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思维

英语思维

英语思维
英语思维

课程笔记:Introduction

一、美语思维课程的目的:

学会用美国英语来思维,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

学会将已经了解的语言知识按美国人的方式组织起来,表达出去

一旦你可以用英语去思考,那么你在英语使用上就会处于一种自由状态

Let’s go to get something. (书面语,语法正确)

Let’s go get something. (口语,不一定符合语法)

美国英语口语中并不一定符合英语语法。

Let’s go see a movie之类的句子,书面写出来是错误的,但在口语中则是没有问题的,反而接近美国人口语的风格。

口语和我们所学的书面英语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就决定了学习口语的思路和我们以往学习书面英语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二、学习目标:

明白什么叫口语(Spoken English)

我们课程的目标是让大家做到心口如一,即让同学们能够将心里想的东西准确的用英语表达初来。

三、两个基本概念:

1、语言是什么

语言不是词汇的堆积,也不是词汇+语法的组合,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当我们听不懂别人的讲话时,中国人常会问“什么”,一激动就会用what [hw?t],这会让外国人感到反感。

“What” in American English is very strong and challengeable word. (很强挑衅意味)

如果大家真的没听懂,可以用I beg your pardon. 或者Excuse me. 或者变调的what[弱hw?t]。

2、个性(personality),个性是口语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

在动态的个性的表现中平衡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别,把语言说得更有人性化,就是个性的含义。语言里必须加上个性、加上人性,离开这一点是不能说好一门语言的。

个性分为两种:

1)positive;

2)negative

You are always waiting. You are always waiting some guy come to you, talk to you, and practise English with you.

中国学生总是等待老师提出问题,他们去回答。学习口语要避免negative的个性,个性的改变不是短期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You could be someone to ask.

如果能够把英语的思维学过去,你可以等同于你重新做人,因为它与汉语的思维完全不同,它会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flirt 挑逗,调戏

Did you ever flirt with girls? 你挑逗过女孩吗?

对于此问题的回答,中国绝大多数都会是“没有”。因为这种事情不符合汉语文化的价值观,挑逗是个负面词汇,感觉已流氓。但是很多美国人会好不羞愧的说,yes, of course, I flirt with a lot of girls. 在美国要是回答no, 会认为你是gay, 他们认为flirt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类行为。

学习口语会改变人的个性和想法。如果学习很多语言的人,会达到一个international的状态。

四、学习口语的三个步骤:

1、Open your mouth and challenge your personality.

张开你的嘴,挑战自己的个性。

在这一步的时候我们要关注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自身的个性和心态。

练习方法:Hello and Goodbye 法

当面对外国人不知如何开口的时候,可以用“hello”打招呼。如果真的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说,可以用Goodbye结束。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快速的起步。

练习数量的要求至少为30个人。

这种方法虽然不会带来语言上的提高,却可以改变你的心态。

2、Better the quality of your conversation and practice more skills.

提高你的对话质量和练习更多的技巧

1)Better the quality 指的是改正第一步中可能出现的语法错误。

有的同学书面语很好、语法很好,但是说英文的时候语法会一塌糊涂。口语我们需要凌空驾驭,在说之前,脑子里就要对语言进行更正。

2)practise more skills 是指使自己的谈话方式更加接近于美国人,无论是思维上,还是语言上。

英语口语的六种技巧:

how do you define; how to explain; how to describe; how to guess; how to interpret; how to use idioms 3、Develop your thoughts with native speakers and become more international

美国的六种价值观念:

individual freedom; self-relianc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competition; material wealth; hard work 价值观念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明白,在口语的学习上,我们不能单纯的靠背诵大量的词句。光靠背是不行的,而要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例如:中国女孩在抱怨自己男友时会说:

你根本没有想着我!

美国女孩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I am not on your mind!

这两句话的差别是:中国女孩从“你”的角度出发,而美国女孩则是从“I”的角度出发。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源就是两种文化的价值观不同。

五、学口语的四个台阶:

1、英语角(English corner)

处于第一阶段的同学可以去英语角,但是很难练习出真正的英语来。因为那里的中国同学比较多,大家有相同的思维方式。英语角主要是联系自己的个性和性格。英语角适合于比较害羞的同学。

2、旅游区(tourist place)

旅游区适合没有心里障碍的同学,心里打击也会比较小,这样的场所可以让人很快的进入一种语言环境,产生交流的兴奋感。

这两个阶段不需要太多准备。我们的目的是“practise English”。

3、大学校园(university campus)

4、商业区(business region)

3,4阶段的练习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这个阶段的思路必须是“Let’s talk! Let me tell you what I a m thinking. I want to understand you.” 更加要注重的一种交流,理解别人与被人理解。

这一阶段要注意三个词:open, develop, close, 即打开话题,发展话题,结束话题三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忌讳的open的方式:Can I practice English with you? Do you speak English? 这些方式会给对方一种被利用的感觉。Nobody wants to be used.

注意以上各个阶段的开展,要以自己的心态承受能力为基础,一步一步展开。

第一单元Hello, America and American!

口语技巧:How to define

当我们问中国同学一句话,“Where is the book?” “Where is the water?” 很多同学会用英语的第一反应回答,“The book is on the table.” “The water is on the desk.” 但如果换一种说法,“What is a pen?” “What is television set?” 很多同学可能会说“The television set is 电视机。”这个其实不是在界定这个东西,而是在翻译。这样情况下的语言交流当中会产生问题。所以,我们训练的目的是当出现这种问题时,把大家交流时的第一反映变成英语状态。

What is the TV? TV is a box.(X) 这样就不能往下进行了。

What is a Sun Wukong? SWK is a monkey. (X)这样就没有把孙悟空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What is fly?

The fly is a kind of insect. It can fly. Fly is really small, ugly, nasty, and dirty. It shows up in nasty places like nasty bathroom. People hate it. And we want to kill it.

在How to define中,我们不需要做科学的探讨,仅是用一些common sense来给于非专业化的定义,目的是让对方迅速了解你在说什么。

1)put it into a category (进行分类)

2)features(特征)

Q1: What is a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actually is a kind of organization. In university, we could get higher education. You can get degree such as bachelor’s and master’s and so on.

Q2: What is a visa?

It’s a piece of paper or document. (X)

Visa is a kind of permission issued by a foreign embassy. This is something that will give you the right to enter into another country.

Q3: What is Majiang?

Majiang is a kind of game. It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game, then usually it requires four players and it has more than a hundred tiles, and it is very popular game in China.

Q4: What is the job interview?

Job interview is a kind of process, because actually you need to send out your resume and maybe wait for a phone call and then you come to company and people will give you a meeting or maybe a test. The company wants know if you are qualified for such a job.

第 1 页:课程录音

第 2 页:Dialogue 1

第 3 页:Dialogue 2

第 4 页:Dialogue 3

第 5 页:SMALL TALK

上课日期:2011.4.10, 13:00-15:00

授课老师及YYID:Nord 93513088

所在班级:Talk Show (13:00-15:00)

课程笔记:

第一单元Hello, America and American!

第一部分Warm Up

LET’S GET HEATED

今天我们的主要练习,首先对话如果放在纸上它就是个字。如果我们念出来,仅仅是在读,它毫无生命色彩。

1、从情感色彩上去学习如何朗读和感受对话。

2、从对话当中练习技巧。

下面是两个人在交流交男女朋友的经验,这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但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又使我们在同样的问题的处理方法上有所不同:

A: Hey, there’s Leo. I ⑴ wonder why he’s ⑵ walking arm in arm with that young woman.

B: ⑶ It’s as plain as the nose on your face. They’re dating each other.

A: You’re ⑷ pulling my leg! *She must be thirty years younger than Leo. Talk about ⑸ robbing the cradle! B: Well, you can bet this relationship’s going to ⑹ be a flash in the pan.

A: It ⑺ must have been love at first sight because I know he didn’t have a girlfriend last week.

B: I think you are ⑻ absolutely right. Actually, my father proposed to my mother after knowing her only two weeks. They got married a month later.

词句解析:

⑴ wonder:意思是“怀疑、纳闷儿”。因为对话中的女人比男人小很多

⑵ walking arm in arm:意为“walking with his arm interlocked”。

⑶ It’s as plain as the nose on you r face:意思是“very obvious”。

⑷ pulling my leg:意思是“kidding”。

⑸ rob the cradle:意思是“date someone much younger than you”。

⑹ be a flash in the pan:意思是“going to be temporary”。

⑺ must have been:表推论的句型,其中MUST重读用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具有很强的征服。

⑻ absolutely right:该短语一定要充满自信地重读。

思维解析:

恋人之间的年龄对美国人来说永远不是问题。在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爱情似乎只有男女之分,而没有老少之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Respect the authority and the old men是美国个人主义文化氛围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在美国,爱情间不是很在乎门当户对、年龄等,他们更在乎两个人之间的吸引力和个人魅力。美国,更加注重自我,从自我出发,这个美国的价值观有关系。

美国人对“爱”的理解和中国人很不一样“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思想在美国很普遍。人们追求片刻的“爱”胜过一世家庭的稳定,可以说美国的社会是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上,几乎没有人把追求家庭的稳定作为人生目标;相反,追求个人的幸福成为人们的梦想。

美国社会的稳定不建立在家庭的稳定上,而是建立在个人心态的稳定上,所以美国在大

学很多人就会结婚,他们结婚的时候是真的互相爱对方,没有考虑到很多现实因素,但也是因为这点,会有比较多的人离婚。

?: http://www.keken下面的对话是A 同学帮B 同学想办法解决B 在度假期间公寓处置的问题:A:*You must be ⑴ pretty excited about your trip to Europe. When is it that you are leaving?

B:In just three weeks, and I am excited. But there are still ⑵ a few things I need to do before I go.

A:⑶ Like what?

B::Like renewing my passport, going to the travel agency to buy my plane ticket and ⑷ figuring out what to do with my apartment while I’m gone.

A:⑸ You are not going to give it up, are you?

B:⑹ No way. I’ll never find another apartment around here. But ⑺ I don’t like the idea of paying three months’ rent on an empty apartm ent, either.

A: I don’t blame you. *Perhaps you could ⑻ sublet it.

B:Yes, but whom to?

A:Mmm… let me think. Oh, I know just a person. An old colleague of mine, Jim Thomas, is coming here to do some research this summer, from June to August.

B:That’s exactly when I’ll be away. It sounds ideal, as long as the landlord agrees.

A:⑼ Tell you what, I’ll be calling Jim late this week anyway, so I’ll mention it to him then.

B:Well, thanks, Bill. Let me know what happens. That extra money will really ⑽ come in handy.

词句解析:

⑴ pretty:在口语中的意思是“very”相当于副词的作用。

⑵ a few:意思是“很少一些”,用来修饰可数名词。注意:如果是few,意思就是“几乎没有”。

⑶ Like what:当what 重读时,表示说话方极度不耐烦;轻读时,表示说话方想继续这个对话,并想了解更多的细节。在本段对话中要轻读。

⑷ figure out:美国习语,意思是“弄清楚、明白”。

⑸ You are not going to give it up, are you?:这种句式在英语中被称为“tag question”,其中,“give up”是美国习语,意思是放弃。

⑹ No way:重读,表示坚决反对或不同意。

⑺ I don’t like the idea of something or doing something:美国习语,意思是“我不愿意干某

事”。

⑻ sublet:意思是“转租”。

⑼ Tell you what:这是美语中常用的插入语,相当于汉语中的“这个、那个”;类似的词语还有“guess what, I mean, well, anyway, you know, etc.”

⑽ come in handy:美国习语,意思是“be useful from time to time。

思维解析:

1.You must be pretty excited about your trip to Europe.

美国是个充满活力的国家。美国人好动的性格使他们不停留于安逸,尤其是学生,都愿意利用闲暇时间去世界各地旅游、长见识。在美国国内,那些从事重复性工作或服务性行业的人多数是外国劳工或美国的老年人,而年轻人都在旅游或从事创造性强的工作。这是美国精神中求新求异观念的体现。

美国人对于旅游都是很热衷的。美国人最喜欢吹牛的话题就是旅游,因为这是一个花钱花体力的事儿。但并不是一定要等有钱的才能旅游。

2.Perhaps you could sublet it.

在美国,你租的房子可以转租,当然这要争得房主的同意;一般来说房主会同意的,因为让空房子闲置是一种浪费,中美之间就这一点有共同之处,但在怎样是浪费的问题上却存在分歧,比如:美国人认为让自己的钱静静地躺在银行里就是一种浪费,而中国人认为那是处理资金最稳妥的办法。

美国人商品社会发展的比较长的必然结果,Americans really know how to use money to make money,如何用钱去赚钱。美国人买很多大件贵重的东西都会用credits,大多数美国人都没有闲置的财富。

3. Define travel agency

Travel agency is a kind of business. It provides service to travelling

下面是电影里的一段对白,B(Ben)无所事事地在游泳池中漂流,A 对他这种颓废的表现十分不满,对话由此展开:

A::Ben, what are you doing?

B:Well, I would say that I’m just ⑴ drifting ---- here, in the pool.

A:Why?

B: Well, it’s very comfortable just to drift here.

A:Have you ⑵ thought about ⑶ graduate school?

B:No.

A: ⑷ *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then — what were those four years of college for? What was the point of all that hard work?

B:⑸ You got me.

A:Now ⑹ listen, Ben. Look, I think it’s a very good thing that a young man —*after he’s done some very good work — should have a chance to relax and enjoy himself, and lie around, and drink beer and so on. But after a few weeks I believe that person would want to take some stock in himself and his situation and start to think about ⑺ getting off his ass.

词句解析:

⑴ drift:意思是“漂流、漂浮”

⑵ thought about:要注意thought 最后一个字母“t”和about 的第一个字母“a”连读,且“t”非重读,所以实际读音接近“d”。

⑶ graduate school:意思是“研究生院”。

⑷ 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美国习语,意思是“你介意把这件事告诉我吗?”。或者翻成再口语化一点的意思“你能跟我说说某事吗?”

⑸ You got me.:美国习语,意思是“你问住我了或我不知道”。

⑹ listen:其中的“i”为短的,所以实际读音接近[З]。

⑺ getting off his ass.:美国俚语,意思是“不要懒惰,开始工作”,再口语化一点的翻译是“该挪动屁股干活去了”。

思维解析:

1. 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这是美语中非常客气的说法,美国是个人主义盛行的国家,所以尊重别人的隐私是非常重要的。当你要别人为你干某事时,这是非常合适的句型,即使你们俩人的关系非常亲密,比如:父子、夫妻、母子等,也千万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让别人为你干事。

例如:有人抽烟,你觉得很受打扰,可以用一种比较严肃的语气说“Would you mind?”,来委婉的进行提醒。

2. After he’s done some very good work ―― should have a chance to relax and enjoy himself.

在努力的工作之后,进行全身心地放松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美国人崇尚hard work。在他们工作时,非常敬业,进取心非常强;一旦完成了工作,就会进行娱乐活动,甚至是过分的娱乐,比如:喝得大醉,通霄跳舞等都是美国社会价值观可以接受的。

中国人或者亚洲人,会认为如果大家关系很好,那么在工作的时候可以互相给予便利。

但是,美国人是公私比较分明的,他们常会说Let’s get down to business.,Business is nothing you can play with.。那么当工作之后,他们就会特别放松。So, next time when you are doing business with the American, it’s very nice to you,when you are at work, do not expect them to treat you in the sam e way the next on the negotiation table.

?: https://www.doczj.com/doc/393442837.html,/kouyu/201104/1320第二部分SMALL TALK

Everyday Expression

见面寒暄是一门艺术,根据时间、空间、关系的远近,所要完成的交流功能大相径庭。成功的开场是展开一个精彩话题的基础,记住把握你自己的机会。

Sentence Pattern: Open Develop Close

How to open the conversation?

打开对话的方式有千万种,但是下面是几种最不好的去open the conversation的句子,大家一定不要用。

1. Can I practice English with you? / Can I speak English with you?

2. Do you speak English? Do you wanna talk with me?

在你要打开你的对话时,你一定考虑到对方会怎么感觉或者对方所尊重的价值观。

一个成功的opening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有千万种表达方式,但是你的思维应该这么想,你的任何语言都要基于你对现在处的情况的理解。

例如:在汽车站,你遇到一个美国人,你想跟他练英语,怎么办?

能够引起你俩之间的接触是谈论汽车站的情形。可以谈论一些交通状况或公交状况等等。引起共鸣后,可将话题进一步扩展,随后自我介绍,进入谈话。

A: Well it’s really a long time waiting for a bus.

B: ya, traffic is really a big problem in Beijing.

A: ya, traff ic is a problem in the whole China. By the way, my name is XXX, a student …

例如:在大学,有一个美国女生坐在长椅上读书,你想跟她练英语,怎么办呢?

你可以说在这个情景下会产生共鸣的一些话题。可以假装问路,说一些关于图书的事情。

A: Well you should be pretty good at Chinese!

B: Excuse me, where can I find the library?

Small Talk 1:

Sam: Hi, how is it going?

Ted: Pretty good, Sam. Only the awful weather, you know.

Sam: That’s right. I’ve never really liked it since I got here.

Ted: Me either, but I’m dealing with it anyway.

How is it going? How’s going? 一个很舒服的打招呼的方式。

天气是一个永远的safe talk。对于年龄,薪金,politics, religions, abortion, gays, lesbians等隐私性、争议性的问题不要谈论。可以谈论天气,travelling, pets, 男生可以谈谈sports, NBA, 女生可以谈cosmetics, dress.

Small Talk 2:

A: I’m glad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you here.

B: I trust you’re keeping well?

A: I’m doing great, thank you.

B: So we can get down to business.

这一段是在很严肃的场合下,两个人在谈话。

Small Talk 3:

A: Ah, Bob. Just the person I wanted to see.

B: So what is it?

A: You gotta help me out this time, buddy.

B: Another tough thing, I guess.

这是两个非常熟悉的老朋友在谈话。

Small Talk 4:

A: Hi, it is a pleasant surprise!

B: Yeah, it’s been ages! So how have you been?

A: Couldn’t be better. And you?

B: Just as usual, you know.

这谈话的两个人关系也是很不错,但是没那么熟悉,很久没见。

Hi how have you been?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Small Talk 5:

A: Susan? What brings you here today?

B: Well, I’ve got some papers due.

A: Really? So what’s the news?

B: Not too good yet. Better than I was though.

something is due = something needs to be handed in

一个东西要交了,该交了,到期了,due

从以上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open the conversation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在打招呼时,一定要加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或者人的因素,还有文化因素。这样才能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开始交谈的方式。

On Your Own

语汇和句型的模版都掌握了,现在需要你大显身手,和你的partner 独立完成四个精彩的日常交流,逐渐达到美语的自如运用。

Note:场景不同,分寸迥异。

1. You and your partner just meet each other in this party, introduced by another friend. You try to greet each other and begin chatting.

2. You two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On Saturday afternoon, you are on the street and come upon each other. You are both very surprised and begin from here.

3. You are coming to an office building for a job interview. You are a bit nervous. When you see your interviewer coming into the lift. When the door closes, you try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on him by greeting him.

4. Your partner just wins a horse race and is walking out of the game excited. You see him and go ahead to talk to him.

?: https://www.doczj.com/doc/393442837.html,/kouyu/201104/132027_5.shtml27_4.shtml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方法、手段及策略。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很头疼,由于时间关系,对已学过的知识大都记不清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一种教育策略——思维导图,这词的出现率也越来越高了,它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也将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直接应用到英语知识学习的预习、整理(如笔记)、记忆、复习、交流、写作等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在初中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利用联想和连线相关知识使之结构化,使知识的获取、储存和提取更加高效。 1.利用思维导图记忆英语单词。 英语单词的记忆包括单词的音、形、义等方面的记忆,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只能让繁多的单词停留在标识和浅显记忆方面,所以,学生记忆单词往往是今天记住了,明天又忘记了,这样一来,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就会减弱,而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记忆英语单词时进行合理地联想。思维导图以放射思考为基础收放自如的方式,可以提思考技巧,增强记忆力。可以按照不同词性和不同搭配用法,画出思维导图。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以灵活的方式来学习单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节省学习单词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首字母提示记忆,利用词性归类记忆,利用词缀联想记忆,利用相近的词对比记忆等。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方式6页word文档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一、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是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的,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活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当一个婴儿生下来就学说话时,完全是靠听,模仿(imitate)母亲的声音。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是一个聋子,他就听不到声音,也谈不上什么成功的模仿者。一个不足10岁的儿童,如果他一直生活在第一语言环境中,他就能学到一种漂亮的母语。如果想学好外语,必须下大功夫模仿,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模仿。埃克斯利(Eckersley,C.E.1974)说过,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匙,也许是把金钥匙。(There is no doubt that imitation is one of the keys, perhaps the golden key ,to success.)有人认为模仿很简单,好学,其实不然。养成一个好的模仿习惯并不容易,这种模仿只有像学母语那样,方可学好。不下功夫,以为轻而易举可以模仿好外语语音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想学好外语就要在模仿上下功夫,因为外语语言能否学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听准外语老师发音的能力和学习者的模仿能力以及反复模仿的耐心。如果跟着外语老师念一遍,过后一劳永逸,那是学不好外语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模仿、重复、练习。“听别人怎样说,就照样跟着说。”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 二、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应该培养自己摆脱母语的影响,用英语想英语。 用英语想英语,指的是在使用英语时用英语想(think in English),而不是用本族语想。用英语想,也可以说成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学用

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一、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创建时间: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下午3:09 | 分类:未分类| 字数:3408 | 发送到我的Qzone | 另存为... | 打印 一、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是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的,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活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当一个婴儿生下来就学说话时,完全是靠听,模仿(imitate)母亲的声音。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是一个聋子,他就听不到声音,也谈不上什么成功的模仿者。一个不足10岁的儿童,如果他一直生活在第一语言环境中,他就能学到一种漂亮的母语。如果想学好外语,必须下大功夫模仿,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模仿。埃克斯利(Eckersley,C.E.1974)说过,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匙,也许是把金钥匙。(There is no doubt that imitation is one of the keys, perhaps the golden key ,to success.)有人认为模仿很简单,好学,其实不然。养成一个好的模仿习惯并不容易,这种模仿只有像学母语那样,方可学好。不下功夫,以为轻而易举可以模仿好外语语音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学好外语就要在模仿上下功夫,因为外语语言能否学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听准外语老师发音的能力和学习者的模仿能力以及反复模仿的耐心。如果跟着外语老师念一遍,过后一劳永逸,那是学不好外语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模仿、重复、练习。“听别人怎样说,就照样跟着说。”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二、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应该培养自己摆脱母语的影响,用英语想英语。用英语想英语,指的是在使用英语时用英语想(think in English),而不是用本族语想。用英语想,也可以说成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学用英语思考,一定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本族语思考的介入,没有“心译”的介入,或者说本族语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自己也感觉不到“心译”的负担。这才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用英语思考并不神秘,也非高不可攀。初学时,“心译”的介入很明显,但时间一长,反复运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心译”的程度就会越来越小,以至接近于消失。可见,培养英语思考的基本途径是系统的大量的反复使用,是实践练习。语言是工具。使用任何工具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不熟练的阶段,多余的动作很明显,总要一边做一边考虑。初学者使用外语时,“心译”就是这种多余的活动,是一边用一边考虑的表现。这里所说的考虑实际上是在大脑里进行的对将要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的一种检验。用本族语交际时,也有考虑考虑再说的情况,可以说是在心里把原来要说的话转成或翻译为另外一些说法进行掂量。但由于习以为常,所以不会给人造成负担和精神紧张。而在用英语交际时,由于怕错,所以想了又想,而由于英语不熟,语汇不多,所以就求助于本族语,产生“心译”。因此,培养用英语思考,消除“心译”,主要消除学生怕错的紧张心理。学习英语、使用英语都要用思想。思想要有逻辑性。逻辑指思维的规律性。思想的逻辑性,条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系统性和所掌握语言的系统程度。语言问题与逻辑问题是密切联系的。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或理解别人用英语表达的思想时,所遇到的困难虽然表现为语言上的困难,但实质上有相当一部分,或在相当程度上乃是逻辑上的困难。表达不好,常常是思路不清,理解不好,则常常是推理能力差。因此,为了培养用英语思考,就要加强英语练习的逻辑性,注意按照英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多种联系,从性质、属性、层次、因果等各方面的关系,对练习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组织,训练学生成套地表达和理解,形成以英语为外壳的思维定势,相应的英语材料则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在大脑里源源不断地涌现。摆脱母语影响的教育,用英语想英语应表现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一)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1.融洽师生关系,激发用英语思考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用英语想英语,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3.给予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情趣,激发用英语思维。(二)创造生动的语言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用英语授课,坚持用英语和学生交流,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

英语教学思维导图

英语教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本由金浪、夏孟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一种高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它的使用要求先写下基本概念,然后再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想法和思维动向。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他通过让使用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关注中心,然后再慢慢地找出并画出与其相关的分支。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用分割知识框架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并且记住信息的一种方式。非常符合人脑思维特点,对英语学习有显著作用。它还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工具,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 《Go For It》教材的每个单元是以话题来编排的。这种以话题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以主题为单位构建思维导图,整体把握英语课的教学内容。在各个教学板块中,思维导图的即时制作与临时生成,都能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的每一个单元里,思维导图共有三张,基础导图、拓展导图、作文框架。对应的中文是放在后面的,学生可以用来预习和复习。 本课题旨在活用《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思维导图进行充分地利用,培养他们积极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借助思维导图,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时间单位,指导学生活用思维导图,对英语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预习的工具,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要求学生熟读英语版的思维导图并说出中文,对不认识的用红笔做好星级标记,检测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 (2)要求学生借助中文版的思维导图说英语并翻译成英文,然后根据英语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英语写作的培育模式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英语写作的培育模式 摘要汉语式表达一直以来是困扰学生英语写作的一大难题。然而,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词汇的积累量和语法规则,学生虽能写出基本句型,但实际有效的句子写作不尽如人意。如何在写作过程中避免出现汉语式表达,培养学生写出正确而有效的英语句子,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粗浅地探讨学生英语写作的培养基本模式。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医术语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1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表达 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很容易写出汉语化的英语。这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头脑往往先呈现的是中文符号,之后将其不假思索地转换为英文,虽然有时符合语法规则,不影响理解,但是,在表达方式上与标准的英语习惯不符,从而影响语言的地道性。例如,表达中文“有”这一概念时,有这样的句子“The chief reason for the change have five points.”就属于汉式词汇在英语表达中的的生搬硬套。此外,常见的中式表达错误还有汉式的无主语句,英汉语序机械式对等,汉式的多动词连用等,如“People think go to a movie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出现谓语动词使用混乱的表达,不妨将其改为“People think going to a movie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这样句子的层次才更明显;再比如“Watching TV is convenient and won’t suffer from traffic jams”句中,逻辑主语跟后半句的谓语搭配不当;还有一些习惯表达及搭配的误用,如接电话很容易被误写为“receive the phone”……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的错误。 2英汉思维差异 英文写作和中文写作其实是不同的东西方语篇思维模式的体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逻辑和直线性为特点,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1)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即单刀直入先表达主要思想,然后对其加以说明或论证,一旦一点被论证结束,就不应该再回过头来重复讨论,因此语段展开的过程中,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自然连贯,具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动感;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辨证性著称,是螺旋式思维模式,有种文章之妙,无过婉转曲折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即对于所要表达的主题可以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给人形散而神聚的感官享受。从语言组织方式上又可以分为以句法和词汇为衔接手段的形

英语思维

一、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是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的,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活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当一个婴儿生下来就学说话时,完全是靠听,模仿(imitate)母亲的声音。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是一个聋子,他就听不到声音,也谈不上什么成功的模仿者。一个不足10岁的儿童,如果他一直生活在第一语言环境中,他就能学到一种漂亮的母语。如果想学好外语,必须下大功夫模仿,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模仿。埃克斯利(Eckersley,C.E.1974)说过,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匙,也许是把金钥匙。(There is no doubt that imitation is one of the keys, perhaps the golden key ,to success.)有人认为模仿很简单,好学,其实不然。养成一个好的模仿习惯并不容易,这种模仿只有像学母语那样,方可学好。不下功夫,以为轻而易举可以模仿好外语语音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想学好外语就要在模仿上下功夫,因为外语语言能否学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听准外语老师发音的能力和学习者的模仿能力以及反复模仿的耐心。如果跟着外语老师念一遍,过后一劳永逸,那是学不好外语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模仿、重复、练习。“听别人怎样说,就照样跟着说。”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 二、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应该培养自己摆脱母语的影响,用英语想英语。 用英语想英语,指的是在使用英语时用英语想(think in English),而不是用本族语想。用英语想,也可以说成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学用英语思考,一定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本族语思考的介入,没有“心译”的介入,或者说本族语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自己也感觉不到“心译”的负担。这才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 用英语思考并不神秘,也非高不可攀。初学时,“心译”的介入很明显,但时间一长,反复运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心译”的程度就会越来越小,以至接近于消失。可见,培养英语思考的基本途径是系统的大量的反复使用,是实践练习。语言是工具。使用任何工具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不熟练的阶段,多余的动作很明显,总要一边做一边考虑。初学者使用外语时,“心译”就是这种多余的活动,是一边用一边考虑的表现。这里所说的考虑实际上是在大脑里进行的对将要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的一种检验。用本族语交际时,也有考虑考虑再说的情况,可以说是在心里把原来要说的话转成或翻译为另外一些说法进行掂量。但由于习以为常,所以不会给人造成负担和精神紧张。而在用英语交际时,由于怕错,所以想了又想,而由于英语不熟,语汇不多,所以就求助于本族语,产生“心译”。因此,培养用英语思考,消除“心译”,主要消除学生怕错的紧张心理。 学习英语、使用英语都要用思想。思想要有逻辑性。逻辑指思维的规律性。思想的逻辑性,条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系统性和所掌握语言的系统程度。语言问题与逻辑问题是密切联系的。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或理解别人用英语表达的思想时,所遇到的困难虽然表现为语言上的困难,但实质上有相当一部分,或在相当程度上乃是逻辑上的困难。表达不好,常常是思路不清,理解不好,则常常是推理能力差。因此,为了培养用英语思考,就要加强英语练习的逻辑性,注意按照英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多种联系,从性质、属性、层次、因果等各方面的关系,对练习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组织,训练学生成套地表达和理解,形成以英语为外壳的思维定势,相应的英语材料则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在大脑里源源不断地涌现。 摆脱母语影响的教育,用英语想英语应表现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一)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1.融洽师生关系,激发用英语思考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用英语想英语,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浅谈运用思维导图转变英语学习方式 马文婧

浅谈运用思维导图转变英语学习方式马文婧 发表时间:2014-12-08T15:58:05.687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9月总第160期供稿作者:马文婧 [导读]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大脑机能来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记忆以及阅读等过程,能够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 马文婧山东省招远市金晖学校265400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形象且直观的思考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单词记忆能力、提高英语阅读效果以及提高课堂内容吸收效果,因此,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能够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运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英语知识水平,同时也特别注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和交流合作的英语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英语词汇和英语阅读一直是英语学习的核心问题,词汇是英语的基石,离开词汇,英语就毫无意义可言,而阅读是英语的羽翼,离开阅读,英语就毫无展翅的能力。因此,如何让初中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战胜这一拦路虎,便成为初中英语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思维导图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不容小视的作用,因此,本文着重讨论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等问题。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内容 1.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工具,它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将思维以及知识结构图像化,具体化的过程。它主要是利用图画、色彩和代码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大脑的记忆效果,促使学生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图形上。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大脑机能来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记忆以及阅读等过程,能够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 2.思维导图的作用及意义。首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出来,大大降低了语言所带来的抽象和空洞,同时,也帮助学生梳理英语学习内容,筛除出杂乱信息,保留重要内容,加速学生思维的产生。当然,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 其次,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加深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由于大脑神经是一个发散的网状神经元,所以大脑思维也跟着呈现出发散的网状图像,而人的记忆是通过这一系统机能来进行的,初中生学习英语知识之所以容易遗忘,是因为其在存贮信息时,未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未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经验中去,初中生此时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加工,并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对其进行辨析和深入理解。 最后,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产生无限的联想。由于人的思维过程具有创造性,所以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产生联想,能够让学生把复杂的、层次不清的知识有组织地连接在一起,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并加以比较和鉴别。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利用思维导图记忆英语单词。英语单词的记忆包括单词的音、形、义等方面的记忆,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只能让繁多的单词停留在标识和浅显记忆方面,所以,学生记忆单词往往是今天记住了,明天又忘记了,这样一来,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就会减弱,而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记忆英语单词时进行合理地联想。例如,在学习英语单词“lie”时,由于其可以作为不及物动词和名词来使用,故当lie作为不及物动词是,其就有“卧、躺、平放,位于,在于,撒谎,欺骗”等多重含义,当其作为名词使用时,有“状态,栖息处、谎话”等含义。所以,英语教师在讲授这个单词时,可以按照lie的不同词性和不同搭配用法,画出思维导图。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以灵活的方式来学习单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节省学习单词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积极性。 2.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英语阅读水平。通常,英语教师在讲解英语阅读时,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及语法等方面,从而导致学生忽视了阅读内容本身,也就无法从被分割的文章中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文章主旨,学生就很难达到阅读的更高层次。所以,在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借用语音、符号以及文字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更加直观,更容易融入语境,也更能对阅读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同时,学生可以很快地明确阅读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推断出文章的深层含义。例如,在学习The Necklace 一文时,英语教师可以根据The Necklace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思维导图,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各个事件进行串联,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故事的发展及其所要揭示的深层意义。 3.利用思维导图串联英语课堂所学内容。在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教材中,教学内容是按照集中同一主题的形式编排的,各个单元的内容涵盖面较广,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较多,所以,英语教师可以课前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让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串联好整个课堂所学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的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单元时,涉及到关于衣服总称、颜色、价格等单词较多,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串联这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如此轻松的学习环境下,会增加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够解决很多,诸如:语言等抽象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它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积极性,因此,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重视。

英语思维

课程笔记:Introduction 一、美语思维课程的目的: 学会用美国英语来思维,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 学会将已经了解的语言知识按美国人的方式组织起来,表达出去 一旦你可以用英语去思考,那么你在英语使用上就会处于一种自由状态 Let’s go to get something. (书面语,语法正确) Let’s go get something. (口语,不一定符合语法) 美国英语口语中并不一定符合英语语法。 Let’s go see a movie之类的句子,书面写出来是错误的,但在口语中则是没有问题的,反而接近美国人口语的风格。 口语和我们所学的书面英语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就决定了学习口语的思路和我们以往学习书面英语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二、学习目标: 明白什么叫口语(Spoken English) 我们课程的目标是让大家做到心口如一,即让同学们能够将心里想的东西准确的用英语表达初来。 三、两个基本概念: 1、语言是什么 语言不是词汇的堆积,也不是词汇+语法的组合,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当我们听不懂别人的讲话时,中国人常会问“什么”,一激动就会用what [hw?t],这会让外国人感到反感。 “What” in American English is very strong and challengeable word. (很强挑衅意味) 如果大家真的没听懂,可以用I beg your pardon. 或者Excuse me. 或者变调的what[弱hw?t]。 2、个性(personality),个性是口语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 在动态的个性的表现中平衡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别,把语言说得更有人性化,就是个性的含义。语言里必须加上个性、加上人性,离开这一点是不能说好一门语言的。 个性分为两种: 1)positive; 2)negative

学好英语重在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

学好英语重在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 学好英语重在英语思维的培养。直接用英语思考将有助于你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更快地回应对方,说英语的时候也更加流利,同时,还会减少词汇错误问题的出现机率。 那么,正确的英语思维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下图所示: 可能有些同学会反映:“老师,我的词汇量很少,英语水平不怎么样,操作起来比较难啊!” 即使你是英语初学者,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英语思考模式的培养就会慢慢形成!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首先,单词联想 例如在家时我们可以主动联想以下这些单词:door、book、read、tale、 chair、sofa、go、window、kitchen、bedroom等等,去学校时又可以联想到teacher、student、notebook、pen、friend、class、pencil、blackboard、lesson等等。大家千万不能小看这些单词,不信,那麻烦你们打开自己的包包看一看,所有物品的名称都能够用英语表达出来吗?

单词练习相对简单,但这种方法对于你词汇量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为进一步的练习做准备。 接着,是短句表达的训练。 如果你可以很熟练地直接说出大量的英语词汇,那么就可以进入到第二个步骤,开始着手组织简短的句子。 例如,在听音乐时,可以尝试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从简单的描述开始练习: ?I am listening to music. ?This piece of music is beautiful. ?I like classical music. 又如,观看比赛时,你可以这样表达: ?The match is interesting. ?I think team A will win this match. ?The player number 8 is the best one.

翻译中的思维转换

谈翻译中的思维转换 1. 德国哲学家弗·茅特纳(Friz Mauthner)曾经说过“If Aristotle had spoken Chinese or Dakota, his logic and his categories would have been diff erent”。2.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 wall clock — stop watch — horizontal bar — parallel bars — antiaircraft gun — Wet paint. It’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It’s the wisest father that knows his son. 不同的民族,因其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造成他们在认识同一事物时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角度或切入点,因而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差异又必然会反应在语言层面上,从而造成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由此可知,在翻译时,当我们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或原文的句子结构进行表达时,如果无法使译文顺畅或被读者理解,我们就要考虑换个角度思维,即要转换思维方式,这是翻译的一项的基本功。 1. 肯定与否定的转换 从哲学角度讲,任何事物都有两个面:正面与反面。当我们肯定事物的正面时,同时也在否定事物的反面;当我们肯定事物的反面时,也就是在否定事物的正面。于是,我们在认识一个事物时就有正反两个角度供我们选择,从而产生出两种不同的表达式。如 他很浪费。—— 这是假的。—— 他同意了。—— 他会对你非常感激的。—— Don’t touch me, or I’ll kill you. I’m serious.(别碰我,否则我会杀了你。) Last night I lay in bed, awake. (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一夜没睡着。) You can freely express your opinions. I have a completely open mind. 你们可以自由发言,我不抱任何成见。 One had to have some sort of past to make that kind of beginning. 她要是没有点来头是不敢这么发话的。 When I was a child, the last thing I would like to do was reading.

用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

用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 用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 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 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这个事物是什么。我们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isthebook(这本书在哪儿)?很少有人说Whatisabook(书是什么)?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isthebook?这种Whereisthebook只是思维的描述阶段。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isa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 Howtoexplainthingsindifferent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一种表达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这就 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 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 比如,Iloveyou(我爱你)。按我们教学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 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 构没变,我听不懂Iloveyou,肯定也听不懂Iloveher。如果替换为Iwanttokissyou,Iwanttohugyou,Iwillshowmyhearttoyou等,或者给对方讲电影《泰坦尼克》,告诉对方那就是爱,这样一来对方 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 达同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表达式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 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

英语思维是怎么炼成-读书笔记

---总结自王乐平《英语思维是怎么炼成的》 英文和中文的思维差别: 一、英语更加严谨、逻辑性强。比如介词和连词在从句中的应用,动词加连词代表不同含义,没有过多词语省略。 二、英语描述事物从局部到整体,中文反之。如:You can call me any time.你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 三、英语先讲主体再讲次要。如各类从句。 四、英语用词客观,陈述事实,不添加个人判断。Do you speak english? Can you speak english? 五、被动句与拟人句的广泛使用是英语客观性的又一个体现。 I am bored to death. 我快无聊死了。 I’ll go skiing if the weather permits. 天气允许的话,我会去滑雪。 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 “语言是一种世界观”这个观点解决了语言输出的问题,那么承认“语言是一种心理认知活动”这个结论则将有助于解决语言的输入问题。 语言是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输入->思维加工->输出,也就是从反思中英思维差别,转变思维模式,应用这种思维进行英文表达)。 体验就是与词汇或句子相关的语境发生的时候,你恰恰在场!举例来说,”what are you doing here?”是老外经常用的一个句子,一般用在不经意碰到熟人的情况下。比方说,你在国外,有一天去逛商店,正在挑选聚精会神挑衣服的时候,一抬头,看见了金发碧眼的一个女同事,她也发现了你,一边向你走过来,一边对你说:”what are you doing here?”, 这句话并不是真的要你回答你在干什么,而是表达一种惊奇。所以通过她那种”raised”, “surprised”的语调你就能判断出,噢,这妞见了我很是意外,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这句话。以上所描述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篇思维模式 ?作者:韩红梅王京华杨馥卿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语句表达的差异 1.指称——人称与物称 在中国人的主体思维习惯的影响下,汉语语句表达主观性较强,多采用第一人称,且习惯上用人做主语。英国人倾向于进行客体思维,语句表达注重客观性,因此以物做主语的情况比较多。例如: ?(1)Recognition and sadness flooded her face. ?(2)Hisweariness and the increasing heat determined him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convenient shade. ?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习惯影响,将同样的意思表达为:(3)She recognized me and her face was filled with sadness.(他认出我了,于是一脸悲伤。) ?(4)He was tired and it…s getting increasingly hot,so he decided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convenient shade.(他疲惫不堪,天气也越来越热。他于是下了决心,一碰到舒适的阴凉处就坐下休息。) ?在英语母语者看来,这样的表达客观性意味较弱,句式缺少变化和起伏,在对人物心理的描绘上不及(1)和(2)生动形象。 ?2.语法结构——话题型与主谓型 汉语受整体综合思维模式的影响,注重先表达信息中心(话题),然后进行对话体的阐述、说明、铺叙等。赵元任先生认为,50%以上的汉语句子结构是话题说明框架,属于典型的话题型语言。 ?而西方人习惯于进行逻辑思维,因此英语语言结构严谨,逻辑性极强,一般遵循主语+谓语(主谓型)的基本框架,辅之以其他修饰、限制、补充成分,构成层层搭架的语句结构。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时,容易受到整体思维模式的影响,以话题+述题结构去构建英语句子。 ? ?例如:(1)Our policies 0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ve won great success. ?(2)To make good impressions on the interviewer Should make good preparations for the job interview. ?这两个句子是以主语作为话题为中心构建的,其他成分用来进一步阐述话题的内容。 如果按照英语的写作思维模式来进行分析。会发现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主谓关系,真正的主语被省略掉了,造成句子结构错误,概念表述含混不清。 二、语篇铺排的差异 1.段落发展方式——螺旋式与直线式 “汉语的篇章发展往往采用迂回的方式,不直截了当地阐述主题,而是以一种螺旋式的反复暗示逐步引出主题。”西方人习惯于抽象思维,因此英语语篇“在写作手法上就注重开宗明义,有的放矢,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般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明确设定论述的主题;阐述和证明论点时毫不旁顾,或解释原因,或举例论证;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戛然而止,或

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感

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感 思维导图(Mind map),初听这个术语是三年前在泰州的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中,当时江苏省特级教师沈峰老师为我们演示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让与会老师眼前一亮。回来后跃跃欲试,可总不得要领。幸运地遇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吉桂凤老师。吉特系统地阅读了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等系列图书,通过课题研究,教学实践,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样一个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一书就是她多年研究的结晶。吉特梳理、凝练了自己带领教学科研团队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实验和探索的成果,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并且以实践为主,为一线的小学老师们奉献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词句教学、综合板块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以及板书设计和家庭作业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每一部分都图文并茂、系统全面,可读性和操作性俱佳。让我们更为具体地学习到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各种课型教学的运用。 无论何种课型,板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自17世纪夸美纽斯倡导班级授课制以来,粉笔和黑板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王松泉先生认为:“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作品的屏幕,是教师课堂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进入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是每堂课的眼睛……”然而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投影仪、多媒体、电子白板纷纷进入课堂,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似乎有了“退居二线”的迹象。N次的小学英语教研活动,让我们看到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预先做成了PPT,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充当放映员的角色,鼠标从头点到尾,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任何板书,黑板成了摆设。即便有板书也是千篇一律,无论是阅读课、词句课,还是复习课,板书所呈现的就是标题、单词和句型,既缺乏独立性,又无法显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甚至有的板书书写随意,马虎了事,黑板板面杂乱无章,毫无层次感和清晰感,更谈不上条理化和系统化,导致学生难以观察,影响了知识的传授,降低了教学效果。特级教师斯霞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很多重要的内容在投影屏幕上转瞬即过,这很不利于小学生记忆这些基本知识。板书特有的功能绝非多媒体大屏幕所能取代的。吉

关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英语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Andrew 2012年12月15日更多关于欧洲共同框架语言标准,请参看Wikipedia网站相关文章: 用目标语言为核心技能来思维;以及研究方法 由于语言思维能力是对逻辑、价值和嵌入在目标语言中的沟通方法最直接的理解,所以语言思维能力是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综合提升的关键。能够发展好这一能力的人可以学习得更快,把学会的内容保持得更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把学到的内容立即和不断转化到学校、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社会、学术成功应用环境中。因此,我们也讨论过,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应试我们的今后学习中两个重点之一。 另一重点是进行一些美国标准初中和高中英语学科内容的学习,那是作为母语的北美和一些国际学校学生的学习课程。这包括一些书籍的阅读、课上对不同课题的讨论、完成测试、学习测试使用我们新学会的词汇、根据生活相关的题目或阅读的小说诗歌故事课上课程相关的文章等写出总结概括或个人观点。由于孩子们在中学中已有正规的英语课程,他们不需要,也不能另外来上一个完整的课外课程。因此,我建议:我们学习一组有限的课程,实现与他们目前学习的内容有效结合体现多元化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法——我们学什么、怎么学

在这一部分中,我想说的是关于思维差异对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学习与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式教学,这与简单的知识点转移具有很大差别,这已经作为传统长期地应用于全世界学校学习中。 哲学家和学者约翰杜威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学生是根据经验在学习的理论,因为当我们进入教室时我们并不是头脑空白一片的,而是我们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经验和教训,知道我们能做什么和应该怎么推进我们的学习进度。而不是假设老师知道的一切,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可以认识到更多的现实因素,老师也是学生,他们也还在学习,至少他们应该还在继续学习,而学生也不是完全无知,并已经知道很多有用的东西。甚至比这个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问哪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使之适应市场全球化和国际生活:假设有些人生活没有任何含义的利益或问题,直到有些老年人或更聪明的人教会他们一些东西让他们思考;或者一个学生可以根据在教室,学校,教师的帮助下,在大世界中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学习机会,实现自己的激情、好奇、问题的有机结合。如果我们把学习作为一种通过时间逐步建构意义的过程,那么谁能够比学生自己更能够成为一个完成这个过程更好的主要代理人呢? 所以如果我们遵循建构方法原则,我们可以看到最好的学习将发生在一个半开放式的设置,学生自己的输入与教师输入一样重要,对一个单一的有意义的问题的研究,可以收获比学习数百页的普通课本更丰富的内容。不需要思维的家庭作业会使心灵变得迟钝阴暗,尽管它可能也含有一定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被记住,但是积极的体验式学习不仅充实思想,它还使身体和心灵更好地完美结合。学生在接近一个挑战时,他们将要应用并有效结合所有五种语言技能,使之生产出能表现出更强烈动机的高质量的东西,生产出比那些只需要完成一千个简单的自我练习的人更高质量的东西。 所以按照这一办法,我的课程是基于学习经验设计的,在这一课程中学生首先会问问题,学生提问第一会触发自己的思维和关于科目的知识内容,然后可以试着根据核心技能参与执行必要的语言知识或实际任务。在这种尝试后,我们将返回的技能发展研讨会,学习课程的相关技能,反复练习,再把他们带回体验模

英语思维模式的特点

英语思维模式的特点 一般特殊型 一般特殊型又称直线型,这种模式在英语思维模式中占主导地位,要求说话者或者作者直截了当、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开宗明义地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再引出具体事例或细节对主题进行展开。这是英文典型的语篇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上文提出概括观点的基础上,从某一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随着文章的发展,提供大量具体的、细节性的信息作为上文的解释。McCarthy (1993) 认为这种模式的宏观结构大致如下两种:先概括后举例(generalization---example)以及先谈整体轮廓,后说支持性的细节(preview ---detail)如图: A 概括陈述 B 概括陈述 具体陈述1 具体陈述 具体陈述2 更具体的陈述 具体陈述N 。。。。。 总结性概述概括陈述 注意:所谓的具体陈述指的是作者在展开篇章开头综述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在具体的篇章中可能呈现的表达方式有:详细说明、举例说明、数据证明、同位解释、既成事实、引经据典等手段。总之,就是将上文某些抽象的观点随着文章的发展逐一具体化。 问题解决型 这种思维模式的主要程序是:首先说明情况或综述某一现象,然后提出具体问题或将问题具体化-----给出文章发展的一个客观背景;随后分析人们主观的反应(或者可涉及原因分析、或手段,或目的),做出的反应可能解决了问题,也可能没有或没有完全解决,最后对此作出评价。这种模式在篇章中是比较常见的,不仅出现在科学论文、实验报告、新闻报道中、还出现在文学篇章中。这个序列可能会有变异,或在顺序上有所调整,或在四个构成成分中缺少某一个(如情景或反应成分),但一般情况下再组织完好的篇章中,人们总是期望这些成分都呈现出来。 注意:在这一类篇章中,作者在分析原因、结果(影响)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可以采取求同或者求异两种方式。 在这类文章中常见的表达有: 名词类:cause (原因),factor (因素),origin,reason, root , source, consequence, effect, outcome, result 动词类:Account for(解释…的原因), arise from(产生于), ascribe to (归咎于), attribute to (归咎于), blame …for(归咎于), be due to(由于), be effected by (由于), be rooted in (由于), be incurred by (由于), come from (由于), originate from(由于), owe to (归于), result from(由于), stem from(由于), cause(导致), produce(导致), bring about (导致), contribute to(导致), give rise to(导致), lead to(导致), result in (导致)形容词和副词类:Be responsible for , consequent, effective , resulting , resultant, accordingly,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for this reason(因此), hence(因此), in consequence(因此), on account of this (on this account ) (因此), thereby(因此), therefore, thus, wh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