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化探野外工作方法

地质化探野外工作方法

地质化探野外工作方法

地质地貌调查是地质化探的基础工作之一、地质地貌不仅是地质构造

的外露表现,还是地质过程的结果,通过对地质地貌的调查可以了解地质

构造的走向、倾角、岩石的变质程度等。在地质地貌调查中,可以利用航

空遥感图像、卫星遥感图像、地图、正尺影像以及实地观测等多种手段进

行研究和识别。

地质构造调查是对地壳中各种构造单元的研究,包括构造单元的形态、岩性、构造样式、构造运动历史等。地质构造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地层剖

面观测、构造剖面观测、构造显微镜观测以及构造解译等。利用这些调查

方法,可以对不同的构造带、断层带、褶皱带等地质构造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推断地下构造的状况。

地质标样采集是地质化探中的重要环节。地质标样是从地球内部获取

的岩石和土壤样品,用以进行地质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地球物理测试等。地质标样的采集方法主要包括取样勘察、取样策略、取样技术以及野外标

本的处理等。在野外进行地质标样采集时,需要注意标本的数量、质量和

保存等问题。

地质测量与测试是地质化探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地质测量和测试,

可以获取地质现象的定量数据,用以研究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地下水条件、地震活动等。地质测量与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测图、地球物理测量、地质测井、地球化学测试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与测试仪器设备,对地质样本进行物理、化学以及地球物理性质测试,从而加深对地质情况

的认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地质化探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通过对地球物理

现象的观测和解释,来了解和研究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等信息。地球

物理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磁勘探等。地

球物理勘探方法在野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测量地球物理现象的

参数,可以推断出地质体的性质和构造。

地球化学勘探是地质化探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地下岩石、土壤和

水等进行化学分析,可以获取地球化学信息,并用以研究地质构造、矿产

找矿、地下水、环境地质等。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岩石样品采集、

水样采集、土壤样品采集以及化学分析等。通过化学分析,可以获取岩石、土壤和水等样品中的元素含量、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等信息,从而推

断地下构造和资源潜力。

总之,地质化探野外工作方法是地质学家在野外进行地质调查和勘察

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通过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对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化探工作方法简介2003版

化探工作方法简介 主讲赵玉明 化探工作在地、物、化、遥四大专业找矿工作中占有很重要位置。它与其它三项找矿工作比较具有明显的直观性、有效性、经济和快捷性的特点,是在覆盖区域找矿不可缺少的重要找矿方法。 一、化探工作分类及其野外工作方法 (一)按工作性质和测区范围的分类 1、区域化探(战略踏勘性化探)。目的是为了发现找矿远景区(带)、大型矿田、大中型矿床的大致区域和了解区域控矿因素(地层、构造和火山岩)。面积数千平方千米或更大。工作比例尺:1:10万、1:20万、1:50万。采样密度分别是:2点/Km 2、0.25-1点/Km2、0.4-0.8点/Km2。 2、地球化学普查(普查化探)。目的是在区域化深成果基础上为了查明成矿有利地区和取得与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资料等,在区域异常区内优选出一定面积的找矿靶区,进一步做化探工作。工作面积数千平方千米或数百平方千米。工作比例尺:1:2.5万、1:5万。采样是采集水系沉积物质,密度为2-8点/Km2 3、地球化学详查或异常检查(详细化探)。目的是在前两类化探异常区内,进一步查明异常与矿体之间的关系,或证实是不是矿化异常,为山地工程布设查证定位提供依据。面积:0.几平方千米—几十平方千米。比例尺:1:5千、1:1万。采样主要是采取土壤。密度100点----200点/Km2或>200点/Km2。点线距为50X20~100X20m。 (二)按采样介质和野外工作方法不同进行的分类 1、气体测量:寻找能产生气体的矿产。如氡气、汞蒸气、甲烷气等

2、植物测量:目前不采用。用于沼泽、湿地、草原和森林区。取植物样,灰化,测灰中金属含量。 3、水化学测量:目前不采用。用于水网密集发育区,取水样,测定水中金属含量。 4、水系沉积物测量:用于区域化探和普查化探中。比例尺:1:5万~20万之间。测区应是水系发育(网状)或沟谷河道发育区。采取表层以下(20cm)淤泥和粉砂为主。采样一般粒径为-0.216mm(60目)或-0.172mm(80目)细粒物质。由于南、北方自然景观不同,采样粒级也不完全一致,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水系发育区粒径为-10mm(10目),不发育的残山丘陵区为-4.69(4目) ~+0.995mm(20目)和-0.108mm(140目)混合粒级。样品重量:筛后重120克,测金元素为150克。 5、土壤测量:用于地形平缓水系不发育的丘陵地区和残坡积覆盖平原区。采样密度要考虑两种情况: A、测区内欲寻找的目的物是带状的,且产状已了解,则测线可稀,点可密。 B、测区内欲寻找的目的物形状复杂或产状不明时,应用方格网采样。 土壤测量常用比例尺每平方千米的点数见表1 2

地质普查野外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与要求

地质普查野外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与要求 地质普查工作主要是充分收集整理查区已有基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开展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初步查明该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特征,并以查区及外围矿化蚀变迹象为线索,进一步了解蚀变矿化特征、分布范围,开展岩石化探扫面,圈定化探异常及其分部范围,研究异常规模、强度和元素组合特征,在充分分析研究化探异常与查区地质情况对应关系后,开展物探剖面测量,寻找矿化体,针对地表矿化蚀变带或物化探异常中心开展槽探揭露,择优进行钻探验证,寻找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 标签:地质普查野外工作主要方法技术要求 0前言 普查工作野外工作是实现找矿成果的基础性工作,常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有:1:10000地质测量、1:10000化探岩石测量、1:10000物探激电剖面测量、槽探工程、钻探工程等。 1 1:10000地质测量 1:1000实测地质剖面。在开展1:10000地质测量前,通过踏勘选择地层出露较全面地段实测地质剖面,确定填图单位。岩性定名采用肉眼观察与镜下鉴定相结合办法进行;岩矿鉴定标本的块体积一般不小于3cm×6cm×9cm。 地层划分:1/万填图以岩性及其组合分层填图为宜。对标志层、成矿有利的岩层在图上的大于1毫米者应表示,小于1毫米者应扩大表示。 侵入岩:观测岩体、脉岩的分布特点、岩性及矿物组分特征、规模及产状。注重岩体、脉岩接触带观察,分析构造与岩体、脉岩之间的关系及其成矿属性。 2 1:10000化探岩石测量 2.1测网布设 用1:5万地形图放大的1:1万地形图为底图,按100×40米网度,室内设计好基线和测线,测线基本垂直于构造线方向,野外作业以GPS进行首级控制,闭合差不低于一级导线,基线测量要求采用附合导线,基线绝对闭合差≤15米,每隔100米设置基线点1个,以手持GPS进行采样点定位。 2.2采样 2.3编录

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及方法

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及方法 一、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 地质调查工作,虽然整体上是连续的,但大致仍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收集资料和设计编写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收集和综合工作区前人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进行地质踏勘和航片、卫片的地质解译,编写工作设计. 野外地质踏勘应在系统收集和综合研究前人资料以及初步解释航片、卫片后进行,踏勘路线应尽可能垂直穿越工作区构造线方向,各类重要接触关系、矿化或矿产地均应布置踏勘路线。 通过本阶段工作,应力图达到了解工作区地质矿产基本特征、工作程度及前人已有资料和分析测试数据;统一岩石分类、命名方案和图例图式;选择各类剖面测制位置;编制地质、矿产草图;提出工作区地质、矿产调查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措施、方法和手段;设计所需的实物工作量、人员及仪器配置、经费及材料,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以及最终必须提交的地质成果等。 设计编写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简详合适。 (二)野外地质矿产调查阶段 此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地质剖面的测制和研究;系统的路线地质填图及矿产调查;为配合地质填图而开展的物探测量、化

探测量;各类样品的采集等。 本阶段的工作基本完成后,应及时综合研究编绘出工作区野外地质图 (矿产图)和地质实际材料图、各类地质剖面图,作为野外地质矿产调查阶段的主要成果和后阶段加深研究工作的依据。对采集回来的各类标本、样品,应及时编录、登记、加工或处理,送样并分析鉴定,以便能及时取得分析测试数据。 (三)资料的中间性整理及野外加深研究阶段 此阶段包含着野外和室内两方面工作,且一般应先从资料的中间性综合整理工作入手。在中间性的综合整理中,既要对各地质剖面和系统填图中已获野外资料进行较全面的综合整理研究,还应该对已收到的样品分析测试数据作初步计算、作图、统计、研究.通过这一阶段综合研究,肯定成果,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制定野外加深研究计划,尔后进行野外加深研究工作。 (四)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 地质调查的最终资料整理应在野外工作全部完成,各种原始资料已经过初步整理,并经主管部门组织野外验收通过,或已按验收意见做过野外补充工作后进行。此阶段应对所获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编制各种成果图件,通过对工作区地质构造特征和成矿规律的总结,最后编写出地质调查报告。 二、沉积岩区地质调查方法 沉积岩分布地区进行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一般可归纳如

矿产勘查工作的一般方法及野外操作

矿产勘查工作的一般方法及野外操作 (授课人:许剑超) 目录 一、矿产勘查的目的任务: (一)勘查工作的四个阶段:1、预查;2、普查;3、详查;4、勘探(二)勘查工作 1、主要内容 2、勘查区地质 3、矿床地质 4、开采技术条件 5、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 6、综合评价 二、矿产勘查方法(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地球物理) (一)区调(略) (二)地质勘查(踏勘~勘探)与矿点检查 (三)勘查中各种地质编录:1、钻探编录;2、采样编录;3、填图地质编录;4、探矿工程编录 (四)勘查中各种采样 1.岩石化学成分取样 (1)化学采样的任务 (2)采样原则

(3)决定采样因素 (4)各种采样方法 ①坑道工程中采样方法:A拣块法;B、刻槽法;C、打眼法;D、方格法;F、…… ②钻探工程中取样 (5)布样及取样注意的问题) ①ABCDEF ②试样长度的确定 ③坑探工程采样位置的确定 ④采样间距 2、重砂取样 (1)重砂取样的目的意义 (2)采样方法一般要求:①河流重砂;②堆残重砂;③人工重砂; ④砂钻取样 (3)取样中注意的问题 3、岩矿石物理试验样采取 (1)体积质量-体重①大小体重样;②体重样的代表性;③体重样的数量 (2)比重样采集(略) (3)矿石强度样采集(略) (4)矿石孔隙度试样采集 (5)岩土……

4、矿石加工技术试验采取 (1)不同地质工作阶段加工试验采样(2) (3) 5、岩石同位素试样采取(略) 6、孢粉鉴定试样采取(略) 7伟晶岩矿床矿石成分试样采集(略)8、盐类矿床试样采集(略) ……

一、矿产勘查目的任务 矿产勘查最终的目的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须的地质资料。以减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勘查工作的4个阶段 1、预查: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察、极少量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的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 2、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化探和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 3、详查:是对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作出是否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并为制定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4、勘探:是对已知有工业价值的矿区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各种手段及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以及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石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 (二)勘查工作 1、主要内容: 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综合评价等。

化探野外工作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化探野外工作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设计书》、《规范》的学习: 学习的目的是要认真着重领会设计任务、目的的要求。为达到设计任务、目的而采取的工作布署、方法技术要求,质量保证措施。 对所有设计工作全部按《规范》和《设计书》要求来施工。《规范》是总纲;《设计书》是具体要求。《设计书》是在《规范》总纲下根据任务书要求制定的工作布署、方法技术要求,质量保证措施。原则上《设计书》不能超越《规范》;特殊情况在《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时《设计书》也要参考《规范》中相近条款来进行设计;并经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后方可实施。 二、全面、合理、统筹布置工作: 工作的布置是围绕着解决任务、目的要求去做的。一定要明白你所做的工作的目的,预想达到的效果。奔着预想的效果去寻找一切可能的依据。 全面性:要全面、系统考虑设计书规定的工作任务的布置,甚至要比设计书规定的工作任务还要多的工作考虑和布置。给变更设计工作提供可能。 合理性:要依据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及所掌握的以往资料提供的依据,经综合分析研究后,合情合理地布置工作。 统筹性:为快速完成任务、加速评价工作成果。从时间上、方法上、技术上、各部门协作上、外部环境上、要统筹考虑安排布署工作。要学会合理调配人员、设备、队伍。达到即不窝工、又不浪费、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 三、地球化学勘查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常用化探工作方法: 1、水系沉积物测量(次生晕);2 、土壤测量(次生晕);3、岩石测量(原生晕); 4、剖面测量(土壤(次生晕)、岩石(原生晕))采样点距视工作目的而定。 地球化学勘查根据其应用对不同地质找矿阶段的目的、涉及的面积和要求工作的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性质的工作: (一)区域化探: 区域化探(或称战略踏勘性化探),其主要工作目的是发现由成矿远景区

地质勘查工作实施方案

地质勘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前言。 地质勘查是指通过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对地下资源进行勘察、评价和预测,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地质勘查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勘查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施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 本次地质勘查工作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勘查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分布、矿产资源分布等,为后续的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内容。 1. 地质资料收集。 在开始地质勘查工作之前,首先要对勘查区域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地质图、地质报告、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等,全面了解勘查区域的地质背景。 2. 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核心内容,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层岩性调查、构造地质调查等,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全面了解勘查区域的地质情况。 3. 地球物理勘查。 地球物理勘查是指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地下的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和解释,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等,为勘查区域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提供科学依据。 4. 化探勘查。

化探勘查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地下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和解释,包括地球化学 野外调查、岩矿样品分析等,为勘查区域的矿产资源分布提供科学依据。 5. 数据分析与评价。 在完成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和化探勘查之后,需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和评价,形成综合报告,为后续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四、工作计划。 1. 地质资料收集阶段,预计耗时1个月。 2. 地质调查阶段,预计耗时3个月。 3. 地球物理勘查阶段,预计耗时2个月。 4. 化探勘查阶段,预计耗时2个月。 5. 数据分析与评价阶段,预计耗时1个月。 五、工作保障。 1. 人员保障,组建专业的地质勘查团队,包括地质工程师、地球物理学家、化 学分析师等。 2. 装备保障,配备先进的地质勘查仪器设备,包括地质钻机、地球物理勘查仪器、化探仪器等。 3. 安全保障,严格遵守地质勘查作业安全规范,确保勘查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六、工作总结。 地质勘查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合理的 实施方案,才能保障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勘查成果。希望通过本次地质勘查工作,能够全面了解勘查区域的地质情况,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地质勘查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浅谈野外找矿方法及其实施要点

浅谈野外找矿方法及其实施要点 1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产分布分析 找矿工作是地球化学勘察工作的一种,我国野外勘察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野外勘察一直是我们发现自然、认识自然的最原始途径。野外勘察工作对于人类了解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野外找矿工作能帮助人类发现并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野外找矿工作的展开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分析矿产分布两个方面,下面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说明。 区域地质背景调查是对选定的野外找矿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调查,通过地质学、物理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以及数字填图的手段进行野外实地勘察,查明该区域的地层和岩体的年代、成分、分布以及产状等,根据以上所获得的信息建立区域地质数据库,为野外找矿工作的进行做好铺垫;地质的岩层和构造反映了该区域地壳运动的特点,这些信息对于野外找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区域地质调查的范围通常根据所要勘探的范围来划定,力求将所选区域面积内的地质情况调查清楚,通过绘制的地质填图来反映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不同比例尺的填图所需的工作精度不同,一般比例尺越小,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越低,进行野外实地勘察工作的时间就越少,但是为了保证实地勘察基本地质情况的准确性,一般地质填图的比例尺具有最低限度的要求,目前,我国已按照1∶20万的比例尺完成了对中国大陆地质情况的调查。区域地质背景调查是野外找矿工作开展的前提,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地质背景调查的充分准备工作,那么野外找矿的工作将会举步维艰。 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具有很大的开采空间,矿产资源是指深埋于地下或流于地表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质,其中所含的各种有用元素对于人类的工业发展十分重要,了解矿产资源分布对于野外开矿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某个地区的矿产分布要从该地区的地质情况以及环境因素出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的地壳运动和环境变化,这些矿产资源是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野外找矿工作是为了探知某一地区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这项工作为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但却十分丰富,野外地区的地质情况通常较为复杂,因此极易形成复合型矿

浅谈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

浅谈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 地质勘查是指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样品等手段,了解地壳构造、岩层性质、地貌特征 等地质信息的过程。而深部地质钻探是指通过钻探地下岩石,获取更深层次的地质信息的 技术手段。这两者相互配合,可提供有力的找矿信息,对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勘查具有重 要意义。 地质勘查是找矿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地表地质进行观察、测量和采集样品等手段,可以获得大量的地质信息。通过对地矿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岩石和矿物等方面数据 的综合分析,可以揭示地下矿床的存在性和潜力,并为深部地质钻探提供重要依据。地质 勘查包括地质测量、岩芯分析、地球物理探测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对不同层 次的地质信息进行综合解读,为深部钻探提供准确的目标区域。 深部地质钻探是为了获取更深层次的地质信息,其通过地下钻探手段进入地壳深部, 获取岩石和矿物样品,以及对地下岩石进行现场观察和实验分析。深部地质钻探可以从地 球内部结构、岩层组成和厚度、矿产资源富集性及储量等多个方面获得信息,其核心任务 是确定矿床深部结构和储量及产量情况。 在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中,地球物理方法在勘探中起着重要作用。地球 物理方法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法勘探等。地球物理数据对于勘查及钻 探工作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衍射规律,研究地下构造、层位和岩性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岩性和层位传播的速 度和振幅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结构的分布情况,进而指导地质勘查和钻探工作。 除地球物理方法外,地质化探方法也是勘查和钻探过程中重要的手段。地质化探方法 是指通过检测和分析地下矿产物质溶解于地下水中的微量含量,来预测矿床的分布。地质 化探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抽取法、离子交换法和湿法法等。通过对地下水中的矿产物质含量 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矿床的性质、规模和富集程度等。

野外地质工作

野外地质工作 地质培训学习学习内容: 一、地质填图、地质剖面测制,探槽、浅井、坑道、钻孔的编录绘制要求 二、各种样品的采集分析及其目的三、地质规范和资源/储量 一、地质填图 (一)地质剖面的测制 剖面测制前,先要对工区进行踏勘,选择工区地层出露较好,地层出露较完整的地方测制剖面。根据工区地层、构造的复杂程度,一般测制两三条地质剖面。 1、剖面比例尺的确定 2、实测地质剖面的目的 在工区填图之前,要实测地质剖面,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划分填图单元。 3、剖面方向的确定 剖面方向要求大到垂直于地层、构造带、矿体或矿化体走向方向,其夹角不得小于70°。 4、分层要求 按剖面比例尺,大于1MM厚度的层位都要分开,对于小

1MM的矿体、标志层也要分层,放大表示。 5、编录格式 剖面名称:剖面起点坐标:剖面方位:总体方位参加人员:前测手:后测手:分层:记录人:测制日期:0-1导方位:坡度:斜距:0-__米,岩性: 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蚀变矿化特征,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情况,节理裂隙的产状。层与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地层产状 样品编号取样位置 6、剖面小结 剖面测制的起止日期,剖面长度,参加人员,剖面基岩出露情况,分层情况,取样情况,主要出露地层岩性特征。剖面上各层岩性特征,出露厚度。构造特征矿化蚀变特征。 7、剖面厚度计算8、剖面图绘制 剖面方向0-180°,从左往右画,180-360°是从右往左画。 (二)地质填图 1、填图底图要求 详查、勘探底图必须是测量人员实测的地形图。 预查、普查可以是以5万或10万的地形图放大到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

2、定点要求 大于等于1:5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一般要求是:重要的地质点(矿体、矿化体界线点,槽探、浅井、钻孔、坑口由测量人员实测。其他地质点可以由校正后的GPS定点;小于1:5000的地质填图,可以用GPS定点。 3、填图单元的划分 根据剖面上岩性分层情况,确定填图单元,有的几层可以合并为一个填图单元。 4、填图方法 大比例尺的填图方法以追索法为主,穿越法为辅;中小比例尺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的原则。 5、填图的点线距要求 以1:2022年地质填图为例说明。 点、线距20~50米(也就是在图上1-2.5CM间距)。 工作中重点圈定矿体与围岩界线、不同矿石类型界线和工程位Z等,将矿体内各种对比标志层、夹层等尽可能多的反映在图面上。 矿体界线应充分利用工程实地勾绘,并认真观察描述,野外记录内容要全面,观察要详细,重要的地质现象要有素描图和照相,界线点两侧的记录描述同等重要,同时要加强接触关系的观察描述。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工作方法一.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布点原则 以区内景观条件、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并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本次布点: ⑴以1:5万地形图为工作手图,采样密度控制在6-8个点/Km2以内,一般按每平方公里不少于7个点/Km2布置。主水系中均不布点,特别难以通行区可适当放稀布点。样点分布力求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兼顾样点均匀一、水系沉积物布点原则合理布设。 ⑵采样点主要布置在地形图上可以辨认的最小水系(>300m)即一级水系口上,对长度大于500米的水系,应溯源追加布点,二三级水系可适当控制。对原1:20万区域化探采样点应进一步布点。 ⑶最上游的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不小于0.125km2,不大于 0.25km2,要求每个样点都应控制一片特有的汇水域,力求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的均匀性。 ⑷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控制及机械布点,布点时尽量兼顾减轻劳动强度,采样点尽量布置在易通行处。 ⑸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95%以上的小格内都有样点分布,不得连续出现五个以上的空白小格。 ⑹综合考虑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剔除不布样点格子之后,布点大格总数135个。测区平均采样密度7。1/km2,采样总面积113km2。设计采样点805个,样品931件(12元素),布点情况见表12。 采样大格编码、布点、分配一览表表12 二、样品编号 1、在放大1:5万地形图上,以高斯坐标网线划分成1Km2的采样大格,大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编排;每个大格再以奇数方里网为界,划分成0.25Km2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

划分为a、b、c、d,每个小格有两个样点时,按从上而下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脚注,如8A2 为第8大格A小格2号样品。采样点预先设计标绘于地形图上。 2.含重复采样格子确定,在考虑图幅中均匀分布和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前提下,预先随机确定重复采样格且随机确定一重复样点。实际采样43个样品为一批,其中随机留取7个号,3个插入重复分析样品,4个供实验室插入二级标样作质量监控,以衡量各批次间的分析偏差,每个1:5万图幅内随机抽取一批,供实验室插入12个一级标样。(含重复采样大格327个,重复采样点数327个,见表13。) 3.在统一采样点布局,确定采样点编码,计划样品分析批次和插入 一、二级标样(样品分析质量监控)及含重复样格子确定的基础上,完成样品编码图的编制。见附图3。 1.野外定点 ⑴以1:5万地形图作为野外工作手图,按布点原则布设采样点,野外实施中以采样点位图为指导,采用GPS定位和识图法相结合进行定点,定点误差在图上不大于2毫米。 ⑵为便于质量检查,每个采样点均应在固定物体上留有醒目标志。为确保采样到位,野外实施GPS航迹监控。 2.样点采集 ⑴野外采样是化探工作的重要环节,具体采样工作应严格质量要求。各采样组严格按1:5万化探工作规范、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要求执行进行,必须保证每个样品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⑵异常区由于雨量较充沛,地表径流相对较多,采样部位应根据采样点所处位置,选择在活动性流水线上,有利于冲积物各种粒级易于汇集处—水线附近、河道变宽、水系转弯内侧、砂嘴前缘、跌水窝下方沙砾停留处等为宜。 ⑶样品应在水系上下游30米范围内,多点采集数量大致相等的样

野外工作方法

1)地质测量:地质测量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它的工作过程是将地质特征填绘在比例尺相适应的地形图上,亦称为地质填图。 2、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 3、技术取样:是指为了研究矿产和岩石的技术物理性质而进行的取样工作。 4、预算标准:预算标准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地质调查工作,在人、财、物的利用和消耗方面应达到的标准。 5、综合地层柱状图:为了概略的反映图区地层系统、各时代地层岩性组合、层序、厚度、含矿性、接触关系、时代依据和纵横变化的一种图件。 1、预算标准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地质调查工作,在人、财、物的利用和消耗方面应达到的标准。 2、1:5万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应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实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预算标准。 3、踏勘工作选择路线方向的原则是基本上垂直地层或垂直于区域构造线走向。 4、区域地质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是查明测区内的地层古生物、岩石、矿床、地质构造、水文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特征。 5、区域地质调查的成果是完成实际材料图、地质图、构造纲要图和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地质图说明书。 6、实测地层剖面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地层层序、岩石厚度及岩性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变化特征、化石特征、含矿性、接触关系等。 7、选择实测地层剖面的要求是地层连续出露好、地层层序完整、接触关系清楚、构造简单、岩性组合及厚度在查区具有代表性、化石丰富、通行条件好等。 8、实测地层剖面的主要分层依据是岩性特征、化石内容等。 9、实测地层剖面的分层精度与比例尺的大小有关,如1/2000比例尺,一般情况下最小分层厚度是 2米,最大分层厚度是米。 10、绘制导线平面图利用的主要数据是导线方向和导线平移,绘制地层柱状图所利用的数据是地层分层厚度及累计厚度。 11、地质填图中,地质路线布置的主要方法是直线平行穿越路线法和梅花路线法;前者适用于沉积岩地层,后者适用于岩浆岩地区。 12、沉积岩地区主要以岩石地层单位进行地质填图,其划分的依据是地层岩性特征。13、地质点应该定在地层分界点、构造位置、矿化点和化石密集点等位置上。 14、实际材料图是野外工作完成后的基本图件,包括的基本图示要素是地质点、地层分界线、构造要素、产状等。因此它是室内编制地质图的基础;构造纲要图则是在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的。 15、1:5万矿调是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前期基础工作,是为矿产预查直接提供靶区和勘察基地的区域找矿工作。 16、矿产勘查按工作阶段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观察点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 17、地质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化石丰富,基岩出露较好地段进行。 18、实测剖面时要系统采集陈列标本和薄片、古生物鉴定标本,原岩光谱定量分析样品等。采集岩矿鉴定样品的目的是研究岩(矿)石的结构、构造、组分及矿物共生组合。 19、普通分析目的是了解矿石中一种或几种主要有益成分的含量、有害组份的含量。 20、地质观测路线和观察点是地质填图的基础,观测路线的布置,原则上应垂直于岩层走向,采用穿越和追索相结合的方法。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与要求

第一讲区域地质调查方法与要求 工作方法 区域地质调查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方法是野外实地勘杳和观测研究,并将所获得 的地质信息填绘在地理底图上(见地质填图),并按一定格式记录下来(见地质编录)。此外,为了更有效更准确地获得和识别地质信息,还常采用以下方法: ①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核法勘探、地温 法勘探以及钻孔地球物理勘探。对重要成矿区带取得的1:5万高精度磁测、重力资料及 激发极化法测量资料应进行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解释。对高精度重力和高精度磁测数据一般要进行滤波、位场转换、解析延拓、局部异常的求取等数据处理。通过大比例尺物探数据的各类常规处理和对场源空间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特征,系统地推断控矿构造、岩体、地层或标志层。综合研究成矿环境和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②地球化学勘查。应全面收集区内的区域地球化学、矿区(床)地球化学及异常查证等资料,应用范围大体为:(1)基础地质:(a)主要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组份特征;(b)区域构造地球化学特征。(2)矿产地质:(a)区域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分布特征;(b)成矿区带、矿田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c)局部地球化学异常组合特征,异常解释、推断、追踪评价及找矿地球化学标志;(d)系统整理化探异常的面积、强度、规模、浓度分带、组分分带、各种比值等数据,研究分析化探异常分布规律、元素组合规律及与物探异常关联对比等,结合异常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以及地表矿(化)点、蚀变带分布,对化探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和分类排序,提出矿产检查工作安排建议。(3)环境地质:(a)城市及重要经济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b)重要农业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c)地方病发生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d)重要自然景观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等。 ③在基岩出露好、地质标志较清禁的地区,还可采用遥感图象解释的方法(见遥感地质)。遥感地质解译工作重点是:区域构造格架解译;各类地质填图单元解译;矿产地质解兼如已知成矿、控矿地质体、地质构造追索圈定,与成矿、控矿相关的遥感线、环、纹、斑、色调等特征影像提取,与成矿、控矿相关的隐伏岩体圈定等);灾害、环境地质解译(如滑坡、泥石泥、地裂缝、地面塌陷圈定等)。 ④重砂测量(重砂指由比重较大、物理和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矿物的颗粒所组成的松散集合体),通过重砂分析和综合整理,发现并圈出矿产机械分散晕,即与矿产密切相关的指示矿物的重砂异常,据此进一步追索原生矿床和砂矿床。重砂测量包括人工重砂测量和自然重砂测量,是区域地质调查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找矿方法。尤适用于水系发育的地区。 一、区域地质调查与地质图 1.区域地质调查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及要求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根据测区地质、地理条件等选用最合适的化探方法。常用的化探方法有:岩石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等。 一、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岩石测量的采样工作和样品加工等方面的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因而很少在大范围内开展面积性岩石测量。一般在露岩较好地区进行详查,查证异常,钻孔原生晕等。 1、采样布局: 面积性测量布设:应根据探查对象特点选择方网或矩形网。可以采用剖面法或以目标追踪法进行采样。也可以采用按一定面积划分采样单元,即采用单元网格采样。等轴状或透镜状矿体与异常,通常采用方格网;带状或长条形矿体或异常一般使用矩形网格。地形切割剧烈的山区,可以沿山脊及山脚以及易通行道路布置取样,尽量使样品在区内分布均匀。每一矿化体或异常上不少于2条测线,每条测线上不少于2~3个样点。 剖面布设:剖面方向通常垂直地层、构造线或异常体,视范围大小布置不同密度的剖面。 2、采样定点:通常使用仪器布设测网或采用GPS定点,定点误差在相应比例尺图上不大于2mm。 3、采样方法: ⑴、面积性测量:要求采组合样,可按测线组合或按网格组合。通常采样格子或分域采样,每个采样网格内均匀地布采5~8个子样组合为一个样品;沿线采样则由3~5点,岩石碎片5~8块组成组合样。通常每一种岩石应分别取样,不可

几种岩性混采。组合范围在5~10m或1/10点距的范围内。当矿化极不均匀,或遇构造带、矿化带、蚀变带等有利地段时,应适当加密采样。 ⑵、剖面测量:按以确定的剖面位置,据不同目的和地质特点,沿剖面线采集组合样。 ⑶、钻孔原生晕采样:钻孔岩心取样是沿着钻孔岩心,自上而下在一定点距内作连续拣块或间断拣块。必要时取地质副样。取样密度按矿化类型确定,而分样间距是以岩心提升回次结合孔深和地质特征划分岩性段来确定的。通常对脉型矿或断裂构造型矿化,含矿层可以3~5米。甚至1~2米间距取样。对无矿化、厚度大的岩层,岩性变化不大时,点距可以放稀到5~10米。在确定的间距内均匀地敲下5~7小块,直径小于20mm左右的碎块组成样品。一般样重量为200~300克。对均匀性差的矿化,样量可适当加大。对不同岩、矿心要分别取样,近矿部位要加大取样密度。取样中应严格防止引入沾污物,如泥浆、油漆以及岩心表面的污染物等。 4、背景样品的采样:为获得测区内不同时代地层或岩浆岩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可在测区内或在邻区和测区外围相同地层和岩浆岩体中进行采样,每一统计单元样品数最低为30件。 5、岩屑地球化学测量采样:在测距范围内采用多点收集粒径为2~20mm的岩石碎块或岩屑。当有局部基岩露头出现时,则以岩石碎块取样为主,组合成重量为250~300克的样品,取样物质不那么单一,野外应尽量记录清楚组成样品的岩屑成分、粒度大小等特征。 6、样品性质与重量:根据任务需要,应对样品物质有所选择。通常可作为样品的物质有新鲜基岩、矿石、矿化蚀变岩石、裂隙细脉、风化基岩、脉岩、岩屑、母质岩、断层泥、铁帽、特征矿物等,样品的重量一般取200~300克。

探矿技术方法

探矿技术方法 一探矿技术方法 找矿技术方法是泛指为了寻找矿产采用的工作措施和技术手段的总称。找矿技术方法实行的首要目的是获取矿化信息,并通过对矿化信息的评价研究最终发现欲找寻的矿产。 找矿技术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地质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物理找矿方法、遥感技术找矿方法、工程技术找矿方法五大类。各类方法对地质体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提取矿产也许存在的有关信息,并互相验证,以提高矿产的发现概率。 (一)地质找矿方法 涉及传统的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重砂找矿法等。 1 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性,研究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地质填图法的工作过程是将地质特性填绘在比例尺相适应的地形图上,故称为地质填图法。由于本法所反映的地质矿产内容全面而系统,所以是最基本的找矿方法。无论在什么地质环境下,寻找什么矿产,都要进行地质填图。因此,是一项综合性的、很重要的地质勘查工作。地质填图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找矿工作的效果。如有些矿区由

于地质填图工作的质量不高,对某些地质特性未调查清楚,因此使找矿工作失误,国内外都有实例应引认为戒。同时,也有很多实例,通过地质填图而取得可观的找矿效果。随着高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普及应用,地质填图正由过去单一的人工野外现场填制向采用遥感技术、野外地质信息数字化、计算机直接成图方面发展,由单的二维制图向三维、立体制图方向发展。 2 砾石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是根据矿体露头被风化后所产生的矿砾(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砾岩),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下,其散布的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运用这种原理,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和追索矿砾,进而寻找矿床的方法。 砾石找矿法是一种较原始的找矿方法,其简便易行,特别合用于地形切割限度较高的深山密林地区及勘查限度较低的边远地区的固体矿产的找寻工作。 砾石找矿法按矿砾的形成和搬运方式可分为河流碎屑法和冰川漂砾法,以前者的应用相对比较普遍。 3 重砂找矿方法 重砂找矿方法(简称重砂法)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重要研究对象,以实现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重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图3-4-1分别给出了重砂异常圈定的对的方法与不对的方法的对比,对的的方法是在圈定重砂异常时必须要考虑采样点所控制的汇水盆地的形态及地形特性。

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野外工作人员组织、设备材料准备熟悉地质设计及项目任务书,技术交底收集与项目有关的区域及矿区地质资料编制野外工作用图野外踏勘(了解矿区大致情况)编制野外地质工作方案野外踏勘(熟悉矿区地形地质概况)剖面实则地质填图(结合民窿调查、槽探)填图工作总结物化探(根据需要、也可安排在地质填图之前或和地质填图工作同时进行)槽探(编录)综合研究坑探(编录)综合研究钻探(编录)原始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转入室内野外地质工作制度及一般要求(一)野外地质工作报告制度1、月报 2、重大事项报告 3、质量“三级”检查验收制度(二)野外地质工作一般要求 1、严格按照技术设计、地质工作程序和相关规范、规程开展地质工作 2、工作安排和工程布设严格遵守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的原则 3、地质工作资料整理要及时、准确、真

实、客观4、及时开展综合研究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简述一、资料收集及人员组织熟悉地质设计、项目任务书 收集与项目有关的区域及矿区地质资料:区域地质报告、区域矿产报告、矿区发往踏勘、矿点检查、预查、普查等资料制订矿区统一图例 编制野外工作用图: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图、矿体纵(水平)投影图 编制野外工作方案:明确目的、任务、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工作程序及施工顺序、人员安排、质量保障及安全措施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简述二、剖面实则 1、目的: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统一填图单元。 2、要求:组织矿区所有地质技术人员参加,在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设计确定基本填图单元。资料必须当天整理,文字记录要表述清楚、数据准确、语句通顺、层次分明。标本、样品及时送化验室鉴定和化验。 3、剖面位置踏勘、选择:选择地质体相对出露齐全、基岩露头好的地段,剖面线方向要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 4、剖面测制:要在野外标注导线点号、打桩 5、剖面图室内绘制

双频激电法野外工作手册

第一章前言 双频激电法是在何继善院士发明的双频激电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频率域激电法,该方法曾在有色、地质、石油、煤炭、冶金等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在普查找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双频激电法在我国地质矿产普查领域的普及,根据国家地质调查局的意见,为了实施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双频激电法的找矿效果,特编写本工作手册。 本手册的部分数据是依据2000年及2001年双频激电示范区的工作,结合我们以前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成果得来的. 1.1 双频激电法的应用范围 随着双频激电法在全国有色金属系统、冶金系统、地质系统、化工系统、基建工程兵部队和水电系统等地质队、物探队的推广使用,应用地区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包括气候恶劣、气温变化很大的新疆、青海、甘肃,气候潮湿的福建、广东、广西,地形起伏剧烈的云贵高原,天气寒冷的东北三省及风沙严重的内蒙地区。矿种涉及锡、铜、铅、锌、钨、锑、金、银、锰、铁等金属矿产和硫、磷、硼、煤等非金属矿产,并能解决工程、水文地质问题。1。2 工作设计的编写 工作设计是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作战方案和措施,没有设计和设计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不得施工.一般临时性零星突击工作、方法试验及矿点踏勘检查可不编写设计. 在接到任务后,应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工作区的各种有关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组织编写工作设计。 新测区和新矿种的设计由于物探资料较少,依据不够充分,应酌情在方法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写. 矿区外围及面积较大的普查、详查工作应编写总体设计,根据总体设计逐年编写年度工作设计. 设计一经审批,不得更改.在施工中发现设计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应由施工单位提出修改意见,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未经批准不得任意更改。 工作设计书应由物探技术人员本着文字简练、图件准确美观精神编写,主要内容参照国家地质调查局有关文件. 附件3。 1.3 工作报告的编写 工作报告是总结物探工作的地质效果,进一步指导找矿的重要资料,必须认真严肃编写。 报告应在野外工作结束,野外实测资料处理解释后并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写并及时上交主管部门或任务委托方。 较大矿区和外围工作及进行总体设计分多年度工作的地区,应逐年编写年度报告或矿区推断解释报告,并在全部任务完成后编写总体报告。

土壤测量野外工作方法28页word文档

土壤测量野外工作方法 土壤测量主要用于地质勘查的普查详查阶段,也可用于区域化探,一般无法采取水系沉积物样品地段,用土壤样品替代。在这里不作说明。表1工作比例尺与测网密度 1 土壤测量工作方法(DZ/T0145-1994) 1.1 土壤测量普查详查 面积性工作或剖面性工作,野外定点时的点位误差要求:普查、详查工作≤2mm。

1.2 采样工作及编录 1.2.1 采样工作 1.2.1.1 详查在测定的采样点周围点、线距的1/10范围内采样。区调或普查由3~5点采样组合成一样。采样应规避各种污染,遇有岩石露头、废石堆、沼泽、崩积物、河床堆积、水田等不能取样时可弃点,但在记录中应注明。 1.2.1.2 一个地区的工作应尽量采自同一介质、同一层位物质,样品一般采集在距地表20cm深处土壤的B层(淋积层)或C层(母质层)中的细粒级物质。取样原始重量大于500g,过筛后的重量应大于100g。 1.2.1.3 在特殊地貌区应根据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用不同的采样方法。 a 在土壤成层不完善的山区。应采集植物根以下的残、坡积土,尽量不要带入腐殖质和碎石; b 在我国南方湿热气候地貌区,发育有较厚层残积土壤。当金属硫化物在地表可能遭到强烈淋失时,应在距地表50cm以下深处土壤中取样; c 在我国北方干旱或半干旱风成砂堆积地貌区,应透过风成砂土层,采集基岩上的残积物质并筛取+0.45~-5mm粗粒级部分; d 在一些冲击物、风成土、冰积物、融岩堆积物、钙质土、耕植土或其他外来搬运物所覆盖的地区通常应穿过这些覆盖物,在原地残、坡积层中采样。 1.2.2 采样编录 1.2.2.1 编录的内容应包括:工区名称、编号(图幅号)、点线号(横、纵坐标)、样品号、取样层位、采样位置、覆盖层、样品颜色、土壤层性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解析

第二篇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第八章区域地质调查的准备工作 区域地区调查是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础地质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选定的地区范围内,运用地质理论和各种技术手段,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工作。也就是通过区域地质填图(测量)、查明区域内地层、岩石、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和地貌等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探索和查明各种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分布规律,检查或重点评价矿产的赋存情况。圈出远景区或预测区,指出进一步找矿方向;并为资源和环境科学提供基础性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国土整治和科学研究等提供最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为上层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通常分为小比例(1:100万、1:50万)、中比例尺(1:20万、1:10万)和大比例尺(1:5万、1:2.5万)三种类型。 区域地质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是: (1)准备工作和设计; (2)野外地质矿产调查; (3)年度中间性室内综合整理; (4)最终室内综合整理,编写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5)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的审查、验收和出版。 一、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地质调查前应系统地搜集区域内和邻区前人工作成果资料,以便对调查区内地质矿产情况获得初步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前人工作的经验教训,从而制订出合理正确的工作技术方案,使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重点明确、针对性强,避免盲目性和少走弯路。 (一)资料收集的内容

1、地形底图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尺至少要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 尺大一倍。如,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使用1:10万或1:5万地形图;1:5万区域地质调查使用1:2.5万或1:1万地形图。此外,还应准备调查区四周邻幅的地形图。 2、航空相片和卫星相片 航空相片、卫星相片所提供的信息对区域地质调查非常有价值的。由于卫星相片拍摄的面积大,视域广阔,因而可以从宏观上反映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调查区所处的构造环境,构造格架的轮廓和特点,特别构造单元的划分,区域性线性构造和环状构造等反映的异常清楚。 卫星照片具较强的透视信息效果,可以较好地反映深部特征或隐伏构造。因此,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之前,搜集和研究有关卫星相处等资料,是区域地质调查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 由于卫星相片比例尺小,不能反映更多的细节,因而不能代替常规的航空地质摄影资料。因此,有关调查区的所有航空摄影资料,只要对地质矿产调查有用,均应尽可能搜集。野外用航空相片的比例尺,至少要大于地质调查比例尺一倍以上,以便于在相片上定点和圈定地质界线。 3、工作成果资料,包括各种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航空及物、化探,水文地质及其它专题科学研究等的报告,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论文,图件以及有实际资料档案。顺带提出“口头”资料也是新发现的重要线索。 此外,前人在调查区内采集的矿物、岩石、古生物等标本和薄片,已有钻孔的岩心以及邻区的有关标本等实物资料,调查区内的自然,经济地理资料,工农业生产有关情况都应搜集。 (二)资料的综合研究 1、地球资源卫星相片和航空相片的地质解释(略)。 2、地质矿产资料的整理评价和综合研究 对搜集来的地质矿产资料,既不能盲目信从、照搬照抄;又不应轻易否定,而应根据实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研究,从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作为指导设计和今后工作的依据。其具体内容有: (1)详细了解前人在调查区内所做过的工作,有关资料和图件,工作精度及其效果,可供利用的程度;编制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图。 (2)基础地质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着重弄清前人对调查区地质和矿产的认识程度。明确已经解决了的重要地质问题和资源环境评价;提示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从而确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初步明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和途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编制专门性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构造纲要图和地质草图等。 (3)自然资料的整理研究,对调查已知的各种资源(矿产、旅游等),逐一记录,编制登记卡片,对所有的物、化探异常也应进行登记。然后编制自然资源分布图和开发预测图等。 二、野外踏勘路线的选择 (一)路线踏勘的目的和具体任务 通过室内准备阶段,搜集阅读和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对测区有了初步了解,但还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野外工作开始阶段,有关人员应对全区作一概略性的实地观察了解即“踏勘”;其目的和具体任务就是,对测区的典型地层剖面,填图单位的划分标志;各类地质休的主要特征、分布范围和接触关系;主要标志特征和资源情况进行现场观察。此外,还应了解测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情况等,以便为设计提供直接依据。 (二)巢湖市北郊山区踏勘路线,内容及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