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化探找矿方法

各类化探找矿方法

第一章地球化学异常基本概念

地球化学异常:某些地区的地质体或天然物质(岩石、土壤、水、空气),一些元素含量明显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发生变化的现象;

地球化学背景:元素含量属于正常的现象;

异常含量:高于背景上限值的含量;

原生异常:在成岩、成矿作用下,在基岩中形成的异常;

次生异常:由于岩石、矿石的表生破坏在现代疏松沉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水系、冰川和湖泊沉积物)及生物中形成的异常;

同生异常:与介质同时形成的异常;

后生异常:介质形成后,异常物质以某种方式进入已形成的介质而形成的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划分为地球化学省、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

地球化学省: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常与构造成矿带相重合,预测矿产的区域分布;

区域原生异常:几至几百平方公里,表现为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和含矿层中某些元素含量偏高,无论对化学找矿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局部原生异常:与矿体有关的主要是矿床的原生晕。

地球化学晕:包裹矿体的、成矿有关元素含量增高的异常地段,由矿体(高含量中心)向外元素含量逐步降低,直至趋于正常含量;

原生晕:在成岩、成矿有关作用的影响下,在矿体附近的围岩中所形成的局部地球化学原生异常地段,岩浆矿床和沉积矿床的原生晕属于同生晕,与围岩同时形成、热液矿床的原生晕属于后生的,是围岩形成后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形成、变质矿床原生晕则较复杂;

次生晕:在表生作用下,矿床或其原生晕的表生破坏,元素迁移,在矿体及其原生晕的附近松散覆盖物中形成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段,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反映矿床及原生晕的存在;

分散晕:虽然矿床的原生晕并非成矿物质由矿体向外分散所形成,但习惯上常将矿床的原生晕和次生晕,统称为分散晕;

分散流:在表生作用下,由于矿体及其分散晕的破坏,在其附近地表水系沉积物

中形成的次生异常地带,沿水系呈线状延伸;

地球化学找矿:岩石地球化学找矿(原生晕,以矿区工作为主);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次生晕,矿区或区域调查系统运用);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分散流);

水地球化学找矿;

气体地球化学找矿;

生物地球化学找矿;

第二章岩石地球化学找矿

第一节采样布置

①规则测网

(按一定的测线间距和测点间距,均匀的分布在测区范围)

测线的方向:一般要求垂直于矿体或控矿构造的方向;

测线和测点的间距:普查找矿时应使1-2条测线和2-3个测点落于异常内;

普查评价时应使3-5条测线和3-5个测点落于异常内;

对于在矿体规模或矿石成分比较特殊的矿床,应选择典型地段进行试验,以确定适宜的测线、测点间距,特别是测点间距;

②不规则测网

(样品并不严格按照一定点线均匀布置在测区,具条件和需要随机采取,以满足研究问题的需要为原则)

③系统剖面

(采样点布置在一系列的剖面上,剖面线间距并无一定的要求,但以追索异常的分布为原则,不要求相互平行,以能基本垂直异常分布为原则)

测点间距参考前表;

第二节样品采集

①样品类型

包括:岩石、矿石、断层泥(评价断裂含矿性)、围岩裂隙物(强化热液矿床原生晕,加大找盲矿的有效深度)

②样品组成

元素分布不均匀,要求采样点附近(一般直径一米范围)采集若干小块岩石(5-7块以上)合为一个样;

钻探岩心样以每个采样点上下一米采集5-7个样,合为一个样;

③样品间距

视原生晕的规模而定,一般2-5米;

原生晕规模很大时,采样间距可达10米或更大;

蚀变接触带、断裂附近,间距适当缩小;

除了薄层岩层或不同岩石交替出现时可做一种地质体处理外,一个样不采集2种岩石物质;

④样品重量

样重一般为100-200克,对于断层泥、裂隙充填物样品,要求20克以上;

⑤样品记录

为了便于评价所发现的原生异常,记录每个样点的岩石、构造(主要指断裂、片理等)、矿化、蚀变等特征和组成样品的物质、风化程度;

第三节样品加工

第三章土壤地球化学找矿

第一节采样布置

不规则测网:区域性工作中,如同布设地质路线、布设观测点一样,往往重合;

规则测网: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测线要求基本垂直矿体或控矿构造延长方向,点距取决于异常规模和工作比例尺;

矿体延长方向不明、成矿方向不清或近等轴状,测网可采用方格状;

系统剖面:形成异常的物质迁移距离很大,或异常沿一定方向延展甚远时采用,除在冰碛土中进行土壤找矿外,评价区域性断裂带、岩体接触带的含矿性时也往往采用这种形式;

第二节样品采集与加工

土壤层位及性质:采样多在残坡积层中,要正确识别残坡积、冲积、风成或冰碛;A层属于冲积、风积,元素淋失大,有机质含量高,B层属残坡积;

样重及记录:原始样50-100克,记录测线、测点号、采样层位、深度、颜色、湿度及其附近岩石、构造、蚀变、矿化情况等;

最佳粒度:不同粒度取决于元素富集情况,需要采样试验;野外初步加工中过20网目(0.85mm)筛后即装袋作为样品,送交实验室后具不同分析方法要求,进一步研磨加工;

第四章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

第一节采样布置

1)沿一定水系、按一定间距布置,大致形成不严格测网

2)按汇水盆地布置,在水系中采取样品

不同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线距(采样水系间距)、点距(沿水系分布的样品间距)及采样密度(每平方公里取样点数)。

①样品布置

主流和较长支流中,取样点适当放稀,而较短支流和干谷取样点应稍密;

在支流的入口上方往往都进行取样;

为了不漏掉分水岭附近矿体,便于追索异常,取样应尽可能接近水系源头;

②地形图布局

地形图上划分适当大小的采样单元(即公里网格);

每个采样单元内按要求布置一个或数个采样点;

采样人员可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第二节样品采集及加工

①样品类型

由水系沉积物组成(淤泥、细砂),元素不均匀及不连续性,不能按点距随意采集,必须采集富含成矿元素的沉积物;

元素以吸附状态存在时,要采集吸附能强的淤泥和粘土;

元素以矿物碎屑状态存在时,要采集细砂和粉砂;

②采样

除少数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比重比较大的重金属矿物外,采集表层即可,有污染可能时,采集表层以下;

样品可采自河床底部或在河岸与水接触之处;

在间歇性水流区,在干的河道或很少水流的河道中应主要在河床底部采样;

流水较急的河道中要在水流较缓、停滞处,在转弯的内测有较多细粒沉积物聚集处采样;

为了保证每一个样点的代表性,以及足够的重量,要在采样点附近一定范围内采集两个以上的样品,合并为一个样品;

样品的原始重量能满足60目筛下部分大于60克,视样品粒度分布状况而定;

在干的沟谷采样时,对沟谷细粒物质要正确辨别是冲积物或堆积物、塌积物,样品要正确的取自冲积物;

③样品记录及加工

采样点记录附近地质、地形、地貌特征、样品物质组成等内容,注意使用标准化野外记录卡;

水系物一般是湿的,最好在布袋外套上塑料口袋,注意隔离,避免样品间污染;

样品干燥过程实时揉搓,干燥后可用木槌敲打,使粘土胶结的颗粒解体,但不能压碾,以防止改变样品颗粒度。

样品干燥后用两个尼龙筛套合过筛,将20-60筛孔,部分及小于60目装袋保存,小于60目的细粒部分送交分析。

在新区开展工作,如有条件,最好能进行沉积物采样粒度试验,已选定最佳采样粒度;

分散流指示元素

第五章样品分析方法简介

第一节地球化学找矿对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①分析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

一般以克拉克值作为各元素分析灵敏度的基本要求,分析灵敏度以能确定背景值为原则;

②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密度

定量的:两次分析相对误差小于5%(C

1-C

2

/C

1

+C

2

×100%<5%);

近似定量的:相对误差5%-20%;

半定量的:相对误差20%-50%;

定性的:相对误差>50%;

一般要求能够达到半定量的程度,即重现性要求好一点,允许准确度差一些。近年来对分析的质量要求向近似定量方向努力,并提高准确度(分析含量与真实含量差和真实含量之比)。

③分析方法具有较大的测程

元素含量变化大,相差几百倍,要求分析方法的测程要大,能测几十到几百倍范围内变化的含量。

④分析方法快速、简便、经济

第二节发射光谱分析

较能全面满足化探要求的分析方法,首推发射光谱分析。

①特点: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一次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灵敏度1-100ppm 或更高,适用地球化学找矿大量样品的分析;只能室内适用!

②原理:各元素的原子具特有能级分布和能量差,每个元素具特有波长的光波;光谱谱线的强度,由该波长的光强决定,后者与被激发原子数量的多寡有关,原子越多,光谱线的强度越强,元素含量越高;这是光谱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基础。

③光谱仪

作为发射光谱分析主要仪器的摄谱仪,可分为棱镜摄谱仪和光栅摄谱仪,前者棱镜分光,后者光栅分光(适用野外分析);

第三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①原理:将被测元素处理为基态原子蒸汽,特定波长的入射光投射,基态原子吸收光量越多,透射部分就越少,可以求得样品被测元素的含量。

②优点

应用范围广:可测七十多种元素;

灵敏度高:一般可测百万分之一到十亿分之一数量级的浓度范围;

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测定效率高:一份样品溶液可测定几个元素;

常用指示元素:Cu(铜)、Pb(铅)、Zn(锌)、Co(钴)、Ni(镍)、Mn(锰)、Au(金)、Ag(银)、Cr(铬)、Cd(镉)、Sb(锑)、Sr(锶)、Sn(锡)、Na、K、Ca、Mg等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几乎无干扰;

最适合于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也是化探样品分析的主要内容;

③缺点

如火焰原子化法,只能使被测元素很少一部分变成基态原子,影响灵敏度和检出限的提高。

仪器结构、性能不同、雾化器、燃烧器结构不同,光束通过火焰位置不同,燃器助燃器种类、流量不同等等,都能引起灵敏度和检出限的变化。

第四节化学分析

应用化学试剂与样品物质反应生成有色溶液或有色沉淀,以此确定某些组分含量。常用:比色分析、斑点分析、纸色层分析、冷提取分析;

①比色分析

使用试剂与样品待测元素反应生成有色溶液,利用光线分别透过有色的标准溶液和待测的有色溶液,比较颜色深浅测定元素含量;

优点: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可测:Cu(铜)、Pb(铅)、Zn(锌)、Cd(镉)、Cr(铬)、Ni(镍)、Ti(钛)、V(钒)、Ag(银)、Au(金)、Bi(铋)、Be(铍)、Sb(锑)、Mn(锰)、Mo(钼)、P、W(钨)、Sn(锡)、Nb(铌)、Ta(铊)、U(铀)等30多种元素;

②斑点分析

比色分析的一个分支。利用斑点仪限制一定面积的滤纸,纸上显色剂与溶液待测元素反应生成有色斑点,与已知含量的标准色斑比较颜色深浅,测定元素含量;

此法常用来分析Cu、Ni、As、Hg等元素,尤其是As的斑点分析有独特优点;

③纸色层分析

利用溶剂在有孔介质(滤纸)中渗滤,使不同的溶质(被测离子或原子团)在溶液中沿毛细孔上升时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色层分离),通过显色剂显示不同的色层谱,依据色层谱的深浅和宽窄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测定元素种类不多,元素组有:Cu-Co-Ni、Cu-Co-Ni-Zn、Cu-Pb-Zn、Cu-Pb-Zn-Ni、Nb-Ta、U等。

④冷提取分析

现场快速分析方法;适用水系或土壤地球化学找矿;

测定的金属量主要是由金属矿物风化后存在于粘土或软泥中的吸附离子,一般为样品中重金属全部含量的5-20%。

第六章重砂找矿

第一节基本原理及控制因素

(1)基本原理

通过对水系沉积物中重砂矿物的鉴定分析,根据矿床或含矿岩石中某些有用矿物及伴生矿物在松散沉积物中所形成的机械分散晕(流)来追索、寻找原生矿床及砂矿床。

原生矿体和含矿岩体在风化作用下,某些稳定的单矿物颗粒或矿物碎屑被保留下来,统称为砂矿物,比重大于3时,称为重砂矿物。

重砂矿物在搬运、沉积和富集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在残积层和坡积层等松散沉积物中形成了重砂矿物的分散晕,而在水系沉积物中(冲积层)形成了重砂矿物的分散流。

(2)控制因素

①原生矿体和含矿岩体的控制

只有在表生带中比较稳定的矿物,才能形成重砂矿物的分散晕(流)。

例如:

钨、锡、铋、汞、金、铂、铬等金属矿床中,相应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重矿物有黑钨矿、白钨矿、锡石、金、铂、砷铂矿、金红石、钛铁矿、铬铁矿、辉铋矿、辰砂;

钽、铌、铍、铈、锆、钇等稀有金属矿床中相应存在铌钽铁矿、绿柱石、锆石、独居石、褐钇铌矿、磷钇矿、褐帘石、细晶石和烧绿石等;

非金属矿床中稳定矿物有金刚石、刚玉、黄玉、萤石和磷灰石;

研究重砂矿物分散晕(流)的矿物组合,对寻找原生矿床有重要意义。

例如:

石英脉型金矿床,在含金石英脉中常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和毒砂等金属硫化物;

火山型金银矿除在矿石中富含辉银矿、金外,尚含有绿帘石、辰砂和辉锑矿;

铬镁铝石榴石不仅标志着角砾云母橄榄岩(金伯利岩)的存在,而且指示可

能有金刚石矿床;

②矿物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控制

不稳定矿形成重砂矿物分散晕(流)规模小,表明距离矿床近;稳定矿物搬运远,分散晕(流)规模较大;如独居石、锡石、金红石和锆石可搬运8-20公里。

③流水条件的控制

重砂矿物的分布受水流速度的直接控制。根据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水流的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

④地貌因素的控制

第二节重砂测量的工作方法

(1)工作方法及要求

路线重砂测量(比例尺小于20万)基本不做、区域重砂测量、详细重砂测量三类。

①区域重砂测量的取样(大面积重砂取样)

为配合20万-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而进行的重砂取样。要求对工作区的水系进行全面取样,各水系的主流、支流(包括干沟)的冲积物均应取样。

②详细重砂测量的取样

为配合1万-2千地质测量和专门性的砂矿普查评价及勘探工作二进行的。

目的是圈出重砂矿物分散晕(流),指出原生矿床和砂矿床的分布范围;对砂矿床是为查明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以及对砂矿床作出评价。

是按照一定的测网进行布置,不仅取样点较密集,而且取样深度较大;具砂矿床的产出条件,即可在河谷冲积层中系统采样,也可在残积层和坡积层中系统取样。

(2)取样

1)取样位置的选择

①冲积层取样

沿水系由下游向上游方向进行布置取样。

河流处于幼年期,纵深侵蚀和搬运能力较强,冲积层浅部就有较多重砂矿物,可在浅部取样;

河流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河水流动缓慢,矿物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常用浅井或浅钻取深层样;

②阶地和古老疏松层的重砂取样

③坡积层取样

选择干谷、洼地、谷口及谷底的坡积层进行取样,取样线可垂直重砂矿物来源方向,或平行等高线方向,或一定网格布置。

④残积层取样

分布范围与母体的出露范围基本吻合,一般按测网布置取样。

2)取样物质的粒度成分和取样深度

①取样物质的粒度成分

取样物质的粒度成分不同,重砂矿物的含量不同。实践证明,分选不好的砂砾层(粒度不均匀的卵石),分选程度差的粗砂,都是重砂矿物富集的良好环境;砾石过多或分选良好的细砂、泥土中,含重砂矿物极少。

②取样深度

河流幼年期及地表的重砂取样深度为20-50cm,很少超过50cm;

残积层的取样,在基岩上部残积层中取样;

坡积层的取样,依据腐殖层的厚度变化而定;

3)取样方法及重量

①浅坑重砂取样

以水系冲积层、坡积层、残积层为对象,以寻找原生矿床为目的的表层重砂取样。

除去腐殖层或泥砂等杂质,然后挖一浅坑取出原始重砂样品,重砂样重量20-30kg,一个地区必须保持一致,一边对比。

②一点多坑法取样

水系沉积物取样。

取样点附近,选择富集有利部位,以不同深度分别挖几个坑,取适量样合并为一个样。

③浅井重砂取样

以冲积层、阶地、坡积层、残积层为对象,常用刻槽法、剥层法和全巷法。砂矿床的普查和勘探中采用。

④钻探重砂取样

砂矿床的普查和勘探中采用。

(2)重砂样品的淘洗与编录

原始样品一般淘洗至灰色为止,重量应不小于10-15克,以满足对样品分析的要求,若淘洗至黑色,会使如黄玉、锆石、磷灰石等浅色矿物流失。

各类化探找矿方法

第一章地球化学异常基本概念 地球化学异常:某些地区的地质体或天然物质(岩石、土壤、水、空气),一些元素含量明显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发生变化的现象; 地球化学背景:元素含量属于正常的现象; 异常含量:高于背景上限值的含量; 原生异常:在成岩、成矿作用下,在基岩中形成的异常; 次生异常:由于岩石、矿石的表生破坏在现代疏松沉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水系、冰川和湖泊沉积物)及生物中形成的异常; 同生异常:与介质同时形成的异常; 后生异常:介质形成后,异常物质以某种方式进入已形成的介质而形成的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划分为地球化学省、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 地球化学省: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常与构造成矿带相重合,预测矿产的区域分布; 区域原生异常:几至几百平方公里,表现为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和含矿层中某些元素含量偏高,无论对化学找矿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局部原生异常:与矿体有关的主要是矿床的原生晕。 地球化学晕:包裹矿体的、成矿有关元素含量增高的异常地段,由矿体(高含量中心)向外元素含量逐步降低,直至趋于正常含量; 原生晕:在成岩、成矿有关作用的影响下,在矿体附近的围岩中所形成的局部地球化学原生异常地段,岩浆矿床和沉积矿床的原生晕属于同生晕,与围岩同时形成、热液矿床的原生晕属于后生的,是围岩形成后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形成、变质矿床原生晕则较复杂; 次生晕:在表生作用下,矿床或其原生晕的表生破坏,元素迁移,在矿体及其原生晕的附近松散覆盖物中形成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段,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反映矿床及原生晕的存在; 分散晕:虽然矿床的原生晕并非成矿物质由矿体向外分散所形成,但习惯上常将矿床的原生晕和次生晕,统称为分散晕; 分散流:在表生作用下,由于矿体及其分散晕的破坏,在其附近地表水系沉积物

金矿化探及对化探找金的建议

金矿化探及对化探找金的建议 一、化探是找金的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化探是寻找各种类型金矿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而且从金矿的区域普查—详查—勘探各阶段,都有相应的化探方法。目前化探找金除了最常用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外,还研究了包裹体地球化学找金、矿物地球化学找金、同位素地球化学找金、石英脉露头深部含矿性性评价等方法。在外来运积物厚层覆盖区找隐伏或盲矿,也有相应的化探方法,除了土壤中气汞和吸附汞之外,还研究和应用了地电化学法、热释卤素法、盐晕法、水电化学等方法,国外对生物地球化学找金也做了相当的工作。 国内外金矿勘查的实践表明,化探不论是在普查中圈定金的成矿带或矿田,还是在详查中发现隐伏矿或盲矿,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卡林型金矿的发现主要应归功于化探,该区几乎所有的金矿都是用化探发现的,我国化探找金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用化探方法找到金矿产地72处,已查明为工业矿床的28处。 二、化探找金的指示元素 金矿床在宏观上表现为矿物共生组合,在微观上表现为元素共生组合。金矿床中矿物有70多种,从金矿床的矿物组合和实际分析资料可知,金矿床中元素有几十种,主要包括⑴成矿元素:Au;⑵伴生元素:Cu,Ag,Pb,Zn,Hg等;半金属元素As,Sb,Bi;亲铁元素Ti,V,Cr,Mn,Fe,Co,Ni等,酸土元素W,Mo,Sn。⑶阴离子:S,Se,Te;卤素F,Cl,Br,I,其中S,Cl,F可能是Au的重要携带剂。⑷金的控矿元素:Si,k,Na,Fe及其伴生元素Sr、Ba等。 金矿的成因类型不同,其矿物组合、蚀变特点也不同,相应的元素组合也有区别。例如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床的主要元素组合是Au、Ag、Cu、Pb、Zn、As、Sb、Bi、Se、Te、Ba以及Ti、V、Co、Ni、Mo、W等;热水溶滤性(卡林型)金矿床的主要元素组合是Au、Ag、As、Sb、Hg、Ba等。 化探找金的指示元素主要是选择那些能在矿床周围形成异常的元素,其中原生晕的指示元素有两种:一种是成矿热带来的元素,一般在矿体周围形成正异常,另一种是在成矿—蚀变过程中将围岩中某些元素活化转移,在强蚀变带内形成带出负异常,而在弱蚀变带内形成带人正异常。确定金矿的指示元素的原则是少而精,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⑴Au作为直接指示元素;⑵具有特殊指示意义的元素,如前缘晕指示元素,尾晕元素,对预测矿床剥蚀程度有价值的元素;⑶由于金的分析灵敏度已达ppb级,因此用与完全正相关的元素作间接指示以不那么重要,但如其异常范围大于Au应选入,如其异常范围与Au异常范围接近,就应去掉。 在找金的实践中,我国化探工作者总结了不少金矿的指示元素(表1)。由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及要求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根据测区地质、地理条件等选用最合适的化探方法。常用的化探方法有:岩石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等。 一、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岩石测量的采样工作和样品加工等方面的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因而很少在大范围内开展面积性岩石测量。一般在露岩较好地区进行详查,查证异常,钻孔原生晕等。 1、采样布局: 面积性测量布设:应根据探查对象特点选择方网或矩形网。可以采用剖面法或以目标追踪法进行采样。也可以采用按一定面积划分采样单元,即采用单元网格采样。等轴状或透镜状矿体与异常,通常采用方格网;带状或长条形矿体或异常一般使用矩形网格。地形切割剧烈的山区,可以沿山脊及山脚以及易通行道路布置取样,尽量使样品在区内分布均匀。每一矿化体或异常上不少于2条测线,每条测线上不少于2~3个样点。 剖面布设:剖面方向通常垂直地层、构造线或异常体,视范围大小布置不同密度的剖面。 2、采样定点:通常使用仪器布设测网或采用GPS定点,定点误差在相应比例尺图上不大于2mm。 3、采样方法: ⑴、面积性测量:要求采组合样,可按测线组合或按网格组合。通常采样格子或分域采样,每个采样网格内均匀地布采5~8个子样组合为一个样品;沿线采样则由3~5点,岩石碎片5~8块组成组合样。通常每一种岩石应分别取样,不可几种岩性混采。组合范围在5~10m或1/10点距的范围内。当矿化极不均匀,或遇构造带、矿化带、蚀变带等有利地段时,应适当加密采样。 ⑵、剖面测量:按以确定的剖面位置,据不同目的和地质特点,沿剖面线采集组合样。 ⑶、钻孔原生晕采样:钻孔岩心取样是沿着钻孔岩心,自上而下在一定点距内作连续拣块或间断拣块。必要时取地质副样。取样密度按矿化类型确定,而分样间距是以岩心提升回次结合孔深和地质特征划分岩性段来确定的。通常对脉型

分量化探工作方法原理

4.4.1工作方法原理 4.4.1.1 分量化探勘查热液型铀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机理 (1)元素分量和分量化探的概念 元素分量是相对采样介质中元素总量而言的。元素总量是指元素在每一种采样介质(如土壤、水、底沉积、岩石、矿石、生物等)中各种存在形式含量的总和。而采样介质中每一种存在形式的含量就称为该元素的一种分量。 元素在采样介质中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稳定态形式(存在于硅酸盐和矿物晶格中),需用强的或很强的提取剂才能将以稳定形式存在的元素提取出来;另一类,为活动态形式。活动态形式有下列几种:①水溶离子态和可溶性盐、化合物、配合物;②作为胶体形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③呈离子或超微细颗粒吸附在粘土矿物表面或呈可交换离子态存在于粘土矿物之中;④呈离子或超微细颗粒吸附在矿物颗粒氧化膜上或被氧化矿物包裹; ⑤作为独立的亚微米和纳米颗粒存在于壤中气或土壤溶液中。金属活动态形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用弱的或很弱的提取剂甚至去离子水就能将其提取出来。金属活动态形式的这一共同特点,使其具有了重要的成矿学和找矿学意义。由于金属活动态具有容易被提取出来的特点,所以矿源层中这些金属活动态形式易被各种气液流体携带和搬运到条件适宜的地方富集成矿。使金属活动态具有了成矿学意义;另一方面,隐伏矿体中的金属活动态部分也易被各种流体带出,并以各种途径向地表迁移,被地表土壤捕获形成叠加金属活动态含量。这部分叠加金属活动态含量反映了深部矿化信息,指示深部矿化的存在,因而具有了找矿学意义。土壤中这部分叠加金属活动态含量,称作金属活动态分量。用金属活动态分量地球化学探矿的技术,称为分量探测技术。简称为分量化探。该法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化学勘查隐伏金属矿床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当前,勘查地球化学正在进入一个由研究元素总量为主转向系统研究元素各种存在形式分量为主的新阶段。现代化探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分量化探法取代总量化探法。 (2)分量化探勘查热液型铀矿的机理 依据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地气法寻找隐伏金属矿床的新方法和金属气载迁移的新机制,我们认为,分量化探找矿的机理是:地球内部存在着上升的地气流,地气成分主要是N2、O2、Ar、CO2、烃类气体、He等。当上升的地气流经过热液型铀矿体时,会将其中和其产生的原生晕中的铀及其伴生元素的活动态部分(纳米级颗粒、胶体、离子和各种络合物)吸附在地气生成的微气泡表面或以弥散形式分散在地气中,形成气溶胶体而随地气一起迁移到地表土壤中。并被土壤捕获、积累和浓集形成铀和伴生元素活动态叠加含量异常。正是这部分叠加的活动态铀和伴生元素的分量反映了深部铀矿化的信息。所以只提取土壤中这部分活动态铀和伴生元素的分量,才能有效的指示深部铀矿化的存在。分量化探法就是采用有效的提取剂,提取这部分活动态铀和伴生元素分量而进行找矿的。 4.4.1.2 热释光法勘查热液型铀矿的机理 某些荧光体受放射性辐照时能够贮存射线能量,并在尔后的加热过程中将其所贮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称为热释光(TL)。 土壤和砂中含有大量的SiO2和CaCO3等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结晶矿物,这些结晶矿物都是天然的热释光探测器。由于在射线作用下产生电离和激发,使矿物晶体价带中的电子获得能

关于地质找矿中物化探方法的使用分析

关于地质找矿中物化探方法的使用分析 地质找矿是对地球物质特征的研究,旨在发现或评估矿藏的存在或具体情况。物化探 方法是地质找矿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其利用地球物理和物化学特性,并通过各种测量手段,实现矿产物检测和矿产地埋深探测。下面将对物化探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物化探方法的种类及原理 物化探方法包括:磁测、电测、重力测、地震测、地电测、辐射测、地热测、微重力 测等方法。其中,常用的有:地磁法、电磁法、自然电场法、磁力法、重力法、地震法和 地电法等。 各种物化探方法都有其独特原理,广泛应用于多种矿产类型探测,如下: 1、电磁法:通过电流的变化在地下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以探测矿藏在地下位置 和形状。 2、地磁法:测定地球表面上矿产物对地磁场的扰动,进而判断地下矿床的存在和性质。 3、地电法:以地表测量的电压和电流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推断地下化石的形状和大小。 5、地震法:利用地震波与不同介质间传播速度和反射特征的差异性,以揭示地下矿 体的形态和性质。 地质找矿中,物化探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大规模、高效率:相对地面勘查手段,物化探手段具有大规模、高效率的特点, 能够对广大地区进行大量的初筛。 2、多样性:物化探方法种类繁多,每种方法对矿藏探测的适用性不同,可以根据不 同地域、不同矿产类型进行多种方法的组合使用,比单纯依靠传统勘查手段(井巷、坑道 和地面行走等)更加灵活。 3、取样及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传统的地面勘查手段需要直接进行钻探、采样等作业,而物化探测手段可以对矿藏探测面积覆盖广、不易采样的地区进行探测。 但是,物化探手法也存在一些局限,如下: 1、探测体积有限:不同物化探方法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所能探测的矿体深度和宽度差 别较大,对矿体类型和某些矿体方向探测的效果不太好,也有可能错判。 2、探测结果存在歧义:从地质实际出发,在地质构层、岩性等影响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做出的推断和判断往往是不确定的,需要进一步核实和研究。

找矿标志找矿方法(word)

找矿标志找矿方法 (一)矿物学标志 矿物学标志是指能够为预测找矿工作提供信息的矿物特征。它包括了特殊种类的矿物和矿物标型两方面的内容。前者已形成了传统的重砂找矿方法。后者是近20年来随着现代测试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存在于矿物中的地质找矿信息能得以充分揭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已形成矿物学的分枝学科——找矿矿物学。矿物标型是指同种矿物因生成条件的不同而在物理、化学特征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通过矿物标型特征研究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找矿信息: 1)对地质体进行含矿性评价。利用矿物标型可以较简捷地判断地质体是否有矿。例如,金伯利岩中的紫色镁铝榴石含Cr2O3≥2.5%时,可以判断该岩体为含金刚石的成矿岩体;铬尖晶石中的FeO>22%,其所在的超基性岩体通常具铂、钯矿化;再如金矿床中石英呈烟灰色时,其所在的石英脉含金性一般较好。 2)指示可能发现的矿化类型及具体矿种。预测工作区发育的可能矿化类型,在评价矿点和圈定预测远景区时具有重要意义。如不同成因类型矿床中的磁铁矿,其化学组分差别很大,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中,磁铁矿一般含TiO2很高,而其它类型的则含TiO2很低。同一矿床从早期到晚期也呈现规律性变化。从锡石的标型特征(晶形

和含微量元素)可以区分伟晶岩型、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型等不同类型的矿化。 利用矿物标型特征和矿物共生组合特点,可以提供更好的矿床类型信息。如含锌尖晶石作为多金属矿床出现的标志;电气石的标型变化作为不同成因的锡石矿床的标志。伟晶岩中玫瑰色和紫色矿物(云母、电气石、绿柱石等)的出现是锂、铯矿化的标志;花岗岩中绿色天河石、褐绿色锂云母的出现,说明可能有锂矿化的存在;在变质岩地区见蓝晶石、石榴石、是含云母伟晶岩存在的标志。 3)反映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目前在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及生产矿区的“探边摸底”找矿作中应用较多。利用矿物标型特征的空间变化,推测矿物形成时的物、化条件及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矿床分带,指导盲矿找寻。如在反映成矿温度方面,锡石从高温→低温,晶形由简单的四方双锥→四方双锥及短柱状→长柱状、针状;闪锌矿从高温→低温,含铁量由高→低、颜色由黑→淡黄。王燕(1979)在胶东玲珑金矿对第一阶段石英进行系统的测温,绘制出温度梯度等值线图(图3-2-16),清楚地反映了多渠道的矿液是从北东深部向南西方向斜向运移的,从而较好的指导了深部矿体的找寻工作。 (二)地球化学标志 地球化学标志主要是指各种地球化学分散晕,它们是围绕矿体周围的某些元素的局部高含量带。这些分散晕据调查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原生

浅谈野外找矿方法及其实施要点

浅谈野外找矿方法及其实施要点 1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产分布分析 找矿工作是地球化学勘察工作的一种,我国野外勘察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野外勘察一直是我们发现自然、认识自然的最原始途径。野外勘察工作对于人类了解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野外找矿工作能帮助人类发现并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野外找矿工作的展开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分析矿产分布两个方面,下面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说明。 区域地质背景调查是对选定的野外找矿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调查,通过地质学、物理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以及数字填图的手段进行野外实地勘察,查明该区域的地层和岩体的年代、成分、分布以及产状等,根据以上所获得的信息建立区域地质数据库,为野外找矿工作的进行做好铺垫;地质的岩层和构造反映了该区域地壳运动的特点,这些信息对于野外找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区域地质调查的范围通常根据所要勘探的范围来划定,力求将所选区域面积内的地质情况调查清楚,通过绘制的地质填图来反映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不同比例尺的填图所需的工作精度不同,一般比例尺越小,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越低,进行野外实地勘察工作的时间就越少,但是为了保证实地勘察基本地质情况的准确性,一般地质填图的比例尺具有最低限度的要求,目前,我国已按照1∶20万的比例尺完成了对中国大陆地质情况的调查。区域地质背景调查是野外找矿工作开展的前提,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地质背景调查的充分准备工作,那么野外找矿的工作将会举步维艰。 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具有很大的开采空间,矿产资源是指深埋于地下或流于地表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质,其中所含的各种有用元素对于人类的工业发展十分重要,了解矿产资源分布对于野外开矿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某个地区的矿产分布要从该地区的地质情况以及环境因素出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的地壳运动和环境变化,这些矿产资源是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野外找矿工作是为了探知某一地区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这项工作为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但却十分丰富,野外地区的地质情况通常较为复杂,因此极易形成复合型矿

地质找矿工作中物化探方法分析

地质找矿工作中物化探方法分析 摘要:在我国矿产资源在不断开采的过程中,找矿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高效的找矿技术促进了对矿产资源的使用和开采,稳固了我国工业的发展,为提升资源的利用价值。作为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在技术上做出革新,以找矿策略为切入点,对于物化探的找矿手段做出简洁的分析,通过分析,希望能够提高找矿效率并且可以有效地探明特定矿床的位置,促进矿产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 关键词:物化探;地质找矿;应用;开发 前言: 伴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建设的进程对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矿产资源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矿产资源的开采进程需要与找矿技术有效结合,物化探是找矿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技术革新的进程中进行技术革新,不但提高了矿产勘查的实力,而且对于提高人类的主动性也有着很大的助益,在现代化的要求下;我们更应当把勘探方法与实际方法相结合,主动开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从实际出发,严肃看待每次勘探工作,使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勘探技术的运用,从而积极推动国家的发展。 1、物化探技术概述 物化探技术属于找矿技术中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包括电法,磁力和重力三种物探策略以及化探手法这两种物探和化探技术总称,它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找矿中,就其实际情况来看, 这种技术更多的是将技术与实际相结合,不但可以精确地确定有关的矿藏,还能够从更广的层面上进行管理。物化探勘查技术现已被应用到了一些地质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找矿质量。因此,若要深入分析地质找矿中的物化遥,就必须对相关原则有足够的了解与重视,全面了解物化探勘查技术,也将帮助有关人员更好地应对找矿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以更好地做好相关工作。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在逐步更新,相关工作人员

资源勘查方法精华版

一、名称解释 1.矿产勘查:对矿产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 2.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态、产状、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 3. 成矿预测:是对发生在过去的成矿事件的未知成矿特征进行的估计和推断。 4.找矿标志: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指示矿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 5.成矿规律:是指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6.成矿模式:是以简明的图表、文字或数学公式对矿床组(或某一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化标志进行的高度综合和理论概括。 7.遥感找矿法:是指通过遥感的途径对工作区的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研究,从中提取矿化信息而实现找矿的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 8.矿化信息:是指从地质信息中提取出来的,能够指示、识别矿产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实性信息和推测性信息的总和。矿化信息据其信息来源可分为描述型、加工型矿化信息和推测性矿化信息三种;据其信息的纯化程度(可靠性)可分为直接的矿化信息和间接的矿化信息,前者如矿产露头、有用矿物重砂,后者如大多数的物探异常、围岩蚀变、遥感资料等。 9.地球化学异常:是指某些地区的地质体或自然介质(岩石、土壤、水、生物、空气等)中,指示元素的含量明显地偏离(高于或低于)正常含量的现象。 10.找矿模型:是在矿床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发现某类具体矿床所必须具备的有利地质条件、有效的找矿技术手段以及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矿化信息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11.信息合成:也可称为信息综合,是指把反映地质体各方面的有关信息(数据、资料、图像等)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成为一种与源信息具相互关联的新的复合型信息 12.矿体:指矿石和穿插在其中的呈任何形状的脉石所构成的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天然堆积体。 13.勘探精度:是指通过矿床勘探工作所获得的资料与实际(真实)情况相比的差异程度。 二、填空题 1.矿产勘查的五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预测基础。 2.矿产勘查的准则: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3.最优勘探方案的确定:经验法——其中直接类比法、稀空法最常用。数学模型法。 4.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相似—类比理论、求异理论和定量组合控矿理论。 5.成矿预测的准则: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准则、优化评价准则、综合预测评价准则、尺度对等准则、定量预测准则。 6.成矿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惯性原理、相关原理和相似原理 7.成矿预测方法:趋势外推法、归纳法、类比法、综合方法 8. 科学找矿的具体研究内容概括为理论找矿、综合找矿、立体找矿、定量找矿、智能找矿

化学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化学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持续开展,露天矿以及近地表矿基本上都已经查明,尤其是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地质工作程度较大,露天矿以及容易识别的矿产已经越来越少,所以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很难找到合适开采的矿产资源。所以,地质工作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扩展,物化探技术应用于地质找矿工作中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实际应用中,即有明显的优势也有一些不足,这需要地质工作者不断进行研究,在引进西方新技术的同时,也要努力发展我国地质找矿事业。 一、物探化探勘查技术基本情况 我们说的物探,全称为地球物理勘查,其主要包括重力、电法、地震、磁性、放射性以及地温六大类方法。在地质找矿工作中运用物探技术可以提高效率,更加精确的确定矿产所在区域。主要用来寻找和扩大能源矿产、有色金属矿产以及黑色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较之化探来说优势比较明显。我们说的化探,全称为地球化学勘查,在寻找稀有金属以及贵重金属方面,化探较之物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因为化探多解性少,所以具有直接性。伴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作为主要方式的化探方法也变得更加成熟,解释的方法也逐渐朝着综合化、定量化以及模式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矿产开发面临的现状是露天矿以及容易发现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隐伏矿的寻找勘探工作成为我们当下地质工作者工作的重心。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用化探技术可以提高人们对地球物质特殊存在形式的认识,促进地质工作者对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研究。 二、在进行地质找矿时物化探工作的主要原则

地质工作者开展地质找矿时应用物化探技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对于取得有效的成果,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地质先辈工作者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物化探工作进行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要注意之前地质考察的实际经验,采取就矿找矿。主要方式有区域地质实际调查、群众报矿、评价古采点等,在这样的找矿思路过程中,物探和化探工作要率先展开,不能在地质工作之后,因为如果物化探工作不及时做好,就会导致信息滞后,影响整体找矿工作。就矿找矿过程中要仔细进行勘察,在已经发现矿产地区的以及矿化点附近,进行大面积普查,因为如果普查面积太小就会错过很多潜在的矿藏。主体矿的产出部分一般都远离已知的矿化表面,所以普查面积一定不能过小。例如我国云南老王寨金矿在进行物化探开采前,只在岩体外部接触带附近找到1吨金矿,在1985年到1986年之间进行1:5000土壤测量3KM,经过试验发现3号主体矿,显示为中性,1986年到1987年之间进行1:10000土壤测量30KM,实验发现大批异常,经验证后勘探出一个大型金矿,两个中型金矿和一个小型金矿床(如下图)。 2.在地质找矿各个阶段应用物化探技术。在进行矿产预查阶段时,物化探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发现矿床的准确率,在普查阶段对于发现盲矿、确定矿体产状以及连接情况有着重要作用,在普查之后在矿床勘探阶段充分利用物化探技术,也会有新的发现,不仅可以节约勘探费用,还可以缩短勘探周期。比如说我国云南普朗铜矿的发现,在1995年合资公司通过地质资料调查发现了这个铜矿点,然后在当地进行了大比例的化探工作,虽然圈定了一定的有利区域,但并没有新的发现,在2003年,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物化探所在普朗地区开展了1:2.5万、1:1万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有色金属及其他矿物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技术的难度比较大,使得在实践中的勘查工作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本文对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方法;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有色金属矿山找矿技术的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很多的改革,然而,在市场对矿产资源的实际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有色金属矿山资源开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的研究。 1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察、找矿原则 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矿产资源勘查技术较其它勘查方法更为复杂,勘查工作的实施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进行有关工作时,必须持续地提高有关技术的运用程度。在进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时,应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标准,使之能够全面、全面、有效地进行勘查。在开展勘探工作之前,必须要对矿产资源的具体分布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在考虑到地形和其他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地球物理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效率。同时,要把勘探工作和国内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布局等因素相结合[1]。 2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察方法 2.1地球物理勘探法 地球物理勘探法是指利用地质体的物性差异,寻找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地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激励法、电阻率法、磁法、地震法、重力法、甚低频法;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有:电阻率、自然电位、井中激发和磁化率;航空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有航空磁法、航空电磁法和航空红外线法。成矿受地质构造、岩性、弹性、放射性、导热等多种物性因素的影响,是制约成矿的关键因素 之一。通过对上述物性的测定,可以为地质构造、岩石及岩层的分析提供数据, 为寻找金矿提供依据。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找矿,是目前各类矿产勘查的发展方向。多金属矿往往与多种不同的硫化物矿物相结合,为利用该方法进行间接找矿开辟 了一条新途径。该方法用于多金属矿的普查和勘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 找出与之相关的金属矿化,间接找矿;找出与周围岩体具有某种物性差别的矿层;找出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脉状、断裂带;在覆盖区内进行地质填图,并对各地层、 岩体之间的接触面进行分界,作为普查选点的依据;对盆底基底形变进行检测, 为找矿提供有利位置。 2.2云流体包裹体分析法 (1)将岩石试样制作成包裹体,其双面均经过磨光处理; (2)在岩相学方面,在显微镜下对所制得的包体薄片进行观察和摄影,并 在显微镜下对包体的存在状况、包体种类、大小和形状、分布特点等进行分析。 和包裹体内的气体百分含量,为以后的检测和分析选择适当的包裹体; (3)对适于微量测量和微量激光拉曼光谱测定的包裹体片材进行预处理 (浸渍、清洁); (4)包裹体的微区温度分析,采用岩相显微镜配置 Linkam冷热台,对流体 包裹体样本进行微区温度测量,确定包裹体的低温相转变温度 得到了包裹体的盐度,并得到了包裹体的最小捕获温度; (5)用RM2000激光拉曼探针进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在不同的样品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取不同的拉曼光谱,并结合所获得的拉曼光谱特征,实现对包 裹体(以气态为主)组成的准确鉴别。 3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具体方法 3.1钻井物探的方法

金矿地质找矿方法

一、确定成矿的地质因素 1、首先应关注硅化带、石英脉、次生石英岩;这是因为金矿化均与硅化关系密切,可以说无硅不成金;当然不是所有的硅质体都产金,但含金的硅质体大多为烟灰色,水色好;这是因为含金的硅质体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硫化物,因硫化物极细,故使石英呈烟灰色;特别是页片状石英脉其内可含多条黑色条 带如炭质与细粒硫化物的混合物含金性好;即便是少硫化物的明金型石英脉,在出现金矿包时,往往都有硫化物如辉锑矿、辉铋矿、车轮矿、毒砂、鱼子状铅锌矿等存在; 2、再次关注断裂构造带,特别是韧性剪切带;金矿化无一不与断裂有关,可以说无构不成金;尤其是要关注超糜棱岩、糜棱岩、微砂糖状似石英岩、滑石菱镁片岩,它们往往是富金矿体所在;巨型至大型断裂带本身的含金性往 往不佳,而旁侧的次级断裂带往往是金矿体产出部位; 3、第三要注意铁帽、褐红色、褐黄色残坡积物及碳酸盐的溶沟溶槽堆积物的含金性查定;它们不但本身可成为铁帽型、红土型金矿,而且可以指示原生金矿的寻找; 4、第四要注意在锑矿、汞矿、砷矿特别是雄黄矿、雌黄矿区找金,就锑矿而言,它既可与金共生构成锑金矿床;也可分离,但相距不远,故有“不在其中,不离其踪”之说;部分铅锌矿的外围也可找金,如青城子铅锌矿外围;铜矿床的下部;铜镍硫化物矿床蚀变带也是找金的好去处;

5、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除硅化外,还有铁白云石化、铁方解石化、铬白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冰长石化、细粒黄铁矿化、砷、锑、汞、铋、铊矿化等低温蚀变组合; 6、关注基性岩、超基性岩、煌斑岩、碱性岩、偏碱性花岗质岩石、碳硅泥质岩、不纯碳酸盐岩内的断裂破碎带及其构造蚀变带; 7、开展河流重砂、沟系次生晕及各种化探方法工作,以金找金, 是目前最主要的找金方法; 8、根据找金的指示元素找金,如汞、锑、铋、砷、铊、硒、铅、锌、铜、银的元素组合异常找金; 9、以物探方法查明断裂构造及硫化物分布规律来间接寻找金矿; 二、地质地貌调查 是砂金找矿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砂金成矿条件分析和成矿有利地段的预 测上; 在找矿阶段,主要是进行河谷路线调查;其中地质调查可采用自然露头法, 河流碎屑观察法,用区内已知的产金沟的岩石作对照类比, 同时采一些自然重砂样,了解含金性;间接或直接地确定有否砂金补给以及补给的贫富程度;在调查中,要注意了解沟谷的构造背景和与金矿化有关的地质现象; 地貌观察主要划分河谷类型各种地貌单元并确定其分布,了解其规模、成因,沉积物特征及其含金性等,并在1 :50000 或1 :25000 比例尺地形图上勾

探矿技术方法

探矿技术方法 一探矿技术方法 找矿技术方法是泛指为了寻找矿产采用的工作措施和技术手段的总称。找矿技术方法实施的首要目的是获取矿化信息,并通过对矿化信息的评价研究最终发现欲找寻的矿产。 找矿技术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地质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物理找矿方法、遥感技术找矿方法、工程技术找矿方法五大类。各类方法对地质体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提取矿产可能存在的有关信息,并相互验证,以提高矿产的发现概率。 (一)地质找矿方法 包括传统的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重砂找矿法等。 1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地质填图法的工作过程是将地质特征填绘在比例尺相适应的地形图上,故称为地质填图法。因为本法所反映的地质矿产内容全面而系统,所以是最基本的找矿方法。无论在什么地质环境下,寻找什么矿产,都要进行地质填图。因此,是一项综合性的、很重要的地质勘查工作。地质填图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找矿工作的效果。如有些矿区由于地质填图工作的质量不高,对某些地质特征未调查清楚,因此使找矿工作失误,国内外都有实例应引以为戒。同时,也有很多实例,通过地质填图而取得可观的找矿效果。 随着高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普及应用,地质填图正由过去单一的人工野外现场填制向采用遥感技术、野外地质信息数字化、计算机直接成图方面发展,由单的二维制图向三维、立体制图方向发展。 2砾石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是根据矿体露头被风化后所产生的矿砾(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砾岩),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下,其散布的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利用这种原理,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和追索矿砾,进而寻找矿床的方法。 砾石找矿法是一种较原始的找矿方法,其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地形切割程度较高的深 山密林地区及勘查程度较低的边远地区的固体矿产的找寻工作。 砾石找矿法按矿砾的形成和搬运方式可分为河流碎屑法和冰川漂砾法,以前者的应用相对比较普遍。 3重砂找矿方法 重砂找矿方法(简称重砂法)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现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图3-4-1 分别给出了重砂异常圈定的正确方法与不正确方法的对比,正确的方法是在圈定重砂异常时必须要考虑采样点所控制的汇水盆地的形态及地形

金矿地质勘查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金矿地质勘查 1.普查找矿方法 重砂法和传统方法直接找矿是50年代以前世界找金的主要方法。这一时期是直接找矿、就矿找矿阶段,这种方法简单、经济,对于寻找地表矿、易识别矿是有效的;50~70年代,是方法找矿阶段,是物化探方法找矿广泛运用的时期;70年代以后,趋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找矿的主要对象已从找地表矿,易识别矿转向难识别矿、隐伏矿。尤其是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找矿难度增大了,传统方法找矿效果越来越差。在这种新形势下,世界上重要产金国和地质工作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已从直接找矿转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强调建立矿床模式,加强综合信息研究。 化探是金矿找矿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微量金的测定方法日趋完善和电子计算机在化探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化探找金更具生命力。60年代美国成功地运用化探方法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发现了内华达金矿带,该带二三十个矿床的发现都运用了化探方法,主要指示元素是砷,指示元素组合为砷、锑、汞、钨等。这是化探找金的重大突破。原苏联也很重视化探找金,50年代中期已在南乌拉尔、乌兹别克等地依据砷的地球化学异常找金,以后化探配合其他找矿方法陆续发现了包括穆龙套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金矿床。目前,化探已是不可缺少的找矿方法,尤其对于微细浸染型金矿、斑岩型金矿、难识别或隐伏金矿,是有效的主要方法。 我国近年来,痕量金分析技术取得了突破,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岩矿测试中心用国产一米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盲矿或隐伏矿物探化探找矿新方法及组合应用

盲矿或隐伏矿物探化探找矿新方法及组合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对矿山的开采技术也不断提高,但是国内的很多 大中型的矿山由于开采频率过高,出现了资源不足的情况,越来越多的矿山已经 面临关闭的困境。关闭矿山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包括工人失业,接替矿 山的寻找等,如何延长矿山的开采年限,找到新的接替矿山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 问题。实际上,很多的危机矿山还有一定的找矿潜力,但是需要较高的技术手段,找盲矿或者隐伏矿越来越引起重视,为了提高找矿的效果,笔者探讨了多种找矿 新方法,提出了特别是在危机矿山及其周围找盲矿或者隐伏矿的最佳化探新方法 及方法的组合。 关键词:盲矿;隐伏矿;找矿方法;组合应用 1毛公铁矿电法探矿盲矿体的发现 随着生产的持续,矿区的实际揭露矿体和原来地质报告给出的资料有误差, 对此专门进行的一次电法探矿,10平方公里的扫面,对已有靶区进行勘探,勘探结果显著,发现本矿主矿体上盘存在许多盲矿体,初步计算200多万储量,在实 际施工过程中,发现主矿体上盘存在一条脉岩,对矿体进行破坏,在脉岩侵入部分,矿物富集形成高品味矿石(见图),矿石存在残余构造,含绿帘石、绿泥石,对此我们会对矿区的脉岩重新认识,对高品位矿石进行分离采矿。 2矿区找盲矿或者隐伏矿的化探新方法、新技术 在矿区特别是在由大量的冲击层或者黄土等堆积物的较厚的覆盖矿区,我国 在研究和开发新的寻找隐伏矿或者盲矿的汞气、卤素、地 电化学、气体地球化学(CO、CO2)、 地气测量、相态提取方法、深穿透地气、偏提取技术等化探技术方面,有很 大的突出成就,并且在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矿区的开采做出了很大的 贡献,下面介绍一下找矿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2.1地电化学方法及其找隐伏矿的效果 将物化探结合起来,形成地电化学找盲矿或者隐伏矿的新方式,但是,地电 化学找矿的方式又分为很多种,在所有的方法中,针对土壤离子电导率的测量, 还有对地电的提取方式受到相关部门找盲矿的最受欢迎的方法。地电化学找矿的 方式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极大的重视,很多学者做了研究,特别是对地矿和有色系 统的研究,都比较深入,并且归纳出,在不同的矿山覆盖条件下,由于矿床的不同,地电化学异常模式也有不同,评价指标也有差别。地电化学异常形成机理方面,很多专家也做了研究,并且总结了运用土壤离子的电导率的不同提取地电, 在不同的矿山环境下应用的条件也有所不同。例如,桂林工学院的罗先熔专家, 出版了很多运用地电化学寻找盲矿或者隐伏矿的相关研究,成果显著,并且在1996年,在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球电化学勘查及深部找矿》,给予很多在研究矿山找盲矿或者隐伏矿化探研究者启发,在这一领域可谓是前辈。 2.2应用卤素找隐伏矿和盲矿的研究及其效果 在国内外还有很多关于运用卤素(F、Cl、Br、I)在矿山找盲矿或者隐伏矿的研 究和相关报道。我国地矿系统也开展了很多调查研究,效果明显。例如,桂林的 冶金部门研究出一整套运用卤素找矿的方式,非常简易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1979年,桂林的冶金部门地研究院李惠等人首次提出了借助卤素的化学性质的特征,在热液型铜矿床找盲矿,能够预测深达200m的矿山。在1980年之后,很多

地球化学找矿

第一章 本章小结 1.地球化学找矿是在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矿产勘查服务的一门学科,传统上的勘查地球化学学、化探与地球化学找矿同一概念。 2.据研究对象不同,地球化学找矿可分为岩石地球化学找矿、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等。 3.地球化学找矿依托于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微观对象(元素),找寻隐伏矿藏,成本低、速度快;受自然地理条件和景观条件影响大,应用受一些限制。 4.地球化学找矿的工作任务是通过元素分布、组合、赋存状态等的研究,为矿产勘查异常区的划定、矿体追索提供理论依据。地球化学的一般工作方法为地质观察与采样、数据的统计分析、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地球化学图表的编制,最终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5.地球化学找矿未来发展总体表现为研究手段的精细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与数据获取的多源化。 复习思考题 1.地球化学找矿有何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一下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比较与鉴别。①对象的微观化,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②分析测试技术是基础,元素含量的获得必须借助于现代分析测试技术。③利于寻找隐伏矿床,气体地球化学找矿可寻找更深处的地球化学异常。④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被各国广泛采用。 2.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有哪些?

①地质观察与样品采集——基础资料 工作区域的地质条件、岩石及矿化和蚀变的特征、矿物的共生组合及生成顺序等,对找矿区域的选择、工作方法的确定、异常解释的评价都是重要的基础资料。采样的目的性、方法的正确性和样品的代表性应特别注意。 ②数据的统计分析——基本技能 获取分析测试数据所反映的内在规律、找矿信息。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统计分析。 ③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根本方法 研究与表征元素的分布与异常的特征,进行异常评价。地球化学指标有参数性的和非参数性的。 ④地球化学图表的编制——基本工作方法 地球化学图表反映元素的分布、分配的特征及元素的分散集中、迁移演化的规律。 编制地球化学图用以研究矿区和区域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3.根据国内外地球化学找矿的发展史,谈谈你对地球化学找矿的看法。 ①化学元素在全球尺度上的分布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 ②全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集的编制 ③找寻大型、巨型矿床的新方法新理论 ④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技术

福建地区物化探大队-找矿方法

福建省物化探大队 找矿方法 (一)地质调查(填图)找矿 1949年前,由一二个地质人员凭借精度极差的1∶5万单色地形图,观察研究沿途所见的地层、岩石、构造、地貌等基本成矿地质条件,采集标本样品,访问当地老百姓,发现找矿标志,追索、寻找可能存在的矿体,大致了解其基本特征。这种方法,是当时发现和重新确认全省有26个矿种约300余处矿点的主要途径。 1949年后直至1956年,仍是以普查小组(3~5人)和普查分队(十几人至几十人)形式修测或实测1∶5万~1∶10万地质矿产图和更大比例尺的矿点或矿区草测或目测地质图,寻找和追索矿产。 1958年至60年代末期,各类踏勘组、普查组、普查分队、填图找矿队采用实测及部分修测1∶5万或1∶10万(间或1∶1万~1∶2.5万)地质图,沿一定间距(250~1000米),穿越或追索地质及矿化蚀变界线的方法进行地质研究,探寻矿产与找矿标志。发现新矿点和矿区则多用1∶1000~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地质与矿体、矿化现象的追索、圈定,填制相应比例尺图件简测、评测及草测。 70年代以来,福建省地质找矿多采用实地修测或修编1∶5万或1∶2.5万地质或地质矿产图方法做面上或区域矿产评价。早期,化学样多用拣块法或连续拣块法,间以刻槽法,后逐步以刻槽法为主,拣块法为辅。测定方法由早期的容量法,逐步为比色法和物理或物理化学法,测定的成分也由少数几种发展成几十种。 (二)岩矿碎屑找矿 省内运用此法找到残坡积与冲洪积物中的矿块或蚀变岩石,进而发现地表矿露头,找到永安重晶石、周宁楼下岗明矾石、邵武南山下萤石等,后经勘查,均成大中型或小型矿床。 (三)重砂找矿 1957年,砂金队首先于建溪、汀江、武平等地沿河用重砂法找金矿;江西冶金220队用重砂法在清流、宁化寻找原生地表钨矿,发现清流北坑等著名钨矿。 1958年后,重砂法在省内成为普遍用于专门性寻找钨、锡、金时的一种常规方法,发现一大批重砂矿物异常。1959~1977年,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主要使用双目显微镜共鉴定五六十种重砂矿物。1974年开始的1∶5万区调中采用此法寻找和圈定重砂矿物异常。初步统计全省圈定的重砂异常有3000处,发现新矿(床、化)点约600处。并根据重砂鉴定成果,编制福建省黑钨矿、锡石、金、稀有金属矿物等1∶50万分布图。福建省重砂法找矿达到国内较高水平。 (四)地球化学找矿 1958年,在省内首次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法进行尝试性地球化学找矿。1959年开始在永安幅1∶20万正规区调中采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及水化学测量法找矿。同时,在地质院校地质填图找矿和省内有色金属普查中部分采用地球化学法。尔后在矿点或异常检查中开始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法(原生晕法)。60年代末期,1∶20万区调和面上专门性找矿也采用此法。至70年代末期,地球化学找矿法开始广泛采用。用于比例尺为1∶20万、1∶5万、1∶2.5万、1∶1万及更大者。寻找矿种除有色稀有金属外,也用于铁、磷矿普查,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