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

古文 一、填空题。(1*10) 二、诗歌赏析。(2*9) 三、名词解释。(4*4) 四、简答题。(4*8) 五、论述题。(2*12)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辣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曹操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比如汉乐府的《薤露》和《蒿里》本是挽歌,曹操却用来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 ●3、曹丕,《典论》。 ●4、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此诗写一女子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曲,深婉感人。《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始于曹丕《典论·论文》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幹、刘祯、阮瑀、应玚七人。其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被杀,因此实际上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时期的文学活动。其中王桀、刘祯的成就最突出,钟荣《诗品》列之于上品。王桀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 ●6、曹植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西安市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满。如《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浮萍篇》、《美女篇》、《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第三类是述志诗。《杂诗》(仆夫早严驾)第四类是游仙诗。如《仙人篇》《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

三曹与“建安风骨”的关系

“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时期和魏文帝、魏明帝时期诗歌的美学特征,又称“汉魏风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是天下大乱的时代,这时代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诗人。“三曹”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于建安前期先后投奔曹操,形成了一个以曹操为首的文学群体,共同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时期。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权臣,位至魏王,死后被儿子魏文帝曹丕追尊为魏武帝。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建安文坛的领袖。现存诗歌二十多首,全为乐府。南朝梁的《诗品》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汉末长期战乱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一百个人中只剩下一个),念之断人肠。”曹操一生为天下统一而战,他的诗歌也抒发了这种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丕(公元187—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公元220年称帝,史称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论文》篇,是中国第一篇比较完整而有系统的文学批评论文,它论述了文章体裁、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学批评等问题,把文学的重要性提到了“经国(即治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程度。曹丕现存诗歌四十余首,大半是乐府诗,但多有变革。在内容上,他由反映社会问题转向抒发个人感情,擅长写离别相思之情;在诗体上,他大胆探索,创作了中国第一首七言诗《燕歌行》和长达77句的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在语言上,他由质朴自然转向清丽文雅;在风格上,他由慷慨悲凉转向委婉含蓄。他的诗歌已明显呈现文人化、个人化的趋势。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他才思敏捷,很受曹操宠爱,几乎立为太子。但他任性放诞,终于失宠。曹丕称帝后,他备受猜忌和迫害,名为王侯,实同囚徒。后来封为陈王,忧愤而死,年仅四十一岁。死后谥为思,世称陈思王。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曹植确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诗人,现存诗约九十多首,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最高成就。慷慨悲壮的情怀,爽朗劲健的形象,凝炼秀美的语言,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形成了“骨气奇高,辞采华茂”(钟嵘《诗品》)的独特风格。他的散文和赋也写得很好,其中《洛神赋》尤为著名。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doc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教学目标: 1、读懂鉴赏诗歌 ,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3、掌握形象意境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4、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重点: 1、读懂鉴赏诗歌 ,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通过例题归纳总结形象意境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体会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合作研讨、探究归纳、对比阅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 一、专题总论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 ,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 ,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 ①诗人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②诗人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 ,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 ,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 ,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 ,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 ,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 ,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盛唐是流派纷呈 ,风格众多 ,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 ,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 , 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 ,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 ,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歌颂从军报国 ,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二、形象意境类题型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 ,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和第七章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教学设想】本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点之一。主要讲授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重点是“三曹”和阮籍、嵇康的作品。教学时要注意将文学史知识和具体作品结合起来;要将本时期文学与前代(汉代)和后代(唐代)文学结合起来比照着来学习;还要了解清楚作家的生平、性格,以做到“知人论世”;本时期历史比较复杂,要弄清楚文学发展的线索;对一些名家名作,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 1、建安文学(见教材47页注释1) 2、曹操的生平。(见教材47页注释2) 3、曹操的诗歌创作。形式上主要用四言为主的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借古乐写时事,始于曹公”(沈德潜《古诗源》)。如汉乐府《薤露》、《蒿里》本是挽歌,他却用来写政治现实;《陌上桑》本是写罗敷之事,他却改而写求仙;《秋胡行》本写秋胡之事,他却用来述志。他的四言诗苍劲有力,慷慨悲凉,已完全脱出“三百篇”境,更非汉人四言可比。内容上主要有二:一是用乐府记时事,二是用乐府抒壮怀。 【作品讲读】 ●《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二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大幅度的勾画出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画面。明·钟惺评此诗:“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全诗充满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言简意赅,悲慨深沉。 ●《短歌行》“短歌”与“长歌”相对而言,非指诗篇幅的长短,而是就歌曲唱时声调的急缓、长短而言。这是一篇用于宴会的歌辞。全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一是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一是渴慕贤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因为感到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所以才有时不我待的焦虑,大业未成的忧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诗人追求不朽的事业,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且是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获得崇高的价值。全篇以比兴手法,如“朝露”喻人生苦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喻贤臣找到了明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臣没找到明君的茫然,“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喻自己的博大胸怀。全诗八句为一个层次,感情迂曲幽深,反复申说,从“人生几何”发唱,以“天下归心”收结,诗中流动着一片悲凉慷慨、深沉而雄壮的情调,这正代表着建安诗歌最为感人的一面。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大海不但包容山岛树木,也吞吐日月星辰,这正是诗人胸怀博大、壮志高远的象征。以如此豪壮的笔调,写如此苍茫的大海,画如此宏大的气象,在中国诗史上,《观沧海》是可推第一篇的。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山水诗之祖。 附:毛泽东《浪淘沙》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之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古代文学 第一章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第一章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建安诗歌通常是指汉末建安元年至魏明帝太和年间(约196—232)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建安三曹父子都“雅爱诗章”,建安七子又都齐聚邺下,建安诗坛可谓“彬彬大盛”(锺嵘《诗品·序》)。其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三国志·王粲传》),国家的动乱分裂激起了一代士人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而“人之觉醒”的社会思潮与人命危浅的社会现实,又引发了诗人们死生无常的喟叹和对个体生命的依恋,这样就形成了以慷慨悲凉为其情感基调的“建安风骨”。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诗歌则包括魏明帝太和末年至西晋立国(约233—265)这一历史阶段的诗歌创作。这一历史时期,屠杀、谄害、猜忌、恐怖伴随着司马氏集团阴谋篡权的全过程,建安那种相对开明的政治风气烟消云散,慷慨任气的社会环境没有了,“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文学氛围消失了,因而正始诗歌也就失去了建安诗歌中那种高昂奋发的精神。如果说建安父辈们关注的是外在事功的追求,那么正始诗人注重的是理想人格的建立。当时玄学的兴盛以及现实的严峻,使得忧生之嗟与理性思索成了正始诗歌最突出的特征。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诗歌完成了由“汉音”到“魏响”的历程,完成了从乐府民歌向文人诗歌的转变,五言古诗由此而走向成熟,并产生了像曹操、曹植、阮籍这样的杰出的诗人。 第一节曹氏父子的诗歌创作 曹氏父子既是曹魏政权的中心人物,也是建安诗坛上的当然领袖,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的政治地位,不仅是由于他们三人都“体貌英逸”爱惜人才,更是由于他们三人的创作实绩决定的。曹操固然开一代诗风,曹丕也妙善诗章,曹植更是“才高八斗”。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最高成就。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父亲曹嵩为东汉后期宦官曹腾的养子,虽然汉末官至太尉,但其出身却十分低微,当时人们就“莫能审其出生本末”(《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少时任侠放荡,“机警”而有“权数”,很早就被人视为“命世之才”,并被当世的名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果然在汉末的群雄角逐中击败了众多对手:伐董卓,灭袁术,斩吕布,败袁绍,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了北方事实上的统治者。 曹操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草书、音乐、围棋、方药都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第一流水平,即使骂他“汉世奸贼”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多才多艺”。他的大部分光阴都在戎马生涯中度过,因此他的诗歌也大多在马背上哼成。史载“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释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由于他的家世并非显贵门第,他轻视繁琐礼仪而崇尚通脱,鄙弃虚饰而注重实效,又由于他良好的音乐素养,现存的二十多首诗歌全是能“被之管弦”的乐府诗,且多属于来自民间的《相和歌》一类。这一类乐歌当时文人很少亲手写作,曹操从不受传统和偏见的束缚,他发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真正价值,在他大力提倡和成功实践的影响下,诗人们才认识到它的艺术潜力,并使这一民间文学逐渐向文人诗歌转变。 曹操诗歌所抒写的情感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伤时悯乱,一是述志抒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送魏万之京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送魏万之京 一、诗人名片 李颀(?~约753),赵郡(今河南赵县)人,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考中进士,任新乡县尉,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 李颀的诗歌成就主要在边塞诗、描写音乐的诗和赠别诗方面。能写各种体裁的诗,尤以七言歌行和律诗见长。 二、诗词故事 魏万——李白的铁杆粉丝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十三载(754),因慕李白名,一睹李白风采,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扬州)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临别时专门为他写了一首长诗。 三、文题背景 魏万,是李颀的晚辈朋友。这首诗是李颀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送别诗,首联以“微霜”意象透露离别的伤感,后两联推想别后情景,“愁”字情语及寒天萧瑟之景,很伤感。尾联以长者口吻谆谆告诫,语重心长。

二、悟读,诗情画境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面对云山之景,也只有惆怅,前路茫茫,黯然神伤。凉秋的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人生也是这样啊!何不把握这宝贵的时光,成就一番事业?毕竟年华易老,时不我待。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这首诗的前两联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这首诗的前两联渲染了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和送别时的伤感氛围。“微霜”、“鸿雁”点出时令正是深秋时节,大雁哀叫着南飞;“游子”、“离歌”点出正是送别之时,友人即将远行。秋夜微霜,挚友离别,正因如此,“鸿雁”的叫声才“不堪听”。 2.试鉴赏这首诗的尾联的意蕴。 答案“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诗人以长者的语气,给魏万以亲切的嘱咐。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也不能放任自己沉迷其中;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3.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 答案诗人是把叙事、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来写的。如首联,先说朋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点明昨晚的景象,是一种倒叙的笔法。将深秋时节朋友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了描写。“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但出自“愁里听”和“客中过”,即是由事见景,由景生情。尾联则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过来人对后来者的警诫。语句凝练、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②。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试题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 )、 (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 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代

建安风骨代表作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人才招聘中可用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o)?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yan),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学以致用:可用在老人活动中心或赠老人对联)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蒿里行》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野田黄雀行二首》曹植 一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美女篇》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白马篇》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饮马长城窟行》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高中语文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一、诗人名片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他二十岁后有十年时间,出入京洛求仕,三十岁应举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官至嘉州刺史,秩满罢官后卒于蜀中。自天宝八年始,岑参两度出塞,经历了长达6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一个边塞诗人。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岑参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是: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诗体形式上,岑参长于七言古诗,容量大,内容丰富,气势充沛。 二、诗词故事 赤亭峰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请他题词、赋诗。岑参发现在他写完诗后,挤在士兵中的一个男孩随口吟了出来。他询问缘故。这个回鹘族放羊娃告诉他,他的爷爷早年流落到这里,用回鹘文教他读《论语》。岑参没吱声,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不料,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找到岑参,恳请他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很喜爱这个聪明的孩子,就收下了,并把小孩的原名也更改为“岑鹘”。就这样,岑鹘随岑参参军入伍,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岑鹘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为军队培养了许多翻译人才。 三、文题背景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于天宝十三年(754)九月,是岑参奉送封常清出师平叛的一首祝颂诗。当时作者在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幕中,封常清奉命西征,岑参写此诗送行。在这首诗中,作者以豪迈的气概,通过对西北边地艰险环境的生动描绘,热情地歌颂了出征将士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征战的爱国豪情。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该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韵位密集,换韵频繁,节奏急促有力,声调激越豪壮,诵读时注意体会这一特点。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 △,车师/西门/伫/献捷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该诗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勇敢、坚毅的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必胜的信念和乐观奔放的感情。所以,朗读时应激情澎湃,豪迈有力,犹如一支战斗进行曲。 二、悟读,诗情画境 走马川、雪海边,向前眺望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塞外的雪夜里,狂风怒吼,飞沙走石。气候环境之恶劣令人望而生畏,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该诗可分为几部分?并概括其大意。 答案全诗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前六句):写西域环境的险恶,表现行军的艰苦。 第二部分(七至九句):写敌人侵犯,封常清出征。 第三部分(十至十五句):描绘封常清冒雪出征,一路不畏苦寒的情景。 第四部分(最后三句):表现对封常清出师必胜的信心。 2.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他的边塞诗,这一特点非常突出。诵读《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找出其中的“奇语”,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答案如“平沙茫茫黄入天”,写出了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象。“轮台……石乱走”,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强劲与狂暴。“将军……面如割”,生动地写出了军情的紧急和天气的恶劣。“马毛……砚水凝”,通过细节的描写显现了边塞天气的寒冷和将士们的豪迈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结合作品):第一,文学成为独立门类——文学个体自我意识的成熟和独立。第二,文学体裁的细致区分和文学理论的系统形成第三,这个时期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 2、曹操的诗歌特点 形式上,主要用四言为主的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 内容上,主要有二:一是用乐府记时事,二是用乐府抒壮怀。 风格上,苍劲有力,慷慨悲凉,已完全脱出“三百篇”境,更非汉人四言可比。 3、《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4、《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最完整最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文士气”“便娟婉约” 5、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6、野田黄雀行(1)注意比兴运用(2)树高多风,海水扬波。用以比喻环境险恶。利剑比喻权势,如果手中没有权势,又何必结交许多朋友呢?提出问题,下面曲答,用反问说明原因。(3)诗歌用鹞、网罗罗家比喻恶势力、迫害者。以黄雀比喻遭难的朋友,受害者。少年比喻曹植的理想,比喻有力救援的人。 7、曹植诗歌前后期的相通之处:本来建安文学具有一种慷慨激昂的基调,但这种基调是建立在对人生价值追求的自信自负的基础之上的。当严酷的政治现实粉碎了这种自信自负之后,诗歌的格调就随之改变。由此开启了“正始诗风”。但从根本上说,曹植早期诗歌的激昂之气与后期诗歌的悲哀情调有相通之处。正是由于建安文人对于人生自由和生命价值有着强烈的追求,当这一追求受到打击时,他们的悲哀才如此强烈。慷慨悲壮,对理想抱负和建功立业的追求是贯穿始终的。 不同:前期自由,后期失去自由。前期富雄壮,后期多悲愤。 8、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 曹植的诗歌广泛地吸纳、融汇前代诗歌艺术,远承《风》、《骚》,近取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既有慷慨悲凉之刚健,也有委婉含蓄之柔美,是刚健与柔美的完美结合。钟嵘《诗品》评价曹植诗歌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这可以说是对曹植诗歌艺术风格的总的概括。(1)大力创作五言诗,在曹植手中,使诗歌从叙事诗向抒情诗的转型;完成了民歌向文人化的转变。诗歌贡献最大的是他的五言诗,他是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现存九十余首诗中,就有六十多首五言诗,他的写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2)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善用比兴、象征、寄托的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形象更加丰富,感情的抒发更加深婉。他的诗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徒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等。(3)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箜篌引》),它们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4)注意炼字、声色和对仗讲究词采的华美和对偶的工整,努力锤炼字句,以增强诗歌的形式美和语言的表现力。有的诗歌已经暗合平仄,富于音乐美。 9、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代表作为《七哀诗》,七哀,哀思之多也。名句为“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登楼赋》 10、刘桢《赠从弟》比兴、托物言志蔡琰《悲愤诗》 11、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文学的内容或反映社会的动乱;或抒发渴望祖国的统一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风格苍劲雄浑、慷慨悲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有力地表现了建安时代的特色。后人将这种鲜明的特色称作“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12、阮籍诗以《咏怀诗》八十二首、文以《大人先生传》为代表作。“徘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可视为全部《咏怀诗》的总纲。“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阮籍诗风“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 13、嵇康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的又一批成功之作。《幽愤诗》是其绝命诗 14、建安诗歌和正始诗歌的不同:(1)思想上,一积极入世,一消极避世;(2)内容上,一反映个人的理想抱负和个人建功立业的追求,一多忧生之嗟或个人内心情怀的抒发,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汉魏风骨) :是指建安作家的作品内容和风格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色。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以曹氏父子为首,包括“七子”和蔡琰,除孔融之外,政治上都倾向曹操。这些作家大都饱经忧患,对动乱的社会现实有直接的感受。他们都拥护曹操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有着渴望为国家实现统一而建功立业的理想和壮志。因此,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表现统一天下的抱负,便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梗概多气、悲凉慷慨、刚健遒劲,便是他们作品的共同风格特征。而这种内容和风格,既有着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建安文学的这种特色,被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后来唐代陈子昂所说的“汉魏风骨”,也是指此而言 太康体:是指晋武帝太康时期所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作家有潘岳、陆机等。这类诗歌内容贫乏,大都注重炼字析句,追求词藻的华美,渐流于轻绮靡丽,是形式主义的作品。(见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左思风力: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其诗情调高昂,气势充沛,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特色。他的代表作咏史诗虽云咏史,实则借咏史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因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左思诗歌创作的这种基本精神,后被钟嵘《诗品》称为“左思风力”。 上官体为唐初宫廷诗人上官为代表的一种诗体。其诗多为奉和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旧唐书·上官仪传》:“(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这类诗在形式上,更加追求工偶精对,将诗的对偶,归纳为六种对仗的方法。这虽为制作宫廷诗服务,但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个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而外,元稹、张籍(766?-830?)、王建(766?-830?)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并为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元和体,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19)所形成的诗风。《新唐书·元稹传》:“元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号元和体。往往播乐府。”后来模仿元白风格所写的作品,元稹在《上令狐相公诗启》一文中,对此表示不满。又因元稹编有《元氏长庆集》,白居易编有《白氏长庆集》,后人也称之为“长庆体”。 古文运动,是唐代中期由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所谓“古文”,是与六朝以来重辞藻,讲音律的骈俪文相对而方,指汉以前的散体文。其特点是奇句单行,长短不拘,抒写自由,便于表达现实生活的内容,提倡古文,反对骈文,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而学习古文,借以宣传儒道,则是古文运动的目的。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当时推运了文学的革新,对于反对六朝以来的浮靡文风有积极作用;在其后,经过其门人的努力,古文愈益发展。至北宋,又得欧阳修等人的再次提倡,韩柳古文便形成一种新的散文传统,对我国散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一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一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曹操诗歌可以分为哪几类? 2、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什么? 3、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4、诗歌被称为“汉末实录”的诗人是谁? 5、宋熬器之《诗评》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其中的“魏武帝”指的是谁?这句话揭示了这位诗人诗歌的什么风格? 6、曹操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7、曹丕的诗歌主要分为哪几类? 8、我国现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什么? 9、曹丕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0、曹植创作前期和后期有何不同? 11、曹植后期的诗歌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几类? 12、曹植诗歌艺术特色是什么? 13、“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哪位评论家对曹植的评价?这句话揭示了曹植诗歌的什么艺术特色? 14、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转变的诗人是谁? 15、“陈思”指的是谁?为何叫“陈思”? 16、“才高八斗”是如何来的? 17、曹植诗歌受到后人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18、建安“七子”的称呼源自哪本书?分别指哪七位作家? 19、“七子之冠冕”是哪位评论家对哪位诗人的评价? 20、王粲诗歌的代表作是什么? 21、建安诗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诗人是谁?她的代表作是什么? 2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3、“建安风骨”的内涵是什么? 24、“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人? 25、阮籍的诗歌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26、“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是哪位评论家对哪位作家的评论?这两句话揭示了这位作家诗歌的什么风格? 27、“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哪位诗人理想人格的写照? 28、掌握诗歌:曹操《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野田黄雀行》、《七哀》;王粲《七哀诗》;阮籍《咏怀诗》其一;嵇康《赠秀才入军》第十四章。

论三曹文学与建安风骨

(2013)届本科生学科论文题目论三曹文学与建安风骨 专业汉语言文学 院系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学号 xxx 姓名 xx 指导教师xxx 副教授 成绩 2013年5月

论三曹文学与建安风骨 学生:xxx 指导老师:xxx 中文摘要: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 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称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所体现的文学内涵包括强烈的现实主义,浓郁的悲剧色彩,突出的个性表现,并高扬政治理想。曹操、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他们整体上君临天下的霸气和建功立业的豪气,成为建安风骨现实主义的核心和精髓。其中曹操雄才大略,政治军事上十分成功,而在文坛上也是雄踞天下,文学创作慷慨悲凉;曹丕继承了其父曹操的政治才能,文学上便娟婉约;而曹植可谓是“才高八斗”,文学作品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富艳,但政途萎靡,致使他抑郁寡欢。曹氏父子的文学创作,为建安文学奠定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建安风骨三曹建安文学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目录 (3) 前言 (4) 一、建安文学的背景 (5) 二、什么是“建安风骨” (5) 三、“三曹”与建安风骨 (5) (一)曹操与建安风骨 (5) (二)曹丕与建安风骨 (6) (三)曹植与建安风骨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前言 建安文学乃是指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年间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现实主义精神,有所谓“风”“骨”的风格特色,也在某程度上受到汉朝乐府诗的影响。三曹的作品对建安文学的影响与贡献很大,三曹都生活在汉末战乱连年的时代,又参与逐鹿中原鏖战,是重要军事政治集团曹魏集团的主要扮演者,特别是曹操戎马倥偬,却又在诗文创作中有如此之高的成绩,的确了不起。而且,三曹并存,相互辉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曹对后代文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曹植,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历代许多著名作家、评论家都对他极为崇拜。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Word版含解析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 展中的历史作用。 了解唐太宗李世民亲历隋末农民大起义,认识隋朝 的灭亡对唐太宗励精图治的影响。 掌握“贞观之治”的出现,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和对外政策。 分析唐太宗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理解唐 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者,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一、东征西讨定基业 1.反隋建唐 (1)树立义旗:617年,在李世民的积极鼓动下,李渊正式举起反隋大旗。 (2)推翻隋朝:617年十一月,李渊父子军队开进长安;618年三月,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灭亡。 (3)建立唐朝: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李世民受封为秦王。 2.统一全国 (1)617-618年,李世民率军击败薛举集团,消除了来自背后的威胁;接着击溃刘武周集团。 (2)621年,李世民击溃窦建德集团,迫使王世充自缚投降,李世民取得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3)624年,唐朝统一全国。 [特别提醒]李世民通过南征北战,显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同时也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为其夺取帝位创造了条件。 二、击破东、西突厥 1.李世民即位: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父亲退位,自己登基称帝,年号贞观。 2.击破并安置东突厥 (1)629-630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李等出击东突厥,俘获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2)唐太宗把投降的东突厥人安置在东自幽州、西至灵州一带;封突利可汗为顺州都督,颉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 3.击破吐谷浑:635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军击败吐谷浑,迫使吐谷浑投降。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

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 年的文学史。它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太康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等几个大的阶段。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环境: 1、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全国长期处于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不休,民族矛盾尖 锐和民族大融合。 2、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繁,统治集团中为了争夺权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 杀戮。 3、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特点是: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 4、玄学是魏晋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5、玄学的产生魏晋玄学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玄言诗的历史地位 6、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佛、玄、儒的交流及大量的佛寺的创设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道教约产生于汉末,相传张道陵为道教创始者,此期广泛传播道教的文学影响:游仙诗及文学作品中生命意识与主题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文学的自觉 1、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表现在:一是开拓了一些新的题材。二是文学形式的更新演化。 三是追求修辞的华美。 4、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 *名词解释: 建安风骨:指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以三曹、七子等代表的一批作家,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多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 “建安风骨” ,又称“建安风力” 。 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三人在文学创作中均有一定成就,尤以曹植为高,后人因合称之为“三曹” 。 建安七子:指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玚等七人。这七人均属曹氏集团中人物,创作风格大体相近,此名称最早出自于曹丕《典论? 论文》。七子中以王粲文学成就为 最高。 一、曹操 1、曹操的生平。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儒法兼取、礼刑互 用的思想。曹操出身微贱,对两汉以来重视家世、经术的传统,并不一味默守。于政教军事,颇杂刑名;取用人才,不拘资限,甚至不拘品行。史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可参看《三国志?魏书?

不朽的建安风骨-2019年文档

不朽的建安风骨 一、忧患意识的表现 (一)对自然的忧患意识――忧时 人生在世,本来就很短促,而汉末连绵不绝的战乱、瘟疫、灾荒更是加快了人衰老死亡的速度。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况,短暂无常的人生命数,使建安文人常有“忧时”的慨叹。 只要去翻阅魏晋时期的诗文,就会发现感叹生命短促的句子俯首可拾。曹操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虽寿》)。曹丕有“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短歌行》),曹植有“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赠白马王彪》)。其他人也正视这一现实,徐干说“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室思诗》)等等,不胜枚举。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调,同一感叹,可见这种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实际已成了魏晋时期典型的时代音调,是当时社会的普通心理。这种深刻的忧时意识,表面上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隐藏的却是对建功立业未成或受挫的嗟叹。 (二)对个人的忧患意识――忧愤 对个人的忧患意识,集中表现在对个人前途和命运的担忧,而根源在于统治的黑暗和政局的险恶,由此引发强烈的忧愤。这

一点在曹植身上体现地最为贴切。 曹植前期仕途得意、意气风发,其诗歌或描写公子生活的放纵浮华,或抒写他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诗情昂扬慷慨,辞采华茂;后期,曹植因争立太子失败而被打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生存之忧让他悲怀更深沉委曲。此时的作品因政治遭遇的影响而表现出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骨 肉相残的忧愤。 例如以《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为代表的悲愤诗,直接抒发怨愤,揭露曹丕的残忍阴毒。政治理想的失落,现实环境的残酷,骨肉相煎的无情使曹植的创作日趋成熟起来,其作品风骨凛立,力透纸背。朱自清曾说过“曹植在曹丕做了皇帝之后,颇受猜忌,忧患的情感,时时流露在他的作品里,诗中有了 ‘我’,所以独成大家”。 (三)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忧生 汉末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多事之秋,自黄巾起义之后,各地军阀割据一方,相互混战,民不聊生;兵祸之外,更有天灾。建安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大疫,其状之惨烈空前,“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后汉书?五行志五》)。建安时代的文人们,亲历亲闻这些惨状,将内心的震撼化为沉痛的诗行: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