费 80 50

可抵扣(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变动

存货跌价准备 100 (50)预提的质保费用 300 (100)折旧 (100) 200 应纳税利润 1,380 (1,100)税率 30% 32% #300100 当期所得税 (3)414 (4)-

2004年末 2005年末 2006年末 短期

存货跌价准备 300 400 350 质保费用准备 200 500 400 小计 500 900 750 税率 30%32% 32% #001500 短期递延所得税 (5)150 (6)288 (7)240 可弥补亏损税额 0 0 (8)352 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 0 0 (9)(592) #001500 短期递延所得税 150 288 0

长期

折旧 (100)(200) 0 小计 (100)(200) 0 税率 30%32% 32% #110700 长期递延所得税 (10)(30)(11)(64) 0

<2005年度>

期末

冲销前一会计期间做的会计分录

#300100 递延所得税费用

(5)150

#110700 长期递延所得税 (10)30 #001500 短期递延所得税 (5)150

#300100 递延所得税费用 (10) 30

转至本期

#001500 短期递延所得税 (6)288

#300100 递延所得税费用 (11) 64 #300100 递延所得税费用 (6) 288

#110700 长期递延所得税 (11) 64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现的可能性应该加以评估。

如果估计的2006年度应纳税利润相对2005年末可抵税的临时差异足够大时,可以不计提减值准备。

会计记录: 无

<2006年度>

期末

冲销前一会计期间做的会计分录

#300100 递延所得税费用

(6)288

#110700 长期递延所得税 (11)64 #001500 短期递延所得税 (6) 288

#300100 递延所得税费用 (11) 64

转至本期

#001500 短期递延所得税 (7)240

#040500 长期递延所得税 (8)352 #300100递延所得税费用 (7) 240

#300100递延所得税费用 (8) 352

递延所得税资产回收的可能性应该得以评估。

根据MJ批准的利润计划,所有应纳税利润将会被认为从2007年起5年才产生。?超过5年而形成的利润将不能被2006年度产生的递延亏损所弥补。另外 ,应纳税利润临时差异抵减暂时不会发生。

因此,公司计提减值准备以使递税所得税资产为零。

#300100 递延所得税费用 (9)592 #040500 长期递延所得税 (9)592

由上所述,每一年度利润表上的所得税列示如下:

2005年度 2006年度 #290000 税前利润(损失) (A) (1)1,000 (2)(1,200) #300100 当期所得税费用 (B) (3)414 (4)-

#300200 递延所得税费用 (C) (104)224 #400000 净利润(损失) (A)-(B)-(C) 690(1,424)

递延所得税费用 (C)

2005年度 (104)=5)-10)-6)+11)

2006年度 224=6)-11)-7)-8)+9)

相关报表

C-60, C-70, D-180

A.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明细

相关信息将被划归到下述类别并被归结到C-60和 C-70

1)预提的退休金和终止福利;

2)预提费用;

3)养老金负债;

4)存货 (评估与跌价准备);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费用);

6)预提的工资;

7)可弥补的经营亏损;

8)减值准备。

B. 税率分析

务必复核以确保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是通过对法定税率与实际税率之间

的差异的分析而计算出来的。另外,分析的结果应该得以披露。

将法定的所得税税率与实际税率进行的协调

2005年度 税率 2006年度 税率

#290000 税前利润(亏损) 1,000 (1,200)

税前利润 x 法定税率 300 30.0% (384)32.0%永久性差异 (1) 24 2.4% 16 -1.3%税率改变带来的影响 (2) (14)-1.4% 0 0.0%减值准备的变化 (3) 00.0% 592 -49.3%所得税准备 (当期 +递延) 310 31.0% 224 -18.7%

税前利润 x 法定税率 与 利润表中所得税准备(当期+递延)之间区别的主要因素

列示如下:

(1) 永久性差异

差旅费与交际应酬费(2005、2006年分别为80、50)不能税前列支。因此,它们影响

的纳税金额分别为2005年度的24 (= 80 x 30%) 与 2006年度的 16 (= 50 x 32%)。

(2) 税率变动的影响

2004年末的递延所得税是用30%税率计算出来的。当它转换至2005年初时,由于2005

年仍用30%的税率,因此没有任何影响。但是,2005年末计算出来的递延所得税是用下

一年度的32%,金额是900 x 32% -200 x 32% =224。而用2005年度的税率30%计算出

来的递延所得税是00 x 30% -200 x 30% =210。二者的差异为14。

美国的会计准则的缩写

美国的会计准则的缩写 【篇一:美国的会计准则的缩写】 us gaap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缩写,指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篇二:美国的会计准则的缩写】 1.理念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核算理念是财务人员应根据实际业务模式选 择自身的会计核算模式。同时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更多强调企业外部 环境及内部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实际操作目前中国很多 企业会计核算仍旧是以税务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并且审计师实际 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尺度相对于美国审计师要明显宽松多。 (1)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基于税务发票进行核算。而正常会计核算应当 考虑很多其他证明文件如合同、收货单、验收单、客户确认单、结 算单。 (2)资产减值.尽管中国会计准则也提到资产减值的概念,但在实际操 作过程种,很少有企业会认真对待资产减值,而由于企业核算人员 习惯以,也就不会考虑太多公允价值问题。 (3)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美国对关联方的定义比中国可能更广些,特 别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准则方面(1)收入确认方面: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仅规定了收入确认的四个基本原则。里面比较 复杂的象,多种形式收入确认,软件收入确认,建筑方面等。并且 在评价收入确认时,还会根据合同及业务的情况最终判定收入的确 认方法。 (2)应收账款方面: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会计分应收**与应收未**。应收**是与发票结算相关的,而未**应收是同收入确认相关。 (3)预收账款方面(美国会计分预收与):预收账款是同预收保证金对应,而递延收入是同应收**一样与发票相关科目 (4)企业合并:包括合并实体方面,美国会计准则强化控制及影响的 概念,并且提出可变权益实体(vie概念)。并合并会计处理及合并披 露与中国会计准则都存在差异。如合并披露中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要 求披露合并模拟报表,中国一般不需要。 (3)限定性现金:中国会计准则没有限定性资金概念。 (4)固定资产的定义及范围 象租入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就是要计入固定资产。 (5)折旧摊销的政策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汇编成典

IPO/144A SEC Filings SOX Compliance Class Action 私募/上市证会报告萨班斯项目集团诉讼 证券监管快讯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汇编成典(更新版) 短期学习应有助提升未来对重大会计事项研究和对策的关注 2009年6月3日 我们在2009年5月21日的锦岸兄弟快讯中,曾报道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预计将于2009年7月1日正式批准以新的方式编纂会计准则。今天,FASB一致确定“FASB会计准则汇 编”(FASB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TM)将成为美国公认会计准则(US GAAP)的惟一官方资料来源。 另外,FASB今天同时决定,该汇编将自截止于2009年9月15日或之后日期的中期和年度会计期间开始生效。据此,于日历年末结算的公司将在其第三季度中期财务报表中首次应用该汇编。 因此,对于截止于2009年9月15日或之后日期的中期和年度会计期间,以及未来的会计期间而言,除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证监会) 所刊发的指引外,只会有一个标准的权威性公认会计准则。而该汇编将成为权威性会计参考书目,取代现时的FASB准则及相关解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立场公告、紧急问题工作小组(EITF)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该举措无意对现行的会计准则作出修改;相反,其目的在于为目前的权威性准则提供一个单一的参考来源,以便编报者在其外部顾问的协助下解决重大会计事项时可以简化有关的工作程序。该准则汇编按会计类主题的不同,以统一的结构,重新编纂各项准则及公告,并相应修改相关内容。它亦依照同样的主题结构,收录了证监会的相应指引。 这一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使用公认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的发行人及其审计师,日后必须根据新的汇编结构来引用公认会计准则,而不能用以前的方式参考具体公告。虽然这看似并非一项重大变化,但编报者和审计师还是要学习如何使用在线汇编系统,以及应用新的参考方法。这将改变以往的编报习惯;如果对新汇编准则进行研究后发现之前的会计方法不正确,可能会影响过往期间的财务报表。值得一提的是,FASB在编纂准则的同时,并未对公认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加以变更。如上文所述,理论上来说,应该会对已报告的会计结果有所影响,但目前还未能识别任何需关注的重要领域,也没有任何实质性或可参考的实例可以说明哪些领域或事项将受到影响。凭借现有的技术、搜索工具和引擎,应对该变化并不是难事。不过,对于许多人而言,这将是包含了两个阶段的过渡过程。首先,需要将会计政策和程序以及相关参考引文转至汇编后的新的准则引文。其次,才能对现有以及新的会计和报告事项进行相应的搜索和研究。提高使用者的意识这点尤为关键,因为调查显示许多执业人员对FASB的编纂工作一无所知。而对于公司而言,明智的做法是针对新汇编结构的使用制定一项政策,将有关如何引用准则的问题纳入其内部备忘录,以避免引述错误或者引述了过时的准则,进而避免日后出现涉及会计研究及个人资质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新的准则结构不会取代由会计师事务所的美国办事处所制定,并为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应用的现行会计准则解释指引,只会影响这些事务所所使用的引文。因此,提前与公司顾问及审计师进行协调和沟通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原则。 有关该准则汇编的更多信息,包括免费在线指南、网络广播导航、汇编问答,以及包含了所有汇编会计准则的网站链接,可登陆https://www.doczj.com/doc/3c12898719.html,/获取。 Source: WonBank Brothers https://www.doczj.com/doc/3c12898719.html, 来源:锦岸兄弟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 转来的。 1.在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上, IFRS规定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US GAAP规定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 2.在存货减值的转回上,IFRS规定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需予以转回。US GAAP规定不可以转回。 3.在现金流量表中收取和支付利息的分类上,IFRS规定可包括在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US GAAP规定必须归类为经营活动。 4.在工比例无法确定的建造合同上,IFRS规定成本收回法。US GAAP规定合同完工法。 5.在报告分部的基础上,IFRS规定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US GAAP规定根据公司内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信息组成进行划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 6.在广场、厂房及设备的计量基础上,IFRS规定可以使用重估价或历史成本。如果是按重估价 计量﹐会根据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减之后的累计折旧和减值损失列示。US GAAP规定通常要求使 用历史成本。 7.在辞退福利上,IFRS规定没有区分开“特别”和其他辞退福利﹐在雇主表明承诺会支付时确认辞退福利。US GAAP规定当雇员接受了雇主提供的条件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特别”(一次性)辞退福利;当雇员很可能有权享有﹐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合约性辞退福利。 8.在确认与既定福利相关的过去服务的成本上,IFRS规定立即确认。US GAAP规定在剩余服务年限或生命期间摊销。 9.在设定受益计划中﹐最小应确认的负债金额上,IFRS规定没有最小的要求。US GAAP规定应确认的负债金额最小为未注资的累积福利义务。 10.在养老金资产确认上的限制上,IFRS规定确认的养老金资产不能超过未确认的过去服务成本、精算损失以及从该计划返还资金或减少对计划的未来提存金供款而得到的经济利益的现值之总 净额。US GAAP规定对确认的金额没有这样的限制。 11.在确认缩减利得的时间上,IFRS规定当有关企业有明确表示将福利计划缩减﹐且已经对外宣布时﹐确认缩减利得和损失。US GAAP规定直到相关雇员被辞退或计划被终止或修订时﹐确认 缩减利得﹐时间可能在明确表示和宣布之后。 12.在福利计划缩减产生的损益的计量上,IFRS规定缩减利得或损失包括设定受益义务现值上的改变;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上的任何改变;以前未予确认的任何相关精算利得和损失、因应用过渡条款而未确认的金额和过去服务成本的份额。US GAAP规定虽然未确认精算利得或损失要按未 确认过渡性资产和负债的比例冲销﹐但过渡期后的未确认精算利得和损失并不受计划缩减的影响。 13.在需要相当时间完成的资产的借款成本上,IFRS规定资本化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US GAAP 规定必须采用资本化的政策。在可予资本化的借款成本的类型上,IFRS规定包括利息、某些辅 助成本和作为利息调整的折算差额。US GAAP规定通常只包括利息。

企业会计准则操作指南——所得税-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一、单选题 1、下列事项中,在确认递延所得税时,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是( C )。 A、因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B、因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税法折旧年限的不一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C、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暂时性变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D、因企业合并时购买方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A B C D 2、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内部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额属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B、内部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额属于非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C、内部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额属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D、内部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额属于非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A B C D 3、下列各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做纳税调增的是( C )。 A、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加计摊销 B、坏账准备的转回 C、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 D、确认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上升 A B C D 4、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下列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不得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是( C )。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B、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C、因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确认的商誉 D、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确认的预计负债

A B C D 5、下列事项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是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是( A )。 A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资本化金额按照150%加计摊销 B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小于初始入账成本 C 、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大于初始入账成本 D 、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减值准备 A B C D 6、下列各项负债中,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C )。 A 、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 B 、因购入存货形成的应付账款 C 、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D 、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 A B C D 7、下列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税影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B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不做纳税调整 C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处置时取得价款与初始成本的差额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D 、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得税费用 A B C D 8、下列业务中涉及的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是( C )。 A 、企业持有一项固定资产,会计规定按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按8年采用直线法

新西兰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外文翻译】

外文文献翻译 原文: Accounting for deferred taxes under NZ IAS 12 A “balance sheet”approach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in NZ IAS 12 from SSAP-12 is that the basis used to account for deferred taxes follows a balance sheet approach as opposed to an income statement approach. To calculate deferred taxes under the balance sheet approach, we must determine an entity’s temporary differences. Temporary differences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arrying amount of an asset or liability in the balance sheet and its tax base (i.e., the amount attributed to the same asset or liability for tax purposes). In contrast, to calculate deferred taxes under the income statement approach, we must determine an entity’s timing differences. Timing differences arise when revenue and expense items are recogniz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accounting profit before or after they are includ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axable profit. The focus of the deferred tax calculation in the balance sheet approach is on items that appear in the balance sheet, while for the income statement approach it is on items that appear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However, since the income statement is a by-product of the balance sheet, all timing differences by definition must be a component of temporary differences (see paragraph 17 of NZ IAS 12 which hints at this point). In some situations, the amount of temporary differences will equal the amount of timing differences in a period. However, the amount of timing differences cannot be greater than the amount of temporary differences. This is because not all asset and liability items in the balance sheet necessarily have an effect that passes through the income statement and which would impact on deferred taxes. For example, a temporary difference, but not a timing difference, can arise when an asset is revalued upwards (with the increment in value recognized in equity and not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but there is no equivalent adjustment made for tax purposes (see later for a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

目录 2 4 2 存货(试行版) (11) 2.存货(试行版) (18) 3 所得税会计 (26) 4A资本化资产和折旧 (43) 4B 长期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51) 4C 已减值资产的处置 (68) 5 应收帐款(坏帐准备) (82) 6 养老金核算 (88) 7 租赁会计核算 (100) 8 海外经营和货币折算 (105) 9 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 (111) 10.缺勤补偿 (119) 11 或有损失和产品担保 (123) 12 合并和权益法会计核算 (131) 13 中期财务报表(包括季度财务报表) (138) 14 政府补助 (143) 15 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144) 16 内部使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147) 17 股东权益 (150) 18 研究开发费用 (154) 19 重组(退出或处置活动) (157) 20 企业的发展阶段 (163)

1 收入确认 1-1. 会计定义概述 只有当收入实现时或者收入可以实现并能取得相关利益时才能予以确认。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以下条件同时得到满足时才可确认收入:(SAB No. 101 & 104): 1.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销售约定存在; 2.货物已经交付或者劳务已经提供; 3.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商品价格是固定的或者是可以确定的; 4.可以合理确信能够收到货款。 有些收入约定包含有多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在交易完成时确认收入,并根据可能收不回来的金额按适当比例计提坏帐准备。但若买方拥有退回货物的权利时,卖方只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确认销售收入。供应商可能会偶尔地或持续地给予其顾客各种各样的优惠(促销),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等(紧急问题工作组01-9《卖方给予买方回报的会计处理》)。顾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供应商销售货物给分销商,分销商再将该货物销售给零售商。紧急问题工作组01-9还涵盖了制造商给零售商或分销商的顾客促销奖励,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各项其他安排如展位费、协作广告等。当销售退回权利存在时的收入确认

关于新会计准则-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关于新会计准则-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并将逐步在其他企业中开始实施。现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所得税务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采用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差别: 《所得税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即《企业会计制度》允许企业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只允许采用应付税款法,《所得税准则》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二、不同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差别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该方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并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间内,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在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税率变动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递延法和债务法。采用递延法核算时,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按照原所得税率计算转回;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 (1979年7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 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财务报表中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包括对一个会计期内有关所得税支出或减免金额的确定以及这项金额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2.本号准则不涉及政府补助金或投资税款抵免的会计处理方法。下列税款也未考虑包括在本号准则的范围之内: (l)退还给企业的所得税款(仅限于当据以计税的收益金额以股利形式分配时); (2)企业在分配股利时缴纳的、可抵减企业应交所得税的税款。告的会计收益之间的关系,可能不能代表税率的当前水平。 定义 3.本号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 会计收益,是指在扣除有关所得税支出或加上有关所得税减免之前,损益表上所报告的包括非常项目在内的本期损益总额。 本期税款费用或税款减免,是指在损益表中借记或贷记的税款金额,不包括与本期损益表未涉及的那些项目有关的以及分配到那些项目中的税款金额。 应税所得(应税亏损),是指根据税务当局制定的法规确定的、据以确定应付(应退)税款准备的本期损益额。 应付税款准备,是指根据本期的应税所得确定的在当前应付的税款金额。 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一些收人和费用项目包括在应税所得中的期间和包括在会计收益中的期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期间内的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 时间性差异发生在某一期间,但在以后的一个或若干期间内可以转回。 永久性差异,是指发生在当期且在以后的期间内不能转回的一个期间内的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 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差异 4.应付税款准备是根据税务当局制定的关于确定应税所得的法规来计算的。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法规与用于确定会计收益的会计政策不同。这种差别的影响是,应付税款准备和财务报表所报告的会计收益之间的关系,可能不能代表税率的当前水平。5.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产生差异的一个原因是,某些项目包括在一种计算中被认为是适合的,却被要求不包括在另一种计算中。 例如,在许多税务制度中,一些捐赠项目在确定应税所得时不允许被扣除,但这种金额在确定会计收益时却可能可以被扣除。这样的差异称为“永久性差异”。6.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产生差异的另一个原因是、在确定这两种金额时,需考虑的某些项目包括在不同期间的计算中。 例如,会计政策可能作出特别规定,在商品或劳务交付时应将某些收入包括在会计收益中,但税务法规可能会要求或允许在收取现金时才将这些收入包括在应税所得中。包括在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中的这些收入的总额最后总是相同的,但包括的期间却不同。又如,用于确定应税所得的折旧率与用于确定会计收益的折旧率可

公认会计原则

目录 1简介 (2) 2详细内容 (2) 3准绳 (3) 4范畴 (3) 5原则 (3) 6原则分析 (3) 7评论与启示 (4)

“公认会计原则”剖析 摘要:中外会计界至今仍对“公认会计原则”缺乏明确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定义、内容、以及产生与演变过程的分析,揭示其实质,并在此基础 上作出若干评论。 关键词:公认会计原则;简介;内容;准绳;范畴;原则;评论 1简介 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则GAAP)泛指广受认可的关于财务报表应如何反映各种交易及事件的权威标准。 GAAP有时亦特指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 国际上日益流行的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IASB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IASC所制定的会计准则称为“国 际会计准则”(IAS)。通常论及IFRS时,是包含未被取代的IAS。 2详细内容 为会计界普遍接受并有相当权威支持的,用以指导和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各项原则的总称。它大致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即会计的基本原则。它指会计实务中普遍运用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约束条件的概括,是体现会计规律、基本特征的原理性规范。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等;二是对会计实际问题的方法指导和具体标准或准绳。通常由一系列只适应于某些工作环节或某一类问题的条文、示例构成,如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原则;三是会计处理的方法程序,即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属于技术规范的范畴,通常具体说明某一个步骤或某种总是体操作方法,因而很少有自由选择的作地。如记账规则、改错规则等。公认会计原则既可以由官方机构制定,也可由民间机构制定。在美国,人会计原则指那些受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权威团体支持认可的会计原则,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包括以前的会计程序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会计原则意见书》)和一些公认的会计惯例。在英国,公认会计原则是指由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等六个会计职业团体联合制定发布的《标准会计惯例公告》。日本的公认会计原则则主要是指范体系。我国企业基本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与公认的其他两个层次相当的内容则见于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中。 公认会计原则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 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在1939年的年会上首次使用,普遍适应性及拥有相当的权威性支持为其“公认”的本质规定与基本特征。这种“公认”,通常要由授权的全国性的会计职业团体表决通过,或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按一定程序组织相应的专门机构制定、审核和颁布。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依循着“会计实务→会计惯例→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两条基本途径,并逐步从以前者为主向以后者为主转化(会计规范体系不够发达但欲同主要受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体系影响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接轨的国家尤其如此)和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应用指南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本准则第五条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产生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其计税基础保持不变,则产生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假定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如计税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本准则第六条规定,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通常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损益,并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比如,上述企业因某事项在当期确认了100万元负债,计入当期损益。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分析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于购买日比较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按照本准则规定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按照暂时性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本准则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规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除外。沿用上述举例,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4

目录 一、概述 二、目的 三、范围 四、定义 五、确定应报告分部 六、分部会计政策 七、披露 八、生效日期 二、目的 本准则的目的是为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关于企业生产不同类型产品和劳务以及企业不同地区经营的信息)制定原则,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 (1)更好地理解企业以往的业绩; (2)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收益; (3)从整体上对企业做出更有根据的判断。 许多企业提供系列产品和劳务,或在具有不同的利润率、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风险的地区经营。关于一个企业产品和劳务的不同类型以及在不同地区经营的信息(常称作分部信息),对于评估多种经营或跨国经营企业的风险和收益是相关的,但这些信息可能不能根据总数据确定。因此,分部信息被普遍地认为对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是必须的。

三、范围 1.本准则适用于遵从国际会计准则的整套公布的财务报表。 2.正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所规定的那样,一整套财务报表包括一份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一份表明权益变动的报表以及附注。 3.本准则适用于其权益或债务证券公开交易,以及正处于在公开证券市场上发行权益或债务证券过程中的企业。 4.如果,一个证券不公开交易的企业遵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则鼓励其自愿按分部披露信息。 5.如果一个证券不公开交易的企业选择在遵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自愿地披露部分信息,则该企业应完全遵从本准则的要求。 6.如果一份财务报告既包括证券公开交易的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也包括母公司或一个或多个子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分部信息只需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列报。如果子公司本身就是证券公开交易的企业.则它应在其本身的单独财务报告中列报分部信息。 7.类似地,如果一份财务报告既包括证券公开交易的企业的合并财务报来,也包括该企业在其中拥有财务权益并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单独财务报表,分部信息只需以该企业的财务报条为基础列报。如果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本身就是证券公开交易的企业.则它应在其本身的单独财务报表中列报分部信息。 四、定义 其他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 8.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和《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所规定的含义: 经营活动.指企业主要产生收入的活动以及不是投资或融资活动的其他活动。 会计政策,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 收入,指企业本期正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至权益增加(不包括投资者出资所导致的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产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定义 9.本准则使用的术语“产业分部”和“地区分部”具有下列含义: 产业分部,相一个企业可区分的组成部分,该组成部分提供单项产品或劳务,或一组相关的产品或劳务,并且承担着不同于其他产业分部所承担的风险和收益。在确定产品和劳务是否相关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1)这些产品或劳务的性质; (2)生产过程的性质; (3)这些产品或劳务对应的客户的类型或类别; (4)销售这些产品或提供劳务所使用的方法; (5)(如果适用的话)管理环境的性质,如银行、保险或公共事业。 地区分部,指一个企业可区分的组成部分,该组成部分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内提供产品或劳务,并且承担看不同于在其他经济环境中经营的组成部分所承担的风险和收益。在确定地区分部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1)经济和政治情况的相似性; (2)在不同地区的经营之间的关系; (3)经营的接近性; (4)某一特定地区与经营相关的特定风险;

美国会计准则FIN46

?2004 Ernst & Young LLP.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is proprietary, confidential, and for internal use only.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of this program or its contents violates firm policy and copyright laws. FIN 46 Implementation “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 “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 2 Agenda ?FIN 46 Overview ?Planning the Project ?Constructing a FIN 46 Concept 7 Cash Flow Model ?Exhibit –Example FIN 46 Concept 7 Model

?2004 Ernst & Young LLP.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is proprietary, confidential, and for internal use only.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of this program or its contents violates firm policy and copyright laws. Planning the Project “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 4 Overview ?Two step process ?First-determine whether entity should be evaluated for consolidation using control criteria or not –Based on whether there is sufficient equity at risk and whether the equity has voting control –If so, the old voting control consolidation rules apply ?Second-if the tests for consolidation based on control are not met –The entity is a VIE –SOP 78-9 is not applicable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 概述 (2) 目的 (2) 范围 (2) 定义 (3) 披露 (20) 过渡性规定 (22) 生效日期 (22)

概述 ? 本条目为官方文献,除调整排版外请不要随意更改内容! [编辑] 目的 本准则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用以确保其资产以不超过可收回价值(recoverable amount)的金额进行计量的程序。如果资产的帐面价值超过通过使用或销售而收回的价值,该资产就是按超过其可收回价值计量的,如果是这样,该资产应视为已经减值,本准则要求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本准则也规定了企业何时应冲回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减值资产的有关披露内容。 [编辑] 范围 1.本准则适用于除下述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 (1)存货(参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 (2)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参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建造合同》); (3)递延所得税资产(参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 (4)雇员福利形成的资产(参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 (5)包括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蹲和列报》范围内的金融资产。

2.本准则不适用于存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雇员福利形成的资产,因 为适用于这些资产的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包含了有关其确认和计量的特定要求。 3.包括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落和列报》范围内的金融资产,其减值损失 的会计核算取决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有关金融工具项目的结果。以下投资属于金融资产,但《国 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没有包括,因而本准则也适用于这些金融资产: (1)《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中定义的子公司; (2)《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中定义的联营企业; (3)《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中定义的合营企业。 4.根据其他国际会计准则,以重估价值(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如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1 号固定资产》以重估价值作为允许选用的方法计量的资产,本准则也适用。但是,认定某项重估 资产是否已经减值,取决于用以确定其公允价值的基础: (1)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其市场价值,则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销售净价之间的唯一差额是 处置该资产的直接增量费用: ①如果处置费用很低,则重估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必然接近于、或大于其重估价值(公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已经执行了重估价规定,则重估资产不可能减值,没有必要估计其可收回价值。 ②如果有一定的处置费用,则重估资产的销售净价仍然小于其公允价值。因此,如果重估资产 的使用价值小于其重估价值(公允价值),则重估资产将会减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已经执行了 重估价规定,则企业应运用本准则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减值。 (2)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价值以外的基础确定的,则重估价值(公允价值)可能大于、或小于其可收回价值。因此,在执行了重估价规定以后,企业还应运用本准则以确定资产是否 已经减值。 [编辑] 定义 5.本准则所使用的术语,定义如下: 可收回价值,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其使用价值二者之中的较高者。 使用价值(value in use),指预期从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期限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估计未 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01 收入确认-reviewed by Cathy-ok

1-1. 会计定义概述 只有当收入实现时或者收入可以实现并能取得相关利益时才能予以确认。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以下条件同时得到满足时才可确认收入:(SAB No. 101 & 104): 1.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销售约定存在; 2.货物已经交付或者劳务已经提供; 3.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商品价格是固定的或者是可以确定的; 4.可以合理确信能够收到货款。 有些收入约定包含有多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在交易完成时确认收入,并根据可能收不回来的金额按适当比例计提坏帐准备。但若买方拥有退回货物的权利时,卖方只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确认销售收入。 供应商可能会偶尔地或持续地给予其顾客各种各样的优惠(促销),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等(紧急问题工作组01-9《卖方给予买方回报的会计处理》)。顾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供应商销售货物给分销商,分销商再将该货物销售给零售商。紧急问题工作组01-9还涵盖了制造商给零售商或分销商的顾客促销奖励,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各项其他安排如展位费、协作广告等。 当销售退回权利存在时的收入确认 当顾客有销售退回权时,卖方应该按估计的退回金额减少收入和销售成本的确认,并且要相应预提销售退回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企业可能允许顾客在销售以后的某一段时间内通过退货而取得退款、信贷、调换产品等。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所有权实质上并未转移给买方,因此,销售并没有完成,收入一般也就不能确认。当然,当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即使存在销售退回,企业也可以在销售时便确认收入: 1.卖方给买方的销售价格在销售发生时实质上是固定的或者是可确定的; 2.买方已经支付了货款或者有义务支付货款给卖方,且该义务并不取决于买方是否将所买 商品重新卖出; 3.买方支付价款给卖方的义务不会因货物被盗、损失或者毁损而改变; 4.交易对于买方具有实质性经济意义(而非是卖方出于确认销售收入的目的而发生的形式 上的交易); 5.卖方没有任何义务帮助买方将货物重新卖出; 6.退货的金额可以被可靠的估计。(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48号, par. 6)。 有些情况下,商品的法定所有权须在所有的货款都已支付后方能转移给买方。但有时为了保障卖方对于商品的利益,交易双方会在合同中约定卖方可在买方全部付清货款之前确认销售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保留所有权的时间应该是能够保障其利益的最短期限。

会计准则课后答案

章后习题参考答案及提示 第1章 □ 知识题 1)在会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大致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阶段,我们应重点关注现代会计的特征。 2)关于会计理论的含义,大致有5种看法:美国会计学会的看法、莫斯特在其《会计理论》中的看法、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中的看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看法及《韦氏新国际辞典》中对会计理论的定义(如有个人看法可以各抒己见)。 3)会计理论服务于三个基本方面,具有三种基本功能:信息传递和经验总结功能;解释和评价功能;预见和实践功能。 4)关键要把握这三个概念,以及会计规范和会计基本理论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论。 5)会计规范就是会计实践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规、规则、典范、范例或惯例。按其功能的不同,会计规范的内容也可分为两大部分:目的性规范和方法程序性规范。公认会计规范则是得到重大权威支持,既有权威性又有公认性的会计规范。 6)重点是比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是一个常与会计原则、会计标准等混同 使用的术语,会计准则在形式上要求由一定权威的机构(组织)来颁布,并应当具有成文(即书面)的内容。会计制度可以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也可以是企业制定的主要规范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和各项业务处理的规定。 7)会计基本理论是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它们之所以是基本的,是因为会计的其他一系列概念和理论都由这些概念引申出来,它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8)会计的定义取自不同的学术观点。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为了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9)会计的职能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反映经济活动,评价经营业绩。第二,预测经 营前景,参与管理决策。第三,控制经济过程,监督经济业务。其中,反映职能是最基本的,会计的职能通常还应根据不同组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细分。 10)企业经营资金运动是会计予以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会计对象。通常应根据不同组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细分。 11)会计要素可以理解为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即把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化为若干个用会计特有的术语加以表达的部分。财务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就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盈利六个要素的反映和控制。 12)会计目标要明确表述会计应当为谁服务、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有哪些、服务的质量标准如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它是会计的本质特征与经济管理需要进行综合作用的结果。 13)从微观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有效市场假设,从本质上讲所研究的是不确定条件下竞争市场中的动态价格行为,它是从零利润均衡状态的研究中扩展开来的。有效资本市场要求股票的价格(也包括交易量)能够完全和瞬时地反映出所有可获得的有关信息。资本市场效率通常可以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 14)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主要有:引入经济机制中的信息不对称;关于会计信息披露与理性投资决策的研究;关于会计盈余可靠性与契约关系的研究。 □ 技能题 这一技能题主要是训练逻辑思维和理论体系构建能力,以会计实务为基础,把会计规范和会计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都放进去,形成一个体系。 □ 能力题 1)学生可以查阅《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分析该准则的目的是什么(规范什么),有哪些方法和程序上的要求,同时,看看目的与方法、程序之间是否匹配,这些方法、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